国际贸易与经济论文

2024-09-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际贸易与经济论文(共8篇)

国际贸易与经济论文 篇1

首先,英语能力。在我看来这点是最为重要的,语言是一切的前提,没有英语作为基石,在多的知识,能力都无用武之地。国际贸易,前提就是国际间的交流互通。因此如果真正想从事国贸事业,起码得商务英语中级以上,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选择学校提供的2+2模式,最后毕业的时候可以拿到两所学校的毕业证跟学位证。

其次,交流能力。英语只是交流的工具,而贸易,关键在于谈判。一般学校里会经常举办一些活动,例如商务谈判、辩论大赛什等,多参加活动对于口才的帮助很大。同时你也能够结识一些跟你志同道合而又有能力的朋友,现如今的社会,团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一个人不可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得靠你的团队。总之,好的交际能力在这个社会必不可少。

除此之外,考证也是以后就业的一个关键。例如有国际贸易单证员证书,国际货运代理员证书,外销员从业资格证书,报关员资格证书,国际商务师执业资格证书,等等。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到政府对外贸易经济管理部门从事外贸管理工作,到外贸企业从事对外贸易业务及国际市场的营销工作,到国家机关、国民经济综合部门、商业部门、涉外企业、合资企业、大型工商贸易公司或企业从事贸易经济、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工作,到各大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等。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前景一:市场/公关。即企业通过媒介的介绍、传播,和观众的交流、沟通和互动,在公众面前树立并强化公司的品牌形象,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而在这一系列活动安排中,专业公关是企业的好帮手,薪酬水平在2000-4000元/月不等。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前景二:营销人员。只要有产品和服务在出售,就会有销售的职位在招聘。对于以技术为背景的行业里面,例如电讯、软件等,销售的需求仍然会持续走高。即使在非技术领域,销售职位也一直是市场需求最旺盛的职位类别之一。

优秀的销售人员需要的素质包括:积极的进取心、坚持不懈的态度、与其他人良好沟通的技巧、给人信任度以及在商谈中营造舒适氛围的能力。没有什么销售经验的大学毕业生,如果看好一个公司的销售职位,就要尽可能多地去了解这个公司的情况,这样可以增加应聘成功的机会。不论所受教育水平如何,销售人员对他们销售产品和服务应该有综合的掌握。更重要的是,销售人员应该能够有效地把产品和服务信息与客户进行沟通。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前景三:行政/后勤。行政/后勤部门就是协助好上级行政领导施政行政,当好助手。关键是要为领导分忧和服好务,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薪酬水平在2000-5000元/月不等。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前景四:金融/保险/投资。这一类工作内容广

泛,报酬差距较大,收入多半与业绩挂钩。不少职位的基础工资很少,因为报酬完全建立在业绩的基础上,每做成一笔生意都可以得到提成。对于工资建立在业绩上的人员来讲,压力是巨大的。但同时,回报也是巨大的。

因此,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积极的进取心、坚持不懈的态度、与其他人良好沟通的技巧。

国际贸易与经济论文 篇2

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 对外贸易进出口持续上涨。2010年以后, 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呈现出增长强势, 催生出更多新的外贸企业参与到行业当中。民营企业的开放, 使贸易出口增长速度不断加快, 外贸人才需求量随之增加。

从外贸人才的岗位需求情况来看, 企业所提供的相关工作岗位诸如报关、报检以及出口营销和单证处理人员的需求量在所有外贸工作岗位中所占有的比例分别为22%、19%、25%和34%。对于外贸人才的要求也有所提高, 不仅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 而且还要掌握世界新的贸易发展动态, 并不断地更新知识, 以适应世界贸易发展。此外, 外贸人员要具有实际操作能力, 在本职岗位上能够很快地适应工作性质。一些企业甚至于提出实务操作经验超过一年的用人标准, 报关员、报检员、跟单员和单证员都要求持有国家颁发的职业资格证。

二、企业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基本职业标准

以某地区的外贸企业为例。由于本地占有进出口港口的优势, 从2011年开始, 进出口贸易发展出现了强劲的趋势。仅仅2011年上半年, 港口的货物吞吐量以及集装箱运量较前一年分别增长了20%、23.4%, 为1.84亿吨和206.1万标箱。随着该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 外贸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 然而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也应时代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行业间的企业竞争日益激烈, 高端的专业人才成为了促进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对于人才的职业要求中, 除了要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 更为需要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职业修养, 能够承担起与职业领域相关的各项工作, 并灵活运用专业知识, 做到触类旁通。外贸业务能力是企业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所要求掌握的基本能力, 工作人员要运用自己所具备的专业知识通过各方面途径搜索与产品相关的信息以及国内外市场现状, 并且还能够根据国际市场需求研发出新的国际产品。从基本职业技能上来看, 要具有使用贸易专业术语报价的能力, 书写发盘函、还盘函和接受函, 各种贸易合同的条款都可以读懂并具有拟定的能力。货物运输和保险、出口外汇核销以及进出口的相关手续都要具备协助办理能力, 同时还要能够处理好包括库户索赔等等的各种矛盾问题。

三、根据企业贸易人才需求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 所从事的岗位要求具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型和实用性, 并能够对于相关知识综合运用。因此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上, 要尊重本土化原则。

(一) 根据用人单位需要定向培养人才

培养目标, 是为企业提供具有较高职业能力的专业人才。在培养计划中, 首先要按照用人单位所提出的用人标准制定职业培养规划。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 更为注重人才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采用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方式, 将企业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 让学生在思想意识中渗入企业文化理念, 以树立“爱岗敬业、诚信文本”意识,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 强化职业心理素质培养

目前企业对于人才的心理素质也提出了要求, 以能够承担起更为繁重而复杂的工作, 在稳定的心理状态下有条不紊地处理好各种事务。为了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学校要将心理咨询室充分地利用起来, 请心理专业教师承担心理教育责任, 同时在班级设立心理委员, 并制定心理危机处理方案。班级的心理委员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班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统计, 经过整理后形成学生心理档案上报到心理咨询室, 以利于心理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 制定必要的危机防范措施。

(三) 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

应企业人才需求标准, 学校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上要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作为中心, 实施理论知识的现场教学, 采取案例教学。如果条件允许, 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研究项目, 让部分学生参与到项目研究中, 以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 培养其职业探索能力。

充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将课程教学资料以及教师的教案通过网络传递, 在校园网络空间中建立起虚拟的教学课堂, 运用网络课件教学。超越了时间和空间接线的网络教学, 不但能够扩大教学知识的容量, 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综上所述, 近些年来, 进出口贸易的蓬勃发展, 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有所增多, 同时提出了高质量要求。学校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上, 就要发挥人才基地的优势积极地与企业合作, 以利于学生的职业定向培养。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 中国的外贸出口持续增长, 为适应世界经济能力, 国际经济与外贸专业人才需求量增大。高职院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基地, 应社会人才的需求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以定向培养, 以补充该专业人才的不足。本论文针对高职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与培养进行探究。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祁丹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需求探析[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 (6) .

国际贸易与经济论文 篇3

关键词:国际贸易与经济 教学方法 双语课程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双语教学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教育市场,优化配置本国的教育资源和要素,抢占世界高等教育的制高点,培养出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高素质的人才。可见,教育国际化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教育国际化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质量。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宣言》所指出:“国际化是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有机部分”。

安徽财经大学也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并已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如引进海外留学人员回国从事教学工作、外派师资接受培训、与国外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进行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等。然而和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欧美国家相比,在教育水平和教学效果上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二)双语教学的界定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双语教学是特指在专业学科教学过程中,采用外语(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开展和组织教学的活动。双语教学应包括以下要素:

1.采用原版教材。授课教师应了解国外相关专业的教材使用情况。由于不同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法律、技术等宏观环境方面存在差异,原版的教材可能存在部分章节不适用的情况,但这并不影响教学活动的组织。授课教师可同时指定多本参考教材。

2.使用外语授课或课堂讲授以外语为主。如果只是使用原版教材,而还用汉语授课,笔者认为这不是双语教学。教师必须使用英语完成备课、多媒体幻灯片、课堂讲授、课堂活动组织才是我们所说的双语教学。在讲授过程中,必须坚持使用外语。笔者认为,对一些术语的表述可以适当使用汉语,但使用中文讲授的时间不宜超过总授课时间的20%。

3.学生考试形式的设计和成绩的评估。双语教学课程的考试形式可以根据课程需要灵活设计,采取英语口语面试和英文笔试相结合的方式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

(一)双语教学课程教材的选用

在教材的选用上,我们一直都选用国外优秀的原版教学用书。如《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固定教材Dominick.Salvatore的《International Economics》以及《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固定教材Warren J. Keegan编写的《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我们选择这些教材的理由是:首先,教材的语言表达比较规范、简单,用词准确;其次,教材同经济学科核心课程中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内容联系比较密切;第三,相比较而言,教材的内容更具有客观性,作者能从学术的角度去研究、探讨和解释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理论与政策,“大国主义”的思想较少;第四,教材和我国在职研究生经济学专业的国际经济学课程内容十分相似,可形成较好的接轨事态。当然,国外教材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短处。如在一些内容上说明得过于详细。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因此,教学中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效的选择,抓住主要的内容,对于那些与国内教材重复的教学内容、章节和报道等一律删除,或让学生自行阅读。

(二)双语教学课程的设置

各高校大学英语一般开两年,到了大学三年级,相当一部分学生已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统考,还有一些学生达到了大学英语六级的水平,学生普遍已有了较好的英语基础,这时采用双语教学对学生来说困难相对要小些,可避免学生一开始就产生畏难情绪。另外,在大学三年级上学期开始连续、合理地部署和安排双语教学,可延续英语学习,使英语学习四年不间断,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可起到一定的促进和提高作用,而且可在基础英语学习之后,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转移到自己的专业上来。因此,我们把双语教学的时间安排在大学三年级,并选择合适的专业课程连续安排双语教学。目前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已经开设了国际经济学(英)、国际贸易(英)、国际市场营销(英)、电子商务概论(英)、特许经营(英)、国际商法(英)等六门双语教学课程。

(三)双语教学课堂实践

1. 双语教学方法的使用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主要采用了英语沉浸式教学法(English immersion)和参与法(Participation method)。所谓沉浸法就是完全使用英语授课,教师用简单浅显的语言进行教学,使学生能顺利的掌握英语,掌握教学的内容和其它知识。当然,对于一些比较专业的经济术语,教师用汉语给出其准确的含义,以使学生对术语和定义有准确的理解,但是汉语解释十分有限。

所谓参与法就是在教学中首先提供一些分析问题的必要条件,通过引导和启发,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西方经济学等基础知识,自己分析、讨论,找出问题的答案。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扮演主要角色,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维,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使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掌握也比较牢固。比如在讲解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时,我们就让学生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要素丰裕的国家——要素价格较低——具有生产和出口密集使用该要素产品的优势——出口增加——要素使用增加——要素相对价格上升——要素价格均等,然后配以图形予以解释。这样,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踊跃。

2. 多媒体在双语教学中的应用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双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了丰富多彩的教学课件。课件由任课教师自行设计制作,教学课件采用全英语,这有利于进行沉浸式教学,给学生制造全英语环境。同时,用英语制作课件可以避免因教师对个别单词发音不准带来的不利影响,上课时我们逐条、有时甚至是逐词显示讲授的内容,让学生看起来更加容易方便,重点更加突出,让学生在课件的帮助下理解的更容易、更深刻、更全面。另外,采用多媒体教室上课,节省了板书所花费的时间,从而可改善教学进度。多媒体课件可集声音、动画、文字、图像为一体,因此在讲课时,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双语教学的考核方法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双语教学过程中,我们灵活运用多种考试形式。为适应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我们努力改革当前高校中以百分制闭卷考试一统天下的局面,灵活运用笔试、口试、闭卷、开卷等考核方式,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增加了双语教学课程考试中的口试比重,采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发言次数、质量和水平也都可被计入考试成绩,以此来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水平及知识掌握程度。双语教学的成绩评定注重平时考核,使成绩构成多元化,力争改变“一次性闭卷考试”的局面,加强对学生的平时考核,避免“一考定成败”。我们注重平时考试,并不是频繁增加考试次数,而是由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灵活运用提问、讨论、作业、小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并通过测验获取教学信息,指导教学更好地开展。对于学生成绩的评定,结合课程总结性考试与平时考核进行综合评价,并逐步加大平时考核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同时对采用双语教学课程的学习成绩予以注明,从而给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提供较好的条件。

三、加强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的建议

(一)制定长期的双语教学规划

开展双语教学是一项持续工作,必须有全面长期的规划,体现在教学中就是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学计划的调整。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适应WTO要求,加快培养适应全球化的、有国际意识、有国际交往能力、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国际贸易人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具有专业性强和实践要求标准高的特点,在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上应采用同国际相关专业(国际商务)接轨的教学计划。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在现有的双语课程基础上,考虑增加一批适应于全球化的专业课程,使用双语教学。并且要特别注意这些双语课程之间的层次衔接,形成合理的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在课时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原版教材的特点,安排足够的学时,以保证能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二)加大双语教学师资培养力度

双语教学的任课教师不仅要掌握一定的授课技巧和较高的专业水平,更重要的是还需要较好的英语水平。然而,在高校的双语教学实践中,能流利自如地使用英语进行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比较缺乏。一方面,外语教师的专业知识不足;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知识丰富,但英语功底不深。或者部分专业课教师的英语水平比较高,阅读文献与看专业杂志的能力较强,但口语和写作能力较差,进行课堂教学困难仍然很大。因此,培养既能熟练使用英语,又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是提高双语教学水平的关键。

双语教学师资的培养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两种途径。一是自己培养。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教师,可以采取短期集中培训的方法,也还可以选送一些教师到外语院校进行进修,由外国教师任教,采取封闭式的训练,使他们的英语水平在短期内有较大的提高。另一种方法就是引进双语教学人才。学校可以采取特殊政策引进国外人员归国进行教学工作,或者聘请其它外籍教师(相关专业的专家)进行教学工作。

(三)传统和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

双语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挑战。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演示教学内容,就可以节省板书的时间,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教师也应努力把平常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所总结与积累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论文竞赛、课堂小组辩论等方法有机地结合双语教学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它所具有的纯汉语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使它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成长。另外,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把与实际结合比较密切的专业课程直接开到实习基地,同时也可以邀请一些国外的专家或专业化人士到学校,进行学术讲座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既懂英语又懂专业的优越性和紧迫性,激发他们学习双语教学课程的主动性。

(四)建立双语教学课程评估体系,加强对双语教学的监督和管理

目前,双语教学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与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双语教学质量监督和管理体系不无关系。我们认为应尽快建立双语教学课程的特定评价体系,以保证双语教学的质量。

双语教学课程评价体系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做好双语课程的认定工作。根据大家普遍认可的高校双语教学的三种模式对双语教学的层次做好界定,并根据不同层次给予不同的工作量补贴,以激励教师开展双语教学的积极性。其次,制定双语教学质量认证体系,加强对双语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如不定期地在院系、教研室内部开展双语教学交流与研讨,开展教学竞赛、组织观摩教学,邀请专家、外籍教师,包括外语专业人员对双语教学的效果进行考核,组织学生评教等。

(五)完善双语师资认证制度,严格双语教学准入

我们认为,申请双语教学资格的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具有一定教学经验,教学水平较高,已用汉语主讲有关课程两轮以上;能熟练阅读外文版教材,准确理解教材中的知识内容。

符合基本条件要求的教师可向教研室提出承担哪种形式双语教学任务申请;教研室审定教师条件,报系(部)审核;教学系(部)审核后将符合条件要求的教师报教务处;教务处组织评议小组听申请教师试讲并给出评定意见,符合要求者报主管校长批准;取得双语教学资格的教师,由学校颁发资格证书,并具有优先参加校内各种评选和评优活动;具有双语教学资格的教师,在完成一(或二)轮双语教学任务后,才可申请高层次教学形式资格的认定。

基金项目:安徽财经大学教研课题《加快专业教育国际化进程的研究与实践——以国际经济贸易专业为例》(编号:ACJYYB200950)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张红霞,李平.论双语教学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的应用[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

[2]何志勇,陈伟,张秀华.渐进式双语教学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研究,2007,(7).

[3]蔡中华,赵宝元.“双语教学”在国际贸易与经济专业的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探索,2007,(6).

国际经济与贸易简历 篇4

婚姻状况:未婚身 高:厘米

体 重:

公斤

求职意向描述_应聘岗位:会计

|

商务/贸易/国际业务

|

报关

|

市场/行销策划

|

文员/电脑打字员/操作员

岗位描述: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报关/文员工作经验:3年期望月薪:

教育背景

毕业学校

重庆大学最高学历:本科专 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电脑水平:良好外语语种:英语外语水平:一般

教育历程:

1990年毕业于重庆南开小学

1995年毕业于重庆实验二中

取得国家自考会计专业专科文凭,并于同年取得会计电算化上岗证

毕业于重庆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全日制本科班,并于同年取得国际商务实习证书,成绩优秀

工作简历

196月进入教育局下属重庆华育纸业有限公司,担任会计,工作半年

年底进入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寿险部成为正式员工,工作三年,并于取得保险代理人资格证

个人能力及自我评价

本人经过全国自考会计专科学习和重庆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全日制本科班的深造,以及之前的实际工作经验,掌握了所学的国际及国内贸易学,进出口贸易学,财务会计,企业管理,经济分析,计算机,市场营销,谈判实务和商务英语等主修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并且各科成绩优秀,

国际经济与贸易简历

取得了全国会计自考专科文凭,重庆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文凭,会计电算化上岗证,国际贸易实习证书和保险代理人资格证。

在实际工作方面,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和各类办公及财务软件,熟知营销实际工作及谈判技巧,熟悉各类公务文书及商务信函写作。

性格外向开朗,自信自强,待人热心,诚实守信,在大学生活及学习期间,积极参加学校各类文体活动,有一定的交际、组织能力,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简历 篇5

三年以上工作经验 | 女 |28岁(1982年5月1日)

居住地:上海

电 话:139********(手机)

E-mail:Qianlala@51job.com

最近工作 [ 2 年2个月]

公 司: XX中国有限公司(500人以上)

行 业: 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职 位: 国外部业务主任

最高学历

学 历: 硕士

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 校: 里茲大学

------------------

自我评价

有海外国工作经历,个性认真负责,求知欲强,细心谨慎。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及领导能力。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即时

工作性质: 全职

目标地点: 上海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 销售管理,销售行政及商务,市场/营销

工作经验

2008 /4--2010 /6: XX中国有限公司(500人以上)[ 2 年2个月]

所属行业: 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

Finance & Planning 财务分析员

1.负责XX全球服务部MA(Maintenance)中国区的销售收入/成本预测分析;

2.协助制定季度签单量/销售收入目标;

3.参与每周与sales举行的项目例会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项目风险/机会分析;

4.月/季度结帐,确认当期收入及成本预提;

5.收入成本分析,确保成本在预算可控范围内;

6.收入/成本预测与实际差异分析;

7.销售激励奖金计算;

8.协助SOX Compliance及内部审计;

9.其他

------------------

2006 /3--2008 /4:中国XX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500人以上)[ 2 年1个月]

所属行业: 保险

战略发展部 战略企划与经营分析岗

研究保险行业发展特点、趋势及特征,分析公司及竞争对手业务经营状况,包括业务规模、业务结构、业务质量、盈利能力、投资管理能力等,就公司营销体系、核保体系、运营体系建设进行深入研究,擅长对保险公司进行财务分析和战略规划,对于保险业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有深入研究。

教育经历

2004 /9--2005 /12 英国里茲大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硕士

------------------

2002 /9--2003 /6 英国桑德兰大学 英语 本科

语言能力

日语(良好)听说(良好),读写(良好)

英语(精通)听说(精通),读写(精通)

普通话(精通)听说(精通),读写(精通)

IELTS: 7.5

国际经济与贸易导论总结 篇6

国际经济与贸易,顾名思义,这门专业是由经济与贸易两部分组成的。

贸易与经济是紧密相连的,可以说,贸易是“商品交换的发达形式”,是与商品经济紧密联系的一个范畴。它的产生,以商品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没有商品经济,也就没有贸易。

商品经济是同自然经济相对而言的。如今,自然经济已不再占主导地位了,因此。当今社会是处于以商品经济为主体运行的社会。在商品经济下,各种不同的经济单位在建立起来,单独的经济部门的数量日益增多,执行同一经济职能的经济单位的数量日益减少。

贸易属于历史的范畴,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是随着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壮大,日益显示出它在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不可缺少的地位。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共同的特点就是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生产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消费,因此,贸易对生产本身的影响以及它们总的来说所起的作用,仍然是完全次要的。贸易主要是从一些富裕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中分离出来的,专门从事商品的交换活动。开始,它们既是商品的生产者又是商品的出售者,交换的品种,数量和范围都是有限的。随着交换的发展,这些人独立出来了,成为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但是,这时的贸易,始终是依附于奴隶制和封建的经济关系,从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具有依附性,有限性和地方性的特征。主要通过贱买贵卖,采用白占和欺诈的手段,进行不等价交换,来攫取贸易的利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生产日益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产销矛盾开始突出。当地生产的商品,当地销售不了,而当地需要的产品,当地无法满足。因此,就需要互相寻找市场,扩大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而这种交换的扩大,反过来又促进了商品生产的发展。

可以说,贸易的产生是历史,它既是商品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商品生产进一步发展的条件。贸易的产生,标志着商品交换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成为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经济事业。它的独立存在,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由此说来,贸易与经济可以算得上是一对“好兄弟”了。毕竟,首先,贸易是商人从事的事业。贸易与商人是密不可分的,贸易是由商人来承担,没有商人构不成贸易,贸易就要失去基础和条件。而贸易是商人赖以生存,借以发展的经济事业,没有贸易的发展,就没有商人进行资本积累的条件。因此,商人的整体活动构成了贸易发展的根本条件,而贸易的存在又为商人的活动创造广阔的天地。其次,贸易是一个经济行业。它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有机构成,沟通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它的作用是全社会的,多层次和多方面的。而商人的活动则是微观的,具体的媒介商品交换,它的作用具有直接性和现实性。商人的整体活动所构成的社会效应体现了贸易的社会职能。再次,贸易的发展有一个过程,经历着不同的阶段。贸易是商品交换的发展到一个阶段的历史产物。贸易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商品生产的发展,它的规模、结构和形式都受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所限制,受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所限制。最后,贸易的发展经历着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既有反映商品规律和交换活动的一般共性,也有受不同生产关系所制约显示一定历史的特殊性。这两者是互相补充、互相制约、互相印证的关系,不存在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关系。发展贸易既要考虑共性的要求,遵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掌握贸易活动的共同特点,又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特殊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活动形式,才能促进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效益的不断提高。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外资 企业、跨国公司以及我国各类企业对涉外经济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同时,对外贸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培养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备综合的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在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社会对外贸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外贸工作者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

备综合的实践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具备较高的商务外语沟通能力和 计算 机应用能力第二,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必须掌握国际贸易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要通晓我国外贸政策和理论、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进出口交易程序与合同条款等。除此之外,还要熟悉国际经济 金融、政治 法律、社会文化等情况第三,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具有不断创新的能力。要时时注意外贸工作的动态、情况、问题,及时捕捉国际贸易信息和良好商机。要敢于创造新思维、探索新路子、开创新局面,从而在商战中出奇制胜。都说,“商场如战场”,不错,的确如此,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就业前景是很不错的,当时在众多专业中选择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主要是看好它的就业前景—

方向1,贸易公司,成为单证员,业务员,外销员,国际商务师,外贸经理。

方向2,公务员,海关,商检,商务员。

方向3,外贸公司。

国际经济与贸易,它的就业前景是很好,但它对人才的要求确实很高的: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较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企业以及政府机关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实际业务、管理、研究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复合式创业型人才。

二、专业特色与要求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扎实的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工作能力,具有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业务的综合素质及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本培养方案的特色比较二表培养方案增大了外语课比例,调整了9门与国外大学对接课程,以适应中外联合办学的需要。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邻专业的基本知识,有较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

2.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贸易政策;

3.了解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动态;

4.精通英语,能够熟练地阅读本专业英文书刊及资料,具有较高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5.能利用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

6.具有较扎实的经济管理、汉语写作、数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基础和较强的应用能力;

7.知识面较宽广,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创造能力;

8.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从事对外经济贸易实际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三、学制和学位

学制四年,修完所规定的180学分(含专业选修课16学分,公共选修课9学分,实践教学33学分)准予毕业。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同时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经济学、统计学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外贸专业英语、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统计学、外贸函电、国际商法、基础会计、财务会计。

五、课程设置和课时比例

公共课852学时,占总学时的30.67%;

基础课304学时,占总学时的10.94%;

专业基础课594学时,占总学时的21.38%;

专业课698学时,占总学时的25.13%;

选修课330学时,占总学时的11.88%。

六、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及要求

本专业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社会调查、认知实习、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模拟国际商务仲裁、海关管理与报关程序实训、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实践环节说明:社会调查安排在第二学期,时间为1周;认知实习安排在第三学期,时间为1周;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安排在第四学期,时间为1周;模拟国际商务仲裁安排在第五学期,时间为1周;海关管理与报关程序实训安排在第六学期,时间为1周;专业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时间为3周;毕业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时间为7周;毕业论文安排在第八学期,时间为15周。

七、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类型。考试课为百分制;考查课为五级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选修课为通过和未通过。

八、课程简介

1.国际贸易理论:系统地研究分析了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政策措施。

2.国际贸易实务:本门课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具有涉外业务特点的政策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3.国际结算:本门课程是理论联系实际,以实务为主。主要阐述了国际贸易中结算的票据、方式和运用。

4.计量经济学:是一门从数量方面研究各种经济变量变化规律的应用学科。计量经济学是在经济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实际观测的统计数据(或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借助于计算机技术从事经济关系与经济活动数量规律的研究,并以建立和应用计量经济模型为核心的一门经济学科。其主要内容包括: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异方差性、自相关性、多重共线性、虚拟变量及其它问题、联立方程组模型、单方程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

5.世界经济概论:这门课程全面系统的阐述世界经济发展进程、现状和未来趋势,揭示世界经济领域的特有矛盾和规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国际经济问题提供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础资料;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可资借鉴的国外经验和教训。

6.西方经济学:主要介绍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宏观经济的理论,以凯恩斯理论为主。同时介绍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微观经济的理论,主要是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

7.国际金融:本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以国际间的货币金融关系作为研究的对象,说明国际范围内金融活动的主要问题,阐述国际间货币和借贷资本运动规律。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有三:掌握国际收支、外汇汇率、国际金融体系的基本概念的基本原理;掌握外汇交易业务和外汇风险防范业务知识的技能;系统准确地理解西方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汇率理论。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他们今后能较快地适应实际工作。

8.外贸专业英语:课程主要是对外经贸业务知识的综合训练,培养在对外经贸活动中熟练使用英语的能力。主要内容包括外贸信函、国际收支平衡、外汇汇率、国际支付、托收和信用证业务、贸易术语、票据、运输单据、保险以及与外贸有关的法律法规等。

9.外贸函电:本课程通过介绍外贸实务中各种英文业务函件,电传和传真以及其它方式的写作格式,商业、术语和各种不同的表达方法,并通过介绍对外贸易各环节的具体做法,使学

生在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熟练掌握对外贸易业务中常用的基本术语及表达技能,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外贸业务工作能力。

10.货币银行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货币和货币资金为对象,以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为中心,揭示金融的发展规律、运行机制、制度安排等。通过教学使学生对货币银行方面的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金融宏观调控等基本范畴有较系统的掌握,并使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11.国际商法:该课程讲述内容为国际商事统一法规则,具体包括国际商事合同法、国际货物买卖法、国际货物运输及保险法、国际技术转让法、国际服务贸易法、国际商事仲裁法等几个分支。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为:通过国际商事统一法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及司法判例的研学,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国际商法的实体规则及程序规则,为将来从事国际经贸法律研究或实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2.外贸单证填制实验:本课程根据单证工作技术性、政策性和操作规范性都很强的特点,对进出口贸易操作中各项单证的种类、作用、内容、缮制方法及缮制中应注意的问题加以详细介绍和说明,同时介绍制作各类外贸单证的相关知识及有关国际贸易惯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掌握对外贸易单证的操作流程,以及各种外贸单证的制作方法及制单技巧,并能够独立制作和审核各种外贸单证。

据统计: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薪酬指数:

1.毕业生1年薪酬指数:69%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毕业1年后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16%。按照十分制计算,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1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61,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

2.毕业2年薪酬指数:54%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毕业2年后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22%。按照十分制计算,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2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51,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

3.毕业3年薪酬指数:44%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毕业3年后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23%。按照十分制计算,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3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40,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偏下。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届就业率指数: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中,94%的学生在毕业之前或刚刚毕业时找到工作,5%的学生在毕业1年以后实现就业。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应届就业率指数为9.50,与其他专业相比,应届就业率指数属于中等偏上。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前景指数: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很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32%,29%的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发展前景指数为6.32,与其他专业相比,发展前景指数为中等偏上。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工作舒适度指数:

40%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认为工作“非常舒服”或“比较舒服”。14%的毕业生认为工作不太舒适或很不舒适。按照十分制进行计算,舒适度指数为6.64,与其他专业比较起来,该专业的舒适度指数为中等。

国际贸易与经济论文 篇7

一、模型构建

基本假设:一国开放国际贸易, 实行汇率管制, 资本不可自由流动, 经济中有私人部门和中央银行, 生产函数为柯布道拉斯形式Y=F (K, L) =KαLβ, 规模报酬不变c Y=F (cK, c L) , 即α+β=1, Y为一国总产出, 以GNP来核算。K和L分比为该国具有产权的资本和劳动存量。不存在技术进步和人口增长。

令c=1/L,

Y/L=F (K/L, 1) ,

令y=Y/L, y为人均产出, k为人均资本

y=f (k) =kα

设国民储蓄为S, 在开放经济下, 根据恒等式S=I+NX, 即国民储蓄等于投资加上净出口。在此, 将国民储蓄分为包括企业和家庭部门的私人储蓄和中央银行持有的相当于净出口总额的外汇储备, 分别为S1和S2。二者在总储蓄中所占比例分别为s1和s2, s1+s2=s, s为总体储蓄率。私人投资的储蓄流向为投资I部分, 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来自于在外汇市场通过投放基础货币来收回由于国际贸易顺差而收入的外汇。这部分储蓄的投资流向即为中央银行运用外汇储备进行的各项投资。由于二者具有不同的投资主体、投资目标、投资方式, 因此有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有不同的效率。在此, 假设私人部门的储蓄完全转化为有效投资, 以此为参照, 设外汇储备向有效投资的转化率为a。

国民储蓄S=S1+S2= (s1+s2) Y

有效投资I=S1+a S2= (s1+as2) Y

资本增量△K=I-δK= (s1+as2) Y-δK

人均资本增量△k= (s1+as2) f (k) -δk

当经济处于稳态状态时, △k=0

(s1+as2) f (k) =δk

人均资本为k1=[ (s1+as2) /δ]1/1-α

人均产出为y1=[ (s1+as2) /δ]α/1-α

以上为在前述假设下经济体达到稳态时的人均产出。

为分析正常状态下, 即央行不进行外汇管制是的产出状况, 现进行比较静态分析。

假设此时国民储蓄完全转化为有效投资, 总储蓄仍为S。

国民储蓄S=s Y

有效投资I=s Y

资本增量△K=I-δK=s Y-δK

人均资本增量△k=sf (k) -δk

当经济处于稳态状态时, △k=0

sf (k) =δk

人均资本为k2= (s/δ) 1/1-α

人均产出为y2= (s/δ) α/1-α

二、模型结论

以上比较静态分析的结果:

y1/y2=[ (s1+as2) /δ]α/1-α/ (s/δ) α/1-α= (s1+as2) /s=1+ (a-1) s2/s

当a=1时, 即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投资部门具有同样的效率时, 国际贸易顺差对经济增长具有完全的促进作用。

当a<1时, s2越大, 即中央银行所持有的外汇储备在国民储蓄中所占份额越大, 对潜在经济增长的损失越大。

由上述模型, 提出如下命题:

命题一:当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投资收益较高, 完全等价于私人部门时, 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在国民储蓄中所占份额不影响长期经济增长, 国际贸易顺差对经济增长有完全的促进作用。

命题二:当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投资收益率低于私人部门投资收益率时, 国际贸易顺差越大, 对应的外汇储备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大, 对潜在长期经济增长的损失越大。

三、数据分析

(一) 我国外汇储备状况

由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和增加额可已看出, 我国外汇储备在入世后经历了快速增长, 增长幅度在近几年达到最大, 外汇储备额也随之不断增加, 已经超过了三万亿大关。这部分外汇储备的积累, 大部分来自于自于国际贸易顺差, 而这时我国通过向国外出口产品而交换得来, 这部分储备能否有效利用, 包括现有的存量和未来的流量, 极大地影响我国国际贸易顺差对我国长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的大小。

(二)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状况

通过以上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 可以看出, 相比于我国巨大国际贸易顺差、高额外汇储备,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相对要少得多, 在2000~2004年间几乎维持在零的水平, 近几年虽然已有了较大增长, 但绝对数目仍然较少。促进我国企业广泛开展对外直接投资, 也是我国合理利用外汇储备一种重要方式。

四、政策建议

(一) 针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存量的政策

1. 适当开放合格国内投资者进行对外投资。

对综合实力强、能适应国际市场的大中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 给予一定的外汇使用权用于直接对外投资, 并可用于扩大对本国技术进步有促进作用的资本品的进口。

2. 推进银企合作。

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投资, 可以通过银企合作的方式, 由中央银行发挥外汇资金优势, 企业发挥各类要素投入、管理经验等各项优势, 以直接投资的方式投资于国外实体资本提高投资效率, 促进长期经济增长。

(二) 长期国际贸易政策

1.逐步转变国际贸易政策导向。由出口促进到进出口并重。减少各类不适当的出口补贴、出口促进政策对价格机制的扭曲, 使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从事国际贸易。增加进口, 尤其是扩大资本品的进口, 不会影响我国的国民储蓄, 并且能够降低国际贸易顺差, 并对应减少了外汇储备的增加量。

2.改革现行外汇政策。现行外汇政策对外降低了投资收益率, 对内形成了流动性泛滥, 造成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对推高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各类资产的价格也有重要影响。因此, 应当逐步放开外汇管制, 实现藏汇于民、藏汇于企, 使私人部门来持有外汇并进行相关投资。

3. 有序推进资本账户开放。积极放开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必要管制和限制。目前中国资本仍然有较高程度管制, 与满足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需求还有较大距离。当前中国正处于资本账户开放机遇期。开放资本账户有利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 也有利于购并国外企业, 获取技术、市场和资源便利, 提高中国企业可持续竞争能力。

4. 适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通过国际贸易中的人民币结算, 减少以外汇结算所带来的各类损失, 并达到减少外汇储备增长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澜飚, 张婧佳.中国外汇储备投资组合选择——基于外汇储备循环路径的内生性分析[J].经济研究, 2012 (4) :137-148.

[2]王孝松, 谢申祥.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决策和形成机制——基于产品层面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 2010 (10) :101-114.

国际商法与国际经济法关系探讨 篇8

【关键词】国际商法;国际经济法;关系

一、前言

如今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步划加快,国际经济贸易总量不断增多,经济纠纷更是频频出现。调整、规范各种国际经济交往的法律和条约相继完善,内容更加丰富,先产生国际法,后来产生国际商法,再后来陆续产生国际经济法。然而后产生的两个法,概念复杂且相互交错,人们容易混淆。随着国际法规的使用率增高,普及商法和经济法这两个国际法关系的必要性尤其重要。本文将从“什么是国际商法、什么是国际经济法、国际商法与国际经济法之间的联系、国际商法与国际经济法的区别”4方面将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商法的法律慨念进行阐述,对两者的法律关系进行一个比较、分析。达到普及国际法律知识,自觉执行国际经济法政策,自觉履行国际商法法规,减少国际经济贸易纠纷,促进国际经济次序健康发展。

二、国际商法

关于对国际商法概念的探讨,怎样弄懂国际商法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综合考察国内外学者、各种著作中对这个概念的解释与说明,多数学者认为国际商法的概念可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且听下文分解。

如今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步划加快,国际经济贸易总量不断增多,经济纠纷更是频频出现。调整、规范各种国际经济交往的法律和条约相继完善,内容更加丰富。国际商法,就是调整所有商务贸易主体在从事商务贸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贸易关系、货币交换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换言之,国际商法是调整国际贸易商事活动中的规则、规范的总称。

1.从广义上看,国际商法是调整国际贸易商事活动中的规则、规范的总称。是调整各种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国际商事关系,是指某种商事关系,其主体不论是自然人、法人、国家政府或国际组织,只要这种商务贸易关系的当事人来自(两个以上)不同的国家,或其所经营的商务贸易事项超越到他国国界的范围,这种关系就可以说是国际商事关系。用以调整这种关系的规则、规范,就属于广义国际商法的范畴。

2.从狭义上看,国际商法的调整对象是:除去国家和国际组织之外的,主体平等的商事组织和商务贸易交易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是一个正处在形成与发展中的法律部门。依据国际习惯,从事国际商务贸易事项交易活动的主体是公司、企业、个人(自然人)等,而不是国家、国际组织;它们之间的交易属于不同国家的,主体平等的主体之间的公平交易,而且是排除了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的交易。所以,在“国际商法”这一概念中.“国际”是指商事法律行为“跨越国界”的意思。不是指有国家或者国际组织参与。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还认为国际商法产生的时间,比国际经济法产生的时间要早,并且其发展的途径及意义也有所不同。

三、国际经济法

关于国际经济法的概念和范围,国际和国内的学说不一,总的来说,可归纳为广泛和狭窄的两种概念范围:

1.广义国际经济法

广义国际经济法的概念是:是调整自然(单个个体)人、企业法人、不同国家和不同国际经济组织在国际商务贸易交往过程中达成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则、规范的总称。调整对象:既调整国家之间、国际经济组织之间、国家与经济组织之间所发生的经济关系,也调整自然(单个个体)人、法人同国家、国际经济组织之间所产生形成的经济关系。换言之,广义国际经济法泛指调整国际经济交往的所有法律法规,其调整范围囊括一切关于超越国界,并与任何经济利益相关的商贸交易和商事交往的法律规则和制度。同时,国际经济法既调整国际商事贸易经济统制关系(纵向关系),也调整国际商事贸易经济流转关系(横向关系)。国际经济法是法律科学多门类、跨学科、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独立学科。

2.狭义的国际经济法: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进行的商务贸易活动,所产生的经济关系,是狭义的国际经济法慨念的基本含义。主体只限于国家、国际组织,不包括自然(个体)人与企业法人。狭义的国际经济关系仅指国家、国际组织间的经济关系。

一般所说的国际经济法是指广义的、所调整的是广义的国际经济关系。

四、国际商法与国际经济法之间的联系

1.两者的调整对象都含有国际因素。

从两者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调整对象的“跨国性”是两者共有的特点。对象的“跨国性”是指所调整的对象都来自不同的国家这是两者相通点。作为调整两者的法律法规则一定会涉及到不同国家,涉及到不同国家的经济实体及相关的企业,因此,也就必定会涉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国家的经济、政治及社会利益。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制定或参与制定相关的国际条例及规范时就要充分考虑各国的利益,遵循国家主权、平等互利。

2.两者具有相同的法律渊源

两者在法律渊源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法律渊源是指具有不同来源、具有不同法律效力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之所说两者在法律渊源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是因为国际商法与国际经济法的法律渊源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一些国际条约及国际商业惯例、案例。

下面我们举例来看一下两者在法律渊源上的联系:

国际商法的法律渊源是指国际商法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国际商事条约,这是各国缔结的有关国际商事的国际条约或公约,在国际商法中,很多具有约束性的条款直接来源于各国缔结的条约、公约;

(2)国际商事惯例,这是指在国际商事的交往中,长期形成的并被普遍遵守的一些商事原则和规则,这是国际商法的重要渊源,对国际商法的起源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3)国内立法,这是在国际商事条约或惯例不能调整的情况下的一个补充,是指各国有关调整本国对外经贸关系方面的法律、法规、条例、决议等。

国际经济法的法律渊源是指主权国家适用的法律规则及这些规则的来源,所以,国际经济法的法律渊源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国际条约,这包括双边条约和多边条约;

(2)国际商业惯例,这跟国际商法中的国际商事惯例一样,同样是长期形成的,普遍为人们所习惯的一贯做法;

(3)国内立法,与国际商法的国内立法一样,同样是国家对有关对外经贸的法律、法规、条例、决议等的相关规定;

(4)国际组织决议,国际商法渊源里并没有写入这一个,但是细心想一下,有的直接就是从国际组织的决议引进来的,例如,世界贸易组织(WTO)在对电子商务的相关决议,被引进国际电子商务及其相关法律。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国际商法和国际经济法在法律渊源上的相似之处。

3.两者同属于一个法律体系。

我们所说的国际法律体系除了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国际法,还应该包括国际商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3个部门法。从这个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国际商法与国际经济法明显就属于同一个法律体系,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五、国际商法与国际经济法的区别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两者既是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区别的。作为两个不同的法律部门,如果两个相对独立的法律部门,所调整的对象及相关关系没有区别的话就没有必要专门开设两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因此,我们来讨论一下它们之间的不同,而且,它们之间的不同可以说是本质上的不同。

1.两者的基本原则不同。

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1)国家对本国自然资源永远享有主权;(2)经济合作互助共同发展;(3)平等互利公平公正。这些原则充分体现了必须在尊重主权的基础上进行国际经济交往。

国际商法的基本原则:诚实信用,公平与公正。可见两者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这也就是区别两者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两者的主体不同。

国际商法的主体是:一是指特殊的国际商事主体——国家;二是指一般的国际商事主体——国际商事组织。然而,国际经济法的主体:除了一般的商事机构、组织外,还包括国家和国际组织,主体更加广泛。所以,就两者的主体我们可以看出,国际商法与国际经济法在国际经济领域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3.两者所调整的对象不同。

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不仅包括平等主体之间的商事关系,如国际货物买卖关系、国际货物运输关系,还包括国家或国际组织对经济活动的管理与管制关系,如国家在外汇管制、国际税收方面等方面的管制正是体现了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除了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还包括政府的管理及管制活动;而国际商法所调整的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所进行的商事活动而形成的国际商事关系。

4.在调整方法上,两者存在着不同之处。

对于这一点,我们先来看一下,商法注重“意思自治原则”,经济法则强调“国家统治原则”。我们可以从国际商法的相关内容可以得知这一调整方法,例如国际商事代理法、国际货物买卖法、国际货物运输法等都很容易体现调整方法是维持“意思自治原则”。但是,国际经济法的调整方法就与国际商法不大一样,虽然部分法律在某些方面与国际商法相似,例如国际货物贸易法、国际服务贸易法等,但是更多的是侧重了“国家统治原则”与“政府管制原则”,例如国际税法、政府管理贸易的法律与制度等,无不体现了国际经济不在调整方法上与国际商法的不同。

5.两者基本原则上的不同也就间接地决定法律属性上的不同

同样的,我们也先来看一下传统意义上两者在法律属性方面有何异同。商法属于私法,经济法属于公法;商法主张以平等主体为本位,经济法以国家为本位;商法主张以任意规范为主;经济法则以国家强制性规范为主。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清淅的印证了上面两者在调整方法上的不一样,私法侧重的是意思自治,而公法是以国家的统治与管制为主。所以,两者的法律属性上的不同也就可以得知了。

六、讨论

综上所述,国际商法与国际经济法调整的法律关系都是具有“跨国性”的涉外经济法律关系,国际商法所调整的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所进行的商事活动而形成的国际商事关系。国际经济法所调整的对象除了一般的商事组织的商事关系外,还包括国家和国际组织、政府的管理及管制活动。我们对这两个法的法律慨念进行详细阐述,对两者的法律关系进行一个比较、分析,不难看出国际商法与国际经济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认清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我们知法、懂法、用法乃至我们做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只有这样,我们企业和国家才能在国际交往中维护我们自身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邬伟杰. 浅谈国际私法与国际经济法的关系[J]. 学理论,2014,01:125-126.

[2]宋阳,穆凯盈. 对国际经济法与国内经济法关系的再思考[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189-194.

[3]许昊迪. 国际商法与国际经济法关系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2012,18:144.

[4]曹亚春. 论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商法的学科界限[J]. 山西青年,2016,02:217.

[5]高凌飞. 论国际私法与国际经济法的关系[J]. 法制博览,2015,31:225.

作者简介:

上一篇:合作社合作协议书范本下一篇:地区事业单位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