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室内设计教学论文(通用10篇)
关键词:室内设计;教学创新;高职院校
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装饰行业已经成为建筑业当中的主要支柱性产业,与此同时,人们对于建筑装饰的质量要求也明显提升,这就增加了社会对于室内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高职院校开设室内设计专业,笔者就对该专业的创新化教学模式进行分析论述。
一、注重教学内容的应用性
在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过程当中,要想实现创新化教学,必须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从根本上实现教学模式的改革,突出来讲,首先要从教学内容上实现创新,要注重内容的应用性。为此,学校需要和市场接轨,深知市场需求,学校需要与相关的企业之间建立起合作关系,安排一定数量的实习和实训课时,并以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作为中心,实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活动不仅仅被课本知识局限,而是更好的突出了实用性的原则。
二、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工作要想实现创新化发展,还需要不断地变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要求科学的选择最为合理的教学方法。第一,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进而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教学设计,最终完成教学目标。通过实际案例的引入,能够更好的扩大学生的视野,并且增加其对本专业的深入理解,提升学习的兴趣;第二,互动教学方法。在应用这一方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在课堂上创造环境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尤其需要注意学生的反馈。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实现课下的交流和互动。当完成教学目标之后,学生能够利用专业展示进行相互评价,这样可以有效的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学习的质量;第三,项目情景教学方法。在应用这一方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实际的工程项目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参与整个项目的设计过程,这样能够通过参与提升自身对于设计方案的认识程度和设计能力,并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解决各种问题,便与其今后独立完成设计工作。
三、明确教学培养目标
室内设计专业是建立在一定生产技术之上的综合性实践性的应用学科,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突出专业的特色,且能够通过教学活动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通常情况下,完整的室内设计项目是从招投标工作开始的,之后需要和甲方进行沟通,然后进行现场的勘察测绘,根据勘察数据结合项目特点设计方案,绘制图纸并做好预算工作,这一系列环节涉及到多个层面和多个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每个学科都需要涉及,且要分清主次和轻重。这就要求教师教学中,首先自身要明确,室内设计专业中最为重要的学科和知识点是什么,根据这一要求进行课程的设置,对于次要学科,不必花费过多的精力去讲解,否则学生一知半解、通而不精,影响到其今后的发展。因此,要实现教学的创新化发展,必须要从实际出发,结合专业特点明确教学目标,并合理的设置教学内容。
四、实现校外和校内实训基地的共同发展
室内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需要学生深入实践当中,才能够提升其设计的能力,为此,学校需要根据这一专业的特点,建立起校内和校外实践基地,进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具体实践教学过程当中,要采取项目教学、工作室教学和校外实习基地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既能够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够提升实践能力。对于校内实训基地的建立,必须要满足实训基地具有相应的室内设计工作室、建筑装饰实训室,建筑装饰材料展示室和作品展示室等,能够满足该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对于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学校则需要寻求和各个企业之间建立起合作的关系,让学生能够深入企业进行实习,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需要注意的是,学校教学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在教学中一定要紧紧抓住社会的需求及时的调整教学的目标,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避免出现人才培养与社会脱节的现象。
五、结语
室内设计专业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专业,同时涉及的学科知识较多,实践应用性较强,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紧跟社会发展的需求开展工作,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化发展。
作者:余安琴 单位: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安芳.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现状与创新[J].美术教育研究,2015(2).
[2]杨震.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网友世界,2014(8).
中国室内设计专业已经起步发展, 行业队伍正在不断扩大, 归根到底就是社会的发展, 城市化进程日新月异, 市场需求前所未有, 所表现出的是越来越紧缺专业的训练有素的一线应用型人才。作为高职室内设计教育, 理所当然应该担当起这一社会责任, 为不断发展的该行业提供高级技能型的理想人才。
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 人们对高职教育的认知, 加上高职学生实际在校学习时间短暂的状况, 给我们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带出了几个问题:
1.短时间, 学生角色的认知;
2.短时间, 学生设计思想的形成;
3.短时间, 学生技能的炉火纯青;
4.短时间, 现行课程压力下如何突显综合素质的培养;
5.畅通完善的产学研体系;
带着这些问题, 浅显地谈谈关于对高职院校室内设计教学的几点想法, 旨在抛砖引玉, 交流和共勉。
一、室内设计基础课教学着力完成学生角色转变
高职院校学制三年, 学生在校真正有效专业学习时间只有两年, 学生从高中踏入大学后存在一个角色转换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是学生对自己角色认知的重要阶段, 这个阶段正处于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基础课教学阶段。
在接受基础课和专业课训练之前, 学生并不了解什么是设计, 什么是室内设计, 更不明白自己专业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所设课程在专业体系中的地位和用, 都停留在“美术”的肤浅认识中, 自然不会有清晰的作为设计专业学生角色的自我认知。作为基础课教师在这一阶段基础课教学过程中, 应以设计入门教育的姿态尽快实现学生的角色认知和转换。
室内设计基础课主要依附于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空间构成和相关专业设计软件等。如何做到使学生走出考前强化班的应试观念和避免基础课与专业课“各自为政”的脱节现象, 使基础课名副其实地成为专业的“基础”, 尤为重要, 也正是引导学生作为设计专业学生角色认知和转换的重要载体。
对于基础课教学, 应该打破传统的素描、色彩以及三大构成的教学方式, 打破专业软件只讲解工具的入门式教学, 应超越基础课本身, 以基本规律为原则, 使之转换到观念和程序上来, 培养设计意识和设计方法。改调子素描为设计素描;改绘画色彩为装饰色彩为基本要求, 三大构成和工具软件紧扣专业方向, 强调针对性, 服务本专业的思维模式和基本技能的需要。
要使基础课服务好所从属的专业课需要, 对于基础课教学总结为注重以下几方面能力的培养:
第一, 培养视觉反映力, 增强视觉接受信息的能力, 即感悟能力。
第二, 开发想象能动性和对未知领域自觉探索, 即创新能力。
第三, 培养分析、思维能力和动手意识, 努力使基础课教学适应专业课的需要。
二、专业设计课重设计方法的传授磨练专业精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郑曙阳先生曾说:“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的信息时代已成为掌握方法的基础教育。”作为室内设计专业本身是一个综合性专业性很强的学科, 也是知识更新最快的学科, 同时也是一门很科学的学科, 更应该注重培养掌握设计方法, 理论与专业设计相结合。
信息时代的到来, 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 也不断改变着设计行业的发展, 无疑对室内设计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迫使我们对室内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新的思考。
室内设计的特点之一就是综合性, 牵涉较多的知识领域和艺术门类;特点之二就是专业性和科学性;特点之三是知识更新快;我们不可能让学生依靠课堂学完室内设计的所有知识来应对知识的更新, 但设计的基本方法是不变的, 以正确的设计方法指导自己的设计, 以执行设计方法的过程使学生不断学习提高。在过程中磨练学生的专业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使学生弄清室内设计原理, 掌握室内设计方法和程序。
第二, 使学生掌握室内设计基本原则和规律以及相应标准。
第三, 室内设计理论讲求适用性, 服务于设计实践从而体现其存在的价值。
第四, 要求学生多动手, 明确任务, 严格要求。
第五, 以学生作品为评估载体, 传达学习优劣状况。
三、重基本技能培养获取行业的敲门砖
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着力培养零适应期的应用型人才, 学院性质决定了我们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决定了我们的挑战。我们是培养技能型人才, 就应该体现我们技能的优势并具有竞争力, 落实到实处就是必须加强手上工夫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的提高。设计制作的熟练程度及工作效率的高低从谋种角度上说取决于动手能力和计算机工具软件的熟练程度, 在设计的基础上, 工具软件的熟练程度决定着设计最终图化的效果, 这也正是当下用人单位所青睐的应用型人才。
在设计教学过程中, 作为高职院校, 除了让学生掌握设计方法, 培养学生的设计思想, 更不能忽略作为基本技能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工程设计中的作用, 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 使学生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 适应人才市场需求。
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紧扣本专业展开教学, 技能为专业服务。
第二, 以实例为载体逐步推进, 注重结合专业相关的操作流程。
第三, 高强度训练, 熟能生巧。
四、实践课程走出教室模拟实战
实践课程是检验和巩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深化, 通过课堂教学对室内设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之后必须走出课堂, 使之落实在具体空间中进行立体实战训练, 对实际空间模拟实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仅是模拟实际工程设计, 同时也体验设计任务之下的行业要求及标准。空间设计实战模拟训练有几点好处:
第一, 学生面对实际项目更容易处于主动状态。
第二, 只有在实际项目中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和加强室内设计的尺寸尺度概念, 同时得到训练。
第三, 只有在实际项目中才会体验到室内设计要细致深入的程度。包括原始场地的考察与测量, 设计方案的综合考虑, 设计材料意向以及设计图面表达等, 这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作, 使学生得到全方面的锻炼。
关于钢琴集体课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王亮 (通辽职业学院师范学院音乐教研室内蒙古通辽028000)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集体课是不同于专业钢琴教学的一种技巧课授课, 无论从授课形式还是授课内容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需要授课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拿出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与教学手段, 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
当下社会对于艺术类教育的需求量逐年增长, 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所以在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建设中, 也把键盘 (主要是钢琴) 列入到必修课行列中, 经过自己不断的总结和研究, 得出了一些心得, 也发现一些问题。
一、钢琴集体课备课
集体课与单独授课在备课上有很大的不同。钢琴单独授课时, 备课内容针对性强, 问题指向个人, 解决方向明确, 要多注意细节, 力求在音乐艺术上做到精益求精;钢琴集体课的备课在内容上不宜难度过大, 因为要照顾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 在语言上尽量用简短和精练的话语进行陈述, 不做过多细节性的要求 (并不是说不对细节处理提出要求, 而是不做过细要求) 主要是保证内容的正确性与准确性 (如触键、手型、指法等) 。
集体课备课内容要根据班级学生具体情况而定, 要基本做到学生能在课堂内消化教学的内容, 这对教师是有很高的要求的, 必须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来总结出班级学生的进度情况再对教学计划进行适时的修改, 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另外,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基本是非钢琴专业的, 很多的没有基础的, 所以一定要注重基础技能的强化, 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不仅仅是在教学初期要强化, 基本在第一学年的教学中始终要强调这一点, 这对学生后续的学习是有关键性意义的。
二、教学组织
钢琴集体课教学中, 课堂教学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也是学生和教师直接进行交流的环境。一般来讲钢琴集体课每次教学都是20人左右, 对于钢琴这种技巧型的授课来说是有很大的难度的。因此, 如何能把握好教学的节奏, 组织好学生的互动与沟通, 就成了授课成功与否的重中之重。
首先要加强教学的趣味性。要想让学生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听课状态, 就必须使教学过程轻松愉快, 使学生既接受了新的知识点, 又能保持一定的新鲜感, 有学习的动力。
再有就是要加强示范性, 教师在示范演奏过程中, 除了要强调指法与音符的正确以外, 还应注重音乐情感的表达, 使学生有音乐表演的概念, 让学生明白即使是一个小小的儿歌伴奏, 也要带着感情去弹奏, 而不是简单的演奏音符。
在教学中增加一些名家名作的赏析。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是要走向各类幼儿园与学前班, 大部分的教学都是为了启发孩子各个方面的潜能为主要目的的, 因此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 就背负着很多的期望, 家长都希望通过幼儿园的一些音乐课调动孩子的音乐天赋和提高音乐审美情趣。而要做到这些, 除了掌握一定的钢琴演奏技巧之外, 还需要有一定的音乐鉴赏与讲解能力, 以及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有所
五、形成相对畅通完善的产学研体系互动交流
艺术设计教学是活的, 是多学科综合知识的集结, 在基本原则和模式下更多的要取决于教师本身。其实, 在具体设计中, 难以确认固定的秩序和搭配关系, 因此拘泥于课堂常规教学形式, 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校门洞开的今天, 对外设计服务已不可逆转, 以学院带领教师走出社会, 教师带领学生走向社会, 鼓励学生自己走出社会, 从而获取真正的市场信息, 行业信息, 是加强教学的重要手段。学院、教师和学生都应该以走出去的姿态, 以共同的力量开拓互动体系, 形成真正的产、学、研, 以保证实践侧重, 增加一些音乐赏析内容可以训练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以及对音乐的鉴赏评论能力, 这对今后的工作是有很大帮助的。
三、分层次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有一些天赋好, 或者以前有过一定基础的学生会逐渐显现出来, 无论从作业完成还是对乐曲理解方面都比其他同学要高出一个层次, 这时就需要我们进行分层次教学。
对于这些程度相对比大部分同学要高一点的群体, 我们要单独制定一些教学计划, 增加一些内容。例如, 增加一些复调类作品 (如巴赫初级钢琴曲) , 加入一部分专业性强的教程 (如车尔尼系列) 使学生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四、对于歌曲伴奏的训练
前面曾经提到,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 很多时候是要为儿歌进行伴奏, 而现在学前教育专业适用的一些教材中, 对这方面却有很大的不足。要解决这个问题, 很重要是要注重音乐基础知识的灌输, 让学生了解乐理, 能够掌握简单的和声知识。这样, 当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 拿到一首新的儿歌, 就可以简单编配出一个伴奏, 在和声的运用和织体的选择上能够做到基本符合儿歌的内容与音乐的要求。
再有就是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练习24个大小调的音阶与琶音。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就有这样的情况, 很多学生都问我, 为什么每个章节都要练习音阶与琶音, 在他们看来, 这些更像是在练习他们的指法。其实这些练习恰恰是为了以后能更加轻松地应对各种儿歌的伴奏。
五、集体授课讲解与单独练习结合
在集体授课过程中主要是解决基础的、理论的、和技巧的讲解, 而学生真正消化这些, 是要在课上以及课下的练琴中实现的。
一般在集体课授课过程中, 每讲解一个新的内容之后, 会给学生一定练习的时间, 但这一般都是不够的, 而且也不可能做到对每个学生的验收都到位。还需要学生有一次单独在钢琴琴房练琴的过程, 之后进行检查, 以确定教学效果。而这次琴房单独练琴, 也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 我发现, 如果完全让学生自己去练, 很容易发生这样的情况, 那就是学生如果对内容理解不完全或者产生偏差, 他就会一直这样练下去, 从而形成一个惯性。所以我坚持在学生单独练琴过程中, 进行单独辅导, 发现有问题的学生马上予以纠正, 使其在最短时间内能够解决问题, 达到最佳效果。
其实钢琴集体课教学是一个复杂而艰苦的过程, 是需要教学者不断研究不断总结的, 教师本身也要不断深化业务学习, 提高自身能力。
参考文献:
[1]钢琴教学方法探讨.孙平.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四期.[2]浅谈高师钢琴教材建设.周柏杨.
[3]钢琴集体课教学.魏莲.
教学的落实, 保证教师在迅速发展的设计行业中能有一席之地, 实现社会、教师、学生互动交流。
总之, 教学是一个不断研究总结过程, 作为技术型的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需要贯彻多而全的原则, 即基础技能训练课程课时要多, 以培养艺术设计表达能力, 完成角色转换;专业设计创作课程的项目程序要全, 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设计创作能力。在此基础上, 通过实践和理论修养课程, 提高建立在科学工作方法之上的创新思维能力, 从而达到室内设计专业相对理想的教学状态。
摘要:本文主要站在培养应用型设计专门人才的角度, 阐述了关于高职院校室内设计教学的基本观点, 指出了专业基础课, 专业设计课以及实践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各自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并提出了相关教学思路。
关键词:专业;建设;教学;课程;技能;岗位
我国室内设计行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品质提高的追求而快速发展壮大,许多高职院校顺应这一潮流纷纷开设了室内设计专业,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专业教学市场。但由于院校自身的教育背景、师资储备、发展规划及所处地域不同等原因,会使其专业教学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进而影响其毕业后的职业生涯。
1 专业建设
1.1 教学依托
室内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空间设计、家具设计、室内陈设、软装设计等多方面内容,涉及建筑工程、室内工程、家具制作、绿化、纺织等多个行业,牵扯面广。而三年制高职学生在校时间基本为二年半,不可能将室内设计所涉行业学习得面面俱到,必须要有所侧重。基于这样的认识,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教育应以室内空间设计为基础,依据设计、施工的工作过程设置课程内容。但是目前除建筑院校外,其他办有室内设计专业的院校都做不到这一点,反而由于受到原有学科的影响,致使在教学计划制定、课程设置、训练内容等方面偏向学校原有教学背景,忽略市场要求,从而与实践环节出现偏差,影响到学科进一步的发展。
1.2 师资队伍
目前许多办有室内设计专业的院校都面临着专业教师不足、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而且在短期内这个问题还无法得到解决。这是由于一方面,设计市场具有更大的经济诱惑、更广的发展空间,致使许多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难以安心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年轻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没有经过设计公司或施工现场的锻炼,只是从学校到学校,从课本到课本。教学过程中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内容有效衔接,教学效果不理想。
1.3 教材建设与教学设备问题
目前出版的室内设计方面的教材虽然不少,但能真正适用于高职教育的则不多。基于工作过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可以有效指导实践训练的系统教材就更是难觅踪迹。
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原来的中专学校扩充而来,原有的教学设备普遍不足。而且许多院校室内设计专业长期对教学实践重视不够,只重视艺术美学方面的教学。随着新材料、新模式以及各种技术手段、表现手法的运用,市场逐步对室内专业的学生提出对设备、工具运用能力的要求。因此,无论从教学需求还是市场需求来说,教学设备的完善及配套都是不如忽视的问题。
2 课程体系
2.1 公共课无专业偏重
根据我国目前的招生制度与录取方式,高职院校的学生是未达到三本院校录取线的学生,高考成绩普遍不高,文化课基础差。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都说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方法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带有惯性的抵触,天然地会认为自己学不会,学不好。而职业院校的公共课由于教学规定、教师专业的局限性,使公共课内容基本一样,与专业联系不紧密,不能充分体现专业特点。学生对学习的畏惧心理,以及对所学内容目的性的不确定,使公共课达不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2.2 基础课不体现技能训练
室内设计专业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但由于招生环境的影响,入校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对美术类基础课的接受能力不一。而目前大多高职院校美术类基础课的授课方式和内容,仍然仿照美术院校的方式从基础素描、色彩进行训练。但是造型与色彩应用能力是需要长期训练的,以高职学生的在校时间及课程学时是无法达到所需的能力,而且美学素养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养出来的。这样的基础课与专业联系不紧密,对后期专业技能的培养不能有明确的帮助,还挤占原本就不多的课时,使专业课的课时捉襟见肘,导致学生专业训练时间不够,影响其专业能力。
2.3 专业课程设置问题
室内设计专业是对建筑空间进行的二次设计,以满足业主对空间使用的要求为目标,涉及造型、材料、人文、资金等多方面的因素,是一项复杂的、服务于具体客户的系统工程。因此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遵循实用性、市场化的原则,以行业通行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以岗位技能的要求整合相关课程,建立以基本职业素养为基础,以熟练技能操作为核心的、反映高职教育特性的课程体系,但目前许多院校专业课程的设置不尽如人意。
室内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虽为设计课,但与其他辅助课程缺乏相互支撑、相互对应的课程构架体系,各课程知识点与技能训练相对孤立。设计课偏重设计与表现,对材料应用、施工细节等联系较少。而其他课程也只讲与本课有关的知识,知识与技能如何对接,与设计如何联系运用考虑则不多,更无法形成对设计项目的有效支撑,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项完整的技能,与今后的工作产生脱节。
3 教学理念更新问题
3.1 课程与技能对接问题
现实工作岗位对能力的要求不是某一门课程可以涵盖的,而是多门课程的综合应用。但很多院校专业课程在讲授时还停留在知识传授上,过分在意知识的系统性,而忽视其应培养的专业技能,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连接融合。授课方式与内容缺乏对综合能力的统筹,而学生又往往因文化课基础薄弱,缺乏对相关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这样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只知本课程的知识内容,学到的是一个个知识点,而非具有实际意义的专业技能,不知其在专业训练中的作用及运用方式。片面的知识使学生无法了解专业课的相互关系、顺序,造成学生对整个专业构架没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3.2 技能与岗位的对接问题
室内设计市场无论是设计思潮还是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都很迅速,而我们的课程内容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一贯制。教学过程中由于对市场现有岗位不熟悉,也由于课程设置的问题,无法针对某一岗位的要求培训学生,使学生在工作中觉得学校学的知识没有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率,对学校的声誉也会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总而言之,室内设计是一个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行业,室内设计技术专业的教学必须依托市场需求,本着为行业企业提供适应型人才的思路,才能保证学生的就业状况良好,进而促进招生情况,形成招生——毕业——就业——招生的良性循环。但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着学生、教师、学校及社会。我们希望通过对自己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梳理,借鉴新的理论、新的教学方式来研究探讨更趋于合理的、更能适应社会需求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周新军.对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7).
一、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学现状
我国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起步比较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于精神生活的要求也发生了改变,精神上的需求越来越多,这对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层次也越来越高,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体系,一些高等院校拥有了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较高的学科建设水平,培养出了大量的设计人才。虽然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部分院校参考国外的艺术设计教育设置教学内容,没有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导致教学内容比较老套,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一些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方式和观念比较陈旧,没有充分认识到艺术设计教育的本质,导致一些艺术设计课程设置不合理,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一些院校的教师是高等院校的毕业生,他们的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模式也比较陈旧。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模式陈旧直接导致院校培养目标不够明确,一些新开设专业的培养目标流于形式,无法培养出高素质的艺术设计人才,毕业生的竞争力不强。高等院校必须调整艺术设计的教育教学模式,同时根据社会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要求培养学生,这样才能提升艺术设计教学质量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建议
1.课题的选择
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的核心内容是课题,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内容决定整个教学过程能否成功,同时它也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在课题的选择上,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练习,另一种是项目,教师要在备课时决定具体课题。教师选择的课题必须符合教学大纲要求,难易程度也要在教学大纲范围之内。课题评价标准要明确,要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向,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实践。此外,课题评价标准要符合实际情况、科学可行且具有创新性。艺术设计教育的课题设计对于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设计实践能力和较高的科研水平,并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还要关注社会生活,能够发现生活细节的变化,带领学生寻找新灵感和新事物,使学生的艺术设计水平得到提高。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若想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要设计好课堂练习内容。教师需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课堂练习内容,课堂练习内容要具有有效性和针对性,重视学生审美能力和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掌握好评价和对比的尺度,要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制订不同的练习计划,使课堂练习能够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明确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让学生能够扬长避短,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建立创新型课程体系
教育改革的基础就是创造能力,创造性思维对于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合理的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设置。我国一些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内容设置借鉴国外的经验,没有意识到中西方艺术文化的差异,导致其艺术设计教育并不符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所以,高等院校必须调整艺术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确定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明确办学理念和目标,再根据办学理念和目标形成的知识结构建立课程体系,创造出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高等院校艺术设计课程要具有适应性,并将学习范围扩大到校外,使学生能够面向社会发展自身,成为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结语艺术设计教育决定了我国艺术设计行业未来的发展,而目前我国的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只有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改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体制,才能培养出满足现代化社会需求、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设计人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振中,胡晓芳.新教改形势下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特色化发展方向的探索.美与时代(上),(6).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的特点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与现行的规范、规程等有关的专业技能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构件受力特点、计算原理和设计方法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混凝土基本理论,解决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计算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及毕业后在混凝土结构学科内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具有如下的特点:
(一)综合性。作为建筑工程专业的专业技能课,钢筋混凝土结构融合了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建筑材料等课程的内容,可以说是涵盖了本专业内各专业课的大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二)技术性。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在具有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快适应建筑业生产、管理等一线岗位所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因此,课程教学更侧重与技术和技能教育,在内容上与行业内的先进技术接轨。
(三)应用性。“精施工须先通设计”,在高职类院校。我们开设《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结构设计的工作,而是为了让学生明白各种结构形式的原理和功能,以便他们在实际的工作中灵活应用。
二、钢筋混凝土课程的设计理念与思路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内容应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以行动导向进行教学设计,以实训为手段,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出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内容,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以职业活动为导向
高等学校教学活动的目标就是培养出具备一定专业能力、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专业人才,而学生的择业、就业、工作等就是这一目标的具体体现,我们在进行教学的设计与开展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职业行为,为学生奠定从事职业活动的坚强基础。
(二)以工程实际为载体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具有较强的工程背景,所研究的`问题都是通过工程实践总结提炼而来,是进行工程设计、施工等活动的基础。而且各个问题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共同构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理论体系。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为学生提供实验实训环境,将课程教学的重点放在基本概念的正确树立和基本原理的科学运用上,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课程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
1、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充分体现知识“够用”的原则,按照职场中岗位能力标准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机的融合。
2、在教学内容的逻辑排序上,按照岗位需要及工程规律安排各教学内容的顺序,循序渐进。
3、在教学内容的学时分配上,充分考虑到学生以后的工作性质,适量增加实训课程的比重。
(二)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本课程主要采用教、学、做结合,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阶段课程内容,在充分利用课堂讲授的同时,采用现场教学、实训教学等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三)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1、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多媒体、模型、图片和板书等相结合。譬如在讲解绪论时采用多媒体授课,介绍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建筑物,更直观地了解钢筋混凝土的应用,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讲解基本原理和公式时,宜采用板书教学,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有充分时间理解从而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总之,我们要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一线、掌握本专业领域内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学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理论知识,掌握必需的专业技能,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理论学习之后能进行实践练习。例如,学习完梁或板的配筋之后,可以给学生一些实际资料,让学生进行受力计算,确定构件的纵向受力配筋、腹筋,并确定钢筋下料长度。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绑扎钢筋笼,从而让学生明白受力筋、架力筋、弯起筋和箍筋的位置关系,了解《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一些构造要求。
3、丰富授课内容
现代社会技术突飞猛进,每时每刻都有新的技术产生,因此,在授课时要尽量做到课程的内容更新,尽量地结合学生比较熟悉的实例讲解授课内容,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同时,也要求专业教师不断学习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和新技术,通过各种方式来不断充实和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只有教师自身具备扎实地专业功底,才能更好的向学生传授知识。另外,在授课时尽量和其他课程相联系,使学生知识系统化。
4、将技术规范意识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技术规范作为国家的强制标准,是在大量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理论总结,对实际工作具有报强的指导和约束作用。因此,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引导学生树立技术规范意识。主要包括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强制性条文和技术术语、技术符号等专业知识与规范。
5、做好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继“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理论教学之后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内容,促使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并能按标准要求绘制结构施工图,从而使学生在工程实践、基础理论和计算能力等3个方面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满足高职教育的特色要求。
6、改革成绩判定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克服学生旷课、抄袭作业等现象,我们在进行成绩评定的时候可采取一些灵活的方法,具体如下:(1)理论课程的成绩由作业成绩、考勤成绩、卷面成绩三部分组成。其中作业成绩占10%,出勤占10%,卷面成绩80%:
(2)实验实训、课程设计的成绩,采取设计成果评定和答辩相结合的方法。在课程设计成果合格的基础上,通过答辩来确定其最终的课程设计成绩。
四、结束语
摘 要:在VB课程教学中,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一直是广大教师努力探索的课题。文章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实践经验,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VB ;程序设计;教学改革
1.引言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类各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目的在于培养计算机软件程序员、数据库管理员、信息系统管理员、网站设计、网络管理等专业方向学生基本的程序设计能力。
VB语言比较枯燥、难以理解,学生在没有相应的知识背景下,对课程缺乏兴趣,甚至有恐惧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分析、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有可能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培养学生程序设计能力。
2.VB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程序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课时比例大致安排为1:1。
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数是按教材的章节编排,循序渐进进行VB程序设计思想和语言规则讲解。即使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也是按照教材上的章节安排做成PPT课件,把书本上的案例和习题进行演示分析。在讲述理论的同时,也尽可能引导学生思考,通过例题、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这样的课堂教学往往是很抽象、枯燥的。
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实践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程的整体效果和质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会安排学生上机实操,进行编程训练,然后调试。目前实践教学一般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完成章节性的习题,布置的实训项目一般是教材上的例题或者是课后练习题。如此实践教学只能称之为验证性实验,缺乏创造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由教师向学生介绍程序设计的思想,介绍语言规则和使用方法,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始终跟着老师的思路,没有学习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也发现,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好像并不十分困难,听老师讲解例题、习题也能够明白。但真正让学生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时,却无从下手。
因此,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课堂讲授只注重教材中基本语法和语句的讲解,不注重学生实际编程和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授课形式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没有学生自主思考、设计、实现的`过程,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所授内容,产生枯燥厌学的情绪,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动手能力差,课程结束后还不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改革VB课程教学的方法探讨
3.1教学方法要有多样性
在讲解的过程中,力求采用最简单、最容易的方法完成每一个实例,尽量采用常规化的语句,避开一些不容易理解的概念、方法。比如,在利用文件操作对数据录入以及把录入的所有数据输出时,我们可以避开利用Type语句定义自己的数据类型的使用,因为釆用Type语句定义,有多少个字段,就会产生多少个相关的成员,在这种情况下同学们就很难想得到这个成员代表的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这样就把程序复杂化了,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采用简单的文本框来进行输入,然后用Input函数输出就轻松完成了。
3.2理论教学环节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有关VB的教科书,前两章内容一般都是介绍VB程序设计概述以及VB编程歩骤。如果直接照本宣科,对每个窗口每个菜单进行全面理论性的讲解,让学生在毫无知识背景的情况下,要他们理解什么是事件驱动、什么是对象和类、什么是属性方法等等,势必枯噪乏味达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还会使学生对本门课程产生一定的消极情绪因此应当抛开晦涩难懂的概念和语法,结合例子进行讲解,在VB程序设计的第一堂课上,一般先不讲理论,而是选择在计算机机房进行教学。先将自己课前用VB设计的符合学生专业性质的内容给学生看,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好奇心,然后在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进行演示,一步一步的带领学生完成,最后在归纳总结与之相关的内容,使学生在享受成功的时候,轻松地了解VB的界面以及编程歩骤,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讲解“高级界面设计”这一章节时,由于涉及“菜单”设计、“工具栏”设计、“图像列表框”应用及“通用对话框”编程等,不仅内容多且互相紧扣。在具体教学时,准备了一个“文本编辑器”的综合案例,先演示给学生看, 分析该案例实现了哪些功能,分别由什么“部件”实现的,然后介绍该案例的“界面设计”, 需要添加哪些元素,如何引用等,接着介绍“代码设计”,为所添加的“部件”编写相应的代码, 最后剖析还有哪些可以在功能上加以完善,并作为本次课堂教学相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光说不练假把式”,通过鼓励学生自己去琢磨程序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激励创新。
3.3实验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的自主学习很重要,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学习知识解决问题,实验课的教学恰恰是学生自我发挥的地方,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就要激发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不要让学生把书上的例题或理论课上所讲的例子依葫芦画瓢地输入,最后得到结果就算实验完成,我们给学生的题目一定要有扩充性。通过分组,讨论和抢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能力,这样在竞争中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势必会获得好的学习效果。
3.4协作学习
对于同学之间而言,鼓励他们自由组合成一个个“软件开发小组”,成员相对固定,模仿企业运作的管理模式,进行组内的角色分工,比如有小组长、小组秘书等职,通过组内的合作讨论,相互交流信息,取长补短。特别是当遇到设计比较大的题目时,以协作的方式来完成实训项目,既增强了同学们的团队精神,也能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
3.5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在网络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开发基于校园网的课程网站,并以校园网为中心,逐步完善网络教学资源,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有了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同学们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按照自己的需求和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目前,我院正在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空中课堂建设就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空中课室已初步建成,空中课堂提供了多媒体课件下载、教材案例下载、教材推荐、站推荐、网络答疑等诸多功能,并定期对网站数据进行更新。
3.6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根据教学目标,程序设计类课程在考试时,应重点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前的考试完全采用笔试,有些学生尽管在考试中成绩优秀,却做不出一个像样的程序。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笔试和机试各占一定比例的方法。笔试考核主要对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进行考试;机试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笔试和机试的结合能促进学习与考试的有机结合,真正起到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功效。事实证明,这种考核方式很好地解决了“会考试”与“会学习”的矛盾。
4.结语
以上是笔者对《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做的一些研究,通过对该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能力以至提高整个教学质量作了一些尝试。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对该课程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苏海英.程序设计教学改革与探讨[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
[2]谭浩强.Visual Basic程序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2).
[3]张建臣,宋秀芹,张学军.非计算机专业VB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福建电脑,(7).
[4]王栋.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实用教程[M]. 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4(11):231- 245.
1 本课程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我国高校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从题目、内容及做法上一直沿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列宁格勒加里宁工学院的作法。不可否认, 到目前为止, 这套体系对工科机械类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仍具有现实意义。但这套体系主要培养的是从事细节设计的设计人员, 对于设计的全局性问题的研究考虑不够, 因而, 对于培养具有更广阔视野的设计人员来说就显得有些欠缺。
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日新月异,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向机械行业渗透, 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机械概念。新的设计、生产和制造方法不断涌现, 生产模式由“少品种大批量”转为“多品种小批量”。而当前《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现状却与当今的科学技术发展很不适应。长期以来, 设计被误解为仅仅是翻手册、套公式、照葫芦画瓢。课程设计命题单一陈旧, 内容主要围绕传统的齿轮减速器设计, 以教授传统的经验型手工设计为目标, 计算机技术没有成为有效工具反而成了包袱, 常常使学生机械僵硬地模仿,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2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改革的措施
2.1 改变传统的课程模式, 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改变课程设计任务发放时间, 将课程设计上延到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去。一开始就将任务书下发给每一位同学。使师、生在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始终围绕设计这个主线教、学。学生预先了解课程设计内容,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地收集资料和考虑各种复杂问题, 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进行某些创造性思维。同时设计这个主线还可以把所学知识串起来, 循序渐进, 使学生感受到本课程各部分内容的有机联系, 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避免过去经常出现的课程设计做完了才明白机械设计学的是什么。
加强青年教师的工程背景训练。对于新分来的青年教师, 只要没有工程背景, 就必须下实验室, 定期下工厂锻炼, 指定导师, 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常言道:师傅敢脱鞋, 徒弟敢下水。只有教师具备了基本工程设计能力, 才可能教出更高水平的学生。
课程设计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关键环节, 创新能力应该如何培养呢?美国耶鲁大学校长莱文认为, 教学中不给学生特定内容, 而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批判思维的能力, 严密分析的能力, 从不同视角看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育对社会的贡献是最大的。同样, 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 不应该受到原有模式的限制, 要采用多样化形式。在设计的形式上, 不仅可以设计计算说明书和设计图纸, 也可以采用学生自己设计的实物形式, 或者是计算机设计的实物形式。在选择设计的题目时, 可以是老师指定的设计内容, 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题目,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设计和创新能力。
2.2 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各种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
计算机绘图已成为各大企业主要的绘图方式, 因此高职生必须具备熟练的计算机绘图能力。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应用计算机绘图, 既可以进一步锻炼学生的绘图能力, 又可以减轻绘图压力, 同时有助于一些学生对所设计的结构进行创新。目前, 对高职生来说, 应用最多的绘图软件主要是CAD和Pro/E, 但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 原本想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 同时利用计算机绘图便于修改的特点, 使学生在课程设计时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方案论证、结构设计创新方面上来。实践证明多数学生将主要精力投在了计算机绘图软件的使用上, 因此反而增加了工作量, 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细节设计能力必然下降。更有甚者, 有的同学拷贝其他人的零件图, 为此, 我们要求学生必须用手工绘制出方案图及装配图的草图, 并经指导教师签字方可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和绘图, 这样也便于教师视学生基础设计能力的高低因材施教。
2.3 增加感性认识和工程观念, 建设“校企合一”的教学环境
应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能力为重点, 依托校内生产企业或者是校外实训基地, 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中, 适时布置学生阅读设计指导书中有关内容, 并完成相应的课程设计内容。如讲完机械传动一篇后, 即可介绍减速器一章, 安排学生观看减速器录像并进行减速器装拆实验, 使学生增强感性认识;布置学生自学指导书传动装置总体设计部分, 然后进行传动方案的拟定或分析, 完成传动装置总体设计及传动零件设计。学生能初步感受到工程设计的特点, 逐步进入设计角色。在真实的环境中培养训练学生的设计能力, 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更高, 更有动力, 设计效果会更好。同时, 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以及学生的意志力、团队意识、社会责任感等, 学生的未来执业能力会明显增强。
3 结束语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永恒的课题, 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就必须使教学和实际生产相结合。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必须打破原有模式的限制, 其改革应紧跟时代的步伐。谁先取得成功, 谁的学生就会被社会承认, 就会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 节约宝贵的时间, 使学生在课程设计中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机械系统和结构的创新。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学生打造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平台。
摘要:总结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发展的历史, 分析了新形势下课程设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结合实践体会, 提出了在继承传统、把握学科底线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和计算机运用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案教学
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图案课程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教学内容如果仅仅停留在训练装饰设计技能上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探索培养能够提高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要通过对自然形象的加工和变形训练,达到培养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教学目的,也就是不断提高想象力和创作力。只有掌握了这个基本原理,才能在专业中对任何具体设计进行变通。但是目前很多职业院校存在着轻视或忽视图案教学的现象,人为地造成了图案教学的薄弱和质量滑坡,严重影响或制约了专业设计水平的提高。
在新形式下职业院校艺术专业培养的是技能型专业人才,学生们不可能像纯艺术院校学生那样长时间的造型训练、色彩训练,和纯艺术的创作。他们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有针对性的作业训练,强化和提高自己的创作构思能力,增强表现能力,以达到一个较高的审美和技巧操作水平,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知识经济时代需求的设计人才。在三年制高职的图案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搞好图案教学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积极调动学生兴趣,在鉴赏中不断汲取传统图案精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首先,开展作品欣赏教学。传统图案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各类视觉艺术门类潜在发展之动力。从古老彩陶艺术上的装饰图案中,我们可以深切的体会到人类那无穷的想象力与巧夺天工的技艺结合是多么默契与生动。在这些传统的民间艺术中,图案设计始终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诸如巧夺天工精美绝伦的敦煌艺术;威严神秘凶猛冷酷的商周时期青铜器;形象生动有趣、造型古朴的汉代画像石、画像砖;魏晋南北朝的石窟、建筑装饰;唐代的唐三彩、陵墓雕刻;以及元明清的青花瓷等各个朝代丰富的装饰样式和图案面貌;还有广为流传的民间剪纸、木版年画、皮影、蓝印花布等朴素自然、活泼亲切的民间艺术;以寓意、象征、夸张等手法丰富和美化了人们的生活。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参考资料。
努力引导学生经常沉浸在这些精彩的图案艺术中,将会潜移默化的促使他们产生更多更丰富的设计灵感。因此,借鉴优秀的图案艺术,不失为引导学生学习好图案设计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只有在深入领悟了传统图形的艺术精华之后,才能在现代设计思潮的基础上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通过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设计出属于我们民族的同时又是世界的现代图形。
2、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写生与造型变化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具备了一定的鉴赏和学习能力之后,我们就会对图案设计的审美与形式产生一定的兴趣。审美是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判断与欣赏。而这种判断与欣赏是遵循一定的形式来进行的,形式是图案的造型以及它的构成规律,如图案的格式、平衡、对比、韵律等。一幅形式感很强的设计作品,那一定会具备较好的审美情趣。这种情趣又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大自然是美的,也是艺术的源泉,这是因为大自然中蕴藏着自然的创造魅力、合理完美的结构和丰富而奇特的梦幻形式。而图案也是以自然作品作为灵感启发的源点。因此需要一定的写生训练,通过写生收集资料,仔细观察所要描绘的自然形象,从不同的写生角度得到不同的形体特征,从中加以总结,为图案变化打好基础。针对高职艺术生基础稍差,造型能力欠缺等特点,可以多从基础与单一的对象开始,如一片叶子、一个花瓣或者一根羽毛,它们的许多纹理都可以作为图案变化的资料。写生是图案的基础,通过写生训练提高学生的变化能力,抓住对象的特征,选择最动人的姿态、最适宜的角度进行描写,如果能够掌握这些,写生的目的就达到了。
紧接着是造型变化训练,也就是用装饰的艺术语言对写生所得的自然形象进行加工和美化,经过一定的艺术处理,把自然形象变化成装饰图形,这是图案教学的核心内容,通过必要的临摹训练和针对性的造型训练,使其能体现出设计者高度的概括能力和具有个性的表现意识,它不仅是图案学习者的设计思维培养,更与设计实践工作的创新性相吻合。因此,如何进行变化就成了图案教学中的焦点问题。从具象形态到抽象形态的变形,是抓住具象形态的总体特征进行提炼、归纳与简化。许多图案设计之所以让人激动,让人难以忘怀,都因为它有成功的造型,如著名的米老鼠、唐老鸭等卡通形象设计,就是较为成功的现代范例。而传统的图案中,汉瓦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造型,也是极具代表性。造型成功与否,夸张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在课上要不断让学生找自己作品的优缺点,同学之间要经常互相评价,教师也要给予学生激励性的评价,这样既可增进浓厚的学习氛围,又可虚心听取他人的评价,进行深刻的艺术反思,从而更好地进行图案训练。
3、注重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思维能力
黑格尔说:“说到本领,我认为最重要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图案课作为高职艺术专业学生由基础课向专业课的过渡课程,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每一个学生的心里都曾是一个充满幻想和想象的神奇世界,教师就是要把这几乎要被遗忘的想象力激发出来,没有丰富的想象力,何来创新?教师要教会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聆听,用心去去感受周围的事物,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激发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就会有无穷无尽的新发现。想象不但可以描绘看到的,还能描绘心里所感受的,这就是艺术想象力为设计所带来的无限生命。每个人都有想象力,但并非每个人都具有把理想、观念、精神用想象的思维转化为视觉图案的能力,充分发挥想象思维和创造思维,将想象与意念形象化、视觉化,这是创意的最后环节,也是关键的环节。
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教学进度的情况,通过多向学生展示一些成功的图案作品,不断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把自然原形通过想象力创作出吸引人的图案,这既是介于人与自然之间取得平衡的一种关系,也是人的创造走向丰富过程的反映,缺乏想象力必然无法产生多元化的思维方式,设计出的图案必然陷入雷同、僵化,必然成为拼拼凑凑,被手法和法则框死的毫无意义的图形。另外,在技法的表现上也应加以创新,除传统的点线面变化外,可根据造型的需要,适当增加如擦、刮、皱、褶、印压等肌理效果的表现,这样才能更好的表现出图案设计的创新与现代意识使创作的图案锦上添花,富有韵味。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系统性设计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的生命线,实践教学的设计和实施直接影响着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质量。介绍了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针对岗位培养目标不明确,师资匮乏,岗位设计少,资料不匹配、实训中心利用不合理等等问题,提出应在确定专业培养方向和确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教学系统性设计,真正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专业培养方向;课程体系;系统性设计;实践教学 引言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的生命线,实践教学的设计和实施直接影响着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质量,影响着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前景。作为以培养技能操作型人才为目的的高职院校,必须设计并实施能够符合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系统,通过相关实践实训项目的实施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践教学系统性设计的目的是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为学生提供实训平台,深化学生对专业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所以实践教学系统的设计应该是基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理论和核心施工工艺,并结合高职院校的教育特色全面系统地设计。土木工程行业尤其是铁道建筑大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育特色决定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特定的培养方向,决定了课程体系的设置,确定了
建筑工程技术理论和实践工艺技能,确定了实践教学系统性设计的方向,即按照一线建筑工程技术作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技能要求来设置。
一、我国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目前大部分开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除了已经走在国内兄弟院校前列的国家级、省级示范院校,多数院校(尤其是北方的高职院校)都没有以课程体系建设为主导去设计实践教学系统,很多高职院校设计实践教学系统或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或迫于教学质量评估检查、示范院校建设的压力,没有根据自身院校的教育特色进行与既定学习领域下与课程体系匹配的实践教学系统设计,加上实践教学系统设计初期考虑的实践实训岗位过少,缺乏相应的实践指导材料,缺少经验丰富的专职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软硬件维护人员不足,因而预期的实践培养效果差强人意。
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系统性设计
(一)明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方向
土木工程建设是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基础设施的保障,是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必需的基础。高职院校学生技术应用性的教育特点决定了其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上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目前不少高等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实施上都在设计实践教学,其建设方案和实现功能各有千秋。而实践教学设计是与学院发展战略、专业
课程体系相匹配的一体化进程,高职院校在规划实践教学系统教学目标及实施功能上,应在全面缜密的系统分析后进行统筹决策,明确定位。
(二)制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不同院校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方向决定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或多或少的差异,它制约着实践教学系统的建设规划,决定了实践环节不同的作业模块和系统功能。因此,在确定实践教学设计方案之前首先要明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任何课程体系的设置都要求重点锁定某一培养方向和某些工作岗位。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的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其课程体系设置应该是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一线建筑工程技术作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技能要求来设置。
(三)基于课程体系的实践教学系统性设计 1.培养具有一线工程岗位经验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
实践教学实施方案的确定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作为知识的载体本身就是教学过程的实施者,所以实践教学实施环节的师资力量尤为重要。高职院校教学任务繁重加上师资力量缺乏,具有一线工程岗位经验专职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要想培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具有资深工程经验的建筑工程技术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是重中之重。
2.编写因地制宜的实践实训指导材料
实践教学相关的软件、硬件设施的完备并不意味着满足了既定的岗位要求,与岗位要求匹配的实践课程教材对实践教学质量的指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国内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材很多,但与岗位技能要求匹配的实践教材或实训资料还很少。所以,一方面可以借鉴同行已有的经验,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经验积累,在明确工作岗位应具备的理论(知识)要求和能力(技能)要求下,一丝不苟地编写出符合岗位实践要求的教学指导材料。
3.适当配合实践教学学时以保证实践教学效果
即在正式课堂教学以外,适当配合实践教学学时,理论和实践并重,教学做合一。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例如在《砌体结构施工》中,可以增加实践学时,让学生在实践中熟悉和掌握建筑施工工艺和流程。
4.实践教学为主的课程采取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某些实用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可以在工程生产实践中教学,采取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方式教学。例如施工组织设计的教学可以深入工程实际理实一体教学,也可以在实训室中软件模拟实际生产来教学。这类应用性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未来工作中可以用到的施工工艺和组织流程,这样以实践教学为主可以很好地达到教学目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开展应用型或者科研型竞赛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可以在实践教学完毕后开
展一些技术应用竞赛或技术辩论赛。例如Aucocad制图竞赛,利用广联达软件让学生小组在给定资源的条件下制定施工组织进度,工程通病知识辩论赛等等。
如果设计得好,这类竞赛对学生的学习和技术研讨非常有益,也可以提高学生对施工生产实践的积极性,实现实践教学系统性设计的目标。
6.搭建基于实训中心的技术研讨和科研平台
类似于施工生产企业的QC活动,实训中心也作为师生进行技术研究的平台,为科研活动服务;也可以作为常见工程通病、施工缺陷、技术争端等技术研讨平台。
教师是学校的科研主体,实训中心的主要建设目标之一是为教师的科研服务。教师在进行施工工艺模拟仿真软件、混凝土泵送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地基不均匀沉降等研究时,可以把土工实验室、力学实验室、仿真机房作为研究平台。学生可以对案例研究中的数据输入系统进行模拟、优化,将结果和企业实际数据进行比较,师生共同探讨,从而为企业经营、管理、施工提供合理化或者改进建议。同时实验实训室也能为教师提供研究课题,进行振型分析、应力分析、结构监测、材料监测等等。
实训中心只有成为师生主要的技术研讨和科研平台,才能真正提高实训中心的投资效益和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践教学软硬件的作用。
三、发展方向
一、空间想象
(逻辑推理式)在设计中的应用空间想象是指创造的物象占有空间的不同体谅、不同的位置的想象。它是以产品、建筑为载体,以透视知识为基础的具有逻辑思维式的想象练习。它是以物象的结构规律。视觉的透视规律进行的想象。它还是用透视知识、线描手段达到规律化快速进行的空间想象,并能快速在纸上表达构想的一种方法。空间想象能力可以在许多设计领域施展,如产品、交通工具、家电、玩具、食品、建筑、景观、室内等。虽然设计素描范围在空间想象是在纸上实现,但确实是一种空间想象能力培养的方法,并且是设计效果图、展示设计意图包括空间语言的基础。1.立方体的添加与抠挖。在一个立方体上进行添加和抠挖是空间想象的起步,同时又是空间想象的方法,是产品、建筑空间想象的基础。2.建筑形象的空间想象。建筑形象的空间形象与生活中感受的建筑空间形象是不想用的。生活中的建筑因比人高大无数倍,在人的视觉上变化强烈,甚至造成视觉上的变形,因而为了完整正确地展示建筑内容一般采取鸟瞰式。
二、意志幻想
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了丰富的意志力和幻想。意志是达到某种目的产生的心理状态,它可以化作一种精神,也可变成具体的行动。在精神催促着行动去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失败遭遇会滋生出幻想。人类很早就创造了用绘画把意志幻想形象化,在精神上有了寄托,虽然它们仅是虚幻的,但通过这些形象语言的表达愿望和实现的目标。生活中不如意事,苦恼和忧愁随之而来,可以把想做而做不来的事在作画中去实现。因而把意志和幻想变成一种想象的方法,就是怎么想象就怎么画,把种种的不可能在画面中实现。
1、“意志”幻想在设计中的应用。画面是意志幻想的天地,也是设计的天地,设计草图就是设计意志和设计幻想的形象化。事物在变化,社会和科技在发展,人对创造物的需求、探索的精神更使丰富多彩的都市生活使人幻想更是五光十色。
2.意志幻想与合情不合理。理是代表规律,事物都按照规律变化发展称为事理。情代表情感关系,人的感情形成情理。作为画面,需通过夸张、变形、重组、嫁接、投射等等手段才能把“话”说清楚,说生动,说准确。尤其是人的意志、幻想要通过形象来展示、来讲述,用夸张、变形的方法会更加强烈。因而画面中的形象会不合理。
三、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一种思维方法。逆向思维在造型语言应用范围中有其特点:
一把生活中可见形象的规律及变化规律相反方向思考,进行形象变化,感觉变化。把生活中可见的事情往相反方向思考来变化事情的内容,丰富事情的感觉。
二是伴随着生活规律的人,对身边的形象变化的各种规律司空见惯,在头脑中形成概念。1.反生活规律。生活中有无数的规律,从视觉形象的角度可分为比例规律、时间规律、空间规律、透视规律、行为规律、秩序规律等等。2.逆向思维在设计的应用。商业属性的设计为了达到促销目的,在设计过程中把传达与抢眼紧紧地糅合在一起。为了在竞争中先入为主,把抢眼放在设计的第一位。逆向思维就是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形象内容的逆向处理来达到抢眼的目的。
逆向思维又属于一种夸张的造型手段,可以吧内容明确而又强烈地传达出来,因而在各设计领域都能得到发挥。
四、联想
联想是人的一种思维活动,是有接触的人和事物刺激大脑,联想起相关的人或事物。而从造型角度可以把其看成是一种形象思维的方法。它有三个层面:一是由一物联想到生活中其他相关的内容,二是一物的启发想出另一种形象,三是制造可以让观众产生联想的形象。
1.联想的规律。因果关系: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生活中原因在前,结果在后,因果之间还需一个过程,不同的时间段内容不同,形象也不同。
近似的关系: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是事物的本质、现象及功能等存在近似关系。如由老鼠想到小偷。接近关系:事物与另一事物在时间、空间上存在着接近关系,由一物联想到另一物,如由湖水像到渔船,从灯想到星星。对比联想:是指一物和另一物之间具有反性质的联想,如由白色想到黑色。
2.设计“联想形象”。让观众产生联想是需要通过画面设计出联想的机制既联想形象才能实现的。具体方法是通过投射另一物的外形、表面结构及材质来改造某个形象,让其增添另一层含意,促使观众去产生联想。
五、幽默夸张变形
幽默是人类所拥有的一种生活态度。人们需要幽默的各种形式来丰富生活,幽默的造型语言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之一。
幽默有趣、可笑,意味深远。有趣可笑必然与滑稽相联系,滑稽就是通过夸张变形的手段来实施,夸张变形是造型幽默的方法,夸张是把事物的特征强调凸显出来,夸张又必须由变形来辅助。
生活中的形象经过夸张变形与原本的形象拉大了距离就产生怪异的形象。造型夸张、幽默的形象使人愉悦,在商业流通渠道具有商业的促销价值,也是设计素描想象的训练内容。1.投射。投射是夸张变形的具体手法。投射就是把生活中另一形象的形和意投射到某一物象上,改变其形象。2.错位。事物在世界上都有自己生存的空间位置,动物也有它的行动的范围。如飞机在天空与机场,游船在水中与港口。物象的局部也有自身上下左右前后等固定的位置,改变物象的空间位置或局部位置,就会造成新鲜、滑稽的形象。错位具体分局部和个体两个范围。“局部”错位是指一个物象局部错位。如肚肌与嘴巴换位,就会可笑。“个体”错位是指某个内容范围的位置错位。
设计素描教学内容涵盖了造型艺术理念的、方法的、技能的、关键知识构成;造型思维训练方法只是创作中的思维方式,创造者还要在造型艺术上不断对素描学习的探索、深化、练习实践,并从中不断受益。
参考文献:
【高职院校室内设计教学论文】推荐阅读:
高职院校平面设计教学的创新策略论文11-22
高职院校教学方法06-01
探讨高职院校有关工学结合的顶层设计10-19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论文07-18
高职院校资产管理思考论文11-08
浅谈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06-03
高职院校教学秘书工作改进的思考07-07
浅议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11-26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的论文05-29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论文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