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护理教育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针对当下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人文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职业教育和教改理念的应对策略,以加强护理专业人文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优化师资队伍,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关键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人文素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医改模式的纵深推进,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要和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高职学生护理教育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职学生护理教育论文 篇1:

浅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素质教育

摘 要: 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就业单位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事业的迫切任务。作者结合到用人单位的实际调研结果,对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搞好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高职护理专业 综合素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是新时代的必然选择,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培养应用技能型高素质高职人才的必然要求。一个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还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等。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须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教育途径。笔者结合医院实地调研结果,总结分析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现状。

一、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现状分析

1.思想行为

价值观念偏向自我,缺乏社会责任感。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大部分都是“90后”,思想活跃,求知欲强但生活没有明确目标,做事情缺乏韧性和毅力。某些学生不能吃苦,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专业和工作,并且责任心不强,没有奉献精神,一切向“钱”看,把工资待遇作为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准,缺乏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结合,“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勇气和信心。归结起来讲,从其整体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存在偏颇、缺陷,需要加以正确培养和引导。

2.文化素质

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目的不明确,文化基础薄弱,缺乏刻苦精神可以说是现今高职学生的共性。由于其基础本身就较差,很难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又跟不上老师的上课进度,因此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而学生往往缺乏艰苦学习、奋力拼搏的进取精神,主动学习的能力与意识较差,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堂上聊天、玩手机、睡觉等违反课堂纪律等现象时有发生。同时,与普通高校的定位不同,某些学生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单纯的技能型人才,因此把专业技能的学习放在首位,忽视文化知识的学习。据用人单位反映,部分学生填写的报告总结中存在许多错别字及病句,甚至连常识也不知道,文化底蕴较差。

3.专业素质

学习习惯差,专业知识基础薄弱。学生大多设有自习习惯,课余时间很少看书,不复习,不预习,学习习惯较差。部分学生存在厌学情绪,自我管理能力差,课堂上无法认真听讲,课后不能自主学习;理论转化为技能的能力较弱,到用人单位之后,要经过长时间的工作练习,才能掌握技能;对理论知识不够重视,偏向于实际操作。

4.人际交往沟通能力

应变突发事件能力较差,不能融入团队之中,表达能力不强,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差。护理专业是典型的服务行业,要求医务人员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但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普遍不强,表现为与病人的交流少、关怀少,不能较好地处理突发事件和纠纷,对病人的称呼随意,甚至因为小事和病人发生矛盾纠结。部分学生在实习时对带教老师不够尊重,也不合群,团队合作精神较差。

二、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素质教育新措施

根据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情况,笔者提出如下建议,希望培养出经受住社会考验、得到社会认可的综合型人才。

1.改善硬件设施

学校应该改善硬件设施,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及环境,采取多媒体教学方式,使学习更直观、深刻。

2.明确个人定位

应明确专业定位及个人学习目标,规划未来,培养对护理工作的热爱。护理工作的重点是照顾,学生应加强服务意识,培养奉献精神,学校应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3.着重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护理工作需要较强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很多纠纷就是由表达失误引起的。除了专门课程的学习之外,还要多举办校园活动,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要引导学生多练习。

4.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注重“仁爱”精神,了解病人,主动与病人沟通,从身心两个方面关爱病人,照顾病人的身体,为病人灌输希望和信心,以人为本,将病人的内心感受作为自己的工作标准和行为准则。

5.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设相关课程,把心理健康与学校的德育工作、教学与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方面的专题报告和讲座,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时刻关注学生,指导他们保持良好的自我意识,自爱自信,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及时辅导和治疗。

6.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增强学生的锻炼意识,从根本上改变学生锻炼不积极、身体素质差的现状,增强他们的体质。开展多种活动,提高学生锻炼的兴趣,举办运动会及各种体育活动。同时,积极进行宣传,激发学生对锻炼的热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复杂工程,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通过长期有效的建设才能逐步实现。我们要不断探讨有效的教育方法,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为人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梁筱梅.高职大学生自信状态的调查分析[J].教书育人,2005.9.

[2]赵明安,刘民刚.素质教育视野下的高职教育教学模式[J].高等职业教育,2000.3.

[3]谢晓青.大学生素质教育载体创新研究[J].江苏高教,2010(6).

[4]姜奕阳.加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探讨[J].机械职业教育,2007(3).

作者:杨庆

高职学生护理教育论文 篇2: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摘 要:针对当下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人文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职业教育和教改理念的应对策略,以加强护理专业人文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优化师资队伍,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人文素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医改模式的纵深推进,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要和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基于此,我们需要正视当下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执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一、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1. 学校关注人文教育的力度不足

调查发现,大部分职业院校的护理专业在人文教育课程设置上存在结构失衡、课时偏少等问题,这就导致了学生人文教育的缺失。

2. 师资队伍专业素养不高

第一,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一些院校的护理专业人文课程几乎没有相对稳定的专任教师,而护理专业的人文课教师必须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由临时转岗的教师或者兼任行政的教师执教,因缺失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不能很好地保证教学效果。

第二,有的教师缺乏工作热情。一些学校对专业和教师的关注度不高,没有设置专业的研究机构,无法保证教学设备及时到位。同时,护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人文学科的学习缺乏兴趣。这些因素导致了人文课教师缺少工作热情。

第三,教师教学方式陈旧。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融入生活和教学的方方面面。但由于学校工学结合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导致教师的专业素养缺乏,不能很好地驾驭和使用现代职业教育手段。

3. 学生思想认识不到位

第一,学生思想认识和时代脱节。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医护事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而护生因其自身的素质使其对此认识不足,这给护理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第二,学科价值认识模糊。医护行业人员从业的基础就是高尚的医德,这是保证行业发展、人员成长和社会稳定的有力基础,也是减少医患纠纷,维护行业形象的必要前提。因此,人文素养教育在护理专业教育中应占据首要位置。

二、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1. 不断提高师生对人文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护理专业中的人文教育对护理实践有着极强的指导价值,它可以培养护生尊重生命、关爱患者的良好品質,也有利于提升服务质量、化解医患纠纷、树立医护行业形象。高职院校可以组织人员进行研讨,制订人才培养规划,形成“校院合作、教医互动、人文推动、技能跟进”的工作思路,实施“权重强化、专业推进、校际联盟、多元贯通”的教育策略,稳步推进学生人文教育工作。

2. 全力保障师资队伍的专业发展

高职院校可以采取“内培、外引、特聘、精选”的人才培养战略,合理设置课程计划,引进人文专业的各类优秀毕业生担任教师。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外聘有关专业人士担任大学语文、美学、礼仪、大学英语等课程的教师。学院可以设立人才基金,培养骨干教师和行业多面手,以形成教师梯队;也可以和一些正规的大型医院联合,聘请临床医生和专家担任学科教师,让学生在和临床医生的互动交流中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团队意识、交际意识,进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3. 引导学生提高人文意识

高职院校需要从多个方面开展人文素养教育。例如,可以利用网络组织小组合作,以病例、案例为教材,开展专业实践和理论方面的研讨,进而促使学生习得知识和技能。也可以开展临床体验式教学,有计划地将学生安排到医院的不同部门,如导医台、护理站、咨询区等,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医护服务工作的辛苦和困难,以使他们做好职业心理准备,进而提升自己的人文修养。

三、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护理专业需要不断优化护生人才培养,从多个方面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引导学生提升人文素养,以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蔡敏,蔡郁,洪金兰.构建临床护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9).

[2]赵婉文,周天蓉,李玲.护士素质需求调查结果对临床教学的启示[J].中华护理教育,2009,6(7).

作者:陈昕

高职学生护理教育论文 篇3: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发展性心理问题现状以及心理教育成果研究

[摘           要]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主要是“00后”,他们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心理活動非常活跃,极易受到身边环境的影响,从而表现出异常的心理行为。主要从学生的发展性心理健康问题入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同时比较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状态,来总结本校心理教育的成果,为今后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提供指导。

[关    键   词]  护理专业学生;发展性心理问题;心理教育

高职院校是我国培养职业人才的主要基地,随着 “00后”学生步入高职院校,给校园增添了一些活力和生机。然而“00后”学生有他们独特的成长环境,暴露出来的心理问题非常值得关注。马川对近两万名“00后”学生进行了健康水平研究,发现这些学生思维和行动上具有创新性,同时也更加自我和有利己倾向。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有更重的学业任务以及更严峻的就业压力,与普通本科大学生相比,有更多的心理问题。客观地、有针对性地帮助这些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进行正确的心理调节,引导他们塑造健康的人格,是当前高职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需要完成的另一项重要任务。

一、高职护理学生的特殊性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除了有普通大学生相同的问题外,还有学习负担更重、学习生活适应困难、学历和就业问题以及护理专业特有的压力。潘亚姝等采用SCL-90测评工具对2011年至2017年中国大陆地区102篇文献中的高职生心理健康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高职生的心理问题逐步增加,心理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李红霞针对黑龙江省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发现,高职学生在人际敏感、焦虑、抑郁三个方面存在突出的心理问题。

二、发展性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对一个人的学习、生活以及社交活动有着较大的影响。然而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他们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就会被心理问题所困扰。根据心理健康的定义和分类,发展性心理问题是指个体本身不能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各方面能力、素质以及潜能没有正确有效的引导和发展,从而影响到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心理健康问卷

个人的心理发展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因此本学院进行了一次发展性心理健康问卷调查,来了解目前在校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首先本次问卷设计借鉴了国内外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成果,综合了各类发展性心理问题的特征,包括学生对自我心理素质的认识、自我能力的认识、自我潜能的认知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几个方面,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了心理健康测量表,如下表所示:

本次问卷中,单选题分五个选项,其中非常不同意得1分、不同意得2分、不确定得3分、同意得4分、非常同意得5分,共有26个题目,满分为130分。

四、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本学院为了帮助学生更加了解和认识自我,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把课内外教育与课外管理相结合,引导学生坚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首先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使学生充分认识心理健康问题的危害,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其次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和目标,帮他们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一方面减轻护理学生的学业压力,另一方面也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充分准备;最后学院还聘请了专业的心理专家来开展心理咨询,帮助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走出困境。在进行心理干预的同时,学院还组织了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集体的力量,让学生彼此建立信任,改善新生之间的恐惧和焦虑。

五、研究结果

(一)研究对象

本次问卷统计了两个年级的学生,一个年级是已经入学一年的2019级学生(n=132),另一个是刚入学的2020级学生(n=214)。问卷时间是在2020级学生刚入学的时候完成,然后进行统计和分析。

(二)研究方法

为了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同时比较2019级与2020级学生心理状态的不同,本次结果分别统计了两个年级的总得分和四个分数段的人数比例,来对照两个年级的差别,间接反馈一年来本学院心理健康活动的成果,观察分析经过一年的大学生活和学校心理教育,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否有明显的改变。

(三)研究结果

按上述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

根据图1、图2的结果,2019级学生的平均心理成绩明显高于2020级学生,而且2019级学生在90~130分的人数比例更高,在89分以下的人数比例更低。说明经过了一年的大学生活和心理教育活动后,2019级学生的心理状态更加积极向上。他们可以更加从容地面对当前学习生活上的压力,有更好阳光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可以很好地与同学、室友、老师合作交流,对未来也有更加清晰的规划和憧憬。

六、讨论及启示

本文从新形势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入手,力求营造教师全员重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良好氛围,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群策群力,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新局面,对培养心理健康、技能过硬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高职教师中的一员,适当的心理引导和关心,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发展性心理问题。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塑造健康、完整的人格,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合格个体,培养出适合新时期发展的技术人才。前文结果中,本学院的心理指导教学方法在2019级护理专业学生中取到良好的效果,同样可以用于其他专业学生,甚至全校学生和其他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发展性心理问题研究,帮助更多学生走出心理困境,使他们在将来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蕾.探析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学辅导[J].科幻画报,2020(10):247.

[2]马川.“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证研究:基于近两万名2018级大一学生的数据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9,480(3):97-101.

[3]隋欣言.高职院校学生异常心理问题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8(5).

[4]孙爱华.高职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与心理健康教育措施[J].卫生职业教育,2003(9).

[5]潘亚姝,周应龙.大数据背景下连续7年跟踪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5(2):1-6.

[6]李红霞.基于SCL-90量表的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1(4).

[7]刘华山.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J].心理科学,2001,24(4).

[8]李虹,林崇德.大学生的压力与心理健康[J].心理学报,2003,35(2).

[9]虞强.大学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1(36):179-180.

[10]吴越,马福,刘娟娟.陕西某大学新生2002—2016年心理健康普查结果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8(3).

编辑 鲁翠红

作者:刘兰兰 曹春梅 黄琼 李元军

上一篇:研究生毕业自我鉴定优选3篇下一篇:青年志愿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