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贫困生资助工作认定办法

2024-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家庭贫困生资助工作认定办法

家庭贫困生资助工作认定办法 篇1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切实做好宝城街道幼儿园家庭贫困生资助认定工作,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资助资源,保证省、市制定的学前教育阶段资助政策和措施真正落实到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身上,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资助工作体系,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我园就读的3-6岁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

第三条 学前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认定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确定合理标准,由儿童家长提出申请,实行民主评议和幼儿园评定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 认定条件

第四条 申请认定学前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经区县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学习的3-6岁儿童。

(二)学前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是指家庭所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在园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儿童。

第五条 全市学前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认定档次按困难程度设置为“1、2、3”三个档次(其中3档为最困难)。对孤儿、残疾儿童、低保家庭儿童可直接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特别困难儿童。

第六条 幼儿家长或幼儿园能够证明有下列行为之一者,不能认定为学前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儿童。

(一)学前教育儿童家庭租住高档社区或拥用高档交通工具。

(二)隐瞒家庭经济实际情况者。

第三章 认定机构与职能

第七条 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全市学前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认定的管理工作。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学前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的具体实施工作。幼儿园负责学前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认定的具体认定工作。

第八条 幼儿园成立以园长为组长,以幼儿园老师为成员的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小组,负责认定的具体组织和审核工作。

第九条 以各班为单位,成立以班主任为组长,以家长代表为成员的班级评议小组,负责认定的民主评议工作。评议小组成员中,家长代表人数根据班级人数合理配置,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班级评议小组成立后,其成员名单应在本班范围内公示。

第四章 认定程序

第十条 学前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认定工作每学年进行一次。幼儿园应制定严格的认定工作程序,学前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认定小组、民主评议小组,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认真、负责地共同完成认定工作。

第十一条 幼儿园应全面、认真部署每学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幼儿园在新生报名时,同时发放《昌乐县学前教育阶段儿童家庭情况调查表》;幼儿园在每学年结束之前,向在园幼儿发放《昌乐县学前教育阶段儿童家庭情况调查表》。

第十二条 需要申请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及在园幼儿要如实填写《昌乐县学前教育阶段儿童家庭情况调查表》,并持该表到家庭所在的居委会(村委会)加盖公章,以证明其家庭经济状况。

第十三条 班级认定评议小组根据幼儿家长提交的《学前儿童家庭情况调查表》和《学前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认定申请表》,按照本办法并结合幼儿实际情况,以及影响其家庭经济状况的有关情况,认真进行评议,确定本班各档次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资格,报幼儿园认定工作组进行审核。

第十四条 幼儿园要组织本园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对民主评议小组评议的学前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进行入户调查工作。认定小组要根据入户调查材料认真审核评议结果,根据本园实际情况平衡后,适当调整认定结果。

第十五条 幼儿园认定工作组审核通过后,要将学前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名单,以在全园范围内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如老师、群众及其它有异议,可通过有效方式向认定小组提出质疑。认定小组应在接到异议材料的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对认定工作组的答复仍有异议,可通过有效方式向区县资助中心提请复议。县资助中心应该在复议提请的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情况属实,应协调幼儿园进行调整。

第十六条 幼儿园负责将认定小组审核通过的《昌乐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和《昌乐县学前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调查表》存档,建立学前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儿童信息档案,并向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报送被确认的《昌乐县学前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儿童信息汇总表》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报告。

第五章 监督与管理

第十七条 学前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是涉及幼儿切身利益的一项常规性工作,幼儿园家庭贫困生资助工作办公室要认真负责,坚持原则,严格工作程序,杜绝弄虚作假。加强对各幼儿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认定工作的监督与指导,发现问题,立即纠正。

第十八条 幼儿园要接受对认定工作的投诉,并认真核实情况,及时回复处理意见。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宝城街道幼儿园认定小组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宝城街道幼儿园

家庭贫困生资助工作认定办法 篇2

关键词:资助,贫困生,认定

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 高校规模的日益扩大, 学生人数日趋增加, 贫困生数也有所增加, 据中国扶贫基金会统计的数据显示, 高校贫困生人数占学生总数的30%左右。为此, 贫困生的认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其对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自身发展和健康成长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 准确认定贫困生, 并对其做好相应的资助是开展公平教育、优化教育结构的基础和前提。笔者在分析现有认定制度的基础上, 就如何科学合理地认定贫困生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现状

贫困生是指由于经济困难而缺乏一定物质条件、生活质量达不到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水平的学生。由于经济能力有限, 他们必须承受生活、心理、学习等方面的多重压力, 因此他们很需要得到国家、政府或学校的资助。高校贫困生的认定工作是一项国家、地方政府、高校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目前, 我国高校贫困生的认定工作主要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前提, 并采取生源地认定和高校自身认定相结合的方法。在认定程序上, 首先由学生自己提出申请, 然后通过各层评议 (班级、学院评议) , 最后进行确定。在进行认定工作之前, 学校会公开学生贫困等级的确立标准以及相应的资助额度, 最后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认定贫困生。

然而, 实际情况是总避免不了有一些浑水摸鱼的现象, 例如:提供不真实的信息资料、假的证明等, 近年来, 各高校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从而完善了认定管理机制。集中体现在:进一步健全认定机制, 做到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严格把关, 设立评议小组, 多人商榷, 确保结果合理;加强诚信教育, 保证信息真实, 正确定位等。

二、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贫困标准不统一

贫困生的认定标准是开展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然而贫困的标准是不统一的, 这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 由于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 贫富差距较大, 各地的收入、消费也有差异, 因此各地贫困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例如苏南与苏北, 尽管各校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认定标准, 但是贫困的指标是不一样的, 所以学校对来自各方学生的贫困标准可能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另外, 虽然我们对贫困等级有确切的规定, 但是执行资助工作时, 贫困的概念还是相对的, 因此助困资源不一定会合理分配。而今, 在物质生活标准的限制下, 一些“贫困生”必须选择一种淘汰的生活, 例如不能使用电脑, 甚至是手机、MP3等小型的、属于中高档消费电子产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电脑的覆盖率越来越高, 电脑是否应该成为学生的贫困因素, 这个问题也被推向风口浪尖。

(二) 认定程序不完善

虽然我国之前就有对于贫困生的认定程序, 但是就目前我国认定贫困生工作情况来看, 还存在一些缺陷。学生出示了生源地的相关证明, 基本上就是学生提供的唯一的贫困申请证据, 而之后的认定工作基本上都是依托于高校, 其中又有大部分是需要民主评议的, 因此, 后期的认定工作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 也就避免不了有些学生通过打理“关系”来取得贫困生的资格。而在认定过程中, 有部分评议小组仅仅根据学生家庭的人均收入情况来确定贫困生, 而忽略了一些其他的因素, 例如学生的物质生活标准、月消费情况等等。认定工作结束之后, 我们需要对产生的结果予以公示, 虽然这是学校公平公正地开展工作的前提, 但某种程度上说, 有些欠妥。有些学生不愿意学校公开其家庭情况, 并认为牵涉其隐私权, 对于一些自尊心较强的、性格孤僻的学生而言, 这无疑会成为他们申请贫困生资助的心理障碍, 不仅有损这些学生的自尊, 甚至还会对其造成其他的间接伤害。

(三) 提供信息不准确

目前, 高校中存在一种难辨的现象, 即不贫困的学生还很积极地去申请贫困生, 而贫困的学生出于虚荣心的问题, 就是要“炫富”。因此, 出现了两个极端, 一是“漏报”, 直接漏掉了本是属于贫困生的这一群体;二是“谎报”, 直接把本来不贫困的学生申请划入了申请者的范围。与此同时, 在信用缺失的当下社会, 我国还存在一些其他的“假冒贫困生”, 由于我国在判断某学生是否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时, 只需要提供户籍所在地有关部门开出相应的证明即可, 而高校根本没有办法去一一确认这些信息, 因此我们根本无从得知信息是否真实, 也不排除有许多开假证明而冒充贫困生的学生。现在, 有些学校认定程序中的民主评议项里添加了师生监督, 本是为了更准确地认定贫困生的, 然而老师的工作繁忙, 且与学生的接触甚少, 因此能提供信息的大多数是同班级、同宿舍的学生, 但又有些学生因为义气友情不愿意提供真实的信息。因此这种方法在有些学校只能是适得其反, 而学生的监督也变成了提供虚假信息的渠道之一。

(四) 名额分配过牵强

有的院校为了自身的方便行事, 直接将固定的名额分配到各班级, 而不考虑贫困生的实际人数。例如, A、B两个班都有50人, 其中A班有10个贫困生, B班有20个贫困生, 而学院分配的名额是每个班均15人。因此, 一方面, 贫困生人数多的班级, 很大程度上被限制了其上报的名额;另一方面, 如果贫困生人数少的班级名额出现多余, 其为了完成任务, 贫困生的认定标准就可能下降, 致使有些不需要帮助的学生也得到了资助, 而需要帮助的学生得不到资助, 从而不能真正达到准确认定的目的。

(五) 信息管理存问题

随着高校信息化进程的加快, 网络化的办公已贯穿高校的管理工作, 然而, 贫困生的信息追踪仍然停留在手头作业上。就目前的认定方法, 各个高校是收集、整理、审核、管理学生信息的运作者, 因此学院工作人员的素质与其自身的办事能力会直接关系到认定工作的准确性。其次, 存在一些数据老化现象, 即学生今年的信息是根据去年的数据进行登记的。另外, 工作人员在管理学生的信息时, 如果由于某些原因不小心丢失了其中某位学生的数据资料, 这位学生的评定定会受到影响。

三、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有效实施的重要建议

(一) 健全认定机制, 尽量统一标准

由于贫困是相对概念, 因此各校出于共同的目标, 应该加强区域与区域之间的交流, 并及时深入了解各地的情况。根据区域的不同, 建立一个共享的数据平台, 仔细分析各地区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 并建立相应的数据模型, 从而可快速确定不同地区的贫困标准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贫困等级, 以减少区域贫困标准造成的认定错误, 做到一开始就准确地确定资助的学生范围。

认定方法应该更加人性化, 像电脑、手机、MP3等较普遍的电子产品, 这些高科技发展的产物, 来作为学生是否贫困的界定因素, 不可否认有些偏颇。因此可以适当的转换认定因素, 例如, 用学生的月上网费用、月话费等用来作为界定的项目之一。

(二) 完善认定程序, 做到规范操作

贫困生的认定程序是认定工作的核心, 若认定工作时高校全权负责, 对学生可能有失公平、且真实性值得怀疑。毕竟, 生源地的政府部门才是最清楚学生家庭情况的部门, 因此可以让生源地政府作为认定第一关。当地机关应成立相应的管理部门, 专门对提出贫困申请的学生建立电子信息系统, 以便和学校认定部门共享资源。其他部分认定程序还有待完善, 在认定工作之前, 学校应该组织专门的老师对提出贫困申请的学生进行了解, 一方面除了详细说明学校对贫困生资助的程序、方法及标准, 另一方面还必须做出相应的心理指导, 以避开学生的心理障碍, 做到正确引导学生。另外, 认定操作过程中, 有些人为因素是可以避免的, 因此学校应该加强管理, 培养一支专业化的团队, 制定严格的操作标准, 规范其认定操作, 充分发挥民主评议的优势。把认定工作建立在真实的数据基础上, 以减少学生蒙混过关的机会。在观察统计数据时, 应该相应地记录学生的月消费情况, 后从综合角度剖析数据, 因而提高认定工作的准确性。

(三) 确保信息准确, 重视道德教育

信息的真实性直接关系到贫困生的认定情况, 所以我们必须先从总体上加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例如政府可以对相关的证明部门加大诚信教育, 并设立相应的监督管理体系, 实施一系列的奖惩制度, 先从根源上确保信息的真实。必要时, 还可以与申请人所在地的相关工作人员取得联系, 及时了解一些相关情况;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进行实地走访;共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完成了学生的信息采集工作之后, 学校可以对学生的信息进行电子录入并在核对无误的情况下进行再认定。认定时, 各班的班主任要全程参与, 同时, 不定时地抽取学生, 随机访谈。并且联合后勤处等部门, 对贫困生进行审核。到一卡通中心了解学生的消费情况、伙食费用等。教育上, 学校应努力做好德育工作, 每个月都定时地开展主题活动, 争先做到从思想上帮助学生“脱贫”, 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面对贫困。

(四) 灵活分配名额, 争取开拓创新

在名额分配方面, 各院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贫困人数来确定资助人数, 同时可以优先考虑单亲、离异家庭的学生, 以确保分配的公平性, 并且尽量做到让每一位贫困的学生都能受到资助。然而有时候, 资助不一定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 这时候, 老师可以鼓励这些学生积极参加勤工俭学, 利用来自各方校企合作的机会解决个人的贫困问题。在资金分配方面, 可以稍加创新调整, 例如, 可以根据学生的贫困程度来分配资助资金, 名额分配上, 如果申请人数很多, 可以适当地采用“轮流受助”的方法, 尽可能让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得到资助。

(五) 加强信息管理, 落实监督机制

为有效地贯彻落实贫困生的认定方针, 必须在生源地就加强信息的管理, 如帮助每一位学生建立电子档案, 并采集相关的信息, 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受助情况、就医情况以及消费情况等。必要时需实现高校与生源地政府部门的联通, 多方通力合作, 共同努力, 并且必须实时保持数据的更新。与此同时, 涉及的各个部门以及学校需要建立良好管理制度、开放的监督体系, 畅通学生意见反馈的渠道, 拓宽网络工作的平台, 并设立反馈信箱、电子邮箱、举报电话等。

幼儿园贫困家庭资助工作自查报告 篇3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贫困家庭资助工作自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贫困家庭资助工作自查报告1

为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学前教育资助文件精神,切实解决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的入园难问题,促进学前教育发展,根据教育局要求,对本校学前教育资助工作进行自查,情况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加强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制定方案,研究对策

根据上级要求,中心校办公室组织学前教育资助领导小组成员、各幼儿园园长学习上级关于学前教育资助文件,制定本校实施方案。

三、广泛开展学前教育资助宣传工作

各个幼儿园张贴办公室统一印制的宣传资料,还利用家长会、板报、文艺演出等方式宣传国家学前资助政策。

四、调查摸清各幼儿园幼儿家庭经济情况

各幼儿园先调查幼儿园幼儿家庭经济情况,摸清孤儿、残疾儿童、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子女、革命烈士子女、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村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户、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村计划生育双女户、因重大意外致贫家庭的子女、其他原因造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子女人数及困难程度等情况。

五、规范资金发放程序及要求

(一)政府助学金按学年申请,按学期发放,每年申请一次。

1.需要申请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在园幼儿家长要如实填写《xx学前教育资助资金申请表》到所在的居委会(村委会)加盖公章,以证明其家庭经济状况。

孤儿、残疾儿童、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子女、革命烈士子女、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村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户、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村计划生育双女户、因重大意外致贫家庭的子女持有关证件原件及复印件或有关证明。

2.幼儿园要成立评审小组,人员由幼儿园教师、村委(社区)干部、家长代表组成,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提交的资助申请进行认真审定。确定拟资助名单后,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

(二)资金拨付

资助资金到中心校财政专户后由中心校财务人员通过农村信用社转账的方式将资助金发放给受助儿童监护人,确保资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受助儿童家庭,没有截留、挪用,切实做到了专款专用。

20xx年秋季学期甘棠镇中心学校享受学前教育资助幼儿人数分别是162人,其中一档18人,补助标准600元/人/期,二档144人,补助标准400元/人/期,补助资金68400元;20xx年春季学期xx镇中心学校各幼儿园享受学前教育资助幼儿人数分别是174人,其中一档18人,补助标准600元/人/期,二档156人,补助标准400元/人/期,补助资金73200元。

上级财政下拨该项资金后,由中心校财务人员通过农村信用社转账的方式将资助金全部转发放给受助儿童监护人,没有截留或挪作他用。

(三)幼儿园按要求将受助幼儿的材料上交中心校办公室,中心校办公室按时汇总将材料交到xx县教育局资助办。

六、存在问题和原因

有个别幼儿园队学前资助宣传工作不是很重视;个别村委干部不是非常支持、重视学生资助工作,如有个别困难家庭子女应享受学前教育入园补助,因为超生未交超生费被村委干部拒绝盖章。

七、整改措施及工作建议

下一步加大学前教育入园补助政策的宣传,做到家户喻晓,是政策深入人心。

总之,学生资助工作,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量大,但我校在学前教育资助工作中,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组织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上级的文件精神要求,保证每位需要资助的幼儿能够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得到社会、家长的认可。

幼儿园贫困家庭资助工作自查报告2

做好贫困家庭幼儿资助工作,贯彻落实自治区财政厅、教育厅《关于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的通知》精神,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扶持力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入园问题,是为维护幼儿园乃至社会稳定,增强幼儿对党和国家热爱之情,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大措施。

解决好幼儿园贫困家庭幼儿的经济困难问题是我国政府的责任,它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学校乃至社会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广大公民机会均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

现将20xx— 20xx学我校在幼儿资助工作方面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完善制度: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幼儿资助工作,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对家庭经困难幼儿进行评议和认定,对贫困生助学等进行认真的评选。

1、成立了幼儿资助工作领导小组。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学校领导成员、居委会领导成员为成员的幼儿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资助工作。

2、以校长为组长的评审小组进行评审,评定小组对评定出的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资助名单与申请进行审核、认定,并将认定出困难幼儿名单上报学校审定。

3、上榜公示,公开透明。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评审小组根据下达的资助名额,对儿童家长申请材料进行审查评定,并做好评审记录。在确保孤儿、残疾儿童入园资助的基础上,优先资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子女、革命烈士子女、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村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和双女户家庭子女。公示期间,未收到任何信息。

二、建立、健全幼儿档案:

资助项目、资助对象、资助范围、资助标准、资助流程等材料一一归档,随时接受上级的检查和群众监督。

1、我校对对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进行家庭情况调查,要求每名幼儿都填写幼儿家庭情况调查表,并由幼儿当地的民政部门或者村委会出具相关的证明材料。定期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进行资格复查,并不定期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家庭经济困难幼儿,通过信件、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核实。

2、秉承公开、公平、公正、实事求是,本人申请、民主评议和幼儿园评定相结合的原则,准确无误将急需救助的困难幼儿评定出来,平时还要做到掌握幼儿家庭经济状况发生的显著变化,及时调整其家庭经济困难档次。

三、积极落实、帮助到位:

1、按照上级安排,第一时间落实好各种资金的评定、发放,使有困难的幼儿得到帮助,并且及时领取到资金。

2、做好被资助的幼儿名册。

3.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调整救助策略并时刻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关爱教育,真正把学校的资助工作落实到了实处回顾本的幼儿资助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也还存在不足,比如说帮助的范围还不够广,还是有些需要帮助的幼儿没有得到帮助。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使真正需要帮助的幼儿都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

幼儿园贫困家庭资助工作自查报告3

做好贫困家庭幼儿资助工作,是坚持党中央提出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根本要求的具体体现;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证;是为维护幼儿园乃至社会稳定,增强幼儿对党和国家热爱之情,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大措施。

解决好幼儿园贫困家庭幼儿的经济困难问题是我国政府的责任,它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学校乃至社会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广大公民机会均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

下面对20xx年秋我校的.幼儿资助工作情况自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xx年秋季,我园共有幼儿149人,接受国家专项救助资金的幼儿17人,接受园内救助幼儿21人,共计38人,共计提供救助资金15500元。

二、主要做法

1、宣传资助政策。

在校内和学生所在村、组张贴布告宣传相关资助政策,真正做到家喻户晓。

2、成立资助贫困学生评审领导小组

资助工作政策性强,为了把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把好事办好,让群众满意,社会满意,让最困难的家庭子女受益,学校成立由园长任组长、班主任等为成员的评审领导小组,健全监管机制,确保专项资金落到实处,顺利推进学前教育阶段资助政策,体现资助政策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保证贫困家庭的幼儿不受经济影响,能认真学习、完成学业。

3、确定资助范围和对象。为学前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贫困学生,并优先考虑以下几类:

(1)孤儿(含艾滋孤儿)、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等无直接经济来源的学生;

(2)父母一方已亡,生活十分困难的;

(3)父母双残或单残,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4)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5)家庭成员长期患病或丧失劳动力,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6)残疾家庭子女、残疾学生;

(7)家庭被镇民政办列为特困户,持有特困证,难以维持基本生活者的子女。

(8)双下岗职工家庭子女,家庭为民政部门确定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者的子女。

3、资助对象认定程序。

(1)公开资助信息。宣传资助政策,真正做到家喻户晓。

(2)资助申请。贫困家庭学生家长(监护人)填写《贫困家庭教育资助申请表》交村委会和镇政府审核后上交学校。

(3)评审及公示。评审小组对申请资助的学生家庭贫困程度进行审核,拟定受助学生名单并公示;公示期内,如有异议的,评审小组对有关情况进行重新审核。

(4)上报。学校根据公示无异议的受助学生名单,填写好《xx县教育资助汇总表》上报。

(5)资金发放。资金到位后,由银行将补助资金足额发放,并履行好领款签字手续。

4、享受资助的学生每学年评定一次,根据农村贫困家庭脱贫、返贫的实际情况,对受助的贫困家庭学生作出适当调整。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办法

1、贫困学生认定难度大。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不能如实说明家庭情况,班主任也不能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工作中不易把握。

2、资助名额有限,致使少数贫困学生暂时不能享受资助。

家庭贫困生资助工作认定办法 篇4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工作的意见》(财教[2009]442),认真做好我校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确保免学费政策顺利实施,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我校是经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批准设立,实施全日制中等学历教育的职业学校,包括公办。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我校全日制中等学历教育的农村户籍的学生,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

第二章 认定机构与原则

第四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坚持实事求是、扶贫济困、照顾弱势群体的原则。在此基础上,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学生所在学校负责审核认定,实行学校法人代表负责制,校长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主管部门审核备案。

第三章 认定范围与条件

第五条 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学生,或除此之外由学生本人或乡镇、村委会等能够证明学生难以支付学习费用,且有下列情况之一,可认定为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一)家庭子女中有两个以上正接受非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的;

(二)家庭成员因患重大疾病需支付大额医疗费用,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三)家庭遭遇不可抗力或自然灾害造成人身及财产重大损失的;

(四)残疾学生、残疾人家庭的子女、单亲家庭中经济困难的学生;

(五)稀三女节育户、二女节育户、独生子女领证户家庭的子女;

(六)孤儿、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

(七)其它特殊情况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

第六条 学校、乡镇、街道、社区、村委会、民政等部门能够证明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一)购买或长期租用电脑(特殊专业除外)的;

(二)购买高档娱乐电器、高档时装或高档化妆品等奢侈品的;

(三)节假日经常外出旅游的;

(四)学校有住宿条件,但在校外租房或经常出入营业性网吧的;

(五)有其它高消费行为或奢侈消费行为的。

第七条 有以下行为或表现的,停止免学费政策的资助:

(一)在校期间有重大违法违纪行为的;

(二)中职未毕业,但终止了学业的;

(三)弄虚作假,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不真实的;

(四)家庭经济状况明显好转的。

第四章 认定程序

第八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每学年进行一次。学校和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认真、负责地共同完成认定工作。认定程序如下:

1、提出申请

符合申请条件的学生应如实填写《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

2、提供证明

申请人在提出申请的同时,必须向所在学校提供有关本人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的真实合法有效的证明材料。如证明材料不符合要求,则申请人应在提出申请后10日之内提供符合要求的证明材料。

3、信誉承诺

申请人必须对其所陈述的家庭经济情况、所提供证明材料的真实性作出书面承诺。

4、资格审查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审查由学生所在学校负责,有关部门积极参与。

2)审查内容

A、申请人所陈述的家庭经济状况是否符合申请条件;

B、申请人日常生活消费的实际情况;

C、申请人所提供的证明材料是否真实、合法、有效。

3)审查方式

A.审阅申请表及相关证明材料;

B.以个别谈话方式等了解申请人日常生活消费情况;

C.根据需要联系申请人家庭所在地的有关机构和单位,对申请人所提供的证明材料进行核实或对申请人进行家庭访问。

第九条 学校根据学生提交的《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和相关证明材料,组织有关人员,采取多种方式认真进行评审,提出本学年本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议名单,并报学校主管部门审核备案。

第十条 学校主管部门要认真审核学校申报的初步评审结果。如有异议,应在征得学校意见后予以更正。

第十一条 学校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学校要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以适当方式、在适当范围内进行不少于7个工作日的公示。如有异议,可通过有效方式向学校提出质疑。学校在接到异议材料的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对答复仍有异议,可通过有效方式向学校主管部门提请复议。学校主管部门应在接到复议提请的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情况属实,应做出调整。

第十二条 中等职业学校负责汇总审核通过的《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填写《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情况汇总表》,并将最终结果通知被确认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档案。

第五章 监督与管理

第十三条 学校主管部门接受对认定工作的投诉,并认真核实情况,及时回复处理意见。学校每学年应不定期地随机抽选一定比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信件、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核实。如发现弄虚作假现象,一经核实,取消资格,收回免费资金。情节严重的,所在学校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学生纪律处分,并在其档案中记载不诚信记录。

第十四条 学校全面、认真部署每学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提前做好认定的各项准备工作。

贫困生认定建档办法 篇5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帮助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解决在校期间学习、生活费用不足的实际问题,保证我院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促使我院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根据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认真做好我省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鲁教财字[2007]18号)以及山东省、潍坊市有关文件规定的精神,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关系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基本要求。各级领导和全体师生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贫困生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使他们得以顺利完成学业。要把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作为深化学校改革,维护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好。

第三条 为保障贫困学生认定与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和规范管理,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隶属学生工作处)作为贫困生认定与管理部门,负责我院贫困学生认定与管理工作。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具有我校正式学籍的家庭经济困难、生活水平较低、难以维持正常学习的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

第二章 贫困学生认定办法

第五条 申请认定贫困学生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无父母养育、无经济来源或靠亲友有限资助的孤儿;

2、单亲家庭、且单亲父(母)无经济收入、或收入无法维持学生本人学习、生活需要的学生;

3、父母年事已高或身体残疾(有市、县民政部门发放的残疾证)、或基本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经济来源的贫困家庭子女;

4、家庭主要成员中无18-55岁的劳动力;

5、城市中父母一方或双方失业,且已经民政部门认定(凭市、县民政部门相应证明文件),领取最低生活保证金的家庭的子女;

6、家庭人均月收入城市低于200元,农村低于150元,本人在校消费少于150元/月;

7、残疾或重病的学生;

8、来自烈士或优抚家庭的特困子女;

9、其他不可抗拒的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第六条 贫困学生评定标准:

根据学生的困难程度,将贫困学生划分为三个等级:特困生(三档)、贫困生(二档)和普困生(一档)。

1、特困生:烈士子女、革命残疾子女、孤儿或无任何经济来源的学生;家庭生活极度困难,父母双方长期病重且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学生。基本无力支付在校学习期间的全部费用;

2、贫困生:家庭较为困难,生活来源微薄的学生。例如:家住贫困地区或父母都失业(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学生;父母年迈或因病不能自理、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无能力供养学生且无其他经济来源,无力支付在校学习期间的大部分费用;学生本人在校消费少于120元/月;

3、普困生:家庭受灾,家庭成员因疾病或父母因无经济收入等原因造成生活暂时困难且无其他经济来源,无力供养学生且无其他经济来源,无力支付在校学习期间的部分费用;家庭生活困难,生活来源较低或不稳定的学生;学生本人在校消费少于150元/月。

特殊情况或因故发生临时经济困难的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考虑调整等级。

第七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认定为贫困生。已取得贫困生资格的,应立即取消,并停止

1对其的困难补助。

1、谎报家庭经济情况或本人生活状况的,一经查实立即取消资助,并追回所享受的全部资助费;

2、欠交一年以上(包括一年)学费者(经学校批准减免学费者、成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者除外);

3、未能按学校要求及时注册者;

4、获资助期间家庭经济条件已有改善,有固定生活来源者;

5、家庭因建购房、购车、结婚等消费而欠下巨额债务导致无力供养学生完成学业者;

6、吸烟、酗酒、大吃大喝和铺张浪费的,或有超过一般同学的高档消费现象的;

7、违反学校纪律,受校规校纪处分的;

8、因个人学习不努力,在一学期内有两门课程不及格的(含两门);

9、凡在享受缓、减免学费期间受警告及以上处分者,取消其缓、减免学费的资格,并要求限期补足相应缓、减免学费额度;

10、在休学、停学或保留入学资格期间者。

第三章 贫困学生认定程序与办法

第八条 贫困生认定时间:

贫困生每学年认定一次,时间安排在每学年第一学期的十月份,并在当学年第二学期的五月份进行一次重新核实调查。对家庭经济情况有较大好转的,将取消其资助。

第九条 贫困生认定程序:

贫困生评定工作须坚持本人自愿申请、班级民主推荐、院(系)审查公示建档、学院资助管理中心审核公示、学校批准的程序。

第十条 贫困生评定办法:

1、学生本人自愿提出申请,并提交父母所在乡、镇或街道以上的政府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状况审核证明材料;

2、班主任、班委会应结合学生本人在校期间生活实际,根据其日常生活情况进行初审,并在班级一定范围内进行民主评议(参与评议的学生人数应不少于全班1/2),并就是否同意对申请建档学生予以建档及相应档次进行投票,以参加评议学生2/3以上投票表示同意作为必要条件。申请学生如对结果有异议,可向所在院(系)提出申诉。每个学生都要以客观公正的心态对困难学生做出实事求是的评议,保证贫困生建档、资助工作的顺利进行;

3、班主任、班委会在初步调查、摸底和民主评议的基础上,对本班申请学生进行排序和分级,汇总后报所在院(系),并协助学院做好贫困生建档准备工作;

4、各院系及辅导员对本学院的贫困生家庭生活状况及在校期间生活水平等进行深一步的核实、审查,确定贫困等级并在全院范围内公示(五至七天),建立贫困生档案,经院系分管领导签定意见后,报送学院资助管理中心,同时组织学生实事求是地填写《潍坊科技学院贫困学生申请审批表》。档案应包含的信息有:姓名、学号、性别、政治面貌、专业年级、班级、联系方式、家庭住址、学习成绩、家庭年平均收入、家庭经济状况、贫困原因等内容;

5、学院资助管理中心根据各院系上报的贫困生材料及每名贫困生的综合情况,在广泛听取师生意见的基础上,审核贫困生名单及等级,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公示七天。在公示期间,师生如有疑问,可向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出复查,如有差错,可到学院资助管理中心及时更正;

6、公示结束后,学院资助管理中心将贫困生名单及等级上报上级领导审批后,建立潍坊科技学院贫困生基本信息档案,并最终确定为校贫困生;

7、学院组织贫困生填写《潍坊科技学院贫困学生登记表》,正式建档。

第十一条各院系及辅导员应经常深入调查,准确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情况,并及时向上级汇报。

第十二条 原则上对勤奋好学、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及非山东省籍贫困生进行优先资助。

第四章 贫困学生的管理

第十三条 学校不断建立、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并逐步实行贫困生信息化管理。第十四条 学校开通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在每年新生报到时,对因家庭经济困难确实难以交纳学费的,经学校批准后可暂缓交费,待入学后按程序进行贫困生认定。第十五条 取得我校学籍注册后的在校专科学生方可提出贫困资助申请。

第十六条 对每年认定的贫困生,学校、系部将进行跟踪调查。凡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除取消贫困生资格,全额追回其所受困难补助金额外,还将视其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第十七条 学校对贫困生实行动态管理。

1、对已经建立的贫困生档案,可根据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以及学生本人的表现进行适当调整,档案调整包括提高等级、降低等级、撤消三种情况;

2、贫困学生档案调整主要采取班级民主评议的方式,由全班同学对已建档贫困生是否调整等级进行投票,以2/3及以上同意票作为等级调整的必要条件;

3、对经民主评议需要进行等级升降或撤消的学生由各院系审核后报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审批。第十八条 学院、系部应对确定后的贫困生实施预警机制,凡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视情节轻重列入不同的预警级别:

1、触犯国家法律、条例,违反校纪校规,受到全校通报批评或纪律处分者;

2、在校期间吸烟、喝酒、请客等铺张浪费者;

3、持有高档手机(包括小灵通);购买或长期租用电脑;购买MP3、CD机等高档娱乐用品,且单价超过200元;佩戴金、银、玉石首饰;节假日或假期自行外出旅游;在校外租房或经常出入经营性网吧、通宵上网;染发、烫发、理奇形怪状的发型,穿高档时装或使用高档化妆品;有与其家庭经济困难状况不相符的其他高消费行为或不当消费行为等;

4、学习不努力,出现考试(查)课程不及格者;或一学年未修满规定学分者。

对进入预警阶段的贫困生,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将视情况减免其相应的贫困资助。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学院、系部要利用宣传栏、校园网等媒介,大力宣传高校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的各项政策和措施,确保每一位贫困学生及时、准确地了解我校的有关资助政策和措施,努力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第二十条 学校、系部要认真落实“奖、贷、助、补、减、免”及“绿色通道”等各项政策,进一步加大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的各项资助力度,较好解决贫困学生的经济困难,使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以有效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二十一条 学院各部门要密切配合,认真做好贫困生的思想工作。要将资助与育人相结合,让贫困学生在生活脱贫的同时做到心理脱贫,指导他们努力学习、艰苦朴素、诚实守信、战胜困难,树立成功立业、回报社会的良好心态。

家庭贫困认定申请书 篇6

你好!

我是xx市xx街xx社区居民xxx,住在父母家里。由于脊柱骨折和糖尿病,我父亲的退休工资不足以支付药品费用。糖尿病已经到了一个严重的时期。他不能吃东西,四肢肿胀,随时都很危险。母亲患有严重的心脏病,而且她年级大了,不能工作。与此同时,家庭收入只依靠父亲微薄的养老金来维持家庭生活。

现在生活很艰难。由于长期失业,我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我一直依靠政府的生活津贴来维持生活,我的`妻子没有工作,只能在业余时间照顾父母来补贴家庭。今年春节,我又增加了一个女儿,但不幸的是,我没有母乳,只能依靠昂贵的奶粉来支持,这在我的生活中无疑更糟。这真的是一夜之间的雨,船迟到了。在各种无助的情况下,我希望政府能伸出援助和友谊的手来帮助我们的家人,并请求困难的补贴来度过当前的困难时期。

我相信政府会解决我们的实际困难,解决我们的生活危机,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我们全家都期待着你的好消息。

申请人:

家庭贫困生资助工作认定办法 篇7

为切实保障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做好资助工作,实施办法如下:

一、帮扶对象。家庭贫困学生中的下列情况:

1、革命烈士子女

2、孤儿

3、残疾人(父母均残疾或其中一人残疾且家庭无经济来源)子女或学生本人为残疾;

4、父母一方去世且家庭无经济来源的学生;

5、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证的学生及由于家庭成员常年有病,或因其他灾害造成家庭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学生。

6、家庭无经济来源:农村,指父母没有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只有口粮收入;城镇,指父母下岗、劳动能力较差。

二、帮扶程序

家庭贫困学生助学金的审批、发放由县帮扶贫困中小学生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区教育局具体操作,学校负责本单位家庭贫困学生的调查、申报及助学金发放工作。资金必须坚持“扶持贫困、公正客观、保证效益”的原则。

(一)审批程序

1、每学期开学初,学校召开学生大会、学生家长(监护人)会,把帮扶家庭贫困生的对象、标准、程序等向家长(监护人)及社会公开。

2、由学生或学生的监护人自愿向所在学校提交书面申请,并将能证明申请理由的有效证件交申请学校。需提供的主要证件为;

革命烈士子女,需民政部颁发的《革命烈士证明书》 孤儿,需村民委员会(户口所在单位)出具的证明。

残疾人子女,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

父母一方去世且家庭无经济来源的学生,需村民委员会(户口所在单位)出具的证明。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证的学生及由于家庭成员常年有病,或因其他灾害造成家庭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学生,城镇户口的需提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和居委会出具的家庭贫困情况证明书。农村户口的需提供村民委员会(户口所在单位)出具的家庭贫困情况证明书。

3、由班主任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填写《帮扶贫困中小学生助学金申请表》中的相应栏目。

4、由学校依据学生或学生家长的申请和班主任意见,深入到学生家长(监护人)所在单位(村),学生家庭进行调查了解。由学生家长(监护人)所在单位(村)在《帮扶贫困中小学生助学金申请表》的相关栏目中填写意见。学校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填写意见并报新源县帮扶贫困中小学生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发放程序

助学金划拨到学校5日内,各学校给被帮扶学生家长(监护人)发领导小组办公室通知书,告知学生家长(监护人)助学金发放金额、时间及相关事项。

三、助学金的使用、管理与监督

家庭贫困学生助学金主要用于补助家庭贫困学生的生活费及其他学生用品费。资金严格按照“专户储存、专人管理、单独设帐、专项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做到领导认识到位,管理措施得力,财务制度健全,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班主任要做好家庭贫困学生助学金使用的指导工作,学生的每笔支出必须有班主任签名。每学年结束,学校将助学金余额发放给学生本人,学生领取助学金时,要登记签名。

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2008 篇8

民发〔2008〕15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为推进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的解决,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的有关规定以及国家有关法规政策,我们制定了《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公安部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

工商总局统计局证监会

2008年10月22日

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

为规范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保障以及其他社会救助工作中的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行为,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制定以下办法。

一、本办法所称城市低收入家庭,是指家庭成员人均收入和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低收入标准的城市居民家庭。家庭成员是指具有法定赡养、抚养或扶养关系并共同生活的人员。

二、民政部负责全国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的管理工作。

县(市、区)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的管理工作。

县(市、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的具体工作。

三、社区居民委员会根据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的委托,可以承担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的日常服务工作。

四、县(市、区)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价格、公安、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房地产)、金融、税务、工商、统计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的有关工作。

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工作机构能力建设,落实必要的工作人员和经费。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要采取调配、招用等形式,配备必要工作人员。

六、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公布一次。直辖市、设区的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由市人民政府制定;县(市)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由县(市)人民政府制定,并报上级人民政府备案。

七、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主要包括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两项指标,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统筹考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最低工资标准以及住房保障和其他社会救助的关系,以满足城市居民基本生活需求为原则,按照不同救助项目需求和家庭支付能力确定。

八、家庭收入是指家庭成员在一定期限内拥有的全部可支配收入,包括扣除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以及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障支出后的工薪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家庭财产是指家庭成员拥有的全部存款、房产、车辆、有价证券等财产。

九、家庭成员按照国家规定获得的优待抚恤金、计划生育奖励与扶助金、教育奖(助)学金、寄宿生生活费补助以及见义勇为等奖励性补助,不计入家庭收入。

十、城市居民家庭在申请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保障或者其他社会救助时,应当提供家庭收入、家庭财产等状况的证明材料,并以书面形式一并向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提出核定其家庭收入状况的申请。具体申请程序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十一、县(市、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通过书面审查、入户调查、信息查证、邻里访问以及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低收入核定的家庭至少最近6个月的收入和财产状况进行调查核实。有关个人、单位、组织应当积极配合,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十二、经申请低收入核定的家庭授权,县(市、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可以对家庭成员的收入和财产状况进行查询。公安(户籍和车辆管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社会保险)、住房城

乡建设(房地产)、金融、工商、税务、住房公积金等部门和机构应当予以配合。具体查询办法由民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规定。

十三、县(市、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为符合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的城市居民家庭出具家庭收入核定证明。

十四、县(市、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举报箱或举报电话,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十五、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可直接认定为城市低收入家庭,不再重复进行家庭收入核定。

十六、城市低收入家庭应当按向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如实申报家庭人口、收入以及财产的变动情况。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对申报情况进行核实,并将申报及核实情况报送县(市、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县(市、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根据城市低收入家庭人口、收入以及财产的变动情况,重新出具家庭收入核定证明。

十七、县(市、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按户建立收入审核档案,并将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人口、收入、财产等变动情况,以及享受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保障或者其他社会救助的情况,及时登记归档。

十八、各地应当逐步建立城市家庭收入审核信息系统,有效利用公安(户籍和车辆管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社会保险)、住房城乡建设、金融、工商、税务、住房公积金等政府部门及有关机构的数据,实现信息共享,方便信息比对和核查,建立科学、高效的收入审核信息平台。

十九、申请低收入核定的家庭不如实提供相关情况,隐瞒收入和财产,骗取城市低收入家庭待遇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取消已出具的家庭收入核定证明,并记入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及有关部门建立的诚信体系。

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村(居)民委员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不如实提供申请低收入核定的家庭及家庭成员的有关情况,或者出具虚假证明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提请其上级主管机关或者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处理,并记入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及有关部门建立的诚信体系。

二十、城市家庭收入审核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家庭贫困生资助工作认定办法 篇9

近年来,金湖县社会救助的范围不断扩大,低保边缘家庭的救助逐渐成为救助的重点之一,低保边缘家庭成员患病住院、意外灾害、学生上学等均纳入了救助范围,有效地解决了低保边缘家庭的生活困难。但对于低保家庭的认定,却存在随意性大,难以把握等问题,为此,该县今年出台了《金湖县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办法》,对低保边缘家庭的认定范围、标准、程序以及责任追究等作了明确规定,进一步规范了低保边缘家庭的救助。

文件明确规定,低保边缘家庭是指具有本县户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月人均收入超出本县城乡低保标准但低于城乡低保标准2倍之内(含2倍)的家庭。低保边缘家庭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在一定期限内获得的货币、实物收入的总和,城镇居民按其提出申请时前6个月内的家庭收入总和计算家庭收入,农村居民按其申请前12个月内的家庭收入总和计算家庭收入。

在认定审批程序上,由户主向镇民政部门书面申请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同时提供家庭成员的户口簿和身份证复印件、收入证明、病残证明、就(失)业登记证等材料,并承诺所提供的证明材料真实、可靠。再由镇、村(居)工作人员入户调查、组织民主评议、在村务公开栏公示申请人家庭基本情况,符合条件的,由镇、村工作人员在“低保边缘家庭认定书”上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提交县级民政部门审批,“低保边缘家庭认定书”存入救助档案,长期保存。

申请家庭不如实提供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弄虚作假,骗取低保边缘家庭待遇的,一经发现,不予认定或由县民政 局取消其低保边缘家庭资格,并责成当事人退回取得的救助待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村(居)委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不如实提供申请家庭及家庭成员的有关情况,或者出具虚假证明的,由县民政局提请其上级主管机关或者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处理;低保边缘家庭审核认定工作人员因工作不负责任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追究相应责任。县民政局、镇民政科、村(居)委会均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凡举报查实不属于低保边缘家庭的,一律予以取消。(沈祺虎 汪浩)

───────────────────────────── 通联:金湖县建设路35号金湖县民政局

家庭贫困生资助工作认定办法 篇10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资助项目(以下简称入学资助项目)的管理和实施,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润雨计划管理和实施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入学资助项目,是指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使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润雨计划专项资金资助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到校报到。

第三条 入学资助项目的管理和实施坚持“公开透明、量入为出、突出重点、专款专用”的原则。

第四条 有关入学资助项目的所有宣传材料,均需注明“彩票公益金资助——中国福利彩票和中国体育彩票”的字样。

第二章 资助范围、对象和标准

第五条 入学资助项目的资助范围与对象为中西部地区每年高考考入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在实施过程中,基金会每年商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重点选取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作为当年项目的资助地域,并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倾斜。

第六条 申请资助的学生需具备以下条件: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

4.参加高考并被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含高职)录取;

5.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

第七条 入学资助项目应优先资助孤残学生、父母丧失劳动能力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烈士子女、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农村绝对贫困家庭学生、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和因突发事件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农村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和双女户家庭学生等。

第八条 入学资助项目的资助标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内院校录取的新生每人500元,省(自治区、直辖市)外院校录取的新生每人1000元。资助款用于一次性补助家庭经济困难新生从家庭所在地到被录取院校之间的交通费及入学后短期的生活费用。

第三章 名额分配及资金拨付

第九条 基金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当年高三学生在校生人数,确定项目实施方案并商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后,于每年5月将资助额度分配到有关省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

第十条 省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综合考虑各地的贫困程度、上各地高考新生录取人数的情况以及录取院校的地域分布等因素,将资助额度逐级分配到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并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入学资助项目资助额度分配方案及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相关信息表”(附表1)上报基金会。第十一条 基金会按照各省上报的资助额度分配方案,于每年7月将资助款拨付相关县级教育行政部门。

第四章 申请程序及资金发放

第十二条 相关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县(区、市)学生的申请工作。凡符合第二章中相关要求的学生均可向当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并由学生本人如实填写“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入学资助项目申请表”(附表2)。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收到学生申请表后,须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申请学生资格、条件进行评审。经评审通过的学生名单必须在本县(区、市)进行为期不少于5天的公示。公示过程中,如有异议,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并作出相应处理;经公示无异议后,由相关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10个工作日内,按规定的资助标准将资助款发放到每位受资助的学生手中,并组织学生签收。

第十三条 相关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按有关规定将受资助学生名单逐级报送省级学生资助管理部

门,省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将学生名单汇总后填写“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学生名单表”(附表3),于每年9月报送基金会(纸质及电子文档)。

第十四条 相关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均要建立入学资助项目受资助学生档案并将相关情况录入普通高中资助项目电子信息管理系统,申请表、录取通知书复印件和由受资助学生本人签字的签收单一律要造册登记并保存3年以上,以备基金会和有关部门检查。如发现有领取资助款后,不到高校报到注册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负责追回资助款。

第五章 资金管理

第十五条 入学资助项目资金的使用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确保专款专用。任何人、任何部门都不得截留、挤占、挪用、抵扣、拖延支付。

第十六条 相关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均要建立入学资助项目专账,实行独立核算,分账管理,不得与其他资金混合管理使用。

第十七条 入学资助项目资金由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全部安排支出,如因特殊原因有结余则和追回的资助款一起结转至下一使用,并在上报受资助学生名单时一并说明情况,省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向基金会报送名单时一并说明情况。

第十八条 入学资助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接受国家审计部门或社会中介机构专项审计,基金会向社会公告项目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

第十九条 相关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本县(区、市)实施入学资助项目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对本县(区、市)受资助学生评定的公正性及资金的专款专用负全责。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 基金会和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将对入学资助项目的执行和落实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监督检查的重点内容为:

1.相关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是否建立专账管理项目资金,是否专款专用,是否有截留、挤占、挪用、抵扣、拖延支付等情况;

2.相关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是否将资助款及时发放给真正应该受资助的学生;

3.相关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操作程序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是否符合本办法的要求,相关档案制度是否建立和健全;

4.相关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是否有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情况。

第二十一条 在入学资助项目执行过程中,如发现截留、挤占、挪用、抵扣、拖延支付或弄虚作假、资助学生名不副实等问题,基金会和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将会同有关方面严肃查处,并根据情节轻重,作出如下处理:责任在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除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外,一律暂停入学资助项目在该县(区、市)的执行,责其限期整顿;责任在省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的,除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外,一律暂停入学资助项目在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执行,责其限期整顿;对上述违规行为,一律通过网上公布或内部通报的形式,予以批评。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和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2012年5月

家庭贫困生资助工作认定办法 篇11

【2013年】

关于《印发襄阳市家庭农场认定标准和登记注册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县(市)区工商局、农业局、经管局(办)、水产局、畜牧局:

为积极培育发展家庭农场,进一步明确家庭农场登记要求和操作规程,市工商局、市农委联合制定了《襄阳市家庭农场认定标准和登记注册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会商同级农业、经管、畜牧、水产部门及时总结推广各类家庭农场的典型经验,共同研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为全市家庭农场快速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013年5月3日

襄阳市家庭农场认定标准和登记注册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发[2013]1号文件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大力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精神,积极培育发展家庭农场,进一步明确家庭农场的登记要求和操作规程,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第三条根据农业部农办经[2013]6号文件精神,重点鼓励引导符合以下条件的家庭农场办理注册登记:

(一)家庭农场经营者应具有农村户籍(即非城镇居民)。

(二)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即:无常年雇工或常年雇工数量不超过家庭务农人员数量。

(三)以农业收入为主。即:农业净收入占家庭农场总收益的80%以上。

(四)经营规模达到一定标准并相对稳定。即:从事粮食种植的,租期或承包期在5年以上的土地经营面积达到100亩以上;从事蔬菜种植的,租期或承包期在5年以上的土地经营面积达到50亩以上;从事水产养殖的,养殖面积达到50亩以上;从事畜牧养殖的,养猪年出栏达到500头以上;养牛年出栏100头以上;养羊年出栏300只以上;肉禽年出栏50000只以上;蛋禽年存栏5000只以上;从事特色种植(养殖)业的,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五)家庭农场经营者应接受过农业技能培训。

(六)家庭农场经营活动有比较完整的财务收支记录。

(七)对其他农户开展农业生产有示范带动作用。

第四条家庭农场类型。申请人根据生产规模和经营需要可以选择申请设立为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第五条家庭农场名称登记。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名称为“行政区划+字号+家庭农场”。

第六条家庭农场的经营场所可以为家庭住址,也可以为主要生产经营场所(种植地址、养殖地址),凭村民委员会(社区)出具的产权证明直接作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场所登记手续(租赁场所的需提交租赁协议)。

第七条家庭农场注册资金(本)。鼓励投资人以货币、实物、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股权等多种出资形式投资农场企业。

以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形式注册家庭农场的,资金数额由申请人(合伙人)自主确定。

第八条家庭农场经营范围。不涉及登记前置许可的经营项目,申请人可以申请农业(种、养殖业)产品相关的生产、销售、加工,销售同类生产经营者的产品,农产品运输贮藏,引进新技术新品种以及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培训、交流和信息咨询服务等。

家庭农场附带经营农家餐饮、家庭旅馆等涉及前置许可审批的,家庭农场名称预先核准后,需要先到食品卫生、公安等相关部门申请并取得许可证,再申领工商营业执照。

第九条家庭农场登记提交申请材料。家庭农场申请登记所需材料除本办法规定外,根据不同类型,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提交材料规范执行。申请人申请家庭农场登记注册时,属承包土地的,应出示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原件和留存复印件;属流转土地的,应出示农村土地流转合同原件和留存复印件。

第十条家庭农场申请人在取得营业执照后30日内,向登记注册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经管)备案。建立同级工商部门与农业部门协作机制,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定期互通信息。

上一篇:学党章活动心得体会下一篇:钻井工程在石油行业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