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下农业技术论文

2022-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农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需要对农业技术进行创新,充分发挥其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分析了农业技术创新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困境,并提出了一定的解决对策。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才培养下农业技术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才培养下农业技术论文 篇1: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发展建设研究

摘 要:

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是农业信息化背景下由农业人才培养平台、农业技术研发平台和农业创新服务平台组成的农业技术综合发展平台,是国家发展科技兴农的重要战略平台,是推动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服务与应用平台。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对多个地区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各个环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进行总结,并针对重要难题进行深入分析,寻求解决方案,为完善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供思路借鉴。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发展困境;建设思路

F2

文献标识码:A

1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发展困境

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作为农业科技化、产业化发展的模式化链条。虽然我国农业科技化正以较快速度发展,并在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的推动下进入一个创新科技发展的新纪元,然而由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仍处于初级阶段,难免会出现漏洞和问题。笔者通过对实证调查与访谈获得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得出几点问题。

首先,在农业专业人才培养平台方面,高等农业院校所培养的人才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工作的人数占毕业生比重不足两成,地方农业类职业技术院校招生数量逐年下降,农业人才培养模式日趋老化,明显与现代农业发展不协调。地方农业类职业技术院校软硬件设施落后,资金不足严重困扰着其发展,也限制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基层农业技术继续教育名存实亡,对于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的技术常识效果不明显。

其次,在农业科技研发平台方面,存在农业科研创新成果数量少、水平低等问题,基层农业科研机构面临着“关门”的威胁,农业科研人员数量日趋减少、科研能力较弱,缺乏创新精神。同时,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实用性较差,基本上对于地方农业发展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最后,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方面,由于待遇较差,导致基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全职工作人员较少,年龄结构分层不合理,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同时,具有农业类专业背景的服务人员比例较少,大多数工作人员对于农业技术推广内涵没有深刻的了解,对推广方法的实际效果并没有进行相应反馈,这也导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效果较差。加之农业从业人员对于推广技术的不理解与不信任,这也加剧了农业技术水平提高的难度。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发现导致三大平台出现困境的关键在于资金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财政资金的注入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上述问题,并能促进扶助农业科技的发展。但是通过实证调研,笔者还发现财政资金在各环节的配置结构在更大层面上影响着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的运行效率。

2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思路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显示了加强农业技术创新与水平提升的决心,也加强了基层农业技术服务工作人员的信心。通过对上述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发展困境的分析,结合国外农业技术发展的先进经验,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设思路。

2.1 加大农业科研资金的投入,合理调整资金配置结构

农业技术的提升是推动国家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动力,因此,政府必须在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日本国内几乎所有的农业科研机构都是由政府出资建立的,其科研经费90%以上都来源于政府拨款。结合上述三大平台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得知虽然近年来我国在农业科研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强,投资数额也不断增加,可是与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国家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应当更加重视农业科技的发展,在农业人才培养、农业技术创新与成功转化和农业技术创新服务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增加经费拨款,有序地改善地方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各环节的建设现状。

在农业人才培养层面上,政府应该设立专门预算支持农业高等院校与农业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据统计,截止至2010年,日本604所4年制本科大学中设有农学部的大学有52所,含农学类学部60个,这体现了日本对于农业类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因此,我国应当设立类似于师范生制度的“农业生”教育扶助项目,在学费与日常生活方面给予支持,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农业类专业,从根本上解决生源不足的问题。在就业方面国家应当对从事农业类职业的学生给予相应的支持与引导政策,从而提高学生从事农业类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力图解决从业人员老龄化的现象。

在农业技术研发层面,政府主要得加强对基础性与储备性研究的支持力度,对具有实用性的技术创新项目给予持续性的支持,从而提高科研人员创新农业技术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农业技术转化的效率。同时,加大对地方农业科研站的建设,更好地发挥科研站在促进当地农业技术水平提高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农业技术创新服务层面,政府应该适当提高基层推广人员的待遇,避免基层农业推广人员的流失与服务中心的荒废,更新技术推广工具,丰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内容,从而提高推广效率。

2.2 完善农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基层农民培训体系

美国农业生产的高效率得益于高效的农业科教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对于我国来说,在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下,各农业高等院校与高职院校也需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建立与完善农科大学生培养模式。高校在努力扩大农科学生数量的同时,也要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这需要各高校努力改善教学软硬件设施、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设计。各高校还应该明确培养目标,与地方科研站、农业服务中心合作着力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技能。同时,我国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建立与完善以政府资金为主导、多元化、覆盖全国的农业科教体系,建立健全农业教育、科研和创新服务相互融合渗透的综合服务体系。

地方政府在完善农业服务中心的同时,应充分利用资源,委托高校组织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活动。地方政府应当委托当地农业类高校对基层农业工作者进行定期的农业技术培训活动,提高农户对于农业技术的认识与信心,这也有助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的开展。

2.3 完善农业基础、应用与储备研究相结合的研究体系,提高成果转化效率

目前,我国在农业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储备研究实力较弱,农业技术的可应用性也较差。由于上述研究具有耗时过长、见效较慢、投入资金大、风险系数高等特点,因此需要政府给予较大的支持。在提高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率的方面,应当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吸收经济、科技、教育等系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意见的综合性决策平台,并且利用农业信息化平台将最新的实用性技术信息传播到全国各地,再通过该平台收集农户的需求,更好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同时,政府应当通过立法来支持与鼓励民间农业科研组织的发展,加强与民间组织的合作,发挥市场在促进农业技术水平提高与技术转化方面的作用。并以民间组织为媒介,加强与国外研究机构的合作,学习与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经验。

2.4 发挥市场力量,构建信息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首先,政府要积极发挥市场力量,共同创造适合农业技术推广的条件,努力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从而构建一个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的全方位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其次,在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方便,要根据工作量的需要来合理核定人员编制,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发现和培养拔尖人才,最大限度地提高队伍素质。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农技人员工作责任制度,明确工作任务,完善奖惩制度。在不断改善推广手段,提高技术推广效果。

最后,应当以信息化建设来引领未来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的开展,建立覆盖全国的农业技术信息服务网站,以供基层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共享与学习。通过信息平台来分享工作经验,交流并提高推广技术和方法。同时要建立部、省、市、县区四级行政管理部门、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相结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管理平台和反馈系统,保证农业技术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刘春静.以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探讨[J].农业经济,2012,(12).

[2]李丽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9).

[3]王殿安,李世轩.以农业科技创新助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业经济,2012,(12).

[4]关占良,程高峰,李永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相关主体关系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

作者:陈利伟

人才培养下农业技术论文 篇2:

农业技术创新对于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摘 要:农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需要对农业技术进行创新,充分发挥其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分析了农业技术创新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困境,并提出了一定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业技术创新;收入稳定增长;困境;对策

1 农业技术创新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困境

1.1 有效的农业技术供给不足

我国农业发展不断加速,以往是依靠增加资源要素投入发展,而当前已经转变成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发展。虽然农业在科技上获得了较大的进步,然而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我国当前的农业技术研发水平与现实需要存在不符合的情况[1]。虽然农业技术研发成果在不断地增加,然而真正有用的却很少,无法满足当前农业发展的需要。

首先,当前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就是为了提高农产品产量,这种体系不能满足当前农业生产中追求的绿色、安全、优质要求。

其次,我国的农业技术创新整体水平较低,基础研究不足,不能将研究和农业生产有机联系起来。在农业技术成果方面,一般都是常规以及产量技术,而对于品质、高新、核心以及关键的技术则不足,使得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不强、附加值较低,这就对农业收入稳定增长造成了限制。农业技术综合配套存在不足问题,这也限制了农业技术的有效供给。农业生产需要各种有效技术来协调。只有提升综合配套性,才能提升技术成果的集成性,这样在应用技术时风险较小、成本降低,会获得更好的生产效果。

1.2 农业技术成果应用转化渠道不畅

我国农业技术成果推广的应用效率不高,能够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的技术很少,转化效率很低,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就是应用转化渠道不畅。要真正地发挥出技术成果的作用,增加农民的收入,就需要将技术成果顺畅地传递到农业生产者手中,这需要依靠行政力量推动,还需要农业技术中介机构以及市场能够有效地进行运作。

2 农业技术创新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对策

2.1 建立完善的农业技术有效供给机制

首先,需要对农业科技管理模式进行改变,需要将科技成果的转化作为重点内容。成果需要有较强的综合性及实用性,适合进行推广,因此需要从研发立项时就要注意,要认真考察科技成果的使用价值,看其是否适合推广;在选题上应该让农业科研单位根据实际的农业生产需求来进行,科研管理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让科研项目能够有效的开展。对研究成果需要认真验收、评价以及鉴定,成果需要满足实效性、综合配套性、学术性,注重成果的效益以及应用价值。

其次,需要加强农业科研单位的创新能力。需要注重人才培养,健全农业科研人才的相关机制,如引进、流动、激励机制等,要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其主要包含创新能力、科研质量、科研成果转化。还需要加强学研合作,建立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其中要将农业龙头企业作为体系的核心。

2.2 加强农业技术创新成果的应用转化效率

首先,需要对农业科技推广机制进行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属于公共产品属性,政府需要充分发挥出其主导作用,促进农业技术成果推广体系的发展[2]。我国政府类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中存在制度性问题,这是因为体系中没有灵活的机制、组织松散以及效率不高等,这就需要对体制进行创新,建立以公益性为主的政府型推广体系。在建立过程中需要确保精简、高效,设置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并且确保它们一定的自由,还需要对它们的职能进行清楚的规定。其次,还需要建立多方参与的农机推广决策机制,结合本地区的情况,符合该地的发展情况。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体系的建设,加强人员的技術能力,提供充足的推广经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农业技术可以得到有效推广。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技术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农业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生产的产量及质量,为农民稳定地增加收入,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农业技术,发挥出其强大效果。

参考文献:

[ 1 ] 姚延婷,陈万明,李晓宁.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08):122-130.

[ 2 ] 张屹山,崔晓.资源、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物料平衡原则下的省级农业环境效率计算[J]. 农业技术经济,2014(06):21-30.

(收稿日期:2018-03-23)

作者:胡晓婧

人才培养下农业技术论文 篇3:

有机农业技术与无机农业技术结合性探讨

【摘 要】本文介绍了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的基本概念,分别阐述了二者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其适用地区的基本情况,之后,从突出有机农业技术发展的主导性地位和把握好二者间的协调性发展两个方面,指出了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相结合应把握的关键节点,希望对促进我国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有机农业技术 无机农业技术 结合

引言

随着我国大力推广新农村建设,高度重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传统有机农业和现代无机农业间的结合,正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特别是在绿色农业逐步普及的背景下,对二者结合性的思考,就凸显出其重要意义。

一、基本概念

1.有机农业技术

有机农业技术是指以生物科学为根本,凭借农业内的各种生物同自然环境间产生的能源和物质的循环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农业技术体系。在实现过程中,主要以人或畜力为动力,对农作物进行品种上的选育改良,同时施以有机农肥;采取农林牧相结合的方式以及采用生物防治法对病虫害实现防治;高度重视间、复、套种,合理轮作和因土种植。有机农业技术体系由于对保持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态平衡,故其又被称之为生态农业。

2.无机农业技术

无机农业技术是指凭借工业生产发展所提供的各种技术装备和生产资料,通过投入大量的化石能源,从而实现农业生产发展的农业技术体系。在生产过程中,无机农业主要利用多维素、生长刺激素、除草剂、农用药剂、化学肥料、工程设施、农业机械等来实现农业生产。因为无机农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利用化石能源的投入,故其又被称之为高能农业或石油农业。

二、有机农业技术与无机农业技术优缺点

有机农业技术与无机农业技术是农业生产发展到不断阶段时间的必然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结果,在其生产发展实践过程中,二者表现出了各自鲜明的优缺点。

1.有机农业技术的优缺点

从有机农业技术的特点来看,其对促进化石能源的节约和农业物质费用投资效益率等,益处都是很大的,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问题发生、促进生态环境保持平衡。但由于有机农业的发展需要多部门在小范围内进行配合,故在促进农业生产向社会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为此,有机农业技术对资金供应较为紧张、化石能源较为短缺、工业生产较为落后,但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较好、合理轮作限制性较小、农林牧的结核性较好的地区的农业发展来说,优势地位是很明显的。

2.无机农业技术的优缺点

从无机农业的技术特点来看,其对于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土地的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上,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同时,还能够极大促进当地农业产业朝着社会化和专业化方向迅速发展。但同时,无机农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和资金物质方面的投入,并且,还会使得土壤肥力在短时间内发生急剧的衰退,同时带来生态环境方面的损害,造成生态失衡现象的发生。为此,无机农业技术对化石能源供给较为充足、工业发展水平较高、农业产业资金投入情况较好的地区的农业发展来说,优势地位是很明显的。

三、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相结合应把握的关键节点

我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将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相结合发展,才能在充分依托我国不同地区的地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条件下,使农业发展取得最高的经济社会效益。在这一过程中,应重点把握好两个关键性节点。

1.突出有机农业技术发展的主导性地位

由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比较弱、底子比较薄、农村地区的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很多农民的知识文化程度仍然比较低,对现代化农业发展知识的认识程度仍参差不齐。短时间内,我国不少农村地区的首要任务仍然是迅速解决广大农民的温饱和增产增收问题。另外,我国气候地形条件多样复杂,在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村,迅速推广开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显然是不现实的。故现阶段我们在促进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相结合发展的过程中,应采取有机农业技术发展为主和无机农业技术发展为辅的发展方式,才能高度契合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的基本态势,才能最大程度的使农民在发展中收益。但同时,有条件的一些农村地区,政府应大力鼓励二者实现并重视发展格局,从而加快推进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及早实现。

实践证明,很多落后农村地区在突出有机农业发展的主导性地位后,当地农业发展状况都呈现出向好局面,农民在推广有机农业技术并配合无机农业技术后,普遍都倡导了甜头。据农技部门估算,如果将现今正大力推广的农作物良种普及工程落实到实处,再辅之以农肥的科学充分合理利用,当期农作物产量在短期内就可以迅速提高10%―20%;如果扎实做好农作物调整优化工程,大力推广合理轮作与因地种植,那么全国农村地区作物产量就可以提高约10%,这充分说明了突出有机农业技术主導地位的重要作用。

虽然无机农业技术的发展前景益处多多,但推广使用这一技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工业行业也需要在优化自身工序、保证农用生产资料质量等的条件下,为其提供更多物美价廉的产品,能源行业也需要为其发展提供重点倾斜,很显然,这些问题短时间都没有办法克服。并且,广大农业地区,特别是一些交通异常闭塞、环境异常艰苦的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土壤有机质含量骤减,而这都需要采取有机农业技术实现对土壤、生态、水土等的回补。

为此,各级地方农业技术发展管理部门必须本着量力而行、实事求是的发展态度,在着力做好有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同时,适时采取必要的针对性的无机农业技术,这才是最为契合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国情的必由之路。

2.把握好二者间的协调性发展

从实现我国农业发展现代化的角度考量,在未来,实现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并重式发展,保持二者间发展的持续可协调,仍然是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最高目标。

一是为农业发展提供持续强劲动力

归根结底,农业产业实现增产增收仍然离不开大量的物质和能量等投入。如果没有这些资源的持续性投入,仅仅依靠农业行业本身的发展潜力、资源,仅仅凭借农业自身的循环转化作用,是很难实现很好的农业产业发展目标的。特别是随着现代农技科技的普及,农业生产也大步向着商业化发展方向迈进。故大量的物质和能量农产品,注定会持续不间断的被抽离出农业,如果再不予以“输血”,其发展前景也就可想而知了。由此,要想保持农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和后续活力,就必须依托无机农业技术的优势,持续不间断的为其补充各种物理和能量等方面的损失,从而夯实农业发展的“内功”,才能确保国家农业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二是确保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率的显著提升

必须看到,有机农业技术的主要动力仍然还是人与牲畜。如果过多依靠这种发展模式而不加改变,大量农民就无法从中解脱出来,靠天吃饭的局面就不能迅速得以改观,同时,还会因饲养大量役畜而耗费了很好饲料。以上问题的存在,都会极大抑制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率的显著提升,不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结构的转型升级。而破除这一困局的有效手段就是实现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的协调性发展。

三是要对无机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倾斜

在促进无机农业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担当起首要责任,除为其发展提供必要的足额财政资金支持之外,还要在政策制定、税收倾斜、人才培养、设施建设、技术推广等多方面有所作为,要将其纳入到国家农业远期发展规划目标的重中之重加以界定,使无机农业技术的发展吃下“定心丸”。同时,工业界也要对其发展持支持肯定态度,在创新自身技术能力的基础上,要为无机农业技术的普及提供各种物美价廉、污染较少的现代化农用生产资料,才能使广大农业用得起、用得好,才能使无机农业技术更为被农村地区所接受使用。

四、结语

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由于我国农业发展技术是较为落后的、发展底蕴也是非常脆弱的、各地区的发展情况同样也是参差不齐的。所以,在实现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结合式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地区的发展脚步、发展状况也必将无法是整齐划一的。经济发展较早的沿海开放地区,可能在短期内就可以实现发展目标;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偏远地区和内陆地区等,很长时间都不能实现发展方向转型,也是不稀奇的。为此,我们必须为促进有机农业技术与无机农业技术的结合式发展,不断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才能尽早实现现代化农业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常艳波,张凤珍,徐海艳. 论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相结合对我国农业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14.01

[2]黄慧英. 中国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6

[3]周娟枝. 现代农业发展趋向判别及其机制构建研究[D].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5

[4]李长钦. 有机农业三种组织形式的比较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3

[5]刘铭. 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D]. 南京林业大学. 2012.06有机農业 无机农业

作者:于胜利

上一篇:区退耕还林意见下一篇:树新形象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