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隐性课程建设研究论文

2024-09-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职院校隐性课程建设研究论文(共11篇)

高职院校隐性课程建设研究论文 篇1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隐性课程;建设

隐性课程的内涵

隐性课程(HiddenCurriculum)又称潜在课程(PatentCurriculum)、潜课程、隐课程等,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一种课程类型。关于隐性课程概念的界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种表述不尽相同。我们依据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教授范兰丝(Vallance.E.)在1991年出版的《国家课程百科全书》中对隐性课程所作的界定,结合当前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将高职院校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为:是高职院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那些没有列入正规课程计划和学校政策中,但又在教育实践情境中以非预期的、隐蔽的形式有意无意传递给学生,对学生的信念、意志、知识、情感、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到潜移默化教育影响的一种课程形态。它包括渗透于高职院校显性课程中或以其他形式存在的偶然的、无意的影响,如学校的各种人际关系、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校园文化环境及教师的教育行为和人格、学习气氛和其他非正式团体的影响等等。

高职隐性课程的特征和建设意义

高职教育完整课程体系应当既包括显性课程(正式课程),也包含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是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的形式,明确、直接、外显陈述的课程,是有较强的理性色彩和一定的强制性的教育方式;而隐性课程则是以教育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等方式存在的,通过学生无意识的、非预期的心理反应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隐性课程以其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效果等方面独有的特征,弥补了显性课程在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上的缺陷。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补充,只有二者彼此协同、目标趋向一致时,才能使整个教育课程体系达到最佳的功能和效果。

与显性课程相比,隐性课程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教育内容上,具有整体性隐性课程蕴含了学校的精神底蕴、物质条件、制度体系和人际关系,从范围上看,涉及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显示了校园里的各种教育要素,而且使学校各种教育要素构成了有机的教育生态环境,具有浓厚的宏观制约色彩,是促进学生在校园里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教育方式上,具有多样性隐性课程具有时空的多样性或多元性,它不以确定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教育,而是以多元的时间和空间为自身存在的价值形式。它既可以是一种氛围,如教学氛围、讨论氛围、学术氛围、课堂氛围、生活氛围等,也可以是一种风气,如学校的校风、院风、系风、班风、教风以及学风等,还可以是一种环境,如校园人文环境、学习环境、生态环境等,甚至还可以包括学校多年积淀形成的治学态度和方法等。这种多元的时空造成了更为宽广的教育机会和更为灵活的教育方式,使学校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教育资源有了表达体现的机会,可使学生在多元化、立体化、体系化的资源环境中获得显性课程以外的多种求学需要的可能。

在教育目的上,具有隐蔽性这是隐性课程实现教育目的的特有属性。隐性课程不是直面教育,不是教与学两种主体直接接触的教育。它是以氛围、情境、关系、规则为媒介,以跳跃、渐近、过度为节奏,通过折射、反映、反照,使学生的思想、情操、心智等在潜移默化中被熏陶成熟,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氛围中获得潜移默化之效,利用信息社会中的周围环境综合发展学生的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达到培养具有完整个性人的目的。涂又光教授总结的“泡菜理论”,形象而又生动地说明了隐性课程的这一特点。

在教育目标上,具有不确定性隐性课程对学生影响的程度、效果与学生的主体选择密切相关。在同样的教育环境中,不同的主体会解读出不同的意义,而这些意义往往是教师、教育行政人员、学校管理人员没有预料到的,或者有时是无法控制的。教育者不可能完全知晓并控制教学活动的具体状况和每一细节,在教学实践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试图从积极方面进行某种尝试,但得到的结果却是不尽如人意的,这就是隐性课程非预测性特点的表现。

在教育效应上,具有持久性学生在学习显性课程时,学过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可能很快就忘了,但隐性课程主要靠日积月累、滴水穿石的力量,使学生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其行为的态度方式是不会一下子就消失的。一方面,隐性课程在学校的统一规范和学生的兴趣之间创造了充分利用的空间,另一方面,又以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提供给养,使学生的学习成果深深扎根于学校的校风之中,形成既深刻,又久远的教育效应,有的甚至在一生中都难以消除。

高职院校隐性课程建设研究论文 篇2

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是对学校课程的拓展与延伸。隐性课程有时也被称为潜在课程或非正式课程, 对它的研究不仅已成为课程理论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而且在教育实践中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关于隐性课程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其中影响较大的观点有如下几种: (1) 隐性课程被称为“‘非学术性教学成果’、教学的‘副产品’或‘剩余物’以及‘未研究过的课程’”, “隐形课程可以被认为是一组不知结果的实践活动”。 (2) 隐性课程是“课内外间接的、内隐的, 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 (3) 隐蔽课程是“广义的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显在课程’相对”。

隐性课程不同于一般的传统课程, 它并不见于教学计划, 也不与具体的学科相联系, 且非直接由教师讲授, 而是通过学校文化的其他部分所习得的内容。同时, 我们也很清楚,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共处于课程体系之中。

学生信息素质调查

学生信息素质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调查发现, 学生的信息素质处于较低水平,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信息意识淡薄, 对信息的关心程度不高, 主动获取和利用信息的意识不强。 (2) 信息知识掌握不够全面、牢固, 对信息的系统基本理论知识了解不够, 尤其关于“文献检索”方面的知识拥有量严重不足。 (3) 信息的查寻获取能力和对己有信息的组织加工、分析与管理能力不强, 尤其是提炼和吸取符合自身需要信息的能力非常薄弱, 缺乏熟练的信息检索尤其是文献检索技能。

主要原因分析 (1) 学生在信息使用和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缺乏引导和支持。在访谈过程中发现, 大部分学生在信息使用和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较多, 尤其是在数字化学习资源利用方面需要得到有力的指导和培训。学生上网缺乏教师和图书馆信息人员的正确引导, 盲目性较大, 容易产生信息迷航问题。 (2) 信息素质培养与专业课程的整合度不够。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味地讲解专业知识, 而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忽略了对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 学生遇到问题只能请求教师帮助。在毕业设计的时候, 不少学生还不知道如何获取需要的资料, 更多的学生对搜索到的资料不做任何修改便直接使用。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关键是要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更好地达到课程学习的目标。应用日益广泛的信息化课程整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效率, 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 当前的课程整合仍存在整合层次低、开发效率不高、整合与应用脱节等问题。

信息素质隐性课程的实践

开发专业教学整合类隐性课程我院专业教师多数均有一定的信息能力及课件开发经验, 在良好的基础之上, 结合Web Quest教学设计的培训, 通过此类学科教学模式的开展, 可使信息技术更好地融入教与学的整个过程, 达到最佳的隐性教育功能。Web Quest (网络探究) 课程是一种以探究为取向的学习活动, 学习者使用的多数信息来源于万维网 (Web) , 也可采用视频录像等学习资源。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相对于收集信息而言, Web Quest关注的重点是信息的使用, 用来支持学生在分析、综合和评价级别上的思考。制作Web Quest时, 由于专业课教师的时间和能力有限, 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利用已有模板进行创作, 提高开发效率, 或者由专业教师提供内容, 课件等资源的整体开发由信息中心完成。Web Quest各环节的教学活动均对信息技术有所涉及, 不仅其本身以网页形式存在, 而且绝大多数的Web Quest均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利用网络进行浏览与下载, 并对收集到的信息作进一步加工处理或重组,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技能得到了锻炼, 情感得到了熏陶, 有利于学生掌握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发展学生的信息个性, 提高信息素质。

整合校园环境, 开发隐性课程校园环境最突出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数字化校园网。计算机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构成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主体, 并迅速蔓延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校园网也因此成为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的一种独特成分。每一种文化从表现形式上都可分为显形和隐形两种类型, 而被我们称之为隐形的文化就是我们所说的隐性课程。因此, 由校园网信息化教学和管理环境所构成的校园网络文化, 也是一种重要的信息技术隐性课程。一般的高校校园网上都可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便利的交流平台, 学生可以利用其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及专题讨论。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大量使用到信息检索、整理加工等操作, 这可以熟练他们的信息技能, 而良好的、相互尊重的网络交流环境则有利于培养个体的信息伦理道德与社会责任感。可以利用数字化校园网进行多种活动, 使得广大师生都加入到网络文化创建中;部分网络资源的建设和维护也可以在信息中心的指导下让学生参与进来, 通过这些活动综合性地应用信息技术, 引导正确的网络文化, 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

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社会活动开发信息素质隐性课程社会环境对人的教化功能不亚于学校的正规教育, 学校有组织、有目的地把课堂搬入社会已经成为当今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亮点。学生在参与众多社会活动的过程中, 可以体验信息情感, 应用信息工具, 潜移默化地接受信息素质教育。如参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参加企业或科协举办的各种夏令营, 参观信息产业中影响较大的企业, 邀请信息专家来校开讲座等, 都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 有利于学生素质能力的提高。

开展各种竞赛, 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我院与各分院每年都会开展各种比赛, 如分院进行的技能素质大赛, 采取教师布置知识点, 学生课后查阅各种资料及集中比赛的方式, 对学生信息素质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应鼓励有条件的专业课教师开展研究性学习, 项目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 凡参加过研究性学习的学生, 在完成毕业设计时对信息获取与感知的能力明显强于其他学生。从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经历来看, 隐性课程的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 大赛不仅给了那些能力强的学生展现自己的机会, 使他们在得到肯定的同时获得成功的喜悦, 从而激发了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动力, 而且也为其他学生提供了鉴赏的机会和学习的榜样。

组织跨学科信息化协同教学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发现, 专业课教师的信息能力是制约课程整合向更深层次发展的主要因素, 尤其在文科类学科中更为明显, 而只有开展不同学科深层次的整合, 才能带给学生更多的体验与实践信息技术的机会。项目组下一个阶段的任务是, 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引入信息化协同教学模式, 以解决隐性课程整合效果的问题。

本文通过调查找到了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利用隐性课程培养学生信息素质的几种实践途径。由于信息素质教育是一个博大的研究课题, 我们对许多问题尚未能详细涉及和全面深入地展开研究。在以下两个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入研究: (1) 信息素质与专业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目前信息素质与学科课程相整合的教育资源还非常匮乏, 需要信息技术专家与学科教师协作开发大量的整合教育资源。 (2) 信息素质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如何在准确、完整地把握信息素质内涵的基础上, 严谨周密地建立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体系, 尤其是制定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发展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发相应的隐性课程, 还需要继续加以研究。

摘要:阐述了隐性课程的概念, 在对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质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 提出了在高职院校开发隐性课程, 培养学生信息素质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信息素质,隐性课程,信息环境

参考文献

[1]原娟娟.高师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4.

[2]张意柳.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缺失与对策[J].现代情报, 2006, (5) .

[3]陈维维, 李艺.信息素养的内涵、层次及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 2002, (11) .

[4]孙杰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11-12.

高职院校隐性课程建设研究论文 篇3

内容摘要:中国古代教育中包含有优秀的隐性课程教育方法,值得借鉴。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培养人才过程中,也应当构建隐性课程,以创新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丰富人才培养内容。

关键词:中国古代教育 校企合作 隐性课程

一.隐性课程的内涵

隐性课程是在1968年由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在《班级生活》一书中提出,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实际教育之所以能够达到教育传承的目的,本身就包括了显性的知识、技术和隐性的知识和价值观、人生态度,甚至职业素养。

中国古代在阶级社会的教育中,没有明确思想教育的目的,却又思想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主要包括经学教育、礼仪纲常教育、道德楷模教育和修身教育等等。

二.我国隐性课程研究的进程

《三字经》被称为“蒙学之冠”,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当然并非是指三字经可以代替所有的知识,而是《三字经》其内容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思想融入在“识字”中。“识字”是显性的目的,“仁、礼、和、义、智、信”的价值观则是隐性的目标。

中国古代即使是对小儿蒙学中的教育看似乎是识文断字,成篇写作为目的,但也是攘括了中国古代思想和哲学的。显性课程培养出的是同一的知识技能,隐性课程则是传承内涵,继往开来。

“礼、乐、射、御、书、数”《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周代教育贵族子弟的六种科目。"艺"为"艺能"之意。即礼、乐、射、御、书、数。礼包含政治、道德、爱国主义、行为习惯等内容;乐包含音乐、舞蹈、诗歌等内容;射是射箭技术的训;御是驾驭战车的技术的培养;书是识字教育;数包含数学等自然科学技术及宗教技术的传授。其萌芽在夏代已见端倪,经商代,至周而逐步完善。"六艺"教育的特点是文、武并重,知能兼求和注意到年龄的差异及学科的程度而教育有所别。"六艺"中礼、乐、射、御,称为"大艺",是贵族从政必具之术,在大学阶段要深入学习;书与数称为"小艺",是民生日用之所需,在小学阶段是必修课。当时,庶民子弟只给予"小艺"的教育,唯贵族子弟始能受到"六艺"的完整教育,完成自"小艺"至"大艺"的系统过程。《周礼.地官.保氏》:"保代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明史.选举志》:"生员专治一经,以礼、乐、射、御、书、数设科分教,务求实才,顽不率者黜之。"

三.隐性课程对高职教育的影响力

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具有预期性是教授者的意愿,非预期性是受教者的结果;在教育者这里是有意识的过程,但在受教育者那里是无意识的过程。如"六艺"服务于阶级需要,但也反映了教育的普遍规律,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隐性课程的育人功能,通过校园企业物质环境、组织制度、文化关系传教给学生。通过在学习过程中渗透价值观念,精神情感,职业素养,使学生在有意无意之间实现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的提高。在校园环境中,学生得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社会责任感、敬业精神、勤劳拼搏的职业精神。陶行知先生指出过:“学校生活的外部环境和学校生活的内部环境,都是影响人的巨大力量。”这个力量便是隐性课程的力量。

中国古代教育讲求“润物细无声”。校企合作式的高职办学模式,企业所需的职业素养、职业规范、职业道德都在整个大系统下得以培养,这个大系统包括学校、企业、家庭、社会。例如,在学校自我约束力不强,缺少很好的纪律管理,这样的学生,在企业实习中体现出了不适应或态度消极的情况。高职院校应当针对不同的职业方向,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总结出核心的隐性课程内容,在校园与企业中搭建起一个良好的隐性课程体系。这是提升校企合作水准,扩大校企合作内容,促进校企合作发展的必要过程。

参考文献

[1]http://baike.so.com/doc/5394307-

5631413.html

[2]李河水,高职院校隐性课程及其育人功能的再认识[J],中国高教研究,2014(7)。

项目来源:武汉城市职业学院2016年校级科研立项课题《高职隐性课程建设研究》,主持人:李艳。

西部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研究论文 篇4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尤其是西部职业院校可招生源情况以及企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变化[1],西部职业院校,由于地处偏远,在生源和就业市场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若想在激烈的生源和就业市场竞争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必然要通过加快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来实现[2]。而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当下对于课程改革最热的一种说法就是遵循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原则,然而在一些高职院校,低效的课程改革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现对西部高职院校在课程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其提出有效的进行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1西部高职院校在课程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支撑课程教学的环境相对薄弱

综合分析我国西部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情况,发现其在课程建设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方面还潜藏着许多问题,其不足主要表现在:部分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是很明确、缺乏新的教学理念、缺乏与专业课程相贯通的教材、支撑课程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条件相对欠缺,这些无疑将直接或间接影响着课程教学的效果。

1.2兼职教师很难真正投入到课程教学当中来

在进行课程建设时要求要专兼结合、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要承担和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但往往由于兼职教师都是聘请本专业的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而他们每天要工作在生产一线,不能抽出充足的时间投入到课程教学中来。因而目前课程教学的工作完全是由校内专任教师来完成的。

1.3部分课程建设的力度不够,缺乏高职教育特色

高职教育课程建设要体现职业性,突出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融合,在构建课程结构时,要始终遵循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线的原则[3],并编写适合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高职高专类教材。由于中西部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缺乏企业技术人员的真正参与,进而部分课程建设改革的力度不够,使得课程缺乏职业特色。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导致我国中西部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效果不尽人意,对课程进行实时的教学改革还势在必行。

2完善西部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

2.1改善支撑专业课程改革的教学环境

进一步更新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组织专业教学团队进行专业课程对口教材的编写和试用。整合资源,优化教学环境配置,建立能支撑课程教学的实践基地,营造一种重视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为第一要务的良好氛围。

2.2提高专业教学团队的双师素质

鉴于兼职教师很难真正投入到专业课程改革中这一现实,若保证课程改革的效果,我们应把重心放在提高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上[4],可以通过安排中青年教师到周边的企业进行锻炼,学习新工艺、新技术,熟悉企业各工作岗位的任职要求,不断完善自己所带课程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手段,编写工学结合的高职特色教材,进而提高其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也可通过安排中青年教师参加全国性的师资培训或教学研讨会的方式,让她们有机会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了解最新的教学改革经验,进而提高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学业务水平和技能,提升专业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为课程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2.3开发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

近两年来我国西部高职院校的大部分专业所招收的学生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既有普高学生,又有职高学生,而且职高学生占多数,学生的基础较差。这给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带来一定的难度。中西部高职院校的大部分专业也及时对课程体系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构建了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即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5]。并对开设的课程进行了初步的建设,但建设的力度和成效还需加强,尤其需加强课程职业性方面的建设,而对课程进行职教性建设归根结底还要落到进行高职教育教材建设上。在进行教材建设时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教材的内容应包含必备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训练和技术操作等方面;二是要求校内专任教师应具备编写教材的经验和能力,同时还要鼓励企业骨干技术人员直接参与教材的编写,以实现教材内容与生产过程相对接的要求。总之,西部高职院校唯有通过以上的途径,才能使课程改革真正取得实效,使各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具有高职教育特色,培养出的学生才会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具备较好的优势。

参考文献:

[1]丁金昌.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3):63.

[2]李晓勤.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3]丁金昌.高职院校需求导向问题和改革路径[J].教育研究,(3):122.

[4]谢臣英.实践导向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新探[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

高职院校隐性课程建设研究论文 篇5

1 科学制定教学大纲

《成本会计》教学大纲遵循“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宗旨,课程设计更多地面向市场,根据实际和战略考虑,进行及时、动态的调整。在教学内容上力求先进,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注重用成本会计方法、手段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成本会计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中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使用仿真模拟式、情境探索式、背景阅读式、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多媒体与现场化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以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习知识与动手操作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教师在讲授第一章成本和成本会计的理论问题前,可结合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能够观察或了解到的现象及事物,对该理论问题涉及的知识点设计出一些具体问题;然后,学生带着这些具体问题参与产品生产过程的情境教学或多媒体演示教学;通过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充分讨论得出问题的答案后,教师最后对该理论问题作出准确、深入、全面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讲解。这样“理论教学中有实践,实践教学中有理论”,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成本会计理论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对产品成本的感性认识。再如:在授课过程中,将案例中某船厂造船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全部展示给学生,核算中可以看出,每条船所用胶带纸为10.08盘,而实际工作中,每条船只有防水线须用胶带纸,两盘足矣。在这一点上就体现了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造成了浪费,由此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严格控制制造费用的重要性,以便今后在工作中能够树立先进的成本理念,弄清降低成本的动因,明确采用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并且使学生理解和体会到会计工作在实际中绝不是单纯的记账、报账,而是兼有参与预测决策、规划未来、控制现在的管理职能。

2 “以学生为中心”

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成本会计课程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出发点。主要采用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精讲细练与业务操作、课程练习与仿真实训、板书讲授与课件演示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并引入项目教学和模块教学,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先进性。如在课程的每章节开始讲授时,首先将课程目标、学习要求、学习目的、学习资源都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从宏观上了解和掌握每次课的内容,有了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向。此外,教学中还可结合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课前先把任务资料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提前阅读,认真思考,让学生带着任务、问题进课堂,教师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开展教学。再如,根据所学内容,让学生组成一个一个学习小组,或进行案例分析,或由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模拟实习。最后,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才能,并进行评比,这样既能巩固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也能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学生适应岗位工作的要求,顺利上岗就业。

3 设计教学案例,强化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围绕某教学案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解决方案,并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探讨、交流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它能改变学生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的状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要坚持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理论讲解以够用为度,安排丰富的复习思考题和练习题,以使学生熟练掌握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增加生动有趣的案例讨论,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模拟实训,以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根本。最好能每个章节用小案例作导引,用大案例介绍核算方法,但最好自编一些例题给学生讲授,不能图省事用教材上现成的例题。案例教学形式可应用到“成本的作用”、“成本会计的法规与制度”、“成本决策”、“成本控制”等这些章节中。比如,通过近期媒体公布的有关企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的典型案例,使学生感性地认识到成本会计的法规与制度是开展成本会计工作的依据和行为规范,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保证成本会计资料真实、规范、及时和有用。让学生在参与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

在进行案例教学时,作为教师最好能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企业,深入车间,收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参考有关资料结合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设计教学案例,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教学效果。授课时,要注意做到严谨的课前设计,使整个案例能够有针对性,使结论与成本管理紧密相关,同时在讨论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启发诱导学生去思索、分析、判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讨论,特别注意的是讨论的时候不要直接给出答案。另外还要严谨地控制讨论的步骤和时间,不让讨论偏离主题,控制案例教学能够在课堂内完成。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开阔视野,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

为适应成本会计课程特点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将开展试题库、理论习题库、实训习题库的建设工作,实现考试方式的标准化、科学化,让学生巩固知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按照教学目标设计具有导向性的考核方式,并根据导向性的考核方式来有效组织成本会计的教学。同时,在试卷中增加案例分析的题目,给学生创造自由思考的空间。

高职院校隐性课程建设研究论文 篇6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是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重构和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而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标准的制订作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落到实处的保障。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高职课程体系下,课程标准制订的思路与内容,对于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制订课程实施方案,规范课程的教学过程,指导任课教师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当前示范院校重点专业建设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本文以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嵌入式应用与开发课程标准为例,探讨课程标准制订的思路和内容。

1 课程标准设计思路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要求课程设计要基于工作过程,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特点,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来实施课程整体设计。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首先应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阐述,明确课程目标;其次应结合职业教育课程观、教学观、能力观,基于软件工程的开发过程,以项目化教学来组织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排序中,以软件工程实施的不同阶段、典型任务为载体,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互相联系的学习情景;第三应通过对各学习情景中学习目标、主要内容、授课方式、师生要求等各项内容的描述,来规范课程所要求的内容;第四应通过对课程内容的选取和组合,以一个完整的项目为载体,完成课程的实施;最后,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考察和评价,来完成对课程的评鉴与考核。嵌入式应用与开发课程标准制订的设计思路可以用图1来表示。

1.1 课程标准制订依据

由于嵌入式系统应用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发展历史较短,发展速度很快,所以课程的设置与开发,既要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基础,又要依据市场变化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整。根据市场调研和企业人才分析,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嵌入式应用与开发课程所面向的工作岗位主要是J2ME程序员、手机软件测试员、手机多媒体程序员、手机游戏工程师以及相关的3G网络环境下的无线应用型人才嵌入式应用与开发课程的开设,紧密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结合目前3G市场对手机软件开发人才的需求,课程的内容设计将以此为依据进行动态更新。课程内容将随着市场的变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嵌入式系统应用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和补充;基于目前的教学环境,本课程主要以J2ME应用软件开发为主。

1.2 课程标准框架结构

嵌入式应用与开发课程标准共有七个部分组成:前言部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鉴、教材编写与使用建议、附录。其中,前言部分包括目的、设计思路、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职业面向、课程能力培养分解、参考文档;课程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课程内容包括学习情景、课程单元、情感态度、学习策略;课程实施包括教学模式、教学建议、项目参考实例说明等;课程评鉴包括课程考核和课程评价;教材编写与使用建议包括教材编写原则和教材使用建议;附录部分包括国家职业标准、参考数目、网络资源、精品课程等。

2 嵌入式应用与开发课程标准内容

2.1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学习的预期结果:即完成某个专业或某门课程之后,学生将要达到某一确定的知识、能力、素质的人才规格要求,其总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一致。专业培养目标是由社会需求分析、个体需求分析、教学现状分析的综合结果来确定的,因此也是课程目标确定的依据。

2.1.1 总体目标

嵌入式应用与开发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加强学生的嵌入式软件应用与开发意识,培养学生基于J2ME开发和应用嵌入式手机软件的综合能力。该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2.1.2 具体目标

依据总体目标,嵌入式应用与开发课程的具体能力目标如下:

(1) 熟悉嵌入式软件开发的一般流程;

(2) 能够安装并配置J2ME开发环境;

(3) 能够根据需求分析设计并完成UI设计;

(4) 能够根据详细设计文档完成事件处理;

(5) 能够应用MIDP通用框架实现网络互联;

(6) 能够在移动设备中保存数据;

☆(7) 能够完成多媒体编程(使用MMA);

☆(8) 能够完成短信息编程;

☆(9) 能够完成简单的手机游戏开发。

加☆的为课程的扩展目标,对于个别学有余力的同学通过组建兴趣小组的形式进行指导。

2.2 课程内容

同一课程目标可以用不同的内容来实现,包括不同的`课程、学程与方法途径。课程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实施单元,其科学性与合理性直接影响人才质量。课程内容的确定以前面的课程目标分析为依据,以职业综合能力的细化分析为基础,按照定向配置、动态优化的原则来选择课程内容。

依据课程的具体目标以及上述课程选择的原则,确定嵌入式应用与开发课程内容如表1所示。

2.2.1 学习情景

根据课程目标,确定“嵌入式应用与开发”课程共包括八个学习情景,每个学习情景包括:学习目标、课时、主要内容、教学方法与建议、考核与评价、教学材料、学生知识与

能力要求、教师能力及知识要求。以“根据需求分析设计并实现UI”学习情景为例,如表2所示。

2.2.2 课程单元

以完整的项目为载体,按照软件工程的实施过程,将上述典型工作任务融入其中,以每四个学时为一个课程单元,将整个课程内容组织起来。各课程单元包括学习目标、主要内容(重难点)、教学设计与组织、教学地点、教学仪器设备、教材及参考资料、练习与习题等。以“认识J2ME软件开发项目”为例,如表3所示。

2.3 课程实施

2.3.1 教学模式

不同课程模式是不同课程观念的具体体现,所以对课程模式的选择首先是对课程观念的选择。课程观是教育观在课程领域中的体现,是人们对课程本质、属性、功能、目的、规律、原理和法则等问题所持的基本态度,是人们对课程的价值取向。模式的本质特性有三个:典型性、可分类性、可复制性。它反映了教学规律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特征。

为了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软件工程素养,拟在整个场景教学的过程中,全程贯穿软件工程思想,并提供软件工程管理工具。提供Step By Step的实训指导手册,来指导学生一步步完成开发环境搭建、需求分析、详细设计、编码调试、测试、源代码管理、进度管理等一系列软件项目管理相关的工作。

同时还会提供涉及到的软件工程管理工具,例如源代码管理工具、Bug管理工具、进度管理工具等等,并提供相应的说明书。

2.3.2 项目教学参考实例

课程标准中给出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应用的参考实例,并明确项目内容、形式和具体要求。实例如下:

项目名称:手机版列车时刻表的设计与实现(J2ME平台;单机版)。

项目内容:根据课程学习的内容,在充分理解并掌握J2ME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以项目小组(3~5人)的形式,在J2ME平台上设计并实现列车时刻表软件(单机版)的开发,主要功能包括软件界面设计、车次查询、站站查询和列车详细信息查询。主要内容包括:

(1) 项目小组组建与成员分工;

(2) 项目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3) 项目详细设计与模块划分;

(4) 代码编写与单元测试;

(5) 在PC模拟机上试运行;

(6) 在支持J2ME的手机上真机运行并投入使用。

具体要求:

(1) 项目小组各个成员明确自己的分工和定位,积极主动完成各项任务;

(2) 在小组讨论会议上积极发言,阐述自己对项目开发的建设性意见,记入成绩考核;

(3) 集体讨论并确定总体设计方案和详细模块设计;

(4) 认真完成个人的模块任务;

(5) 撰写需求分析报告、项目总体设计(小组全部成员);

(6) 撰写模块详细设计文档(对应模块的责任人);

(7) 撰写测试报告与试运行报告(该项工作的完成人);

(8) 撰写实训报告,并提交作品。(项目小组)。

3 结束语

“嵌入式应用与开发”课程标准已经初步形成,并用于指导任课教师进行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课程标准的制订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经历调研、分析、设计、实施、评鉴、反馈、修订的完整过程才能够更好地指导教学。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架构下,开发适合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课程标准,还面临企业在标准制订过程中参与的方式、课程实施相关的考核与评鉴、学生对于新的教学模式变革的接受程度等新的问题,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和不断的反馈来趋于完善,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石伟平, 徐国庆.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

[2] 邓泽民, 王宽. 现代四大职教模式[M].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3] 孙国菊. 高职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的思与行[J]. 计算机教育, ,(3).

[4] 姜大源. 职业教育的通用教学论[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16).

高职院校隐性课程建设研究论文 篇7

21世纪将是信息化时代, 随着电子信息相关产业迅猛发展、世界金融危机的出现和就业形势的严峻, 在高职院中, 教育目标有明显的专业倾向, 教育内容也有显著的专业特点, 对身心发育跨入成熟时期的大专生, 素质教育应结合专业步入一个较高的阶段。在学校除各专业学科外, 还有隐性课程。它与显性课程是相对的, 并且对大专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1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问题分析

在高等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的形势下, 内涵建设是我们面临的主要课题, 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但是, 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 我们可以发现以下问题: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 特别是在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工作以后, 学生的职业素质暴露的问题更加明显。目前, 学校主要通过课程形式教育学生, 而学生对于课程教学方式进行德育教育在心理上有一定的思维定势, 效果受到影响。

2 隐性课程的概念

自1968年美国学者菲利普·W·杰克逊首先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后, 课程领域里先后出现“自发课程”“隐含课程”等概念。按照权威性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的见解, 隐性课程是指形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个要素, 这些要素在学校课程手册中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 它们被看作是一部分隐藏的、无意的甚至是完全没有得到承认的学校生活经验, 但又经常地有效地对学生发挥着影响。

根据隐性课程的定义, 我们认为: (1) 在概念的归属上, 隐性课程作为课程的组成部分, 它的归属概念应该是学校文化。首先, 因为“课程”是“教育”的下位概念, 作为教育的“衍生物”和体现教育要求的手段, 课程应具有教育的一切属性, 即目的性、方向性和计划性;其次, 在教育学范畴内, 课程是指依据教育目的及其具体化的教育目标规范的教育内容, 定义中的“教育内容”应该指文化。 (2) 在概念的外延上, 隐性课程是课程的一个下位概念, 是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学上所讲的课程严格来说是“学校课程”, 是在学校内部开设的, 所以隐性课程是学校生活经验中除显性课程以外的影响, 不包括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3) 在概念的内涵上, 隐性课程作为一种“隐藏的、无意的甚至是完全没有得到承认的学校生活经验”, 它不直接指向学科内容, 是偏向于非学术性的。 (4) 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立的一个概念, 两者一起构成了学校课程体系。

3 高职院校隐性课程的构成要素

从隐性德育课程存在形态进行分析、归类, 高职院校的隐性课程主要由以下几种要素构成。

3.1 潜伏在“两课”和各科教学活动中的教学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课程教学是教学形态隐性德育课程的载体。教学是实施教育的基本途径, 也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在“两课”和各科教学活动中, 学生在学会和获得预期的学术性知识的同时, 还会无意识地获得非学术性的知识, 自发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态度、情感、兴趣、意志和信念等, 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隐藏于各种正规德育课程以及各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是潜在的, 主要包括有教学指导思想、教师的人格榜样、教师的期望、师生关系、教学过程中教师传递信息的方式以及奖惩方式等, 这些因素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发生着深刻的影响。

3.2 隐藏在活动性德育课程中的活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活动性德育课程是活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的载体。活动性德育课程是指学校中有着预定目的、内容与作用的党团活动、班级活动、主题活动等, 在活动性德育课程中, 学生是作为主体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的, 与专门的认知性德育课程中的隐性德育因素相似, 专门的活动性德育课程中也隐藏着各种隐性德育课程的因素。

3.3 暗含在校园物理环境中的物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校园物理环境是物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的载体。校园物理环境主要是指由学校的建筑物、文化设施、生态环境、班级环境以及各种徽章、标志、服饰等物质形态的环境所营造的校园文化。从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等校舍建筑的设计, 到图书馆、体育馆、游泳池、舞厅等文化娱乐设施的布局, 到校园里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生态环境的保护, 到班级中教室的空间安排、黑板报与宣传画的渲染, 到校旗、校徽、校服、校歌的创设, 无不展现着建设者与教育者的独具匠心, 无不暗含着大量的教育因素和内容。

3.4 渗透在学校制度文化中的制度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学校制度是制度形态隐性德育课程的载体。制度即规定, 是维护各种社会关系的规章体系。学校的规章、守则和组织是学校教育结构的特性, 也以隐蔽的方式对学生产生德育功效。它具体包括学校的组织结构、领导者的思想观念与方式、教学管理方式及其评价体制、学生宿舍生活管理制度及学生一切活动的安排方式和规章制度本身的健全与合理性等。这些制度与体制对于规范学生的行为所起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

3.5 弥漫在校园生活中的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往往没有具体的载体, 从空间上说, 它弥漫于学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从时间上说它弥散在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它主要是通过深浅不同的两个层次展现出来, 一是深层的文化底蕴, 如学校的办学理念、奋斗目标和校风学风等;二是外显层的心理文化, 由学校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来的舆论环境、社团关系、个体关系、具有校园特色的闲暇方式、课余的文体活动等。

4 隐性课程在高职院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分析

隐性德育课程的特点与结构, 决定了隐性德育课程在高职院校的德育过程中发挥着显性德育课程不可替代的功能,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 认知上的导向功能

道德认识是个体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道德认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隐性课程通过前面分析的各种复杂多样的因素作用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学校的活动、学校的环境、学校的制度、学校的氛围等都在认识上给学生提供参照体系, 引导学生明辨是非, 增强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科学的人生观。

4.2 情感上的陶冶功能

道德情感是关于人的举止、行为、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道德情感具有调节的功能, 影响着道德认识的形成及其倾向性, 道德情感形成具有自发性和情境性, 隐性课程所具有的潜在性、渗透性、无意性等特性正是切合了道德情感的这一特点, 因此, 与显性德育课程相比较, 隐性德育课程在道德情感的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影响更为深刻。学生沐浴在学术研究氛围浓厚、文化底蕴深厚、环境设置幽雅、精神追求执著的高校校园当中, 一种清新、舒适、优美之感自然而生, 使心灵得到净化, 情操得到熏陶, 感情得到升华。

4.3 意志上的磨炼功能

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克服困难去完成预定的道德目标, 以实现一定道德动机的过程, 学生道德意志是通过在其日常生活中的长期磨炼而成的, 它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通常表现为在实现道德目标时的积极进取或坚忍自制两种形式。隐性德育课程在学生意志的磨炼上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校风学风等精神形态的激励方式激发学生的斗志, 激励学生为实现其德育目标而积极进取;二是通过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等形态的强制方式形成一种强大的内驱力, 使学生有意无意地就范, 逐渐学会坚忍自制。

4.4 行为上的规范功能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为, 人的道德面貌最终是以其道德行为来表达和说明的, 它是人的道德意识的外部表现形态, 是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学校中的物质文化环境的设置、制度文化的管理、精神文化的创设都渗透着学校的道德要求和教育意志, 通过暗示、舆论、从众、期望等心理机制给学生造成潜在的动力与压力, 对学生的行为起着重要的约束作用。

5 隐性课程在高职院素质教育中的效果分析

通过完成收集学生对于活动的评价表150份、企业需求员工素质、能力情况调查表50份, 以及完成各种“隐性活动”比较材料, 效果分析如下:

5.1 打字排版比赛、电脑组装比赛、网页设计大赛等相关活动可以提高学生专业技术及学习能力。

5.2 30人绑腿跑比赛、拔河比赛等相关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团结协作能力。

5.3 就业模拟大赛、跳蚤市场等相关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组织与沟通能力。

5.4 安全知识讲座、安全知识考试、安全检查等相关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5.5 篮球赛、女生生理知识讲座、卫生检查等相关活动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5.6 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大赛、创意策划大赛等相关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5.7 车站义务劳动、敬老院献爱心活动等相关活动可以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

5.8 十佳歌手比赛、各种晚会、模仿秀大赛等相关活动可以提高学生才艺水平。

5.9 废物利用比赛、勤工俭学等相关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

参考文献

[1]邹强.高校不可忽视隐性课程[J].咸宁学院学报.2004[.2]:74—77.

[2]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556.

[3]黄立营.论隐性德育课程与高校德育课程体系构建[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4[.3].

[4]Haidet D, Stein HF.The role of the student teacher relationship in the formatiu of physiciaus.The hidden curriculum as process[J].J Gen Inter Med, 2006, 21Suppl1:s16.

高职院校隐性课程建设研究论文 篇8

一、隐性课程的涵义

1.隐性课程的内容。隐性课程指学校范围内除显性课程之外的,按照既定的教育目的及其具体化的培养目标规范设计的校园文化要素的统称。它与显性课程统属于学校文化。隐性课程作为“课程”的主要特征:一是内容不指向学科内容,偏向于非学术性内容,但不排除学术性内容;二是它有目的、有计划地规范设计,具有明确的目的指向性;三是作为依据教育目的和具体的培养目标而规范设计的校园文化,它具有可预期性。

2.隐性课程的特点。隐性课程具有广泛性的特点,涉及学校生活的所有方面并渗透于其中;具有非系统性的特点,其课程结构中各内容往往缺乏逻辑性和系统性,在影响学生发展过程中没有逻辑步骤,也没有前后相继的知识联系线索;具有内隐性的特点,通过间接的、内隐的方式,通过学生非特定的心理机制发生影响;具有难量化性的特点,对隐性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只能进行定性分析。

3.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关系。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关系错综复杂,全面深入地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隐性课程的建设乃至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尤为重要。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关系表现为:并行关系、互动关系、互补关系和转换关系。

(1)并行关系。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不存在主从关系,各有其独特的内容、设计模式,共同对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起作用。

(2)互动关系。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各有自身的运动过程,并在相互依赖中共同发展。

(3)互补关系。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学生通过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多方面地获得教育性知识和经验。

(4)转换关系。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之间的分界是不断调整、可以相互转换的。隐性课程经过有意识地设计与组织,可能转化成显性课程。显性课程内容经过重组、优化,课程内容可以转化成隐性课程。

二、土木工程专业隐性课程建设

1.土木工程专业隐性课程的划分。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是相对的矛盾统一体,两者没有截然的明显界限。在土木工程专业建设中,从人才培养的策略性和关键性要素分析来看,土木工程隐性课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以培养提高专业思想,增强专业理念,提升专业学习动力的专业教育课程。如入学教育、土木工程专业概论、优秀毕业生座谈;

(2)以面向岗位全体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这部分内容将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工作甚至未来的发展;

(3)以培养学生个性为主体,基于人本主义理念的人才发展观和教育观,它渗透于专业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4)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的专业教学活动和实践技能竞赛。

2.土木工程专业隐性课程建设的整体思路。结合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按照国家教育部、建设部及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学计划修订的意见,参考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评价指标体系和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进行了优化整合,除构建了厚实的公共基础课程、宽阔的专业课课程平台外,在课程体系改革上注重了丰富的隐性课程平台建设。

(1)促使最佳专业知识结构的形成。对土木工程专业中具有相似共性的课程可以采取归类、分段教学,组合新的课程体系。总体思路是:归并内容重复较多或区别不大的课程;如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组合结构,这些课程虽然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但有关结构设计方法和部分原理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因而可对这部分内容进行重组或整合,形成土木工程结构或工程结构课程;对课程分段教学,将基本理论与专题内容分开,要求学生必修基本理论,方向选定后,按专业模块再深入学习;如混凝土结构,可将其分化为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部分和混凝土结构应用部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部分作为必修的基本理论,而混凝土结构应用部分则根据学生专业模块方向的选择开设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水利工程、地下结构工程专题,这样混凝土结构应用部分教学内容同模块化专业方向有机的结合,便于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在优化教学内容基础上,合理确定课内学时,留给学生较多自学及拓宽知识面的时间。通过课余学习,对计划内学习内容进行拓展、深化和消化,促使学生形成全面文化素质的提高,同时开发其在某些方面的特长,培养合格加特长的人才。

(2)增加实践机会,提高实践能力。结合土木工程专业特点,课程建设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人文、社科类及基础课的比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灵活设置部分专业方向的课程,为要求拓宽知识面的学生创造条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注意收集整理实践教学中对理论教学有益的影像资料,丰富教材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在学生中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结合专业进行的兴趣小组活动,科研、生产实践活动,学术和技术交流活动,以及教职工工作状态和精神风貌的良好影响等,在理论与实践,形式与内容,博与专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强化中实现综合能力的提高。

(3)激发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学习。进行土木工程计算机系列课程建设。公共基础课中的信息技术基础、程序设计基础,专业基础课中的计算机绘图、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课中的专业软件应用、结构矩阵分析、有限元等课程作为系列课程建设,专业课中的计算机课程,以专题形式组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专业导师对学生进行适时引导,形成隐性课程体系。隐性课程经常产生明显的导向作用,使学生学习的兴趣点集中于一方面。并转化成学习的动力,促使学生奋发学习,积极求索。同时,专注的兴奋点,易触发创造灵感,开启直觉功能,为发明创造提供机会。

(4)技能训练结合专业竞赛,学习富有创新。将力学系列课程优化教学内容,进行课程重组,设计原理系列课程按照相似性和相关性进行整合,实现基本设计原理与具体结构设计分段教学,教学中以六学期不断线的技能训练贯穿全过程,结合训练活动举办规范汉字(工程字)书写大赛,设计方案竞赛,结构方案竞赛,专业创新大赛等活动,使学生把专业学习和创新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并行穿插,相互促进和补充,丰富专业学生活动,提高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各项专业活动的意识,提供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条件和前提。

(5)发展非智力因素,培育师德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隐性课程应是一种纯洁化的、理想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着积极的正效应。是使学生的追求与教育目的及其培养目标产生更大的一致性。在师德培养方面,最主要的是教师的表率作用,以教师的良好师德形象,带动学生,影响学生。同时,校内要形成尊重教师的良好风气,提高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使教师岗位成为令人羡慕的岗位。隐性课程从实质上讲,乃是由各种文化要素构成的学生成长的文化环境,而任何一种文化环境对人都有一种强制性,使学生努力调整自己的思想行为,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受到磨练。

三、土木工程专业隐性课程建设的实践方法

1.开设以土木工程专业岗位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土木工程行业的性质是从业人员多、岗位类型多、资金投入多,其职业岗位要求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而职业道德的建设和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门课程能够解决的事情,因而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隐性课程——岗位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行业风范,通过身边典型的事件,使岗位职业道德教育显性化,进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

2.加强指导,着力服务。构建融汇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和课内学时,加强课外指导,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教学活动形成有机整体,强化导学功能,配备班级专业导师。

3.坚持以人为本,崇尚个性教育,实现分型培养,开发特长。通过辅修专业、课余科技发明、文体活动和学科专业竞赛等方式,根据个人特点和个人爱好,规划发展方向,培育出学术型、教育型、管理型、经营型、技艺型等多种类型人才培养模式。

4.激励创新,强调实践。创新是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灵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自信心不强是一个国际化的问题,如何提升动机,重塑自信?创新实践就是一剂良药。学生从自己的创造活动中发现自己,在一个项目中培养能力。做法是:开设科研课,指导学生走出创新活动的第一步。增加和改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环节,并融于教学的全过程之中。

5.营造氛围,提升品味。依托班级或社团,定期开展“建筑方案设计竞赛”、“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大赛”、“建筑室内外表现技法大赛”“从师技能大赛”、“辩论演讲活动”、“科技发明大赛”、“文化艺术节”、“体育节”、“影视欣赏”等活动,提高学生的从师、表达、科研、审美、艺术实践等能力。注重以班级为单位,开发隐性课程的功能。

6.改善环境,积极诱导。浓厚专业氛围,大力改善专业实验室和教学管理硬环境,体现专业特色,加强专业引导,发挥良好的诱导作用。

(本文为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隐性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延续部分)。

高职院校隐性课程建设研究论文 篇9

张名艳,张阳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江苏无锡214153)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不够稳定,流动性大,结构不够合理,根据辅导员的发展方向,从完善高职院校辅导员评价机制、形成崭新的管理模式、引进辅导员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完善辅导员队伍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完善辅导员培训体系等方面入手,实现对辅导员的有效激励,创新辅导员工作团队管理的机制,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团队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团队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 —0

2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不够稳定,流动性大,结构不够合理,素质参差不齐,队伍比较年轻,工作经验和业务能力有所欠缺,专业化、专家化、受学生欢迎的人员匮乏。把握辅导员工作团队建设的现状和阶段性特点,循序渐进,深入破解制约队伍建设和辅导员自身发展的瓶颈问题,从源头上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注入强大的动力和活力,同时推动现有辅导员工作团队建设的进程由一般型向专业型转变,不断提高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确保辅导员队伍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逐步打造一只“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辅导员队伍。

一、对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团队建设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文件,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政策层面的支持,同时一些高职院校也作了有益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一些学者也在关注展开了一定的理论研究。但是,总的来看,这些政策还大多停留在指导性意见方面,没有形成系统的具有操作性的制度,部分高职院校进行的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还局限在自己学校之内,没有形成社会共认的标准和模式,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更是停留在对学生事务性工作的指导上,以及对辅导员队伍工作团队建设应该怎么做进行简单的评述上,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团队建设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理论意义。在高教改革中,重视专业教师队伍专业化而忽略对专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现象比较突出。大多数的教师专业化研究理论都是偏向于专业任课教师的,而就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对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研究很少,从现有的资料看,也只是个别领导的讲话中提倡辅导员专(职)业化,以及个别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辅导员专(职)业化进行的比较初步的探讨。

2.实践意义。当前的社会变革对教育的冲击和影响,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都对原有的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挑战,原有的辅导员工作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无论是工作理念,还是工作内容、方式方法,都存在矛盾。比如,大学生变化新特点与辅导员自身教育管理理念、方法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与辅导员原有的工作职能之间的矛盾;辅导员周期性轮岗与辅导员工作能力可持续提升之间的矛盾等等。就我们当前的高等教育而言,很多问题不是依靠专业教师能解决得好的。比如,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自杀;比如我们的大学生越来越远离素质教育,越来越缺乏人文精神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学生工作一线的专职辅导员,而承担着育人功能的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完善,也成为我们亟需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团队建设研究的现状

我国对辅导员的研究由来已久,尤其从2007年后有了明显的增长。目前,我国学者对中小学辅导员的研究成果比较多,笔者从“中国知网”的搜索结果显示,自2001年到 2009年关于高职院校辅导员就有325篇,理论和实践研究都比较丰富。但有关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团队的论文就比较少,有116篇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但关于辅导员工作团队建设的论文却没有。从期刊论文内容来看,学生管理、思想政治类文章占绝大多数,真正专业性的研究很少。据笔者上网搜索,迄今为止,有关研究高校辅导员的理论书籍,大多为某些大学的学生工作论文集、学生工作手册、辞典和相关学生工作的论著等。这些研究很难说有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团队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辅导员是一项职业,其专业化和发展应该赋予更多的社会学意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仅从辅导员的来源看,现在各个大学的辅导员的来源基本上都是从应届本科、硕士毕业生中招收。其人员来源渠道单一,没有向全社会开放。辅导员还只是一种职业,没有使自己成为一种专业的必备条件,也就是说,辅导员职业没有专业化,也不具备社会性。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辅导员职业的长久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工作的长久、深入的开展,不利于学生工作水平的提高。

1.明确辅导员工作团队建设的目标,避免发展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在辅导员工作团队建设中,建立“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的辅导员能力培养方式。对每位辅导员进行分析、定位,帮助其确立自身在专业目标、岗位目标和职级目标等方面3-5年的发展轨迹,使其明确自己在学校发展不同阶段的个人定位与相应任务,指导辅导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去完成预期的职业目标,不断提升辅导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积极探索辅导员工作团队建设的科学规律,正视辅导员自身成才的需求和自我劳动价值实现的愿望,搭建职业发展平台。

2.优化辅导员团队结构,提高辅导员团队的整体素质。高职院校应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各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方向、办学特色,对辅导员队伍建设进行规划,优化现有辅导员队伍结构,把辅导员队伍建设列入了学校师资培养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完善辅导员管理体制,把辅导员队伍建设放在与教学队伍建设同等重要位置,统筹规划,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逐步解决他们的职级和待遇问题,充分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

3.完善高职院校辅导员评价机制。一支队伍要保持长久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严格管理是基础,而严格的管理要建立在科学考核的基础上。为此,对辅导员工作要有条例,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实行纵向考核与横向考评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领导考查和学生评议相结合。辅导员工作纵向考核应主要考核所分管学生是否要求进步、上课出勤率、院系及班组织活动参与情况、宿舍卫生评比、减少事故突发事件及违纪控制等方面,横向主要指学生辅导员间的工作评比上,做到各有所长、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妥善运用考核激励机制,提高团队的行动力。绩效考核是团队建设中的一种激励和检验手段。严格考核辅导员工作的业绩,是激励辅导员工作的热情,调动积极性的有效措施。主要从辅导员工作的数量、工作过程、工作效果等方面综台、量化考核辅导员工作业绩。过程考核主要是考核辅导员的能力、细节、工作措施、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创新意识和能力、在学生中的综合评价和整体形象影响等,每学年总评一次,评出优秀辅导员予以表彰奖励,促使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通过与优秀的对照比较,达到团结进步的目的。

4.引进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建立符合高职教育实际的辅导员生涯发展管理制度。对辅导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研究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律,帮助其进行职业锚的准确定位。通过高校和辅导员共同进行职业生涯的设计、规划和执行,把辅导员的个人发展目标和学校的总体目标结合起来,既保证了个人得到全面发展,又使学校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客观上学校也就建立了一支稳定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

5.完善辅导员团队的激励机制。根据辅导员的发展方向,探索出合理的激励机制,实现对辅导员的有效激励转变为着力研究如何增强辅导员岗位的吸引力,增强辅导员工作的事业心和成就感,构建辅导员职业的人生价值实现模式上来,逐渐破除现行的鼓励辅导员“出路在于转行”,逐步完善激励辅导员“岗位成才”、“岗位发展”、“岗位奉献”,建立辅导员考核、奖惩、晋升的一系列长效机制。考虑到辅导员工作的难度,适当在岗位津贴、工作奖励、办公条件等方面给予倾斜,为他们排忧解难,从而稳定辅导员队伍。

6.完善培训体系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建立日常培训、职业培训和专业培训相结合的分层次、多形式的系统化的培训体系。坚持岗前培训与在岗培训相结合,脱产或半脱产培训与在职培训想结合,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学历培训与非学历培训相结合。在多种培训中开阔辅导员的视野、拓宽辅导员的思路、提高辅导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积极鼓励辅导员继续深造,攻读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硕士学位,选拔优秀辅导员到本科高校进行挂职锻炼,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对各方面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中提升理论水平,促进辅导员队伍的可持续性发展。

7.推动辅导员工作团队建设由一般型向专业型转变。一是高校应在原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大学生的特点和辅导员工作的实际,开办能培养高水平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辅导员专业,进行人才培养和理论研究;二是从事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树立专业意识,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加强专业的继续学习和培训。三是建立辅导员资格认证和执业准入制度。执业准入制度从进口上设立平台,限制不当人员进入辅导员队伍,以保证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水平;资格认证可以从专业的层面设定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素质要求以及业务水准,按照教师、教育管理职称评定的程序规定,建立辅导员资格认证和职称评定制度。

8.打造学习型的辅导员团队。根据辅导员的专业和特长,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团队、心理健康咨询团队、创新创业团队等专业性团队,不断提升辅导员索质和能力,打造学习型的辅导员团队。建立工作交流制度,通过建立辅导员工作Q群、工作论坛等,让大家相互了解工作内容和工作进度,做到互通有无;定时不定时地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召开团队内部的交流会、经验介绍会,研究学生教育管理的难点和热点,不断探索工作规律,不断提高辅导员乃至整个团队的理论素养、政治水平、组织管理水平和技能。

参考文献:

[1]王玉国.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2]彭移风.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困境与出路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10).[3]罩东兰.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8).邮寄地址:

邮编:214153

江苏省无锡市钱胡公路809号无锡商业职业技术院学生工作处

高职院校隐性课程建设研究论文 篇10

产、学、研结合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建设的影响研究

摘要:产、学、研结合是高职学院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途径,产、学、研结合对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建设的影响是深层次、全方位的..因此,在深刻分析产、学、研结合对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建设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与产、学、研结合相适应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建设策略.作 者:祖宾 作者单位: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娄底,417000期 刊:科技与生活 Journal:TECHNOLOGY AND LIFE年,卷(期):,“”(6)分类号:X38关键词:产、学、研结合 高职院校 教学质量 策略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篇11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航空服务英语

引言

高职院校的最终教学目的是为我国输送更多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在就业的过程中其核心竞争力就是良好的专业素质,但是这种专业素质与技能需要对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进行一定的研究与实践,将航空公司对学生专业的航空服务英语能力的需求作为教学目标,对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以《航空服务英语》课程为例的高职院校课程在具体的研究与实践过程当中需要充分了解目前的航空公司实际情况,将具体的教学融入到实际的工作环境当中,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学生对航空服务英语的学习不仅能够推动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还能够为我国的民航事业输送更多的英语人才。

1.以《航空服务英语》课程为例的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思路

以《航空服务英语》课程为例,课程设计的理念为“服务过程系统化、高质化为导向、项目教学为引导”。将航空服务英语住哪也对应岗位群的工作职责、流程作为依据,始终以培养学生的航空英语服务能力为核心,有效的将“学”与“用”结合起来,整体提高学生航空服务英语的运用能力。

《航空服务英语》是融合了航空相关服务知识与交际英语为一体的实用型职业英语课程,其需要面向航空服务一线岗位,因此关于航空服务英语的高职生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各种基本的航空服务英语词汇、短语等,掌握基本的与人交流与服务介绍等,需要应用到十分规范的英语用于。考虑到航空服务英语具有十分明显的实践性,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场景模拟的方式进行,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能力[1]。

2.以《航空服务英语》课程为例的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实践

2.1以《航空服务英语》课程为例的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方案

(1)进行航空服务岗位调查。在针对以以《航空服务英语》课程为例的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之前,首选需要对目前的民航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当下的发展现状,人才需求的方向、具体的岗位职责以及上岗需要的各种相关职业资格正是,为课程培养目标提供可靠依据。

(2)进行课程设计[2]。在对每个民航航空公司进行了调研之后,根据航空公司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尽心课程建设,同时还需要以工作过程作为基础进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借助各种教学方式例如项目任务教学法、公司实际间隙、模拟场景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

2.2以《航空服务英语》课程为例的高职院校课程主体结构

关于《航空服务英语》课程,其整个主题结构氛围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等[3]。其中关于课程设置,主要包含了基础的课程简介、课程设计与定位、教学要求与目的、考核评价方法等。关于教学内容,需要具体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电子版教案等。而针对实践教学,高职院校可以采用校内创设模拟情境、校外见习等方式,还可以举办各种英语比赛等。同时将电话订座、问询、办理出港手续、安全检查、海关、空中乘务加入到具体的教学当中。

例如,某高职院校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航空服务英语,在教学初始进行了Im afraid you are in the wrong seat.20c is just two rows behind on the other aisle.Fasten your seat belts immediately.Due to the aircraft engine failure,will make an emergency landing.、We cant take off because the airport is closed due to poor visibility.等这类短语的基本教学,从而逐渐延伸出更加系统性的教学内容,帮助高职生打好英语基础。

2.3以《航空服务英语》课程为例的高职院校课程实践创新

针对以《航空服务英语》课程为例的高职院校课程实践创新,其中最需要创新的是体现在“服务”两个字上,其中不仅包含了航空公司需要用到的主要词汇、具体短语、对话等,还包括了各种实际服务过程中的视频资料、听力训练等,将两者结合起来利用具体的画面与听力借助多媒体技术更好的为学生展示各种以后工作岗位中需要面对的实际场景。将这种文字、生硬、图像、视频等多种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优质的课程体系,教师还可以在完成示范性练习之后将被动式学习变成主动式学习,有效提高其英语的综合运用水平。

例如,某高职院校教师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对今后的工作岗位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针对在具体的航空服务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的“Thank you for waiting sir.Here you are.anything more、Our captain has confidence to land safely.All the crew members of this flight are well trained for this kind of situation.So please obey instructions from us.”的相关场景进行了实际演练,要求学生在利用英语表达的过程中同时模拟实际场景,有效提高其航空服务英语运用能力。

3.结语

总而言之,以《航空服务英语》课程为例的高职院校课程在具体的研究与实践过程当中需要充分了解目前的航空公司实际情况,将具体的教学融入到实际的工作环境当中,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作者单位: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罗良翌.“任务导向、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基于行业标准的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11(01):152.

[2]宁红,李伟.高职航空服务(机场运营管理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19(11):197-198.

上一篇:信息论专题小论文下一篇:学生语文比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