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农村教育模式改革

2024-07-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论农村教育模式改革(通用8篇)

浅论农村教育模式改革 篇1

作者:王慧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第04期

摘 要: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实行国家统包、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的管理体制。改革开放以后,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改革现有管理体制,调动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办学的积极性,成为农村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1982年,河北省率先打破国家包揽的格局,在全省范围的对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被称为“河北模式”。对这一改革的缘起、改革的主要内容、改革的发展过程以及改革所取得的成效和影响进行全面爬梳,并对其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加以总结和反思。

关键词:20世纪80年代初;河北省;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评价

中图分类号: G5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378(2014)04-0072-05 教育管理体制,即国家组织和管理教育的形式、方法和制度的总称[1]749,它涉及教育系统的机构设置、职责范围、权利划分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包括教育领导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和师资管理体制,是教育系统得以运行的保障。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决定着农村中小学发展的方向和程度,是决定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和核心因素。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基础教育主要实行国家统包、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管理的体制,这一体制对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造旧学校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它突出弊端是县教育主管部门统得过多,管得过死,责任划分不清。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农村中小学经费的筹措、教学条件的改善以及落实民办教师的待遇等问题,要依靠乡政府组织群众去解决,而乡政府对学校的人事、财务、教学等又无权实施必要的管理,结果形成了教育主管部门无力办教育、乡镇政府无权管教育的“条块”分割现象,致使农村中小学许多实际困难长期无法解决,严重限制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1982年,河北省在全国率先打破国家包揽的格局,在全省范围内对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有学者称之为“河北模式”[2]178。本文对此次改革的缘起、主要内容和发展过程、以及改革取得的成效和影响进行全面爬梳,并对其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加以总结和反思。

一、改革的缘起

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将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同时,全会做出《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

龙源期刊网 http:// 问题决定(草案)》,提出了25条农村改革的政策,启动了农村经济改革。1979年,十一届四中全会做出《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建立健全农业生产责任制。到1981年,“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3]994。河北省农村也普遍推行了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提高,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广大农民深刻地感到没有科学文化知识难以脱贫致富,因此,他们迫切要求办好农村中小学,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的人才。但当时河北省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很低。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80%的劳动力在农村,1982年,全省文盲、半文盲占人口总数的1/5强,其中青少年文盲就有300万人之多[4]15,他们多集中在农村。更为严重的是,当时河北省农村中小学校发展陷入困境,步履艰难,突出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办学条件差。大多数农村学校破破烂烂,就连经济条件较好的藁城县还有300多间危房,课桌椅缺口3200多套,教学仪器、图书资料、文体器材除县城中学有一部分外,农村中小学基本没有

[4]16。1982年,全省中小学危房面积达98万平方米,课桌、凳缺口270万套,农村学校的教学仪器甚至一无所有,“黑屋子、土台子、泥孩子”就是农村小学的真实写照。

二,教育质量不高。1982年,河北省140个县中只有18个县基本普及了小学教育,小学毕业生的合格率在40%左右,初中毕业生的合格率仅为20%[4]15。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王 慧: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河北模式”及其评价

三,教师待遇低下。民办教师的待遇难以落实,在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教书与种田的矛盾使很多教师不安心教学工作,忙于耕种责任田,甚至出现了农忙时节不少“老师种地,学生自习”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工作。

多年来,农村基础教育实行国家统包、县级管理的体制,这一体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国家财力不足、责权划分不清等问题,一方面,国家包揽容易导致乡村干部、群众产生依赖思想;另一方面,国家教育投入不足,乡村干部想管也管不了,群众办学积极性不高。现行的管理体制不仅无法缓解河北省农村基础教育的“贫血症”,反而使农村基础教育陷入了恶性循环困境。

国家统包的管理体制和中小学低劣的办学水平,与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农民的脱贫致富的愿望相去甚远。如果不能尽快改革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摆脱这一困境,就会成为农村经济改革的羁绊,阻碍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和进程

龙源期刊网 http://

(一)改革的主要内容

1982年12月至1983年2月,时任河北省委书记高扬(1909-2009)先后到河北省廊坊、保定、衡水等5个地区的十几个县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倾听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办好农村中小学的心声,深入了解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情况。在全面剖析现行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利弊、汲取广大农村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他撰写了《关于办好农村中小学的意见》[5]129,主要包括八方面内容:

1.将小学、初中划归民办,即分别由农村社队负责办;高中、师范、农中、其他职业中学及每县

一、两所或三、四所作为示范的初中由国家办。2.取消民办教育的补助费,将这部分经费用于国办学校。

3.划归民办的中、小学原由国家支付工资的教师改为由社队发工资,连同原民办教师的工资,实行随学校所在社队农民收入“水涨船高”的浮动办法,或实行由各县规定最低工资限额,在限额以上随学校所在社会农民收入浮动的办法,或实行固定工资之外另外补贴奖金的办法,以提高教师的实际工资水平。原国办教师如果所得工资低于原工资(包括补助费、福利费)其差额可由国家补贴。

4.国办、民办的所有教师应实行普遍轮训、定期考核、淘汰和实行招聘的制度。每县都应创办师范学校,输送新的、高水平的师资。

5.民办中、小学的校舍、教具、图书、实验仪器及文体用品等,应迅速按国家规定标准修建和购置,其经费连同教师工资应采取社员公议,动用社队原有公共积累、提高社员生产提留比例及酌量增收学杂费等办法来解决。

6.农村社队都应组成教育委员会,由热心教育的、在社队有威望的人员参加,在社(乡)、队(村)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管理教育事宜。

7.国办高中、师范、农中、其他职业中学及示范初中(一般的可在高中内办若干初中班)应大量增加经费,用来改善教学设施及提高教职员的工资、增加奖励及举办生活福利事业。增加经费来源包括:增加省、专、县三级财政用于教育的经费份额;组织勤工俭学,县应给予必要的扶持及合理的照顾;酌量增加学杂费;奖励、表彰热心教育事业的人物捐资兴学等。8.国家对贫困社队所办的中、小学给予一定数额的经费补贴。取消现行补贴办法,实行补贴包干、一年一定的办法。

上述“八条意见”的核心是改革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即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概括来说就是:农村小学、初中归社(乡)、队(村)办,乡、村成立教育委员会;县集中办好高中、师范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和示范性初中;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小学、初中的办学经费由乡、村负责集资,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师待遇,对贫困社队所办的中、龙源期刊网 http:// 小学给予一定数额的经费补贴;高中、师范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和示范性初中的办学经费由省、地、县三级财政拨付,通过勤工俭学、酌量加收学杂费和捐资助教等多渠道增加教育经费,用来改善教学设施及提高教职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对全体教师统一考核、培训和聘任。

“八条意见”一经提出,河北省委、省政府便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并责成几个县制定具体的改革实施方案,选取14个县作为改革的试点,分期分批地进行改革。1983年5月20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印发高扬同志〈关于办好农村中小学的意见〉的通知》,明确指出“这是从实际出发的一项带根本性的改革,是进一步发展农村教育的必由之路。”省教育厅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全省农村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正式揭开了河北省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序幕。

(二)改革的发展进程

这次改革分为试点和推广两个阶段进行。

1.试点阶段(1983年5月~1983年9月)。为确保改革富有成效,在改革伊始,省委、省政府确立了14个县作为改革的试点。9月,省委召开了第一次农村教育改革座谈会,初步总结了14个试点县的改革经验,并拟定了《教育经费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办法》和《教师的考核、招聘和管理试行办法》,由省教育厅统一印发,指导试点县的改革。

2.推广阶段(1983年10月~1984年8月)。1983年12月,河北省委批转了省教育厅党组《关于全省农村教育改革进展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提出了“不搞一刀切,实行分类指导”的改革原则。1984年3月,省教育厅召开了第二次农村教育改革座谈会,推广了三河县多渠道集资的改革经验。4月,河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批转了省教育厅《关于乡村初中、小学管理试行办法》,规定“乡负责管理初中,也可以管理中心完小;村负责管理小学;联办学校由联办村共同管理。县教育主管部门除了办好直属的高中、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县师范、示范性初中及其他教育事业外,按照国民经济的发展计划,指导和帮助乡、村办好初中和小学。”并对乡、村教育委员会和县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作了明确的规定。8月,河北省教育厅召开了第三次农村教育改革座谈会,总结了各地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重点研究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筹集的问题。

到1984年8月,全省已有89个县基本完成基础教育改革的几项主要工作;其中30多个县的改革进展顺利,效果较好;49个县(市)不同程度地进行了筹集资金、招聘教师;还有2个县正在进行试点[4]17。

三、改革的成效和影响

(一)改革的成效

龙源期刊网 http:// 经过一年多的改革,河北省农村教育的整体面貌有了明显的改善,改革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大提高了对农村教育的重视程度。改革的政策、措施明确了县、乡、村对农村基础教育的职责和权限,促使各级党政领导自觉地把农村基础教育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省、地(市)县、乡一把手亲自抓农村教育,大大提高了对农村教育的重视程度,形成了全党、全社会办农村教育的大好局面。

2.拓宽了教育经费筹集的渠道,教育经费大幅度增加。1983年,全省中小学教育经费投入国拨部分比1982年增加了4895.2万元,增长了11%,社队集资增加了4828.5万元,经费总数达到55734.8万元,创下了当时河北省普教经费投入最多的历史记录[5]119。“分级办学”调动了乡、村办学的积极性,群众踊跃集资,据统计,1983年,全省用于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的投资1.38亿元,其中社队群众和厂矿企业(主要是社队群众)集资7547.3万元,占总投资的546%,比上年增长814%。1984年,全省乡、村共集资1.1亿元,比上年增长了6300万元。1983年~1988年,全省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总投资达15.3亿元,其中乡村群众集资8.16亿元,占总投资的53.2%[4]19。同时,农村中小学校勤工俭学也增强了自身的“造血”机能,1984年~1988年,全省勤工俭学总收入4.8亿元,占同期国拨初、中等教育经费的132%,有66个县(市)勤工俭学年收入超过百万元,其中,三河县达到416.9万元[4]19。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大大增加了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

3.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大为改观。据统计,1983年,全省新建、维修校舍308.3万平方米,增置课桌、凳107万套,80%以上的学生用上了木制课桌凳;一些县在实现“一无两有”(无危险校舍,有教室、有课桌凳)的基础上,还为乡、村中小学添置教学仪器、文体器材等。1984年,全省新建校舍148.1万平方米,维修校舍205万平方米,添置课桌119万张,凳子40万个,新添教学仪器45.9万件,购置图书82.8万册,全省农村新建教学楼350幢[5]130。到1988年,全省共有64个县(市)消灭了危险校舍,新建教室、校舍高标准的占60%以上。一些条件较好的乡、村中小学,校舍、仪器、图书、文体器材以及师资配备正向国家规定的标准化方向发展[4]20。

4.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升,教师待遇有所提高。改革的内容之一是试行中小学教师聘任制,通过考核、招聘,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了一次比较彻底的整顿,期间,全省共裁减不合格教师1.9万余人,占参加考核教师的7.4%;同时,从社会上招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教师1.1万多人,教师队伍的素质有了明显提升。实行招聘制后,许多地方都给教师增加了浮动工资或奖金,无论国办教师还是民办教师一般都向上浮动一级工资[4]21,教师工资都有一定幅度的增加,如衡水地区阜城县,国办教师平均每月增加了9~13元,民办教师平均每月增加了16~20元,而且实行按月发放的工资制[5]130。农村教师的待遇提高了,解除了后顾之忧,大大调动了工作的积极性。

5.加快了农村普及教育的步伐,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据统计,1983年,全省有18个县达到了普及初等教育的基本要求;1984年,全省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由此前的龙源期刊网 http:// 90%、70%、40%,提高到97%、95%和63%;全省小学、初中学生的辍学率逐年下降,小学生辍学率由1982年5.17%降低到1985年的3%,初中学生的辍学率由1982年16.88%降低到1985年的7.72%[5]119。

(二)改革的影响

1983年5月,河北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一经出台,即在本省和全国范围内产生了较大反响,全国许多省、市派人到河北改革试点县参观、考察、取经。《光明日报》还以“什么是适合中国国情发展农村中小学的道路”为题,分10次连续发表长篇调查报告,详细介绍了河北省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过程和经验。1984年3月,河北省委、省政府向中央、国务院呈报《关于农村中小学教育改革情况的报告》,中央办公厅1984年第51期《综合与摘报》全文转发该报告,肯定了河北省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河北模式”为我国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个参考摹本。其一,“河北模式”中“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措施,在1983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筹措农村学校办学经费的通知》中得到体现,该通知要求充分调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其他各种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多渠道筹措农村办学经费,明确了由乡人民政府征收教育费附加。其二,“河北模式”所尝试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被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所采纳,该《决定》明确指出,“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是发展教育事业、改革基础教育体制的基础一环”。可见,“河北模式”的部分改革措施已经转化为中央的教育决策,为推动全国农村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开辟了一条现实的道路。其三,“河北模式”在思想上冲破了一切由国家包揽的陈旧办学理念,在组织上明确了各级党政领导亲自抓农村教育,在体制上实行“分级办学”,调动了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使河北省农村中小学的面貌发生很大改变。1987年2月,国家教委率先在河北省阳原县、完县(今顺平县)、青龙县建立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河北省成为我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的发源地。

四、对“河北模式”的历史评价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在整体上还比较落后,河北省率先对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河北模式”取得了以下几方面有益经验:

一,形成全党、全社会办教育的风气。在改革过程中,省、地(市)、县、乡党政主要领导实实在在地抓农村教育,许多县的人大、政协的领导也深入到农村中小学视察工作,帮助学校解决难题,极大地鼓舞了干部、群众的办学积极性。省委第一书记亲自抓农村教育改革,各级党委一把手负责农村教育改革,这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非常罕见的,是落实教育战略地位的具体体现,这一重要经验被80年代中期肇始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所汲取。“分级办学”符合“两条腿走路”的一贯方针,有利于调动乡村办学的积极性,出现了群众踊跃集资、改善办学条件的热潮。

龙源期刊网 http:// 二,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河北省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比《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还要早两年时间,可以说,这是一项开拓性的创举。面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落后状况,是囿于传统经验,漠然视之,还是勇于探索,锐意改革,河北省委的主要领导毅然选择了后者,深入农村中小学校和广大群众中,找问题,查原因,定措施,掀起了河北农村教育改革的第一次高潮。

三,改革启动早、范围广、影响大。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全国只有个别县(市)开始探索农村教育的局部改革,而河北省却开启全省的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这一制约农村教育发展全局性的改革。在各级党委的引领和敦促下,全省所有的县都积极参与了改革,如此大规模的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当时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这次改革所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激励、带动了其他省、市进行农村教育改革。

然而,“河北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分级办学”的职责权限划分不尽合理,政府的教育经费主要用于高中、县办职业学校及少数重点初中,而把筹措教育经费的责任完全交给乡、村,1987年,国家教委意识到教育经费与管理权下放所引致的问题,认为“乡一级教育管理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建议通过“逐步适应和提高”的过程来实行农村学校管理结构改革[6]14。(2)依靠乡、村集资改善教师待遇不是一种稳定、可靠的渠道,在经济落后又没有企业的村、镇,无疑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在实际改革中,有些地方采取“一刀切”的摊派,忽视贫困乡、村的具体情况,导致民办教师的待遇难以落实,甚至出现了长期拖欠民办教师工资的情况。在我国,群众集资办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广大群众相应党的号召,摒弃“等、靠、要”,“河北模式”的集资办学就是延续了这一传统,而这恰恰违背了义务教育的免费性原则,说明当时我国对义务教育的本质和内涵还缺乏全面认识,这是历史的局限性。

总之,这次改革所取得的成绩是突出的,虽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毕竟迈出了探索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第一步。“河北模式”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值我们得很好地进行总结和记取。[参 考 文 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2]胡素珊.中国农村教育改革政策评述[J].二十一世纪,2000(10).[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4]河北省教育委员会.河北省农村教育改革十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0.[5]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地方教育(1949-1984)[Z].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龙源期刊网 http:// [6]吴德刚.中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文献与资料[G].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责任编辑 卢春艳】

浅论农村教育模式改革 篇2

一、认真明确办学主体,逐步完善农村学前教育工程

幼儿教育的很总要性显而易见,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推广农村学前教育是一项宏大的工程,需要社会各个部分投入许多的力量。目前的农村幼儿教育是缺乏正规性的,想要把这项浩大的工程落实好,不能仅仅单靠一个人、两个人的努力,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投入。就目前来说,大部分农村的幼儿教育并不公开化,是由个体或者是团体承办的,但要实现农村教育的完善,需要各级政府承办学前教育。在这个发展极快的社会,我们应该抓住时机加强幼儿园规范化和整顿,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帮助,加大对幼儿园的投入和管理力度,否则只是依靠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实现学前教育的正规化和标准化。政府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合理投资和规划,认认真真把整顿幼儿园教育的工作做好,切忌急功近利和形式化,促进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完善。

二、更新教育观念,加快农村幼儿教育步伐

我国的教育理念是先进的、符合实际的,广大农村的家长、幼师和学校应该认真接受和研究我国的教育理念,正确对待学前教育。首先,对于农村的幼儿,应该在日常的生活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每个儿童都还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内在潜力需要适合的客观环境,只有在适合的环境中幼儿才能有效学习和成长,而不是“玩过”幼儿时代;幼儿的性格、个性、习惯乃至学习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是依赖自身的有效探索和有意识地训练形成的,若只是教师没有实践性的说教是达不到效果的,幼儿的成长应该是主动地学习获得,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每个幼儿都是不同的,是独立的个体,因此在发展和成长过程中会彰显出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发展能力,有的孩子天资较聪颖,接受事物的速度很快,有些孩子需要更多的训练和培养,针对孩子的不同水平和发展,教师应该给予应有的尊重和保护。其次,幼师和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在素质教育中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原则,严格遵守儿童发展的特征和心理特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水平,让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学前教育中,幼师应该做到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帮助幼儿提高综合素质和水平。

三、优化幼儿园环境建设,确保农村幼儿教育走向正规化

目前农村幼儿园的环境建设并没有达到实际要求,因此加大农村幼儿园的硬件投入和完善迫在眉睫。为了保证农村学前教育的有效进行和提高,加大对幼儿园的环境建设势在必行。环境是幼儿成长的关键因素,有了良好的成长环境有利于幼儿园的工作走向正规化,为幼儿园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幼儿在幼儿园既能开开心心地玩,又能有效地获得认知能力,这样才能实现学前教育的最终目标。

1. 改善农村幼儿园的物质环境。

教育目标的确立和实现需要物质环境的支持,幼儿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农村的教育资源,和学生共同创建良好的物质环境,例如利用无毒无害的废品布置教室,还可以按照四季的特点对教室进行主题策划,让幼儿学习的环境充满童趣和生机勃勃的活力。在设定室外环境时,可以根据幼儿发展的需求设定不同的活动区域,不同的活动在不同的区域进行,让学生有秩序的进行每项活动,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规划的好习惯,给幼儿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

2. 建立互助友爱的同伴关系。

幼儿在学前阶段需要提高认知水平,其中对同学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处理尤为重要,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交际能力。小朋友之间的关系、幼儿和幼教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幼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起着引导作用,幼师应该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幼儿提高交往能力,让小朋友之间建立互助友爱的同伴关系,例如我们可以展开“开放小组活动”、“配对小组活动”等等,这些实践能提供给幼儿更多交往机会,丰富幼儿的课余生活。

四、增强家长教育工作,保证农村幼儿教育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

幼儿的学前教育不能仅仅依赖老师和学校,家长也是幼儿教育的关进部分,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到幼儿教育中。

1. 建立家长和教师联系册。

幼师可以为每个幼儿准备一个成长日记本,老师可以通过日记本把幼儿的成长情况反馈给家长,家长也可以通过日记本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家长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地位是不能够被其他人代替的,孩子在教育中会出现很多问题,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解决。

2. 创办业余家长学校。

教师可以定期举办家长学校,利用节假日、农闲的时间让家长担任幼儿的老师,了解幼儿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在家庭中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遵守的原则和采取的措施。帮助家长培养正确的儿童教育观念,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应尽的职责,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孩子、宽严并济。

综上所述,农村幼儿教育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应该因材施教而不是急于求成,每个环节都需要高度重视,每个角色应该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全心全意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服务,促进农村教育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认知水平和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关注农村教育的人也越来越多。由于城市发展较快,教育意识比较强,因此之前的城市孩子有机会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随着农村的发展,人们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虽然农村的学前教育起步较晚,但随着经济和教育的发展,也正逐渐趋于完善发展。

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模式,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蓓.幼儿学前教育的具体方法[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4):13-14.

[2]陆婷.试论中大班幼儿学前教育方法及理念培养[J].才智,2012(2):10-11.

浅论农村教育模式改革 篇3

在河北省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的帮助下,我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实现了多媒体教学的普遍性,使用数字化教学成为了现实。我们完善了校园局域网的建设,使得每个办公室和多媒体教室,阶梯教室都连上了互联网,此外还有网络教室2个,可实现学生人手一PC机。推进网络环境下的各科教学,成为学校教科研的重点。这就要求我们的任课教师要更新观念,以积极的心态迎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所带来的对传统教学的冲击,使我们的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扩大了教学信息容量,使信息的表现形式交互化、多样化。在网络现有的发展水平上,已经实现且初具规模的网络教学模式。

随着网络教室的建成,教师通过网络组织学生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并且展开竞赛。通过引入竞争机制,能够很容易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为完成任务,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全神贯注,使学习效果比较显著。同时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易获取性,通过利用教师或其他机构提供的有关资料,学生用一段时间收集资料、分析与总结,得出一定的结论,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网络开放式教学是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它并不排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缺少传统课堂的人文情感,教师的言传身教功能。师德风范对学生迁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等,仍需要传统课堂教学来实现。网络教学不能为技术而技术,很多教师在网络教学课的课堂上用BBS讨论板、聊天室代替传统的语言交流,以为不这样做不足以体现出网络的优势。我认为这是一个误区,用同学们生疏的打字来代替熟练的说话,反而为表达带来了障碍,实在谈不上高明。其实,BBS讨论板、聊天室的优势在于远程的、异步的交流,它的更大的作用完全可以在课堂之外发挥出来。

网络技术的优势不只在于为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提供技术支持,更在于运用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多方面、多层次的开放式师生交流,可以将师生交流从课内更多地延伸至课外。师生间流畅的交流是教师把握学生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最有效的手段。通过交流,教师不但可以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信息,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道德品质、治学思想加以影响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在应试教育模式下,通常是作业、试卷的交流多而语言的交流少,仅有的课间和个别辅导等交流形式存在面窄、参与学生少的缺点。有了网络技术的支持,教师可以在校园内服务器上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可以同时开设多个不同主题的BBS讨论板(教师自任或委派学生为板主)、聊天室。学生在与教师约定的时间内实名或匿名登录教师的主页进行选择浏览、进入BBS或聊天室与教师或其他同学交流。同时,学生也可以进入其他班级教师主页同教师或高年级学生交流。通过广泛、多层面的师生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学有所用,并在应用中去发现、创新。

不难看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能够使教学从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学生探究为主,变单向传授为多向交流;从无个性化的学习行为转变为多样化、层次化、个性化的学习行为。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等到平等发展的机会。当然,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理论的不断丰富,必将会进一步得到完善,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三变模式 篇4

庞雪茹

摘要:农村“三变”改革是我国农村历次改革的升华,体现了改革与制度建设同进,确保农民享受改革成果的目标。下一步还需进一步突破难点,把控风险,坚持依法推进,注重契约精神和制度建设。在制定实施方案、资产确权、股权评估、交易、流通等过程中应做到有法有据,明确“三变”改革中政策制度建设的法制路径。通过制度建设体现农民集体组织共同利益基础上的民主协商精神,克服村级议事会存在的有形无实、代表性不够、机制不健全、群众反映不佳等问题,形成有效传达最基层群众意愿的通道,保障村集体成员的话语权和收益权。

关键词:“三变”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深化农村改革要着力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更多的权能,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以“三变”为重要内容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悄然兴起,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源分散、资金分散、农民分散这些阻碍农村发展的顽症;以股份合作为纽带,稳步推动了农村集体经济向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方向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合作社、企业)与农户联产联业、联股联心,有效地激活了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基层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显著增强。

一、概述

1、什么是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所谓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指坚持农民集体所有的前提,在明晰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的基础上,按照股份合作的原则,将集体统一经营管理的资产折股量化到人,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等权能,实现农民按份享受集体资产收益的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对农村集体利益的再分割。落实的是农民集体收益分配权。

2、什么是“三变”改革?

“三变”改革是针对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体经营性资产较少的贫困村,因缺乏发展集体经济的资本,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路径,盘活集体资源,撬动社会资本,壮大集体经济,把贫困户纳入集体经济保障范围,实现集体收益惠及全体农民群众的改革。

3、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三变”模式的意义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要改革内容,也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2017 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

意见》(2017年一号文件)正式公布,其中就“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出了十四条具体方针政策,这应是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中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所作的内容最全面、影响最深远的“顶层设计方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明晰农村资产权利权属,完善各项权能,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的一项农村制度改革,对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三变”改革必须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前提和基础,有产权改革做基础,“三”变改革才能变得稳。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必须以集体经济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以农民群众实实在在获得感为最终目标。

二、农村“三变”改革目标及成效

1、“三变”改革是历次改革的升华,体现农村改革延续性和系统性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三变”改革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贵州六盘水市在推进改革时首先抓的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这项基础性工程。“三变”改革首先明晰集体组织的权属,即所有权,包括集体土地、林地、荒山、池塘、房屋、场地、小型水利设施等,颁发所有权证。在此基础上明晰农民的权属,即承包经营权。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切实保障了国家农村政策在六盘水得到不折不扣执行,切实保障了农民最根本、最基本的核心利益。

2、丰富联产承包责任制内涵,探索规模经营的有效实现形式

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托管等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三变”改革以村为单位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业经营主体,一方面,顺应乡村熟人社会自治的现状,便于村民民意表达和协商沟通,另一方面实现了农民自身角色转变、土地流转方式转变、生产经营模式转变,切实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探索了规模经营有效的实现形式;村集体将土地、林地、水域等自然资源要素,通过入股等方式盘活,变“死资源”为“活资产”。因此,可以说,“三变”改革以股份合作为纽带,推动了农村经济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发展,对解决资源、资金、农民分散这一阻碍农村发展的顽症又前进了一大步,创新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在农村的实现形式,丰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涵。

3、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

“三变”改革破解集体经济长期虚置化和缺位难题,补齐农村集体产权缺失造成利益流失的短板。将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占有、收益等权能,将集体土地、林地、水域等资源和闲置房屋、设备等,以契约合同形式入股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承接经营主体,取得股份权利,或作为抵质押物进行融资贷款,实现集体财产变现和增值,是农民的基本意愿也是本次改革的动力之一。

4、开辟财产性收入增长途径,建立农民收入长期增长机制

“三变”改革通过引导和组织农民以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住房财产权、所分享的集体资产股权,以及自有大中型农机具、资金、技术、无形资产等生产要素,通过协商或者评估折价后,投资入股经营主体,按股分红,开辟财产性收入增长途径,建立了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长期增长机制。同时,选择“经营主体 + 基地 + 农户”、“经营主体 + 集体 +基地 + 农户”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以合同契约构成“收益保底 + 股权分红 + 工资性收入”的分配结构,建立农民分享农业产业链增值收益的保障机制,保障农民分享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建立农民收入长期增长机制。

5、搭建平台,建立财政资金运营管理长效机制

近年来,国家扶持农村发展的项目和资金日益增加,但是资金到村的分配和使用方面存在账目不清、用途不合理、效益低下等问题。“三变”改革整合财政生产发展类资金、农业生态修复和治理资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专项资金等农业综合开发、加工仓储物流、基建投资等涉农及扶贫项目资金,加大各类资金整合力度,通过“资金变股金”激活和放大资金使用效益,量化为村集体的股金(补贴类、救济类、应急类资金除外),集中投入到相关承接经营主体,同时量化到农户,搭建起财政信贷资金支持农村的操作平台和增值渠道,“三变”激活“三资”,既解决了财政资金分配和管理的难题,又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益,变“一次性”投入为“持续性”增收。

6、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创新精准扶贫新机制

把精准到户的扶贫专项资金, 量化折股到户,合理确定贫困户股份比例,将扶贫专项资金变为股金,并投入到效益较好的企业,交由懂经营、善管理的承接经营主体运作,投入到本地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生产经营实行专账核算,对贫困户占股收益实行动态监督管理,既可确保扶贫资金专款专用,也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使得贫困户规避了由于技能、市场经营、管理水平低而形成的投入回报与农村能人的差距,形成扶贫脱

7、改善城乡关系,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制度基础

通过构建“生产资料共有、生产主体共建、生产收益共享共管”的农村生产经营体制,推动形成以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龙头,以产业为平台,以股权为纽带,在法人治理、政府监管、村民监督的制度框架下,以股权形式选择实力强、信誉好、有社会责任感的经营主体开展合作。一方面,股份合作制将经营主体的管理、技术、资金优势与农村资源要素叠加,将农村落后的小农经济转化为城市先进的社会化大生产模式,有利于实现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以

农民为主体的“村社合一”型治理结构,搭建了城乡人才、资金、劳动力双向流动的平台,改变分散小农的弱势地位,既符合乡村熟人社会自治现状,又兼容了新生产要素的输入,为传统乡村社会注入生机活力,改善和调整了农村生产关系,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城乡一体发展打开空间,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制度基础。

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1、“农民变股东”过程中缺少承接主体。

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发现,能够承接集体资产、经济效益稳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多。而且大多数村级集体经济基础差、底子薄,发展还有一个必须符合市场规律的过程。集体经济公司分红机制还不健全,当前能够获取集体经济组织分红的村还不多,农民的获得感有待进一步提高。

2、党支部、村委会与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有待理顺。

改革后,村里挂党支部、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和集体经济有限公司四块牌子。集体经济公司同其他“三块牌子”的关系没有法律规定。集体经济组织一般没有经过村民股东(代表)大会决议,就直接将保底收益、股金分红交给村委会,这种做法无法律依据。

3、农村经营管理体系不健全,不能很好地履行所承担的工作职责。各级农村经营管理部门承担着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专业合作社组织建 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及农村审计监督管理等多项职能。特别是在县乡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具体指导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中,农村经营管理队伍是此次改革的主力军,但是大部分乡镇农村经营管理体系线断网破,突出表现为机构性质与承担职责不匹配、队伍素质与履职要求有差距、工作手段与承担任务不相适应。

4、农业资源存在非农化风险。

一方面生产经营主体(有限公司、合伙企业、专业合作社等)都是规模化生产,追求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是市场经济主体的最原始动力,加之在土地流转或入股后必然会导致的田块边界不清,有的可能被改变用途将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非粮化”虽然是农业种植比较效益的正常反应,但从长远来看可能危及粮食安全。另一方面,经营主体为追求最大利润,不可避免地存在过度使用、不当使用农业生产资源等现象,导致农业生产资源被破坏,将来即使农民退股,土地也难以进行农业生产。

四、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建议措施

1、坚持依法改革。

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要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对“三变”改革中涉

及的中央政策和法律、法规,如突破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的法律规定的相关条款进行系统梳理。因此,应根据“三变”改革实践,对“三变”改革涉及突破中央政策和法律、行政法规相关条款的,按程序报请国家权力机关授权。

2、加强制度建设。

正确把握改革与制度建设关系,在改革中不断调整完善制度,在制度建设中不断推进改革深入发展。加强对各地试点改革经验的总结提炼,在改革实践中积极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制度体系建设,重点针对“三变”改革中重要节点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如建立完善农村产权确权登记、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融资担保、风险防控、财政资金整合使用等重要制度,各地政府法制机构应加强指导,进行合法性把关,明确“三变”改革中政策制度建设的法制路径。并且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运行机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把监管工作真正“前置”,做到“三统一”,即:统一检测室建设标准,统一检测判定标准,统一档案记录。产品经检测后,凭检测合格证准出,坚决杜绝质量不合格产品进入流通销售环节。通过完善的制度化、档案化、信息化管理,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3、做好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基础性工作。

采用由乡镇和县一级农委会、农经站指导,村民代表参与共同估算或者聘请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对集体“三资”进行清产核资,全面清理核实集体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资源性资产,并召开居民代表大会等对结果进行认定。建立完善农村产权价值评估和交易中介组织和平台,出台可供操作的产权资源价值评估标准和交易规则,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农村资产评估体系;同时针对难以折股量化到户的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加大招商支持力度,吸引社会资本盘活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以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入股方式,采取灵活措施盘活资产,实现资产转换变股。

4、健全农村经营管理体系。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 “农村经营管理系统不再列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等行政管理职能列入政府职责,确保履行好职能。”但不少地方在实际操作中,撤销了乡镇农经站,导致基层农村经营管理机构不全、人员缺乏、人员流动性强,难以承担改革的重任。应当按照 2016 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健全县乡农村经营管理体系”的要求,核定县级农经编制,乡镇设置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采取安排专兼职人员、招收大学生村官、政府购买服务等途径,切实加强基层农村经营管理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职能明确、权责一致的基层农村经营管理体系。

6、探索建立基本农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

浅论农村教育模式改革 篇5

关键词: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物权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经历了数次变迁,其中,比较突出的是20世纪60年代初和80年代初的两次变革。前者通过“自留地”、“拾边地”以及部分开放集市贸易,给予农民对“集体化”的有限的退出权;后者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在农村形成了新的土地产权制度。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的总趋势是,以恢复农民地权为实质内容的制度变迁。但目前,在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在的问题孕育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新的动力,诱发了新一轮的制度变革。

一、当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保留集体所有制因素的条件下实现了农民对土地的直接经营权,但它是由国家控制而由集体来承受其控制结果的一种制度安排。因此,这种特有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土地权属纠纷、征地补偿费用不标准、不合理分配、农民宅基地不合理占用、土地使用权尤其是非农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问题及农民的权益问题等。

(一)农村土地产权残缺,对农民的经营和投资激励不足

现行农村土地实行集体所有制,而集体可以有乡镇、村、村民小组三个层次,它们在不同程度上都是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的所有者代表。但“集体”到底是指哪一层次?法律规定则含糊不清。可见,农村土地的所有权主体是缺失的。农民只拥有土地的使用权,而不具有对土地的实际占有权、完全经营权、自由转让权、入股权、抵押权和继承权。产权不完全导致的土地频繁调整和有限的承包期限,容易造成农民经营土地行为的短期性,抑制了农民投资和经营的安全感与积极性,甚至采用掠夺性经营方式,导致土地贫瘠化,不利于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影响农民收入的长期增长。

(二)农地分散经营,难以获得规模效益

在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大部分农村地区根据集体土地的质量和数量,将土地按人口或按劳动力平均分配,这种生产组织形式使农地经营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人地矛盾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13亿人中有9亿是农民,虽然我国耕地面积总量大,但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1公顷,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2%。这种超小规模的土地经营模式,不利于农业生产的社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加之当前开发区热、房地产热等各种“圈地运动”使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流失严重,耕地面积大量减少,也加剧了人地问的矛盾。我国地区之间土地资源和人口分布不均,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很容易造成人地关系结构性失衡。而人地矛盾的加剧和人地关系结构性失衡,在客观上都要求土地经营必须提高效益。

(三)分散经营使农产品供给层次低,难以获得市场优势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必然形成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阻碍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目前,大部分农村农产品供给结构层次低,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的结构性矛盾明显。农业发展受需求约束的特征突出,而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仍沿袭传统模式,调整滞后,造成相当部分农产品小能适销对路,农民增产不增收。而且单个农户进入市场面临重重困难:一是主体分散,无力抵御市场竞争、需求变化带来的巨人风险;二是组织化程度低、素质低以及封闭式经营,使农户直接进入市场的交易费用昂贵;三是缺乏获得市场信息的有效渠道,缺乏对信息进行分析、过滤、判断、选择的能力,面临的市场风险高。同时,家庭生产的盲目性和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无序性,也造成农业资源的巨大浪费。

(四)农村土地与城市土地权利不平等

依照现有法律,只有城市的国有土地才可以出让其建设使用权,而农村集体农地必须经过政府征用,变成国有土地,才可以产生出建设使用权。在征地中,政府扮演三重角色:一是征地补偿标准的制定者:二是交易当事者;三是强制交易合同执行的执法者。在这种制度框架内,农民几乎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农地征用补偿标准与国有土地建设使用权出让价格之间的差额,被地方政府与工商企业分享了。这种不合理的农地产权制度与不公平的征地方式,让农民在失去土地时无法获得合理的补偿。目前的土地制度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不利于农民人口流动,还严重影响了中国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二、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及核心内容

(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

1.明晰产权,确立农民的土地产权主体地位。土地稀缺性的增强和土地价值的提升,以及农民对土地利益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明晰农民同土地之间的权利关系,确立农民的土地产权主体地位。这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在土地上的收益权的保护问题。当前,深化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无疑是解决问题的核心。

浅论农村教育模式改革 篇6

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三种模式的运行对比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区和平原镇乡的土地被大量征用,许多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在其尚未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情况下,成为无土地、无社保、无职业的“三无”农民;农村集体资产在与城市资本的博弈中也

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克扣”。村集体和农民在城市化正处于弱势地位,其合法利益诉求只能以上访的形式予以表达,由此引发了社会的不安定,也对城市化的顺利推进带来了不利影响。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是城乡的二元结构和农村资产产权不明晰,没有形成规范有序的利益分配格局所致。为了有效地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使农民由被动城市化转向主动城市化,并使农民真正分享到城市化带来的好处,从2001年开始,我区部分镇乡、村根据自身实际、积极稳妥的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已初见成效。

一、三种产权制度改革模式

(一)、以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为基础的单纯型土地股份合作制。

北房镇xxx村全村1006人,现有集体土地1000亩,其中符合“两规”建设用地范围的土地718亩,面对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本文转载自该村的土地近期将陆续被开发,为适应农村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合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维护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村集体决定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在自愿协商的基础上,以收益分配的股权置换土地承包经营权,使已经确权到户的土地合法、有序流转到村集体,集中进行土地的规划和开发。按照每人7分地的承包份额,以分红股份的形式量化到每名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成员中,分红收益主要来源于土地开发,收益总额中30用于集体公益事业和扩大再生产,其余70全部用于社员分红。这样一来,村民、集体、镇政府和投资商四方面都“踏实”了。村民踏实了,村民的合法权益以合法的形式明确加以界定,村民可以毫无牵挂的离开土地,从事二、三产业;村集体踏实了,可以集中精力,利用土地开发发展二、三产业;镇政府踏实了,可以充满自信地为村里基础设施垫支、投资。投资商也踏实了,因为占用土地的协商成本降低了,效率提高了,投资的社会环境融洽了。现在镇里已投资70余万元,用于该村的“三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两家投资千万元以上的企业已经入住该村。村里还准备将土地变现资金600万元投资于土地合作社中,筹建5000~10000平米的标准厂房用于资产租赁,以进一步拓展合作社的收益渠道。

(二)、以集体财产和土地为基础的综合型股份合作制。

xx镇xxx村是城郊村,全村户,579口人,劳动力493人,现有集体土地1816.2亩,其中农用地259亩,果林地800.6亩,荒地347.6亩,山场409亩。近年来,村集体土地被征(占)用,取得数千万元的巨额变现资金。虽然,镇政府对土地变现收益监管很严,但是村民对资金的使用管理仍然不放心,要求分光土地补偿资金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影响了村级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2004年秋,村里在充分征求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开始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尝试。将包括土地在内的全部集体资产进行了清查资产和资产评估,对成立合作社以来的人口变动情况进行了仔细清查,在摸清资产、人口底数的基础上进行了量化配股。村集体清查帐内集体资产总额为万元,核定净资产为7460万元,在扣除为全村合作经济组织成员缴纳养老保险金2269万元、计提老人养老保障补助金1500万元、返还原始股金31万元后,可量化集体净资产为3659万元。详见《xxx村资产清查及量化方案》

xxx村资产清查及量化方案

项目计提比例金额

资产总额

资产净值74602752.4

5计提养老保险金22689750

计提老人养老补助金15000000

返还原始股金316771.9

4可量化资金36596230.5

1具体量化分配方案占净资产的1、集体股3512808680.682、户籍股4014638492.23、劳龄股259149057.6

3在量化中,按照可量化资产的35设置了集体股,用于保障村集体公益事业的需要,其余全部量化为个人股金。个人股金设置中设户籍股,占可量化净资产的40;设劳龄股,占可量化净资产的25。根据农民群众的要求,设置了独生子女奖励股,每位独生子女所在户奖励0.5个户籍股。详见《xxx村户籍清查情况》

xxx村户籍清查情况

项目转出原因性别数量备注

农业在册人口579户籍总数:579

独生子女户117半折户籍总数:57.5在册劳动力男493242劳龄总数:1071

4女25

转出情况死亡男172103劳龄总数:2698

女69

出嫁男1524劳龄总数:1111

女148

转工转非男9162劳龄总数:954

女29

升学转非男3829劳龄总数:105

女9

投靠转非男42劳龄总数:86

2合计———

—————劳龄总合计:15668

注:该村预期2005年收益为183.9万元

其中:资产租金收入119万元;存款利息收入64.9万元

预计:每个劳龄股分红29.36元;每个户籍股分红1156元

通过等距抽样测算了23户,2005年预期收益均高于产权改革前的水平。

该村在股份制改革后,原来按人均享的福利性分配全部取消。每年依据股权进行分红,具体视当年收益而定。该方案在报经镇政府审批后,将很快付诸实施。他们打算在合理量化配股的基础上,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召开股东大会,以按股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董事、监事,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选举产生经营管理机构。逐步形成既相互制衡监督又密切配合的法人治理结构。

(三)、以集体企业为基础的社区型企业股份合作制。

xx镇xxx村是典型的城中村,现有农业户261户,农业人口276人。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村级集体经济规模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产权虚置“带来的弊端逐渐显现,干部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受到影响,也给村级集体资产的监督、管理带来一定难度。2001年,该村决定探索以”北京青春路农副产品市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春路市场”)股份制改造为突破口的村级集体经济体制改革。三年来的实践证明,股份制改造为该村农民共同致富开辟了新渠道,也为下一步推行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该村改制从“青春路市场”的股份制改造入手,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试行优先股

青春路市场是xx城区北部唯一的大型农贸市场,建设之初有固定摊位370多个,年纯利5万余元。2001年,该村看好该市场的发展前景,集体买下该市场,并指派一名班子成员进行管理。经营一年后,“两委”班子意识到只有引入新的经营机制,才能使该市场得到迅速发展。经过充分考证研究,决定对该市场试行股份制改造。2002年初,着手以优先股形式向村民募集资金。由于“青春路市场”已经经营了4年时间,经营风险较小,盈利较为稳定,而且为了吸引村民入股,优先股的回报率也定得比较高,所以资金募集过程较为顺利。当时全村有20余人参股,募集资金约30万元,这些资金全部用于改善市场硬件设施和增加经营摊位。通过引入股份,当年获得纯利11万多,同比增长近一倍。

第二阶段:对“青春路市场”进行全面股份制改造

通过优先股的募集,村民们看到了入股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大部分老股东要求增资扩股,一部分没有入股的村民也要求参股,村民改革积极性很高。借此机会,村“两委”班子决定对“青春路市场”进行全面转制。整个改制过程在村党支部领导下,按照规范程序有序进行。

一,清产核资,摸清家底。村委通过聘请专业评估机构,对青春路市场进行了评估,核实货币资产、经营性资产、公益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等情况,向村民代表大会做了报告并获得通过。

二,确定范围,量化股权。在反复征求广大村民意见的基础上,2002年8月,村民代表大会依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定认购条件和范围,吸纳了37名新股东,主要包括原优先股股东、大部分村民代表和“青春路市场”的部分工作人员,达到了股权分散、结构合理的目标。这次改造共募集资金近105万元,实现了“青青路市场”的整体转制。

三,组建公司,成立机构。新组建的“青春路市场”股份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大会。在村“两委”班子的推动下,2002年8月召开了第一次股东大会,选举产生了董事会和监事会。在股东大会闭会期间,由董事会全权决定该经济组织的重大事项。董事会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股东大会或股东代表大会每年举行一次。董事会产生后,随即聘用了有较强经营管理经验的“能人”担任总经理。

四,制定规章,规范管理。规章制度是股份制公司成功运作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公司股东大会在村“两委”指导下,制定了公司章程,董事会决策程序,总经理的任期目标考核责任制,财务收支的审批程序和办法,人事任免制度和办法,股权的继承和转让方式,还制定了监督、审计办法以及重大经营活动的临时报告制度,以此来严格规范股份公司的运作。

第三阶段:进一步扩大改制范围,逐步深化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

从“青春路市场”股份公司一年来的经营状况来看,运行机制良好,效益明显增加。到2003年底,该市场固定摊位增加到540多个,同时新增了l00多个流动摊位,当年就获纯利167万元,比改制前提高了40.3,每股回报率超过了12,村民改革热情高涨。村“两委”班子趁热打铁,决定对新成立的“北京东兴雁栖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也进行股份制改造,这次改制,股东人数达44人,其中有一半人是未在“青春路市场”参股的新股民,第一次募集的资金就达到56.3万元,目前这家公司已逐步进入正常运转轨道。

目前xxx村尚有集体存量资产7000余万元,下一步该村准备进一步扩大改制范围,拟在开放路筹建占地28亩的农资产品展销中心,继续向全村募集股份,成立第三家股份企业。使产权制度改革向集体的其他存量资产延伸。

二、初步效果

上述三种模式基本上涵盖了我区目前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模式选择范围。在运作中的共同特点是充分尊重群众的民意,运作程序规范,模式选择符合各自村的实际。

(一)创新了土地制度,推进了土地价值化、市场化,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奠定了基础。

一是彻底解决了过去招来好的项目农民不给地的问题,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和股权的合法置换,使农民分散的土地经营转变为农村集体的统一经营和开发。这一做法有效地化解了土地这一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使资源的配置更加有效合理。

二是由于土地合作社一手托两家,直接办理开发的相关事宜,入区企业不用直接与农民打交道,减少了由于建设项目征地产生的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利益矛盾,使企业得以快捷合法地获得土地使用权,保证项目能及时开工,缩短了建设周期。

三是有了土地,政府可以加大投入,大胆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使原来的“生地”变“熟地”,进一步改善小城镇的投资环境,增强小城镇的吸引能力,为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二)革新了产权制度,调动了各方面利益主体的积极性,为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多层次的动力。在推行股份合作制中,通过资产量化、股份到人,能够在产权关系上真正体现社员的集体经济主人翁地位,增强了主人翁感,提高了关心集体、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通过界定股权,明确集体股、法人股、个人股所占有的份额,理顺了农民、经营者、企业法人、所有权人四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调动了各自的积极性,可以有效促进社区集体经济的迅速发展。

(三)强化了社会保障功能,筑牢了集体分配的积累基础,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走向共同富裕目标创造了重要前提。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承包的土地被大量征用,使得一大批被征地农民失去了收入来源,生活处境堪忧。推行股份合作制,先从村集体资产中划出一块,为农民办养老保险;同时通过股权量化,使农民人人都有分红权。这样,农民不仅有了养老保险,而且有了收入来源。退可守、进可攻。农民既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消除了后顾之忧,又为不断提高群众生活,走向共同富裕提供了前提条件。实质上也是农民自主化解“二元结构”矛盾的有益尝试。

(四)建立了完善的法人治理机构,提高了各层次经营的管理水平,为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找到了有效形式。推行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村经济合作社从直接投资办企业为主转向“资本经营、股份合作、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新路子。xxx村通过循序渐进的股权改革,使改制企业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总经理”的经营模式,实现了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相互制衡,使农村集体经济纳入现代市场经济的轨道,在决策上实现了民主化、科学化;经营方针、重大投资项目、收益分配等重大事务经股东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创新了经营管理机制,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该村改制企业蓬勃发展的良好业绩充分证明了现代企业运作机制,调动了各层次经营的积极性。股份制改革以后的投资决策比以前慎重得多,投资项目成功率比原来高得多。

(五)加强了社区基层组织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为农村社会全面进步走出了新路子。近年来,在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土地被征用,村经济合作社获得一笔可观的土地补偿费,农民群众对此十分关切,担心集体资产流失,引发干群矛盾激化,农村社会不稳定。推行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明晰了农村集体资产的产权关系,明确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分配关系,避免了集体资产的流失和平调,解除了农民的顾虑。同时,推行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后,被征用的土地补偿费纳入到了总股本中,进行规范的投资和分配,或统一为社员办理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使农民长期获益。特别是在农村基层组识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通过选举把群众信得过的、肯为农民办事的、年轻有为、文化程度高、有经营能力的人选进董事会,使村级领导班子得到改善和加强。

(六)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为“三大产业齐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土地股份合作制中,农民的土地承包使用权量化为股权,农民不必固守土地,可全心转向二、三产业,实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xxx村土地合作社成立后,土地收益由过去一次性补偿给村集体,变为直接兑现到农民手中,保证农民年年有收入,同时,还使入会后的农户每亩土地获得的收入比自己直接经营提高了4-5倍。此外,广大农民得以腾出精力投入二、三产业劳动,又获得了新的收入,实实在在地加快了增收致富步伐。譬如,xxx村的土地大部分是沙地,过去每亩土地年纯收入不足300元,入社后每亩土地每年获得了1500元的纯收入。在区域内企业用工相同条件上优先录用入社农民,这样一来,农民虽然“没有”了土地,但收入却比以前增加了四、五倍。

当然我们也应冷静地看到产权制度改革是深层次的农村经济制度改革,特别是在股权享有者身份的界定等方面,政策性强、牵涉范围广,操作难度大,在改革中,我们一定要遵循“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壮大集体经济实力的原则;坚持保护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合法财产权,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原则;坚持尊重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民主权利,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将各项配套工作做实做细。为对我区其他村开展产权制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我们对三种模式的特点、利弊分析和适用范围作了系统的梳理,详见下表。

xx区农村三种产权制度改革模式的对比

项目特点利弊分析适用范围

优点缺点

土地股份合作制

1、股份量化的对象是土地经营权;

1、操作相对简便

1、股权封闭,不利于要素配置

1、村集体有一定量的可开发土地

2、收益分配的对象是土地经营收益;

2、有利于土地开发

2、无法进行法人登记

2、土地在“两规”范围内,且近期开发

3、不需要进行资产清查和劳龄界定

3、改革成本少

3、收益来源单一,土地不开发,则无红可分

3、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村级领导班子;

4、享受股权者为社区内的全部社员,具有天赋性,股权不需要股东出资购买

4、社会震荡小

4、镇财政实力强

5、股权按人均分,每个股东权利相等————

5、对村集体经济实力要求不严格

综合型股份合作制

1、股份量化的对象是土地经营权和集体帐内资产;

1、资产量化完全彻底、清晰

1、操作十分复杂,牵涉历史久远,政策性强

1、村集体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人均净资产在5000元以上

2、收益分配的对象是资产经营收益;

2、收益来源多样化,可持续

2、股权封闭,不利于要素配置

3、享受股权者为社区内的全部社员,具有天赋性,股权不需要股东出资购买——

3、无法进行法人登记

2、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村级领导班子;

4、需要进行资产和户籍清查————

3、村级财会人员具有相应的素质,村级财务核算资料较为规范、健全

5、股权按劳龄、户籍量化,每个股东权利不相等————

企业股份合作制

1、股权量化的对象是企业产权

1、操作简便

1、运作如果不规范,会造成集体资产的人为低估和流失

1、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村级领导班子;

2、分配的是企业经营收益

2、有利于法人治理结构的形成2、有可改造的村级企业,且企业有良好的成长性

3、享受股权者为社区内的部分社员,具有自愿性和自致性

3、股权开放,有利于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

2、股权收益取决于企业的效益,来源单一,具有不确定性

4、需要进行企业的资产清查

3、取决于村民的意识水平

5、股权需要股东出资购买

4、法人登记易办理————

6、改革是渐进式的——————

7、股权因出资额不同而差异,每个股东权利不相等——————

三、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法人登记难的问题

鉴于合作经济组织在法律定位上的缺失和滞后,我区的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除了xxx的企业型股份合作制企业外,其他类型的企业(社区性综合股份合作制和土地股份合作制)都无法得到工商部门的法人登记,原来农经部门赋予的登记权也被叫暂停。如果此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将会影响到产权改革试点单位今后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形成。由于缺乏法人地位,试点单位在今后谈判的地位上也会受到削弱,其合法权益也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建议市、区两级有关部门就产权改制单位的法人登记事宜尽快出台可行的措施。

(二)土地、山场等资源性资产的价值应该量化。

考虑到土地资产增值速度较快,不易量化,所以我区试点单位的土地等资源性资产均未对土地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作价。这样土地资产只能按人均分,进行简单的无差别量化。实际上,土地股权化的最大意义是将土地这一实物形态变为价值形态,以货币的形式表达。土地价值显性化、货币化是土地股权制改革的基本趋势和方向,通过土地股权的价值化,实现了对集体资产的人格化占有,把村民集体土地使用权评估值也计入了公司资本,实际上就是把农民对土地的权属和收益作了物权性质的界定。

从当前的国家政策和体制看,土地要直接进入市场是有困难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从各地已经施行的情况看,比较可操作且能获得成效的方法是采取土地股份合作制,实现土地产权的流转。只有全部资产的完整、准确量化,才能使我们的股份制企业在今后的股权交易和流转中得到法律的全面保护。所以我们认为,今后产权试点单位资产评估中应对土地等资源性资产价值予以准确的评估。另外,在土地作价评估中,土地价值不仅仅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助费,还应该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质量等级、安置农民就业所应缴付的社会费用、土地改变用途潜在的价值等方面。

(三)股份合作制实行封闭管理,普遍存在着福利性强、资本性差的特性,其他社会法人、自然人不能加入。

我区试点单位量化到每个村民的股份具有浓厚的“天赋”性,福利性强、资本性差,这样其他社会法人和自然人无法参股,这种封闭式管理,不利于优势生产要素的进入,也不利于农民股权的合法流转。可行的办法就是实行“固化股权、出资购权、合理流动”,这样最有利于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农民股权实现了“商品化”和"货币化。农民可以毫无牵挂地离开自已的土地,就会使农村出现大量的可支配土地,这就为大规模的征地提供了可能,有效地优化了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

(四)集体资产评估的结果应该得到农经部门的审核

根据《北京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第十八条集体资产评估结果,报县(区)农村合作经济管理部门备案。”的规定,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对集体资产的评估结果应在农经部门备案并予以审核。这样可以防止资产评估的暗箱操作,出现人为低估资产价值,造成资产流失。

(五)加强对产权改革工作的指导

浅论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培训模式 篇7

当前,我国自2001年实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逐步进入到高中课改阶段。对于新课程改革的成效,各界评论好坏参半。但有一点达成共识:新课程改革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新课改的许多理念还有待进一步落实。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工作的重心一直都是教师,一线教师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与新课程改革的相关培训。但是,我们一直都忽视了新课程改革的对象,忽视了新课程理念的实施对象———中学生,忽视了对他们的新课程改革培训。

不可否认,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主导权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落实。但是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我们也不能忽略:中学生———新课程改革成效的体现者。“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新课程改革只是一线教师的一头热,则根本不可能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要想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进一步加大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落实,必须进行新课程改革的中学生培训,以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共同奏响新课程改革的新乐章。

二、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培训的内容

(一)新课改理念培训,重塑学生朴素的课程观。

当前实施的新课程改革,要求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倡导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三种能力;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对话关系。巴西籍葡萄牙学者保罗·弗莱雷说过:在灌输式教育中,知识是那些自以为知识渊博的人赐予在他们看来一无所知的人的一种恩赐,这其实就是压迫。但是,许多中学生对新课程改革却不以为然,他们已经习惯于并乐于完全倾听老师的独自讲授,乃至于当一些老师私下和一些中学生交流他们对当前新课程实施的意见的时候,许多学生竟然表示并不知道正在进行新课程改革,也不喜欢老师的设问,更不喜欢和同学讨论,压根儿不明白老师为什么要改变以前的教学方式。因为他们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养成了一些和当前新课程改革不相适应的朴素的课程观,形成了接受式的课程学习观,对课程学习的主动性不强,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他们仅拥有狭隘的课程资源观,一般都将课程内容局限于书本知识,局限于老师的课堂教学;他们形成了封闭的课程观,学科界限分明;他们自身有强烈的分数意识,许多学生仅仅将分数作为自己对课程学习结果的评价,偏重于对课程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略了对课程学习过程的评价。这些朴素的课程观严重阻碍了他们对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认同,影响了他们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进一步学习与发展。

由于中学生在自身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养成的朴素课程观与我们当前新课改的很多理念不相符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体落实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时就很难得到中学生的理解。因此,新课改有必要对中学生进行理念培训,帮助他们重塑朴素的课程观,从而逐渐重构新的适应当前新课改的课程观。

(二)新课改教学方式培训,引导学生重构新的学习方法。

1. 自主性学习

主体性教育指出,教学活动既是以教师为丰体的教的活动,又是以中学生为主体的学的活动,是教师引导下的中学生独立学习和自主活动的过程。因此,主体性教育要求关注中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自主性学习里呈现这样的一种状态:学习动机可自我激发,学习内容自我选择,学习方法可自我确定,学习时间可自我计划,学习过程可自我监控,学习结果可自我评价”。建立自主性的学习方式要求中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学习,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拟定学习计划,规定学习进程,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要求中学生具备独立的意志,能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障碍;要求中学生能够有选择性地接受教师的指导和恰当地吸取别人的长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模式。

2. 合作性学习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中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够更好地促进中学生之间的学习,因此,合作性学习是当下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的教学方式之一。合作性学习注重中学生在小组内的互帮互学、互相讨论,从而达到最大化效果。Jonson和Johnson认为,教师在运用合作性学习织教学时,必须包括积极的相互依靠、个体责任、面对面的促进性相互作用、社会技能和小组过程等五个要素。因此,合作性学习的实施就要求中学生相应地转变自身的学习方法,从以前的以自我为中心转变为大家互帮互助、共同学习。要求中学生习惯于和同学探讨问题,习惯于向同学请教并习惯于耐心向同学讲解,从而培养当前社会要求中学生养成的合作意识,培养交往能力。

3. 探究性学习

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向中学生传递大量的间接经验。这也是一直以来学校兢兢业业履行的职责。但是,在向中学生传递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要注重中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注重中学生自身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当前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引入,要求其在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体现出中学生学习的探究性。“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以培养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培养中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让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研究过程。同时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中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其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 对话式学习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中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与中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对话关系。因此,对话式教学要求中学生将自己与老师放在平等位置,敢于和老师交流,敢于向老师表达自己对教学的意见和看法,从而构建新的对话式学习方式。

三、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培训的实施

(一)社团活动的组织。

社团是一个中学生在学校重要的活动场所,是中学生在学校的归宿。因此,可以通过学校的社团活动展开对中学生的新课改培训。可以通过社团活动,组织中学生交流自己对新课改的理解和认识;可以通过请新课改的相关专家来学校给中学生开设关于新课改的讲座,促使他们加深对新课改的了解并积极地采取应对措施。

(二)教师的积极引领。

教师是新课改的主要实施者和引领者。对于新课改,教师自身已经参与了很多次的培训。教师有责任将自身领会的新课改精神与学生分享,积极引领学生向新课改理念靠拢。教师应加强自身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多和学生探讨他们对新课改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新课改的认识,帮助他们不断改进,从而促使他们为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社会的大力支持。

浅论当前的农村教育问题 篇8

【关键词】 农村 教育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2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5-004-02

0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国力的强弱愈来愈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在我国,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而农民素质便是劳动者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素质的高低是劳动者素质能否提高的制约因素,农民素质的培养是农村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面对新的形势,由于受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因素影响,我们的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等却相对滞后,特别是农村教育,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远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且代代相传,这是一个严重的社会危机!当前农村教育的现状是发人深思的,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与调查活动中,我深切意识到农村教育的弊端太多,表现在:

一、教师结构老龄化,层次不等,知识老化,缺乏大胆创新意识,不能适应时代发展

广大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薄弱,教师严重缺额,大多数教师集中在30-40岁这一年龄段,有的学校还有60余岁的老教师,年轻教师仅占到20%左右。这些教师层次不等,民办教师、代理教师比重大,正规师范类院校毕业生不多。这些情况在小学表现得尤为突出。某完全小学,七个教学班,仅有八名教师,其中代理教师三名,民办教师一名。代教中二位已经六十余岁(退休多年),连语文、数学课本都分不清,上课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他们知识层次低,缺乏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应的教育理论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常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样的教师,怎样传道,如何授业,又怎样解惑呢?这样的教师结构,这样的知识层次,质量何以提高,教育何以发展,跨世纪的宏伟蓝图又何以实现?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龄大多超过20年,知识处于停滞状态。教师现在所传授给学生的还是二十多年前所学的知识,对现在所推行的新教材难以适应,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只能是“照本宣科”,“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严重脱节,与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严重脱节!

二、教师队伍中不良倾向严重,师生关系恶化,师生交流困难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均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虽然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但是师生关系却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关键的一环。通过调查表明,教师队伍中不良倾向严重,师生关系恶化的原因除社会大环境以外,还表现在:第一、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使得家长、学生对教师尊敬、尊重的风尚甚至对教师的依赖性减弱;第二,教师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敬业精神下降,追求新思想、获取新知识的兴趣锐减,固步自封;第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身心发育“早熟”,各年龄阶段对教师的评价和与教师交流的需求差异明显,均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第四,教师自身素质的下降,“与世无争,于功无争,于利无争”的传统美德日渐消褪,“为人师表”的观念日渐淡化。他们中有的向学生索要财物,有的强迫学生为其进行家务劳动,有的把个人恩怨横加在学生身上,随意处罚或体罚学生。最近还不是上演了一幕“人粪灌学生”的悲剧吗!这些不良倾向极大地败坏了师德形象,大大恶化了师生关系。

三、单纯的以学校为主要场地的单向教育模式,使学生缺少接触、了解、认识、适应社会的机会

学校、家庭、社会是广大青少年的生活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三大组成部分,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教育,而影响最广泛的是社会教育。原因很简单,“人是社会中的人,人要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通过社会教育这一途径,能够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能力,能够扩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潜力,丰富课余生活。然而农村教育却忽视了社会教育这一有机组成部分,只看到的是学校教育。学生的教育主要依靠学校的培养,农村学生的家长(文化水平低,文盲偏多)根本不重视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把学校视为“托儿所”,情愿多交钱把未到入学年龄的子女送到学校,为了给自己减轻所谓的“负担”。总之农村教育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不能很好地结合,家庭、社会不能给学校以大力支持,彼此间不能很好地沟通。

四、统考制度下不合理的奖罚制度,使得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不能很好的加以贯彻、执行

农村教育中,应试教育仍居主导地位,素质教育难以推广,涵盖面过于狭窄。农村教育部门的领导在素质与能力之间很轻松地划上等号,认为能力就是素质。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只喊口号,而无具体的实施方案,就把体、音、美作为素质教育的检验方案,如果某个学生能跳、能跑、能画、能唱,那么这个学生就是高素质!这样来衡量一个学生素质的高低!一所学校素质教育的推行状况则以统考中语数综合成绩作为标准,这样的素质教育还能继续推行吗?由于统考制度这一指挥捧,使得统考成绩成为检验一所学校质量高低的惟一标准,形成了上级主管部门向学校要质量,学校向教师要质量,教师向学生要质量的怪圈。统考制度中的弊端亦不少。有的教师竟然能“克隆”出统考试题,且试题答案与标准答案一字不差,于是产生了声称有“猜题一绝”的某些教师。最后实行重罚轻奖的“激励机制”,严重损害了广大教师的利益,他们有苦难以言表。然而,农村教育中不乏部分目光远大的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切实探索如何在农村中小学推行素质教育,但力量薄弱,阻力太大,最终只能“中道而崩殂”。

五、社会不良风气对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毒害,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的深入,信息时代中广播、电视等媒体的传播,社会各种不良风气的毒害,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他们不能抵制诱惑,不能明辩是非,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鉴于以上弊端,我们在充分认识到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到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同时,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逐步克服弊端,构建一套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教育体系,具体表现为:第一,调整现存的农村教育体系结构,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规模,拓宽人才成长的道路;第二,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农村现状,减轻升学压力;第三,调整和改革课程的体系、教材的编排,建立新的教育课程体系;第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第五,在农村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扶贫计划的实施力度,解决农村中小学失学率逐年加大的恶性循环;第六,进一步推进农科教相结合,全面推进农村教育改革,使农村教育转变到主要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这一轨道上来。广大农民富裕了,我们的国家就富裕了,农民的素质提高了,难道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还不能提高吗?因此,我们应切实有效地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努力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

上一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章程下一篇:大路乡2012年城镇化建设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