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探讨

2023-01-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 也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高职院校目前已将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改革发展的新突破。

1 高职院校应如何与行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搭筑平台

政策的支持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 行业背景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动力, 企业的合作决定高职院校发展的空间, 高职院校应加强与行业企业建立合作。

1.1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存在的问题

(1) 动力不足:在实施工学结合的三方 (院校、企业、政府) 中, 只有院校一方因就业压力而有足够的动力, 而其他两方, 特别是企业, 因处于就业的需求方, 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 缺乏足够的动力; (2) 投入少, 多渠道筹资机制尚未形成: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渠道除了有限的政府财政拨款外, 主要靠学费收入, 而贷款和引进社会资金较少; (3) 办学形式单一, 为社会服务能力不足; (4) 没有实施工学结合的制度和具体措施, 不能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等。对工学结合运行的效果也没有建立适用的评价体系。

1.2 校企双方可以形成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

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 学校一方需要充分利用企业的物质和人力资源, 达到学生轮岗实训、顶岗实习的目的;而企业一方除了自身技能型人才需求之外, 在职工培训等方面对学校也有合作需要。由此, 校企双方可以形成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

在轮岗实训阶段, 由于学生在企业以熟悉企业环境, 提高基本技能为主, 学校应适当承担企业的培训成本, 并以学校为主加强学生的实训及生活管理。

在顶岗实习阶段, 由于学生岗位单一, 且能够参与实际生产, 企业可以以见习员工的身份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生活补贴和劳保措施。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各专业的特点, 已在北京、徐州、济南、济宁等地与企业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建立3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 涵盖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机电一体化、煤炭深加工等专业。

1.3 架构社会化的生产实训基地平台

一是创建工学结合新模式—企业进校。在重点建设专业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 即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 企业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 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 逐步加大校内生产性实训,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二是实行“一校多制”的内部运行新机制。利用学校资金和资源, 尝试新型的培养模式, 创办自主经营的实习工厂,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或实行“一厂两责”、“前校后厂”等管理机制。三是巩固社会化校外实训平台的“双介入”。通过校企合作, 使企业与和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就此渠道进行沟通交流, 发挥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 形成合力, 搭建互利双赢的平台, 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受益。四是承担社会性职业培训与鉴定任务的“服务外包”。校内实训基地除承担教学任务外, 还必须承担起社会服务责任, 包括技能培训、鉴定、大赛等任务, 直接面向企业职工的在职提高、转岗培训、社会人员培训以及待岗人员的再就业培训。五是引进企业项目入校, 通过实训基地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发项目。

1.4 进一步加强宏观管理, 保证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的政策完善

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的教育, 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与合作。“工学结合”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企业积极性不高。职业教育界人士认为, “工学结合”的突破点在制度上,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保证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的政策还不完善, 缺乏完善的政策和行之有效的制度来保证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 “工学结合”需要法律和政策环境对企业进行约束和驱动。政府对教育的干预主要通过立法和财政资助手段来间接地实现。如, 政府制定鼓励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 为企业参与“工学结合”、产学合作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授权地方政府对接收学生实习的企业给以相应的税收优惠。

1.5 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由政府组织、依

托行业、高职院校的公共实训基地, 进一步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的实训基地, 主要是为校内教学服务, 不对外, 在运作形式上较为单一, 不适合新形势下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所以, 需要改变原有的实训基地的模式和功能, 各地区应探讨如何通过政府、社会、行业、高校共同协作, 综合各方面资源优势, 发挥高校作用, 共建公共实训基地, 服务于高校、社会、行业。这种模式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与完善的关键在于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政策保障、资金保障、人才队伍建设及实践教学改革。

2 贯穿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 设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高职院校如何制定一个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尤为重要。人才培养方案在某种意义讲是学院和专业的“宪法”, 是学院建设特别是专业建设的主要核心内容。而要制定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就必须贯彻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

2.1 从分析学生未来工作岗位和岗位能力入手, 科学界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

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因此职业院校与企业应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

一是校企共同确定培养目标。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职业院校应该在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基础上, 针对市场和社会需求, 会同企业专家共同确定更为具体详细的培养目标。二是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的设置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 职业院校应多听取企业专家的意见与建议, 由校企双方共同确定实验实训安排、毕业设计等。三是共同确定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应有效整合学校教学资源。四是共同参与教学。学校提供生源、师资、校舍等教学资源, 企业提供工程师、高级培训师到学校兼课。

2.2 根据岗位能力的确定, 明确核心课程,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一是课程体系应以企业岗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作为配置课程和界定课程的依据, 按能力需求精简课程内容。课程体系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以能力训练为轴心, 淡化公共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限, 重新组合课程。课程体系应以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为目的, 以“必需、够用”为原则, 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约为1∶1。二是进行工学结合教学体系的构建, 应基于岗位职能精选教学内容, 基于工学交替选择教学形式。基于企业岗位职能要求, 以企业的生产技术为主要标准, 由学校和企业组织专家提出实践教学内容组建方案, 经论证后组织实施。三是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设计实践教学计划, 按基本技能、专业核心技能和岗位综合技能三个模块构建工学结合实践教学内容。强调职业导向性, 把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到所有实践环节中。

3 按照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 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关键是必须打破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在教学运行过程中要把工学结合的思想和理念贯穿在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

3.1 在确定主要教学内容基础上根据高职教育规律特点和企业的要求, 设计课程模块

模块化课程是在职业分析、工作分析和任务分析基础上得到的技能或能力模块, 再进行教学分析得到教学模块, 然后将教学模块按照职业需求的原则与教育规律进行组合、叠加形成课程。高职院校应从各专业毕业生的典型工作岗位出发, 总结出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 再从典型工作任务中与课程的内容, 推导出为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各门课程需要提供的技术能力, 然后本着知识够用、适用的原则, 总结知识模块。将工学结合贯穿于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课程内容的取舍与更新均严格按照职业群或行业、企业的特点与需要来确定, 并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进行调整, 注重增强课程的弹性, 兼顾理论和实践。

3.2 改革考核方式方法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以考察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毕业考试内容主要是学生自主设计、制作一件实用工件, 从中考察学生设计方案、操作技能、制作工艺和质量检查等方面的职业能力。这种评定方式有利于引导学生将主要学习方向转向职业能力的培养。我院对院级以上的精品课程实验实训考试的分数占30%, 毕业设计的论文及成果有校内教师和校外专家统一评定, 有些成果在省内获奖。

3.3 以“双证”制度为引领, 加强对学生技能的培养

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取得毕业证书, 还要获取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学校按照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 参考国家职业标准, 调整课程体系, 整合教学内容, 将相关职业技能要求融入到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中, 用证书推动培养模式, 推动教学内容的改革, 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学生通过结合所学专业进行职业资格能力方面的学习, 提前了解该专业的职业技能要求, 实现所学知识与企业需求的对接, 增强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

总之, 高职院校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及当地经济及社会发展需要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 真正做到校企合作规范, 资源共享。

摘要: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革已初见成效。文章着重探讨了高职院校在进一步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需要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改革

参考文献

[1] 张基宏, 等.高职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23) :35~37.

[2] 杨洁.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发达原因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13) :90~93.

上一篇:大型沥青搅拌站的使用管理及节能化管理下一篇:提高果树病虫防治效果的技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