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实训建设的思考论文

2024-06-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实训建设的思考论文(通用11篇)

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实训建设的思考论文 篇1

【摘要】课程建设为专业建设服务,专业建设为人才培养服务。本文立足于文秘专业的建设,从实现文秘人才的培养目标入手,来揭示文秘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着重从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教材编研、硬件设施等方面,探求实践课程改革的路径,更好地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服务。

【关键词】职业教育;文秘专业;实践课程;问题思考

随着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及改革的深入,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已从单纯的满足“就业需要”走向“就业与创业并举”,从“找工作岗位”到“自主创业”。近年来,从面向职业岗位转向观照学生的职业生涯,正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新趋势。针对这一趋势,课程建设成为了改革的聚焦点。要本着课程建设为专业建设服务的思想,把握好专业建设为人才培养服务的大方向,为在新的社会经济形式下培养社会所需的文秘人才,特别要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文秘人才,专业建设应以“能力本位、实践导向”,抓好学科各项改革,特别是教学改革中的实践课程的改革。

实践课程是促成学生专业技能内化巩固的有效方法,是实现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有效手段,是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有效途径。在高职院重视和强化实践课程的背景之下,文管类专业的实践性课程却掩盖不了经营的惨淡,文秘专业也是如此。由于各种原因,文秘专业的实践课程常常留于形式,缺乏突破,甚至弱化虚化,不能保证实践课程的质量,最终影响到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主要应抓好以下四方面的建设:

一、师资团队的储备培养建设

教学质量是实现高职教学目标及培养目标的首要保证,也是专业建设的指向所在。要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必须建设一支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育部高教司在下发有关职业教育的文件中,几乎都强调“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求教师要走“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的道路。要实现文秘人才培养目标,占领文秘人才市场,促进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必须抓好师资队伍建设这条长线,培养出具有应用能力的“双师型”队伍,打造一支高水准的专业教师团队。可以说,文秘专职教师实践能力的高低是决定文秘教育成败的关键。因而要求文秘“双师型”教师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扎实的工作作风,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对秘书职业岗位技能得心应手,并取得相应技能等级证书。

然而目前,我国高职院特别是合并转制的高职院,文秘专业的教师大都是非“正规军”,多由文科类教师“半路出家”而来,专业化程度不高,并且学历水平偏低,学术水平不高,动手能力不强,教学转型不彻底。他们背负着沉重的教学传统,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又缺乏指导实践教学的经验和使用现代化手段的能力,致使教学内容脱离工作实际,手段单一,方法缺乏创新,课堂教学呆板,“一言堂”依然堂而皇之地存在着。即便有新生力量补充,由于刚工作,同样缺乏实践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秘书工作能力也不是从书本上学的来,靠的是实践,是经验。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驾驭实践,如何向学生传授一流的技能?这一短板绝不可忽视。

解决的办法是将文秘教师从文科教师中剥离出来,通过培训教师、引进人才、工学结合等方式,完成“双师型”教师团队的构建。首先要抓好教师的专业思想建设。专业教师要树立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努力实践的思想,并先于学生确立职业观念,使专业教师率先进入“准秘书”的职业角色之中,以身垂范,实现教师的转型,从而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秘书角色,实现学生的转型。第二,教师要从老方法、老传统的茧缚中挣脱出来,积极探索适合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激发教师积极钻研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能根据行业和职业岗位群的需求状况及时更新、调整教学内容,能开发专业科研项目,以完成教学转型,跟上职业教育时代的步伐。第三,高职院要制定师资培训计划,放行教师到高校进修或到企事业单位、公司挂职锻炼。教师到工作现场不仅可学到实践经验,还能体验当今秘书学科的前沿性变化,把职业教育同行业发展紧密联系,指导专业建设,促进教学的改进和科研的进展,起到了一举多得作用。第四,鼓励专业教师尽快提高学历和职称,要求专业教师积极参加秘书职业资格考证,做到持证上岗。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考证的同时,又能积累秘书考证经验,以利于今后指导学生考证。第五,以“产学合作,校企共建”的方式,共同构建专业教师队伍。或引进一线高素质文秘人员任教及指导实训实习,或聘请业界有极强职业能力的资深专家开设讲座、培训。最后,积极培养或引进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的教师作为学科带头人,对整个教师队伍进行观念更新、知识更新和能力更新,才有助于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团队。

二、实践教学的课程建设

职业技术教育是尊重技术、强调实践的教育,是一种技能型的教育。北大创建者蔡元培先生早年在倡导学生到实际工作中实习时就指出:“实习非所注重,则能力无自养成”,就我们今天职业教育而言也是日久弥新的思想。高职教育的课程是一个实践导向的课程,更应以实践为主线,要巅覆传统意识中实践是理论的附属思想,让理论为实践服务。高职文秘课程建设要本着为专业建设服务的思想,课程设置要注重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创建适应实践教学的新课程体系。然而,据了解很多文管类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活动总课时不足40%,课程设置上过多强调理论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造成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使得课程远离职业现场,学生远离工作现场。美国的职业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也遭遇过这样的困境,后推行STW计划(“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计划),将理论课程与职业课程有机整合,开展工作场所学习,实现了从学校到职业的过渡。也就是我们现在走的工学结合的培养之路。

文秘专业课程要整合理论教学内容,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就要在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的前提下,加大对实训课程的研发,建立专业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体系,以此优化重组课程结构,对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进行科学整合,拓展实践教学口径,并更新教材内容,融入实训项目。在开设“秘书学”、“秘书实务”、“文书与档案管理”、“办公自动化”等为核心的专业课基础上,删除理论性过强、实用性不大的课程,加大选修课程;对相近重复的.课程进行整合,适当精简必修课程,减少课时占用,为实践性教学让路。在加大实践课程教学比重时,加深对实践课程设置与秘书职业能力的关联性认识,在实践课程设置中营造职业环境,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与职业能力。同时,要把重点放在实践性教学活动的研究开发上,没有好的实践教学设计规划,实践性课时再多,学生实践能力依然是水中月、镜中花。此外,要加强对文秘人才市场客观理性的探究,采取座谈、现场讲课、参观等形式,让用人单位参与到课程的设计开发、教学实训的实施、甚至对教学的评价中来。这是从社会需求角度整合文秘教育资源,达到拾遗补漏、优化资源、充实实践体系的作用。再有,课程设置不仅要突出职业化、实用性,还要充分观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空间,要具有前瞻性,突出人性化,更好地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实践课程的教材建设

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实训建设的思考论文 篇2

1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重要价值

1.1 实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育目标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完整、复杂而系统的,同时社会和企业对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要求又是多种多样,必须在社会需求和学生学习之间找到一个良好的结合点,这样才能做到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素质的提升,以更好的职业道德、更高的专业技巧、更丰富的执业能力达到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发展的保障。

1.2 提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的能力

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重要的、核心的工作,要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离不开实践和教学工作的良好结合,这样的要求可以通过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方式来进行解决。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该将全面职业发展观融入到教师的工作和学习之中,让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积极通过校内实训基地达到对社会和会计事业发展的了解,在丰富知识、强化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有效地提升教师的专业教育教学水平。

1.3 实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社会服务水平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提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同时也可以为社会和企业的会计人员提供各种服务,以培训、鉴定、认证等方面为服务内容,通过进一步密切社会、企业和高职院校的关系,大大提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社会服务水平,在取得教育效益的同时,增长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社会效益。

2 建设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指导思想

2.1 实训与会计实践相结合

要将实训与真实的会计工作做到逼真的模拟,也可以以校企共建的方式将企业会计工作中一部内容拿到实训基地来,为学生提供一个具有真实性的环境,这样可以提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对实际会计工作的真实体验,进而达到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实现校内实训基地的教育与建设目标。

2.2 展开校内实训基地的资源整合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具有发展的眼光,要立足于当前校内实训基地的现状,在增设实训室、模拟室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基地内资源的整合。同时高职院校会计专

3 建设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方法

3.1 突出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

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主要应该抓好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室建设,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应该建立多功能的模拟实训室,重点做好会计岗位实训室的创建,为学生提供融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一体的实训环境,实现对主要会计工作和会计内容的覆盖,进而达到校内实训基地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教育功能,满足了学生“感受职场氛为、熟悉职场过程、学习职场技能、适应职场岗位”的需要。

3.2 做好实训基地的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注重从企业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行业专门人才。

二是要建立校内专职教师的定期培训制度以及轮流去企业、事务所、相关行业协会的锻炼制度,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三是应认真选择、规范聘用并科学管理校外兼职教师,多聘请行业专家,并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3.3 抓好实训基地的制度建设

要制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和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制定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实训课程标准、实践教学规程和课程实训手册,明确校企责任与义务、实训基地各岗位职责、实训教学具体内容、实训目的与要求、实训步骤指导、考核标准等内容,从而保证校内实训基地运行规范有序和建设管理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育教学变革应该从体系上入手,应该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转化为提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教学功能,提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素质,完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制度建设的途径,真正推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长期发展,提高会计专业学生能力和素质,促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

摘要:本研究根据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和实训的实际工作,分析了建立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对会计专业的价值,提供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的主要思路,研讨了以突出校内实训基地功能和教师队伍建设,做好校内实训基地制度建设等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教师队伍,制度建设,功能建设

参考文献

[1]任晓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26).

[2]王纪平,余谦.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双师素质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咸宁学院学报,2010,(06).

[3]陈静.关于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会计专业实习基地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2009,(01).

[4]刘波.高职会计专业“工学结合四段递进式”职业能力教学体系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1,(12).

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实训建设的思考论文 篇3

关键词计算机;实训教学;高职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71-(2009)111-0105-01

1 构建高职计算机实训的教学内容

计算机实训的教学内容分为两大系列:计算机基本能力培养课程系列和计算机职业能力培养课程系列。

1.1 计算机基本能力培养课程系列

主要开设“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实训课程。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实训课程一般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文字录入、常见操作系统基本操作、常见应用软件的简单使用。

1.2 计算机职业能力培养课程系列

主要开设如下实训课程:

⑴计算机办公软件应用,平台:Microsoft Office 2003;⑵数据库应用,平台:Microsoft Visual FoxPro 6.0、Micros- oft SQL Server 2000;⑶应用编程技术,平台: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Delphi 7.0、Microsoft Visual C++6.0、Java 2、汇编语言;⑷图形图像应用技术,平台:3dmax 8.0、Photoshop cs;⑸网页制作及网站设计,平台:网页三剑客(Macromedia Flash MX 2004、Macromedia Dreamweaver MX 2004、Macromedia Firework MX 2004)、web程序设计;⑹因特网操作,平台:Netscape 9.0、Internet Explorer 7.0;⑺局域网管理,平台:Windows NT 4.0、Windows 2000 se-rver;⑻计算机多媒体软件制作,平台:Director MX 2004、Authorware 7.0、Premiere pro 1.5;⑼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AutoCAD 2004;⑽操作系统操作,平台:RedHat 9.0。(11)PC 机组装调试及维修兼容机;(12)计算机网络。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实际需要,计算机职业能力培养课程系列模块及平台将不断扩充或更新。

2 高职计算机实训的教学方式

高职计算机实训教学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实施:上机练习和课程设计。这两者在方法、要求上各有不同。

2.1 上机练习

上机练习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形式实施教学过程。如果在实训课只是一味地让学生按老师安排或实训指导书机械地进行练习,势必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的教学效果就会含不太理想,甚至有学生会趁老师不注意玩游戏,这就要求老师采用一种比较好的实训教学方法。计算机实训中任务驱动法可以将学生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系统化,将所有的知识点融入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发现自己已经可以利用所学知识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样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2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和综合化的方法实施教学过程。课程设计的实训教学可以与理论课程交叉进行,也可以在理论课程结束后集中进行,老师将课题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按照完整的过程进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求课题具有一定的综合实用性,突出学生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至少要有一项成果输出,这个成果可以是一项制作、一个设计或者一项网络工程等。

实训效果检查是高职计算机实训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加大实训效果检查力度,可以进一步促使学生认真完成实训目标。一般采用如下几种检查方式:一是学生上交实验报告的方式;二是课堂检查;三是电子邮件方式,总之,实训课必须有实训课所完成任务的记录。

3 建立健全实训体系

3.1 实训计划

制定培养计划时充分体现出有关实训计划,而且要详细。有关实训的课时、开设时间、实训地点、实训指导老师安排都要一一明确。定期进行专业调研,根据当地区域经济及市场需求情况,每年对实训计划做修订,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3.2 实训大纲

具有企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经过认真地研讨,集体制定包括专业的基本操作训练、复合作业训练、生产性训练和工作适应性训练等部分的实训大纲。制定大纲必须与社会推行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衔接,使培养的学生所掌握的操作技能和生产技术知识,与行业的标准、企业的需要相适应;实训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适应当代科技进步和生产发展水平,应保证学生所学操作技能是先进的;实训大纲的结构必须遵循学生实践技能形成的规律,即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连贯、由生疏到熟练,逐步形成技能技巧;实训大纲必须体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主要课题的安排上应相互呼应、相互配合,并在教学时间上力求协调一致;实训大纲还要充分体现教育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原则,强化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3.3 实训教学规程

建设科学、健全、严格的实训教学制度是有效实施实训教学的有力保障,在各项严明的教学制度规范下,形成条理清楚、运作合理的实训教学规程。每年根据当地及周边地区的专业市场调研情况修订培养计划,从而确定实训计划,按计划由各课程组制定相应的实训大纲,根据实训大纲具体要求制定详细的实训任务和实训指导书,各个实训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开展实训,并进行实时指导。实训结束后要求学生完成实训报告和实训作品,最后由实训考核小组根据每个同学实训过程中的表现和上交的实训报告及作品给出合理的成绩评定。实训规程的每一环节都有系和学院共同组织的实训检查组进行审核、监督,保证高质量且正常运作。

3.4 实训校外基地的建设

结合高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设置的实际情况,开拓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外实践、实训、实习基地,能拓展学生实习和学习空间,促进学生尽早了解社会、尽快熟悉就业岗位。高职学校可以联系学校周边地区企业,每学期结合学生所学计算机专业课程,安排学生到企业去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践实习,从而锻炼学生在校期间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坚持走“产学研”合作的教育道路。为有效搞好计算机实训教学,切实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确是互惠互利的双赢举措,这主要表现在:企业可以为学生校外实训提供场所,可以为高职学校“双师型”队伍建设创造条件;高职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扩大了对外联系范围,增加了学生就业渠道。

参考文献

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分析毕业论文 篇4

[摘要]毕业论文是“鸡肋”还是“毕业大餐”,一直是各高职院校讨论的热点话题,作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试金石,毕业论文工作各环节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各类问题,文秘专业也不例外。本文从毕业论文撰写的目的出发,围绕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强调了高职院校文秘专业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性,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结合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要求和方法,给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文秘专业毕业论文对策研究

一、毕业论文撰写的目的与意义

毕业论文工作作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学计划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实践性环节,旨在通过论文的选题、设计、实施、整理、撰写等环节,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运用专业所学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全面了解学生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情况的一个重要手段,在锻炼学生查阅文献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研究能力及科研论文的撰写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是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次总检验。对于文秘专业的学生来说,毕业论文更是检验其专业特定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毕业论文的撰写无疑是这一能力培养和检验的重要手段。

二、现状分析

(一)从毕业论文工作的各参与方来看其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方――学校重就业轻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学校工作重心的转移到就业方面,直接造成毕业论文工作重视程度的逐年降低,从政策层面放松了对毕业论文工作的质量要求,各职能部门在具体推进的过程中也随之降低了工作要求,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缺乏监督、检查,对于校方而言,答辩时能够拿出一篇可以应付答辩的论文,这个工作就算是完成了。

2.指导方――指导教师数量短缺,质量参差不齐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学生规模越来越大,一方面,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数量短缺,师生比严重失衡,另一方面,指导老师本身质量的参差不齐,在指导学生论文时也未免会出现指导不到位的情况。

3.执行方――学生基础薄弱,时间不足,缺乏必要的论文指导、训练

高职文秘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必要的论文指导及训练,进入实习期后,忙于找工作,找到工作后又忙于适应工作环境和做好自己的工作,面对工作这座大山,毕业论文早已被迫“退居二线”,置于脑后。

(二)从毕业论文工作的各环节看其中存在的问题

1.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陈旧、空洞、重复

选题作为毕业论文工作的起点,决定了整个毕业论文工作的大方向和总体框架,一个好的选题是一篇好论文的核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据调查,很多高职院校文秘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陈旧无法满足时代发展和专业发展的新需求,缺乏研究价值,或论文的选题偏大学生根本无法驾驭。此外,缺少关于文秘专业新开设的专业方向,如法律秘书、速录秘书、行政秘书、财务、商务秘书以及涉外秘书等方面的论文选题,只是一味地围绕文秘工作进行选题的设计,一方面研究领域过于局限,另一方面也必然带来选题重复的弊端。

2.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抄袭严重,缺乏学术规范

高职院校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存在大量问题,比如论文研究方法单一(文献研究法),抄袭严重,写作缺乏学术论文应有的严谨和规范。论文缺乏原创性,抄袭现象严重;基本理论及概念的阐释不清晰;段落间的逻辑关系不明显;文字表述不够专业化和学术化;对论文的基本格式标准如文献的引用不熟悉;对英语掌握程度的再检验的英文摘要多存在由电脑软件在线翻译生成等。

3.毕业论文答辩中存在的问题――流于形式,质量不高

学生在自我陈述时,语言组织、口语表达、逻辑思维、心理素质、礼仪规范等方面明显存在差异,明显带有“背书”的痕迹,回答问题时也存在词不达意、审题不清、逻辑混乱等方面的不足。此外,答辩质量不高,甚至存在一个指导老师答辩一个组的情况,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心里都知道答辩就是走个形式,基本不存在答辩不通过的情况。

三、对策研究

(一)重新定位――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高职院校对学生毕业论文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论文写作态度和完成任务总体情况;论文选题的实用性、创新性、难易程度;调研论证、采集查阅中外文献资料能力;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掌握和综合运用能力;基本技能、分析与计算能力;论文格式规范、排版美观情况;论文内在质量(包括结构合理、行文流畅、结论正确、分析合理、逻辑关系等);论文是否具有独特的见解或创造性及实用价值等等。

从上述评价指标体系中我们不难看出:一篇言之有物、质量上乘的毕业论文,不仅取决于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了解与掌握,往往更依赖其信息收集能力、调查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革新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恰恰与职业核心能力密切相关。从态度上改变以往对毕业论文工作可有可无、得过且过的认识,学校各部门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结合文秘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求实、务实地推进文秘专业毕业论文的改革,真正发挥其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作用。

(二)多元渗透――强化文秘专业毕业论文工作的系统训练

结合文秘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分阶段、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学生在校期间除了为学生开设专门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外,为文秘专业学生开设办公自动化、调查与统计、应用写作等课程,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常用办公软件以及调查分析统计方法,同时建议有条件或有必要的课程,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选择课程论文作为考核内容之一,让学生在平时的课程学习过程中就体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规范表述的能力,为毕业论文的撰写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在文秘专业学生离校开始毕业顶岗实习之前开设文献检索、论文写作等基础性、工具性的课程或专题讲座,并提供与本专业相关的论文参考选题或优秀论文范本供学生研究、讨论、领悟;最后,毕业顶岗实习阶段,指导老师重点跟进,加强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指导,结合各学校的具体情况,可以聘请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职称的.校外(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充实指导教师队伍,一方面可以减轻校内指导老师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思考在实习中所遇问题的基础上自主确定论文选题并与学生共同讨论写作大纲,真正体现“学中用、用中学”的高职教育特点;此外,顶岗实习结束前应尽可能安排学生回校一段时间,带着写作过程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集中精力进行再学习并最终完成符合要求的毕业论文。

(三)模式创新、关注细节――加强毕业论文工作的过程管理

在毕业论文工作中,从选题开始,严格把关和审核,帮助学生选择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开题研究,同时,组织校方老师、企业人员、学生等遴选有价值的文秘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库,并进行不定期更新,保证选题的实用、新颖;借助毕业论文管理信息系统实时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和毕业论文进展进行管理,确保在每个时间段上完成规定的工作,从时间上进行监控和管理;试行聘用制,校企合作真正发挥顶岗实习指导老师在这一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最后,进行提前答辩的试点工作,对部分有条件的优秀学生,在准备充分的前提下,由本人申请通过后可安排在第四学期开题,第五学期期初答辩。这样既可照顾到学生的具体情况,避免了实习工作和论文撰写时间上的矛盾,又可减少同一时间段指导教师的工作量,使之能集中精力更好地指导其他学生的论文。从时间安排和负荷均衡方面来看,实行毕业论文写作时间灵活制对师生来说是一种双赢的办法。

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实训建设的思考论文 篇5

一、第二课堂的含义

第二课堂指的是除课堂教学以外的一切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锻造人格的活动。[ 2]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延伸和发展,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第二课堂以其活动的主体性、内容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参与的实践性有益地补充了课堂教学内容,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应用性、实践性、高等性、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 3]高职教育鲜明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征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强调和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教学过程应始终贯穿实践性和职业性,学生完成学业时应成为符合企业所需素质的“准职业人”。“准职业人”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主要有:表达和沟通能力、领会和满足服务对象个性需求的能力、判断与执行能力、理解与洞察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和写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良好心态和调适能力。这些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大量潜移默化、丰富有效的训练和体验来实现,这些是第一课堂教学无法完成的,而第二课堂具备深挖的潜能。

二、高职文秘专业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遇到的问题

1 过于注重形式

当前每所高职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一些第二课堂活动,但这些活动往往由学校学生处、团委等部门组织,面向全校所有专业的学生。系部为了完成学校的任务,硬性规定学生参与种类繁多的第二课堂活动。而且第二课堂活动与第一课堂的专业学习的结合性不够,专业针对性不强,导致学生每天疲于应付这些活动,很难保持精力深化专业知识,不但不能促进职业素养的提升,专业技能的培养也受到影响。因此,文秘专业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的开展,一定要考虑专业的实际需要与学生的接受心理,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真正收到实效。

2 缺乏有效的指导

有些高职院校直接放手让学生组织第二课堂活动,缺乏相应指导,导致学生在活动中不能充分发挥展示学习成果的能力。以演讲与口才为例,大部分学生在创作演讲稿时多喜欢空洞地讲大道理,缺乏感染力;观点不鲜明,缺乏说服力;整体风格类似,缺乏个性。导致整个演讲呈现出理论有余、深度不够、感染力不强的局面,削弱了第二课堂的教育效果。

3 经费保障不足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必然有一定的经费支出。第二课堂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场地、设备、经费、人员等多方面的保障和配合。学校的实训室、实验室、会议室、多媒体教室、体育场馆等场地和设备在课余时间要能为学生开放,管理要灵活机动,为第二课堂提供一切便利条件。但是学校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的经费投入十分有限。经费供应不足往往会导致设备供应不足和指导的削弱,弱化了教育效果。

三、高职文秘专业第二课堂活动开设的原则

1 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

第二课堂的开设应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尽量缩短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时间,让学生尽快进入职业角色。根据市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多方调研,高职文秘专业的毕业生大多在中小型企业中就业,这些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对秘书的分工不太细致,秘书往往集文秘、人事、档案管理等多种工作于一身。秘书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具备多种职业能力,包括良好的沟通能力(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能力)、领悟能力(理解能力、洞察能力、判断能力、应变能力等)、信息处理能力、决断能力、协调能力、办公自动化操作能力等。因此,高职文秘专业在开展第二课堂教学中不能片面追求娱乐性,应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多开展能提升上述职业能力的第二课堂活动。

2 与第一课堂活动紧密结合,兼顾趣味

高职文秘专业的第二课堂不仅仅是学校学工处、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的事情,也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系部在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中,应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统筹规划,按照资源优化的原则[ 4],按学期、分年级制订实施方案,明确活动内容、活动要求和评价形式。在第一课堂上,主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在第二课堂上,应结合专业知识内容举办相关的专题讲座、专业技能竞赛、校内外实训等活动。两类课堂紧密结合,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3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指导相配合

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实训建设的思考论文 篇6

摘要:实训课的高质量实施有利于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塑造,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技能基础,但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实训课在实施方面存在许多不足,本文试以《前厅、客房服务技能实训》课为例,探索高职旅游院校专业实训课优质开发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专业实训课 问题 优质开发

国内的普通高职院校长期以来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在教学过程中各种针对学生毕业后所从事工作的实训课不但少,且不够深入,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结果导致学生无法很快适应岗位。因此,实训课的设计开展、内容及实施方式都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 目前高职旅游院校实训课面临的问题

(一)校内实训室设备陈旧简陋

校内实训室是实训课开展的第一步,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实训室陈旧、简陋,面积小,缺少必要的器具、操作软件,只是简单的模拟实验系统,甚至不少已落后于现有的应用,这使学生的具体操作演练受到了很大局限。

(二)校外实训基地缺乏

校外实训基地的开拓有利于学生进入真实的职业环境之中,弥补校内实训室的不足。但是许多高校在这方面做的只是表面文章,即使有挂名的实训基地,但是实训课的开展却很难在此进行,而是在学生要参加实习时再将学生送去,实训基地变成了实习基地。

(三)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实训教材与实训教学体系 目前实训课的进行整体比较散乱,没有一套完整的实训课教学体系;同时实训老师手中也没有系统的实训指导资料,每个老师的实训指导方式风格迥异,导致同一实训课的实训效果有很大出入。

(四)缺乏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虽然很多教师都具备相应的资格证书,但是就真正的企业的实践能力还较匮乏,缺少实际经验,实训课的实施不能贴近学生工作的真实需求。 

二、旅游院校专业实训课的优质开发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试以《前厅、客房服务技能实训》为例,探讨一下如何有效开发旅游院校专业实训课,提升实训课的教学质量。

《前厅、客房服务技能实训》课程是旅游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实践课程,它对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更好地发挥实训课的教学效果,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课程实施与教学模式作如下探讨:

(一)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开展室内模拟训练

学校应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的力度,扩建并完善现有实训室设施设备,为实训课的优质开展提供最基本的硬件支持。对于前厅、客房服务技能训练,要求实训室内划分前厅、客房两大训练功能室,分环节、分模块、分阶段对不同部门、不同实训项目进行仿真的模

拟训练,充分发挥实训室的第一课堂作用。模拟训练中,老师充当引导者,重点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让课堂“活”起来。

(二)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实行现场教学

大力拓展并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将实训课堂由第一课堂(实训室)提升到第二课堂(实训基地)中来,实行现场全真环境教学,使校外实训基地不再是空壳,真正成为学生施展其专业所学的“练兵场”。

对于前厅、客房服务技能校外实训基地训练,根据其 “工作流程-任务-能力 ”特点,对现场教学分以下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到基层服务第一线,参加与前厅、客房服务有关的实际工作,掌握酒店的礼仪与服务意识,了解企业的整体组织架构。

第二阶段:分部门,到酒店前厅、客房等部门,掌握本部门的业务知识和操作流程,掌握本岗位各个工作环节的操作技能;认识该岗位的性质和职责。

第三阶段:转换部门,整体掌握酒店的部门业务和操作,建立跨部门合作的团队精神。

(三)完备的实训课教学体系与实训指导书

完善现有的实训课教学体系,可将实训课程分模块、分阶段进行。对于《前厅、客房服务技能实训》课来说,可整体上分为前厅、客房两大模块,并分阶段建立各项实训目标,以层层递进的方法达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融合,并形成综合的职业核心能力。同时,编写

《前厅、客房服务技能实训》指导书,将每模块、每阶段的实训项目与目标具体化,形成详细的指导方案,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该实训指导书指导流程可设计如下: 第一步:[实训指导]主要包括实训项目名称、实训岗位、实训时间、实训要求、实训准备、实训方法。

第二步:[实训流程]讲解、展示实训项目的基本操作流程,比如:西式铺床操作流程,可首先以视频资料的方式给学生传输一个最直观的印象。

第三步:[实训内容]主要包括操作程序与操作标准,其中操作标准要细化,对各环节要注意的事项做详细的注释。

第四步:[实训测试]实训测试主要是对实训项目的完成情况作一个综合评价与打分,可建立实训项目考核表,对每一项目的加减分作出详细的标注。

第五步:[实训总结]根据实训测试的结果,对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总结和点评,同时也要求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总结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不断的提高与完善。

(四)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

实训课的优质开展离不开一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学校可以通过选拔优秀教师到酒店挂职锻炼,委派教师到合作酒店带领实习生等形式,使每位教师既具备理论知识,又具备实战经验,知道企业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授课。并在教师中开展教学水平和服务技能大赛,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



三、结论

本文以《前厅、客房服务技能实训》课为例,对高职旅游院校专业实训课的开发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浅析。从影响实训课教学效果的因素来看,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硬件支持,而科学合理的实训课教学体系与实训指导书是支撑课程的核心要素,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则是促进实训课优质开发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任翠喻.理实一体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0.(6)

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实训建设的思考论文 篇7

关键词:实训,设备,管理

1 实训设备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1 实训室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近年来, 尽管高职院校教师的待遇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实训室人员的福利待遇跟专任教师相比, 还有一定的差距, 造成很多毕业生不愿意到实训室工作, 汽车实训中心很难招聘到优秀的人才。因此, 实训室管理人员的总体学历水平不高, 无法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

1.2 管理制度不完善

汽车实训室管理工作由汽车实训中心负责, 实训中心主任为总负责人, 实训中心管理人员为每个实训设备管理的负责人。由于缺乏完整的、严格的实训室管理制度, 导致出现:实训设备台账不清楚, 技术资料档案丢失严重, 工量具、实训台架损坏严重, 实训设备损坏不上报, 工量具使用完后随处乱扔, 实训室管理工作无章可依, 或者是有章不依等严重现象。

1.3 设备维护、保养不及时, 设备使用寿命短

实训设备维护、保养工作是实训室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由于有章不依等现象的存在, 实训设备不能按照自身的技术要求按时得到保养与维护, 导致出现蓄电池严重亏电、发动机严重磨损、自动变速器漏油等现象, 大大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1.4 设备维修不到位、设备利用率低

一方面, 由于管理制度不到位, 设备损坏信息没有及时填报, 或者维修所需的材料没有及时购买, 导致设备一个月甚至半年不能正常使用。另一方面, 受管理人员技术水平的限制, 部分设备故障无法自行修理, 造成设备长时间停用或者使用不久再次出故障。导致实训设备完好率偏低, 设备利用率低。

2 提高实训设备管理水平的措施

2.1 实训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实训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的好坏, 直接影响了设备的使用, 因此, 新购买的实训设备, 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 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正确的安装与调试, 并按设备要求配置相应的电源、通风设施等。设备根据程序安装调试后要由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设备操作和维护人员联合进行验收, 并签收实训设备安装调试报告单。同时, 及时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已购置的大型或精密贵重实训设备的相关文件和技术资料。对于复杂的、昂贵的实训设备, 使用前须经过设备供应商培训, 考核合格后方可使用。例如, 发动机测功器的使用等。

2.2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规范实训设备管理

建立健全的汽车实训设备管理制度是实行规范化、制度化和高水平设备管理的基本保障, 也是实践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首先, 根据实训设备的特点, 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 包括:《实训室工作条例》、《实训室管理考核办法》、《实训室基本信息收集管理制度》、《实训设备使用维护要求》、《工量具借出规则》等管理制度, 并设计一些实用的管理表格, 如实训室使用记录本, 实训室工量具借还登记表、实训设备维护保养登记表、实训设备维修工单等。加强管理制度建设, 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 实训室管理人员每天必须检查设备技术状况, 实训指导老师课前一周要预约实训室, 借工量具时办理借还手续, 确保不使用时工量具在工具库里。下课后检查实训设备状况, 并详实填写实训设备使用记录及设备使用情况。实训指导老师要教育学生爱护实训设备, 在没有接受培训的前提下, 不能擅自拆装实训设备, 以免造成实训设备认为损坏。学生课后要整理打扫实训室, 关闭实训室灯光、门窗。

2.3 加强设备的保养维护, 保持实训设备技术状况良好, 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设备的定期保养及维护的程度, 直接影响了实训设备的使用寿命。新车走合期满后要及时进行保养, 检查发动机上部和下部是否有润滑油渗漏、机油和机油滤清器的更换, 冷却液的检查, 空气滤清器的更换, 制动液液面高度及制动管路渗漏状况等。走合期满后还要定期进行保养, 确保汽车的状态良好, 以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对蓄电池要定期充电, 从汽车上拆卸下来的发动机、变速箱等总成部件, 同样也要定期保养, 以确保各总成部件的技术状况良好, 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降低设备的维修成本。实训室管理员应每天对实训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进行检查, 有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相关记录, 工量具应及时摆放到固定的位置。

2.4 狠抓设备完好率, 确保维修及时到位

设备完好率的多少直接影响了实践教学中, 设备利用率的大小, 直接关系到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因此, 严格控制实训设备完好率在80%以上, 并配套相应的奖惩制度, 对于设备完好率超过90%的实训室, 实训室管理员的工作量将增加10%, 而设备完好率低于80%的实训室时, 设备完好率相对于80%的降低量是多少, 实训室管理人员工作量则相应减少多少, 确保设备出现故障时有人报有人修。为了保证维修及时到位, 要求实训室管理人员尽量自行修理实训设备, 不断提高实训室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同时, 填写维修工单, 学期结束时将根据故障的难易程度得到一定的工作量, 极大的提高了实训室管理人员参与实训设备维修的工作热情。对于无法自行修理的故障设备, 实训室管理人员负责及时跟设备供应商沟通, 确保设备在两周内维修到位, 并做好维修工单的填写工作。

2.5 加强实训室师资队伍建设

实训室师资队伍建设是实训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实训室发展的关键。因此, 要加大实训室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针对汽车实训中心实训室管理人员学历低, 梯队结构不合理, 院校领导充分重视这些问题, 积极引进人才。同时, 进一步加强对实训室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积极安排他们参加短期培训, 长期进修或在有经验的老师的指导下自学。

2.6 提高实训设备利用率

充分发挥实训设备的最大效能, 则要提高实训设备的利用率。首先, 根据专业教学计划, 认真落实实训计划, 并严格按照实训计划认真实施, 最大限度的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多动手。其次, 积极承担机动车从业人员资格培训, 对口单招技能考试, 汽车维修中、高级工培训等任务。再次, 实训室定期向在校师生及合作院校开放, 满足师生的实践动手需求。最后, 积极参加各类技能大赛, 提高实训设备的利用率。

3 结语

高职院校, 培养的是高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实训设备管理水平的高低, 将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因此, 要不断加强实训室师资队伍建设, 充分调动实训室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的实训室管理制度, 保障实训设备最大限度的运行, 通过科学的管理, 使实训室建设和管理一部一个台阶, 不断提高实践教学,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逐步形成具有特色而又具有竞争力的实训室。

参考文献

[1]杨已海.职业院校应加强实验实训设备的管理[J].职业教育研究, 2008 (4) .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 篇8

一、实训基地建设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高职院校积极培养社会急需的技能型短缺人才。目前高职院校的校外实训基地大多数为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模式,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充分利用了企业所掌握的社会最需要的实用性技术和最新的生产工艺。因此,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有利于培养社会急需的技能型短缺人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社会适应能力。

2.有利于高职院校推进学校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改革。目前,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基地大多数为校内实习基地的扩充与改建,在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上仍然保留学校过去的统一管理模式,基地建设与社会脱节,缺乏后劲和活力。引进社会资源,将校内基地建设推向市场,实行基地建设股分合作制、校企合作模式,有利于学校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改革,有利于解决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资金不足、人力不足的矛盾。

3.有利于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训基地实行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可使资源得到最优化组合,学生从中可获得最佳的实训条件,有利于对学生实行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岗位就业能力,有利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高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

1.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训基地建设的根本保障。师资队伍素质是影响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因素,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应具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因此,“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应是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组建时间不长,师资力量薄弱,“双师型”师资力量不足,严重影响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目前高职院校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湖北省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在园艺技术基地建设的同时,注重“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主要采取如下措施:①选派优秀的青年老师到企业顶岗实训,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②在校内采取老带中、中带青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实践教学技能;③聘请企业和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或引进社会上的行家里手,担任实训指导老师,充实教师队伍;④每年有计划地按排中青年教师到有关大专院校进行专业技能培训;⑤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国家各种职业技能鉴定,获取专业职格证书。通过多渠道的培养、引进和聘请,师资队伍结构得到明显的改善,“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40%。

2.实施校企合作、互惠互利,可使实训基地可持续性发展。建立稳定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实训基地是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质性内涵。社会上的企业很多,选择什么样的企业联姻,如何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达到互利双赢目的,是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探讨的问题。在校企合作方面,我们做了几下方面的工作:①实行“订单式”培养模式。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例如我们与上海交大新桥花木有限公司、上海贵兰园艺公司、湖北省碧云山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湖北省旭峰园艺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姻,实行“订单式”培养,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②实行联合办学模式。例如我们与湖北省林木种苗基地、湖北省咸宁市园林绿化公司等单位实行联合办学,共同组成专业教学委员会,负责专业实训计划的制定,确定培养目标。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场地和技术指导。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既解决了学校目前实训场地不足、实训指导教师欠缺的矛盾,同时,也解决了企业员工素质偏低、技术力量缺乏的矛盾,可谓互利双赢;③实行产教研相结合模式。例如我们与湖北省咸宁市园林绿化公司等单位在联合办学的同时,开展产学研相结合。学校按实训计划要求,定期邀请实训基地的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实训指导,开展教研活动。学校经常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解决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通过几年的磨合,校企双方配合默契,互利互惠,建立起长期的、稳定的合作机制。

3.深化学校体制改革和用人机制改革,为实训基地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实训基地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的管理机制、合理的用人机制是实训基地建设的有力保障。近年来,我院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例如,减少管理层次;推行全员聘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竞争上岗,优化教师队伍和管理人员;责权分明,奖惩分明,建立良性的激励机制。特别是在基地建设方面,实行经济独立、人事独立,建立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责任明确,管理规范。为实训基地建设的有效运转提供了有力保证。

4.转换教学观念,培养高质量、适销对路的人才是实训基地建设的本质要求。高职院校有别于普通高等院校,应转变办学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指导,定位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也应有市场观念、就业观念,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变化和自身优势,及时调整建设方向,发展急需项目、前沿项目,始终走在市场的前面,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就业率,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必须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市场急需的技能型短缺人才,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高职园林园艺专业课程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实训建设的思考论文 篇9

革的实践研究 来源:武当山 http://

摘要: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在吸收国内外高职院校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对酒店管理专业实行了“2+1”教学模式的实习实训课程改革。本文对该模式进行阐述,分析、介绍了酒店管理专业实行此教学模式的理念、优点及其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实习;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企业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的专业技能型人才,酒店管理专业是一个职业化取向非常强的专业,我们结合专业特点实行了“2+1”的教学模式模式。

1“2+1”教学模式概述

“2+1”教学模式是指将高职教育分为两部分进行,即前两年学生在学校进行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以及进行校内实训,第三年到与我专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酒店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实训,如果学生在实习期间表现良好,通过学生与酒店协商进行双向选择,毕业后,学生可以直接在实习单位实现就业。

其基本特征是:将校内学习与在企业实习有机结合,使学生既能获得学历教育,又能经历职业资格培训;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是经与学校协商后双方都认可的,是从事专业工作适宜的学习培训环境。企业对学生的最终录用是由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的结果;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企业对学生按正式员工进行培训和要求,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协作进行管理,共同考察评价学生在工作中的表现;参加实习的学生的工作是有薪的工作;校企合作企业要把录用和培养实习的学生作为发展企业和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部分。

我们之所以选择该模式,主要是因为此模式具有如下优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校内学习两年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基本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由于实习期比较长,学生通过一年的顶岗工作,较长时间的处于酒店实际经营环境中,长时期接受酒店严格的培训和轮岗锻炼以及工作考验,学生的职业意识以及专业素质和技能都有了明显的提高,避免了由于实习期短,学生在没有充分了解企业文化,对本专业没有全面认识的情况下再度返校学习,从而打消学生积极性的弊端。

有利于找到高层次的合作企业。由于酒店业人力资源流动性大,企业对实习生的成本负担轻,所得利益较多,因此,酒店都希望找到实习期较长的院校进行校企合作:一方面,酒店付给实习学生的工资较低,从而降低酒店的成本支出;另一方面,酒店对实习学生进行培训后,经过一年的实习,学生已经了解或彻底接受企业文化,经过双向选择,可以将实习学生直接招聘为酒店员工,减少了招聘成本和培训成本,因此企业积极性很高,有利于我们找到高层次酒店企业进行合作。应注意的问题

在看到该模式优点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此模式还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例如,学生长时间脱离学校环境在企业顶岗实习,智力负荷难以保证,个别饭店追求经济利益不愿意给学生轮岗,学生多有怨言等。为避免这些不足,我们应注意以下问题:

2.1 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了更好的实现与合作企业之间的互通有无、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目标,我们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不仅应借鉴其他院校课程设置状况,更应

该听取合作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应以酒店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为依据,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以就业为导向,推动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形成针对性、应用性鲜明的专业特色和高职特色,形成确保酒店业所需的高等应用性技术性专业人才质量的培养机制。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设置公共课、专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等,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道德、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基本的专业技能操作能力等,实现企业与学校之间无缝隙衔接。

2.2 完善教师队伍建设要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就要求教师必须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鉴于此,要求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即要求教师不但要具有文化素养,还要经常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另外,我们还应从合作企业引进一批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资深的酒店专业人才尤其是管理人才到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通过兼职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更好、更早的了解到实习单位的企业文化和基本情况,时刻掌握本行业的动态和未来发展趋势,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提高积极性,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2.3 做好学生心理辅导“2+1”教学模式的特点之一就是学生的实习期较长,酒店要求员工的服从性、纪律性强,要有较好的服务意识、团结协作意识,要求学生有耐心、有毅力。而当前我们的学生多为90 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子女,自我意识比较强,吃苦耐劳精神不足,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将会对实习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加大实习管理的难度。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一方面,要通过专业实习讲座或动员大会使学生对本专业有清晰的认知,对本行业有深刻的认识,尽可能详细的、如实的介绍相关的实习协议,使他们对实习的相关问题有所了解,帮助他们树立起信心,要强调实习对就业的重要意义,明确实习目的;另一方面,要安

排当年实习完毕的学生回校后,与在校学生开展实习交流会,让在校学生更好的了解实习单位以及将来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做好思想准备。

2.4 加强实习管理我们在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时应尽可能为学生的正当利益着想,尽量选择高层次的酒店企业进行合作。要通过实地考察、明察暗访等,了解酒店的商业信誉、了解酒店各部门的运作,了解学生的薪酬是否合理,是否能合理妥善的安排学生的食宿等日常生活问题,考察酒店是否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能真正让学生接受系统的培训等问题。另外,因为个别酒店可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会给实习生进行轮岗培训,因此,我们在签订实习协议时应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轮岗与就业机会。这样做,可以使实习生掌握多个岗位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习兴趣,减少倦怠性,提高他们的实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为其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甚至鼓励其在实习单位就业,从而有效提高了就业率。

文秘专业实习实训考核标准 篇10

实习实训是职业中学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课程体系改革中的重要环节。因此,从开办本专业以来,我们一直对实习实训非常重视,不断地改革和修订文秘专业实习实训考核标准,根据学生对待实习实训的态度,实习实训中的能力和水平,遵守纪律情况,实习实训作业、实习实训鉴定表、实习实训日记的质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分制评分。

一、考核的内容

考核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考核学生对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技巧理解和运用的程度;

(二)考核学生遵守专业规程、工作态度等职业道德的情况;

(三)考核学生利用专业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考核的原则

(一)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应当坚持经常地、有计划地对实习进行考核,这样才能及时的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二)实习实训指导教师考核必须采取客观的、统一的标准,防止对学生的实习活动和完成的工作采取主观的、偶然的和任意的评定。

(三)实习实训指导教师评定学生的成绩应当是公正的、准确的,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实际水平,保持成绩的真实性和严肃性。要公开评分标准和每一个学生的实习成绩,使成绩成为鼓舞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因素,让学生知道为什么会得到这个成绩,今后应如何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三、实习实训成绩的评定标准

(一)实习学生在全面总结的基础上填好实习鉴定表,由指导老师初步评定其实习成绩:

1、思想表现方面:包括工作态度及积极性、主动性、责任心,遵守纪律情况,思想作风,奉献精神等。

2、业务情况、能力方面:运用知识能力,独立开展工作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业务熟练程度等。

3、指导老师在对上述两项目打出一个初步等级,等级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等五类。

(二)实习生的最后实习成绩由实习领导小组根据实习单位的鉴定等级、调查报告、教师巡视情况综合评定。其中实习态度与实习纪律占40%、业务能力与水平占50%、、实习日记的完成情况占10%。

(三)无故缺勤者,专业实训实习请假次数累计超过6次,实习成绩视为不及格。

(四)学生实习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定,原则上呈正态分布。

(五)、奖励与处分 对实习实训中理论联系实际好,给学校带来好经济或者声誉上的利益,在实习单位工作时合成绩突出者,视情况给予表彰,并记入本人档案。

(六)、实习实训不及格者和下一批学生一起参加补考,延缓毕业时间,对于违反纪律严重者可根据学籍管理规定予以处理

具体等级要求如下:

1、优秀

实习实训态度端正,工作积极主动;认真参加专业实训实习并出色完成各项任务,全部达到专业实训实习大纲规定的要求,无违纪现象;实习鉴定表的填写内容能非常完整客观地总结自己在实习实训期间的情况;专业实训日记有丰富的实际材料,并对专业实训实习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能运用所学专业理论深入地分析某些实际问题,体现出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

2、良好

实习实训态度端正,工作积极主动;认真参加专业实训实习并较好地完成各项任务,较全面地达到专业实训实习大纲规定的要求,无违纪现象;实习鉴定表的填写内容能完整客观地总结自己在实习实训期间的情况;专业实训日记有丰富的实际材料,并对专业实训实习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能运用所学专业理论深入地分析某些实际问题,体现出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

3、中等

实习实训态度端正,工作积极主动;认真参加专业实训实习并完成各项任务,基本达到专业实训实习大纲规定的要求,无违纪现象;实习鉴定表的填写内容比较完整客观地总结自己在实习实训期间的情况;专业实训日记有比较丰富的实际材料,并对专业实训实习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总结,能适当地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分析某些实际问题,体现出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

4、及格

实习实训态度端正,工作积极主动;认真参加专业实训实习并完成各项任务,达到专业实训实习大纲规定的要求,无违纪现象;实习

鉴定表的填写内容客观地总结自己在实习实训期间的情况;专业实训日记有实际材料,对专业实训实习内容进行总结,能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分析某些实际问题,体现出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5、不及格(凡有以下情形之一者,可认定为不及格)

①未能达到专业实习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

②专业实习日记、实习鉴定表没有未按时完成;

③对实习实训基地或学校的经济或名誉造成损害;

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实训建设的思考论文 篇11

关键词:高职教育;土建专业;实训基地;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287-02

从2005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就成为职业教育探索和发展的目标,高职教育要发展,其要点在于培养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的实用技能型人才。“工学结合”是培养高素质、高质量人才的关键,而“工学结合”的真正实施离不开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培养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必需的教学条件,而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积极探索新路,将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科学的建设理论融入到我国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中来是需要我们研究的问题。

土建施工类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难度更大,由于建筑产品具有固定性,生产周期长,步骤繁杂,生产流动性大等特点,使得很多拥有土建施工专业的高职院校在进行实训基地建设时感觉十分棘手,无法在固定的实训场地范围内,有限的资金支持下,完成一个具有典型性,教学性、同时又不失真实情境的实训环境[1]。因此,对于土建类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研究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土建类高职校内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

2007年,我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已初见成效,建立起一批示范性的实训基地,这些实训基地在教学和人才培养中都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都起到的良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但是,一方面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另一方面由于建筑产品与众不同的特性,我国土建类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和完善的方面。

1.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功能单一、结构分割。目前多数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以楼宇为主体单功能定向的,采取将教学、实验和实训楼宇进行功能分配的大距离分散性建设格局。这种模式必然在物理空间上分割职业教育的整体教育观,割裂“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整体性,忽略真实学习情境的创设。另外,高职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往往更重视一些与职业情境无直接关系的硬件建设指标,诸如占地面积、建筑面积、设备数量等。实训基地的建设呈现出功能单一、结构分割的特点。而最需要营造的职业环境以及由此产生的职业氛围,却因此呈现所谓的真实的缺失。

2.缺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管理运行机制。由于实训基地建设投入大,要求企业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生产性建设难度很大,使得大量土建实训基地都存在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疏于管理、缺乏保养等问题,从而沦为陈列品。另一方面,由于校企合作双方理念不同或是对各自行业的不了解,导致交流不足,出现建设资源的浪费,甚至重复建设的情况。再加上理论知识和市场意识的缺乏,使得实训基地建成后无论从管理还是运行机制上都比较死板僵硬,不能够进行创收,在缺乏后续建设资金的情况下,成为学校沉重的负担。因此,需要转变建设观念,将基地作为一个市场主体,改革基地运行和管理机制,引进企业,以真实的工作任务进行生产实训,参与市场竞争。基地实行企业化管理,建立真实情境,真正做到基地建设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实现建设主体多元化。

3.缺乏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意识。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应该具有高新技术研发、试验功能,如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新施工工艺的实践应用等。同时也可以作为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基地来使用,像《天津教育“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由高职院校完成“职业培训包”的任务,便属于这类社会服务功能。但大多数的院校校内实训基地由于种种原因,如师资力量不足、资金限制、领导缺乏市场意识等,使得让实训基地仅仅作为校内实践教学环节的场所,资源利用率极低。当然,这与基地的设备条件落后和科研攻关能力薄弱有关,这就需要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对地方经济发展方向、行业政策指向有系统的研究和认识,加强与地方企业、科研院所的联系,同时学院结合教学实际,利用各自的优势,联合研发,针对实践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科技攻关,为地方经济与企业发展服务,为学校创立品牌,扩大影响力。

4.不能把握好实训基地教学性和生产性的结合。目前高职院校都会主动寻求与企业合作的机会,有很多学校也成功地与企业合作并建立了生产性实训基地,但对于实训基地教学性和生产性的平衡把握不好。片面地强调哪一方面都是不合理的,过度的生产性使用,教学让位于生产,实际是本末倒置,失去了实训基地人才培养的基本属性,高职院校便会怀疑实训基地的作用。而片面地强调教学,对生产置之不理,使实训基地的生产性成为了口头宣传。企业看不到任何的利益,时间久了也会对合作共建失去动力。

二、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

1.传统基地功能单一、结构分割的问题。实训基地建设考虑了职业情境的综合性、整体性和真实性。便于实训设备的组合,便于开展项目教学、任务驱动、订单培养,实现了工作过程系统化。传统的建筑面积、设备数量、实验室大小等刚性指标被建筑的多功能性、设备的可组合性、实验室的柔性所取代。

2.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行的动力机制问题。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行的关键是动力机制,而动力机制的基础是利益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机制是推动校企合作持续发展的动力和维系校企合作良性运转的纽带。如何与企业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保证基地长期有效运转,形成基地良性循环发展格局。这就需要我们在共建合作中从彼此的利益出发,寻找双方合作的切入点和纽带,实现双方的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形成有效的利益共享机制,在共建共享中实现双赢和共同发展。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生产性企业,或者把校内实训基地延伸到企业,以利益为纽带建立校企之间的紧密联系,实现校企资源共享。

3.实训基地建设的经费筹措问题。要建成一流的、满足学生生产性实训要求的校内基地,除了有先进的理念,更实质性的是经费问题。没有稳定、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基地建设只能是纸上谈兵。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建设省级示范性院校,争取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性经费,结合和企业建立深度合作,以基地养基地,不断提高实训基地的生产、培训及技术服务的效益,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来源,解决基地建设的资金缺口问题。

三、校内实训基地的基本建设思路

1.设计基于真实情境、仿真模拟和实物模型的建设类专业群共享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基于融合性原则构建集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建筑结构、建筑构造、建筑设备、楼宇智能、环境检测与治理等为一体的共享型实训基地。对实际职业情境加工后,构建更具普遍意义的真实情境,设计智能化媒体的高仿真度模拟,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学习情境建设主线,营造职业环境和职业氛围。如采用VR(VirtualReality)技术开发土建施工类专业教学仿真实训软件,可以有效解决土建类课程课堂教学抽象不直观,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问题。对于解决校内建设拟实实训场地费用太高、占地太大、高层施工现场危险性太大等问题也有显著效果[2]。同时,对教学进度与施工进度无法保持一致,实训教学无法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做到“平面与立体”、“静态与动态”、“真实和模拟”的三结合,以获得“真实的虚拟”,较好地反映土建施工的标准化演示操作,对于施工的工序、规范、工艺教学有显著效果。这样便能够实现集知识传授、实验验证和技能操作于一体,将分散性楼宇的功能集中在近距离的空间内实现,使学习的过程与工作的过程一体化。

2.创建分项实践、仿真模拟、真实情境训练的训练体系。一体化共享型校内实训基地实验室集互动学习、行动学习于一体。实训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和能力要求密切相关,并多采用模块化教学,各模块具有相对独立性,完成相应模块或单元的学习,可以具备高职土建类人才的职业能力,包括职业岗位能力、建筑管理能力、应变创新能力等三方面[3]。相关的知识能力体系为:土建专业的理论知识、工程施工组织能力,工程造价预算能力、工程施工监理能力,现场人员组织管理、工程质量检验能力,工程事故处理能力,自学能力、职业规划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等等。根据这样的能力要求,可以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理论指导下设置不同的训练单元,训练单元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研究设置,以达到培养技能和职业能力的无缝对接。可以以真实的工程项目为载体,对单元项目进行全仿真操作,包括项目可行性分析,工程招投标模拟,工程预算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编制,竣工验收等。对于土建施工的技能,可以对重点、典型工程内容进行实操。训练场地可以由室内、施工现场等多功能区域组成。

3.建立筹资方式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建设管理机制。校企合作下,可以由学校与企业共同管理实训基地,制订企业运行的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目标,确立教学培养目标和岗位能力目标等。然后,采用以校方为主、企业辅助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保证实训基地的运转,可以由企业管理实训设施与实训设备,在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转的前提下,保证其先进性,与工程现场使用技术保持一致,并可临时提供大型设备的演示与示范。同时,引入企业管理理念,将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与职业文化引入实训基地的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中[4]。当然,深化基地运行机制、管理体制、人事制度、教学管理和监督评价体系等一系列配套制度也需要进行有效地改革:创新基地运行机制,引入企业共建共享;以“学做合一”和“生产性实训”为基点,配备生产性设备和生产原料,建设校内真实职业环境;引进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强化实训指导师资队伍;以相应的技术开发与服务中心为支撑,与企业合建研发中心,向社会开展技能培训服务;制定基地管理制度,建立与企业尽量相同的真实生产情境。通过产品生产、技术服务创收减耗,提高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建设、运行、再建设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陈贺坤.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研究[D].石家庄:河北大学.2009.

[2]苏德利,张力,任大鹏.建筑工程施工工艺仿真教学系统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2,(10).

[3]李强,刘继平,任东.国外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6).

上一篇:14《繁忙的大街》教学设计下一篇:银行年度工作考核表个人总结_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