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域下大学生职业发展研究的论文

2024-05-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社会学视域下大学生职业发展研究的论文(精选7篇)

社会学视域下大学生职业发展研究的论文 篇1

一、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概念及内容

(一)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概念

对于职业发展教育的概念,并没有明确的定义,通过对现有的职业教育的描述可以发现,职业发展教育具有十分广泛的内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求职择业指导、就业创业教育等内容都是包含在职业发展教育当中的。从目的上来看,职业发展教育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对就业树立正确的观念,从而良好的实现就业,同时,通过职业发展教育,大学生还可以学会对自己的职业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定位,从而更好的在岗位上发光发热。

(二)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内容

教育的内容主要包含四个方面:

第一,职业理想,所谓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于自身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的向往及追求,无论是从事何种类型职业的人们,都会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而职业理想对规划所起的作用就是调节和指导。对于大学生来说,树立职业理想的过程就是对心中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通过职业理想的教育,大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进而根据理想实行科学的规划,以便于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

第二,职业素质,对于一个人来说,无论是从事何种工作,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而这就是职业素质,不同的职业所要求具备的职业素质也不相同,通过职业素质教育,可以有效的培养出大学生的个人职业素质,从而真正的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

第三,职业能力,人的能力是要在具体的活动中才能体现出来的,同理,职业能力也需要在职业活动中才能表现出来,职业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了人们完成职业任务的好坏。一般来说,职业能力中包含三项内容: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社会能力。在职业发展教育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而这也是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

第四,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创业素质的教育活动,从广义上来看,创业教育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从狭义上来看,创业教育是指一种能力,创办企业、从事商业活动的能力。而职业发展教育中的创业教育,是指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帮助大学生掌握全面的创业知识,以便于帮助大学生实现自身的创业梦。

二、大学身职业发展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发展教育的渠道比较单一

高校毕业生就业不仅仅是单纯的找工作这么简单,还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可以说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高校、社会及政府都包含在其中,而且三者之间需要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互动,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系统的功能,促进大学生的就业,但是实际的情况是这三者之间缺乏互动,阻碍了系统作用的发挥。大学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的方式有很多种,理论上,这些发布就业信息的渠道之间应建立良好的沟通与联系,但是由于行政隶属关系不同,他们之间缺乏有效地沟通与合作,导致毕业生所能获得就业信息渠道比较单一。

(二)大学生自身对职业发展教育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对于职业发展教育,很多大学生还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单纯的认为这只是“一门理论课程”,因而在实际的学习过程当中,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从而阻碍了职业发展教育作用的发挥。子所以学生会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主要是由高校的`不重视造成的,而且当前的职业发展教育还不完善,从而使大学生在面对职业发展教育学习时,随意性比较大。另外,大学生还处于各种观念的形成时期,因而其所具有职业价值观十分的不稳定,这也影响了其对职业发展教育的认识。同时,对于社会上的就业环境,大学生还缺乏足够的评估,因而也并不重视职业发展教育。基于此,由于学生自身不重视,严重的阻碍了职业发展教育的发展,影响了职业发展教育积极作用的有效发挥。

三、职业社会学视域下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

为了更好的加强政府对职业发展教育的支持,就需要提高政府对职业发展教育的认识,从而有效地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以资金投入来促进高校职业发展教育的发展。另外,政府还要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执行监督作用,督促高校科学的开展职业发展教育,政府可以定期的对高校职业发展教育情况验收,并及时的反馈验收结果,从而有效地促进职业发展教育的发展。

(二)高校加强职业发展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职业发展教育的有效的开展依赖于教师的专业水平,为了有效的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力量,高校建立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研室”,教研室成立之后,在教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教学编制改革,在过去,高校的职业发展教育授课方式为大班授课,改革之后,变为小班授课的模式,并且将其设置为必修课与选修课职业指导课专项学分;

第二,教学方法改革,在教学的过程中,理论的讲解与实践并重,二者共同发展,另外,教学方法多元化,案例分析法、情境模拟法、实地参观法等交替教学,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职业发展教育的实际教学效果;

第三,作业内容改革,在进行作业设置时,实践性的作业占据大部分的比重,从而强化大学生的实践性机能,更好的实现就业;第四,教学评价改革,不再简单的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而是以多元化的方式进行评价,而且评价的内容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另外,在课堂设置方面,不再简单的在学校中进行教学,还结合了实际教学,通过职场模拟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改善社会其他组织环境因素

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传播的形式和方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大学生在进行就业时,需要大量的就业信息,政府应该利用网络加强信息平台的建设,并在信息平台上将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公开,同时,也可以将大学生的相关信息进行公开,以便于用人单位和大学生进行双向选择,此外,政府还应建立起全面的就业信息服务查询系统,这样一来,不但大学生可以查询相关的就业信息,用人单位也可以获得很大的便利。

四、结论

社会学视域下大学生职业发展研究的论文 篇2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促进了非营利组织的产生和发展。非营利组织不但能有效弥补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的内在缺陷, 而且有能力承担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些特殊职能。然而, 我国的非营利组织遇到了发展瓶颈, 进一步发展面临挑战。社会资本理论能够在现有的政治体制和文化背景下缓解和解决非营利组织目前所面临的主要困境, 有助于其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社会资本与非营利组织

社会资本 (social capital) 是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 盛行于90年代的一个国际性学术热点。这一概念最先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提出, 之后又有众多学者对社会资本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解读, 从而使社会资本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广泛地被人们知晓。

皮埃尔·布尔迪厄认为社会资本的实质是社会关系网络, 能够为网络中的成员提供赢得声望的“凭证”, 这是一种现实或潜在的资源。詹姆斯·科尔曼倾向于将社会资本作为经济学中的“资本”看待, 强调社会资本增值的功能特性。而罗伯特·帕特南关于社会资本的网络、规范和信任观, 是目前为人所接受最广泛的一种观点, 他认为社会资本能够充分解释合作困境问题。学者林南则认为, 社会资本具有资源特性, 这种资源不为个人直接占有, 而是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之中, 必须与他人交往才能获得, 缺乏这些资源的人们可以通过直接的社会网络而获取。

在笔者看来, 与促进非营利组织发展关系最为密切, 也最具有解释说明性的观点应该是帕特南的社会资本观。帕特南观点的主要贡献在于, 他将社会资本定义为由公民信任、互惠和合作有关的一系列态度和价值观所构成的, 其关键是人们倾向于相互合作、信任、理解和同情的主观世界所具有的特征。他所提炼总结的社会资本三要素:网络、规范和信任, 与非营利组织的诸种特性息息相关, 在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一, 非营利组织的志愿性表明非营利组织的活动以志愿性的合作为基础。在现实社会中, 人类的理性因素往往会造成“囚徒困境”, 志愿性的集体行动并不容易达成。社会资本在解决志愿性集体行动困境问题上, 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互惠理论原则。镶嵌于网络中的个人只有先考虑帮助他人获得利益, 才能从中获取自己的利益;而相互的承诺与信任可以促使个体更容易遵守集体行动的规则, 避免搭便车的现象。另一种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集体行动的困境通常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相关, 而集体行动的困境可以通过利用外部的社会资本来加以克服, 因为人们可以借用原有的社会联系来解决信息不对称和执行力不足的问题。因此, 我们可以发现社会资本对于非营利组织志愿行动的达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第二, 非营利组织的民间性表明非营利组织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社会组织, 组织的生存与发展主要依赖于外部的社会资源。正因如此, 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付、企业资助和个人捐款等方面, 而组织的人力资本则需要通过招募自愿者的渠道获得, 由此看来非营利组织筹资能力和人员招募能力需要广阔的社会关系网络作为支撑。社会资本作为资本的表现形式之一, 正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社会网络关系之中并能够被行动者投资和利用以便实现自身目标的社会资源。非营利组织所拥有的社会网络越开放, 所获得的非重复性信息就越多, 就越利于建立与加强和政府部门、企业单位的合作关系, 拓宽招募组织成员和筹集资金的渠道。可见, 强调拓展社会关系网络的社会资本对非营利组织生存和发展所需资源的获得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三, 获得广泛而持久的社会信任是非营利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关键。非营利组织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本均来自于社会, 社会成员依照组织行为是否公益性的价值判断, 决定是否将自己的财产无偿地捐助给组织。非营利组织所要追求的公信力, 就是公众对组织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它是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关键。公信力的增加, 可以减少公众对组织的不信任感, 从而降低信息交流的成本, 提高组织的行动效率。在社会资本理论看来, 与他人联系越密切的主体, 就越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 也越容易信任他人。帕特南网络、规范和信任的三要素社会资本理论表明, 广泛地构建非营利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和组织外部的关系网络, 使组织与公众展开多领域的交流与互动, 能够使组织获得更多的社会信任, 从而提升组织的公信力。故而, 社会资本在加强非营利组织的社会软实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主要困境

1. 合法性困境是我国非营利组织面临的第一大困境

非营利组织的合法性是组织获得社会认可的前提, 其合法性应该包括政治合法性和社会合法性两部分。从非营利组织的类型来看, 非营利组织分为自上而下型和自下而上型两类。所谓自上而下型是指由政府扶植成立并直接或间接受到政府各种特殊的资助、支持以及控制或支配的组织, 它们在开展活动和运营管理等许多方面, 既得到来自政府的种种特殊照顾, 又受到来自政府的支配和控制。这类组织获得政治合法性较易, 而获得社会合法性较难。自下而上型的非营利组织则是民间人士自发成立并自主开展活动的组织, 组织各方面的主要来源也多通过自下而上的渠道获得, 大多来自群众的捐助。这类组织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 却难以得到法律的认可。这一点在现实社会中的直接表现就是非营利组织普遍存在的登记难问题。在社会资本视域下, 自下而上型的非营利组织在社会关系网络结构上缺少了政府这一极为重要的要素, 成为“非法”组织, 严重阻碍了该类组织社会关系网络的拓展, 使其在社会网络关系经营方面举步维艰。

2. 公信力缺失是非营利组织面临的又一困境

公信力是非营利组织获得社会公众认可和信任的能力。良好的公信力对于非营利组织获取政府、企业以及社会民众的支持并与之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从而形成非营利组织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结构具有重要的作用。众多学者研究表明, 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缺失与组织责任意识薄弱、管理机制疏漏、监督机制不严和法律制度不健全有关。而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看, 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缺失则与组织社会资本的匮乏联系更为密切。由于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表现在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而组织责任意识淡薄、独立性不足等因素使得组织的信任资本匮乏, 而这一点, 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组织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社会捐赠为例, 由于信息不对称, 捐赠者对非营利组织的捐赠使用无法持信任的态度, 从而显著影响人们的慈善行为。公众无法了解组织行为的社会效益, 从而无法判断其公益性, 进而丧失对组织的信任。

3. 组织能力欠缺是我国非营利组织面临的第三大困境

从社会资本的角度看, 由于社会资本的匮乏, 我国非营利组织普遍存在着合作能力不足、筹资能力不足、吸纳志愿者服务能力不足等困境。不可否认, 这些困境的产生与我国公民社会发展不足的客观因素有关。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公民没有足够的能力捐资给非营利组织, 而组织中工作人员待遇过低又使得参与非营利组织的志愿者大大减少。如此一来, 组织可利用的资源就极为有限了。同时, 我们不得不承认, 我国的非营利组织较多存在被动接受他人捐助的依赖思想, 而缺乏自我“造血”供给的主动性。在社会资本看来, 合作能力、筹资能力和人员招募能力的不足显然与组织社会关系网络的缺失紧密相关。自上而下的非营利组织在推动志愿服务时仍然更习惯于借助政府的行政力量, 严重影响了志愿者的热情与忠诚。而自下而上的非营利组织则更多依靠发起人的个人魅力和家庭式的管理来吸纳志愿者, 缺乏科学的自愿者管理机制。社会资本注重组织社会关系网络的构建, 从而能够帮助非营利组织很好地解决以上困境。

四、培育社会资本, 促进非营利组织发展

我国非营利组织培育社会资本的策略, 其核心是生产出更为丰富的社会资本, 提升组织在社会中的认可度与信任度, 拓宽组织的社会关系网络, 以便更好地与政府、企业和民众形成良好的合作。根据帕特南对社会资本的界定, 笔者拟从合作规范、信任和网络三个方面对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作以下思考。

1. 利用规范、信任和网络的相互作用, 解决非营利组织的合法性困境

众多有关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研究表明,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普遍面临登记难的问题, 造成了组织发展的合法性困境。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登记实行双重管理体制原则, 即是指对非营利组织的登记注册管理及日常管理实行登记管理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双重负责的体制。业务主管单位负责非营利组织筹备申请、成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前的审查。而在审批方面, 由于存在着审批标准不明确、审批机关自由裁量权过大等问题, 以致审批机关是否审批通过常常因人而异。在这种情况下, 登记难问题除了从根本上要依靠我国相关法律和规定的逐步健全之外, 从社会资本的角度看, 非营利组织还可通过发展组织内部成员的人际网络关系来实现组织的目标和利益。

在社会资本理论看来, 这里的“关系”和“熟人”就是组织的人际网络资源, 而这种资源又有利于组织获得信任的资本, 从而降低组织的交易成本。社会资本像齿轮之间的润滑剂, 让一个社会平稳运转。在人们普遍信赖他人而又值得他人信赖的地方, 人们较多地与周围的人通过所熟悉的行为方式打交道, 因此, 每一笔交易和每一种社会事务都可以花较少成本, 而无需花时间和金钱去试探打交道的对方是否值得打交道。如果非营利组织中的成员拥有与政府部门相联系的关系网络, 无疑会大大降低组织与政府之间的交易成本, 减少审批登记方面的阻力, 从而获得合法的社会地位。因为社会关系能够强化社会成员之间的身份认同, 使组织成员享有共同的利益和资源, 而社会资本作为一种蕴藏于社会网络关系和社会组织中的无形资产, 可以带来有形的社会效益。

2. 培育信任资本, 有助于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提升

所谓信任, 就是主体主观上的价值认同, 对于非营利组织而言, 则表现为组织的公信力。非营利组织来源于社会, 公民的信任和认同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社会资本理论指出, 普遍的社会信任, 可以减少组织行动的阻力, 降低行动的风险和成本, 为组织创造稳定的外部环境。对于非营利组织而言, 组织的公信力来源于利益相关者的责任。非营利组织要获得公众的信任, 就应该强化组织自身的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 追求公益性目标, 帮助社会公众实现自身的利益。从这方面来看, 非营利组织应该从服务社会, 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的角度出发, 维护和实现好群体公众的利益, 履行组织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从而获得可靠的社会公信力。

据笔者调查了解, 武汉民间环保类非营利组织“绿色江城”组织发起的“新公民计划”公益环保活动, 以环境教育图片巡回展的方式, 加强了对农民工子女的环保教育。该活动不仅获得了市教育局、市环境保护局、团市委和南都公益基金会的大力支持, 还得到了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等社会权威媒体的宣传和报道, 极大地提升了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可见, 非营利组织通过开展有效的实际行动从而获得知名度和美誉度, 是获得社会公信力的重要途径。

3. 培育网络资本, 促进组织能力建设的加强

根据布尔迪厄的观点, 社会资本是个人在社会结构中的社会网络联系以及成员资格, 这一网络联系和成员资格有助于个人目标的达成, 并像货币资本、人力资本一样可以获得回报。社会关系网络蕴藏着资源, 但社会关系网络本身并不能产生投资的效果, 只有当这些资源依托社会关系网络的存在被动员起来的时候, 也就是当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这些资源被人们在工具性行动中所获得的时候, 这些社会资源才具有资本投资的效果, 才能够被称为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理论还表明:通过社会关系网络获取资源的能力与网络的强度呈正相关性。关系越强, 获取的社会资本越可能正向地影响表达性行动的成功, 而关系的强度则与互惠、信任和承认的义务有关。可见, 非营利组织要获得人力、物力等方面的资源必须以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为基础, 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较强的关系网络。

我国非营利组织在建立社会关系网络时, 要特别注重保持社会关系网络的开放性, 并积极寻找社会关系网络的连接点, 将新的关系网络嵌入原有的关系网络, 拓宽组织社会关系的网络边界, 从而给非营利组织带来直接的现实利益。如建立与政府的良好关系网络, 就能够帮助组织获得丰富的稀缺性资源, 使组织的活动目的更容易达成。在“绿色江城”开展的“爱我百湖”志愿行动中, 该组织正是由于与当地政府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才获得了政府提供的关于武汉湖泊的重要信息资料, 为“爱我百湖”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而与社会企业组织建立良好的关系网络, 则能够拓宽组织的资金筹集渠道。从社会资本的角度看, 筹资网络的建设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建立以产品为导向的筹资网络。非营利组织依靠自设公益项目, 通过组织高级管理人员的社会关系网络来筹资。二是建立以推销为导向的筹资网络。非营利组织通过专门筹资人员所形成的社会网络来宣传公益项目, 寻找更多的潜在捐资人。三是可以考虑建立以捐赠者为导向的筹资网络。非营利组织根据潜在捐赠者的意愿, 设计、规划公益项目, 把社会需求与捐赠者需求结合起来, 通过项目活动和捐赠者的个人关系网络吸引更多社会资源。

参考文献

[1].包亚明.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2].燕继荣.投资社会资本:政治发展的一种新维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罗伯特.帕特南著, 王列, 赖海榕译.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

[4].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理论.张磊,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5].曹现强, 王佃利.公共管理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6].赵维, 李佳, 纪秋发.京沪穗慈善捐助调查.时代潮, 2003 (15) .

[7].李宜钊.投资社会资本: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另一种策略.海南大学学报, 2010 (2) .

[8].成志刚, 周批改.非营利组织管理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

社会学视域下大学生职业发展研究的论文 篇3

一、高职学生社会能力研究成果及不足

(一)高职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的现状研究

高职学生偏低的社会能力已成为其专业能力学习、高质量就业和后续发展的阻碍,这一现状已经引起部分高职教育研究者的关注。笔者曾采用《全国职业核心能力统一测评》(简称 ZHPC)编制了《高职学生职业社会能力问卷》,对几十所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能力进行了抽样调查,薛小明学者采用职业核心能力测评卷对甘肃省四所高职院校 369 名大学生进行了测评,调查结论基本一致:一是高职学生的社会能力偏低,二是高职学生不同群体的社会能力参差不齐,三是高职师生对社会能力培养重视不够。

(二)高职学生社会能力培养对策研究

大学生的社会能力很重要,其培养对策就成为研究的重点,相应的成果也很丰富。培养体系方面,要求建立自身、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共同参与的培养体系。具体措施方面,强调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中都要有培养社会能力的具体内容。笔者认为,可以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在融合现有社会能力培养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编制《高职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等教材并付诸实施。可以借鉴小组社会工作的相关思路和做法,开展团体活动培养社会能力。可以考虑在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中增加培养社会能力的目的和相应的任务,并配备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

(三)需要深思的几个问题

培养对策虽然指引了培养的方向和思路,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主体意识如何培养、政社支持系统如何建立、几个途径如何交融,等等。作为社会能力培养的对象和受益方,高职学生一方面要意识到社会能力在今后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培养活动中,另一方面根据差异化原则,积极评估自身社会能力的缺陷,不断改进和提高社会能力水平。培养体系方面,政府应创造良好的培养环境,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引导社会各界关心高职学生的社会能力培养,从而形成家校政社共同培养的良好氛围。培养措施方面,应鼓励老师深耕社会能力培养的项目化教学改革,打通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三个途径间的壁垒,促进相互间的交融。

二、高职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一)主体意识形成的心理学基础—核心价值观

社会能力包括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形成和运用的核心在于价值观。综合学者们的观点,本文认为,价值观是人们对周边的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和对自身行为结果的意义与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它反映人们对事物与行为是非和重要性的评价,即判断哪些是好的和哪些是重要的。“价值观”是一把“尺子”,它支配着人们衡量、评价一切人和事并做出选择,所以它是促使自我认识、自身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形成某一行动主体意识的心理基础,即人们如认为某件事情或某项行动很有价值或很重要,他们就会自发地积极地去做,反之亦然。社会能力价值观是行动主体对社会能力的认识与评价,它在社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发挥能动作用,即意识到社会能力的重要性并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社会能力。学生对社会能力价值观的认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学校、家庭与用人单位对社会能力的重视程度、社会的主流意识和个体因素等。诸多因素中,个体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个体只有受到外界的良性刺激,才能形成比较正确的社会能力价值观。

(二)途径间交融的哲学基础—实践的逻辑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基础,对认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们的认识离不开实践活动,认识的产生、发展、检验和归宿都离不开实践。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性循环。教育学本身就是实践哲学,它是指向个体的具体的完整的生存能力的实践哲学,教育来源于并且归根于实践的“生活世界”的需要。不管是教育者还是教育对象,他们都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认识,再去指导实践。作为教育学的基本范畴,社会能力的培养也要遵循实践逻辑。首先,社会能力的培养智慧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在实践中追随社会能力不断变迁的时代内涵,在实践中选择培养的内容和形式。其次,高职学生的社会能力培养有其特殊性,应考量高职学生社会能力现状和现有培养问题,根据高职学生社会能力培养原则以及遵循职业教育内在规律性这一实践逻辑而展开研究。最后,社会能力的实践活动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能力是一种生存能力,具体水平需在实践中检测和提高,实践是唯一的检测标准。

三、高职学生社会能力培养途径再思索

(一)满意度调研是树立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促建政社支持系统

1、水环境教育是形成社会能力价值观的载体

一直以来,价值观的渗透教育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和开发。教育者会指导学生怎么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但是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只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和技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能够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可想而知,价值观教育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可以借鉴国外价值观教育的一些做法,如形象教育和渗透教育。形象教育和渗透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形象”是载体,“渗透”是手段,最终达成价值观教育的目的。教育者让学生参与具体的活动,让具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参与活动和处理问题中,会碰到价值判断和事物取舍的问题。通过研判老师的做法,学生会自觉地去修正自身原有的价值观,自觉地形成价值认同。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价值辨析、价值判断和价值评价等能力水平,进一步地会促进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和解决问题等社会能力的发展。当然,在实施教育活动中,要对活动载体有个选择,选择的标准就是看其有无宽泛的内涵。

水环境教育的内涵十分宽泛,从历史到现实、从知识到文化、从管理到技术、从生态到安全、从现代化到国际化都可以作为水教育的切入点。水教育的内涵结构可以作以下考虑:第一水传统和水文化,它是水教育的引导内容,指向水习惯的践行。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有关水的民间文化和民俗活动培育人们对于水的积极使用的集体意识,形成公众共同参与水资源共享共管的良好社会氛围。第二水资源和水知识,它是水教育的基本内容,指向水伦理的践行。通过水资源的教育帮助人们客观地对待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遵循合理的伦理规则。第三水科技和水管理,它是水教育的高新内容,指向水科学的践行。加强公民对先进水设施和水技术了解的教育,开通公民体验先进水科技的渠道,提高水管理的现代化水平。第四水生态和水安全,它是水教育的深层内容,指向水保护的践行。水安全教育实际上是水问题的综合素质教育,使人们认清水安全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并树立水保护的信心,引导人们严格按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实施水资源的全面保护。第五水现代化和水国际化,它是水教育的拓展内容,指向水规划的践行。水现代化的教育必须具备国际视野,同时要立足于国家和地区水资源中长期规划的制定,一些国家解决水问题的基本经验值得我们借鉴。高职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水环境教育,就会形成水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能力价值观。

2、满意度调研能促建政社支持系统

通过师生对水环境治理满意度的调研,一方面可以了解水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现状,另一方面也会促使学生思考保护水环境的诸多问题: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推进各类面源的污染防治工作,如何正确行使政府职能并做好水环境治理的保障工作,如何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并提高居民的满意度。如果这些问题的对策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那么调研活动就能够获得政府和社会的广泛支持,从而在实践中锻炼高职学生的社会能力就成为可能。

(二)满意度调研是培养社会能力的实践平台,促进途径间的交融

1、社会调研有助于提高与人沟通能力

与人沟通能力是指在人际交往活动中,通过谈论、演讲和书面等方式,来阐述观点、增进情感、获得和共享信息的能力。在社会调研活动中,前期小组成员间要就调研方案进行充分沟通;中期收集资料过程中无论是采用问卷法还是访谈法,都需要与人沟通;后期小组成员还要就问题对策与调研报告进行深入沟通,所以整个调研活动离不开沟通。当然,在调研中也会遇到不少问题,如不讲究提问的技巧、不考虑被调查者的文化程度、不会因势利导等。正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增强了与人沟通的自信心,提高了自身的沟通能力。

2、社会调研有助于提高与人合作能力

与人合作能力,它是指根据工作需要,共商合作目标,彼此配合,并不断改进合作方式和改善合作关系的能力。在调研活动的各个阶段, 都需要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以及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由于受到父母行为方式的影响和父母的过分溺爱,高职学生的合作能力普遍不高。针对这一现象,可以成立若干调研小组,根据优势互补的原则,考虑人员搭配和组建团队。小组成员既能独当一面,又要求彼此配合,大家通过集体合作完成小组任务并形成优秀的调研成果。通过调研活动,学生们既能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又能提高他们自身的组织协作能力。

3、社会调研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是指能够精确地把握问题的实质,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案,利用周边有效资源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能力。社会调研是研究者针对某一社会现象选择某个角度运用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对策的过程与活动。调研者一方面要有问题意识,另一方面要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了解与认识。高职学生由于理论知识欠缺和知识迁移能力不够,所以他们解决问题能力偏低。通过社会调研,深刻领悟社会现象,查阅相关理论知识,并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分析社会现象和解决社会问题中去。这样,不仅可以强化他们所学的知识,而且还可以掌握学术研究的方法,从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4、满意度调研促进途径间的融合

水环境治理满意度调研可以实现实践活动与第二课堂互动,能够培养大多数人的社会能力。首先,组建满意度调研小组。加入小组的成员除了能发挥专业特长,同时也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组织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其次,参加实践活动。将对水环境治理满意度的调查作为实践项目,在调查过程中可以锻炼他们的沟通、组织能力,促成他们好的劳动习惯的养成和意志品质的磨练。第三,结合竞赛项目。将调研项目与省级以上的竞赛相结合,在竞赛的准备过程中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水环境治理满意度调研可以实现实践活动与第一课堂互动,共同承担起培养社会能力的重任。主要途径是项目化教学。调查结束后,及时整理水环境资源,制作成画册或视频,向社会宣传水环境保护知识。当然,要使画册或视频制作得精致,就必须有专业老师的参与和指导。传媒专业的老师可以将水环境作为摄影或摄像专题制作的教学素材,文秘专业的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撰写专业画册或视频的文本,英语专业的师生可以帮忙将文字翻译成英文。

四、小结与讨论

高职学生低水平的社会能力已成为其成长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阻碍,这应引起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政府虽注意到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短缺给我国经济所造成的影响,对高职学生培养给予政策支持并加以巨大的投入,但是在高职学生的素质提升方面还有很多的施展空间,关键要转变培养观念和行政管理体制,观念变化的落脚点是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目前,地方政府中的劳动部门是与高职学院联系比较多的部门,主要负责高职学生的技能鉴定。政府培养观念和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直接体现为让更多的政府部门参与高职学生高素质以及社会能力的培养,如文化部门。

高职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需要老师们观念的转变,需要老师不仅关注第一课堂,而且要关注第二课堂和实践活动,这对老师的成长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师能通过合适的项目将几个途径加以交融,从而促进学生社会能力的发展。当然,项目的完成与学生的指导光靠一个老师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教师团队的支撑。高职院校可以在这块做大文章,出台相关奖励政策和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小娟.高职学生素质能力评价研究[J].教育研究,2013(5)

[2]姜大源.论世界职业教育的主体脉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11)

[3]高宏,高翔.对我国职业教育中关键能力研究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1)

[4]王同军.重视社会能力培养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0)

〔本文系2014年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治水视域下的高职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研究—以水环境治理居民满意度调查为例”(项目编号:2014N070)阶段性成果〕

社会学视域下大学生职业发展研究的论文 篇4

1 相关概念解析

1.1 “互联网+”概念解析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可以说,“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

1.2 大众竞技体育与“互联网+”

大众竞技体育是大众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社会成员参与进行的,以增强体质、丰富业余生活,提升运动兴趣为目的,在自发组织起来的社会体育群体成员或代表之间进行的,按照一定规则和标准举行的体育类竞赛活动。大众竞技体育日益成为全民健身运动的动力和重要形式。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迅速发展和体育产业的快速崛起,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与社会体育资源之间的供需矛盾也愈发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搭上互联网这趟快车,依托该技术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就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方式,那么,体育产业应该如何借助“互联网+”这一先进技术达到蜕变,殷俊海(2015)认为,互联网+体育可以有以下益处: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缩短成交时间,简化交易环节,提高运转效率,去中心化,增加顾客体验,特别是免费体验,形成新的增值效应。将“互联网+”引入大众竞技体育之中,将会减化组织繁琐程序,优化竞赛运行秩序,增强大众竞技体育影响力,扩大大众竞技体育影响,增加大众竞技体育为社会、企业和个人所带来的益处。

2 大众竞技体育现状

2.1 大众竞技体育发展概况

(1)大众竞技体育组织管理情况。

目前,在我国举办的大众竞技体育比赛,有各种级别,既有国家、省、市、社区或者乡镇体育赛事,也有一些事业单位、公司、企业和体育小团体组织的小型比赛。不同级别比赛的组织管理和比赛目的也略有不同,由体育局等较高级别行政管理机构组织举办的大众竞技体育比赛,一般以全民运动会的形式,推动一些体育项目的发展,以扩大体育锻炼人口,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发展为目的。由社区、街道等基层行政管理机构举办的体育比赛,一般以单项体育活动为主要竞赛内容,比如:拔河比赛、篮球比赛等,这些比赛对参赛人员要求低,参与性强,是改善人们健身水平,促进体育锻炼的有效方式。由大型企业单位出资举办的体育比赛也以单项比赛为主要形式,一般会聘请专业的体育专业人员负责整个赛程的组织,主要是以提升企业知名度,宣传企业产品,吸引顾客为目的;另外也有一些事业单位内部或者同一运动的体育爱好者团体举办的小范围内的单项比赛,这种比赛主要以提高运动技术,增进团队成员之间感情为主要目的。

(2)大众竞技体育参赛者特点。

研究发现,大众竞技体育比赛参赛者的特点也随着比赛级别的不同而略有变化。对于较高级别的.国家级、省级、乃至市级全民运动会或者单项比赛项目,通常会对参赛年龄进行组别划分,基本以青壮年为主;对于企、事业单位和一些体育团体组织的比赛,由于规模较小,一般不会根据年龄设置组别,其参与者30~50岁之间占主体。对于大众竞技体育参赛者的调查显示:这些参赛者大多受过一定的文化教育,经济状况良好,对体育锻炼有着明确的认识和了解,对于体育比赛的反应也较为积极。

(3)大众竞技体育的产业价值。

大众竞技体育能够为体育产业带来价值这是毋庸置疑的。大众体育比赛为企业提供了商机,商家在举办大众体育比赛的过程中,获得了向消费者宣传和体验使用产品的机会,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另外,大众竞技体育本身的开展也具有产业价值,举办比赛的人力、物力的付出和回报,带来的体育场馆的使用效益,都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2 大众竞技体育存在问题

(1)组织管理有待完善。

一般较高级别的大众体育比赛,有专门的行政管理机构负责策划或者专业的体育人员设计,都有着非常完善且正规的赛前、赛中和赛后的组织管理,一些中小规模体育比赛的组织管理的规范性就稍差一些,主要表现为:报名程序繁琐不规范,参赛者对比赛规程不了解,参赛者缺乏对比赛的全面了解,参赛人数控制不好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比赛的顺畅进行。

(2)宣传影响有待提升。

一场体育比赛的举办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去经营的,将比赛的利益最大化是任何比赛组织者的追求,宣传则是一个很好地提升体育比赛举办价值的形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宣传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等都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更是为宣传带来了广阔的空间。而除了一些较大型的大众体育比赛外,大部分大众体育比赛即满足于小范围内的自娱自乐,没有全面认识到宣传对比赛的影响,比赛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3)安全保障有待提高。

社会学视域下大学生职业发展研究的论文 篇5

在许多地方,有关部门在进行社会管理执法时,往往强调与公安联合执法,意图借助公安机关的强制力对社会进行“暴力式”管理。同时,许多领导处理社会问题时思维陈旧且传统,习惯对人民内部矛盾或突发事件“上纲上线”。可以说,这种社会管理方式和“维稳思维”(实质是“以暴制暴”)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或矛盾的协调,甚至会激化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在社会管理的方式上,地方政府囿于传统管理模式的路径依赖惯性,习惯于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压力体制控制社会。这种管理方式凸显了政府把自身凌驾于公民之上的思维惯性,忽视了社会公众对政府管理的主体及其行为的制约和监督,忽视了政府管理过程中公共责任机制的建设。当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公民的民主法治观念、权利意识和主体性意识有了较快发展,社会自下而上地对政府的社会管理方式进行选择、评价和监督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因此,传统的、简单的、粗暴的行政手段和惩罚手段日益引起公民的不满甚至抵制。单一性的行政化管理方式难以适应纷繁复杂的利益格局。控制型的社会管理必然依赖行政手段去推行。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管理经济社会,但在管理实践中,其实际上难以很好地应对立体的、纵横交错的新型社会利益格局。结果是造成公利和私利对立、公众和政府对抗,严重危害社会稳定。

合作网络治理理论及其适用性

总而言之,这一途径就是说,政府作为治理唯一管理主体应积极作为,以市场为导向,学习和借鉴工商管理的方法和技术,努力朝着合法、效率、负责、透明、开放政府的目标前进。公民社会的途径,与政府管理的途径不同,在公民社会的途径看来,治理是公民社会的“自组织网络”,是公民社会部门即第三部门在自主追求共同利益的过程中创造的秩序,公民社会的自组织网络是一种“没有政府的统治”,是独立于国家体制之外的,由个人组成的多元且自主的领域。公民社会涉及NGO、志愿性社团、协会、社区组织、利益团体和公民自发组织的社会运动等第三部门。公民社会的途径将治理看成是横向联合的“公民参与网络”,是一种“社会中心论”的治理观。它某种程度上把国家视为一种潜在的威胁,有将国家边缘化的倾向。合作网络的途径,这一途径试图在“网络管理”的框架内整合上述两种研究途径。一方面,它继承“自组织网络”的主要观点,将治理看成是相互依存状态下的管理,将公民社会部门看做社会治理的主体;另一方面,它也吸收了“政府管理”途径的重要观点,承认一个负责、高效、法治、透明的政府对于有效治理的`重要作用,认同“掌舵而非划桨”、“以市场、顾客、结果为导向”等新公共管理的思想精华。更为可贵的是,它不仅吸收了上述两者的长处,并且认为在网络中,政府与其他治理主体是平等的关系,需要通过对话、建立伙伴关系和借助其他主体的资源来实现依靠自身无法实现的目标。合作网络治理途径,实现了政府层面与非政府层面治理的综合,如果说政府管理的途径强调的是政府本位的治理;公民社会的治理途径强调的是社会力量本位的治理,那么合作网络治理的途径则强调政府、市场力量、社会力量三方主体的合作共治,三方主体在一定的法律制度框架下,基于公共利益的诉求,通过面对面的合作方式组成网状管理系统进行管理。

合作网络治理视野下创新社会管理范式

社会学视域下大学生职业发展研究的论文 篇6

一、学校社会工作概述及其优势

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种,主要是运用社会工作的原理、方法和技巧,协助学校改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提高适应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克服他们在成长中遇到的困难,从而使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目前,国外学校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开展学生工作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和可供借鉴的经验,虽然此项工作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其理念和方法已得到比较广泛的认可。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学校社会工作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业理念、专业伦理和专业工作方法,它与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不仅存在着契合性和互补性,而且还在许多方面显现了独特优势。

(一)“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

社会工作崇尚的是服务社会、尊重生命、尊重个体独特性的理念,其核心理念在于“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学校社会工作把学生看作是平等的、应受到尊重的个体,强调每一个学生都有成长的价值,都有发展的潜能。因此,对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我们所秉持的理念不仅仅是“助人”,更重要的是“助人自助”,即通过助人的过程来激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身的潜力,增强他们应对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社会工作理念背后有着强大的理论支撑,主要的理论有精神分析理论、认知行为理论、社会支持理论等。这些理论不仅为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学校社会工作的理念提供了多元化的视角,而且为学校社会工作的实践提供了方法和原则。对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来讲,这些理论为我们在实践层面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原则提供了确切的理论依据。

(二)比较明晰的专业伦理

伦理是对一种相关行为的标准和期望,能规范有关个人和团体的责任。经过长期的发展,概括来讲,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主要有:第一,尊重学生的原则,即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第二,援助自立的原则,即帮助学生发挥自身的潜能,克服困难。第三,资源充分利用的原则,即学校社会工作者通过努力使学生不仅能利用学校、家庭的资源,也能利用社区的资源。第四,客观公正的原则。第五,保密原则。第六,公平原则,即学校社会工作者不能因为学生的出身、性别、年龄、信仰、社会经济地位而区别对待。对于高校资助工作来讲,上述专业伦理不仅明确了作为资助工作人员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提出了资助工作的方向和要求,有助于工作人员对照专业伦理来进一步规范资助工作。

(三)比较成熟的专业工作方法

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是学校社会工作的三大基本方法。个案工作通过对个人以及所处社会环境的有效调适,促进个体的成长;小组工作是运用团体的经验和在团体中形成的动力,协助参与团体的个人获得行为的改变、社会功能的恢复与发展;学校社区工作则通过促成学校协助社区建设与发展,而后利用社区的资源为学校服务,最终使社区对学校的政策和学生的成长有所贡献。对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而言,学校社会工作的三大基本方法实则指出了开展资助工作的三个层面,即个体、团体和社区,这为目前更多关注于个体层面问题解决的资助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法。

(四)功能发挥的完善性

学校社会工作是一项预防性、发展性和补救性的服务,其预防功能是学校辅导工作体系的重要目的。学生问题在轻度时被发现并及时补救,既可以提高辅导的功效,也可以减少人力物力的支出,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对学生的伤害。对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来讲,现行的资助体系更多的是注重经济问题的解决以及问题的补救,很少关注个人的发展以及问题的预防。现实中,一些学生因经济贫困而导致的诸多问题已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学生个人的发展能力提升仍然被较少提及。因此,学校社会工作能够使我们重新考量现行高校资助体系的功能发挥,为我们从制度设计层面来完善资助体系的功能提供了依据。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过程模式”的内涵

社会工作强调:助人是一个过程。因此,我们可以把学校社会工作视域下的资助模式称之为“过程模式”。之所以提出这样的概念,一方面是由学校社会工作的理念决定的,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区别于传统的单次或多次给予的资助模式,更加强调资助的过程性和系统性。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过程模式”可以阐述为:运用学校社会工作的原理、方法和技巧,通过物质资助、心理辅导、学业帮扶、技能提升、就业援助等系统工程,充分整合个人、团体、社会等资源,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权能,并注重助人与自助相结合、干预与预防相结合,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健康成长与发展的一种专业服务模式。这种“过程模式”可以概括为:“一个目标”“两大原则”“三个层面”“四大要素”“五个基本组成体系”。

(一)一个目标

一个目标即“助人自助”。增能理论认为,个人之所以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主要是因为缺乏权能而导致无力感的结果。学校社会工作素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所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过程模式”也以增加这些学生的权能、实现“助人自助”为自己的工作目标和不懈追求。

(二)两大原则

两大原则即助人与自助相结合原则、干预与预防相结合原则。这两大原则意味着,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不仅仅局限于资助本身,如给予他们“奖、助、贷、补、减、免”等,而是更注重资助的效果,即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通过高层次勤工岗位、系列培训和辅导来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塑造学生的积极心态、拓展社会支持网络、增加社会资本。不仅仅局限于现有各类问题的干预,如疏导心理问题、提高学习成绩等,而是更注重各类问题的预防以及发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入校起就开展系列培训、在校期间进行跟踪调查和服务、大四期间进行对口岗位见习、毕业前期进行就业力训练、求职期间提供信息服务和交通资助等。实际上,这两大原则也意味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过程模式”在视角上的转变,即从以往单纯的“助人”转变为“助人自助”,从以往的事后性“补救”转变为前瞻性“预防”。

(三)三个层面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架构界定了社会工作实务活动涉及的三个层面,即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过程模式”也应当关注这三个层面。具体来讲,微观层面涉及的是学生个体,中观层面涉及的是学生的朋辈群体、家庭、学校和其他社会群体,宏观层面涉及的是更大的群体和系统,比如,社区、社会组织、社会资源和社会文化。因此,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过程模式”强调把实务操作焦点放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二是增强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三是消除环境中阻碍学生发展的因素;四是增加社会资源,促使环境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在学校社会工作视域下,高校资助“过程模式”涉及的三个层面对应着学校社会工作的三大专业工作方法,分别是个案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方法和社区工作方法。这三大工作方法渗透到“过程模式”所包含的各个体系当中,也就是说,组成高校资助“过程模式”的每一个子系统都可以运用上述三大专业工作方法来开展工作。

(四)四大要素

服务对象:主要是指资助工作的直接受益者。在学校社会工作视域下,高校应当根据致贫原因、贫困程度、存在的问题等区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同的类型,这样才能根据不同的需求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工作。

改变对象:主要包括专业的学校社会工作者、高校负责资助的工作人员以及相关的具有不同专长的助人者。在学校社会工作视域下,专业的学校社会工作者应当是担当主要责任的行动者,应起到主要倡导者的作用。但是在实践中,除香港和台湾地区实现“一校一社工”外,内地的高校几乎没有设置专门的社工岗位。虽然目前高校都设置有专门的资助机构,但往往是只有少数的专职人员来负责全校的资助工作,导致他们无暇顾及资助效果和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

改变环境:主要是指资助工作开展和实施所处的环境,包括组织框架和体系、社会支持网络、社区、社会资源、社会文化等。在学校社会工作视域下,资助体系更强调利用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协调学校、家庭与社区的关系,共同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造一个更好的成长与发展环境。

助人活动:指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的过程和各种活动。在学校社会工作视域下,主要是指在学校社会工作价值观指导下,运用一整套专业方法开展的持续性的助人活动。

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过程模式”的基本组成体系

(一)物质资助体系

物质资助体系指有效利用传统的国家“奖、助、贷、补、减、免”政策,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丰富社会救助形式,拓宽校内外勤工助学渠道,满足基本物质需求的体系。在学校社会工作视域下,资助体系更注重资助的效果,比如,可以把助学金中的一部分拿出来设立相应的校内岗位,以酬劳的形式发放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社会救助机制;可以拓展校内外勤工岗位,设立校外对口岗位见习基地等。

(二)心理辅导体系

心理辅导体系指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方法来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辅导,建立多级心理防护体系,增强对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赋予他们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在学校社会工作视域下,资助体系更强调专业方法的运用,比如,对有心理困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完整的个案工作;利用团体动力的优势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系统化的小组工作,如素质拓展、生涯规划等小组活动;开展一系列的社区活动,包括自强自立典型的宣传、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良好发展氛围的营造等。

(三)学业帮扶体系

学业帮扶体系主要是指利用同辈群体的优势,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帮扶计划来切实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的体系。在学校社会工作视域下,资助体系更加注重同辈群体积极作用的发挥,比如,通过“一帮一”“多帮一”活动,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热情;通过各类兴趣小组活动,来培养和发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通过温馨宿舍、温馨班级建设活动,来营造适宜学习和发展的氛围。

(四)技能提升体系

技能提升体系主要是指通过技能型勤工岗位、成才培训、素质拓展等活动,全方位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强他们权能的体系。在学校社会工作视域下,资助体系更注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增能”效果,比如,通过设置助管、助研、助教等技能型勤工岗位来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技能;通过专项技能培训、创新创业培训等来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开展系列素质拓展活动来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沟通能力、交际能力、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

(五)就业援助体系

就业援助体系主要是指通过生涯规划指导、就业能力培训、用人单位见习、求职资助等形式来全面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能力,帮助他们顺利就业的体系。在学校社会工作视域下,资助体系更注重就业能力的提升,比如,通过系统性、全程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来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的理性选择能力;通过定期的就业能力培训和辅导来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竞争力;通过重点推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到用人单位见习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通过建立毕业生信息库来给予个别化的就业指导和推荐等。

总之,把高校资助工作放在学校社会工作的视域内进行研究是一种新的探索和尝试。综合来看,不管是现实的需求、实践的推动,还是理论的发展,都决定了“过程模式”必将成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模式发展的一个方向。

摘要: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富有特色、比较完善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并且在实践中发挥了较大作用。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放在学校社会工作的视域内进行研究是一种新的视角,高校可以从制度设计层面引入新的思路,从而构建出一种新的资助的“过程模式”。

关键词:学校社会工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过程模式

参考文献

社会学视域下大学生职业发展研究的论文 篇7

[关键词]职业发展;高职教育;学习动力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549(2016) 09-0080-03

职业发展(或职业生涯发展)是指一个人从能力的获得,职业兴趣的培养,职业选择,直至最后完全退出职业劳动这样一个完整的职业发展过程,或者说是一个人从职业学习开始到职业劳动最后结束的一个旅程。高职教育衔接着基础教育和职业发展的两端,任务在于推动教育对象实现由学生角色向准职业人角色的转换。故而,将高职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励放在职业发展的视域下考量意义重大:高职学生的学习动力及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动力二者存在密切的内在相关性,其动力系统的基本构成大致相同。对高职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激励有助于解决高职学生就业能力中的动力不足问题,帮助其形成更加充沛的职业发展动力。

本研究结合了我们对于学习动力问题的先期认识及高职学生的学习实际,并查阅借鉴了大量的相关研究成果。基于以下的思路和假设设计调查研究问卷:高职学生个体作为学习主体的学习动力,应为一个独立的系统,主要包括:主观认识要素、客观状况要素、学习动力要素、导向维系要素、调节干预要素等五个方面。

主观认识要素:包括学习主体对学习有关问题如学习基本理论、人与学习的关系、自身主观感受等主观感知状况;

客观状况要素:包括学习主体当前学习的客观状况,包括主体的自身状态及外部环境对学习主体所产生的影响;

学习动力要素:学生当前学习动力状况,主要包括学习效率、平均睡眠时间、学习心态、学习习惯等;

导向维系要素:学习动力导向维系的方式和状态,包括学习动力的内在导向、外部维系、自身的支配方式及保护保持等;调节干预要素:学生自身的学习动力系统的自我调节及外部干预的方式和状态。

调查问卷的设计覆盖了上述全部方面,每个方面设计4个问题,共计20个问题。本次调查随机选取我院若干专业学生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89份,回收率94.5%。其中有效问卷189份,有效率100%。运用统计软件spss11.5进行分析处理,明确当代高职学生学习动力方面存在的基本问题,并对此提出高职德育工作改革创新方案。

一当前高职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职学生的精力相对过剩与精力支配利用方式不当之间存在矛盾

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当前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并非其精力总量上的不足,而是使用于学习方面的精力比重偏小,而其精力在整体上却是实际相对过剩的。我们不妨将高职学生已用于学习方面的精力称为学习动力的存量,将其过剩可应用于学习方面的精力称为学习动力的增量,就目前高职学生在高职学习阶段的既有精力总量而言,激励高职学生学习动力工作内容的本质在于,一方面要提高学习动力存量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要增加学习动力的增量。但是侧重点各有不同:前者侧重于提高当前学习过程当中的既有学习效率,其中改善学习方法环节是重点和关键;后者侧重于引导高职学生在职业发展背景下引导形成崭新学习系统,树立更高的职业目标、丰富职业情感体验、进一步升华职业理想追求,使得学生既能获得更多增量又能将增量转化为存量。

(二)职业发展的需要与高职学生既有的学习动力系统之间存在矛盾

高职学生曾经历的长期中小学教育对其学习动力产生了三个方面的影响:第一,高职学生的精力总量及使用方式更加适应于中小学的基础教育;第二,高职学生学习动力的存量部分的使用很容易延续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的习惯;第三,高职学生在职业发展环境下难以形成学习动力的增量。

另一方面,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历史进程中,封建农耕社会的遗留影响依然存在,加之高职生源中来自农村的比重较大,所以高职学生的学习动力系统、人格系统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人才需要存在脱节现象。

职业发展能力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工作态度、思想道德、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心理素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对高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素质能力的要求更高更全面。就当前高职学生既有学习动力而言,迫切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改善:①扩大学习精力的总量;②提高既有学习动力的使用效率;③提高在职业发展环境下获取更多外部动力支持的能力;④能够在职业发展环境下对自身的动力系统进行有效调节干预等。

(三)潜意识教育的内隐性与学校教育环境的局限性之间存在矛盾

高职学生所长期经历的中小学教育的影响,很多已经内化为潜意识。改善学生学习动力系统的难点即在于涉及潜意识的内在系统的改变。潜意识的改变需要有思索、感悟、潜移默化的过程。高职院校的学制只有二到四年的时间,并且很多高职教育理念和方法尚处于摸索阶段,加之高职生源的水平和能力总体偏低,因此高职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励工作的改革创新要求更加迫切。激励学习动力的关键在于齐抓共管,需要综合利用环境熏陶法、榜样示范法、情绪感染法、精神调节法[6]等方法,途径应当全面、务实、有效,改善环境,营造从课堂到寝室,构建学校到社会、企业,从学校到家庭,从实体校园到虚拟校园的一体化激励教育体系,加强引导,提高潜意识教育的效率和实效性,从而切实解决学习动力激励的瓶颈问题。

(四)外部环境客观硬性规制较多与主观关怀激励较少之间存在矛盾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提高当前高职学生学习动力关键在于增加学生对于学习的自信心、亲切感及其他积极主观体验,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其抵制来自其他方面的诱惑、干扰,进而从根本上增加学习动力的增量。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学校、企业、社会、家庭等外界教育资源的整合持续作用。而在当前高职学生的成长环境中存在着诸多过分服从和依赖于外部压力、外部驱动和外部干预的因素,这不仅影响实效性,而且容易增加心理负担,引发抵触、逆反甚至厌学情绪,产生负面效应。

二对策分析

我们认为,高职学生学习动力的现状为高职院校的学习动力激励工作提出了基本的要求:全面激励、定位准确、影响深入、效果确切、实践内化、激励持续。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激励资源调查摸底

高职学习动力激励工作迫切需要在职业教育的有限时间空间范围内提高实效性。应在充分调研行业和企业发展、市场及岗位需求、区域经济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来自中小学教育和学生家庭的影响,根据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和实际构建其学习动力系统模型,这样学习动力激励的各项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我们认为,其中主要包括两个子模型:职业责任模型、自身需求及期待模型。职业责任模型是根据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实际将其人生责任进行具体划分,包括来自国家、市场和社会、企业、家庭、自身等方面的责任,既使学生对职业发展要求的认知更加确切,又有助于帮助学生明确在职业发展环境下获取外部动力支持的手段和渠道;自身需求及期待主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实际和需要,有效表达自身诉求,在职业发展中寻求解决方案,从而形成恰当的职业期待,进而确立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高职院校应主动延伸拓展教育的时间空间,密切同企业、政府、社会组织、中小学及学生家庭等各方面的联系,扩大资源的范围和数量,从根本上获得教育的主导权和主动地位,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整合各类相关教育资源,这样才能有助于前文所述各种矛盾的根本解决。

(二)形成“学习激励资源类”

系部及相关部门应当根据本单位内学生的实际在自身职权范围内选取可用资源,综合调动,特别是要根据学习动力激励的需要及高职学生的实际对各类资源需要进行分类、重组,形成若干具体确切又行之有效的学习动力激励资源类,可大体分为:激发兴趣部分、理想升华(权威取代)部分、激励动力部分、环境暗示影响部分、心理及行为调节控制部分、平衡抚慰心态部分、与外部环境沟通互动部分、引导养成习惯部分等八个方面。当然,同一资源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比如到企业调研及顶岗实习,可以同时归为激发兴趣部分及与外界环境沟通互动部分;同样,不同资源也可以划分为同一类别,比如同学生的家庭沟通互动和寝室环境建设可以同时平衡抚慰心态部分。关键在于对资源的功能作用必须定位准确,使院校的各类教育资源明确具体功能属性。

(三)组合“学习激励场”

学习动力激励的关键在于对学生内在动力系统的作用部分,难点在于需要应对家庭教育及中小学教育作用于高职学生潜意识的既有影响。辅导员/班主任作为学习动力激励的微观主体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应根据各专业各班级生源的实际,由辅导员/班主任将各教育资源类基于学习动力激励场进一步定位、重组。设计学习激励场单元,其形式则可以不拘一格,内容要求完整(比如读书单元,应包括时间、空间、目标、要求、环境依托等完整的设计和定位),功能作用于学生的主观部分、能够对学生的潜意识产生确切深入的影响,使分散于课堂、课后、教室、图书馆、寝室及校内外等各方面的教育资源能够根据学生需要而形成微观功能单元;根据学生需要组合成学习激励场,比如学生的学习心态问题,即可以通过组合升华职业追求、引导阅读、寝室环境建设、加强同家庭联系等激励单元构建一个激励场。学习动力激励场的构成有两个基本要素:其一,学习激励场是弥漫着学习动力激励因子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其二,主观激励功能完备,指向明确,作用确切,影响深入。可以分为几个类型:学习主体内部激励场和外部激励场;集中激励场与分散激励场(课堂内外、课上课下);校内激励场和校外激励场;(结合成长历史的)纠正场与激励场;当前激励场与持续激励场(如毕业生与在校生之间、校企之间)等。

(四)构建“学习激励‘超市”

学习动力激励工作微观环节的关键在于:自主科学选择、良性互动调整、跟踪持续作用。高职的学情实际要求我们的工作既要充分尊重其自主权,又要加强指导。因此,可以考虑构建学习激励“超市”的方式。

学习激励“超市”强调两个特点:其一是学生主体自主选择,其二是双方互动调整。构建两级“学习激励要素‘超市”:学生与班主任/辅导员之间,学生是需方,班主任/辅导员是供方;班主任/辅导员与系部(上级管理部门)之间,班主任/辅导员是需方,系部(上级管理部门)是供方。其中,班主任/辅导员发挥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负责调查、摸底,然后对学生全程进行指导帮助,负责相关学习激励环节的设计与过程的掌控调整,及时对效果进行反馈、评估、分析、调整、巩固,并且帮助融入学生所拟定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及个人成长规划,同时在学生与系部、学校之间发挥沟通的桥梁作用。系部(上级管理部门)根据岗位需求和专业特点,加强指导,调整资源供给,必要时组织集体或专题活动进行集中激励。

(五)设计“学习激励实践项目”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实践技能型人才。所以,对高职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励应该采取主动的方式,鼓励学生通过各种实践的机会磨练其学习动力系统:通过模拟职业环境,积极设计实践项目,丰富积极的职业化或准职业化体验和经历;通过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调整心态,陶冶情操,引导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对于学生在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应充分利用前面学习激励“超市”加以解决。应侧重对学生处理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方面的引导教育,从思维训练、团队合作、自主学习探究等方面加强综合演练,并侧重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主动探究学习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应始终重视心理咨询与心理疏导工作,着力增加职业环境下的成功体验,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密切同学生家庭及中小学基础教育的联系,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推动学生同外部环境之间良性沟通交流;在职业化或准职业化发展环境下,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自我保护、自我激励的意识和能力,使之更加能动地规避、化解消极因素,转化、增加积极因素,引导学生更好地处理自身与环境的关系。

(六)构建一体化持续激励体系

高职学生学习动力激励应以高职院校为主导,构建贯穿企业、社会、家庭乃至中小学的一体化激励体系,实现持续激励。这需要科学管理,有序组织,整体规划:①在高职院校内部应加强院校、系部、辅导员/班主任三级主体的建设,既分工明确又协调统一,构建完整的学习动力激励体系;②加强信息沟通,构建包括院校内部、院校与外部各方面(企业、社会、中小学、家庭、毕业生等)、实体资源与网络资源等方面相互之间的沟通互动平台;③相关的配套机制改革,如学分制、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机制、学生社团活动、各类学生活动、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等各类激励资源等各方面的互动衔接;④在加强高职院校品牌及内涵建设的同时,着重增加外部环境对学生的主观激励,使高职学生始终深切地感受到外部环境的友好、温暖和生机勃勃。

参考文献

[1]张宏,王忠桥.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和延伸[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5).

[2]朱杰,史文妍.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9).

[3]陶书中,黄君录,王佳利.基于市场需求的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调查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5).

[4]周贤君.论大学生学习动力系统的优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5]张聆玲,马洪波.基于成长管理的有效学习动力系统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4(10).

[6]喻慧.高校潜意识教育刍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261-262.

上一篇:港口5 港口设施维护管理规定(交通部)下一篇:馆藏文物信息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