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发展性资助模式探索

2022-05-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出现新的发展特点,资助重点变成了精准发展性资助,而不像原来的以基本保障为主。精准发展性资助最大的特点是因人而异,效率更高,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实施的过程中,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组建信息数据库并按照困难的不同类型和个人的不同需求,提出具体的“帮扶培养计划”,让所有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资助,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好地帮助他们发展。

关键词: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精准资助;

习总书记曾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强调“扶贫先要扶智”的思想内涵,强调了扶贫的关键是要提高被帮扶者的个人综合能力。国家经济发展越来越好,民众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都有了显著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学生资助的范围不断扩大,资助的方式也越来越丰富。虽然加大了资助的力度,但是很多问题仍然有待解决,比如资助的形式单一,资助经济却忽视了精神、素质等方面的培养,产生了依赖资助、等资助、靠资助等问题。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和成功经验的总结,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如何向精准发展性资助升华成为摆在所有高校面前的问题。

一、精准发展性资助的内涵与作用

(一)精准发展性资助的内涵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在广大农村地区仍然存在一些贫困家庭。家庭的经济条件有限,学生的个人成长也会受到阻碍,为了减少经济困难对学生个人的负面影响,政府专门针对贫困学生,提供精准发展性资助服务。所谓发展性资助,从原先的“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即在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和所处不同家庭环境的前提下,着重提升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作为全新的资助模式,精准发展性资助能够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多方面的人文关怀,不仅顾及到了学生个性的不同,还兼顾了经济困难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以及综合能力素质的提高。具体来讲,精准发展性资助的提出是为了达到有效的“精准扶贫”,把经济困难学生作为资助的主体,针对每名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人需求,在充分照顾到每个人能力素质、知识水平、个性特征的前提下,建立起与之适应的资助平台,让经济困难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二)精准发展性资助的作用

作为承担着培养人才职责的大中专学校,如何从本源上消除经济困难学生的“能力贫困”是学校需要考虑的问题。成长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等方面的差异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一般来讲,农村是多数经济困难学生家庭聚集地,存在大量的留守儿童或者老带小的生活情况,导致这些经济困难学生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存在欠缺,在思想见识上与城市家庭的学生存在差距。与普通学生相比,由于无法得到良好的教育,他们往往存在学习基础薄弱、思想意识保守、综合能力素质欠缺等情况。针对这部分特殊学生,有必要为他们提供精准发展性资助,这项工作的具体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根本上减轻经济负担

对于贫困学生来说,首当其冲的是家庭困难、经济拮据带来的学习、生活的不便。当其他学生理所当然享受着父母的财力、物力支持时,有那么一群人从贫困山区、偏远地区来到学校,就已经耗费了整个家庭的积蓄,更不要说入学后的生活和学习,基本上难以为继。没有经济的支持,一部分学生会通过缩减自身的生活开支来保证学习的正常进行,长此以往导致身体状况下降,营养不良带来疾病;另外一部分学生在富裕家庭学生与自身之间做比较,长此以往导致心理失衡,学生为了攀比或解决经济困难,或许会剑走偏锋,选择了一些偏激行为,这对于求学的他们,无疑是舍本逐末。所以在精准资助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让贫困学生有一定的或者短期内的物质保障,让其从其他正规渠道获取财力和物力的时间差,这样才能让其全心全意投入学习和生活中,从学校汲取知识和经验,更好地创造未来。

2.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由于受到了生长环境的影响,经济困难学生往往有着较大的思想负担,与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同学长期相处,极易形成自惭形秽的不良心态。长期以自卑的心态处事,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对其学习成才的道路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因近两年个人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一部分贫困学生不愿意申请资助或帮扶,对于家庭比较困难的学生来说,能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在经济上给予资助仅为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学生的接受范围内,且不影响学生的心理建设,为他们提供精准发展性资助,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让他们通过不同的角度感受社会、学校对他们的关怀,让他们能感受到自己是被社会尊重和认可的。

3.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养

一般来讲,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个人综合素养方面,因为家庭的经济能力有限,他们没有机会接触到一些优质的学习资料和教育资源,自身学习环境闭塞,资源不足,自身难以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无疑将影响其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升。通过给这类学生提供精准发展性资助,在教育资源和经济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为其提供拓展学习的平台,比如可利用家庭困难补助金购买学习所需的各种材料,或协助学校教务处开展各类讲座、名家导师的社会演讲等,通过实践锻炼的机会,间接获取一部分教育资源,从而不断开阔眼界,汲取知识,搭建完善的个人知识体系,从物质上和精神上达到“双丰裕”的状态,多数学生能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那么他们的行为方式能获得彻底的改变,则更容易从根源上解决贫困问题。

二、精准发展性资助的特征

(一)资助具有针对性

精准发展性资助的最本质特征就是具有针对性。相对于目前最为常见的普及性帮扶方式,精准发展性资助更加注重对经济困难学生各方面信息的搜集,这样才能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困难与需求做出更好更全面的了解,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供扶持。

(二)资助具有高效性

精准发展性资助具有很强的高效性,它不仅将经济困难学生的个体差别当作主要研究对象,而且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帮扶措施,资助手段也因人而异,更加具有针对性,也让资助的实施更为高效,及时解决学生生活中面对的最为迫切的问题,满足学生实际需求。

(三)资助具有可持续性

精准发展性资助是具有可持续性的一种帮扶形式,这也是它最大的特征。要想对经济困难学生实行精准发展性资助,就要把重点放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和实际需求上,帮助学生实现学习和素养的共同提高,并依照学生在成长中的不同时期所产生的不同需求,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品质,提升创新水平,提高表达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采用为学生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等措施,让学生在毕业后更好地适应就业竞争,最终目的是实现经济困难学生的自身可持续性发展。

(四)资助具有促进性

精准发展性资助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学生目前经济窘迫、学习和生活面临极大不便的问题。对于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进行资助,往往能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如此便能安心地投入各项学习活动当中,学生能够全身心进入读书的状态,则能在短时间内掌握教师传授的知识,能有机会取得优异的成绩。良好的成绩和表现,容易让人的精神达到愉悦的状态,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应对学习和生活的信心,整体来看资助活动对于学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三、在精准资助前提下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具体工作措施

(一)在精准资助过程中开展个性化帮扶

在全面实施资助育人工作时,难免会遇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的问题,这也是精准资助需要面对的难题。而依据实际情况,客观、公正地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支持与资助,才是给予学生困难帮扶的核心。

首先,明确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资助方案。我们帮扶的对象虽然是困难学生,但这些学生的困难之处有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方面,其生活、学习、家庭环境等可能都是有待帮助的部分。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资助方案,以有限的资源达到最大的帮扶效果。

其次,利用多样化的手段,帮助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校与教师需要创新困难学生的帮扶方式,利用各类校园关怀活动、评优评先、优秀品德评选等,帮助困难学生消除心理上的落差与自卑,让其无障碍地投入学校的学习与生活之中,寻找到集体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再次,与时俱进,灵活运用各种工具与载体。现代社会网络、通信、社交平台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学校与教师要了解学生现实动态与情况,必须紧跟社会发展步伐,与学生保持同步。学校与老师可以建立集体的社交、通信平台,通过这种联系,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在生活之中的真实动态,还可以全面了解到困难学生的真实心理与学习环境情况,从而为困难学生帮扶工作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

最后,在制定资助方案时,可以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让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也是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资助形式,比如对资助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谈话谈心、个别走访等形式,让学生打消顾虑,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思想活动,有针对性地拟定帮扶项目,实现个性化帮扶育人的目标。

(二)在精准资助过程中实践化育人

在资助工作中,“立德树人”是最根本的目的,所以应着重培养受帮扶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树立学生的诚信意识、社会责任感和远大理想。鼓励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参与学校育人实践,针对学生个性的不同推荐其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素质提升、品格培养等不同项目,帮助被资助者全方位发展综合素养,养成良好的品性。

还可以开展一些特色教育活动,如诚信教育、励志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等,以此来激发困难学生主动成长、主动学习的内生动力。一方面让他们享受到良好的教育机会、公平的生活环境、实现自身梦想与价值的舞台,另一方面也能让他们更好地明白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与如何关心、关爱他人。

此外,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各类志愿者、社区帮扶活动等,让其真切感受到社会责任感与国家、社会对他们的关心,同时通过实践帮助他人,更能够体会自身处境,推动其产生自强不息的觉悟与树立回报社会的远大理想,进而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

(三)在精准资助过程中多元化立信

可以通过“大学生自强发展协会”的方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让帮扶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让学生未来的发展更加多元化。发放助学金只是帮扶的一种形式,重点是对学生成长过程的帮扶。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实际情况设计出系统的资助项目,因此在这个资助的过程中,要强调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特长。

例如,可以让那些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广泛地参与到培育孵化项目中去,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让他们开阔视野,增强成为高素质人才的决心和信心。

对于那些暂时没有社会实践能力的困难学生,可以引导其参与学校内部的公益劳动、义务劳动或勤工俭学,通过参与到集体或社会的实际劳作,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集体的温暖与关怀,另一方面也能让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改善他们的心理状态。而且,随着这种集体或社会劳作的增加,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也会得到锻炼,这对其未来的就业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有益的促进作用。以此让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更好地融入多姿多彩的生活中。

(四)在精准资助过程中科学化助人

家庭贫困的学生在心态和自信心方面,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能采用科学的方法来改变他们的生存现状,这部分学生的未来也有无限的可能,为贫困生发放助学金只是一种帮助其改善现状的方式,教师要根据现实情况,以科学化的方式给予其成长帮助。

首先,要以积极正面的方式告知学生:国家下发的贫困补助金,是用来扶持他们的学业的,这充分体现了国家财政部门对贫困学生的关爱,作为受到国家福利政策优待的一分子,必须以良好的成绩,以及优秀的表现回报国家对贫困生的关爱。

其次,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学生申请助学贷款。毕竟免费赠予的容易让人产生依赖心理与不重视心态,通过助学贷款,让未来的压力与学生自身挂钩,从而更加明确学习成长的重要性,一方面无形之中起到督促、勉励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配合教师完成帮扶工作。

最后,鼓励高校学生参与勤工俭学,依靠双手实现自给自足。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社会个体,依靠他人给予的资助并不是长久之计。唯有积极参与到社会劳动之中,在以自己的双手为社会、国家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个人的财富收入,用自己的双手,改善自身的生活状况。而通过勤工俭学,学生不仅能够获得财富收入,还能够深化对社会的认识、提升个人的相关技能,更能够让其明白自强不息的精神理念,进而真正地让困难学生能够在社会之中立足。

(五)在精准资助过程中企业化育才

在个人、学校、政府等多方的帮助和支持下,家庭贫困学生已经得到了经济和精神上的帮助和滋养,个人能力和综合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接下来就是如何在以后的就业中脱颖而出。贫困家庭由于家庭社会资源匮乏,实习平台和资源不足,未来的就业道路或将崎岖不畅,长此以往或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这需要社会群体的帮助。

随着近几年校企合作、产学研平台的打造,企业的成长发展需要人才的贡献,人才的提早进驻,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新理念。学校联合企业,共同开展企业精准资助,通过为贫困学生与企业搭建沟通桥梁,可通过企业的平台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经济基础外,还将为其带来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宝贵的履历,可以为企业为社会提供人才输出。这也是贫困学生从简单的个人脱贫到其家庭脱贫的一个契机和转折点。

四、结语

作为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应该以“精准资助”为主,这也是国家提出的“健全学生资助制度”的要求。这就需要资助工作者能够将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切实有效地探索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新形式新方法,让不同的资助对象有针对性地得到帮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就业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切实推动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言良,于洋.新时代“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82):298-299.

[2] 冯杨阳,冯涛.新形势下高校学生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构建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8(36):83.

[3] 吴铮.新形势下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资助体系构建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4):16-17.

[4] 李义波.新时代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体系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4):68-70.

[5] 冯雨佳.高校贫困生资助困境与精准应对:基于数据库管理的视角[J].市场周刊,2020,33(10):119-120.

上一篇: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期货投资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下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制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