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按照高等教育目标的要求,百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大学生深入实际、深入社会、深入生活,从而提高其全面素质的一种教育活动。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论文 篇1: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是大学生成才的必由之路,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分析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高校实际,从从社会实践纳入学校实践教学的体系、领导小组和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完善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创新社会实践模式四个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实践 问题 对策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教育形式,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一种把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融为一体的新型教育形式,“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变化,大学生社会实践还存在薄弱环节”,[1]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实践效果的瓶颈。本文试就通过对当前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寻求建立高校社会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有效方法。

一、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社会实践认识有偏差、投入不够

目前,虽然社会各界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但还是普遍存在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认识不足、投入也不够。

一是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支持和重视不够,落实到具体层面,更多的是停留在应付了事,既没有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也没有设立或明确具体部门负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统筹工作,为高校联系社会实践活动搭好桥梁。有的地方政府,甚至把大学生社会实践当作旅游、参观活动,而忽视了发挥大学生的能动性,忽略了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教育和锻炼的重要性,而一些单位则往往把接收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一种负担,不能主动、积极地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二是部分学校认识、投入不到位。目前,大多数高校仍把社会实践活动当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来做,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只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 经常出现社会实践与学科专业、课堂教学脱节,使得学生很难找到与自身特点想适合的活动。高校用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经费往往也是杯水车薪,指导教师制度不完善,人员流动性大,工作缺乏连续性,不能保障对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缺乏具体、及时而有效的指导,导致社会实践形式单一,层次不清,重点不明。

三是部分家长不支持。有些学生家长认为大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课成绩的高低、各类证书的获取才是最重要的,社会实践不过是简单地让学生开开眼、走过场,认为太投入去参加社会实践是浪费时间、精力和财力,甚至有的认为在高校中参加社会实践是舍本逐末,等学生以后参加工作自然都会接触到这方面的锻炼。

四是部分大学生不重视。大学生受应试教育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只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实践能力的提高,加之没有成绩考核方面的硬性规定, 缺少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即使参加也抱着一种游玩、观光的态度,导致社会实践流于形式。

(二)社会实践机制不健全

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是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共同举办,联合发文下达通知,然而高校开展社会实践主要由团委牵头,各院系落实,其他部门并未实质参与,缺乏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

一是长效运作机制不健全。各高校实践教育体系不够完整,把社会实践活动列入教学计划的并不多。社会实践活动筹备会制度、宣传制度、培训制度、考评制度等普遍存在书面性,真正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了解不多,真正能够落实下来的执行力度不够,也难以跟基层单位形成长效服务合作机制。从而导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脚步不够踏实,心浮气燥,也使一些大学生难以真正沉入基层。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拍几张照,写几个字,与其说是实践,不如是说旅游;与其说是搞科研,不如说使凑热闹[2]。

二是支撑保障机制不健全。社会实践经费支持制度、安全制度、项目管理制度、基地建设制度、考评制度、激励制度、指导教师工作量核算制度、实践后续跟进制度等的不完善难以满足众多参与社会实践师生的多样需要。现今在高校中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大多数高校没有专门的实践考核办法和标准[3],激励创新制度相对欠缺,使得各高校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创新不足,不能根据形势不断发展变化更新实践活动内容,实际效果不很理想。

由于社会实践机制的不健全,加上团委和各院系的人力、物力有限,在实际社会实践落实中经常出现一般性号召多,实质性指导少;运动式社会实践活动多,项目管理式社会实践活动少;对院系重点团队关注多,对学生自主组队关注少,制约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向纵深发展。

(三)社会实践存在一定的功利性

高校组织社会实践带有一定功利性,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也带有一定的功利性,这两块短板同样制约着高校社会实践的开展。每年全国社会实践都要评选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典型事迹等,高校评定社会实践的成功与否,有时只注重了实践材料的书写、是否实践期间有没有出现社会各界重要人士露面、是否有媒体的报道等直观的、可展示内容,往往忽视社会实践的一些创新内容和服务内涵,忽视一些社会实践产生出来真正有意义建议、做法的推广。每年各个高校对学生假期社会实践工作开展评比,进行总结、表彰,这成为了部分学生和基层组织者参与的直接动力。学生了解学校评比政策的倾向后,容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寻求媒体的报道成为了社会实践的重要任务。往往出现学生每到一处,先拉开旗子合影留念,之后就是走马观花地走个形式,而社会实践的内涵、内容和实质反而受到忽视,更别提长才干如何与做贡献的有效结合。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调查研究、技术支持、文化服务、理念宣传,以及在实践过程中的收获与心得,相互间的学习,实践过程中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及其总结却很少有人问津。社会实践存在重形式轻内容,出现短期化的倾向,在长达两个月的暑假时间里,组织者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一般只有三五天,走马观花式地为完成任务而已,重视形式而忽视了实际效果,甚至让社会实践演变成为“媒体秀”。

二、有效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对策研究

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达到社会实践的科学化、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目标要求,需要调动社会、学校、学生、家庭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构建,需要围绕引导学生思考探索“为什么去实践、怎样有效开展实践、实践过后该做什么”来开展工作,还需要在思路观念的更新、实践机制的完善、实践模式的创新上下功夫。

(一)开设社会实践课,把社会实践纳入实践教学体系

大学社社会实践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高校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把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成本, 有针对性地加强社会实践课程体系的实践探索,建立社会实践科学的内容体系,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科学安排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按照课程化管理的方式来推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变短期活动为效教育,变临时考核为规范管理。把专业教师、社会实践指导教师组织起来,加强对社会实践内容、方式、方法的培训和指导,规定学时和学分,实施合理的考核和考查及评价机制,引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序、健康、顺利开展。如温州大学规定,每位学生大学期间至少一次参加学校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可拿两个学分,教师评职称与带队实践挂钩。[4]改善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片面认识,加强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理论知识和重要意义的学习,全面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把“三下乡”和“四进社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拓展和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开展调查研究、参观考察、文化下乡、义务支教、科技咨询、社区援助、知识培训、科研项目攻关等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实践内容,积极探索、完善基于研究性学习的社会实践教学新模式,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二)加强领导小组、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共同举办,联合发文下达通知,但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却往往成为了共青团系统的事情,高校这样的支持力度是有所欠缺的,高校应建立了以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和调动广大干部、教师和实践单位及社会各界的教育指导作用及全体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聘请地方领导、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学校有阅历有经验的教师成立指导教师队伍对广大学生进行系统、全面、有层次地指导、协调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研究发展规划,建立社会实践活动筹委会会,为其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服务。这样才能使高校社会实践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事业,有了可靠的领导组织指导服务保障。才能更好地让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真正学到书本以外的知识,避免走一些弯路,容易形成高质量的实践成果,并能够促使其转化。

(三)完善社会实践活动长效机制

完善社会实践活动领导筹备会制度、宣传制度、培训制度、安全制度、项目管理制度、基地建设制度、考评制度、激励制度、指导教师工作量核算制度、实践后续跟进制度等。尤其要建立健全的社会实践考评激励机制。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实践质量监控体系,包括网络反馈、电话督查、职能部门和督查组的巡回督查、有关领导检查等,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监控,及时反馈问题,迅速整改,要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过程和结果相结合,动机和效果相结合,实事求是评价学生社会实践成绩。[5]社会实践整体机制上也要从学校主动、地方被动向学校地方联动与互动方向转化,努力形成“社会化运作、规范化管理、特色化经营、人才化培养”的长效工作机制。

(四)探索社会实践活动创新模式

现有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主要以思想理论学习与宣传实践,社会考察与调研,社区服务和志愿奉献,科技服务、科技创新与学术研究,专业实习、就业实习和挂职锻炼为主。面对新形势,应积极探索、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模式。

校“社”共建新模式。这一模式是对美国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理念的一个借鉴,更强调了大学生作为一个自然人,对服务社会职能,及社会对大学生服务的相互体现。[6]学校参与社会共建,能搭建学校与社会共享的资源平台,促进社会与学校的共同发展。这种模式主要是高校大学生志愿者采取“走出去”战略,主动深入到社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努力利用学校现有独特科技资源吸引社会力量“走进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平台和锻炼的机会,形成联动效应,凸显大学校园和社会力量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两个服务终端的互动。

“项目化管理”实践新模式。邀请学校专家牵头提出部分实践项目、征集学生关注的可行性项目,进行指导老师、学生双向选择组队形成部分“项目化管理”实践团队。组队在选题、立项、答辩、实践等过程都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各种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亲身经历选题立项、课题实践、数据分析、撰写论文等过程,将在学校学到的书本知识和实践技能真刀真枪地运用到实际项目课题中去,能够增强实践和组织能力,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Z]. 2005.

[2]刘成友.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什么[N].人民日报, 2006-09.

[3]周甜,王如海.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保障机制[J].南通大学学报, 2002(4).

[4]学生参加拿两个学分教师与评职称挂钩温大学生社会实践=选修课[N].温州日报,2006-07-14.

[5]游鱼.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6),144-146.

[6]刘志军.中美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比较[J].青年探索,2009(2),78-82.

作者:金阳群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论文 篇2: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研究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按照高等教育目标的要求,百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大学生深入实际、深入社会、深入生活,从而提高其全面素质的一种教育活动。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高校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指出:“青年学生只有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更多地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际,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才能树立起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而献身的信心,逐步锻炼成为有用人才。”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坚持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的殷切希望,为高校如何培养人才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所以,如何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教育教学形式。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江泽民指出: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要更加重视学生社会实践的作用,组织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在社会实践中长知识、受锻炼、见世面、做贡献。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几乎都是清一色的高中毕业生,主要经历就是从家门入校门,缺乏社会实践。长期脱离社会实践,一方面容易造成大学生认识的片面性和思维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容易造成大学生艰苦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所以我们要在加强政治理论教育的同时,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实践让大学生走出校门,开阔眼界,增强感性知识,获得亲身感受和体验,从而真正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提高认识水平,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价值认同感和历史责任感。

2帮助大学生锻炼毅力,培养品格

实践是大学生毅力形成的关键。一个人毅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实践活动的具体化、对象化的过程,在成功与失败的磨练中得以实现。同样,大学生品格的形成,也必须经过实践。社会实践,还能使大学生在具体的活动环境中受到感染,容易将社会公认的法律制度、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等因素吸收到自己的思想中,从而内化为个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良好的品格。

3帮助大学生增长才干,奉献社会

在大学教育中,我们不仅要使大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高能力、增长才干,而且要培养学生承担社会责任、奉献社会的意识和品质。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使主观意识见于客观,达到知行统一,可以提高认识、选择的能力;通过独立设计实践方案,与各方面人士广泛交往,多次反复试验,解决实际问题,总结实践成果等,使社会活动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得以提高;社会实践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迫使大学生深入思考,综合分析,激发创造灵感,改变大学生创新能力差的现状。胡锦涛指出:我们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正是抓住了大学生的“兴奋点”,让他们在起作用中“受教育”,在做贡献中“长才干”。因此,我们要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增长才干,同时用自己所学知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设计每项社会实践活动内容,都应以表现和锻炼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为原则,让大学生学以致用。高校要根据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情况,不断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范围,丰富和充实社会实践的内容,分阶段、分层次设计实践方案,构建贯穿大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的社会实践内容体系。

第一,对于低年级大学生,社会实践应以军事训练、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等形式为主。重在让学生了解国情,认识社会,增强建设国家、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第二,高年级学生要注意紧密结合所学专业,以实践服务、专业实习、创业实践为主,充分发挥技能优势,在实践服务中接受进一步的教育,增长才干,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第三,各年级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都应包含道德实践的内容,因为道德实践具有自我教育、自我规范、自我完善的功能,他对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境界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组织到学生开展道德实践活动,要引导他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日积月累,习惯成自然。同时,要围绕主题如社区共建、环境美化、文明礼貌等开展活动,通过活动,让大学生为社会公益事业做贡献。

三进一步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对策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在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推动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但是,如何更深入、有效的开展好此项活动,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和培养社会主义跨世纪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作用,需要我们去思考、探索。

1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高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

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教学形式,是高等教育的专业性要求,也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要探索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把社会实践纳入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的经费,并使之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即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实习锻炼等各个环节都要有所体现。

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任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必须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同时鼓励专业教师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工作。干部、教师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应纳入工作量进行考评,对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及时总结表彰,树立典型。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对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高等学校党建和教育教学评估体系。

2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社会实践基地起着聚集人才、优化资源、示范辐射的作用。按照《意见》提出的要求,高校要主动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部队、社会服务机构等联系,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从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使学生受锻炼,单位见效益。做好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要做到两点:一是有效,二是稳定。有效就是要切实发挥社会实践基地的作用,真正发挥各类实践基地在学生道德素质养成、技能提高、服务社会中的作用。稳定就是要围绕基地建设长期开展活动,避免走过场。学校要根据基地的需要和要求,致力于为基地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学生的素质,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到基地进行锻炼,建立与基地之间的长期联系与合作。

3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保障体系

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组织保障,要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和管理机构,负责活动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科学指导和考核评估;二是经费保障,要建立专项经费、基金和社会资助相结合的经费投入机制,为社会实践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其他物质条件;三是师资保障,要选派足够的教师担任重点团队、重点项目的带队指导老师;四是基地保障,按照社会实践基地化的要求,学校、系部都要建立一定数量的校内外实践基地;五是制度保障,要建立健全社会实践的活动考核、评估、奖励的各项制度。

4广泛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

由于我们现在还处在经济发展时期,国家教育经费的投入还是有限的。所以要持久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经费、内容等方面必须争取社会的支持。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许多地方和单位为学校提供了经费、食宿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为这一活动的开展创造了一定的物质条件。许多地方和部门希望与高校建立定点、定向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以保证实践活动的稳定性。作为学校应广泛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把社会实践活动持久地开展下去。一方面要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要坚持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互惠互利,双向受益”原则。在确定活动内容时,既要考虑学生思想和能力的提高,也要有利于地方“两个文明”建设,让学生在服务中实现参与,在贡献中受到教育。

高校20多年来的社会实践活动反复证明,它不仅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一种形式,更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沃土。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寻找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发展的新思路,为推动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发展,为培养和造就当今社会之有用人才而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1987.

[2]胡锦涛.在全国高校共青团工作观摩座谈会上的讲话,1984.

[3]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98.

[4]张耀灿.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加强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1).

[5]于小云,王辉.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6]杨昕宇.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J].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作者:李莉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论文 篇3:

“双创”教育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研究

摘要: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近年来各高校团委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构建实践育人体系,促进乡村振兴。本文基于“双创”的教育视阈,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并提出有效对策。

关键词:社会实践;双创教育;高校

一、引言

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团中央首次号召全国大学生积极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活动旨在全国高校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让学生通过“科技下乡”“文化下乡”“卫生下乡”来充分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自此,全国高校逐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道路标注了鲜明的时代坐标和精神导向。

二、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组织服务力度不足,缺乏深入长效机制

现阶段高校存在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重视程度不足、动员组织能力欠缺等问题。首先,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形成充分的认识,习惯于将社会实践集中在寒暑假,并没有覆盖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而这种仓促的时间节点也容易引起学生参与少、准备周期短、内容肤浅等诸多问题,导致了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尚未成熟。其次,高校在正式的实践过程中也并没有扮演好组织者的角色,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识不够全面,如安全保障问题、实践函调问题、资金支持问题、评优奖励问题、宣传推广等问题缺乏系统性管理。最后,在成果汇报阶段,部分高校也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注意到社会实践成果的转化与社会协同方面的效应,这就让优秀的成果失去了原本的价值。

2.缺乏专业有效指导,教师资源严重不足

学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因此在现实的实践过程中,往往需要学校与指导老师的有效指导。如何用专业老师的经验赋能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诚哉斯言,高校的课程设置方面以知识书本考核为本位,淡化了“第二课堂”与劳动培养的系列课程。此外,高校教师缺乏主动性,参与人数极少,甚至存在老师挂名带队的现象,这显然不符合实践育人的理念。虽然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近年来众多高校将“第二课堂”纳入师生考核方案,三下乡参与的实践队数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距离专业知识指导的精准实践存在一定差距。

3.实践活动形式单一,创新意识淡薄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全国高校的开展,实践队数量也逐渐上涨。我们从各类网站都能够看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闻,探其渊薮,大多实践内容较为肤浅,形式也较为单一,缺少创新与内涵。高校作为组织者的角色,应当发挥指导作用,提供资金、师资等方面的支持,部分高校尚未构建社会实践成果转化长效机制和实践孵化体系,这也导致了学生多社会实践抱有急功近利、浅尝辄止的态度,不利于深入探索,违背了社会实践原本的含义,阻碍了育人体系建设的长远发展。

三、构建高校“雙创”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路径

1.加强宣传,完善长效实践机制

为响应党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大方针,高校应当积极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首先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社会实践体系,涵盖宣传动员、实践引导、安全保障、资金支持、激励考核等各个方面。

高校在实践开始之前,需要做到充分谋划、积极动员,将学生放在首位,切实履行教育主体责任。第一,高校可以通过科学实践课程建设推行实践化、实战化的场景教学模式,延长大学生社会实践生命周期,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思、践、悟,提高参与积极性。第二,高校可以通过发放启动资金与奖励资金等形式,提供财力支持,鼓励大学生开展项目化的深入实践,发扬勤奋钻研的大学生风采。

在实践过程中,高校应当把学生安全放在第一位,切实保障学生生命财产安全,做好疫情防控等工作。其次,建立一套完善的实践跟踪模式也尤为重要,高校通过跟踪实践队的实践报备、宣传报道、需求反馈、社会关怀等信息,不仅第一时间可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且能提升高校融媒体思政教育的社会影响力。除此之外,高校作为全方位培养社会人才的天地,要想提高学生实践水平与层次,就有必要建立一定数量的实践基地。通过“校企合作”“基地共建”等方式来实现人才“双培养”,让力行实践也能够“回归”课堂,更好地让理论联系实际。由此,学生可以带着实践中的问题,在课堂中学习和思索,有助于他们发挥课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最后,高校应重视成果收集阶段,充分发挥系统性、理论性的指导和科学评定作用。

2.加大师资投入,开设实践金课

高校教师应当在学生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给予学生有效专业的指导,鼓励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给厦门大学学生张宏樑的回信中说道,“你们虽然读了很多书,但书里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众实践结合,才能把水分挤掉。要给书本上的知识挤挤水,才能得到知识干货。”后来,习近平总书记带张宏樑去地处厦门海防最前线的何厝村调研,指导他去正定进行旅游经济学的社会实践,甚至亲自帮他修改关于正定土地集约化的毕业论文。张宏樑毕业之际,习近平总书记送给他“志存高远,行循自然”这八个字。他叮嘱张宏樑说:“这八个字,你要好好体会,立志的同时,要务实、要实干。”高校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亲身力行为模板,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凝聚力,让老师带领学生走向社会,见识社会,体味社会。除此之外,高校应当积极推进实践课程的案例库建设,让师生通过社会实践感受新时代祖国的新变化,并制作成教学案例充实到思政课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诚哉斯言,高校应当重视教师的能动性培养和实践课程建设,树立起良好的师生共讨的研学风气,加快专业师资培养,完善实践类别的教师评价指标,开设实践“金课”,注重实践教学,加强校地校企协同建设,将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只有把社会实践做到“常态化”“体系化”“制度化”,涵盖在学生的成长学习生活中,才能做好具备大学生深度的社会实践这篇大文章。

3.打造实践孵化平台,注重“双创”协同育人

社会实践是孵化“双创”项目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不二法门。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新趋势下,高校有必要建立健全实践项目孵化体系,注重“双创”与实践的协同育人,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品质,从而破解就业难题。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为例,学校致力于打造“三全五跨”的“双创”实践育人体系,将实践教育全方位融入教育教学,破除传统理论教学高度集中化的桎梏,引导全体教师参与,面向所有学生倡导“尊重个性,提倡自主”。

对于社会实践项目单一这个难点,若能与“双创”项目有机结合,赋予项目持续化的生命周期,不仅能够解决实践周期短、内容浅的问题,还能够促进大学生的深入研究,孵化出新的科研项目。针对实践经费少这一学生急难愁盼的问题,高校各部门发挥联动协同作用,把学生放在本位,共同保障学生的科研经费。综上所述,高校可以通过“双创”与实践的结合,提供专业师资指导与“双创”经费支持实践项目的开展。同时,对于敢于探索的优秀实践项目,学校应予以支持,制定一套完善的成果评价考核机制给予实践队奖励,并将成果积极转化,挖掘项目存在的价值,反哺社会关注。除此之外,高校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应根据专业特色、擅长领域、个人兴趣等方面培养特色化、品牌化的实践项目,充分落实人本主义的要求,关注项目传承持续性,形成以“乐高”模式驱动学生成长的育人机制,帮助大学生实现个性化、自主化的发展方向寻求解决方案,提高社会竞争力。

四、结束语

随着实践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高校越来越重视实践育人这一时代课题。科学认识和定位社会实践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不仅是教育改革持之以恒的方向,也是教育主动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关键所在。高校应当立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教育探索,将“双创”教育融入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中,丰富教育内容,赋予教育以时代基因。

参考文献

[1]张超.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1,37(07):94-97.

[2]周仲海,朱昌平,陈秉岩,刘丹平,朱晖.“双创”背景下协同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07):23-26.

[3]张沁.浅谈劳动教育价值引领下的高校“双创”教育[J].就业与保障, 2021(08):157-158.

作者簡介

杨鹏,(1989年—),男,江西抚州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学工部、团委秘书,中级辅导员。

作者:杨鹏 徐一铭

上一篇:工商联工作总结(3篇)下一篇:上半年双联工作总结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