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主义原则(精选8篇)
秦迪20***6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政治学类 2015级政治2班
摘要:如何协调集体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当今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本文以集体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出发,探讨了集体主义在市场经济中的基本作用,探讨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集体主义的实现形式所要注重的几个基本问题。
关键词:集体主义;市场经济;关系与作用
一.集体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在列宁看来,宇宙间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差异”本身就是一种联系。集体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存在着的“现象性”差异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我们认为,可以表述为对立统一关系。
(一)二者的对立性。集体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利他原则、共享原则和互相合作原则;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自利原则、等价交换原则和竞争原则。二者间是不同的。首先,利他性和自利性的不同。利他是以他人、群体利益为主体行为的出发点,而自利性则是以个人和个体利益为目的;其次,共享与等价交换的不同。实体利益的共享原则要求无差别地共同享有
群体利益,而等价交换则要求有差异的主体按其价值贡献的大小获得所能享有的利益;再次,合作与竞争的不同。在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中,合作原则要求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在社会资源配置、社会经济活动中要相互合作,共同发展;而竞争原则则要求以主体自身的实力,占有对资源支配的权利,它要求优胜劣汰。
(二)二者的统一性。集体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统一性集中反映在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上。首先,利他性和自利性是主体行为的两个方面,是人的社会性和个体性的体现。在人类社会中,人作为个体是利益的最终享用者,必然有着与自身存在和发展相适应的利益关系,也就会形成自利性的行为。自利性行为本身反映了在有限资源、有限利益的条件下人们行为选择的客观事实。但是,人又是社会性的人,即在与他人交往、参与社会活动中才能存在和发展,也就是说,个体是以他人存在和发展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的社会性决定了每个个体行为的利他性,只有这样才能为他人和社会所接纳,才能形成共同存在和发展的群体社会。因此,在现实社会中,利他性和自利性是相互联系的。
其次,实体利益共享和等价交换反映了利益分配的两个方面。利益无差别的共享原则反映了群体利益对每个个体的平等权利,共同享有社会财富以求得每个个体的生存和发展。然而,个体在享有保证其生存和发展的利益时,不能无偿占用,尤其是在物质财富尚不丰富,尚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下,需要每个人在享有的同时必须支付。这就要遵循等价交换① ①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列宁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3.的原则。实体利益的共享与等价交换反映了社会的人在利益分配中,获得利益与对利益的贡献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的基本关系。
再次,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合作与竞争是相辅相成的。竞争要求优胜劣汰,以主体自身的优势拥有对资源配置、经济活动乃至其他活动的支配权,以求获得最大的收益;合作则要求差距互补,共同收益,一起发展。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竞争是以合作为前提的,在合作中实现竞争的效率。合作又是以竞争为前提,在竞争中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没有合作,竞争就会失去对象;没有竞争,合作就会缺乏动力。最一般地讲,经济活动就是社会资源的配置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过竞争与合作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水平。
二、集体主义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集体主义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着三大基本作用。这些作用是:降低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促进职业道德规范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
(一)降低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
1.保持团体内部的稳定和团结。集体主义有助于团体成员彼此之间达成认识上的一致和行动上的统一。以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为基本思想,以利他性、共享性和互助合作性为基本原则的伦理意识和行为规范能够促使人们自觉地服从和维护集体利益,积极地团结起来,为了共同利益而努力。从而使团体内部保持稳定和团结,减少了将众人组织起来的组合成本和监督成本。
2.实现行动的规模经济。行动的规模经济是实现经济效率的重要形式。它是在对于一致利益目标认同下,人们所采取的一致行动所形成的行为的协同效应。集体主义通过激励成员的信心和热情,将人们的行动聚集在实现整体利益的目标下,从而提高了人们行动的协同性。在经济社会中,个体利益千差万别,个体行为也千差万别,集体主义的利他原则、共享原则和互相合作原则能对多样性的个体行动产生整合作用,通过利益和行动结果的一致性使人们产生对集体行动的认同感,聚集起来共同行动,形成行动的规模经济。
3.协调不同个体、不同群体间的关系。经济社会中存在着不同利益取向的个体和群体,他们之间会因不同利益取向而产生矛盾,这些矛盾影响着经济效率。集体主义能够协调不同个体、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集体主义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包括着多个个体和群体的利益,以一个集体主义的利益观将有差别的利益取向融合起来,扩大共同利益面,减少利益的差异面,保护存在着的不同利益面,就能化解矛盾,减少冲突。把具有不同价值观和信念,不同利益取向的主体联合起来,在集体主义环境中,牺牲一些有差异的短期利益,增加共同的长期利益,就能减少磨擦,减少矛盾,从而降低社会运行成本。
(二)建立社会职业道德的作用
1.规范经营道德。任何职业都是通过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方式为他人服务的。生产和经营这些产品和劳务与享有和消费这些产品和劳务是不一样的。这是一个价值与使用价值分离的过程,是一个产权转让的过程。生产和经营这些产品和劳务,是有利于他人和社会、满足人们的需要,还是有损于他人和社会,直接影响着市场经济的运作效率。以集体主义为基础的职业道德、经营道德要求经济主体在生产、经营产品和劳务时,要承担有利于他人和社会 的义务与责任,并以此确定主体的行为规范。生产与经营者在生产、流通、交换以至消费等环节上,本着有利他人,有利于整体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而从事经济活动,不允许有损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发生。应当讲,用集体主义精神和原则规范经营道德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良好经营道德的坚实基础。
2.有助于市场竞争道德规范的建立。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在一定意义上,没有竟争就没有市场经济。竞争的实质就是通过经济力量的较量获取资源配置和使用的权力。不同的市场竞争道德规范所引发的竞争行为是不同的。个人主义、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竞争意识和行为免不了导致坑蒙拐骗等欺诈行为。以集体主义为基础的市场竞争道德对社会主义市场竞争能起到导向和规范作用,有助于市场竞争朝着利他性和合作性方向发展。从而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实现竞争效率。
(三)推动杜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
1,它能够引导人们自觉履行市场经济的规则,遵守市场经济秩序。因为秩序安排是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统一的综合体现,遵守秩序,按规则行事是集体主义基本要求。
2.它能监督和评价人们遵守市场经济秩序,自觉执行规则的程度。集体主义作为一种道德意识和伦理规范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和公众评价的途径对人们的经济行为进行评判,从而起到法律、法规之外的监督和评价作用。
差异是表征事物相互区别的哲学范畴。差异分为外在差异和内在差异。外在差异是事物彼此间的不同点;内在差异是事物内部具有的对立因素和对立趋势, 即事物自身尚未激化的矛盾。
有市场就会有差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也存在差异。经过30年的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已经初步建立, 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中已经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但是, 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仍然是发展程度较低、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一方面, 由传统计划经济所遗留的弊端仍未完全褪去, 外在差异依然存在, 另一方面, 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如垄断而导致的资源配置和资源运用的低效、自发地导致两极分化、分配不公而引起的社会问题等已显现, 内在差异正在加剧。因而, 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市场经济的负效应, 同时克服原有传统计划经济所遗留的弊端, 这样才可以促使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有意识地避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的问题。当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为我们运用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消弥市场经济的负效应提供了前提,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
1. 我们应正确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差异。
市场经济是以利益驱动手段为其基本行为激励方式的, 它承认个人利益取向的合理性。正是由于利益的驱动, 各市场主体才在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个人的主体性力量, 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创造性, 从而激发整个社会的活力。亚当·斯密认为:“他追求自己的利益, 往往使他能比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1]但事实上, 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并不总是一致的, 二者之间一旦出现矛盾, 出现不一致, 利益驱动就有可能使个人利益至上在某种情况下成为现实。可以说, 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总是预示着冲破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观念的可能性, 或者说, 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为个人利益的畸形膨胀提供了契机, 为极端个人主义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从而导致把个人凌驾于社会之上, 损人利己, 不择手段追求个人利益, 直到破坏社会的公正和秩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差异的形成和扩大化不可避免。
2. 我们必须承认市场经济条件下差异的合理性。
有市场就会有差异, 市场的差异的结果会造成社会差异。第一, 市场中最主要的行为是交换, 交换的前提是劳动分工, 而劳动分工既是差异的表现, 也是差异的结果。没有差异就没有分工, 也就没有市场;反之, 市场一旦形成, 必然会增强差异, 并促使劳动分工不断深化。第二, 不仅不同分工之间有差异, 在同一种分工内也存在差异, 包括工作质量和效率。市场经济的最主要特征是竞争, 作为一个竞争场所, 市场要求所有参与者处于竞争之中。同一分工内的差异既以优胜劣汰为前提, 也会通过优胜劣汰进一步扩大。第三, 分工和竞争必然导致经济领域中生产要素的分化和分离, 不同要素向不同的市场主体集中, 造成市场主体的不同地位、不同群体和不同利益诉求, 经济差异因此派生为社会差异、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可以说, 有差异的市场才是有活力的市场。
3. 我们也必须看到市场经济条件下差异的固有缺陷。
在纯粹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虽然利己动机形成的市场客观上存在劳动分工意义上的合作, 但仅凭其自身难以达到社会的整体和谐。市场存在缺陷, 如:市场在效率与公平关系上对效率存在明显偏爱, 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是市场经济的常态, 不相信眼泪、不同情弱者是市场竞争的特质, 市场不会自动供应公共产品, 垄断和信息不对称会加大社会的矛盾和问题, 一些外部效应的存在也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等等。如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过分强调效率, 就会出现将资源向少数人集中的趋势, 虽然可能会提高效率, 使这些人“利益最大化”, 但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最终丧失效率。反之, 如果把公平理解为平均, 社会经济则没有了进步的动力, 最后成为一个“均贫”社会, 实际上也不公平。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和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和谐不仅是为人处世、治理国家的一种方法, 还是一种政治理想。和谐社会意味着一个相互尊重、注重人性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提出, 表明了国家对社会上不同社会阶层、不同价值取向的理解与尊重。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 我国的先哲就深刻地指出了允许差异的“和”的重要性。孔子提出的“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 “礼之用, 和为贵” (《论语·学而》) 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和”代表着承认差异, 尊重差异, 在对差异的协调中实现社会的健康发展。而片面地求“同”只能导致“不和”的后果。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和谐, 是一种建立在由市场带来的差异基础上的和谐, 和谐社会就是社会在差异基础上所达成的和谐状态。由国家制定公共政策和发展社会事业, 发挥政府作为各种利益群体中介人和协调人的作用, 通过立法和行政等方式, 促使社会财富智谋转移, 扭转差异扩大的趋势, 缓和利益矛盾, 争取适度差异基础上的社会和谐。应当把形成解决利益冲突的能力看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内容。
经济理论和现实都告诉我们, 市场经济是存在缺陷的, 市场在很多领域是失灵的。市场经济下, 社会和谐并不一定会自发出现, 未经有效调控的市场由于缺乏对社会差异的控制将会陷入市场效率丧失, 经济发展停滞和社会冲突激增的危机。市场无力自发实现社会的完全和谐, 这意味着市场经济下对社会差异进行其他层面的控制是必要的。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但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 出现的问题既有市场经济自身缺陷的原因, 也有市场经济不健全、不完善的原因。因此社会经济的发展急需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质量, 逐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才能既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 又有效克服其带来的不和谐因素。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存在差异的和谐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中, 要利用好本世纪初的战略机遇期, 大力发展我国的各项经济和社会事业, 社会稳定是一个必要的前提。但是, 市场经济的发展, 会由于市场自身的缺陷增加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另外, 由于中国建立市场经济的历史较短, 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机制和规范还在探索和协调之中, 社会群体之间的博弈尚未达到比较规范和比较均衡的程度。所以在一定时期中, 一些矛盾和问题的多发和激化是难免的, 但一定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不能造成整个社会的动荡甚至动乱, 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需要社会和谐。
当然, 构建“和谐社会”问题并不只是我国面临的独特课题。事实上, 从世界现代化的进程看, 解决社会和谐问题是所有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都必然面对的课题。建设和谐社会涉及多方面的关系, 在我国目前情况下, 其基本含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一种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利益格局。和谐是和而不同, 将和谐社会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 意味着对利益差异的承认, 因为没有差异, 就谈不上和谐。从逻辑上说, 和谐社会就是社会在差异基础上所达成的和谐状态。
和谐社会命题的提出, 为正确认识和处理市场经济中弊端乃至社会差异指明了方向。换言之, 和谐社会不会自发形成, 而要借助政府“有形之手”适时适度地调节。市场不但以差异为前提和动力, 也以差异基础上的和谐为条件。市场是一种辩证的矛盾统一体, 既存在差异, 也存在和谐:分工就是合作, 交换就是互补, 没有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 就不可能有生产过程。从这一点来说, 完善市场经济要求的不是单纯的差异, 还要求实现差异的和谐——和谐的差异。古典经济学家所提出的“无形之手”, 其实质性的主张就是寻求一只在差异中促成和谐的手, 一只市场自发的手, 但由于存在市场缺陷, 仅靠“无形之手”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要协调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 必须依靠政府干预这只“有形之手”的作用。这也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绝大多数国家都前后采用政府干预市场的原因。
如何保持差异与和谐之间的协调?一方面, 要用制度安排来调整市场在利益分配上的失衡。差异说到底是利益的差异, 和谐包含对利益的协调。不在利益分配上对市场自发机制采取一定的弥补, 就难以引导和影响差异的走势, 追求社会和谐的努力就很难产生效果, 和谐社会就缺乏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也就难以实现。具有自发性质又获得了经济上主导地位的市场经济体制, 客观上为掌握各种资源的个人或群体提供了发挥自身优势的机会, 但没有充分照顾到弱势群体。当前迫切需要搭建建设性的政策架构, 缓和利益矛盾, 实现在适度差异基础上的和谐。另一方面, 差异与和谐的协调要靠科学的差异观和动态的和谐观。差异基础上的和谐, 不是绝对排除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冲突的社会, 而是冲突被良性化、制度化了的社会。除了由国家或政府担任中介人, 采取直接介入的方式之外, 还可以采取法律的、社会的不同方式, 借助明确的规则约束, 让不同的利益群体通过体制化的平台 (如集体协商或谈判机制等) 直接沟通或博弈, 从中产生能够为各群体所接受的利益分配格局。经过制度化、无害化和建设化的处理, 既可有效利用冲突的激活效应, 又可避免由冲突所带来的破坏性后果, 实现差异基础上的社会和谐。也就是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在承认个体或群体间的差异, 又承认不同个体或群体的基本权利和权益的基础上, 对已经存在的差异格局做出合情合理的解释和协调。和谐社会需要利益协调, 但利益协调也是有限度的。一切现存的秩序都需要有合理化的过程。只有综合发挥利益协调、良性冲突和合理解释的作用, 才能够在利益分化和差异的基础上, 实现认知层面和现实层面的社会和谐。
当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刚刚提出时, 其所面对的不仅有对社会主义能否与市场经济衔接的疑虑, 还有对社会主义是否足以制约市场经济在差异与和谐关系上失衡的疑虑。这种疑虑不仅是理论上的, 更是实践上的。客观地说, 改革至今, 一方面, 中国社会的差异与和谐关系仍然处于可控状态, 虽然分化和差异程度不断爬升, 但社会总体上还是处于有序和稳定的状态。但另一方面必须承认, 差异与和谐的问题远未得到解决, 持续运行于分化与差异的高水平上, 中国社会始终面临着两种现实可能性:或者在适度差异且不失稳定的基础上, 经济和社会保持发展势头;或者随着差异不断扩大和冲突加强, 最终陷入社会失衡、经济停滞的“拉美陷阱”。[2]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经济总量的增长, 中国贫富差异的进一步拉大, 社会矛盾呈现激增态势的现实背景下, 人们可以真正发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现代化战略的重要意义。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差异存在的原因、合理性及弊端, 以及和谐的含义和意义, 指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科学的差异观和动态的和谐观。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差异,和谐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下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4:27.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剥削;剩余价值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剥削问题存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因为在多种所有制結构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剩余价值的存在已经成为一个客观的经济现实。是否承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剩余价值存在的客观现实,是承认剥削是否存在的经济前提。
一、剩余价值的本质及其存在意义
马克思在论述剩余价值时,更多的是强调剩余价值生产与资本的联系,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的唯一冲动就是不断追求剩余价值。但马克思也在一般意义上对剩余价值作了一些论述,“把价值看作只是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物化劳动,这对于认识价值本身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同样,把剩余价值看作只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物化的剩余劳动,这对于认识剩余价值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P.243,244)根据马克思的论述我们可以理解为:剩余价值的本质就是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剩余价值的产生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的历史阶段,即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前提;剩余价值是在价值移动过程中形成的“余额”。因此,剩余价值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其次才是一个政治范畴。因为马克思从剩余价值中揭示了阶级对立关系。
至于剩余价值是通过奴隶劳役、封建地租、资本利润还是公有制经济中的“纯收入”的不同表现形式,其内容就是“余额”,这个“余额”是一切社会形态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因此,马克思指出“如果我们把工资和剩余价值,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独特的资本主义性质去掉,那么,剩下的就不再是这几种形式,而是它们的一切社会生产方式所共有的基础。”[2](P.89)在当代中国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剩余劳动以及作为其剩余产品的价值表现剩余价值,也不可避免地要继续存在下去。
其实,马克思曾多次承认,即使在公有制条件下,剩余价值仍然有存在的必要性。首先,扩大再生产需要剩余价值。“即使劳动条件归工人所有,他自己也必然用总产品的一部分补偿这些劳动条件,以便按原有的规模再生产或扩大再生产”[3](P.388)。其次,建立社会保障基金和社会救济金也需要剩余价值。我国《宪法》第45 条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资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有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根据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商品的销售价格包括五个组成部分,即劳动带来的工资、资本带来的利息、土地(含自然资源)带来的租金、企业家才能带来的利润,还有超额利润。其中超额利润即剩余价值。如果劳动力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资本家会克扣工资,把工人应得的价值部分地据为己有,这也是剩余价值。所以剩余价值的有无和多少,主要取决于市场结构,取决于供求双方的力量对比。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政府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鼓励竞争,限制垄断,平衡双方的力量,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必然存在剥削现象
承认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剩余价值的存在,是承认剥削存在的前提。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剥削,如何看待剥削,是困扰我国经济学界,乃至国民的一个难题。是否承认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客观经济事实,是否承认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承认剥削存在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认为剥削就是指社会上一部分人或集团凭借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实际占有,侵占另一部分人或集团的剩余劳动。剥削存在与否,取决于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关系是所有制、人与人相互关系、分配三者的辩证统一,所有制性质属于主要方面,所有制的性质决定是否存在以及剥削的性质。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外资和私营经济,而且占有相当多的比例,虽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所不同,但毕竟也是市场经济。既然是市场经济,必须受到市场竞争规律、价值规律、利润最大化规律等其他一系列规律的制约。也就是说,不论是私营还是外资经济同样有最大限制获取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这是一个有目共睹、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无论是私营还是外资都充分享受远远高于国有企业的国家的优惠,鼓励政策,利用廉价劳动力、土地、金融等资源,获得了空前数量的剩余价值,使其在国民经济体系中“三分天下有其一”。停滞不前的农民工低工资,高强度的劳动,无安全保障的劳动环境和简陋恶劣的生产条件,在私企、外资挤压下的大批国有企业下岗工人,这一切都充分证明剥削的存在,而且是严重存在。
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在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是一种客观存在,尽管这种剥削是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背景下发生的,但是,剥削的实质是一致的。剥削已经给我们社会带来一系列的消极负面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贫富差距拉大,暴富集团快速形成,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目标受到冲击。另外,劳动者利益,尤其是农民工利益得不到保障,下岗工人增多,社会弱势群体扩大,社会阶层、地区、城乡矛盾尖锐。所有这一切,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剥削行为引起的社会连锁效应。
三、正确看待非公有制经济和剥削现象
我们不得不承认,与剥削现象不可分割的私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之一,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私有制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包括中外私企和包括包含私有制成分的股份制经济)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缓解了就业紧张的局面;创造了巨大财富,为国家财政提供可观的税收,增加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和财政实力;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经济发展理念,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缩小了我国经济与西方国家经济之间的差距,增强了我国经济的竞争能力;培养了大批高文化素质的劳动者,刺激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等等。特别是要强调的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积累与剥削都是社会分配方式的产物,剥削实际上具有社会积累的功能,这种积累投入再生产,客观上起了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在全球化的现代经济条件,由于股份制经济成为所有制的基本形式,导致资本所有权和资本使用权的分离,资本使用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从而缓和传统私有制下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生产社会化的矛盾。在当代中国,无论内资还是外资,资本积累从产权上均属于私人。但是,只要把积累不断地投入再生产过程,使资本使用权的社会化效应不断放大,法律意义上的资本所有权并不重要。无论是私人资本的积累,还有公有资本的积累,实质上都是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的积累,投入再生产
过程提供给整个社会使用,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在积累整个社会的国家的物质财富,增强国家的综合竞争实力,并在一定程度向整个社会提供劳动岗位,改善劳动者的生活状况,推动生产力和社会进步。
当代中国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要求我们必须从经济、政治两个角度来看待资本,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私营经济。从经济上看,以资本为核心的市场经济是有效率的,资本受市场经济机制的支配必然追求剩余价值,私营企业也必然要追求利润,因此,剥削现象是一种客观的经济现象,无需忌讳。但是,我们不能由此得出结论,私营企业家就是传统的资本家,这种说法是不科学、不全面,也是不公正的,我们还必须从政治上加以分析。
其一,发展非公有制,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国民经济体系是我国的战略决策。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纯粹资本主义经济。因此,我们不能笼统地将私营企业家称之为“资本家”或“新资产阶级”。其二,私营企业家,或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或是科技人员兼管理者,兼劳动者、创业者、科技人员、经营管理者多种角色于一身,很难将其称为“资本家”。其三,私营企业家中,很多都是我们党长期培养的党和政府的基层管理干部,科技人员不少人都是党员,他们在政治上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支持党的改革开放各项政策,他们通过长期的艰苦创业,不断把企业做大。其四,私营企业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发展,私营经济功不可没,特别是私营企业为社会提供大量工作岗位,对解决就业问题做出贡献。
四、结论
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资本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这包括全民所有的资本和私人所有的资本。如果否认资本的作用,则就否认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然而所有的资本(包括全民所有的資本和私人所有的资本)均追求剩余价值,都会出现剥削现象。
为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劳资关系,为非公有制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就要在理论上厘清与剥削有关的错误观念,承认剥削的存在性,正视并努力抑制剥削现象的消极后果。只有正确看待非公有制经济和剥削现象,处理好相应的各种社会关系,才能更有效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剩余价值论:第1 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剩余价值论:第3 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法律化问题的思考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兼具社会主义特殊性和市场经济普遍性,社会主义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这个特殊性必然性决定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特别强调社会整体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特别有利于形成集体主义风气,使良好风气深入人心,有利于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实现社会的整体利益,并最终惠及个人。但是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兼具一般市场经济的特点,如私有制发展迅猛,个人利益观日渐增强,生产的主动性,分配,必然在此条件下相应的表现一定的被动性,私人资本膨胀,可能会导致贫富悬殊等社会问题。(本系列文章仅讨论我国私有制问题,个人利益以及由此对社会主义法制带来的影响)现阶段,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早已在党中央几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飞速发展,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公有制取得长足发展,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物质财富取得极大丰富,人们建设激情高涨… 这些都显示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强的生命力。社会主义整体上健康发展。但是,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又导致…待续 …市场经济又导致私有观念的急剧膨胀,特别是在目前我国教育尚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的思想素质不高,无法对私有观念的泛滥起到足够无法对私有观念起到足够的遏制,于是,私有观念的泛滥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包括个人主义,唯我主义等。显然,这些问题会使当前一些不明显的社会矛盾恶化或者是带来一些新的社会矛盾,使道德沦丧,对和谐的社会氛围带来重大冲击。前段时间,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引起社会重大反响,十八个路人面对被汽车撞倒的小孩儿,无一人出手相救,后来小悦悦又被别碾压,鲜血淋漓的事实带来的是对当代社会某些方面道德风气低下的控诉。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传统道德,传统习惯已经无法唤起有些人心里的良知,维系社会稳定的两大因素就是道德和法律,特别是在当前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西方向我国输出他们的文化,经济社会制度,对人们心里的观念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在现阶段我国无法快速有效解决社会矛盾(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的情况下,而西方国家经济等方面依然占据优势,使得人们很容易接受其各种思想观念,而西方国家多是资本主义国家,其核心就是个人主义,又加剧了情况的恶化,使得道德这种“软”的约束无法起到很好的作用,这就要求更多的国家强制力的介入,而法律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具有国家强制性。这种“硬”的约束…待续法律这种“硬”的约束会起到更好效果。另一方面,当前法治社会的建立也在加紧进行着,法治社会的前提是法制,法制是法治的基础,所以建立法治社会要从法制开始,法制的要求是要有一个结构严密,内部协调,体列科学的法律体系。法律体系又由法律部门组成。由于法治能对社会弊端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所以,完善相关法律也就很有益处,某些方面的道德法律化也就有了必要…
(政研文章 云南省一九八煤田地质勘探队 王桂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勘单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建设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条件下,职工群众思想观念和价值观日益多元化,总的来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以人为本,越来越进步。但是,社会利益驱动作用越来越大,与一些腐朽思想相结合,造成了社会关系功利化、庸俗化等不良影响。地勘单位党组织如何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认真履行肩负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贯彻好十七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地勘队伍,需要我们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探索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条件下党组织在地勘单位改革发展中的作用和发挥。
一、准确定位,明确职责。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条件下,大部分地勘单位虽然 还存在事业单位的编制,但在管理职能上,在生产经营上,都坚持一切以成本为核心,一切以生产经营为中心,完成预定生产经营目标是地勘单位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因此,要将党的工作与经营管理相结合,发挥党组织在地勘单位重大问题决策方面的沟通参与作用;将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与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发挥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的政治保障作用;将从严治党和依法经营相结合,发挥在党的自身建设方面的领导组织作用;将党内外监督与维护地勘单位领导人员依法行使经营管理权力相结合,发挥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方面的保证监督作用;将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发挥在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的指导引领作用。
二、完善党委议事制度,抓好谋全局,议大事。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是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基本途径和重要职责。一是要通过建章立规,科学界定抓大事、议大事的内容,凡关系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都应当列入讨论内容;二是要有效规范党委抓大事议大事的程序,按照决策前确定议题、调查研究、决策后组织发动、贯彻实施的程序,严格规范组织行为;三是要广为疏通参与渠道,充分发挥党委主渠道、中层干部重要渠道、职工群众基础渠道、新闻舆论监督渠道、党务厂务财务公开网络渠道,全面参与地勘单位重大 问题决策;四是要不断提高党委抓大事议大事的能力,党委领导班子要坚持理论学习、调查研究、群众路线并举,确保集体决策时意见有份量、决策有成效。
三、抓好干部管理和人才培养工作,以新机制造就高素质地勘干部队伍。
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是地勘单位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内容和保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条件下,虽然地勘单位的治理结构、用人方式发生变化,但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不能变。一是要认真探索制订干部管理和人才培养的机制。与党中央“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把创建“五个好”基层党委领导班子机制长期坚持,为地勘单位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核心领导班子。二是要严格落实《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按照管理权限和工作程序,进行规范运作。如中层干部的任免,先由党政主要领导事先沟通,组干部门联合考察后,再递交党委会研究决定,最后由党委程序任免;三是要严格落实“一个报告,两个评议”制度,党委坚持对干部选拔任用情况进行报告,并就选拔任用的过程和选拔任用的干部进行评议,保证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范有序。四是要建章立规,加强干部管理工作。对干部队伍实行培养、教育、选拔、使用、监督全过程管理,搭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平台。
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和发挥党员队伍作用。基层和一线是一切生产经营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只有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才能保持地勘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创先争优”活动,按照“服务中心、建设队伍、创先争优、促进发展”的思路,积极推进创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争当“五个带头”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探索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二是要认真研究制订党建工作考核指标规定,把党建工作考核由软指标变为硬指标,用事实验证党建工作效果。三是要积极发挥党员队伍在生产经营、思想政治工作和安全稳定工作中的作用,促进地勘单位生产经营、思想政治和安全稳定工作。
五、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为地勘单位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按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规定,认真抓好纪律检查、干部监督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约束各级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经营,确保上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是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首要职责。一是要广泛开展党风廉政知识宗传教育,让《廉政准则》和党风廉政相关规定和知识深入干部职工之中,入心入脑,形行风气。二是要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以制度管人,特别是坚持抓好党风廉政责任制建设,通过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明确责任目标、责任内容和责任人,保证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实。三是要抓好信访和案件查办工作,维护职工群众知情权和参与权,坚决遏制各种违规行为发生,为地勘单位的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工作保驾护航。
六、通过建设新时期地勘企业文化,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地勘队伍。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有些人以为挣钱是关键,爱国被抛在脑后,而我以为在当代我们更应加强爱国情操,维护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回眸历史,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从鸦片战争开始一次次地面临着世界列强的欺辱,但我们从来都没有放弃抗争,并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回顾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就会发现,我们之所以能最终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能自信地挺起我们的脊梁,就是因为我们有伟大民族精神的坚强支撑。正是凭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依靠在爱国主义旗帜下熔铸而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才得以经受住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一直保持坚强的团结和旺盛的生机。
从历史中看爱国主义是永恒主题。翻开中华民族的历史,每一个时期都涌现出许多光辉灿烂的文化。商朝的青铜制造和青铜艺术以及天文历法达到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秦朝的兵马俑和万里长城,汉朝的造纸术、勾股定理、张衡的地动仪、华佗的“麻沸散”,隋唐时期赵春的赵州桥、《唐本草》,宋元时期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无不是我们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通过对这些优秀科技文化的了解,激发了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和时代的紧迫感。
目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和建设过程中,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如: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现象,而有的人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都不成熟,极容易受到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一部分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淡薄。让我们回想一下吧,范仲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留取丹青照汗青”,这些反映了古代仁人志士的救国救民的思想,所以“人的本性不是自私的”。
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要与时俱进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需要随时代而不断丰富、发展。“要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要丰富和发展伟大的民族精神。”
在当代,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通过和平演变颠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剥夺我国人民主宰自己国家命运的权利,使中国变成西方大国的附庸。如果失去了国家主权、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也就失去了人民民主,并且从根本上失去了人权。所以我们要树立高度的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要勇于同破坏国家统一、损害民族团结、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要自觉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学习,辛勤工作,促进安定团结,促进建设和改革,将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爱国从来需要的就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而不是口号和空谈。从自身作起,从细节作起,也许是爱国主义的最好体现。爱国需要万众一心的凝聚力,需要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一片废墟的日本国土,多少年的苦心经营,多少年的努力奋进和踏踏实实的激情,成就今天的强大?又是多少中国人同仇敌忾,众志成城,才将浊浪滔天的洪魔击退,保住了长江大堤的安全?“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正在走向复兴的中华民族,其前途和命运已经史无前例地融入了世界的格局。面对百年以来沉重的历史负荷和千年际遇,冷静、团结、开放和自尊成为我们爱国必须的心态。惟有如此,那些爱国病才可以得到根治,才可以永远
地尘封在记忆当中!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改革开放, 实质上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 从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被打乱, 传统的封闭保守的思想方式, 价值观念受到巨大的冲击和涤荡。这使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 人们的开拓进取, 敢冒风险的创新精神;讲求实际、不务虚名的求实态度;公平交易、平等竞争的思想意识;忠于职守、信守合同的法制观念都在市场经济的母体中得以孕育和成长。这些思想方式、价值观念的形成, 对于具有几千年封建历史的中国来说, 无疑是具有重大而深刻的社会进步意义的, 对于抑制腐败现象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同时, 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为反腐败斗争提供了越来越坚实的物质基础。
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给反腐败斗争创造了新的条件, 另一方面又给反腐败斗争带来了新的课题。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 在其发挥巨大正效应的同时, 也具有天然的负效应。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会刺激一些人的投机心理和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的原则, 会渗透到人际关系中去, 渗透到党内的政治生活和行政行为中, 诱发新形势下的以权谋私和权钱交易现象。市场经济中适度投机行为的合法性, 导致某些人的投机诈骗行为, 商品经济的价值取向在讲效益、讲盈利刺激人们的时候, 也往往会使人们滋生极端利己主义思想, 对集体主义思想构成冲击。特别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正处于转轨时期, 许多方面的发展不够均衡, 甚至不衔接, 在微观放开搞活和宏观转变调控方式、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农村和城市、沿海和内地、国有经济体制和涉外经济体制、中央和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 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和不协调。在新旧体制交替的状态下, 产生了大量漏洞, 摩擦和冲突, 这一切既造成了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矛盾, 也给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的滋生以可乘之机, 加之政策法规的严重滞后, 各项制约管理的松散化, 使近几年来消极腐败现象有蔓延发展之势。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 加强党的廉政建设, 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对于巩固和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 更好的担起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腐败现象是一些人为获得某些物质利益而超越法律法规的行为。腐败的根本:一是人性中不可遏止的有贪欲, 二是整个社会物质水平比较低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提高劳动效率, 增加社会财富, 增强综合国力, 缓和供求矛盾,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从而有效的遏制因物质匮乏所造成的腐败现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 它充分发挥市场对生产要素的组合、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和主导性作用, 遵循价值规律, 等价交换原则, 有利于提高商品生产者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需求的积极性, 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会促使人们进一步解放思想, 有利于人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 带来人们精神面貌的巨大变化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振奋人们积极的进取精神, 具有重要的意义。
市场经济也体现了人类的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利用人类精神文明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含了无穷的生机。它能改变由于计划经济体制权力过于集中, 又缺乏监督约束机制产生的腐败现象, 它也必然会促使腐败现象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而消亡。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
十几年的改革开放, 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明显的效果, 使我国进入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在这一新的历史转轨时期, 由于人们在很大程度暂不适应, 必然在认识上、行动上出现偏差, 这就是党风建设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新情况、新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有些党政干部不能廉洁自律, 把市场经济的公平交易, 平等竞争原则引入政治生活。第二, 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少数党员干部缺乏全局观念和对社会主义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 大搞行业不正之风, 有令不行, 有禁不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疑会大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也会有力推动党风廉政建设, 但容易诱发出拜金主义和滋长见利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前正在形成过程中, 有的地方、部门和单位片面追求地方和部门的经济利益, 对党和政府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采取实用主义态度, 搞本位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
第三, 腐败现象, 开始由个体向群体发展趋向。在搞活经济, 减政放权中, 有些单位的领导滥用所谓“自主权”, 以研究决定为职工谋福利的名义, 合伙侵占国家财产, 在此过程中往往也让群众尝点甜头, 得到点好处, 以造成法不责众的局面, 从而达到谋私的目的。有的被不法分子拉拢腐蚀, 或明知不对, 听之任之, 或为违法分子提供条件, 有的甚至相互勾结, 有组织的团伙作案。现在查出的经济案件, 有组织作案的现象十分突出, 有些案件往往因为涉及到共同利益而相互牵制, 订立攻守同盟, 且有预谋, 有组织, 作案手段隐蔽狡猾, 防查抗查能力强, 难以发现和查出。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几点措施与建设
第一, 党风廉政建设要坚持两手抓, 一手抓教育, 一手抓法制。
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廉政建设要靠教育, 要靠法制”。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要以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为根本目的, 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按着八个坚持, 一个反对, 一靠教育, 二靠制度, 正确的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邓小平、江泽民的论述, 就是对我国党员干部廉政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 为我们当前的反腐败斗争, 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党员教育内容应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进一步落实同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任务。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这项战略任务, 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需要, 是新时期加强党的领导, 提高党的战斗力的重要保证。现在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变化中, 必须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引导广大干部、党员把握精神实质, 努力提高理论素养和思想政治水平。要联系当前的形势和任务, 紧紧抓住和深入领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紧紧抓住和领会一手抓物质文明, 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建设, 一手抓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 一手抓惩治腐败等一系列“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方针。发扬民族自尊和自信心, 致力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精神, 增强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其次, 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担心教育。担心教育是党员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显著特点, 是贯穿于整个党员教育始终的一条主线。我们要坚持不懈的对党员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进行党章党纲的教育。使广大党员加强党性锻炼, 不断增强党性。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 党员教育必须保持鲜明性。提倡什么, 发扬什么, 反对什么, 限制什么, 必须旗帜鲜明。要加强党员的党性, 必须做到:一要教育党员把共产主义理想与现阶段全国人民的理想结合起来, 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入而奋斗。二要教育党员遵循共产主义道德规范, 遵守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结合起来, 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三要教育党员把开拓创新, 严格遵守的纪律结合起来, 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第二, 要在抓落实, 巩固和深入上下功夫
首先要抓落实, 就是要把自查自纠出来的问题或尚未完成的一些任务进一步解决好。其次要抓巩固, 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 加强三个建设。再次要抓深入, 反腐倡廉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结果, 还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要认真加以解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6.038
1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
1.1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基础是劳动价值论,它在批判资产阶级古典学派分配理论的同时,赞同并发扬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理想。马克思认为只有劳动者可以参与新的创造价值分配,因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人类劳动有社会目的性,劳动者的劳动量按照其劳动时间衡量,并依此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依据。马克思认为除了劳动之外的其它生产要素,承担的作用仅仅是转移价值,而非创造价值。
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对社会总产品分配的原则是,客观上考虑该社会的生产条件、生产条件所表现的生产方式的性质,而在主观上忽略人的真实愿望。社会形态中生产方式的性质占统治地位,因此无论哪种社会形态,生产方式的性质决定分配的性质和方式。马克思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从一个处于私人地位的生产者身上扣除的一切,又会直接或间接地用来为处于社会成员地位的这个生产者谋利益。”“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领回来”
1.2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
首先,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虽然对于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存在一些构想成分,但不可否定其科学性,尤其是当代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即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对社会主义社会有理论适应性。其次,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方式,意味着分配制度必须与所有制结构相适应,并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不断发展过程中,体现了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必然性。再者,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制制定的理论基础。在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按劳分配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下分配方式有巨大的差别,呈现出时代特点。尤其是按劳分配的实施主体变化,导致分配的对象、客体范围以及分配尺度都发生变化。
2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制
2.1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在我国运用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制度实质是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与我国实际国情相结合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过历史验证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制度形成,分为两个重要阶段。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水岭,分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按劳分配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劳分配制。
2.1.1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按劳分配制度
1956年,中国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在生产力落后和物质匮乏的双重压力下,新中国为了改变从落后的农业国到先进的工业国这一现实,我刚开始实施高压财政政策。为优先发展重工业,客观的现实要求是组织和调动全国的物力、财力和人力投入到大生产中,实现全国的财政和经济的高度统一。与此同时,财政政策最大限度的压低消费,保证我国消费品平均分配和社会稳定。计划经济体制以保护国营经济为主,保证国家行政力量支持的财政经济稳定发展。
“工分制是以生产队为基本单位,以评工记分、年终统一分配为基本形式的按劳分配制度”。工分制以劳动者在集体劳动中的消耗和报酬为衡量标准,实质是在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基础上的按劳分配。工分制的分配制度虽然适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要求,使政府可以掌握以及配置国家资源,但是忽略了按劳分配的主旨。工分制过度强调劳动者的劳动数量而忽视劳动质量,造成严重的平均主义。尤其在农村,实行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制。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的生活日用品大部分“按票供应”,全国上下,公有制占主导,非公有制经济不允许有任何发展,在这样的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下,社会普遍贫穷。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按劳分配最大的历史意义是废除中国的剥削制度,鼓舞劳动者投入到社会化大生产中,极大提高劳动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在经济上保障了建国初期社会制度的平稳过渡和人们的基本生活保证,这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设提供了稳定的基石。但是这种分配制度过于僵化,严重阻碍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2.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按劳分配制度
随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加深,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分配方式有了更科学更合理的定位。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中国吹来改革之风,打开了中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大门。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在坚持国有经济主导的前提下,要努力发展多种经济形式相结合的发展模式。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方式为补充”。
从此,计划经济时代结束,开始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彻底改变了我国单一、僵化的分配方式。改革先驱邓小平同志说“让少数人、少数地区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个言论丰富了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说法打开了人们思想禁锢之门。1997年,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制度理论的重大突破。我国也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2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制的进步性
中国在经历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变革后,摸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国分配理论坚持“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这一先进理念,体现了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中国化进程中的优越性和进步性。
2.2.1实践性
马克思认为劳动价值论应该只承认劳动,而且认为只有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认为分配制度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劳动者食,不劳动者不食,多劳动者多食,少劳动者少食”,因而在分配中没有其它生产要素的地位。这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显露出历史局限性,中国在坚持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同时,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制度,这对比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具有很大的实践性。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国家依法保护法人和居民的一切合法收入和财产,鼓励城乡居民储蓄和投资,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与收益分配。”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允许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这一决策,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理论还是在分配实践上都是一个重大突破。
2.2.2发展性
马克思所论述的按劳分配制前提是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而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于资本主义国家,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一定的困难和阻碍。因此践行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不可避免的会与我国市场经济现实之间存在矛盾。
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是不同的概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坚持的是传统的劳动价值论原则,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劳动分配制度政策做出重大调整,使中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出现重大变化。打破传统按劳分配制,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以及实现参与分配要素的多元化,例如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也参与分配。纵观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过程,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现状,党和国家领导人通过借鉴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探索出按劳分配新的实现形式。这就是中国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的发展过程。
3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在分配领域中出现的问题
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的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以现有的国家生产力水平还达不到按需分配的程度,因此按劳分配这一基本原则,将是我国制定分配政策的首要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劳动价值论。人们的劳动形式存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由于社会分工逐渐多元化,分配上的不均必然成为坚持按劳分配的衍生物之一。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在分配领域中出现一些问题,如劳动者收入差距日趋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地区之间收入不均衡,居民收入的行业差距越来越大,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等等。这些问题不能简单归因于分配原则有问题,更多的是应该看到分配原则的积极作用。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当收入分配差异过大时,解决办法应该是如何调节收入分配,而不是一味的否定按劳分配原则,甚至犯了右倾错误,希望分配制度回到平均主义的分配上,这有悖于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
4改革中国分配制度,实现社会公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主义原则】推荐阅读: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2-13
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07-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设计12-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09-25
从历史唯物主义到历史解释原则05-27
科学社会主义问世11-19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11-30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目录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