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开题报告

2024-06-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开题报告(通用9篇)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开题报告 篇1

1课题名称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

负责人

赵亚荣

所在单位

未央区感业寺小学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标要求:“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学会运用多助攻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收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九年课外阅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方法,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更关系到学生语文多种能力的发展,语文素养的提升。

2.学生的阅读现状

我校地处农村,学生阅读习惯欠佳能力弱,缺乏读书的兴趣,过多沉迷于游戏看动画片中,主动读书的人很少或仅限于语文书,课外书籍几乎无涉及。学生的阅读兴趣的缺失令作为语文老师的我颇为担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缺乏自主思考探究的意识,过多依赖于老师的讲解,懒于动脑思考感悟,缺乏自己的感受,他云亦云,以他人的认识代替自己的见解。教师的付出多,过于亲力亲为,费时费力却效果不佳。

3.学生和教师成长的共同需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能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鼓励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深切的融入文本,去探究、理解、感悟,才会有个性化的体验,才会在语文能力上得到提高,同时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探究形成原因,寻找有效的解决之道。

2.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意识和能力,学会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提高学习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改进教师的阅读教学方法,践行有效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4.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其他学科学习奠定基础。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一、关键词

“阅读”是搜集处理n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自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行为自己根据自己的爱好积极地选择要阅读的书目。自主阅读能力,它是一种独立的、进行批评性思考、做出决定并能实施独立行为的能力,贵在有自己独特的体验、感受、认识。

二、课题名称解读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旨在立足语文课堂,结合课内课外阅读,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问题、自主阅读的意识能力,寻求解决之道。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了解本班学生阅读的现状,阅读兴趣缺乏的原因,寻找探索一定的方法,对学生有一定的引导。

2、对于阅读的一些不良习惯行为予以纠正,加以正确引导,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方式方法。

3、立足语文教学,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的自主意识、思考习惯、提取信息的能力予以培养提高。

4、提高学生主动学、主动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5、有针对性的解决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践行有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研究步骤

㈠准备阶段(XX.5-XX.6)

1、确立研究课题

2、进行理论准备,制定研究计划

㈡实施阶段

1、第一阶段:确立研究对象,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确立研究方向。

⑴农村小学生阅读现状调查,有多少人对阅读感兴趣,有多少人对阅读缺乏兴趣。

⑵影响学生阅读兴趣的因素有哪些?

⑶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使其有自主阅读的意识,掌握一定的方法,有自己的认识。

⑷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总结一些可操作的方法措施。

2、第二阶段:通过调查谈话了解学生阅读现状,缺乏阅读兴趣的原因。立足课堂对自己语文阅读教学反思,结合理论支持,探索解决之道。

3、第三阶段:在课堂上实践,形成一些可操作的步骤方法,改进阅读教学的无趣苍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效率。

㈢总结阶段

结合教学实践,撰写心得体会、随笔、教学设计、论文,并在自己的课堂上实践,总结可操作的经验方法。

三、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谈话法、观察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等。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结合本课题撰写有关的随笔、教学设计、论文等。

2、对学生的阅读现状有所改善,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有提高,教师的阅读教学效率有提高。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开题报告 篇2

一、创设情境,为学生搭建自主阅读的平台

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体,教学中应以促进学生自能学习、自主发展为宗旨,以大语文观为指导,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在教学中,我注意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伙伴,让学生愉快地学习。

1. 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学生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不同,对文本内容的喜好程度也不同,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那部分内容进行重点阅读,将会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例如,教学《未来我们怎样出行》一文,有的学生喜欢“海底列车”部分,有的喜欢“地下飞机”部分,还有的喜欢“公交飞碟”,学生喜欢哪一种交通工具,就让他先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对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说得有根有据,学得有滋有味,收到了理想的阅读效果。

2. 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

在阅读中,学生读到动情处,有的喜欢大声朗读,有的喜欢静静思考,有的喜欢提起画笔,也有的喜欢带着自己的感受演一演。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来理解和感悟课文。例如,教学《三袋麦子》一文,老师问: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赞成谁的?为什么?如果是你,会怎样做?小朋友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有大声朗读体会的,有无声默读思考的,有三、五人一小组议论纷纷的,有翻资料验证的,也有向老师询问答案的。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多样性。教师从中相机指导、点拨、评述。

3. 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

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可打破原有有序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可以自由组合,选择学习伙伴朗读、讨论、辩论、表演,互相探讨,合作交流,共同解决疑问。学习伙伴之间情感上的距离拉近了,更容易爆发出思想上的火花。

二、改进思想,还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

教师在创设宽松愉快的环境后,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了,就会产生千奇百怪的问题和答案。此时,我们就应该把学生脑中个性化的见解和感受及时地释放出来。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激励学生学而有疑,疑则有异。在我们的课堂中,经常会出现这样几种现象:有时是问题还未解决已经下课了;有时是学生对讨论的问题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教师事先没有想到而无定论的;有时学生的质疑是与本课关系不大,解决起来费时,但确有意义的问题。当课堂中出现了其中任何一种情况,我们教师不要将问题搁置,也不要“快刀斩乱麻”下个定论,应采取存疑的方法,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给学生留下探索的余地,引导他们课后通过翻阅相关书籍、上网查阅资料、动手实践等途径去研究,留到恰当的时机交流解决。这样,尊重了学生语文实践中的感受,呵护了学生在语文实践中闪现的智慧火花,给予了学生自由阅读的时空,使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学习真正成了他们生命的历程。这样,学生才能学有动力,学有激情,学有创新,才能感到自己是个新知的发现者、研究者。

三、及时纠误,为学生指明自主阅读的方向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所说:“在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如果学生亲自去研究和发展某种东西,亲自去把握具体的事实和现象,那么这种驾驭知识的情感就会更加强烈。”只要学生积极参与就予以鼓励,不要怕学生失误,而是要千方百计找出其值得肯定的地方,给予恰如其分的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上进心。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才能促使学生的智能与情感和谐发展。

当然,学生虽然能够极其踊跃地发表个人的见解,但难免也有出错的时候,学生的理解往往与文本意义大相径庭,闹出一些笑话来。必须依赖教师的引导,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好自己的引导作用,还以《三袋麦子》为例,学生对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往往会引起争论。文本的意义在于告诉我们,生活要像小猴一样,善于计划。但部分学生会简单的理解为:小猪不对、小牛不对、小猴对。出现这种错误性的解读,老师要宽容,尊重学生的见解,允许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产生错误。对学生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对错误的解读不能不置可否,更不能为了课堂的活跃,对学生进行鼓励表扬,错就是错,要及时让学生明白错在哪里,告诉他们对这些话题不能简单的用对或不对来评判,

四、课外延伸,给学生开拓自主阅读的广阔天地

学习语文要更新观念,打开思路,应认识到课本以外的生活更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语文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教材,教完一篇课文后,应该赋予文本更多的内容,要让学生把学得的知识或经验用于实践,要在学生的学习中注入新鲜的生活源泉从而“盘活”知识,在实践中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例如,在教学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后,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描写夏天的诗,上课时,请学生把这些诗介绍给大家。这样,不仅巩固了已学到的内容,而且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教育家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

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篇3

【关键词】语文;自主阅读

一、实施过程及措施

1.选编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

《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这么大的阅读量应怎样得到保证?学生应阅读、适合阅读哪些材料呢?国家课程标准虽在“附录”部分,提出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但推荐的读物太少,太一般化,缺少层次性,为此,我经过反复研究,认为理想的小学生课外阅读课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1)诵读类。包括古诗词、中华经典语录、现代优秀诗文的诵读。像《唐诗三百首》、《小学生必读古诗词80首》及里面的补充诗词240首、《三字经》、《小学生优秀作文》、《名人名言录》、《常见歇后语》等宜在晨读课、语文课及各种活动课中,让学生吟诵、熟读,以积累语言材料,形成语感,接受传流文化的熏陶。长期坚持,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名著类。课程标准提出了应该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要求,这一点我们很多学校和老师还认识不够,实践不足。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让学生阅读名著,和大师对话是一个最好的学习语言、进行精神提升的途径。我们列出的必读书目是《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国儿童文学50年精品库》——童话卷、诗歌卷、散文卷、科学文艺卷、小说卷、故事卷;少年侦探易拉明科学探案系列——《神秘的脚步声》、《神秘的草房子》等10本;世界著名少儿历险故事丛书——《奇境历险》、《绝路逢生》、《鲁滨逊漂流记》等6本;《中国儿童阅读文库》——小说篇、古诗词篇、散文篇;世界著名神话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

(3)浏览类。指时文、报刊、网络的阅读。学生毕竟生活在现代生活社会中他们不仅应该接受传统的文化、人类优秀文化的熏陶,也应该感受身边的生活。老师应该把引导学生阅读报刊、网络作为自己的教学任务之一。如果能让学生养成阅读报刊的习惯,那么语文教育就成功了一半。主要报刊有《小学生文摘报》、《学生天地》等。

2.举办读书成果展览会

(1)剪报本——每生用厚16开白纸自己装订成几个剪报本,可根据各人的兴趣爱好,把自己从报刊中看到的最喜欢的内容剪下来,分门别类贴在这些本子上,每张报都要尽量做得精美别致,比如加上标题,在四周添上花边,或在适当处加插图或加一段读后感。

(2)摘记本——每生准备一个厚硬皮本,专门摘记从课外书报中读到的重要信息,如好词好句、名人名言、格言、谚语、歇后语、古诗词知识、写作知识、对联、8字成语、文学常识等等。同样,学生要精心制作每一页版面,做到图文并茂。

二、取得的成果

1.初步改变了课堂教学方式

自主阅读的研究与实践,改变了我们班级的课堂教学面貌,教学方式产生了变化:一是变被动接受为积极阅读;二是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静态的讲授过程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开放式动态教学;三是变学生呆板消极的学习行为为主动的动手、动口、动脑的灵活的学习过程,从而使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

2.学生的素质得到良好培养

(1)自主学习兴趣得到一定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不管是本班教师还是带课教师来上课,都有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学生学习兴趣浓,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主动学习知识的欲望强烈,课堂气氛较活跃。

(2)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一定培养。好些学生不仅爱学习,而且会学习,他们课堂上善于向老师提问,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课堂上,学生不需要老师多讲,自己提出问题,通过查工具书,同学之间开展讨论,对知识的理解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3)学生个性得到一定发展。由于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学习和交往的主动性、自信心得到增强,他们不仅向同学挑战,还勇于向老师、辅导书挑战,课间、课上学生会向老师提出很多问题,甚至对老师的看法、结论、辅导书的答案提出意见。他们喜欢追求与众不同的答案。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打算

(1)主体性教育思想和理论作为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内涵丰富深刻,在实践探索中,我对理论的认识和把握有待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在学校课程、教学、德育管理中,如何体现主体性教育思想,还缺少深入的思考。

(2)在研究的方法上,我更多地使用行动研究法,强调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总结和提炼。但是,由于我研究经验的局限和平时工作强度的影响,疏于对研究过程的记录、总结和反思。

(3)我对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不够,学法指导还不够。一些长期被动接受的学生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引导和督促。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开题报告 篇4

实施方案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课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是我市教科所批准的立项课题,经过有关领导专家的悉心指导和课题组的精心筹备,今天正式开题。我代表本试题研究组向大家宣读本课题的开题报告及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及本研究课题提出的背景

对今天的学生来说具备自我学习、自我知识的更新能力远比掌握新知识更有积极意义。教育工作的中心必须从学生掌握知识转移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来,着眼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传统教学教师以传授知识为教育目标,以教材为本,通过教师讲解把知识硬往学生的脑子里塞,其实大部分学生根本没有接受。这种教学缺陷十分明显,在教学中学生很少参与教学活动,不懂知识的由来,只靠死记硬背,很少动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主动性受到限制,因此,教学必须改革,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新课程改革以来,自主学习已成为教师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自主学习提倡学生主动、积极的构建知识,改变传统教学中被动机械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实施自主学习的关键所在。我们不能只讲究传授了多少,而应该把学 1

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教师的教学方法作为研究内容。

二、本课题研究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

《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提出“任务型”教学要求,它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本课题着重解决薄弱学校学生“会学、乐学、学好”的问题。研究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评价”的能力培养策略,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变封闭、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方式为开放、主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营造宽松、民主、平等的育人氛围,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评价的过程中获得终生发展的能力和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建设农村乡镇学校有效的教学模式开辟一条道路。

三、本课题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

1、希望通过课题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形成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双主”并重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展示自尊、自信、自律这一进取性人格精神,使学生由被动学习改变为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四、研究目的和内容

新课程提倡学生不仅要学会,而且要会学,做学习的主人。故课堂教学必须进行革命性的改革,必须高举“自主、合作、探究”的大旗。但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地处柳林北山,虽有五十四

年的历史,但地处偏僻,学生来源于分散的自然村,知识基础薄弱,学习方法陈旧,基本处于被老师牵着走的局面,致使学校后进生面很大,教学质量处于低谷。为此,学校要进行一次空前的改革,首先解决学生自主学、自动学的问题:

1、中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

2、制约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

3、自主学习与课前预习性作业的布置与处理;

4、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构建;

5、自主学习课后作业的布置与处理;

五、研究步骤和方法:

(一)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2.5---2012.12)

(1)组建课题研究小组,完成实验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论证工作;

(2)根据课题研究工作的需要,对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进行培训,组织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讨论、理解、熟悉课题研究方案。

(3)确定课题研究对象:成家庄中学七年级、八年级全体学生。

2.实施阶段(2013.1---2013.12)

(1)按照实施方案全面实施研究工作,编制自主教学方案,开展自主教学实践;评定自主教学效果,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撰

写论文。

(2)达成目标: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指导他们主动地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统一协调,通过行动研究构建“中学英语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3)实施原则

民主、和谐、平等原则;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耐心辅导热情关心、支持、尊重人格,不歧视,不偏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主动参与原则: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正确的自主意识,让他们在情感方面先自主起来,其次,积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励和督促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尝试自我学习的方法,节奏和进程。

自主学习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氛围、体现自主、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读、自己感受、自己观察、分析和思考,从中明白事理、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尽可能地摆脱对教师和他人的依赖。

评价原则: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评价,以激励的方式评价学习,我认为,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达到学习目标,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因此应采用多样的方式:

(1)学生自己评价;

(2)学生自己和老师的评价;

(3)学生自己、同学和老师的评价;

(4)学生自己和同学的评价。

3.总结阶段——(2014.1---2015.12)

采用阶段评价学习和最后总结相结合,在实施阶段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合课题研究,懂得重点成果,汇编优秀教学设计、案例、教师研究论文和自主学习成果,形成课题研究的总结报告。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与该题相关的基础理论,应用理论资料,及时进行分析、整理,并接纳和运用新的相关信息,结合学科教学实际,探究学科课程创新教学策略。

(2)行动研究法:运用这一方法适时调整计划,采取相应行动,不断观察、反思,逐步推进研究。

(3)经验研究法:在自主、创新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自主、创新教学资料,针对有关教学现象,进行调查、分析、抽查、概括,得出科学性结论,并撰写成论文和课题实验报告。

六、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1、课题负责人;

王翠娥 中教高级教师,本科学历,负责对课题的启动,课题计划的制定。确定研究对象,范围,方法,主要内容。

2、课题组成员:

穆宝金: 中教一级教师 研究生;梁艳:本科学历。负责对《学生自主学习现状调查报告》的填写

薛耀珍:本科学历。

负责《学生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论文撰写。

张贵照: 中学高级教师,专科;刘彩凤:中教二级教师。负责《学生自主学习内动力》论文初稿。

柳英芳:中教二级教师,本科学历。张海燕:本科学历。负责调查“制约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撰写《制约学生自主学习因素》的调查报告。

刘美琴:中教二级教师,本科学历。杨娜娜:本科学历。负责对《学生持久自主学习方式》论文的撰写。

杨娜娜、梁艳、刘彩凤负责记录整理相关材料,论文。

七、预期成果

1、研究报告

2、教学案例集

语文高效阅读能力培养开题报告 篇5

开题报告

青州市逄山初中课题组《推广高效阅读,为语文课改提速》

“语文高效阅读能力培养”子课题

《推广高效阅读,为语文课改提速》

开题报告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阅读“是人们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一项传统的语文学习活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的激增使社会对阅读的要求不断提高,如何在短时间内高效快速地进行阅读以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已成为现代人学习、工作甚至生活中的一个非常突出并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当前小学语文教材与教学改革已进入实质性阶段,阅读与作文教学在教材改革中提到一个新的位置,进几年,随着学生的读书积极性大有提高,阅读量大有增加,学校、家长越来越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然而阅读方法的改革至今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国家教育部新出台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课外阅读总量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默读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据调查,目前,绝大多数的学生不到这一要求。多读需要时间,在时间一定的前提条件下,阅读速度便成为能否达到“多读”目标的关键因素。“写作”普遍成为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难题,错别字突出,语句贫乏,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经验突出的一点就是“多读多写”、“多读多得”。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多读,多积累,才能多写。

当前许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青少年的阅读。美国实施“美国阅读计划”,要求3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周阅读25本书;日本在青少年中开展“每天晨读10分钟”的活动;以色列向青少年倡导3句话:“书本是甜的;知识和智慧是谁也抢不走的;学者最受尊崇。”陪孩子进书店,给孩子订报刊,是国外许多家庭教育孩子的重要途径。国内语文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快速阅读与写作的研究与实验。有志之士还成立了从事阅读与写作基础理论及其教学实践专业研究的社会团体,对“快速阅读”、“快速作文”课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及推广工作。一些研究者在快速阅读或快速作文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操作方案,有的已出版了专著。阅读方面如《实用快速阅读法》(程汉杰著)、《快速读书法》(潘意敏、庄佩敏编著)、《全脑速读记忆法教程》(王学贤、尹炎编著);写作方面如《实用快速作文法》(杨初春编著)、《快速作文真法》(快速写作研究院编著)。毋庸置疑,这些研究都将对汉语的阅读和写作起到积极的引导、促进作用。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材料和一定的理论基础。但以往研究较多的是写作,后来又转向了阅读,把阅读和写作的关系说的是非常重要,但一研究起来,又把它们割裂开进行。我们的研究强调在阅读基础上的写作,在写作导引下的阅读。以往的研究或是理论工作者进行的偏重于纯粹的理论研究,从心理基础、生理基础、语言学基础上进行了许多探讨,也得出了一些结论,但能否指导实践以及指导的如何却少有具体而能叫人信服的实例;或是一些教学一线的教师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活动,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却缺乏理论的支撑,往往成为某个教师的活动,难以成为教师群体的实践活动。本课题的研究试图在理论的指导下,以实践为主线,对学生进行整体的研究,着手建构学生阅读与写作的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框架和可供实际应用的操作策略。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有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快速阅读与写作是开发时间资源的利器,有利于智力开发,有助于尽早获取知识,有利于尽快获得知识,有益于多获取知识,对学习效率的提高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是成才的催化剂。

(2)有助于教与学的双向提高。我们的研究既是寻求培养学生适应现代化生活所需要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方法和策略,又是寻求培养教师创新能力的一种尝试,希望借助于本课题的研究,达到师生能力的双向综合提高。

(3)本课题研究力图寻找在理论指导下的阅读与写作的实践应用方式、方法和策略。期望找到一种适宜于教师群体可大面积进行的在理论指导下的阅读策略与快速写作的方法。

(4)本课题研究将试图解决长期以来阅读研究与写作研究相互割裂的状态,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建构阅读与写作的合理的教学融合形式。

三、理论基础与课题界定

本课题研究力图寻找在理论指导下的阅读与写作的实践应用方式、方法和策略。期望找到一种适宜于教师群体可大面积进行的在理论指导下的阅读策略与快速写作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将试图解决长期以来阅读研究与写作研究相互割裂的状态,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建构阅读与写作的合理的教学融合形式。

“快速”,快与慢是相对的,我们的研究,是指阅读速度在小学每分钟150字的基础上,提高5—10倍。写作速度在小学40分钟300字基础上,提高速度1.5—4倍。“快速阅读与写作”和“传统的阅读与写作”不同,它致力追求的是灵活运用,善于开拓进取的创造性的阅读与写作。“快速阅读”。包括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我们的研究是课内以指导方法、探询策略为主,课外以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为主,重在课外阅读。“快速写作”。包括课内写作与课外写作两部分,课内为主,课外为辅。

以实践为主线,以国内外已经取得的成果为依据,在阅读与写作的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实验研究范围在小学3-6年级学生。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高效阅读内容与方式的研究、提高写作技巧与能力的研究两大重点。具体如下:

a、单项速读训练,以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为重点,并在此基础上巩固和提高理解率,进行大量阅读。

b、将速读与精读相结合,使学生对所读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全面提高阅读能力。c、将速读与口语表达、写作相结合,在提高阅读速读和阅读质量的同时,进一步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d、读写相关因素的研究(读与写与听与说)

e、快速阅读、快速写作的检测及评价

五、研究目标

1、建构较为完整的在理论指导下的“快速阅读与写作”的实践体系和可供操作的适合于中小学实际的检测及评估方法。

2、构建能为教师群体可借鉴的阅读课、写作课的实际操作方法和策略。

3、进行读写相关因素的实践活动与研究,建构读写的相关原则。

六、保障措施及实施策略

1、可行性分析。我校根据我校师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实验;部分教师积极从事阅读与写作课的研究和实践,初步形成了一套有自己特点的阅读与欣赏、快速作文教学方案。学校有一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他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这次吸收到课题组的就有他们中的佼佼者,他们中许多人的论文或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或获得不同级别的奖励,具有一定的研究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同时,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信息时代,时间的价值越来越被人们珍惜,知识的价值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习就再也不仅仅是小孩子和青年人的事了,而成为伴随人一生的任务。“活到老,学到老”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并解决的课题,“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是新世纪对个人和社会的共同要求。所有的机构和团体都应当成为学习型组织。这正是快速阅读与写作发挥其功能和作用的时机。

2、加强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收集资料由专人负责。研究过程中的计划、案例、专题会议记录、图片、录像、实录等要及时收集、及时整理。

3、加强培训。组织教师认真有关理论。向教师推荐和提供相关的理论书籍,要求教师每年必须阅读一本理论专著,教师每学期必须记一万字以上学习笔记。每学期撰写一篇有相当价值的教学论文。

4、从转变观念入手,把转变观念贯穿培训的全过程。要根据课程的实施的不同阶段及时地给教师以指导。以专家讲座、指导与教师在实践中自己摸索自己总结提高相结合。派出教师外出学习、研讨、观摩、参观,学习外地经验。

5、课题组每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及时研究解决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每学期召开一次大型的校内研讨会。

6、加强图书室、实验室的配备,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赢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7、制定制度,加强过程监控。学校将制定《科研管理条例》,《奖励科研教师的办法》等规章制度。将教师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时间纳入工作量,对在科研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予以重奖,并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加强过程监控。课题组每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及时研究解决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每学期召开一次大型的校内研讨会。学校领导深入到老师中去,深入到学生中去,深入到课堂中去,不断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及时予以解决。

七、研究的方法

教育调查法:对拟定进行实验的年级,采取普遍调查、问卷调查、访谈调查与个案调查等方法,了解实验年级阅读与写作的现状。通过调查,掌握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

经验总结法:我们将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在各个不同的阶段,运用经验总结法,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课题研究过程的回溯、追因,对本课题的教育实践进行分析概括,全面、深入、系统地揭示经验的实质,得出对本课题的理性认识,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找到可以运用和借鉴的规律性的东西。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开题报告 篇6

蓟县中小学教师第五周期继续教育校本研修

论文题目: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课外阅读课题负责人: 李旭敏工作单位:蓟县第七小学时间:2014年3月

《引导学生自主课外阅读策略研究》

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课外阅读

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目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自由阅读,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阅读、儿歌、童谣和古诗。要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目标,六年内不少于140万字,在积累语言材料的同时,积累文化。

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是语文学科开辟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透过丰富多彩的读物内容,学生将吸收精神养料,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学生还能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读写能力,对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有重大的意义。

为此,《语文课程标准》作出指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教师要拓宽阅读的范围,不光是学习哪篇课文就阅读与之相关的一些书籍,还要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阅读的书籍。目前,在课程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对儿童的阅读日趋重视。近年来,我校积极地开展了各种阅读教学活动,加强了对阅读教学的探索和研究。

为了增长他们的知识,丰富他们的心灵,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我提出课题《引导学生自主课外阅读策略研究》的研究,将促进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有一定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学习是一个人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小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一种学习行为,同样也是各建构主义学习观所提出的这几个因素,为此,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过程中,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可以提高语文课外阅读效益,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于“自主建构”的观点,在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中,应由过去注重教师的“外部输入”转变为关注学生内部动力的生成,强调如何使学生想读,如果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形式与学生的心理需求有相似性,就能使学生产生共鸣,激发起阅读的动机,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各不相同,其阅读的兴趣、理解的能力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必须以此理论指导创造条件满足各个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

1.课外阅读是“终身学习”的需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积极

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发现和学习新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2.课外阅读是学生能健康成长的需要,往往导致学生性格上碧辟忧郁,急躁畏难的情绪日益严重,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3.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博览群书的人,比孤陋寡闻的人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为将来自学更多知识和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4.丰富学校文化底蕴的需要。校园文化需要有文化内涵的环境,文化环境需要有思想修养高、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教师和学生)。大量健康的课外阅读,就是学校文化建设、培养有文化底蕴的人所必不可少的实践活动。

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把阅读作为语文教育的重心,探索并完善阅读教学体系,尤其是探索如何有效地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促进语文学习的全面进步。

三、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

(一)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为了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全面了解本校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以及家长的支持态度,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为此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形式采用问卷调查,采用每生一份“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分析表“进行摸底问卷调查,并根据全班40名学生上交的40分“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分析表”,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研究。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特点,发现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并对家长提出中肯的意见,希望家校形成合力、得到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关注,齐心协力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自觉阅读习惯。

(二)制订并形成课外阅读活动体系

为了保证课题得以系统有效的开展,结合语文的“大阅读”活动的契机,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为核心,探索课内校外为两翼的大阅读教育模式,形成我校的阅读特色,精心制定了课外阅读活动方案,并要求每班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本班实际和学生年龄特征制定班级阅读计划。周密的课外阅读计划的制定是活动开展的先导环节,无疑对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读书愿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是本课题扎实有效开展的先决条件。

(三)围绕课题计划扎实有效地开展阅读活动

1、指导学生选择健康的、有益的课外读物。

课外阅读好处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的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所以指导学生正确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

①统一指导的读物。一是要充分利用好与我们现行教材相匹配的自读课本。在课堂教学

中,我相机渗透,点拨学生阅读书中与课文相关的文章。

②支持学生自由选择读物。对于学生自由选择的读物,给予宏观上的指导,教会学生选择内容积极的读物阅读。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家庭、查阅资料、亲临书店、网上浏览等方式搜集了大量适合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目,推荐给每个学生。

2、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①运用迁移,指导学生把从课堂学到的理解词句、概括内容、归纳中心的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去,培养自己运用知识、独立思考和理解、归纳、概括的能力。

②教给学生“三读法”:一是浏览性的泛读法 ; 二是进行速读训练法;三是品味性的精读。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好词佳句,像人吃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需要反复地读几遍,甚至熟读成诵。

3、教给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

①是圈点勾画。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如用“。。。”“?”符号分别表示重点词句、疑难困惑等。

②是作批注。即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可以品评谴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谈谈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还可以指评原文的纰漏等。

③是写读书笔记。可作摘抄、编提纲、写体会。

④是做卡片 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鼓励学生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断、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以随身携带,随时翻阅、背诵。

⑤是进行再创作,包括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形式。

4、指导学生学会积累

即教会学生做笔记。俗话说:好脑袋不如个烂笔头。

①是眉批笔记。在阅读时随手进行,把读书时产生的心得、评语、疑问等随时写在书页的空白处。

②是摘录笔记,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断摘录下来。

③是提纲笔记,将原来较长较深的书或文章用提纲形式摘录下来。

④是写心得体会,也就是读后感,把读书时的心得体会写成短小文章保存下来。

四、课题研究目标、内容及预期创新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大量阅读,学生能感知丰厚的感情语言材料,增强语言沉淀,提高读书能力。透过丰富多彩的读物内容,学生将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学生还能增长

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读写能力。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在确立“注重农村小学课外阅读,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课题后,我们采取多层次、多侧面的系统综合研究,着重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家庭学等多学科、多角度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进行全方位的研究,着力构建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具体操作模式,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研究

(2)小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的研究

(3)小学生课外阅读途径的研究

(4)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研究

(5)小学生课外阅读情感的研究

(6)小学生课外阅读评价的研究

五、研究方法和手段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通过研究开展实践活动,并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

2、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对于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活动。

3、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切实可行的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方法与经验。

4、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资料,参考或直接应用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寻求理论与实践创新。

5、实验法。设立实验班,实施研究方案,在实验中完善理论,最终形成系统理论

(二)研究手段:

以观察纪录和案例分析手段为主,辅以网络、问卷、访谈调查等手段开展工作。

六、研究时间安排 本课题计划时间为两年,总体上分为准备、探索、提高、总结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3月—2014年4月)。

第二阶段:探索阶段(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

第三阶段:提高阶段(2015年9月至2015年12月)

第四阶段:结题阶段(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

七、课题研究的结果与结论

(一)课题研究的效果

课题产生源于教学问题,课题研究直面于教学实践,如今课题业已结题,那么如此较大研究的课题给自己和同行带来了什么新经验,好方法呢?结果印证了当初假设,有效地开展课外读书活动,让学生有书读,会读书,让学生读好书,好读书,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课外阅读方案,学生在你的指导下会乐此不疲地读书,改变语文课堂现状,提高语文成绩将指日可待。如我在所带的教学班中开展了课外读书实验,前后对比,大相径庭,之前学生不爱读书,不会读书(走马观花,强迫型,无笔记,不思考),读书无效果,语文课堂教学时学生知识窄化,阅读能力偏低,语文成绩极不理想;而之后,学生初步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对读书较感兴趣,有自己的读书方法(如能作简单的批注,会抄摘和引用一些词句)发现在课内学生视野开阔了许多,特别习作质量明显提高,语文成绩也有上升。总之有效开展课外阅读,能增强学生语感,积累语言,扩容知识,有效地促进课堂语文学习,提高语文素养,同时也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开展第二语文课堂,从事科研的所思考的问题之一。

(二)课题研究的成果

以前视课题神秘莫测,危不可及,何为研究,这就是研究,工作之余,潜心投入,采取文献阅读,书斋研究,网络浏览,即学习理论,考证数据,深入探访学生,问卷测试,采撷蓝本,把所带教学班建设书香班级,创立图书角,开展多种课外读书活动,汇聚点点滴滴研究之得,融合理论描述,总结提升,一路不辍劳作,避免了随意性,形而上学的研究,一年的专题研究中,心系语文课外阅读,进行了大量的教学反思,进行叙事研究,个案分析,提出了科学假设,进行科学预测;采用实践检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经历了课堂实践、经验积累,理论概括,论文撰写,报告结题等环节。学生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调查报告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采取了多种方法解决,如创设情境法、引导阅读法、激发兴趣法等等。

(三)完成论文《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课外阅读》

参考文献:

运用现代化手段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以语言表达能力提高阅读能力

浅谈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让学生在阅读中擦亮情感的火花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语文阅读教学

浅论低年级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阅读自主探究的能力 篇7

一.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思考, 让其主动探索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一同探讨、发言, 学生学习的主体, 是以参与性、自主性、趣味性、创造性为特征,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形式, 完成教学过程。在学习的时候, 可以先提出学习任务,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教师在巡视中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 对学生遇到的难题相机进行点拨指导, 了解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以便于“以学定教, 顺学而导”, 适时调整教学,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 及时关注学生的“闪光点”, 适时鼓励学生,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时候, 可以先出示自学提纲: (1) 划出不理解的词, 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小组互相检查朗读课文的情况, 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长句子的停顿, 纠正对方读错的地方。 (2) 小组共同分析、讨论生字字形, 说出字的特点, 明确怎样记住它们, 组词书写并速记。 (3) 边读边想, 然后在小组交流:课文讲了鲁迅先生的什么事?你觉得他是个怎么样的人? (4) 小组再齐读课文, 讨论课后思考题, 并用横线在书上画出来, 不同之处展开争论, 统一认识, 并根据文字的说明, 试画出示意图。 (5) 自读课文, 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结合上下文同桌共同讨论或查资料解决, 再不能解决的词句, 作上记号课后查阅资料或当堂请教老师。 (6) 自读课文, 画出自己读后总的感受或体会, 并从文章中找出依据举例说明, 有感情朗读打动同桌。

教学中, 教师要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 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引导学生沉心静气与文本对话, 在自读自悟的的基础上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中深入学习。我校王业松老师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轻松幽默的语言, 引导学生喜欢发言, 发言中妙语连珠, 课堂成为学生语言思维碰撞的地方。

二.讲究方法, 不断探究

要让学生满怀激情地投入到阅读中去, 不断地进行探究, 讲究一定的方法, 有一定的程序, 效果会更好。比如: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 由小组推荐代表上讲台交流小组探究学习过程, 介绍学习方法, 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相机了解学情, 适时引导, 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理解文本内容, 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 领悟文本的表达方法, 积累文中的优美句段, 并能有感情地朗读文本。同时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 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体验,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1.指点迷津, 解疑释惑。韩愈说:“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当学生在学习探究中遇到问题, 或者在讨论交流中产生分歧时, 教师就应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对问题进行归纳梳理, 适时引导, 拨云见日, 为学生指点迷津。

2.参与实践, 学以致用。这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它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 形成语文能力, 激发创新思维。讲究教学方法的同时, 要合理地进行整理和归纳。要处理好课文的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一般来说, 可以按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要从整体着眼, 进行词、句、段的教学, 注意各部分的内在联系, 使学生对整篇课文有比较完整、深刻的理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 文中第一段讲到伯父鲁迅先生受到许多人的崇敬和爱戴, 当时我很诧异, 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后面的第二、三、四、五段就通过“谈《水浒传》、讲‘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四件事来反映了伯父的品质, 并在篇末作出结论“他为自己想得少, 为别人想得多”。这样既总结了全文, 又点明了中心, 其实也就是伯父为何受到这么多人爱戴的原因。常言道:“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要真正学好语文, 课内外的结合必不可少。在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由“学会”到“会学”, 鼓励他们运用课内学到的方法进行课外阅读。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表达方法, 鼓励他们在习作中尝试运用, 从而实现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

三.以人为本, 促进自主探究

“以人为本”是说在教学的活动中处处以学生为本,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我们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应以学生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课堂, 应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人。教材只是一种凭借, 教师不能局限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 而更应关注学生的发展。所以, 在教学中, 教师关注的重点应该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据此找准教学起点, 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 鼓励他们讨论交流, 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尊重他们的多元感悟。教师充分发挥组织者、参与者的引领作用, 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构建学科知识, 提高语文能力, 发展创新思维。现代教学认为, 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的教学活动, 在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中构建学科知识。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符合这种理论, 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旋律。

由学生主动获取, 才能变“学会”为“会学”, 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 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领悟到的学习方法解决语文实践活动中的问题, 更强调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重要性。因此, 教师应该摒弃繁琐的条分缕析, 挣脱结论性学习的藩篱, 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关注学法的指导, 引导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中获得学科知识, 锻炼语文能力, 提高语文素养。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 教师要引导他们在学习的全过程中能动、创新性地认识世界;学生又是自主发展的主体, 他们具有主体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 必然会加深自身的改造与完善。这一论述告诉我们,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学校教育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参与者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通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走进他们的心灵, 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和思维活动, 引导学生把学习过程变为主动探索和意义建构的过程, 从而实现把学习内化为学生的自觉需要,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实践能力, 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境界。

实践证明, 阅读教学中,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 用适合自己和方式方法进行学习, 其探究的欲望会越来越强烈, 他们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就随即增强, 这样, 就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研究性阅读强调的是将课文中所获得的知识、思想和益友的经验加以综合, 从而加深感悟, 并内化为个体生命经验的一部分。”它要求的不止是背诵、理解和复述的能力, 还有获取和应用信息、语言的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它强调培养的是个体生命的探索激情, 好奇心和责任心, 自主意识和合作精神。提倡研究性阅读教学就是要求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研读, 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觉语言蕴涵的美, 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既对作品内涵有深刻的领悟, 又能融入自己的情感去创造性的理解, 达成理性和感情的逐步统一。

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 篇8

一个热爱读书的民族一定是一个强大的抑或是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民族。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主要渠道,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每个民族的文化传承相当一部分必须靠阅读来完成,民族的精神、文化、智慧很多时候是在阅读熏陶、浸染中习得的。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语文能力是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形成的,而语文素养是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长期过程中积淀而成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要少做题,多读书。

二、实施过程及措施

1.确定学生课外阅读书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这么大的阅读量应怎样得到保证?学生应阅读、适合阅读哪些材料呢?为此,我经过反复研究,认为理想的小学生课外阅读课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1)工具诵读类

包括古诗词、中华经典语录、现代优秀诗文的诵读。像《唐诗三百首》《小学生必读古诗词80首》及里面的补充诗词240首,《三字经》《小学生优秀作文》《名人名言录》《常见歇后语》等宜在晨读课、语文课及各种活动课中让学生吟诵、熟读,以积累语言材料,形成语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长期坚持,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经典名著类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让学生阅读名著,和大师对话,是一条最好的学习语言、进行精神提升的途径。我们列出的必读书目是《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神秘的草房子》等10本;世界著名少儿历险故事丛书——《奇境历险》《绝路逢生》《鲁滨孙漂流记》等6本;《中国儿童阅读文库》——小说篇、古诗词篇、散文篇;世界著名童话系列——《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童话365夜》;世界著名神话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国神话故事》《希腊神话故事》;《中国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中国童话故事集》《红岩》等。

(3)了解浏览类

老师应该把引导学生阅读报刊、网络作为自己的教学任务之一。如果能让学生养成阅读报刊的习惯,那么语文教育就成功了一半。主要报刊有《小学生文摘报》《学生天地》等。

2.举办读书成果展览会

(1)读书笔记展示

(2)课外古诗词背诵比赛

(3)选拔优秀活页作文进行奖励

三、取得的成果

1.初步改变了课堂教学方式

自主阅读的研究与实践,改变了我们班的课堂教学面貌,教学方式产生了变化:(1)变被动接受为积极阅读;(2)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静态的讲授过程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开放式动态教学;(3)变学生呆板消极的学习行为为主动的动手、动口、动脑的灵活的学习过程。

2.学生的素质得到良好的培养

(1)自主学习兴趣得到一定激发

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不管是班主任还是代课教师来上课,都有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学生学习兴趣浓,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主动学习知识的欲望强烈,课堂气氛较活跃。

(2)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一定培养

好些学生不仅爱学习,而且会学习,他们课堂上善于向老师提问,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课堂上,学生不需要老师多讲,而是自己提出问题,通过查工具书,同学之间开展讨论,对知识的理解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3)学生个性得到一定发展

由于在課堂教学中建立了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学习和交往的主动性、自信心得到增强,他们不仅敢向同学挑战,还勇于向老师、辅导书挑战,课间、课上学生会向老师提出很多问题,甚至对老师的看法、结论、辅导书的答案提出意见。他们喜欢追求与众不同的答案。

四、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打算

1.理论上

主体性教育思想和理论作为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内涵丰富深刻。在实践探索中,我对理论的认识和把握有待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在学校课程、教学、德育管理中,如何体现主体性教育思想,还缺少深入的思考。

2.方法上

在研究的方法上,我更多地使用行动研究法,强调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总结和提炼。但是,由于我研究经验的局限和平时工作强度的影响,疏于对研究过程的记录、总结和反思。

3.对学生的态度上

我对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不够,学法指导还不够。一些长期被动接受的学生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引导和督促。

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实践和研究中要不断加以解决,加强学习,调整和完善课题研究,提高研究质量,同时进一步寻求有关专家的指导,借鉴同类研究成果,力争使我的研究更富有成效。只要不断地思考、实践、反思、探究、再反思、再实践,相信一定可以使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开题报告 篇9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课题的提出 1.时代的必然要求

1962年郭沫若先生为《人民教育》的题词:“我们从低段开始加强写字指导,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了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若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还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人可以写字,字可以显人,写字的意义远远超过练字本身。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说过:“小学阶段,除了要打好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劳动素质的基础,还要打好写规范汉字的基础,这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人写字一向很讲究,有“字乃人之衣冠”的说法。将字写好是每一个人的愿望,中国人就应该写好中国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又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基础工程。写字教学具有育人、启智、审美的功效。在未来的社会中,高素质的人才,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就是要写一手工整美观的文字,这是学生个人成长的需求,也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求。如果在小学时期为学生打下了厚实的书写基本功,养成良好的习惯,那就等于为他一生的顺利发展构筑了坚实的根基,学生将受益终生。目前,书法活动不仅在亚洲受汉文化影响的国家中方兴未艾,而且在世界各地都掀起热潮,作为龙的子孙更应该掌握书法,传承中国文化。2011版《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书写有着明确的要求,最根本的要求是“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要保证学生每节课有5—10分钟的写字时间。2.严峻的教学现状

围绕识字写字教学我们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了学生写字方面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

(1)写字姿势不正确。歪头写字;前胸紧挨这桌子写字;双腿交叉写字;扭着身子写字;一条腿压着另一条腿写字;双脚悬空写字;左手放在桌子下写字;一条腿正放,一条腿斜放着写字;将板凳两条后腿悬起来写字;等等。

(2)执笔方法不对。用食指第一节握住笔,用力过大,第二关节处获拇指第二节和食指第一节握住笔杆;捏笔手指与指尖的距离过近;小指外伸,等等。

(3)书写习惯不 好。写字习惯于用舌头舔笔尖;写字习惯用橡皮获手指擦抹;写字习惯把本子斜放;在桌子上方杂物;乱撕本子;写字不知爱惜文具,纸面不净等等。

从教师的写字教学现状分析,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问题之一:认识模糊,对写字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主要表现为:

1、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和写字教学虽连在一起,实际上教学中重识字轻写字的现象极为严重。

2、教学要求不严,学生写字习惯差。进入课堂,可以看到,学生写字时的坐姿和执笔方法非常糟糕。翻开学生的各科作业,仍有字迹潦草、行款不整齐、卷面不整洁等现象很普遍。

问题之二:方法单一,教学模式僵化,写字教学枯燥乏味。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并没有吹进写字教学的课堂。在写字教学中存在着模式单一僵化的现象。写字教学中“满堂灌”、“满堂练”的状况极为普遍,在写字课堂上常常是教师讲一笔,学生练一笔,或是教师大讲特讲书写技巧,学生却听得漫不经心,这样的的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3.导致问题的原因 【内因】

(1)儿童的认知水平不高

小学儿童虽然思维能力得到了不断的发展,正处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但是知觉的精确性仍然不够,知觉的分辨能力较低。比如在识字过程小学生只能记住字体的粗略轮廓,而对于字体非常细微的部分,如果没有教师的提醒或训练就往往会忽略。如自己的“己”,小学生在写时往往写成“已”或“巳”。又如辨别的“辨”写成“辩”。此外,还会将正确书写习惯与错误书写习惯混为一谈,不能分辨等等。(2)儿童不能长时间的进行有意注意

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是十分有限,要让小学生将注意力长时间地集中在摈除之前错误习惯,端正地坐在桌前认真的写作业、练字,小学生是难以忍受的。这也是儿童认知心理发展未成熟的外部表现。【外因】

(1)升学压力的阻碍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冲击,有的学校没有写字课,有的课表上虽有写字课,却形同虚设,常常挪作他用。学校、家长对练字这一问题认识不清。学校要求不严,片面追求升学率,家长望子成龙,能考上大学就行。(2)教师的影响

有些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也是只注重是否正确,而不在乎其书写质量,清晰度。久而久之,学生便养成了错误的书写习惯。一些老师的字更是歪歪斜斜,起不到应有的示范作用,怎么好意思去要求学生练字呢!(3)电脑时代的冲击

随着人们敲击键盘的速度越来越快,学生的字也越写越难看。据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人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多了。所以,我们必须从小学抓起,培养他们的规范的书写习惯。4.研究探索的空间

学生规范书写能力的培养等相关研究兴起于1986年,先后在硬笔书法家庞中华和著名书法艺术家、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先生的极力推广下,汉字书写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21世纪以来,不少教育工作者对规范汉字书写能力的途径和方法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齐齐哈尔市教研院郭立剑先生发明的写字教学创新“三度四适法”,被国家教育部立项为“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科研课题。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纷纷开展“规范汉字书写”的比赛,激发学生规范写好汉字,但多数活动只注重了比赛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规范汉字书写能力的培养过程研究。从我们陕西省和渭南市近几年的课题研究立项及研究成果来看,很少有教育工作者以规范汉字书写作为课题,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并把成果进行推广和转化。

(二)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1.什么是规范书写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写字教学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这里的“规范”,指的是把字写得合乎规则,遵循笔顺的规则,不写错别字,不改变字形、不添笔漏画,还要美观大方。

2.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写字应作为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它的地位不容忽视。因为它既是当今每个小学生应具备的一项语文基本功,也是一个学生对民族语言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是民族素质的一种重要体现。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书写规范汉字的方法,会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个性的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并对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创造性思维产生积极的作用。

目前,学生写字状况不容乐观,学生对练字没有兴趣。有人认为:现在是信息化时代,电脑可代替“写字”,还要练字干什么?其实不然,工具越是先进,对人的整体素质要求就越高。而写字,它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训练,它是一个形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质的过程,一个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学会做人的过程。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及科学文化素质都有极重要的作用。因此,急需去研究并形成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规范汉字书写的新形式、新途径和新方法。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标

1.通过学生写字习惯和写字兴趣的培养研究,探索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和激发学生写字兴趣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通过写字教学研究,改变单一的指导方式,形成有效指导书写的教学模式。

3.通过对不规范书写学生的矫正策略研究,寻求有效的转化策略,促进师生规范汉字书写能力的提高。

4.通过开展规范书写的评价研究,建立规范、科学的评价体系。

(二)研究内容

1.学生写字习惯和写字兴趣的培养研究 2.写字教学方法研究

3.规范汉字书写能力的有效活动形式研究 4.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的评价研究 5.不规范的书写矫正策略研究

(三)研究假设与创新

力争形成丰富的成果群,包括:调查报告、优秀课堂教学案例、教学反思、论文、学生规范汉字书写优秀作品汇编,规范汉字书写的校本教材等。本项研究属于应用性研究,着重解决实践问题,检成果水平的首要标准是实践效果:教学水平是否明显提高?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是否明显提高?学生书写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否得到明显提高?

三、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 1.收集和整理学生的家庭作业和校内作业,及时发现存在问题。2.帮助、指导学生掌握书写的基本要求,能够正确的、规范的进行书写。3.在检查学生的作业时,对其完成质量进行评价,优秀的作业进行展示。4.加强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教育,重点加强书写的工整性与准确性。5.经常与家长沟通,希望家长积极配合,在家督促孩子的写字习惯。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在研究前对自己所在学校班级访谈、调查、分析学生汉字书写的现状,为研究提供依据。

(2)文献研究法。针对调查中了解到的写字现状,从网上广泛收集和查阅资料,收集国内外以及全省教育教学专家已有的成功经验,对其进行分析和归类,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3)个案研究法。选取不同层次的学生(优生、困难生)作个案研究。(4)行动研究法。分组实施对比教学,边研究边实践,提高书写的规范性,提高学习能力。

(5)经验总结法。归纳、检测、论证,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三)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年(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拟定两个学期进行。

1.准备阶段(2013年10月1日——2013年12月底)(1)提交申请,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2)全面调查了解各年级学生写字的现状,素养发展水平,分析整理。(3)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拟定指导汉字规范书写的措施、方法策略,初步实践。

2.实施阶段(2014年1月——2014年6月)(1)确定实验对象,开展深入性的实践验证。(2)在教学中验证策略,以教学活动带动课题研究。(3)实验数据收集整理、对比分析。

(4)进行网络教研,发表文章,在线研讨,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对实验操作及时调控,定期请专家指导课题研讨。3.汇总阶段(2014年7月——2014年9月)(1)归类收集实验过程中各种资料、统计分析。(2)整理汇总实验成果。

(3)进行全面分析,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四、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一)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主要参考文献

近年来,南塘小学先后参与 “九五”“十五”“十一五”重点课题的实验,是陕西省科研兴校明星学校。积极申报了区级、市级、省级、国家级教育教学方面的多项课题研究,都取得了优秀的研究成果。

已经圆满结题的有:(1)陕西省基础教育“十一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信息环境下教师校本培训与评价研究》;(2)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四步一练”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3)区级课题《建构小学语文数学高效课堂模式的研究》。

准备结题的有:(1)陕西省教育学会2011—2012课题研究《减负增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与研究》;(2)陕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题《学科作业设计和实践研究》。

正在投入研究的课题是:(1)陕西省基础教育“十二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2)渭南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小学生规范书写能力培养研究》。(3)渭南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幼儿游戏教学策略研究》(4)临渭区2013年重点课题《《学科作业设计和实践研究》。

全校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小课题研究,已经向市级申报立项,比如史小英老师在做《小学生低年级学生规范书写汉字的策略研究》,田芳玲老师在做《小学生作文评价方式的研究》,闫小娟老师在做《小学音乐教学中民歌唱法的教学研究》等。

学校严格按照课题研究的规范化程序,坚持问题即课题,课题来自于教学实践,课题研究立足于教育教学。依据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课题组成员明确职责,按计划落实,收集整理,归纳小结,撰写阶段总结,定期召开课题研究阶段小结会。

各项研究已在全校乃至全区广泛实践应用,尤其是: 1.“语文预习:五读三写一补;数学预习:一读二学三思”

2.高效课堂:A、常规习惯培养策略(六会、四要、三定)B、运用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C、同题异构策略。3.“四步一练”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和优质课件。

这些研究成果对推动我区、我市教育教学、教研教改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南塘小学全体教师在积极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同时,认真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和学术水平都得到了切实的增强,在广大教师中树立了严谨治学的学术风气。主要参考文献:

1.2011版小学各学科《新课程标准》 2.于永正教学设计集锦和《教海漫记》 3.魏书生文献资料 4.窦桂梅评课艺术

5.陈淑龙:《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期刊】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3):115-115 6.叶献萍.小学素质教育教学的目标与方法[J].科教文汇(下半月), 2010,(09)7.雪.素质教育中如何处理教学中的几个重要问题[J].辽宁高职学报, 2009,(06)

(二)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 1.课题组机构 组 长:宁 艳

成 员:郗 莉、雷亚宁、陈 静、王莉、张维娜、席锋涛、王院丽、李 萍 2.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

上一篇:中班主题活动设计下一篇:学生安全自查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