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母亲的恩情》教学反思

2024-06-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语文《母亲的恩情》教学反思(推荐14篇)

初中语文《母亲的恩情》教学反思 篇1

《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的亮点是这首古诗。在教学时,我不断的贯穿古诗的内容,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易懂。我利用古诗作为突破口,让学生产生急于想知道作者创作此诗的原因,为下面学文做好情感的铺垫。

课堂不仅仅是预设的,而且还是生成的。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创造性因素,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时时留心,敏锐地捕捉住生成的契机,挖掘教育因素,及时引燃,巧为点拨,让教材“增值”。

初中语文《母亲的恩情》教学反思 篇2

上课开始, 我板书课题后, 对学生这样导入, 我们都有妈妈, 能说说妈妈对你的爱的表现吗?学生很高兴, 说给我买好吃的, 给我买好衣服, 生病了母亲陪伴我……在学生兴奋地汇报时, 我话锋一转,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妈妈离开我们, 会怎么样?孩子们一下子沉寂了下来, 慢慢才说, 没有好吃的了, 没有母爱了, 马芯说:“没有妈妈, 就没有一个完整的家了。”我说, 是啊。季羡林先生就是怀着失去母亲的痛苦, 写下了这篇文章。

接着我深情地范读了这篇课文, 学生很用心地在听。读完后我说, 我们都有一个母亲, 季羡林却写到有两个母亲。一个是他的生母, 一个是祖国母亲。为什么我们对祖国母亲的感受不深, 而季羡林说怀着同样真挚的敬爱之情?学生略作思考后说, 因为他离开祖国出国留学了。对, 能说说你记得的一些诗句吗?学生马上积极踊跃地回答到“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我说, 只有离开故乡, 离开祖国, 你才可以感受到祖国母亲。课文中也有解释, 你能找到吗?两位同学回答, 得出两种答案, 一是第三段:“后来我到德国留学, 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 不知道为什么, 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 我是第一次离开她, 不知道为什么, 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二是最后一段:“我在国内的时候只怀念, 也只有可能怀念一个母亲。到国外以后, 在我的怀念中增添了祖国母亲。这种怀念, 在初到哥廷根的时候异常强烈。以后也没有断过。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 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在欧洲的十一年。”我没有马上公布答案, 而是让学生再仔细思考看看, 到底是什么?之后他们得出了一致答案最后一段。那第三段呢?他们考虑之后, 告诉我是承上启下段。我鼓励他们说我为你们骄傲, 真会学习。

在理清文章结构与思想之后, 我们开始研读第二段。请学生默读第二段, 勾画出令你感动的地方。在汇报中, 重点解读了下列词语:“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终天之恨”“泪流不止”。并在学生逐句汇报时指导了朗诵。之后我读了两段文字。一是季羡林写的与母亲小时亲昵的事情。二是母亲去世后他的悔恨之情。读完后学生的情感还没有达到高潮, 我没有着急, 我说现在我们明白了他的寝不安席, 抱终天之恨, 是因为……学生马上说, 是因为他再也不能回报母亲了;是因为他不能再为母亲尽孝了;是因为他成为孤儿了。从此以后, 他再也不能……学生说, 再也不能吃到香喷喷的饭了;再也无人给缝补衣服了;再也无人疼无人爱了;当学生这样说完了, 一个个都泪流满面。我的眼眶也湿润了。之后我们师生配合朗读了第二段, 学生读得入情入境, 从他们的读书声里, 我可以感受到他们理解了, 他们在用心地读。

《母亲的恩情》教学反思 篇3

1、我抓住了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古诗《游子吟》入手,从古诗切入课文。一开始我先引述课文主要内容,使学生一下子明白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也了解了第五自然段的内容。

2、抓关键句,抓关键词,体会母爱。在教学中,我突出重点段落和重点句子,在教学中抓住母亲的行动、想法和语言,帮助学生体会母亲的恩情表现在哪儿。

3、说实际生活,报答母爱。在教学设计中,我设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来说说妈妈忙着为儿女做些什么,以此体会母亲的恩情。

《母亲的恩情》反思 篇4

《母亲的恩情》是一首文包诗的课文。文包诗这种课文类型是苏教版的特色,也是古诗教学的新课型。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巧妙的把一首诗包含在一篇简短的文章里,生动地介绍了与古诗相关的背景知识及创作本诗的具体情境。可以说:“诗”是“文”的中心与升华。在教学时,我主要围绕“文与诗”的联系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深入文本故事,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激发情感、想象,从而体会母爱子、子念母的一片真情。在细节上,我是这样处理的:

第一自然段主要抓“夜深了……一针针……她想……”这句话,通过看课文插图,理解“一针针”“一线线”的意思,引导学生品味:从母亲在灯下一针针一线线的缝补衣服,你知道了什么?再联系上句中“忙着”一词,体会出母亲为儿日夜操劳的辛苦,然后通过想象:母亲会在心里想什么?进一步感受母亲对儿子的牵挂疼爱,最后通过朗读表现母亲把对儿子的爱缝进了衣服里的无私关爱之情。

初中语文《母亲的恩情》教学反思 篇5

海安县墩头镇吉庆小学 吉鹏 226693 [学科和年级]

小学语文 二年级

[教材简解]

《母亲的恩情》是一首文包诗的课文。文包诗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巧妙的把一首诗包含在一篇简短的文章里,生动的介绍了与古诗相关的背景知识、作者情况及创作本诗的具体情境。在教学时,要围绕“文与诗”的联系来进行教学。本课围绕“游子吟”展开,生动的展现了孟郊远行母亲为他操心、送行的情景。最后一段在前边感情积淀的基础上推出了诗歌并点出了诗歌写成的时间。使学生更进一步体会诗人对母亲的敬爱、怀念之情。[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造句。

3.理解《游子吟》古诗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造句。[教学难点] 理解《游子吟》古诗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设计理念]

《母亲的恩情》是“文包诗”体裁的文章。文包诗是苏教版小语教材的一种独特文本类型。文中含诗,诗文一体。文因诗而生,为诗提供背景与情境,是诗的阐释和扩展,是诗歌意境的展现,是诗的具体化。诗,则是文的浓缩和凝炼。

鉴于文包诗的特点,当确立“诗文结合,诗文对照”的基本理念。借文悟诗,入情入境,既较好地理解诗意,体味诗情,领略意境,同时,也让学生习得阅读这类文章的基本方法,学会阅读文包诗。[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1.课前背诗,导入新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4.诗文联系,借文悟诗; 5.指导书写,夯实基础;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课前背诗,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今天我们利用课前2分钟进行一个“小小赛诗会”,好吗?哪位小朋友会背古诗,就自己站起来背,看谁背得多。(学生背古诗)(课件出示:赛一赛)2.老师曾经被一首古诗深深地打动过,你们想读一读这首诗吗?

(课件出示古诗全文注音:)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请小朋友们自由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读一读,读准字音。)

3.小朋友,你们知道这首古诗写谁吗?写她的什么呢?诗人怎么会想到写这首诗的呢?原来还有一个小故事呢,这个故事题目就叫——母亲的恩情。

课件出示课题(“恩”注音):9.母亲的恩情

注意“恩”是前鼻音。“恩情”,深厚的情意。问:从题目我们可以看出文章写谁的恩情?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想知道这个故事吗?就请你们打开书自己读读这个故事吧。

(课件出示:自读课文,读准字音。)2.指生字读音,认读课后词语。

课件出示注音生字

孟 缝 沐 浴 铭

恩 补 针 根 抚 摸 报 迟 寸 永

课件字体变色:孟 缝

“孟”“缝”都是后鼻音。

课件字体变色:恩 针 根

“恩”“针”“根”都是前鼻音,小朋友们读时要注意区别。

3.下面,请小朋友们把这个故事先练读两边,再读给同桌听听,比比谁先把字音、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课件出示:读正确,读流利。

4.自由交流:读了故事,你知道了什么呢?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课件出示:说一说 5.课件出示填空题:

《游子吟》的作者叫(),是()朝的一位诗人。这首诗是他在()岁那年写成的,表现了诗人永远铭记着()。

课文读熟练了吗?能把这道题填完整吗?

6.课件出示孟郊图片

孟郊,唐朝著名诗人。40岁时才考中进士。中进士后,他到江苏溧阳当县尉,立即回家迎侍老母亲到溧阳。想起母亲对自己的慈爱和关心,50岁那年诗人禁不住心潮澎湃,激动地吟出《游子吟》,这首小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吟诵。

板块三: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1.诗人永远铭记的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恩情呢?让我们走近诗人去探寻!请小朋友们自读第一、二自然段,想想母亲为孟郊做了什么?有什么地方让你特别感动的吗?课件出示:自读思考:母亲为孟郊做了什么?有什么地方让你特别感动的吗?

2.交流感受。

⑴母亲的恩情体现在她的行动中

课件出示相关语句和老母亲缝衣图: 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①从哪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母亲的恩情?

课件字体变红:深 “夜深了”的“深”是什么意思?请小朋友们查一查字典。课件出示:查字典

在这个句子中,“深”应该表示时间长的意思。

补充资料:在吴越乡间有这样一种习俗,家里有人出远门,母亲或妻子为出门人做衣服,必须做得针脚细密,要不然,出门人的归期就会延迟。

课件字体变红:一针针一线线

“一针针一线线”,是什么意思?从“一针针一线线”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师动情小结:小朋友,你们看,夜深人静,这位头发花白、双眼模糊的老母亲,还在昏暗的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缝着„„看着此情此景,你心动了吗?你能把母亲缝衣的认真仔细给读出来吗?

请小朋友们再读读第1自然段,用心体会体会。课件 出示:读一读 ⑵母亲的恩情体现在她的语言上,课件出示送别图:

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

①小朋友们能看图说说这送别的场面吗?课件出示:说一说 ②小朋友,想象一下,如果此时此刻你的妈妈要出差离开你,你的心情怎样?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课件出示:读一读

③课件出示: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 小朋友们请看图,从母亲送儿子说的话中可以看出他们离别后,母亲每天都在挂念儿子,盼望儿子回来。母亲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

④课件出示:为什么孟郊看到母亲头上多了几根白发,眼睛就湿润了呢?他会想些什么呢?谁能说说为什么孟郊看到母亲头上多了几根白发,眼睛就湿润了呢?他会想些什么呢?

总结:母亲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那么刻骨铭心。请小朋友们再读读1~2自然段,感受一下母亲浓浓的情。

课件出示:读一读 3.课件出示阳光小草图。

⑴图上这个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请小朋友们读第三自然段。

⑵课件出示: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①课件字体变红:抚摸注视 从孟郊“抚摸”的动作和“注视”的眼神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儿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②“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这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这两个动作和想到母亲的慈爱有什么关系?

③课件字体变色:“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这是一个反问句,意思十分肯定:母亲的慈爱,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

课件字体变色:“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

④课件字体变色:孟郊把“太阳的光辉”看作什么?把“小草”比作什么?

⑶小结:课文第三自然段,孟郊触景生情,由生机勃勃的小草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联想到慈爱的母亲给自己的关怀,表达了孟郊不忘母亲恩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请小朋友们把这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读出这一份感激之情。板块四:诗文联系,借文悟诗

过渡:是啊,母亲的恩情孟郊永远铭记在心。1.自读第4、5自然段。

2.课件出示古诗 这首诗是孟郊50岁时写的,从“50岁”中你能想到些什么? 3.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对母亲的敬爱和怀念,作者用吟诵诗歌的方法去赞美母亲,就叫《游子吟》。

4.这首诗很好懂,课文前面的三个自然段就是写这首诗意思的。请小朋友们把这首诗与前面三个自然段对照着读,看看你能读懂哪些诗句?还有哪些不明白?

课件出示:诗文对照,读懂诗意。重点指导:

课件字体变色:意恐迟迟归 读一读,课文中的哪一句可以帮助理解这句诗?

课件出示:她想,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

课件圈点:意恐 放心不下或担心的意思。5.课件字体变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最后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书中有没有帮助你理解的句子? 课件出示: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谁言”,谁说的意思。“寸草”指小草。“寸草心”,就是儿子的心。“三春”,指春天,春季有三个月。“晖”,阳光。“三春晖”,就是母亲的恩情。

课件出示古诗 请小朋友们把这两句诗和诗意对照着读一读。6.课件出示三幅图 看三幅图,试背古诗。

这首诗中的母亲是那么寻常,又那么伟大。千百年来打动了无数游子的心。这首诗也成了千古传唱的名篇,让我们永远记住它。

课件出示:背一背

板块五:指导书写,夯实基础 1.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生字: 恩 补 针 根 抚 摸 报 迟 寸 永

课件字体变色: 补 针 根 抚 摸 报

这10个生字中有6个都是左右结构的,其中3个还都是“扌”,现在请小朋友们想办法记住这些字的字形。动画显示“恩 迟”书写要领

初中语文《母亲的恩情》教学反思 篇6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有效性,高效课堂,“问”中创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心灵的战争”, 课堂, 是“心灵战争”投射的真实影像。关注这场“战争”的现状与走向, 我们别无选择地将目光聚焦课堂, 尤其是课改的主战场、主阵地——农村课堂。因此, 如何使我们的教师提高40分钟、45分钟教学效率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有效途径, 也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从专业角度来说,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三维目标”方面获得协调发展。通俗地来说,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 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其核心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

课堂有效性包括:一是课堂教学的速度, 是指在恒定的单位时间里接受信息量的多少;二是课堂教学的密度, 它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一定质量教学任务的程度, 课堂教学传授新知识越多, 其教学密度越大;三是课堂教学的难度;四是课堂教学的时间。

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有效, 不是光看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的认真不认真, 而是要看学生学得好不好或收获大不大, 即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就是看学生是否有进步有发展。衡量学生的进步不能仅限于知识的掌握, 而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 要看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

1. 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

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 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 课堂教学的效益也就越高。那么如何才能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呢?

笔者觉得应当用平等的观念关爱学生, 以民主的气氛尊重学生。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在学习上的表现是各有差异的, 因此在成绩、课堂反映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 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一定要以生为本, 懂得用平等的观念给每一个学生平等的发展和学习的机会, 给相对弱势的学生以真诚的关爱, 这样在学生的学习上会产生积极地影响。

2. 教师要精心备课, 给学生提供最鲜活的养分。

“磨刀不误砍柴工”, 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备课, 然后将最精华的内容传递给学生;同时教师还要作教法和学法的研究, 让学生通过最有效的途径、最大限度的获得知识和感悟。所以笔者认为备课的研究应比教学其他环节的研究更为重要, 要大力提倡和实施有效备课如我校就采用集体备课形式, 大家集思广益, 使教学的效果有了显著提高。

备课的内容除了课本, 更重要的是备学生。关注学生, 以学生为本, 最大限度的了解学生, 才能使教学的方案更加科学有效。只有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角, 其创新思维的发展才能有一个比较大的空间。

三、教给学生有效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

在教学的课堂实践中, 教师不仅要传递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有效方法, 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融会贯通;同时要注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为学生的长足发展作引路人。我们作为一个教育者一定要真正的做到以学生的终生发展为目标, 以学生的长足发展为追求, 要真正的让学生受益。

四、教学过程要因人而异

学生的思维品质, 理解能力有差异性, 所以因材施教是符合教育原则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个人自学、小组讨论, 组织交流中去, 巡视指导接受能力相对弱一些的学生, 提高他的学习勇气, 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提示他们学习的方法和思考过程。

五、鼓励学生在“问”中创新

“问”的原因是学生不满足于现成的观点和结论, 有一种探究不止的愿望, “问”与“创新”相关。在教师的诱导下, 学生的思维火花会不断迸发, 问题会一个又一个地产生。学生可以考问文本, 可以询问同学, 更可以质疑老师。对于一些难度不大中规中矩的问题可通过点拨解决或引导生生对话解决, 不赞成问题一提出, 老师立即就抛出现成的答案, 这样只能养成学生的依赖习惯。而对于学生那些有创新价值的问题, 教师则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开展讨论或辩论。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要一直注重学生对问题的质疑和反思, 在语文课堂中作个导航人。我们知道以往的教学是传授--接受式, 即使有启发, 但大多数情况都是教师设计一个又一个圈套给学生钻, 得出的结论也是大同小异, 学生的思想是教师给的, 学生就象工厂加工后的形态单调刻板的相同产品, 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其实, 现在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都不错, 他们思考问题的独特角度有时会令我们成人惊叹。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 篇7

1、会认9个生字。

2、会写2个生字。

3、了解孟郊、诵读《游子吟》。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感受母亲对孩子的那种爱,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难点:

能感受母亲对孩子的那种爱。

教学用具:

生字卡和生词卡

一、谈话导入

在汶川大地震来临时,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幕:

一个早已没有呼吸的女人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趴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身体被压得变形了。救援人员们发现她身下还有一个3、4个月大的孩子,孩子睡得很香很甜。孩子身上的手机上有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救援人员,却在这一刻落泪了。这个女人就是孩子的妈妈啊,在灾难来临的那一刻,她把生的希望全部留给了孩子。这就是妈妈,她还有另一个动人的称呼——母亲。板书:母亲

小朋友们,每天为你洗衣做饭的人——母亲;每天为你整理衣装的人是——母亲;每天为你忙碌操劳的人——母亲;天下的母亲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对自己孩子的无私的爱,千百年来,什么都在改变,不变的只有这浓浓的母爱。这份重如山的恩,深似海的情汇成了一个词语——恩情。谁来读读课题?(你读准了恩字的前鼻音)“恩”还能组成哪些词?(恩重如山、恩爱、感恩、恩师)这些词语都充满深厚的情意,让我们深情地读一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今天我们就要一起走进这篇关于“母亲”的课文,现在请听老师读一读这个动人的故事。看谁听得最认真。

2、课文中写的是谁的母亲?

3、从小朋友们那专注的表情中就知道你们都被感动了,那就赶快自己去读读课文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①指读第一组,读着这组词语中你觉得哪个字音要特别注意,小老师领读。

针脚:前后两针之间的距离,看实物

②指读第二组,齐读。

仔细看看字形,谁能发现这排词语的小秘密?(相同偏旁的字组成词或两个字的意思相近)

老师来做个动作大家猜猜是哪个词语?你被谁抚摸过?老师轻轻抚摸着你的头,妈妈亲切抚摸着你的背,是不是特别幸福和温暖?妈妈的爱就像春天里温暖的阳光,小朋友们就像那娇嫩的小草,在阳光的照射下倍感幸福,这种美好的感觉,咱们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让我们用柔柔的声音一起读一读。

③指读第三组,齐读

一根:书上说一根白发,还有一根什么?(针、面条、线、粉丝、火腿肠)你们发现没有,后面的物品都是长长的。

一根表示只有一个,那么“一针针一线线”是不是也表示一个呢?一针又一针一线又一线,很多很多。

④你们真棒!注意了字的音、形,理解了字词的意思。这么多的生字词能很快读吗?

4、去拼音读词。

三、朗读课文

1、课文词语读正确了,你们发现了没有,课文中还有三幅插图?

请你默读课文,找到与三幅插图相对应的自然段,好吗?

(第一幅插图对照第一自然段;第二幅插图对照第二自然段;第三幅插图对照第三自然段。)

2、(出示第一幅图。)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在古代,有一种民间风俗,家里有人出远门,母亲或妻子为出门人做衣服,做得针脚细密,人就会早早归来,反之回来得就晚。母亲把针脚缝得细密,就是希望让儿子早日归来。)

3、刚才说的是从图上感受到的,课文中怎么说的?请读第一自然段,划出直接写图上的句子。

把你划出来的句子再好好读一读!(生自由读。)出示句子: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母亲是多么认真和用心,谁能用朗读读出来?(还在,一针针一线线)

她一边缝一边想,她想: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4、出示第二幅画,第二天清早,母亲把孟郊送到村外,看看第53页的图,谁谁读一读这分别的时刻?你从哪里感受出母亲的牵挂和不舍?(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

5、你能学着图中母亲的动作来读读这句话吗?

6、听着这叮咛这嘱咐,孟郊已经说不出话,只是——眼睛湿润了。带着母亲的叮嘱孟郊上路了,一路上,孟郊感溉万千,看看第54页的图,谁来读读第三自然段。用“——”划出孟郊看到的,用“”划出想到的。

a、看到:太阳出来了,小草生机勃勃。指图:小草长得很茂盛,这就是“生机勃勃”。

b、孟郊看到此情此景,孟郊想到了什么?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三、诵读古诗

1、刚才我们读的这三个自然段不仅与课文的插图相对应,还和一首千古名诗相对应。母亲的恩情我们永远报答不了,也永远铭记在心。孟郊更是如此。孟郊一生窘困潦倒,和母亲相依为命,46岁才考中进士,50岁到江苏的溧阳当县尉,立即回家迎侍老母亲到溧阳。想起母亲对自己的慈爱和关心,50岁的诗人禁不住新潮澎湃,激动地吟出《游子吟》,这首诗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吟诵,想看看这首诗吗?

2、出示诗歌:“游子”可不是游玩的人,而是离家在外或久居外乡的人,这里指的就是孟郊;“吟”:吟诵

3、谁愿意吟诵这首著名的小诗呢?注意读准字音。

4、古诗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读的时候特别要注意,老师范读,生自由读,指名读。(大家都有诗人的气质,慢慢地,缓缓地,读出了诗的味道。)

5、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在朴实而又简短的诗句中展露无遗,这就是这首诗的魅力。这首诗千百年来感染了无数游子之心,也成了千古传唱的佳句,让我们记住它。齐读。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卡,读读,找找字形的特点

2、书写

报:左窄右宽,注意右半边的笔顺

恩:上下结构。“因”小而窄,下面的“心”宽而扁,“心”字:卧钩起笔较高较细,然后略向右下行笔,底部稍平,超出“因”字右侧再向左上“钩”去。三个“点”,第一、三两“点”分别在卧钩左右外侧相对,第二“点”落在竖中线上。

五、作业

《母亲的恩情》优秀教学设计 篇8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忙着”造句。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游子吟》的诗意,背诵《游子吟》。

3.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不忘父母养育之恩,懂得要尊重和孝敬父母和长辈。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人热爱母亲,不忘母恩的思想感情。

学习课文的生字词,掌握生字的 音、形、义。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作者的介绍。学习课文的生字词。

教学重难点:初读课文,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1.同学们,自古以来,人们都说母爱是伟大的。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就是歌颂母爱的。题目是《母亲的恩情》。说的就是唐代诗人孟郊感受母爱而作诗的故事。

2.(板书:母亲的恩情)恩,读酣领读。教“恩”,前鼻音,上下结构,上“因,,下“心”。“恩情”,深厚的情意,恩惠。问:从题目我们可以看出文章写谁的恩情?(母亲)

3.板书:孟郊,领读。简介孟郊,唐代著名诗人。40岁时才考中进士。中进士后,他到江苏溧阳当县尉,立即回家迎侍老母亲到溧阳。想起母亲对自己的慈爱和关心,50岁的诗人禁不住心潮澎湃,激动地吟出《游子吟》,这首小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吟诵。

4.范读课文。

二、初读指导

1.标出自然段序号,告诉学生:《游子吟》为一个自然段。

2.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认读生字,看清字形,想想意思。

(1)出示生字词。

缝补 针脚 几根 抚摸 报答 迟迟

寸草 永远 恩情 孟郊 沐浴

(2)指名拼读生字词,用生字词卡片,抽查认读情况。

(3)自由讨论记忆生字的办法。

组织交流后教者小结:

①“恩、补、针、抚、摸、迟”用部件法帮助记忆。

②换一换:根,“跟”字去掉“足”字旁,换上“木”字旁。

③“报”字的右半部和两个独体字“寸、永”引导书空,记住字形。

(4)请说出生字词中,你已经懂得的词语的意思。

估计看插图可以理解“缝补”,知道“抚摸”是一种动作,联系实际可以理解“几根、迟迟、永远”。

教师讲解:

针脚:缝纫时前后两针之间的距离(结合实际)。

寸草:小草。寸,本来是长度单位,3厘米多一点。

报答:用实际行动表示感谢。

沭浴:(小草)在阳光的照射下(好比人在水中洗澡一样)。

由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教者解疑。

三、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恩 补 针 根 抚 摸 报 迟 寸 永

教师指出:10个生字中,左右结构的字是6个,写时有两种情况:

(1)“补、针”两个字,左右两部分宽窄相当,上方左右齐平,下方左高右低。

(2)“根、抚、摸、报”,左窄右宽,右边部分的第一笔,起笔时都高于左边部分的第一笔,最后一笔都向外伸展。

2.恩,上下结构。除了引导学生注意上面的“因”小而窄,下面的“心”宽而扁之外,侧重指导“心”字的写法:卧钩起笔较高较细,然后略向右下行笔,底部稍平,超出“因”字右侧再向左上“钩”去。三个“点”,第一、三两“点”分别在卧钩左右外侧相对,第二“点”落在竖中线上。

3.迟,写时注意两点:一是下面的“捺”要包住“尺”,二是“尺”字的“捺”要改为“点”。

4.寸,虽然只有三画,要写得舒展。注意:横画较长,竖画挨近竖中线起笔,竖画的下部长于上部,一“点”不宜偏下。

5.永,“点”在竖中线上方落笔,横折钩的“横”部稍短,在竖中线左侧起笔,至竖中线处沿竖中线向下运笔,至底部“钩”出,“横撇”的“横”沿横中线向右运笔,至“横折钩”“横”的起笔处向左下“撇”出。撇在右上格与“横折钩”的“横”齐平处起笔,至田字格中心收笔。捺从田字格中心起笔,向右下角运笔。

6.按笔顺描红。

四、布置作业

1.用下面的偏旁组字。

木( )( )( ) 丰( )( )( )’

亨( )( )( ) 芋( )( )( )

辛( )( )( ) 寸( )( )( )

2.读读词语,练写生字词。

3.读《游子吟》,想想它的意思。

4.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怎么分?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学习课文的内容,通过朗读,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不忘父母养育之恩,懂得要尊重和孝敬父母和长辈。

教学重难点:在读中感悟要尊重和孝敬父母和长辈。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恩情 抚摸 永远 报答 迟到

2.读读词语。

湿润 恩情 抚摸 注视 慈爱

光辉 沐浴 报答 铭记 著名

注意正音:前鼻音的字有“润、恩”,后鼻音的字有“情、光、铭、名”,“慈”是平舌音。

二、精读训练

1.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写的什么内容。

(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三自然段,写母亲的关爱和孟郊的感受。第二部分是第四、五自然段,写《游子吟》的由来)

2.学习第一至三自然段。

(1)仔细观察课题旁边的插图,说说图上的内容。

(大意:桌上,放着针线匾和一盏油灯。一位老妈妈左手拿着衣服,右手拿着针线在一针针一线线地缝补衣裳)

(2)她是谁?她为什么要缝补衣裳?具体情况怎样呢?请读第一自然段后回答。

(她是孟郊的母亲。孟郊要出远门了,她正在忙着为儿子缝补寝裳)

(3)文章怎么写她“忙”的呢?她是怎么想的呢?

(忙着 深夜 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不知道儿子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板书:夜深 忙 想)

(4)引导观察课本上的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后再读课文,进一步理解母亲对儿子的牵挂之情及孟郊的感受。

(板书:清早 送 望 说)

(5)自由地轻轻地读第三自然段,说说孟郊看到太阳出来之后的什么情景联想到自己什么。学生回答。

①指名读太阳出来后孟郊见到的景物。(小草更显得生机勃勃)

②指名读孟郊的联想,出示: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③研究反问句的意思。(母亲的慈爱,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

(板书:日出:景 小草 太阳 情 自己 母亲)

(6)默读第一至三自然段,质疑,教者解疑。

3.轻轻吟诵《游子吟》,看看第一至三自然段,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1)提示:‘‘意恐”是放心不下或担心的意思。“谁言”是“谁说’’的意思。“寸草”指小草。“春晖”是春天里太阳的光辉。

(2)大意:儿子就要出远门了,慈爱的母亲双手飞针走线,忙着为远走他乡的儿子做衣服,针脚缝得又细又密,只怕儿子回家太迟。啊,母亲,您就像春天的阳光,我就像那小草,做子女的怎能报答得了您的恩情?

(3)从什么地方我们可以看出母亲的恩情孟郊永远铭记在心?(50岁写成《游子吟》)

(板书:铭记50岁写成)

4.再次吟诵《游子吟》,默读第一至三自然段,进一步理解诗意。

三、布置作业

1.把下面这句话换一个说法,意思也一样。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

2.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说一句话。

母亲忙着给孟郊缝补衣裳。

蜜蜂忙着在花丛中采蜜。

3.背诵《游子吟》,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复习、巩固课文,深化课文的内涵。

教学重难点: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背诵《游子吟》。

2.请几个同学说说《游子吟》的意思。发现理解有误的,相机纠正。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什么意思?

(啊,母亲,我就像一棵小草,您就像春天的阳光,怎么报答得了您的恩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报得”还是“报不得”?(报不得)

4.把下面这句话换一个说法,意思也一样。

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母亲的慈爱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

5.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说一句话。

母亲忙着给孟郊缝补衣裳。

蜜蜂忙着在花丛中采蜜。

(1)教师讲“”忙有两个意思:

①事情多,没空闲。比如,工作忙。

②急速地做。比如,大家都忙着干活。提问:句中的“忙着”的“忙”是什么意思?(急速地做)

(2)口头回答:母亲忙着干什么?(给孟郊缝补衣裳)蜜蜂忙着干什么?(在花丛中采蜜)

(3)各自练习造句,相互交流。

(4)当众交流,师生评述。

二、总结课文

1.这篇课文写孟郊要出远门,母亲深夜给他缝补衣服、天明送别的情景,引出孟郊50岁那年写《游子吟》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永远铭记母亲恩情的品质。

2.回忆学过的写尊敬长辈的课文。(《陈毅探母》、《奶奶的白发》……)

3.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光辉,所以我们对长辈要——。

三、布置作业

1.用“忙着”写一句话。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孟郊——着身上的衣服,——着那又——又——的针脚,心里想,母亲对我的——不就像这——?沐浴着———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啊!

板书设计:

母亲 铭记 孟郊

(的) (50岁写成)

夜深: 忙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想 游子身上衣。

清早: 送 临行密密缝,

望 意恐迟迟归。

说 谁言寸草心,

恩情 报得三春晖!

日出: 景————小草 太阳

初中语文《母亲的恩情》教学反思 篇9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现状

(一)对反思的认识不够深刻

很多教师对课后反思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反思某一节课中的某个环节,就课论课,而不能以小见大,将其上升到教学规律,应用到今后的教学之中。还有不少的教师认为仅凭自己的教学经验也能把课上好,对课后反思不够重视,常常只是应付了事。

(二)反思流于形式

教学时间紧凑,教学考核压力又大,致使一些教师即使认识到语文课后反思对一名专业语文教师的发展尤为重要,但仍无心去真正反思剖析。再加上如今互联网的普及,大量的优质资源都实现了共享,使得大多数教师懒得动脑思考和研究,只是摘摘抄抄、敲敲键盘,一篇课后反思就完成了,导致反思流于形式。

(三)反思形式单一

语文教学的课后反思仍以教学后记为主,也就是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回顾,把不足或精彩之处用几句话记录在教案本里。这样,教学反思内容较为简单,不够深刻,实用性不强。

二、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强化课后反思

(一)转变思想,重视反思

语文课后反思主要是指语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表现、教学的成败等进行梳理总结,发现自身在教学设计、环节安排、教材讲解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对症下药,在下一次的讲课中避免发生同样的问题,逐渐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可见,课后反思的重要性,教师一定不能忽视。哪怕是教龄高、资历深的骨干教师也不可只依靠自身经验来进行教学,而要在课后对整个课堂教学行为过程进行思考性回忆,并经常与同行之间进行交流探讨、阅读教案、观看视频,经常反思自身,向先进看齐。

(二)突出质量,深刻反思

很多教师写课后反思时重质不重量。对此,教师要仔细钻研、反复推敲,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记成功的经验。

每上完一节课,教师可将自己选择的教学方法、设计的课堂结构、教学中的各项目标等及时总结记录下来,长此以往必将积淀下丰富的教学经验,从而厚积薄发。

2. 记学生的创新。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因而教师不仅要记录课堂上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还应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想出的方法往往超出教师的备课范围,比教师预想的更多、更新,给教学注入活力。所以,教师要在课后及时记下学生的这些闪光点,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指导学生去创新,落实素质教育和创新教学。

3. 记学生的质疑。

问题是思考的提前,学生的质疑是他们思考的表现,也是对教师思考的启发,教师应在课后记下学生的质疑,并由此进行判断和分析,提高教学质量。如《纪念白求恩》这一课中,作者给予了这位加拿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样的高度赞扬,文中字字句句也尽是溢美之词。对此,不免有学生提出质疑:“白求恩同志难道就没有一点缺点吗?”教师可就此与学生展开深入的反思分析,多方取证发现白求恩对中国的工作、生活其实也有不满的时候,也有失误、犯错的时候,并将其引申到学生写作的问题上去,指出人物的塑造应完整、真实、丰满,这样才会令人信服、角色才显得有血有肉。这样的反思有利于因材施教,对教法的改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大有裨益。

4. 记教学中的突发事件。

如何处理教学中的突发事件,是体现教师教学艺术和教学水准的一个重要指标。若教师能在课后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突发事件以及自己是如何处理的案例记录下来,就能引以为鉴,不断积累和提高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应变能力,从而上好每一节课,减少尴尬局面的出现。

总之,课后反思的目的是完善教学,而非应付检查,切忌形式主义。反思的内容一定要真实、具体、准确,要有感而发,做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相信只要及时回顾、勤于记录、善于总结,就一定能提高课堂效率。

(三)强调新意,多重反思

课后反思的形式亦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主要介绍同行对话和教学日记两种。

1. 同行对话。

即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向身边同学科的教师倾诉,以寻求建议和帮助的行为。该方式的教学反思具有专业性、随时性、随机性的特点。由于都是教师,又在同一个办公室,交流和讨论起来更为方便,而且对彼此所讲的课文也并不陌生,这样的探讨式反思不仅能拉近教师之间的距离,也能使教学水平在整体上有一个提升。借着这些对话的内容,教师能从同行的口中得知自己疑惑的问题所在,并结合自己的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看似随意实则蕴藏着丰富教学智慧,是教师间相互学习的最快、最有效的平台。

2. 教学日记。

即教师将自己每天的课堂教学过程记录下来,大到学生的发言质疑、小到自己的心理活动,凡是有感触或值得思考的东西,将原事件尽可能真实地在日记中呈现出来,久而久之就会发现其价值。也正是因为教师将这些事无巨细地记录了下来,才使得其对问题的理解具有绝对的针对性,才能有效对症下药。每每翻看,常读常新。另外,日记的体裁使得反思强化了情感的真实性,充满个人特色。而这种个人特色对于一个优秀语文教师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所谓“我手写我口”“言为心声”,这种真实的个性不仅表现在教学日记中,也会展现在课堂上。所以,教师在写教学日记时除了记录自己对问题理智的思考,也应抒发自己对于事件的感触。

三、结语

课后反思是教师自我审视、自我提升的一个有效手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希望各位教师能重视反思、正视自身,在创新反思形式、提高反思质量的过程中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仲启媛,谭立龙,何润生.课后反思在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效果中的作用探讨[J].高教论坛,2013(1).

初中语文《母亲的恩情》教学反思 篇10

设计理念:这篇课文与学生在一年级所学的《咏华山》类似,属于文包诗类。教学中 ,应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借助课文提供的几幅插图,加强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增强对诗句的感受,从而体会诗人热爱母亲,不忘母恩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3、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5个只识不写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造句。

教学过程:

一、以诗揭题。

1、小朋友们,你们还会背这首诗吗?(出示诗题:游子吟),集体背诵。

2、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根据回答板书:孟郊,学习生字:孟,读准字音)

3、孟郊为什么要写这首诗,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母亲的恩情》,认真读好课文,你一定会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学习生字:恩,注意读音和字形。

二、初读课文。

要求:1、借助拼音。读通读顺课文。

2、圈画出本课生字词,标明自然段序号。

3、在课文中画出与答案有关的句子。

三、课堂检查交流。

1、指名分段读课文,随课文检查生字词。

2、简要回答思考题。

四、精读课文。

1、孟郊为什么要写《游子吟》这首诗呢?

学生 自读(1-3)段,思考:孟郊的母亲对孟郊的恩情表现在哪些地方?

2、出示句子:有一次,他要出远门了,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裳。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她想,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1)、理解“出远门”就是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缝补”,就是缝新衣,补旧衣,为儿子出远门正做着准备。

(2)、从哪里看出母亲忙得很辛苦呢?出示:“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理解“深”在这儿表示什么意思?从“还”看出什么?“一针针一线线”和“一针一线”比较,谁用得好?

从这里你能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3)、用课件放大课文插图:母亲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从图上看出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4)、此时,她一手引着线,一手捏这着衣襟边儿,正在凝神思考,她在想什么呢?读上面的句子。思考:从她这种想法中,你又能感觉到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3、师小结:是呀,俗话说:儿是娘的心头肉。儿要远行,母亲怎么舍得,怎么不牵挂呢?她要把对儿的思念,牵挂,缝在那细密的针脚里。真是一位慈爱的母亲。

有感情朗读上面句子。

4、母亲又是怎么把思念牵挂说出来的呢?出示句子:“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

5、指导看图:在村口的大柳树下,母子作最后的告别。从哪里可以看出母亲舍不得郊儿,郊儿也舍不得母亲?读句子,理解母亲话语中的思念和牵挂。

看郊儿的动作、神情,体会郊儿舍不得离开母亲。

6、师:这是一个不忍离别的场景,这是一场母子情深的感人离别。

7、看第三幅插图、读第三段。说说看到些什么,读懂了什么?

理解“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迷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8、师:孟郊看着阳光照耀下生机勃勃的小草,他触景生情,情不自禁地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迷的针脚。他想到了谁?他怎么想的?读句子:“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9、比较:母亲的慈爱,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哪句好?体会反问句所起的强调作用。

10、孟郊心里还有一句话没说出来,你能替他说吗?

享受着母爱的孩子,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母亲的恩情啊!

11、指导朗读第三段,读得意味深长。

12、读诗《游子吟》,理解“意恐,三春晖”。

13、读最后一段,从哪些地方读出孟郊永远铭记母亲的恩情?

理解:“铭记”,抓住:“50岁,写成了,著名”,想象孟郊从十几岁到50岁,这么多年来,一直牢记着母亲的恩情最终写成了小诗《游子吟》,体会孟郊不忘母亲养育之恩。

14、再读《游子吟》,说说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

母亲的恩情教案 篇11

一、复习导入(3分钟)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九课,我们来一起大声读课题(齐读课题:母亲的恩情)

过渡:读完课题,我们再来读读文中的诗,看谁读得最正确。(出示诗:《游子吟》,学生齐读)

师:孟郊怎么会写下这首古诗的呢?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故事呢,这个小故事里就藏着这首诗的意思呢,现在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二、讲读课文

(一)学习第1段(10分钟)

1、出示第一段,指名读,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母亲在为孟郊做什么?(缝补衣裳)

2、母亲是怎样来缝补衣裳的?(生:一针针一线线)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1)能不能把“一针针一线线”去掉呢?(生:不能)你从这两个词中知道了什么?(生:母亲很爱、很关心自己的儿子;母亲对儿子有着深深的爱。)母亲“一针针一线线”地缝补衣裳,看得出她缝得十分仔细,非常认真,她把自己对儿子的深深的爱都缝进了衣裳中了。这一针针一线线中,凝聚着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啊!那么怎样才能读出母亲这深深的爱呢?

(2)指名学生读好这句话。原来母亲的恩情就藏在那又细又密的针脚里。

(3)母亲辛苦一天,夜很深了“还在”缝补儿子的衣裳,从这个“还”字中你又知道了什么?(母亲从白天就在缝衣服,一直缝到深夜)再读句子。

(4)母亲就这样在昏暗的油灯下,缝着缝着,一边缝,一边想着儿子这次出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假如你此刻就是孟郊,亲眼目睹了母亲在深夜里一针针一线线密密缝衣裳的情景,你会怎么想?

(5)所以这一段写的就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一起读诗。

(二)学习第2段(8分钟)母亲深夜缝补,到了第二天清早,又把孟郊送到村外,临行前母亲对孟郊说了什么?

1、指名回答。出示:“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指名读。(1)谁能读好母亲的这句话?指名读。母子马上就要分别了,母亲还有许许多多的话要对儿子说,她还会说些什么呢?(生:郊儿,你一个人在外,要好好照顾自己,当心生病 生:郊儿,你远行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生:郊儿,你可要时常给家里写信呀,娘会一直盼着你的来信的呀!生:郊儿,你晚上看书学习不要太熬夜,要当心身体。一人在外要注意冷暖,天凉记得加衣裳!生:儿啊,你一定要早日归来啊!生:娘身体硬朗着呢!只盼着你能早些回来!)

师:母亲的千言万语化为了一句话,让我们再来深情地凝聚着母亲全部感情读好这一句。学生齐读句子

2、原来母亲的恩情还藏在她深情的叮咛中,这真是„„(出示诗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学生齐读。

3、孟郊听着母亲深情的叮咛,他不住地点头;孟郊看着母亲满头的白发,他的眼睛湿润了。他在想些什么„„

4、出示句子:“他看到母亲的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眼睛湿润了。”谁来读好这句话。

5、齐读第2自然段。

(三)学习第3段(10分钟)

过渡;太阳出来了,孟郊告别母亲远行了。一路上,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3段。边读边思考:孟郊看到了什么?(太阳、小草)。

2、书中哪个词语写出了小草长得好?(生机勃勃)指名读第一句。小草为什么会长得这么好?如果没有太阳妈妈,小草就会怎样?(小草的茁壮成长,离不开阳光的照射!)

3、此时,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又看到了什么?(又细又密的针脚)他会怎么想?同桌间说一说。(母亲的爱就像阳光一样的温暖。母亲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这份恩情我们无论怎样都回报不了。)

4、组织学生交流,老师作适当提示,让学生联系课文前面的内容来想。母亲还会为孟郊做些什么呢?

5、是呀,这就是母亲的慈爱!相机出示句子:“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指名读,齐读。这句话就是说,母亲的慈爱——是春天里太阳的光辉

6、引读:“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小草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那么孟郊呢?

7、小草难报三春晖,游子难报慈母恩。指名读好这两句话。(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8、没有太阳无私地播洒阳光,就没有小草生机勃勃地生长;没有母亲对我们的关爱,就没有我们的茁壮成长。让我们一起来读好第三小节。

小结:这就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指名读,齐读。

(四)学习第4—5段(8分钟)

过渡:母亲的恩情,孟郊永远铭记在心,就在他50岁那年,写成了这首著名的小诗《游子吟》。

1、齐读这首诗,自由练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2、学了这篇课文这首诗,此时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呢?用两三句话写下来。

3、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爸爸妈妈,还有谁也对我们有养育之恩,教育之恩?

4、是的,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有很多人为付出了深深的爱,他们的恩情是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报答不了的。

5、让我们永远记住这首小诗《游子吟》。(齐背)

三、布置作业(1分钟)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游子吟》这首诗

四、板书设计

9、母亲的恩情

深夜缝补

清早送别 触景吟诗

初中语文《母亲的恩情》教学反思 篇12

一、教师教学与学生接受的错位

在物质、精神都不断繁荣的现代社会, 我们依然需要鲁迅精神和鲁迅这样的人, 然而, 在鲁迅作品的阅读教学中, 这点共识似乎经常被忽略不计。我们的学生学习生长环境的顺逆、教师固有知识与时代的契合度、教师对于教授环节的设计和对于学习过程的控制直接影响了鲁迅及其作品被接受的结果。对于现代的课程而言, 学生是毫无争议的主体, 他们的接受水平、接受心理决定着教学的整个流程。在过去, 学生没有一个恰当的思维起点去感知鲁迅作品, 而由终点出发所寻找到的只不过是一个难以体味的“神”, 这必然会导致学生对于鲁迅的接受仅限于对那些不可动摇、不能质疑的权威的理解和背诵。那么, 现在鲁迅和鲁迅作品以及我们的鲁迅作品教学能否与学生站在同一思维起点上呢?是否已顺应了学生接受心理的阶段性和时代性特征呢?我们的学生, 尤其是初中生, 年纪大多集中在13到16岁之间, 这一阶段的孩子, 求知欲、可塑性最强, 但他们更加渴望自由快乐地成长。尤其素质教育推行以来, 我们的小学教育一直强调“快乐学习”, 所以初中的孩子大多都习惯了教师、家长永远肯定正面的“成功教育”, 他们习惯了在可能的条件下, 生活得更加轻松愉快, 不喜欢一切加重思想和生活砝码的内容, 所以, 他们难以接受鲁迅文章中从语言 (或艰涩或犀利) 到主题 (或沉痛或沉重) 的浓重的灰色, 那都让他们觉得沉郁而沉闷, 使得他们无法触摸到鲁迅内心的灵魂又让他们无法轻易体验到成功的快感。于是, 面对鲁迅作品时, 他们中的许多人要么胡乱解读, 强调所谓个性;要么一味引进他人观点, 生搬硬套;要么放弃阅读。于是乎, 鲁迅作品很容易就失去了教学的价值。在鲁迅作品自身无法降低姿态与现代中学生“同呼吸”的时候, 教师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然而, 现在从教的许多教师, 还都是受着传统鲁迅作品教育而来, 而且由于逐渐加快的生活节奏、逐渐“规范化”的考试模式影响, 加之个人对鲁迅作品的好恶, 教师中的相当一批对于鲁迅、鲁迅作品以及学者关于鲁迅的研究都疏于学习或懒于学习, 这使得许多教师头脑中对于鲁迅及其作品的印象并未得到及时更新, 再加上自身学识、经验的影响, 很多教师在处理鲁迅教材的时候往往又有失偏颇:或简单到简陋, 或繁杂到满堂灌输。

二、鲁迅的批判的决绝与挣扎的痛苦存在着时代隔阂

“文如其人”, 作为“历史的中间物”的鲁迅, 在质疑了身边的一切后, 又反观自身, 对自己的灵魂进行了无情的解剖。这使他的作品集结了人类生命存在中所能产生的一切矛盾:生与死, 善与恶, 爱与恨, 传统与现代, 理想与现实, 前进与后退, 希望与绝望, 真实与谎言……这所有的一切与他的思想紧紧纠缠, 既酿成了其个人生命的某种悲剧性, 也造就了他作品中浓厚的悲剧氛围。而这悲剧, 加之特殊时代与生存现状导致的鲁迅性格的乖张与矛盾, 必然在他的文章中有清晰的折射。他对于旧时代的深切的痛恨、生存现状的无奈以及寻找出路未得的痛苦使他的文章呈现出独有的话语体系, 导致了阅读中难有纯粹的轻松与愉悦。这无疑是我们阅读鲁迅作品过程中最大的阻碍。他的作品给人一种逼迫感, 让人不断看到自身的弱点、劣根性, 无从逃避, 所以即使读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无法回避其中深恶痛绝式的思考。因此, 尽管我们的教材编者特别强调阅读者的个性体验, 提出要让学生“有自己的心得”, 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主要内容,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但离开了鲁迅和鲁迅生活的年代, 鲁迅式的言语体系能不能给学生完整而真实的鲁迅印象, 给学生以思想启迪、阅读的愉悦呢?又能不能如愿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呢?我看很不能。离开特定时代, 鲁迅就失去了个性特征;而结合时代, 对其的理解又有不可逾越的隔阂。简单感受, 鲁迅作品的魅力将被减损;深入体会, 其中的痛苦又会让灵魂不安。这样的解读矛盾自然导致了普通教师和普通学生在鲁迅作品的教学过程中的“失语”, 使许多人与鲁迅及其作品的独特价值失之交臂。

三、历史的原因与现实的差距

母亲的恩情说课稿 篇13

根据大纲对本册教材的要求以及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同时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为本篇课文的第二课时,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游子吟》。

2、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重点及难点:

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根据本课的特点,我采用了平台互动式这种EEPO新型课型方式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根据本课的关键要素及其所要达到的目标,我共设计了以下三个平台,来完成本课关键要素的目标:

1、平台1:学文引诗,理解课文内容。

2、平台2:朗读理解,尝试背诵古诗。

3:平台3:情感迁移,感悟父母恩情。

第二课时的教学是本课书的重点。我在教学中适当将要素组合方式的方法融合在平台互动方式中,利用小组、团队等组织形式,利用多媒体、学习卡等工具,采用教师精讲、点讲与学生参与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手段,进行梯度形态的、多种形式的交流互动,以实现准确、有趣、系统、多维地多次强化关键教学要素。下面,我就来说说这三个平台的具体操作方法。

一、平台1:学文引诗,理解课文内容。

1、用复习旧知导入法,复习词语、课文主要内容导入新课。

2、多媒体出示古诗《游子吟》,让学生朗诵古诗,利用设疑导入法,问学生:“想知道这首诗是怎样写成的吗?我们学完课文就知道了。”来导入课文的学习。

3、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的1、2自然段,并提出自学要求:儿子要出远门了,母亲是怎么做,怎么想,怎么说的。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来。

4、学生交流四人小组自学情况,体会儿子临行前母亲所做的和所想的,并指导重点朗读母亲说的话,并且提问:为什么孟郊的眼睛会湿润了?学生会回答,是因为孟郊被母亲对自己那种深深的爱所感动了。同时指导学生找出这两个自然段表现的是古诗的第一、二两句。这样,通过学生小组自学和教师在学生学生交流自学情况时候的适当点拨,让学生感受到了父母对子女深深的关怀之情。体现了教学目标中的第二点,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

5、教师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学生思考:孟郊在路上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该段是课文的重点段,以教师精讲为主。通过重点词语的理解,学生问题的回答,让学生知道孟郊触景生情,由生机勃勃的小草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联想到慈爱的母亲给自己的关怀,并且懂得,小草不忘太阳的恩情,儿女又怎能忘记母亲的恩情呢?同时,学生也在教师指导下,找出这个自然段表现的是古诗的第三句。

到此时,第一个平台就算搭建成功了。完成了教学目标中的第一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对目标二当中的情感目标,也有所感悟。第一个平台,利用了小组等形式,用教师精讲和点讲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手段,用多个向度搭建而成。

二、平台2:朗读理解,尝试背诵古诗。

在理解了课文前几个自然段的基础上,引入了古诗。第二个平台的主要任务就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含义,并且尝试背诵古诗。我是通过以下环节来完成平台2的构建的:

1、多媒体出示古诗《游子吟》,请学生朗读。再出示重点字词的意思,请学生尝试说说诗意。最后教师用课件出示诗意,请学生齐读,并且理解记忆。从而达到教学目标2中的理解古诗意思这一目标。

2、用多媒体出示课件,划分古诗的节奏,教师指导朗读,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背诵。完成了教学目标2当中的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平台2的构建,主要是用看、听、讲、想、动、静这几个要素轮换使用,让学生不感到疲惫,乐于学习相对枯燥的内容。

三、平台3:情感迁移,感悟父母恩情。

平台3主要是迁移学生感情,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感情进行升华,完成教学目标2中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的任务。平台3运用了要素组合方式中的几个要素,用小组合作等组织形式,利用学习卡等工具来共同构建。我是这样操作的:

1、请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妈妈为我做了些什么?我为妈妈做了些什么?并用学习卡记录。讨论后请学生交流,教师用卡片记录妈妈为我做的和我为妈妈做的,最后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发现,妈妈为我们做的太多,虽然是极其细微的小事,但是母爱的伟大就体现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妈妈对自己的无微不至的爱,对父母的爱也就油然而生。

2、在此基础上,再次播放幻灯片,主要内容讲述了父母对儿女的爱,以及父母老了儿女应该孝顺父母。看后叫学生谈感受。学生大多会说父母如何的爱自己,自己长大了要如何对待父母,从而对感情进行二次升华。到此完成了教学目标2的任务,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本节课设计的3个平台,紧扣教学目标,层层深入,逐步递进,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感情升华,讲课文推向高潮。综合运用了EEPO理论的多种方法策略,效果显著。

初中语文《母亲的恩情》教学反思 篇14

一、日新月异的现代教育技术, 为初中语文教学插上了图文兼具、声像并茂的翅膀

1. 创设直观情境, 激发兴趣潜能。

多媒体最大的特点是图文并茂、声像一体、动静结合, 针对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 教师利用多媒体优势, 积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直观展现出多层次、多形态的情感场景, 能感知、可想象、立体式的信息刺激诱导、激励、唤起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 化抽象为具体, 自然突破难点。

初中语文教材增加了说明文的阅读学习量, 而这类文章中有些知识比较抽象、深奥, 不易理解, 多媒体教学恰恰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便于学生掌握。初二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宇宙里有些什么》一课时, 先利用课件把宇宙里面的太阳、地球、恒星等表现得淋漓尽致, 学生通过构建的宇宙空间, 亲眼看到了与自己息息相关的自然现象, 了解了它们形成的原理, 进而克服了空间障碍, 理解起来自然水到渠成。

3. 丰富教学内容, 提升学习能力。

多媒体教学以独有的信息量和知识量促使学生广泛收集、分类梳理、积极思考、自主探究, 有效地提高了接收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三峡》一课时,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了古代三峡的图片, 有关三峡的诸多知识, 三峡工程的航运、发电、种植功能, 让学生充分领略了“三峡出平湖”的壮观场面, 并设想了三峡工程的美好未来, 既拓宽了教学内容, 又增强了课堂的学习氛围, 开阔了学生视野。

二、厚此薄彼的“独媒体”实践, 急需我们对新优势进行“举重若轻”的冷静思考

1. 主辅不分, 喧宾夺主。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多媒体是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超越传统媒体的局限, 变虚为实, 化繁为简, 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攻克难点。但有的教师不从教学实际出发, 不注重实效, 盲目使用多媒体, 对于那些用传统手段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也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反而破坏了课堂教学结构。有些教师“精心”制作的课件, 画面背景复杂, 按钮奇形怪状, 并且使用大量的动画、音响, 乍看花哨好玩, 实则画蛇添足、喧宾夺主, 违背了学生在认识事物时、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接受其主要信息的认知规律, 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 最终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

2. 主次不分, 越俎代庖。

多媒体不是狭义的计算机, 而是运用所有可用媒体帮助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资料、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多元媒体”。而笔者在调研中发现, 有的教师误把计算机等同于多媒体, 错误地认为多媒体可以代替教师做一切, 从组织教学到课堂讲授, 从巩固练习到课堂作业, 每个环节都有与画面相匹配的解说与分析, 上课时教师仅仅是点点鼠标, 讲几句串词就算完事, 整个课堂亦步亦趋, 师生手脚被束缚, 思维被框定。有的教师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 原先传统手段的师生交流、小组讨论都在光、声、像的展示中置之脑后, 学生注意力停留在精彩画面的欣赏上, 对实质性的语文课程却无心留意, 时间一长就会不自觉地游离于学习活动之外。

3. 主客不分, 费力伤神。

语文姓“语”不姓“机”, 语文课必须始终坚持以语文文本阅读为主体, 其他任何方式都必须处于从属位置, 图像声音取代不了作品的语言文字, 课件播放也替换不了学生的文本阅读。而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 许多语文课总是沉浸于多媒体画面的赏析, 拘囿于多媒体演示的信息, 缩小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如:在我市的一次优质课评选中, 一位资深的语文教师执教了八年级上册的《背影》一文, 他煞费心思地设计系列课件, “背影”“站台”“马褂”“桔子”……斑斓的画面、逼真的图像、伤感的配乐, 虽然课堂教学有条不紊, 但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几乎都被非语言文字的CAI内容所吸引, 学生用于语言文字阅读、赏析、感悟、生情的时间还不到整堂课的三分之一, 难怪有评委戏说这是图像对语文的第二次掠夺, 是对学生阅读中二次创作的扼杀。

三、在“温故知新”中兼收并蓄, 语文“多媒体”教学才会融会贯通、相得益彰

1. 现代技术与传统手段相辅相成。

诚然, 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展示功能, 但并不排斥传统教学媒体和手段。纵观人类几千年的教育史, 传统媒体一直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且至今“魅力不减”。事实证明, 我们在运用多媒体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 只有从语文课的授课类型, 语文教材的实际内容和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生理特点出发, 兼收并蓄地运用现代媒体 (如:录像、电影、投影、网络等) 和传统媒体 (挂图、模型、自制教具等) 融会贯通、取长补短、优化组合, 通过师生对话、学生讨论、多媒体展示、解疑演练等多种教学形式, 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圆满完成相关教学目标。

2. 学科教师与电脑教师互为补充。

语文课永远姓“语”, 所以, 一个真正优秀的语文教师在组织教学中, 不管用何种媒体都必须以文章内容为基础去揭示课文的灵魂, 使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美的同时, 得到情感熏陶和心灵洗礼。因此, 在语文多媒体课件制作中, 最务实有效的方法就是——学科教师与电脑教师加强交流, 互为补充, 相得益彰, 语文教师做好“编导”, 根据教学实际需要, 充分考虑多媒体在表现预设内容上的形、声、色效果, 合理安排教学结构和程序;电脑教师做好“参谋”, 将文字脚本条理化、程序化, 进而选择最佳教学媒体, 力争把语文教师的教学设想通过课件加以完美展示, 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3. 教师指导与学生探究互动成长。

多媒体课件无论制作多么完美, 终究是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辅助工具, 绝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教学, 更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 所以, 我们的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探索中, 努力构建语文多媒体教学的有效运行模式, 积极实现“教师的学习指导——学生的个体学习——学生的群体合作学习”三要素的优化动态组合,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等多种形式凸显合作学习的多向化、自主化、个性化, 培养学生有个性的创新实践能力。

上一篇:考察申请表下一篇:乡扶贫办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