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器乐教学

2024-07-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器乐教学(精选11篇)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器乐教学 篇1

阆中市XX中心学校

XX 摘要:随着时代与经济的发展,钢琴艺术已越来越接近普通大众,园了无数孩子的钢琴梦,使他们收到音乐的熏陶、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对培养人的音乐素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从钢琴教学走进小学音乐教学的器乐课堂和小学钢琴课堂教学应注意两方面进行思考,从而达到优化小学音乐教学之器乐课堂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钢琴教学;器乐

新课标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是学校音乐教学的主要渠道,器乐训练是音乐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中的器乐教学可以在增强学生的美感、乐感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接近音乐、理解音乐、以达到陶冶情操、开发智力以及提高鉴赏能力的目的。而儿童钢琴教学的意义也在于此,甚至学习钢琴比学习其他乐器有着更广泛、更深远的意义。因此,笔者对优化小学音乐教学之器乐课堂作如下思考:

一: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器乐选用

在我国,适用于小学音乐课堂的器乐主要以儿童打击乐和简

单的民族器乐为主,在进行器乐的选择上要考虑到音准与音色是否达到相应的标准,此外,而鼓励小学音乐教师自制简单的打击器乐供学生使用。但是教师在进行乐器的选择上,要根据小学音乐教育的特点及教学要求来进行,还要考虑到器乐教学所处的学校场所何学校的经济条件等方面。

在进行器乐教学教法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音乐教育以及演奏,如果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强,就可以加快器乐教学的进度,增强教学目的的实现。特别是在进行启发式的器乐教学中,可以将器乐教学的多种形式和手段进行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器乐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的学习习惯。教师还要结合小学生爱玩游戏的特点进行教学,在器乐教学中添加趣味游戏形式进行教学。它不仅能使校学生更快的接受新知识,还能将已学过的知识、思想相融合,采用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小学生在器乐的吹打中进行音乐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综合训练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器乐训练,这也是最常见的,这种方式就是将各种器乐进行综合演练,实行学生的独奏或多名学生合奏的形式进行音乐乐器学习。它具有用时短,见效快的特点,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实践提升。

二、根据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我们都知道的,只要找到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在实际教学中取得重大的成果。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强,他们喜欢探究,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就要充分

掌握好这一点,在器乐教学中找到小学生的学习乐趣,在进行器乐教学的第一天开始,就让学生对所学习的乐器产生好奇心,并让学生将其看到是自己学习的一大乐趣。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认真听讲,听老师介绍乐器和演奏乐器,以及教授演奏乐器时的注意事项。其次,让学生认真看,观察教师在演奏时的要领,要求学生在演奏时也要按照教师的样子去演奏。最后,让学生参与到器乐演奏中,让学生逐次联系,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在进行这一系列教学中,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听从教师的指挥。学生对老师的宽容与等待是特别敏感也是十分感激教师的宽容,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增加其自信心,促使他们因喜爱老师而喜欢学习,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在器乐教学中进行合理的教学计划

要使小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小学音乐教师就要进行一整套的器乐教学计划,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品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制定详细的器乐学习计划,认真研究音乐教材,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教学安排,做到合理的制定器乐教学计划,并将计划落到实处。然后,教师还要进行认真备课,将教学教案进行详细编写。备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过程活动。这就要求,小学音乐教师要对《音乐教学大纲》有足够的了解,对教学计划进行详尽的安排,突出器乐教学中的重难点,熟悉所学器乐的性能,对于器乐的演奏技巧进行更好的掌握,在器乐教学中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案,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注重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原则,从而使教学任务完成的更好。

四、在器乐教学中的练琴方面

家长的任务要明确。据笔者调查,几乎有百分之九十的家长喜欢陪练,一旦孩子遇到一点问题,家长便帮忙解决指导了,这严重干扰了孩子们的独立性的培养,长期下去,其依赖性使他们难以获得大的进步,殊不知,系统学习乐曲的过程中,随时让学生独立来练习乐曲对演奏的能力培养何等重要,所以家长的任务是督促而不是帮忙。

保证时间的有效性。谁都知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钢琴需要天天练习,每天都要有充足的时间保证,但是是不是保证了充足的时间长度,就保证了练琴的质量和效果呢?答案是否定的,不仅要保证时间长度,更要保证相对达到的有效效果,这便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当明显感到继续下去已没有什么效果的时候可以停下来一会再去练,让时间来个分段。

五、有计划地开展器乐演奏实践活动

使器乐教学的内容得到巩固和提高。器乐教学进行到一定程度。学生掌握一些表现技巧后学校和教师要为学生安排表现能力、表达情感的时间和场所。积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国家教委、各地区组织全国性区域性的适合展示学校器乐教学成果的评比和交流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器乐演奏和艺术活动来推广器乐教学的成果。这样做既可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把学习器乐的直

接逐步转化为间接兴趣。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和艺术氛围,取得社会的承认和家长的支持,使器乐教学的开展越来越有后劲。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器乐教学 篇2

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中小学音乐教育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将器乐教学引入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成为了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这是音乐教育在前进过程中迈出的一大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将器乐教学视为中小学音乐课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将之视为培养少年儿童音乐素质的极好手段。我国在引进多种国外音乐教学法及新的教育理念的情况下,也深化了音乐教育改革,确立了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地位,让音乐教育担负起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任务,并且在一定时间内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因此,对器乐教学以及器乐教学的普及进行探讨,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

器乐教学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领域,如何迎接新世纪教育改革浪潮的到来、如何更好的与新形势相适应、还需要我们共同探讨。

一、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一)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

目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中小学开设的音乐课时严重不足。教学内容被随意改动,音乐学习的内容被高考或中考等音乐考试的内容所代替。

(二)音乐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为教育之本,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在这一学科领域的教学水平。目前,许多学校的音乐教师大多数专业基本功比较薄弱,不能设计规范的教案、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设施不足

教学条件是学校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但是许多学校由于对音乐教育的不重视,不舍得投资于音乐教学设施,就连新课标要求的最基本的乐器也没有,与新课标内容脱轨,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致使中小学音乐教育长期徘徊不前。

(四)教育部将器乐教学列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也兴起了器乐教学的高潮。在蓬勃兴起的器乐教学背后,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1.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现在器乐教学被列入音乐教学的时间不长,还处在初步发展的阶段,主要问题是观念更新缓慢,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2.单一的教学模式。在目前的一些中小学校里,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普遍存在着对器乐教学的应付现象,这就导致了长期对器乐教学贯彻实施的不到位,造成没有从根本上做到以科学、务实的态度来长期发展和研究器乐教学工作。

3.器乐教师比较匮乏。在中小学器乐教学工作中,器乐教师的严重不足又是影响器乐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4.学生家长的制约因素。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由于学生家长对学习音乐的认识不同,以及经济贫富的差异,导致家长的观念直接影响着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这些都是音乐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器乐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一)器乐教学可以培养同学们的自信心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的要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吹奏的乐器,比如口琴和竖笛,然后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加入许多打击乐器。比如用口琴演奏时,吹竖笛的同学就用打击乐伴奏;竖笛演奏时,吹口琴的同学也为他们伴奏。在充分尊重他们选择的前提下,同学们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同时也能感觉到师生的平等和尊重,学习起来也就特别认真。

(二)在器乐教学中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以后的生活中,团结、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包括教育他们如何协调自己和他人,使得整体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这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可以通过器乐合奏的过程让他们知道,若要使乐曲演奏的秩序不被打乱,就需要每个人共同努力,学会考虑怎么做才能使团队的演奏达到最好的效果。

(三)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我表现意识

咱们国家的孩子有的具有很强的技能,可往往却不敢大胆的表现出来;而美国的孩子却能够大方的谈论自己的想法和表演自己的拿手“绝活”。相比之下我们的孩子缺乏的就是一种自我表现意识。

器乐的学习,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很好的舞台。根据现实生活中的调查,我们发现,在器乐合奏中每位同学都发挥特长,积极表现,在乐队他们意识到他们很重要,是没有人可以取代的。即使有的同学只是简单的打击乐伴奏,可他们还是表演得非常带劲。正是这小小的乐器,让他们的表现欲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在排练和表演的过程中,每位同学的感受乐曲、创作乐曲和表现乐曲的能力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使得他们的表演得心应手。器乐的演奏让孩子们找回了自信,充分展现了自我的表现能力,让他们的表现欲望得到最大的满足。

三、普及器乐教学的实施方法

我们对器乐教学的意义已经有所了解,但这仅仅只是理论性的纸上谈兵,让学生真正从中得益的方法,必须理论结合实践进行。器乐学习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学生最易出现的问题是持久性不强,布置的课后练习大部分学生不能完成。因此,我们教学者就必须认真地落实好每堂课的练习时间、练习力度,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练习的整体效果。

(一)示范教学法。它是教师利用身体语言、动作艺术及实物展示等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经验,培养能力的教学双边活动。在器乐教学中,示范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不论是基础的演奏技法,还是乐曲中音乐表现的情感处理,教师良好的示范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其效果有时胜过许多语言的讲解和描绘。

1.示范教学的特点

(1)直观性强,容易被学生接受

示范教学的显著特点是直观性强。示范教学过程是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密切配合来完成的。学生获得信息最直接的是通过视觉器官,视觉信息多种多样。如教师的示范动作、电视录像、教具等这些信息都具有生动、形象、具体的特征。例如:学生在学习小号的吹奏时,教师的示范不仅要音准和讲求音响效果,而且要有正确的持号姿势和正确的按键手形,把动作分解,使学生在视觉上、听觉上都有直观的印象,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感染力强,学习效率高

由于教师的示范教学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所以正确、优美、轻松、完整的示范常常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不知不觉中就可以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在学习演奏琵琶曲《彝族舞曲》时,学生一味地把音符演奏出来了,却非常乏味。如果教师用正确、轻松、优美、完整的示范,来展示彝族姑娘的优美舞姿,小伙子的刚劲有力的风格,乐曲有轻有重,有弱有强,有远有近,那么,效果一定会很好。这些是用语言表达不出来的,必须用身体动作、用手式来表达的。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产生浓厚的兴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2.示范教学的方式

教学方式是教学方法的活动细节和构成部分。器乐教学中的分解示范、完整示范及对比示范是最常见、最普通的教学方式。采用哪种示范教学方式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性质,选择最为恰当的一种,使之发挥最佳效果。比如一个新的演奏技巧的教授,应采用完整示范和分解示范的方式。

3.运用示范教学方法的一些要求

(1)示范教学必须符合教学目标,针对教材特点在讲授教材内容时,教师的示范必须针对教学对象,对学生提出不同要求。比如对初学的学生,教师的示范一定讲求动作正确、规范、轻松,节奏和音准都是首要的。初学的学生一般的模仿能力很强,但力度较差。要求他们必须有正确的动作,教师正确的示范对学生形成积极影响,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对有一定演奏基础的学生,教师要讲求动作优美,协调。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动作所产生的效果上,对教师优美的动作所产生的优美声音有一种崇尚心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器乐的积极性。

(2)示范与讲解要紧密配合

对学生来说,只接受教师的视觉信息刺激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语言信息刺激。学生听觉器官所接受的语言刺激,对改进、提高动作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讲解可以使学生更加明确动作的规格和要求。往往精炼的讲解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在学习《春江花月夜》这首曲子时,只是简单的动作传授是难以表达乐曲所要表达的意境的。如果教师讲透乐曲所表达的夜色朦胧、江清月明、风弄花影、纷乱层叠、水浸摇天云弄影,江水激岸、碧波旋转等意境,使学生犹如看到一篇秀丽的画卷,通过力度、速度、音区、奏法等手段,听觉信号激刺(讲解)与视觉信号刺激(示范)的有机结合,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声情并茂的示范是非常必要的

在器乐教学中,示范是重要的,而无情的示范,即便其它方面有着良好的素质,如准确的节奏、音准,高超的演奏技巧,响亮清晰的声音等,示范仍会是苍白无力的,也是无法打动学生,从而达不到感染和教育学生的目的的。如《唱支山歌给党听》的中间乐段,写的是旧社会,地主的鞭子与母亲的哭泣,必须用情表现二者的对立、矛盾,否则既表达不出地主的狠毒,也表明不了母亲的无奈,那将是索然无味的。器乐演奏这一无词艺术,即使有高度的智慧与想象,而没有准确的技巧,也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十面埋伏》描写的是古代战争的场面,如果教师只是靠讲解来引导学生的想象,而实际不能把刀枪碰撞、战马嘶鸣、人声鼎沸的音响效果,准确地示范给学生,学生就很难将这一作品的意境准确地表达出来。情是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表达,声是声音技巧,二者是示范教学中缺一不可的。

(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在视觉、听觉效果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使器乐教学中抽象的物质直观化,动态的过程形象化,繁杂的知识明了化,看不见的声音可视化,为器乐教的形象化、直观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1.多媒体在器乐教学中的伴奏功能

(1)多媒体的伴奏功能可以锻炼学生的合奏及伴奏能力。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技术所限,学生基本上要到大三以后才有机会参加演出等活动。还有的学生合奏课训练也较少,不能及时适应乐队演奏。另外,民乐乐队在演奏大型的协奏曲时,通常是把总谱缩成钢琴谱来请伴奏的学生。乐队受到乐器种类、排练时间、地点、指挥、人力、物力等众多因素条件所限,几乎没有学生能够同真正的大乐队合作,基本上学生是没有和大乐队合作的机会和可能。在教学中如果运用多媒体的技术就可以克服以上不便的因素。将伴奏的曲目音响资料制作成课件,随时播放,随时可以合伴奏。就像有一个乐队随时在同学生合作。

(2)多媒体的伴奏功能可以对学生基本的节拍、节奏及音准方面起到监督作用。在传统的器乐教学中,都是借助教师来训练这些基本技术。这些技术是表达作品内涵的基本保证,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弹奏技能运用不够熟练的学生,常会因为指法,技术等原因造成音准和节奏方面的问题。在没有参照的情况下,学生自己难以感觉到。利用多媒体MIDI技术配以乐队的效果练习,学生在准确音准和正确节奏的音源伴奏下,能够更多地体会到伴奏同主奏之间的合作感觉,调整节奏和音准等问题,如同一个乐队随时陪练。

(三)加强技能训练和适度渗透情感教育

器乐教学中,处理好技能训练和音乐表现力的关系是教学的关键所在。当学生在了解并熟悉了某件乐器后,肯定很想知道这声音之源。这时老师在教学中应首先告诉学生正确的演奏姿势、正确的演奏方法以及要坚持经常练习、要坚持试唱练耳训练的重要性。在学生了解了专业知识以后,教师就应强化训练学生的专业基本功练习,并选择一些学生自己比较喜欢的简单的乐曲来练习,如流行音乐,以此来增加学生的兴趣。值得注意的是学生们往往缺乏自信和自我表现意识,而这点又恰恰是影响演奏表现力的重要因素。尽可能地组织学生们参加一些合奏表演、器乐比赛以及在课堂中对不同性格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正确引导并适时鼓励,是解决该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

结语

音乐新课程标准对实施基础音乐教学的若干基本理念作了较全面的归纳,总结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和完善评价机制共十条理念。这既是对我国近百年来基础音乐教育实践的总结,也融进了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一些带有共性的教育观念和认识。这些清晰的理念,是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

器乐训练是音乐课教学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使器乐训练有机地渗透于每节音乐教学之中,这对学生艺术的熏陶、能力的提高、素质的培养必将起到良好的作用。因此,我们在音乐教育中要让器乐教学真正走进课堂。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尹爱青等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J].2003

[3]李芳、张俊红.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

[4]陈录生、马剑侠.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

[5]郭声健、艺术教育论.[C].2005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器乐教学 篇3

1培养学生的兴趣与习惯

对于大多数少年儿童来说。乐器或许只是眼见耳闻的经历,而且也是从电影、电视中或是演出现场所获得的感触,所以儿童对乐器的选择一般是从一种冲动、一种兴趣而来。兴趣是认识事物的前提,儿童获得的某种兴趣是认识事物的倾向和需求的原动力。儿童对事物的兴趣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从“有趣”到“乐趣”再到“志趣”。“有趣”是儿童对事物的第一感觉,是对音乐学习直接产生兴趣的“萌芽”,这种状态表现在一旦儿童看到某一种乐器或是听到某一种乐器演奏出的乐曲时,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好奇心理,跃跃欲试。但是这种好奇往往又有一定的时间限度,极其容易自我转移或消失,所以当儿童在产生对某一乐器的兴趣喜好时,家长或老师就应该加以引导,可以让其亲身感触一下,使得印象更加深刻,慢慢地让这种“有趣”转变到“乐趣”上来。“乐趣”是青少年儿童学习音乐兴趣发展的中间层次,他们在“乐趣”的心理因素影响之下开始对事物本质内容产生了解的欲望。但是“乐趣”的心理培养并非借助一招一式就可以来完成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因素而采取相应的对策。

2加强音乐基础知识培养

器乐的学习区别于一般的口授口唱的歌唱练习,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训练。学好一门乐器必须要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作为铺垫。如音准、节奏等,像这些音乐基础知识在以往的传统音乐课程中是不怎么重视的,这就是传统的“音乐课就是唱歌课”的认知观念的来源。可是学习器乐的时候还得把这些知识一点一滴地教,那时必会影响了器乐教学的进度。所以建议学校所有的音乐课程都应该建立在音乐的基础知识之上,从小抓起。当儿童学习简谱时,老师可引导其将音阶的七个音级比作七个阶梯,从下而上分别为do、re、mi、fa、sol、la、si。这样能让学生在脑海里对音高有个形象的概念,这样就很容易理解;对于半音关系的两组音mi、fa和si、do只要区别对待,提醒一下:半音是全音的一半,然后再跟着钢琴多练唱,是很容易掌握的;至于更细微的音准概念那是要靠具体乐器学习过程中培养而得来。对于“时值”的概念,我们也可以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加以引导。我们可以把全音符的时值比喻成一个有四节车厢的小火车,一个四分音符就说明在火车里旅客乘满了一节车厢,二分音符就是火车里有两车厢的人,顺之类推全音符就表明是客满。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就对时值有了一千量的概念,在练习唱谱例时学生只要下意识地数数车厢就解决了时值问题,如此形象生动的教学正迎合了儿童的童趣心理,不失为一种好手段。老师在带领学生练习节奏的时候可以借助于一些单件的打击乐器,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小乐器,比如用塑料奶瓶装些沙子制成小沙锤,这样练习起来既有教学效果又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还锻炼了学生亲自动手的能力。总之。只要老师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寻找教学手段,就能让学生愉快地学习音乐知识。

3创造机会,参与实践

实践活动是影响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器乐教学如果离开了活动,那么以审美为核心的各种能力的培养都将成为空话。孩子缺乏的就是一种自我表现意识和自信,有的明明能够演奏得很流畅了,也往往不敢大胆地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多登台表演,学校的艺术节、狂欢节、社团活动日我都鼓励学生参加表演,凡是参加了校级以上的表演,音乐免试且总评成绩给予满分。经过学生、老师的不懈努力,学生的演奏水平和合奏能力相应地得到了提高。这个时候学校应该多给小演奏家们能够展示自我的空间,可以让学生多参加一些实践:组建乐团、搞校园艺术节、举办一些赛事晚会等,因为舞台才是小演员们学习的最佳场所。学生能得到的收获,是任何一个教育工作者梦寐以求的。通过一些社会实践学生们不但体会到了音乐的美妙,更是明白了生活的意义,而且也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器乐教学 篇4

课标明确提出,音乐课程要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学必须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就告诉我们,音乐教师是审美教育的实施者,不仅仅单纯向学生传授音乐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审美的音乐能力。

器乐教学作为一种全方位的音乐教学活动,是眼、耳、手、脑的协调动作。实践证明,融乐理知识、演奏技能、音乐欣赏为一体的小学器乐教学是从小提高小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下面就试从就器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的做一个浅显的阐述。

一、在器乐作品赏析中培养音乐审美意识

(一)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古人云:“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因此,首先就要培养学生专心聆听的好习惯,才能使孩子们逐渐拥有音乐的耳朵。无论欣赏器乐录音还是欣赏现场演奏,学生都要用耳用脑专心聆听,去除任何杂音,让心安静下来。当然,这些习惯不是一日所能养成,需要在音乐教师精巧的设计之下,悉心培养才能完成。例如,有这样一节器乐欣赏课,教师让学生们欣赏器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师先在初听前给学生号角的音响,学生一下安静了,教师设计了提问,请学生带着问题初听(乐曲中有些什么特别的音响,仿佛看到了什么场景),学生有了目的后,仔细在音乐中捕捉,于是他们听到了号角声、听到了欢笑等等,然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出示图片引入乐曲名称进行更深层次的听赏。

(二)培养学生想象力

丰富的想象力是器乐欣赏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音乐是抽象的艺术,这一点是它与绘画、雕塑等艺术门类最大的区别,但音乐也不是不可感知的,它可以通过各种音乐要素使模糊的东西具体化和造型化。同一首作品,不同的人的感受必定是不同的,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里对同一首作品的感受也可能是不同的。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器乐听赏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鼓励学生自由想象,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通过“音乐的耳朵”感受不同情境的音乐作品。例如,在欣赏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时,启发学生注意聆听乐曲中模仿鸟鸣的声音和力度的变化,引导他们自然地联想到这是描写早晨的音乐,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出不同的早晨的景象,再通过分析乐曲的旋律素材运用苗族音乐的特点,最终联想到这是苗岭的早晨,学生的想像随着音乐似乎“飞”到了苗岭。

二、在器乐演奏中培养音乐审美意识

(一)培养良好的演奏习惯

良好的演奏姿势对于演奏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的演奏姿势给予正确的指导。首先要结合器乐教学实践活动,给学生做示范,使学生能够区分正确和不正确的演奏姿势。正确的演奏姿势,和歌唱的要求比较类似,要求站立垂直,精神饱满,有从容之感。坐式演奏,要求上身自然垂直、端正,总之,指导原则是姿势正确自然美观,有利于歌唱和身心正常发育。另外,使学生懂得呼吸在演奏中是非常重要的,应该掌握好缓吸缓吹、缓吸快吹、快吸缓吹、快吸快吹的基本演奏呼吸练习法。

(二)培养扎实的演奏技巧,打下审美基础 器乐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演奏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并通过演奏的艺术形象感染和教育学生。为了提高学生的器乐表现力,进行演奏的基本技巧、技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基本练习的重要性不能忽略。它除了提出学生位置及方法外,目的是从上课的第一分钟起教师就以饱满的激情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且能调动学生情趣的音乐氛围,并体现“情”字的诱导过程。即,练习曲的选用要与所学乐曲的情绪及演奏方法相匹配,以便把学生的感情“领”入作品中,做到“情”字贯穿音乐课的始终。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仅掌握了断、连音相结合的演奏方法,还为演奏处理打下很好的基础。演奏得正确、熟练、每支练习曲应注意难易程度,一般应当由浅入深,每支练习曲都有自己的要求,必须按要求去做,同时要纠正学生经常出现的粗暴式演奏、不按指法规律、随意换气等演奏等问题,不断给予引导及纠正,还要加以说明讲解。当然,器乐教学过程中也不要过于强调技能技巧,重视演奏技巧是为了提升审美的演奏能力,教师同样要重视在演奏中以情带声。脱离了审美的器乐教学将会使乐曲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挖掘乐曲本身所存在的内涵来进行渗透教育,通过音乐旋律的色彩、力度和速度,去演绎每一首歌曲,使器乐教学真正达到审美的教学目的。

(三)引导学生在演奏实践中体会作品情感

在器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怎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然而轻松地流露其真情的演奏,是教学中的真正难点。充分利用完整的音乐形象,以情激情、双情渗透式教学,将会使师生耗费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达到音乐教学的最佳境界——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触动连觉,启发学生情感之源,从而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具体实践步骤如下: 演奏示范: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完整的音乐形象,激发他们自身拥有一条情感涌动的河流,使其在对艺术美的感知和体验过程中,产生学习兴趣。学生通过直接感知审美对象,充分发挥视觉和听觉的审美功能,引导其主动入境。他们不可以从教师的导言中了解歌曲的背景,还可以从教师演奏中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演奏听赏:如果说教师的第一次演奏其目的是感染学生,那么乐曲的再次听赏则是为更进一步地感动他们,使其更深一层地去体会音乐情绪,提高学生注意力。乐曲分析:这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与交流的最关键环境,也是一节音乐课中师生教学活动最活跃的一个部分。它需要学生体验、讨论、总结、归纳作品运用了哪些创作手法,旋律线的走向,最被感动的旋律并对其进行分析,体会作者的用意。根据乐曲所抒发的情感,选择哪种演奏方法、吹奏力度去处理,才能更好地表达乐曲的意境,带领学生从中挖掘出较深的思想内涵。教师要通过多角度的启发、引导及以点带面的形式,发挥群体探究的精神,让学生自由自在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能够满意自我答复的良好条件,即启发、调空好问题的关键处,并对学生的看法做到不轻易否定,保护学生的自信,使其从中体会成功的快乐,促进师生之间以琴音之交、以心音之和的朋友式的关系。此环节的正确处理,在学生整个情感体验的过程中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它能较长时间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得内在的情感体验,且它是隐蔽的、长久的、有效的。

三、在创编主题活动中培养音乐审美意识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参与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摆正自己的位置,弱化教学指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强化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积极引导学生把对音乐的内心感受大胆用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主动参与快乐学习的实践,创设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生动活泼的音乐课堂情景,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做到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每一朵智慧的火花,带着一颗童心融入孩子,让他们感受到被欣赏的美好,更加有信心、有兴趣地朝着更好的方向去努力。

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音乐是创造的艺术,教师要合理结合学生的认知活动与创造活动,巧妙设计教学活动,通过形象地激发,抓住学生瞬间的直觉感,培养即兴创造,鼓励学生在广阔的想象天地中感受、表现和创造音乐美。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精心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抓住学生的直觉感受,引导学生进行即兴创作器乐创编教学要的是孩子们对音乐瞬间直觉的创作灵感,而不是排练再排练的精彩表演。我看过成外附属小学的一节器乐创编课:教师用报纸、布条将自己打扮成原始部落的居民形象,课前请学生带来了各自准备打击乐器(自制沙锤、三角铁、石头),教师原始部落的形象,时而稀疏、时而密集、时而跳跃、时而沉重的鼓声,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围着教师,体会着,敲击者着,想象自己成了原始部落的居民在音乐中尽情的自由地舞动、敲击。教师演奏得陶醉了,学生舞得更陶醉了,这个场面十分闪亮。又例交大附小的另一名老师上的“爱劳动”单元,有一个学做的创造活动,教师找了一些扫帚、抹布、水盆、拖布等创设了一个劳动情景,然后请学生们考试大扫除,发挥想像,玩一玩,制作各种音响。于是玩着想着,创作结果是让人惊叹不已的,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无法估量的,他们用扫帚和和拖布发出了的“刷刷”“嗤嗤”声,让水盆敲出欢快的鼓声,让抹布摩擦发出了“沙沙”等等。欢快而幽默的劳动场面顿时呈现在眼前。此时,教师真是无比佩服和赞叹。即兴创作之火把课堂气氛推向一个个高潮,留下了一个个教学的闪亮点。

总之,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我们在器乐教学中多思多想,就一定会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培养造就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音乐能力。

锦州市义县九道岭小学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竖笛教学 篇5

竖笛是世界各国普遍流行的吹奏乐器之一,其音色悠扬,简便易学,携带方便,既能独奏又能与各种打击乐器组成小乐队,深得少年儿童的喜爱。我这几年一直在音乐课堂中进行竖笛吹奏教学,下面谈谈在教学实施中的几点体会。

一、制定严明的课堂纪律守则,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乐于接受新事物,一个教学班几十个学生,如果大家随心所欲,乱吹一气,那一定会噪音四起、嘈杂刺耳。若没有严明的纪律约束,将大大影响教学效果。作为教师不仅要有热情和激请,更要有严谨的作风和科学态度、得体的教学方法。

二、了解竖笛基本知识,掌握科学的吹奏方法

1、呼吸方法是竖笛学习的关键部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呼吸是自然的,而吹奏竖笛时的呼吸则要随着音的高低、强弱、长短以及情绪上的变化加以调节。因此,在吹奏竖笛时,应该采用“胸腹式联合呼吸”,用以扩大呼吸量。吸气时,用横隔膜着力,胸腔扩大,横膈膜向下压缩,小腹向内收缩;换气时,最好用口、鼻相结合的方法,以口为主,就是将嘴的两角稍放开换气;吐气时,应利用胸肌、腹肌、横膈膜的控制能力,使气息能够均匀、有节奏地逐渐吐出。

2、舌头运用是竖笛学习的重要部分。舌头好像一个活塞,可以起阻碍气流的作用。舌头堵住吹口就发生断音现象,舌头离开吹口,声音就继续发出。我们吹奏一般乐曲时,常用断音和连音两种方法。断音问题就用“吐音”来解决。“吐音”的发音方法,即在吹之前将舌头顶住上牙齿和肉牙的地方,在吹气时舌尖一接触吹口马上向里缩回,使气流吹出,达到断音效果。在乐曲中用“▼”、“T”、“K”符号来表明。“T”与“吐”、“突”同音,“K”与“库”、“哭”同音。吐音是吹奏竖笛一个很重要的技术,相当于语文课中的汉语拼音。基础扎实了,才能够顺利而轻松地保证为以后的教学达到相应的目的。我要求学生发音要做到结实、清楚、有弹性,必须经过反复的练习,才会让每个音听起来都干净利索。

3、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丰富艺术表现力

5—6这13个音是常用音,它们是用竖笛吹奏基础训练的内容。教这些单音时先学“1、2、3”三个音,配上《好宝宝要睡觉》、《小鼓咚咚响》等简单、短小的乐曲;接着学“6”音,配上《小夜曲》、《吹起芦笙跳起舞》等乐曲;学“5”音时,配上《洒水车来了》、《上火车》等乐曲;当增加了“

4、7”两个音时,可以配上《生日歌》、《幸福拍手歌》,安排一部分学生吹奏,一部分学生唱歌词,别有一番情趣;当掌握了“5—6”这13个音,可以选用《歌唱二小放牛郎》、《运动进行曲》等等为儿童所熟悉的乐曲来进行吹奏。

三、竖笛教学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1、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器乐引进课堂,充实和丰富了音乐教学内容,调节了课堂学习气氛,改往日音乐课的教学结构和模式,加强了动手能力。特别是对一部分认为自己没有音乐细胞或某些嗓音条件较差的学生、个别处于变声期的少年,在器乐教学中也能发挥出他们的才能。当他们吹奏出悦耳动听的音乐时,个个眉开眼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树立了自信心,从而激发了学习音乐的热情,培养了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2、锻炼了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要学会一种本领,需要刻苦练习、持之以恒的精神。通过竖笛吹奏训练,促使学生视觉、听觉和动作协调配合,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精神状态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也增强了集体观念意识,锻炼了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3、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俗话说“耳聪目明”,通过吹奏竖笛,学生的十个手指头在视觉、听觉的指挥下正确地操作,协调配合,长期实践,能增强记忆,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动作更敏捷,反应更灵敏,大脑更发达。据各班任课老师反映,学习了竖笛,不但没影响其他课程,而且学生各科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班里形成了一股你追我赶的良好的学习气氛。

四、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生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而游戏活动则是激发学生兴趣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教师在课外应该认真备课,制作一些形象的教具,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变乏味为趣味。学生最喜欢竞争,也好表现自我。我在各班成立了争当“小老师”的选举活动,经常布置一两条竖笛练习曲,让学生带回家练习,上课时上台吹给大家听,老师把吹得熟练动听的学生选为“小老师”,在课外让这些“小老师”来吹给其余的同学听,吹得不好就免职。这种做法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激发了兴趣,并涌现出了不少的人才。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器乐教学 篇6

摘 要:音乐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它能够陶冶小学生的情操,开发小学生的智力。“双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本文主要阐述了“双课堂”教学模式含义,分析了小学音乐教学“双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性,研究了小学音乐教学“双课堂”中的兴趣培养方式。

关键词:双课堂;游戏教学;兴趣培养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提出:兴趣是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是小学生用音乐充实人生的前提因素。这需要小学音乐教师采取有效方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双课堂”教学模式是培养小学生音乐兴趣的有效方法,如何运用“双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兴趣是教育部门关注的焦点。

一、“双课堂”

“双课堂”是近几年兴起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双课堂”是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结合起来。课堂教学是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教学活动;课外教学是在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之外开展的教学活动,学校利用课余时间组织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来说,“双课堂”教学模式能够使小学生实际掌握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

二、小学音乐教学“双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小学音乐教学可以提升小学生综合能力,开展小学音乐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不能将音乐的优点充分发挥出来。课堂上,教师只是教学生唱几首简单的音乐歌曲,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唱,这种音乐教学模式不能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因此,要想完善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就要采取有效教学方法。“双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解决传统小学音乐教学模式的弊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小学音乐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三、小学音乐教学“双课堂”中的兴趣培养方式

(一)通过训练音乐技能培养学生的兴趣

音乐技能训练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音乐教师可以利用训练小学生音乐技能来培养小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音乐课堂中,教师根据音乐教学的内容,一边给学生放音乐,一边伴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身体做出伴奏节拍的动作,比如拍手、拍肩膀、跺脚等;教师还可以利用音乐器材为学生伴奏,教师在课堂上利用碰铃、供响板等打击乐器做出伴奏;还可以让学生利用身边工具做出伴奏,比如让学生敲打尺子、文具盒、圆珠笔等等。学生掌握到演奏技巧后,会对音乐产生兴趣,积极地探索音乐知识领域。在训练小学生音乐技能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自己编创儿童歌曲,在演唱歌曲时让其他学生使用身边的工具伴奏,这样能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技能,为小学生学习音乐打好基础。

(二)利用游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

音乐游戏是把音乐教学与游戏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活动,把音乐与游戏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做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把音乐基础知识、音乐情感体验融入到游戏当中,通过音乐游戏来发展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具体实践中,教师利用简单的教学工具帮助学生辨别音乐种类,利用易拉罐、纸、水瓶等工具帮助学生辨别音乐的强弱、音调的高低、音节的长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准备几首流行儿童歌曲,用音乐器材演奏出这些歌曲,让学生去猜歌曲的名字,丰富学生的音乐歌曲曲目知识。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利用乐器打出复杂的音乐节拍,让学生去模仿,看看谁模仿的最像,通过模仿提高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在游戏教学过程中,小学生主动投入到音乐学习当中,使小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音乐知识,这样不仅引发了小学生探究音乐的好奇心,还激发了小学生的兴趣。

(三)利用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

音乐小组活动大多是在课外进行。在课堂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实践活动扩展小学生的音乐知识,使小学生学习到教学大纲以外的音乐知识。教《土拨鼠》这首歌曲中,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学习《土拨鼠》作家的其他音乐,使小学生了解到世界音乐精华,对音乐产生兴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课外活动,根据小学生的爱好自由组织音乐实践活动,比如编创歌词、编排舞蹈、举行大合唱等等,通过音乐活动方式把音乐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还能够加强小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力。

(四)利用生活内容培养学生的兴趣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提出:要引导学生愉快地、积极地参加到音乐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走入生活中的音乐世界。因此,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有趣、生动的音乐教学活动。这样小学生会把音乐看作一项快乐的事情,不会觉得音乐教学枯燥乏味。同时教师利用生活场景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到音乐。比如教师在教学生演唱《买菜》歌曲时,教师可以亲自带领学生观察买菜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在生活场景中理解歌词,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买菜》歌曲学习当中;在教《种瓜》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实践劳动,体验种瓜的整个过程,这样小学生不仅学习到了《种瓜》这首歌曲,还体验到劳动的乐趣。

(五)建立和谐教学气氛培养学生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依赖于学生自身的音乐知识水平,还取决于和谐的教学环境。音乐教学是一种欣赏教学,它能创造舒适的环境,给人们带来愉悦。因此,音乐教师要创造和谐、轻松的音乐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小小音乐会》这节课中,教师可以把教室布置成音乐会的形式,用甜美、活泼的声音演唱《小小音乐会》歌曲,唱出吹喇叭、拉二胡、敲锣打鼓时的欢乐场景,使小学生感觉到身处音乐现场当中,愉悦小学生的心情,使小学生更好地投入到音乐学习当中。

总结: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采用“教唱式”教法,教学方式落后,课堂气氛枯燥乏味,使小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双课堂”教学方式是全面提升小学生音乐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模式,活跃音乐教学气氛,提高小学生音乐技能。因此,小学音乐教学中要采用“双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双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器乐教学 篇7

(一)探索型综合课的开展方式。探索型综合课是一种比较具有创新模式的音乐课堂开展方式,强调学生开展音乐实践,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让学生能有自己探索音乐的精神。

(二)以欣赏教学为主的综合课开展方式。以欣赏教学为主的综合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聆听欣赏,去体验、感受音乐。音乐欣赏、审美就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 交流。在2011版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就写明了音乐课堂应该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可见,欣赏课在音乐课堂的教学开展方式上占有不小的比重。

(三)以唱歌教学为主的综合课开展方式。以唱歌教学为主的综合课在音乐教学的课堂中承担着很重要的部分。在我们的音乐教材中,大部分歌谱都被冠以了“学唱”的名义。 人声作为最不可缺少的演奏乐器,在音乐课堂的实践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以个人特长为主的综合课开展方式。以个人特长为主的综合课是音乐教师在学生中树立形象的绝佳时机。首先,个人特长分为很多种:器乐、声乐、舞蹈。当课程进行到可以用个人特长来开展音乐课堂的时候,音乐教师应当大方地去向学生展示,此举既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又能激起学生对教师的敬佩之情,不尝为一种有效的音乐课堂开展方式。

(五)以器乐教学为主的综合课开展方式。以器乐教学为主的综合课在平常的音乐课堂中占的比重较小,但它的重要性却一点也不小。在一些与器乐有关的课程中,单一地讲授知识会很枯燥,单一地讲情感也不切实际,演奏技巧技法的运用,使得课堂声情并茂,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器乐教学的利处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平时的音乐课堂中,比如歌唱课,唱得好的学生可能只有几个,而如果将小乐器带入课堂,让学生感受到参与的兴趣和自我满足感,能够树立他们对于音乐课堂的信心,使他们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

(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在音乐课堂上通过演奏乐器能渐渐懂得如何协调自己和其他人之间的关系, 因为在音乐课堂上演奏乐器基本都是以合奏的形式出现的, 在老师无法一下子顾及到全班同学的时候,就需要同学们之间互相学习以及合作。

(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在课堂中参与器乐演奏活动时,本身就是体验音乐的过程。当这种身心体验与音乐符号趋于和谐之时,他们就已经沉醉并且投入到美妙的音乐当中了。因此,持久亲身参与器乐演奏活动的信心与热情,能够保证学生对乐器演奏的能力、获得相关演奏知识, 养成乐于终身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与习惯。

(四)使学生和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音乐课堂中的互动能够使学生和老师渐渐熟络起来,而器乐教学就需要老师走下讲台与学生进行有关演奏知识及方法的探讨交流。 我们可以通过仔细观察来了解孩子们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方式去指导学生进行演奏,在沟通和鼓励中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器乐教学环境变得更加和谐、愉快。

三、器乐教学的弊端

(一)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缺乏。如今教师的专业技能确实越来越强,但还是存在着学校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基本功扎实的器乐教师在中小学比较少见。器乐教学在现在的中小学校所受到的重视程度并不高,且许多学校存在器乐引进资金不足等相关现实问题。

(二)器乐种类单一,限制学生潜能。据了解,大部分进行器乐教学的学校都是采用竖笛这一便于上手且花费不高的乐器来进行教学,器乐的种类比较单一,不能很好地将各类学生所擅长的乐器挖掘出来。

(三)教学模式单一,课堂内容单调。将器乐用在课堂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多教师只是在教音乐欣赏课的时候顺便将器乐知识介绍给学生,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些乐器的名称以及用途,条件有限,也并没有让学生体验乐器,那么学生就只能是很基础、很浅显地稍微触碰了器乐,并不能真正称之为器乐教学。

四、如何有效地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上发展器乐教学

首先,学校要加强对器乐教学的宣传力度。现在许多的家长都很重视小孩的全面发展,刚好是学校宣传器乐教学的良机。通过在学校对某些器乐的普及,家长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乐器再去校外进行培训。那么在音乐课堂上,器乐教学能被家长所认可,就相当于成功一半了;其次,学校应该为音乐课程配备钢琴、电子琴、手风琴、竖笛、小提琴等乐器,而目前很多学校还无法满足这方面的教学需求;再者, 竞争是最好的学习动力。中小学可以举办器乐大赛,激发学生想要学习器乐的积极性;最后,教师应该把目光放在自己身上,先提升自己的器乐技能水平,再思考究竟应该如何上好一门器乐课,而不是简单地走形式。

摘要:随着音乐课堂上各类教学方式的不断发展,器乐教学也逐渐得到大家的关注。本文将从音乐课堂的各类开展方式、器乐教学的利弊以及之后的展开方式进行阐述。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器乐教学 篇8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民族器乐教学

一、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开展民族器乐教学的意义

日本著名音乐教育家铃木曾说:“教音乐不是我的主要目的。我想造就出良好的公民。如果让一个儿童从降生之日起就听美好的音乐,两岁后学习演奏,就可以培养他的敏感、遵守纪律和忍耐品格,使他获得一颗美好的心”。小学阶段是孩子处在发育与成长的初级阶段,是好奇求知欲最强烈的时期,也是培养兴趣爱好的黄金时段。铃木认为,孩子的音乐教育应尽量在早的时期。在小学教育阶段进行器乐教学能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进而培养人的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智力发展,塑造健康健全的人格。在器乐演奏时,眼、耳,手、脑需互相协调和配合,演奏者不仅需要眼睛看谱,还需手指耳朵的灵敏度和大脑的及时反应能力,从而提高注意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记忆力和想象创造力;器乐教学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团结协作、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器乐的学习将音乐知识、音乐作品欣赏及音乐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促使音乐教学的知行合一。因此,器乐演奏不应只是少数艺术特长生的特权,而应面向每个学生,并成为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的学习权利。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我们应当立足传统,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果。在借鉴学习西方音乐文化的同时不应摒弃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中国的民族乐器种类繁多且流派众多,不同地域的器乐曲有着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这根植于当地的地理文化环境。在学习民族乐器的同时,学生也会了解该地域的音乐文化特点。在小学进行民族器乐教学是弘扬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教授民族器乐必然向学生传授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对学生民族情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渗透作用。

音乐新课程标准中基本理念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重视音乐实践,弘扬民族音乐。然而,在教学实践中,部分高年级学段学生出现热衷流行音乐的现象,对于聆听民族音乐或是民族管弦乐团演奏的兴致并不高涨甚至冷漠,相反低年级学段学生往往对各种形式内容题材的音乐都富于好奇心,尚未形成固定的审美概念。小学教育阶段是小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教师选择民族乐器加以正确引导,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施以影响,这是一个不断启发和长期训练和熏陶的美感教育过程,而民族乐器的学习正是一个漫长的不断陶冶和训练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在学习乐器演奏时,先哼唱曲调,将演奏与演唱紧密结合,不仅学习了演奏技艺,又通过演唱方式更深层次的体会作品内涵、寓意。这样学生能置身于浓郁的艺术氛围中,以更饱满的热情和兴趣投身于器乐演奏中。

二、惠州地区学习民族器乐的现状及出现问题

在音乐教育中,虽然民族器乐被写入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但是仔细分析下来,民族音乐课程只占音乐教育课程的10%。在实际音乐课堂的教学中,3-6年级的器乐教学内容是“学习竖笛、口琴、口风琴或其他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由此可看出,除了极少数学校外,小学阶段的课堂器乐学习并不能真正深入接触到中国民族器乐或是西方管弦乐队乐器,器乐教学通常处于缺失状态,并划归在学校课外活动中,以各类社团、兴趣小组的形式存在着。长期以来,小学生的器乐教学,特别是民族器乐教学的重任往往由校外社会音乐教育培训机构担任。那么,广东省惠州地区的民族器乐学习的情况到底如何呢?

以上列表是笔者统计广东惠州地区参加2016年度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人数统计情况。此次考级活动共1314人参加,钢琴考级者已达849人,占64.61%;架子鼓、爵士鼓考级者为71和47人,分别占总人数的5.4%和3.5%。民族乐器中古筝考级者达141人,占总考级人数的10.73%;葫芦丝考级者41人,占总人数的3.12%;然而诸如二胡琵琶笛子类考级人数分别为1、3、6人,分别占总人数的0.08%、0.23%、0.46%,可谓寥寥无几。实际上,出现小学生在器乐知识、音响辨别和体验、识读乐谱等能力的不足是一种普遍现象。然而,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及音乐知识、技能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出发,中小学生的音乐课应该做到以聆听欣赏、演唱、演奏相结合,以参与、探究、表现、实践为核心,以器乐教学为重要内容和途径。值得一提的是,重等西洋乐器、轻民族乐器的这种严峻的现象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形势。由于我国教育的西方化倾向,大部分学生认为民族器乐“寒碜”“土气”,反而更加偏爱“流行”“时尚”的西洋乐器。小学教育中的民族器乐教学可谓是举步维艰。

三、小学教育中民族器乐教学的可行性建议

1.充分利用周边社区资源

2010年在首都师范大学的倡导和支持下,绵阳北川中学进行音乐课程改革,实施的办法便是将器乐教学引进课堂。高一年级22个行政班分成三组27个课改班(古筝班、笛子班、二胡班、大提琴班等)。采用走班上课的形式,所需乐器古筝40架、二胡100把、琵琶100把等由首都师范大学提供,并定期指派教师前来教学;北川中学提供教室及相关设备和音乐器材存放柜等硬件设施。首师大与北川中学共同开发校本教材,创办出具有羌族特色的艺术教育,并取得一系列的突出成绩和成果。

笔者在参加惠州市惠城区2016年“强师工程”音乐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时参观交流了两所学校。其中一所是广州天河区先烈东小学,此校创办于1964年至今已有50年历史。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所学校的规模并不大,但该学校的管弦乐团、民乐班、语言艺术班等等一应俱全。为何此校在艺术工作方面取得骄人成绩呢?究其原因是能够充分挖掘利用其学校周边的社区资源。先烈东小学利用自身优越的地理优势,充分利用了学校附近的的星海音乐学院的师资力量,采用“教师引进来,学生走出去”的策略方法打造各种乐团。这些成功案例也引发着我们思考:学校是否可以多多利用周边乃至本区的文化馆、青少年宫等社区资源来打造自己的特色呢?当然,具体问题还是要具体分析的,应结合本校的师资力量和本区资源条件,不可模仿照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寻找一条适合本校的艺术特色之路。

2.民族乐器社团的创设注重发挥家长的作用

在小学教育阶段成立民族乐器兴趣班,我们往往会认为有着浓厚兴趣和自身条件不错的学生更能创造出斐然成绩。然而,笔者在器乐教学实践中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笔者所在学校从2014年11月创办二胡社团以来,挑选的学生都是在手指条件、节奏感、音准感占有优势的“好苗子”,然而在为期两年的二胡社团教学中,笔者发现在同等先天优势条件下,取得父母支持购买了乐器并能在家练习的学生比没有购买乐器的学生演奏姿势要更加规范;而在同等购有乐器条件下,有父母的陪练的孩子比没有父母陪练的孩子的演奏要更为优秀。这说明,父母对孩子兴趣爱好的支持和培养比所谓的“天分”有着更深远的影响。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儿童对某一方面的兴趣需要教师和父母的循循善诱。在著名的四大音乐教学法中的铃木教学法是以小提琴为教学乐器为主。其中之一的教学方法便是:家长参与。家长不仅是出席每堂课还旁听其他孩子的课;学会拉奏一两首简单的乐曲和使他们能在家里成为好的教师并跟孩子一起演奏,启发孩子学琴练琴的兴趣;家长学会小提琴演奏的基本技巧,学会演奏某些经过精心选择的曲子并掌握基本原则;另外家长参加孩子在家的每天练习,并以极大的爱护、耐心鼓励和帮助孩子掌握课程中的要点;家长每天给孩子放听正在学习的音乐的录音。如此可见,之所以20万以上的日本儿童接受了铃木的“才能教育”,能在三四岁起就拿着小提琴,出色的地演奏莫扎特等名家创作的优秀作品,这与家长们对孩子的莫大付出乃是息息相关。

3.民族器乐集体课教材的规范体系趣味化

小学教育中的民族器乐教学中一般以集体课的教学模式为主,相对于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的国外集体课教学来说,我国的儿童集体课教学的理论研究较为缺乏。尽管社会上的民族器乐教材资源浩如烟海,种类繁多,然而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民族器乐集体课教材严重匮乏。

民族器乐集体课急需规范化、体系化和趣味化为一体的教材。无论是编写还是教学所用的民族器乐集体课教材的内容都要具备儿童必备的音乐理论知识和演奏技能,精选典型和优秀的教学曲目,在教材的曲目要极大的积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乐曲体裁选择应丰富多彩并注重多元文化,练习曲与乐曲数量编排比例要合理,练习曲的选择要具有针对性,这样才能使基础性与趣味性、理论性与实践性有机结合。教材的语言表述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所选曲目的的广度和深度符合儿童年龄特征;音乐背景知识、曲目选择、技能要求和演奏形式等内容要有利于学生热爱音乐;采用多种媒体(如vcd等)来强化学生的感知能力。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器乐教学 篇9

一、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上乐器教学的重要性

音乐本来就是一个很广泛的学习领域,而乐器在我们音乐教学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比如,美国的音乐教育学家詹姆士墨塞尔说过:“器乐教学是通往音乐世界的桥梁。”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将音乐和乐器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领悟音乐的真谛。可想而知,乐器教学是具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的,它不仅可以丰富农村小学音乐课堂,还能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课,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

二、农村小学音乐课上乐器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乐器教学在农村小学音乐课上起到了一定的重要性,但是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却因为种种原因影响了音乐课堂的教学,从而使得乐器教育不能得到相应的完善。据调查显示,由于农村经济环境比较落后,师资上和音教器材配备方面明显不足,目前,农村里面的小学生音乐教育没有给学生打下音乐基础,大部分的学生出现音不准的现象,97%的学生都不会看乐谱。为了改变现状,上好音乐课,我们应当把乐器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原因主要是地方经济困难,学校环境差,忽视了音乐课堂上的乐器教学,同时师资力量也严重缺少。

三、实现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上乐器教学的措施

1.确保农村教育经费投入

由于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几乎全部是由县级政府承担的,县级政府的教育费用,主要用于发放教师工资,对于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的改善则心有余而力不足。农村特别是经济发展相对比较慢,义务教育经费单靠县级政府来承担是远远不够的,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因此,需要建立合理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2.重视乐器教学

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不能满足以教唱几首歌曲为目标,我们应当把唱歌教学与乐器教学相融合。在农村里虽然条件不足,很多乐器都没有,如铃鼓、双响筒、大小鼓等,但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手去划拍子,用击掌的形式拍出不同的节奏,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多组织一些丰富的音乐教学实践活动。比如,联欢晚会、歌咏比赛、文艺活动等。

3.发展创新乐器教育

一般来说,学生对新鲜事物都会觉得好奇,乐器也一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学生对乐器的理解与运用,教师可以通过网上搜寻资料,自制一些简单的乐器,然后指导学生如何去运用,制作,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实践能力。例如,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瓷碗,里面放置不同深度的水,然后用筷子轻轻敲打瓷碗;自行车的车铃也可以做成“碰铃”;细竹竿可以做成“笛子”;这些自制的简单乐器,你会发现他们有不同的音调,并且声音很美妙、动听。

三、加强师资力量培训

目前,农村的小学音乐课基本上都是由其他科目的.教师代替教学,学校在安排课程时,应当考虑到把音乐课安排给有这方面兴趣爱好和基础的教师,同时还要给教师进行一定的基础音乐知识培训。乐器教学是音乐教学中重要组成之一,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且还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智力。

四、结束语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器乐教学 篇10

——竖笛学习丰富中学音乐课堂教学

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将器乐教学确定为音乐教学的内容之一,加之班级中有个别学生嗓子沙哑,唱歌走调,“五音不全”,以至对学习音乐丧失信心。但通过竖笛教学的路子也能把他们领进音乐的大门。我校普及竖笛教学及竖笛学业测试已近十年。现就我校的竖笛教学及测试做法,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普及竖笛具有可操作性

竖笛轻便易于携带,具有固定音高,容易上手,而且价格便宜。是中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能将之与教学大纲规定的其他任务相对立,应该看到他与歌唱、欣赏等项的教学目的是一致的,而且是相辅相成的。

二、竖笛教学在素质教学中的作用

艺术来源于生活也回归于生活。从学生心理角度来讲,对新鲜事物的求知欲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源所在。竖笛教学符合学生这一特征,因此比较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天生不具备歌唱学习的学生,可能竖笛教学一下就能抓住这部分学生的心。通过自我接触、自我运用,不知不觉就会跟上老师的节奏,也会培养学生对音乐多方面良好的兴趣,树立端正的美感,提高了艺术素质,并从中更好的体验生活。竖笛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自我表现力,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对学习、生活的创造力。

三、竖笛教学的过程 在教材教法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运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进度去要求学生。总体上进度以慢为主,把进度放到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程度。好的学生多给他们展示自我,引领其他学生,重点提高中间部分。也有部分差生,我则采用鼓励为主的办法,降低标准,鼓励他们主动去练习。比如好的学生学一首曲子,差生就学一段;好生学一段,差生就学几个音。总之做到每个学生都能认真练习竖笛一首曲子学完,进度快的学生能完整的吹奏,进度慢的学生我则写二声部单音给他们吹。这样两个声部合作,也让他们能体会合作的愉快,从而促进进度慢的学生更好的学习竖笛。

四、学期测评:竖笛与歌唱同步进行

学生根据自身的优点而选择竖笛或是歌唱的测试。这样一来,以前对唱歌没信心的学生,也能在学期测评中获得较高的评价,增强了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学生学习乐器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还给课余生活带来了乐趣。在竖笛的演奏中,他们得到了成功的欢乐和美的享受。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对策 篇11

【关键词】初中音乐 ; 器乐教学 ;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175-01

目前我国许多初中的音乐课堂都加入了新的内容,即器乐教学。器乐教学可使学生更全面地学习音乐知识,然而目前我国的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还存在问题,教学策略还有待探索。本文将根据课堂器乐教学的概念及影响、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探究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对策。

一、课堂器乐教学的概念及影响

课堂器乐教学是指在音乐教学中加入对器乐的教学,使学生通过学习乐器的使用及演奏,从而学到更多的乐理知识,懂得使用乐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知道如何使用乐器来创造音乐。课堂器乐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给予学生更为美妙的音乐体验,使学生更为全面地学习和理解音乐概念。课堂器乐教学一般在中小学课堂进行,伴随着学生的成长,使学生能够在成长过程中多方面发展。

课堂器乐教学的影响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描述:第一,对学生的影响。课堂器乐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乐器的过程中,逐渐掌控乐器,提高自己的乐器演奏能力,更为全面的学习音乐知识,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随着学生的成长,学生会逐渐掌握不同乐器的演奏方法,使学生成为一个多才多艺的人,提升学生的魅力。第二,对教师的影响。大部分音乐教师在大学期间学到的只是音乐技能,而没有学习怎样进行中小学课堂器乐教学,音乐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器乐教学提升自身的课堂演奏能力,使自己的器乐技能更进一步。第三,对学校的影响。在学校的音乐教学中加入器乐教学这一内容,可以使学校课程更有吸引力,使学校更具艺术特色,从而为学校吸引大量的生源。

二、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学生对器乐学习缺乏学习兴趣

对于任何教学科目,只要学生有学习兴趣,那么教学工作就很能得到順利的进行。然而目前我国初中学生对于器乐学习还普遍缺乏学习兴趣,使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面临了一个巨大的难题。在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对于器乐课还是非常感兴趣的,一是学生对器乐课充满了好奇心理;二是学生觉得掌握一种乐器,能够用乐器演奏音乐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但是,随着课程的深入,学生逐渐对器乐学习失去了兴趣,一是有些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当器乐教师要求学生用乐器演奏一首简单的乐曲时,有些学生还没有将乐器的基本技能练熟;二是学生觉得每次上课携带乐器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没有唱歌方便,学生从意识上开始反感器乐课,从而对器乐学习失去兴趣;三是课堂环境太过嘈杂,致使学生一想到器乐课就有些烦闷,对器乐学习失去兴趣。

2.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一

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中出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一致的问题,导致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我国有一部分小学开设了器乐课,但还有一部分小学没有开设器乐课,导致有些初中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器乐,有些初中学生甚至从来没有接触过器乐,使得学生的器乐基础不一致,有的学生跟不上初中课堂器乐教学的进度。第二,学生对器乐的领悟能力不一致,有些学生比较有音乐天赋,在初中器乐课堂中学习效率较高,而有些学生缺乏音乐天赋,或者是肢体不够灵活,导致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第三,在现代社会,许多家长都会注意学生才艺的培养,为其选择一种乐器,让学生从小练习,这些从小学习乐器的学生在进入初中时就已经拥有了比较熟练的演奏技能,而且识谱能力以及乐理接受能力都比没有学习过乐器的学生要强,导致学生之间产生差异。

3.器乐教师的教学方法不科学

在我国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中,还存在器乐教师的教学方法不科学的现象。受我国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器乐教师在进行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时,仍然使用“你听我讲”的教学方法,使有些没有器乐基础的学生完全不知所云。枯燥无味且晦涩难懂的器乐课堂会使许多初中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积极性,从而影响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的教学质量。

三、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的对策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使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的教学质量更高,器乐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前文已经讲到在器乐教学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对器乐课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此时,器乐教师就应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给学生演奏一段优美的乐曲,使学生感受到乐器的魅力。学生在学习器乐的过程,一定会逐渐感受到掌握一门乐器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可能会逐渐失去学习积极性,此时,器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并且向学生讲述自己学习乐器的故事,使学生坚定自己的信念。

2.进行差异性层次化教学

对于学生的器乐学习能力,这种天赋问题初中器乐教师是难以改变的,但是器乐教师可以改变教学方式,以缓解这种问题。器乐教师在进行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差异性层次化教学,差异性层次化教学又可以分为差异性教学与层次化教学。差异性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不一样的教学,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讲简洁一点,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讲详细一点,并且注意加入更多的示范。层次化教学是指根据学生基础的不同进行不同层次的教授,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可以直接让他们挑战难度较高的曲目,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就应该从零讲起。

3.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对于现代的初中音乐课堂器乐教学,教师不应该还秉承着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应该采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何能使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更为有效呢?教师可以从形象化、具体化来考虑。比如在向学生讲解一首乐曲时,可以先进行声情并茂的示范,使学生更理解乐曲的感情,再比如让学生练习一段乐曲时,教师可以将其合理地分段,让学生分步练习,然后再整体练习。

上一篇:法律法规风险控制下一篇:新教师培养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