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创新教学文言文论文

2022-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长期以来,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课堂气氛比较压抑;课堂上教师过于直白的分析讲解,反而使文言文失去了它原有的神韵;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只是被动地接受。面对这种现状,教师要不断创新教法,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新课标创新教学文言文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新课标创新教学文言文论文 篇1:

新课标下高中文言文创新教学初探

摘 要:增加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氛围,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会感觉到文言文学习的思辨性,自然也就减少了枯燥感。学好文言文不仅能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拓宽知识面,更能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增强丰厚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 高中;文言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文言文阅读是学生了解古代文化的纽带,学好文言文不仅能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拓宽知识面,更能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增强丰厚的文化底蕴。具体如何操作,笔者拟从以下五点展开论述。

一、巧妙设计,提出问题

每堂精彩的课都少不了问题的巧妙设计。 苏联教育家达尼洛夫提出了建立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主张把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思维结合起来,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设计了“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积极独立活动——教师把学生引入下一个新问题”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中所设计的问题应该让学生似懂非懂, 在矛盾、怀疑、惊讶中激发其思考兴趣。当然, 能以几个问题带学生进入情境,可谓是事半功倍。例如《鸿门宴》这一课,在讲到樊哙闯入项羽帐内想保护刘邦的情节时,项羽有一个动作“案剑而跽”,我故意解释为“把剑放在案桌上然后跪着”。有比较细心地学生马上反驳我说:“老师, 这个案是通假字,是按住的按。 还有跽也不是单纯表示跪着的意思。”我故意摆出一脸狐疑的样子说:“是吗?”其他学生一发现老师讲错了,兴致更浓,看注解的看注解、翻阅字典的翻阅字典。之后“,洋洋得意”地告诉我说“您错了”。有了这样的小插曲,学生对于这两个字的印象,一定比我教或者直接看注解要好得多。既然达到目的,教师偶尔愚几回又有何不可。当然,这样的“愚”是需要一定的技巧,不能经常出现,否则学生会怀疑你的专业素养;又要做到“雁过无痕”,一旦被看出来,学生会有被耍的感觉。因此,要适时的“愚”,“愚”得恰到好处,方可谓大智若愚。

二、换位思考,角色阅读

语文教学的跟本是阅读,文言文的教学更是与此。初学文言文有如学英语,不能单纯地让学生死记硬背字词意思,而应该诵读。在不断诵读的基础上,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色,这有如学习英语需培养语感一样。当然,读什么篇目,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作文教师要有所选择。笔者在初期选取了如《兰亭集序》、《陈情表》、《祭十二郎文》以及初中篇目《陋室铭》等名篇,让学生熟读成诵。当然,读之前,教师要先做示范,读得越夸张、越入情则越好, 学生会跃跃欲试,甚至被带入情境。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慢慢地就能体会文言文的节奏美和韵律感。当然,教师的坚持是强心剂,只有你自己投入到美读之中,学生才会有欲望去尝试,慢慢地,班级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无形中他们对古文也就少了一分隔阂,多了一分亲切。我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刘勰道出了作者与读者的不同心理特征,阅读作品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真正进入作者的感情世界,才能体会到作者在文中的情意。

三、适时仿写,感同身受

文言文语言精练,文言学习能形成纯粹、典雅的汉语语感,我们有如此优秀,如此丰富的范文佳篇,为何不尝试着让学生去仿写呢?例如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言文以对话和思辨最为突出,在结束时,笔者以“鄙人之于教书也,尽心焉而已。甲生学差,则帮扶之;乙生学差亦然。察同事之教,无如鄙人之用心者。同事之绩不加少,鄙人之绩不加多,何也?”为例,让学生换个话题进行仿写创作, 学生顿时兴趣大增。又有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本文以情感人,尤其是其中一段“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写得尤为动情。恰逢前一天班上的语文科代表递出辞呈。笔者就借机写了一段话作为示范,要求学生另起话题仿写。示范如下:“吾年未三十,而眼近视,而发枯黄,而牙痛难抑。念汝辈,皆康强而有力,如吾之衰者,恐不能久存乎?吾不可缺汝,汝不肯迁就。虞早晚心死,而汝抱无涯之恨也。”

四、合作学习,拓宽主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存在着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此,开放性的主题拓展,允许学生结合文本或者课外知识有理有据地探讨主旨。比如《苏武传》中,大多教材是把苏武定位在执着守节、大义凛然的爱国者。对他为国苦守十九个春秋的行为大加渲染。但是,对于这一行为学生是可以有更为深刻的见解的。如果此时我们能引导学生回归原文去寻找细节,会发现原文最后有一句“: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再加上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中有一处关于李陵的《答苏武书》的补充文字。教师完全可以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再去查找资料,进一步探讨对“苏武”这一历史人物的认识。再如《荆轲刺秦王》一文中,对荆轲的评价都集中在赞美上,此时,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去阅读细节,更客观、更全面地把握人物形象。那么,学生会发现诸如太子想先遣秦武阳时,他发誓自清、尚未准备好就决绝而去的情节。也可窥见此人并非那么完美。英雄人物亦不完美,那么学生会感觉到文言文学习的思辨性,自然也就减少了枯燥感。教师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去翻阅资料、查找证据,那么,相信学生会发现荆轲是一个勇敢、为民族而舍生取义的大英雄,他也带有好面子、不善于沟通、缺乏谋略的莽夫。类似的分析只会增加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氛围,激活学生的思维。

五、巩固多练,提高兴趣

文言文的练习需要老师选择恰当试题,把握好难易度。因而,在选择练习巩固时,一般要挑具有一定权威性的机构或教育专家出的试题为好,并且需把握好难易度 过易 没有挑战性和区分度,学生会看轻古文;太难,无从下笔,学生的信心会被打击,成就感无从谈起。最好选择的试题是课内的知识点,知识是学过的,题目是新颖的,让学生有似曾相识之感,一方面能让他们更重视课内基础,另一方面也能给他们自信,激发兴趣。教师切忌为了图方便省事而偷工减料或随意下载试题来考查学生,目的不准确、不权威会让学生迷茫,如此这般,再想激发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恐怕难矣。

总之,在全面推行新课程标准的今天,文言文教学方式,既要有“言”,又不能忘记“文”,不能把文言文学习仅仅当作文言知识的例子,而要用问题探讨、活动体验和对文本的现代解读把“文言”“语体”打通,让学生自由出入古今,获得语文学习的解放,真正提升语文的素养。

作者:周慧

新课标创新教学文言文论文 篇2:

新课标下文言文创新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摘 要]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长期以来,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课堂气氛比较压抑;课堂上教师过于直白的分析讲解,反而使文言文失去了它原有的神韵;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只是被动地接受。面对这种现状,教师要不断创新教法,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标;文言文教学;创新教学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所占的比例始终居高不下,而且有不断提高之势。新课标下的文言文教学应创新教法,倡导“自读、质疑、讨论”,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让学生自己探究课文、发现问题,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讨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一、学前指导,诵读成韵

新课标对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提出了明确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流利的诵读首先要求读准字音。文言文中一些人名、地名和通假字因为古今差异成为生词,这些生词基本上要借助书下注释或工具书解决。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要根据词汇的意思进行断句,即“句读”。古今词义的变化等原因给断句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在学前教师就得指导学生理解一些实词的意思,进而准确断句。最后,就是诵读节奏了。要想控制好诵读节奏,学生就要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准确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作品表现的神韵;有时也可以让学生先听录音朗读,感受朗读中的停顿与节奏,然后自由读。词曲的朗诵和背诵是认识意象、感悟意境的有效方法,对文言文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二、创设情境,巧妙激趣

“兴趣是个人学习活动的潜在动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解决激发学习动机的问题。”学习兴趣的激发离不开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所以创设合理的情境,对于学好文言文及古诗词是十分重要的。如教学《曹刿论战》时,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故事情境的教学方式,先展示文章的历史背景资料:齐鲁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的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营造浓厚的战争气氛,引出学生对弱小的鲁国能够取胜的疑问。之后再为学生讲解《曹刿论战》,让学生认识深谋远虑的曹刿,体会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感受代表了《左传》艺术成就的本文语言简练、情节详略得当的特点。在教学《水调歌头》时,教师可以创设音乐情境,播放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长久》,利用音乐使学生进入诗词的情境,体会诗词的意境清远,笔调深婉。

另外,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让学生学会质疑,并且肯定学生的质疑,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

三、品析名句,整体感知

教学文言文要注意品味语言,赏析诗句,整体把握古诗词的意境,进一步增强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如《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与自解,表现出了诗人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文章中有一句写景的好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传统的教法是教师把直译的内容灌输给学生,其中的美感自然难以体现。在此,教师应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去想象这几句写景营造的意境,体味诗人当时的心境,用自己的感受去思考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文言文是充满趣味的,在讲解时,教师要学会找准切入方向来勾起学生的学习欲望。特别是从品读名句入手,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文言文教学课堂的思维张力,也使学生更加清晰地领会文章主旨。

四、拓展能力,提升能力

学以致用方能才思敏捷,才能领略语文的博大精深。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在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之后,还要注意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以便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掌握一些规律,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触类旁通的效果。如《桃花源记》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与《水调歌头》中意思相近的词句可以互相映证;又如《三峡》中写到“三峡”夏季水势时说:“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而李白《早发白帝城》诗中也有相似的表述。通过对比学习,可以实现知识的迁移与灵活运用。

好的文言文让学生获得阅读积累,还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思考能力,提高写作能力。

责任编辑 范宏芳

作者:王莲香

新课标创新教学文言文论文 篇3:

新课标下的新高考漫话

一、绕不过去的新课标

新世纪以来,基础教育界备受关注且影响颇大的事件就是由全面实施新课标而渐次铺开的新课改。此项始于2004年的改革,就语文学科而言,其目标指归是尊重个性,发展特长,倡导创新,综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教学方式亦由过去的老师独霸课堂话语权转向师生双边、多维活动的开展,愈加重视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模式的建立。

与此相应,高考亦发生了新变化,人们习惯于将新课标下的高考谓之新高考。自2007年由广东、山东、宁夏、海南四省区实施的首轮新高考肇始,至2010年,仅四年时间,全国已有15个省市相继使用了不同类型的新课标卷。面对新课标下的新高考,我们能做和应做的,就是熟悉、研究、适应。

二、引人瞩目的新高考

新高考新在何处?新在理念,新在考纲,新在试题。

(一)理念新。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从立意看,旧高考虽然也一直强调着眼于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但幅度不大,力度有限,以曾备受诟病的选择题为例,在新课标出台前的2001年,全国卷选择题共20道60分,占全卷总分的40%,到2007年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宁夏海南课标卷(以下称为全国课标卷),选择题已降为10道共32分(包括多项选择题5分),占总分的21.3%,而江苏省的课标卷更将其降为7道23分,仅占总分的11.5%。只注重知识的静态再认而不是动态再现和有效生成的选择题的比例大幅下调,表明新高考更看重知识的运用、问题的解决等基本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其鲜明的立意自不待言。

2.从作用看,过去的高考大纲与教学大纲关系微妙,教学大纲管教学,高考大纲管高考,二者几乎是油水分离的两张皮,甚至发展到高考成了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巨无霸,高考考什么,教学就教什么,教学活动完全受制于高考,其指挥棒的作用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而新课标下的高考,必须服从服务于新课改,配合、支持新课改,并检验其有效成果,真正实现了教什么,考什么,从根本上理顺了教与考的关系。一个最显著的例子是,新高考中出现的探究题,在新课标的教材中已多处现身,仅以必修1为例,第2课的第二题、第5课的第四题、第10课第四题的第2小题,均属典型的探究题。

(二)考纲新。同样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能力层级。①增。由原先的五级变为六级,新增了F级(即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以体现新课标注重培养创新意识的理念。②调。将原先的D级“表达应用”、E级“鉴赏评价”调整为D级“鉴赏评价”、E级“表达应用”,旨在抬升表达应用的地位。

2.考试范围。①分。考试内容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部分,体现必修与选修的差异。②增。在修辞手法中增加了常见的“反复”辞格。③减。一是减掉了原考纲中的“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识记文学体裁常识”,既是给学生减负,又能确保整套试卷能力立意的导向;二是现代文阅读中难度较大的“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予以汰除。④改。一是将原先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改为“语言文字运用——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显而易见,语言文字运用的地位更突出,要求更明确。二是将写作部分的“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改为“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这样的文体表述恰好对应了试卷中现代文阅读的三类文体;将基础等级中的“书写规范”改为“不写错别字”(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提升警戒级别,对错别字狠下猛药,确属前所未有之举。

(三)试题新。分述如下:

1.结构变化。以全国课标卷为例,第Ⅰ卷标为阅读题,第Ⅱ卷标为表达题,整套试卷由阅读和表达两部分构成,Ⅰ、Ⅱ卷分工明确。阅读题又分为:甲必考题(包括论述类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和乙选考题(包括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表达题中的语言文字运用将原先的客观题和主观题整合为同一板块,分类更为科学。

2.分值变化。仍以全国课标卷为例,其变化表现在:①升。一是古诗文阅读由原先的32分升至36分,增加的4分,分别是古诗鉴赏增3分,名句名篇默写增1分;二是现代文阅读由31分升到34分,增加的3分是把原先的大阅读由22分升至选考题的25分。②降。一是语言文字运用由7道题27分降为5道题20分,二是识记由原本的2道题8分降为1道题6分。分值的升降变化昭示了重在考查知识运用、以语文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

三、几类特殊的新题型

尽管新高考的考试范围、试卷结构作了较大调整,但有关语文考查的基本方面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近年分省命题的课标卷和全国课标卷,突出的变化集中在两类题型上:

(一)探究题。在2007年新课标试卷中首次现身的探究性试题,受到了普遍关注和好评,命题者对此也是津津乐道难掩喜悦:“高考试卷中设置探究题,是新课标高考最大的亮点,体现了高中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本理念。”全国课标卷中的探究题是在作文(60分)和文言翻译(10分)之后单道小题赋分排第三(8分)的试题,于此可见其身价。对这道新题型予以特别关注,自在情理之中。

关于探究题的要求。考纲对不同文本类型的探究题要求有别。文学类文本的要求是: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实用类文本的要求亦有三点: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于探究题的特点。除答案的开放性、知识运用的综合性之外,还有如下特点:①内容上,全国课标卷文学类文本连续四年均选小说,故而探究题多侧重于对小说中人物形象、人物行为、情节设置等的评价和探讨;实用类文本连续四年均选传记,因此探究题多侧重于对传主行为、品格等的评判和感受。②形式上,题干一般多提供几种不同的观点、几个不同的话题等,要求考生从中选取一种结合文本进行探究。

关于探究题的作答。设置探究题的目的在于检验和鼓励考生的创新,作答时必须尽力彰显自己对文本富有个性和创意的理解。答题一般应做到:

①确立一个观点。如果题干给定了几种意见,应择取其一作为自己认可的观点,或另立新说;如果题干给定的只是几个话题范围,则应在认真分析文本之后,针对其中之一形成自己的观点,切忌观点缺席或几个观点并列的现象。

②说出几点理由。这是对自己观点的论证,作答宜采用分点法,从几个(一般是2~3个)方面或角度予以分析。

③务必结合文本。探究题毕竟是针对文本而来,因而不能离开文本信马由缰,而应该紧扣文本,从中寻找理由和根据,作入情入理合乎逻辑的阐释。

【探究题示例】

(4)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文本,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2010年高考全国课标卷试题)

【参考答案】观点三:使情节结构更加紧凑、有序。

①以“保护人”的故事构成情节发展的主体,使结构主干突出,不枝不蔓;②以“保护”与“被保护”为纽带,聚拢各种人物矛盾,使结构层次分明,井然有序;③围绕“保护人”安排相辅相成的明暗两条叙事线索,使结构收放自如,平中见奇。

【分析】这个答案有明确的观点,有结合文本的分析,且每一点都围绕题目与结构的关系展开,阐述有条理,是规范的答题模式,可资借鉴。

(二)文学名著阅读题。这是考查学生课外阅读名著的情况,与新课标的精神一脉相承,旨在通过名著阅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精神底子。在分省命题的课标卷中,只有福建和江苏两省有此种题型。从分值看,江苏省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附加题中,分值为15分;福建的分值为10分。从题型看,两省均为多项选择题和简答题。从内容看,涉及的篇目均为模块1到模块5推荐的名著导读及新课标中推荐的篇目,其中模块1到模块5规定的10篇名著中,2009年~2010年江苏、福建卷的4套试题,《红楼梦》《三国演义》各出现4次,《家》《巴黎圣母院》各出现2次,《莎士比亚戏剧》《堂吉诃德》各1次。

福建卷另有一道文化经典阅读题,分值为6分,从《论语》《孟子》中选取名段。相信这种体现新课标理念的题型,会对今后其他省份的命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为其提供成功的经验和模式。

四、新高考的几点启示

启示1:打蛇打七寸,牵牛牵鼻子。无论新课标、新高考怎么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语文学习的“七寸”和“鼻子”就是读和写,新高考试卷Ⅰ、Ⅱ卷的分工正是因此而来。大量的阅读(包括自选和新课标推荐的名著以及其他读物)能形成良好语感,积累丰富的素材和思想,进而形成语文素养,而大量的写作(包括作文、周记和其他形式的语文作业等)则能形成熟练准确地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周国平说过:“所谓语文水平,无非就是这两样东西,一是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二是写作的兴趣和能力。”可谓确当之论。

启示2:抓住稳定考点,夯实学科基础。新高考中的绝大多数考点是稳定的,必考题中的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及写作等部分的考点均未发生实质性变化。比如2010年11套课标卷中文言文设有人物传记试题的有8套,多以实词词义、信息筛选、分析概括及翻译句子为基本题型,只有北京、湖南、浙江和江苏卷考查了断句。诗歌鉴赏多从情、景入手,在形象、语言、技巧、情感等四个方面设题。再如作文,11套课标卷中,当红的材料作文和走俏的命题作文各5套,无论何种形式的作文,都要注意过好三关:审题关、选材关、表达关。练好这些基本功,至关重要。

(作者单位:陕西省兴平市华兴中学)

作者:田宗昌

上一篇:种子经营备案市场管理论文下一篇:润滑油厂上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