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拔尖人才及其培养研究

2024-07-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科技拔尖人才及其培养研究(精选8篇)

科技拔尖人才及其培养研究 篇1

日 期: 2006-1-26

来 源: 教育部

课题名称:科技拔尖人才及其培养研究

课题级别:青年专项

课题学科分类:高等教育

课题负责人:顾建民 副研究员 浙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主要成员:董小燕 王素文 叶民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

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既需要培养各种各样的一般人才,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同时需要培养各行各业的拔尖人才,发挥带动作用。选拔和培养一批批科技拔尖人才,对于提高科技队伍素质和国家创新实力,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意义可谓重大而深远。培养科技拔尖人才,首先要认识科技拔尖人才,研究他们的成长规律和素质结构,以及大学教育与科技拔尖人才之成长的关系,据以反思大学教育,革新大学教育,使大学教育更自觉地为未来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和涌现奠定坚实的教育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1)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规律与素质结构研究。其包括:辩识科技拔尖人才的概念、特征和类型,探讨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过程和阶段模式,分析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因素,以及大学教育与科技拔尖人才成长之关系。此处,对科技拔尖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总体架构和基础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并通过问卷调查对科技拔尖人才的素质结构及其形成关键期进行验证。

(2)科技拔尖人才培养与大学教育改革研究。这部分着重探讨面向创新人才,拔尖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理念,评述国内外大学创新教育实践,尤其是理工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探求大学创新教育、英才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与主要策略。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法,辅以调查法、比较法和案例法。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探讨了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过程和成长因素,认为在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和发展中,既有主体自身的因素,又有外部环境的因素,但起决定性的因素是连系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各种活动,包括教育活动和科研活动。大学教育在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的正向程度取决于大学所组织的活动及所创设的环境。

——分析了科技拔尖人才的素质结构,发现科技拔尖人才不仅普遍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很强的创新能力,而且大都有鲜明的个性,具有出色的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特别是他们强烈的事业心、执着的追求,顽强的意志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论述了创新教育理念,介绍了国内外大学创新教育实践,阐述了“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创新的价值取向;重建培养模式,落实创新的培养措施;改善教育环境,形成创新的教育合力”的教育创新思路与策略。结合浙江大学英才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就加强和改进大学教育提出了若干对策性建议。本研究认为,教育具有创新品质和压抑创新品质的双重力量,为使教育充分发挥培养创新品质的正面力量,须实施创新教育,进行教育创新;对于超常的优异学生,应当在科学选拔的基础上实施特殊培养,以利于多出拔尖人才。

——鉴于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有着质的不同,本课题专门就研究生创新品质培养这一主题作了系统研究。基于对创新活动的基本认识,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出了涵盖创新知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等要素的创新品质概念,认为培养创新人才既要重视认知因素,还要重视情意因素,以及环境因素,更要重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有效聚合。据此,主张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以此整合知识、能力和素质教育。从而为全过程、全方位、多途径实施研究创新教育奠定了思想基础。——根据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借鉴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成功经验,建构了由目标与任务、途径与方式、阶段与学科三维组成的研究生创新教育基本模式,并从观念、制度、管理、途径、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健全教育制度、完善科学管理、改革课程教学、加强科研活动、营造创新环境”等实践建议。从而有助于理清研究生创新教育思路,指导研究生创新教育实践。

四、研究成果的推广范围和社会效益

本研究主要以研究型大学的理工科教育为对象,但其研究成果也适用于其他高校,其他科类的教育改革。

本研究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若干篇论文发表后被有关报刊转载或被有关论著引用,两篇从不同角度围绕这一课题进行研究的硕士论文也有较高的质量。本研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并重,因而其理论认识有一定的深度,对策建议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对推进大学创新教育、英才教育和研究生创新教育实践有现实指导意义。迄今,若干研究成果已经影响并渗透到本校学科建设、英才教育和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改革实践。由本课题组成员参与设计的多种英才教育形式在本校施行,在社会上取得较好的反映。并为兄弟院校所借鉴等等。

五、主要研究成果目录1、21世纪科技拔尖人才培养研究和改革建议,报告,27,000字

2、跨世纪研究生创新品质培养研究与实践,报告,23,000字

3、知识经济与创新人才培养,论文,5,100字,《知识经济与创新》,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大学教育与科技拔尖人才之成长,论文,6,000字,《浙江大学教育研究》1998年第4期。

5、大学超常教育中优异学生的界定、识别与选拔,论文,3,000字,《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0年专辑

6、重基础、重设计、重创造,论文,2,500字,《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7年第4期

7、大学学科的发展与重构,论文,7,600字,《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新华文摘》1999年11月转载

8、国内外大学教育改革的创新实践与基本走向,论文,7,700字,《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9、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创新模式,论文,4,500字,《外国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人民报刊复印(教育学)1999年第8期转载

10、发达国家工程设计发展的新趋势,论文,5,000字,《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7

年第3期

11、美国工程教育改革新动向,论文,6,800字,《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第6期,《高教文摘》1997年第3-4期择要转载

12、培养有竞争力的工程师:德国工程教育改革透视,论文,3,600字,《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0年第3期

13、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的建构及应用,论文,6,300字,《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年第10期。

14、大力培养研究生创新品质、论文,4,300字,《高等农业教育》2001年第7期。

六、该研究领域尚待进一步研究的主要理论与实际问题

科技拔尖人才及其培养研究 篇2

一、精心设计, 搭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 不断丰富和完善“2+X”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当前社会对创新人才需求和学校发展的实际, 学院明确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即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 按照英才教育与个性教育结合的思路, 因材施教、按类培养、个性化教育, 推进“2+X”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X”是指:在学生一二年级时, 按学科大类实施学科通识教育, 加强基础教育, 强化学科素质基础, 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基础能力的培养;学生在第二学年末, 实行专业分流, 自主选择导师和学科专业, 分类优化培养。分流通道主要包括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通道和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通道;对外语基础好的学生, 有志于境外求学的学生, 积极探索“1+2+1”及“2+2”等联合培养方式, 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3年来, 围绕着2+X模式, 学院着力在4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1. 本科段教育通识化。

本科段教育力求体现不同专业基础的共性, 力图用“精” (课程内容精) 、“少” (课堂授课学时少) 的思路, 实现学科基础的融合, 以期建立起宽口径学科专业所需要的基础段教育模式。

2. 本科与研究生教育贯通化。

主要对进入研究型通道的学生实行导师制, 导师按学生的兴趣和基础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前3学年基本完成本科段课程修习, 第4学年为研究生与本科教育的结合段, 导师通过设置个性化课程实现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有效衔接。

3. 教育教学国际化。

通过聘请国外大学教师来院教学、国外大学优等生项目等, 积极引进国际优质资源, 为优秀学生赴境外继续学习深造创造条件。

4. 产学研素质化。

作为农林学科的拔尖创新人才, 必须具有立志从事农林科教事业的精神品质、社会责任感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此, 在培养模式的设计上, 学院把课程学习、科研训练以及生产实践有效贯彻到全学程, 形成独立化的科研训练、素质拓展课程及实践教学体系。

(二) 突出创新素质与能力培养, 构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衔接的培养体系

根据“2+X”培养模式的要求, 学院制定了“两段—三阶—模块化”课程体系。其中, “两段”是指学科通识教育阶段和专业与个性发展阶段;“三阶”是指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大类平台、专业及个性发展平台;“模块化”是指针对3个不同的平台设置模块课程, 学生可以根据学科和专业方向自由选择。

1. 学科通识教育阶段。

一二年级学生的学科通识教育阶段在创新实验学院完成, 总学分约110学分, 由通识平台课程和学科大类平台课程两大部分组成。其中, 通识平台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程”、“通识教育选修”、“数理基础”、“创新素质与能力训练”及“人文社会科学”等五大模块。这五个模块涵盖了本科教学的公共基础课程, 强化了数学、物理、外语等教学内容, 增加了特色化人文素质课程和科研素质训练课程。学科大类平台课程根据现有的植物科学类、动物科学类、生命科学类以及工商管理类等设置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引导学生根据其学业规划和今后专业方向的要求, 自主选择专业基础课程, 为后续的专业教育奠定相应的学科基础。

2. 专业及个性化发展阶段。

该阶段由导师与学生共同研究确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要求学生在确保专业主干课程学习的基础上, 可以跨学科选择交叉类课程。这个阶段课程约20学分, 其中专业骨干课程不少于14学分, 其余由导师和学生自定。

3. 创新素质与能力培养体系。

学院实施“素质拓展教育”和“能力拓展训练”特色培养计划, 将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融到实践中, 系统开展创新能力培养。在通识教育阶段, 设置了“创新素质与能力训练模块”8学分, 主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学科前沿了解、社会调研方法以及科研实验训练等基础素质教育;在实践环节上设置了从自主实验到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系列项目为载体的能力培养方式, 强化学生的能力训练;以导师为核心, 建立专业实践计划, 实施专业能力培养;同时要求理论课程要把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贯穿每一堂教学中, 数理化等基础性课程要留出10%-20%的学时用于研讨教学, 实验课以设计性实验为主, 分小组实验;另外, 通过设置“名师讲坛”、“创新论坛”, 成立学生“知行学社”、“学科兴趣小组”等, 从多个层面建立起完整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二、加强团队建设, 积极推进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

学院明确“小班教学, 团队授课, 教师自主, 师生互动”教学组织原则, 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 着力推进研讨式、案例式、开放式教学, 大力加强课程和教学团队建设, 保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落到实处。

(一) 多途径推进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

1. 邀请校外名师做拓展教学。

针对教学重点及难点问题, 学院从校外邀请名师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拓展性教学。先后聘请了西北大学高胜利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李云珠教授、陈铮教授等对《高等数学》、《分析化学》来院授课交流。这种拓展性教学既与课程教学相呼应, 又按问题进行深度拓展,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得到了同课程授课教师的认同。

2. 举办“名师讲坛”。

3年来学院邀请境外、校内外专家教授近30人围绕基础学科的经典案例和经典理论开设讲座40余次。这些讲座既联系基础知识, 又结合现实生活与社会实际, 拓宽了学生的科学视野,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3. 倡导开放式教学。

学院要求教师大胆进行课程设计, 通过开放式教学活动, 展示教改成果, 推广示范教改经验。几年来, 先后有40余门次课程进行了课堂观摩或者开放式教学活动, 有效调动了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在学校教师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 积极进行新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不断积累和建设一批新课程是学院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一是对约定的课程进行系统规划, 重新编课程码, 力求在内容体系上大胆突破, 建成一批新课程。二是围绕创新素质和能力培养自主开发建设一批新课程。学院先后自主开发了《大学学习方法》、《信息利用技术》, 《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供学生选修;组织教师自主开设了《美学概论》、《科研基本方法》、《中西文化交流》、《创新学概论》、《生态文化专题》等10余门选修课, 供学生在第3学期选修。三是将学生的全程科研训练纳入实践课程体系。对《自主实验》、《导师指导科研训练》等环节单列成课, 明确能力培养教学目标, 从内容、教学方式方法, 考核等环节予以规范, 使学生的创新素质与科研能力培养有专门课程的依托, 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四是积极引进境外优质课程。学院依托国外大学优等生项目, 对《科研基本方法》和《科研写作》课程进行引进, 并作为特色课程供各学科大类学生必修。

(三) 建设高水平课程教学团队

学院通过与专业学院合作共建教学团队, 以保证实验班教师资源的优质化。

1. 创新教学组织形式, 组建课程教学团队。

通过与相关学院建立交叉管理的机制, 建立以课程 (系列课程) 为单元的教学团队, 赋予课程教学团队的基本职责, 即统筹相关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改革方案;稳步实施课程建设, 创新课程新形态和新模式;进行教学过程研究, 积极探索研究性教学;有序推进教学改革, 不断探索教改经验。3年来, 学院成立了9个教学团队, 建立了以教授牵头, 校内外、院内外共同参与的结构合理的教学队伍。

2. 在团队教师中强化教学研究激励机制。

学院对团队的教师, 每学年按照约定的教学量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另一方面, 结合教学任务约定, 对教改思路明晰、目标明确、有切实改革实践的项目, 按照校级教改项目的要求给予立项支持。3年来, 学院共资助“基地班《高等数学》创新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有机化学课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普通生物学》目标教学法实践研究”等7项教学改革项目;支持教师参加全国性的课程研讨会、开展自主实验课程和调查活动。

3. 组织教学团队交流学习。

学习借鉴高水平大学在教学改革方面的做法与经验, 是提高教师教学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学院曾组织数理化课程教学团队的教师赴复旦、同济等国内一流高校考察学习数理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教师以深入课堂、实验室扎实学习一周, 与任课教师深入交流, 获取大量课程教学资料, 撰写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学院还组织生物学教学团队赴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学习交流从生物学到生物技术系列化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经验, 共同探索生物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改革。

三、进行制度与体制改革, 保障创新实验改革成效

(一) 尝试教学组织制度改革

1. 试行三学期制。

为了弥补长学期的不足、合理配置教育教学资源、拓展学生视野、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 学院于2009年暑假率先试行“三学期制”, 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活动。在暑期三学期里, 主要开展了通识选修课教学、进入导师实验室进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与自主科研训练、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实践教学等。从两年的实施情况看, 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调动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倡导研究性学习, 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 推进自主选课制。

学院对《高等数学》、《有机化学》、《大学英语》等课程试行自主选课制。对这些课程实行集中时间段平行开课, 教师挂牌上课, 力图打破专业班级的教学组织制度, 将学生自主选课落到实处。例如, 在二年级的英语课程教学中, 学院开设了《阅读与写作》、《口语与听力》两个方向, 同时段上课, 由学生根据自身基础自由选择, 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学的针对性。

3. 探索导师制。

导师制是学院培养模式改革的制度保证。学院通过研究生院确认资格、学生导师双向选择的方式, 建立了研究型通道学生的导师队伍, 拟定了导师制的具体办法, 学生从大一开始就与导师或者是科研指导教师建立联系。

4. 推行教学约定制度。

为实现学院“教师教学改革试验田”的功能定位, 创新性推进教学约定制度, 学院按照各大类人才培养方案, 对核心骨干课程、特色课程的教学提出教学任务特殊要求, 通过对教学过程要素的“四约定” (授课教师资格、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 , 优化教学过程;对教学任务约定的落实、执行、监督、考核等环节提出具体规定, 完善教学约定的组织程序, 进行制度化的规范。

(二) 构建新的体制与制度保障

为确保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稳步推进, 学校对创新实验学院给予了体制和机制上的有效保障。

1. 成立了学校层面的管理委员会, 协调处理运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学校制定了管委会章程, 组建了第一届管理委员会。管委会对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管委会章程、教学约定制度、分流办法与分流工作、对相关学院的对接衔接等重要事项进行审定, 协调和处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工作起到了强有力的保障作用。

2. 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 配备管理队伍。

学校对创新实验学院的机构配置高度重视, 高标准选配管理人员。学校为学院配备管理人员9名, 均为硕士以上学历, 学历背景涵盖了教育学、理学、管理学、生物学、文学等, 多数为综合院校毕业生, 其中有国外学习经历者占到半数以上。

3. 注重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

新的学院需要不断创新, 也需要及时总结和完善。3年来学校制定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实验学院运行管理办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实验学院学生分流管理实施办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 《创新实验学院管理委员会章程》等学校层面制度, 还出台了《教学约定制度》、《本科阶段学生“创新素质与能力训练”实施办法》、《关于试行学生导师制暂行办法》、《分流工作暂行办法》等20余项制度, 形成了“不言苦、不言累、不言败”精神, 坚持改革不动摇, 立足校情求创新, 突破资源求发展。

四、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顺应教育改革趋势进行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与探索, 已经显现出其示范和带动作用, 成为农林高校十分关注的创新点, 今后将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素质为重点, 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大力推进这一改革。

进一步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围绕优质生源和贯通培养的目标要求, 研究梳理学科基础段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衔接关系, 对基础课程将减少课程门数, 压缩课内学时, 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和科研训练时间;对学科基础课程将调整适应专业多样化的要求, 丰富科研基础能力培养, 系统、全程设计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锻炼, 使课程设置更加合理。

加大以课程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力度。要在基础课、学科基础课程加大改革力度, 建成一批优质的从内容到方法全新的课程, 为学校课程改革作出示范。定期召开教改研讨会, 组织基础课程教师外出交流学习;继续坚持和完善教学约定制度, 探索实施大投入、招标运行、目标管理、持续支持的课程改革新方式, 并以课程招标为试点优化课程教学团队运行机制。

进行书院化的学生管理模式改革。突破现有学院、班级、专业条块分割的学生管理模式, 建立多学科、多年级学生集中管理的书院制管理体制, 配备相应的书院制管理队伍, 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凝聚书院文化, 拓宽学生视野和学科交流, 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氛围优势, 营造适合优秀群体发展的书院环境。

科技拔尖人才及其培养研究 篇3

[关键词]高职 优秀拔尖人才 培养机制

[作者简介]张万秋(1964- ),女,江苏姜堰人,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医学教育;钱坤(1976- ),男,江苏泰州人,泰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继续教育、工商管理。(江苏 泰州 2253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研究重点立项课题“高职优秀拔尖人才培养机制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y20120302)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032-01

要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首先要成为一个教育强国。高等教育代表一个国家的最高教育水平,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根据经济建设需要,培养应用型专业管理、技能人才的任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办学条件明显提升,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在当前经济社会建设新形势下,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转型的关键时期,有必要也有能力培养优秀拔尖人才。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机制尚在探索阶段,需要进行不断的研究与实践。

一、高职院校培养优秀拔尖人才的背景

1.国家人才培养政策为高职院校优秀拔尖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重视实用人才培养;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国家人才培养政策为高职院校优秀拔尖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对高职院校优秀拔尖人才培养提出了迫切的需求。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各层次、各类别的高校都肩负着人才培养的任务,相对于研究型高校培养研究型的“拔尖创新人才”,高职院校则应重点培养综合型的“优秀拔尖人才”。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经济发展面临转型、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形势下,各行各业迫切需要具备综合素质的优秀拔尖人才。培养综合素质协调发展的优秀拔尖人才,高职院校必须依托自身资源,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实施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和创新。

3.高职教育快速发展为高职院校优秀拔尖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现已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1200余所,在校学生人数接近1000万,规模上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2004年教育部启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评估工作促进了高职教育办学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各级政府的经费投入,提升了各高职院校办学实力和办学质量,为高职院校进行优秀拔尖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二、高职院校培养优秀拔尖人才的目标

优秀拔尖人才区别于研究型高校所培养的拔尖创新人才,强调的是应用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所谓“优秀”是指具有合理的知识架构、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拔尖”是指一个人在某个行业或领域中起组织、引领、协调等核心作用,是这个行业、领域中的带头人。“优秀拔尖人才”是指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备宽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技能,具有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心,在经济社会各个行业、领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表现卓越的专业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是经济社会建设各行各业的领头人。

高职院校培养优秀拔尖人才必须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强化专业知识、综合素质、管理协调能力培养。高职院校参与优秀拔尖人才培养,一方面可以促进学院办学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还能有效提升学校的办学地位。笔者所在的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教育教学中,探索高职院校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为地方培养了一批优秀拔尖人才,成为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骨干力量。据统计,仅泰州地区就有超过300家企业的主要管理人员来自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三、高职院校培养优秀拔尖人才的机制

1.打造合理的优秀拔尖人才选拔模式。如何通过科学的选拔机制,把那些具备基本素质与能力的人才选拔出来,是优秀拔尖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目前我国的高考制度以总分排名衡量学生的能力,这种考试制度存在一定的局限,优秀拔尖人才可能仅是在某个领域中有优势,简单的分数就会抹杀了人才的多样性。高职院校要想选拔出有潜质,能成为优秀拔尖人才的学生,可借鉴研究型大学的经验,施行自主招生选拔,录取有一技之长的学生。优秀拔尖人才强调的是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精神,高职院校在培养过程中要打破文理分科的界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高职院校还可以施行校内“二次高考”,给那些高考成绩不理想,但具备一定能力的学生再次选择的机会。通过多元化的优秀人才选拔,高职院校可专门培养那些天资聪慧、学有余力、学有所长的优秀学生,全面提升优秀拔尖人才的素质。

2.构建优秀拔尖人才校企融合培养平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优秀拔尖人才培养必须面向行业企业,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实现资源互补。学校可根据优秀拔尖人才的不同特点与企业共同设计培养计划,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在企业实践实际技能,通过提前熟悉企业的环境,学习现代的管理理念,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更快更好地成长起来。在对优秀拔尖人才校企合作培养过程中,可以实施双导师制,进行教学分工,学校导师负责理论知识讲授,企业导师负责实际技能传授,把实践、管理有机融合于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过程之中。只有这样培养起来的学生才既具备专业知识,又具备实践能力。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协调发展,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拔尖人才,才能满足行业企业对现代化人才的需求。

3.探寻优秀拔尖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需要更新传统教育观念,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高职院校在培养优秀拔尖人才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富有个性、创造力丰富、洞察力敏锐的特点,发现学生的长处,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质,打破传统教学“重传授、轻启发”的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优秀拔尖人才培养要重视实践能力培养,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是优秀拔尖人才区别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点,优秀拔尖人才实践能力培养强调主体性、参与性和自我管理,在培养中要因材施教、优才优育,针对个体施行个性化教学、差异化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特长,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建立弹性的教学机制,在学分认定、学业考评、教学组织等方面精心设计,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发展潜能,营造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环境,为优秀拔尖人才精心设计不同的成才途径。只有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新思路,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才能保证优秀拔尖人才培养的质量。

4.营造优秀拔尖人才培养氛围。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还有赖于学校营造人才培养的校园文化氛围,依靠创新的校园文化底蕴。泰州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优秀拔尖人才培养,创设“大爱育人”办学理念,实践“渗透教育”,开展“学优”“三帮”“做同学榜样”“公选课开设”等活动,为优秀拔尖人才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环境,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经过长期积淀,多年打磨,学院“大爱育人”品牌影响日趋增强,激励和感召师生昂扬向上。

[参考文献]

[1]衡翠,李丹,移峥峰.论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现代商贸工业,2011(17).

[2]蒋和平,赵凤玉.关于我国高职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24).

[3]廖湘楚.浅谈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3).

[4]阙明坤.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之道[J].教育,2011(5).

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现状与建议) 篇4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大放异彩的时代,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一方面造成传统产业的劳动力过剩,另一方面又使创新型人才严重短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创新型人才短缺都已成为制约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围绕创新型人才的争夺战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而且愈演愈烈。未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创新拔尖人才的竞争。

据统计,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总量为3200万人,研发人员的总数已达105万人,分别居世界第1位和第2位,研究和发展总经费也居世界第6位,可是创新综合指数在世界上排名第28位,属中等偏下的水平,这说明我们的人才创新能力不够强。2005年,钱学森在病榻上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新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当然,就国家而言,在科技政策法规、科技投资体制、科技管理制度、科技人才政策等宏观管理领域还存在诸多问题,大学的人才培养值得反思?中小学基础教育难道就不值得反思吗?

在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方面,国外基础教育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相当热度。因材施教突出因材,是美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美国在普及大众教育的同时,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始终相当重视,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教育法案,要求联邦政府提供奖学金培养数学、外语等学生。后来成立了天才教育处,联邦办公室和全国研究中心,国家因材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先后颁布了天才儿童教育法,优异学生支付法案等保障拔尖创新人才的培育;俄罗斯也富有经验,1996年起俄罗斯拨出专款进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育;韩国2006年发布了总统令,因才教育振兴法实施令,2007年建立了18所科技高中。可见世界各国对科技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愈来愈重视,把对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视为应对新技术革命及激烈国际竞争的重要举措。在教育理论界,让有天赋、能力突出的孩子得到适合于他们自己发展潜力的教育机会,从而实现高端教育公平,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国际天才教育的关注视野和重点正在实现三种转变:从“谁是天才”转向“天才是怎样思维的”;从“单向认知的提高”转向“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从“散乱单一的课程结构”转向“综合性课程的统一规划”。

而在国内随着知识经济的初显端倪,国家对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渴求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领导人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这种需求,国内教育界也做出了一定的探索,如中科大少年班、北京八中的超常教育、人大附中的少年科学院、新乡一中少年班等,但总体来讲,属于零散的、自发的研究和探索,始终游离于正规教育体系之外,很多时候常常沦为教育中的弱势群体。我校(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是河南省唯一一家经省教育厅批准创办二十多年超常教育实验班,在二十多年超常教育实验中始终坚持“打牢基础,开发潜能,张扬个性,全面发展”办学理念。在创新拔尖人才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结合我校经历谈一下我们对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看法。

一》要重视学生个性教育,促使创新拔尖人才的成长 有人认为我国的小学教育是“听话教育”,中学教育是“应试教育”,大学教育是“知识教育”,而唯独没有能力培养、素质教育,更谈不上发展个性的教育。这种教育模式的结果是,学生的应试能力很强,在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我国选手屡创佳绩。然而也不可否认,正是这种教育培养出的一代又一代学生在国际高科技竞争面前,没有多少立足之地。近些年来,重大科技创新很少,国家级科技成果呈现出负增长的态势;在我国自己培养出的学生中,很少有世界级大师出现,也从未培养出诸如诺贝尔奖之类的获得者,这不能不在很大

程度上归咎于我国教育在培养人才、尤其是培养学生个性上的失误。相比之下,美国的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广阔的知识面、创造力、适应性、独立性和实践能力。美国1983年在《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中强调:“我们的目标必须是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希望并且帮助所有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能力”,当时的口号是“要优异,要质量,不要平庸”,具体表现在以培养学生适应性为基础,训练动手能力为手段,增强创新能力为根本,弘扬个性为目的。其结果是,在世界60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美国就占40%左右,产生了像比尔•盖茨那样的杰出人才。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曾说:“中国的学生知识太多,能力太小。与美国学生相比,中国的学生顺从权威,美国的学生挑战权威”这句精辟之说,一针见血地说出了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的不同。美国的学生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的束缚,他们发展个性的空间很大,所以相比较而言,他们的创造性更强一些。比较中美两国教育模式,也可以说明发展个性对于学生创造性培养的作用。我国的教育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精深的知识、逻辑思维、理解能力、统一规范和集体主义精神。是以理解知识为基础,崇尚读书为手段,发展逻辑思维为根本,追求统一规范为目的的。

基于这个方面的认识,我们新乡一中少年班教育实行“弹性学制、动态管理”、“自选科目、级别跑班”的分级教学管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开展了“走进清华、北大、国旗班的理想教育”、“野外拓展训练” “少儿部风采大赛”等活动,二十多年来共有11届学生从这里迈入了他们理想大学的校门,其中2000年14岁的学生何碧玉,一举夺得河南省理工状元,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轰动清华园。2009年高考风超同学夺得新乡市理工状元,2010年3月辛晓阳荣获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2010年朱莹同学参加了“第五届文化中国·维也纳金色大厅青少年文艺晚会”的演出。

二》中学应营造一种为学生创新自主学习的激励氛围 中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积极性,没有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联想,很难形成创新思维。因此,要使中学生自主能动地学习,养成积极探索、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就必须为学生创新自主学习的激励氛围。这就要求教师就要有民主的观念。教学民主是创新思维形成的阳光、雨露和土壤。只有构建课堂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实施全员参与的合作学习策略,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积极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求知欲望,增强他们的探索精神,使他们的创新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创新这种氛围还应当努力创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情境,把学生带人情境,启发他们产生各种疑问和设想,引导他们在亲身参与中求知、探索、创新。创设这种氛围的方法很多,组织不同观点的学生开展讨论和辩论,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开展具有竞争性的创新活动,都是行之有效的。积极参加全国性比赛,增加学生走出去自主学习的机会,比如2011年在西安举行第三届全国语文风采大赛中少儿部学生凭借扎实的语文功底在全国100多支参赛队伍中获得团体金奖好成绩。

三》在中学要指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面对未来学习化社会,如果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没有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能力,没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这样的人将束手无策,寸步难行。因此除上面说的外,教师还要善于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以指导学生的学法。如提出自相矛盾的问题,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各抒己见的“矛盾设疑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最后得出结论的“激励发现法”;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指出问题本质,指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变式疏导祛”;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培养其在特殊情况下另辟溪径的“反思法”等等。这些方法其本质是指导学生的学法。因为,教师的作用不是“渡船”,负责把学生运到知识的彼岸,而应当是“游泳”的教练,指导他们游到知识的彼岸,去获得知识,发现知识,创新知识。教师的教法归根到底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嘴巴去表达,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在运用常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学会举一反三。总之,创新教育贵在

创新,其本质是解放学生的创新力。比如我们为传承国学经典,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更好地推动学校开展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在少儿部开展学习、诵读和践行《弟子规》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诵读、践行《弟子规》,以此树立明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心性,知礼明行,从中获得提升自主学习的方法。

四》在中学要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发挥个性特长。

新的学力观旨在培育学习动机与主动地应对社会变化的能力。任何课程(学科)的目标大体有四个组成部分:

(1)兴趣、动机、态度:

(2)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3)技能;

(4)知识、理解。

这四个要素作为一个整体反映了一种学力观。学力的“冰山模型”清楚地说明了新学力观的特色。假如有一座冰山,浮在水面上的不过是“冰山的一角”。这个浮出水面的可见部分就是“知识、理解”,还有“技能”。而隐藏于水下面有不可见部分是支撑浮出部分的基础,这就是“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以及“兴趣、动机、态度”。正如冰山由浮出水面与未浮出水面两部分组成一样,学力也由显性学力和隐性学力组成,倘若海水下面的部分不扎实,那么海水上面的部分也不可能稳固、发展。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他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去思考。因此,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欲呢?

人的爱好可能有多种多样,但是,在学校,要重点引导学生选择三种爱好,即: 1.选择最喜爱的课处读物; 2.选择最喜爱的学科;

3.选择最喜爱的劳动创新项目。

在少儿部先后开展现代诗歌朗诵会、摄影书法展、妇女解放运动——主题探究成果展、英语知识能力竞赛等活动,让学生选择了最喜爱的项目,就能引起兴趣,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也有利于发挥个性特长。我们应从改革课程结构,加强课外学科兴趣小组入手,要求学生在全面学好课程计划安排的各门学科基础上,根据各自最喜爱的学科,参加该学科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以发挥个性特长,接着创新能力。

五》要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创新品质的培养。

创新思维不是一种单一的思维,是多种思维的有机结合。不同的研究课题,创新思维的各种形式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大小可能是不同的,但是创新思维过程,往往是几种创新思维形式交错进行的。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对各种创新思维形式进行训练,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判断,揄能力。加强思维的广阔性,济性与灵活性训练,能提高发散思维能力,发展类比思维能力特别是联想思维能力,对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很有帮助,勤于思考,积极想象,能促进直觉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各门课程的教学,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新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还应开辟第二课堂,要让学生从书本和课堂中适度解放出来,多参加实践多接触实际问题,在经历实践的同时和解决总是当中,训练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另一重要途径就是要注意仔细挖掘教材本身的创新教学内容。如数学教师在复习立体几何中异面直线的距离和角一课时,通过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面对角线和棱的相互关系,运用逻辑分类的方法考察它们之间的距离和角,学生分析的情况有多种多样,答案也不是千篇一律,老师坦然地告诉学生,最终答案他也不知道。教师

用自己思维的暴露,启发学生暴露思维过程,这就进一步调动了学生们的探索兴趣,人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个个兴趣盎然,回味无穷。

六》要重视对教师素质的提升

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性的教师。经过调查研究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教师素质有以下要求:

①教师要有爱生敬业的职业道德。②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性的教育观。

③教师必须具有多元、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完善的认识结构。④教师要有特殊的能力素质,包括:以整体观点科学设计教育活动的能力,筛选、获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熟练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组织、指导实践的能力,自身创新能力和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能力。

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教师本身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呼唤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根据时代和学生对创新性教师的要求,提出要构建以创新能力为中心、以满足教师职业需要为主线的培养创新性教师的课程结构,以便快速地培养出更多的创新性人才。我校少儿部每学期每周组织了教学研讨课,每周各教研组安排一名作课老师,根据教学进度安排授课内容。此次活动的开展,对促进教师掌握新课改理念,并用于课堂教学工作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升。

七》超常教育期待立法

从1978年中科大创办少年班以来,中国超常儿童的教育一直受到关注。到现在为止,中国超常儿童的超常教育已历经30多年的发展。而在这30多年的时间里,国内还没有一部针对超常儿童的培养制定的相关正式法律法规。而美国在1972年颁布了《天才儿童教育法案》。另外,加拿大、以色列、俄罗斯等国,相关法律制度与规章上都有针对超常儿童的专门规定。在印度,天才管理机构叫做“新黎明学校组织机构”,隶属于人力资源部。学生一切生活费用都由中央政府负担。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超常儿童研究中心刘正奎博士指出,现在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社会上一些以赢利为目的,打着超常儿童教育幌子的办学机构,正是迎合了家长的这种心理,开办一些并不正规的特长班,在招生和教学上并没有非常正规的超常教育,这也是导致目前国内超常教育不规范的一个重要原因。刘博士希望超常儿童教育能够引起有关行政机关的关注,对正在实行超常儿童教育的国家进行实地考察。对超常儿童的教育实施正确的引导和宣传;其次,超常儿童作为和一般儿童有别的一个群体,最好有法律保障这些儿童的受教育权,这样执行起来就会有法可依。

科技拔尖人才及其培养研究 篇5

兰州大学培养拔尖人才 今年计划招50-70名创新人才 兰州学生网2011-2-27为您报道:自2009年酝酿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后,今年我国将在清华、北大、兰大等19所高校正式实施这一计划,先行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试点培养拔尖人才。昨日,记者从兰州大学了解到,该校今年计划拿出50~70个名额实施这一计划。

昨日,兰州大学教务处处长许鹏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兰大将为实施该“计划”启动建设专门的“萃英学院”,并且要为进入该计划学习的学生每人每年资助10万元培养经费,此外,这些学生通过3年国内学习后可直接跨入国际一流大学继续深造。目前该校已经成立了“萃英学院”,与此同时,兰大今年还将“计划”培养学科扩大至人文基础学科中的文学、历史、哲学三个学科。“计划”所涉及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个学科按教育部批准招生人数(约50~70人)招生,文学、历史、哲学学科每年招生20人。“3+1”培养模式国内读3年后进国际一流大学据悉,“萃英学院”将改革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学内容及方法、考核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全新的探索与尝试,引入全英文教学环境、“3+1”(3年国内1年国外)国际化培养、早期进入导师科研团队等模式。“萃英学院”学生在一、二年级期末分别进行一次选拔,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补充进入“计划”。

与此同时,“萃英学院”将为每1~2名学生配备国内、国外导师各一名。据悉,该“计划”一年级学生学习、生活在榆中校区,二年级以后的学习、生活则安排在兰大医学校区或盘旋路校区。此外,中央财政对于实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培养计划的学生,每生每年给予10万元资助,兰州大学将支持相应额度的培养经费用于人文基础学科人才的培养。(记者 郭涛)

科技拔尖人才及其培养研究 篇6

【摘 要】21世纪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为高校的重要目标。高校辅导员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有独特作用。辅导员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宣传员;加强目标引领,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导航员;积极沟通协调,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联络员;做好保障服务工作,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勤务员。同时,高校辅导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学识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高校辅导员;人才培养;大学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1]要“加快建设人才强国。”[2]并且“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6次提到“拔尖创新人才”,强调“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4]还要“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5]。可见,拔尖创新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越来越重要。

那么,到底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呢?郝克明认为,“拔尖创新人才,应是指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科学、技术和管理领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在我国特别是在世界领先的带头人和杰出人才。”[6]张秀萍认为,“拔尖创新人才具有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具有雄厚基础的学术研究型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二是指应用研究领域的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三是指某一专业领域具有专长的高级专门人才。”[7]可见,拔尖创新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学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处于所在领域或行业的领先水平,还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重大问题,自觉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目前,全国各大高校都先后陆续开设了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实验班、创新班、精英班等专门班级,有的高校还创办了以著名科学家或教育家命名的院系或书院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部、中组部、财政部从2009年开始启动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过程中,作为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的高校辅导员,应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目标引领,积极沟通协调,做好保障和服务工作,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宣传员、导航员、联络员和勤务员,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争取早日建成人才强国。思想引导: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宣传员

高校辅导员要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意义,充分调动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激发授课老师的积极性,避免出现大学生和授课老师无动于衷辅导员一头热的现象。

1.1 向大学生宣传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意义

一方面,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拔尖创新人才。另一方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也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大学生人人渴望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同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建设教育强国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对国家和大学生自身都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辅导员要努力消除部分大?W生认识上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意义。

1.2 向大学生宣传国家和学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政策和具体举措

一方面,辅导员要向广大学生宣传国家和学校的具体举措,实现大学生人人知晓国家和学校的政策举措。另一方面,要结合具体院系和专业的特点,结合培养方案和毕业出路,解答大学生的疑惑,使大学生对学校和院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举措有更清晰准确地理解与把握,避免盲目性。辅导员要吃准政策和文件精神,把政策和举措讲透彻讲明白,避免主观臆断。

1.3 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来,努力成为拔尖创新人才

辅导员从新生入学起,就要通过举办系列活动和讲座,有意识有目的有步骤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让大学生去接触和了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把大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点引导到成为拔尖创新人才方向上来,避免大一新生无目的无目标无意识地学习,让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努力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对于特殊情况的大学生,辅导员要一对一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目标引领: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导航员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一个不断摸索和实践的过程。高校辅导员要引导大学生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甘坐冷板凳,牢牢把握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努力成为拔尖创新人才这个中心目标不动摇。

2.1 人才目标引领:培养的是拔尖创新人才,而不是其他什么人才

辅导员要密切关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防止出现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现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要防止人才培养出现“放水”或打折扣的现象,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大学生培养成真正的拔尖创新人才,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考试能考99分或100分。培养的是拔尖创新人才,而不是那些有点小聪明、投机取巧、善于钻营的人。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自主性、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大学生面临的诱惑和选择越来越多。对那些具有培养潜力的学生,高校辅导员要加强目标引领。辅导员要深入了解他们,与他们深入谈心,把他们的目标和学习动力转移到成为拔尖创新人才上来。对那些虽然有培养潜力但意志不坚定的大学生,辅导员要帮助他们坚定目标和选择,尽早进入学习状态,争取成为拔尖创新人才。

2.2 价值目标引领:培养的拔尖创新人才要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而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科技拔尖人才及其培养研究 篇7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学习动机,培养,激发

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核心力量。培养造就一大批各领域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不仅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国际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也是我国高校从大众化教育阶段转向提高教育质量内涵式发展的要求。近年来, 我国高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正如火如荼地开展。高校通过自主招生或二次遴选的方式, 选拔一批尖子生进行特殊化培养, 希望这批学生将来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 期望这批学生中涌现出能够影响世界的大师级人物。

这批尖子生能否按照外界的期望那样成长为将来的拔尖创新人才, 特殊化的培养模式固然重要, 但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对培养效果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学习者本人。研究学习动机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以及如何培养和激发尖子生良好持久的学习动机是很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拔尖创新人才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一) 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与特征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拔尖创新人才”的概念, 他指出:“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何为拔尖创新人才?郝克明认为拔尖创新人才是“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科学、技术和管理领域, 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 有创新精神和能力, 为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在我国特别是在世界领先的带头人和杰出人才”[1]。它的内涵包括三个关键词:出类拔萃、创新、突出贡献, 即在某一领域, 特别是在高精尖科学技术和复杂管理领域, 具有出类拔萃的技术或管理能力, 具有突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突出贡献, 能够引领社会进步的人。

拔尖创新人才除了具有一般人才的基本特征, 在身心素质、知识结构、创新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还具有显著的特征。第一, 他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对学术研究充满热爱, 具有积极进取的钻研精神和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决心, 能够隐忍学术探索中的无穷艰难, 甚至能够安于清贫寡欲的平淡生活。第二, 他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宽广的知识结构。任何创新都是建立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之上的, 牛顿说他的成功源于他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知识结构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除了具有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 还具有国际化的视野, 能够把握学科前沿。第三, 他具有强烈的科学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只有对已有的权威理论、成熟的技术、传统的观念持怀疑和批判态度, 结合已有的理论基础勇于探索, 才能突破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 提出创造性的观点, 创造出新的理论和技术。马克思主义正是在批判性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第四, 他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任何创新性研究工作都离不开与他人的交流和团队的合作, 拔尖人才作为某一领域的领军人物, 必须要能够组织协调好团队成员的分工与协作, 使团队具有最佳的状态, 产生最大的效率。

(二)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简单地说,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就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从时态上来讲, 拔尖创新人才是将来时, 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现在时。培养的目的是使现在接受教育的学生逐步具有拔尖创新人才应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将来能够成为国家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所具有特质的形成过程是极其复杂的, 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包括自身禀赋、社会环境、家庭氛围、学校教育等。学校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 大学阶段是学生由学校培养走向社会实践的转折点, 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思维能力等因素来看, 这一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 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的关键时期。目前, 高校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可谓多种多样, 但万变不离其宗, 归根结底是应该培养这些学生将来能够成为拔尖创新人才所要具有的特征。然而, 教育者的良好愿望只有在被教育者也具有同样的愿望时才能实现, 教育者所采取的培养措施只有在被教育者积极配合的情况下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二、学习动机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 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的作用

学习动机是动机原理在学习活动中的具体运用, 它是激发学生进行学习活动, 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 并导致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动因, 但它也可能因为消极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学习需要减弱, 直至最终终止学习行为。学习动机的实质是学习需要, 这种需要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学习动机在非智力因素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 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学习活动的开展、持续和效果产生显著的影响。

(二) 学习动机是价值观形成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北京大学的五四讲话中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 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 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广大青年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德才兼备是人才的基本要求,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拔尖创新人才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 给学生树立起为国家强盛、社会进步、个人成才而学习的学习动机, 正是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的有效途径。

(三) 学习动机是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

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就意味着要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 意味着在成长的道路上要遇到比常人更多的艰难险阻。进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学生要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在这个目标实现的过程中, 必须要面对各种困难挫折, 必须要对所追求的目标有坚定的信念、百折不挠的精神, 并为此不懈努力, 如果在困难面前退缩, 不能够坚持下去, 他所确定的目标理想就是空想。消极的学习动机会让他在特殊的培养环境下感觉难受, 对繁重的学业负担感觉厌烦, 遇到困难挫折就会半途而废。而良好的学习动机能够时刻激励着他战胜困难挫折, 为目标理想努力奋斗, 并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钱伟长考入清华大学时, 数理化加外语只考了25分, 而文史却是满分, 但在建设强大国防学习动机的驱使下, 他以惊人的毅力改学了物理, 并真正地学了进去, 成为我国的力学之父。

(四) 学习动机是创新素质养成的内部条件

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要素。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 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 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创新思维是将创新意识的感性愿望提升到理性的探索上, 实现创新活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飞跃。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 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不断提供有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2]。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充满了兴趣, 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 就会对所研究的问题和现象产生好奇心和想象力。好奇心和想象力能够产生创造性思维,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 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3]教育实践和教育心理学实验都表明, 学习动机推动着学习活动,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学习兴趣而产生的这种好奇心和想象力会固化在学生的思想里, 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养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的有效途径

通过选拔进入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的学生不同于普通的学生, 他们在中学的成绩都是佼佼者, 或者在某一方面有特殊的才能获得过奖励, 他们基础知识扎实, 思维活跃。但大学的学习生活与中学存在很大的区别, 大学的自主时间更多, 学习氛围、学习方式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 对于这些尖子班的学生, 学校也必须重视他们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学习动机的培养是使学生把社会和教育对他的客观要求变为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的过程,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把已经形成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针对实验班学生的特殊情况, 他们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的有效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 加强价值观教育, 培养学生远景性学习动机

大学生的价值观状况与其学习动机存在高水平的显著正相关性, 良好的学习动机是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基础, 同时价值观教育又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通过价值观教育干涉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 不但有利于改善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更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突出的意义[4]。对于刚进入大学, 产生“动力真空带”或“理想间歇期”状况的学生, 要尽快帮助他们形成新的学习需要, 产生新的高尚的远景性学习动机。而高尚的远景性学习动机的产生, 要靠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导, 正确的价值观会使大学生产生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并进而转化为强大的学习动力, 推动其学习行为朝着预定的崇高目标奋进。而缺乏正确的价值观, 中学生进入大学后就会失去继续前进的动机和目标。因此, 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增进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社会使命感和时代紧迫感, 使其能继续保持学习热情, 能够站在民族、社会、时代的高度, 认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认识自己的学习意义, 为其学习活动找到新的动力。

(二) 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深层性学习动机

大学生正处于最富朝气、最富情感的时期, 他们很容易对自己所感知的、有兴趣的对象付诸全部的情感。因此, “上好第一堂课”非常重要, 在很多高校开设的“新生研讨课”、“学科前沿课”、“大师讲座”等对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学习兴趣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学生开始学习一门新的学科时常常由于新奇而有较强的求知欲, 但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 难度逐渐加大, 特别是拔尖人才实验班的课程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难度, 这时候, 他们的好奇心就会逐渐丧失, 学习兴趣会逐渐减弱。

使学生能够保持学习兴趣的方法有以下四种:一是教师要以自己对所讲授课程的饱满热情来感染学生。古人云:“以身教者从, 以言教者讼”, 教师自己首先要热爱所教授的课程, 并将对课程的热情用尽可能活跃的情绪和行动表现出来以激发和感染学生, 唤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产生学习的欲望。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鼓舞、唤醒与激励。”二是开展研究性教学, 加强师生互动,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要与学生展开问答、讨论等形式的交流,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及时响应, 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课后可以通过传统的见面答疑, 也可以通过网络交流等新兴方式, 与学生一对一地交流,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是通过各种竞赛实践活动,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实践会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如果他们亲自在实践中感到知识与技能的欠缺, 会引起新的更强烈的学习需要。四是增加知识的积累和拓展, 除了专业知识, 人文艺术知识也必不可少。只有在某一领域知识的积累达到一定水平时, 才能产生对这一领域的兴趣。教师应选择难易适度的教材, 在教学中有计划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从基础到最新, 由国内到国外, 尽可能地将知识体系扩大, 充实内容。同时指导学生课外查阅资料, 拓宽知识面, 不断获得新的知识, 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感到学有所得, 享受学习的乐趣。

(三) 建立短期学习目标, 适时鼓励, 激发学生近景性学习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确立短期合理的学习目标, 这个目标可以是一个概念的理解或者一个问题的解决, 通过一个个小目标的完成来达到中目标、大目标的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 成功的乐趣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力量, 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记住, 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 缺乏这种力量, 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许多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无所适从的原因, 跟他们对自己一个阶段的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有显著关系。确立目标可以为学生提供一条实际行动的方向, 能清晰地看到行动的轨迹, 从而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动。确立目标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预期, 并通过实现目标的过程, 获得积极经验, 增强自我效能感。学生自己确立了目标, 就会以一种负责的态度来把握自己努力的方向, 去努力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事, 并从中领悟到他们有能力去决定做什么或完成什么, 从而为自己的学习提供强大的动力。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学生承受来自社会、高校和家庭等方面的压力很大, 课业负担很重, 在成长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的艰难险阻, 能不能迎难而上坚持下去, 是能不能成才的关键。因此, 高校要注重对他们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加强挫折教育, 适时鼓励, 积极引导他们化压力为动力。“十次说教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 十次表扬不如给学生一次成功”。高校要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 多方面地为学生创造表现自己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对于学生某一方面的成功和进步, 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 使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强化学习动机, 增强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郝克明.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与高等教育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 2003 (11) :7.

[2]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15381/5375888.htm.

[3][美]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7:284.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 篇8

摘要:湖南大学以学分制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创新为新理念,以积极倡导研究性教学为新方法,以有效推行大学生课外科研计划为新载体,以创办李达学院为新平台,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关键词:学分制;研究性教学;课外科研计划;拔尖创新人才

一、全面实施学分制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创新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大学教学的根本问题。21世纪社会、经济和科学的发展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研究型大学必须树立现代教育思想,以理念为先导,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学分制为手段,优化顶层设计,创新培养模式与机制。我校确立“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融合的通识教育,进行综合背景下学科交叉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和个性化培养,增强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1.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结合

学校在突出研究型和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强化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制订相应的培养方案。从2006级学生开始全面推行弹性学制下的学分制改革,实施“2+2”两阶段培养模式。除个别特殊专业外,前两年分大文、大理两类组织教学,实施通识教育,为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够适应不同学科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后两年教学有效结合科学技术发展、人才市场需求、专业评估和国际认证等,既突出专业特点又注重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

2.自主选择专业与课程

实施学分制后,选修课比例提高到40%以上,同时允许20%的学生自主选择专业。通过各种举措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足够的空间和良好的环境与条件,用合适的内容、方法以及正确的评价标准与激励措施,促使学生的个性和主动性、创造性得以有效培养与健康发展。

3.国际化培养,走出去与请进来

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策略,以全球化视野培养国际化人才。一是既聘请国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工作或讲学,也选派优秀教师出国深造,先解决师资的国际化问题。二是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比利时、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80多所学校签署了合作协议,互派学生交流培养。三是加入国际组织,例如设计艺术学院加入国际艺术、设计与媒体学院联盟(Cumulus),培养步伐紧跟国际前沿。四是参加境外实习,例如会计学院每年选派学生通过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选拔参加境外实习,土木学院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互派学生实习。五是与国际大公司、一流大学合作,引进优质国际教育教学资源课程。六是参与国际人才联盟,如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参加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资助的跨国远程合作项目。七是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大学生学科竞赛,例如SAE方程式赛车、ACM竞赛、美国数学建模竞赛等。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特别是杰出学生的国际参与意识与国际竞争能力。

二、积极倡导研究性教学,促进课程体系与实践内容创新

研究性教学是充满探究的教学方式,最基本的特征是师生共同参与,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形成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教师通过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和主动实践。研究性教学对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本科教学中推进研究性教学,将科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引入教学过程,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研究性课堂教学

所谓研究性课堂教学,就是基于强调学科原理形成过程和师生互动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式。其关键就是从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深入探究未知领域的激情,引导学生自主感受和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通过师生共同研讨、双向交流的形式,鼓励学生对问题的质疑批判和发表独立见解,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创新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大力推行“科研四进”(科研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实验、进毕业设计),并以26门国家精品课程、双语课程、微软精品课程为样板,带动全校课程建设。摒弃“照本宣科”和“满堂灌”,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采用适应研究性教学理念的教材教参、授课类别、讨论组织、作业类型、实践训练和考核方式。高度重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重点培育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高等教育出版社、清华大学等单位合作建设的网络资源平台、信息交流平台,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依靠课程责任教授,确保教学质量。课程责任教授作为既有丰富教学经验,又有较强科研能力的领军人物,是推进研究性教学的依靠对象。艺术设计学院院长何人可教授,紧密结合国内外前沿动态,以国际视野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带动了艺术设计类课程群组的发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2.研究性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形成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途径。杨叔子院士曾经以“创新之根在实践”为主题先后发表四篇论文,详细阐述了创新的根本来源于实践这一命题。这充分说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离不开实践性环节的研究性教学。

(1)变革实验教学类型,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建立由基础验证、实践体验、综合设计、研究创新等多种类型实验项目构成的教学体系。鼓励实验课时较多的课程独立设课,强调实验教学内容面向科学研究和实际工程项目。

(2)整合实验室资源,建立全新开放机制。结合质量工程建设和学分制改革,采取网上预约实验、聘请实验助教、提供专项经费等措施,建立完善实验室开放机制。努力实现时间、空间、内容、方法等多方面开放,吸引学生进入实验室,营造良好的研究性实践教学氛围。

(3)创造毕业设计新模式,促进产学研结合。依托重大科研项目,让不同专业学生同时直接进入科研团队进行毕业设计,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方法和合作开发的能力,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和创新的灵感。

三、大学文化整体育人,引导学生学习途径和模式创新

高等教育的最高价值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实现从“知识教育”过渡到“文化育人”。在教育内容上,将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贯彻于教育全过程。在教育途径上,文化育人注重知识内化,强调通过内化和升华,使之成为教育对象的一种文化自觉。

1.先进的文化育人模式

(1)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发掘岳麓书院优秀的传统教育资源,将其融入当代教育中,从而为学生的人文化过程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2)发挥优秀影视文化的作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影视文化一直深受大学生青睐,学校因势利导,与潇湘电影集团联合成立了影视文化基地,创造了以优秀电影首映式系列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成功举办了《毛泽东去安源》等10余部电影首映(展映)系列活动。以优秀电影首映式为契机,发挥影视文

化育人功能,在影视文化中引导学生研习历史、增强学生对党的信念、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为人民服务精神。

(3)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强化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建设了由人文科学、艺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四类组成的150余门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校长钟志华教授和副校长章兢教授分别为全校本科生开设《大学生成才之路》、《大学文化与成人之道》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由校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为主讲人的“中国文化论坛”、“艺术与人生论坛”、“科学与创新论坛”,已形成学生向往的名师文化。

2.全新的项目学习模式

构建国家、省、校三级大学生创新训练(SIT)和创新性实验计划体系,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引导学生选择相对复杂、面向实际的课题,并进行论证、立项、研究、结题的过程。让学生在独立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强调学习项目背后的科学思想,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术,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通过基于项目的学习,学生找到了学习的乐趣、研究的兴趣,从而更有效地完成学业。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逐步形成独特的创新文化。建设课外创新基地,吸引有项目的学生前来开展研究活动。例如由计算机与通信学院建立的基地共有8间配备了常用仪器设备的实验室,共有106名本科生和20余名博士生、硕士生进入基地。2008年该基地学生团队获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全国一等奖。建立“创新俱乐部”,发挥学生自我管理作用。例如学生成立的SAE方程式赛车俱乐部,从2007年开始赴美国参加FSAE方程式汽车大赛,影响普及海内外。在校报推出“我创我秀”专门栏目,通过学校电台、电视台定期宣传学生研究的优秀成果,利用展板宣传、实物展览、发放传单等形式开展大型成果展示活动。举办大学生创新论坛,大学生创新宣传月活动,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和机会。创新网络文化,建立课外科研计划的专题网站。发展竞赛文化,广泛发动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活动。近三年来,有1176名学生在省级及以上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

四、着力创办李达学院,强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管理创新

遵循“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宗旨,着力创办李达学院。采取重视基础、强化实践、参与科研、鼓励创新的新培养途径,培养造就一批基础扎实、思维活跃、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每年通过笔试和面试从新生中选拔100名左右优秀学生进入李达学院,按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三个实验班单独编班,建立拔尖人才培养的新平台。

1.“宽专交”培养

设计“宽专交”培养模式,既强调宽阔的基础知识、又注重突出的专业技能,同时鼓励学生交叉学习。让每一个学生可以选专业,在导师指导下设计一个适合自己成长的教学计划。第一学年强调基础培养,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别强化数理、人文、社会学科基础:初步了解和掌握学科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只有基础知识宽,二三年级时选专业时的面才广。在专业的学习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可以是一年,也可以是两年。学校还积极鼓励不同学科学生交叉组合团队,参与课外科研活动,加强在交叉学科上学习,成为交叉型人才。李达学院约有30%的学生跨学科选择了新的专业,个人的爱好和兴趣得到了激励,个性和潜能得到了更好发挥。

2.导师制

为实验班配备最优秀的教学资源,包括课程教师、双语教材、实验资源等。引入本科生导师制,学生和导师双向选择。导师大部分都是院系的院长、博士生导师和学科带头人。另外还有国家教学名师经常关心学生的发展,介绍学科发展前沿知识,担任学生导师。通过学生与教授和研究人员广泛而有效的交流,并参与科研活动,不仅使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更让学生们接受学者型老师教学文化的熏陶和踏实严谨的学术作风的润染。李达学院每年都有一大批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课外科研活动,取得了好的成绩,且有一批学生被一流高校录取为研究生。

3.品牌效应

李达学院短短几年时间内就体现出了良好的品牌效应,扩大了学校在人才培养、就业和招生等方面的社会影响。学生中80%以上继续攻读研究生或出国,在各个专业里都表现出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较高的创新思维能力、强烈的创造欲望和自信心。每年学生选择导师和专业时,各学院领导、教授都积极想方设法吸引学生选择本院的老师和专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基本都被大型企业和研究单位看中,在不同的岗位上都有良好的表现,为学校赢得了声誉,影响了社会、企业对我校学生的认可程度,提高了就业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关注。将李达学院招生与高考招生相结合,聚集了很多高考生及家长的眼光,对吸引优质生源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上一篇:营销人员的试用期转正申请书下一篇:中国改革开放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