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的研究

2024-07-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的研究 篇1

由于社会部分人群的负面影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失误以及大学生自身认知水平不足的限制,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缺失现象日益增加。对此,高校应做出相应的补救措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拓宽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途径。构建社会、家庭、学校合力协作的全新教育体系,提升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内涵。

社会责任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具体点说就是社会并不是无数个独立个体的集合,而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尽管社会不可能脱离个人而存在,但是纯粹独立的个人却是一种不存在的抽象。简单点说就是没有人可以在没有交流的情况下独自一人生活。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对社会负责,对其他人负责的责任感,而不仅仅是为自己的欲望而生活,这样才能使社会变的更加美好。

从大体上看,大学生中绝大多数都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但不可忽略小部分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能否树立强烈而牢固的社会责任感,不仅关系个体理想信念的实践,更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悠悠相关。因此,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校园的同时,学校应当重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并将其作为长远战略目标。

学校教育我们看待问题应当站在两个角度,具备辨证论治的思想。所以,对于大学生责任感的问题上,首先,我们必须意识到,当代大学生的绝大多数富于正义感,热心公益事业,自愿服务社会,自觉关心他人的生命安全;刻苦学习,发奋成才,立志报效祖国,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心系人民,关心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在他们以高度的热情、用实际行动迎接和参与北京奥运会,强烈谴责西方媒体歪曲报道拉萨“3.14事件”,关注和支援四川汶川的抗震救灾等活动中,当代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得以充分肯定。但是,不乏个别大学生不具备社会责任感,例如:李刚之子李一帆、李双江之子李天一等,难道我们能说他们受到的教育还少吗?那又为什么他们的行为是如此的不受世人认可呢?这些都是值得社会反思总结的。

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的研究 篇2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开展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总体情况比较乐观。他们情感主流积极向上, 对自身和家庭、他人和集体、民族和国家、人类和自然都有一定的责任感。但也不可忽视部分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的情况, 据《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显示, 被调查的近七成的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没有深刻的认识, 当问及“自身对于社会责任感体会如何”, 33.1%有明确的意识并付诸实践, 62.0%有部分责任意识, 但不知道如何入手, 4.9%对社会责任的概念模糊, 认知淡漠。通过梳理, 认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 缺乏社会理想, 个人奋斗目标不明确。有些大学生虽然具有较强的拼搏精神, 不断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但是, 他们关注的是个人利益的获得, 仅仅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和物质需求, 并没有把个人发展放到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来考虑, 缺乏将个人奋斗目标同社会理想的有机融合, 忽略了对社会理想的理解和追求。在这样的自身动力驱使下, 这些大学生就变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导致了他们对社会责任感的淡薄。

(二) 个人利益至上, 缺乏奉献精神。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 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也对大学生产生了冲击, 一些大学生时刻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 将此作为个人发展的动力, 不断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在这种思想深处对社会责任态度冷淡的前提下, 一旦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 他们就会牺牲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 缺乏奉献和牺牲精神。这种思想不仅存在于普通大学生中, 在大学生党员里也较为普遍, 一项在问及入党动机的调查中, 只有19%的大学生选择“为了共产主义而奋斗”, 而有62%的大学生选择“为以后自身发展提供政治条件”。这种明显的功利倾向, 体现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实用性和利己性。

(三) 家庭、感恩、生命责任感缺失。目前, 大学生群体中独生子女占有很大比例, 这些在“众星捧月”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 习惯了家庭优势资源向其自身集中的氛围。这种处于家庭核心地位的成长环境, 使得他们贪图个人的享受而不知对他人的感恩和回报, 也导致对他人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这种“负能量”的蔓延, 也会对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为我独尊”的成长环境, 过度强化了部分大学生的个人意识, 让他们对生命的责任感淡薄, 使得他们对自己甚至他人的生命不尊重, 具体表现在近年有关大学生自杀、伤害同学甚至伤害动物的事件屡见报端。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因此, 社会责任的养成教育应当作为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关键。

(一) 养成对个人及家庭的责任观。对自己负责, 是对他人和社会负责的根本。要通过教育和引导, 提高学生自身的责任意识, 让其从内心产生对责任感的认同, 从而才能付诸实践, 明确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能够担当起自己应当负起的责任。并且, 需要让学生珍爱自己的身体和健康, 理解自己生命的意义, 了解父母和亲人对自己的付出, 知道自己所承载的家庭希望, 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和义务, 树立起对家庭的责任感和感恩之心。

(二) 养成对他人和集体的责任观。人不是作为一个个体存在于世间, 而是无时无处于他人产生着联系。要让学生认识到, 自己作为交际网络的一环, 有责任去关爱、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利益, 进而对不相识之人, 也建立起一种责任感。对他人负责进一步引申, 即是对集体的负责。每个人的生活空间, 是多个集体的交集, 要让学生知道, 要让自身能够获得更佳的发展, 就需要带着责任心来面对集体, 努力促进集体的健康发展, 与他人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

(三) 养成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观。每个人都是组成社会和国家的一分子, 要让学生深知, 个人的发展要以促进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为前提, 要树立一种对社会和国家高度负责的态度, 来主动承担起社会和国家赋予的责任。作为当代年轻人的先进代表, 大学生更应当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提高自身修养, 遵纪守法, 关注社会和国家的发展, 发挥自身能力和潜能, 服务于社会和人民, 进而让自身的合理利益在社会的发展中得到实现。

(四) 养成对全人类的责任观。当学生树立起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观后, 应当引导学生从更高的位置来看待整个人类的发展, 树立起一种对全人类的责任观。大学生应当关注全球性的问题, 如环境、人口、资源、战争、恐怖主义等等, 学会从全人类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 进而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 能够建立起为全人类可持续发展而努力的责任和意识。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在责任感教育的实施过程中, 应当把握其内涵, 围绕核心内容, 对大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引导。

(一) 强化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 即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 要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 学会积极生存、健康生活与独立发展, 并通过彼此间对生命的呵护、记录、感恩和分享, 由此获得身心灵的和谐, 事业成功, 生活幸福, 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部分, 通过开展该项教育, 能够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 在内心树立起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的责任感, 完善大学生的自我意思, 促进对社会责任感的正确认识。

(二) 发挥高校在责任教育的主导作用。高校应当作为社会责任教育的主阵地, 要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创造优良的学习条件,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导, 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向学生渗透责任意识。此外, 在制度建设方面, 又要严格管理, 完善学生的综合评价体系, 结合学生工作者队伍的多方面工作, 对于个别学生不负责任的言行, 本着教育引导原则, 及时对其作出正确处理, 建立起学生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行为准则, 在学生中形成一种责任至上的意识。以课堂教学作为责任感教育的前沿阵地, 发挥授课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关键在教师”。由此可见, 教师在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授课教师首先应当有高度的责任意识, 时刻关注自身言行, 无论在课上还是课外都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三) 通过社会实践来强化责任感。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16号文件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 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 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理论联系实践, 是对学生开展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三下乡”、进社区、环保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校园外的社会, 增加与社会交流的机会, 了解社会发展状况,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四) 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 不单单是高校能够一方完成的, 更需要全社会这个大环境的良好支持。2014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目标,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无疑为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社会环境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此环境下, 人们社会责任意识必将进一步提高, 也会为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强化带来正能量。此外, 还要注意家庭教育以及大学前教育对学生的责任意识养成所产生的影响, 不仅如此, 在社会力量的引导下, 需要将社会责任养成教育贯穿学生成长一生, 使其能够自发地带着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并真正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易畅.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机制[N].光明日报, 2014-10-22

[2]王易.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8

[3]刘飞.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06

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的研究 篇3

【摘要】核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仅具有热爱国防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等一般性的内涵,还具有维护国家形象、不怕危险、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意识;当前核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大体上良好,但是存在一些偏差,诸如自我责任意识偏强、他人责任感在实际行动中较弱、集体责任感偏弱。文章强调核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学校教育是的主要阵地、家庭教育是基石、社会教育是重要保障。

【关键词】核类专业大学 ; 社会责任感 ; 培养

【课题项目】湖南省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工科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研究”(编号XJK011CDY022)、湖南省普通高校教改课题 “成人高教《纲要》课科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 编号2012PTG23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266-02 一、工科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特殊性

核类大学生将要从事的核专业工作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包括核辐射的危险性、工作环境的艰苦性、国家核机密的安全性等。这些行业特征决定了核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仅具有热爱国防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等一般性的内涵,还具有下列特殊性:

1.维护国家形象的责任意识

核类大学生作为高素质、高层次文化群体,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既是国家形象的载体,又是国家形象塑造的主体,要能够担当建构与提升国家形象的历史重任。中国作为对全球事务具有影响力的大国,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形象不受损坏,是每一个核类大学生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

2.不怕危险的责任意识

核无小事,核工作必须 “万无一失”,这对任何核工作人员来说都是沉重的压力。核事业工作者为了社会的繁荣富强,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了广大人民的幸福生活,放弃了优厚的生活环境,冒着生命危险,奋斗在科学事业的第一线。核类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核科学和技术的生力军,必须具备不怕危险的牺牲精神。

3.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

放射性的污染,将会对周围的土地、植被、农产品产生影响,并影响到周围的人类,“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也越大”[1]。放射性的污染还容易随着空气飘散到几千公里以外,而且污染的时间还非常的长,持续时间甚至可以达到几千年。据报道由于2011年福岛核事故的发生,使得福岛核电站方圆20公里的内都荒无人烟,田里的农作物全部枯萎。

所以核类大学生应清晰认识到放射性的污染的巨大破坏作用,树立起核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

二、核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笔者对XX大学核类专业学生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82份,回收率为94%,有效问卷276份,有效回收率为92%。本次调查结果总体来看,核类大学生在社会责任感、他人责任感、家庭责任感大体方向良好,但是在涉及到自身问题和实际行为中却出现一些偏差,出现明显的利己倾向。

1.核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

社会责任感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群体、或者个人为了建立美好社会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调查显示,核类大学生社會责任感意识总体良好。如在问到“你认为自己有为社会做贡献的愿望”时,有14.5%的大学生选择非常强烈,时时刻刻准备者,43.9%的大学生选择比较强烈。在“你认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何体现”的问题中,30.1%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好好学习,争做国家栋梁。但是核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也存在如下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①自我责任意识偏强。现在的核类大学生大多数为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出生,他们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所以他们大多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意识浓厚。如在调查中问到“你认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 时,34.8%的大学生选择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太强”。

②他人责任感在实际行动中较弱。他人责任感在调查中总体方面是积极向上的,但是在具体的实际行动中却有一定的偏差,当问及“当你在公共场合看到行窃行为,你会怎样做?”时,69.9%的大学生会“悄悄的提醒受害者”,16.3%的大学生选择在“被偷者是熟人才会去制止”。只有13.8%的x大学生敢于直接制止该行为。

③集体责任感偏弱。就目前而言,大学生对集体的认同率较低。虽然他们口头上也承认要兼顾集体、个人利益,但在内心深处更加注重的是个人利益的实现和保障。[2]在问及“您对自己所在的学院的感情如何”的调查中,选择“一般”和“不热爱”的分别占 54.4%和 3.6%,“非常热爱”和“比较热爱”的分别占6.5%和35.5%。

2.影响核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原因分析

①大学生自身因素。核类大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一方面从小就接受教育,拥有较高知识水平,但是对社会的实际接触不多,再加上年纪轻,看问题往往比较片面,缺乏理性思维和分析选择能力;另一方面,他们的核心目标是考大学,而对为什么要考大学,考上大学以后应该做什么并无思考,从而缺乏对自身人生的长远规划,无法正确认识社会赋予他们的历史使命。

②家庭因素。第一、家长价值观念落后。有些父母为了使子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什么事情也不要孩子做,甚至过于宽容、过分溺爱,把本该是孩子自己承担的责任推给父母自身,久而久之,使得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事事依赖家长,缺乏自主能力,习惯于接受,而不懂得付出。这就淡化了孩子的责任意识。第二、家长不能以身作则。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自己的一言一行,无论是美丑善恶、高尚卑俗,都会深深地在孩子的脑海里扎根,直接影响他身心的发育和成长。

③学校因素。第一、教育方式、方法的落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从小学到大学的应试教育体系,形成了“填鸭式”的教育模式。教师们更多的强调理论灌输,忽视实践教育环节。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的多,主动参与的少,对许多道理学生即使明白了也并不认同。第二、教育的侧重点失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现代化人才。但是现在学校教育的天秤有些失衡,重智育,轻德育。学校过分的关注智育教育,忽视德育教育,必将无法培育出有责任心的社会公民。endprint

三、加强核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途径

1.学校教育是核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主要阵地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来源。我国的高校不仅仅只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能为和谐社会做出奉献精神的人。加强核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①在核类大学生开展中华民族优良道德教育。我国的传统道德强调整体精神,提倡关心社会民生,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而献身。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结晶。为核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②在核类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核类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就能更清醒、明确的让他们把握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明白什么东西应该坚持、什么东西应该反对,什么东西应该提倡,什么东西应该抵制,只有这样才能树立核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③对核类大学生开展“两弹一星”精神的教育。用“两弹一星”中集体主义的精神,引导和帮助我国核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把握集体与个人的辩证关系,对我国核类大学生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新时期继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是提升我国核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2.家庭教育是核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基石

①重视家庭对子女责任感的培养。目前我国的一些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很大的误区,尤其表现在家庭教育中德育职能的逐渐弱化,逐渐被智育和其他一些功利性较强的教育职能所代替。这种过分关注智育忽视德育的教育必将造成人才素质上的致命缺陷。

②父母要以身作则,从日常生活的教育入手。因此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状况,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正确的指导,提升孩子的自我分析能力和鉴别能力,同时家长也要随时注意自身平时的一言一行,为孩子树立榜样。

3.社会教育是核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保障

①营造责任感培养的社会舆论氛围。核类大学生因其专业的特殊性和国防建设的必要性,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弘扬社会正气,形成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这对于培养核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外部环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必须把正确舆论导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相结合起来,积极宣传良好的人文情怀,大力弘扬时代进步精神,充分展现新时期的社会责任感,牢固树立把国家的繁荣和富强、民族的崛起和振兴、社会的和谐与安定、人民的幸福的思想,并把这种思想和精神樹立成为我们大学生奋斗的不竭动力。

②开展核类大学生社区实践活动。“社区服务”让学生们走出了教室,亲身体验社区和社会各种服务性的活动,把在书本里得到的认知通过参与社区服务两相映照,把社会实践转化为内在的责任感与切实的行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情感,并使之了解当代社会存在的问题与发展需求,在与他人交往中形成社会服务意识,在社会的不同领域中感受到社会责任的基本要求,在为社区服务的过程中自主选择、自主判断,从而激发其敢于担当的责任和勇气。

参考文献

[1]王新明.放射性核污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J].中国乡村医药,2011(06):53-55.

[2]杜凯.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32-35.

作者简介:唐长久(1965—),男,湖南祁东人,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硕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与教学。

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的研究 篇4

关于培养大学生素质意识的主题班会 10611的主题班会

----------------关于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意识 时间:2012年3月4 日 地点:六教2阶 出席人:汪老师

助理:何明、谭俊、周正、孙振程、何佳佳、刘庆、裴勇、马璇、王亚飞、范磊 会议流程

第一篇章:责任素质(主讲:谭俊 尹涛)开篇如何进入主题? 责任素质作为一种道德情感,主要是指一个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对国家,社会,集体以及他人所负责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素质,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质量,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如何使大学生的责任素质不断加强,使他们关心社会的发展,并把他与自身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成为一种信念和情感,升华为主人翁责任感,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视频片段进入今天的主题班会 形式:最好以一个很小的小短片切入主题

通过刚才的视频,让我们大家也了解了当今大学生的责任素质现状。现在就由我们10611班的代表上台做了自己对大学生责任素质的认识:  学生代表谭俊:

大致讲的内容:1.大学生的责任素质是真善美四有新人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全面成材的必备素质,是就业上岗的必要条件,鉴于责任素质对大学生成材就业,服务与社会的极端重要性,我们认为大学生应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加强自身修养,自觉培养自己的责任素质,为竞争上岗及时就业,敬业奉献打下良好的基础。

1•用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激发责任素质。2•从远大理想,从养成教育入手培养责任素质。3•以诚信做人的要求督促责任素质的树立。4•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责任素质。5•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使大学生向高境界发展。说道责任素质,首先谈谈什么是责任

2.责任的定义很大,大到国家,世界,全球。责任的定义很小,小到家庭,自己。百度说:对责任的理解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指分内应该做的事,二是指没有做好自己的工作,而因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最基本的责任是对自己负责,而后才是更深层的责任。有一个词叫做自爱,很早以前我对自爱的含义理解为专门谨戒生活作风不检点的人,其实不全是,他还可以理解成自己爱护自己,网络上盛行着一句话:如果自己都不爱自己,还有谁来爱你。这里说的嗳不是提倡宠着自己,而是一个责任,对自己和家人的责任,我们离家求学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照顾好自己,学会照顾身边人,我们已经有能力承担起类似的责任,我们是打着求学的旗号离家的,学习知识,学习交际,才是能力的综合,可能我们踏上社会一年学到的比大学四年还多,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一年的生存还是需要实力的,我们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修养,所以说我们的责任素质很重要。

3.“不知庐山真面目,自缘身在大学中”,很多同学还没意识到自己责任素质的缺陷,下面就由 尹涛同学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一•大学生责任素质淡化的主要表现: 1.自我责任感弱化 2.家庭责任感弱化 3.社会公德责任感弱化 4.对他人责任感弱化 5.自我意识高于一切

二•大学生的责任素质的突出表现: 1.无兴趣 2.无所谓 3.无意义

三•大学生责任素质的原因分析。当代大学生的责任素质既与转型期社会的环境有关,也与家庭教育氛围有关,还与亲年大学生的自身因素有关,更与搞笑教育管理的软弱无力有关。

四•提高大学生责任素质的对策: 1.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3.树立榜样

4.给学生搭建实践的平台 5.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6.创建良好的社会氛围

小结(学生代表 谭俊)

责任素质不是短期就能培养好的,他是从意识变成习惯,是一个漫长而系统的过程。我们每个人必须从小事做起,做好每一件事请,这样就能把责任这个词发挥到极致。当然,要说到责任,就还要谈到个人的心理素质。现在21世纪的热点话题就离不开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接下来就由裴勇 马璇同学为我们做对心理素质的认识!!

第二篇章:心理素质(主讲:裴勇 马璇)大致讲的内容:1.什么是心理素质 2.如何提高心理素质 3.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第三篇章:行为素质(主讲:谭旭 周正)大致讲的内容:1.行为素质与道德素质的不同

2.展示行为素质在本班的体现(照片的形式)3.对于行为素质的总结

第四篇章:职业素质(主讲:刘庆 何佳佳)大致讲的内容:1.2.3.第五篇章:创新素质(主讲:孙振程 王亚飞)大致讲的内容:1.什么是创新素质 2.如何培养创新素质 3.对创新素质的总结

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的研究 篇5

所谓历史使命就是人们肩负的重大历史任务和重大历史责任。我们可能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人,至于什么使命和责任要交给那些伟大的人,如果我们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马克思曾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与现存的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人的历史使命。抗战的年代,人们有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而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的时候,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变了。不仅仅是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更重要的是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然而,虽然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使命意识现状整体良好,却也非常令人担忧。从全局来看,大多数大学生都有一定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他们能够胸怀祖国和人民,致力于为祖国而奋斗,为人民服务,有很强的主人翁意识。他们关注时事,勇于鉴言践行,对关系到的国计民生的事情相当关心。他们真正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兴衰荣辱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致力于自身的完善,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诠释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他们发愤图强,艰苦卓绝,但却心底光明。他们勤劳简朴,惜时节约但却乐观豁达。他们给人们以光明,以希望。但是,在现代大学生当中也有责任与使命方面的问题着实令人担忧。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满口的粗言秽语让人侧目;不顾年迈的父母和深深爱着他们同学、老师而撒手人寰的大学生一再出现,不能不让人疑惑:大学生究竟有没有责任感;,刘海洋、段晓宇事件更是让人瞠目。部分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使命意识不强的现状十分令人心痛。越来越多的人对这种现象感到不满,部分人甚至因此对大学生产生一些偏见。而且,这一不良状况似乎并没有很大逆转的迹象。这一切不得不让人痛定思痛。

当今大学生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意识淡薄的具体原因,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1.重个人前途,轻社会思想,不是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社会。仅仅局限于实现个人理想的梦幻里,而没有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紧密联系起来。2.在人生的奋斗目标上表现为日益增强的个人意识逐步取代了整体意识和社会意识。3.盲目的自我膨胀和实际的自卑意识。4.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在利益关系上表现为以“我”为中心。对于这些让我们痛心疾首的情况,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和身边的朋友一定要一起行动起来,杜绝这种现象,引导和改变他们这种不符合现代社会大学生的行为。

在这之前我们要认清当代大学生责任与使命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这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所要求的。大学生只有认清了自己的责任与历史

使命,树立高远的人生理想,才能促进他们更快更好的成长。

(二)这是祖国和人民群众所要求的。每一个希望中国的未来更加美好的人都希望我们的接班人具有相当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他们都希望我们大学生有上佳的表现。

(三)这是时代所要求的。当今时代,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的思维也与时俱进,我们大学生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也要紧跟时代的要求。

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的研究 篇6

责任之上的价

值观念,有可能会助长一种以个人为本位的自由主义。这种自由主义由于逃避对公共利益的责任承担,很容易变成“为所欲为”的代名词。另一方面,我们的社会责任教育在内容上又略显空洞和抽象,在方式上也仅是将社会责任机械地置于个体的自我价值之上,而无法使受教育者有意识地将社会责任内化为自觉信念。在这种情况下,人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就很有可能成为一种浅薄的盲从和功利的附会,而没有行动上的自觉。

比如,今天的社会对青年学生的“成才”提出了很多要求,却对他们的“成长”关心不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他们的个性、兴趣和正当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责任只能成为其被动接受的“包袱”或“义务”,而不会从中获得成就感或崇高感。很多大学生甚至反映,当前的大学责任教育已经沦落为灌输责任知识的教育,教给学生的仅是毫无生气的知识性责任概念和责任规范。由此,很多青年学生在“知”和“行”之间产生了严重的脱节和分歧,甚至出现了“抽象地肯定,具体地否定”的尴尬局面。他们对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都能知道,甚至倒背如流。但一落实到行动层面,就会逐渐偏离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不是“知行合一”,而是“知行分离”。甚至还可能是“知行相悖”。

以上诸种现象的出现,固然有着复杂的社会和时代根源。但在社会责任教育方式上,无法将个体价值的实现与社会责任的担当有机地结合起来,则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因素。所谓的社会责任教育,首先也应该是让青年学生在思想深处认识到:社会责任不是社会强加给社会成员的“任务”,而是人内在精神价值的自然外化和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

中国文化最大的特点正在于将个体价值与社会责任有机、内在地整合在了一起。在传统文化的视野中,中国人总是通过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来实现人生价值的。正因为此,中国没有成为西方意义上的宗教社会,而成为了一个靠崇高的社会责任感维系的世俗社会。中国人从来不去外在的彼岸世界去寻找寄托,更不需要靠宗教的慰藉寻找人生的意义。他们的人生价值就在当下现实的集体和社会中。个人的价值是有限的,但社会和集体的事业却是无限的,只有将个人有限的生命和社会无限的事业联系在一起,人生才会有意义。《大学》开篇第一句就说:“大学之道,在明德,亲民,至于至善。”这里的“大”指的就是“大人”之意,而所谓“大人”,就是指成年之人,可以在社会上立足,因此需要知书明理,培养社会责任意识,通晓人生之道。否则,没有这种社会知识的学习,没有这种社会规范的洗礼,人是不能称之为一个大写的“人”的。从个体的“修身”开始,向外在的集体社会事业扩而散之,就形成了中国人“治国、平天下”的社会抱负。

我们这个民族虽然历经了无数次战乱、天灾和磨难,但最终却是绵绵不绝地生存了下来,并相对完好地保存了自己的文化遗产。这本身就已经显示了这种文化优越于其他民族的地方。从郁郁而歌、投江自尽的屈原,到笔笔见血、忍辱负重的司马迁;从金戈铁马、精忠报国的岳飞,到留取丹心、名垂青史的文天祥;从视死如归,血荐轩辕的谭嗣同,到愤然蹈海、以身殉国的陈天华……这些华夏子孙们,从来没有人以命令的形式让他们必须承担“死”的责任,也没有法律规定他们必须履行“死”的义务,当然他们也不需要上帝的召唤和天堂的诱惑,更不需要魔鬼的恐吓和地狱的威胁,国家的兴亡和民族的兴衰就能让他们视死如归,坦然就义。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正是表达了中国人这种无以伦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正如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所说:“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将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的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的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以伦比的成功经验。这样的统一正是当今世界的绝对要求”。

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的研究 篇7

一、高等教育研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研究的兴起和发展与现代大学制度在我国的生长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相生相随。如果从1895年中国最早的官办大学———北洋大学堂的诞生算起, 高等教育研究在我国已历经100多年的发展。但是,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实现从小规模的个体“作坊”到大规模的组织生产的转变而进入国家知识规划的视野却只有30多年的历史。正如潘懋元教授指出:“作为一个专门的学术研究领域, 并建立一门新的学科, 以至形成庞大的高等教育学科群, 则是1978年以后才开始的。”[1]高等教育研究在成为国家知识规划的重要研究领域之初, 就以“学”的面貌呈现于世人, 成为一门科学是其努力追求的目标。正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 自1978年至今的30多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在科学化的发展道路上呈现出三个鲜明的特点:

1. 以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构建为切入点追求高等教育

研究的科学化。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最为突出和显著的特点。在高等教育研究受到关注的早期阶段, 主要是以教育学体系为参照系来提出高等教育研究所要探讨的实践和理论问题。例如:在我国最早出版、影响最大的由潘懋元教授主编的《高等教育学》一书中所阐述的高等教育学体系更多地带有一般教育学的痕迹。正如潘懋元教授所说, 由于“高等教育学是一门新学科, 并无成熟的科学体系可以遵循”, “总的来说, 是参考普通教育学的一般体系而定, 但并非照搬”, “它的内容是从高等教育方面取材, 不同于普通教育学”。另外, 这是第一本高等教育学专著, 读者面较广。“考虑到读者对象一般并未学习普通教育学, 所以普通教育学所阐述的一般教育与教学的重要理论, 在高等教育学中仍有阐述”[2]。自此以后相当一段时间内,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始终把构建比较严整的、独立的和成熟的学科体系作为一项重要的目标和任务[3]。尤其是随着学科意识的进一步强化和升级, 那种“建立起高等教育学自身的话语和理论体系, 并以此划定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乃至其他学科的边界”的心情也就更加迫切。

2. 以“问题研究”为导向探索高等教育研究的科学化。

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在改革中得到快速发展, 而在这一过程中构建起来的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却被发现还不能很好地回应来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许多实际问题。这引发了人们对以构建“学科体系”的方式探索高等教育研究科学化道路的反思。当人们将眼光朝向国外学术界时更是发现, 高等教育研究在欧美国家至多只是一个“研究领域”而非一门学科。因此, 在构建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同时, 学术界试图寻求以“问题研究”的方式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可持续发展。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们进入了多学科的高等教育研究阶段, 注重吸纳和运用其他学科, 如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探索高等教育的实践和理论问题。

3.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已发展成为一种群体性研究活动。作为知识生产的特殊类型,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虽然最初是一种极具个人性的研究活动, 但这种个人性的研究活动很快就被纳入到国家知识规划的视野中, 成为一种有组织、成规模的群体性研究活动。改革开放以后, 高等教育研究逐步得到国家和社会的承认, 正式成为国家知识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性和地方性的高等教育学会相继得到建立, 许多大学也相继成立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一支规模庞大的研究队伍, 高等教育研究逐步成为一种群众性的研究活动。

总之, 自1978年以来的短短30多年的时间里,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出版了一大批高等教育学的专著和论文, 组建了数量庞大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产生了一大批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队伍, 形成了庞大的高等教育学科群。与之相对应的是, 高等教育研究界在初步形成自己的问题域和概念体系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传统, 并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和发展中的紧迫问题做出了经验调查和初步研究, 高等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在大学领域等方面得到了深入的宣传和普及, 在国家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和各高等院校的发展过程中, 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智库”作用越显突出。

二、制约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社会责任充分实现的因素分析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科学发展这三大国家发展战略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 国家先后颁布科学技术、人才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使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这也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面临的时代背景及其所要完成的时代任务与30年前相比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了。因此, 当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繁荣景象进行全面审视时, 我们发现这背后还隐藏着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笔者以为, 在诸多制约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可持续发展及其社会责任的充分发挥的最为关键的因素有三点:

1. 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还很薄弱, 这

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研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汪永铨先生早在1999年就指出, 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成熟主要表现为:高等教育学学科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专有科学语言和完整的概念体系;高等教育实践经验还没能很好地上升到理论阐释和建构层面;真正属于高等教育领域的专门理论还没有得到建立[4]。甚至, 学术界对高等教育研究是否有自己的理论, 以及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哪些命题属于高等教育原理等问题的认识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5]。从最近几年一些学者关于高等教育研究发展现状的分析中, 我们发现尽管上述判断距今已有10年, 但现在看来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如:胡建华先生分析了“六五”到“十五”以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项目, 发现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项目比例只在18%-29%之间[6]。别敦荣先生通过对《高等教育研究》这一权威性期刊1997-2006年发表的1567篇文章的统计分析, 发现属于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的文章只有302篇[7]。这些数据都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薄弱提供了考量的框架。

然而, 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不够深入、还很薄弱, 这只是问题的表象, 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局面, 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可否认, 知识的积累和理论的生成与创新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沉淀。与其他国家相比, 新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还处于“青春期”, 至今也就只有30多年的时间。而且, 高等教育理论现状的不尽如人意, 也并不是我们不重视理论导致的。相反, 理论长期以来是受到重视的, 一个研究是否运用了某种理论、得出了某种理论观点, 这往往会成为判断它是否具有影响力和穿透力的重要标准。然而, 研究主体一般很少主动去追问理论的本质与特征、理论的来源以及构成理论的要素等关键问题, 而是偶尔从一些哲学家和思想家那里寻求零星的灵感, 或是潜意识中认为这是哲学家的事情而将问题抛给了他们。因此, 尽管高等教育研究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传统, 但由于缺乏对“理论”本身的追问导致高等教育研究先天学养不足, 因而在面对大量复杂的高等教育现象和问题时, 高等教育研究缺乏了对教育现象和问题所应有的想象力和穿透力, 在一定意义上丧失了反思能力和批判能力。

2. 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论体系还不成熟,

对教育现象和问题的观察还远未形成高等教育学自己的“视角”, 这阻碍了高等教育研究在量和质上的进一步繁荣与提升。尽管学术界已注意到方法论的重要性, 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却面临尴尬的局面。一方面, 从教育理论共同体的构成看, “大多是师范大学的教育系培养出来的”, 而且教育理论共同体的后备军大多来自文科, 他们在学术课程和研究氛围中遭遇的“更多的是人文传统”;从教育研究的产出看, “尽管有一些数量性的研究, 但这并没有成为教育研究的方法论主流”, 在教育研究领域, 实证主义的范式还根本没有形成, “尤其是在教育政策方面还远远没有认识到科学决策对实证研究的倚重”[8]。另一方面, 受到近年来西方后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也掀起了对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指责和批评。不可否认, 这些指责和批评有助于促进学术共同体的反思, 从而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但也应注意到, 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在西方社会科学应用研究领域并未因为受到大量猛烈批判而被彻底放弃。如:美国尽管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符号互动论、本土方法论等思潮而经历了方法论大战, 但是那种强调观察、调查统计和定量法的操作性实证主义仍然是美国社会科学领域的主流, 在教育研究领域里, 大量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论文仍然是以定量法研究而完成的[9]。更关键的是, 实证研究连同实证主义一起都大量地遭遇了被误读和被滥用。

3. 学术自主性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缺失也已成为制约高

等教育研究进一步发展和其社会责任充分实现的最重要因素。高等教育研究在理论和方法论建设上的不尽如人意与学术自主性的缺失有极其紧密的联系。因此, 如何处理高等教育研究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理应成为研究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高等教育研究界大多是从学科独立的角度探讨这个问题, 强调高等教育研究要有自己的概念、话语和理论体系, 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对学科独立的探讨却往往容易产生“唯学科化”的严重倾向, 高等教育研究的知识生产和研究生的培养等都是严格按照高等教育学的学科设置展开, 在高等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或研究方向之间还存在较为严重的壁垒, 其结果是并没有很好解决高等教育学的学科独立问题。概括起来, 高等教育研究中学术自主性的缺失主要表现为三点:一是在许多高等教育研究中不加分析地运用其他学科的概念、命题和理论, 而不关注这些概念、命题和理论对中国高等教育实践及其研究的适切性及限度。二是许多研究只是根据政治、经济和社会需求进行的知识生产, 甘愿充当高等教育实践的附庸。三是在遭遇欧美国家高等教育研究的叙事方式和知识体系时, 缺乏足够的自信心。研究者大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欧美高等教育研究的知识的消费者, 许多关于中国高等教育问题的研究往往都是以欧美的概念、思想和方法为依据, 而且以欧美的概念和理论标准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学术评价的依据, 这都是学术讨论中的常见现象。一定意义上, 正是因为学术自主性的缺失, 削弱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在中国高等教育现实问题面前的影响力。

三、高等教育研究担当其社会责任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从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外部境遇来看, 它所要研究的中国高等教育实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60年的坎坷发展之后, 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 我国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 初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 如今正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既有许多成功经验和独特路径需要研究者做出具有理论穿透力的解释, 也有大量问题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中未曾遇到过的, 急需研究者在理论层面进行破解。从学科视角来看, 在现代学术界公认的学科划分中,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只是勉强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人文社会科学曾经一度将获得与自然科学平起平坐的地位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 教育学过去在相当长时间里为跻身人文社会科学之林费尽心思。因此, 学科化的高等教育学实际上受到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的多重累积挤压。在内、外部的问题和矛盾的交织下, 高等教育研究要更好地担当其社会责任, 需要重视以下四个问题:

1. 重塑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使命,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

等教育思想体系。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在起步阶段就被纳入国家知识规划视野之中, 这就使得它在回应高等教育实践的需求方面尤为敏感。将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实际上就表明“经世致用”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主要使命, 它的主要目的是在决策之前为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的领导者与管理者提供其所缺专门知识。然而, 随着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者卷入高等教育实践, 当前高等教育研究者需要在更为强烈的社会关怀和教育关怀意识, 根据知识生产和知识创造的内在理路和自身逻辑, 妥善处理高等教育研究与政治、经济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 切实研究当下中国高等教育实践中的真问题, 构建多样化的、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和理论体系。这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最为重要的使命。只有实现这个使命才能使高等教育研究发挥对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的应有的推动作用, 并为世界高等教育研究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 从而真正将其社会责任落到实处。

2. 重新审视高等教育研究的科学化,

推进多元格局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自高等教育研究成为国家知识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来, 科学的高等教育学就成为我们努力的目标和方向。但我们起初只是在严格的学科壁垒中, 通过构建学科的理论体系、累积学科的学术传统和培养学科的学术人才等方式实现这个目标。当意识到要在更为宽广的科学观念上追求科学的高等教育学时, 也是更多地以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成就为摹本, 强调构建具有较强实证主义取向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高等教育研究毫无疑问要以经验事实为依据。然而, 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 以自然科学的方法观察和研究高等教育中的经验事实只是达致“科学”的路径之一。高等教育研究的对象是由人们的教育行为造就和导致的教育现象与问题, 但这些教育现象和问题除了具有自然科学中的“物”的那种客观存在的特点之外, 它还有其内在的属人的意义结构。它是社会的“物”, 这个“物”是由观念构成的实在。对这种“物”的观察和说明往往是通过现存的“范式”或理解的框架展开的, 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个人价值判断和社会、文化以及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和限制[10]。因此, 在实证主义大行其道之时, 我们一方面不要放弃以实证主义为基础构建“科学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也要自觉地反思和超越这种“科学的”理论体系, 认识到这种理论体系对高等教育实践的解释作用和推动作用的限度所在, 在不断的研究中加强社会关怀和教育关怀的意识和情怀的修炼, 竭力发展出高等教育学的观点和方法以观察、理解、解释和解决高等教育的现象和问题, 从而促成多元格局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 更好地服务和引领高等教育实践。

3. 正确认识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化,

树立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自主和文化自信。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为什么必须走向世界、实现国际化?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的使命是什么?实现这个使命的标志和路径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当前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固然, 中国与国际高等教育研究界之间没有形成互通有无、相互理解的状况, 尤其是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比较小等问题的存在, 是我们提倡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的重要动因。因而, 能否破解这个困境, 能否与国际高等教育界“一争高下”等都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使命及其实现标志的重要方面。然而, 打破长期以来西方国家“文化霸权”对我国学术传统的支配作用, 以及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主体对西方这种“文化霸权”的合谋和主动献媚, 是我们提倡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的最根本动因。建立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自主性和文化自信心, 在基于研究中国高等教育问题的基础上对世界高等教育学术界做出我们中国的独特贡献, 应是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的核心使命。实现这个使命的真正表现也并非是与国际高等教育学术界分出“高下”, 而是要生产出具有创新性、穿透力和独特性的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 从而以此将更多的西方学者变成中国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的消费者。只有基于这样的认识, 我们才能真正理性地对待“本土经验”和“外域理论”之间的关系, 从而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 将“外域”的理论和经验变为“本土”生长的资源, 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 让国际高等教育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高等教育及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学术界。

4. 严格遵循知识生产和学术研究的内在逻辑, 构建

“有根”的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遵循知识生产和学术研究的内在逻辑需要我们妥善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一是处理好高等教育研究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当前, 以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开展高等教育研究成为一股强劲潮流, 学科的融合无疑为高等教育理论体系的发展增添了活力。但其他学科的方法和理论只是为解决其自身领域内的问题的工具, 并不一定具有普适性, 因而在“借用”时一定要清楚其限度, 切实关注高等教育自身的问题。只有专心致志于研究高等教育自身的概念问题、历史问题、事实问题和价值问题, 才有望在此过程中形成对高等教育实践具有推动作用的理论体系。二是要处理好高等教育研究的知识生产与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外在需求的关系。诚然, 高等教育研究作为国家知识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回应社会、经济和政治对高等教育研究的需求。但这种回应绝不等同于顺从, 而是在社会关怀和教育关怀的前提下进行独立的思想探索, 以服务于“满足和发展人的需求和天资”为宗旨, 生产和创造出能够揭示、解释和解决高等教育现实问题的知识体系。费希特指出, 一门学问之所以称得上为学问, 它是由哲学的、历史哲学的和单纯历史的知识的完满结合[11]。过去我国高等教育学主要生产的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技术知识, 勉强算得上是费希特所认为的历史哲学知识。但是“那些根据纯粹理性原则而产生的哲学知识”, 以及“那些以哲学眼光研究过去时代的各种事件而得来的纯粹历史的知识”, 在高等教育学这门学问中显得还相当得少而无力。因此, 当前需要研究者在学界前辈开拓的基础上遵循知识生产和学术研究的内在逻辑, 潜心研究高等教育的哲学知识和纯粹的历史知识, 构建“有根”的、完满的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 只有如此才能使得高等教育研究以其专业而高深的知识来服务和引领高等教育实践, 充分发挥其社会责任。

100024)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潘懋元论高等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7:95.

[2]潘懋元.在《高等教育学》教材听取意见座谈会上的发言[J].高等教育研究, 1984 (01) :17-20.

[3]高军.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学科指向”特点的形成及其面临的挑战[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09) :37-40.

[4]陈学飞.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 (1949-1999)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5.

[5]喻岳青.应答实践对理论的呼唤——我国高等教育原理研究50年回顾[J].高等教育研究, 1999 (06) :37-41.

[6]胡建华.近2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发展的实证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 2005 (02) :10-15.

[7]别敦荣.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现状与未来走向[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04) :65-72.

[8]周作宇.没有科学, 何来主义?——为教育研究中的科学主义辩护[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 (04) :17-25.

[9]沃野.论实证主义及其方法论的变化和发展[J].学术研究, 1998 (07) :32-37.

[10]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 胡新和,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85-90.

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的研究 篇8

葫芦岛市建昌县娘娘庙中心小学

白 淑 娟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1、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挑战未来的教育。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学校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基于这一目标,作为小学教育这一育人的基础工程,首要的任务是提高小学生的基本素质,也就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只有具备良好学习习惯的人,才有发展的潜力,发展的前景。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对一个人的良好习惯有过绝妙的比喻――“良好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入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人才成长,终生发展的基础。

“习惯若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终身受益,而且裨益于社会;反之,不良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要改变它,则十分困难,也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由此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在人一生中的重要意义。

2、养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基础性层面,作为克服教育弊端,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内容,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使人具备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的教育思想正在被人们广泛接受。近年来国内众多的实验群体分别从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诸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验研究。养成教育的研究是对深化我国的养成教育进行了更为积极的、有益的探索,对于提高养成教育的科学水平,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

3、目前,在我校的研究中发现小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望子成龙,追求分数,娇生惯养成了对独生子女教育的主旋律,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被家长淡化甚至放弃。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关系不和谐,尤其对基础薄弱、习惯较差的学生还不善于运用教育心理学的规律来进行养成教育,因而存在着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强行灌输、拔苗助长、过度训斥、情感冷漠、甚至排斥的现象。

4、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指出:„„小学阶段是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期,但从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入手,这的确是发展小学生品德的最有效的途径。少年儿童时期养成的不良品质和习惯日后很难矫正,有的甚至可能伴随人的一生,而养成的良好的品质和习惯则终生受益。因此,在小学阶段对少年儿童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既是我们学校的需要,也是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1、我国的养成教育发展及研究情况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教育是什么?简单的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习惯,诸如虚心上进、勤于操作、专心阅读、认真书写、积极探究等习惯。”

学习习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是明显的,它是提高学习质量的诸多重要条件之一,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指标。学会学习是指个体在以往活动中学到的态度、习惯、方法、技能技巧等综合经验,运用到新的学习情境时,使学习变为容易。学生学会了学习,必然使学习成绩得以提高。

2、国外养成教育情况。

从宏观上考察,国际教育组织和当今世界各国及地区都十分重视学校德育,无不表现出对德育改革的紧迫感,并且开展了颇具声势的讨论。在40届国际教育大会上,许多国家及地区的社会人士都强调要对学生加强道德、伦理、纪律、和价值观教育。一些在世界是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在教育改革中都把德育改革提到相当的高度,如日本对学生道德品行的培养高度重视,具有悠久的历史。日本十分重视养成教育,注重德育的价值,注重德育的投资,因为他们认为德育投资会给社会管理、生产管理带来不可估量的巨大经济效益。日本政府建议把道德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判断能力、思考能力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上,而这些内容正是现代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理论依据

1、叶圣陶的习惯说。叶圣陶先生说,我想教育这个词,往精深方面尽,一些专家可以写成巨大的著作,可就粗浅方面说“养成好习惯”一句话也就说明了它的含义。他还说,德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叶圣陶先生教育论著中关于习惯养成地位和作用论述,是实验坚实的理论基础。

2、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原理。习惯是长时间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倾向和行为方式。良好的习惯可以有利于促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它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情感和态度等人格水平、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智力水平、健康水平、生活能力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催化剂。而不良习惯则阻碍,危害着学生的全面发展。习惯养成教育既需要正面引导,也需要一定的强制性。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原理对习惯养成教育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指导意义。

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的启示。《决定》明确要求 :小学从习惯养成入手,重点进行社会公德教育,进行爱祖国、爱人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集体以及社会、生活常识教育。《决定》给予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必须在习惯养成教育中注如时代的活水。

习惯既不是智力因素,也不是非智力因素,而是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其中包括心理因素)的定型化和自动化。在土家族聚居区农村小学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结合学生、教师、学校和社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将研究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心理素质来作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研究内容,并以此为契机来抓好习惯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良好的习惯、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快速、高效和全方位、多层次地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提高学校办学水准,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将是事半功倍的。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现代养成教育的理论依据。

21世纪的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学会认知,既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学会生存,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这四个学会是作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无疑给基础教育以前所未有的冲击,为基础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而作为人生学习基础时期的小学,就要围绕教育的四大支柱开展教育工作,现代养成教育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活动,因此它适应新世纪教育发展的要求。

5、二十一世纪是创新的世纪,自主创新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素质不再是天才的标志,而是一种生存、竞争的基本素质。为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培养跨世纪人才,必须视创新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盛的动力。当代素质教育实践已引起了对教育功能的认识的转变。素质教育首先把人作为具有主体性、创造性的人来培养。全教会的召开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指明了方向。教育的职责不只是掌握知识、开发智力,而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培养良好习惯是素质教育的归宿,素质只有化为习惯,才能成为终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四、概念界定

(一)理论界对养成教育的理解。

定义一:什么是养成教育?一般是指儿童少年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育。从广义上说,养成教育是指人的基本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包括思维方式、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健康体魄和生存能力的培养和教育。狭义的养成教育单指人的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特别是指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定义二: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既包括行为习惯培养也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

定义三:“养成教育”是一种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或使人(少年儿童)具备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的教育。

(二)、我们的理解。

养成教育是什么?养成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训练活动使受教育者的日常行为习惯规范化的教育过程。

什么是习惯?指常常接触某种新情况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自动化了的、持久的行为方式。它是一种学习动力定型。所谓“学习习惯”是指

学生的主体在较长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学习习惯与一般意义的习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来说习惯是由于反复地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它有道德行为习惯、语言习惯、处世习惯和学习习惯等。从这一角度来看,学习习惯是习惯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是在形成方面它们是有很大区别的。一般说来,习惯可以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形成,也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中形成。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在有意识的训练中来形成,不允许也不可能在无意识中自发地形成,这是学习习惯与一般习惯的根本区别。因为,相对于其它习惯而言,不良学习习惯形成以后,要改变它将是十分困难的,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其次,强调学习习惯必须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培养,是从人的生命是极其有限这一现实出发的。再次,强调学习习惯必须通过教育来形成,是为了消除一般的习惯对学习的干扰。所以,尽管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有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好,然而学生本人并未意识到自己是否形成、以及是怎样形成学习习惯的,但这并不能证明学习习惯可以自发形成,只能说在教师、父母的影响下,学生已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发挥了作用,只是由于学生认识能力发展水平较低,自己并未意识到而已。也说明我们对这个问题重视不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及今后的五、研究内容与目标

以小学现代养成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为途径;以培养新世纪建康人才为目标;以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为目的,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乃至学生本人长期的训练与体验,使学生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生存能力等方面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品德行为定势,进而为学生的终生发展

六、研究方法

观察法、问卷调查法、l、讲道理:学校讲,班主任讲,让生明白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明白养成好习惯是自己成人成才的需要。

2、反复训练:习惯的培养是不能单靠说教的,要靠严格的训练:训练过程中重要的四个字:严格、反复,要翻来覆去,没完没了地进行训练。好的习惯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够形成的,如读写姿势正确一项,就必须每次写字都要提醒学生坐正立直,坚持很长一段时期,反复训练,慢慢地孩子就养成了好习惯。不能企图只提醒两三次学生们就能做好。

3、自我约束:利用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记录簿,记录在养成某个好习惯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自己的想法及克服困难的心情和养成好习惯的措施。

4、教育活动:是载体,是动力。学校和班级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在不同时间段多渠道、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

5、成立“养成良好习惯”小队,在学校、社区、家庭中争做小宣传员,宣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监督同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6、抓好“三个常规”(一日常规、纪律常规、卫生常规)一天一检查,“四个规范”(语言、行为、仪表、环境)一起抓,“三股力量”(班主任、思品老师、各任科教师)共同目标,“三条渠道”(学校、家庭、社会)相沟通。

七、良好习惯养成应注意的问题 :

1、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不是靠某个人就能办好的,它需要学校上上下下共同努力,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齐抓共管。它也不是在一朝一夕中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因此各学校要高度重视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把习惯养成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建立长效评比机制,促进工作长期开展。要建立周例会通报制度,将习惯养成作为重要内容每周一次情况通报,并通过各种比赛活动,进一步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

2、目标要一致。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注意横向和纵向之间的联系,各方面要求要协调一致,班级的要求与学校的要求要一致;任课教师的要求与班主任的要求要一致;低年级与高年级的要求要一致;家庭的要求与学校的要求要一致。否则的话,学生就会无所适从。

3、行为引导,反复训练。任何一种良好习惯的形成与巩固都要经过一个相当复杂的发展过程,小学生自制力和持久性差,因此,教师在向学生讲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同时,还应狠抓行

为的训练过程,可以根据训练内容进行专项训练,做到整改一条,巩固一条;再训练一条,再巩固更多。通过反复抓,抓反复,真正实现学生错误认识向正确认识的转化,再由正确认识向正确行为、良好习惯的转化。

4、师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儿童的行为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时时处处为学生做表率。作为教师都要反省自己,看自己有哪些好习惯值得保持?看自己有哪些坏习惯需要矫正?

5、注重体验,激励带动。养成教育贵在主动发展。各校要通过引导学生开展“争当合格小公民”、“诚信回归,学做真人”、“告别零食,告别游戏机”、“小手牵大手,共创清洁园”等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道德、选择行为、进行自我批评与合作竞争,从而自觉遵守规范。与此同时,组织开展“学、比、评、查、奖”活动,树立典型,激励全体学生赶超先进。

6、家校配合,形成合力。“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 要各校要采用召开家长会,建立家校联系手册,百名教师访千家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指导和督促家长从自身做起,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对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校合力、齐抓共管的局面。

八、研究步骤

1、课题申报,立项,设计研究方案。

2、调查研究阶段。分析研究、了解现状,收集各项习惯数据,制定实验方案。

3、组织实施阶段。构建形成某种习惯养成策略。

4、总结阶段。实验结果推广实施。

九、研究成果

形成习惯培养框架,单项经验总结、报告等。

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的研究 篇9

岳彩瑞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当前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养成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如今家长在言教、身教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矛盾化的教育,极容易搅乱孩子们幼嫩的心智。一是在做人上,现在的孩子处在“言教”与“身教”的矛盾中。二是在生活上,今天的孩子处在“穷教”与“富教”的矛盾中。三是在思想上,今天的孩子处在“吃苦”与“享乐”的矛盾中。四是在教育内容上,现在的孩子处在“重智”与“轻德”的矛盾中。五是在教育方式上,现代的孩子处在“放纵”与“专横”的矛盾中。

这些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小学阶段是迈向人生的重要一步,老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必须使每一位小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同时又要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力,发展他们的个性,使之走好每一步。基于以上原因,我们确定了“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案例研究”课题。

决心通过二年的课题研究,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净化育人环境,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为学生的成才奠定良好基础,达到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较大提高的目的。

二、课题界定

(一)行为规范:

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按照社会公德去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的行为,是必须遵守的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作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二)养成教育:

从广义上说,养成教育是指人的基本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包括思维方式、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健康体魄和生存能力的培养和教育。狭义的养成教育单指人的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特别是指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案例研究:

教育实践者对教育教学事实及反映或记载这些事实的文字或其他材料进行分析、反思、概括,即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分析从而较快地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本课题中的养成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训练活动使受教育者的日常行为习惯规范化的教育过程。

三、课题目标

(一)总体目标:所谓习惯的养成教育,就是教人学会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具有现代文明内涵的社会生活规范。它包括文明礼貌习惯、卫生行为习惯、生活行为习惯、道德行为习惯、学习行为习惯、劳动习惯乃至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等。老师们通过收集以上案例,对此进行分析、研究、评价并结合相关的理论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途径。

(二)具体目标:

1.通过研究,探索培养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同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通过研究,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3.通过研究,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4.通过研究,促进学校校风校貌的不断优化,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四、研究内容:

一年来,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研究:

(一)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榜样育人

一直以来,学校要求全体教师从我做起,严于律己,为学生树立榜样。在日常生活中,强调老师在工作、生活中为人师表,注重自己在学生面前的行为、形象。早晨,学校领导、学生代表、大队委在校门口迎接学生,师生问好;放学时班主任送学生出校门;大课间时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跑步、做操;中午老师给学生分餐;老师关心后进学生……都给学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另外,坚持每学期评选“五星班主任”、“五星学生”、“五星班队”、“身边的小雷锋”等活动,宣传他们的事迹,辐射他们的影响。通过他们的榜样效应感染更多队员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课堂是主渠道 小学生在学校,绝大多数时间在课堂,所以,良好的习惯培养,课堂是重要阵地。也只有每一个教师都能重视、参与学生的习惯培养,那么,孩子才能在进入小学后最短的时间内习得最好的习惯;也只有全体教师参与学生的习惯培养,学生才能习惯全方位的好习惯,才能成为一个言行举止彬彬有礼的好学生、好公民。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智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主渠道。我们把小学生课堂常规制作版面,挂在教室里,供教师每堂课进行指向性训练。比如开学时进行坐、立、行、走、文明礼貌、课前准备等常规教育。如:在训练学生上课发言举手时,应该告诉学生为什么上课发言要先举手,再进行示范练习,要求人人掌握规范的举手姿势。明确了要求,这样学生就会逐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三)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规则是好保障

有人说,魏书生是一个教育奇迹,因为即使他每年有很多的时间不在学校,他的班级在各项评比、考试中总是名列前茅;读了《56号教室的奇迹》,更有人对雷夫•艾斯奎斯佩服得五体投地。仔细阅读两位教育大师的著作,你就会发现,两人的教育有一个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在班级管理中,与学生一起制定班级规则,而一旦形成规则,每一个学生都要不折不扣的执行,比如魏书生的“坚持道德长跑——写日记”,雷夫的“恐怖重写”。学习魏书生,我们学校在学生常规管理上推出了“四定”——定时定点定岗定责。

在我们学校每个班级,有2张必须贴的表格,一张是学校的“四定”——规定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另一张是每个班级的定责表,明确规定上什么事情由谁完成,检查人是谁,等等,并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责任。

制定表格只是第一步,关键是落实检查。

在我们的四定中,规定了班级放牛奶盒的时间和地点,如果某班级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做,那么多多监察队会记录在案,当周的五星班级也许就没有你班级的份了。

垃圾分类是一项繁重的工作。所以我们也同样规定了班级送垃圾的时间,并且要求指定人前去垃圾房分类摆放。多多督察队的队员在那里记载:在规定时间,哪些班级来了?哪些班级是按照要求分类的?哪些班级是没有按照分类要求放垃圾的。检查结束,马上利用QQ群反馈,表扬做的好的。

中午,我们学校专门安排了15分钟时间写日记,半个小时阅读。为了能贯彻下去,我们行政值班每天中午检查,每天反馈情况,并且叫学生督促教师贯彻执行,仅2周时间,孩子们都习惯了到点做啥事,教师也慢慢的习惯了。

(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活动是有效方法

小学生的教育必须遵循寓教于乐的原则。学校、教师必须通过各种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理、导行,最终内化成自己的自觉行动。经学校班子共同商议,每一项活动都具有明确的目的,在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多多吉尼斯竞赛”、“小手拉大手”、“多多光荣榜”、、“日记长跑”、“我们班的齐刷刷”等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一些感兴趣、积极有效的活动,逐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阶段成果:

(一)日记长跑,培养学生坚强的品质。

自2014年的3月起,我校组织开展了“日记长跑”活动。到目前为止,我们学校的日记长跑坚持了300多天,全校共200多名学生,其中参与的学生数达到了120多名。我们的老师、家长都没有想到孩子们能有如此坚强的毅力和韧劲,也没有想到我们所有一线的语数英老师能有如此认真的态度和奉献的精神。

日记,就像一座宝库。通过它,孩子们能把自己丰富的生活储蓄起来。在那里,记录着他们在人生道路上的每一点进步,有他们在知识高山上撷取的每一朵小花,也有他们奉献给生活的每一份情谊。坚持写日记,可以让孩子积累写作素材;坚持写日记,可以增强孩子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坚持写日记,可以让孩子把心声倾诉出来;坚持写日记,可以培养孩子坚忍不拔的意志力。老师对学生的日记当天批,及时评,把一些优秀的日记在学校的日记长廊中展出,让全校的孩子都能欣赏。

本学期,学校集结《花开暨阳》日记集的出版,书籍涵盖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精彩日记。日记的录用率达到50%。大队部还设计了海报,征集日记集的卷首语,学生们踊跃参与,投稿人数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学校还举行了日记集的首发仪式,让孩子们对自己能够坚持撰写日记更加自豪,同时也是学校对孩子们这种良好行为的充分肯定。

(二)多多吉尼斯竞赛,培养学生敢于表现的勇气 多多吉尼斯是暨阳小学的特色品牌项目,活动每月一次,项目多样,深受学生喜爱。小学生精力充沛,自制能力又差,而教师不可能时时刻刻看着学生,让学生有事做,才是管理学生的最佳办法。多多吉尼斯竞赛,不但让学生有事做,更是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小学生最具表演的欲望,他们为了争夺多多吉尼斯冠军,争分夺秒,奋力练技。

我们希望通过学校教育,让学生学会表现自我,不断地超越自我,学会自我教育。多多吉尼斯挑战赛所表现的不仅是学生的某一特长、爱好,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敢于表现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

(三)多多光荣榜,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

如果说多多吉尼斯竞赛还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站在全校竞赛的舞台上,那么,每个班级的多多光荣榜,就是班级进行习惯培养的共同法宝,这也是我们学校班级阵地建设“八有”要求之一。孩子们只要有一个小小的进步,就会得到一个多多,当然,如果犯了错误,就要扣除。而孩子都是好面子的,谁愿意自己的多多比别人少呢,于是,为了争多多,孩子们需要时时修正自己的言行。多多,成了暨阳孩子成长路上的好伙伴,孩子们心中的期盼。

(四)小手拉大手,养成学生、家长共同守规则的好习惯 我们学校地处居民区,校门小,门外地方更是狭窄,上学放学路段拥挤一直是老大难问题。今年,我们在在学生中开展了“小手拉大手”的活动,一方面把上学、放学的要求通过晨会课跟学生讲清楚,另一方面发放告家长书。我们要求家长,上下学时间,汽车、电瓶车、自行车不停放在学校门前道路上,而是停放在附近小区,然后步行送孩子上学,送到以后迅速离开校门。班主任通过这一现象,和学生一起共同商议如何来改善这一现象,在学生和家长的群策群力下,制度了相关规则。如:机车车辆不得驶入学校主干道;电瓶车放在校门对面等。一系列的举措,让更多的低年级学生积极参与到“小手拉大手”活动中,有效地缓解了校门口拥堵现象。更重要的是,通过小手拉大手这个活动,养成了学生、家长共同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六、疑难困惑: 一年来,本课题组积极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但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不足:部分队员缺少基本的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意识,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教育地利用不够充分。在后续地研究中,我们将围绕相关问题设计研究活动,真正将课题研究落到实处。

七、后期设想:

1.继续深入学习德育系列教育名著,积极开展研讨活动,从中寻找研究的理论支撑,以便进行深入的研究。

2.走出去,从新得高度来引领教师从新的起点进行研究。3.深化少先队活动,从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学校德育品牌。

上一篇:倾听感动作文400字下一篇:我的一天作文1000字_初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