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政治理论教育网络技术论文

2022-05-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对象出现了新特点,使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要从思想理念、机制、内容、方法、队伍等方面积极进行创新,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效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校政治理论教育网络技术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高校政治理论教育网络技术论文 篇1:

运用知识可视化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原因探析

摘 要:知识可视化是用于建构和传达复杂知识的图解手段,能够切实提升教育的有效性。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知识可视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也日趋普遍。运用知识可视化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受多种因素影响。现实需求是运用知识可视化教学的背景;理论基础是运用知识可视化教学的支撑;效果促成是运用知识可视化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知识可视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现实需求;理论基础

“知识可视化”是在科学计算可视化、数据可视化、计算机可视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视觉表征手段,在2004年Martin J.Eppler和Remo A.Burkhard共同编写的工作文档中正式确定其概念,可以简单理解为知识可视化是利用图解手段来提高知识的创造、改善两人或两人以上之间的知识的传播的效果。从狭义上讲,知识可视化是知识在表达的过程中借助的方式和手段,包括思维导图、概念图、认知地图等多种工具。知识可视化从2005年被引入中国后,已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作为一种知识传播活动,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是一门基于知识教育的认知性课程,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定要借助一定的方式或手段。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运用知识可视化,受多种原因的影响,包括现实需求、理论基础、效果达成。

一、现实需求是运用知识可视化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背景

现实需求是运用知识可视化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背景,这一现实需求主要包括党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改革的高度重视、知识可视化工具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的特有优势、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对象的特点等方面。

首先,党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改革给予高度重视。“05”方案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建设,加强教学研究,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优化教学手段,“要大力推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改革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党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改革的高度重视,推动了知识可视化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应用。

其次,知识可视化工具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优势。纽约大学心理学专家Jerome Bruner在试验中发现:人们能够记住10%听到的东西,30%读到的东西:但却可以记住80%看到的东西[1]。可见,视觉语言的信息更容易让人接受并记忆。知识可视化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不断发展,其制作工具越来越多,表现形式也更为多样,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相关概念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知识点又有极强的抽象性,要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感性材料与理性内容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学目的。知识可视化工具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看,是一种视图化工具,更是一种认知工具[2]。运用知识可视化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于学生而言,可将知识可视化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图形所隐含的意义,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创新和转移。同时,知识可视化工具能够呈现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联想与记忆;对于教师而言,知识可视化工具可以辅助教学,进行教学设计。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应该把通过感官所获得的客观的食物感觉经验作为教学的基础。”[3]教师运用知识可视化工具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能够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理论阐述形象化,将复杂难懂的语言转化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的视觉语言,更易于学生接受。

最后,“90后”大学生媒介接触和信息接受特点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作用于大学生思想、情感的,是做人的工作[4]。运用知识可视化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也是受大学生的媒介接受和信息接受特点变化的影响。目前,“90后”大学生是高校学生的主体,其媒介接受特点和信息接受特点都要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注重知识传授的教育方式。一方面,“90后”大學生生活在新媒体环境下,对于新媒体有极强的依赖性,他们的媒介接触行为又具有极强的个性化特征,网络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互联网的发展所引发的教育技术的变革,电子文档、数据库等,逐渐取代纸质文本的阅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以及行为、思维方式等的变化,为适应这一变化,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运用知识可视化工具就十分有必要;另一方面,“90后”大学生的信息接受特点也不同于以前的大学生。当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育主要靠学生被动接受信息,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活泼性就越发重要。根据心理学“3S”理论大学生接收信息具有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三个特点[5],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中,要引起学生对所讲概念、理论、知识点的选择性注意,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进行选择性理解,再依据个人价值观以及思维、行为方式等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选择性记忆。从学生的信息接收过程可见学生所占的重要地位,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毫无疑问,不益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的的实现。而知识可视化运用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会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重构与创新中,并主动探究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习中的存在感,能更好地把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双向交流性。

二、理论基础是运用知识可视化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支撑

知识有多种不同的分类,目前还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从能否用符号表达可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所谓显性知识通常是可以通过书面文字、图像和数学符号公式加以表达的。显而易见,这类知识容易获取,便于整理和交流。与此相对,所谓隐性知识通常是指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难以通过语言、文字、图标或符号明确表达的知识,此类知识由人的认知、情感、信仰、价值等因素构成[2]。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实际上就包括这两类知识,其中概念性、命题性的知识便是显性知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所要传达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思维方式等就归属于隐性知识一类。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这两类知识的把握,需要借助知识可视化工具,并且这一过程中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主要包括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理论、梅耶的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和佩维奥双重编码理论等。

首先,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理论。夸美纽斯指出,知识的开端永远必须来自感官,教学应从观察事物开始。在可能的范围以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在感官跟前;如果得不到实物,就用图像、模型等直观教具代替。直观教学理论,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师运用图表、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性教具的理论基础。同时,由于知识可视化也是通过视觉表征的方式将知识呈现出来,因此,知识可视化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应用,也应以直观性教学理论为基础。

其次,梅耶的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梅耶及其同事认为,“教学信息应根据人类大脑的工作方式来设计。”[6]这一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以学习者为中心,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包括三个假设:双重通道、容量有限、主动加工三个假设,并这三个假设的基础上构建了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模型(见图1)。

从多媒体学习认知模型中可以看出,多媒体学习的认知过程中包括词语加工和画面加工,对画面的加工主要发生在视觉通道,最后组织成图像模块,并与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形成新知识。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强调学习者的积极主动性,为知识可视化在呈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相关材料时,文字材料与图像材料同在,学习者能够主动对材料进行加工和建构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事实上,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启示人们在运用知识可视化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时,一定要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考虑在教学设计之中,并且要将视觉材料与文字材料同时展现,让学生参与其中,这样有利于学生通过言语通道和视觉通道来加工信息。

最后,佩维奥的双重编码理论。双重编码理论是由美国心里学家佩维奥提出的,认为在人的大脑中存在两个不用区域的认知处理系统,负责处理不同的信息,其中有语言系统,负责处理语言信息,并将语言信息以字符的形式存储在人脑中的文字储存区;非语言系统负责处理非语言信息,存储在人脑中的图像储存区。双重编码理论定义了三种类型的加工:(1)表征性的,语言和非语言表征的直接激活;(2)调用性的,通过非语言系统激活语言系统或反过来通过语言系统激活非语言系统;(3)联合加工,在语言系统内部或非语言系统内部的表征的激活[7]。运用双重编码理论,将文本内容与图像内容融合,逻辑上相呼应,便能加深对所要传达内容的记忆。双重编码理论启示人们知识可视化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时,可以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相关知识以图解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便可以对其中的显性知识包括概念、内涵的理解提供辅助与补充,重要的是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存在的隐性知识,包括价值观、信仰等核心内容,运用图解手段呈现,能够降低语言的负荷,激发学生对于信仰、价值观等隐性知识的主动探究,便于整体理解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知识,促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当然,运用知识可视化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除上述三种理论支撑外,建构主义理论、香农—韦弗的传播学理论等理论,都为知识可视化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三、效果促成是運用知识可视化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的

知识可视化工具本身具有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社会、情感和认知三个方面。在社会方面有助于推动知识在生产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传播;在情感方面,它引导学习者主动探究图形的意义,有助于从文化情感层面促进知识的创新与迁移;在认知方面,它可以呈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习者记忆、应用新知识[8]。因此,知识可视化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应用的结果也令人们期待。

首先,有利于发挥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运用知识可视化工具,知识可视化工具能够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单一的文字语言,转化成图文并茂的图像语言,同时又能够加强不同知识点间的联系,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以一种更直观、更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样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学生探究图形意义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以及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使用的知识可视化工具,绘制出自己的可视化图形,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加强新旧知识间联系,利于整体把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相关内容,加强知识记忆和创新。例如在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的学习中制作的思维导图(略),通过这幅思维导图人们可以很清晰地把握在抗日战争、侵略与反抗、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近现代的探索中,中华民族所做的努力。学生看到这个思维导图,不仅能够整体把握知识,而且能够激起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热情,激发他们探索图中每个分支的内容,让学生主动学习,成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体。另外,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出自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思维导图,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

其次,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学目的,完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和学的方式或手段的总称[9]。相比较其他课程而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因此,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而言,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目的能否达成的关键。知识可视化作为一种视觉表征手段,包括多种工具,例如,思维导图、认知地图、概念图等,不同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知识可以采用不同的可视化工具进行呈现,这就丰富了教学手段,教师通过讲授、讨论、媒体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从以往以教师“教”为主或以学生“学”为主,向“教与学”并重过度。

最后,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内容的整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内容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标具体化,各个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时必须把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的整体性,这样各个部分的内容才能相互起到协同作用,为教育对象所接受。知识可视化工具应用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恰好能将各个部分的知识连接起来,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知识形成系统框架,能够将相关知识以一个整体形式呈现出来。同时,从所呈现的知识系统中,能够看出各个知识点间层级和脉络关系。知识可视化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并不是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相关内容简单地机械相加,而是根据各个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对知识加以整理,进行连接,并且在组织知识点过程中,能够根据需要突出重点要素,从而使整个内容体系功能得到最好发挥。

总之,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效性、加强针对性和主动性,必须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各个要素(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着手进行创新和改进,运用知识可视化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效进行,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人们需要进一步探索知识可视化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具体运用,具体分析不同知识可视化工具在结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参考文献:

[1] [美]保罗M.莱斯特.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M].霍文利,等,译.北京:北京传播学院出版社,2003:446.

[2] 赵慧臣.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理论建构与教学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2.

[3] [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39.

[4] 施海宁,李梁.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传播力[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6).

[5] 波斯特·M.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M].范静晔,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5-30.

[6] [美]梅耶.多媒体学习[M].牛勇,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43.

[7] Pavio,A.(1986).Mental Presentation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8] 赵慧臣.知识可视化应用与学科教学的新观点—访瑞士知识可视化研究开拓者马丁·爱普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14,(4).

[9] 骆郁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203.[责任编辑 王玉妹]

作者:来宁

高校政治理论教育网络技术论文 篇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创新研究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对象出现了新特点,使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要从思想理念、机制、内容、方法、队伍等方面积极进行创新,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创新

[作者简介]付小玉,吉林艺术学院公共基础部副教授(吉林长春 130021)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永恒主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既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政治优势,又是培养人才的重要特色。进入新世纪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面临着从未遇到过的新特点、新挑战。必须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创新发展问题,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效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对象的新特点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出生于改革开放以后,成长于社会剧烈变动的转型时期,其思维、学习、生活等方面都表现出一些新特点。主要表现在:

1.80后、90后的大部分独生子女普遍获得了较全面的物质营养和较早较好的智力开发,加上国家重视基础教育,他们普遍体魄健康,智商明显增高,思维敏锐,接受能力强,容易接受新知识、新事物。同时,他们重感情、轻是非,重情绪、轻理智,处理问题时容易冲动,感情化、情绪化色彩较浓。

2.当代大学生思维多元化,具有丰富想象力,学习刻苦,优越感强,普遍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前途命运,遇到重大是非问题时,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同时,大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普遍缺乏热情,对主导意识形态的信仰有所削弱,有的甚至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动摇。

3.他们普遍兴趣广泛,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各类社团,努力表现自我。网络和信息技术是大学生普遍接受的获取知识和表达思想的主要渠道。但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荣誉感不强,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缺乏为他人服务的思想。一些学生是非观念不强,损坏公物、考试作弊等。这些人对自己的行为视为正常,表现出道德及法制观念的淡薄。

4.当代大学生学习能力较强、知识面广、表达能力强、充满活力、爱好广泛,其综合素质明显高于以往大学生。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把握上明显欠缺。目前在我国一些大学生身上很难看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闪光点,普遍缺乏传统文化底蕴。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面临的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分配、就业方式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也会发生明显变化,这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创新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表现为:

1.文化全球化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文化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随着不同制度、不同价值体系的文化在冲突与抉择中逐渐相互吸收,促使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思想文化交流空前频繁,从而形成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一方面加深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彼此价值观念、文化理念的沟通和理解,从而达成谅解和共识;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价值观、文化观、生活方式借助文化全球化逐渐向发展中国家渗透,从而极大地影响发展中国家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这些会对处于具有强烈好奇心和一定逆反心理年龄段的大学生产生很大诱惑和压力,容易使部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扭曲甚至变质。

2.市场经济的挑战。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导致人们的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给处于思想定型期的大学生以巨大冲击。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分配不公,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泛滥及信用缺失等现象,使一些大学生对现实产生迷茫的认识,价值观、人生观扭曲。

3.互联网的挑战。大学生是互联网的重要网民群体,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为大学生获得知识和信息、为他们之间交流观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渠道;另一方面,网络也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非法信息、色情信息、错误信息、虚假信息的新挑战,辨别能力差的学生极易受其不良影响从而埋下健康成长的隐患。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利用信息资源的优势,传播其意识形态和文化信仰,从而使部分大学生对我们主导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动摇。还有,部分大学生因过分关注人机对话而淡化个人和社会及他人的交往,出现孤僻、冷漠、不合群、责任感弱化等现象。如何使大学生有效抵抗不健康信息的诱惑,理性选择自己的行为模式,守住社会主义精神家园,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创新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4.高等教育改革的挑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转变,高等教育呈现出办学理念、办学主体多元化和竞争日趋激烈的新特点。这必然会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择业观念带来一定影响,使他们的学习和就业压力增大,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同时,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成分和结构更加趋向多样化复杂化,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日趋个性化。伴随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普遍上大班课和选修课的增多,原有的班级管理模式被打乱,致使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被弱化。特别是一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往往只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当作专业和知识体系来讲授,或只把它当作谋生的手段;一些学生也只把它当作能拿学分的课程来学,其价值升华、精神洗礼、思想提高的功能作用很难得到充分发挥。

5.人性关怀需求的挑战。马克思认为,人性实际上是人在其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其他动物所不同的特征。这种特征表现为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今天我们强调人性关怀,并不意味着我们价值观的倒退。相反,它正是中国共产党所提倡的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过去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普遍缺乏人性关怀,那种一味的灌输、说教的教育方式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尽管现在的大学生生活在以互联网和手机通信为代表的现代传媒手段蓬勃兴起的时代,但不少大学生身上仍然存在着自私冷漠、个性过强、公德意识薄弱等现象。一些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师只重教书不重育人,满堂灌,甚至对学生态度冷漠,无视学生的思想火花,从而扼杀了学生的理想及创新意识。

三、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断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应对挑战,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就必须适应新形势要求,积极进行创新。

1.思想理念创新。思想理念的创新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创新的前提。传统教育观念崇尚“师道尊严”,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教育方式不能有针对性地从学生思想发展变化的特点出发进行教育,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因此,这种教育观念和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形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就必须确立“学生第一”的理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价值主体,使教育真正成为促进人的完善和全面发展的教育。应提倡“学生第一”的理念,以关爱学生为根本,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理解、关爱每一位学生,把学生面临的问题和困惑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切入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

2.机制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育人目标能否实现,关键是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当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如机构设置多、协调不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门机构边缘化、管理缺位等。因此,机制的创新刻不容缓。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强有力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委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学校党政领导中要有专人主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其次,要有密切配合的协调机制。形成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学校宣传、教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等部门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协调机制。再次,要建立操作性强的保障机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创新离不开相应的保障支持,要有人财物的保障。第四,要建立和完善有效的调控机制。要建立快捷准确的反馈机制,及时对大学生群体及个人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在第一时间反馈给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从而避免教师空谈说教。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树名师,奖名课,对教学成果显著的教师加以褒奖和宣传。

3.内容创新。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使之既符合主旋律宣传教育的需要,又满足大学生多元的文化需要,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实效性和说服力的重要环节。当前,要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理论、新成果及时充实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中来。具体说,就是要将党的十八大精神、科学发展观思想等最新理论或成果充实到课堂中来,切实回答诸如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大学生普遍关心的富于时代特征的基本理论问题。与主导教育内容相关的辅助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对代表全人类进步思想的西方思想家的学说、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也可以进行适度的介绍和分析,从而扩展大学生思想视域。

4.方法创新。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的重要手段。必要的理论灌输是需要的,但应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只是一味居高临下地硬性灌输,要努力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贴进学生的思想实际,入情入理、入脑入耳,增强教育效果。应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方法。要加强实践教学,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技含量,积极利用信息网络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教育为中心,不能把“满堂灌”变成“满堂放”,走另一个极端。

5.队伍创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队伍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有力组织保证。网络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刚刚出现的新事物,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一方面要掌握扎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要能够熟练使用网络,及时解决通过网络反映出的问题。

6.人文关怀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人文关怀,也就是要求把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大学生看作具有独立人格和意识的教育主体。为此,在日常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充分理解当代大学生的正当需求,积极创造条件帮助他们,根据他们的差异性“对症下药”。要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氛围,这是实现人文关怀的客观条件,在教室、食堂、宿舍等硬件建设上都应考虑到人文关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在批评时应注意就事论事,只涉及思想,不诋毁人格。通过尊重学生、提高学生的本位意识来实现人文关怀,增强学生是学校主人翁的意识。

作者:付小玉

高校政治理论教育网络技术论文 篇3:

“互联网+”条件下政治理论话语权演变研究

【摘要】自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后,“互联网+”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为各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互联网+”条件下政治理论的教育和传播工作,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由此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将传统政治理论教育与“互联网+”结合起来,令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更加与时俱进,还可以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话语权同时得到提升,从而达到一种类似“双赢”的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政治理论;话语权;重构

一、“互联网+”条件下政治理论话语权的内涵及其意义

政治理论话语权是一种应用话语体现理论传播及其说服力的活动,广义上涉及5个相互作用的要素:话语传播客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主体(教育者)、认同主体(受教育者)、认同客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环境。本文讨论的话语权演变问题所涉及的社会环境主要是“互联网+”环境。

传统教育模式下政治理论教育很少赋予甚至忽视受教育者的话语权,其话语权的含义是政治理论教育者基于自身职业而拥有的一种言说权利,宣教部门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拥有政治理论教育的绝对表达权。“互联网+”时代,政治理论话语权的拥有者即话语权主体,不仅包括教育者,也包括以大学生为主的受教育者。

“互联网+”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一个公式,如“互联网+传统产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相结合。二是指“互联网plus”,就是将传统产业互联网化来实现产业升级,如“互联网+传统打车”,诞生了滴滴打车、快的打车;“互聯网+传统旅游项目”,产生了携程旅行、途牛网等。“互联网+”背景下的政治理论教育意味着互联网与传统政治理论教育相结合,产生新的组织形式、互动关系以及有效数据等。[1]与传统网络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比较起来,“互联网+”条件下的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并不是简单地将政治理论讲堂搬到网络上,而是通过互联网,将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与其他行业结合起来,对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进行升级,让政治理论教育、传播融入各个行业、各个角落,让民众,特别是大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下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这不仅意味着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的受众面更广阔,更重要的是其形式更丰富、媒介更多样、教育传播途径更多,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互动也更便捷、更频繁、更即时,政治理论教育也更有成效。

“互联网+”时代,网络的开放、平等及思想多元,使得民众特别是大学生可以在网上畅所欲言,弥补了传统政治理论教育、传播中我说你听、我教你学,缺乏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流与反馈,受教育者特别是大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和教育,通过死记硬背、无条件执行来达到某种特定要求这一不足。“互联网+”条件下的政治理论教育、传播是现代化媒体的自然延伸,是加强和提升政治理论话语权效力的重要手段,更是受教育者,特别是大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行使政治理论话语权的主要模式。将传统政治理论教育与“互联网+”结合起来,令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更加与时俱进,还可以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话语权同时得到提升,从而达到一种类似“双赢”的效果。“互联网+”的便捷和反应迅速,可以使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工作对刚刚发生的国内外热点新闻做到即时反应,实现无延迟对接,更可以经常对社会时下流行的话题进行因势利导,这样更能抓住受教育者,特别是大学生的兴趣点,提高其对时政问题或家国天下事的关注度。这不仅提高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各自的话语权,也同时提高了政治理论教育和传播工作自身的话语权,令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二、实现由传统政治理论话语传播转向“互联网+”的前提条件

基于“互联网+”的政治理论教育和传播工作,是在传统政治理论教育、传播的基础上,通过网络扩大政治理论教育的影响力,改变传统政治理论话语中以教育者为权力中心,受教育者只能被动接受的现状,让受教育者更多地参与到政治理论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如此,要完全实现传统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向“互联网+”背景下的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转型,就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一)优化网络话语环境

“话语环境是针对话语权而产生的一系列周边外部因素。”[2]“互联网+”条件下,网络环境是对话语权产生影响最直接、关系最密切的话语环境。“互联网+”与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工作相结合,不是简单地把政治理论教育讲堂搬到互联网上,更多的是指以政治理论教育为中心而形成的一系列网络活动和网络行为。这不仅可以让受教育者在“已知已觉”的状态下接受教育,甚至还可以让其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而这种“不知不觉”和潜移默化,恰恰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让政治理论传播的受教育者特别是大学生(认同主体)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客体),就是政治理论话语传播即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的最高境界。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净化网络环境。互联网传递的信息量极大,内容庞杂,而目前我们对网络的监管还不够到位,致使境内外敌对势力常常有机可乘。他们利用网络不断向网民特别是向年轻人传递负能量,宣传西方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导致一些人包括一些大学生“三观”动摇,崇洋媚外,偏离了我们一再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也使得我们的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效果大打折扣。这就需要我们净化网络环境。这种净化,不仅是阻止和删除负能量和不良信息,更需要做的是向网民尤其是大学生说明这些东西背后的真相,从而巩固和加强政治理论教育和传播效果。

(二)重构话语权的多元主体格局

传统政治理论话语传播的话语权主体是一元格局——甚至完全掌握在教育者手中。被教育者特别是大学生的话语权往往被视而不见。当然,这种做法在理论上就是错误的——受教育者不仅是政治理论的认同主体,同时也是政治理论的话语主体,也必然是政治理论的话语权主体之一。进入“互联网+”时代,基于网络平台的政治理论话语权的增大已经是不争的现实。要实现政治理论话语权由传统模式转向“互联网+”模式,就必须在主观上破除这种话语权主体“一元论”[3]的思维定式,承认和重构话语权主体事实上的“二元论”或“多元论”。

(三)承认并赋予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中的受教育者拥有与教育者平等的话语权

其实在传统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体系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话语权本质上也是平等的,至少在理论上是平等的。但由于受教育者缺少行使话语权的媒介和平台,其话语权的实现便无从谈起。因此,在角色与制度赋予教育者显性的话语权的阴影下,受教育者本应享有的与受教育者平等的话语权被忽略或隐性化,只能仅仅存在于理论上。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提供了受教育者有效行使话语权的媒介和平台,使其原来隐性的话语权显性化,从而为受教育者拥有与教育者平等话语权的真正实现铺平了道路。

(四)新媒體、自媒体的规范与健康发展

“传统的政治理论教育只具有方向性、政治性,存在过度理想化的现状,而没有与时俱进。”[4]“互联网+”背景下政治理论话语权的产生与实现往往是一个信息的获取、选取及新信息的制作与传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媒体等充当着重要的传播工具,其广泛性、即时性、便捷性、多渠道性等特点,对话语的介入和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给传统的政治理论传播、教育模式以及权威媒体带来了极大冲击。新媒体的兴起和被广泛运用以及其巨大的影响力,使其必须进一步规范才能更健康地发展。

三、“互联网+”背景下政治理论话语权的演变

(一)话语权主客体关系的演变

对教育者而言,教育的场所发生了巨大改变——从传统的讲堂等地延伸到虚拟的网络世界。很多教育者对这种教育模式的嬗变不适应,在教育、传播的过程中依旧恪守传统模式,不能与受教育者特别是大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交流,致使其本应拥有的话语权不能得到充分实现。传统的政治理论话语权模式是典型的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是一种单一、单向地完全灌输式教育模式,即教育者居于主动和主导地位,受教育者居于被动和被主导地位,其表现模式为“主动和主导者(教育者)→被动和被主导者(受教育者)”。这是一种典型的支配与从属的关系。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话语权的主被动关系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的主动和主导者与被动和被主导者不再是固定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受教育者也常常反客为主,成为主动和主导者。其话语权不再是单一、单向的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而是演变为双向交流的动态相对平衡模式。在“互联网+”背景下,受教育者常常“化被动为主动”,也常常成为话语传播的主导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因之相对平衡,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工作也越来越多地注重实践与交流,不再是单一、单向的灌输式教育。

(二)政治理论话语传播媒介平台的变化

在“互联网+”条件下,话语媒介平台逐渐从真实空间里简单、单向、平面、相对封闭的传统媒介平台,延伸到虚拟空间里复杂、多维、开放、双向甚至多向交互的多元化媒介平台,如微博、微信、QQ等社交网站和APP等,而名人效应和众多的“粉丝”乃至“铁粉”,更加放大了这些媒介平台的作用,社会新闻的热点也随着大众关注点的跃动不断更新和切换,自然成为政治理论教育、传播的最新话题。受教育者尤其是大学生政治理论话语权的提升和“互联网+”条件下媒介平台的发展变化直接相关。

(三)“把关人”对言说掌控的弱化

在传统政治理论教育、传播模式下,话语权掌控言说过程中“把关人”的控制相对容易。但是,“互联网+”时代与传统媒体时代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作为话语权主体之一的受教育者——特别是大学生的情况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政治理论话语的传播者与受众可能置身于网络的虚拟世界,甚至不再固定在某个确定的位置,因而,对其监控和掌控难度急剧增大,必然导致对话语传播及其内容的控制性逐渐弱化。

(四)教育者的强势话语权弱化,受教育者的弱势话语权强化

首先,网络中的信息传播可以匿名。这种方式摆脱了传统实名话语传播的心理束缚,有助于政治理论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以平等的方式进行交流,使得传统模式下双方事实上的不平等地位有所弥合。教育者的强势话语权因之弱化,受教育者的弱势话语权因之有所强化。其次,在网络环境下话语、信息的制作和传播可以摆脱传统时空、渠道、手段的限制而更加便捷,这也会使强弱的态势相互转化并趋于平衡。再次,在“互联网+”条件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地位渐趋平等,有着大致相同和平等的话语权,这标志着话语权身份门槛也在向着趋同的方向变化。

四、“互联网+”条件下政治理论话语传播演变的原因分析

(一)意识形态观念的淡化与多元文化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曾经过度重视意识形态的现象逐渐趋于正常,意识形态的观念也逐渐淡化,在“互联网+”背景下中外文化相互交流、交融、渗透和激荡,已经成为我们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新常态,多元文化的影响在全社会特别是大学校园里已随处可见,自然为民众特别是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提供了不同的标准。大学生由于年龄等原因,仍然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对“互联网+”时代激增的信息尚不能完全正确辨识,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而我们的很多政治理论教育者依旧沿袭传统的教育模式,单纯进行知识的灌输或行为的训导,不能根据形势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很容易失去对正确观念的判断能力与分析能力,导致政治理论话语权被削弱。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情况对未来政治理论教育、传播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也造成了某些负面影响。

(二)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与新媒介的裂变式传播

互联网技术发展令我们生活的世界除了现实世界之外,还平添了一个虚拟世界。这个新的虚拟世界里也有着完善的社会关系与生活形态,并且通过网络技术与现实世界相通联。在这个虚拟空间内,民众特别是大学生不仅可以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索,满足好奇心,还可以利用其便于浏览、检索、筛选信息等特点学到最新的乃至全新的知识,更可以进行人际交往、随时发表意见,甚至“恶搞”和“吐槽”。与现实社会相比,部分民众,特别是年轻人和大学生们很容易、很自然地认为虚拟社会更理想、更自由。这很容易放大现实世界的缺点或不尽如人意处,从而放大虚拟世界的优点,使之过于理想化。这种对比和频繁切换也使部分民众,特别是大学生对自己在现实世界中政治理论话语权的现状产生不满并力求改变的现状。[5]

(三)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的变化

“互联网+”条件下虽然从中央到地方各教育主管部门以至各高校,普遍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举措,如调整和规范了思想政治类课程,更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采用了多种教育教学方式,加大了实践课比重,推出了一批精品课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纷纷加强了与大学生多渠道、多方式的交流、沟通和互动等。从目前的结果看,虽然这些举措值得肯定,实践中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其实效性未达到预期也是显而易见的。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角度看,大学生的话语权虽然在逐步增加,但其与思想政治课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工作者之间还远未具有真正的平等地位。凡此种种,说明其最终的实效性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与实践。

五、“互联网+”条件下政治理论话语传播的重构

(一)把握与坚守:积极关注新的话语权主体需求

一般而言,在现实世界的环境下,政治理论教育、传播工作的机构、组织和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前两者更具主动性、主观能动性、目的性、意识性及自觉性,更易于将自己的思想传递给被教育者,从而通过被教育者展现自己的话语传播主体性,其话语权主体地位和需求是角色赋予并一直拥有的。而受教育者一直以来仅作为“政治理论”话语传播的认同主体,历来没有被视为话语权主体,其话语权的主体需求也一直被忽视。

“互联网+”条件下的网络虚拟世界是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具有便捷性、资源共享性、交互性以及信息与话语传递的即时性。这种宏观背景下的政治理论的教育、传播工作改变了传统单向、单一的灌输模式,形成了一种不囿于固定时间和地点的平等、开放、互动的交流互动模式。“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政治理论教育、传播方式与话语传播主体需求受到了网络资源的冲击,其教育者的权威受到质疑,主体和主导地位受到挑战,其话语权也大为削弱。与此同时,网络环境的种种特点不仅极大地方便了民众特别是大学生行使自己在政治理论教育、传播中的话语权,更唤醒与激发了他们的话语权主体意识,产生了新的话语主体需求。“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能够根据网络教育信息作出最适合自己的判断与取舍,可以根据自我需求进行教育模式的选择、调整与决定,可以对不认可的观点和做法提出不同意见,也可以自主作出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决定。有鉴于此,教育者作为传统政治理论教育话语权的主体应当与时俱进,及时了解、把握并順应这种发展潮流,搞清这种新的交互变动的话语权关系,在坚守和维护自身应有的话语权主导和主体地位的同时,积极关注、认可并满足新的话语传播主体需求,做好“互联网+”时代的政治理论教育工作。

(二)继承与重构:改造传统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模式

“互联网+”时代,各相关机构在继承与延续我国特有的文化和思想政治资源的前提下,通过互联网对原有政治理论教育及传播模式进行调整、重构、创新、发展,从而建立起了全新的模式。新模式下,以大学生等为代表的受教育者的政治理论话语权状况及在全部话语权分配和重新分配的大格局中,已然开始了变迁。相关机构包括各高校的政治理论教育和传播工作者必须顺应这个潮流,主动更新自身的传统观念,改革传统的教育、传播模式,大力整合多元化的学习资源,放下身段,努力与大学生等受教育者平等沟通和交流;要有意识地把互联网作为政治理论教育、传播的主阵地、主渠道,更有效地灌输与疏导、释疑与解惑,更耐心地倾听大学生的诉求,回应其关切,努力凝聚共识,传递正能量,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及传播的实效性。

(三)对话与创新:推动教育与传播平台的搭建

促进大学生等为代表的政治理论话语权的良性变迁,需要一个好的交流平台。要努力创建一个以“互联网+”为背景,以教育者话语权为主导,以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平等对话为基础,双边交流、互动便捷的政治理论教育与传播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整合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和传播资源,创新教育教学和传播模式,更新内容,改进方法,重构合理、科学的话语权分配格局。

(四)引导与批判:净化网络生态环境

建立健全政治理论话语权的相关规章制度,是提升大学生等“互联网+”条件下话语传播影响力和实效性的制度保证。在这些规章制度中,实施网络实名制应该是最重要的举措之一。网络言论应该自由,但必须有度。实名制等规章制度是对互联网话语传播的一种硬约束,可以净化网络生态环境,也有助于把这个“度”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吴旻瑜,刘欢,任友群.“互联网+”校园: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新阶段[J].远程教育杂志,2015(4).

[2]占建青.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话语权的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0).

[3]骆郁廷.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4).

[4]叶德明.思想政治教育浅论[J].教育评论,2009(3).

[5]施义慧.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形势与对策[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5(12月第六卷第四期).

(作者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想政治理论学院2015级硕士生)

编校:张红玲

作者:丁映中

上一篇:高校生个人实习工作汇报下一篇:实习期间个人工作总结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