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22-12-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世纪需要创新人才, 一位美国的大学校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没有一流人才的国家, 只能停留在“随波逐流”的行列, 而永远没有机会“乘风破浪”。创新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 它是人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 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 开展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课堂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 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甚为重要。下面笔者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谈谈几点粗浅认识:

1 转变思想观念, 做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一切改革首先是观念上的改革。教师要真正认识到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要相信学生的内在潜力, 摆正教与学、知识与时间的关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 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 学生的创新意识来自教师的教育与引导。教师的创新, 应该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协调一致、相辅相成的创新;教师的创新素质, 主要不是体现于教案中、课堂里, 而是体现于终端—教学对象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养成发展、开花结果。为此, 教师必须通过“学习、学习、再学习”, 不断更新观念、接受新知, 强化创新精神。要破“以教为主”的观念, 立“教为不教”的观念;破“一张考卷论高低”的观念, 立全面考察创新能力的观念。今天的语文教师不应是固守语文学科狭隘领域的专业人士, 而应是知识丰富、视野开阔、思维活跃、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充满独创和灵气的复合型教师。科研意识的强化, 正是学者型、科研型语文教师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体现。

2 树立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必须使学生牢固树立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在教学中, 不囿于教师的定论, 敢于大胆质疑。抓住“闪光点”, 帮助学生成功, 激发求知欲望。成功感是学生学习上取得进步、成就时所产生的一种积极情绪。获取承认, 取得成功是每个学生的愿望和需要, 成功的欢乐会成为其进步学习的有效诱因。为此, 我在教学中, 对于学生出现的“标新立异“的现象, 我常满腔热情地评价, 用一些简短而有激励性的语言, 如“你讲得真好!”“你真聪明!”“你的见解真独特!”等加以激励。想方设法捕捉住学生的“闪光点”, 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创新意识, 争取更大的成功。要使学生明确, 并非只有发现人类未发现的新事物和新规律才叫创新。在教学中, 尽量引导学生用发散的眼光, 立体地、多方位地审视文章, 尽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 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把课堂交给学生, 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当学生的思维出现偏向或突发奇想, 教师必须予以点拨, 而不能立即令学生坐下或批评、训斥、嘲笑, 而大搞“听话教育”, 这只能泯灭学生的天性。学生发表见解后, 教师要给以概括和恰当的评价, 不断引导学生向既定目标靠拢, 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也可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 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深入地进行探索, 但要合情合理, 不能随意求异, 不能脱离实际。应强调逆向思维要立意求新。一个人只要通过独立思考而产生的思想、做法, 虽然对他人而言是已知的, 但对学生本人却是全新的, 这就是创新。为此, 需不断激励学生, 不断激发他们的创新兴趣, 增强创新意识。使创新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丰富的想象力是人们漫游科学的强劲翅膀。因此,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语文教学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着力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 努力提高他们的自创能力。

3 鼓励学生质疑, 布置创新型作业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鼓励学生质疑、多问。我国宋代教育家张载说:“学则须疑, 学贵善疑。”教师要善于激疑、释疑。让学生把疑问一个个提出来, 妥善地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 并以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等话语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即使某些提问是低层次甚至是错误的, 教师也要从积极的方面加以鼓励, 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正像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所说的, “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因此, 在教学中, 要花大力气引导学生寻疑、质疑、释疑,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李镇西老师在教学中提倡学生对所有课文养成四问的习惯: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还能不能写得更好些?通过引导学生问,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和发现创新的能力。教学中要渗透质疑方法的指导, 推动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 使学生勇于质疑, 善于质疑, 具有怀疑精神。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 课堂教学中的作业布置必须进行深刻重大的改革, 即作业布置创新, 突破传统教学理论的视野, 重新审视学生。新课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 而更是重建与提升课堂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作业强调多样化, 即校内校外生活的实践, 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表, 激发着学生成长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不断碰撞中成长。

总之, 语文教学需要教师改变观念, 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 让学生参与实践, 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注重学生潜能的发展。教学要立足发展学生智力, 培养学生能力, 想方设法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利用课内外结合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激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 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孕育造创新思维的土壤。

上一篇: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下一篇: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以肇庆学院美术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