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与税法教案(共6篇)
教学目的:理解并掌握经济法的概念
一、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法是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进行整体、系统、全面、综合调整的一个法律部门。
(一)经济法是经济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三)经济法调整的是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
二、经济法调整的对象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类经济实体在组织领导、经营管理和协调发展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
(一)国家经济管理关系
经济管理关系即纵向经济关系。包括国家(国家机关及其授权组织)对企业、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的宏观经济管理关系以及企业等社会组织自身的微观经济管理关系,比如税收、金融、物价调节、土地规划等等。
(二)经营协调关系
经营协调关系,即专指经济法所调整的那部分横向经济关系。这一概念与经济协作关系概念不同,它包含着经营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经济竞争关系。大体上说,经济法主要调整由国家计划制约的、由国家直接管理的,或涉及全局利益的。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关系国计民生的经营协调关系。横向经济关系包括经济联合关系(如企业间的合并、兼并),经济协作关系(联营中的合同型联营)和经济竞争关系。
(三)组织内部经济关系
组织内部经济关系,是指在企业等组织内部各组织之间所发生的一些重要的纵向经济关系和横向经济关系。主要指有关内部领导体制、经济责任制、内部承包、内部经济合同、经济核算制等方面发生的关系。
(四)涉外经济关系
涉外经济关系,是指具有涉外因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经营协调关系,比如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
(五)其他应由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
三、经济法的本质
经济法的本质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一般意义上的阶级性;二是指它不同于其他法律部门的法律属性。中国经济法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在总体上也体现着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有其不同于剥削阶级法律的应有的阶级性。我们所述的经济法的法律属性,是经济法不同于其他法律部门的本质和功能。
(一)经济法是综合、系统调整法:首先,经济法在调整对象上包括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环节和部门。其次,在调整方法上综合运用行政的、民事的乃至刑事的调整方法。
(二)经济法是平衡协调法 :经济法的立法和执法从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社会整体利益出发,调整具体经济关系,促进实现社会整体目标与个体利益目标的统一。
(三)经济法是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对立统一的法 :经济法是保护个体利益和社会全体利益相结合的法律。
(四)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传统的行政法的主旨思想是“行政权力本位”。传统民法是以个体为本位,以权利为主导,即以“个体权利本位”作为自己的主旨思想。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是以社会责任为最高准则的。无论国家还是企业,都要首先对社会负责。在对社会尽责的基础上享受权利、获得利益。社会责任本位绝不是什么“企业义务本位”。因为它要求国家和企业都要对社会负责。“社会责任本位”思想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
四、经济法的形式(经济法的渊源)
(一)宪法
(二)法律
(三)行政法规
(四)地方性法规
(五)部门规章
(六)司法解释
(七)国际条约或协定(限于我国参加制定或认可的)
五、经济法的体系
经济法的体系大致分为三大部分:经济组织法、市场运行法、经济保护法和经济监督、调控法。
第二讲
经济法律关系
教学目的:理解并掌握经济法律关系 一、概述
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关系经过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调整后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经济法律关系构成要素
经济法律关系须由此三个要素构成。一个经济法律关系必须首先有参加者(主体);参加者根据经济法律、法规,确定彼此享受哪些权利,承担哪些义务,此即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参加者通过设定权利义务所要获得的财物,所要实现的行为,即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经济法律关系三要素是构成经济关系最基本、最必需的要素。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1、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亦称经济法的主体,是指在经济管理和协调过程中依法独立享受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享有经济权利的当事人称为权利主体,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称为义务主体。
2、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
经济法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主体资格。主体资格是指当事人参加经济法律关系、享受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资格或能力。只有具有经济法主体资格的当事人,才能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享受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
3、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范围
(1)、经济管理主体:主要是指国家经济管理机关。
(2)、经济活动主体:这类主体主要有,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体工商户和公民个人。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是经济法律关系的核心。
1、权利
(1)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在法定范围内依照自己的利益需要,根据自己的意志实施一定的经济行为。
(2)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有权依法要求负有义务的人作出或不作出一定的行为,以实现自己的利益。
(3)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在其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或不能实现时,有权依法请求国家有关机关给予强制力保护。
2、义务
(1)义务主体必须作出或者不作出一定行为。
(2)义务主体实施的义务行为是在法定的范围内进行的。
(3)义务主体不依法履行义务,就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制裁。
(三)、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三、经济法律关系的种类和特征
(一)按经济法律关系的经济内容分
(二)按经济法律关系的法律性质分
(三)按经济法律关系的结构形态分
四、经济法律关系的特征
(一)经济法律关系是组织管理要素与财产要素相统一的法律关系。
(二)经济法律关系是国家意志与企业等组织的意志直接协调结合的法律关系。
第三讲
合同法
教学目的:了解合同及合同立法概况,理解并掌握合同从订立到履行直至终止全过程的基本制度,明确合同法的重要作用。
一、合同概念
(一)合同的概念及特征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身份关系的协议,使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二)合同的分类:
1、单务合同与双务合同。
2、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
3、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
4、主合同与从合同。
二、合同法概述
(一)合同法立法概况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该法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二)合同法的原则:1平等原则、2自愿原则、3公平原则、4诚实守信原则
三、合同的订立
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方式。一般情况下,承诺生效时合同即为成立。
四、合同的内容与形式
(一)合同的内容
1、合同一般应具备的条款:合同内容即为合同条款,是合同权利义务的具体规定
2、格式条款
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为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二)合同的形式: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其他形式
五、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
(一)合同成立的时间: 口头形式 书面形式
(二)合同成立的地点 合同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地点
六、缔约过失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即指缔约人因故意或过失违反先和他义务而给对方造成损害,应该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七、合同效力概述
合同效力又称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指法律赋予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拘束当事人各方乃至第三人的强制力
八、合同履行概述
(一)、合同履行概念:是指合同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活法规定,全面适当的完成各种承担的合同义务,使债权人的权利得以实现的过程。
(二)合同履行的原则
1、适当履行原则
2、协作履行原则
九、合同履行的基础规则
十、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
十一、合同的保全
十二、合同的变更、转让及终止
第四讲
金融法
教学目的:了解金融方面的立法概况及的基本内容
一、银行业监督管理概述
银行业监督管理的主体:
1、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及其派出机构;
2、地方政府、各级有关部门
银行业监督管理的对象:对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含在境外的业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监管的原则:依法、公开、公正和效率的原则;独立监管原则;国内外协同监管的原则;审慎监管的原则。
二、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的监督管理
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变更、终止的批准;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的审查;对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层任职资格的审查。
三、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经常性监督管理:非现场的监督管理;现场检查;建立银行业突发事件处理机制。
四、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监督管理的措施
要求报送及责令披露有关信息;基于审慎监管的措施:现场检查;责令限期改正;监管谈话;接管或重组;撤销;对相关人员采取的措施。
五、中央银行概述
(一)性质: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充当着政府的银行、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三种角色。其全部资本有国家出资,属于国家所有
(二)职责范围 两个部分,一是依法从事金融业务活动,二是履行一定的监督管理职责
(三)组织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中国人民银行反而分支机构;货币政策委员会。
六、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业务
(一)主要业务内容:货币政策;经营国库;代理经营政府债券业务;银行间清算业务;人民币管理:印制、发行管理、流通管理、残币管理。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业务限制
七、中国人民银行的财务会计:财务预算制度;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
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监督管理:直接的检查监督;建议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检查监督;信息监督管理。
八、法律责任:违反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行为;违反中国人民银行法的法律责任。
第五讲
税法的基础理论
教学目的:税法及其调整对象,税收及其特征。
一、税收
1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利,依法参与社会财产分配的一种形式。2税收三大特征:A无偿性B强制性C固定性
3税法:是指国家制定的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以 及其他税务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税法体系:是指构成税法全部内容的各种规范的有机体。
5税法调整对象:是指参与税务活动的个主体之间所形成的社会关系。
二、税收法律
1税收法律关系:是指通过税法确认和调整的国家与纳税人及有关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2税收法律关系的特征:
(1)税收法律关系主体一方始终是代表国家行使征税权的征税机关。(2)税收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从形式上看其权利、义务是不对等的。(3)税收法律关系在涉及财产所有权方面具有无偿性。
(4)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不取决与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主观意志。3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
(1)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指参加税收法律关系并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2)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指税收法律关系征纳主体双方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3)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
三、税法构成要素:
(1)税法主体:是指税法规定的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包括征税和纳税主体。
(2)征税对象:是指税法规定对什么征税。
(3)税目:是征税客体的具体化。
(4)计税依据: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基数。
(5)税率:是应纳税额与计税依据之间的比例。包括A定额税率B比例税率C累进税率。
(6)纳税环节:是征税对象的征税点在社会再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分布。
(7)纳税与申报期限
(8)纳税地点
(9)减税免税:包括A法定减免B特案减免C临时减免
(10)违法处理
四、税法分类:
A按功能与作用划分:实体税法,程序税法
B按征税对象划分:流转水产法,所得税法,财产税法,行为税法,资源税法。C按是否转嫁划分:间接税法,直接税法。D按适用主体划分:涉内税法,涉外税法。
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达到征税数额时开始征税的临界点。免征额: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中免予征税
第六讲
税罚的基本原则以及我国税法的沿革
教学目的:税法的基本原则,税收的基本原则。我国现行税法制度的内容。
一、原则和具体原则
1税收的原则: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条件下税收活动应遵循的准则,它包括税收的基本
2税收的基本原则: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条件下税收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税收公平原则
(2)税收效率原则
3税收的具体原则:是指在某一经济时期或某一经济时期内的部分税种适用的准则。
(1)财政原则
(2)宏观调控原则
二、1税法的原则: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条件下指导税法活动的准则。
(1)税收法定原则
(2)税法公平原则
(3)税法效益原则
2税法的具体原则:是指在某些税法活动中所涉及的税法原则。它包括A实质征税原则B简化手续原则
三、1我国原税法制度存在的弊端:
(1)税法制度不统一
(2)政府与国营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不规范
(3)原税法制度已不能适应生产要素全面进入市场的要求
2我国现行税法制度的主要内容:
(1)流转税法制度的改革
(2)企业所得税法制度的改革
(3)个人所得税法制度改革
(4)其他税法制度的改革
(5)税收征收管理制度的改革
第七讲
税款征收管理法
教学目的:税款征收管理制度,应纳税额的核定与调整制度,税款征收方式制度,税款征收措施制度。
一、1税款征收:是税务机关按照税法规定将纳税人应纳税款收缴入库,是税收管理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税收征管工作的归宿。
2税款征收方法:
(1)按照计算方法分类A查帐
B查定
C查验
D定期定额征收
(2)按照缴库渠道分类
A纳税人直接向国库经收处缴纳 B税务机关自收税款并办理入库手续 C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D委托代征税款 E邮寄申报纳税 F其他方式
(3)按照征收手段分类A纳税人自核自缴和自报核缴B税务机关强制征收
2税款征收措施制度:
(1)加受滞纳金制度
滞纳金:是指有缴纳税款义务的纳税人不按时缴纳税款时,主管税务机关从滞纳之日起,按日按比例加收的金额。
(2)税收保全措施
税收保全:是税务机关对可能由于纳税人的行为或者某种客观因素,造成的应征税款不能得到有效保证或难以保证的情况,为确保税款征收而采取的措施。
(3)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4)欠税清缴制度
欠税:是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行为。
(5)税款延期缴纳制度
(6)税款的退补和追征制度
(7)减税、免税管理制度
二、1税款征收检查制度:是规定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充分发挥税收职能的法律制度。
它包括:(1)税务检查原则制度
(2)税务检查内容制度
(3)税务检查程序制度
(4)税务检查权利、义务制度
第八讲
流转税法
教学目的:流转税的特点,构成,我国增值税制度的特点与内容;我国消费税制度的内容。
一、1流转税:是以商品流转额、非商品流转额为征税依据,选择流转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征收的一类税。
2流转税的特点: 3流转税的种类:
二、1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和流通中各个环节的新增价值额或商品附加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
2增值税的特点: 3增值税的类型;
4增值税的税额计算(重点讲授)5我国增值税制度的特点: 6增值税的纳税人:(1)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会计核算健全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
(2)小规模纳税人的年销售额标准为:
A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下的;
B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180万元以下的。7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1)销售货物
(2)进口货物
(3)提供加工劳务、修理修配劳务 8增值税的税率:
(1)基本税率——17%(2)低税率——13%(粮、油、水、气、煤;农药、农膜;图书、杂志、报纸。)
(3)零税率——出口货物 9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 :
(1)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印制管理
(2)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领购、使用管理
(3)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管理
(4)发生退货或销售折让时,已开具专用发票的处理
(5)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保管
(6)对代开、虚开专用发票行为的处理
三、1消费税:是以特定消费品的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2消费税的特点:
(1)消费税征收范围具有选择性
(2)消费税税率具有差别性
(3)消费税的征收环节具有单一性
(4)消费税的征收方法具有灵活性
一、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差异形成的内在根源
会计与税法属两个独立学科, 在制度设计过程中遵循着不同的目标和原则, 履行着不同的职能。应纳税额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现金流出, 每个企业都期望少交税或者延迟纳税;而对于国家而言, 应纳税额是一项现金流入, 国家期望税收能保持稳定和不断增长的趋势, 两者不同的目标取向导致了会计与税法之间存在根本性的差异。
(一) 目标不同
会计的目标是向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财务信息,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帮助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相应的经济决策。企业管理层希望少纳税, 通过降低成本来提高收益。而税法的目标是调节经济、促进公平竞争, 促使国家的财政收入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市场的自由竞争性和经济周期的波动性, 使企业的收入和成本处于不断地变化中, 造成企业税源的不稳定。对于不稳定的税源, 政府要使其稳定化, 即提前确认税收收入, 推迟和少确认费用。
(二) 核算基础和原则不同
会计准则是以权责发生制作为核算基础, 而税法是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结合。会计与所得税税法所遵循的原则存在差异。如谨慎性原则, 会计上是指在面临不确定性因素时, 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 又不低估负债或损失, 更多的从投资者角度考虑;而税法的理解则着重强调防止税收收入的流失, 保证国家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 更多地从反避税的角度出发。市场中的企业是有着不同的经营环境和经营方式的个体, 为了客观地反映其经营业绩, 会计准则允许企业根据其自身的实际情况, 对相同的会计业务采取不同的确认和计量方法。税法坚持法定原则, 企业必须严格按照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进行操作, 不能任意选择或更改, 以保证及时、足额地征税。
(三) 规范内容差异
会计准则和所得税税法都是以条文的形式对企业会计和税收工作进行规范。会计准则的目的是为相关利害关系人提供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对业务处理既强调规范性又保持了适度的职业判断空间。所得税税法规范的对象是国家税务机关征税行为和纳税人的纳税行为, 解决的是社会财富如何在国家和纳税人之间分配, 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的特征。所得税税法比会计准则更具刚性, 在处理方法和程序上很少给纳税人自我选择的权力。会计准则作为一种社会规则, 是基于企业个体利益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博弈的结果, 所得税税法是立足社会公平与效率的基础上对总体经济进行调节。它们既存在共同之处, 又有不相容的地方。所得税不能完全独立于会计, 会计为税收提供数据支持。两者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如果税负加重, 会影响企业持续经营的能力, 而税负很轻又不利于保障足够的收入来维持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 在长期两者的差异可以逐渐消除, 目标趋于一致。
二、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条例趋同的经济后果
经济后果在史蒂芬.泽夫 (Stephen.Zeff) 的《“经济后果”的产生》 (The Rise of"Economic Con-sequences") 一文中定义为:会计报告对企业、政府、工会、投资者和债权人决策行为的影响。会计与税法趋同的经济后果实质上是两者进行博弈后的结果。每个国家会计与税法发展的历程不同, 所面临的情况也将存在很大的差异, 将影响其会税模式的选择。会税趋同这种模式会不会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它将给本国的资本市场带来什么样经济后果, 关于会税趋同, 以前很多研究都集中在机会主义和资本市场损失等方面。他们认为, 会税趋同将导致税收规则影响会计准则, 造成收入质量的下降, 所以会税差异小的国家很少要求披露有关收入方面的信息。
(一) 有利的经济后果
会计与所得税税法趋同可简化目前复杂的财务报告环境, 能大大降低企业管理者利用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差异对投资者进行误导或欺骗的动机。在会税趋同的情况下, 管理者将缺乏虚报收入的动力, 因为这样做将导致企业将缴纳更多的税收。管理者也不会有低报收入的动机, 这将不利于投资者和债权人的行为决策。所以会税趋同使会计信息更真实地反映企业实际的经营成果, 减少企业对盈余的操纵。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使我国的会税差异呈现出更多的复杂性, 操作过程更加繁杂。纳税人在遵循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同时又要按照税务部门要求不折不扣的纳税, 如果不能正确掌握并进行处理, 将会出现更多的违规成本。会税趋同能有效地解决该问题, 将逐步缩小企业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 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财务核算成本。在我国, 会计准则和税法都是由政府制定的, 税法所规范的一些扣除项目、扣除标准, 都是由会计准则来进行约束的。对于存在抵触的地方, 税法与会计准则应进行相互协调, 这样可以大大简化计算过程, 有助于财会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强管理上, 从而减少不必要甚至繁琐的核算工作, 有利于税收的征管, 有利于整体社会效益的提高。
(二) 不利的经济后果
由于会计目标与税法目标存在本质的不同, 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可控性, 会税趋同将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如果会计准则按税法的要求进行“趋同”, 会伤害会计理论的严整性, 降低会计报表有关收益等方面的质量, 会计收入数据的决策有用性将降低。因为在税法模式下, 财务会计采纳的应计制所反映的经济行为将减少。Aliand Hwang (2000) 认为当税法条例显著地影响了会计准则时, 与盈余价值相关的信息含量将降低, 这个结果也说明税收条例更大程度上受政治、社会以及经济目标的影响, 而不是满足投资者对信息的需求。Kothariand and Robin (2000) 通过对会税差异小的国家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 这些国家很少关注盈余的信息, 他们会使用其他的数据, 如与银行的关系, 与大股东的关系来获取有关公司行为和业绩方面的信息。Hanlon (2005) 的研究表明, 以会计准则衡量的会计收入比依据税法进行调整后的纳税收入包含着更多的信息, 其在资本市场中具有更强的解释能力, 如果将税收收入取代会计收入, 将散失50%的收益的解释能力。这些研究结果都从不同的方面证明, 如果会税趋同将导致资本市场一定的信息质量损失。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伴随着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透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将成为一个必然要求。我国的会税模式在2006年以前是采取会计制度向税收制度进行协调的方式,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 会税差异越来越大, 会计利润相对于应纳税所得额来说更能体现企业的经营成果, 税收制度主动向会计准则协调既能起到增加税收收益目的, 又能满足投资者决策需要。
三、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的沟通和协调
我国市场经济处在不成熟的发展阶段, 会计体系是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发展和建立起来的。其更强调会计信息的宏观经济管理职能, 而不仅仅是为投资人和债权人服务, 会计信息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对税收提供支持。同时美国这种“过度”分离的税会模式, 其弊端也是层出不穷, 税法在制度上忽视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保护和监管, 会计准则在披露等方面也没有充分考虑税收的需要。我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 在对会计准则与所得税税法的关系处理上既不能完全照搬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做法, 又要体现出他们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反馈的关系, 尽量减少差异, 更多地体现出服务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职能。
(一) 加强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协调
新会计准则能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能较好地满足投资者的决策需要, 所以税法要主动向会计准则进行协调。对由于立法取向不同而形成的不可协调的差异要积极进行沟通;对于不可消除的差异要形成统一的认识并进一步协调, 如对于收入类、成本类业务差异, 税法在收入确认上强调的是尽量减少不确定性、选择性和主观判断的运用, 会计则更加强调业务的实质内容。会计和税法的沟通与协调应该是在主要业务处理方面减少差异, 以降低其双方核算及协同的成本, 对于个别或特殊业务则应该允许企业参照税法精神进行个别的协调处理。目前我国遵循的是国际会计准则, 只有通过税收制度主动向会计准则协调的方式才能有效地降低制度的转换成本, 增加信息的可比性。
(二) 税务部门及时沟通、解决会计业务处理中的问题
对会计处理比较规范的业务, 税法要在坚持自身原则的基础上, 主动与会计原则作适当的协调, 使之得以不断地完善和优化, 减少会税总体差异。对于税法处理比较严密的业务, 会计应向税法靠拢, 对会计准则进行完善。对于会计和税法方面都缺少具体业务准则进行规范的新兴业务, 甚至是处理中还存在空白点的问题, 双方要进行积极协作, 会计准则方面要加强其建设步伐, 使业务处理规范化, 税务部门要积极参与建设过程来寻求共识, 尽量减少二者之间的差异。对于会计中计提的各种减值准备, 税法不允许税前扣除的问题从经济业务的实质来看存在不合理性, 因为减值部分已经是企业的一种价值损失, 已经丧失了获取未来收益的能力, 对企业来说应该从税前进行扣除, 否则会造成企业多缴纳税收, 造成纳税不公平的现象。但为了避免企业利用减值来达到避税的目的, 可以要求企业提供证据证明减值的真正存在, 并且要求取得专业机构的验证书才能进行抵扣。对于一些金融创新、国际转移价格、ESOs等问题也要积极进行协商, 通过采取有效的办法减少会税差异的进一步扩大。
(三) 加强会计信息披露
在会计准则方面要加强所得税方面的强制性信息披露义务, 提高税务部门征管的效率。披露信息的不足或缺失, 会加大税务部门的信息获取成本, 而税务信息的非公开性也使会计和税务关系相关研究面临很大的数据障碍。要建立一个满足供需双方需求的信息披露体系, 使有关信息得到全面、充分、准确的披露, 从而实现会计对税收的信息支持, 税收信息对会计信息的有效反馈。加强两者之间的信息交流, 对于正确处理差异, 减少企业利用会税差异进行盈余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四、会税差异模式的构建
(一) 学习与借鉴国外经验
我国的资本市场现在还不完善, 处于不断建设和发展的历程中, 市场还缺乏对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的需求, 国家政策制定部门可以根据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特点, 按企业是否公开上市、规模的大小采取不同的会计标准和会税模式。所得税税法和会计准则虽然目的不同, 但税会之间的差异并不是不可协调的。两者从短期来看目标存在差异, 但从长期来说目标趋于一致, 因为只有税率合理, 企业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税收的目的才能得以实现, 各种差异从长期来看是可以消除的。日本、法国、德国属于会税融合程度较高的国家, 政府干预较强, 我国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们的经验, 可结合我国自身特点,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会税模式, 减少会税差异。
(二) 建立会计“适度分离”模式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和投资者结构的变化, 决策有用观逐渐形成。随着资本市场的全球化和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并逐步走向一致, 提供透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成为一个必然趋势, 这些都意味着完全的会税一致难以实现。要在承认税法目标与会计目标存在差异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税务部门的实际需求, 进一步缩小会计政策和方法的选择, 缩小会税之间不合理的差异, 针对上市公司的特点, 建立一个会税“适度分离”的模式, 以满足资本市场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满足企业降低税收协同成本的需要。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市场的主流, 会计的目标是受托责任观, 税务部门是其重要的报表信息使用者, 可以在此类企业中充分考虑税法的有关规定, 会计与税法两者积极主动进行协调, 建立一个会税趋同的模式。对于小企业而言, 税务部门是唯一重要的外部信息使用者, 编制财务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纳税, 所以可以严格按税法的规定限制会计方法的多样化选择, 减少小企业报表编制成本和税收遵从成本, 建立一个会税一致的模式。
参考文献
[1]尤雪英:《对构建我国税会差异“三元”协调模式的思考》, 《上海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年5月第14卷第3期。
税法的功能是由其内在的特有的属性所决定的。
关于税法的特性或特征,在税法理论上有不同的认识。
仔细分析可知,税法和其他部门法相比,其独有的本质特征是其经济性。
税法的经济性体现在:第一,税法直接调整经济领域的特定经济关系,即税收关系;第二,税法能反映经济规律,从而能够引导市场主体从事合理的经济行为,不断地解决效率与公平的矛盾;第三,税法是对经济政策的法律化,它通过规范经济杠杆,促进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2]。
税法的经济性特征决定了税法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为税收保障与经济调节。
税法的经济调节功能是指税法通过规范税这一调节手段,引导和促进社会经济活动,以调节社会经济的结构和运行,维护和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
消费税法的经济调节功能是消费税法通过对少数特定的消费品或消费行为课税,以引导消费,从而影响社会生产、流通、分配等经济活动,实现国家特定经济政策目标的功用与效能。
消费税法经济调节功能是法律利益冲突平衡功能的具体体现。
法律作为调节社会利益关系的规范体系,它必须对各种利益作出合法与否的界定,并尽可能平衡各种利益关系,提供解决各种利益冲突的标准和途径,形成有序而相对稳定的利益格局。
庞德在谈到法的任务时指出:“在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安排人类行为时,必须考虑到这种欲望或要求[3]。”法律的利益平衡功能主要表现为:对各种利益的重要性作出估计或衡量,为协调利益冲突提供标准。
法律一般为利益冲突的平衡提供如下原则:不损害社会利益原则、利益兼顾原则、缩小利益差距原则、少数利益受保护原则等。
在处理利益冲突的时候,法律不应当只关注公共利益或私人利益、短期利益或长期利益、物质利益或精神利益,而是应当努力在二者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4]。
在社会各种利益冲突中,经济生活中的冲突是最集中、最突出的,其他方面的冲突大多由经济方面的冲突引起。
平衡经济利益冲突的任务主要由经济法担任,税法作为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而消费税法由于具各前述特点,其平衡经济利益冲突的功能尤其突出。
当前的经济利益冲突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二是不同的利益阶层之间,三是代际之间。
消费税法以调节消费为切人点,按照上述原则,为协调和平衡三个方面的经济利益冲突提供了系列准则。
二、消费税法的主要干预类别及作用
消费税法调节经济是从调节消费入手的,除了财政意义和历史原因外,消费税法主要通过对四类消费品消费的干预,来调节消费,从而达到调节经济的目的。
1.对不良消费行为的矫正功能
各国或地区普遍对含酒精饮料、香烟及其制品征收消费税,扩一展开来是对那些对个人或社会福利改善毫无益处的产品征税。
对这些产品的消费,不仅对个人或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无益,而且往往会造成较大的外部负效应而不用或少用这些产品,人们就会节省钱用来购买别的商品,提高其生活水平。
但政府不能直接限制人们消费这类物品,只有通过征重税来控制。
这就是消费税的“寓禁于征”,也是消费税法对经济的重要调控手段。
2.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功能
消费税法通过对有害环境或资源消耗较大的物品开征消费税,增加消费成本,引导人们调整消费方向,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和对资源的消耗。
因此,有人称消费税为“绿色税收”。
3.对收入分配的平衡功能
收人分配的不平衡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着。
因此,国家需要对国民收人的分配进行适当调节以达到矛盾双方均能接受的平衡状态。
消费税法平衡收人分配主要体现在对奢侈品和非生活必需品的课征上。
亚当嘶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研究》中将消费品分为两类:必需品和奢侈品。
他认为,对生活必需品征税的直接结果是导致工资的提高,因此,对生活必需品征税会产生同劳动工资税同样的结果-扭曲市场价格机制。
对奢侈品征税不同于生活必需品。
虽然对奢侈品课税也会引起价格升高,但并不一定导致工资的增加。
因为这类商品价格的上涨,一般不会减少下层阶级的家庭消费能力。
相反,有利于调节社会贫富不同阶层的收人分配不均状况[5]。
消费税法将奢侈品列入征税范围,体现的不是像对不良消费行为一样的“寓禁于征”,它除了限制过度的奢侈消费外,是要让享用者以牺牲部分财产为代价。
而在潜伏着不平等危机的社会中,富有者在满足奢侈消费的同时,缴纳一定的税,也是他们比较容易接受的选择。
消费税法据此调整着社会的收人分配。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消费税有一定的经济调节功能,并在矫正不良消费行为、保护环境资源、平衡收人分配等方面起到了相应的作用。
对我们认识清和发挥好消费税的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各国秕制比较研究课题组编.消费税制国际比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5.
[2]张守文.税法原理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4.
[3]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M⒈上海:商务印书馆,1984:81-82.
[4]刘继虎,陈云良.法理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3:”3.
[5](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研究(下卷)[M⒈上海:商务印书馆,1974:431-433
消费税法经济调节功能,经济调节是一种财税管理的方法,下面的两篇就是关于这一方面的论文,对正在写这一方面论文的朋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欢迎阅读!
财税法治建设
摘 要:财政税收问题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的集合点。
当前,我国财税法治在财税立法、执法、司法方面尚存在与我国经济运行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大力加强财税法治建设,对建设法治社会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财税;法治;建设
财政税收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的集合点。它不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加强财税法治建设,实现依法理财治税,对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尤为重要。
一、当前我国财税法治存在的不足之处
当前我国的财税法治中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
1.财税立法方面。
我国财税法治的首要问题是财税立法问题。
在财税立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没有财政税收的基本法律,例如没有《税收基本法》或《税法通则》,没有《中国财政体制法》等;
二是某些财政税收法律显得过时,跟不上形势的需要,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是上世纪90年代前期根据当时的情况立法,十多年过去了,经济体制和财政预算改革变化很大,《预算法》中许多条文显得苍白和过时;
三是税收上单个税种的立法层次低,目前我国大部分税种还处于暂行条例或暂行办法阶段,如增值税暂行条例等。
甚至由于立法上的`空白造成以各级政府红头文件来指挥财税工作。
立法上的缺项必然是无法可依,而立法层次低又严重地影响执法和司法。
以红头文件代替法律,只能是各行其是……。
根据宪政改革的要求,财税立法问题还不仅是财税立法自身的问题,还有一个财税立法的立法问题,也就是宪法中对财政税收的条款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也只有第五十六条是直接关于税收的条款,此外并没有直接关于财政税收的条款。
2.财税执法方面。
应该说我国目前的财政税收执法情况比以前已经大为改观,但问题仍然相当严重。
这主要表现在尚有人治、权治干扰财政税收法治的情况。
其中按计划任务征税就是突出的表现。
我们知道,按计划任务征税与依法征税是不相容的,它破坏了税法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不仅如此,它造成的地区和单位之间税收负担不公更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
因为按计划任务征税必然带来愈是贫困落后地区税负愈重,于是就愈是贫困落后,愈是富裕发达地区税负愈轻,于是就愈是富裕发达。
便会有一些人铤而走险,出现一些买税卖税、税收造假、财税空转现象。
3.财税司法方面。
这方面的突出问题不外乎两大类:一是以权代法形成的以权压法,进而造成司法不公;
二是大量的财税案件由于多种原因无法审理结案。
二、财税法治上表现出的突出问题
1.政府收入分配秩序混乱问题。
市场经济是规范的经济。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收入机制应该是规范化的,即一是要以法制为基础,也就是说,政府取得收入的形式和数量,要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无论哪一种形式、哪一种性质的收入,都应当先立法,后征收;
二是全部政府收入必须纳入预算,政府预算的实质是政府收支的规范化、透明化。
它体现着立法机关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收支行为的监督;
三是财税部门总揽政府收入,即所有的政府收入完全归口于财税部门管理;
四是政府收入以税收为基本来源。
而我国的政府收入,除税收以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税外收费。
我国的税外收费包括三类:一是预算内的专项收费收入,如教育费附加等。
此类收入金额很小,达不到税收收入的10%。
二是预算外收入,这是不列入预算管理,但是属于国家制度规定,列入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各项收费、基金、资金、集资、保证金、捐资等多种多样名目的收入。
据有关专家估算,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每年的此类收入约与当年的税收收入总额相等。
三是制度外收入也就是预算外的预算外收入,是在制度规定以外,不列入预算外资金管理,都由地方和部门越权擅自设立的收费项目。
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的“三乱”多属此类。
有人测算,这部分收入大约相当于同年税收收入的50%-100%。
总的来说,我国的税外收费规模约为税收收入的1一1.5倍,所以在我国的政府收入中,是一种“税小费大”的不合理收入分配格局。
更为重要的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各种基金、收费项目越来越多,收费金额越来越大,管理比较混乱。
据测算,全国有正式批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大小项目上千项,基金690多种。
除预算外资金允许收费的以外,地方政府机关各部门还在国家规定以外乱收费、乱罚款和巧立名目搞各种形式的摊派。
税外收费大部分都没有纳入到政府预算当中,其收支也不是由财税部门总揽。
可见,我国的政府收入实际上处于分配秩序混乱的状态。
虽然,早在“九五”时期,规范政府收入分配秩序,实施“费改税”就被列入了税费改革规划,但时至今日,除农村税费改革有所成效外,其他方面收效甚微。
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危害性极大:首先,它分散了政府财力,削弱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目前我国政府的实际收入占GDP的比重估计为30%左右,虽然最近几年我国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有大幅增长,但这一比重在也只有17.5%,其余都是以收费形式取得的政府预算外收入和制度外收入。
各行其是、不断膨胀的收费,造成资金归宿模糊,掩盖国家资金的本质属性,侵蚀了税基,肢解了国家财政分配职能,造成分配秩序混乱和分配行为的不规范。
其次,混乱的收费局面,大大加重了企业和居(农)民的负担,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农民群众正常生活,抑制了基层组织的生产积极性。
再次,滋长了不正之风和腐朽现象。
收费膨胀,把本来应由国家税收集中的巨额财政资金,转化为部门和单位所有,自收自支,这就便利了部门、单位私设小金库,浪费挥霍,也便利了某一些人把公款据为己有,导致盗窃,腐朽堕落。
2.政府的预算行为方面规范。
第一,《预算法》在规范政府分配秩序上的作用有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收支三分天下即:预算收支、预算外收支、预算外的预算外收支。
而《预算法》仅对政府预算收支这一块起作用,还有两大块游离于《预算法》之外。
预算外收支,尤其是预算外的预算外收支是政府分配秩序混乱的突出表现,明显违背预算范围的全面性原则。
即对中央政府而言,无论资金的来源和用途如何,预算应该涵盖所有的政府财政资金流。
第二,《预算法》中缺乏预算总目标,使得政府预算规模和结构无法可依。
公共部门的膨胀、公共支出结构的变化、对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的怀疑以及对债务负担加重的忧虑,使得政府对公共支出的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
人们认识到在政策目标和政府的财政能力之间必须取得某种平衡,也警觉到长期财政不平衡对整体经济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影响政府处理经济事务的能力。
可见,《预算法》中的
预算总目标是不可或缺的。
而我国《预算法》中正是缺乏预算总目标。
第三,我国政府预算的编制、审议批准、执行、监督,在程序上有不规范之处,在行为上不分离,从而使预算职能难以行使和发挥。
目前我国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的主体都是同一个财政部门。
预算的审议和监督很重要,预算的审议既是批准的前提,又是监督的重要形式,应该成立多个专门预算审议委员会加强对预算的审议。
而现行《预算法》在这方面的规定尤其显得不足。
第四,《预算法》中只规定各级预算草案提交的时间,而不规定预算编制的时间,从而使得我国政府预算周期是一个未知数。
这是很奇怪的现象。
第五,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财政支出改革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和积累了一定经验。
比如,部门预算、零基预算、政府采购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收支两条线等,这些都没有在《预算法》里体现。
三、加强财税法治的对策建议
财税法治与加强我国的法治建设休戚相关。
财税法治既是上层建筑,又是经济基础。
大力加强财税法治是加强我国的法治建设的需要。
第一,财税立法。
立法是法治的根本。
完善财税立法,首先要加快财税基本法的立法,其中《税收基本法》或《税法通则》应该提到议事日程。
《中国财政体制法》应是一个很重要的法律,因为财政体制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权财力关系的处理,是整个财政税收分配关系的关键。
这种关系如果处理不好,政府与居民(纳税人)之间的分配关系也必然会处理不好,进而会造成整个分配秩序的混乱。
其次,要及时修订已经过时或者已经不适用的财税法律法规。
这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采购法》等的修订。
再次,要加紧提升财税立法的层次。
这主要是指单个税种的立法。
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中除少数税种是通过人大立法的以外,绝大部分是暂行条例和暂行办法。
有的暂行条例和暂行办法一行多年甚至十多年,要加紧提升单个税种立法层次。
第二,要严格财税执法。
严格财税执法,也就是要依法理财治税。
我国财政支出能不能真正做到依法理财至关重要。
关键在于治理财政支出的相当部分不按照预算办事即不依法办事的问题,解决分散掌握在相关各级党政领导成员手中的财税收支权。
要求我们的政府收支预算必须做到透明和细化。
严格经过各级人大通过的政府收支预算必须按法、按预算依法理财。
第三,必须严格财税司法。
严格财税司法是依法理财治税的必要保证。
目前,司法机关不能保证财税案件的及时审理,恐怕是一个大问题。
司法机关强调经费不足、人员不足也是一个理由(当然不是真正的理由)。
借鉴国外的经验可考虑建立专门的财税司法机关。
此外,还应全力整顿和规范政府收入分配秩序。
在整顿和规范政府收入分配秩序上,应该说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政府已经有了若干举措,比如说税费改革、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等等。
但这一切在规范政府收入分配秩序上收效甚微。
因为这些改革犬都是形式上的,而且许多改革不配套,比如说,体制外收费利益集团的利益分配格局调整问题,省级以下财政体制的构建问题,政权级次和政府机构改革问题以及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等等。
所以说,规范政府收入分配秩序确实是一个很难的大课题。
当然,关键还在于决策者的决心和信心。
目前,有些省份已经或正在组建隶属于财政部门的收费局,目的在于统一、规范各级政府收费。
《关税与税法》是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选修课。课程内容以税法 为主。本课程主要介绍与税法密切相关的税收的基本原理。研究税收的基本原理一般都是从研究税收存在的必要性开始的,然后再研究税收的概念、特征、职能、体系、原则等问题。
教师仔细分析税法中各个税种的规定,就可以看出每一税种都会涉及4个基本问题:
(1)纳税人,即谁应该缴纳这种税?即谁应承担依法纳税的义务?或者说,政府应对谁征税?
(2)课税基础,即按什么缴税?即征税的基础是什么?或者说,政府对什么征税?
(3)税收负担,即应缴多少税?即应承担多少税收负担?或者说,政府应征多少税?
(4)纳税程序,即怎么缴税?即什么时候缴税?缴到哪里或缴给谁?用什么方式缴税?
前三个问题,应由税收实体法(有关税种的法律)规范;后一个问题,应由税收程序法(税收征管法和税收行政法制)规范,但税收实体法中也会有所涉及。
以上4个基本税收问题,就是4条基本的思路,是梳理思路的主要框架。
课程重点的把握:在被列为重点的章节中,以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征管法四章为主。
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基于《关税与税法》课程自身特点,化繁为简,总结规律。《关税与税法》课程的内容比起其他课程整体感较差,其所计算的范围很广,这对学生学习《关税与税法》课程难度较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将相似的计算公式总结归纳起来,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学习起来省时、省力。例如,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抵扣计算的方法和委托加工生产消费品计算抵扣办法相似,讲完这两部分内容之后可以进行计算上比较,并归纳整理,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这两个税种。还有在计算所得税时,将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共同的部分归纳整理,找出不同的计算方法。这样,能加深税法知识理解的程度,提高计算能力,同时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归纳整理的学习方式,学生清楚了增值税的计算过程,并且相似的计算不再容易混淆。经过比较学习,学生对两种所得税的计算掌握得很牢固,2008年毕业的学生反馈,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在学校时学得比较扎实,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得得心应手,到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时适应很快。
经过努力,学生学习效果较好,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税费计算的技能及基础知识。
任课老师:杨建国
2006-4-20 13:16 来源:法律教育网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壹。前言
虽然本次美国总统大选已经在争议声中暂时告一段落,但是在长达数个月激烈的选战过程中,布什总统战得并不轻松,参议员克里对布什最有利的攻击利 器,除了伊拉克战争外,就是导致美国上最高赤字的减税政策。减税与否可说是本届美国总统2004年大选电视辩论最重要的热点主题之一。相关的议题诸如:免 除有钱人还是一般老百姓之税负?减税会促进商业投资与经济发展吗? 财政赤字如何化解?这些问题不是在大学里深奥的法律经济教材,而是每四年总统大选时,街头巷尾男女老少皆关注的话题[1].税捐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无论识字与否,除了圣经外,税法典是非读不可的。触犯行政法规 大不了被罚个几百元,即便犯罪了,依据美国刑诉法上无罪推定原则,从起诉到真正判刑不但是漫漫长路,而且检方负担举证之重责大任,人民无罪之机率很高,即便有罪了,在认罪协商制度下,还可以跟检察官讨价还价。但是一旦违反了税法的相关规定,被美国国税局IRS认定为偷税漏税,那是会 被重罚的,你犯错是由行政机关单方认定,原则上需缴税再循其它相关途径复议申诉。走在美国商店里,最畅销的物品中一定有一样是报税软件,即便每年改版每年 要消费者发大把银子买个简易却不一定精确的软件,人们还是趋之若鹜,为何?理由无他,缴纳税款实在太重要了,一稍不谨慎,虽不至于惹上杀身之祸,不过其相 关后果,可是让人承受不起的。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论是主张小政府或是福利国家,两大美国政党面对此一千古难题,总是详加考虑。收的太多,官逼民反,下一届就会被人民换掉,收的太少,没钱从事建设,人民生活一苦,又会在下次选举中换个党来做。所以一到选举旺季,人民都会关注两大政党的税务政 策,而两党也卯足了劲,为自己的主张辩护。说美国大选季节,就是税务政策全民大检讨的季节,是一点都没有错。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税务政策成了总统辩论的热 点议题,谁提出的政策对美国全民最有利,谁就握有进入白宫的入场券。
和世界上其它国家相同,美国有许多种不同的税种。然而,其中最重要的就属所得税了。对于政府而言,所得税是联邦政府财政收入中最主要的税种;对 人民而言,无论你是跨国公司的大老板,或是穷困潦倒的贫民窟居民,没有人可以免除所得税对他的制约与影响。你可以没有遗产,没有受赠物,既不开公司,也不 买奢侈品,但是你所领取的社会福利救济金等都是收入的一种,而即便你的收入低到不及于起征点,也要申报你的所得以及扣减或宽免之结果。当代的政府,虽然不 能掌握人民的一举一动,但是透过了征纳所得税的过程,人民与国家有了紧密的互动,休戚与共。在美国,一提到税法,大约就相当于所得税法。这部法律虽然历史 没有其它税种来的悠久,不过要论税法原理、税法精神、征纳关系,全都以所得税法为中心,因此在美国法学院税法相关课程的第一课不是税法前沿,而是所得税 法,其重要性可见一般。
联邦所得税法中除了个人所得税外,还有其它公司所得税等规定。然而无论是对哪一种纳税主体课征税捐,其共通的基本规范还是以个人所得税为基础,并根据个别主体的不同特性添加其它的补充规范。因此,本文着重于对个人所得税制的介绍与引进并旁及美国联邦税制的概览。
贰。美国税制与所得税概览
一。联邦税制与各州税制
美国是个联邦国家,在建国之初,就是由十三个独立的东北小州所联合起来的,这个国家从一个蕞尔之地经数十年开发扩展后,虽已成为世界上占地最大国家之一,不过,他仍延续着开国时各州独立发展的精神,尊重地方的文明与建设,这也就当然包括了每个州独有的宪法法律与税捐制度。
联邦政府的重要性逐年加重,在当代福利国家概念日益普及的今日,更是加速扩张。在美国内战前的联邦政府是各州对外的外交代表,但在全国统一后,中央政府的角色日益重要,在许多内政法律制度的规范上,更有了决定权。这些趋势可从最高法院支持罗斯福总统新政后一系列干预各州的法规,此一现象中,得知彼消此长的态势。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以及美苏两国冷战的时期里,美国联邦政府更是站稳了主导军事外交内政各方面的绝对优势地位,此一项现象 在现今全球化的氛围中也就更为明显了。总而言之,联邦政府在课税此一高权角色,并非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在不断演进扩张后才成为今日主导的地位。在了解美国 税制时,需要先知道这个国家的发展背景,才能体会日后税制改革时为何会有相关争议与冲突。
联邦政府的主要税种为所得税(income tax)。此外另有遗产与赠与税,公司消费税以及社会保险税。社会保障税(social insurance tax)是用来支应社会安全计划的,这个税种有百分之十五点三的部分是由劳工薪资和雇主补助款所构成,这笔钱日后用作劳工退休安全与医疗保险的费用。至于 公司消费税(excise tax)则是加诸在许多特定货物上,例如烟草、酒类、汽油、电话服务、机票以及奢侈商品。美国联邦政府另外也对死者的遗产与捐赠人课征遗产与赠与税(estate and gift tax)。然而,这个税种只对最有钱的人造成负担,因为此二税皆有非常大量的宽免与例外排除规定。值得关注的是,美国联邦政府并没有采纳增值税法(value added tax),也没有征纳消费税(sales tax),财产税(property tax)或是富人税(wealth tax)。
美国五十个州的州政府都有课征税捐的权力,甚至市政府也有自己独立的税种额外征收税负。跟联邦政府的所得税一样,大部分的的州都有自己的所得 税。此外,许多州也课征财产税、公司企业税、继承税(inheritance tax)以及富人税。州营业税也是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此外,许多大都市也课征所得税,并制定自己的征管相关规范。大部分的州也对公司课税,有时候是课征 所得税,但通常是专利授权税(franchise tax),也就是州授与公司在该州设立的权利[2].二。联邦所得税的课征对象
所得税是联邦税制中最重要的一种。它的影响层面不只及于美国公民、居民和公司,国外的个人和公司只要是和美国有联系关系的,皆有可能被课征联邦所得税。
美国采取居民税收管辖权,美国对「美国人民」(U.S.persons)课征他们在全球各地所获得的收入。美国人民是指美国公民或是居民。居民此一称谓广泛的包括了那些每年在美国长期居住过一段时间的人,这段 时间通常是半年,但对那些在前些年已长住在美国的人来说也可能更短。举例来说,一个在美国长住七个月的法国公民,他在全球各地的所得,都受到美国联邦所得 税法的规范,必须缴纳所得税。而另一方面,一个美国人民也要为他的全球所得缴所得税,即便那些收入已经被其它国家征纳过一次所得税了,他所能对美国政府主 张的,仅有抵免限额(credit),也就是就已经在他国缴纳所得税的范围内,不用再缴一次给美国政府。
美国亦采取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对一个不在美国长期居住的外国人来说,虽然不用缴纳一部分的全球收入给美国政府,但是美国政府可以对他与美国 相关的部分收入课税。这部分包含了在美国期间所赚取的薪资,美国公司所发放的股利,或是可归因于美国公司所获得的收入。以上这些规则经常会受到国际双边协 议(bilateral treaties)的影响而有所更改。
三。联邦所得税的征纳
美国联邦所得税法是一个由国会通过的大部头法律,它被放在税收法典之中(Internal Revenue Code),并且几乎年年都修订。美国财政部(Treasury Department)有权发布行政命令来解释所得税法以及税法法典的其它章节。这些行政命令甚为繁琐,总的加起来足足有六大册之多。虽然这些行政命令并 不是国会通过的正式法律,但是它们通常被视为法律来运用,除非在很例外的情形下才会发生该命令被法院宣告已经超越国会授权的范围而不允以适用。
每个纳税义务人所要缴纳的税款额度是由他自己核定的。每一年,纳税义务人要申报(file a return reporting)他的所得以及扣除额,并且预估自己今年该缴多少税额。大部分的税额是预先缴纳的,缴纳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就薪资本身就源扣缴(wage withholding)或是以每一季为单位事先缴纳预估的税额。
所得税法的主管机关是国家税务总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简称IRS,这是一个规模很大的机关。它的主要工作除了税捐稽征以外,还负责解释法律并协助纳税义务人做申报缴纳的工作。IRS就申报程 序发布表格与指令以及其它规章(Rulings),以便针对特定交易行为之法律适用提出解释。
大部分纳税义务人与IRS的争议问题都以行政和解的方式来解决。这些争议问题的发生有两种可能性,一是纳税义务人相信他自己在申报的过程中发生 错误,并寻求税务机关将无权多收取的税金退还给自己;另一种是IRS自己经由内部审计重算结果发现这个纳税义务人有缴纳税款不足的现象。大部分的案子,尤 其是大公司涉及数百万美元的案件,都是在由法院审理前就已经和解了。凡是有税务争议的案件,都是由以下三个联邦法庭中的一个来加以审理的,前两种法庭分别 是联邦地区法院法庭(federal district court)以及权利主张法庭(Claims Court),前者是具有一般管辖权的法庭,后者则是特别庭,这两个法庭在程序上都要求纳税义务人必须先缴纳税款后才能起诉请求返还多缴纳的税金
(refund);第三个法庭是税务法庭(Tax Court),此一庭是一个特别庭,只受理当政府认定纳税人缴交不足时纳税人不服并起诉的案子。此时纳税义务人不必先缴纳税款就可以直接起诉。但是,若法 官判决纳税人应补缴税款或判决政府应退还多收取的税款时,利息会自动被加在总额里面。针对以上三个法庭的判决若有不服,可以向上诉巡回法院(Circuits Courts of Appeal)提起上诉,少数的案子并能再上诉到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一般来说,法院在案例法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解释法律权力,不过在税法这里领域里,法院的影响力并没有那么大,因为税法是一个着重法条的特殊领域[3].「作者简介」
陈薇芸,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台湾大学法学硕士,美国纽约大学(NYU)税法硕士。
「注释」
[1]关于美国总统大选电视辩论的税法相关议题,请参照美国纽约时报网站2004大选特别报导http://
[2]Deborah H.Schenk,Taxation,NYU Introduction to American Law,ch23,at 611
[3]Deborah H.Schenk,Taxation,NYU Introduction to American Law,ch23,at 612-613 美国税法与联邦个人所得税(下)
2006-4-20 13:17 来源:法律教育网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叁。联邦所得税法与个人所得税
一。联邦所得税的课税主体
联邦所得税在课征的主体方面,有最常见的个人及公司所得税。此外,在美国法上不直接针对合伙企业课征所得税,而是通过合伙企业此一「中介组织」(pass through entity)来对被背后真正的所有人课税,以避免双重课税的问题。此一设计也应用在其它组织上,诸如S公司、遗产与信托等。
二。个人所得税
(一)基本概念
所得税的课税基本单位是个人。虽然原则上在美国税法上家庭并不是课税单位,有一个例外是一对夫妻可以合并申报他们的所得。这个规定通常是对夫妻 有利的,不过也有不利的时候。通常,小孩负担他自己的税负,但是如果这个小孩不及十四岁而且这个收入并不是他自己挣来的,那么其负担的税率就和他父母一 样。
在美国,课税的基础是所得(income),这个词汇的定义是非常广泛的。他不仅包含了所有已经纳税人消费(consumed)的收益,也包括 在纳税年度内纳税人财产总值的增加部分。虽然有许多学者都主张要用单纯的消费税来代替现在以所得税为主的现行制度,但是这个提议从未成为国会考虑采纳的对 象。
税是一定期间内可税所得(taxable income)的一定比例。对大部分的纳税人来说,这是指一年的时间。就个人而言,所谓所得通常是在每一历年(calendar year)年底计算的;对公司而言,虽然不是硬性规定,在惯例上通常是在每一会计年度(fiscal year)年底计算的。不同的会计方法被不同的纳税主体用来决定什么所得归属于哪一个课税时期。大部分的个人使用现金会计方法(cash method of accounting)。另一方面,公司则采用权责或称应计发生制的会计制度(accrual method of accounting)[4].(二)课税所得范围与扣除项目
美国采取的课税模式是综合制,所使用的基础所得概念是毛所得(gross income),所谓的毛所得,根据所得税法是指来自所有源头的所得(income from whatever source derived)。这是一个很广泛的定义,在某些例子里较仅仅收取到资金来的广,不过比起经济上的所得又比较狭隘。国会明文免除某些经济上的利益成为课税 基础范围的一部分。法院也认定某些收益不包括在所得的定义范围内。最后,美国长期以来基于行政便利的考量,也免除了其它部份项目成为所得的一部分。
1.薪资所得
最大的所得来源是受雇人与独立契约者(independent contractors)所收取的薪水或工资。不论薪资的形式为何,只要是用来当作劳务对价的,都具有可税性。举例来说,现金、股票、其它财产或是免除受雇人所积欠的债务等,都是具可税性的对价补偿。
当受雇人收到非现金的财产时,可税的所得额是收到财产时的财产公平市价(fair market value),但是,如果这个财产是不可任意转让或是日后有被没收的可能性时,这个受雇人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他可以选择在收到该财产时就申报该财产的 现价作为当年所得的一部分,或着他也可以选择在相关限制解除后的那一天再来申报。
美国针对退休金计划的捐献金制定了一套很复杂的规则,其目的是鼓励为日后退休所为的积蓄以及用以规范私人的计划。通常来说,当员工提拨部分薪资 而雇主也提供另一部分资金到一个合规定的计划里,在一定额度内是不需要缴所得税的。此外,双方提供的资金所生的利息都可以免税,直到员工退休时才一次性的 全额课税。这样的优惠待遇使得这种投资安排对劳雇双方特别显得有吸引力。因此,在美国很大部分的资本就是投资在这种私人退休计划里。然而,天下没有白吃的 午餐。政府对这些符合资格的计划施予严格的限制规定,其目的是为了避免用提供高阶受雇人优厚的退休条件导致歧视一般薪资并不高的中低阶层劳工,另一个目的 是,监督这个计划。许多雇主因此认为这些限制与随之而来的文书申请工作非常的麻烦,这可说是随着优惠政策而来的副作用。
与受雇工作相关所获得的额外利益(fringe benefits)可能是需要课税的。如果这个利益主要是为了雇主的利益的话,那就不需要课税。此外,国会选择独厚某些额外利益,所以这些利益可以免税。有着这样的免税地位,这些利益是非常常见而且很有价值的。在这些额外利益中,最重要的就是健康保险了。受雇人所支付的部份或全部的保险费是不用课税的;雇 用人直接付给健康医疗服务提供者的费用是不用课税的,雇用人补偿给受雇人所支付的医疗费部分也是不课税的。因此,许多企业选择参与团体健康保险计划,而绝 大部分的经费是由雇主所支出的。雇主也可以对团体定期人寿保险提供最多75,000美元的免税资助。员工所得到的工作伤害补偿也是免税的,比如说基于个人 伤害诉讼中的胜诉判决所为之补偿。最后,雇主可以移转某些货物或劳务给他的劳工,但是不需要缴纳所得税。
2.股利所得与利息所得
另一个重要的所得来源是股利与利息。股票持有人所收取的现金股利或是实物股利是需要课税的,除非这个公司没有净收益,另外在某些情况下的股票红 利也可能要加以课税。大部分用以支付公司债持有人该年度利息的部分也是要课税的。这包含了个人与公司利息、分期收取买卖对价(installment sales obligation)所生的利息收入,以及以免除利息作为折扣的金钱借贷所生的拟制利息收入(original issue discount)。
有一些利息所得虽然明明就是一种经济上的利益却被排除在税捐课征的范围之外。国会选择了州及市政府发行的政府公债作为免税的项目,地方政府为其 公债所支付的利息是不用课税的。这使得地方政府可以用较低的利率发行公债,而这个利率通常是比一般商业债券所支付的利率还低的。实际上,联邦政府放弃这笔 税款的行为,是在补助地方政府发行公债时所生的部分成本。地方政府为了取得这笔实际上的补助,必须把发行公债的利益所得用在公共利益的目的上。以私益公债 或是以商业发展为目的的公债可能不能符合税捐宽免的要求,此外,地方政府也只能发行一定量的此类公债以享受补助的优惠。
3.免除债务之所得与租金所得
值得关注的是,因借贷而获得的收入本身并不是个可税的事件,也就是说理论上同时发生一个用以抵销该收入的借贷债务,因此纳税人的总资产并没有增 加。相应的,偿还债务本身并不会发生扣除的效果,因此,虽然资产有减少,不过债务同时也减少了。然而,当一个借贷在没有付款的情况下被取消时,于偿还义务 被免除的范围内是所得税法上的所得。一个例外是发生在债务人处于无偿还能力的状态下或是正在进行破产程序。另一个重要的应税所得来源是房租,也就是不动产 或是个人财产供与他人使用所获得的对价。
4.政府补助所得
通常而言,政府就公共事务的转移支付开支(transfer payments)是不用课税的。这包含了所有公民都能享有的利益如公安以及消防灭火的保护,也包括了社会福利或法律援 助服务等。然而,仅仅提供部分公民的利益是一种工资的替代,通常包含在所得的范围之内。举例来说,失业补偿(unemployment compensation),也就是在劳工失去工作后一段时间给他的补助,这是具有可税性的,这是对中高收入者社会安全福利保障的一部分。
5.受赠与继承所得与其它非税的推算收入
受赠与继承收入,和公债利息一样,是不包括在联邦所得税的课税范围内的。当现金跟财产还在捐献者与死者的手中时,这部分的收入是要课税的;但是 当财产已经移转至受赠者与继承人手中时,就不需要再次课税。和这个规则完全相反的是赡养费收入所得。赡养费或是生活维持费通常对取得者来说是应税的,而支 付者则得到扣除的权力,除非这对已经离婚的夫妻对相反的规则达成了协议。移转的金额若是被定位为子女生活扶持费时,那它就不再是赡养费而且也就不用课税 了,即便这笔钱基于子女利益选择直接支付给前配偶也是免税的。
有些项目豁免于所得税是基于它难以计算价值或不可能要求纳税义务人配合征纳。其中最重要的项目是非税的推算收入(imputed income),其来源是某些劳务或财产使用的对价。举例来说,纳税人使用自己所拥有的住宅是不会产生可税收入的。这是一个强度很大的税捐宽免。与之相似 的是纳税人为自己提供劳务的情况。纳税人若在家照顾小孩或是为家人提供家务劳动的服务,他没有应税所得;相反的,一个纳税人若选择进入职场工作并将它的薪 资用于小孩的看护费以及家务劳务提供的对价,他所有的全部薪资所得都被课税,而且对这些劳务的成本不能享有扣除的优惠。
6.应税所得之计算
在计算完了毛所得之后,纳税义务人有权扣除某些支出费用。所得税是课征净所得的部分,也就是所谓的可税所得。在原本的联邦所得税法中,共分成五 个不同级别的税率(brackets),其范围从百分之十五到最高的百分之三十九点六,不过这个数字因为布什总统上台后修法逐年加以递减了。根据2001 年国会通过的「经济成长与税捐减免调和法案」(The Economic Growth and Tax Relief Reconciliation Act of 2001),不但改成了六个级别而且部分级别并在五年之内逐步降低。在2001年的法案架构下,六个级别在2001年分别是10%、15%、27%、30%、35%以及38.6%,但是到了2006年时,就会降至10%、15%、25%、28%、33%以及35%.除了前两个级别马上生效外,中间三个 级别的税率每两年减少一个百分点,直到到达了2006年的标准。相同的规则也适用在最高一级上,不同的是这一级在最后一年会急速下降[5].因为国会针对某些特定活动允许了扣除,以作为鼓励,因此一个拥有可观经济收入的纳税人,是很有可能不必缴纳任何税捐的。在某一程度上,藉由一种 叫做「供选择的最小税」(alternative minimum tax),这种现象一定的被减轻了。部分高所得者被要求课征两种税制中比较高的那一种,一种是一般的税捐债务,另一种是供选择的最小税。这种供选择的最小 税虽然税率只有28%,但是他的课税范围很大,能够主张扣除的项目很少。
7.标准扣除额与列举扣除额
一个联邦所得税的基本原则是,税捐只能对那些有能力负担的人课征,这种能力的计算是减去扣除额后的结果。因为许多低收入者是没有相关扣除额可以 主张的,所以法律允许每个纳税义务人采用标准扣除额(standard deduction)。这个数额差不多可以补偿最低的生活费用,而且纳税义务人不用提供任何支出费用的证明就可以采用这个扣除额。此外,每一个纳税人都有 权主张他个人的宽免额(exemption),其额度目前约为2000美元,对共同申报的配偶以及每个被扶养人都个别可以主张额外的2000美元。所谓被 抚养人通常是指纳税义务人的亲戚或是与低收入纳税人共住的人,而且对这些人,纳税人提供超过一半的生活费用支持。总之,只有收入超过标准扣除额和宽免额的 纳税人需要缴税,而且也只须对超过的那一部分缴税而已。
除了标准扣除额外的另一个选择是列举扣除额(itemized deduction),而不论选择那一种扣除额都不会影响纳税人主张经营费用扣除的权力。列举扣除额通常是个人支出并且受制于许多限制。这些费用项目诸如 医疗费用、意外损失、税捐、对慈善机构的捐献、受雇人商业费用以及利息等。
8.投资所得及其扣除额
纳税人扣除投资利息费用必须要在有相应的投资所得范围内。投资利息是举债购买股票或债券时所需支付给贷方的利息费用。投资所得则包括了因该资产所获得的利息以及股利,也包括了变卖该资产所获得的利润。但是因举债购买免税市政府公债所生的利息费用是不能扣除的。
以上这些复杂的规定,限制了部分情况下的利息扣除却不对其他情况限制,为了清楚界定各种免税或应税费用,必须追查借款金额的来去与流向。然而,因为金钱是一种代替物而非固定物,纳税人经常设计各种复杂的交易模式以确保他所借用的金额能被用在可扣除利息的项目上,相反的,本身所拥有的资金就投入到 那些不能扣除利息的项目上 [6].(三)经营所得
经营所得就像其它所得一样。不同之处是可允许的扣除项目,而这些扣除通常是可以应用到所有型态的商业体,例如独资、公司或是合伙。
1.一般商业经营费用
在计算调整后的所得时,经营商业与从事贸易的通常与必要费用(ordinary and necessary expenses)是可以扣除的。所谓通常与必要费用是指一个以获利为期望而经营商业的理性人会支付的费用。这包括了薪资、租金、补给品、利息、日常需用 品、广告等等。这些费用可以全额扣除,但是商业餐饮与娱乐的扣除则限于花费总数的50% [7].商业经营者也可能扣除付给律师和 会计师的服务费、牌照费、版权费用,只要上述费用是通常且必须的。几乎所有经营商业或从事贸易所会产生的税金费用都是可以扣除的,唯一的例外是联邦所得 税。这些可扣除的税金包括州和地方的所得税、不动产税、销售税、专利税和社会安全税。外国税金也可以扣除,只要他没有主张外国税金抵免额(foreign tax credit)。
然而,商业经营人可能不能扣除那些违反公共利益的费用,即便这些费用直接与经营商业相关。举例来说,商人不能扣除付给国外官员的贿络,即便贿络在该国家是商业惯例而且必须的。其它不能扣除的是任何违法的支出、罚锾、惩罚、政治献金,以及某些游说所生的费用。
2.折旧
购买资产所支付的费用,例如买机器或买楼这种能持续使用数年的物品,这种费用被认为是资本成本(capital costs)并且不能立即扣除。然而,个人或商业经营者被允许每年作折旧扣除,也就是对商业体或赚钱财产本身价值降低的部分加以扣除。多年以来,美国采取 一种与实际折旧没啥相关的折旧系统时间表。有形个人财产使用一种改良过的折旧法,适用在一段任意时间里的财产成本上,并且忽略了财产停用后剩下的剩余价 值。虽然这种加速折旧系统的采纳是可以随意选择的,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使用它,因为他加速报销这个资产,因而减低了现行可税所得。否则纳税人也可以在一段比 较长的时间里使用一种叫做垂直折旧的方法(straight line method of depreciation)。
为了符合取得折旧的资格,资产必须使用在商业服务上或是生财工作上,而且必须拥有一个可以预计的使用年限。某些无形资产例如商誉等可能可以在十四年期间用垂直折旧法折旧。其它不会耗尽的无形资产例如股票,或是价值不会减损的的资产例如土地或古董,这些是不能折旧的。
为了要促进小公司的投资行为,个人或企业可以选择立即折旧也就是视为这个资产的部分成本是已花费的费用,即便这个资产到年底前还在使用年限范围 内,那么在100,000美元范围内的使用中有形个人资产就可以当成费用,只要这个资产该年度使用中的总价值没有超过400,000美元。
位在海外的财产只能在较长的时期里用垂直折旧法加以折旧。对那些在国外使用的财产来说,通常会被认为是坐落在海外的财产,这个原则对某些项目有 例外,例如在美国国外使用的飞行器。矿业与开采业也有一种类似于折旧的制度叫做耗尽。这种耗尽的扣除基础是他的历史成本,虽然每年扣除的额度是依据该年所 产生的所得。
3.研究发展成本
在经营商业或进行贸易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研究发展成本是可以扣除的,只要它不是在本质上具有资本的特质。而纳税人可以选择在较长的时期内扣除这些费用。相同的,矿床业在开发与发展的过程中所生的费用也是可以扣除的,而纳税人一样可以选择在较长的时期内扣除这些费用。
新创公司在草创初期所生的商业与贸易成本则不可以扣除,因为这些费用本质上具有资本的特质,而且可以在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产生所得。然而,国会同意让纳税人选择在五年的时间内勾销这笔成本[8].4.存货
制造或买卖业的企业通常会被要求使用特殊的会计方法来决定其卖出存货的成本。而这种如何决定货物成本以及何时和如何使存货周转(turn over)的规则是非常的复杂,例如先进先出法FIFO(first in,first out),或是后进先出法 LIFO(last in,first out)等[9].(四)财产的取得与处置
1.利润与损失的计算
一个美国联邦所得税制的特色是对增值与贬值的部分不加以课税。除了商业财产外,增值或贬值只在处置掉财产时才会成为被考虑的对象,这时利润或损 失就会被决定,也就是被实现了(realized)。实现原则的要求意味着,虽然纳税人资产价值已经有所增加,税捐并不会发生,直到财产被出售、交换、或 是被处置抛弃了才会产生税捐。这种推迟因增值而生税捐的是极端重要的,而且许多交易行为就是设计来利用这种规则以获得利益。近几年来,国会已经日益意识到 这种
避税的交易行为,而纳税人实质享有经济上的利润却狂称这不是种所得实现的交易。因此,国会已经开始对这些越来越超过常规或是复杂的交易加以课税,即便这些交易所得的利润还没有因财产处置而实现。
当一个纳税人购买一个资产时,他取得了一个财产的基价或称税基(basis),而这个基价就等于他所用来购买此资产时所支付的成本。所谓的利润 是指当他处置财产时,所获得的对价比他的基价大的情况,而损失就是指他的基价比所获对价大的结果。因为这个基价代表了在税法上未回收的成本,这个基价会因 为法所允许的折旧而降低,并且会因为其它额外的成本而增加。
基价的取得不一定要靠购买财产才能得到。赠与本身并不是一个可税的事件,这对赠与者或受赠者来说都是一样的,也因此任何一方都不必对这个财产增 值的部分负担税捐。然而,受赠人取得了捐赠人原本的基价作为他自己取得财产的基价,也因此在接下来的销售行为里,受赠人就要申报两个时期内增值部分的总 合,这两个时间包括他自己持有这个资产的时期以及原赠与人所持有资产的时期。因死亡而发生的财产移转也不是个可税的事件,但是跟赠与不同的是,遗产受益人 并不用继续采用死者的财产基价。代替的方法是,受益人的财产基价就是死亡时间的财产公平市价(fair market value)。这种制度具有一种免除所有财产增值部分课税的效果。这是美国所得税法上重大的法律漏洞(loophole),而且造成了纳税人在生前死守着 这个财产不肯处置的结果,其目的就是要利用这个条文来获利。
2.债务
大部分公司与一些个人用举债的方式购买资产,举例来说,用专门的新屋抵押贷款来买这栋新房或是用借来的钱买一栋楼,这些用债务买资产的方法实质 上使得税法更加复杂。通常来说,资产的成本基价等于购买这个资产的价格,这在用举债的方式购买资产时也是一样的。后者是极为有利益的因为纳税人可以在不用 支付任何现金的情况下还能享受折旧的待遇,而其折旧的基础是这个资产的全额价值包括抵押的部分。这在无追索权(nonrecourse)的抵押情况下也是 如此,所谓的无追索权的抵押是指,在抵押人无力偿还的时候,虽然抵押债权人可以收回抵押品,但是却不能诉请抵押人从他的其它财产中偿还这笔债务,也就是 说,抵押人本身并不用对此债务的清偿负责。拉丁字quid pro quo的意思是指相对等的代替物或交换物,在这里代表了虽然没有个人负责偿还义务,但是这种购买人假定的抵押是和已实现所得一般被对待的。相同的,如果这 个财产的价值减损了而且抵押人不履行偿还债务的义务,未清偿的债务在被免除解销的部分也是被视为是所得来看待。然而当纳税人将他已拥有的财产加以抵押来取 得借款时,财产的基价是不会随之增加的,因为在这里抵押并不是取得该财产的成本。财产所有人不会因此产生可税所得即便他所取得的现金高于取得该财产时的原 始成本。因此,即便纳税人可以用借款的方式享受这个资产实质上带来的增值效果,他的经济上所得不会被课征税捐直到他卖了这个财产。
3.不承认的交易
国会制定了某些一般规则的法定例外,在这些例外的情况下,利润或损失不必申报即便实际上存在一个买卖或交换的行为。这个不承认(nonrecognition)条款允许个人就卖掉主要居所的利润不必课税,只要这个买卖的收益在两年之内又投入新居所的投资就可以了。一但纳税人到了 五十五岁,在卖掉居所所获价金的125,000美元范围内是不用缴税的,即便卖屋所获利益不用于再投资新房上。这两个条文加起来的净效果是,居所的增值部 分在美国永远不会被课税。其它一些因资产而得的利润也是推迟课税,这些事件包括因意外伤亡所获之利益,例如火灾,或是非自愿性转换(involuntary conversion)如政府征用的行为,只要这些从保险公司或政府所得到的利益被投资在相似的财产上。最后,因离婚事件而从配偶一方移转财产至他方是不 可税的事件。
不承认交易中最重要的条款就是,企业可以在交易相类似财产(exchange of like kind property)的行为中推迟实现他的利润。通常企业或是生财资产会被用来交换其它相似的资产,这里的资产不包括存货或股票。因移转的财产所获的利润是 不用课税的,但是这个利润会被保留在转移人所交换来的新资产上面,这个新资产的基价就直接沿用被移转出去的旧资产基价。
4.可扣除的损失
和不承认交易不同的是,所有已实现的利润是必须被课税的,这些利润包括了投资所得的利润、经营所得的利润和个人财产的利润。然而,损失却受制于 某些限制。个人可能只能扣除商业或投资财产的损失,或是在一些极为有限的例子中才可能扣除个人财产因为意外所造成的损失。因此个人使用的汽车若有因交易所 生的损失,其损失是无法扣除的。这种规则反映的一种价值:使用在消费上的金钱是永远不能扣除的。
5.资本利得的优惠课税制度
美国所得税制最复杂的特色之一就是并非所有的已承认利润与损失是被相同对待的。和世界其它各国免税的规定不同,所谓的资本利得(capital gains)虽然是会被课税的,但是是课以一个比较低的税率。举例来说,现在对资本利得所课征的税率最高是28%,但是一般所得的最高税率则可以达到 35%.这两个税率数字的差额造成了极大的复杂性。首先,资本资产(capital asset)并不是一个定义范围清楚的名词,而且不论是国会还是IRS都制定了非常复杂的规则来区别资本资产与一般资产。这些规则也常常成为大量诉讼的起 因。第二,因为这两个税率实在差太多了,所以纳税人以及他们的顾问花费了过度的时间在尝试如何设计出能产生资本利得的交易型态。这些交易中有一部分是不经 济的,但是因为就税后的回收利益来说,设计过后的资本利得交易所获之利益可能会超过用一般交易方式所获的一般所得大的多,所以虽然要花费巨资设计出这些交 易型态,对纳税人来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
虽然在美国课税史上有一段很短的时间是对所有的利润都课征一样的税率,国会还是在没办法抵抗引诱的情况下提供特别的税捐待遇给资本利得。对此,有许多正当化的理由。首先,在决定联邦税捐债务时通常会把通货膨胀纳入考虑。因此,如果一个纳税人花费100美元购买了一个资产并且持续保有这个资产一 年,在一年后通货膨胀造成物价上升10%,然后他卖了这个资产获得110美元。这个纳税人将需要对这10美元的所得缴税虽然这个所谓的利润完全是通货膨胀 后的结果。纵然不能在物价提高的情形下调整这个资产的价值,其后果是很重大的,但是资本利得的优惠政策只能大略抵销这种错误,因为这个资本利得的优惠金额 是一样的,即便通货膨胀的实际数额或是持有时期的长短是不一的。
第二个正当化的理由源自于一个事实,那就是美国采取的累进税率并不是按所得比例征税的,相反的所得越多的人就会被课征越多的税。这反映了美国税 法上的一种观念:富有之人应该有更多的责任缴纳税捐,而且所得税可以有财富重分配的功用。然而,这意味着如果收入恰好聚集在同一年度,而这种情形就是税法 上最常见的情况:只有在财产出售的那一年才会有申报财产增值所得的义务,这造成了纳税人被课与更高的税率,这是美国采用累进税率的必然结果。对此说法的批 评和第一个相同,这个优惠政策的规范面太大也太模糊,因为这个优惠政策一视同仁的适用在所有处分资产的情形,即便持有这个资产的时间根本没有超过一年也就 没有发生所谓所得聚集(income bunched in one year)的情况需要加以调整。第三个正当化理由源自于典型的公司所得税系统,在此系统中,公司的利润会被双重征税(double taxation),对于那些反对双重征税制度的人来说,资本利得优惠政策正是用来部分抵销对股利双重征税的不公平结果。
到目前为止最好的正当化理由是:资本利得优惠政策是用以解决所谓的「死锁」问题(lockin),没有优惠政策下的课税制度会成为一种动机以鼓 励纳税人死守着这个资产来延迟支付在处分资产时要支付增值部分的税捐,他们会死锁这个资产直到死亡为止,因为只有一直到死亡事件发生时,纳税人才可以免于 被课征增值部分的所得税。一般认为,这个优惠政策可以鼓励纳税人把他的资产卖掉,因此导引了资本到它最佳的配置状况。国会也经常用鼓励商业发展作为一个正 当化优惠制度的理由,特别是对新兴创立的公司(start-up business)或是风险资本(venture capital)来说,更是一大经营动机。某些人也主张这个优惠制度会刺激国内经济成长,然而这个说法比较不具有说服力,因为全球化公开经济市场的概念已 经为大众所逐渐接受。
比起资本利得有优惠政策,资本损失(capital loss)则是被严格把关。纳税人为了减轻自己的税捐负担,他会只申报他的损失并且推迟他的利润,在任何一年里,他能在相对应资本利得的范围内,扣除资本 损失,加上3000美元的额外扣除额。公司可以扣除资本损失的前提是,他有相对应的资本利得。一般的损失则是可以全额扣除的。
通常来说,资本资产是泛指所有资产除了以下的例外排除项目:
(1)股票、存货或是主要用来卖给消费者的财产
(2)具商业或贸易用途的可折旧的资产或是不动产
(3)纳税人自己创作的智能产权作品、文学作品、艺术品或音乐性作品
(4)因销售或存货而取得的应收帐款
(5)美国政府出版品
(6)衍伸性金融商品经销商手中的衍伸性金融商品
(7)在取得日结束前明确取得承认的障碍性交易(hedging transaction)
(8)在纳税人日常贸易活动中使用或消费的特定型态供应物
因为这个动机对纳税人是如此之大,以致于国会经常的改变这个资产的定义,并且为特定行业与资产量身订做制定特殊的规则。
6.损失扣除的限制
除了资本损失之外,其它种类的损失也受到限制。举例来说,和亲人交易所生的损失是不能扣除的。其背后的理论是,否则家庭单位就可以在享受税捐扣 除的同时在他的资产里保持原有的投资额。同样的考量也发生在对「来回洗刷的交易」(wash sale)的损失扣除限制上,依此规则,在一种情况下因处置公开交易股票所生的损失是不能扣除的,那就是在造成损失的交易后三十天内又再度购买同种类的股 票。另一个假损失的例子是跨越年度的误导申报(straddle),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这笔交易并没有整体上的损失结果。在一个跨越年度的误导申报 里,纳税人在前一个纳税年度结束前申报自己有损失的结果,然后在下一个纳税年度里申报利润,如此,虽然整体来看他并没有经济上的损失,但是他可以享有一年 的扣除。在现行法之下,纳税人只可以在超过利润的损失部分进行扣除。
在一九八零年代,国会担忧税捐规避行为(tax shelter)日益猖獗会造成国家巨额的税收损失。税捐规避的一个例子是,纳税人可以在不需要成本的情况下得到一个投资利益,典型的方式是透过有限责任 合伙制,他本身所提供的仅仅是非常少的现金以及一个巨额的借款金额,而这种债务通常是无追索权的。这个活动会产生大量的折旧以及利息扣除,这两个总额加起 来远比他自己拿出来投资的现金还多的多了。这个扣除被用来「掩蔽」(shelter)纳税人的薪资或是其它投资所得。
国会制订两个条文来限制他们所认定的人工伪造损失。第一个是限制纳税人的扣除只能限于某些具备风险特性(at risk)的活动。这个限制最主要是为了防止无追索权债务的滥用,这种债务是被认为不具有风险特性的活动。然而,这个限制不适用在为购买不动产而从商业银 行处购置无追索权债务的情况。第二个限制的适用范围较广。它限制了纳税人针对「消极活动」(passive activities)所生损失所为的扣除行为。所谓的消极活动通常是指一种投资在特定活动的行为,而纳税人本身并没有实质参与(materially participate)这个活动的进行。这大约是指纳税人并非这个活动所雇请的从事人员,没有劳心劳力在从事和这个活动相关的事件上。如果这个活动产生 了一个净损失,那么纳税人就不能扣除这个损失除非他哪一天处分掉这个活动的时候才能扣除。虽然这个消极活动规则有效的减少了税捐规避的发生,但是却发生了 一个副作用:它的打击面过广以致于连许多产生暂时性经济损失的合法活动有受到影响而失去扣除的权利 [10].肆。结语
本文是一个对美国所得税尤其是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一个概述与介绍,目的是让中国的税法研究读者有一个对美国税法的基本认识,以帮助读者日后继续研 究学习。既然美国税法学者研究税法从个人所得税着手,我们要了解美国税制,也要循着这个途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以期在了解参照后,援引适合我国的地 方,加以学习模仿,且就缺失之处,作为我国税制改革上的警钟,不要再重蹈覆辙。
「作者简介」
陈薇芸,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台湾大学法学硕士,美国纽约大学(NYU)税法硕士。
「注释」
[4]John K.McNulty& Daniel J.Lathrope,Federal Income Taxation of Individuals(7th ed.2004),West Nutshell Series,at 299
[5]Marvin A.Chirelstein,Federal Income Taxation(9th ed.2002),at 4
[6]Deborah H.Schenk,Taxation,NYU Introduction to American Law,ch23,at 614-619
[7]Michael J.Graetz& Deborah H.Schenk,Federal Income Taxation Principles and Policies(revised 4th ed.2002),at 272-280
[8]Deborah H.Schenk,Taxation,NYU Introduction to American Law,ch23,at 619-621
[9]Michael J.Graetz& Deborah H.Schenk,Federal Income Taxation Principles and Policies(revised 4th ed.2002),at 778-792
一、税收和会计的基本关系
会计和税收之间的关系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来讲既紧密结合又独立存在, 会计立足于微观层次而又影响到宏观领域, 会计直接面向企业但也与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相连, 而税收立足于宏观层次而作用于微观领域, 其基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而对具体的企业实施征收管理。两者的关系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税收征纳要利用会计核算所提供的资料, 而处理结果又反馈给会计, 进而影响会计利润等数据信息。会计与税收不同的职能和学科属性决定了会计与税收在其制度设计过程中遵循不同目标、处理原则以及业务规范, 但从总体上看, 存在一个统一、分离与协调的发展趋势。
以我国会计实务发展为例, 1993年以前采用会计准则与税收制度统一模式, 二者在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利润等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方面基本相同。1993年《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和1994年税制的确立, 使得企业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首次出现了明显差异, 会计和税法相互分离。2001年的《企业会计制度》提出:会计制度应与税收法规尽量保持一致, 不能一致可采取纳税调整的方法进行处理。至此, 我国的会计与税收关系处于协调模式下, 既坚持分离, 同时又尽量协调分离导致的差异。2006年2月, 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 实现与国际惯例的趋同;2008年新企业所得税法又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 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二者之间的差异呈现出新的特点, 仍处于协调模式下。
二、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差异分析
1. 目标差异
税收法规的目标是及时征税和公平纳税, 以满足政府公共支出的需要。税收法规及其相关规定比会计制度更具刚性, 强调了税收事件的实际发生及依据、金额的确定性, 在处理方法和程序上很少给纳税人自我选择的特权。而会计的目标是向会计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利于决策的财务信息。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三条明确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即强调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为核心, 要求财务报告在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同时, 应当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以企业会计准则及其财务通则等为基础的会计制度作为会计行为的规范, 对业务处理既强调规范性, 也保持了适度的职业判断空间。由于其根本目标和原则的不同, 必然存在着分歧与差异, 但二者相互的信息支持也为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协调提供了平台。
2. 业务上产生的差异体现
(1) 资产类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 二者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产入账价值确认。会计上除了可以按历史成本等计量资产价值外, 有时根据需要也可以按照公允价值计量资产价值, 但税法上按历史成本计量资产价值, 即实际支出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 从而与会计上形成差异。如企业进行投资取得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对于该资产后续公允价值变动部分会计上依据现行准则入账, 而税法上都是不确认的;二是资产的折旧与摊销。会计上出于谨慎考虑, 通常强调加速折旧与提前摊销资产, 而税法上出于保证财政收入考虑, 通常要规定一些限制性条件。三是资产减值准备。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适当条件下企业可以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而税法上基本上不予承认。
(2) 负债类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这方面的差异主要是预计负债。会计上要求企业应按照规定项目和确认标准, 合理地计提各项很可能发生的负债, 包括企业对外提供担保、未决诉讼、产品质量保证等很可能产生的负债。税法上坚持实际支付原则, 不予确认很可能发生的负债。
(3) 损益类
在企业纳税处理中, 由于会计与税收法规的差异而产生的纳税调整项目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最大。
首先是“收入类”, 应纳税所得额由收入总额减除准予扣除项目金额构成。企业会计中的收入其本质含义强调了经济利益的流入, 税法仅对与收入概念相关的“销售额”“营业额”等规定了严格的内涵, 税法中收入的涵义远远宽于会计。会计中的收入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谨慎性原则出发, 侧重于收入实质性的实现, 会计人员可以有合理的职业判断能力。税法上确认收入, 一般较为注重收入实现的法律标准, 不需要进行会计职业判断, 确认收入的标准具有固定性。
“成本”和“费用”类要素的解释说明与收入类似, 同样采用了经济利益流入流出概念。而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 支出是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 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 不但包括计入当期损益的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利息支出、投资损失、营业外支出, 还包括未计入当期损益的无形资产开发支出等。新企业会计准则对成本费用的处理同样遵循了谨慎性原则, 而税收法规的业务处理不遵循此项原则。如成本类项目中对存货成本的处理会计为准确进行经营核算, 规定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计价方法, 而税法对存货计价方法的要求相对严格, 增加了限制条件。
以上只扼要地阐述了现行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不同而产生的部分差异, 事实上实务中会计与税法规定不同产生的差异远不止这些。
三、会计制度和税法的协调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 特别是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 我们注意到, 会计给会计人员提供了一定的职业判断空间, 但税收不给纳税人自我选择规范和方法的特权。由于税法的刚性原则也导致了某些处理与业务的经济实质不符, 所以税收法规可针对个别业务、个别企业, 在保持自身原则的基础上与会计制度作适当的协调。当然, 这是一个不断博弈、不断协调的过程, 协调要依照业务性质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标准, 在差异分析的基础上对两者的协调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 加强两者在管理层面上的协调。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是会计和税收法规制订和日常管理的主管部门, 加强两个部门的沟通和配合, 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差异, 有助于加强和提高会计和税收法规协作的有效性, 是会计和税法在规制上进行协调的一个重要保证。
第二, 加强两者在制度层面的协调发展, 在理顺两者关系的基础上, 加紧完善企业会计、税收等相关配套法规。会计和税收都要适应经济发展和经营需要而各自作出相应的趋同调整。但会计制度的调整一般较为提前, 税收法规在制度层面上应当积极谋求与会计制度的协调, 同时, 两个部门应加紧完善企业会计、税收等相关配套法规, 逐步消除不必要的差异。例如, 税法对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的时间确定在“有关资产交付使用时”, 而新会计准则确定在“有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时”, 如果“预定可使用状态”与“交付使用”还有一个时间段, 就会造成固定资产的会计成本与计税成本的差异, 像这类不具实质意义、仅仅属于操作口径上的差异是不必要的。
【经济法与税法教案】推荐阅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案09-22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06-09
《经济理论与实务》高级经济师06-29
对经济法的认识与思考10-27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战略06-18
国际经济法教案大纲07-23
经济与管理论文07-02
商业经济与管理07-17
文化与经济政治09-10
管理与经济专业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