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人文色彩

2024-06-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人文色彩(精选8篇)

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人文色彩 篇1

——南京市竹山中学李照东

【摘要】 人文教育是“百年树人”的伟大工程,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其中不仅含有丰富的人文底蕴,而且宏扬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精神培养

人文精神的复兴已成为当今国际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人文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强调以人的个性发展、人格完善为本的主体性教育目的,强调具有人文思想的生命教育,强调加强新道德教育等等。因此,在语文教育中,我认为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塑造,就要让人文精神之光充溢在语文课堂。

一、中学语文教学人文性缺失的原因

1、应试教育的羁绊

中高考的权威性与选拔性是不容置疑的,无论怎样淡化,它始终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指挥棒。考试选拔淘汰的可操作性,决定了试题要追求精确性与公平性,而这种追求使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几乎完全消失,学生成了答题的机器。为了应付考试,我们不断抠字眼,见字不见词,见词不见句,见句不见段,将文章肢解成一个个零部件,若干个习题,丰富的人文精神没有了,闪光的灵魂不见了。甚至学生初读文章时产生的思想的火花、感情的共鸣也渐渐消失殆尽,这真是语文教学的悲哀。

2、教师缺乏创新精神

作为课堂教学组织者的教师,由于缺乏创新精神,难以承担传播人文精神的重任。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本身就是僵化教学的受害者,对工具性亦步亦趋,对人文性难以关怀。今天的教育战线,很多教师在固有的“规范”管理和“标准”教学的熏陶下渐渐被逼成教书匠,使得教师对教材中的人文精神难以把握,自觉地接受着教参的桎梏却又甘之如饴。

3、教参成了紧箍咒。

纵观几十年的教育,虽然不断进行教材改革,但一本课本,一本教参主宰课堂的局面却始终未变,一切以教参为本,不敢越雷池半步,千篇一律,思想僵化,放弃了语文学习中更大的空间,更丰富鲜活的内容。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 1

姆雷特,但我们的教参却不允许五十个学生眼中有五十个周朴园。从小学到中学,我们遵循着教参的说法,一旦与教参说法相违,直接导致的是学生考试成绩的下降。经过十几年这样的教育,学生形成了统一的语文思维方式,渐渐失去了探求知识的欲望,失去了个性的张扬,在他们身上既缺少生动的工具性,又缺少丰富的人文精神。

二、中学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培养

1、让人文精神的光芒照耀语文课堂

语文记载了祖国丰富的文化历史和人文内容。语文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挖掘语文之美,语文之趣,语文之灵性,语文之厚重。如朱自清《背影》,这是一篇至情至性至美的散文。在课堂上怎样让学生来感受人世间最真挚的亲情呢?

首先以《背影》歌动画开始导入,让学生自然地进入教师预先设计的教学情境。

其次在播放孙道临先生的配乐朗读时,让学生思考:文中几次提到了背影,哪次背影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原来望父买橘的背影最让我们感动:

父亲的穿戴:黑、深青——穿着朴素,心情沉重(黑色给人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

走路的姿势:蹒跚——年纪较大,腿脚不便。(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爬月台动作:攀、缩、倾——行动不便,步履艰难(动作描写,“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倾”,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

最后请同学们欣赏歌曲《父亲》再次品味亲情,读懂父爱。

这一堂充满人文关怀的语文课,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血浓于水,亲情无价,父母之爱,是人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情感,真是一段富有独特生机的美妙旅程。

《皇帝的新装》这篇文章故事性比较强,所以我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就按照每一个故事情节相应地编排了一个画面。如游行大典场面,试新装场面,用投影仪打出来作为背景,这样既渲染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我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我并不是一味给学生讲解,让其机械地记忆,而是让学生参与其中。例如在讲“大臣、官员、皇帝看新装”

这一情节时,我改变了以往让学生朗读、思考三个场面写法的不同的方法,让学生走上讲台通过自身的表演,来领悟写法的不同,这一举动仿佛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争先恐后要到台上表演,为了更好地渲染气氛,我准备了一些小道具,王冠、胡子等更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上台表演时将皇帝夸张的动作、恐惧的心理、心口不一的言行,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老大臣手持拐杖、眼戴花镜、苍老的声音,展现了其虚伪的本质;而演骗子的同学则以其诙谐的语言、滑稽的动作引得同学们捧腹大笑,在笑过之余,也增进了同学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受到了情感的熏陶,获得了思想的启迪。

2、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底蕴

有人说,天下文章两个字,一个是“情”,一个是“理”。这“情”“理”二字,共同筑成了人类文化的宝库。因此,我们语文教育中不管是处理什么文体的文章,都不能撇开“情”、“理”而只对作品作毫无生气的语言解剖。首先,要有人文教育的意识,在教每一篇文章前,教者先要仔细揣摩文章所蕴含的人文要素,教学要点中必须体现其要素,且将其分解到课文教学各环节中。其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带领学生走进课文去涵咏,去体悟,去感受。语文教育的灵魂是变,是创新,对学生人文教育的方法也必须不断创新。有的文章适合整体感知其精妙,就采用像陶潜的“观其大略”式读书法,把握好它的思想;有的文章适合字斟句酌,仔细推敲把玩才能感知其精髓;有的又将二者结合起来不可。总之,我们在处理不同的课文时,必须因文而异,才能真正把其中的人文因素充分挖掘出来。

3、尊重学生的人格

教育的对象是具有个人尊严和特殊个性的人,教育核心是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而这种“唤醒”注定了人文精神的教育”是不能“灌输”也不能“训练”的。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应尊重学生的精神自由,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精神的故乡,一个心灵的家园。在对待学生的态度方面,就要求语文老师要把学生当“人”看。因为学生是主体的人,有他自己的独立人格,有他自己的主体意识,要相信他们,尊重他们。还要看到我们的学生毕竟是孩子,有其惰性,有其贪玩、好动、爱

胡思乱想的天性。而学生的成长不应以失去童心为代价。因此,我们不能对学生的幻想采取简单、粗暴的禁止、压制的办法,应多一点同情心,多一点理解,给孩子一定的心理自由。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应该尊重这种个性差异,提倡和尊重多元化。

我们还应该认识到,中学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成长阶段,青春期本身包含“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事业的向往和想象,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关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由此贯穿了锐意激情的生命活力,坚强的意志力,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永不满足于现状的批判创造精神”即著名教授钱理群先生说的“青春精神”——“独立、自由、批判、创造”。而这些,恰恰是人文精神的具体内容,而又是为传统文化所忽视的。

4、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语文教育中师生双方都是作为真实的完整的人,基于平等的人格相遇,为了共同的教学目标而对话。这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民主对话的师生关系,体现了语文教育对人文精神的终极要求。在对话中,师生双方的情感与理性、直觉与感觉、思想与行动、经验和知识等都真实地展现在对方面前,从而获得精神的沟通和经验的共享。师生之间的“授——受”关系,转换成平等的探讨、对话、交流关系。在对话中,师生对文本进行开放性解读和阐释,使各种不同的思想在解读交流中相遇,经过激烈的冲突、互渗的理解、彼此的包容、积极的接纳,把平面化的符号性文本,还原成立体多维的精神架构,使之释放出蕴含其中的人文精神。师生因此而体验到自我存在与发展的生命意义。

5、鼓励伸延,拓宽人文空间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要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还需要课内外结合,因为语文课的时间和空间毕竟有限。语文老师可以跟其他科目老师联手,开一些文学、书画、音乐欣赏和历史知识课的讲座。尽量找到语文知识和其他人文学科的交汇点,使学生融会贯通。课堂内外,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演说、辩论、采访、参观、评论等方面的锻炼,他们便会在喜欢的活动中提高人文素养。

总之,语文教学的过程,不仅是语言能力训练和提高的过程,更是文化教化,精神成长,个性形成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

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人文色彩 篇2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学生学科知识的获取, 以及思维能力的形成十分重要。在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许多作品对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与个人品质形成有积极意义。语文教学内容包含特定社会时期的鲜明人物、不同时代的社会风俗及不同区域的风土人情,是社会的缩影。利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指向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是当代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

一、利用文化背景,增强阅读教学的人文性

每一部文学作品的产生都会受到特定社会背景的影响。文学作品中蕴含很多内容, 社会大环境与历史背景对作品的思想倾向有着重要影响。在特定的写作背景下,作者将自己的个人经历或者所见所感记录下来,使作品具有个性与特点。在进行文学作品阅读时,我们不仅要关注文本本身,还要对文本背后的内涵进行挖掘,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利用文化背景增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人文性, 是明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人文精神指向的重要方法[1]。

如讲解鲁迅先生的著作《孔乙己》的时候,教师要对作品产生时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阅读的同时对文章内容有更深入的思考。周先生生活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当时社会,封建思想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极大影响,人们渴望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却久久不能成功。文章中有一个咸亨酒店,这其实是社会的浓缩,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酒店名对社会背景进行思考。其次,文章是周先生从自身角度出发而写的,一切都是“我”的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作者视角与自己视角对当时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在这样的阅读学习活动中,学生认识到阅读活动不仅是对文字的浏览,而且是对文字的思考。学生会学会对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分析, 了解文章背后蕴含的人文知识,找到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指向,促进个人阅读能力与思想水平的提高。

二、利用人物形象,增强阅读教学的人文性

人物形象是大多数文学作品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 在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 许多作品都具有一个或者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对这些人物形象进行有效分析,发现人物身上的人文精神指向,有利于学生提高人文素质。在许多著名作品中,作者通过丰富的人物形象塑造,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使个人精神找到寄托。

如学习《木兰诗》时,教师可以对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让学生利用对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找到人物形象身上积极的精神状态, 引导学生发掘人物形象中的人文精神指向。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对花木兰进行评价。教师可以利用相关视频,让学生更真实地了解花木兰的周边故事。学生对于花木兰的每一次积极评价,都是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学习的过程。一些学生认为花木兰很勇敢, 那么学生就会将勇敢作为一个积极品质进行培养。一些学生认为花木兰有些莽撞,那么学生就会学会理智。因此,利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培养形象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十分有效的。

三、利用主题思想,增强阅读教学的人文性

主题思想是文学作品的中心,利用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让学生感受阅读学习的人文性,使学生的阅读思维得到完善,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有许多诗歌与小说,这些作品虽然篇幅不长且情节明了,但其中心思想的积极意义是不可磨灭的。教学中,教师要利用阅读文章的中心思想,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进行正确引导[2,3]。

如引导学 生对四大 名著中的 《西游记》进 行阅读时 ,教师可以利用文章中的丰富人物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发现文章的中 心思想 ,了解文章 中的积极 思想元素 。唐僧在 取经路上有 过几次过 于迂腐的 想法 ,对于孙悟 空的误解 等故事情节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良好实例。让学生从作 品的中心 思想出发 , 对文章内 容进行正 面与反面 分析 ,有利于学 生阅读深 度的加深 与阅读能 力的提高 。因此 ,教师要重视 主题思想 的重要作 用 ,明确文章 主题中的 人文精神指向。

结语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初中学生语文学习思维的形成及人文品质的提高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在初中阅读学习中,教师要利用阅读内容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找到正确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初中语文教学中的

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人文色彩 篇3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语文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时代赋予语文教学新的任务: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是最有人文精神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把握好“文与道”、“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的关系,就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人文素养。本文试从人文素养本身与时代需要入手,探讨语文阅读教学与培养人文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和实践措施。

【关键词】人文素养,阅读教学。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表明:新一轮课改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要大力加强人文教育。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是语文课程重要的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语文教学的首要地位,认为它是现代社会一代新人的必备条件。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多种途径,阅读是其中一种重要的途径。

一、阅读教学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的重要性。

人文素养是指社会中的人建立在人文科学知识之上,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吸纳、受人类优秀文化熏陶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人文精神的目标就是提高人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就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因此,阅读教学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优势,加强对学生的思想熏陶,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语文阅读教学涵育人文精神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领悟中国语言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民族感情和民族道德关怀,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开掘中国语言的人文价值,注重领悟作品本身包含的情感因素和文化内涵。新教材注重选取新文、美文,大大吸引了学生阅读兴趣。如教育学生“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忆读书》,引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的《我的老师》,培养学生提出新奇见解、大胆想象的《如果人类也有尾巴》,以及《美猴王》、《犟龟》、《山中避雨》《骆驼寻宝记》等。这些文章文质兼美,生动有趣,贴近生活,教益丰厚,且题材广泛,社会风尚、校园文化、家庭琐事、科技生活无不反映。体裁多样,散文、诗歌、小说、童话、科幻故事尽收眼底。时代性强了,可读性强了,与学生实际生活近了,因而大大提高了阅读兴趣。为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情操,为其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文本资源。语文阅读教学成为品格激励的最佳契机。如读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白求恩同志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等就会得到高尚的人生价值观、道德观教育。在我们解析这些范例,训练学生阅读的时候,还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努力把模范人物的品格移植到自己身上,借助教材中得天独厚的育人因素,优化学生的人格结构。通过课程中人物形象、生动的事例,使学生受到熏陶,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2)着力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孕育出了魅力无穷的灿烂文化。汉语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从形式到表达都充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所以,语文阅读教学应充分挖掘汉语所渗透、蕴含的人文精神和审美因素。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篇目都是经过历史的积淀的名言、名篇,例如:倡导诚信的《期行》《蔡勉旃坚还亡友财》,鼓励学习、质疑精神的《孙权劝学》《戴震难师》,倡导廉洁公正的《四知》《私心》等,通过对这些篇目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管中窥豹,学习到中华文化中最经典、最精彩的部分,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为学生能够主动涉猎相关知识打下基础,为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一代传承、发扬,打下坚实基础。

(3)注意引导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收人类文化营养。

当今的中学生,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信息能够更迅速直接地进入我们的大门,这必然带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世界各种文化的大碰撞和大交融。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敞开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吸收人类优秀的文化营养,正确地捕捉、鉴别、筛选、消化和利用。如通过阅读《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第一千个球》《山米与白鹤》《清卫与葫芦》等外国名人名作,有助于学生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培养他们的全球性文化视野和吸纳人类有益文化的态度与意识。引导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关注国内外文化的变革和发展。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我在教学中主要抓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把语文训练和人文素质教育统一起来。

在语文教学中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度”始终置于教学的中心地位。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将语文训练和人文素养统一起来。

二、挖掘课程资源丰富的人文内涵,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语文课程中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作品,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这也是人们常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完全正常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头脑,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他自己的看法。这样得来的任何一项知识,自己解决的任何一个问题,都是他自己通过复杂的心智和意志活动所得,当然也就永远归他所有。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避免简单地追求“同一”,避免“千人一面”的现象。要深入挖掘课程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使阅读教学亮丽起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

三、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积极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的主阵地,一堂真正的阅读课,必须充满浓厚的人文教育氛围。我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在实践中探索出“准备工作——布置前置性作业——小组合作讨论——教师点拨——测试反馈——小结反思——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的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提升了素质。我在阅读教学中还探索出“学生自能制定阅读目标”的方法,即引导学生根据课文自身提供的条件(如课前的单元说明、思考与练习、注释等),自主设计阅读目标,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对教材的处理,我还根据各种文体的不同特点,认真分析,总结出相应的教学规律。比如,说明文主要是让学生探究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适宜自觉地探究学习。议论文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探究文章表达的观点,学习表述观点的方法。而散文和小说,教学的重点就放在提高学生基本的语文能力的同时,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等人文素质上来。我要求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强调自我思考和探索事物,要学生亲自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结论和规律,成为一个发现者。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智慧火花,培养了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我还重视引导学生背诵一些必须背诵的篇章和段落,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注重语感的培养,为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打下精神的底子。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湖北教育出版社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范文 篇4

陈余生

摘要: 阅读是一项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究其语文的概义是变成了文字的语言,其基石仍然是语言,这样就凸显了读的重要性。兼阅兼读,会阅会读,则是学生语文能力方面一项主要的能力之一,是学习、吸收知识必须具备的不可缺少能力,也是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不仅是学好语文的基础,而且对其它学科的学习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的基础积累,引导学生的语言探究,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是重要的阅读教学的手段。这不仅能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写作水平,培养个人素养,陶冶思想情操。

关键词:阅读教学 阅读兴趣 情感体验 语言探究 阅读思维

阅读教学课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它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与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而假如要领会阅读文本当中所展示的思想内涵和魅力,就必须不断的、反复的阅读。高效活跃的阅读教学课堂,一定会对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产生极大的影响,若恒久坚持,学生综合语文素养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很大提高。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给语文阅读课堂赋予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自主、人文、活跃、开放成为阅读课堂的新要素。打破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坚冰,千帆竞发,这无疑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大进步。

但是,热闹的语文课堂的背后也有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否则阅读课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发挥不了它在语文教学中应有的作用。那么,在新课改理念下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一些精美的导语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求知欲望。但是激趣只是开始,初中生的身心特点表现在课堂上就是注意力很难持久。因而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要努力使学生保持激昂的情绪,其重要的方法就是采用多种阅读教学手段。例如,教师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亲切幽默,适当辅之以动作;教师要多鼓励,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教师多采用变式教学,提高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手段(如多媒体)要的丰富性。所以,教师对于课堂节奏和情绪的调控能力,是让学生在亢奋状态下完成阅读任务的关键。

二、指导学生的层次阅读。默读,思考文章里所蕴含的耐人寻味的道理;朗读,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和语言文字的优美;熟读,反复咏诵,顺藤摸瓜,于细微处深化文本,通过文字本身去鉴赏、理解、体悟、发现和创见,让心灵在一个跳动的文字里自由地飞翔;品读,体悟文章里所蕴含的哲理和灵性,积累优美的语言文字,将文章里积淀的修养、思想、观念内化为自身的素质。

三、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的引导对象细化为学生的全部情感,只有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真正参与其中,研读文本,体悟作家的情感思想。学生阅读学习的最佳状态就是与作者情感跳动的节律相合,在精神世界里与作者进行心灵上乃至灵魂上的对话,即我们常说的情感共鸣。如学生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时,让学生通过模拟双耳失聪,体会其中的不便,进而联系音乐与听力的紧密关系了解贝多芬的心境,全程使用伤感的音乐,关注文章重读。最终就可以使得学生与贝多芬的感触距离缩短,更好地体会到作者文字之间蕴含的感情。

四、重视学生的基础积累。“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语文教育一线的老师们已经达成“学习语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的共识。如若没有一定的积累,谈深层次的阅读无疑是天方夜谭。所以,教师如果计划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培养就必须关注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储备,这包含着精彩语句的积累也囊括了文学常识等内容。

五、引导学生的语言探究。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工具性又是人文性的基础。因此阅读教学在强调人文的同时必须更多地强调语言的探究。语言探究并不是简单地停留在是什么和为什么之上,而是让学生探讨内容是用什么语言表达的,为什么用这种语言表达,使用了这种语言产生什么表达效果。如学生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学生很轻易地知道前半部分描写的是鲁迅在百草园中的快乐生活,接着教师引导探讨:这些描写语言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学生通过探讨发现这段语言的相关信息。笔者相信长期这样坚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一定会不断的提高。

六、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在每篇课文学完以后,要向同学们推荐一些与内容相关的文章和阅读材料,以达到巩固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另外,向同学推荐一些经典名著,使学生汲取文化中的精华,人类的高深智慧,体味恒久的生命力。学生们阅读这些经典,不仅增强了对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的了解,增强对语文学习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而且还对健全学生的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为自己的人生确立正确的方向。《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所以,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实现“拓展性阅读中的拓展迁移”,是当下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只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使得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之中,张扬学生个性。在快乐中,让他们领悟到学习的方法,最终走进语文学习的理想之境。

参考文献:

1、《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与学科教学----初中语文》 伊满香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4月;

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人文色彩 篇5

舒城县XX中学 XXX 二○一五年 七月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体验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绝大多数教师的共识。北大的钱理群教授曾说:‚文学的教育,有时声音极其重要,这声音是对生命的的一种触动。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所以,读,让学生感动,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钱教授所说的读,就是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注重朗读文本的审美体验,就是我们追寻的美读,它的确是阅读教学之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7-9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求共15条,笔者以为,关键是下列几条:第4条,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第8条,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第11条尤其提及到古代诗词教学的要求,即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由上述课程目标不难看出,语文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与文学作品进行心灵对话、理解沟通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这些目标的实现与美读是分不开的。

叶圣陶曾经提出:‚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读

文字所蕴含的感情。

美读能强化语感,还在于吟、咏、唱、诵等美读形式本身就涵盖语感的一切内容。记得刘国正先生回忆他的语文老师善于用吟诵的方法时说,先生很少讲,但‚喜欢吟咏,吟到得意处,音节铿锵、声震瓦屋。我也跟着吟咏,跟着铿锵,许多诗篇的妙,是在跟着吟咏中体会到的。‛可见,只要反复诵读,就能体会出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就能让学生真正感到文章的起承转合、气象万千,就能让学生真正从感性上、从直觉上、从整体上去认识、占有、体验语文材料。如:诵读《春》的‚春草图‛时,‚偷偷地‛要轻读,这样才能表现出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又如:吟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要让学生反复地读,要读出一个壮阔雄奇、玉砌银妆的冰雪世界,读出一代伟人纵横千里、壮志凌云的意兴,从而感悟‚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威武雄壮的宣言的深层含义。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美文,如《与朱元思书》、《陋室铭》、《爱莲说》、《岳阳楼记》等等名篇佳作,这些佳作,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美读,直至背诵,烂熟于心,语言的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美感才能更好地奔涌而来,学生才能更好地形成语感。

二、美读增强理解,扩阅读教学之内核

言为心声,美读不是单向输入,而是心灵的对话和交融。阅读教学的内容是否厚重,程度如何直接取决于学生与作品、作者的心灵的沟通、理解程度。

文章的风格各不相同,教师要让学生深入揣摩每一篇的‚个中滋

由文本世界进入作者世界,达到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审美境界。美读就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吟诵课文,读者如文章中的人物,文章‚如出我心‛,文句‚如出我口‛。读着读着,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对文章的理解就会增进一层感受。

三、美读提高审美情趣,添阅读教学之神韵

新课标特别强调,古代诗词教学要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而古代诗词中的声韵和谐、色彩斑斓、语言凝练、理趣奥妙全靠美读来挖掘。

诗歌,讲押韵,富有节奏,读来琅琅上口,韵味无穷,具有声韵和谐的音乐美。要体会到诗歌的音乐美,必须反复地朗读,这样,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才能激起人们的情感,给人以音乐美的享受。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此诗讲究押韵,平仄相对,音调和谐,琅琅上口,具有强烈的节奏美和音律美。

古诗词中许多描写极富绘画的美感,我们只有细细美读,借助丰富的想象来补充或描绘画面的内容或色彩,才能受到美的感染,获得美的熏陶。如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一位女子独坐楼上,盼望所爱的人归来,望眼欲穿,而太阳落山,思念的人儿不见踪影,水脉脉,思悠悠,面对江水斜阳,更是愁断心肠。多么凄美的一幅画,在画中,我们能体会到孙女子对亲人思念的款款深情。

用词准确、生动,语言凝练、含蓄是诗歌语言的特色。在学习诗

于我国的造词原则,如‚快乐‛、‚快活‛、‚欢快‛、‚愉快‛等等。

谈初中语文课内阅读教学 篇6

● 孙永贵

一、阅读现状

1.重架空分析,轻有机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有的教师硬是把思想内容和表达思想内容的语言分割成“两张皮”,常常是重视思想内容这张“皮”,而抛开或忽略了语言这张“皮”,结果造成了内容和形式的脱节,成了架空分析。重教师讲 轻学生练 有的阅读课,只要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灌输,没有师生间的双向交流,只有教师的讲,没有学生的练,这样的阅读,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厌倦,懈怠,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剥夺,主观能动性被扼杀。

2.重公式化模式,轻多样性。有的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几乎走的是同一条道路,开始是介绍时代背景、注音、解词、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等程序,这种模式化的阅读教学思路,往往使学生昏昏欲睡。

3.重肢解课文,轻整体阅读。在阅读教学中,过分强调对字、词、句、段的分析,而忽略了对整篇文章的整体分析,结果把一篇完整的课文,分析得零零乱乱,抓不住文章的上下联系和整体脉络。

4.重肤浅分析,轻深沉理解思考。有的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芝麻绿豆鸡毛蒜皮的问题提了一大堆,整个阅读一问到底。有些问题一出口,学生对答如流,用不着思考只要顺着课文往下念,直至连念都不用念,只是回答“是”或“不是”就可以了,而对文章的深层含义却缺乏理解和思考,使学生只能理解文章的皮毛,学不到真东西。

5.重空泛议论,轻自读理解。讲解议论文时教师注重空泛议论,大谈什么“孔乙己之死”、‘如果我是老师“等,不注重学生的自读理解,缺乏对学生阅读课文的方法指导。

6.重逐段分析讲解,轻巧妙设计。由于长期受传统阅读教学法的影响,不少教师经常采用逐段分析理解的方法进行阅读教学,其结果容易产生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的弊端,使学生丧失阅读的兴趣;而忽略了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一些能带动全文、学生饶有兴趣的问题,使学生产生阅读兴趣,从而提高阅读水平的作法。

二、阅读现状产生原因

1.对待施教对象,认为学生低能。持这种观念的人认为教师总比学生高明得多,学生只有经过教师的讲述才能理解课文。因此对学生总是这也不信任,那也不放心。不但讲解课文直讲得唇干舌燥,就是自读课文也讲得不厌其烦。这实在是过低估计了学生。作为教师,要教好学生,首先要了解、熟知学生。山东著名特级教师董衡在《难忘三节课》一文中说:“(这些十二三岁的学生),记忆力强,思想敏捷,活跃,好发问,好讨论,喜观察,善模仿,求知欲强。„„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要善于启迪其智慧,活跃其思维,培养其良好的习惯,启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他们就会越学越聪明,创造力就会得到培养和发展。”许多本来很活泼聪明的学生却越教越笨的事实,不难看出,低估了学生,教不得法,满足不了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势必抑制学生智力的发展。

2.对待教学目标,追求讲深解透。认为讲读课文有别于自读课文,教学要求自然高得多,要体现“讲”的特点,通过“讲”让学生理解得越深越透才越好,即所谓“挖掘要深”,“分析要透”。受此观念支配,讲起来就很难收场。一篇课文,字词句章、语修逻文、思想内容、写作方法、风格技巧,本就包罗万象,加之有的教师总喜欢挖掘所谓“微言大意”,因此课文的内容越讲越多,过重地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实际上,课堂教学,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对讲课文内容精心取舍、突出重点、合理安排,做到适量、适度,才会使学生学习得更好。

3.对待教参资料,抱“本本主义”。有的教师认为教学参考书上的分析、阐释、解答,都已成定论,是考试拟题的依据和试题的标准答案。若不将这些内容详加讲述,学生就不可能准确地理解课文,考试也不会取得好成绩。这种对教参抱“本本主义”的态度,是如今“讲风太甚”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如何看待和使用教参,确有研究的必要。我们认为,“教参”只是配合教材的辅导用书,只能参考,不能照本宣科。教参的内容不全适用于每一个教师,教师只能利用教参的有用价值,努力挖掘自己的教学潜力,进行创造性劳动,立足教材,即着眼于书中的知识点,更重要知识的运用。机械地搬抄教参并要

求学生为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结果不仅使语文课堂变成教师的讲堂,而且过重地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因此,教师不要把教参的作用看得过重、过死,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树立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应对策略

1.增强育人意识。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特别要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发挥教材内在的德育功能。教书和育人是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语文教师必须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优化育人环境和育人手段。

2.更新教学思想。这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首先必须端正教学思想,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唯考是从的非正常局面。其次,必须目中有人,阅读教学必须要发现人的价值和潜能,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多实践。陶冶情操,丰富知识,发展智能,应从学生着眼,从课本着手,创造适宜的条件让学生去实践。阅读教学要发展人的个性,既发展他们的体力,又培养他们的心理能量,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使之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再次,必须树立未来意识,阅读教学既要沟通字词句篇与语修逻文的关系,又要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更要为未来着想,使“教文”为“育人”服务。

3.改进阅读教学方法。针对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必须从整体出发,改进阅读教学方法。反对注入式,提倡启发式。这是阅读教学方法改革的根本任务。启发式的要点在于,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选用各种适当的方式、方法,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把精力集中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这里关键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培养能力。启发式当然要设疑解惑;而且这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但决不等于满堂问或满堂练,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要提高启发质量,改善启发形式,讲求启发效果。

4.加强阅读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归根结底在于教师的质量。只有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阅读教学的不良状况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观。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有计划地采取集中训练与自练,进行常规教学管理和开展教研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基本功的训练。这种训练,不是短期行为,要贯彻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5.重整体把握,轻过细分析。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整体性强。我们评论一堂语文课是从整体性着眼,我们评估一个学生的语文水平也是从整体上进行,语文教学更应从整体上把握。

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就是一个整体,因而,我们从研究教材到准备教案,到实施教案,再到课后练习,都要围绕这篇文章进行通盘考虑。读写听说能力的训练,字词句章的分析,主题思想的归纳,写作风格的提炼,都要结合课文的整体进行。

然而,当前语文教学中大量存在着把完整的课文讲得支离破碎的现象,不少教师过于看重课文的过细分析、分析细到某个句子,某个词,乃至于某个字的含义,于是乎学生把这些分析视作经典而大记特记,因为接下来的考试这些就是“标准答案”。而对这些内容在文章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则茫然无知,语文课所特有的韵味,在这过筛式的分析中变得味同嚼蜡,长期下去,语文课的兴趣则宕然无存。因此,我们认为,语文课的阅读教学,要减少过细的分析,注重课文的整体把握,让学生在语文课阅读中得到多方面的训练,学到多方面的知识。

6.重诵读训练,轻题海战术。诵读是语文教学的传统。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可如今语文教学中的诵读训练不见了,不仅教师不范读,学生更没有读的机会,而变成了课内讲析满堂灌,课后做题大量练,使学生对课文缺少感性认识,相当多的学生学习一篇课文连一遍都没读上,这怎能学好语文呢?要学好语文,对课文的理解首先来自于对课文的感性认识,获得感性认识的最佳方法就是诵读。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自己对语文的理解运用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加强对学生的诵读训练,抛弃题海战术,必要的练习是应当做的,但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在诵读基础上的自我理解能力。

7.重形象塑造,轻词句的诠注。这里的形象塑造是指对课文形象材料的再塑造。形象思维是一种不离形象的思维方式,其特点是通过类比、想象、联想等方法进行思维活动。对形象思维语文老师很熟悉,没有了形象思维,语文的教与学也就失去了灵魂。但目前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却忽视或丢弃了这种思维方式,而热衷于诠注式的讲解课文中词句意义,一词一义,一词多义,似乎对语文讲得深,讲得透,只有这种诠注词语的方法。然而,这种查字典的方式对语文教学是不适宜的,应当说,这是一种文字游戏,实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误区。

8.重个性特点,轻教参意识。所谓个性特点是指语文教师上课要有自己的风格。这种风格应是个人知识水平,对教材的研究程度,教学方法的使用,驾驭课堂的能力及自身素质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体现。

语文课不像理科课容易上,语文教师必须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借助适当的教学方法,采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有时可通过体态、眼神、手势等非语言手段,极力引导学生参与对课文的分析,最终把教师对课文的理解转化为学生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对知识的掌握。

正如每篇文章都有写作特点一样,语文教师也应有自己的讲课特点,没有个性特点的课是不能吸引学生的。但是,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真正有特点的人不多。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受教参影响最大。由于《教参》对课文分析非常精细,且面面俱到,教学过程、课时分配、问题设计、板书设计齐全,于是相当多的教师再也不认真备课,更不认真钻研教材,拿了教参直接上讲台,这样不仅无法形成自己的风格,而且在某些方面还可能退化。我们认为,语文教师要信教参而不能用教参代替自己的教案。教者应在不脱离《大纲》前提下,借助教参指导,通过自己对语文的钻研,写出符合自己特点及学生实际的教案,这样课才上得得心应手。我们教师要重视培养自己教学上的个性特点,切实减轻自己对教参的依赖意识,语文教学这块园地才能百花齐放,硕果累累。

9.确定阶段学习目标,精心安排教学内容。系统论指出:认识一个事物,首先应着眼整体,然后再考虑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各部分与整体间的关系。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授课前要认真地研究教材体系,确定好阶段学习目标,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学有目标,本有方向,做到心中有数,从而产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做到学得主动积极。与此同时,精心安排好教学内容,尽量挤干水分,努力把内容落到实处,读练结合,重点突出,真正做到一课一得,使学生学得具体、学得实在。以实用引发兴趣。

10.采用新鲜活泼的教法,培养学生的兴趣。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需要,这样教学法就会发出高度有效的作用”。为此,我们在授课时,必须力求避免使用那种包教百课的平推式肢解法,采用新鲜活泼、比较实用的教法。力求课堂上幽默、有笑声、有沉思、有条理,生动活泼,趣贯满堂。以有趣引兴趣。

11.结合学生实际,授之以渔。我们知道,授之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传授方法,慢慢地学会用“渔”捕到“鱼”,使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

12.及时反馈评估。及时做好反馈评估工作,使学生时时看到自己的进步,以表扬为主,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13.开拓联想,适时点拨。刘国正先生说:“语文教学要求活。怎样才算得活呢?教学活动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感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是我教你学,也不是我启你发,而是教与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做到融洽的交流。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也推着教师走,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双方都欲罢不能,其乐融融。”语文课要求活,只有把课教活了,才有语文课的高效率。为了把课教活,教者就必须注意在教学中开拓联想,时时点拨。开拓性的想象,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而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14.吃透教材,挖掘新意。教材本身就是有无穷的魅力,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决不被教学参考书所束缚,而应该认真研究教材,钻研教材表面不易发现的隐情隐义,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就能使学生在阅读中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人文色彩 篇7

一、创设良好氛围, 在环境中感受美

语文学科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学科, 更是培养情感的学科。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只有这样, 才能够让学生受到审美教育。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在教学中, 我总是努力创造一个美的环境与氛围, 让学生在体验美的同时, 情感可以激动起来。在教学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 我先打开多媒体, 让王菲那把飘逸、空灵、虚幻的声音伴随着迷幻的音乐缓缓流出, 画面上出现苏轼在“皎皎空中孤月轮”中惆怅、低头吟唱的情景……歌词当然就是课文的内容。之前, 有不少学生曾听过这首歌。我放的时候, 有的学生禁不住轻轻地吟唱起来。放完后, 我问:“王菲的歌好听吗?”“好听。”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歌词的意境美吗?谁能把感受到的说出来?”学生们一下子活跃起来, 争着发言。对他们的回答, 我一一给予肯定, 又简介了诗歌的背景, 然后再一次播放歌曲, 让学生体会苏轼在当时的感情与宽阔的胸怀, 并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进行点评。学生在讲述时不自觉地形成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体验。有学生在讲到“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时, 讲到自己父母在外面做生意, 长期难以感受到关怀的事实, 讲到动情处, 甚至流下眼泪来……通过创造环境, 强化了他们的感受和体验。这样, 一堂课下来, 很多学生都可以当堂背诵。在教师所营造的特殊氛围里, 学生们体验到作者沉郁而又宽广的美, 情感世界受到强烈的震撼, 从而达到了美育与教育的统一。

二、反复朗读, 在读中发现美

在阅读的过程和方法方面,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 朗读要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 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俗话说:“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朗读除了可以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外, 还可以获得到美的感受, 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三分诗, 七分读”是我国古代就有的说法, 也就是说情感教育应寓于朗读训练中。朗读是以声音传达视觉信息的活动过程, 而声音本身也是一种情感、一种形象。加里宁曾经说过:“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捕捉住一切细微的事情。”文章的多种风格, 决定了多种风格的朗读。朗读的语调、声音或高亢或沉缓, 或激昂或悲伤。它不是小和尚念经, 有口无心, 而是要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恰到好处的音量、情感, 可以展示和延伸了作品的形象、作品的画面。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 学生会更快地进入作品的意境中、作者的心灵里, 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喜怒哀乐, 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朗读, 又分教师范读和学生自己朗读。像一些难度较大的、较难把握的课文, 宜先听录音范读, 如《黄河颂》。因为作品距离学生的时代较远, 学生并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 让他们一下子体会黄河的磅礴气势及其背后的含义是较难的。这时, 听录音的范读就更重要了。再者是教师的范读。试想当教师面带笑容、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 那悦耳动听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逼真传神的动作, 能不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情感, 能不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吗?

三、分析好词佳句, 在分析中发现美

优秀的文学作品除了布局精巧外, 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有令人值得学习、仿效的好词佳句。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 才使文章更加熠熠生辉, 使后人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感染, 得到美的享受。

近年来, 很多语文教育家都在强调语文的整体性阅读, 它主要是从纵向和横向去考虑的, 纵向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将小学、初中、高中各册所涉及的语文知识及各阶段必须培养的能力作纵向联系, 使文中成为一个相对有机的整体;横向是指从语文内部读、写、听、说能力的整体性角度考虑。但是在强调整体性原则的时候, 笔者认为更不能轻视对字、词、句、语法、修辞、逻辑的理解训练, 因为整体性的把握正是建立在它们的基础上。尤其是我们初中的语文教学, 学生刚从小学那种懵懂的学习中升上另一个阶段。骤然面对那些长的文章, 很容易产生不求甚解的结果。如初一的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在小学阶段, 他们有可能一节课时间还未很好地阅读课文, 如果只强调整体性教学, 学生可能只是如水过鸭背, 只掌握一些皮毛。事实上也是如此。我们学校高中部的教师第一年教初中, 无论他在高中是多么优秀的语文教师, 都难免要碰壁的。学生对文本的掌握和考试成绩都不甚理想, 从中考的角度看词、句、语、修辞这些还是有一定的比例。没有这些作为语文阅读教育的坚强后盾, 也就谈不上提高整体的阅读水平。分析好问佳句, 要从以下的方面着手。

1. 理解重点词句, 把握文章结构

在阅读中, 理解重点语句是阅读的主要方法。理解词语的含义, 分析词语的使用好处, 理解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把握句子包含的感情等都是教师要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

如在讲授朱自清的《春》时, 春草图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内容。在春草图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绿绿的”这句, “钻”字表现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抓住了这个“钻”字就抓住了春草的特点, 整副春草图就很好理解了。同样, 在鲁迅先生脍炙人口的名篇《藤野先生》中, 首句便是“东京无非是这样”, “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 表现了作者失望的感情, “这样”指“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行”。把握住这句话, 鲁迅先生的离开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分离才顺理成章;把握住了这句话, 同时也就初步理解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情感。

2.筛选整合信息, 概括内容要点

能够筛选整合信息, 具备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虽然近来中考强调淡化文体, 但无可否认记叙文阅读能力仍是阅读训练的基本要求。在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中, 记叙文仍是学生写作的首选, 中考也仍是以记叙文的写作为主。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能概括文章要点、概括全文中心、概括作者写作意图、概括人物形象等能力。在阅读中要教会学生进行有目的的筛选, 如通过文章开头和结尾的重点句去把握中心, 通过分析人物描写方法去概括人物形象。如八年级语文下册的《送东阳马生序》中, 生僻字多, 学生难理解的句子多, 但似乎句句又都与中心有关, 这是要教会学生选择, 筛选全文最后一句“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这便是全文的文眼。在《列夫·托尔斯泰》这篇学生看来冗长、枯燥的课文中, 紧扣住作者对托尔斯泰眼睛生动、形象描写的句子, 列夫·托尔斯泰的形象便可由平面变立体、抽象变形象了, 全文的主旨自然可归纳出来。

3.揣摩写作特点, 品味文章语言

揣摩写作特点, 一般是从文章的记叙顺序、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等入手;而品味文章语言则主要从修辞、语言风格等入手。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 围绕着阿长, 作者起码写了六七件事, 但买《山海经》一事花费笔墨最多, 而其他事情有时甚至只是几笔掠过。为什么这样安排呢?因为作者着力表现的是阿长对“我”的真诚关心以及乐于助人的品格。而对文章的语言品味是学生在阅读中较难掌握的内容:语言的通顺, 语体的选择, 句式的运用, 比喻、拟人等的分析。如《故乡》中“杨二嫂像一个细脚伶仃的圆规”这个通俗而又恰如其分的比喻, 相信学生学过后基本不会忘记。纪伯伦的《雨之歌》就把语言的美体现得完美无瑕, 通篇的拟人、赏心悦目的比喻, 透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雅词、雅句的运用令学生仿佛置身在文学的天国。“我用纤细的手指敲击着人家的窗户”“我吻着花儿的芳唇。拥抱着花草树木……”无一不把雨的多情、敏感表现出来, 读后掩卷仍回味无穷。

4.深入体验感悟, 延伸拓展探究

这是阅读中最难的部分, 尤其是对缺乏人生经验和生活体验的初中生来说。感悟是阅读中较高的境界, 学生不易达到, 但一旦达到, 学生的阅读能力会上一个层次。在阅读中要鼓励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 大胆想象, 细心品味、体会, 合情推理, 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比较和整合。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一般情况, 从初一开始培养, 初二下学期乃至初三才会初见成效。

在教学中, 一开始我会以点拨为主, 一段时间后, 我会要求学生自己在一段话中找并作出分析, 只要他们言之成理, 我都会给予肯定与赞扬。正是通过了对这些好词佳句的分析, 学生才会更好感受美, 提高审美的能力。

当然, 无论任何的阅读方法, 我们能感悟到的始终都是作者的那种人文关怀、人生的定位和作品的美感。这些美文会一次次打动我们学生的心灵, 启迪我们学生的心智, 教会我们如何面对人生、面对生活。

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只有会读、读好, 才能够会写、写好, 两者是相得益彰, 相辅相成的。阅读与写作是人生的最重要技能之一, 也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的人的素质体现之一。阅读可以促进写作, 写作也反过来促进学生更多的阅读。“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阅读正是写作最重要的源头。

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人文色彩 篇8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渗透;人文关怀

G633.3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指望审美情感会自发地形成。必须进行目标明确的工作来培养学生的情感。”语文教学以人为本,在阅读中渗透人文精神,是历史的传承,时代的使命,教育的呼唤,也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一、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最好的人文关怀

(一)尊重独立的个体,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2l世纪的教育是关爱学生生命发展、弘扬学生灵性的教育。课堂教学应当为学生创设放飞翅膀的机会。《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语文课本编排的内容是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现当代名篇佳作和古代经典之作,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教师在讲课中,应该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大胆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优美散文《匆匆》时,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反复品读、感悟,让学生自己懂得时间的宝贵,增强时间观念。

(二)动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情境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活跃课堂,让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从而向往阅读。

1.运用音乐渲染情境。教师可以精选一些和课文内容、意境、作者情感相一致的乐曲,在教学开始时营造气氛,帮助学生建立情感的共鸣。

2.角色表演展示。教师选用描写人物、动物的课文,通过学生和教师分别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表演,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由入境到入情,逐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表达情感的体验[1]。

3.讲故事。故事能够迅速引起学生到兴趣,从而引发对学习的主动性。例如,我在讲解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时,就以故事的形式导入,在非洲大草原上有一条河,它把一群羚羊分成东西两边。但是东边的羚羊却比西边的奔跑速度和繁殖能力有着明显的差别,原因是东边的羚羊与狼在一起生活,西边则不是。为什么和狼生活在一起的羊群要强一些呢?一个小小的问题,把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充分调动起来,从而反复的朗读品悟孟子课文。

(三)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自读自悟中体验人文关怀

加德纳的多元智慧论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的智力差异。因此,教师在明确学习目标的情况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开学习。例如,“你喜欢读哪段?”“你愿意学哪一段?”“你最喜欢这一段中的哪些句子?”并说说原因,学生的热情就调动起来了,学生就会主动的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来读来悟来思。

例如,特级教师赵志祥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适当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适时抛出问题,引导学生做充分的准备,采用辩论会的形式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优化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2]

二、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加强文本的多元解读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的体验,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空间,扩大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在阅读教学中,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倾听”权和“言说”权,主张“阅读要读”、“阅读是自己读”、“阅读是学生读”,语文教学要让学生直接接触作品,用自己的眼睛去触及、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使学生在阅读中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和情感体验。[3]

因为有独特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有效措施,达成文本的多元解读:一创设情感丰富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激发情感冲动;二采用分角色朗读、分角色表演等形式,引导学生在读悟课文的时候注意与人物作者进行换位体验,感受、理解、升华他人的情感,从而引发情感转化;三引导学生含情朗读,引发情感倾泄,使学生品评角色,体验真情,感受美好,读中促思,让学生入境入情;四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对课文描写的人物形象或意境展开再造想象,从而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意境更丰富,切实提升人文教育。

三、善于发现和挖掘教材及社会生活中的人文资源

几千年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内涵丰富的人文科学经典,对我们思想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到孟子强调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从刘备提出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到周敦颐奉行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这些仍是我们个人修养的准则;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把忧国忧民的人文精神推向了极致;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等,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5]在阅读学习中我们应认真解读语文教材,充分发现和挖掘教材及社会生活中的人文资源,不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倾注人文关怀。

四、在阅读教学中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古人曰:“文以载道”,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语文,其语言文字、文学作品中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语文教学只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材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教,学生就会受到震撼、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

上一篇:学习中成功沟通的案例下一篇:如何有效提高托福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