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必要性及途径

2022-12-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众所周知, 非智力因素是指人在智慧活动中, 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 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目前, 越来越多的研究和事实证明非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 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多数人而言, 智力水平都是正常的, 在其成长过程中, 非智力因素才是事业成功、生活幸福的关键因素。当代大学生群体从生理年龄上虽已步入成人行列, 但他们在意志力、动机、责任感等非智力因素方面仍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大学教育中, 身为大学老师有必要在当前社会飞速变革的大背景下, 继续中小学老师未彻底完成的任务, 一如既往地重视和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完善, 并把它持之以恒地贯彻在每门课程 (特别是素质教育选修课程) 的教学过程中。

一、当代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存在缺陷的主要表现

(一) 普遍缺乏坚强的学习意志

当今大学校园, 逃课已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 专业课、小班课逃课比例相对较低, 而公共课和选修课逃课学生的比例能达到30%, 有的甚至会达到50%以上。“选修课必逃, 必修课选逃”是学生中的一句流行语。有学生“花钱找人替课”, 有人发帖“逃课三十六计”共享, 还有人把“大学不逃课, 人生不完整”当做人生信条。“没意思”“不舒服”成为“逃客”们五花八门的逃课理由。

课堂笔记是学生对老师讲课内容的高度概括, 是课后复习的重要依据, 然而, 在当今的大学课堂, 学生们的笔记正悄然发生着变化。记笔记者寥寥无几, 一些大学生认为记笔记太累, 远不如复印来得快, 还有人给老师的PPT拍照, Copy老师的课件。古人读书做学问记笔记讲究的是马上、厕上、枕上, 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如今为数不少的大学生连记笔记的习惯都没有。

(二) 强调平等而忽视尊敬, 尊师礼仪渐行渐远

兴国必先重教, 重教必先尊师。但尊师的优良传统和礼仪在当今的大学校园渐行渐远, 上课铃响了, 还有人不紧不慢、有说有笑地走进课堂;老师在台上站着讲课, 一些学生台下悄悄聊天、吃零食、化妆、睡觉、发短信, 旁若无人;有些甚至上着课接个电话就走了, 视正在上课的老师于无形;下课了, 老师写在黑板上的板书很少有学生帮着擦;过道里, 和老师擦肩而过却假装不认识;考试时, 被老师查出作弊行为不是拒不承认就是愤愤一瞥……这些情景在大学校园屡见不鲜。

(三) 为人处世动机不纯, 功利化倾向蔓延

1. 选课动机功利

大学中除了学校设定的必修课程之外, 学生必须选修一定数量的素质教育课和专业选修课, 在这类课程的自主选择过程中, 很多学生选课前都要四处打听哪些老师开课容易过关, 哪些老师点名少、作业少、给分高。“只求好过、不求兴趣”成了他们选课的重要标准, 人文精神与科学素质的提升无法进入他们的选课动机。

2. 入党动机功利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在大学生群体中发展新党员, 可惜受当下社会环境、就业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影响, 许多大学生把积极入党当做自己参加就业竞争的一个砝码, 入党的动机是为了能找到好工作、有个好前程。

3. 恋爱交友功利

“要在第一时间调查清楚班上的‘帅哥’和‘MM’, 以便先下手为强。局长部长等实权人物的子女或大款子女都是大家捕猎的目标。” (引自网上流传的“新生宝典”) 现在有些大学生恋爱交友时功利性极强, 处朋友不是因为彼此间有好感、志同道合、相互倾慕, 而是因为对方可能给自己在物质上、经济上、日后的发展上带来某些好处, 提供方便。是否有利可图成为一部分大学生交友的标准。

(四) 自私自利, 缺乏责任感

1. 家庭责任感淡漠

家庭是养育自己的摇篮, 对家庭负责是子女应尽的义务。遗憾的是现在的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父母从小溺爱包办, 导致他们自私自利, 个性强。对自己过分关注, 对父母的付出习以为常, 经常考虑的是别人应该为我做些什么, 而很少考虑我应该为父母、为家庭做些什么, 权利意识强, 家庭责任感淡薄。步入大学后, 虽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 但高消费、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的情况已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不管用到用不到, 手机电脑要配备;本该交学费的钱被挪作他用;穿衣要名牌, 请客要体面;恋爱花销大, 旅游费用高……

2. 爱情责任感缺失

现在大学生恋爱是完全公开的, 这体现了社会和学校对大学生恋爱行为的宽容和理解。但对于大学生恋爱中的爱情浓度和纯度, 并不让人乐观。目前大学生谈恋爱出于真诚相爱的只是少数, 更多的学生是出于“生理、心理需要”、“排遣孤独”、“大家谈, 随大流”“不恋爱, 大学不完整”的原因走进爱情。恋爱行为冲动、盲目、开放, 性成熟与人格成熟不同步, 恋爱与婚姻不统一, 对待爱情彼此都缺乏责任感。

二、大学教师弥补学生非智力因素缺陷的办法与途径

(一) 处处落实意志力的培养

逃课、不记笔记看似是小事一件, 实际上是学习意志力薄弱的表现, 很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就选择逃避;走上工作岗位后, 稍有厌倦就习惯性的“逃会”“逃班”。试问这样缺乏毅力、缺少敬业精神的人怎么可能被重用、获成功?

广大任课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一定要坚决、果断, 布置的作业、任务, 要及时督促、检查, 对学生的承诺一定要兑现。针对逃课学生、不记笔记学生应该加大约束力度, 把出勤率、课堂笔记纳入课程的成绩评定, 并增大考勤、笔记成绩的分值比例, 以此强制约束选课学生走进课堂。当然还必须兼顾到学生生病、有急事等特殊情况, 留给学生两三次缺勤机会, 实行人性化的考勤制度, 这样学生感觉公平合理, 也就容易接受, 不敢轻易逃课。对于课堂笔记, 老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段, 统一收上来, 评定优、良、合格、不合格, 不同等级对应不同分数, 在该课程的最终成绩里体现。这样一来, 学生只要来听课, 就会主动记笔记。这些做法虽然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但如果每门课程的老师都这样要求, 并保持行为的一贯性, 对任何学生都一视同仁, 久而久之, 学生们也就会从强制接受变为习惯接受, 最终能转化为自觉行为。坚强的意志力是大学生们日后走向成功的基石, 上课能坚持到底, 日后做事自然不会半途而废、虎头蛇尾。

(二) 以德获尊, 以爱换敬

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 事无礼则不成, 国无礼则不宁”。面对大学生们强调平等而忽视尊敬, 尊师礼仪渐行渐远的现实, 大学老师们感叹之余更应该想办法改变这种局面。首先, 老师要对学生有兴趣, 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积极参加学生组织的各种活动, 放低身份和学生做朋友, 为学生排忧解难。老师爱学生, 学生才会“亲其师, 信其道”。其次, 老师要忠诚于教学岗位, 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不断改革教学方法, 千方百计地提高教学质量, 了解本专业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 掌握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 视野开阔, 知识面宽广, 以良好的心境、饱满的热情给学生上好每一节课, 获得学生的钦佩。再有, 老师必须以身作则, 上课不迟到, 课前自动关闭手机, 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首先做到, 时刻注意提升自己作为一个人、一个教师的境界, 靠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获得他们发自内心的尊敬。还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任课教师在给学生规定课外阅读书目时, 刻意增加一些尊师孝亲、礼仪教育的书籍, 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感悟, 受到启发教育。

(三) 有的放矢, 帮助学生抵制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由来已久, 由于社会和教育体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功利主义”的魔爪已经伸向了身在“象牙塔”的大学生群体, 作为大学老师, 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学生抵制功利主义的侵害。

新生入学伊始, 班主任、军训辅导员要抓住军训这个大好机会, 加强学生集体主义观念的培养, 重视班风、舍风建设, 促进学生间团结互助、友好相处、平等共进作风的形成。针对大学生社会阅历浅、是非美丑的判断不够成熟、容易盲目跟风的特点, 不同课程的老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 有目的地开展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活动,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主旋律, 多传递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正力量, 坚定学生对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大学老师 (特别是班主任) 要多抽时间和学生交流沟通, 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 了解他们的行为方式, 积极引导、适度干预, 辅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健康向上的处事理念。素质教育选修课老师应该坚持不懈的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利用自由的课内讨论, 让大学生们充分认识到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入党意味着什么、恋爱交友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所有的老师齐抓共管、齐心协力, 才能有效遏制功利主义对学生们的侵蚀。

(四) 循循善诱, 身正为范

青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的形成阶段, 涉世不深, 思想不成熟, 自控能力差。大学老师的情感对学生影响较大, 导向作用比较显著。老师应该依托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寻找每一个合适的契机, 渗透德育教育, 让学生切实明白:家庭是每一个人不可或缺的避风港, 每个家庭成员, 无论长幼, 都应在接受其他成员无私馈赠的爱的同时, 有义务以同样无私的爱作为回馈。老师应教学生学会感恩并以身示范, 号召学生在父亲节、母亲节、中秋节这样的特殊节日, 通过电话、短信、贺卡等多种途径及时向亲人表达感谢和问候;号召学生放弃假期出游的机会, 多回家陪陪父母、看看亲人;号召学生珍惜与父母家人团聚的时刻, 多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号召学生换位体验, 节约使用父母提供的生活费用……

面对恋爱问题, 大学老师应用健康积极的情感去影响学生, 消除社会消极方面对学生的腐蚀。提醒学生在处理学业、爱情、道德的关系中, 坚持自己的底线, 把握好度。不能让青春的激情、冲动、懵懂给自己留下永远的悔恨。老师更应以朋辈身份, 借助身边案例, 引导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 倡导学生洁身自好, 对自己的身体、名誉、人生负责, 告诫她们“不要意气用事”, “要用理智战胜冲动”。教会当代青年大学生在家庭中、学校里、社会上勇敢地承担起自己该承担的责任, 大学老师责无旁贷。

结束语

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变革激烈的时代背景下, 自身又处于青春期向成年期转变的特殊阶段, 他们明显表现出“博览有余而读书不足, 自尊有余而自立不足, 自信有余而自强不足, 自爱有余而自省不足”的特征。个性、自由、权利、平等似乎成了他们一切行动的指南。这虽然是时代的一种进步, 但强调个性而忽视社会性, 强调自由而忽视责任, 强调权利而忽视义务, 强调平等而忽视尊敬, 就难免陷入片面。大学校园兼有学校、社会、家庭等多种功能, 对大学生影响更大。大学老师在教育教学中除了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 还应重视和加强对学生意志力、责任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不为别的, 只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摘要:非智力因素在人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当代大学生身处激烈的社会变革期, 自身又是青春期向成年期转变的特殊阶段, 意志、动机、责任感等方面存在明显缺陷, 本文针对大学教师在大学教育中继续培养完善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必要性及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必要性,途径

参考文献

[1] 黎海波.为什么要重视非智力因素—兼谈新闻出版工作者的培养.对外传播, 2007.8

[2] 王文革.对高校师生关系的思考.光明日报, 2009年1月21日

[3] 张林英.当代大学生功利主义倾向的成因与对策研究.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3

上一篇:浅谈针对公路施工建设过程中环境监理的认识下一篇:心脑血管急症康复期中医药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