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

2024-06-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共10篇)

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 篇1

说起马克思主义,人们是即陌生又熟悉。熟悉的是从很小开始就知道马克思,听说马克思主义,知道中国共产党是在认证贯彻并实践马克思主义后,取得了抗战与革命的最后胜利。除了少数研究哲学与历史等体系的人对马克思主义很是了解外,在当代,可以说,很多人不知道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什么东西,它在当代究竟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重要的角色,对当代中国究竟有什么作用,最主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如何发挥它在中国经济,民生,国力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解决上述问题,我们不得不追溯到马克思主义也就是马克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提出的,在当时它只是一种思想,是一指导当时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思想,它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欧洲如火如荼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之中,它通过对革命斗争经验的深刻总结,揭示了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和寻求解放的正确道路,从而成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纲领。传至我们当代,在经过无数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修补与完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已成为我们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瑰宝。

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 篇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依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党全部理论的哲学基础,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依据。

第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的角度,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和个性的原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此原理的体现。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160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二,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角度,体现了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的是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伟大的理论产生于伟大的实践,又指导着伟大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改革开放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一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的角度,体现了生产力的标准。生产力标准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最基本的观点。邓小平同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坚持不断解放思想、事实求是,在及时分析、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新情况和新经验的前提下,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继续和深入。有了“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我们就把握住了对改革是非、改革成败判断的根本标准,就可以冲破姓“社”姓“资”的思想束缚,就可以大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不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成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依据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发展提出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要求,立足现实、总结历史、前瞻未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当代世界和中国得出的科学理论,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作为第一个代表,同时提出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同样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就是坚持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起最终决定性作用的原理,生产力标准是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可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党全部理论的哲学基础,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依据。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性创造,体现在实践上,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理论上,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在政治上,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同志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把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作了更加完整、系统的概括,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开始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开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创造性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和历史任务,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这一时期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的能够指引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胜利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他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即邓小平理论。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密切结合改革开放和国际局势的新变化,集中全党智慧,弘扬与时俱进精神,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它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它的提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坚实基础。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承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在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在不断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同时,在理论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明确了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同时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发展方位,深刻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一个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恩格斯指出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2]

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 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头脑,尤其是广大党政领导干部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高峰,就必须有理论的思维。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理论,是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人类解放最锐利的思想武器。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中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在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完成新任务的伟大实践中应运而生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

党政领导干部思想理论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是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破除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思想障碍,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使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统领各方面工作的根本指针,确保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始终抓好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的这个基础性工程,坚持不懈地提高全党的理论素养,把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内化为全体党员同志的自觉性追求,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最终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2. 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的学风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并长期坚持的优良学风。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联系国际国内的大局,联系社会实际,去观察和分析问题。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最大的社会实际是中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也是我们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现实基础。我们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地总结过去,客观地分析现实,科学地思考未来,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一方面,要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态度,那种认为科学发展观只是单一解决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的片面认识,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误解;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和反对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态度。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展、有所创造、有所前进。”[3]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基本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我们学习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新的要求。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同党带领人民进行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同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我们要坚持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继续解放思想的实践,指导改革开放的实践,指导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指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实践,努力在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3.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申奥到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从“神五”的成功发射到“神七”的太空漫步,从加快城镇化水平到新农村建设,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文化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从东部率先发展到西部大开发,改革的进程全面的展开,这些都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那种认为把科学发展与改革开放对立起来的观点,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误解。在改革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和偏见,恰恰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推进改革才能解决。很多问题并不是改革造成的,而恰恰是不按科学发展观推进改革造成的,正是在改革问题上没有正确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所致。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加强和深化改革,才能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三十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国际风云变幻中站稳脚跟,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国内政治风波、经济风险、严重自然灾害以及汶川特大地震等方面的严峻考验,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就是因为进行了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社会主义同改革开放相伴相生、相融相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就在于它是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总之,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才能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摘要:在当代中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 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才能真正做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加以深入的剖析, 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并就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思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742-743.

[3]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27-28.

[4]江泽民, 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

[5]辛鸣, 杨海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第1版[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7.

[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 篇3

关键词:中国社会主义;斯大林模式;启示

斯大林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其认真总结以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从经济建设的角度出发,探讨斯大林模式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如下:

一、要始终把生产力的发展放在首位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出,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揭示了社会制度的生命力取决于它对生产力发展的有利程度的道理,社会主义制度也不例外。当前的社会主义国家通常都是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国家建立起来的,因此,它更应该注重生产力的发展。只有始终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才能达到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才能发挥出社会主义较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斯大林曾说“如果不在工业和农业方面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我们就不能解决改造的任务,就不仅不能赶上并超过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而且连自己的独立生存也不能保住。”[1] (P.287)因此,他领导着苏联人民集中一切人力、财力和物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大大提高了苏联的社会生产力。应该说,斯大林执政时注意过发展生产力的问题。然而,纵观斯大林模式可知,斯大林及其以后的苏共领导人更多地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而非生产力的角度去衡量社会主义的。这一点无论是从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征,还是苏共领导人们所坚持的社会主义理论及其所犯的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想主义错误都可以反映出来。正是因为没有做到始终把生产力的发展放在首位,导致苏联的社会生产力在一度辉煌之后发展缓慢,最终导致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失去了生命力。

正因为如此,吸取了苏联的教训,邓小平提出“贫穷绝不是社会主义”[2] (P.370),他把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纳入到社会主义本质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始终坚持把生产力的发展放在首位,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进入了关键时期,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等严峻考验,我们应该继续把生产力的发展作为第一要素,“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要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恩格斯早就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一个“经常改革和变化的社会”[3] (P. 370)。可见,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直接动力。在斯大林模式下的苏联社会主义也不例外。斯大林模式作为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为备战和快速实现工业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可以说,它适应了当时的国情。斯大林模式不仅一度成为了社会主义国家竞相模仿和学习的对象,而且被苏联沿袭下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虽然,随着社会形势的需要,斯大林之后的苏共领导人也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但是他们所谓的改革不断反复,而且都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浅层次的简单修补,都没有触动斯大林模式体制性的东西,导致斯大林模式在苏联逐渐被僵化,最终阻碍了苏联的发展。

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吸取了斯大林模式的教训,开启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地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当前,面对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我国提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举措,而这些举措的实施都需要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扫除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以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的发展

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最新阶段,其本质的、内在的要求就是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社会主义不同于以往任何社会形态的根本所在[4] (P. 370)。而斯大林模式下的社会主义苏联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以经济建设为例,苏联走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轻视农业和轻工业的道路。这固然有利于苏联快速实现工业化,应对当时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但是,这种用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的方式实质上严重损害了苏联农民的利益、影响了苏联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见,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影响了广大农民以及企业职工的积极性的发挥。这种以牺牲人的发展来进行社会建设的方式最终导致了苏联人民和苏联共产党离心离德。

在我国,人的全面发展已经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特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需要和利益,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因此,我们要以苏联为戒,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关注和妥善解决农民增收、食品安全、新医疗体制改革、教育、就业、住房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使百姓更多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同时,改善民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会更好地调动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经济的增长打造恒久动力。

参考文献:

[1]斯大林全集:第1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邓小平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曾宇辉.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论苏联的教训[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 篇4

一、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典范

中国梦源于对近代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深刻把握。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一个国家,没有理想是落后的,没有思想是停滞的。中华民族是一个从来不缺少梦想的民族

二、中国梦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一重要论述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人民群众新期待有机统一起来,全面系统阐明了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三、中国梦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指明了方向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三个必须”,第一次把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三大要素有机统一起来,清晰概括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要求,指明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方向。

四、中国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新境界理论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与时俱进。中国梦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凝结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华,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新的内容,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到新的境界。

五、实现中国梦归根结底要实干兴邦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而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习近平同志强调,面向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要把“认同中国梦、践行中国梦、实现中国梦”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和自觉追求,埋头苦干,锐意进取,用劳动与汗水成就中国梦。

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 篇5

在当今世界,我们党所领导的中国现代化不是一般意義的“现代化”,而是如邓小平所说加了四个字“社会主義”,是社会主義现代化,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義道路上实现自己的现代化目标。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上的划时代创造。

第一,中国现代化不是“西化”、不是照搬资本主義走过的现代化道路,而是与社会主義相结合,是“社会主義现代化”。

我们党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表明“只有社会主義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義才能发展中国”的立场和态度。邓小平曾严肃指出:“中国要解决十亿人的贫困问题,十亿人的发展问题。如果搞资本主義,可能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但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義,不能靠资本主義”,“为了实现现代化,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義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義、毛泽东思想”;以此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是理解中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的起点。

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出路时起,将中国引向现代化的探索就存在一个“中国现代化向何处去”的问题。如果说在辛亥革命和孙中山先生之前,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西化”主张(包括孙先生的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可以称作关于中国前途的一种探索的话,那么,在此之后(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关于在中国建立资本主義制度的主张,就是一种错误的主张了;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也有过倒退到资本主義的声音,一直到今天,关于中国是否离开社会主義而选择别的道路的议论也并未绝耳,那就更说明关于“西化”之争的实质与警示值得引起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奋斗,建立起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義道路,并为走向现代化奠定了群众基础和物质基础。这是中国最大最根本的实际。中国的现代化不应该也不可能离开这个基点,否则,就会失去立国之本和广大的民众基础,就可能造成民族和社会的分裂,就可能陷入深重的社会危机,那就什么美好的事情也做不成了。

今天,中国的现代化正表现出世所瞩目的伟大成就;在现代化建设中所表现出的社会主義本质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其价值取向的理解,由此把握中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的内在根据,使我们在效率与公平上选准定位,坚持公平基础上的效率原则,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以克服“左”的和右的干扰,保持社会主義现代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发达资本主義国家虽然走在现代化前列,但在发展中仍不可能解决社会的分裂及其阶级矛盾,其现代化经验并不完全适用于发展中国家。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的选择开创了一条通过社会主義而不是通过资本主義来实现现代化的新路,打破了只能按西方现代化模式行事的神话。

第二,以改革开放来释放现代化的伟大活力,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中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我们党在重新确立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时,就同时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任务,并且把这看作一场深刻的革命。二者在中国社会主義现代化实践中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中国现代化过程的又一大特色。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是对原有体制的根本性变动,是一场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的全面改革和深刻革命,正如邓小平所说,“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事实说明,在僵化的体制上是建不成现代化的,一般意義上对旧体制的修补和小改小革,也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建设社会主義现代化,进一步提出了改革开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建设中国现代化的要求又使我们进一步打开了思路和眼界,并在改革开放中加深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

改革开放的深入大大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敢于在批判和创新中前进的勇气和胆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事业与现代化建设相结合,改革推动着经济加速发展,出现了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改革和发展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在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下,我党按照现代化的要求和标准,重新设计和建设中国社会主義经济发展的格局,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方式发生转变。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积极寻找加快发展的途径,争取在现代化进程中赶上发达国家。

为实现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进一步认识坚持改革的意義,开创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局面。在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社会主義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改革在一些重大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并在优化经济结构、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同时,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要在改革中切实加强。把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改革与发展,使我国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表现出宏大气魄和较高起点,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与进步的进程中表现出伟大创造力。

第三,中国现代化不是关起门来搞建设,而是与世界的发展相同步、与全球化外部环境相关联,在与当代资本主義的竞争与共处中实现自己的现代化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義是开放的社会主義,我们的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中国现代化必然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环境,中国共产党人要把握独立自主与向世界开放的关系,致力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为了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義的宏伟目标,我们的现代化必须注意学习和汲取先进技术、科学和文化知识以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可以向西方学习,利用资本主義创造的有益经验和管理方式,为中国社会主義现代化服务。邓小平反复说明了建设社会主義现代化就应当打破闭关自守、故步自封的道理。他指出,“社会主義要赢得与资本主義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義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对外开放与中国改革事业的推进相呼应,是中国坚持走向世界的、开放式社会主義的体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对外开放也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利用资本主義,发展社会主義,在文化的和而不同中保持自身的安全和发展空间,成为中国现代化的正确观念。

中国社会主義现代化道路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现代化的影响力还表明,与其他大国崛起的方式不同,中国坚持和平发展既是中华文化的历史传统和灵活的政治韬略所致,也是中国人民有信心让世界分享中国发展成就的表现。

第四,中国现代化必须克服资本主義工业化时代的发展弊端,使社会发展和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持一致。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社会主義市场经济的活力,走出一条速度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经济协调发展路子,是我国现代化的当前战略。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要求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推进社会主義民主政治,促进社会主義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形成社会和谐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在现代化意识上表现出很高的水平,对建设绿色现代化寄予极大希望。中国现代化坚持的是科学发展道路,创建社会的和谐和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解决现代化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避免把现代化仅仅当做经济指标增长的倾向,绝不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发展经济,在构建社会和谐、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中,使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全面推向前进。资本主義工业化留下的最大灾难就是生态环境的破坏,中国现代化必须避免这种结果,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

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 篇6

——以当代大学生为例

摘要: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生力军。理想是人生道路的灯塔, 是人生实践的指南。当代大学生需要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紧密联系在一起,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作为最高理想,以实际行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

引言:当前,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也呈现多样化。部分大学生受“共产主义渺茫论 ”、“社会主义失败论 ”、“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影响”, 理想信念动摇,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观望;一些大学生势利现实,国家、集体意识淡薄, 只关心个人利益, 崇尚金钱万能、享乐主义、消费主义, 缺乏勤奋学习、艰苦奋斗精神;有的大学生追求进步, 但入党动机中政治功利性极强, 目的是毕业后加重就业竞争的砝码, 以谋取一份好工作, 其宗旨意识和奉献精神淡化, 入党后很快失去前进动力;有些大学生看不透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本质, 对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津津乐道,对我国改革攻坚进程出现的暂时困难和个别腐败现象大加渲染。这些是对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忽视和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途缺乏信心的具体表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集中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 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 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 是当前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崇高目标。这个共同理想既体现了价值目标上的先进方向, 又体现了广泛性要求, 符合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既体现了一致的愿望和要求, 又涵盖了不同的群体和阶层, 具有广泛的适时性、包容性和强大的整合力、引领力。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首先要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性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性质

社会主义是这条道路的制度基础, 中国特色是这条道路的国情基础。这条道路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道路, 这从根本上区别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以及其他道路。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长期斗争中反复比较和选择的结果。历史告诉我们, 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尤其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初步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条道路是具有中国特色之路, 是立足于中国国情的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为实践所证明的正确道路。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才能独立自主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坚持党的领导和党员的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一)坚持党的领导的必然性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 1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和服务群众。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建设

第一,要从严要求讲党性。党员一定要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按照《党章》的规定,党纪党规的要求,经常对照、反复校正自己的言行,自觉摒弃和克服头脑中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应有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第二、要认真努力学习。党员必须要把主要时间、主要精力、主要思维用到学习上,时刻保持良好的思想状态和精神状态,为了同学的利益,不计较个人得失,学习和工作中标准高、要求严,作风实、节奏快。

第三、要联系同学办实事。学生党员先进性还在于要密切联系同学,实心实意为同学办实事,并摆到重要位置,要彻底消除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甘于清贫,乐于俭朴,勇于奉献。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

当前, 大学生中存在的价值目标多样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认同弱化的状况, 决定了加强和促进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工作势在必行,。党的十七大报告从理论、理想、精神、道德四个方面,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体。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就应有计划、有步骤、有侧重地把四方面的力量凝聚起来, 形成教育的合力;同时, 各方面应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各循其道。具体地说,就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信仰方面的统帅作用, 大学生能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仰就有坚实的思想基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要使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大学生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起来, 把大学生群体的共同愿机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其在大学校园的强大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 使当代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引领下, 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

四、树立和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在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条件下,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价值目标和价值评价标准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起着导向的作用, 对大学生的成人、成才、成事、成功, 乃至日常学习、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当前形势下, 提倡树立和培育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高校校园的和谐稳定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因如此, 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应强化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认同。

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 也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进程中一个重要环节。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 综合党的教育方针、中央领导的有关重要讲话、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以及历史的传承和现实的需要来考虑。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共性应包含“立志成才、爱国守法、诚信知耻、博学笃行、求实创新”等内容, 这五句话是一个有机整体, 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反映当代大

学生在理想信念、国家民族、成人成才、学习实践、道德规范、治学准则、历史传承、时代要求等方面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观念。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关键是培养和增强当代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信仰, 要将核心价值观确立为价值追求, 并掌握正确的评判标准。这就要求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 把确立个体的核心价值目标与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的价值目标紧密联系起来、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紧密联系起来、与日常的学习和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 篇7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传统社会主义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条道路之所以正确, 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我们要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 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 它既是对资本主义的辩证否定, 又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革新;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其实质是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 无产阶级在夺取了资本主义的资本和生产资料以后, 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列宁认为创造出了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 才能从根本上摧毁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 他指出:“劳动生产率, 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资本主义创造了在农奴制度下所没有过的劳动生产率。资本主义可以被最终战胜, 而且一定会被最终战胜, 因为社会主义能够造成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1]“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 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 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2]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发展生产力, 毛泽东同志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 党的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 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 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目的就是实现共产主义, 而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的,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 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3]116“当然我们不要资本主义, 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 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 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 我们相信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的制度优越, 它的优越性应该表现在比资本主义有更好的条件发展社会生产力。”[3]110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把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作为其中最根本的思想放在首位, 强调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也强调指出: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所有制问题。他们指出:“资产阶级私有制是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 从这个意义上说, 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5]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进一步明确表述了这一观点, 他说:“无产阶级将取得国家政权, 并且首先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6]邓小平同志也指出:“我们采取的所有开放、搞活、改革等方面的政策, 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 还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商独营的企业发展, 但是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3]110“一个公有制占主体, 一个共同富裕, 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3]111江泽民同志结合我国现实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水平, 进一步强调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他说:“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方针。要通过深化改革, 加快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增强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保持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7]胡锦涛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 也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恩格斯曾指出:“一切政治斗争, 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8]列宁也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根据科学的见解来广泛推行和真正支配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 也就是如何使全体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这一点。”[9]邓小平同志说, “走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3]373“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 不是两极分化”。[3]374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也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同步富裕又是不可能的, 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我国现实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经济制度上,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当代中国, 这既是我们党和国家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基本经验, 也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在新时期, 面对新的情况, 邓小平同志提出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江泽民同志在邓小平认识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我国的分配制度进行了详细阐述, 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提出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分配体系的重要部署和决策。

从政治上看, 社会主义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征。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体和政体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也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在文化建设上,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围绕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 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 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提出, 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就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弘扬中华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辩证否定, 中国共产党人是在对资本主义的科学认识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七大上提出, 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是指新民主主义政权下的资本主义经济。他在七大报告中把发展资本主义作为中共纲领确定下来, 主要是因为“没有新民主主义的国家经济发展, 没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的发展……一句话, 没有一个共产党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彻底的民主革命, 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 那只是空想。”[10]邓小平同志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战略高度, 强调了科学对待资本主义的重要性, 对如何看待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做出了科学回答, 他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3]110“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 不敢闯, 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 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3]373“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就必须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3]372江泽民同志也肯定了学习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重要性, 他指出:我们在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某些好的东西时, 思想要更解放一些, 胆子要更大一些, 步子要更快一些, 办法要更多一些, 而不要纠缠姓社还是姓资问题, 它们是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 资本主义社会可以用, 社会主义也可以用。我们在肯定要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积极成果的同时, 要坚决反对近几年流行的一种抹煞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着本质区别的“趋同论”。“趋同论”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这两种制度最终要融合成为一种既不是社会主义, 又不是资本主义的“新”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资本主义并不等于社会主义就等同于资本主义, 正如胡锦涛所指出的:“我们党经过几十年的艰辛探索, 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这条道路既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又有自己的发展特点, 既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 更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11]因此, 我们可以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资本主义的一些有用东西, 不会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变成资本主义, 只会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革新。苏联模式在经济上强化重工业, 忽视轻工业、农业的发展, 排斥市场经济规律;在政治上搞高度集权、个人崇拜;在意识形态领域对马克思主义僵化理解, 因而存在着许多弊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积极探索突破苏联模式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他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 他们走过的弯路, 你还想走?”[12]邓小平也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苏联搞了很多年, 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思想比较好, 搞了个新经济政策, 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3]373“学习苏联好的东西对我们用处很大, 借鉴苏联错误的东西, 对我们也有很大的益处。我们要善于接受苏联的经验教训, 这样就可以少受损失。”[13]随着改革的深入, 我们党不断总结实践, 提出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质的新理论。可以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践的结果, 是对苏联模式的破除。

在谈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的关系时, 我们还需要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民主社会主义是主张在资本主义框架下进行社会改良的思潮。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本质区别, 主要体现在:

在经济上, 民主社会主义主张用对经济的民主监督代替消灭私有制的要求, 主张维护、加强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在政治上, 民主社会主义主张西方的三权分立、议会民主、两党制的资本主义制度;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在文化上, 民主社会主义主张世界观和指导思想多元化, 反对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唯一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张用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引领各种社会思潮。

在社会建设方面, 民主社会主义主张保留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制度, 在这个前提下采取一些措施维护社会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张在共产党领导下, 最大限度实现、维护、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浅论当代古巴社会主义制度 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 古巴教育 科学技术 人文

古巴是当今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古巴位于加勒比海,面积l1万平方公里,人口1120万。1959年1月1日,菲德尔·卡斯特罗率起义军推翻了巴蒂斯塔独裁统治,建立革命政府。1961年4月。菲德尔·卡斯特罗宣布开始社会主义革命。1962年。美宣布对古巴实行经济、贸易和金融封锁。1991年10月,古巴共产党召开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继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计划经济。古巴政体由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国务委员会和部长会议三个重要部分组成。1997年,古共第五次代表大会决定在坚持一党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同时,首次提出把经济工作放在优先地位。近年来,古巴政府在确保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同时,大力恢复和发展经济,陆续出台改革举措,现已走出苏东剧变后最困难的时期。2005年以来,古巴政府积极应对美国强化封锁以及飓风、旱灾等内外不利因素,大力实行“节能计划”,缓解能源短缺,努力恢复经济,增加社会投入,提高群众在教育、卫生等方面的社会福利。2008年2月24日,在古第七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劳尔·卡斯特罗正式当选国务委员会主席并就任部长会议主席为古巴的最高领导人。

古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教育和公共卫生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令世界赞叹,其全民免费教育制度值得我们借鉴。

社会主义制度下古巴教育领域的特色:

1.古巴没有“希望小学”

2008年。根据联合国的一个调查。古巴小学生的语文和数学成绩明显高于拉美其他各国的同龄人。经过50年的努力,古巴的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果。目前。古巴全国平均每19名小学生就拥有1名教师,每14名中学生拥有1名教师。视听多媒体、教学软件和电脑等在各级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今,17岁至24岁的古巴青年中58%是大学生、约有52万人正在学校接受高等教育。在教育全面普及的推动下,2010年将有11万名各类专业人员走出校园,他们是古巴政府数年前开始实施的“所有人的大学”计划中第一批走进大学的学生。

近年来,古巴对接受各级教育的学生和绝大部分人口的全面性、综合性文化的发展非常重视,大学生要具备宽厚的知识基础,要有较强的文化能力,强调大学生的基本素质的培养。人才培养模式上突出强调高校的学生要参加社会生活。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要保证三个优先。一是重视高等教育的质量;二是强调大学的科学研究;三是优先发展rr教学和研究。但提高质量是核心任务。古巴大学在履行三项主要任务,即教学、研究和大学推广时都在追求卓越,并不断加强与社会的联系。考虑到加强社会联系必需提高质量,所以古巴在物质和技术资源短缺的情况下。一直在致力于在本科阶段和研究生教育阶段提高所培养的专业人员的质量。

在古巴许多大学,专业实践或实习大多是正规的教学计划,并给予一定学分。古巴有的工科院校规定,大学生在大学4年学习期间要花15个月的时间在工厂、企业学习。在古巴的大学专业实习也受到高度重视。理工科学生在学完一至三年后参加“中间考试”,合格后必须参加一定的生产性实习,然后才能撰写毕业论文。以上这些专业实习活动,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专业技能。提高学术水平为主要目的,同时,也必然行使着影响学生在人生、道德价值等方面的观念、态度、品行等功能。学生自我管理与参与学校管理是现代古巴的大学对于传统教育的重大改革之一,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观念和措施也成为现代古巴的大学内部管理的重要原则与制度。

古巴亦十分重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成绩和毕业生分配等方面的平等。不会以牺牲平等为代价去追求卓越。古巴不大主张将大学划分为多层次。他们认为所有大学应该以同样步伐争取卓越,在这一过程中相互收益,而不是以牺牲某些学校的利益做代价。优秀的大学教授不仅要从事研究,带好研究生,同时也要教好本科课程。本科生有权利受到最好的指导。

2.古巴的教师知识技能培训

古巴把高校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放在突出位置。在教师学术发展方面,古巴的战略目标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显著提高拥有博士学位的秽师数量。古巴教育在教师培训时遵循三条主要原则:

(1)坚持从工作实际出发、学以致用的原则。紧密结合本职工作,使教师了解掌握相关专业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信息,使其知识技能和业务素质得到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

(2)坚持在职、韭余、就近教育为主的原则。在确保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教师进修培训,做到工作和学习两不误。古巴的教师在进修培训期间,尤其是脱产学习期间的工作,原则上由所在单位安排调整,学院不再增派工作人员。

(3)古巴的专兼职教师的进修培训,坚持个人申请、系部推荐、部门批准、分类计划、统筹安排的原则。各系部应根据专业建设规划和教学工作需要,制定出本校人员进修培训的年度计划。

远程教育在古巴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在古巴的学校里,人们可以经常听到“综合”这个词。无论是在小学还是初中,学习和劳动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的学生从事的劳动更多。

对于古巴教育取得的成就,该国的教育工作者以及外来的观察家作出了各种各样的结论。例如,有人把古巴教育取得的成就归结为古巴人民热爱读书的文化气氛。在首都哈瓦那举行的每年一届的国际图书展期间,成千上万的成年人为了购书,会拖儿带女地在烈日下排上两个多小时的队。售出的图书有210万册之多,而古巴学校教学时间较长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古巴的中小学一般一年共有220个教学日,相比之下,美国学生比古巴学生每年要少上课40天。此外,古巴正在努力将小学的班额减少到了20人以下,这将大大促进阅读教学,教师会有更多的时间照顾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相对于其他拉美国家,古巴不存在极度贫困的现象,这意味着学校少了许多来自贫困的干扰,如饥饿、疾病以及学生不得不辍学干活等。与该地区其他国家不同,古巴的教师在大学里就为教授全国统一的课程作好了准备。虽然古巴的教育体制是高度中央集权的,但政府却给予了学校校长很重要的权力。在一些人看来,校长对教师的严格考核以及将教师工资与学生学习成绩挂钩等做法。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古巴的学前教育工作也对该国儿童今后的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古巴,一项名为“教育你的孩子的活动使每一个婴幼儿家庭都从中受益”的活动已经开展了16年之久,这项活动是专门为农村地区的年轻母亲或准母亲提供必要的帮助,教育和卫生工作者来到年轻母亲的身边,为她们讲解儿童护理方面的知识,并帮助他们做好孩子的入学准备。

古巴领导层认为,世界面临着贫穷、环境恶化、社会健康服务严重不足等问题,教育是缩小国家间日益扩大的经济和科技鸿淘的有效手段。大学肩负着保存、发展和传播文化的职责,同时也产生新知识,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延续文明,促进全球价值、伦理、文化问的对话、相互理解与和平,消除新世纪日益加剧的文盲、经济科学和技术鸿沟。因此,21世纪是一个世界化、信息化、知识多元化的知识信息社会。知识,从不同层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经济方面,出现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特点,人力资源方面也要求知识型人才,随之社会也要求教育起到创造知识体制和培养知识型人才的作用。因此,在重视知识经营的以知识为基础社会的古巴,要求教育系统和教育功能符合以知识为基础社会体制的要求。在古巴21世纪教育发展战略中,最重要的课题就是构建以知识为基础社会并创造和应用知识。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古巴,没有人在乞讨,也没有人在挥霍;没有绝对的贫困,也没有仇富的社会现象;没有贪得无厌的渴求和冲动,也没有太多的失衡和刺激;物质生活和生态系统基本保持平衡。古巴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与干部廉洁和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分不开的。

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 篇9

摘要: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作为90后的我们,承载着国家的新希望,建设祖国,为祖国做贡献,我们责无旁贷。因此,我们应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精神本质,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明确学习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第一要务,明白我们身上所肩负的责任。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展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作为青年中最富有创造精神和超越意识的大学生群体,能否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践行于学习生活中,对我们国家的和谐社会构建起到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我们的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发展和定格阶段,因此我们要加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特征的研究,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要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什么是自我价值?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如何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发展联系在一起?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集中反映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代表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任何一个社会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上,都会形成与其根本制度和要求相适应的、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以及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12个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方面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范畴,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二)大学生为什么要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活泼的群体,是一个正在成长并且发展的群体,肩负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承担着祖国和历史的重大责任。因而,大学时期在人生阶段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当在大学时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自己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型人才。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铸魂工程”,可以从价值层面为深入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为社会长远、稳定发展提供根本价值遵循。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社会共识、实现团结和谐的基本途径,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需要。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树立国家良好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也是抵御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冲击的需要。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争夺发展制高点、道义制高点的关键所在。而文化的力量,归根到底来自于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本质上是不同文化所代表的核心价值观的竞争。

由上述可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大学生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新一代主力军,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意义重大。

(三)大学生如何培育与实践社会主义价值观

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古希腊哲学家说,知识即美德。我国古人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大学的青春时光,人生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鲁迅先生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大学阶段,“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德者,本也。”蔡元培先生说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道德之于 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人们付出的辛劳才能结出果实。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较量,一时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人说:“圣人是肯做工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的圣人。”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心浮气躁,朝三暮四,学一门丢一门,干一行弃一行,无论为学还是创业,都是最忌讳的。“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滴水可以穿石。只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成功就一定在前方等你。

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不要顺利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遇挫折,就怀疑动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守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

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认识、逐步形成共识的过程,不可能是朝夕之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青年代表未来,青年创造未来。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和希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义不容辞,我们刻不容缓,我们必将一马当先!参考文献:

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 篇10

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世界观建立于一个人对、人生、社会和精神的科学的、系统的、丰富的认识基础上,它不仅仅是认识问题,而且还包括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行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中学生一定要尊重客观,顺应潮流,与时俱进。客观就是世界,世界是个什么样子你只能去认识它,去适应它,进而去改造它。要使自己适应客观,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而顺应潮流,就是要把握时代的主题。现在是努力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期,这就是个潮流,中学生如果不跟着这个潮流,那是根本的世界观出了问题。与时俱进,就是要永远不落后,永远跟上时代的步伐,走在时代的前沿,这样中学生才能看得更远。

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主要内容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态度,具体包括公私观、义利观、苦乐观、荣辱观、幸福观和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人们在人生实践和生活环境中逐步形成的。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生活境遇、文化素养和所受教育的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人生观正确的人生观指引人走人生的正道,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人生业绩,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高尚的人。错误的人生观将导致人背离人生的正道,走到邪路上去,甚至成为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的罪人。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人生态度。中学生应当追求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品格,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包括对价值的实质、构成、标准的认识,这些认识的不同,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价值观。每个人都是在各自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着各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对一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中学生正面临着人生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时期。时代要求他们要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全方位面对和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他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奉献,这些都是他们将来面向社会和生活所必须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学会如何做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的人。这就要求他们每个人必须从现在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上一篇:五一劳动节感想作文下一篇: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