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思想汇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用8篇)
敬爱的党组织: 众所周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由中国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自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中共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始终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坚持通过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所有这些,都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都是在脚踏实地地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
中国的发展永远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永远离不开中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的前途命运同世界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共产党人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向全世界人民昭告自己的理论创新成果,所显示的是一份自信,是一份社会主义的自信;所展示的是一个启示,一个关于人类未来选择的启示,要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
一、实践证明, 中国的发展决不能照搬他国模式
2014年3月22日至4月1日,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这四个欧洲国家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主席在结束访欧前指出, 中国自1911年以来, 想过并且尝试过君主立宪制、复辟帝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 但都行不通, 全盘照搬别国政治体制和发展模式, 将给中国带来灾难性后果。对于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来说, 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是非常重要的, 这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发展壮大。选择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发展道路, 这关系到我国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能否完成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纵观中国历史, 中国道路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与生俱来的, 更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特定的实践基础上, 特定的社会发展任务的要求下, 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 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 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 中国共产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既有成功, 同时也存在一些失误, 甚至经历了不少曲折。但是,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 坚持自力更生, 坚持改革创新, 终于逐步探索和完善了一条适合中国具体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模式。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下, 中国也受到了一些社会思潮和政治制度的冲击和影响。但是, 习总书记强调, 中国不能全盘照搬别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 否则的话, 不仅会水土不服, 而且会带来灾难性后果。因此,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环境的影响下, 我们仍然要保持清醒的认识, 坚持走自己的道路, 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得更加辉煌。
二、中国道路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
胡锦涛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重要报告中, 对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作了重要阐释, 他认为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针对当今国际和国内不断变化的形势所提出的适合中国具体国情和世界发展趋势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依据这条道路, 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 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中国的这条道路, 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这种和平, 最首要的体现在于我国是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和国内环境来发展壮大自己的, 同时还体现在我国是通过自身的发展转而来促进全世界、全人类的和平和发展。
然而, 世界上有一些国家, 在看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如此举世瞩目的成就之后, 就开始散布“中国威胁论”, 想以此来遏制中国的发展, 其用心险恶路人皆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时强调, 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 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 中国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 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
三、实现中国梦要始终不渝地坚持走中国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这是中华民族始终不渝的历史使命。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是实现这个伟大梦想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 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 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大型展览《复兴之路》时提出了中国梦的思想。在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时, 习总书记又进一步明确阐述了实现中国梦的方向和要求。他强调, “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 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 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中国梦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伟业的实现和选择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密不可分的。正确选择适合中国具体国情的发展道路, 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我们既不能盲目照搬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 又不能拘泥于过去简单的计划经济模式, 这些都是同社会主义道路不一致的。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 我们党和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 要求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我们只要始终坚持并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那么,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不再只是一个梦想。现如今,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但同时,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中国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着诸多困难和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道路促进了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 也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中国道路不仅使中国逐步走向了繁荣富强, 还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 中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 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 也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 有力地促成了世界政治的多极化发展。中国所选择和平发展这一创造性的道路, 给邻国和全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也给世界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可借鉴的模式。中国将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为实现中国人民美好的生活谱写新篇章,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提供根本保障,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为人类的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十八大报告文件起草组著.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2]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3
[3] .许惠群.坚定中国道路自信的自觉性和实践目标[J].学理论, 2013
[4] .胡颖峰.中国道路、中国梦及其世界意义[J].理论月刊, 2013
2003年以来,我国工业总体上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没有出现大的起落,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预计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将达到10.6万亿元,较2002年的5.39万亿增长了近1倍,年均增幅达到12.4%,高出同期CDP平均增幅1.48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贡献率来看,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最大,平均超过了48%,高出第一产业近40个百分点,高山第三产业8—10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规模稳步提高,产品结构显著改善。
5年来,我们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在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升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认真做好宏观调控
一是制定规划和产业政策。几年来,我们组织制定了林纸一体化、炼油、乙烯和钢铁、汽车产业政策等一批重要行业的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同时,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已批准公布行业标准73批5753项,复审行业标准12921项,废止行业标准980项。这些标准的公布实施,为工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2006年底,经国务院批准颁布了船舶工业专项规划、水泥专项规划和产业政策。2007年3月,制定发布了化纤工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9月发布了玉米深加工指导意见,11月发布了造纸产业政策。同时,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抓好已出台规划和产业政策的落实。从已颁布的规划和产业政策的执行效果看,在引导社会投资流向,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准入门槛,促进节能减排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已制定待报批颁布的还有铜、煤化工、化肥、轮胎、稀土、黄金、制造企业信息化等规划和产业政策。
二是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我们加强了经济形势分析和运行监测下作,对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注重调控的预见性,做好防范和化解工作。2003年以来出台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措施、防止钢铁盲目投资反弹的紧急通知》、《关于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项目清理有关意见的通知》、《关于天然气化工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炼油、乙烯工业有序健康发展的紧急通知》、《关于加强纯碱工业建设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关于加强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
2006年底开始,对玉米深加工问题,连续下发了两个紧急通知,要求对在建、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清理,不久前又出台了《关于促进玉米深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粮食问题始终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中国不可能大量用粮食来作为能源燃料。
三是控制高能耗产品过量出口。到目前为止,有色金属冶炼产品的加工贸易已全部取消,对精炼钢、电解铝等冶炼产品出口一律征收出口关税。这些政策有利于加快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稀土行业通过采取比较有力的出口总量控制措施,调控效果非常显著。
(二)努力促进产业升级
一是振兴装备制造业。党的十六大、十七大都着重提出要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2006年2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振兴装备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振兴目标和工作思路,确定了重点支持发展的16个关键领域。在贯彻落实《若干意见》方面,启动了重点行业技术装备政策的研究,组织制定了《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示范工程管理办法》,提出了建立外资并购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评估审查制度的意见,联合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落实国务院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有关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结合重大工程建设和重点行业需要,组织重大装备研发,统一对外谈判,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实施国产化依托:工程,提升重大装备自主化水平。利用中央预算内资金,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所需的重大技术装备、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重大影响的技术改造项目予以重点支持。这几年我国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成效显著,是建国以来发展最好的时期。
二是淘汰落后生产能力,2007年我们将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对钢铁、汽车等行业结构调整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颁布了指导意见。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淘汰落后炼铁产能2780万吨、炼钢产能1521万吨,分别占全年钢铁工业淘汰落后炼铁能力3000万吨、炼钢能力3500万吨目标的93%和43%,要实现全年的总体目标还有一定差距。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淘汰落后工作中,突出了结构调整的要求,坚持“有保有压”和“上大压小”。
三是核准推动重大工程和项目建设。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纲要,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努力推动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对优化产业布局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2003年以来,对重点行业结构调整、装各自主化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给予了重点支持。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国债资金的投向,与企业改制兼并重组密切结合,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重大战略思想,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以及促进中部崛起等战略任务,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建立和开展了与欧盟工业的定期对话和谈判机制,内容涉及冶金、纺织和汽车领域;和澳大利亚、加拿大建立厂矿产资源对话机制约;与巴西建立厂工业对话谈判机制,参加世界燃料乙醇推广活动;积极参加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谈判(WP29),并与美国建立了机动车技术法规交流机制;牵头组织国务院9个部委参加WHO组织的来自192个同家和地区的《控制烟草框架公约政府间谈判》,通过艰苦努力,使得框架公约按照我国的意图达成了协议。做好禁化武履約约工作。
就工业发展水平看,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我国的工业技术水平正在酝酿着全面的突破,正在逐步接近和达到工业化国家的水平。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在工业的高端技术上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自主创新能力总体不足,多数的产品和多数的技术还是以模仿和引进为主。比如重大装备自主化方面,一些基础理论、基础机械、基础元器件我们还解决不了,全球性的售后服务网络建设方面差距更大,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虽然不断深化,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业发展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引导重化工业健康发展,保持轻重工业比例协调,促进区域工业协调发展等方面还要加强研究。
二、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要切实落实科
学发展观
(一)要进一步深化对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紧迫性的认识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发展方式要抓好两条,一是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二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从宏观层面看,节能和减排不仅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切入点,更是促进体制改革和创新的切入点,关键是要积极营造有助于节能和减排的法制、政策和市场环境,从根本上解决市场主体社会责任不到位的问题。节能减排与淘汰落后、结构调整相互关联,要下决心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更新改造高耗能产业的技术装备,要先从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纺织、造纸等几个最为敏感的行业抓起。自主创新要同工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先集中精力在振兴装备制造业上作文章,提高工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通过学习和积累,创新能力就会逐渐增强。
(二)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基本国情和工业化内涵的认识
落实中央对工业化的重要战略决策,关键要同基本同情和工业化所处阶段结合起来,加深对工业化内涵的认识。在引导工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处理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关系,注重消除城镇化过程中的不健康因素,下大力气调控房地产等过热行业,抑制不合理的需求,为工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必须发挥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吸纳城镇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引导和促进人口向城市或城镇集中;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和农村人口向中心城镇的集聚,使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显著提高。同时,要用先进技术改造农业,培育、壮大农业產业化龙头企业,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加工增值,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民致富。
(三)要进一步深化对体制和机制创新重要性的认识
几年来,企业重组步伐有所加快,但还没有形成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的形势。其原因主要是,税收体制以及企业管理体制相对滞后。在全国统一市场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对推动企业重组积极性不高,担心本地企业被央企、外地企业兼并后所得税的流失。同时,在企业重组方面仍存在着重外(资)轻内(资)的现象。生产型增值税改革进展慢,也使地方过于重视生产规模的扩张。这些体制机制问题不解决,不利于工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化,也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另外,如何使国有企业职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也值得研究。
三、2008年工作重点
工业发展要把握的总体要求是:要在抓落实上下功夫,既要认真抓好已出台规划、产业政策和其他调控措施的贯彻执行;又要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及时发现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坚决防止部分行业发展出现过热,防止生产资源价格出现不合理的上涨。要切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规划纲要的要求,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以节能减排为抓手,努力推进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加快调整原材料上业结构和布局,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努力提升轻纺工业水平,推动我国工业加快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为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任务,实现工业由大到强转变打牢坚实的基础。
(一)振兴装备制造业
当前,装备制造业已进入了加快发展、提高素质的新的历史时期,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通过完善政策、制定标准、项目示范等措施,推动重大技术装备、汽车、船舶和轨道交通装备产品上档次、上水平。
重大技术装备,一是尽快出台各项进口装备产品、关键配套部件和原材料专项进门税收政策细则。目前已出台盾构机、纺织机械、大型矿山挖掘机、轨道交通的实施细则,2008年将陆续出台数控机床、农业机械等领域的实施细则。落实首台(套)重大装备试验示范项目管理办法。二是突出重点,促进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核电设备要围绕红沿河项目的建设和引进第三代核电技术的消化吸收,推动核电专用设备生产能力的建设。促进1.5兆瓦以上风电设备能力的建设,满足国内风电建设的需要。大型铸锻件、仪器仪表、轴承、液压件等基础配套件在技术上要取得突破。加快发展农业机械,支持农村现代化建设。三是加大政策导向,要防止在振兴装备制造业过程中出现重复建设、重复引进问题。要引导企业抓住机遇,着眼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新产品研发制造上多下功夫,抢占制高点,争取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四是研究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进一步探索我国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途径。关注实行扩大技术装备进口政策以后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影响。
汽车工业。一是出台《轻型车燃料消耗量公示管理办法》。考虑到2008年我国将开始实施乘用车第二阶段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抓紧组织制定乘用车第三阶段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二是配合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出台轻型车节能和环保税收奖惩制度,三是针对国内汽车自动变速箱产品制造能力薄弱的情况,组织国内有关汽车生产企业成立项目联合体,协调国外先进汽车自动变速箱设计制造商,建设自动变速箱核心零部件合资项目,推动我国汽车自动变速箱的自主制造,填补国内空白。四是推动大型汽车企业联合重组,促进汽车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支持并推动企业“走出去”到境外投资建厂。
船舶工业。一是全面实施船舶工业中长期规划,加快三大造船基地建设。加强船舶工业宏观调控,防止造船能力盲目扩张。二是继续推进高技术船舶和船用设备自主化,加快船舶配套生产能力建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船用设备生产企业。三是制定船用设备装备技术政策和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采用有利于节能环保降耗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一是继续推进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装备国产化工作。进一步完善对地铁、城际铁路建设及改造中所用车辆、信号系统等装备国产化审核工作,提高同产化率,扩大国产化范围。二是推动行业的产品标准化。三是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认证机构,为自主研发产品的应用提供保障。四是组织实施装备自主创新和国产化项目。
(二)调整原材料工业布局和结构
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推动节能降耗的同时,必须坚持控制总量的方针,在调整布局上下功夫,抓好大企业和大项目建设。只有形成了以大企业为主导的发展格局,才能推动原材料工业真正转变增长方式,逐步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钢铁工业。一是继续推进淘汰落后。稳定、完善和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抑制国内钢材市场需求的过快增长。严格市场准入管理,对在建和拟建的钢铁项目,严格审核评估,把好市场准入关。合理给予地方经济支持,尽快建立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依法加强监督检
查,对列入淘汰范围的企业和项目,必须按计划要求,按时关停,严肃执法,严格检查,确保淘汰落后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十一五”期间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总体目标的实现。二是加快推进钢铁企业联合重组。三是继续做好区域布局调整,研究沿海重大项目的启动时机。四是继续研究调整钢铁产品出口关税。五是支持有实力的钢铁企业走出去。
水泥工业。一是扶持大企业集团做大做强。重点支持海螺、中联、冀东、华新、中材等企业跨区域联合重组,做大做强十大集团。二是研究建立淘汰落后有效机制。贯彻落实好水泥发展专项规划和产业政策,支持中部、西部地区加快大水泥项目建设,加速淘汰落后水泥。三是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制定水泥裝备技术政策,进一步提高新建水泥生产线的能源效率,做到日产2000吨以上新生产线技术经济指标和能效指标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努力降低能源消耗。做好原、燃料替代和工业废渣及余热综合利用,提高尾矿和可燃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石化化工。一是加强产业政策、规划引导。出台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及产业政策、农药产业发展政策等产业政策。完成《长江沿岸化工行业污染防治规划》、《煤化工技术装备国产化规划》、《醇醚燃料发展规划》和《低硫燃油规划》等规划的研究和制定工作。二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及技术装备本地化工作力度。加快炼油基地建设,促进石化行业技术装备本地化,加快油品质量升级,保障油品稳定供给。启动煤化工产业示范工程建设。三是关注敏感行业外资企业的发展和并购问题。
(三)提升轻纺工业发展水平
从近年工业发展情况看,重工业增速明显快于轻工业,工业结构有进一步偏重的趋势。无论从优化工业结构、促进轻重工业协调发展的角度看,还是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扩大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角度看,加快轻纺工业发展的重要性都十分迫切。
造纸工业。推动造纸产业发展政策的贯彻落实工作,继续抓好林纸一体化专项规划的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纺织工业。一是组织实施新型纺织机械专项,提升纺织厂业水平。重点是口产200吨及以上涤纶短纤维成套设备、粘胶长丝连续纺丝机、高效现代化棉纺生产线的研制等十项新型成套关键装备技术的攻关和产业化。二是支持高新技术纤维及新材料、生物质工程技术和各类差别化、功能化纤维技术的发展。
生物质能源产业。推进以非粮生物燃料为重点的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坚持非粮为原料的基本路线,加大非粮生物燃料开发力度,拓展生物化工新领域,延长产业链,改善产业经济性。一是组织实施生物燃料乙醇试点工作,选择3—5个条件较好、方案相对成熟省份,启动非粮试点工作。二是在广西木薯燃料乙醇一期工程项目竣工投产后,稳步推进并扩大广西的试点工作。三是开展生物柴油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制定生物柴油试点工作方案,启动生物柴油试点项目。
【本节导引】
道路问题关系全局、决定成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并鲜明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论断,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性质、方向、道路、抓手,必将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事件回放】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四中全会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主体内容】
一、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法律知识:什么是法治?
法治最早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法治理论,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法治包括两点,一是有优良的法律,二是优良之法得到民众普遍遵守,这个思想得到了后来者的发扬,并构成了当代法治思想的核心与精髓。
“法治”一词在我国很早就出现在古书中。《晏子春秋•谏上九》:“昔者先君桓公之地狭于今,修法治,广政教,以霸诸侯。”《淮南子•氾论训》:“知法治所由生,则应时而变;不知法治之源,虽循古终乱。”但有时并非作为一个词组,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奢)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法律知识:法律体系与法治体系的区别是什么?
法律体系与法治体系有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法律体系、法制体系是相对静态的,而法治体系是相对动态的。法律是指载有法律规范的书面文件,法制是指法律和制度的总称,而法治则是指运用法律和制度治理国家、治理社会。
其次,法律体系、法制体系的“法”包括规范公民行为、社会生活和市场秩序的法,也包括规范国家、政府、政党治理行为的法,但规范公民行为、社会生活和市场秩序的法是其最大最主要的部分,而法治体系的“法”主要是指规范国家、政府、政党治理行为的法,也就是说,法治的“法”主要是指治官的法。
再次,法律体系、法制体系相对于法治体系,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完善法律体系和法制体系是为建设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服务的。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
法律知识:
中国法兽“獬豸”
獬豸又称獬廌、解豸(xie zhi),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俗称独角兽。
传说獬豸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是司法“正大光明”“清平公正”的象征。所以在古代,獬豸就成了执法公正的化身,古代法官戴的帽子又称“獬豸冠”。后世也因此将其画像融入判官的官服之中。人们经常引用獬豸的形象,取意于对中国传统司法精神的继承。
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必须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必须使人民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
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什么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
法律知识:什么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其基本精神就是禁止基于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信仰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份等原因享有特权或遭到歧视,禁止将这些因素作为法律区别对待的分类标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
(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2)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决不允许任何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3)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人不得强迫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惩罚。这三个方面合起来,是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完整理解。
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什么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法律名言:有道以统之,法虽少,足以化矣;无道以行之,法虽众,足以乱矣。
——(西汉)刘安等著《淮南子》
【释义】有道之人进行统治,即使法律少也可感化民众;无道之人进行统治,即使法律多也会带来混乱。
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什么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应当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法律知识:传统法律文化
传统法律文化是指从中国古代一直流传下来的人类在法律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习惯、规范、制度等,不仅包括观念形态,也包括实实在在的制定出来的礼、法,而且包括人们对法的性质、作用及其它社会现象的关系看法、评价以及人们在法律实践中的思维模式,其范围是广阔的。传统法律文化的特征是:(1)工具主义色彩浓重;(2)“德主刑辅”法律理念;(3)“重义轻利”的民商法律思想;(4)“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法律形式。
法律文化属于社会上层建筑范畴,虽然因为时代的特点,产生出诸多各具特色的法律文化,但是法律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也像其他文化一样,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继承性的共同特性,是可以超越时代局限而相互间产生影响的。古人留给我们的承载着几千年智慧的传统法律文化,是我们应该充分吸收借鉴的宝贵财富。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我们要对传统法律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改造,理性地继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精华,推动依法治国的不断完善。【延伸阅读1】
怎样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来源:人民日报 2015年2月2日
如果把建设法治中国看作建设一座恢宏的大厦,我们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丰富内涵,就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
一是奠定了法治中国大厦的“三大基石”。这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三句话,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力量、制度基础、理论指导,实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是实现总目标必须牢牢把握的最根本的东西。
二是构筑了法治中国大厦的“五大支柱”。这就是形成五大体系,即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以及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这个“4+1”组成的五大体系,涵盖了法律制定与法律实施、法治运行与保障机制、依法治国与从严治党等各个层面、各个环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具体展开和有力支撑。
三是设计了法治中国大厦的“施工方案”。这就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整体谋划,在“共同推进”上着力,在“一体建设”上用劲,更加重视法治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更加重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是描绘了法治中国大厦的“效果图”。法治建设既是法治本身的“自转”,也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公转”。通过法治建设,就是要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目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局看,就是要着眼于更好更优的国家治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延伸阅读2】
正确把握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内在关系
正确把握坚持党的领导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内在关系,应着力在以下三个方面加深认识: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种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作出的庄严选择,并得到我国宪法的确认。因此,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的目标,切实树立宪法的权威,使宪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就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保证作用。
第二,推进依法治国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建设离不开党的领导;另一方面,党的领导又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在强调坚持党的领导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十分强调党的领导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把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其基本价值取向,把依法执政看作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并坚持依规管党治党建党。
摘要: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工会是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会员和职工权益的代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由于教育事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特殊作用,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之高校会员文化素养高,应是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主阵地,高校工会如何结合高校特点、规律紧密联系学校工会工作实际,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思路和举措,努力把中国工会十五大精神全面贯彻到学校各项工会工作中去,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不断推进工会工作。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高校工会工作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和重大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会员和职工权益的代表。中国工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地走适应时代要求、符合中国国情,体现工会性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党中央明确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事关党的事业发展全局,事关工人阶级根本利益,事关中国工会前途命运。
王兆国同志在中国工会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是中国工会8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发展的必然结论。”强调中国工会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准确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基本内涵,对于更加自觉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具有丰富的内涵,工会十五大报告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系统阐述,着重强调了“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工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工会的政治原则、本质要求和根本保证,是中国工会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工会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会的根本特点。各级工会组织要进一步增强接受党的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到工会的各项工作之中,把广大职工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发挥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推进党的事业而努力奋斗。
二是坚持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同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工会十五大部分代表座谈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重申: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是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坚定力量,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中坚力量,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是社会主义中国当之无愧的领导阶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中国工会作为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要推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贯彻落实,团结动员亿万职工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三是坚持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王兆国同志在全总十四届十一次主席团(扩大)会议上,从中国国情出发,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高度,首次鲜明地提出了“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工会维权观。各级工会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推动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国家和企业发展。
四是坚持维护工人阶级团结和工会组织统一。工人阶级团结和工会组织统一,是我国工会的历史传统,也是我国工会的鲜明特征。只有将广大职工群众最广泛地组织到工会组织中来,维护工人阶级团结和工会组织统一,才能承担起党和国家赋予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工会应担当的历史责任,才能不断增强工人阶级的整体力量,更好地体现我国工会的特点和优势。
五是坚持独立自主、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加强合作、增进友谊的工会对外方针。工会要从统筹国内国际大局出发,积极参与国际工会运动事务,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工运新秩序。
以上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基本内涵,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随着实践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基本内涵必将不断丰富和发展。
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不断推进高校工会工作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这是工会组织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履行工会社会职能、密切党同职工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要求,也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工会自身建设的迫切需要,由于教育事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特殊作用,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之高校会员文化素养高,应是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主阵地,高校工会应结合高校特点、规律紧密联系学校工会工作实际开展工作,以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和工作举措,努力把中国工会十五大精神全面贯彻到学校各项工会工作中去,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不断推进工会工作。
一要广泛宣传,营造学习贯彻中国工会十五大精神的良好氛围。高校工会要把学习贯彻中国工会十五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会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精心组织,确保学习贯彻活动取得成效。校工会要组织专题学习会进行学习。各分工会负责人也要带头学习,并组织好本单位的 学习活动。要充分发挥校工会网站、橱窗、宣传栏、板报等宣传阵地的作用,运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教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宣传中国工会十五大精神,并及时总结学习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在高校校园内努力营造学习贯彻中国工会十五大精神的良好氛围。
二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激发教职工创造活力。引导广大教职工理解、支持、参与学校各项改革,为促进学校发展献计出力。协助校业务工作部门,深入开展教职工业务培训、竞赛、交流等多种形式活动,引导帮助教职工进一步提高职业技能水平。继续深化和拓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不断提高教职工职业道德素养。努力建设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教职工队伍,不断增强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团结和带领广大教职工,在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三要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工会维权机制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是要贯彻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努力实现新形势下工会组织的目标任务。切实维护好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学校党政对工会工作的殷切要求,也是广大教职工群众对工会组织的热切期待。坚持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维权观,切实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要进一步发挥工会组织贴近基层、贴近教职工的优势,以广大教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协助党政帮助教职工解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四要进一步加强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队伍建设。高校工会要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工作,要着眼于把工会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群众组织,不断创新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扩大工会工作覆盖面,要抓好工会各项基本制度建设,要加强工会干部的培训,提高工会干部的理论、政策和参与水平,提高工会干部队伍素质,提高工会工作水平,切实增强工会组织活力。工会干部要加强自身学习,把学习作为提升能力的基本途径,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群众意识,掌握并不断提高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本领。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要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密切同教职工的联系,真心倾听教职工呼声,真诚反映教职工愿望,真情关心教职工困难,不断增强工会组织对群众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发挥组织教职工、引导教 职工、服务教职工、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作用中体现新作为、展现新风貌。
在民革枣庄市委的领导和具体指导下,根据民革市委的活动方案要求,支部在XX年年8月制定了支部活动方案。方案明确了本次活动的指导思想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承和发扬民革前辈长期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形成的政治信念、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增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巩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基础,推动和实现多党合作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确立了本次活动的学习内容:学习中共中央两个5号文件;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民革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九次代表大会精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学习问答》;《民革“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搞好政治交接”教育活动学习资料》;民革党史、党章及统战理论等。规定了学习方式: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听讲座、看录像、写学习心得、举行主题讨论会及参观学习、奉献社会等。同时准备学习材料,编印“民革教育支部党员学习材料”系列,人手一份,便于自学;精心布置教育支部活动室,凸现民革特色,创设学习氛围。支部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并通知支部党员做好学习准备。
二、扎实分步学习,注重活动实效
XX年年9月,传达了民革枣庄市委有关文件和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传达教育支部的教育活动学习方案,学习中共中央两个5号文件及民革中央文件,学习了《民革章程》、《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谈多党合作与民主党派工作》、xx就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要求及何鲁丽、周铁农的重要讲话。;10月,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又在支部党员中掀起了学习中共十七大精神的高潮。为了把学习引向深入,支部又通过徐玲主委邀请了枣庄学院徐教授来十五中给全体民革党员作了精彩报告,使党员加深了对十七大精神的理解,深受鼓舞和启发。11月,学习民革市委下发的两本学习资料上的有关文章;12月,交流学习收获、感受。通过学习活动,加深了对搞好政治交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认识。
为了使学习活动扎实有效,支部建立了科学规范的学习制度。支部全体党员每月集中学习一次,支部下设四个学习小组即枣庄学院小组、枣庄经济学校小组、枣庄三中小组、枣庄十五中小组,各小组根据具体情况每周学习一次。支部党员人手一个笔记本,每次学习都要做学习笔记,定期交流。为了便于学习,支部编印了《民革教育支部学习材料汇编》,同时支部编印了《民革教育支部工作简报》及时把支部的各种活动和取得的成绩进行报道,支部还在新浪网上建立了“民革枣庄教育支部博客”,作为支部党员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
支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响应民革市委号召,积极开展了服务社会活动。在徐玲主委、宋西安主委的亲自指导和带领下,12月5日和9日支部组织党员教师,分别到市中区西王庄乡中学、峄城区峨山中学送上了语数英物理等学科的优质课,展示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高超的教学水平,送课教师并与学校听课教师进行交流,促进了这些学校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校的教改工作。《枣庄日报》、枣庄电视台和《山东民革》对该项活动进行了报道。 学习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也促进党员的工作热情。本年度支部党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勤奋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支部成员徐玲同志,枣庄学院教授,政教系主任,其专著获枣庄市社科成果评选一等奖。孙琪斌同志,执著教改,成绩突出,今年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个人专著一部。朱邦俊同志,参加学校申报十五、十一五国家规划课题三项,在省级以上专业杂志发表论文2篇;徐继民主持国家级省级课题两项,参编教辅材料1部;沙文博被评为市课改标兵、省优秀民革党员;杜祥生主持两项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于艳萍执导训练的枣庄十五中代表队获枣庄市校园集体舞比赛一等奖第一名,于艳萍获优秀教练员奖;于波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三、总结学习经验,查找自身不足
1 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不仅是系统化、理论的知识体系, 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而且是社会存在基础的生产力的重要方面。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早在100多年前, 当科学技术对推进工业化的重要性刚刚彰显的时候, 马克思就指出:“生产力也包括科学”[1], “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工业一起变革了整个社会, 结束了人们对自然界的幼稚态度和其它幼稚的行为”[1]。
科学技术发展到20世纪中期以后, 进入了新的突飞猛进的革命时期, 它不仅是生产力, 而且在西方科技经济发达国家, 成为现代生产力系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成为国家与国家较量的核心力量。但是, 在我国长达1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 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成为遭受破坏最为严重的领域, 科学发展技术主体的广大科技人员和知识分子成为挨批受整的对象。正因为如此, 邓小平在1975年刚一重新回到领导岗位, 就自告奋勇抓科技, 对科技工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全面整顿。并多次针对“四人帮”鼓吹“自然科学是上层建筑”, 否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 以无产阶级大无畏的气概, 明确肯定了科学技术生产力性质。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的讲话中, 邓小平首先提出,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2], 并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领域发生的深刻变革和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产业发展的事实, 重申并进一步阐明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 指出“现代社会生产力这样巨大的发展, 靠的就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2], 科学技术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同时, 重申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著名论断, 从此包括科技人员在内的广大知识分子真正得到了“脱帽加冕”——脱了资产阶级的“帽”, 加了工人阶级的“冕”, 获得极大的精神解放, 科技创新热情得到极大焕发。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从此, 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由此可见, 在当时的条件下, 邓小平之所以多次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这一马克思主义重要命题, 首先是从政治和思想的角度, 为恢复广大科技人才和知识分子的社会政治地位提供思想理论基础。他在后来的一次谈话中说:“要把‘文化大革命’的‘臭老九’提到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嘛,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嘛”[3]。从而打破长期套在广大知识分子头上的精神枷锁, 使一大批长期挨整受批的科技人才和知识分子得以平反昭雪, 从而极大地激发广大知识分子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主义和参政议政的政治热情及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到后来引发了广大知识分子广泛参与的实践标准问题大讨论, 全党全社会产生极大的思想大解放效应, 开启了全社会思想大解放的先驱, 为党的十一届全会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转变和工作重心的转移起到重要的先导作用。
其次, 是从科技经济角度为全面调整、恢复和发展科学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二战以后,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十年“文化大革命”, 我国科学技术事业遭受严重摧残, 科学技术发展几乎停滞不前, 与国外科技发达国家差距进一步拉大。对此, 邓小平十分焦虑。在当时的政治思想斗争极其尖锐的情况下, 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为依据和指导, 以无产阶级政治家的雄伟胆略, 自告奋勇抓科技和教育。他说“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从何着手呢?我想, 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2], 在他的直接领导下, 首先对中科院的科技工作进行全面卓有成效的整顿, 使广大科技人员开始归队, 全国重要科研机构科技工作逐步迈上正轨, 并开始快速发展;在全国很快恢复高考制度, 研究生教育制度;率先在科技界恢复对外交流, 扩大对外开放;并开始了科技体制改革, 全面实施旨在追赶世界科技前沿和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科技攻关”、“863”、火炬、星火等科技计划。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邓小平在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的核心地位。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 他在统筹运帷中华民族发展大计的同时, 一如既往地注视着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 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大命题。1988年, 他在一次会谈中, 首次指出“马克思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事实证明这话讲的很对。依我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此后又多次强调, 直到1992年南巡讲话又重申, “我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这几年, 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 靠科学才有希望。[3]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之所以反复强调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首先在于以他从生产力系统的角度, 进一步强调科学技术对于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先导作用和决定性作用, 为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推动经济内涵式增长,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理论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全新的重大命题, 不仅在于对当代世界科技革命和经济发展经验的高度概括, 而且与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一样, 具有更大的解放思想的作用。它突破了传统的生产力认识范畴, 把本质上作为精神生产的科学和技术活动当作生产力的因素, 极大地改变了对生产力结构的理解, 即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生产力系统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内生变量。可形象的表达为:现代生产力=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科学技术。从而也从生产力综合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谋划和提高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 提出了新的思路、指导思想和治国方略即“科教兴国”战略。
其次, 在于从社会文化的角度, 进一步促使全党全社会“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社会文化氛围的形成。改革开放以后, 虽然广大科技人才和知识分子的政治社会地位得到根本改变, 但科技人员尤其是科技优秀人才物质生活条件仍有待改善, 工资待遇特别是在商品经济大潮初期相对商品营销人员仍很低, 致使在当时流传着“制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之类的说法;加之我国传统文化中“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一代崇尚科学, 追求科学的文化氛围尚未形成, 甚至在90年代初期一度出现新的“读书无用论”。正是以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思想理论基础, 党在新时期制定了改善科技人员工作生活条件、提高物质待遇的一系列福利性政策和恢复职务、职称晋升、奖励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一系列激励科技人才施开才华的发展性政策, 极大激发和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科技工作也成为社会最受崇敬的职业之一。今天, 我国全民族科技意识的强化,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民族文化氛围的形成, 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深入人心不无关系。
2 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核心的江泽民, 不仅践行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而且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创新主要是科技创新的思想。
面对20世纪90年年代以来, 全球科技革命更加迅猛,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江泽民不失时机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的思想, 并将其与知识经济联系起来,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这是对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992年10月, 江泽民在党的14大报告中就讲了创新的问题。1995年5月在全国科技大会上, 他又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 一味依靠技术引进, 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 难以屹立民族之林。”[4]他进一步指出,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 要不断有所发现, 有所发明”。“有没有创新能力, 能不能进行创新, 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5]“要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 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 勇于创新”, “科技创新已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4]。在江泽民科技创新思想的指导下, 从1998年底开始,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及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活动全面展开。
江泽民之所以一直强调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 首先在于从中华民族经久不衰、兴旺发达的高度, 以唤醒和增强全党全社会不断进取的创新意识。江泽民是20世纪80年代末成为中央领导核心的, 当时面临的形势是一场政治风波给人们的思想造成一定的混乱, 西方国家的制裁对我国经济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90年代以来,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经济长期衰退;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经济依仗其强有力的技术创新能力出现了持续增长的势头。正如江泽民指出的“我们正处在新旧世纪交替的重要历史时期,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激烈竞争的世界。国际间的竞争, 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在科学技术上落后, 就会被挨打”。[6]正因为如此, 江泽民把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提高到“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高度, 以激发全民族不断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
其次, 在于从深化科技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角度, 以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但科学技术不会自动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而是需要形成科技要素与其它生产要素有机结合的机制, 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这种机制, 一方面就是通过技术创新, 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将技术要素与其它生产要素重新组合实现技术商业价值的活动, 这与我国传统的科技成果转化即先由科研单位、高校研发出科技成果, 再向企业转化的单向度的从科技到生产、导致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科技经济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另一方面, 就是通过科技、经济体制改革即体制创新, 打破国家与地方、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等地区、部门之间的体制障碍, 形成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良好机制, 最大限度地解放科技生产力。正如江泽民指出的,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及其它创新。”[7]“科技创新是生产力的重要变革, 体制创新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变革, 把这种变革紧密结合起来, 把这两方面都搞好, 我国经济社会就能更好持续健康发展[7]。
3 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随着对创新理论认识的深化和创新实践的全面展开, 在新世纪, 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活动成为全党全社会广泛的共识和行动。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内涵和特征也已比较清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就是要科学定位和充分认识企业、大学、国家科研机构、国防和其他工业研究机构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以国家科研机构和大学为骨干和基础、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 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和各具特色、充满活力的区域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取得较好成效。
但是, 必须充分认识到, 改革开放以来, 一方面, 尽管我国经济保持每年近10%的高速增长, 成功实现了经济赶超战略, 但这种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外延式增长, 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过度消耗十分突出;制造业锁定在价值链的低端, 核心技术和产业标准仍主要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另一方面, 为了尽快缩短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在较长的时期内我国一直鼓励引进技术和装备, 包括以合资方式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但无论是合资还是引进技术, 都未能带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提高。“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让出了市场, 却难以换来技术能力的提高, 反而使这些产业陷入技术依赖的被动局面。
对于这些严竣问题,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新的中央领导集体, 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并认为最终要靠科学技术来解决问题。胡锦涛在2004年就强调一定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8]。并提出“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 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大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的路子。”[9]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发表的《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中, 对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主要内容和指导方针、实现形式等根本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 并在党的17大报告中把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提高自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确定为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核心, 从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理论。
事实上, 坚持自主创新,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一直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领导集体着重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当然, 在不同时期, 思考和强调的角度和侧重点是不同的。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第一次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明确阐述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那就是中国人民必须掌握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的国家独立和自主发展, 中国人民必须掌握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他在强调科技对二战以来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的同时, 也注意到科技第一要素使得国际竞争的性质、形式和主导力量发生了根本变化。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综合国力和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主导着新的生产力基础上的一切经济活动和上层建筑的巨大变革。在经济、科技全球化体系中, 如果没有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大股东即使拥有绝对控股地位也难以完全掌握企业经营的主导权、发展的主动权、利益分配权和未来前途的选择权。同样, 一个国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 自主创新能力低下, 也会出现类似情况。对此, 邓小平在1988年就深刻地指出:“过去也好, 现在也好, 将来也好, 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技术, 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 没有发射卫星, 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就没有现在的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 也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标志。”[10]从这里可以看出, 在改革开放初期, 邓小平主要是国家主权和政治及军事安全的角度强调自主创新的。
90年以后,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和科技创新的发展及理论界对创新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江泽民和胡锦涛则主要是从经济发展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角度思考和阐述自主创新问题。在1995年全国科学大会上, 江泽民提出:“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 一味依靠技术引进, 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大国, 我们必须在科学技术方面掌握自己的命运。”[11]“发展高技术, 要始终突出自主创新, 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我们才能减少对于技术引进的依赖, 提高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这是关系我们经济繁荣、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的战略之举[11]。在此基础上, 胡锦涛在强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对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重要作用的同时, 则从贯彻科学发展观, 实现社会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强调自主创新对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意义。胡锦涛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技术进步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项重要任务是要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技术进步方面不断取得突破, 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12]并在党的17大报告中, 要求全党全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摘要:从改革开放初邓小平重申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到提出并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大命题, 再到江泽民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全面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又到胡锦涛提出自主创新理论,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是改革开放30年来, 党中央领导核心与时俱进,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国内外不同的形势和历史任务, 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科技强国思想, 是一脉相承的。切实贯彻这些重要思想, 对新时期践行科学发展观,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科学技术,生产力,自主创新,国家创新体系,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9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87、596.
[2]邓小平文选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87、89、91.
[3]邓小平文选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274、376.
[4]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J].新华月报, 1995:275、82.
[5]江泽民对中国科学院《迎接知识经济时代, 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报告的重要批示》;江泽民在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 科学时报, 1999-03-08:3.
[6]江泽民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J].新华月报, 1991, (5) :74.
[7]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199、203.
[8]胡锦涛看望著名科学家朱光亚、杨乐时的讲话[EB], http://news.sina.com.cn/c/2004-12-26/17464633372s.shtml.
[9]胡锦涛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EB].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6/02content-1504595.ntm.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279.
[11]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55、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自觉实践发展观点的体现。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两个基本观点。它要求以普遍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反对静止地、孤立地看待事物的形而上学观点。马克思主义对发展观点的贯彻,不仅针对马克思主义所认识的对象世界,也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自身的认识,恩格斯早就预言:“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个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马克思主义过程中,也一再吸取教条主义的教训,强调以发展的观点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强调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强调要反对一切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它的科学性不是体现在得出了某些一成不变的结论,而是提供了一套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然是中国共产党人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理论成果。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个提法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重要特征。
一是这个理论体系是在以往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从理论上提出并初步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探索中国走什么路的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我们党曾经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初创立时的成果,但时代在发展,实践在变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进程时刻都在产生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从而呈现出一个个阶段性特征。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及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肩负起了既坚持这个理论、更顺应客观实际的变化创新发展这个理论的历史责任。
二是随着今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事业,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在这样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实践无止境,创新无止境,千万不要把目前获得的理论认识绝对化、凝固化,而要把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代发展同步化,与实践脉搏同节律,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篇章,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在现实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不拒绝而且还要吸收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这就是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还要不断探索,不断研究。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何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又是如何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只有回答了这些问题,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和运用才能达到一个新水平。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时期,处在一个既有难得机遇又有严峻挑战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如果举措得当,就能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平稳进步;如果应对失误,就有可能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长期动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发展、新成果的发展观,是坚持和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为我们辨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方面的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重要思路和现实途径。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最好实践,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更好地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入党思想汇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荐阅读:
入党思想汇报:社会实践的重要性01-17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小论文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