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点

2024-06-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点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点 篇1

清河镇沙窝小学 薛云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它在教学领域体现着鲜活的生命力。这为改革语文教学手段,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带来了蓬勃生机,注入了新的活力,语文教学改革涉及方方面面,而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首要的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效率的提高与教学手段的运用密切相关。有人感到,语文课,“一本书,两支粉笔足矣”。殊不知,这仅仅是维持低效课堂活动的起码要求。口头讲解与板书所能传递的信息是十分有限的,它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这一新的科技成果,被应用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实践证明,它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积极的辅助作用。下面就我的教学经历,简单谈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优点。

一、多媒体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语文是一门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学科,但是很多学校和教师只是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笔,了不起再多上一张挂图、一块小黑板。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语文课上不出语文味,令学生失去学习语言的兴趣。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篇目都是文质兼美,充满了诗情画意,尤其是那些诗词散文所描绘的意境更是令人心驰神往,如雨中泰山的雄伟高大,长江三峡的雄奇险怪,月下荷塘的幽静朦胧;还有那浔阳江上的琵琶声,威尼斯运河中的刚朵拉……阅读这些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无不令人“心向往之”。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由于条件限制,学生不可能去“行万里路”。读了这些作品,总觉得还“隔了一层”。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景,把声音、图像、文字有机地结合起来,化静为动,化文字为图形,做到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声情兼备。这样,直观形象与联想、想象相结合,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如:在教学语文六册22课《月球之谜》这篇课文时,我在课前安排了学生们查找有关人类第一次登月的一些相关材料,学生们于是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上下载,搜集各种报刊杂志,翻阅相关书籍进行了大量的查找。课始,我在大屏幕上播放了几个低年级小朋友在画月亮时,发生的争论—— “月亮上有什么?”并将画面停在屏幕上,看着学生们各个跃跃欲试的样子,我因势利导,见意学生们以大哥哥、大姐姐的身份来帮助小同学解决问题,我的这一见意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响应,于是同学们带着一种责任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先来仔细地学习了课文,然后结合自己课前所搜集的相关资料,开始准备为小同学解答问题,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课后,学生们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制成手抄报,展示给全校师生看,并且对科普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想起我的教学过程,不正是利用课件为学生们创建了情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主地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吗?可见,适当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掌握课文内容。

一切创造性的活动都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想象是智力活动的翅膀,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学生逐步培养起理解,鉴赏文章的能力,这个过程中想象、联想的参与非常重要,有了它们,才能有“进得去”的深切体验;有了它们,才能有“出来”之后的比较、鉴别、判断;有了它们,才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语文教学中,想象的触角伸得越长,对文字唤起的意象愈丰富,对课文的感受也就愈生动、愈深刻。

多媒体的声、光、色、形能把客观事物具体化,直观化,而具体、直观的事物则能唤起学生一连串的遐想,因而它在培养学生想象力方面有无法估计的作用。例如古诗教学,传统教学光凭教师的理解和讲解,学生去想象发挥,难免挂一漏万,很难理会到诗歌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如果让多媒体课件来处理,效果就会好得多。栩栩如生的画面,伴随着充满激情的录音朗读,给人以赏心悦目的快感,使学生的思维迸发出了想象的火花。这些音画交融、声形并茂的直观信息,把学生的心扉和思维紧紧凝聚在屏幕上,产生、浸润、诱发等效应,促使学生自由翱翔在思维王国里。

二、多媒体能由静变动、化抽象为形象,突出教学重难点

语文界有这样一句老话:任何一个生动的比喻都是跛脚的。其原因,一是语文文字毕竟是抽象的符号,当它反映鲜灵活生的大千世界时,就必定受到许多限制;二是一个生活经验并不丰富的学生去理解有些有深奥生活哲理的比喻句是困难的。因此,要学生去理解由语言文字组成的课文的重点、难点,是更困难的。由于多媒体课件能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变具体,静态变动态,使原来枯燥的课本内容更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全身心地去主动发现、探索、思考、解决问题,起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作用。多媒体所包含的虚拟技术能超越时空,化虚为实,变抽象为具体,适时使用,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由符号到心象的转换,使教学获得最佳效果。

如在教学《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时,课始,我用课件展示日出情景,顺势导入课文内容。在让学生们初步理清课文层次后,我及时播放课件(配乐朗读)让学生们体会日出时美丽的景色。接着,在小组合作学习后,让学生再来品味文中优美词句及难理解的句子。比如:利用课件在屏幕上展示第二句“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地,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纵”与“跳”比较,并结合上下文,领会太阳上升的形态,用动作表示。学生们通过比较动手很好的理解了这句话。在学习第三句时,我将这句话打在大屏幕上,将“终于”“冲破”“跳出”三个重点词,用不同颜色展示给学生们看,帮助他们体会太阳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并用课件展示了太阳冲跳的画面,学生们亲眼目睹了海上日出这一伟大的奇观,为他们理解课文,突破教学重难点起到了作用。课终,我将重点段落,用填空的形式展现在大屏幕上,学生们在正确填写后,为背诵打下了基础。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为我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意外”惊喜。

三、多媒体能增大课堂容量,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首先,它大大提高了学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可以大幅度减少板书、绘图、不必要的描述讲解等花费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对时间的利用率,从而能增大课堂的容量,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

其次,它能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减少信息在大脑中转换,能够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将以住教学中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运用多媒体能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抽象景象转化为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感性材料,能以其富有声、像、色的信息刺激学生的眼、耳、脑等感官,促其乐学深思。

最后,多管齐下,强化记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知识的工具,就能接受知识约65%。多媒体能诱导、激励、唤起学生感悟;图、文、声、像并茂,立体式的信息刺激学生视觉、听觉器官,强化学生的记忆功能,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点 篇2

在教学中, 单纯的知识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小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出发, 根据教学内容, 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 每个学生都扮演情境中的一个角色。这样, 学生上课就是在情境中参加各个活动, 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学生不仅学得轻松、愉快, 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 教师做了两个彩色小动物, 贴在黑板上, 首先出示准备题:小兔和小猴同时从甲地到乙地, 小兔每小时走5千米, 小猴每小时走4千米, 3小时后两人各走多少千米?让学生移动小动物演示1小时, 2小时, 3小时各自走的路程。然后教师提问除了从甲地去乙地这种走法, 还可以怎样走?有的学生说可以对着走, 于是教师又问:如果两只小动物相对走会越来越怎样?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通过提问引出新课, 于是教师把准备题改为:小兔和小猴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走来, 3小时后两个好朋友相遇,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相向而行) 。再让学生在黑板上演示1小时、2小时、3小时走的路程及相遇过程, 使学生悟出两只动物3小时行的路的和就是甲乙两地相距的路程, 进而启发学生:它们相遇后还可怎样走?继续走下去, 两人相距就越来越怎样呢?用小动物演示一下。于是把准备题再改编为 (相背而行) 小兔和小猴同时从某地出发相背而行, 小兔每小时行5千米, 小猴每小时行4千米, 3小时后相距多少千米?通过运用同一教具演示, 使学生对速度、时间、路程三量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化难为易, 突破教学难点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的信息传递形态, 主要以静态形象和口语交流为主, 以模型、挂图, 板书, 和实物演示为辅, 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 常常感到单调、枯燥、注意力易分散, 学习效果不理想, 而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具体, 动静结合, 声色兼备等独特功能和综合优势, 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协同作用, 使教师难以讲清, 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变得形象直观, 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 突出重点, 突破了难点。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 教师提出了两个研究问题引导学生自己研究、探索如何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研究问题一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图形?”为了节省课上的时间, 教师分组让学生分别对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进行研究, 这样就不能把所有情况一一弄清楚, 对这个问题也就无法认识充分。此时借助多媒体计算机的演示就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把这三类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情况形象地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对整个知识结构有全面地认识。研究问题二是“新拼成图形的底、高、面积和原三角形的底、高、面积有什么关系?”同样, 由于课上时间的限制, 学生只能探索研究其中一类三角形, 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设计中可以用不同色彩, 准确迅速地把这个问题的研究结论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并且非常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无论哪种类型的三角形, 无论你把它们拼成怎样的平行四边形, 它们都有共同的特征, 原三角形的高和底就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而原三角形的面积就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那么, 学生很容易自己总结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了。由于有了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改变了教师用一种类型的三角形讲解的教学模式, 不仅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研究学习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突破了难点, 而且对知识的认识更全面、灵活、深刻了。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节约板书时间, 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练习巩固中, 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 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 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 练习容量大大增加。教师可以预先拟好题目, 运用电脑设置多种题型, 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地突出重难点。当学生出错后 (电脑录音) 耐心地劝他不要灰心, 好好想想再来一次, 这符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 生动有趣地复习巩固了新识。利用多媒体可以调节学生大脑兴奋, 减少疲劳, 焕发精神, 让他们利用自己的无意注意愉快地接受知识。计算机的反馈再次激发他们的学习精神, 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达到扩展思维, 提高练习效率的目的。利用多媒体可以进行不同的练习.也可以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 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地突出重难点, 既巩固了新知识, 又发展了思维, 还反馈了信息, 并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 从中体会到成功的愉悦, 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看看、玩玩、想想中轻松地完成练习, 不仅提高了学习效果, 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又开阔了他们的眼界, 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点 篇3

1.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媒体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使得以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发展为以班级教学、小组讨论、个别指导和网络并举的局面。由于传统教学往往使学生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就是变革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使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因此,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教学中,使学生发现惊奇,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欢乐的各种情感体现,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

2.可以把抽象的东西转化为直观。初中数学中有许多较为抽象的概念,如学生对图形平移、旋转的概念理解往往是较为困难的,我们在设计图形平移、旋转概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用flash动画的形式将图形平移、旋转的过程展现出来,以便让学生直观理解图形平移、旋转的性质及概念。又比如:学生学习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时,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展现一个转动的立体图形,并且每一面的颜色都各不相同,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把画在黑板上的立体图形误以为是平面图形的困扰,而且更直观学会看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3.可以训练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教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解答过程要花几分钟的时间写在黑板上,而用多媒体后就可以用幻灯片直接展示出来。这样就可以空出些时间让学生多做练习,熟能生巧从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可以表现数学的广泛应用。初中数学应用于实际的有关内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表现形式的限制,没有时间和条件把应用场合的全部细节很好地表现出来,这对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形成了一定的障碍,把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后,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预先选择好的应用场景用图片或动画的形式详尽地表现在学生面前,通过教师在此基础上的引导,便于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远程教育网中的中央电教馆)获取大量的初中数学应用的事例,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也能从中体会到数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

5.可以体现数学逻辑的严密性。数学推理的逻辑严密性可以通过多媒体很好地体现,我们可以用Powerpoint将每一步推理过程预设动作,通过教师与计算机的互动,一步一步地将推理过程在幻灯片中演示出来,这不仅能很好地体现推理的全过程,而且给教师对每一步推理过程的讲解留出了时间和空间,对培养学生严密逻辑思维的思想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与传统的用粉笔和黑板进行数学教学的逻辑推理相比是一个质的飞跃。

6.可以充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由于多媒体具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形式,正确地应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可以更有力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我们还可以通过把数学思维的过程用多媒体的各种形式(如图片、动画、声音、表格等)表现出来,使学生以这些形式为媒介,去体会、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几何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图片或动画将几何体表现出来,让学生形象直观地认识几何体的实质,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

7.可以充分创设课堂情境。人们感知事物是通过感官进行的,多媒体技术能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实现友好的人机对话,因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某些现象的发生或再现某些事物时,可以超越时空,重视事物的再生或发生过程,由于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使人的认知过程接近自然。课堂教学中,通过网络传输,不仅能使每一位学生都共享教师、多媒体信息,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把握和认知能力,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在操作和观察中去认识事物。适时适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在学习平面几何时,一开始学生有畏难情绪,这与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有关,也与传统教学模式有关,适当运用多媒体,引进“图形运动”,通过平行线,平行四边形,等腰三角形和圆中的一些比较直观的基础知识,运用平移、翻转和中心对称等一系列图形运动,使原来那些呆板、枯燥的图形变活了,这些直观的图形运动,使初学的学生加深了理解,初步有了运用动的观点来处理数学问题,使教师以教为主变为以学生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8.可以建立与其他学科联系。初中数学和其他学科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将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过程的本身就已经把信息技术课的内容紧密地融为一体了,通过多媒体的应用,学生可以自然地将信息技术课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数学的学习中;通过课件的画面、声音,学生还可以受到美术、音乐方面的熏陶,因此,以多媒体为媒介可以很好地建立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点 篇4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媒体向学生传播知识,教学媒体作为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起到了中介作用。国外研究表明,人们通过语言形式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25%,利用声光同步,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能够记忆的内容可达65%。可见,以声光结合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对于知识的获取巩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媒体计算机在多种现代化教学媒体中脱颖而出,它通过设计课件,达到声光同步,视听结合的效果,使学生耳目一新,更利于掌握知识而受到教师的青睐。本文就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谈一些浅显的看法。

一、激活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心理场

我们应当认识到:教室中教师和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信息场,教与学是心灵、语言、信息交换的一个过程。学生掌握知识表现为自身内在的学习需,‚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动。‛(赫尔巴特语)因此,兴趣的激活、保持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兴趣作为支配人们行动的动机,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反映的结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大量的表征,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激活学生的兴奋点,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多媒体以其强大的表现力,使客观事物的形、光、声、色等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对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心理场。

1、形象感知,使学生受到‚情‛的诱导.文学作品以塑造形象为手段,达到教育、启智的目的。多媒体以其极强的表现力,将形象放大、缩小、连续、定格等,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兴趣。如第十册《丰碑》,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揭题后,教师提问:丰碑什么意思?课文中的丰碑指什么?(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接着多媒体演示:大雪纷飞,在一棵大树下,军需处长被大雪覆盖着,如一座晶莹的丰碑。教师启发学生:军需处长怎么会冻死的?在冻死前是怎样的情形呢?导入重点段第三段的学习。多媒体演示:画面渐渐清晰,出现了老战士的形象,他冻僵了……导入第七节的学习,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观察军需处长的表情、动作、穿着等,使学生了解军需处长是被严寒冻死的。接着,教师通过富有感情的范读,引导学生思考:军需处长为什么会冻死的?学生通过朗读分析理解军需处长的一心为公,毫不利己的高贵品质。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他的这种精神,可用多媒体把两个画面结合起来:老战士冻僵了……大雪越下越大,覆盖住他的身躯,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运用多媒体,通过两个场景的对比,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学生视觉上的差别,使学生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产生‚情‛的冲动。

2、模拟过程,使学生获得‚真‛的感受 模拟,即写真。通过程序设计,模拟过程,达到真的目的,使学生获得真的感受。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提供周围的熟悉的真人真事,更具有感召力。多媒体的模拟功能,能帮助我们实现这一愿望。它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微观和宏观的限制,把客观世界、文学艺术展现在学生面前,既缩短课堂教学时间,又增加课堂信息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第十册《飞夺泸定桥》攻天险一段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奋不顾身‛一词,可用多媒体模拟:喊杀声,枪炮声混成一片,红军战士不怕危险,奋勇夺桥……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定格放大让学生仔细观察几个红军战士夺桥的动作(铺桥、冲锋),用‚红军战士夺桥奋不顾身、有的……有的……有的……‛进行说话训练。在视听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运用词语把它表达出来,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通过模拟过程,视听结合,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使词语理解更为深刻透彻。模拟过程,还能使课文重点理解更为方便。例如:《飞夺泸定桥》另一重点段‚抢时间‛的教学中,教师即可运用多媒体模拟敌我双方抢时间的经过,使学生很快就能了解重点,进入课文的情境中。

3、创设情境,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文心雕龙》语)说明‚境‛与‚情‛的关系。通过多媒体,创设与课文有关的情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情趣,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1)以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本身就是情与境的结晶。以音乐渲染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是理解抒情性课文的有效途径。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由于所处时代不同,学生很难理解人民对总理的一片深情,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教学开始,可用多媒体放一小段哀乐,问学生:听了有何感受?(难过、悲伤)师:你们知道吗?总理逝世的那天,举国悲哀,山河同泣,其悲壮如失去亲人,是什么原因使人民如此爱戴总理呢?以音乐渲染情境,直接而有效。(2)以画面再现情境

例如在教学第十册《只有一个地球》时,抓住‚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一句的中心词‘可爱’、‘易破碎’进行教学。如何让学生理解地球的可爱,在欣赏了太空所见地球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蓝白交错,美丽极了后,教师可说:让我们再到地面上,我们的身边去看看吧。多媒体演示:音乐声中,桂林山水的美、黄山的奇……——出现在学生面前。我们的地球多美呀!我们要保护地球,因为地球太容易破碎。多媒体演示:工业污染,使环境受到破坏:河水浑浊,小鱼死亡;树林乱砍乱筏,山上一片荒芜,到哪里去寻找绿色?

展现美的画面,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展现丑的情景,激起学生对美的追求。

二、点化难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紧扣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抓住重点和难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给我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通过设计课件,突出重点、分化难点,化难为易,逐步解决问题。

1、化抽象为形象,化概括为具体

美国教育家德加?戴尔认为,当学习是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象时,获得知识和技能就比较容易。语言文字作为描绘客观世界的符号,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由于多媒体可以提供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的客观世界的表象,将抽象、概括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具体的可感的东西,使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了联系,化难为易。如《鸟的天堂》中有一段描写榕树叶子‚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引导学生理解‚颤动‛一词是个难点,‚颤动‛字面上可解释为‚抖动‛,光理解这些是不够的,这时,教师可用多媒体演示:晨曦中,那青翠、油亮的新叶在微风中轻轻地颤动……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教师适当点拨,学生便领悟到了‚颤动‛一词进行说话训练。这样,从感知→理解→运用,从抽象→具体→抽象,词语的理解在表象的作用下真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2、化静为动,化虚为实

想象、联想是作者从客观实体上生发出来的。以多媒体为载体,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主观感受,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例如:第六册《荷花》一课,引导学生理解想象‚我仿佛也成了一朵荷花‛是一个难点。如何突破难点呢?有位老师设计了如下课件:先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华欣赏满池荷花。它们姿态各异,看着看着,我仿佛也成了一朵荷花,多媒体演示:我在荷花中翩翩起舞,满池的荷花也随我一起翩翩起舞……蜻蜓向我飞过来,告诉我飞行的快乐;小鱼向我游过来,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小作者的观察想象……虚实结合、动静相生,整个难点的突破是在欣赏的过程中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驰骋于美的画面中,积极参与进教师的教学之中。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点 篇5

【摘要】多媒体以其丰富多彩的信息,生动活泼的知识界面,化静止为动态,;抽象为具体;化理性为感性,以直观生动的表现力,打破了以往传统的单一模式为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增添了无限的活力,不仅满足了小学生的求知欲望,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而且极大地增加了教学效果,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成为当今小学课堂上普遍采用的主要教学手段之一。本文首先对与多媒体的应用及其价值作了系统的介绍;其次介绍了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存在的弊端;再次介绍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正确地使用多媒体。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根据《语文课堂标准》的要求语文教学应该着眼于现实、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应扩宽学生学习的途径和运用知识的领域,注重科学、轻松的学习和现代技术的运用,是学生能够在不同内容的学习方面和学习方法的运用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及在整合归纳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语文基本知识和实践的能力。多媒体教学手段正好能够满足这一要求,它以其丰富多彩的信息,生动活泼的知识界面,化静止为动态,;抽象为具体;化理性为感性,以直观生动的表现力,打破了以往传统的单一模式为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增添了无限的活力,不仅满足了小学生的求知欲望,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而且极大地增加了教学效果,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成为当今小学课堂上普遍采用的主要教学手段之一。

一、多媒体在小学语文中作用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广泛应用,为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一个独特而崭新的模式,为语文教学的过程扩宽了空间,减轻了教师的压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能够向学生提供比较全面的直观材料,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将课本中材料信息生动地展现出来,如文字、图片,用悦耳的声音,优美的动画,绚丽的色彩有机地联系与整合,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将所教的材料内容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及其与物,自然现象形成的过程一一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是文字、动画、图片及视频融为一体,把学生的感官器官同时调动起来,是学生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经过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 优化了课堂结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老师为中心,学生为容器,老师主动,学生被动,老师在课堂上高于一切,学生则无条件执行。为适应时代的需要,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人才,就必

须转变教学理念,而首当其冲的则是改变课堂结构,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则应全面、彻底地服务于学生,面对新的教学需要,一改传统教学模式,多媒体新新技术则为广大教师解决了一个很大的难题,把老师从传统僵化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使传统单一的传授课本知识到教学内容多的样化,并呈现出开放性,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多角度、广层面地理解课文中的思想内涵,在愉快的体验中感知、在感知中探究、在有限的时间中接受,学习他们有用的,更多更全面的知识。

3. 增大了课堂容量,减小了教学难度。面对新时代的教学要求,课堂容量的增大,需要多方面、全方位的教学设计,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引入,有效地化解了这一难题,传统的“一本书、一支粉笔、一面黑板、教师的一张嘴”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使用多媒体能够增大课时容量,又不使其呆板、枯燥,避免了教师大面积的书写、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又是课堂生动、活泼、条理清晰,一目了然,给学生以全新的感觉,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存在的弊端

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上的作用是应当肯定的,随着教学方法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运用的广泛化,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课件的过

程中,刻意重视教学手段的制作,而轻视了本课的教学目的,只重视过程,而忽视了教学结果,过分地强调了多媒体的体现,造成多媒体运用不当,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而影响了教学效果。经过长期观察、思考,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经常会出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 多媒体成为课堂上的主宰

由于多媒体的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为课堂教学带来无限生机,迎合了小学生的好奇心理,使课堂教学摆脱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给人以全新的感觉,使课堂结构丰富多彩,倍受小学生的欢迎,使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但是近年来,有些学校为了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拿是否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坐标准,用了,就是能与时俱进、就是好老师;没用,就是跟不上形式、老教法、老保守、不称职等。因而一些教师得花大力气,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备课,不管是否合理,一味地强行硬拼,而忽视了教学宗旨,结果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不到预期的效果。2.影响了学生的想象力及思维能力。

多媒体课件由于容量大,知识点繁多,在授课时,因时间关系,往往播放速度太快,一闪即过,学生做笔记根本就跟不上(我曾经在听课时也有这种感觉,何况小学生),同时又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想象力,因为语文具有独特的学科魅力,如果打开了想象的闸门,那就不受时空的限制而获得对

所学知识以深层的感悟。再者,现代教学理念又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就得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感悟,而过分地强调采用多媒体手段,则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得不偿失,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给教学带来莫大的损失。

以人们的实践得知,语言文学的感知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和体味,经典文字的内涵往往是不能用语言来描述的,而只能去慢慢的意会,给人以美的感觉效应,它是经过长时间的沉浸其中,仔细地揣摩得来的,而采用多媒体手段过分地强调声像效果,则不能达到预想的目的,语文教学就是要求学生通过对所学文章进行仔细阅读,基于此基础之上的想象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认知能力及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3. 不利于课堂上师生互动与交流。

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贯穿中外、古今。语文教学的主体是通过教材给学生以人知、理解、运用之过程,老师置于学之其中,通过讲述,让学生去感知。利用悦耳的声音,伴以优美的动作,抑扬顿挫的语调进行讲述,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以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而多媒体的过分运用,则会喧宾夺主,使师生不能进行正常的互动与交流,拉大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正确地使用多媒体 语文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双基”教学,来达到此目的。教师要时时刻刻从实际出发,精心选择,确定自己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把多媒体手段和传统教学方法,有机地联系起来,合理搭配、使其融为一体,做到切实可用,不拘形式,打造真正的精品,为教学服务,我认为要做到这点必须以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多媒体与传统相结合,互为补充。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独特的有点引入语文教学,生动活泼、直观、灵活,且容量大,能是静止变动态,抽象变具体,使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多彩。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又有其顽强的生命力,我们应该继承其精华,不能冒然抛弃。世界上任何的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有其长,必有其短。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并不是势不两立、水火不容,我们应当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其所长,补其所短,互相运用,共同发展,从实际需要出发,制作切实可行的课件为教学任务。

2. 吃透教材,突出重点、难点。

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它是为教学服务的,它的采用必须与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具体点教学内容相结合,借助它来解决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实施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3. 以学生为主要对象,遵循其特点、结合教材,灵活

应用。

小学生的天性活泼,模仿能力强,所以在运用多媒体设计小学语文教学方案时,应充分照顾他们的特点,并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必要时给学生做以适当的讲解,以帮助学生明白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4. 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及时反馈。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做好笔记,不但能够加强记忆能力,而且还能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促进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所以在运用多媒体制作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时,应预先设计好屏显的速度,把握正确时机。以适应学生记录及思考的需要。

总之,使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应遵循合理的原则,决不能生搬硬套,使其最大限度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杨佳爱.谈如何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点 篇6

单位:太原市万柏林区北山街小学 姓名:康明兰 性别:女

电话:*** 邮编:030022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

利用多媒体生动形象的特点,激发阅读欲望。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课文内容,启迪学生思维。利用计算机动画的特点,突破教学难点。发挥计算机储存信息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多媒体为学习工具,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关键词:

激发、启迪、突破、培养、提高

曾在《走进新课程》一书“现代教学技术“一节中看到这样一句话: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已成为各国教学改革者的重要方向。基于这样的背景,《纲要》第十一条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而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在当今以及将来的教育教学中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并且越来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引入这种辅助教学后,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拓宽了学生的时空观。同时通过知识形成过程的充分展示,促进了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因素,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从而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听、说、读、写、做的能力。

一、利用多媒体生动形象的特点,激发阅读欲望。

兴趣是小学生积极认识,积极探究的学习心理特征,也就是说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最有持久力的动力。一直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只是停留在“说教”这一层次,手段单一,方法老套,教具不多,很难培养学生兴趣的稳定性、持久性,更难使学生真正产生一种学习的内驱力。然而,计算机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创设了逼真的教学情境,渲染了活泼的教学气氛,令学生耳目一新,更具吸引力,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生动高效、充满活力,这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凋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我先激情导入,然后便在轻音乐的伴奏下出示一组小兴安岭的实景图,那绿绿的山,清清的水,岸边的小鹿喝水并悠闲地散步的情景„„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现的淋漓尽致,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便提起来了,读课文也就更专注了,回答问题更是积极踊跃,整个课堂便焕发出勃勃生机。又如我在教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荷花》一课,学生们和我一样,从小就呆在矿区,大多孩子没有过旅游经历,要亲眼目睹荷花的风姿更是不可能。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课文中描写荷花开放的三种姿态,我在课前从网上下载了一部分荷花系列图片,在美的音乐声中,同学们陶醉于那动人的如仙子一般的荷花中,有的竟然达到忘我的境界。结合这些美妙的图片,学生对课文那精美的语言多次品读,读出了荷花之美,教学效果自不用说。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爱上语文,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生情趣和学习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课文内容,启迪学生思维。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儿童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体,并不说明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只停留在形象阶段,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较强的材料,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促进思维向深层次发展。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用信息技术对课文背景资料进行介绍,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因为小学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不丰富,对于有些课文所涉及的相关背景资料如果缺乏基本的储备,对课文的理解则可能出现障碍,而教师适时的背景介绍就是有效的解决途径。例如我在教学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作者那浓浓的思乡之情,我先搜集了一些关于作者苏轼生平的资料和写本首诗时作者的生活情况,然后使用多媒体出示给学生,在图文并茂的课件中,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就容易得多了。

三、利用计算机动画的特点,突破教学难点。

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紧扣教材重点和难点进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给我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将抽象概括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具体的可感的东西,使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化抽象为形象,化概括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突出重点,分化难点,化难为易,逐步解决问题。对于大部分课文,我们既可剪辑影视片段并配以的解说作为课前的导入。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动画再现课文当时的情景。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惊弓之鸟》时,当学生跟着我的思路一步步理解了更羸的分析过程后,我为了让学生脑海中的思路化为记忆,便播放了课前下载的更羸与魏王郊游并拉弦使大雁从天上掉下来的全过程。动画不仅生动具体,人物的对话更是很有趣,学生看了自然会印象深刻。

四、发挥计算机储存信息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多媒体教室网络具备大量储存信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学习材料,并能使资源共享,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及发现问题、利用资源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网络的互动性使语文学习更为快捷、方便。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开扩了学生的“视域”。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由原来被动划一的“不得不学习”变为了主动、多样的“要求去学习”,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交互学习”及“发现学习”。它将改变学生的交流方式,使他们从封闭的师生小圈子走向一个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我们把校园网作为教学的工具、教学的资源、教学的环境,把握好网络学习运用的时机和限度,就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使语文教学达到优化。

五、以多媒体为学习工具,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多媒体集声音、图象、文字、动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图象直观、色彩鲜明、音响逼真、动静结合的特点和优势。以往的作文教学是教师出一个作文题目或一段材料后学生们便静坐下来冥思苦想,这样难以激发灵感,收效不大。将信息技术或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运用于作文教学中,有效的缓解了这一矛盾。教师可在课前收集、整理与本节作文训练主旨有关的文字、图象、声音等相关的资料,将枯燥的材料和题目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使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使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完善、丰富自己的作文“材料库”,从而进一步激发其写作兴趣,为动笔写作打下基础。如我在本学期进行第二篇作文“有关环境方面”的指导时,我认为这个主题很宽泛,学生们不知从哪里下手,于是我将搜集到的关于环境破坏、动植物被人致死致伤、乱扔垃圾和乱贴乱挂等等的让人痛心的图片展示给同学们看,大家看了后感触很深,纷纷举出自己身边发现的破坏环境的现象,表示要做个环保小卫士。学生们再也不用愁没有话可写,这真的比老师说的天花乱坠都要强。

总之,信息技术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多媒体辅助教学必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也将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师生,有了它,课堂将变得多姿多彩,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走进新课程》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点 篇7

一、使用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1)帮助组织教学,调控教学进程。由于生物学科的特殊性, 多媒体教学可以发挥更大的优势。多媒体教学设计集图、文、音、像等信息于一体,充分利用网络现有资源,拓展信息空间,为学生创设一个信息量大、且具有人文色彩的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

(2)运用多媒体模拟生物学上复杂的生理现象,变抽象为具体, 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往的教学往往只能用挂图、模型、标本等静止的“死物”去呈现学生,不能生动地揭示生物体的生理现象。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就可以恰当、直观、科学地把生物体的所有生理现象、生命活动规律演示给学生观看,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作用。如肾单位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过程,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气体交换过程,学生往往似懂非懂,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能变枯燥为趣味、变抽象为具体,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运用多媒体能使重点突出,难点迎刃而解。紧紧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教学,这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要求。当讲到重点、难点时,若配以多媒体,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其留下深刻的印象。重点和难点之处可反复操作,如人体的运动系统的组成和机理、循环系统的组成和生理、呼吸系统的组成和生理等。通过反复操作,会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加强、印象加深,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使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1)恰当、合理、科学运用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只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工具,教师要把握好使用多媒体的“度”,务必做到恰到好处,既不能拒绝使用,也不能完全依赖。这是因为使用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学方式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2)注意避免闯入“使用的多媒体信息多多益善”的误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时间。比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45分钟以内让学生学习过量的新知识,学生势必吸收不了,教学效果只能事与愿违。

(3)多媒体课件演示生物的局部与结构时,禁止配乐。由于音乐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被音乐吸引以后就不理会所学的知识,势必影响教学效果。

(4)多媒体不能替代黑板板书。假如用多媒体课件中的内容替代板书内容,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然而,屏幕上的内容一闪即逝,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形式上是用了多媒体,而事实上只是用多媒体代替了黑板,不利于学生对整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点 篇8

关键词: 网络多媒体技术 大学外语教学 优点 不足

随着科技的进步,跨行业、跨语言文化的信息交流日趋活跃,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随着计算机和网络计划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得到了蓬勃发展,为大学外语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一、多媒体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信息传播形式随之不断发展,也就是说,媒体从形式到内容都在不断地更新进步。尤其到了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类拥有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能力,即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个以上的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这便是“多媒体”技术。多媒体通常是指信息表现媒体的多样化。但是,目前我们所应用的多媒体技术多数带有计算机的内涵,或更直接地说,多媒体技术是人类同计算机交互处理多媒体信息的方法或手段。多媒体的英文是multimedia,由media和multi两部分组成,从字面上理解是多种媒体的综合,是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多种信息类型综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最终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多媒体很受大学老师的欢迎,因为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大学外语教学效果得到明显强化。

二、多媒体技术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涌现。改变了过去那种一本书、一台收录机的单一型外语教学形式,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学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言、图像处理技术和视听技术等集于一体,并通过对音频、视频信号的模数转换和数据压缩、解压等过程,实现计算机对不同媒体信息的存贮、传递、加工、变换和检索。它可以为外语学生提供良好的视觉、听觉和交互式语言环境,可以听到高质量的语言输入信息,看到清晰的动感画面,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下开展较真实语境的交流活动。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扩展了大学外语的教学内容和空间,把计算机由一个单纯的储存和演示工具变成了跨越时空的远程交际和通讯工具,使得外语学习者跨越国界限制,比较方便自由地同英、美国家人士及其他国家的语言学习者交流思想。各级、各类人员可以在网上搜索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并可以得到语言专家的在线帮助,参与实时外语学习活动,提高用外语交际的实际能力。面对新世纪高等教育的挑战,传统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多媒体教学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和普遍应用的教学手段。近年来,多媒体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大学外语教学,极大地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外语教学形式更丰富多彩,课堂教学更活泼新颖,引人入胜。

三、网络多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优点

1.大信息量。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特别是Internet)能够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够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能够以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目前在Internet上被这种方式组织的知识库、信息库浩如烟海,已成为世界上最丰富的信息源。

2.学习方式灵活。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各种教学方法高度综合,实现了电影、电视、动画、模像、仿真、声音、文字等多种载体之间的过渡与衔接,与此同时,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与之相对:讲、谈、问、演、看、听、做等穿插进行,学习方式达到高度的综合性,更灵活。此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反复利用网络点播观看各种资源,完全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3.学习主动性极大提高。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极大提高,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多媒体的大容量、快节奏、有动感的学习内容,改变了单调、信息有限、节奏缓慢、沉闷的学习方式。学生以求索和体验代替被动学习,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高,学习效果较好。

4.个性化教育和交流。

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多媒体技术教学更具个性化的特点,也更便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在备课时,不再只查阅资料、撰写教案、书写讲稿、准备教具或实验,还用网络和多媒体资源中心的资源进行设计、复制、编辑、加工,形成电子教案和课件,通过计算机存储在多媒体资源中心,以备学生上课或自学调用。在此模式中,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策略的设计、适应学生的学习规律及为学生自学提供丰富的學习资源上,使时空的局限降至最低水平。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将大大便捷和轻松。学生的作业不是书写或刻画在纸面上,而是通过联网计算机完成。教师在网上进行作业批改,通过电子公告板即时交流并反馈信息,使学生的课外辅导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不用规定时间和地点。

四、网络多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不足

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大学外语教学正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以自身较强的表现力,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资源渠道、扩充课堂的教学容量及节约时间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1.教师主导地位偏移,师生实际交流减少。

过多地依赖多媒体授课,会使教师的主导地位偏移,使师生真正实际的交流减少,造成教学双方相互了解和沟通的缺失。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在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学生有疑难,老师可以当场解答,师生之间的交流气氛活跃。教师的教学如何可以得到学生积极的反馈,从而教师可以知晓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但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变成了多媒体的演示者,只是向学生机械地进行幻灯片等电子课件的展示,学生忙于一幅幅浏览幻灯片,整个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成了电子课件的浏览,独立思考提问的时间有限,因此也就减少同教师的交流。

2.课件设计的不科学,影响教学效果。

利用多媒体进行大学外语教学,离不开计算机的运用。教师不同于传统的备课,查阅资料,撰写教案,而是要制作电子教案,好的电子教案的制作离不开对计算机的熟练运用,利用多媒体进行大学外语教学为外语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外语教师要拥有熟练掌握与外语教学相关的硬件、软件和信息资源的能力;掌握处理外语教学中电子教学资料的手段;熟练使用网络多媒体技术。但有些教师对计算机掌握的不熟练,软、硬件操作生疏,课件设计的不科学,重点不突出,层次不清晰,影响到教学效果。

外语教学的网络化、多媒体化是当今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多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既有优势,又有不足。对于其消极影响,我们应明确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的地位,优化教学方式,注重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应运和精心制作和合理使用课件,并积极提高教师熟练掌握信息多媒体技术的能力,以便有效地发挥出信息技术的最大效用。

参考文献:

[1]王琦.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外语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崔卫.中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俄语教学研究[J].中国俄语教学,2008(4).

[3]李克东,谢幼如.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点 篇9

(一)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做充分介绍

(二)对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理念进行全方面的阐述

(三)对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功用作简要阐述

(四)详细叙述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应用

(五)介绍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一)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做充分介绍

浅谈计算机辅助教学对教学的影响

[内容提要]本文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概念入手,从教师的角度分析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实践中教师角色的转 换;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分析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对教学内容的影响;从学生本身的角度分析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对于

学生的帮助。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做出贡献。[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师;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427(2008)09-0119-02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概念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就导致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概念是多种多样的。在众多意见下,本文采用如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广义概念:

计算机作为一个教学媒体,是帮助进行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只要提高了这个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推动了教育改革的开展,有利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这个教学活动就是合理的,就是有存在价值的,这个教学活动就应该被认为是“正统的”。所有这类的教学活动都应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和现状 1.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质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任何教学活动本质上都是一个信息传递和处理系统,都要达到教学与学习的目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质是以计算机的各种特性和功能对教育信息进行传递和处理,从而辅助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目的。其次,计算机辅助教学对教育教学信息是以数字化的方式来进行处理的,而且运用多媒体技术,可实现图、文、声像、动画及活动影像等信息的存储、加工、传输和呈现。第三,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人类学习本质上都是人为事物,都具有内在环境与外在环境的适应问题,具有符号系统来进行高度抽象的功能等特性。因此,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环境中,人类可以获得新知,可以完成发现过程,可以发展创造性思维。第四,计算机辅助教学是通过对人类学习活动的模拟,在学生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交互活动中实现教学过程。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以数字方式将表现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图、文、声、像、动画及活动影像等信息的存储、加工、传输和呈现,用户可人机交互方式使用,以便辅助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亦即,计算机辅助教学即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教学工具,通过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活动来辅助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以达到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减轻教师和学生负担的目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就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这已成了大多数人的思维定势。按照这一理论推断,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唯一要素,课件数量的多少、质量的好坏,决定着计算机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很多一线的教师在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活动时也经常抱怨课件的缺乏阻碍了计算机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这一认识是有失偏颇和错误的。这种狭隘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观已不能适应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飞速发展。我们大多数教师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的工具作用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丰富内涵,从而大大缩小了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空间。

2.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

(1)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直观采用多媒体,把一些抽象、微观、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真实化、形象化,克服传统教学中知识被割裂的静态的缺陷,化抽象为直观,化难为易,突出重点。

(2)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在教学中做到既教给学生知识、又训练技能,提高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及实现情感领域的教育目

标,全面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显得格外重要。

课堂上如果单纯讲解,很难吸引学生,我们可以把一些能用微机演示的教学用电脑演示给学生,即直观又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3)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优化课堂结构,加强学法指导

教材中的一些重要内容,教师应在课前讲解,说明并通过演示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最后归结结论。这一系列复杂的教学活动如果进行过快,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如果让计算机演示,由学生来进行,计算机会对正确与错误加以评判和解释,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增加了教学的针对性。对于一些易混淆的概念、问题可通过编写一些选择题,供学生选择,选择正确计算机会给出一声喝彩或一张笑脸、一副美景,若选择错误,计算机会给一声鼓励或发出一种声音给学生重试的机会等,激发学生观察、思维、表达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对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的影响

1.教师向导师的转变在计算机网络时代,人们很容易从外部数据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教师的角色不再以信息的传播者、讲授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为主,其主要职能已经从“教”转变为“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知能力;诱导: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辅导: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使他们能够很快在网络上找到需要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完成学习中的困难,实现智力技能的迁移;教导: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朋友和榜样,教导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健康的信念等符合时代精神的各种优秀的品质,具备区分信息的能力,抵制新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信息作弊、侵权等不良行为的发生。2.教师向教学合作者的转变

在信息时代,以计算机网络为特征,各种技术把跨学科领域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全球化课堂,他们支持地理上分离的研究单位、学科以及个体之间的合作,提供更公平地获取专门知识、信息和工具的途径,因而对教育改革提出了重大的挑战——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改变以往制度上分离以及个体之间的工作相互隔绝的状况。在教学的准备过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师可以共同合作,设计课程,讨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革新,交换意见,分享经验,讨论难题的解决办法。学科教师还可合作开发教学软件。在教学中还可以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计算机辅助教学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传递的教学信息,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发展能力的主要源泉。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使教学内容产生变化,一方面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必须掌握的现代化认知工具;另一方面,教学内容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的发展,外在形式和内在结构都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1.教学内容外在形式的变化

传统的文字教材中,教学内容主要是描述性文字和补充说明性的图形、图表,不能用声音、图像、动画一体化的表现教学内容。近年来随着电化教学的开展,也只能用录像、录音教材来辅助文字教材进行教学,可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多媒体信息符号有文本、图形、图表、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有静止的、运动的、分散的、合成的、视觉的、听觉的等。这些媒体信息形式通过计算机的集成处理形成了一种多媒体信息表现形态的结合体。这样,多媒体信息表现形式多样,对于抽象的、概括的概念原理用文字描述,也可以用动画模拟现实过程;对于事实性知识用声像去揭示等等,而且多媒体存贮信息量大,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用最有效的方式来表现,甚至同一教学内容用多种信息形式来表现,克服难以协同表现的弊端,因而易读性强。

2.教学内容的内在结构的变化

教学内容的内在结构就是学科知识结构组织设计,知识结构是学科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是学科内含智力因素的信息源。传统的文字及其辅导材料都是以现行结构来组织学科知识结构,知识内容的结构及其顺序都是以教为主,阅读时顺序性很强。学生只能在教师的教授下获得正确的事实、概念、原理及其层次逻辑关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大,因而,传统教材是一种教授材料,学生利用它学习自由度不大,灵活性不强,而且难以促使学生己有的知识结构向新知识结构的有效迁移。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化结构来组织教学内容,它的信息组织方式是一种非线性结构,采用了柯林斯等人提出的层次网络模型,把相互关联的知识点有层次的构成一种网络系统,系统由节点和链组成,节点便是教学内容的知识点,链是知识点之间的层级逻辑关系。多媒体的非线性网络结构是把信息的组织形式与信息内容呈现的多样性、复杂性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动态的、开放的结构认知形式,既包括了学科的基本内容,又包括了学科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既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又注重知识的结构,使教学内容的统一性与灵活性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五、计算机辅助教学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和必要的,比如在讲解相关概念时,我们可以自制一些投影片(PowerPoint)。演示时形象比较醒目,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结合课上的提问和讨论我们可以使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容易理解。这样,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然就会提出一系列的问题。

2.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信息交流的过程。所以,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师把人类已知的科学真理,创造条件转化为能力的一种特殊形式的认知过程。而要把所学的知识转化成能力是在学生以主体地位参与教学过程中得到实现的,所以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手段具有渐进、形象、灵活等特点,它所呈现的直观画面不仅可以反复出现,而且可以适当调整演示节奏,这样便于学生接受、加工处理信息。

3.帮助学生形成清晰、合理、稳定的认知结构

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自制力,但并不很强,常会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这样接受的知识信息是简短的,建构起来的认知结构就会有漏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保持注意和主动学习的愿望,这样才能使学生建构的认知结构比较完整清晰。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点,通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概念并揭示出其本质特征和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同化顺应,使新的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

六、结语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会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实际当中。随着教学改革的不短深入,使得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认可。希望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能在实践中去进一步发展、总结和完善。[参考文献] [1]李文静.关于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利与弊的再思考[J].重庆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2]杨曾.浅议计算机辅助教学[J].时代人物,2008,03.[3]王继红.浅谈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利与弊[J].中国科教创新导 刊,2008.On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on the Impact of Teaching ZHANG Yan-ping [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the start with the concept of computer-aided instruction,teach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uter-aided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teachers teaching the practice of convers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ing content of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on teaching the impact of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uter-aided Teaching students for help.This study can hope for the relevant areas of research to contribute.[Key words]computer-aided instruction;teachers;study

(三)对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功用作简要阐述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功用

黄蜀平重庆市酉阳民族小学(409800)实践证明,适时有效地应用多媒体技术,是加快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教学方式的有效措施。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生动活泼”的特点,放飞学生的心灵想像 小学生天真、稚气,喜爱艳丽、动态的景物。将多媒体技术引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将课文学习内容转化为生动、形象、活泼的动画及美妙的声音并呈现给学生,对丰富学生的表象、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并进入文章意境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中的注意和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小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课文中的文字形象变为活生生的真切感人的实体形象,把抽象的文学意境直观化、具体化、形象化,把学生难以感知的现象情景、过程通过图文、声像充分展现出来,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登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通过感受小路的危险来领悟人物的品格,我决定让学生扮演列宁走险路,同时演示惊险的画面,配以急促的音乐、巨石滚落悬崖的声音以及惊恐的旁白,使学生仿佛置身悬崖峭壁之上。学生经过身临其境的感受后,我问:“如何理解列宁下山时要走险路?”学生们畅所欲言,兴趣盎然,再加上教师适时适度的点拨,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学生始终处于情绪愉悦的状态之中,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因此,电化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声动并存”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利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形象、动感等特点,可以生动地展现课文的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不仅能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披文以入情”,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而且能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引导学生独到、深刻、灵活地思考。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知情统一”的特点,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

多媒体教学利用丰富多彩、极富情趣的画面,生动活泼的形象,美妙无比的声音效果,灵活多样的呈现方式,融语文知识学习与情感教育于一体。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你能时时看到学生如花的笑脸,你能时时听到学生开心的笑声。学生始终表现出活泼、开朗、善言、善思、善于发现、感情丰富、积极参与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情境合一”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课堂学习的内容是有限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拓宽教学时空,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并在情境中提出问题,揭示矛盾,引发争论,打开学生思路,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突破学生的定式思维,有利于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如在教学“惊弓之鸟”一课时,学生对更赢只拉弓不射箭就把大雁射下来感到不理解。于是我设计了一幅抽拉活动片,并录制了拉弓声和大雁嘶鸣声。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演示投影片并播出配音,指导学生观察思 考。学生对雁落的情况进行了合情合理的创造性推测:更赢听到大雁叫声悲惨,判断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于是就拉弓振声,受伤的大雁听到拉弓声后振翅速飞,伤口裂开后摔落在地上。通过声像并茂的电教演示,难点突破了。电化教学引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们应该明确多媒体永远只是辅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效果的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必须把握“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并以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为轴心,这样,才能发挥其最佳效益。会有非此即彼的现象,如有了实物投影就可以不用幻灯机,但这只是不同模式应用层面上的非此即彼,而不是这两种模式本质上的冲突。对于传统电教模式下的研究成果仍具有它的历史意义和参考价值。

2.现代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在硬件配置方面要循序渐进,因地制宜。

3.电教教师队伍建设需要一定的时间,一种新的电教模式的健康运作需要有切合本地实际的经验作指导。

(三)对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功用作简要阐述

多媒体教学实际上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用英“文Com-puter Aided Instructing”表示,它的缩写为“CAI”,它是作为一种教学工具而编制的教学程序。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浓郁的美育特色的课,语文课本上那一篇篇具有情感震撼力、飞扬着灵性的小说、散文,一首首或清雅、或激昂的诗歌,既有知识之美,也有情感之美,更有艺术之美,它们无不熏陶着学生的情操,发展着学生的个性,培养着学生的人格素质,使学生得到由内而外的美的享受。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也使课堂教学目的的完成、教学难点的突破更省时,更省力,更有效。

一、提供阅读材料

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阅读教学。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加强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教学,为学生的成长打好基础。在传统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目标是通过“预习、讲解、默读、朗读、查字典、小组讨论和总结”等环节实现的。由于班级集体授课,授课时及授课进度的影响,教师让学生自己默读、朗读的时间很少,更谈不上大量、有效的阅读,这对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多媒体计算机具有提供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教学信息的能力,在教学设计的指导下,教学内容可以按照知识点进行划分并实现超媒体链接,非常适合学生学习。多媒体计算机具有储存大量教学信息的能力,并可随时让学生以类似查字典的方式检索到阅读中的生字、生词、难句等,根据需要还可提供标准的朗读示范音。多媒体计算机储存的教学信息具有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等特点,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创设学习氛围

小学语文课堂多媒体的教学,以一种全方位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一个美好的世界。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给学生一个更好的学习空间。在音乐的带领下,在动画生动形象的演示下,在多姿多彩的图片展示中,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较容易地体会了教学内容。多媒体的新鲜感也可在一定程度下消除学生由于长时间坐着上课而带来的疲备,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

三、提高教学效率

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质量,也要求有足够的信息量。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因此,教师就必须不断更新自我的知识构成,积极在教学实践中推进运用先进教学设备的步伐,让多媒体技术更多地进入我们的课堂。

四、培养思维能力

多媒体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上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学生入情入境就会思维敏捷。而且适时地留有一定的空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会摇尾巴的狼》的情景创设时,可以把形象的动画、适当的音乐和鲜艳的色彩结合起来,再配上狼和老山羊的对话,并在老山羊说完“你不会活太久了”以后,动画、音乐和配音嘎然而止。接下来让学生想象: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呢?学生的潜能获得了发展的空间,想象的翅膀展开了,创造性思维获得了培养。

五、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上利用形、色、声、像兼备的现代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学《美丽的公鸡》这一课时,先播放了一段动画:公鸡每天天不亮就打鸣催人早起。然后提问“: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公鸡?学生答“道这是一只勤劳的公鸡。“”这是一只

美丽的公鸡。“”这是一只能为人们做事的公鸡。”„„这时巧设悬念:以前这只公鸡是什么样的呢?接着播放前几个自然段内容的动画,使学生能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样导课,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化解课文难点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作者通过赞美白杨树,讴歌了建设者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奉献精神。课文虽然篇幅不长,却构思精巧。作者通过对白杨的赞美歌颂扎根边疆的建设者,无论在怎样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像白杨那样坚强、不软弱、不动摇的崇高品格。这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另外,本文是作者60年代初的作品,现在的小学生对那时的社会背景很陌生,这也给本文的学习加大了难度。为了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是这样做的: 1.利用“戈壁滩上的白杨树”的录像突出教学重点。教学中首先让学生了解白杨的特点。当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体会了白杨“树高大挺秀”的外形特点和“生命力顽强”的品格特点后,播放自制的第一段录像:戈壁滩上的白杨树。画面上,一排排高大挺拔的白杨树,直插蓝天,在茫茫黄沙中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学生在感悟、想象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看到这样富有震撼力的画面,直观地感知了白杨树的特点,加上所配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进入了一种美的情境之中,接着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就自然而然入情入境了。

2.利用“建设者建设新疆及新疆变化”的录像突破教学难点。首先让学生了解新疆建设者的品格,发现白杨树与建设者的共同点。当学生通过交流查找的资料,初步了解了一些新疆建设者建设新疆的事迹后,再放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边疆建设者艰苦创业的情景和新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心中充溢着对建设者由衷的敬佩,同时也发现了建设者与白杨树的共同点———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3.利“用文字片”“和图文片”巩固教学难点。在学生通过对比发现了白杨树与建设者的共同点后,用自制的文字片出“示爸爸说的话”,请学生朗读,从而进一步理“解爸爸话”的深刻含义:借对白杨树的赞美来表达对边疆建设者的赞美之情。然后,再出“示图文片”,本片中的文字部分还是“爸爸的话”,背景部分的图片共6幅,3幅是白杨树在戈壁滩上防风固沙的景象,3幅是建设者辛勤劳动的情景。爸“爸话”的两层含义:既赞美白杨树高大挺秀、生命力顽强的品格,更赞美了建设者不畏艰苦、扎根边疆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图文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到这里,可谓是水到渠成,学生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借物喻人,借赞美白杨树赞美边疆建设者。

七、培养审美情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有文采华丽的语言美、栩栩如生的形象美、情景交融的意境美,使语文教学具有了得天独厚的审美优势,成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架起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桥梁,帮助学生领悟到课文深层的美的内涵,获得美的体验。如课文《荷花》所表达的自然之美,蕴涵在图画和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教学中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巧妙地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情景的美和情趣的美。为了使学生感受荷花的生长美,抓住“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中“的冒”字,设计了一幅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丛中冒出的情景动画。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看动画并要求用一个词形容看到的情景。同学们说出“了长出来“”、钻出来“”、伸出来“”、挤出来”„„我再让同学们和作者的“冒”字作比较,说说这“个冒”字好在哪里?说明了什么?学生答道“:说明白荷花的生命力很顽强。”真是一字传神,意境全出。通过欣赏课件仔细品“味冒”字,学生感受到了荷花那旺盛的生命力,那喜人的生命之美。

八、体味语言美感

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电教媒体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非常有利于学生抓住“诗眼”,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如教学《泊船瓜洲》一诗,引导学生理解“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绿”字的精妙,我用多媒体展示江南的春日美景,那一幅幅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江南春色,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他们细细地品味诗的语言美,很快领悟到了“绿”字的神韵“:绿”字既涵盖“了满”“、入“”、过”的意思,又突出了东风催春势不可挡的盎然生机。

九、接受情感熏陶

要想使学生得到更多的艺术享受,教师必须在对作品进行鉴赏、深入挖掘情感因素的基础上,抓住语言训练重点设计教学,有效的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情境之中,感受语言文字所提供的情感信息。如在教学《月光曲》一课时,我用多媒体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让学生在《月光曲》的情境中,欣赏、品味,激发学习的欲望。课文重点段内容含蓄,我用精心制作的软件,把宁静的大海、皓洁的月光、轻纱似的微云和狂风巨浪、雪亮浪花展现在学生面前,并随画面播放贝多芬的钢琴曲《月光曲》。这时,优美的曲调、清新的旋律立刻吸引了学生。随着逐步展示的直观画面和乐曲的节奏变化,学生眼前出现了一望无际的大海。教师伴随乐曲的进行,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讲道:现在我们所听到的《月光曲》,他的作者就是被人们称“为音乐巨人”的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他的父亲是一位宫廷歌手,贝多芬自幼就受到音乐的熏陶,对音乐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由于家境贫寒,贝多芬11岁就被送到剧院的乐队当演奏员,22岁时他来到了音乐之乡的维也纳,从事教学和创作活动。他的音乐作品表现了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随着教师的讲解,学生领悟到了贝多芬遇知音时的激动和对盲姑娘兄妹俩的同情,以及对不平等的社会制度的的愤恨。信息技术研究

(四)详细叙述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应用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基本操作等范围极广。计算机及相关的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素质,培养新型人才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育部在2000年印发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同时教育还下发了《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都提出了在中小学逐步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将计算机应用于小学教学是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将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教育实践中,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信息社会已经来临,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着人类经济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我长期从事小学教学工作,近几年将计算机融入到小学教学中,通过不断地尝试和探索,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方法。下面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介绍计算机在小学教学中的一些应用。

一、结合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因势利导,将计算机融入小学教学工作中

作为小学生来说,主要特点是好动,自制能力差,兴趣广泛,好奇心强,爱好新鲜事物,以兴趣来主导自己的学习。他们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传统的固定的课堂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不容易被现在的小学生所接受。因此对传统的教育及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深刻变革也是必然趋势。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教育要跟上现代化发展步伐,必须加快教育的信息化。现在计算机在小学教学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首先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已经成为从小学阶段就需要学习的一项新技能。计算机信息技术及网络多媒体技术成为一种全新的学习资源、学习工具,他们成为对固定的学校和班级模式的一种新尝试。针对小学生的个性特点我将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作为改进课堂教学设计的切入点。

在网络和多媒体的环境中,信息资源是开放的,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在传统教学中,教学以教为主,教学过程是线性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而在计算机融入到教学中后,学习内容具有了选择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内容形式变为多媒体化,这样做是充分考虑了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体间的差异的。小学生当中每个人对计算机的认知程度和认知结构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可能经常接触计算机,有的学生可能在上课前很少接触计算机。根据他们的个体差异,我将计算机上面的教学内容设定为不同的层次,由易到难,由表及里。我要求我的学生提前完成布置的课业任务的,要帮助其他同学。所设定的一些简单而又有趣的任务,一个独立的个体就能完成,可以激发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随着学习的深入,以及学生们对计算机认知有了一定的基础,我会设计制作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课件,让学生去完成。他们会通过一定的方式或是请教别人,或是互相协作配合,完成课件任务。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从小树立一种合作理念、集体观念,这也是团队精神的最初体验。

二、随机设问,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处于信息化时代的教师,面临的是和学生一样的多媒体和信息网络的教学环境。作为教师我们能适应这种变化,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我熟练地掌握了Windows2000、office2003、字处理软件、文稿制作、网页制作、课件编制等计算机技能。学校建立了科学、合理、完善的现代化计算机教学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体系,建设教学用局域网,逐步实现教学资源网络化,共享教学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师的素质。

教师自身技能的培养和学校的硬件建设,是将计算机应用于教学,提高小学生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而对于小学生的教育模式的改变才是关键。小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是注重感性认识,对理性认识处于初始阶段,记忆力强。根据这些特点,我经常采用提出问题式教学,用问题来设定任务,引导学生去学习,使学生从被动的填鸭式教学中解放出来,变为主动地去学习,这些都是以计算机为载体的。

在计算机与多媒体教学中,我根据授课内容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提醒学生们一个问题也许不止一种解决办法。让学生们自主解决问题,所做的答案放到指定的文件夹中,然后我将学生们的答案分类整理汇总。每一个学生最后都可以在电脑桌面上看到共享的答案,让他们自己找出正确的答案,我再予以讲解。这对于小学生来说远比传统的教学模式要生动和易接受得多。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培养。不只是讲给他们听,还要让他们在实践中多动手,多操作,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还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让他们放到系统的留言簿上。我会十分重视他们写的这些内容,给予解答和肯定,这样来培养小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自信心,让他们得到认同感。

在教学中,不仅实现了教学目标,大部分学生还学会了自主操作及获取信息。动手、动眼、动脑,使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地位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不再只是传授和灌输知识,教师成为教学资源、课业资源、信息的设计者,知识意义建构的促进者。教师的职能很大一部分由计算机及网络替代,通过网络及计算机,教师可以随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业情况,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互动。

在信息化时代中,随着计算机在我们教学中的应用推广,教育及教学模式发生着深刻变革。使计算机成为推动小学生学习的助推器,而不是新的学习负担,这是我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做到的。计算机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全面提高了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是落实素质教育,全面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体现。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于小学生的自信、自我认知、合作意识的培养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计算机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将会更广泛。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2]宋连昌.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及思考.[3]信息技术.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12.计算机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通过计算机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初步探索将计算机应用于小学教学的一些方式。

关键词计算机小学教学应用

(五)介绍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二、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要使多媒体技术发挥正确的作用,必须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作指导下制作和使用课件,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所以要注意以下几点: 1.更新观念,重新认识教育目的。教育是知识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储存、消费之上的经济形式,这种经济形式的发展动力,不再是土地、资本和劳动力,而是知识,是人的综合素质。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更主要的是为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为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2.恰当运用,找准使用的最佳切入点。多媒体是一种教育技术,一种传播媒介,它是服务于我们教学活动的。教师能否遵循学生的认识过程,设计出优秀的课件,能否找准多媒体与学生理解语言的最佳结合点,在课堂恰当的时间展现给学生,是我们用多媒体技术的关键。

3.正确处理与传统媒体间的关系。多媒体技术是传统媒体的发展与升华,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而来的,它并不排斥传统的教学媒体。多媒体技术在突出体现鲜明的形象、为学生创设认识环境方面的确非传统媒体所能比拟,但在展示重点的字、词、句时,不可能一致停留在屏幕上,适当的板书,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记忆,起到画龙点晴的效果。再如,强化诵读、注意积累,也是提高语言感悟力的重要形式,是多媒体技术所无法取代的。片面强调多媒体技术作用的万能性,长期只凭借图像、声音等媒体的介入,大脑的语言中枢就得不到锻炼,就会使语言越来越贫乏,阅读和表达能力就会下降,就达不到我们进行语文教学的目的。因此,只有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注重实效,保证使用的科学性。教师在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遵循课件设计的科学性、高效性、目的性、艺术性的原则,既要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又要兼顾学生的认识规律,不能简单地拼凑各种杂乱无章的素材。要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交互性,促进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养训练,不能将传统的课堂讲授变成现代多媒体的灌输。正确地理解多媒体课件的用途,是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搞好语文教学的前提条件。

由此可见,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恰如其分地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才能得到生动、高效的教学效果,才能为学生认识过程的重点、难点服务,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

小学语文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一直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基础性学科之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空间。同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就是要将信息技术看作是进行语文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将其在语文课堂中合理应用,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一、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学生也就乐于接受,正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声情并茂、生动活泼的情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和感知的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完全激发出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如《美丽的西双版纳》一课,课文描写的是西双版纳的风土人情,这对于北方孩子来说,从未见过、去过那里,很难想象文章所描述的情景,这里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多场景多角度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和作者一同到“西双版纳”欣赏美丽的风光。随着画面的出现,音乐的响起,学生的兴致油然而生,信息技术的使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崭新的语文教学广阔时空,完全把学生带到了那美丽的地方,使他们看到了从没看到过的景象。

二、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在人脑中的反映,或者说是人脑对感觉和知觉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从而间接地、概括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活动过程,它属于认识的高级阶段。”现代课堂教学,不仅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展示聪明才智的机会,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的丰富内容,必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起到深远的影响。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出一些动态课件,较好地表现事物的内在关系和变化规律,以问题驱动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如《语言的魅力》一课,学生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是比较困难的,教师针对学生实际,制作两组课件进行对比,一组是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并配上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赏心悦目,另一组则是这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出现了一片漆黑的画面,这样的对比,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了课文中“是的,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舞,那流水人家,怎么不叫人陶醉呢?但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的意思,更进一步体会到“春天来了,可是„”这富有诗意的语言所产生的魅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宗旨就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而素养的提高、能力的增强,关键在一个“用”字。在运用中领悟,在运用中发现,在运用中创造,这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探索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对信息重组和变动,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信息量,还能促进学生建立新旧信息间的内部联结,有利于学生知识获得与保持。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引导学生借助丰富的网上资源,收集资料,获取新知,将网络上的语文资源充实到现行语文教材中,使课堂成为动态的课堂、开放的课堂。《回乡偶书》一课中,学完诗文后,可由学生从网上自选一首怀乡古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自学,为学生学习古诗扩大了课堂教学容量,提供了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体现了课内外的有机结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四、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中师生交流的工具

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它的功能不只是停留在制作多媒体课件上,学生也不是课件的观看者,要充分发挥其学习工具的作用,为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更为广泛的学习环境。而通过网络这种形式的沟通是其他形式所无法比拟的,它可以实现师生之间心灵的零距离交流,可以使教师掌握到第一手的最真实的学生心理活动的状况,它必然能促进师生感情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效防止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改变这一切的有效手段就是实现时时沟通,网络为实现时时沟通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指导,就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学习《鸟岛》一课时,可以建立“青海湖鸟岛”“、鸟岛”两个主题学习网站,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满怀热情地展开学习。“青海湖鸟岛”主题网站是一个关于青海湖鸟岛的知识平台,学生通过这一情境,可以了解到鸟岛的各个方面知识,还可以通过留言板交流网站上没有的知识。“鸟岛”主题网站是一个课文内容的学习的平台,这个网站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体现了个性化的学习,通过这里学生可以掌握基础知识,完成学习任务,师生之间可以利用留言板交流信息。基于这两个网站,学生通过网络交流,就能够解决课文中的重点内容。

综上所述,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若能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地整合,完全可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育的智能化水平和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能够以新的思考和创造性的劳动,去精心搜集、选择适合教材内容,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电教媒体,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能求得最佳的效益,求得最佳的效果。【参考文献】

[1《]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现状分析与思考》(李文琪、解月光《,中国电化教 育》,2001年11月).[责任编辑:张新雷]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邹宗勇1安君生2刘晓静3(1.章丘市官庄乡青野小学山东济南250207;2.章丘市官庄乡闫家峪小学山东济南250207;3.章丘市教师进修学校山东济南250207)【摘要】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且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进而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整个教育界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必须加强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小学语文课堂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一、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四、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中师生交流的工具。【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课堂;应用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人类社会已经进人信息化时空,现代教育技术给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它犹如一座架设在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多媒体技术一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以小学语文的教学,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其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情境,陶冶情感

情感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刺激的作用。多媒体技术无疑为创设情境,陶冶学生的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视听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感情变化,不失时机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激发和陶冶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我在教学古诗比较重视诗歌的听觉和视觉效果,常利用电教手段,沟通学生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欣赏效果。在教学《望天门山》这一首古诗时,虽然教材给出了一张图片,但是区区一张静态的图片又怎么能够将长江冲破天门出奔流东去的气势描述得呼之欲出呢?我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长江的大气、浩气和生气,在看长江汹涌东流的同时,配上以古筝曲为背景音乐的古诗荡气回肠的吟诵,把语言变为可知形象,以声传情,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就不言自喻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二、化难为易,突破难点

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计算机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便于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蝙蝠与雷达》是一篇常识性课文,其教学的难点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是如何辨别障碍物和方向的。这一原理源于蝙蝠,用语言进行描述的话很难使学生全面、正确地理解。为此我们制作了动画,将“(蝙蝠—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发出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立即反射回来”这一原理直观地再现出来,使学生一看就懂,有效地解决了学习中的难点问题。

三、巧妙设疑,拓展思维

在教学中,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将学生的思维过程与动画演示有机结合,运用求异思维,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使学生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带有个性的答案来。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课文最后一句:“狼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按照顺向思维定势,柔弱的小羊是狼的腹中之物已成定局。为了点燃学生独创思维的火花,我采用求异法,边用电脑演示狼恶狠狠扑向小羊的动画边有意提问:“狼是不是把小羊吃掉呢?”有位学生说:“狼向前扑的时侯,掉在前面的陷阱里去了。”我随机演示出狼掉进陷阱里的样子,同学们看了高兴地直拍手,求异思维一下活跃起来。有的说:“狼向前扑的时侯,小羊一躲,狼一头撞在大石头上。’.有的说:“狼向前扑的时侯,被树后的猎人一枪给打死了。”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大声说:“柔弱的小羊从力气上斗不过狼,可是它凭自己的聪明智慧,从理智上斗倒了狼,躲过了这场劫难。’,学生们突破了思维的定势,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想象和小羊活下来的愿望联系在一起,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四、激发兴趣.乐于写作

平时,有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好半天也开不了头,即使写了也是三言两语。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用视听媒体创设情景,强化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产生了写作欲望,才能用心作文,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如在“

三、八”妇女节前,让学生写(夸夸我的好妈妈》、《妈妈,我想对您说„„》等,但容易写空话、套话。为此,安排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乐曲声中,让学生看从VCD碟片中转录的《懂你》,那朴实而真挚感人的画面及凄婉动人的音乐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完全进人角色,纷纷拿起笔,将心中对妈妈的爱尽情地写出来。这样按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适时选用录像媒体的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齐上阵,让他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不断将间接经验内化为直接经验和表象,丰富了写作素材,个个笔下都能生花。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从西提高了语文的教学质量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计算机网络教学走进教育领域,走进学生课堂。把计算机多媒体引入学校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把教学中教师不易讲清楚或学生难懂不易掌握的知识,生动形象、一目了然地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分析、想象及创造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本人就多媒体教学在我县教学中的应用,谈点个人的体会和观点。

一、运用多媒体,有利教学,推动改革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促进了教育教与学的改革。多 媒体技术进入教育领域,改变了过去那种“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和教师“一言堂”的教学形式和 方法,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 增多了,各种能力也得到了迅速提高。

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组合教学,就是从教材的实

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实际,恰当地把传 统教学手段(教师的语言、板书、教学挂图、课文插图 等)和电化教学手段(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有机

地结合起来。它可以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音乐、动画、色彩、视频等信息融为一体,使枯燥抽象的学习内容变得具体、直观、形象,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它 可以突破教材体系、教育观念、教学手段的制约,还给 学生一个生动、具体、奇妙的世界,使学生由过去的 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从而创设了“学中乐”、乐中学”的教学氛围,有利地促进了教与学关系的和 谐。多媒体的运用还促进了以下几方面的改革。(1)教学方式的改革。多媒体技术改进了传统的

教学方式,它由传统的集中式教学变成了现在既能进 行集体协作教学,又能进行个别化教学的教学方式。由此丰富了教学内容,使教学形式多样化,使教学方 法更灵活。多媒体技术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是其他的 教学形式不能比拟的。

(2)学习方式的改革。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 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致力于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采用计算机技术的图文交互操作方式进行教 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趣味性,也将学生从

“一言堂”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多媒体技术可以把学 生的眼、耳、手、脑等多种感觉器官都调动起来,让学 生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学习,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感 性认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理 解、掌握和记忆,促进了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运用多媒体,呈现过程,动静结合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能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利用

课件将学生要掌握的新知分层次地展示给学生,使他 们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将静止的知识变成鲜活的内 容,实现动静结合。将难的内容简化成条理清楚的知 识点,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情趣,提高学生 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演示 了以下几组课件。

课件一:风光片———美丽的清原,逐步将镜头特 写到河堤公园的一块空块。提出问题:公园准备将这 块平行四边形的空地铺上草坪,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 米? 课件二:播放一个简易图。平行四边形的长5米, 宽3米,每个小格代表1平方米,数数、拼拼共有多少平方米?通过学生交流、汇报,得出数拼的方法和结果。课件三:学生汇报如何将平行四边形转换成长方 形。教师边归纳边演示(用多种方式),然后推导出结 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以上课件的演示,呈现教学过程,动静结合。这样

[摘要]把计算机多媒体引入学校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把教学中教师不易讲清楚或学生难懂不易掌握的知识,生动形象、一目了然地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分析、想象及创造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农村小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002(2007)12-0100-02 ·100·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知道了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方法,而且还知道为什么这样求,达到了良好的教学 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激活思维,突破难点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集音、像、文于一体,能把教学 时学生不容易理解、难学会的知识点生动形象地解释 清楚。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

例如,教师在组织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考虑 到学生生活在北方,没有见过桂林山水到底是什么 样,无法体会桂林山与水的特点,更不能走进文中的 诗情画意,为此分别演示了以下课件。

课件一:有关桂林山的风光片。通过观看让学生 从感性上体会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课件二:有关漓江水的风光片。让学生从感性上 感受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

再让学生走进课文,自由读一读,想想作者笔下 的桂林山水给你怎样的感受,从中心句入手,进一步 将学生引向文本的更深处。正所“谓提领一顿,百毛皆 顺”。桂林的山水为什么被称为天下第一呢?让学生仔 细品读,美美地读一读,使学生真正理解蕴含在语言 文字中的情感,体会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漓江水多 么令人陶醉,从而深入体会桂林山水“甲天下”的风 采。

课件三:有关游人乘坐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观

赏桂林山水的风光片。让学生从心灵上来理解山与水 的特点,并体会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

倒映着这样的山———人在画中游的美好意境。课结尾 采用图片加音乐的方式,再次荡舟漓江,使学生加深 了对本文的理解。通过以上课件的演示,使学生身临 其境地到桂林山水风景区旅游了一番,很轻松地突出 了本课教学的重点,突破了教学的难点,让学生层层 深入地体会到了桂林山水的独特之美,同时培养了学 生的美感和语感。

四、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再现生活

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学习知识又必然要服务于

生活,解决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所以,在教 学中,尽量把书本知识放到生活实际中去学习,学生 就能够产生浓厚的兴趣。学后更有成就感。例如,教师 在讲长方形面积一课时,制作并运用了以下课件。课件一:明明家正准备为房屋粉刷涂料,爸爸让

明明算一算该买多少涂料合适,明明该怎么办呢?请 大家帮助明明。

课件二:有关明明测量室内墙壁及面积计算的短

片。观看后,比较一下明明的做法和你的想法一样吗? 课件三:有关明明在商店和阿姨的一段对话,最 后把涂料买回来了。明明和阿姨的对话是什么? 通过以上课件的演示,把学生带到现实生活中

去,将自己的想法和明明的做法作对比,当学生得出 正确结论时,他们会很有成就感。

五、运用多媒体,方便教师,提高质量

我县大部分小学安装了远程教育“模式一“”、模 式二”。经过使用,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它为教师备课 上课、钻研教材、查找资料创造了条件,能把教师从收 集资料、整理信息等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远程教 育资源为我们准备了大量信息,如课堂实录、教材辅

导、教学案例、专家讲评、课件、课后习题、辅导材料等 与教材相配套的资料。教师可以直接从资源库中下载 课件和资料,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或者进行二次 开发,拿来我用,这样就可以为老师制作课件节省大 量的时间,更方便教师备课。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 毁灭》一课前,教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查找如下内容。(1)知识背景。(2)课件。包括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火烧圆明园 两部分。

(3)参考资源库中的教案,编写出符合本班实际 的教案。

(4)观看优秀教师上课的实况。

通过以上的准备,上课时显得得心应手,学生学 起来也轻松愉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实践,笔者体会到,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时,必须处理好主与次的关系,一定要认识到,教材仍 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文本,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多媒 体只是起辅助作用,用来突破教学难点,形象生动地 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不仅是 进行知识的讲解,还有很多情感的交流和世界观的渗 透,这是多媒体无法做到的,而且多媒体不具备对课 堂突发事件的处理和随机应变的教学能力。所以在课 堂教学时,要将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手段同时 并用,处理好它的主次关系,使它们相辅相成,达到最 佳的教学效果。

总之,实践表明,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呈现 教学过程,动静结合,再现与教学内容完全吻合的生 活环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全面调动 学生各种感官功能,激发学生的立体思维通道。因此,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改革课堂教学,优化教 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责任编辑:王伟)·101·

浅谈信息技术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贵州省习水县金州实验小学肖登权

在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也越来 越多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尤其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 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动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 学生的各种能力,也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简 洁明快,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多媒体,学生可以在 娱乐中接受教育,增长知识。传递教学信息,从而实现教 学的优化。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来说,兴趣是他们学习的

直接动因,而“多媒体”的合理运用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学《王冕学画》时,王冕开始画得不像”,这时 在屏幕上出现他开始学画的荷花圈(形状不像,运笔不流 畅)“,可他不灰心,天天画。后来他画的荷花,就像刚从湖 里采来的一样”。屏幕上又出现了后来画的荷花图(与湖 里的荷花一模一样)。接着两幅图在屏幕上同时出现,让 学生进行观察对比,讲出为什么会画得跟湖里的荷花一样。这些生动的动画影像紧紧地吸引着学生,使课堂气氛异常 活跃,学生兴趣盎然。通过形象鲜明的对比,认真阅读课 文,学生很容易就找到王冕学画成功的原因是“不灰心, 天天画”,从而懂得了做事不灰心,坚持不懈就能成功的 道理。学生的兴趣往往源于好奇心。特别是低年级的学 生,在刚上课时,情绪很难马上平静、稳定下来,如果运用 图像、动画、声音、颜色等多媒体教学信息,则一开始就能 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一 上课,大屏幕上就出现了一张运用动画制作的飘飞的纸片, “这是什么呀?”几十双眼睛紧紧地盯着大屏幕,心里装满 了疑惑。接着纸片展开,原来是一则寻人启事:“我们是一 群小蝌蚪,我们的妈妈不知在哪里?请小朋友们帮帮忙, 帮我们找找妈妈吧!”同时,传出小蝌蚪们无奈而可怜的话 音。就这样,多媒体给学生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能顺利地进行下面的教学了。

二、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有利于学生理解。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以形象思维为主,对词句的

理解有限,对课文的理解也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运用多媒 体,就能克服时空限制,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信息,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抽象的知 识具体化,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词句、课文。如在《小蝌蚪找 妈妈》的教学中,学生对“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迎上去;看 见乌龟妈妈追上去;看见青蛙游过去”中的“迎上去、追上 去、游过去”这三个词语的理解是教学的难点,学生既不 知词语何意,又不知为什么要这样用。我充分发挥多媒体 的优势,从资料中截取有关的三个片断,并设计制作成慢 放过程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理解“,迎上去”就是面对面地 游过去“;追上去”就是从后面撵上去“;游过去”就是从周 围游到青蛙妈妈身边。他们理解了在这三个句子中为什 么要这样运用,从而在脑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为他们在 以后的口语交际、写话中准确地用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识字能 力

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但能让学生看着屏幕就能认识 生字,还能让他们知道生字的读音、字形、字义、范句等, 既清楚又生动,效率也高。如复习《王冕学画》的生字时, 我要求学生边听边输入。如听打“省”字,成绩差的学生能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输入“省、节省”;成绩好的学生 就能发挥自己的潜力,输入“省、节省、省时、省电、省吃 俭用”等,把自学课外书所学到的知识也显露出来。然后 利用多媒体的广播功能直接反馈给学生,从而激励学生积 极开展课外阅读,提高识字能力。这样,学生学的知识无 疑是既“活”又“实”了。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 的潜能与创造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爱学乐学。实践证明,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

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显示了其无比的优越性,它为学 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有着神奇而 独特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要灵活、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 术,让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精 彩。

小议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于佳王娜

(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教育水平及教育手段也不断提高。今天,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正在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促进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并逐步打破“一块黑板,一枝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这种以教师灌输为主的“填鸭式”传教法,构建起新型教学模式。指出了多媒体教学在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建构新的教学模式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弄清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目标和意义,对于如何开展“计算机多媒体课堂教学”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关键词:多媒体;多媒体教学;应用

多媒体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多媒体教学,是计算机技术和教学过程的有机结合。它能够集文字、图形、动画图像、数据库、声音等多种媒体的音频和视频信号为一体,并能根据使用者的要求,进行一系列灵活多样的人机双向交流,具有生动形象和友好的人机界面,以及非常方便的媒体跳转能力。它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大量地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提高建学教学效率。但是,多媒体教学若使用不当,会使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发挥不出其应有的效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时要扬长避短,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辅助作用。

1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通过近一段多媒体教学,深刻的认识到:计算机多媒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情境创设,协作学习,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发展联想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具体来说有下面几大优点: 首先,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多媒体教学可产生优良的视听效果。因为人的视觉、听觉是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获得的信息也最大。多媒体教学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学生对信息的接受、储存。其特有的优势对学生产生一定强度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果没有注意,感知就不会产生强烈观察力。而观察力是在感知过程中并以感知为基础形成起来的,离开了感知也就没有了观察。利用多媒体的优

势引人入胜,可以不断提高学生注意的品质,使学生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目前在Internet上按这种方式组织建构的知识库、信息库浩如烟海,并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因而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还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就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的广泛应用),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其次,以往的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学生、媒体三个要素构成的,缺一不可。而多媒体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集中全部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从中获得直接、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恰当地选用教学媒体,能更好地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加快师生间的信息传递,优化教学过程,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多媒体教学既能做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既注意教师的教,又注意学生的学,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其最终目标是要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来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学系统具有信息的集成性、人机实时交互等特点,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通过实验,使学生扩展感知时空、激发质疑探索,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善于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2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多媒体教学的大发展,也提高了它在教学中的地位,但是,在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大学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效发挥多媒体术对教学的辅助作用,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2.1多媒体教学不仅传授知识给学生,更是让学生的认识得以发展的教学体系,这是构建多媒体教学体系的基础。

2.2在多媒体教学中更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现代教学模式强调,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作为主导,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学进程的控制者,同时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向导。通过几年的多媒体教学实践,我们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逐步体会到,课堂上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师生之间语言的交互、情感的交互和动作的交互,达到师生互动,从而充分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合理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教师要注意改变以往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应当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能够以主动方式获取知识,从中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在目前的多媒体教学中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不管什么性质的课程,教师都喜欢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因为可以从网上获取很多教学资料和多媒体课件,教学相对来说比较轻松,而且多媒体课件一经设计完成,便可年复一年地使用。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播放课件,教师全神贯注于显示器,往往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大屏幕上连续滚动的文字、图片使学生应接不暇,一节课下来光忙于记笔记,完全没有时间思考。这样的结果彻底违背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初衷。我们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目的是要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应当走出播放课件的误区。因此我们主张传统教学方式与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式相结合,仍以传统的讲述加板书为主,将多媒体演示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对于过多的文字叙述、图表,可以辅以大屏幕显示;对于过于抽象的概念、微观的现象、不可见的过程,可以通过大屏幕形象地演示。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也节省了部分课堂时间。教师可以适当增加教学内容或启发学生探讨更深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2.3多媒体教学还应该表现出教学的艺术性,而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技巧,应该表现与之相对应的价值观。一节内容丰富,各种媒体素材巧妙组合画面优美、富有深刻教育内涵的多媒体教材,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且还给学生进行了美的教育,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这点是多媒体教学应达到的较高层次。

3合理性建议

由于上述原因所以在开展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把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搞得更好。

3.1处理好硬件与软件的关系。硬件与软件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两个重要方面。没有硬件,就无法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没有软件,同样也不能发挥已有硬件的作用。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与普及,软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其开发的利用日显重要。因此如何使软件和硬件的配备相适应,以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是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多媒体硬件配备过程中,有些细节问题要考虑全面些,比如控制台的位置,投影的位置和与传统教学媒介如黑板或是白板的距离等,这样才能方便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紧密结合,克服两者不足,发挥最大优势。

3.2处理好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关系。现代教学手段有其突出的特点,但传统教学手段也有自身的长处,而且至今仍是确有成效且普遍使用的教学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克服传统教学的缺点,将传统教学手段的优点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有些知识点的讲解借助于传统的黑板、粉笔也会取得好的效果,这样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也改善了师生教与学的环境。

上一篇:游儿童公园小学三年级周记下一篇:教师培训奖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