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师音乐教学中的可行性

2024-06-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试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师音乐教学中的可行性(精选8篇)

试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师音乐教学中的可行性 篇1

【摘要】随着当前人们对于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重视度,对于教师专业水平也相对关注。尤其是幼师,其处于学生的启蒙阶段,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十分深远。在我国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幼师多是用于引导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没有及时对学生的教学方面产生积极作用,从而限制了幼师的价值。这主要是因为幼师所受到的教育相对常规,缺乏一定的综合性。在目前,人们越加注重幼师的综合素养培养,自然在教学中也相对注重其音乐教学的质量。本文就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师音乐教学中的可行性进行阐述,希望能够为幼师的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幼师;音乐教学;可行性

自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引入中国以来,引起了诸多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该种教学方式注重还原音乐本身,让学生切实参与到音乐的创作之中,并且尝试着表演,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表演能力和学习兴趣。这是传统音乐教学中所不曾具备的内容。尤其是在以往的幼师培养中,其中虽然会包含一部分音?方萄У哪谌荩?但是均相对常规,多是注重提升幼师生的基本音乐素养,忽略了音乐的参与性。这样模式下所培养出来的幼师,无法将对音乐的积极性带至课堂,从而导致实际教学质量较差,难以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针对该种状况,不少学者提出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引入幼师教学之中,故而对其可行性进行研讨。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介绍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由奥尔夫所创建的一种音乐教育体系,该种体系是当前音乐教育中最重要的体系之一。目前该种教学法已经广泛用于世界各国的音乐教学之中,且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绩。其中以中小学和幼儿园应用相对广泛,能够从提高学生参与度的角度,来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从而使得学生更佳注重音乐课堂的开展。但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模式,而是一种教学理念,如果教师本身的解读存在差异,那么在整个运用过程中,就无法保证其效果。因此,当前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为,要想保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群体的运用,就必须要提升幼师对该种教学理念的认知,从而改善其教学方式。因此,每年我国的北京、上海、杭州等地,都会举办奥尔夫师资培训班,从而为一些需要深造的幼师提供培养平台。但是,该种培养模式局限性较强,无法达到对所有教师的理念引导。尤其是,作为幼师培养的教育机构,目前还在沿用传统的教育方式,盲目追求技能培训,忽略了能力的提升。针对该种现象,学者认为应当将奥尔夫音乐教学直接引入幼师培养课堂,从根本上提高幼师的音乐能力与教学素养,让其意识到音乐对于幼儿的作用,以及应当如何培养。自然,对于该种引入的可能性需要加以研究,方可实现应用的有效。

二、幼师生的音乐教学现状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实施可能

在当前的幼儿教育中,音乐往往被作为一种调节剂。教师没有意识到音乐也是学生所需要的素养之一。这使得幼儿音乐教育缺失。同时,很多幼师自身也缺乏专业的音乐素养,自然在引导力上不足。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幼师培养沿用的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盲目地追求幼师生的教学技能,忽略了教学能力与素养的提高。这与我国素质教育背景下所提出的要求明显相悖。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其与素质培养保持高度一致,从而使得在整个运用过程中,能够提升幼师生自身的音乐素养与能力。在其体验到音乐所具备的益处后,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能够更加倾向于兴趣引导。同时,当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已经广泛渗透到我国的各个教育层次之中,这位幼师音乐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自然可行性较高。由此可见,对幼师音乐教学适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仅可能,且必须。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师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措施

(一)以实践为基础,了解学生的状况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实际运用时,教师需要进入到幼儿园,从而了解幼儿的学习能力以及对音乐的看法。并且,结合不同区域背景下,经济文化的差异,对幼儿的智力与能力加以观测。并且以此为基础,制定符合幼儿需求的幼师培养策略。同时筛选出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音乐教学中的需求与内容,并将之形成对应的教材,用于幼师培养。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幼师认识到幼儿对音乐的看法以及其实际的学习能力,从而制定合理的教育策略,进而实施该种教学策略。也就是必须要让幼师了解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必要时,还需要让幼师了解,这样教的作用,方可从根本上改善幼师对幼儿音乐教学的认知。

(二)幼师生需要积极参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实践

当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逐步引入到幼师生培养的课堂之中。部分教师盲目的认知该种教学法,必须要保证每一堂课都设置得十分生动活泼,方可对幼师生产生良好地教学效果。事实上,音乐的本质并不是活泼与生动。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以音乐为基础,加入一些声势训练、节奏训练等,甚至可以加入游戏的环节,总之,需要提升幼师生自身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让其了解到音乐的好处。在具体的教学之中,其才能够将这种感受更好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提高对音乐的兴趣。当然,在趣味的教学之中,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可以得到提升。

四、结束语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作为一种先进的音乐教学理念,其目前被广泛的应用于中小学和幼儿音乐教学之中。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下所培养出来的幼师,其在音乐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上存在缺失,且对于该种教学方式缺乏体验与认知。因此,必须要从转变幼师培养模式的角度上来提升其专业素养与音乐素养。故而,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可行性加以探讨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试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师音乐教学中的可行性 篇2

一、乐理内容与语言的结合

众所周知,乐理教学最关键的元素在于音乐的节奏与节拍。而要让学生掌握音乐的节奏或节拍唯有通过语言教学,所以作为幼师乐理教师,在实际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节奏与语言的结合,使乐理教学变得朗朗上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语言来模仿生活中的声音进而歌曲编配中的典型节奏,还能借助古诗词、儿歌或童谣等相应的节奏类型,来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节奏所包含的韵律以及百变的特点。就以水果为例,教师可通过看图说话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节奏类型,具体的实施策略如下:

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事先为学生说明,将梨子比作X四分音符节奏,将苹果比作XX八分音符节奏,将火龙果比作十六后八的音符节奏型,然后通过看图,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节奏类型。

再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通过编排口诀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简单的音乐符号,不仅能形象化枯燥的乐理知识,还有利于加深学生记忆。如在学习苍南民歌《童诗》时,民歌中便包含着倚音、延长音、波音、连音记号等多种音乐类型。针对这样的乐理类型,教师便可通过编口诀的方式加深学生记忆。如将“倚音记号”编排为:姑娘、姑娘爱打扮,头上总有花鸟攀;音值低、音值短、不跟风来不显眼;“延音记号”则可编排为:小孩生来长得俊,殷桃小嘴大眼睛,生在顶上延歌唱,两音之间音就停;针对“连线记号”可采用如下口诀:波浪弯弯像小桥,长短有致大小全,虽然不能过车马,但有歌声飞过桥。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很容易便掌握了这些记号所代表的内容,其印象也会十分深刻。

二、乐理内容与图画的结合

音乐虽不具备一定的语义性与可视性,然而作为一种线条艺术,只要音乐一响起,人们的脑海中便浮现出相应的线条。因此,老师应该准确把握住这一特点,让原本枯燥生硬的乐理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例如:在进行“音符”的相关内容教学时,若采用传统板书式的教学方式,学生虽能在课堂中牢记乐符的相关知识,在面对习题是却显得不知所措,这是由于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的原因所造成。对此,针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教师可通过使用图案与音符结合的方式,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理解知识,从而探索出音符之间的时值关系。

再例如: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事先为学生说明,采用一个鸡蛋的图片来代表全音符;长出芽的鸡蛋来代表二分音符;长出芽的黑色鸡蛋代表四分音符;长出芽和叶子的鸡蛋则代表八分音符。随后的教学,教师可采用图案搭配童话故事的方式来开展教学,让学生对照教师之前的说明找出图片与音乐知识之间的联系。然后,再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合作完成节拍与小节数的创作节奏组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牢牢掌握乐符的相关知识,探索乐理各大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还更加深刻的记忆其中运用的变化情况。

三、乐理内容与动作的结合

幼师的乐理教学内容中通常会涉及到一些简单的曲式结构,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采取分析谱例或听音乐的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出现接受后便遗忘的现象。然而,采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通过身体动作来表达音乐,其不仅能让学生深入地感受音乐,还能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进而从根本上提升教学效率。

总之,奥尔夫教学法之所以能被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接受,正是因为它充分体现了“民族化”的特点。因此,作为幼师乐理教师,应积极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合理引进课堂,让幼儿更加喜欢音乐,愿意融入音乐世界,全心全意地享受音乐所带来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钱丽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师音乐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2,19:42-44.

[2]季晓丽.探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师音乐教学中的研究[J].新课程(教师版),2013,02.

试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师音乐教学中的可行性 篇3

【关键词】 奥尔夫教学法;视唱练耳;幼师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02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以其“即兴性、综合性、实践性、系统性、诉诸感性、回归人本”等相关教育理念为核心,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观念和方法,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反思目前中职幼师专业的视唱练耳教学,多数教师仍采用传统“唱、听”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在视唱练耳学习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对音乐情感体验,使学生毕业后不能和幼儿园音乐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也不能很快适应幼儿教学需要。而实践证明,奥尔夫教学法所倡导的“即兴性”、“实践性”和“系统性”等理念能在极大程度上改善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被动性、教师教学形式的单一性和教学过程的随意性。近年来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将这一系列问题深入地研究运用,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视唱练耳中的“即兴性、综合性”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游戏形式来学习,从简单、趣味性入手,结合动作、语言、仪态、表情等形式,使师生互动,共同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1、“即兴性”的运用

“即兴性”是奥尔夫教学法的核心部分,提倡所有教学应从游戏入手,通过即兴达到它的目的和成效。主要有以下方法:

(1)接龙即兴练习:接龙即兴练习有节奏接龙和旋律接龙两种。

(2)节奏、旋律问答:用一节奏或一旋律乐句作为上句进行一问一答的简单练习。可以在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进行。问者唱出上句,答者唱出下句。例如:

(3)旋律填空。写一两个未完成的乐句,由学生根据旋律发展的特点,完成创作任务,最后把创造的旋律唱出来与其他学生一起交流。

(4)为歌曲编配节奏。根据歌词内容和词组结构,让学生创作合适的节奏,为朗读和节奏训练时用。

“即兴性”降低了视唱练耳中的难度,从简单开始并在有趣味性教学环境中进行节奏和音准的学习。能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满足,学习自信心得到提高。

2、“综合性”的运用

奥尔夫理论中的“综合性”指音乐应与动作、语言、仪态、表情紧密相结合,它们是一个高度综合性的整体。

(1)语言朗诵在节奏教学中运用

语言是人人都具有的能力,利用说话作为起步的节奏教学会使学生感到非常熟悉,甚至是一种自然条件反射。将字、词、姓名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让学生有节奏地朗诵出自己姓名。例如:在学习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节奏组合时,可以采用这样的练习:

在简单、直接的朗诵中,学生认识和感受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时值的不同。在利用语言朗诵进行节奏教学时,可以进行多元化训练。例如:二拍子和三拍子律动训练时,可以用这样的练习:

在游戏中学生不知不觉地掌握了二拍子和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2)身势教学的运用

身势是用身体作为乐器,通过身体动作发出声响的一种手段。简单地说就是用动作作为音乐的“化身”,即“体态律动”的音乐教学。例如:视唱曲

教师先让学生基本掌握乐曲的音准和节奏,接着让学生唱出旋律,左手按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拍打节拍,右手拍打旋律的节奏,双脚按三拍子的强弱规律交替踩出均匀的八分音符。

“即兴性、综合性”的运用,使学生在视唱练耳学习过程中更具有主动性、使枯燥的视唱曲能变得更具有趣味性,学生内心情感得以抒发和释放

二、视唱练耳中的“参与性、实践性”

奥尔夫教育体系认为“音乐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活动,即人们不是作为观众而是作为演奏(唱)者参与其间的。”

1、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奥尔夫教学法强调“原本性”音乐学习,注重音乐最基本的感受体验,这种感受和体验是通过学生亲自参与自发、自然地获得。

(1)亲自体验节奏练习

传统的视唱练耳课,往往是单纯性重复练习拍打节奏,既枯燥又难记,借鉴奥尔夫节奏训练法,可以弥补课堂上单一型节奏训练的不足。方法有:①教师先把视唱曲中的节奏抽取出来或加以变化练习,把学生分成2组,一组打节奏,一组唱视唱曲,并且加入身势节奏来练习;②教师写一部分节奏,再由学生创编另一部分节奏进行练习;③分小组集体讨论创编的节奏,并进行节奏练习比赛。这些练习要由浅入深,由短至长,把基本要素和各种音符时值的节奏、切分、附点、力度术语等加入来练习。

(2)亲自体验旋律练习

在视唱教学中,音高、音准的把握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许多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音高、音准,一首视唱曲唱得不成曲调。把奥尔夫教学法渗透到视唱学习活动中,能使抽象的音高变为具象的游戏,创造轻松、愉悦的环境,使学生在“乐”中学习。例如:二度音程构唱练习。

为了让每个学生能较容易地唱准,教师把学生分为两个小组,各排一队,每个小组16人,每个学生代表着一个音符。在演唱中,学生根据音的高低来调整自己身体在队伍中的高低,依次唱出自己所代表的那个音符,最后一个音符由最后两人共同唱出,形成一个稳定的收束。

2、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提高视唱练耳水平

奥尔夫理念指出:学生必须通过自身的体验来接受音乐教育,使视唱练耳教学具有实践性、教育性、趣味性、创新性等特点。

(1)在实践活动中发展视唱练耳能力

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视唱练耳的能力,使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强调和突出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

把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学生边视唱旋律边打拍子,第二组学生即兴编创舞蹈,第三组学生利用自制乐器(一些打击乐)为一二组的同学伴奏。

(2)在实践活动中发展音乐感受能力

奥尔夫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动脑、动手、动脚,全身心地感受和表达音乐,在实践中发展音乐能力。”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做音乐性的“动作”,使学生沉浸在游戏般的欢快之中,气氛就活跃了。例如:二声部卡农视唱练习。

把学生分成两组围成两个同心圆,外圆的学生按顺时针方向边转圈边视唱;内圆的学生在外圆学生演唱到第3小节的时候开始从第1小节演唱,同时以逆时针的方向边转圈边视唱,形成一个简单的二声部卡农视唱练习。

“参与性、实践性”的运用,使学生在视唱练耳学习中更具有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视唱练耳中的“音乐性、系统性”

特有的、全新的音乐思维,音乐语言,音乐风格和音乐天地是奥尔夫教育体系中强烈音乐性的体现。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教师并不单单要训练学生的音准,更重要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理解和表现力,要让学生把每一首视唱曲都当做一件艺术品来对待。

1、正确地表达乐曲的情感

中央音乐学院朱起云先生曾发表过精辟的见解,他认为“唱视唱的要求应当同舞台上演出一样”。这是对视唱练耳质量要求的透彻而深刻的诠释。因此,在初学视唱练耳课时,就要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把不认识的速度、力度、表情术语等记号标出释义,这样日积月累,能把枯燥的术语、标记结合到具体的视唱曲中进行理解,不仅巩固了音乐理论方面的知识,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诠释音乐作品。

2、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教学

奥尔夫理念一再强调,音乐教学过程必须遵循由浅入深,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教师应当善于把深奥的知识转化为简单、可接受的,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学的知识。

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倡导的“即兴性、综合性、实践性、音乐性、系统性”等相关教育理念,教师应尝试渗透、运用于视唱练耳教学中。并且创建一个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发展视唱练耳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妲娜、修海林《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廖乃雄《论音乐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美)艾伦.温诺《创造的世界——艺术心理学》[M].黄河文艺出版社,1988

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律动教学 篇4

一、奥尔夫的动作训练从人类最常见、最普通的走跑开始,从通过动作进行节奏训练起步。l听鼓声做动作练习听教师的鼓声“走”(一拍节奏)、“跑”(半拍节奏),开始是自由的走、跑,也可用围成一或两个圆圈活动,这里关键的是动作要与鼓声相合,能走在点上,迅速反应鼓声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可加上音量、速度的变化;前后转向的变化;开始与停止的训练等等,还可以在停止时下一个动作口令;训练反应能力。这种口令包括一个规定的动作如“蹲下”、“趴下”、“一条腿抬起”;也可以不规定动作由学生自己创造一个造型动作:还可发口令:“几人一组!”(数字)或规定二人一组,用身体某部位相碰等等“、等等。这方面的游戏特别多,只要教师不断开动脑筋会有更多可能性挖掘出来。

2声势练习奥尔夫和凯特曼创造的用具体动作发出响声的练习--”声势“是对世界音乐教学的一大贡献,我们称为”古典声势“,这是根据四部合唱设计的控指(女高音)、拍手(男高音)、拍腿(女低音)、跺脚(男低音)四个声部。

它们的记谱是这样的:符干朝上为右(指、腿、脚),符干朝下为左(指、腿、脚〕捻指一般是双手,少数才分开左右 由于不易打出声响,可建议学生用弹舌协助动作发声。

在他们二人合作的《学校教育》第一卷中专门有一部分”节奏一旋律练习“。这是最早的成果之一,里面提供了大量声势训练及教学中应用《合奏、伴奏、即兴等等)的练习范例,有极高的价值,是一部传世佳典。

1)声势可以说是动作教学的最基础方法,它可以从拍手开始,发展到四种方式,现在各国还有根据非洲、拉丁美洲以及美国本土的民间歌舞中原有的形式增添不少新的内容如拍胸、拍头、拍臀,脚下音色丰富的踢吐节奏等。对训练节奏感、反应能力、身体的谐调能力及即兴有非常好的效果,也深受孩于们欢迎。

2)声势与节奏朗诵结合,如为儿歌童谣伴奏。使学生一脑多用,丰富的声响与多声部的合作令他们学习兴趣更浓。

3)声势作为一种声响加入敲击乐合奏之中 这对于的班级教学非常合适乐器不够,就轮流奏乐与做声势,同样可以人人参与。真正体现唱、说、动、泰融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4)声势进行即兴是最方便、最容易的一种手段。

①”问答“,实际是摸仿.即兴一般是从摸仿进入,老师(或其他某同学)做一个四拍子气势(二拍子由于太短小一个小节不适于做节奏训练的基石)学生模仿。这种练习也可分成小组或两人一组进行。

②”接龙“有接见和接头两种 接见容易 即教师相四拍,学生重复后两拍,自己创造两拍不同的节奏。接头是学生要摸仿教师关两拍节奏,再创造两拍自己的节奏。

③卡农,这是有一定难度的练习教师拍四拍开始,然后不断四拍一个基石36拍下去,学生则在老师拍第二组基石同时,拍出前一组基石,他们必须边听新的一组节奏,而又同时把前面一组基石做出来 一心二用,相当难。这里有一个窍门:即领拍的人必须是一组基石节奏难一点,下一组一定要很容易,象以000d或dxoxo 这样的,节奏间隔进行,否则必定难以进行下去。

④问答句即兴,教师(或学生)拍四拍至八拍的节奏,学生回答自己即兴的节奏,这种问答要有乐句的起与答的感觉。

⑤小回旋曲即兴,四人一组(分a、b、c、d),每人四拍,教师可临时请其中一人如 b,那 b就做主部,即兴四拍,变成 b a b c b d b。其他三人即兴自己不同节奏,但b必须在别人拍后回到自己原来即兴的那个节奏上。这就在即兴的基础上增加记忆练习,同时开始接触结构。

声势做即兴的方式非常丰富。由于人人容易学会,又是身体动作;不用任何条件即可进行教学,的确是种极好的教学手段。

放松紧张练习这是主动体验和学会控制动作的重要练习对于学生,不可用枯燥的操练,要用许多比喻、童话在游戏中中进行,如小雪人。小木偶 豆蔓的成长-一这些练习也可配上打击乐。体味看的见的声响感觉。借助道具和器械(报纸、沙巾。汽球、沙袋、铁环、棍棒各种球类)发展动作的技能和培养创造力,也有许多游戏和方法,这些是在为将来适应环境和生活做准备的练习。这此教具必须简单和熟悉。在生活中抬手便可取得,这是适于开端的方法。4 对空间方位及运动形式(行动的线路和方式)的练习这是律动训练的一个基本训练方式,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对儿童全面地开发和精心地培养,许多家长从小到大除了学走路,给予关注之外,从来对孩子的动作发展不予理采,把人类的这方面潜能浪费不说;还养成许多坏动作习惯。

二、动作与音乐结合的一些方法音乐的基本要素就是音高、音长(节奏、速度)音量、音色。四个要素,作为基础入门还要包括简单、小型的曲式、结构。音乐的这些要素,要通过动作使其音响外化为看得见的;又通过动作深入肌体变为更深的感觉、体验;正象斯特37拉文斯基说的”音乐必须被看见,这样才能得到恰当的呼吸。“加登纳教授在讲到音乐智能和身体动作智能关系时说:”在某种程度l说,音乐本身最好还是被看成一种延伸的手势 一种由身体(至少是含蓄地)所执行运动和方向。“在奥尔夫教法中大量地把音乐中各要素通过身体来反映l根据身体动作用音乐的音响来表现的教学。比如音的高低,根据格式塔心理学分析,儿童的认知感觉总是从大到小的,所以他们对孤立的音那个音高那个音低辨别起来要比音区作起步难的多。一首歌在高八度和低八度唱。他们立即可以用身体表现出来,在一段比较简单,明显的曲调高低起伏中 他们可以随音乐用动作表现其高低变化。同样当一段音乐中有快与慢不同变儿时 要求他们用动作表现是比较容易的,或反之 一位小朋友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快慢、强弱,其他同学用打击乐把看到的敲出来,在音条乐器上把高低音敲出来,用嗓音把动作所要表达的意思唱出来.这里既有即兴能力的发挥,又有听力和反应能力的训练。

三.动作在人际关系方面的教学奥尔夫教育体系是为”学校的“.工作形式是集体教学,但这种教学不是整齐划一的大齐奏、大齐唱,或统一动作式的操练动作,各式各样的多声练习方法贯穿其中。有时一个人身上就有两个甚至四个声部动作在进行。而大量的课例是训练学生相互间的合作默契。

l照镜子游戏先让大家讲座照镜子有什么特点:两个人动作一样,但相反,一个领一个被领等等,然后两人一组做动作即兴,这里关键是领的人,要照顾被领的人跟的上动作,要给予提示等,而跟的人反应要快。游戏时还要交换角色,体会不同角色。2吹玻璃》的游戏两个一组,一个是吹者 一个当玻璃,吹者可按自己想象的通过吹(不能说话,手不能碰玻璃来”指挥“玻璃。但”玻璃“必须在吹的部位动。至于怎么动却可按自己的意愿,双方都有有一定主动性,互相又要配合,造出一个”独特“的玻璃制品来。这个游戏在培养创造能力上很有特点。但所的孩子要在游戏中互相配合。

38器构造的原理等等,在西方欧美中小学教材里都加进了这些内容,而在各类乐器中最容易做的就是打击乐器了,比如易拉罐 纸杯中放沙子当散响 也可将酒盖并串起来当串铃:那怕一双筷子就是木质乐器;可以发出共鸣声的纸箱,饮于桶都可以当鼓类乐器;比较难做和找到替代物的就是金属类乐器了,但玻璃杯的声响也有类似点。当孩子们(甚至中学生)使用自己制作的打击乐奏出一个自己设计的打击乐合奏时他们的体验 愉悦的心情和兴趣一点不亚于用真的乐器。自制乐器不仅是摆脱内容条件限制,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

2有固定音高的乐器1)音条琴主要是木质的高、中、低木琴和金属的高、中、低铝板(或钢片等合成金属的)琴l 还有声音更高更清脆的小钟琴。

2)竖笛分为高、中、低音三种 主要演奏旋律,为奥尔夫乐队的编制提供更多可能性。

3)在奥尔夫乐器编制中也有少量的弦乐,主要指像倍大提琴那样的只有两板弦的低音弦乐器。

从以上介绍不难看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乐器使用上有较大灵活性,非常实用,可根据各个学校,各个老师的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三、乐器在奥尔夫音乐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l 从多声的节奏朗诵,声势转换成节奏乐的伴奏、合奏如:?李钢i换成鼓舶xxi节奏daf二d换成双响筒d二二x节奏d图见备更d换成串铃1三二二二d节奏全班分三组 每人一件乐器。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三声部节奏乐队了。由于每一个声部只演奏一个固定音型,无任何技术负担 教师还可以指挥声部的进进40出出,学生只需跟随着指挥开始、停止。强弱快慢变化即可,又不看谱,又不会担心出错。如果用这个节奏乐为一首大家熟悉的两拍子的童谣或歌曲做伴奏,边说(唱)边奏,又使音乐更丰富,会令学习更加有趣。

通过探索式的学习了解乐器。

比如有个课例叫”鼓的故事“回 每人发一个铃鼓。先看看自己手中这个乐器上面有什么东西,用手摸摸各个部位 再用各种办法试试会发出什么声音。这时的教室肯定很热闹。然后要每一个学生轮流想出一个敲击的方法6大家模仿他发出这个声音。每人要不同的声音.于是敲鼓皮、敲邦子,用手掌拍,用手指弹用手指划鼓皮,晃动铃响,以至把铃鼓放地上转-…、孩子们会想出各种各样方法发出声响,而大家摸仿又是一种新的学习。在这些基础上,可以用鼓敲各种节奏大家摸索仿:还可以做音量,节奏变儿,学生轮流当指挥。一个鼓象一棵种子,可有很多的发展 开发出一株大树。

3利用打击乐器进行节奏训练的例子还包括节拍的学习,读谱(节奏谱)的练习等等,奥尔夫的《学校教育》五卷本有许多例子。4 用节奏乐对话,”讲“故事。

这又是一个即兴的课题,可以两人一组任意接挑选一件打击乐器,用它来相互”聊天“,或表现一个敲击乐”小品",如一人看报,一人老去吵他 两人争执起来,又和好等等。还可以大家分组设计一个故事,用打击乐器伴奏动作来表现---.5 音条乐器亡是通过大肌肉活动来敲击奏乐,对任何人都是极容易学会的,奥尔夫的音条乐器有个设计非常精致:每架琴一般十三至十五个音条,每个音条可以摘取,这样在初学入门时,有时只用2--3个音来奏时,为怕学生敲错音,即可将其他间音条摘掉。奥尔夫为孩子们设计的音乐完全是从原本性音乐出发的,比如开始只用5 3侈。mi)两个音的歌曲,一学就会.在之后较长一段时间里只用五声音阶编写歌曲,这些歌曲由于没有半音,非常容易学习和记忆,更重要的是这种五声音阶歌曲,当做多声练习时不会产生刺耳的不谐调音响,不像在和声性的歌41曲中有和声的规则限制。它是一种横向线性的音乐。这是原本性音乐的特点。

试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师音乐教学中的可行性 篇5

不久,雨花区教研室又组织音乐老师听了《奥尔夫教学法》的讲座。讲座的老师说明,奥尔夫教学法是当代世界着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其培养全人格发展和创造性能力的宗旨,及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得到世界各国同行的高度赞誉和喜爱,更深得儿童的欢迎,因而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自80年代初,这种学校音乐教育体系被介绍到我国,由中央音乐学院承教发展,迅速传播开来,对我国音乐教育起了巨大作用。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内容有:听力训练;节奏训练(打击乐器奏法及应用);律动训练(声势、形体、游戏等训练及应用);语言学习(作为音乐语言教学训练及应用);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奥尔夫器乐的练习(节奏、音条乐器、竖笛、键盘训练)。

听完这次讲座,对我触动很深,由此结合讲座的内容,我认真地对低年级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如何在课堂中开展有效地训练,既能增加学习时间和内容,又能让孩子们喜爱呢?奥尔夫的教学法给予我很多启示呀。

我们教师都知道,低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他们活泼好动,易于接受感染力强,富有情趣的事物,那优美的旋律,羡慕的节奏,最能表现他们欢乐的心情。所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融合音乐基本技能训练于唱、玩、敲、动、游戏等之中,学会“听”音乐,听多了,自然就有了音高的概念,再学习简谱,就很容易上手。同时还可以利用创编旋律的方法来提高音乐感受能力。

在听《奥尔夫教学法》课例展示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就是想到如何让低年级的孩子们在课堂上“动”起来,“综合式”、“即兴式”学习音乐。卡尔·奥尔夫强调学生在学习音乐中必须动脑、动手、动脚,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现音乐,他还发明了一套“元素性”奥尔夫乐器,同时利用人体各部位可以发出的声音来参与演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全沉沁在一种游戏般的快乐之中,他们不知不觉地接受着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篇6

奥尔夫音乐教法的内容很多,这里简要说出了其中的要点,有兴趣的同行可以看看: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特别是它充分体现了我们所推行的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让学生主动发展”的三个基本要素,强调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因此,探讨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系统研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借鉴其精华,促进我们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深化素质教育,显然是很有必要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而是一种思想。一种对待音乐教育的态度。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形成于本世纪30年代,在深入研究世界各国的音乐教学法、取众家之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体系。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不但证明了它的科学性,而且逐渐得以发展、成熟和完善。其教育体系包括它的音乐教育思想理论、元素性音乐教育观点、音乐教学育人目的等。

一、节奏为先导 节奏本身能独立地表现一定的音乐意义,又是音乐、舞蹈和语言共同的基因,从节奏入手,可以通向三者中的任何一方,也可以把三者贯通起来,溶为一体。“节奏先导”不是一条原则或一个公式,而是一种具体的方法。对于基础音乐教育,节奏训练显然占有着许多独特的优势,节奏活动与孩子们的生理、心理节律有着直接的联系,它比较单纯,直感强,可以不借助于任何器具,仅用“肢体活动”来表现,易于着手,易于被感受和领会。使孩子们参与音乐活动的技术难度降至最低的限度。节奏为先导,具体在每节音乐课,常以节奏开始,其内容大都是儿歌(如:“小老鼠,上灯台„„”、“小白兔,去赶集,买个萝卜当鸭梨„„”等),或与该课主要内容相一致的节奏内容,作为其后教学的前引。一般先是进行朗读与拍手同节奏的类型,进一步发展为朗读与拍手,朗读与踏脚,拍手与踏脚节奏互补的二重声部节奏类型,最后可再发展为朗读、拍手与踏脚的三重声部节奏类型。节奏的训练,很少用谱,让学生直接随教师一起做声势动作,再配合接近人体的乐器(打击乐器)的使用,让学生在多次反复中记住它。同时为了培养合作协调等“非音乐”的素质,或是为了使教学气氛轻松活泼,也使用一些不是直接为本课的后续教学作引导的节奏内容。

试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师音乐教学中的可行性 篇7

一、在我国小学音乐教育中应用奥尔夫教学法的优势

研究奥尔夫教学法, 我们可以发现, 这种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存在明显不同。观察我国传统音乐教育, 在学生刚刚接触音乐课时, 往往都是学习唱歌, 随着时间的发展, 会逐渐接触一些器乐。学生的学习内容都是学习已经存在的音乐作品, 教师的责任就是监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不同, 遗传素质不同, 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 有的学生不愿意上音乐课, 有的甚至厌烦音乐课。在实际教学中, 如果只让学生唱歌、跳舞、演奏, 学生都不会感到太多困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尽情展现自己, 学生就不会形成太大的精神压力, 不但如此, 学生在唱歌和跳舞过程中还会具有一定的成功感, 心理得到一定的满足, 只有让学生自由展现自己, 才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使学生充分开动脑筋, 在音乐学习中不断提高学习兴趣。

奥尔夫教学法还有另外一种教学理念, 这种教学理念与我国传统音乐教学观念也存在明显不同。要求学生在音乐学习活动中“动”, 学生可以随时表达自己的愿望, 运用自己的手、脚、身体表达自己的音乐感受, 因为人的身体各部分可以发出各种声音, 所以他指出人体乐器, 利用人的身体进行演奏, 在老师的鼓励下, 学生的身体各部分都会运动, 使音乐学习课堂变得轻松和谐,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音乐能力。学生具有了音乐方面的各种能力, 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奥尔夫教学法, 可以给我国的音乐教学带来很大变化。

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奥尔夫教学法的策略

(一)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奥尔夫教学法, 首先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 所以教师可以轻易将学生带入自己制定的教学环境当中。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声音、图像、颜色相统一的特点,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使学生情操得到陶冶, 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奥尔夫教学法, 教师可以设置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参加活动时, 享受音乐学习带来的快乐。我们都明白, 音乐取材于生活, 与生活息息相关。音乐学习要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 学生在参加活动过程中, 也会增加大量的课外知识, 能够将所学的音乐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 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三)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奥尔夫教学法, 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 根据学生的能力不同和兴趣不同进行分层。在实际分层过程中, 不要只看到学生的学习成绩, 还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 认真研究全体学生的整体情况。教师要明白, 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罢了, 分层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知识水平, 提高教学效率, 使全部学生都能够学有所成。坚决禁止将学生分成不同等级, 要照顾全体学生的自尊心, 对于学习成绩稍差一点的学生要热情帮助, 以语言鼓励为主, 切不可打击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 要时时提醒他们, 督促他们进步。

(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奥尔夫教学法, 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情商, 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以我国传统音乐教学中, 对培养学生的情商一直是一个空白。奥尔夫教学法的出现适时解决了这一难题。在音乐教学中通过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教学活动, 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身能力。音乐教学本身的特点是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们听到音乐音响时, 有的摇晃身体, 有的用手击打节拍, 有的随着音乐唱歌, 有的随着音乐跳舞等, 这些现象都是学生真实情感的表现。所以, 在实际音乐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 可以唱歌, 也可以跳舞, 即使是简单的听音乐也要鼓励学生投入到音乐学习当中, 与此同时, 教师要想尽办法, 对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予以表扬, 及时肯定学生的不同表现, 对学生的唱歌、跳舞、创作歌词等教师要给予赞赏, 哪怕只是一点进步也是积极的。

总之,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奥尔夫教学法, 不但要求教师要深入理解这种教学法的内涵, 而且要求教师要学会灵活运用, 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发挥奥尔夫教学法的优势, 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安民.《在小学音乐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儿童音乐》, 2011年第1期.

[2]夏亚夫.《浅谈如火热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 《儿童音乐》, 2009年第1期.

试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师音乐教学中的可行性 篇8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A-

0115-01

音乐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课程,对提高小学生的艺术修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音乐教学中,奥尔夫教学法主张将小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通过舞蹈动作、歌唱语言、游戏学习等调动小学生的热情,让小学生直接参与到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中,充分发挥音乐对小学生协调性、创造性、独立性、合作协调性的培养作用,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要结合奥尔夫教学法的特征,即元素性、综合性、参与性、即兴创造性四种有效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教学。

一、元素性教学的运用

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元素性是指通过多种音乐元素的有机整合,使每个环节中的音乐元素得到充分展示,包括音乐技巧、教学方法、艺术形式、材料采集等。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奥尔夫教学元素性的特征,采用简单的音乐素材、生动的音乐内容、朗朗上口的音乐旋律,通过直接、简单的方式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例如《嘀哩嘀哩》是一首深受小学生喜爱的歌曲,节奏简洁明快、曲调通顺流畅,音乐教师在教学这首歌时要根据歌曲的特点,让小学生用活泼、轻快的声音融入自己的感情进行演唱。另外,音乐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在听、唱、表演的过程中,体验春天的美、感受春天的美、表达春天的美,通过简单的音乐旋律让小学生将语言节奏、肢体节奏综合运用起来,在亲身参与中感受音乐的乐趣。

二、综合性教学的运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音乐的情绪表达,注重在音乐活动中通过舞蹈、语言、动作等综合艺术形式对小学生进行音乐教学。一般综合性教学的运用,是为了丰富小学生的音乐教学课堂,让小学生在内容丰富的音乐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奥尔夫教学法的综合性教学,可以将语言动机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延展音乐节奏、舞蹈动作,用这种综合性的音乐教育方式,让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教师以《小红帽》为故事的开端,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小学生好奇、爱玩的心理,用故事情节编排舞蹈动作,带动小学生参与歌唱和舞蹈,再通过游戏环节的设置,让小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锻炼自己的肢体协调性,通过形体舞蹈、歌唱表演、讲故事、诗歌朗诵等,充分发散小学生的思维,让小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既锻炼肢体协调性,又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并培养小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小学生得到综合技能的锻炼。

三、参与性教学的运用

奥尔夫参与性音乐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让学生能够亲自感受、亲身体验,教师在不增加教学负担的前提下,让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掌握音乐教学的基本节奏、音乐韵律等内容,增强小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参与性教学活动中,音乐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多融入游戏教学,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小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提高音乐素养。在教学《小动物歌唱》时,音乐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可以用精彩的开端教学切入点,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小学生各自扮演不同的小动物,即兴创作舞蹈动作,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展现不同的动物特征,充分参与音乐活动,提高想象力、空间感、结构感,以及肢体协调能力、平衡能力、协调合作能力、反应能力,使小学生在游戏环节中集中注意力边玩边学,提高学习效率。

四、即兴创作性教学的运用

在音乐教学中,创造性是人体发展的最高表现。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亲自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并在音乐学习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及创造力。舞蹈、歌唱、语言常常贯穿教学的始终,教师可以在教学的每个环节鼓励学生参与即兴表演,充分开启学生的脑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将音乐学习中的各个元素通过即兴表演展现出来。《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节奏舒缓、旋律优美的傣族风格歌曲,音乐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舞蹈兴趣,抓住小学生善于模仿的特征,利用多媒体教室播放相关视频,让小学生在模仿中即兴编排舞蹈动作,感受舞蹈的美感和乐趣,并在即兴舞蹈中提高创新意识。

总而言之,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让学生亲自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小学生创造力和表现力的教学方法。教师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时,应注重体现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将音乐教材中的各个要素分成不同的音乐元素,并以节奏教学为先导,结合歌唱、舞蹈、语言、游戏等形式,让小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身心愉悦,有效学习。

上一篇:最新财务人员述职报告下一篇:机关工作人员见习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