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多维产教结合新模式

2022-12-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类型, 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等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等职业院校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

1 树立正确的高职教育办学观

办好高等职业教育, 提高办学质量, 推进产教结合, 需树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树立“市场需求导向”的观念、树立“实践教学”的观念、树立“零距离就业”的观念、树立“工学结合”的观念;树立“校企合作”的观念、树立“校企共赢”的观念、树立“资源整合”的观念。只有解放思想, 以正确先进的办学理念为指导, 才能办出有特色有生命力的高职教育, 才能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2 产教结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命脉

产教结合能够帮助学校建设校内实训实习基地, 提供真实项目供学生实践。让学生在校内就能提高技术动手能力和积累经验。

产教结合能够培养出一大批双师型、创业型教师。专业教师一方面要紧跟技术发展和产业需求, 一方面教师要能带领学生学习新技术, 实作项目, 积累工作经验。

产教结合能构造良性循环的就业渠道。通过深度产教结合, 学校为学生提供广泛的面向多行业多维度的大型、中型、小型、微型企业实习机会, 零距离走上工作岗位, 以构造良性循环的就业渠道。

3 产教结合的表现形式

根据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实施产教结合的情况来看, 产教结合主要表现有:

校企合作模式与校外企业合作, 提供实训实习场所;

订单培养模式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组建教学班级, 按企业的要求进行培养;

校企融合模式与学校举办者创办的企业融合, 学校与企业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校办工厂模式学校创办工厂, 生产的同时为学校提供实训场所;

微企合作模式兴办微创园, 提供创业平台, 微企小巧独立, 数量众多, 形成微企群;

工作室模式学院根据不同专业组建项目工作室, 工作室是学生教师学习工作场所。

4 目前产教结合存在的问题

4.1 企业不在学校。学校与校外企业合作, 实习实训学生很难管理, 成本增加。

4.2 企业缺乏动力。企业能直接用上的实训学生不多, 大部分学生需要安排专人指导培训, 给企业增加了负担。合作企业的用人需求也不稳定。所以企业常常缺乏合作原动力。

4.3 合作企业数量少。目前高校与外部的企业合作的数量不多, 不能满足学生对实习实训多岗位的大量需求。

4.4 学校与举办者开办的企业融合, 深化了产教结合。但因公司规模数量受限、业务相对单一, 不能满足学生的多行业多岗位需求。学校的人才培养也常受公司的经营变化产生较大波动, 出现学校人才培养的不稳定性和功利性, 出现人才培养以面盖全现象, 出现过强依赖自家企业用人需求来培养人才的趋向, 障碍了学校面向社会培养人才的职责。

4.5 教师在校企合作中处于被动, 没能充分发挥其能动性, 教师怎样积极参与到产教结合中, 既是高技能的工程师, 又是高水平的教师, 并充分发挥积极性, 是值得大力研究的课题。

4.6 学生在校企合作中被动。常常被实训, 缺乏选择权。学校无法根据每个学生的意愿、特长及职业定位提供个性化实训岗位。学生不能根据自身发展自主选择实习实训企业、岗位。

5 多维产教结合新模式体系

深度推进产教结合, 需构造多维产教结合体系。与校外名企进行校企合作, 建一流产教结合名校;学院与集团子公司融合, 引领产教结合纵深发展。集团公司是产教结合的领航者;兴办微创园, 搭建创业平台。微型企业具有小巧、独立、数量多等特点, 可以向学生提供大量多行业多岗位实训机会。微型企业群是产教结合的主力军。

5.1 校企合作学校与社会知名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可以具体采用订单式培训、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办学等合作方式。与知名企业合作, 可提高学校办学知名度, 建一流产教结合名校。建立这样的合作企业数量受限, 产教结合无法深度推进。对高职学校大量的毕业生来说, 只具有代表性, 没有普适性和持续性。

5.2 校企融合学校与公司融合, 公司与学校同属一个集团, 学校与公司相互依存, 共同发展

学校为公司提供人才, 公司为学校学生提供实训或见习机会, 学校教师是公司员工, 公司员工是学校教师。这种方式更能推进产教结合, 使校企合作更紧密, 更长久。其缺点是学校的教学规律与公司的产生劳动规律时常发生冲突, 可能产生公司功利性, 认为集团公司的用人标准就是社会、行业的用人标准等误区。这种校企融合的公司数量有限, 也远远不能满足学校学生产教结合的规模。校企融合可进一步推进产教结合, 是产教结合的舵手和领航者。

5.3 微创结合兴办创业园区, 提供创业环境, 搭建创业平台, 建立合作微型企业群

微型企业具有小巧、独立、数量多等特点, 可以向学生提供大量多行业多岗位实习实训机会。在校搭建学生与企业的“双选”实训平台, 学生通过竞争竞聘“上岗”实习, 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在产教结合中共建共存, 有效解决教学项目问题, 双师型队伍建设问题, 形成“零距离实训就业”竞争机制。微型企业群作为产教结合的生力军, 效推进产教结合, 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6 多维产教结合模式下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人才培养分基础掌握、技能训练、经验积累三个阶段。校外合作企业人才需求由学院按照企业要求进行技能训练;集团子公司、微企群按本企业岗位需求培养学生技能。学生根据自身职业定位和喜好选择企业岗位, 应聘上岗学习和工作;学校统一组织未上岗学生的技能训练。

第一阶段, 基础掌握阶段。是学生掌握专业技术基础知识的第一年。由学院统一组织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

第二阶段, 学生技能训练阶段。学院组织合作企业召开校内“实训就业”招聘会, 学生开始在校内“择业”上岗。在深度产教结合下, 校外合作企业、集团各子公司、各合作微型企业群应向学生提供大量的、多行业的、多岗位的实训机会。合作企业提供的岗位应能基本满足学生的“择业”需求。合作企业根据企业岗位的用人需求培养学生技能, 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企业岗位应聘上岗“工作”和“学习”。学校应承担未找到“工作”的学生的统一技能训练。

第三阶段, 学生除可继续留在集团子公司或合作微型企业实习实训外, 也可进入社会企业实习。

7 学生在产教结合体系中综合素养的培养和专业能力的训练

在多维产教结合体系中, 校外企业、校企融合及微企群共同作用下, 学生将获得职业素养、技术、技能、业务能力、工作经验等全方位的训练和积累。通过在工作环境中磨练, 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团队协作、社会竞争能力, 增强业务经验积累, 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总之, 职业院校应以深化产教结合为捷机, 实现政府、学校、教师、学生互动多赢局面。形成以校外企业为引导、集团企业为舵手、微型企业为生力军的创新型多维产教结合体系。学校应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 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多维产教结合创新模式,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摘要:本文论述了高职院校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从三个维度论述产教结合:与校外企业的校企合作, 形成学校与社会的交流通道;与学校举办者兴办的企业融合, 形成产教结合的领航者;只有校外企事业和校办企业独舞是远远不够的, 学校还得大力发展创业平台, 鼓励教师、学生创业, 支持师生创办微型企业群, 创办校内微企创业园, 形成一定规模的产教结合生力军。只有从以上三个层次协调发展, 才能构建出完善的有生力的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产教结合新模式。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产教结合,校企合作,集团公司,微创园,创业,就业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 (教高[2006]16号) ;

[2] 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3] 闫金奎, 等.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教育与职;

[4] 杨天怡.创新教育与实践教学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 2005 (23) :28-29.

上一篇:论员工培训效果的评估下一篇:我国银行保险业务法律监管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