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和谐思想的统一性研究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不再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市场经济成为我国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经济手段,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占基础地位。市场经济的建立为我国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活力, 经济高速增长, 但不可回避的是生态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与生态破坏如影随形。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先后出现过严重的生态问题。在当代, 尽管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致力于对生态问题的解决, 并且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却也存在着利用经济全球化把生态问题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的事实。

市场经济产生于资本主义, 自身避免不了带有资本主义的特征,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如此。这样就引出一些问题, 即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 生态问题的出现是否带有必然性?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与生态和谐是否具有一致性?构建生态和谐上, 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制度优势是怎样的?如何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生态和谐?

1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人与自然对立的必然性

生态问题的出现固然与科学技术发展、工业化有关, 但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告诉我们, 寻找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应该从社会制度因素来找。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就生态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 但他们的理论体系中所包含的深刻的生态思想, 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而且内在地包含了生态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1.1 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生态环境的对立

根据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人在自然界中进行劳动应该是依靠积极能动的实践活动实现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 所以人对自然的改造应使得自然环境向健康的、合乎人性的方向转化。但是人对自然改造的应然并不一定带来实然, 因为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中, 也在进行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换, 这种物质交换关系起基础作用的是社会制度。这样人与自然关系直接的受到人的社会关系的制约, 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不和谐必然延伸到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出现不和谐。所以, 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社会的制度因素。

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私有制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财产私人占有是这一制度的基础, 追逐利润是资本家的本性, 每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地追求利润最大化, 既不考虑别人的得失, 更不会在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每个人都知道暴风雨总有一天会到来, 但是每个人都希望暴风雨在自己发了大财并把钱藏好以后, 落到邻人头上。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这就是每个资本家和每个资本家国家的口号。”[1]这也是导致生态破坏的根本性原因。

1.2 生产目的与生态环境的对立

“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 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2]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剩余价值就是利润的本质, 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竞相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 这就需要源源不断的将生产资料、资源投入到生产过程中, 必然就会加大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力度。

“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 这就是增殖自身, 创造剩余价值”。[3]为了榨取剩余价值, 资本家不仅控制生产资料、劳动资料, 劳动力也被作为榨取的对象, 劳动被当作是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工具。这种异化不仅包括劳动异化, 也包括自然异化, 既是人类对自身劳动的异化, 也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积极作用的异化。劳动是控制和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手段, 但这种控制和调节不是要对自然界进行征服统治, 而是要使二者进行更合理的物质交换, 要促成人类与自然的平衡发展的状态, 只有这样物质变换才能不断的进行下去。

1.3 资本与自然环境的对立

1.3.1 资本的扩张本性与自然环境的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

资本主义社会是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扩张性社会, 扩张是资本的本性。只要资本不扩张, 不继续积累, 利润不增长, 危机就会出现, 这危机不仅是经济、社会的, 还有决定人类生存的生态危机。资本的积累、扩张需要源源不断地将资源纳入自己的生产和消费范围, 除了向自然索取资源, 还要把生产和消费的废弃物重新投到自然系统中, 形成恶性循环。“环境被蜕变成了索取资源的水龙头和倾倒废料 (经常是有毒废料) 的下水道。”[4]而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自净能力都是有限的, 根本无法满足资本积累扩张的需要。

1.3.2 资本的短期收益目标与资源环境保护的长期性之间的矛盾无法协调

资本的积累扩张目的就是要尽快收到利润, 资本家进行投资也要求在可以控制和可预期的短时间内获得收益, 不会考虑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这与在生态保护领域至少需要50~10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看到效果是相互矛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以牺牲经济利益来平衡生态利益, 这是由资本主义的本性决定的。

1.4 资本主义的消费方式与自然环境的对立

资本主义的消费方式也是导致生态危机的因素。消费同劳动一样被异化。人们消费的目的不是使用物品, 而是占有物品。异化的消费刺激着人们对金钱和虚幻生活的崇拜。为了满足这种虚幻消费必然把生产的毒手伸向大自然, 来填补人们日益增大的胃口, 因为大自然是一切生产资料的来源, 也必然导致对资源的巨大浪费, 污染环境, 造成生态失衡。欲望无止境, 消费也无止境。

1.5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对立

在市场经济中, 生产和消费是相互分离的, 市场是实现生产与消费相互统一的最重要的手段。市场不仅将不同生产者通过复杂的价值规律统一起来, 而且通过供求关系使生产者和消费者与市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生产的目的受到市场的左右, 由于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导致生产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过度的生产和消费带来的浪费, 最终都是由自然来承担, 所以尽管市场经济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也不可避免的导致生产或消费的恶性膨胀和浪费。

在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中, 人们生产的直接目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商品的交换价值, 也就是追求资本的积累和利润的无限增长。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绝不能把使用价值看作资本家的直接目的。他的目的也不是取得一次利润, 而只是谋取利润的无休止的运动。”[5]资本在市场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作用下, 必然会扩大生产规模和改进生产技术, 从而使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加大对环境和资源的掠夺、污染和消耗, 生产者为了短期利益竭力减少资源和环境支出, 再加上缺乏有效地监督和制约必然导致生态破坏。

2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生态和谐

根据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思想所分析的社会制度性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机制能否为我国实现生态和谐奠定制度保障, 实现我国市场机制与生态经济构建的有机统一, 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以及发挥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实现这种和谐, 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 也是我国建设生态经济的现实要求。

2.1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生态和谐的保障

我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 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有制度上的优势, 虽然我国也实行市场经济, 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本质的差异, 有足够的能力和制度优势克服生态问题,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基本制度克服了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取而代之的是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生产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追求利润的增长, 而是为了人们物质文化的需要和自身的全面发展。所以有可能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前提下, 通过加大国家在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宏观调控, 在充分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 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抑制市场的竞争机制带来的畸形生产和消费。使市场机制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 改进生产技术和发展循环经济, 在我国转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防止过度生产和消费给环境和资源造成污染和消耗、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允许资本存在和发挥作用, 作为市场主体的个人和企业生产的直接目的难免会是获得利润和收益, 但我国是公有制国家,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社会主义的, 是能够控制和调节资本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的, 现阶段社会主义国家允许资本和市场机制的进入是要“利用资本来消灭资本”。[6]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种策略, 为进入共产主义做准备。

2.2 目前我国存在的生态问题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除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7]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 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就没有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能发挥作用, 只有生产力进步了, 经济发展了, 才能实现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经济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市场经济作为是现今最有效率的、最成功的经济运行方式, 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必然选择。

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在我国全面实施。在这几十年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不能否认, 市场经济的各种弊端也是日益凸显。

作为市场经济表现形式的价值规律, 虽然优化了资源的配置, 也造成了生产和消费的过度膨胀;其核心的竞争机制不仅促进了优胜劣汰在配置资源的作用, 也造成了严重两极分化和各种利益的矛盾冲突。人们追逐利润和奢侈消费的欲望不仅造成人与人的不和谐, 同时不惜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 出现生态危机。这其中的原因, 当然是有市场经济自身固有的缺陷, 但也是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比较年轻, 体制不完善, 相对落后的经济基础,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发展不协调等多方面原因。最主要的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公有制, 而是为了改变我国生产力水平落后、经济发展缓慢的现实国情而采取的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体制, 而且没有处理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这一资源配置手段的有机结合, 没能消除两者之间的矛盾。

2.3 实现我国生态和谐的对策

既然市场经济是现代社会的必然选择, 我们就应该正视它, 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体下, 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和错误的发展理念, 调整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 使其成为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可持续发展相互促进的经济运行体制。

2.3.1 转变发展理念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8]发展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永恒主题, 也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就是要符合客观规律的发展。既要符合社会规律, 也要符合自然规律。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主要原因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

衡量经济发展水平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这个标准不应该是传统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标准是看GDP的总量和GDP的人均占有量, 而是应该是考虑生态环境的“绿色GDP”, 生态资源被纳入到生产成本中, 在成本和价格中体现自然资源的价值, 并且开征环境税和资源税, 提高生产成本, 促使生产者把精力转移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发展生态经济、改进生产技术上来。这样就可以对经济增长和生态成本有一个直观的量的考察。

2.3.2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以前我国主要采用的是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 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非常高。要改变这一现状, 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范式。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使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发自然资源, 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把大量的废物排放到环境中去, 污染环境, 形成恶性循环。而循环经济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的开放模式装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比换模式, 这样就能够化解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冲突,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2.3.3 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 建立民主政府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的政府转型过程出现了不少政府权力和企业资本的结合, 出现“公不公, 私不私”的现象, 导致市场和政府职能的畸形发展, 也造成了资源和环境等公共领域的“两不管”;政府在利益的驱使下对个人和企业的这种行为采取放任的态度,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使我国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政府不应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 而是要在市场经济中充当大脑的角色, 一定要加强对个人和企业生产经营者的引导和监控, 为经济主体和经济发展提供完备的基础设施、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完善的法治秩序;利用经济杠杆调节市场的失衡;适度的参与资源配置, 在市场失灵以及不合理利用资源时合理调节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

对于政府对环境资源的治理问题已经进行了多年, 也出台了不少有效的政策, 但关键是执行问题。地方政府上过多的考虑本地方的经济发展目标, 很难做到以人为本、践行科学发展观。针对这一问题, 必须建立民主政府, 人民群众对政府的各种行为有法律和现实上的知悉权和否决权, 建立一个民主、透明、可问责的为人民长远利益发展服务的政府。

摘要:中国选择市场经济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施即促使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也是造成我国生态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何克服市场经济的弊端实现生态和谐,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厄待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包含着深刻的生态思想, 不仅对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进行了深刻、犀利的剖析, 也提出了意义深远的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的制度要求和共产主义设想。对我国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生态和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态危机,生态和谐

参考文献

[1] 朱炳元.关于《资本论》中的生态思想[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 (1) .

[2] 陈永森.超越资本与自然地矛盾——评福斯特的生态社会主义[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6) .

[3] 赵成.市场经济、基本制度和生态和谐[J].思想理论教育, 2008 (21) .

[4] 方时姣.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J].学习与探索, 2008 (5) .

[5] 李高君.从两大对抗到两大和谐——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 2007 (4) .

[1] 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1:311.

[2] 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1:714.

[3] 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1:269.

[4] (美) 约翰.福斯特[著], 耿建新, 等[译].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74.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23:174.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上)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46:394页.

[7] 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3:373.

[8]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J].求是, 2007 (21) .

上一篇:基于互联网的多维动态作业成本控制研究下一篇:全球化背景下电子金融的有效监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