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园林专业论文

2022-04-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键词:知觉体验理论;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文章编码:1672-7053(2022)02-0054-03风景园林人才的培养是一种认知方式,它依赖于教育过程和教育实践,其实质是知识的传递。人才培养是教师、学生与体验、实践之间对话和交流的过程。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园林专业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园林专业论文 篇1: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园林技术专业顶岗实习评价体系初探①

[摘 要] 顶岗实习是园林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环节,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以保障顶岗实习的有效进行。通过介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园林技术专业 “三位一体,分阶段评价”的顶岗实习评价体系,希望可以为构建一种更科学、更全面的现代学徒制班级顶岗实习模式提供有效借鉴。

[关 键 词] 现代学徒制;园林技术;顶岗实习;评价体系

顶岗实习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学生提升综合素质、提高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要明确顶岗实习标准对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2016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公布首批(职业学校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目录的通知》,对农业、汽车运用与维修、护理等30个专业(类)的顶岗实习标准做了明确的规定,细化顶岗实习评价标准,完善评价体系能够进一步优化我校顶岗实习工作。我校园林技术专业于2016年开设了与江苏绿苑建设有限公司合作办学的现代学徒制班,针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园林技术专业的学生,笔者研究制定了适合其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岗实习评价体系。

一、制定园林技术现代学徒制班顶岗实习标准的意义

对企业来说,出于节约招聘成本考虑,希望所招聘员工能在短时间内熟悉业务,而现实中,许多学生都处于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的状态,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工作岗位。顶岗实习阶段则是最好的适应过渡期,能让学生面临真实的工作环境,调适心理状态,加强职业技能锻炼,真正做到与工作岗位“零距离”接触[1][2]。

我校园林技术专业作为国家示范校建设重点专业、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长期与诸多知名园林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2016年,我校与江苏绿苑建设有限公司合作开设了园林技术现代学徒制班,制定了一个适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岗实习评价体系,是完善我校顶岗实习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保障顶岗实习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现代学徒制开展的关键所在。

二、园林技术现代学徒制班顶岗实习培养目标

顶岗实习是园林技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良好途径。园林技术现代学徒制班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一批能够满足江苏绿苑建设有限公司岗位需求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能够从事园林规划设计、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工程施工等工作。通过顶岗实习,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具备本专业高级技术技能的技术骨干。加强园林绿化工程规划设计能力,培养园林苗木生产管理以及园林施工能力,养成较好的生理、心理素质,较好地完成从学生向职业人的过渡。

三、园林技术现代学徒制班顶岗实习评价体系

现代学徒制班级采用阶段性的实习模式,即学生于大二年级第二学期以及大三年级第一学期进行两周赴江苏绿苑建设有限公司的教学实习,大三年级第二学期进行顶岗实习。学生在实习期内受到校企双方的双重指导以及监督管理,基于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的各项表现,制定以企业评价为主导,辅之以学校评价、学生自评的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3]。由于学生在不同实习阶段的任务不同,并且实习期间分散在各个不同的岗位,因此,需针对不同阶段的实习进行评价考核。

(一)顶岗实习评价指标

1.单位评价

单位考评分为实习态度、实习纪律、实习能力三项考评指标,根据学生实习情况作出40分、30分、20分、10分由高到低四个等级的评价。三项考评指标见表1。

2.学校评价

学校通过实习月报表定期考查学生实习进展程度,通过顶岗实习总结、专题论文对学生实习结果进行评价。学校评价指标见表2。

3.学生自评

学生针对理论联系实际的认识、理论知识的巩固、创新能力、社会生活能力等方面對实习效果进行自评。学生自评指标见表3。

(二)教学实习评价指标

根据园林技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大二年级第二学期及大三年级第一学期须有两周赴江苏绿苑建设有限公司完成教学实习,两次的教学实习成绩也计算在学生顶岗实习总成绩中。教学实习评价指标见表4。

四、总结

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为更好地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从企业、学校、学生三位一体对顶岗实习进行评价,满足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学生的需要,同时,对现代学徒制学生进行分阶段评价,能够更有效地对现代学徒制学生进行全面评价,这一评价体系督促现代学徒制学生认真对待顶岗实习,满足了现代学徒制才培养方式下的顶岗实习需求,对提高园林技术专业顶岗实习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小菊,张馨月,张琴.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7(1):115-117.

[2]李臻,黄顺,孙雪,等.高职园林技术专业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4):93-96.

[3]杨帆,杨逢玉,郑玉彬,等.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分散型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16(8):63-64

作者:朱晓玲,杨广荣,熊伟

人才培养模式园林专业论文 篇2:

基于知觉体验理论的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关键词:知觉体验理论;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文章编码:1672-7053(2022)02-0054-03

风景园林人才的培养是一种认知方式,它依赖于教育过程和教育实践,其实质是知识的传递。人才培养是教师、学生与体验、实践之间对话和交流的过程。这一过程似乎是在一个线性设计程序中进行的,但其中包含的设计思想从来都不是“条理分明”的,而是高度人性化、谨慎和整体性的。因此,风景园林人才培养的方案应包含综合、创新等特性。

1知觉体验理论概述

知觉是人类大脑对外部世界的整体理解。当外界刺激被应用于感官时,它会组织和解析来自外部世界的信息,并最终获得体验。这些经历被作为记忆储存在大脑中,等待下一次外部刺激的到来,并参与到知觉的形成中。知觉是一个有意义的感受过程,是通过思维的干预来进行体验的,而感觉是通过一种特定的感受来直接获得的,是一种更本能的体验。知觉是在感觉之后发生并具有持续性特点的過程,知觉体验是由五感作为介质形成的。

知觉体验是环境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利用感知心理学来探索和研究环境问题。环境是指人周围的境况,与人不同,环境可以描述并围绕在人们周围,并对人们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环境的本质其实是具有一定秩序和格局的,环境可以被认为是与人相关的一系列因素的总合。人作为主体不仅可以改变外部的事物,这些改变的事物还会反作用于人类(图1)。人与环境的互动主要表现为环境的刺激和相应的人类行为。多样的环境行为包括教育、人际关系、防御和居住行为。这种行为中所包含的过程是人们通过感知,继而了解,与外部环境形成一种联结。人所处的环境受到不同的刺激,其中包括不同的人的需求和不同的社会因素的影响,行为会因此而发生改变。知觉体验大致可分为感觉、知觉和认知三个阶段。经过一定时间内对环境的直接体验和感知后,对所接收到的信息刺激进行理解、学习、构建和心理再现。

2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风景园林人才的培养对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的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8%上升到2014年的55%。并且到2030年,预计将达到70%左右。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速了园林的发展。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风景园林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社会对景观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从事风景园林专业的理论、技术研究或园林教育的人并不多,在工作中,大多数都是相关企业的园林技术人员。这就可以从侧面看出,在理论结合实际的大方向下,人才培养的侧重点要根据市场需求,结合自身实际,以此为重要参考,制定出人才培养目标和规划。

风景园林专业是一个以理性思考和艺术表达为基础的多元化、跨应用的专业。其核心是通过整合科技、人文资源和艺术表现,培养学生处理环境和生态问题的能力,目前风景园林专业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1缺乏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讲授模式

在教学中,没有以解决学生在课堂或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因此缺乏针对性地指导,应在讲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找到相应的案例进行分析,通过理论与案例的结合,有针对性的解决实际问题。在授课中,学生应将所学理论与分析过的案例结合起来,对生活环境中相关的景观进行调研形成主动体验模式,并且根据自己的调研进行交流,同时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理论的理解进行拔高,形成一种学习过程的完整闭环。

2.2不对等的实践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没有形成对等的关系,缺少以对风景园林的理解为基础的教学过程。教师将学生当做参与者,没有形成一种“合作关系”。他们应该进行双边合作,建立师生组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试图控制学生的思维,还要有目的地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使学生能够参与课堂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2.3封闭式教学模式

传统的风景园林教学趋于封闭式教学,许多知识点很难只通过一次笔试、一篇论文或结课设计作业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脉络。教师评估的重点是学生课堂教学、课堂互动、小组互动和课外实践,并进行动态调查和综合评估,发展学生的多维思维。

2.4参与感欠缺的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应该设定为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景观现象,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学生不能发现生活中与风景园林相关的场景设计,在设计时无法完整结合其所学的知识,从而缺乏整体的认知能力。没有加入参与性、经验性、感知性的方法,以至于不能将教室内外的知识连接起来。除了景观的自然属性外,社会实践也给景观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在教学过程中,要从风景园林的象征性意义入手,把重点放在学生对景观文化属性的理解上。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进来,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风景园林真正的含义。

3基于知觉体验理论的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随着风景园林服务领域的迅速扩大,风景园林行业关注的问题也从单纯的艺术美学转向更为复杂的问题,风景园林已成为多种科学的综合体,也是一个跨学科领域。这就要求风景园林专业人才拥有更广泛的知识体系和运用各个领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体现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即主动感知能力。风景园林专业的特点之一就是需要感性思维的支撑,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感性思维,与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是教师当下需要思考的问题。将知觉体验应用于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因此,深入研究知觉体验在风景园林教学中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

3.1建设知觉体验为指导的园林专业课程

以知觉体验理论为指导的风景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法是一种基于多学科交叉与结合的教学方法。这就强调了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其中包括教学的氛围、知识的运用以及学生的主动性,同时提倡教师的指导作用。这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很重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1.1定位:明确课程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定位

风景园林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是以传授基础知识为主,为了注重体验感,增加了临摹、测绘、案例分析等基本内容。通过对这些基本技能的感知和训练,学生可以在课程中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自身的能力。

3.1.2定性:加强教学系统性、先进性和针对性

课程系统的布局强调专业知识的全面性和知识系统的完整性。主要课程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设计方法上相关的实用创新理论。对研究对象的规模扩充,有助于将课程设计延伸到环境心理学领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风景园林专业所建立的课程体系,需要加入知觉体验理论,从而使学生们构建相对科学且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1.3定向:加强实践教学且优化实操

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大量的实践教学。只有通过一定的经验和实践,才能形成相应的设计思维,具有风景园林人才独有的创意思维。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应增加经验和实践训练环节,使学生既能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又能提升动手实践技能。在课程的规划过程中,主要的教学模式就是以实践为主,通过实践来带动创新能力,强调实用创新技术的培养。

3.1.4定型:强调教学方法多样化

以往的课程内容主要是基于虚拟课程设计。这些虚拟的方案缺乏对实习的考察,因而给出的设计条件简单,在设计过程中过于理想化,并不能体现设计的真实水平,这种方法不能有效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风景园林课程设置过程中,可适当引入一些实践项目来提高学生对实际项目的直观体验,鼓励他们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同时,训练和发展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深化知觉体验为指导的园林专业人才培养内容

3.2.1认知:感知体验在园林专业教学中的作用

在风景园林教学中,景观空间的主要构成要素不仅包括植物,还包括其他景观成分,并且在整体城市景观环境中,园林景观在对时空、季节变化的感知上比其他要素更直观。教学中应结合有关植物、景观的空间组成、景观要素组合和气候的科学描述,引导学生了解景观元素在风景园林空间感知中的作用和影响。景观要素的使用是以尊重自然生命特性为基础进行设计,这也能体现出人们对景观美学倾向性的选择。

3.2.2理解与应用:主观理解与知识内化

主要了解的内容包括生物环境和小气候条件。场所由现场的光照、降雨、土壤、风和其他条件组成。例如,景观空间中土壤对地形以及周边的影响、建筑阴影对整体景观视觉呈现的作用等等。在环境空间中,通过规划能够有意识的形成小气候条件。例如,阴影与光照、空气的流通与循环、环境湿度与降水。可以通过制作模拟地形,与自我的真实感知,形成思维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自然景观与生态之间的关系。课堂不再是教师学生单一的线性知识传输。通过这些实践后,学生们通常会从自己的角度理解一些知识,可在课堂中设计一些讨论环节,形成一个知识内化环境。个人理解的知识可以在小组中分享,同时可以接收到其他人的感悟,这种沟通非常有效。

3.2.3掌握与应用:知觉体验与知识内化

让学生掌握景观在空间建设中的作用,根据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对景观的形态进行分类、识别和欣赏。根据视觉和空间行为,可以将景观行为划分为引导、限制两大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主动的进行体验活动。通过对景观的感知,学生会发现其对景观的理解是片面的。通过对场所的感知,学生可以感受到景观的多元化,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欲望。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景观之间的比例关系,了解景观之间需要足够的空间,这就是知识通过知觉体验的方式进行内化。整个学习過程由学生主导,而不是通过教师的理论灌输。大部分知识的获得来自自我观察,而教师只提供指导。

3.3优化知觉体验为指导的园林专业教学过程

3.3.1在探索中感受风景

在风景园林教学中,学生首先通过自己的感知和体验参与现场的行为活动。教学要求学生根据感知结果选择一个他们认为“最美丽、最舒适、最愿意待的地方”,并引导学生尝试总结该地方的特点。教学指导学生发现舒适风格的视觉美感和体验,并要求他们了解景观的组成,以及环境在一段时间内所形成的光、影和空间的变化。

3.3.2风景园林设计原理深度勘探

分析元素的设计原则包括三个方面:“为什么美”的形式美原则、“为什么舒适”的小气候原则,“为什么选择驻足”的流线和行为活动原则。教学引导学生对景观的观赏,分析景观元素对风景园林整体的影响“从空间、视觉、光影和小气候四个方面进行教学”“注重教学多元化”包括环境空间中的明暗、色彩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形成的小气候条件。

3.3.3风景园林知觉要素分析

学生对所选场地形成一个理解过程,从困惑转变为对场地景观建筑空间构成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逐渐意识到,这种对空间的“感觉”不仅是原因和结果,也是设计的目标。要让学生意识到风景园林设计就是通过对景观要素的合理安排形成一个逻辑空间,然后通过对场所中的景观元素结合自然以及小气候的创造来实现这一目标。

3.3.4确立愿景和目标

对于选定的空间,学生要针对其自身的特点,形成有针对性的设计要点,并且以此为根据建立目标,以突出该空间的潜力。这个过程是一个通过头脑风暴进行思维碰撞的过程。同时,根据建立的设计目标,通过观察和识别景观空间,收集相关的景观材料与数据,并对受众群体进行调研,对后期的设计形成较为全面的资料基础。

3.3.5通过知觉体验联系教学与要素构成

学生对空间和场景设计目标进行深化,进入基本的设计训练,继续推进他们的个人设计概念和方案。在此阶段,学生将透过课程将方案深化,这就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了主动的引导,使其了解景观设计的本质,其中主要包括协调空间中景观要素的布局、形状、图案及与其他环境要素的整体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逐步明确景观类型的基础和特定景观类型的选择依据。

4结语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只是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继而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基于知觉体验理论的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使学生从概念、抽象的学习逐渐转变为实践、动手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动机和欲望,提高思考的能力。现有的教学模式改革后,学生可以直接参与风景园林教学中系统的、综合的专业教学和实践活动,在体验过程中收获知识、掌握技能和提升自我价值。以“知觉体验”驱动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洞察力和感知力,挖掘出空间设计与相关领域叠合之间存在的缝隙和碰撞点,形成系统性的设计思维和逻辑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建立对风景园林的关注和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创造出符合本土文化的景观空间体验。因此,教师应根据实际教育情况,在培养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将传统教学方法和知觉体验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作者:于冬波 陈思

人才培养模式园林专业论文 篇3:

基于能力需求的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要 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从能力结构需求角度进行阐述,结合园林专业特点,提出应用型园林人才须具备5个方面的能力:基本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表达表现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依据这些能力的要求,对安徽科技学院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园林;培养模式;能力结构

基金项目安徽科技学院教研一般项目(X2012042)。

作者简介孙得东(1978- ),男,吉林通榆人,讲师,硕士,从事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研究。

一个学校的办学方向决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普通本科和应用本科是本科教育的两种类型,它们的关系应是平行发展的。在培养规格上,应用型本科的主要任务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1]。随着社会科学和技术的迅速发展,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就促使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更有针对性,不但要同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更要根据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只有这样高校才能科学发展。

2009年10月,安徽科技学院以优异成绩获批为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学校以此为契机,制订了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关键在于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而提升人才质量的核心在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才能科学合理地制订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就园林专业而言,自设立该专业以来,针对其培养模式进行过几次调整,该专业课程培养体系还是沿用传统农业院校的培养模式,因此,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还是偏向园艺与农学的,不但课程内容庞杂,而且专业核心课程不够突出,专业实践实习环节不够连贯,这些都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不相符。自获批为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以来,针对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研究显得更加迫切。

1应用型园林人才的内涵

1.1应用型人才对于应用型人才,国内学术界没有公认的定义,但大多数人认为应用型人才应具备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发展后劲,同时还要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能够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2-4]。相比较而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加强调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如实验、实训、实习等环节。

1.2应用型园林人才由于大部分本科院校园林专业的培养要求都是比较综合性的,既培养能够从事一线服务的技术人才,也培养从事理论研究的科研人才。结合应用型人才的内涵,笔者认为应用型园林人才应是掌握基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独立从事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技术与管理等工作的技能型人才。

2应用型园林人才能力结构需求

依据对应用型园林专业人才的界定,毕业生所从事的主要是园林设计师或园林工程师的工作。作为一个合格的园林设计师,他们从事的工作基本上都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因此对这类设计人才的培养,更应在素质与能力培养等方面多下工夫[5]。而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园林工程师,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能力、良好的设计能力和沟通能力也是不行的。针对应用型园林人才的岗位要求,其培养模式应定位在以能力培养为依托,依据能力要求来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形式。综合上述观点,笔者认为应用型园林人才应具备的能力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2.1基本应用能力即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具体来说就是能够识别各种设计图纸并熟悉设计过程中的所有环节,能够掌握园林工程的施工技术与要求,能够根据现场出现的情况及时对图纸进行调整。

2.2实践创新能力因为园林设计师是一项充满创造性的工作,如果没有创新能力是完成不了设计工作的。尽量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可以通过课程实验、课程实习、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科研创新等途径增加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2.3沟通协调能力协调能力对于从事园林规划设计的学生来说异常重要,特别是进入到工作单位后,无论是在前期的方案设计阶段,还是后期施工图设计阶段,或是施工现场指导阶段等,都需要毕业生拥有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这一能力也是招聘单位特别看重的。

2.4表达表现能力这一方面的能力主要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及设计图纸的表现能力。对于一个优秀的园林设计师而言,良好的表达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这里的表达能力有两方面,一是指学生图纸的表达,即通过图纸将设计理念展示出来,二是指语言的表达,即通过完美的讲述对设计图纸进行阐述。

2.5环境适应能力现代企业单位招聘要求毕业生能够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快速为企业创造价值,这也是很多企业都喜欢招聘有工作经验人才的原因。对于应用型园林人才也必须要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够快速地融入公司团队。

3园林专业原有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3.1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实验设备与地理位置的限制,园林专业的课程大部分还是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虽也有实验课程设置,但大多都是验证性、演示性的,缺少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专业实习所占比例较低,实习都是以单门课程为主,缺少专业综合性实习。

3.2课程体系设置模糊,不利于能力结构培养原有专业教学计划中只分为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两大类,在必修课中又分为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课,在专业选修课中分为园林工程方向、园林规划设计方向与任选课程。在课程的设置与安排上工科类课程比例偏少,且课程学时数也不多,更缺少文学类课程。这样的课程体系过于模糊,没有突出专业核心课程,不利于学生依据专业发展方向提升自身能力与综合素质。

3.3忽视学生个性与创造性的发挥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既能够满足大多数学生的知识能力需求,又为少数优秀的学生提供更高的发展平台。而原有课程体系设置决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必将受到限制,从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来看,缺少创新的教学改革,课程教学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3.4专业方向被弱化,位置不够突出原有教学计划中在专业发展方向上分为园林工程与园林规划设计两个方向,共开设了8门课程供学生选修,分别有《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园林工程材料》、《园林施工与管理》、《园林工程概预算》,《城市规划概论》、《城市绿地规划》、《规划设计法规》、《景观设计学》,这样的设置不能突出专业方向的位置,由于这两个方向都是放在专业选修课里面,导致学生在选课时忽视了专业方向而只重视所选学分是否满足培养计划要求。

3.5考核方式单一化,没有达到多元化目标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考试基本上以试卷为主,考查则以试卷和课程论文为主,但园林专业应用性、实践性很强,有些课程,如园林美术、园林规划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如果单凭试卷或课程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核则达不到真正考察学生能力的目的。

4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措施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造就人才的组织结构样式和特殊的运行方式。较权威的解释是教育部在1998年下发的《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将“人才培养模式”表述为:“学校为学生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6]人才培养虽没有统一的模式,但可以总结概括为几个方面: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制度、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知识能力结构等要素。下面针对于园林专业的培养模式谈几点措施。

4.1细化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包括准确的人才定位,确定以市场需求为基础,以行业能力结构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园林学科的相关专业知识,具有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园林植物应用、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能力,能够在城市建设、城市园林、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业等单位从事城镇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与设计、施工管理、园林植物应用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4.2优化课程结构由于园林专业学科跨度大的特点,课程与课程之间如果衔接不合理,会导致学生学习难度的增大,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如原计划将专业核心课园林规划放在第4、5学期,而把园林建筑设计放在第6学期。园林工程材料与园林工程并列放在第5学期。因此,在调整课程结构的时候特别注意了这个问题,将专业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尽量安排在专业核心课的前面。课程内容也要依据园林专业能力需求不断调整、提炼专业核心教学内容,在有限的学时内做到让学生掌握这些内容的程度。增加实践、实习学时的比例,从大一到大四每个学期都安排实习或实践题目。通过调整,实践实习教学环节占到38周,保证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4.3建设双能师资双能师资的模式是应用型院校普遍采用的一种模式,对促进教师实践经验的积累、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成效显著。自学校启动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以来,安徽科技学院园林专业教师积极参与,通过“两进、一培、一参与”等多种形式取得双能型教师资格。对于园林专业来说还应进一步提高双能型师资的结构比例,通过教师走进企业,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积极探索“产学研”发展模式,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探索新的途径。

作者:孙得东 李卓冉 王雪娟 连洪燕

上一篇:教育专业实习工作报告推荐下一篇:县政府办述职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