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思探究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24-06-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诱思探究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精选12篇)

诱思探究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篇1

诱思探究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是舞台,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主角。教师要“诱”学生思维,“导”学生探究,变课堂为学生探究﹑发现﹑创造的场所,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的主体,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语文教学主体的阅读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为目标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运用诱思探究教学法,无疑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运用诱思探究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设疑布障

带着目标学习是自主学习获得成功的前提和条件。在学习一篇课文之前,将学习目标清晰的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心中有数,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那么,学生就能很主动的进入自主探索学习之中。由于学生受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制约,一般情况下,对学习目标的认知比较模糊,界定比较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导入教学时相机诱导和点拨,帮助学生弄清“学什么?”“为什么学?”。教师的诱导要以教材和大纲为依据,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能引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突破口,并将这些细化为一个个具体问题,有序的设疑布障,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目标。

二、巧引善诱

有了目标,学生就会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阅读和思考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这时候就有可能对目标形成初步的认识

和独立的见解。目标的内涵和潜在的能力因素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可以强加给学生的,教师应指导学生找出相关内容,反复诵读体会,拓展思维,加深理解,潜移默化,提出见解。教师可以联系相关知识和日常生活例子,授之以渔,引导学生走向知识,解决问题,得出各自的见解,并体会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使学生思维能力充分发展。

三、讨论交流

学生对学习目标通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形成了各自的认识和见解,但难免有分歧,有出入,不全面。因此,通过讨论交流,可以使他们思维的火花碰撞、交锋,使他们思维的结果相互启迪,互为补充,并在教师的诱导下,使思维不断深入,探究不断深化。再基本目标得到解决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指导学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回头再读,继而在思,加深体验。这样,学生在独立感悟和合作学习的探索过程中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真正的发挥了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四﹑点拨释疑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交流,对学习目标的掌握已达到了相当的程度,问题会越来越集中,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仍然存在,这时候教师要抓住学生需 要解疑的心理有目的进行释疑。教师对学生返溃的问题,要做到有的放矢的释疑。主要讲那些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最终形成知识的网络和框架,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又提高能力的目的,这也是一节课的落

脚点。

完成以上过程,还需要通过一定的练习来巩固和延伸,这也是诱思探究法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诱思探究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篇2

一.设置教学情境, 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1、创“疑”境, 引发探究

设疑诱思指设悬来启发学生思维, 即创问题情境。通过恰当设疑, 使教学不再乏味、枯燥。设疑时, 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特点, 抓住时机, 巧妙巧疑。设疑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 新课导入, 设疑激趣; (2) 于知识关键点设疑; (3) 在重点与难点中, 分层进行设疑, 唤醒学生创新思维; (4) 课尾设疑, 同时延伸课外。

2、设“议”境, 深化认知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适当地设置一些争论或讨论的情境。同时, 留足学生思维与讨论的空间, 让学生主动探究, 进而内化语文新知。如教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让学生联系课文与实际, 讨论假如你是文中人物, 有了三天光明, 你有何打算与安排, 从而让学生在议论中深化认知。

3、置“动”境, 自主探究

学生知识的获得不仅来源于教师的传授, 更重要的是于一定的情境中, 通过教师的指导, 并借助一些材料而主动获取。布“动”境, 则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新知的探究材料, 诱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与技能, 自主探究与获取新知识。

4、布“辩”境, 启发创新

教师将辩论引入课堂教学中, 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 为学生营造一个辩论氛围, 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提高思维变通与创造能力。如教学《祝福》时, 设置辩题:祥林嫂的悲剧是谁之过?然后将学生分为两大组, 每组派四名代表, 并搜集与辩题相关的资料, 以支持与说明命题观点。这样, 通过辩论竞争, 使学生自愿思考与探究, 从而调动其参与积极性。

二.开展教学体验活动, 提高学生观察与思考能力

1、动眼看, 善于观察

在语文学习中, 动眼看即阅读与默读文本或者其它文字资料, 让学生形成观察与思考的好习惯。教师在教学中应提出具有导向性与启发性的问题, 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 还可借助图片实物等给学生视觉感受, 通过思维处理而获得新知识, 并提高他们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

2、动口议, 开阔思路

动口议即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讨论, 是信息交流、思维碰撞的重要途径。尤其是生生之间, 思维与语言特征较为相近, 在讨论过程中, 通过自己的思维模式与语言表达, 将复杂问题简要化, 这有助于学生开阔思路, 促进相互理解, 活跃课堂氛围, 提高教学效率。

3、动笔写, 巩固知识

在语文学习中, 写也是一个重要要素。在教学中, 教师应将读与写完美结合, 促进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全面进步。学生在写作中, 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与记忆, 培养他们动脑的能力。如教学《罗密欧与朱丽叶》时, 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与自己所知信息, 重新安排他们的结局, 写一篇小短文。

三.强化学习探索, 诱导学生思考与探究

1、提问———讨论式探究

这种方法指由教师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 或选用学生提出的问题, 引导与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 即通过探索与研究的问题进行课堂教学。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 教师为辅导者。

2、指导———阅读式探究

指导———阅读式探究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 这一探究法主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 借助老师的指导, 学生对教材进行阅读与理解。例如:教学《荷塘月色》时, 教师在教学中先指导学生对文章第四段———“月下荷塘”的美景进行重点研读, 然后向学生展示阅读探究提示内容加以指导。按照所给提示阅读课文, 找出本段的比喻句。本体:清香、白花、月光、月光下的叶子与花、光和影、树色以及灯光, 它们的喻体分别是什么, 在课文中的完整句子?本体与喻体的相似处?通过教师的指导与提示, 可以帮助学生详尽了解课文重点段。

3、讲授———接受式探究

诱思探究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篇3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诱思探究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267-01

我国的文言文有着显著的东方文化特征,而且它作为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文化的载体也由来已久,因此文言文作为高中语文的重点内容合情合理,但是对它的学习和掌握却是影响我国高中学生语文成绩的一大障碍,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学生从心理上畏惧文言文的学习和考试,二是高中语文老师的文言文教学模式不合理,而且仔细分析之下学生畏惧文言文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后者的影响继而产生的这种现象,高中的语文老师在讲解文言文时重点放在实词、虚词和文言特殊句式上,将这些内容从整篇文章中拿出来整理之后让学生记忆,进而久之这种枯燥无味的学习模式就会消磨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发学生无法真正的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和文化内涵,慢慢的就变成了一个难点,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高中语文老师对文言文的讲课模式必须改变[2]。笔者在文中讲述了一种诱思探究式教学模式,以期能够解决当下我国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尴尬境地,切实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

一、诱思探究法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诱思探究法是一种新型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将为师之道和为学之道有机的融合为一体,并且能够有效的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品质素养和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老师传统的教变成诱,把学生的学变成思,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3]。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高中学生的心智已经逐渐成熟,他们对事物的第一印象特别关注,对文学作品更是如此,因此老师要准确的把握高中生这一心理状态,顺势引导以此提高教学质量。老师在文章进行讲解之前要有一个新颖的开篇话题吸引学生的注意,例如在讲解白居易所写的《琵琶行》时可以设计一段和学生较为贴近的开场白:“音乐作为世间最为灵动的事物,虽然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却可以用文字将其中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情感演奏的淋淋尽职,我们作为音乐的聆听着,应该怀着怎样的心情去体会作曲家的情感,下面我们就来听一段音乐”,老师在上课之前要准备好一段节奏舒缓的世界名曲,在课堂上播放出来,听完之后让学生用简单的一段话描述自己听到这段音乐,也可以用言语表述,这样就会让学生感觉课堂的气氛十分轻松愉悦,心情舒畅才能有好的学习效率。这一环节过后老师再适当来引入白居易的这篇《琵琶行》,学生就会想要迫切的知道如何运用自己的情感和文笔来描述耳边优美动听的音乐,这样让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心态,尽管是文言文,他们也会努力去学习和理解文中晦涩难懂的语句和情感,老师要以此为契机为学生详细的解答问题,满足他们内心的求知欲望,这样的文言文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2、合理提问,促进思考

适时的提出问题能够极大的促进学生的思考解惑能力,在《琵琶行》这篇文章中学生会学到一个全新的名词——通感。老师在解释这个新的修辞手法时不要简单的把它的概念读给学生,要合理的去引导学生对种修辞手法加以思考,例如可以提问:“人们的感觉有哪几种,分别是什么,他们之间能否实现合理的转化”,给学生留一些思考的时间,等他们回答好这一问题之后继续引导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这个时候学生往往就开始在自己的身边寻找,或者在学过的文章中寻找,这种提问式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将以往的知识和现在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不当加深了新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对学过的知识也温习了,这样一举两得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也让学生不再对文言文都说畏惧感。

3、思维迁移,解决要点

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时候老师要能够运用合理的故事情节把学生的思维迁移到文章当中,这里要适当的提一点,迁移学生的思维主要的手段就是运用多媒体教室将文章的内容转化为视觉上的画面,让学生能够设身处地的感觉到文中描述的人或事。比如在讲述《苏武传》的时候老师可以从网上下载优质的视频资源,让学生切实看到北海的生态环境,如果是现代的人到了北海去生活,那么他能够像苏武那样坚持下来吗?还会保持那种昂扬的生活斗志和不屈的精神吗?老师将文言文中主人公的生活环境摆到学生面前,学生就会想这样的环境自己能够生活下去吗?他们会把自己和主人公作对比,以此来拉近学生和文言文之间的距离,当学生在心理上对主人公的精神产生崇敬之时,老师再开始讲述这篇文言文,学生对它的感觉就已经非常熟悉,学习起来也更加容易,对文中的环境描写也理解的更加到位,继而有效的提高文言文的课堂效率。

二、结束语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诱思探究法越来越受到高中老师的关注,文中对诱思探究法在高中语文文言文中的应用做了详细的阐述,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文言文教学模式的研究还不成熟,而且能够运用的方法也不多,因此笔者在结合了自己的实践体会之中,提出在高中文言文中应用诱思探究法进行教学,希望它能够提高我国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效率,并且起到切实有效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景量.诱思探究法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J].四川师范大学.2012(05)12-15.

[2] 洪素娥.探究教学子啊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J].山东师范大学.2013(05)31-34

诱思探究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104-02

语文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教师们在阅读教学领域都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模式。然而,随着课改的深入,阅读教学仍有待进一步改革。

下面,结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案例,谈谈初中翻转课堂的实施以及在翻转课堂的背景下,互动课堂构建的主要策略,以期共享。

一、翻转课堂的意义

翻转课堂是在新课改推进了近二十年之后的进一步推进,是新课改下应运而生的各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总的概括和归纳。

翻转课堂这个词源于音译flipped classroom或者inverted classroom.flipped是快速翻转、令人心动的意思,inverted是“反向的”、“颠倒的”的意思。无论是从英语字面,还是汉语词的理解,都是课堂模式的转变之意。

二、翻转课堂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方面的误区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们有时对授课方法无所适从,有时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放心不下,他们总有这样的担忧:如果学生自主学习了,那么,老师做什么?课堂上,也常见老师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无所事事„„这样的翻转课堂,缺少老师的参与和指导,没有老师的点拨与调控,课堂自然会发生失控现象,导致自主学习的质量不尽人意。有的教师不无调侃地说“学生学、学生讲,老师下岗了;翻转课堂了,老师听学生的,老师围着学生转„„”面对新课改,面对翻转课堂,教师的无奈与纠结溢于言表。

2、学生方面的问题

翻转课堂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这需要学生在课前要有大容量的知识储备。然而,由于条件的限制,农村中学的学生很难做到家家有网络。学生的预习还是在以教材为基准、导学案为依据的浅层面上的自主学习。并且,由于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高,很多学生在预习环节就会钻空子,抄袭同学的预习学案来应付检查;课堂上,多数学生成了“局外人”,很少参与活动,优生的发言代替了老师的“一言堂”,导致合作的低效。

三、翻转课堂的具体实施策略

翻转是将教师的“讲”为重心向以学生的“学”为重心的转化的模式。这个教学模式的构建,有坚实的理论做基础,如陶行知先生的“教学作合一”理论、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理论、美国的r.mager的学习理论等。尤其是美国著名设计研究专家r.mager通过三个问题形象地诠释了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的,一语破的地阐述了课堂改革的几个注意点:

(1)我去哪儿? 由“教学目标”到“学习目标”的转变;

(2)我如何去那儿? 由“教学方法”到“学习方法”的转变;

(3)我到那里了吗? 由“教学评价”到“学习评价”的转变。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上积极交流呢?

1、注重课前预习的落实

课前预习什么、怎么预习,教师应该在认真研究教材和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精心设计预习提纲,让学生明确预习内容并采用适当的预习策略。

对于课文的预习提纲设计,以朱自清的《春》为例,可以设计为:

(1)了解作者情况:《春》的作者是____;我们以前还学过他的散文《_______ 》; 他的散文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2)字词的掌握:读准以下词语:应和、水涨、薄烟、黄晕、婉转、散在草丛里„...(3)课文感知:

a.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从整体上可以分为_____部分,分别为____、_____和____。

c.在盼春中,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来总领全文,开启下文?在绘春中,作者具体描绘了哪几幅春天的美景图?在颂春中,作者着力歌颂了春的___、___和____。

这个预习提纲的设计,由浅入深,从浅阅读到深层的研究,可谓精细、实用。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提供给学生一些微视频的链接,让学生走进作者、走进优美散文的欣赏、徜徉在春的诗情画意里。

2、强化课堂的合作交流

课前预习是“学进去”,是为学生能在课堂上“讲出来”奠定基础,课堂上学生的交流和探讨是教学的重心,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参与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应通过具体的学习任务促使每一个学生动起来。

(1)预习交流。上课时,教师不可急于进入教学的主题,应该给学生几分钟,让他们交流预习的成果。通过交流,起到彼此相互检查之作用,也为深层阅读做好了铺垫。

(2)问题探究。《春》对春花的描写细致入微,教师可以设计“作者是如何全方位描写春花的?”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探讨作者描绘春花的方法,体会作者描写细致、观察入微的特点。如从“树上的繁花”、“树中的昆虫”、“树下的野花”等,是“自上而下”的描写顺序;由“花”联想到“果”,是“由实到虚”的写作手法;由“花的颜色”到“花的味道”的“色味结合”描写角度;以及明写“花”暗写“风和太阳”的“明暗结合”的写作技巧等。

(3)对文章进行赏析。散文犹如优美的诗,读诗的至高境界是“赏诗”,而“赏诗”贵在抓住关键词语和修辞。如《春》对春花的描写部分可以从修辞,描写角度,重点词语等方面进行赏析:这部分采用拟人、比喻和排比等修辞,写出了春花齐放、鲜艳夺目的景象,给人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作者联想丰富,写景做到了虚实结合。这些句子流露出作者对春花的无比喜爱与赞美。作者写景语言生动,富有文采。读之,历历在目,如在眼前。

诱思探究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篇5

作者/陆新伟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批注式阅读受到了广大师生的青睐。笔者认为,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还需要将质疑、感悟作为阅读教学的核心,促使学生学会用批注的方式将自己对课文的独特感受清晰地表达出来。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对文章进行理解、感受、欣赏以及评价。

一、预习式批注

预习式批注其实就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前自行对文章进行预习,并对文章的主要层次、内容以及某些较为重要的段落、词句等进行批注。这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文章的核心内容。同时,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还需要对学生的个体情况(如理解能力、认知水平等)进行充分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的结果因材施教,从而使教学引导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例如,在对《只拣儿童多处行》这篇文章进行教学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并叮嘱他们在阅读的同时对存有疑虑、困惑的句子进行批注。在预习过程中,一些学生读到“看见成千上万的孩子……飞涌出……”时,在旁边批注:“这句话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写作手法,将孩子描述得非常形象,同时还将孩子们天真、可爱、活泼、好动的特征生动地描写了出来。”有学生在读到“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时,这样批注:“这句诗写得真棒,写出这样美妙诗句的人是谁呢?好想对这位诗人进行进一步的了解。”还有的学生读到“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呱呱地……”时,在句子边上写道:“作者写的这些句子真好,我先把它标注出来,然后背下它们。”

这样的批注式阅读,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联系相关知识,拓展思维,还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始点进行准确的把握,并对教学模式进行合理调整,从而获取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质疑式批注

学习就是要懂得质疑,只有懂得质疑才能不断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质疑式的批注阅读有助于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句子进行对话,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此外,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质疑进行批注,然后展开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勇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从而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对《青藏高原一株柳》进行教学时,在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可鼓励、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式批注阅读。在汇报与交流环节中,有些学生对前面两个自然段进行了阅读,写出了一系列的质疑批注:“为什么这两段话着重强调了这株柳树的神奇呢?它到底神奇在何处?又是什么理由让它显得这样神奇呢?面对它时为什么作者会望而生畏?”有些学生则在文本结尾部分“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光阴”的旁边批注道:“这句话到底在表达什么?仅仅是针对这株柳树进行描写而已吗?我要怎样才能读懂它呢?它的气势是什么?”在汇报与交流完毕之后,教师再整理好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就能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其实,学生所质疑的内容很多就是文章的重点与难点,()当他们提出质疑并得到肯定之后便会产生一种愉悦感,这将有利于他们学习热情的激发。

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达到以学助教的目的,还能有效促进批注式阅读作用的充分发挥。

三、评价式批注

每一篇文章都具有独特的魅力与特点。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的阅读与理解时,应鼓励他们对文章的`内容及作者所运用的写作手法等发表看法,从而促进学生鉴赏能力及理解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对《理想的风筝》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课文中人物的描写进行评价式批注。在批注的过程中,有学生在“刘老师讲女娲造人故事”的边上这样写道:“刘老师真是个乐观的人,他用自己的行动将快乐传递给了别人,却对自己的身体不以为意,真是个值得尊重的人!”而有的学生则是这么批注:“快乐是每个人应有的权利。阅读这篇文章让我看到了刘老师的开朗与乐观,而他的这种精神也深深打动了我,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这样的阅读批注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地了解,还能使学生真正地走进文章人物的内心世界,对其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从而促进阅读学习效果的提升。

诱思探究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篇6

在当今信息社会,阅读是获取信息和更新知识的基本途径,我们必须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重讲解,轻阅读”的现象。而且,在语文学科建设中,长期存在着没有阅读学的尴尬局面,这与时代的发展与要求明显不相符。在语文教学中加强阅读教学,教会学生怎样在阅读中获取信息,加以提炼、分析和综合,来解决实际问题,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须。我们必须讲求读法,提高学习效率。

为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我们必须十分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十分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积极参与。因此,我们提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意教学性阅读与专题研究性阅读相结合。

教学性阅读是指与课程教学直接相关的阅读,包括课前的预习阅读,上课时边听讲边进行的课堂阅读和课后的复习阅读。教学性阅读的主要对象是教材。但是在过去的应试教育体制下,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往往只注意课后的复习阅读,而忽视课前的预习阅读,最终导致上课只能被动地接收,被动地“听”,完全依赖于教师的讲解灌输,无法做到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结果“读”了十几年的书,却仍然不会读书。因此,在教学性阅读中,应强调课前的预习阅读。强化课前的预习阅读,可以让学生熟悉新课内容,消除听课的盲目性,从而做到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也有利于听课时积极思考、深入理解、重点记忆、难点突破,这将大大提高课堂阅读和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可有效地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性阅读固然重要,但相对而言,它的阅读范围比较狭窄,更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所限,所学到的知识有限,学生的自我发展空间也受到限制,学生的学习潜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将有效的教学性阅读与自觉的专题研究性阅读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成为有发展前途的、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专题研究性阅读是指为了解决某个课题而进行的有计划、有选择的研究性阅读。专题研究性阅读的主要对象是教材以外的阅读材料。专题研究性阅读是学生认识世界、扩大视野、丰富知识、修养品性、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

专题研究性阅读教学是一种以专题为中心的合作探索型阅读教学模式。它的基本环节是:

1、提出专题。由学生在预习阅读及课外自由阅读中,发现可行性的研究专题,确立研究性阅读目标;或由教师提出有一定涵盖性、综合性的专题,为研究性阅读定向。这是专题研究性阅读的关键。专题研究性阅读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即通过阅读要解决什么问题,研究这个专题有什么意义,都必须事先明确。对中学生而言,专题的确立不宜过大,应选择开口小,周期短,便于占有材料的小专题,要让学生通过阅读能独立或合作完成。确立专题后,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好一份具体的专题研究计划,以确保专题研究性阅读有序、有效地进行。

2、收集资料。由学生自主独立或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资料信息的采集、筛选、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专题研究性阅读必须在资料信息方面有一定量的积累之后才能进行。蜜蜂酿蜜必须博采,专题研究性阅读同样需要广博的知识基础。而资料信息的收集需要有广泛的阅读,它们的来源可以是教材的内容,也可以是报刊杂志,也可以从网络上获取有关信息。专题研究性阅读是开放性的阅读,它将打破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从书本到书本、从书本到作业的封闭性阅读模式,给学生以更多的获取资料信息的方式和渠道,将为学生以后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3、合作探究。在收集、占有一定量的资料信息后,由学生针对专题进行切磋,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争辩、互相启发。专题研究性阅读将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从传统语文教学中被动地掌握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发现并研究解决问题,而教师将从传统教学中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专题研究的指导者甚至合作者。这种既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又要求学生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将培养出学生团结协作、科学求实的优秀学习品质,有助于他们以后的终生学习及自我发展。

4、交流评价。经过合作探究之后,要求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小论文。形成小论文是总结专题研究成果,进行交流的基本方式。写小论文也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语文学习能力。然后由学生主体发言,其它同学补充、反驳、完善,教师做出评价。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反馈学生阅读质量,对于学生在研究中未能发现的问题进行适当的点拨,对学生研究中有失偏颇或偏激的地方进行适当的纠正。为了让学生对专题研究性阅读保持盎然的兴致,在评价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研究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始终感受到发现的快乐,要让学生始终尝到研究的甜头。

专题研究性阅读教学是对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课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助于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观念,使教与学的重点从单纯的获取知识,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和技能,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式学习,最终实现知识、能力、觉悟三者有机统一的目的。这也充分体现了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专题研究性阅读与教学性阅读结合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的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养成自觉学习和研究的习惯。专题研究性阅读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将为学生毕业以后所从事的专业研究性阅读和公务性阅读等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中学教学中,如果能切实抓好专题研究性阅读,将语文教学与学生以后的发展结合起来,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做好方法和能力上的准备,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诱思探究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篇7

一、借助方法, 自然导入情境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更快速地投入到阅读学习意境之中, 以愉悦的心情学习课文, 教师需要注意阅读导入情境的设置, 吸引学生。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根据具体实际, 灵活运用多种手段与方法, 比如设悬置疑、说故事、引入生活实例等, 自然导入教学情境, 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心理, 从而更自觉、更主动、更积极地融入阅读教学情境之中。如教学《听听那冷雨》时, 教师可结合课题设悬置疑, 唤起学生阅读欲望:面对“听听那冷雨”这一题目时, 你们会得到哪些信息?又会出现哪些疑问呢?让学生自由回答, 比如为什么作者要选择“听雨”, 而非思雨或看雨?作者为何选择“雨”, 而非雪或风?他是如何“听雨”的?从雨中听出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雨”前为什么要加上“冷”字?……师:既然你们有这么多疑问, 请静下心细细阅读这篇文章吧。再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 导入:对于《枉凝眉》这首曲子, 大家都不陌生吧。歌中唱道:“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那结果如何呢?一个枉自嗟叹, 一个空劳牵挂。同时, “镜中花”、“水中月”这些形象的比喻对导致爱情悲剧的现实提出了质问。本课, 跟着老师共同读读《红楼梦》节选部分《林黛玉进贾府》, 让我们一起走入富贵奢华的贾府, 走进黛玉与宝玉, 走进贾府中的其他人物。

二、巧用语言, 生动描述情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居于主导地位, 其教学语言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 是课堂教学艺术的体现。同时, 生动简洁的教学语言也是情境设置的有效手段, 通过富有感染性、启发性的教学语言, 可激发学生情感, 实现情感共鸣, 融入文本意境之中。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 为了创设出更生动、活跃的教学情境, 一方面, 教师需要仔细研读教材, 细细揣摩课本内容, 示范朗读与解分析时, 将自身体验与感受融入教学语言中, 以情导学, 激活学生已有情感与体验, 令其思绪纷扬。另一方面, 为了强化教学效果, 教师还需要整合运用图片、视频、多媒体等辅助手段, 配上教学语言, 再现文本意境, 让学生如临其境, 陶醉其中。例如:教学《荷塘月色》时,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呈现荷花及荷塘的优美画面, 引导学生体会画面美, 并利用生动语言描述在作者的笔下, 荷叶清纯、素洁、清淡;月色如水, 如雾, 似歌。然后教师配乐朗读, 让同学们听读, 结合画面与语言文字, 入境, 欣赏美景, 细品感情。当学生细细品读后, 教师还可以运用生动的语言加以分析讲解, 进一步感悟体会。

三、妙用补白, 想象填充情境

在文学作品中, 大多讲究留白艺术, 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引人入胜。所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合理想象、联想来感受文本意境, 发掘文本所隐含的情感, 产生共鸣, 填补空白, 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本, 理解人物情感。同样,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需要巧用多种手段, 启发学生思维, 让学生发挥丰富想象与联想, 将他们引入到课文情境中, 深切体会与感悟。比如教学《我与地坛》一文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自由读读文中景物描写部分, 合理想象当时的情境, 体会地坛在萧瑟、荒凉、沉寂的表面下所蕴含的超然博大、沉静、醇厚的生命感。同时, 《我与地坛》的成功之处还在于作者对母爱的独特理解。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结合语言文字与学生生活实际来分析母爱, 唤起学生自己的体验与理解。在本课教学中, 教师可呈现纪伯伦的《母亲》, 结合歌曲《懂你》中的的歌词, 创设浓浓的情感气氛, 诱导同学们找找课文中令自己感动的母爱细节, 再结合实际, 说说对母爱的体验与感悟, 写写随笔。这样, 通过想象联想, 可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会语言, 活跃思维, 填补文章情感留白。

四、巧用结语, 延伸拓展情境

诱思探究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教学 探究

学生拥有研究性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建构的自主权、探究目标和意图的自主决定权。作为教师应该自己设计或者研究情境脉络,不应该全部灌输给学生,而应该为学生留有一定的自主空间和情景构建,从而使教学中单向的交往实践转变成双向的、对话式的交往实践模式。以下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探究学习的意识进行具体地阐述。

一、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及语文阅读学习现状

1.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小学生年龄在6-12岁左右,从思维特点上来看,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属于形式运算阶段。思维的特点是将事物的形式和内容分开,可以在没有具体事物的情况下进行思考,可以通过假设的方式继续进行逻辑推演。根据这一特点可以看出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中最主要的是抽象逻辑性,这个特点决定了小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任何问题都不会直接寻找结论而是要通过现有的材料对所遇到的情景中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在用逻辑性进行分析并验证,最终进行判断。

2.现状分析。从当先的教育现状来看,小学语文老师所承担的希望及压力都是较大的,尤其在当前课改的大背景下,使得许多小学语文老师的思想观念及教学方式方法上都产生了不小的改变。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以课本内容为主的情况,这种情况决定了当前的阅读课堂依然是传统模式,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学习的内容,使得学生无法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培养个性及创造性思维,也可以说这样的教学从根本上忽视了小学生对于阅读的需求。而不少教师在进行教学中也缺乏对文章的审美能力,在进行教学何总的啊多数以实用性为主。这就导致了阅读课堂上教师对于文章的理解停留在单一的思维上,与时代感相差甚远,也同样缺乏个性。在人物的解读上用陈旧的思维及观念去衡量,对于当前的教育对象的时期需求及所处年龄特点都不加以考虑。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探究学习的意义与价值

1.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探究学习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起到鼓励学生表达自己见解的目的,但是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培养创造性并不意味着可以自由的进行解读,可以不理会文章的核心价值观,完全随心所欲的进行解读。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时候需要强调价值观,学生要通过阅读学习他人的优秀内涵,需要在现实意义下进行内容的解读。

2.提升学生的阅读智慧,成就学生的成功喜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探究学习除了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之外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我理解、自我体验的审美方式,帮助学生提升阅读智慧,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然的融入到作品描绘的场景中来,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阅读的内容。也正因为此小学阅读课堂小学生应当充分的探讨语言文字的美感,深入挖掘文字背后隐含的情感,使学生能够深刻的体会生命,要重视引导学生对作者的内心世界进行思考,使学生与作品直接能够产生一种情感的联系,或体会、或感悟,真正理解作者的爱憎,真正的理解文章的内涵,这才是阅读最好的效果。

3.有利于小学生个性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教师比较偏重于对教案的预设,一般喜欢把教学目标分解成一块一块的,然后在教案中以几个问题解决某几个目标,几个板块解决某个目标,详尽而缜密,而对课堂中随时可能发生的事情,尤其是对学生探究过程中会提出预设外的问题不作多大的思考,即使在课堂中发生了也视而不见,避实就虚,依然坚决地“将预案进行到底”。这无疑与新课程倡导的学生主体学习精神相违背的。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探究学习的策略

1.积极主动地阅读。对探究目标的自主建构强调以一定的社会协商为背景。在面临探究情境时,常常需要把学生引入共同体,引入共同体的社会协商中,引入共同体建构起的问题中。学生可以只探索自己个人生活中自然出现的问题,学习的主题可以由自己来。

例如小学教师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预设的目标内容有三条:①了解内容,感受小兴安岭景色的美丽。②体会用词的准确,积累优美词句。③复述课文。我就着重抓住第一、二条紧密结合进行教学。在目标实施过程中,教师重点指导学生理解写春天的这一部分,让学生不但理解内容,而且掌握学习方法,接着用同样的学习方法学习夏、秋、冬三个部分。这样的目标拟定较为科学,且具有操作性,更体现了三维目标的紧密结合。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兴趣是读书的前提也是激烈学生阅读的最佳方式,兴趣是要学生有主动阅读的想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就是要让学生面对课文时有主动阅读的想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汇总教师可以根据所需教授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激励。但是这个过程不应当花费太多时间,通常情况下文章中的一个细节都能是吸引学生的关键,主要能够恰当的选择,并加以生动的描述就能实现激励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在这一环节中有两点技巧:一是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阅读的方式,当遇到不理解或需要加以探讨的问题时提出来,之后再带着提出的问题返回文章进行深入的思考,在深入思考的过程中找寻问题的结论,这是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方式;另外一个技巧是将课本中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对重要问题深入的研读课本,细细的品味作者的内涵,感受作者的情绪变化,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之后在深入研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个人的见解。这一过程其实就是帮助学生学习自我阅读的过过程,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可以有效的掌握自我阅读的方法,并积累了相关的阅读经验。

3.教学预设,推敲中演绎个性。新的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仅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更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能“焕发生命活力”的沃土。一味地照本宣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精神被禁锢,教师教学的灵活创造精神难以形成”。在新课标角度下,语文教师应当在课前作好充分准备,认真钻研教材,进行课前预设。这个预设应当是心中有人,过去一种固定的预设方案改变为多种假设方案,且假设方案应当包括了教案、学生、情景、生活以及自己,此外还需要对与课堂有关的一切主客观因素加以准备,推敲中演绎个性,增加教案的宽度、深度以及广度,多样的预设演绎课堂才能使教学更加的精彩。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这篇文章目标内容有三条分别是:了解西沙群岛的富饶,激发学生对西沙群岛的热情、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认识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激发学生感受课文的文字美和领略迷人景色,从而提升语文素养和陶冶情操;充分感知总分结构的写作方法,练习写作。这三点内容中最主要的教学内容是第三条,写景作文是本册课本的重点让学生掌握先总起后分述的写作方法,可以较为有效地为写景作文的教学打好基础。而许多学生对此一知半解,有的甚至一窍不通,写出来的文章结构混乱、记流水账,这就要求教师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透彻的来解讲。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标准》下的阅读教学从学生的整体发展着想,创造了和谐的师生研讨氛围,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促使他们在生动的学习实践活动中自主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较大程度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使教与学呈现出高度协调、和谐的特点,这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贾玲.研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7).

[2]荆美婧.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J].新课程(上).2012(03).

诱思探究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篇9

摘要:微课是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被有效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当中的短小精悍的视频内容, 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展开语文知识的学习, 从而有效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微课; 高中语文; 教学; 运用;

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 微课的优势在于能够根据教学内容, 为学生构建生动、逼真的学习情境, 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促使学生深入到知识内部, 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 从而对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 有效提升学习效率。然而, 教师必须合理地使用微课, 才能够将微课的价值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一、微课概述

微课是信息技术与先进教学理念结合的产物, 与以往的多媒体视频教学不同, 微课具有更加良好的`灵活性, 以短小精悍为主要特点。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微课特点与教学内容, 更加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活动[1]。通常情况下, 教师应对学习资源进行碎片式细化处理, 通过“微”的方式讲述重点知识。因此, 微课视频通常在3-5min, “微”体现在知识点精炼方面。这种突出重点知识的教学方法, 能够帮助学生理清学习脉络, 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点探究, 因此微课教学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二、微课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一) 利用微课制作导学案

导学案的制作能够更加有效地指导学生展开课前预习, 提升学生的预习学习兴趣, 逐渐养成良好的预习学习习惯, 为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奠定良好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展开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就不必花大量的实践来展开作者介绍、写作背景介绍课文范读、自由读等工作, 而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也会对部分疑难字词产生一定认知, 在课堂学习中就更加容易理解文章内涵, 因此制作导学案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2]。与此同时, 在没有合理利用导学案的背景下, 课堂教学活动节奏缓慢,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 无法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探索。在这种情况下, 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积极进行导学案制作, 并吸引学生注意力,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前预习, 并在预习中学会思考与探索至关重要。

因此, 教师在进行导学案设计时, 可以充分利用课件制作微课, 引导学生通过微课视频进行知识的预习[3], 将丰富的微课网络资源分享给学生,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微课内容应生动有趣, 符合高中生的理解能力和兴趣爱好, 这样一来, 微课不仅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展开新课程的预习, 还可以促使学生掌握大量知识, 部分知识源自于课本, 部分知识是教师扩展补充而来的, 因此对于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针对高中语文教学来讲, 学生通过微课, 会对作者、写作背景等产生深刻的认知,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就可以将重点放在文章中心思想等的理解上, 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时效性。

利用微课进行课堂导入时, 可以将与文章相关的精彩影视片段、人物故事以及历史事件等作为微课主要内容, 这些内容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4]。例如, 在《失街亭》一课教学过程中, 教师所设置的微课内容可以以《三国演义》电视剧的片头和孔明挥泪斩马谡的片段为主, 通过对学生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的刺激, 将学生带入课文当中, 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奠定良好基础。

(二) 利用微课巧妙快速展示学习目标

明确的学习目标, 能够有效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新时期, 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将学习目标更加快速、准确地呈现出来, 促使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 并对学习难点产生深刻的认知。

例如, 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教学中, 教师可以将名师教学微课视频播放出来, 通过观看微课视频, 学生意识到在本课学习的过程中, 主要有两个目标:第一, 知识和能力。大声诵读, 对诗歌感情基调进行把握, 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一作品中所蕴含的雄浑壮阔意境进行感受和体会, 并对苏轼写作风格特点进行初步掌握。第二,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古诗中体会苏轼复杂的思想感情。在以上两个学习目标的基础上, 学生还意识到本课学习的难点, 即苏轼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所采用的表达技巧[5]。

(三) 利用微课进行深入探究

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辨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注重深入挖掘教材, 充分利用教材内容,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进行知识的深入探究。

例如, 在《鸿门宴》一课教学中, 楚霸王项羽是一名英雄, 但是却失败了, 这其中的原因是值得探究的。因此, 高中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 就可以全面搜集网络资料, 将图片、音频以及文字等进行整合, 促使学生对项羽在楚汉相争中占据优势, 却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 放虎归山后给自己带来不利局面, 最后兵败垓下自刎而死这一事件生动地描述出来。图片、音频等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 带领学生展开深入探究, 促使学生对知识内容产生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在微课的辅助下, 学生通过深入思考, 高中语文课堂学习氛围也更加浓厚, 对于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 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始广泛使用微课教学模式, 其可以变学生为学习主体,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探索,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理解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等都会得到有效锻炼, 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霞.也谈利用“微课”助力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建设[J].学周刊, (30) :151.

[2]向文剑.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新媒体的效果分析与研究[J].中国报业, 2017 (16) :95.

[3]周曼.微课在聋校高中诗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运用策略[J].现代特殊教育, 2017 (15) :51.

[4]冯尚财.浅谈微课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17, 14 (1) :114.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篇10

河北省承德县第三中学:程丽云

内容摘要:我们语文教师要拓宽学生的语文课程资源,树立大语文观念,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把语文教学活动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而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必须落实到学生的主动学习上。课前做好信息搜集,了解课文。课中处理整合信息,加深理解。搜集、处理信息,解决重难点。从课内到课外,拓展知识。

关键词:了解课文 加深理解

解决重难点

拓展知识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学生要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具备收集、分析、处理、交流和呈现信息的素质及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围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个中心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同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种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精神、道德、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 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改变着,从最初的台式电脑到笔记本电脑再到智能手机上网,信息的载体和其传播速度、方式每一天都在发生变化,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料和信息,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而《语文课程标准》中给我们提出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建议语文教学“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针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加强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相关信息的能力,并形成一种良好学素质,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增加知识储量。

首先,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信息的收集、解释、整理、归类、运用的信息加工过程。其次,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要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要拓宽学生的语文课程资源,树立大语文观念,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把语文教学活动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而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必须落实到学生的主动学习上。因此,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是必然的趋势,我们要给学生创造最有利的语文学习环境。

一、课前做好信息搜集,了解课文

语文教材课文的内容背景性很强,诸如社会背景、作者背景、知识背景、文化背景等。在上课之前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看课外书、运用已经掌握的信息技术技能上网搜索等渠道搜集、了解这些背景并在课堂上交流,既锻炼了他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了课文。《一夜的工作》写得是,作者何其芳亲眼目睹了周恩来总理整整工作一夜的事,由此产生了对周总理的深深的敬意和由衷的敬爱。在教学前,我发动学生搜集有关介绍周总理的资料,了解周总理的生平事迹。课前利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交流了他们搜集的信息,有诗歌,有故事,还有图片等。教学时,有意识地将这些信息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并与课后阅读链接中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搜集、获取信息的快乐,同时也更深地感受到了周总理几十年如一日,为人民辛勤操劳、鞠躬尽瘁的崇高品质。对鲁迅学生都有耳闻,但鲁迅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孩子们知道的很少,所以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人们对鲁迅先生的爱戴,更好的体会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伟大品格。就有必要让学生更贴近人物,对人物的生平有一定的认识。我在教学这一课前,布置学生们搜集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图片、故事、生平、名言等)。当这些资料汇到一处时,这些多个角度的不同信息,让学生们更完整地认识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伟大人物的形象。在这些丰富的感知认识之后,在学生心里留下的是对人物的充满个性化的理解,留下的是更想走进人物的兴趣冲动。以上是人物信息的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课题研究 教育论文 日常工作 搜集。做人物信息搜集,还有一则好处,就是能让学生觉着“英雄人物也是人,不是神!”此外,有些课文还可围绕事件进行课前搜集。课前对课文相关信息的搜集让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更接近事件、人物,由此走进课堂,学生就轻松了。

二、课中处理整合信息,加深理解

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课文、获得意义,而意义的获得有赖于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将某一阅读对象还原到当时具体的自然或社会情景中,才能有助于学生较为深入而准确地理解阅读对象。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我制作了声影并茂的课件,让学生了解课文,让学生了解周瑜、诸葛亮这两个人物多方面的性格特点。我在原有课文提供的信息基础上,还呈现了另一个信息。为学生提供一篇《三国演义》中孔明借东风的课外材料。学生在阅读两篇同个主题的材料时,就自觉不自觉地进行了对比、整合,信息之间互相渗透、相互补充。顺当地归结出了周瑜、诸葛亮等人物丰满的性格特点,使学生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在介绍动植物的科普性说明文,如《鲸》这一类课文时。课文中有关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作用等内容有的介绍得不是那么具体。课前,我就让学生通过网络和其他信息手段获取有关的更详细信息,并要求对搜集的信息作整合处理。以《鲸》为例,我要求:与课文某些次要内容相关联,不影响文章阅读理解的,只需作一般了解,如有些同学搜集的关于抹香鲸的资料,通过出示各抹香的图片和录像,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抹香的特点。使用这些信息对课文重点处、难点处作补充的,课上就要很好地加以运用,如有的同学搜集到的关于虎鲸为什么不同于一般鲸类,会对同类发起攻击的信息资料;交流时不能捧着获取的信息资料照本宣读,而要自己概括着用二、三句话有针对性地交流。

三、搜集、处理信息,解决重难点

语文文本教材中提供的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某些字词理解等学习困难,但是一个静止的画面图像,产生视觉效果比较差,对于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不大。而在信息技术参与下的教学则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再现课文内容,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神经,调动情感,激发学习的欲望,产生良好的视像效果。如:“当北京夜幕降临时,北京城就成了灯得世界,光的海洋。”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教学中利用flah视频,展示太阳渐渐西沉,幕布缓缓拉下,太阳放射出的余晖被遮挡了,天色逐渐暗下来,北京城陆续点亮各色灯光的场景。具体形象的视频效果,吸引了学生的视觉,集中了学生的听觉,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与文本情感产生共鸣,帮助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如《趵突泉》这一课,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在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环境下,只有借助书本的文字、图片帮助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人的认知发展规律显示: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单靠静止的图无法更深刻体会趵突泉的特点。如:“三个水柱都有井口大,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怎样冒?晶莹、活泼、不知疲倦是怎样的?图片远远不能体现它的意思,只有凭借信息技术视频效果,展现趵突泉永不停息往上冒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动态效果中与文本产生共鸣,感受到趵突泉的独特。又如“有的要隔一会儿才冒出十来个气泡,只见气泡轻快地往上蹿,好像你追我赶似的。有的半天冒出一个气泡,那些气泡比较大,大多扁扁的,一边往上升一边摇晃,碰着水面就碎了。在阳光照射下,大大小小的水泡五光十色,没有哪一种珠宝能比得上。”本段文本,描写了趵突泉冒水时的形态,体现了它的美。如果单通过对文本分析、讲解,学生无法感受到趵突泉“你追我赶”的特点,更体会不到“大大小小的水泡五光十色,没有哪一种珠宝能比得上。”的深刻含义。就算教师的讲授生动、形象,学生的感受也是颇浅。如果根据小学生尤其是低中年级学生的生理特点,合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收集或制作一个“灿烂阳光下的趵突泉五颜六色的泡泡,在阳光下一个接一个连接在一起,就像一串珍珠。”的动画视频。可以更大程度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调动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视频中由衷的发出赞叹之声,体会到趵突泉的美。可见如果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对解决教学难点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从课内到课外,拓展知识

诱思探究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篇11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换位思考 情境

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要转变单一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做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的学习方法,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从而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换位思考法”通常被人们运用在人际交往中,教育人们在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时,应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七年级学生理解能力较弱是新课程实验教师的普遍感受。因此,我试着把“换位思考”这种思维方式引入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一、创设情境,奠定换位基础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生活阅历非常有限,对许多课文的内容存在明显的心理差距,对课文涉及的背景环境也缺乏了解。这就为学生准确理解文章主旨造成了重重障碍。所以,教师首先应为学生创设故事发生的背景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为其换位,即由现实角色进入文章角色提供有利的心理条件准备。

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文《斑羚飞渡》,学生没见过斑羚,也不知道“伤心崖”有多危险。许多学生在自学课文后觉得很难懂,针对这些情况,我采取了两种方法为学生理解主旨提供帮助:

(一)搜集各个年龄段的斑羚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斑羚们有嬉戏的、吃草的、迁移的……让学生对原本一无所知的斑羚有了初步的认识。

(二)将“斑羚飞渡”场景制成Flash动画。在光辉的彩虹下,深不可测的“伤心崖”上,一只半大斑羚快速助跑后跃出悬崖,后面一只老斑羚随即头一钩也蹿跃出去,在空中进行了一次完美的、震撼人心的对接。小斑羚成功到达对面山崖上,老斑羚则无声无息地坠落崖底。这个Flash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故事,更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灵。

观看图片和动画,再结合对课文的自主学习,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他们与文章各个角色的“换位”奠定了基础。

二、多角度换位,加深文本理解

语文阅读中的“换位”不能有任何限制,而应该是多角度,全方位的,包括读者与主要人物之间、读者与次要人物之间、读者与四周环境之间、读者与作者之间等等各个角度的换位。这样学生才能全方位探究文章内涵,理解作者写作意图,甚至通过课文这扇窗户发现更广阔的天地。

教学《斑羚飞渡》时,在学生了解课文故事,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的前提下,我便向学生提问:“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是最让你感动的?并请谈谈原因。”这就引领学生进入了“换位思考”的大门。具体可以有下面三个维度的换位:

(一)与主人公之间的换位。

主人公往往是文章主旨集中体现的地方,是作者思想感情倾注的对象。所以首先要教会学生不仅要与主人公对话,更要与主人公进行换位。在学生讲到“镰刀头羊神态庄重地沿着悬崖巡视了一圈……悲哀地咩了数声”句时,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此时此刻,如果你是头羊,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心里会想些什么?”

(二)与次要人物的换位。

次要人物在文章中也不是可有可无的,他们在文中是主人公的陪衬,同时也起着突出文章主旨的作用。因此,与次要人物进行换位思考,也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以《斑羚飞渡》为例,有几类次要人物:

1.与老斑羚的换位。在学生提到“有几只中年公斑羚跟随着镰刀头羊,也自动从年轻斑羚那拨里走出来,进入老年斑羚的队伍”时,引导学生揣摩“如果你就是这几只壮年公斑中的一只,你会怎么想,是什么力量促使你做出这样的选择?”

2.与小斑羚的换位。学生提到“瞬间,只见半大斑羚轻巧地落在对面山峰上,兴奋地咩叫一声,钻到磐石后面不见了”句时,引导学生思考“此时,你就是那只被老斑羚用生命换来的小斑羚,你觉得该对老斑羚说点什么?”

3.与猎人和狗的换位。学生讲到“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句时,便可引发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这时,你就是这些猎人中的一个,想想在这‘目瞪口呆’中应包含着怎样的复杂情感?如果你是一只猎狗,这时,你想对人类说点什么吗?”

(三)与作者之间的换位。

文章就好象作者精心雕塑的艺术品,因此,处处体现着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算是真正读懂了文章。也只在这个基础上,学生才能结合自己已有生活体验,以课文为楔子,发现更多的知识。

如学生提到文末“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像一座美丽的桥”句时,我便进一步追问:“如果你是作者,为什么要在头羊壮烈牺牲这摧人泪下的场面中,设置这美丽的彩虹呢?而且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彩虹’在文中不只出现一次。”通过让多个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学生终于理解了,这是将“美丽的彩虹”与残酷的现实对比,体现了头羊对美好自由的理想世界的向往。美丽的牺牲下蕴含的是一个属于全人类共同的的问题。

在进行了全方位换位后,我让学生进一步思考:“现在你想对动物或人类说点什么呢?”因为允许学生采取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来表达,课堂上一下子热闹起来了:三五成群现场编小品的,编舞蹈的,画画的,准备唱歌的……几分钟后再来一个成果展示,更是精彩纷呈,掌声不断。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从课文中学到的远远超越了文本本身。

三、发散思维,总结换位方法

临下课,我的一句“这节课让你学到了什么?”又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阅读时要设身处地地站在人物的角度思考;阅读时要能进入角色,才能理解人物的思想;要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中心……就阅读方法而言,不管学生怎么概括,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已经理解了换位思考的本质。

参考文献:

[1]顾贤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程伟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语感能力培养途径初探[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6年04期

诱思探究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篇12

一、创设问题, 激发学习兴趣

有了前面的基础, 尤其有了“西北地区”作铺垫, 如果教师能设计出适合学生探究的教学方案, 通过自主探究, 学生掌握“新疆”应该不是问题。关键要解决的是探究的兴趣问题, 这是探究的关键所在。既要让学生了解新知识, 又不能让学生感到是“西北地区”的简单重复。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探究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另外在知识过渡上也要进行巧妙的构思, 在每一个知识环节上创设探究情境, 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中一直都保持浓厚的探究兴趣。

首先设计一系列困惑, 让学生来帮助教师解惑。

问题一:暑假我到新疆旅游, 下飞机时乌鲁木齐是傍晚, 人们刚吃晚饭, 我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 可家里人埋怨我打扰了他们睡觉, 这是为什么?

问题二:新疆到处可见头戴小花帽、身披绚丽多彩丝巾的妇女, 这是哪一个民族独特的服饰?

问题三:新疆的“疆”字能体现新疆的地形特点, 你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吗?在海拔2000多米的天山, 游客们夏天也穿较厚的衣服, 你知道原因吗?

问题四:在兰新铁路一些路段两旁的小树苗, 都有很长的管子经过每棵小树的根部, 这是为什么?

问题五:新疆买的葡萄干为什么回到家称比买的时候重?

问题六:公路、铁路、城市为什么都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

问题七:新疆大部分地区降水不足400㎜, 为什么还能种植瓜果粮棉?而且那里的瓜果还特别甜?

问题八:明明是沙漠广布的塔里木盆地, 怎么在新疆人眼里也是一个“聚宝盆”呢?

同学们能不能用本节课的知识解答上述问题?

二、合作学习:探究、交流、共享

问题提出后,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新疆多幅景观图片以及地形图, 学生根据学过的区域知识, 在教师的引导下, 利用地图很快就能根据新疆的地理位置 (跨经度广, 时间差异大) 解决问题一;运用民族、地形 (三山夹两盆) 、气温的垂直递减等知识解决问题二、问题三;“干旱的气候”可解决问题四、问题五;“降水稀少”以及“河流的分布”可解决问题六;“坎儿井”的知识以及“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可解决问题七;“潜力巨大的能源”可解决问题八。

三、总结、归纳、提升

学生经过七嘴八舌的讨论, 虽然解决了“困惑”, 但此时的知识仍是零散的, 教师下一步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将零散的知识条理化。可采用导学提纲的形式, 将本节课分为四个板块:1.认识新疆———知道新疆的位置、民族、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2.走进新疆———了解新疆的绿洲农业。3.开发新疆———潜力巨大的能源开发。4.保护新疆———通过了解我国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先让学生按导学提纲分组探讨总结, 然后每组派代表汇报探究成果, 最后在教师指导下将本节课的知识点归纳总结成纲要。

上一篇:《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设计下一篇:支教实习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