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夫的故事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2024-09-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渔夫的故事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共10篇)

渔夫的故事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篇1

1.会认“嫉、妒”等13个生字。会写“匠、替”等14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石匠、抄写”等14个词语。

2.正确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3.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出现的问题。

【教学重点】

1.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出现的问题。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2.制作课件。

3.识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品读交流。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5课《争吵》。(板书课题)(生齐读一遍课题)

2.师:通过读课题,你想指导什么?(指名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看来同学们都有很多疑问,那么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并根据老师给出的学习提示读课文。(出示学习提示)

(学习提示:

1.借助拼音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 那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也可以同桌讨论一下,看看谁能来填一填这几个空。(同桌讨论)(指名答)

【显示课件:课文是按照(         )的顺序写的,起因:写了(                     )的原因;经过:争吵后(                 )以及“我”和克莱谛(          );结果:写(                 )。】

3.师:你能不能根据这个内容简练的说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答)

(出示课件:课文主要写了“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最后和好如初的故事。)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一)学习第一部分(1-4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1-4自然段,边读边批画出,“我”与克莱谛争吵前的表现是怎样的?(显示课件)(学生自主学习)

2.师:下面我们先来一起具体的看看我和克莱蒂争吵前的表现。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指名答)

师:那刚才你是抓住人物的哪一方面来理解的?(生:心理描写)

师:谁能来用文中“我”的语气读一读这一句话?(指名读,齐读)

(3)生:“脸都红了、举起手、急忙缩回手去”看出生气,都要打人了,但是又不想把事情闹大,可以看出他能够宽容待人。

师:你能说说你是抓住人物的哪一方面来理解的吗?(生:动作描写)】

师:谁能来加动作读读这一段?(指名读,找生评价)

师:师:刚才,我们都抓住了人物的哪些方面来学习课文的?

(二)学习第5-13自然段

1.师过渡:通过抓住人物的神态、心理、动作、语言描写,我们了解了我和克莱谛的品质,就用这种方法,我们接着来学习我和克莱蒂争吵后的表现。

2.谁知道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我和克莱谛争吵后的表现。(生:第5-14自然段)

3.师:那就请同学们默读5~14自然段,边读边批画出有关的语句(显示课件),想一想你体会到了什么?

(2)师:为什么我认识到自己错了?(父亲说的一句话)。我们来齐读一遍(生齐读)

师:父亲的话是什么意思?

师:那文中的“我”按父亲说的做了吗?(生:没有)

师:父亲说,应该知错认错,可文中的“我”知道自己错了,却觉得说不出口,我”的心情怎样?(矛盾)这种矛盾的心情你能读出来吗?谁能读一读这一段?(指名读、生评价、齐读)

(3)师:除了这一段,同学们还画出了哪里?(生:克莱谛不时用眼睛瞟我。)

师:“瞟”是用眼睛怎样看?(生:斜着眼睛看)学生做动作理解“瞟”。

师:在他眼里表示的不是仇恨的愤怒,却是悲哀,这是为什么?(指名答,对我的所作所为感到不理解,为我的表现感到悲哀。)

师:所以他们接下来是怎么表现的?(生:克莱蒂对我说……,我说……)

师:旁边的泡泡问,他们都说在外边等着,两人想的一样吗?(不一样)那两个人分别是怎么想的呢?

师:谁能把这两个“我在外边等着你”的不同读出来?

师:这一段还有要说的吗?这个时候“我”又想了些什么?

师:对,这个“挨”字把“我”犹豫、矛盾、不知该如何面对好友的心理表现的淋漓尽致。

(5)师:放学后,“我”和克莱蒂是怎么做的?

师:你觉得克莱谛是个怎样的人?(生:友好、宽容、高尚)

师:你是从那些方面看出来的?

师:我们能不能找三位同学分角色朗读一下放学后重归于好的这一部分,一位同学是“我”,一位是克莱谛,一位读旁白。谁想试一下?(分角色朗读)

(三)学习14段

(1)师:文章通过神态、语气、动作、语言等告诉我们,克莱蒂是个宽容、友好的人。用父亲的话说,他是个什么样的人?(生:高尚的人)

(出示父亲的话)

师:让我们齐读一遍父亲的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师:就是说我们要知错就改。“第一个伸过手去”这是一种勇气,意味着有勇气主动地向对方认错,请求对方原谅。

(2)师:文中连续描写了父亲的几个动作,哪几个动作?(生:夺,折,扔)这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情?(生:生气、愤怒)

师:父亲想告诉我什么?( 生:希望“我”告别错误,永远和朋友友好相处)

师:父亲的教育应该说是及时的、深刻的,也让我们深受启发,使我们懂得要相互谅解、宽容待人、珍惜友情。

四、板书设计

争吵

我----- 朋友 -----克莱谛

宽容友爱理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我们今天上午学了《争吵》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请快速默读课文,回顾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答,课文主要写了“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最后和好如初的故事。)

二、拓展延伸

师: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我们同学间也会发生像文中“我”和克莱谛这样的争吵。那请讲一件你与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情,注意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并想一想以后要怎么做。

三、学习生字词

师:现在课文我们已经学完了,下面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学了哪些生字词。先看要求我们会认的生字词。(出示生字词)

师:谁能来读一下?(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四、指导写字

1.师:看来同学们已经都认识这些生词了。接下来我们看一看要求我们会写的字。(出示生字)谁能来读一下这些生字?(指名读、齐读)

2.师:同学们看看这些生字在写的时候有哪些需要我们注意的呢?哪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五、作业布置

1.自读《爱的教育》

2.抄写课文中的爸爸的话。

3.鼓励学生写一写自己和同学之间发生过的一件事情。

渔夫的故事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篇2

教学内容:第23页练习五1--8题。

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地练习,提高计算能力。2.逐步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除数是三位数以内,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练习,加深对除法从高位算起的方法,及被除数除于除数不够商1的除法算法,并让其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过程:(列出所有题目)

一、 基本练习

1.听算20题乘除法练习题。

2.课本第23页第一题,给合适的题目涂上颜色。

3.第23页第二题,看好,并用尺子连线。通过除法运算,锻炼计算能力。

4.解决问题:在整个过程中要同时要求格式及书写的规范,然后认真检查除法竖式的正确与否,是否漏了单位等。

5.“蚂蚁搬家”:设置情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尽量的帮助蚂蚁抢运粮食过冬。

6.先进行估算商是几位,然后再计算。

7.第7、8题,是综合练习。要求学生综合应用乘数、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法知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知识和分析、推理能力解答一席简单的实际问题。另外第7题的解法有多种,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

课题九:除法验算

教学内容:25页例4

教学目标:1.在观察、比较、沟通等活动中理解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2.能正确运用乘法对整除与带余数的除法进行验算。3.培养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经历观察、填写、思考等学生活动,感知乘、除法的关系。初步感受可以用乘法来验算除法。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听算20题。

2.通过观察比较初步得出验算方法。

出示: 18×6=108             46×7+3=325

108÷6=              325÷7=

3.比较一下,上下两个算式 之间有什么联系?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根据学生得结论教师板书:商×除数=被乘数

商×除数+余数=被乘数

二、新授

1. 验证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指板书问:是这样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出示例4。

教师巡视指导。

你们验证的结果怎样?

2. 验证带余数除法的方法。

你是怎样验算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教师要鼓励学生创新,除数商的一种还可以:100-2=98

98÷7=14)

3. 小结。通过上面题目的联系,请同学们说说除法验算的方法和验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三、练习

1.课本第25页做一做。你们验算了吗?我们要养成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2.课本第26页第3题。

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把它分成题目要求的这两类?

一般学生:算出结果再分类。

好学生:看末尾。如果是0或5能被5整除,没有余数,反之带余数。

课题十:练习课

练习内容:26-27页第4-7题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做练习,进一步熟练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

2.边练习边观察,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创新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一位数整除三位数的基本练习课,巩固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 计算找联系.

1. 独立计算课本第27第5题。

教师巡视看学生计算的方法。(有的同学做了27×5=135,直接就得出:135÷5=27)

请做得快得同学介绍一下自己得方法。这个方法好吗?我们就用乘除之间得关系来计算。

2.算一算,填一填课本第27页的第6题。

二、多角度思考,填 里的数

出示2 ×4=104,你能在 里填正确的数吗?

请每组派代表说说你们的思考方法。(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二、 熟练笔算方法

1. 判断课本第26页第3题商的余数。

要指导自己判断是否正确,可用什么方法验证?

下面我们来计算一下,看看它们商的为数与你判断的是否一致。

再仔细观察以下,商的为数与什么有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除数一位数

被除数首位够除:

商的位数=被除数的位数

被除数首位不够除:

商的位数=被除数的位数少一位

渔夫的故事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篇3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两个篮球队的身高统计表,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说一说谁最高,谁最矮。

2、如果两个篮球队进行身高比较,你认为哪个队队员身高高些?

王强是欢乐队中最高的队员,我们能不能根据这个信息就下结论欢乐队总体身高比开心队高吗?为什么?

3、讨论:怎样比较两支球队的整体身高情况。

二、引导学生探究新知(引导学生探索用平均数的方法比较)

1、合作学习

让学生自己进行平均数计算。

2、提问:142厘米表示什么?它是指欢乐队某个队员的身高吗?

3、144厘米表示什么?它是指开心队某个队员的身高吗?

4、你能告诉我们两个队的总体身高比较情况吗?

虽然欢乐队中的王强是两个队中最高的,但欢乐队的总体身高情况不如开心队,体会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总体情况的一个很好的统计量。

说一说我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也需要运用“平均数”知识来解决问题?

师:看到你们这么勤奋好学,又学得那么有水平。老师今天也特别高兴,我相信你们以后会发现和自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其实“平均数“的知识还有很多,在生活实际中应用也很广,你们回忆得起来吗?

对我们上课的评分,也可以来比较,哪一周课堂得分高、哪一周课堂得分低?我们也可以进行比较

出示上两周课堂评分。

[板书:100分98]

[板书:99分99]

[板书:98分99]

[板书:100分100]

[板书:96分98]

[板书:98分100]

你们认为第一周课课堂评分肯定比几分多,比几分少?

师生共同演算:

平均分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课本练习十一

全课小结。

17练习十一练习题

一、练习内容:第44页至第45页的练习。

二、练习要求:运用本单元所学过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练习中,不明白的可以互相讨论。

三、练习题:

第一题,是一道实践活动题,要让学生在进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再估算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每个小组计算完了以后,再在小组间对比一下,并和第39页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进行比较,看看能发现什么信息。

第二题,先让学生根据图中的温度记录理解什么是最高温度,什么是最低温度,再把统计表补充完整,最后计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和一周最低温度。

学生了解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最低温度等概念后,再让学生实际记录本地一周的气温情况,再计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和平均最低温度。学生记录气温的方式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获得信息。

第3题,也是一道实践活动题,通过收集、整理数据、计算平均等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

第4题,让学生根据甲乙两种饼干第一季度的销量统计图,先比较他们第一季度月平均销量的多少,然后分析一下乙种饼干销量越来越大的原因,让学生初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现实原因。第三小题是开放题,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进一步发现信息,如学生会发现两种饼干二月份的销量是相同的,但甲种饼干的销量逐月下降,乙种饼干的销量逐月上升,也可以预测一下两种下个季度的销售情况。

渔夫的故事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篇4

数学广角——重叠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借助“韦恩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述。2.能力目标

让学生感知“韦恩图”的形成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并体会数学的简洁美。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经历“韦恩图”的形成过程,理解并借助“韦恩图” 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一、设问质疑,引发冲突

1.森林运动会要开始了,我们来看看小动物们组队参加篮球赛和足球赛的情况。2.出示表格(表格中是参加篮球赛和足球赛的动物头像)

师问: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参加运动会?能否进行调整,让表格更清楚一些?

二、小组合作,整理表格

好课件吧

http:// 1.学生活动

活动要求:①要能看清一共有几种小动物。②注意分工。③要对本组结果说明理由。2.汇报交流

教师巡视后有目的地安排了汇报顺序。

学生评价:这种方案比较整齐,但是不能很清楚地看出有几种小动物。把重复的放在中间,说明重复的是两种比赛都参加了。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回答问题:参加篮球赛的是几种动物?并用红色笔画一个圈。参加足球赛的是几种动物?并用蓝色笔画一个圈。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画成这样好看吗?怎么办?

运用课件演示成下图:

好课件吧

http://

追问:哪个圈子是参加什么比赛的呢?引导学生在图中写上“篮球赛”和“足球赛”。问:看着这幅图你有什么想法。

师指出:这个图是一个名叫韦恩的数学家创造的。你们刚才也像数学家一样,把这个图创造出来了,真了不起!下面,我们用这个图来解决这几个问题。3.看图说明图意。

4.根据图中条件进行计算。

5.比较“韦恩”图与表格之间异同点。

三、读图训练、课堂练习

1.现在就去大自然看看,它们是谁呀?在这些动物当中有会飞的,会游泳的。找找哪些是会飞的,哪些是会游泳的,你能把它们的序号填到图中合适的位置上吗?【练习二十四,第1题】

只会飞的有哪些?【②④⑦⑧⑩】 只会游泳的有哪些?【①⑤⑥⑨】

③天鹅放哪儿?【放中间】为什么放中间?【它既会飞又会游泳】同意吗? 如果又来了一只小狗,应该把它放在哪呢? 【因为它既不会飞也不会游泳】

所以不能放在圈里,只能把它放在哪里?【圈外】 同学们真了不起,没有被这样的问题迷惑住!

2.看图,文具店昨天进了5种货,今天进了5种货,两天一共进了多少种货?【练习二十四,第2题】

四、实践运用,发展新知(知识的应用,现场报名。)调查本小组同学喜欢唱歌或跳舞的学生情况。

师:利用我们今天学的韦恩图在小组中调查并表示出来(想想,怎么问能最快掌握信息)。

好课件吧

http://(小组长开始组织本组同学“报名”。)教师总结:同学们已经懂得了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了。

渔夫的故事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篇5

年级三主备人周晓炜备课时间年10月27日

周次 8 课次 24

授课课题 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基本内容 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的和要求 初步掌握只给出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以及口头叙述的表述能力;培养良好学习情绪以及乐于动脑,积极思维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及难点 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初步学会分析综合法分析两步应用题。

教学方法

及手段 与生活实际联系,增强学生的理解

学法指导 注重演算过程中的算理说明和习惯养成。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预习初步熟知课

计 一、初步感知

1、猜玩具个数

今天,李老师先和大家做个游戏。(出示两个盒子)这里有两个盒子,里面装着些动物玩具。红盒子里装着2个动物玩具,猜猜黄盒子里装了几个动物玩具?(指名猜)

只要老师送你们一句话,你们就能猜对了:黄盒子里装的个数是红盒子里的2倍。(再指名猜)你怎么想的?

两个盒子一共装了多少个?

2、验证

打开盒子验证玩具个数。

我们三(1)班的小朋友真聪明,李老师相信接下来大家的表现一定会更出色。

二、新授

1、出示情景图

玲玲妈妈带着玲玲去去买衣服。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齐读两个条件)

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吗?(指名提问,问到“上衣多少钱”时,请学生口头解答,老师板书出算式)。

2、教学例题(1)

(1)理解题意

妈妈想考考玲玲,问道:“买一套衣服要多少钱?”你能理解“一套衣服”的意思吗?(指名说)

(2)画线段图

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位数学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线段图,听过吗?

我们先用一条线段表示裤子的价钱(画线段图),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画多长呢?(指名说,然后再画)

为什么画3份这样长?(指名说)

要求一套衣服一共要多少钱,也就是求裤子和衣服一共要多少,我们可以这样表示问题(画括号和问题)

你会解答吗?做在草稿本上

(3)解答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指名说,老师板书)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比较,提示课题

这题和刚才那题比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这题要两步计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出示课题)

(5)第二种解法

要求“一共要多少元?”还能想出其他方法吗?(同桌讨论,再指名说,老师板书)

4从哪里来?懂的小朋友先和同桌说说。(指名说)

3、教学例题(2)

(1)理解题意

妈妈还想考考玲玲,她把问题改了改,谁来读读问题。(指名读)

(2)线段图

看线段图,问题还能这么表示吗?那怎么表示?你能指出是哪部分吗?

(3)解答

会解答吗?做在草稿本上。

指名板演。

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第二种解法

还有其他方法吗?(指名说)

2从哪里来?

(5)比较

这两道题在解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先同桌说,再指名说)

出示带子图,说说问题要求什么。

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说说你还能求什么。

三、练习

1、P49(1)

出示汽车图,独立解答。

集体订正。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P50(2)

出示情景图。(本子2元,水彩笔的价钱是本子的8倍,铅笔盒的价钱比本子贵16元)

3、编题练习

编一道今天学习的两步计算解决的应用题。可以用老师提供给你的条件,也可以根据平时买东西的经验,说个条件再编。

作业

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教案

年级三主备人周晓炜备课时间2010年8月29日

周次 1 课次 2

授课课题 练习五(1)

教学

基本内容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目的

和要求 通过练习,进一步弄清口算时进位加与不进位加、退位减与不退位减以及加与减在方法上的异同,进一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及难点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及意义。

教学方法

及手段 通过练习,提高正确率和速度。

学法指导 说思路练习和笔算相结合。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预习练习题校对

计 一、导入课题

二、基本题练习

1、完成P51(1)

口算卡片出示。

指名口算。

先比较前两组每组上下两题的区别和联系。

再比较前两组每行左右两题的区别和联系。使学生明白加、减法在算法上的共同之处。

2、完成P51(2)

同桌两人合作练习。

一人操作,一人口算,再交换角色继续练习。

三、综合题练习

1、完成P51(3)

先明确题目要求,再交流估算方法。

在书本上用“○”圈出得数比50小的算式,用“□”圈出得数比50大的算式。

交流订正。

2、完成P51(4)

直接写得数。

注意速度。

3、完成P51(5)

要求提一个一步计算的问题。

指名提问,并口算出结果。

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四、练习小结

作业 P51(5)

板书设计 练习5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教案

年级三主备人周晓炜备课时间2010年10月27日

周次 8 课次 26

授课课题 练习五(2)

教学基本内容 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的和要求 着重练习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估计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进一步感受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明确思路。

教学方法

及手段 联系生活实际,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学法指导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预习

计 一、补条件,提问题

(1)大汽车有45辆,小汽车比大汽车多12辆。?

(2)白兔有15只,,白兔和灰兔一共有几只?

二、应用题练习

1、完成P51(6)

看图理解题意。

独立思考,完成在作业本上。

交流,说说你怎样想的。

2、完成P52(7)

看图理解题意。

独立思考,完成在作业本上。

交流,说说你怎样想的。

3、完成P52(8)

看图理解题意。

说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组织提问。评评谁提的问题好。

4、完成P52(9)

看图理解题意。

选择你想购买的体育用品,再自己解答问题。

组织交流。

5、完成P52(10)

独立完成,交流估计方法。

集体订正。

三、讲解思考题

出示思考题。

组织分组讨论。

尝试写出相应的算式。

交流。

作业 P52(8)

P52(9)

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教案

年级三主备人周晓炜备课时间2010年9月27日

周次 8 课次 28

授课课题 24时记时法

教学

基本内容 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教学目的

和要求 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教学重点

及难点 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教学方法

及手段 实物展示,联系生活

学法指导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预习课前认识钟表,日历

计 一、复习导入

1、猜谜语,复习旧知

谜底:钟

你们认识钟吗?那老师要考考你们。

(1)在钟面上拨出一个整点时刻。让学生说说是几点。

(2)请学生拨出起床的时间,并说一说。拨出吃午饭的时间,说一说。

(3)说说一日有多长。1日=24时

2、讲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小明看节目预报知道星期六有《大风车》的节目,他急忙告诉了好朋友小红和小强,他打电话让他们星期六六点半准时收看中央台。可是星期六的早上小红和小强一早就等候在电视机旁,等了很久,还没看到《大风车》。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思考讨论,可以让学生拨出《大风车》播放的时间。

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说?

3、导入课题。

交通、邮电、广播等部门在工作中需要很强的时间观念。为了计算简便,不容易出错,都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记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记时法。出示课题

二、新授

1、讲解0时到12时

24记时法是怎样记时的呢?现在我们看钟面。

春节是我们每个小朋友最喜爱的节日之一。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除夕夜晚盼望以久的新年钟声是在什么时间敲响?请生在钟面上拨出这个时间。说明,这是旧的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作为一日的开始,我们把这一时刻称为0时。(在线段图上写出)

24时记时法也就是从此时此刻开始计算一天的时间。

新的一天开始了,(继续拨时针)接下去是几时?夜静悄悄的,同学们这时都早已经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在一步一步往下拨,让学生边看边说,2时、3时……6时。(在线段图上依次写出,其中板书2:00,其他让学生学写)天亮了,太阳公公也露出了笑脸,我们该起床了,7时,吃早饭了……中午11时30分,我们该吃饭了,中午12时。问:这个时候时针走了几圈?经过了几小时?

下面开始走第二圈,把时针指向下午1时的位置。问:钟面上现在表示的是几时?

用24时记时法,我们可以表示为13时。(在线段图上注出)

2、讲解12时到24时

再拨到下午2时,这时24记时法可以怎么表示呢?让学生说说。(线段图上写出)这一部分不急于给学生说时道理,而是让学生感知,自己感悟出记时的方法。

接着往下拨,指向2点30分,问:下午2点30分用24时记时法怎样表示?(板书14:30)

时钟在往下拨,到7点,让学生说怎样表示。这时,同学们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回到宿舍。时间一晃就到了20时,也就是我们说的晚上几点,这时我们该上床休息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又是午夜12点,夜深人静,一天又过去了。这个时候,我们称为晚上12点,用24时记时法是几时呢?

再仔细观察一下,24时又正好是第二天的几时?这时,一昼夜就结束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引导学生明确时针走了两圈,走了24小时。

在时间线段上找找普通记时法和24时时法的联系。

明确:在一日内,由于第一圈走了12小时,所以时针在走第二圈时,就把时针所指的钟表上的时刻分别加上12。

想一想,16:00是下午几时?18:30呢?同桌说说怎么想的。

3、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联系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24时记时法来记录时间。

把小明看的节目预报用普通记时法说一说。

4、交流,练习

出示情景图。

读出钟面上的时间。说说他们都在做什么。

试着用24时记时法表示出来。

交流订正。

三、练习

1、完成P54(1)

出示情景图。

说说银行储蓄业务上午几时几分开始营业,下午几时几分停止营业?

2、完成P54(2)

出示情景图。

说说这一路公共汽车最早是几时几分开出?最晚呢?

看火车票。弄清13:37开的意思,回答所提的的问题

3、完成P54(3)

看着钟面想一想,这时你可能在做什么?

4、完成P55(5)

5、完成P55(8)

四、课堂小结

P55(4)、P55(6)、P55(7)

读一读“你知道吗?”

作业

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教案

年级三主备人周晓炜备课时间2010年9月27日

周次 9 课次 29

授课课题 简单的时间计算

教学基本内容 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目的和要求 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重点及难点 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分钟的问题。

教学方法

及手段 节目预报表

学法指导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预习找寻节目预报表

计 一、复习24时记时法

出示节目预报:

节目预报

上午8时50分金色的童年

上午9时30分儿童英语

…………

下午2时六一剧场

下午4时美术星空

下午4时40分七巧板

…………

晚上6时30分大风车

晚上7时新闻联播

…………

你能用24时记时法播报节目吗?

同桌两人练习。

二、新授

1、教学整时的计算

出示节目预报表。

说说你喜欢看什么节目,各要多少时间。

思考“六一剧场”播放了多少时间。

指名说说怎么想的。

2、教学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的计算

思考“金色的童年”播放了多少时间。

出示时间线段图。

在时间线段图上找出8:50和9:30。

交流怎么想的。

有两种思路:

(1)先算从8时50分到9时是10分,再算从9时到9时30分是30分,一共播放了40分钟。

(2)先算从8时50分到9时50分是1小时,9时50分与9时30分比,超过了20分,所以一共播放了60分-20分=40分。

三、练习

1、完成P57(1)

读题,理解题意。

独立思考。交流怎样想的。

有两种思路:

(1)分别算出上午和下午各有多长时间,再加起来。12:00到13:30是1小时30分,15:40到17:00是1小时20分,合起来是2小时50分。

(2)先算12:00到17:00是5小时,再从5上时中减去不借书的一段时间13:30到15:40是2小时10分,所以是2小时50分。

2、完成P58(2)

看图理解题意。

先估计哪个商店的营业时间长,再计算实际营业的时间,验证自己的估计是否正确。

(1)百货商店:9:30到20:30是11小时。

(2)快餐店:6:00到9:00是3小时,中午11:00到1:00是2小时,下午5:00到8:00是3小时,合起来是8小时。

(3)超市:周一至周五8:00到22:00是14小时,周六至周日9:00到23:00也是14小时。

3、完成P58(4)

看图理解题意。

思考解决方法。

有两种方法:

(1)先算第一天的时间晚上8时到晚上12时是4小时,再算第二天的时间凌晨0时到清晨6时是6小时,合起来是10小时。

(2)也可以假设从第一天晚上8时睡到第二天早上8时,共睡了12小时,再减去2小时,是10小时。

看懂火车时刻表,弄清到达和出发的时刻,明确“运行”和“停靠”的含义,再计算经过时间。

4、完成P59(5)

P58(3)

读一读“你知道吗?”

作业

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教案

年级三主备人周晓炜备课时间2010年10月29日

周次 9 课次 30

授课课题 周末一天的安排

教学

基本内容 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

教学目的

和要求 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及难点 结合实际,能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方法

及手段 www.xkb1.com

学法指导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预习

计 1、了解小华的作息时间表

出示小华的周末作息时间表:

6:30起床

6:40-7:00早锻炼

7:00-7:30吃早饭

7:30-8:10做家务

8:10-8:40做作业

8:40-10:00到新华书店购书

10:00-11:30看课外书

11:30-12:00吃午饭

12:00-13:10午睡

13:20-16:20参观动物园

16:20-18:00看电视

18:00-18:30吃晚饭

18:30-20:00制作航模

20:30睡觉

从这表中了解小华周末一天的生活,说说,自己从这张作息时间表中了解到哪些信息,能提出哪些问题,受到哪些启发。

2、解决教材中提出的几个问题。

(1)小华做家务用了多少时间?做作业用了多少时间?到新华书店购书呢?

(2)小华参观动物园的时间是从下午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一共用了多少时间?制作航模呢?

(3)看了小华周末一天的安排,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制作一张时间安排表

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哪些方面与小华的安排相近,自己还准备安排哪些活动,然后各自设计一张时间安排表,并在小组里相互交流,在交流中调整自己的活动,使活动安排得更合理、更有意义。

作业

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www.xkb1.com

数学课程教案

年级三主备人周晓炜备课时间2010年9月27日

周次 9 课次 31

授课课题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基本内容 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2、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

难点:正方形和长方形特征的归纳总结。

教学方法

及手段 联系生活实际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发长自己的空间观念。

学法指导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预习

计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些美丽的图片,请大家欣赏。(多媒体显示一组图画,都是由长方形和正方形组成的)

看了这些美丽的画片,你有什么感想?发现了什么?

2、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哪些物体的面也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呢?

3、长方形和正方形中还藏着很多秘密。到底是哪些秘密呢?你们想知道吗?(揭题)

二、猜想验证,归纳发现

1、观察

拿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猜猜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同桌交流。

你有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吗?同桌交流。

(1)拿出自己的学具,用自己的办法验证。

(2)把自己的猜想和验证向小组汇报。

2、操作验证

(1)对长方形的边你有什么发现?相机板书。

你是怎样证明的?(量、折、比等)

相机教学“对边”。

指一指长方形的对边在哪里,一个长方形有几组对边?

长的一条边,请你给它起个名字,你会叫它什么?短的一条边呢?

(2)对长方形的角你有什么发现?相机板书。

你是怎样证明的?(量、折等)

(3)正方形的边你发现了什么?相机板书。

怎样来证明?

正方形的边你会叫它什么?

(4)正方形的角你发现了什么?相机板书。

怎样来证明?

(1)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3、反馈

4、归纳

练习:下面哪些图形是长方形或是正方形?哪些不是?为什么?

5、比较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好朋友,它们之间有干什么相同的地方?

三、练习

1、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再把这个长方形变成一个正方形,再说说它们的特点。

2、在书上P64第7题的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再说说小青菜提的问题。

3、完成书上P64第4题。

先自己拼一拼,再与同桌交流一下。

(1)用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2)用1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再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4、思考: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吗?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新课标第一网

作业 完成练习四的第3、4、5题。

板书设计 板书: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图形边角

长方形

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

每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执行情况

与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教案

年级三主备人周晓炜备课时间2010年9月27日

周次 9 课次 32

授课课题 认识周长

教学

基本内容 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及难点 认识周长的含义,并能指出并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教学方法

及手段

学法指导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预习

计 一、复习

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

二、导入新课

1、初步认识周长

(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来研究周长。你能猜猜周长的含义吗?

学生回答。

拿出数学书,指一指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在哪里。

指一指课桌面的周长在哪里。

出示游泳池的图片,你能指出游泳池的周长吗?

2、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

(1)学具盒面的周长在哪里。你能知道它的周长有多长吗?想办法算一算。

交流算法。

(2)三角尺的周长在哪里,你能算一算吗?

(3)拿出一片树叶,你能指出树叶的周长在哪里吗?想办法算出树叶的周长。

学生交流算法。

先指出这些图形的周长,再实际量一量,算一算,然后交流是怎样计算的。

3、教学“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沿着图形的边描出一周的边线,增强对周长的理解。

用不同的方法算出图形的周长。

然后交流算法。

2、做想想做做第4题

四、课堂小结

作业 完成P66第5题、第6题。

板书设计

执行情况

渔夫的故事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篇6

教学内容:例4以及练习。

学习目标: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重点: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教、学具准备:指南针

过程:

一、复习:

1、画一画方向示意图:

2、我们知道了这四个方向,那么,每两个方向之间又称为什么方向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4图,观察:多功能厅在哪两个方向之间?

2、这个方向称为“东北方向”。

3、我们知道了“东北方向”,你能说出下面的这几个方向是什么吗?

4、我们又认识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你打算怎样记住这四个方向?请你把他们记下来。

5、请自己画一个标有8个方向的方向示意图。

6、观察例4图:请说说校园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各有什么?

三、练习:

1、说说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2、第10页第1题:在黑板上标出自己家的位置。

四、总结:

这节课中你有哪些收获?你会用到这方面的知识吗?

第5课时

内容:第9页例5以及练习。

目标:

1、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重点:

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过程:

一、导入:

1、请用手势指出你认识的8个方向,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

2、老师说方向,你们就用手指向那边方向:北、西南、东北、西、东北等。

3、出示中国地图:请你分别指出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8个地区。

二、新知:

1、出示例5挂图:这是什么图呢?(动物园导游图)

请认一认图上画有哪些动物馆?

2、请在图中指出8个方向:

3、解决问题:

熊猫馆位置?从大门出发可以怎样走?

(在动物园的西北角,可以先往北走到狮山,再向西北走。)

还可以怎样走?也请你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

指名到黑板的挂图前说说行走路线。

同桌互相提问各个馆的行走路线,比一比,谁说得准!

4、每个动物馆的行走路线是不是唯一的?你能说出了几条?你在说同一动物馆而不同的几条行走路线时,有什么发现吗?

5、小结:如果从不同的路线走,说的方向就有所不同了。

三、巩固练习:

1、说一说,1路公共汽车的行车路线。

2、第10页第2题:

全班读题:熟悉小健的描述。

根据小健的描述,把那些游乐项目用序号标在适当的位置上。

讲评。

四、总结:

收获?指导学生对学习进行评价。

第6课时

内容:位置与方向的综合练习

目标:

1、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2.使学生熟悉的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重点:

认识8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过程:

一、练习:

1、说一说你认识的8个方向:同桌互相考一考。

2、画出一个标有8个方向的方向示意图,比一比,谁画得准!

3、老师说方位,学生指出来。

二、综合练习:

1、11页第3题:

2、11页第4题:

3、学生独立完成12页的第5题:

4、同桌合作完成12页第6题。

三、总结:

这一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用处呢?还在什么地方有用呢?

第7课时(单元学习检测)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我们认识了8个方向,是哪些呢?请在下面的括号里写出来。

(                                                              )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     ),(            )”来绘制的。

渔夫的故事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篇7

1.知识目标: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2.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3.情感目标:

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难点:

1.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

挂图、多个南瓜形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拿出实物棋盘,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

接着,把棋子放在纵横线的交叉点上,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19×19。

二、自主探究,交流提高 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2.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例2:19×19

(1)19≈20(2)20×19=380 20×20=400 380-19=361(3)19 1

× 19

--------

171

19---------361 3.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黑板上的三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约有400个交叉点,但它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在此基础上,夸赞学生:能用刚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今天的新问题。并且,能正确解决乘的过程中的进位问题。你们真棒!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尝试练习。

用竖式计算第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可以让几个组的学生做前2道,另几个组的学生做后2道题。

完成计算后,组织交流。说出笔算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笔算过程的了解。2.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根据班上出现错题的情况,和学生一起讨论错误的原因,请学生订正错题。请学生注意:计算时要认真仔细。3.解决问题。

请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3、4题。

完成后,请学生向全班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4.游戏。

贴出写有算式的南瓜卡片。用语言描述菜园里收南瓜的情境,请同学们帮助菜农收南瓜。让学生自由选择卡片,算对的就收获了这个南瓜。

完成后,先检查是不是算对了,再比一比哪组学生收获的南瓜多。奖励优胜组。

渔夫的故事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篇8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商定、鸦雀无声、截肢、队伍、沉默、局面、方便、羡慕、情不自禁、盛大、隆重、街道、人山人海、主席台、观众、纠正、淹没、议论”等词语。

2、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能够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的内心斗争。领悟体验部分词句。

4、感受博莱克坚强神气,儿童团员的宽容友爱、真诚善良,以及观众博爱的胸怀。

教学准备:课件,通过查资料了解检阅的意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教师板书检阅,并请学生说说什么是检阅。

2、播放国庆60周年阅兵实况录像片段,感受阅兵式的庄严、隆重的场面。

3、说说观看阅兵式后的感受。

4、教师出示课文挂图,检阅是一件多么隆重的仪式啊!街道上人山人海,楼房上彩旗飘扬,主席台上站满了国家领导人和外国贵宾。同学们,今天你们看到的这幅图,是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许多的游行队伍在这一天接受国家领导人。外国贵宾和亿万群众的检阅。对每一位波兰人来说,这一刻都是激动、幸福的时刻。让我们把视线移到这一队正走过主席台的儿童队员身上,请你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特别的地方)?(一个队员住着拐杖走在队伍的的第一排,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A这些男孩走得十分整齐,昂首挺胸。

B第一排的一个男孩虽然拄着拐杖,但仍然与全队保持一致。

5、一个残疾人怎么会参加这么隆重的检阅?一个残疾人,怎么能和其他队员的动作保持一致?这队儿童队员的身上,发生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二、自读课文,把握生字新词。

1、请同学们带着这几个问题阅读课文,标记段落。

2、熟悉课文中的生字词。辨析组词练习,加强巩固。

3.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博”“羡”“慕”三个字,要注意字的结构,摆放匀称。“博”左小右大,“羡”“慕”上小下大。席:笔顺是“广席”。截:笔顺是“截”。

4.抄写词语。俱乐部 博士 鸦雀无声 截肢 队伍 沉默 局面 真棒 羡慕 主席台 观众 纠正

5、分男女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内容,全班交流汇报。

1、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找出令你感动的句子。

2、小组交流怎么分部分,然后总结每部分的大意。

3、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检阅前的情景(第2-9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描写检阅时的情景(10-16自然段)

4、观众们是怎么夸队员们的呢?请你回家思考这两句话的深层含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见过我国建国六十周年或是国庆节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贵宾检阅群众或军队游行队伍的场面吗?是什么样子呢?播放录相。出示课文教学挂图。同学们,今天我们看到的是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许多游行队伍在这一天接受国家领导人、外宾和亿万群众的检阅。对每一位波兰人来说这都是激动、幸福的时刻,让我们把目光移到这一队正经过主席台前的少年儿童。

2.请你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小朋友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是在他们身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指名说。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检阅》

二、围绕重点,读书讨论,感情朗读。

1.读第2—6自然段。指名读,评价读得怎么样,注意读出为难的语气。讨论:“这件事”指什么事,为什么说是一件很重要、很棘手、谁都不愿第一个开口说的事?这么为难,直接告诉他不就行了吗?(着重引导体会孩子们当时的心理)

小结:多么善良的孩子们呀!那么怎么做才不会伤害这个残疾孩子博莱克呢?故事的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了。接下来我们来讨论孩子们棒在哪儿,好吗?

2.投影出示两句话:“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说。指名读这两句话。

3.讨论:观众为什么这样说?

(1)自读课文找找理由后,参与小组的讨论。

(2)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全班的讨论。

说博莱克棒,是因为他是个残疾人,却走在队伍前面,走得那么好,又那么精神。他并不因为自已是个拄拐的少年而自卑,他是一个自信的对生活充满热爱之情的孩子,他的神情是那么专注,完完全全地融入了儿童队员的游行队伍,他的自尊、自强,使人们不由得发出了这个小伙子真棒的感受慨。指导读出博莱克的“棒”,体会博莱克当时的心情。(课文第12自然段)。

说这些小伙子棒,可能有以下理由:一是让一个残疾孩子参加检阅队伍,二是不是把他藏在中间,也不是把他放在队后,而是让他走在第一排。他们是那么地呵护着他,不伤害他的自尊心,不歧视残疾人。敢于充破世俗的偏见,大胆地让拄拐的儿童队员站在第一排,虽然他们曾犹豫,怕拄拐的博莱克影响儿童队员游行队伍的整体形象,但是最终他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不歧视任何人,让每个人都拥有应得的权利。因此孩子们获得了雷鸣般的掌声。赞扬了自信的博莱克,也赞扬了儿童队员美好善良的心灵。指导读课文第7、8、9自然段,读出孩子们真心地为他人着想的做法,体会他们美好的心灵。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激情总结,引导写话。

1.总结。

读完了课文,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相信每个人都永远忘不了这次难忘的检阅。你们一定有好多心里话要说,对吗?

2.任选一个内容,写写你想说的话。

(1)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请替他把日记写下来)。

(2)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他说:„„

渔夫的故事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篇9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的意义》。

认知目标:结合实例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操作、概括等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动手操作,感受数学的价值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及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

教学难点:学习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装有各种平面图形的信封①号和②号,内有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学具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有个问题老师想来想去都想不明白,你们想帮帮我吗?(想)问题是这样的:我到玻璃店为两个大小为12厘米×9厘米和18厘米×6厘米的长方形(多媒体演示)相框安装玻璃,店老板说每块玻璃都要付10元,你们觉得这样收费合理吗? (学生说)看来,各人意见都不同,先让我们学习有关面积(板书)的知识,再来解决问题吧!

二、合作交流,动手探新。

1.探索面积的含义

A.大家都知道,像粉笔盒、电脑等物品都是物体,而物体都有它们的表面(师示范摸粉笔盒的面),现在请摸一摸你的课桌面和数学书封面,感觉怎么样?有什么发现呢?

B.请看大屏幕,我发现了讲台的面比粉笔盒的面大(师边讲边操作),现在请打开书本第70页,通过看图同位继续找发现。

C.学生汇报:

如:我发现黑板的面比电视机的屏幕大。

我发现三角形比长方形小    ……    (学生一边点击一边说,师板书)

D.小结:

刚才,通过大家的观察发现,我知道了像黑板、电视机、数学书等物体,它们的面称为物体的表面(板书),三角形、长方形等图形我们称为封闭图形(板书)。还知道它们的面是有大有小的,黑板面的大小,三角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面积吗?

E.得出面积定义:

① 学生讲

② 师完成板书:或、的在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③ 在书本画出概念并找出重点字词。

④ 齐读。

⑤ 同桌互说面积的定义。。

F.举身边的面积:

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成功认识了“面积”这个好朋友,表扬你自己(棒棒,我真棒)。刚才大家通过拍手表扬了自己,那么手掌表面的大小就是…(手掌的面积)。现在老师和你们玩一个“寻宝游戏”。看面积躲在我们身边的什么地方?(学生汇报:笔盒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2.比较面积的大小

A.直接比较

① 同学们真棒,已经知道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那么,有信心比较出面积的大小吗?请拿出1号信封,四人小组讨论谁的面积大,并给自己比较的方法起个名字。

② 学生汇报。

A                                               观察法

B                                               重叠法

C                                                   ?

【由学生引起矛盾,通过观察法和重叠法都比较不出它们面积的大小】

生:老师你有什么好办法?

B.间接比较

① 师:这样吧,老师有个建议,既然不能直接比较,我们借助一些工具帮帮忙吧。请拿出2号信封,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摆一摆,看能否比较出它们面积的大小。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教师巡堂指导。)

② 学生汇报,得出数方格法。

③ 小结。

第×组的同学可以比较出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是因为他们采用了统一的标准,所以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板书)

3.质疑问难:

① 同学们,其实刚才比较的这组图形的面积刚好是我要配的玻璃的大小,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要付同样多的钱吗?

② 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生提。

师提:面积定义中,物体的表面与封闭物体之间为什么用“或”不用“和”连接呢?

【“或”是可以是物体,也可以是封闭图形,“和”是两种情况都有才行。】

三、精心设练,乐中用新。

1.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哪个图形的面积小?

① 猜一猜,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   (多媒体)

② 验证:出示格子(每个□的大小一样),学生数格子的数目,得出结果。

2.比较海南省、广东省、江西省、四川省的版图

问:哪个省的面积大,哪个省的面积小?

3.小小设计师

请在方格纸里设计出2个面积都等于7个小方格的图案,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4.下面的长方形被分成甲、乙两部分,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的?

A.甲和乙的面积一样。

B.甲的面积比乙的面积小。

C.甲的周长比乙的周长短。

D.甲和乙的周长相等。

四、评价体验,情感激新。

1、请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2、请说说老师或小伙伴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

板书设计:

面积的意义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黑板和电视

讲台和粉笔盒

或        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三角形和长方形

渔夫的故事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篇10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闭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3痹銮棵褡遄宰鹦暮妥院栏小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奥林匹克运动会。指名朗读,正确,流利,认识生字“克”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一项伟大的体育盛会,象征着全世界人们对和平的追求,中国人向来就是有一个奥运梦!当北京奥运会成功地拉下帷幕的时候,我们感叹奥运精彩的同时,还是让我们先把时光倒回那

2、出示:1993年9月,在奥运会申办的最终投票中,中国北京以两票之差,输给了悉尼。

那一夜,全国人民都落泪了……

3、失败了,然而我们从头再来,中国人民经过8年的精心准备,团结奋进,终于在――

出示:7月13日的夜晚,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了!(谁自信能读好这句话?)

二、齐读课题--我们成功了!

三、学习第一小节

1、出示图片(喜讯传来的瞬间,人们的心沸腾了!看--此时,哪些词会从你的脑海中蹦出来?)

2、出示: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你感受到了吗?读这句--齐读 理解“不约而同”--仿佛有谁在指挥似的!)

四、初读课文,识字

1、北京的哪些地方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请打开课文,赶快找一找,把课文读正确。

2、检查生字

喜讯 不约而同 传来 聚集 泪水 挥舞 锣鼓声

高呼 击掌 拥抱 江泽民 奥林匹克旗帜 飘扬

指名读(动作)--同桌检查读--齐读--我们成功了

五、写字:拥抱(动作,提手旁,形声字)

六、学习课文

1、说说什么地方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2、“天安门广场”

(1)读好(指名读--男生读)

(2)几十万--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欢乐的海洋

挥舞,高呼--边做动作边读

一遍遍--激动,欢乐,自豪

(3)指名读--齐读

七、巩固识字

识字歌:

申奥喜讯神州传,

北京相约08年,

国旗挥舞锣鼓响,

华夏拥抱奥运年。

奥林匹克旗帜扬,

世界相聚在中华,

击掌高呼乐开怀,

泪水润泽暖心房。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词语复习

2、引读

二、学文

北京的哪里还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1、“中华世纪坛”

(1)指名读--女生读

(2)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欢乐的海洋

(3)击掌,拥抱,泪水尽情流淌?(艰辛,激动,高兴,百感交集)欢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歌唱?(五星红旗迎风飘呀……)

(4)读

3、仅仅是北京的这两个地方立刻变成欢乐的海洋吗?北京之外呢?--全中国(点击)

出示: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4、小朋友,人们为何如此忘情地狂欢?(北京申奥成功,使整个中国的成功。这次竞争是体育的竞争,也是经济的竞争,环保的竞争,文明素养的竞争,国际形象的竞争。“我们赢了”,不仅是北京赢了,更是中国赢了,中华民族赢了。)

学习最后一段

1、每个中国人的心里有许许多多的话,但此时此刻亿万人民心里的千言万语都变成了一句话,小朋友,那是一句什么话?

--齐声欢呼:(年,奥林匹克旗帜将在中国北京高高飘扬。)

--对,2008,北京!这是我们中国人民共同的心声!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激动、响亮、自豪的心声!

三、写字(申 匹 互 京 泪 洋 相 扬)

扬--提手旁,左窄右宽

泪洋--三点水旁,左窄右宽

京和互--长横 竖折的竖和横折的折都要向左斜

申和洋--竖是主笔

匹--注意笔顺

世界选择了北京,北京将还世界一个惊喜。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师工作总结下一篇:瓷砖专卖店管理制度y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