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2022-11-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名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 并对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进行吸收借鉴, 同时还将时代精神也囊括其中, 集中体现了当前新时期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 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智慧的共同结晶和最终的价值追求。高校最为高等教育阶段的场所, 对于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 应做到“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导之以行”。其中的“晓之以情”与音乐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因此高校应重视通过音乐教育来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培育,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一、在音乐教育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一) 适合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

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创造能力较高是当代大学生的特点, 他们能够较快接受各种新事物, 但是在辨别事物的能力方面还存在不足, 因此便需要高校重视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培育。但是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和大学生的需求, 高校需要采取新式的、生活性强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其中音乐教育便是一个可行的方式, 在大学校园学生用电脑、手机等播放音乐的情景随处可见, 他们接触音乐的时间较长、途径多样, 音乐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因此高校应通过音乐教育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培育。

(二) 增强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

音乐具备审美和娱乐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同时也具备较高的道德价值。高校运用音乐教育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培育,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学生接受音乐教育, 感知和记忆《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等优秀音乐作品, 能够提升认知水平, 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 并将爱国主义践行到自身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三) 创新高校价值观培育方式

大部分高校都只是依靠思想政治课堂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培育, 但是效果并不明显。高校应对价值观培育方式进行创新, 即运用音乐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价值观教育, 提高教育成效。高校通过音乐教育培育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可以使得学生更好地受到感染, 更加愿意接受教育, 进而将其践行。

二、音乐教育的价值观培育功能与机制

(一) 锻炼学生刻苦坚持的品质

音乐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反复练习、较为枯燥的过程, 无论是演唱、奏乐, 或是舞蹈, 都是如此。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 会感受到每次学习和练习都只是产生了微小的量变, 距离产生质变还路途遥远, 这充分验证了“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这一真理。通过音乐教育, 学生对音乐进行反复练习和不断琢磨, 能够对学生刻苦坚持、不轻言放弃的良好品质进行培育,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有利于其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二) 培养学生的创造和想象力

音乐对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得到研究证明的, 斯佩里、呼贝尔、韦塞尔等人通过割袭法得到:选择有益的音乐, 能诱发人的良好情绪;良好情绪能够帮助脑肽物质形成, 进而释放, 对人的记忆力、注意力等都产生积极影响。现代信息技术不断进步, 多媒体也随之发展, 音乐的创作和展示的平台越来越多样且易获得, 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并促使学生音乐梦想的实现。

(三) 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的三观

音乐教育对学生积极向上的三观进行培育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音乐教育能够对学生的情趣进行陶冶, 对学生的欣赏水平进行提高,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情感表达一种重要形式便是音乐, 音乐作品能影响听者的思想和情感, 高校开展音乐教育, 对作品中的情绪、思想、内涵进行分析, 可以对学生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进行培养, 并且使得学生产生强烈的内心力量, 促使德育教育的效果更佳。二是音乐能够对学生的爱国和道德情感进行激发。中国历史悠久, 传统音乐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各种各样的音乐都表现出了人们对祖国秀美河山的热爱, 以及热爱生活、不屈不挠的精神, 学生对这些音乐进行学习, 能受到感染和正面影响, 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

三、在音乐教育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一) 借助传统音乐教育, 培育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 内涵丰厚, 在先秦时期便出现了“一钟双音”技术, 在八千年前就出现了骨笛, 以及后续出现的古琴、昆曲、律吕等, 这些充分显示了我国传统音乐的精髓内涵和卓然造诣。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 应借助传统音乐开展教育, 带领学生感受传统音乐文化, 领略传统音乐的无穷魅力, 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情感, 进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和自豪, 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 注重多元音乐教育, 带领学生感知民族和本土音乐

全球化趋势正在不断加强, 音乐领域也是如此, 呈现多元、层次、个性的特点。基于这一背景, 高校通过音乐教育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培育时, 除了关注严肃、传统、古典音乐外, 还应给予非主流音乐一定关注, 使得学生能够有多元化的音乐学习空间。高校应吸收非主流音乐中积极、向上、健康的部分, 将其融入音乐教育中, 让学生学习演唱方法、演奏技巧、编配方法、表演形式等, 进而通过音乐更好表达自身内心的情感, 抒发对国家民族的热爱之情。此外, 高校注重多元化的音乐教育, 同时更应带领学生感知民族和本土音乐, 将二者有机结合, 以更好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如崔健的《新长征路上》是在革命歌曲《长征路上》的基础上加入了摇滚元素, 使得歌曲更加脍炙人口, 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通过学习对民族和本土音乐进行创新后的非主流音乐, 能够促使学生更加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进而增强其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增强其文化自信。

(三) 借助红色音乐教育, 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通过音乐教育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可以借助红色音乐开展。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红船精神等都是红色音乐的重要资源基础, 让学生对这些音乐进行学习, 能够感受到音乐强大的感染力, 使得学生在高昂的旋律中获得力量。如学生对歌剧《白毛女》进行观看, 能够引导学生感受到当时各方面环境的局限性, 认识到时代发展优越性, 产生共情作用;对《东方红》等红色音乐进行欣赏, 能够使得学生感受到歌曲与实际的贴切, 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拥护党的意识。

四、结束语

高校通过音乐教育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培育是有着重要性和必要性的, 学生易于接受音乐教育这一新的教学方式, 可以更好地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成为新时期的合格青年。

摘要:在社会价值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发挥支配作用的便是核心价值观, 其在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发挥基础作用, 并占据核心地位。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肩负着历史使命和社会使命, 应培育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促使学生更好为国家民族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本文将明确在音乐教育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分析音乐教育的价值观培育功能与机制, 以及探究在音乐教育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关键词:音乐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要性,功能与机制,途径

参考文献

[1] 夏黎春.音乐教育在提升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 2018, 38 (21) :168+170.

[2] 刘冬梅.高校音乐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J].高教学刊, 2018 (20) :157-159.

[3] 庞明波.谈大学专业教育中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才智, 2018 (2) :72.

[4] 樊志清.在音乐教育中如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北方音乐, 2014 (6) :155-156.

上一篇:奇瑞A3发动机不能起动故障诊断排除下一篇: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转移因子胶囊和卤米松乳膏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