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财政职能新思考(精选6篇)
摘 要: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积极转变财政职能,以人为本,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要以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效率、缩小收入差距和充分就业为目标,在发挥市场机制的同时,注重政府调控并加大财政调节力度,最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和谐社会;财政职能;效率;公平
实现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本质上是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富裕型社会。中国已进入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转型关键时期。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这个时期是产业结构快速转型、社会利益格局剧烈变化、政治体制不断应对新的挑战的时期。各种关系如果处理得当,经济就会顺利发展,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出现社会动荡、资源浪费、生态失衡、经济徘徊的局面。国际上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曾在20世纪70年代经济起飞后进入这个时期,但后来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一些发展顺利的国家和地区,如今人均GDP已达到1-2万美元,而没有解决好社会矛盾和发展问题的国家和地区,至今人均GDP还停留在不足4000美元左右的水平。国际经验教训和我国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构建社会结构各个层面的和谐。和谐社会必须以较高水平的经济发展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构建城乡结构和谐、区域结构和谐、社会阶层结构和谐、就业结构和谐、人口代际结构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等。
一、资源配置职能应以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效率为目标
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过去一段时期其配置重点主要在物。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今后必须加强对人的配置,即利用财政政策工具实现人才合理流动,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效率。
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为使社会充满活力,必须发展先进生产力,这是社会 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中国要保持持续的增长,需要建立节约资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保护好脆弱的生态环境;同时要推进市场化改革,为社会充满活力提供制度支撑。特别应强调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大力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从而使社会活力竞相迸发。我国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比重仍高达49%,这不利于中国完成向现代社会结构的转型,因此,要争取在未来15年内再转移出1亿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并需要通过加大职业培训等方式将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
发展必须以人为中心,发展的最高价值标准就是公平与公正。“社会公正”不仅仅表现为收入分配的公平,而且表现为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地位的公平、机会的公平以及整个社会规则和机制的公平,是一个公平发展的体系。政府要摆脱、超越既得利益者的束缚,从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高度来处理各类社会问题。政府必须确立机会平等和按照贡献进行分配的规则,才能真正充分、持续地激发社会活力。机会平等的规则要求摒弃先赋性特权、身份等级等不公正因素的影响,保证每一位社会成员能够有一个平等竞争的条件,能够得到公正对待,从而拓展自由创造的空间,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能力。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宏观调控的框架内,在政府职能和权限的范围内,在公共财政的原则下进行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民工制度,以制度建设来构建和谐社会。
二、收入分配职能应以缩小收入差距、使广大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目标
缩小收入差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的范围应拓宽和向深层次发展。一是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过高问题,注重解决城乡中低收入群体的民生问题;二是降低高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注重解决城市中高收入阶层,特别是所谓“新富阶层”,包括私营企业家、文艺体育界明星、外企高级雇员、房地产开发商、知名经济学家、律师、仍然在位的官员等的收入过高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成员的收入分化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我国现阶段收入分化、收入差距悬殊已是不争的现实。如何解决占人口多数的城乡低收入群体的民生问题,关系到能否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能否保持社会稳定和谐的大问题。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可以协调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基尼系数0.4是社会失衡临界点,0.6是社会振荡临界点。把基尼系数降到0.4以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执政党提高执政能力的当务之急。
据联合国2004年报告,中国2001年基尼系数0.447,最穷的1/5人口占总消费4.7%,最富的1/5人口占总消费50.0%,贫富比差为10.7.中国的贫富差距已明显超过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据中国社科院2005年社会蓝皮书报告,2004年中国基尼系数超过0.465,2005年逼近0.47.《光明日报》2004年8月17日发表文章,据中国人民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调查,中国内地基尼系数已高达0.53或0.54.贫富差距的原因,一是由行业或部门垄断所形成的收入差距。一些带有垄断性的行业,依靠在国民经济中的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二是管理漏洞和腐败等导致的收入差距;三是企业在我国劳动力总体供大于求的市场条件下,利用其市场竞争中的强势地位,压低工人工资水平和应有的福利水平,提高剩余占有率。政府以往干预不当,宏观调控失误,也是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财政应实行“效率和公平并重”的政策。在鼓励合理的收入水平分化、培育壮大中等收入阶层的同时,实质性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重中之重是增加农民的收入。因此,一要构建城乡结构和谐。我国目前城乡之间的收入和福利水平差距太大。1997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7∶1,2003年扩大到3.23∶1.2004年虽然农民收入增速达到近几年的最高点,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势头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而且,城镇居民高收入组的收入增长显著快于低收入组,最富有的10%家庭与最贫穷的10%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将超过8倍,60%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不到平均水平。这种差距在消费相对于收入的边际递减规律下,也影响到国内消费市场的发育。因此,应实施新世纪的减贫工程,建立起农村社会保障的基础框架。二要构建区域结构和谐。地区之间收入呈东高西低的特征,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002年与1980年相比,东部地区市民人均收入增长与西部地区比,高低相对差扩大了1.88倍,绝对差扩大了32.04倍。中国区域之间发展和收入差距的扩大还在继续。要在构建东部快速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的新型区域发展格局的过程中,逐步扭转这种区域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三要构建社会阶层结构和谐。收入最高与最低的行业人均收入比,1998年为2.35∶1,呈现两极:一极是所谓“新富阶层”;另一极是不得温饱 的农民、贫困线以下的城市下岗失业职工、劳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差的其他弱势群体等。贫富差距的加速扩大,致使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摩擦和冲突增多,有的还比较激烈。政府应利用税收、转移支付、补贴、福利等财政杠杆,对收入再分配进行科学的调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减少贫困和低收入群体。
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缩小城乡、地区、贫富三大差距,一靠经济的持续增长,二靠政府的政策调节,二者缺一不可。要在发挥市场机制的同时,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注重政府的政策调节;在政府的调控机制中,加大财政调节的力度。
第一,完善税收制度。培育壮大中等收入阶层。建议通过地方立法,调整个人所得税征收办法。以上年个人所得税计征基数为基准,根据上年GDP增幅,同比提高个人所得税计征基数,每年都调整一次。实行混合课征制或综合课征制,加大对高收入阶层的调节力度,体现公平税负的原则。实施“阳光工资”。将各种资金、福利全部纳入货币化工资,实行完整的货币化工资制度。尽快修订房产税,适时开征遗产与赠与税,加强对高收入阶层的税收征管。另外,可考虑向高消费者征收特别消费税等。
第二,建立和完善重节约、广覆盖、有积累、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制。社会保障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是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二是通过再分配的机制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民生,拉动消费。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为社会保障建立可靠的基金。要注重加强代际之间价值观方面的整合和认同。以制度安排解决三农问题,以制度建设来构建和谐社会。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各项政策,充分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实现农民土地收入。土地是农民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最后一道途径,国家在公益性征地的时候,应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为被征地的农民建立达到合理水平的社会保障,并将被征地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在企业征地的时候,应实行谈判补偿制度,无法达成协议时,应由专门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或实行各种形式的土地入股制度,让被征地农民从土地收益中增加收入。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建立健全包括全社会人员失业、养老、医疗、工伤、生育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全面小康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现在中国的人均GDP是1200美元,而未来15年内将达到3000美元,处于建设全面小康的新的发展阶段,应当及时地建立与全面小康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与全面小康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概括地说,一是保障较全面,二是保障水平较高。首先要根据经济、社会生活的特点、社会结构的状况和人民群众的需要,规划社会保障体系所包含的保障项目,具体应当包括以下11项:城镇与农村养老保险、城镇失业保险(覆盖到农民工)、城镇与农村医疗保险、工伤保险(覆盖到农民工)、城镇生育保险(覆盖到农民工)、城镇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被征用土地农村居民生活保障、企业年金、老年医疗救助、贫困家庭医疗救助、残疾人康复保障。此外,还应发展各种劳动者互助型医疗保障项目。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合理规划保障标准,体现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第三,重视发展教育,尤其是保障义务教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促富治贫”的重要手段就是发展教育。因为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平等。教育不平等将影响我国长期发展与和谐。首都经贸大学副校长郝如玉曾成立专门课题研究小组,对我国贫富差距及解决手段做课题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缩小我国贫富差距的手段是教育而不是靠税收调节。中小学教育应该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中占有优先权,应该优先投资于有较高回报率的小学和中学教育,必须解决我国教育的缺位、错位、越位问题。而当前解决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关键在于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由此,建议中央新近实施的“两免一补”政策应该扩大到全国农村家庭和城镇低保户,由财政予以充分支持。]
第四,强化宏观调控功能,清除垄断政策和解决政府干预失当。首先,解决以行政命令方式产生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问题;解决城乡户籍造成的二元结构阻碍城乡经济融合、人口融合和空间融合问题;解决权力寻租导致的官场腐败和权力资本化问题等。其次,加强法制建设,强化对非法收入的打击力度,尤其要严厉查处严重扰乱市场公平秩序、违法侵害群众利益和国家财产的暴富阶层,并全面解决“行政权力”对资源配置的过度干预问题。再次,改革财政体制和税收体制,增加公共投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从制度入手反腐倡廉,加强爱心工程。最后,完善就业政策,实现充分就业。
三、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应以充分就业为重要目标
就业优先,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扩大就业应成为重中之重。宏观调控的重点应为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要。各级政府应确立“就业优先”的战略思想,把扩大就业,实现充分就业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地方财政要增加投入。加强就业指导、培训和服务。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工作。城镇“4050人员”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应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城镇登记失业率尽快控制在5%以内。注意在实现城乡就业的数量目标的同时,提高城乡就业的“质量”,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包括全面签订劳动合同,建立规范的劳动关系,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和为所有员工建立社会保险,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在鼓励、支持、引导各类劳动者自主创业的同时,对城镇“4050人员”主要应引导他们从事社区服务和灵活就业;要调整教育结构,培养大量的中、高职毕业生,既促进合格毕业生就业,又解决企业中、高级技工短缺问题;对农村劳动力,要增加财政和社会各方面投入,加强培训,以适应城镇企业用工需要;农村高中段教育要实现升学和就业分流,大力发展中级专业教育;要打破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的模式,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在全国形成若干个有发展前景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区域,引导农村劳动力和人口以移民的方式向这些区域转移集中。
四、效率和公平协调的关键是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在经济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方面诸多不和谐的深层原因之一是体制性原因,包括农村土地制度、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税收制度以及政府管理制度等方面的不完善。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将是一个深刻的以市场化改革为取向的制度变迁或体制创新的过程。要以体制改革为动力,通过深化改革,切实克服影响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弊端,建立新的社会制度规范,为和谐社会提供新的体制保障。因此,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显得尤为重要。现代化建设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环境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开放的、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系统,在深入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在决策时必须考虑到效率与公平、政府与人民、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地方与中央等各方面的关系,做出权衡取舍,这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决策水平和决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为中国共产党增强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软科学是社会、经济、科技等开放的复杂系统中的系统工程,宏观层次的管理科学,也 是政治、经济等领域内的决策科学。软科学以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管理现代化为宗旨,以推动经济、科技、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为目标,针对决策和管理实践中提出的复杂性、系统性为课题,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多门类多学科知识,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和论证手段,开展跨学科、多层次的科研活动。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对软科学的需求,我国软科学研究的投入严重不足。发达国家对软科学的投入通常为其科学研究及试验发展经费的5%-10%,而在中国这个比例还不到1%.我国应广开渠道,增加软科学研究的投入。中央和地方财政都应加大对软科学研究的资助力度,课题经费通过中央政府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联合资助以及开展国际合作来解决。
参考文献:
财政的本质是抽象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透过现象来把握财政的本质。尽管不同时期财政的形式、服务方式等在不断变化,但财政作为以国家为主体的、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的、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及分配关系的本质没有变。计划经济时期企业是国家的附属物,个人是企业的附属物,社会再生产活动表现为国家的活动,整个社会以财政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大企业财务,此时的财政只是国家为自身服务的“国家财政”。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1998年我国提出建立公共财政的目标框架,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形式,其根本性质是公共性。2004年以胡锦涛为首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核心是利益的协调。公共财政具有影响各方利益关系,协调稳定社会的作用。本文将探讨和谐社会背景下公共财政应具有的职能。
二、公共财政的性质
事物的性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与其他事物不同的根本属性,是事物独具的特质。公共财政作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形式,有其本身的性质。只有很好的把握它的性质,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而探讨公共财政,必须从财政说起。
1. 财政与公共财政
探讨公共财政首先要考察财政。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再分配活动及其形成的分配关系。其英文为Finance,源于拉丁文Finis,意即支付期限,后来转为Finare,有支付款项和罚金之意。在16世纪,德国文献中采用“Finanz”,意为对欺诈等行为的裁定与罚款,后转入法国,变为Finance,有公共收支之义,然后转入其他国家,法人仍以多数Les Finance表示公共财政,以单数La harrte Finance表示金钱出入事项……国家资财之取得使用及管理,即所谓财政是也。日本于1868年明治维新后从西欧引入pub-lic finance,并借用汉语的“财”、“政”二字,译作财政中国古代称财政为“度支”、“国用”、“岁计”、“国计”“度支”、“国用”指国家的费用开支;“岁计”指国家年度收入和支用的计算;“国计”指国家财政。“财政”一词于19世纪末从日本传入中国。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设立财政处,为中国官方采用财政一词之始。
前财政部长项怀诚认为,财政也叫国家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
1892年,英国经济学家巴斯塔布尔出版了第一本英语财政学专著《公共财政学》(public finance),最先给出并一直沿用至今的被最为普遍接受的“公共财政”专门术语。这一术语继承并发扬光大了以“公共性”界定财政概念的传统。
关于财政和公共财政的含义,专家学者们具有不同的观点,但是主流思想是一致的,即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的、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或分配关系。公共财政术语是泊来品,产生于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形式。
2. 公共财政的性质
(1)公共性。公共财政以政府为主体提供公共服务,其根本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成为公共财政职能范围的衡量标准,是财政活动的主要目标或基本出发点。凡不属于或不能纳入社会公共需要领域的事项,财政就不去介入;凡属于或可以纳入社会公共需要领域的事项,财政就必须涉足。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人类的社会需要可分为私人需要和公共需要。私人产品通过私人部门提供,满足私人需要;公共产品通过公共部门提供,满足公共需要,这一公共部门就是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代表全体社会成员履行社会公共管理职责,弥补市场失灵的不足,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因此,公共财政不应提供私人产品,它是一种为市场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国家财政,公共性是公共财政的根本属性。
(2)非营利性。非营利性就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从广义上看,政府组织属于非营利组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其行为动机不是、也不能是取得相应的报偿或盈利,而只能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己任。其职责只能是通过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活动,为市场的有序运转提供必要的制度保证和物质基础。即使提供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有时也会附带产生数额不等的收益或结余,但其基本出发点或归宿仍然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不是营利。非营利性是公共财政另一属性。
(3)法制性。公共财政作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模式,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其收支必然是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的,一切公共财政收支活动必须纳入法制规范的范围。收入的取得和支出的安排,都要有法律、规范依据。如各种税收法律是取得财政收入的依据,政府采购法、转移支付规范等是安排财政支出的依据。通过国家预算这一手段,使财政收支具有法律效力。所以,政府的收支行为要法制化、规范化,公共财政具有法制性。
三、基于和谐社会理念的公共财政职能
职能是事物、机构本身具有的功能或应起的作用。财政的职能是财政应具有的功能或应起的作用。公共财政作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模式,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是公共财政的总体目标。总体目标的实现可以通过层层分解,细化目标,将目标具体化为任务,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履行公共财政的职能,最终实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总体目标。
和谐社会是具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特征愿景的美好社会状态和社会理想,社会全体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公共财政的目标与和谐社会的愿景在本质上是协调统一的,在和谐社会理念下,公共财政应具有分配、监督、调节、资源配置、稳定经济、服务等职能。
1. 分配职能
分配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意义上的分配是指按一定的标准或规定对物品的安排或分派。经济学上的分配是指把生产资料分给生产单位或把消费资料分给消费者。分配的方式决定于社会制度,分配的内容包括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国民收入的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分配等。生产资料的分配决定着社会成员在社会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的性质,决定着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
财政的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或分配关系的本质是其分配职能的最好体现,它是财政固有的功能,导源于分配关系,是财政本质最直接、最具体的集中反映。这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把财政作为一种分配手段,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筹集一定数量的物质资料,然后通过法规手段安排出去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功能。分配职能是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当然,这种分配是以公平公正为基础的,公平公正的分配职能正符合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内涵。
2. 监督职能
公共财政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公共财政的法制性决定了其收入和支出必须依法进行,收入的取得和支出的安排都必须有法律依据。监督是对现场或某一特定环节、过程进行监视、督促和管理,使其结果能达到预定的目标。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支出的形式包括政府采购和转移支付。政府部门必须安排专门机构,负责监督财政收入的及时足额入库和财政支出安排的合理有效使用。另外,政府的行为也需要接受广大社会公众的监督,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公众。因此,公共财政具有监督的职能,且这种监督是双向的。
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些问题和矛盾威胁着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因此,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公共财政对分配、配置资源、调控经济、安全保卫等,必须进行综合反映和制约。监督职能是公共财政的另一基本职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
3. 调节职能
一般意义上的调节是对事物从数量或程度上进行调整,使其符合要求。公共财政的公共性要求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当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不能够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时,表明社会经济运行中可能存在问题,限制或制约了公共需要的满足。政府必须适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政策手段,弥补市场缺陷,对经济进行调整,从而烙平经济周期、优化资源配置、保证分配公平,引导微观经济行为符合宏观发展目标,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所以,公共财政具有调节职能。履行公共财政的调节职能,有助于化解和谐社会存在的上述矛盾和问题,确保和谐社会的充分实现。
4. 资源配置职能
资源配置是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大的效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资源的基本特征是稀缺性,不能满足人们的全部需要,因此客观上要求对资源进行合理地安排,这是经济上所说的资源配置问题。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形式。市场经济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公共财政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及市场的盲目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对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公共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美国著名财政专家理查德·马斯格雷夫在其经典著作《公共财政理论》中,也提出公共财政具有资源配置的职能。和谐社会并不是万事太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分配不公等问题的存在,需要公共财政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5. 稳定经济的职能
经济稳定表现为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公众生活安定等多方面。充分就业是指可就业人口的就业率达到了由该国当时社会经济状况所能承受的最大比率。物价稳定是指物价上涨幅度维持在不至于影响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范围内,而非物价冻结,上涨率为零,即使在经济运行正常时期,物价的轻度上升也是一个必须接受的事实。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在国际经济往来中维持经常性项目收支(进出口收支、劳务收支和无偿转移收支)的大体平衡,因为国际收支与国内收支是密切联系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国内收支就不平衡。公共财政作为政府的宏观调控工具,可通过实施不同的财政政策、制度性安排、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手段稳定经济。①财政政策是维系总供求大体平衡的重要手段,公共财政可通过实施不同的财政政策,实现稳定经济的功能。如当经济下滑时,社会总需求不足,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的扩大;当经济膨胀时,社会总需求过度,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②通过制度性安排,发挥“自动稳定器”作用,主要表现在累进的所得税制和公共支出尤其是社会福利支出的作用。③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发展;④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公共需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和平安定的环境。
6. 服务职能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定位为“公共服务型”政府。政府作为社会公众的代表,是社会的治理者。政府通过一系列法规制度的安排,集中社会资金,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政府是公共财政的主体,公共财政目标的实现要靠政府的管理工作。既然党中央已经将政府定位为服务型政府,那么,政府实施公共财政手段履行职责的活动就是服务活动,公共财政具有服务职能。构建和谐社会,更需要亲民型政府,政府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群众,关注民生,解决实际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四、结语
2004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目前市场经济日趋完善。公共财政这一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形式发挥着越来越强大的作用。《决议》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充分调动社会多层面的积极性,公共财政积极发挥分配、监督、资源配置、调节、稳定经济、服务等职能,更好地实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目标,是广大社会公众的热切期盼。
参考文献
[1].张馨.公共财政治纲.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曹国卿.财政学.独立出版社,1947.
[3].项怀诚.领导干部财政知识读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4].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议.2006.
【关键词】:控告申诉预警机制化解矛盾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党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整合社会资源、调处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过程,这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检察机关角度看,构建和谐社会就是通过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控告申诉检察部门作为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的窗口,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控告申诉检察部门的职能作用,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才能为人民群众创造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
一、发挥接访职能,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是党中央和中央领导十分关注并反复告诫各级国家机关和每个共产党员都要高度重视和积极解决的大事。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社会不同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加大,我国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人民群众的信访活动相对比较活跃。作为接受来信接待来访的检察机关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决定了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要承担起为群众解难、为社会减压、为国家分优的重任。
(一)坚持首办责任制度,全力处理首访问题。我们共产党人应抱着高度为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去查处群众的申诉。因此,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就要坚持"三个百分之百"与"首办责任制"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对控告申诉案件依法受理、及时查处、解决到位,最终平息矛盾,提高处理首访问题的成功率。坚持"三个百分之百"是指在控告申诉检察工作中"对人民群众的来访和署真实姓名的来信要百分之百接待、百分之百受理、百分之百答复",从接待、受理、答复等各个方面认真做好各项控告申诉检察工作,让百姓有冤有处申,有理有处诉,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首办责任制"是指控告申诉检察部门从案件的首次接访、登记、初查、分流、处理直到最后答复举报人,均由首次负责接待的干警负责。"首办责任制"是从工作质量和办案效果上对控告申诉检察工作提出的标准和具体要求,并以此为基础形成的一种责任机制,与"三个百分之百"目的相同、相辅相成。"首办责任制"是深化"三个百分之百"的具体措施、"三个百分之百"是促进"首办责任制"落实的有效载体,通过互相促进和深化,妥善 处理群众首次信访,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 群众重复上访和越级上访,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 境。
(二)坚持检察长接访日制度,切实解决群众反 映问题。检察长接待日制度规定了在每月的固定时间里,由检察长在控告申诉检察接待室主动接待来访群众。由于检察长具有较高的威信,人民寄司法公正于检察长,检察长和群众直接接触,可以直接听取群众呼声和要求,及时了解社情民意,生动接受社会和群众对检察机关的监督。通过检察长亲自接待和督办,可以增强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信任,使检察机关更能密切联系群众,更好地接受监督,取得更好的执法效果。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在接访了解情况后,要根据检察长的指示迅速全力办案,同时及时将情况向检察长汇报,并向来访者反馈,务求做到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同时,要积极探索重大信访案件随时接待,经常带队走访"信访老户"等工作形式,对重大疑难案件要实行领导包案处理制度,坚持亲自办案、协调、落实,不断健全和深化检察长接待日制度。检察长接访制度贵在坚持,重在解决问题;只有长期坚持,才能产生影响;只有解决问题,才能取信于民,切实保持社会秩序稳定。
(三)牢固树立"大信访"观念,全方位解决群众诉求。信访活动事关全局、事关社会稳定、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必须牢固树立"大信访"观念,不断提高正确处理人民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对于能在检察机关职权范围内解决的问题,要尽职尽责在规定时限内认真妥善地加以解决,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对于接访中不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事情,要尽快帮助协调,决不能一推了之,要及时向党委报告,积极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尽可能为群众排忧解难,减少纷争,并耐心细致地做好上访人的解释和说服工作,使群众冤有处伸,难有人帮,理有处讲,苦有处诉,切实防止重复上访、越级上访和上访中的过激行为,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发挥监督职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近年来,群众信访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尤以涉法信访在信访总量中所占比重较高。涉法信访居高不下,凸现出社会公众对司法公正的关注、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期盼。在这种情势下,履行好控告申诉检察部门的监督职能显得尤为重要。控告申诉检察部门的监督职能可以概括为"对内制约、对外监督",它起着“第二层监督”的作用,即通过对举报线索的管理及承办立案监督、刑事申诉和赔偿案件等,在第一次监督后或站在更高的层次上,不仅对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实行监督,而且对自侦部门、刑检部门进行制约。从内部制约看,是检察机关办理案件的最后一道关口,是对内部办案情况和质量的检查,从对外监督看,是确保不枉不纵、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关卡。
(一)侦查监督。作为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的对外联系窗口和第一道关口,控告申诉检察部门既担负着对举报线索的统一管理、审查及分流,又与反贪、渎侦等自侦部门在工作上相互配合制约。按照"一个窗口对外"的规定,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对举报线索统一受理,防止线索丢失或侦查人员出现违法行为,对线索分流后通过跟踪督促和及时反馈,及时掌握自侦部门查处案件的进度和情况,督促每条举报线索在法定期限内得到查处,防止线索久压不查、无人问津,避免群众重复信访。
(二)立案监督。《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373条规定:被害人控告公安机关有案不立的,由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受理和审查。此类案件查处压力大,难度高,成功率小,历来是控告申诉检察工作的难中之难。在开展立案监督工作中,要按照"依法监督,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原则,与刑检部门通力合作,充分发挥诉讼监督的职能,处理好有力与有度的关系,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监督方法,注意在日常处理来信来访中及时发现立案监督线索,经核查公安机关的决定确有错误的,应果断而慎重地向公安机关发 出《说明不立案理由通知书》,并对回复说明进行认真审查,及时将处理结果告知被害人。对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成立的,坚决要求公安机关按法定程序立案,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坚决纠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的情况。此外,对自侦部门不立案不服提出复议的,亦由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办理,履行第二层监督的职能。
(三)刑事申诉和赔偿。在刑事申诉方面,一是 通过对本院不诉、不捕等申诉的复查,控告申诉检察部门站 在更高的角度、更高的层次上审查不捕、不诉的决定正确 与否,对案件质量作最后的把关进行内部制约;二是通过对不服法院判决的申诉的复查,在公诉科第一层监督的基础上进行"第二层监督"。三是通过在刑事赔偿方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通过承办赔偿案件对自侦部门的侦查活动及刑检部门的办案活动(错捕、错诉等)进行"第二层监督",在对全案审查后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
三、发挥初查职能,深入推进反贪工作
当前,一些地方干部管理能力不高,一些部门管理方式简单,存在一些贪污挪用、分配不公的现象,造成群众集体访、告急访增多。因此,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客观上成了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受理犯罪线索和揭露犯罪的前沿阵地。
《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工作细则》第九条规定:"对性质不明、难以归口的检举、控告案件,由控告申诉检察部门进行初步调查,根据情况决定转办或自办。"之所以这样规定,目的是为了使控告申诉检察部门能够大量处理举报线索,充分发挥其调解信访纠纷、化解社会矛盾的功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只有通过认真开展举报宣传、举报受理、案件线索分流以及举报线索的初查等工作,才能为查处职务犯罪提供案源,有力推进反腐败工作的深人发展。
控审部门在举报线索的初查中,要切实贯彻"一要坚决,二要慎重,务必搞准"的原则,在"准"的前提下,加快办案速度,做到快分流、快调查,快反馈、快答复,从而尽快结案;要严格遵循刑事诉讼法及高检院的有关规定,依法办案、文明办案,做到不越权、不超期、不违规。同时,要克服就案办案的思想,要从服务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做到办案的法律效果与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并重,有效地提高案件查处的质量,从而让来信来访的人民群众满意,让党委、人大、政府满意。
四、发挥服务职能,妥善化解矛盾纠纷
控告申诉检察部门通过受理群众举报、接待来访,收集、掌握群众对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执行情况的反映、意见、建议以及重大社情民意动态,可以成为党委领导和上级部门决策的参谋助手。这是控告申诉检察部门服务职能中最重要的一种表现。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应该建立信息收集、交流、反馈机制,及时掌握群众信访动态,便于及早采取措施,争取工作上的主动权,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建立信访信息收集机制。通过定期不定期地排查矛盾、接待来信来访、其他机关和部门分流转交、上级交办信件等多种渠道,对倾向性、苗头性、预警性信息和己发生的信访信息进行广泛地收集整理,使有关部门得以提前开展工作,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
(二)建立内部信息互通交流机制。检察机关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在信访接待工作中,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下,要注意及时与其他部门联系,相互通报案件办理情况等有关信息,尤其对可能引发当事人上访的信息应及时通报和掌握,在发生信访案件时能够迅速反应、占据主动。
构建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执政党的社会基础,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任务。近年来,毕节地区人大工委在工作中自觉地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履行人大职责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和谐,扎扎实实地为构
建和谐社会创造性地开展人大工作。
一、以服务经济发展大局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一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领工作全局,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督促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以发展来解决前进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促进社会和谐。
二是在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时,既要重视经济建设,又要重视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三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督促政府尊重自然规律,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确保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二、以监督工作注重实效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一是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工作。听取和审议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既实事求是地肯定成绩,又客观公正地提出意见和建议,督促整改,狠抓落实,增强了监督实效。
二是切实抓好执法检查工作。2005年,地区人大工委组织开展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10多种法规进行了执法检查。执法检查组深入到有关县市、乡镇,实地查看走访,使执法检查客观真实。执法检查后,工委主任会议听取检查情况报告,要求有关部门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主任会议提出的意见、建议,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加以整改。
三是探索开展述职评议工作。每年对行署1至2个职能部门的领导进行评议,成立职评议小组,深入单位,广泛了解干部职工对评议对象的评议情况,对评议对象任职以来履行工作职责及廉政等方面的情况作全面深入的调查了解。评议对象根据评议意见和建议,及时采取措施认真整改,并向工委主任会议汇报整改情况。
四是实施个案监督,维护司法公正。对全区法院执行合议制情况继续进行了跟踪检查,对全区1999年至2001年三年间审结的508件一审刑事案件进行了抽查,复查了各县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提出有问题的案件66件。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向地委领导作了汇报,得到地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同时向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作了反馈,地区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了整改。
五是要对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监督。组织工委成员和区内部分省人大代表,分别对煤矿安全生产、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一类贫困乡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集中视察,提出了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六是注重跟踪监督,增强监督实效。制定了《毕节地区人大工委跟踪监督制度》,明确了跟踪监督的重点、方法和要求,并根据工作实际,切实开展了跟踪监督工作。
三、以发挥人大代表和工委委员作用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人大代表和工委委员是地方人大机关的组成人员,他们产生于不同阶层,了解人民群众的愿望,对于维护团结,发扬民主,凝聚人心,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和工委委员的作用,为保障毕节地区人大工委组成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工委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工委各项工作制度,努力形成长效机制。一是保障工委成员的知情权,扩大工委成员对地区人大工委工作参与的范围。二是认真贯彻代表法,积极开展代表活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带头作用。三是改善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的办理工作。定期召开主任会议听取信访工作专题汇报,解决信访突出问题。
四、以抓人大自身建设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为加强工委机关建设,充分发挥好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的作用,近年来,特别是2005年以来,以“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务实高效、勤政廉政”为目标,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以整顿机关作风为突破口,较好地促进了和谐机关的建设,逐步形成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团结和谐的同志关系,美丽整洁的工作环境”的良好氛围,有效地确保了工委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在2005年地直机关目标考核中荣获一等奖。
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合理借鉴中外法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基础上形成的,是科学的、先进的理念,它具有非常深刻和丰富的思想内涵。学习和运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新时期党中央对政法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为新时期政法工作指明了方向。审判工作是政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经济建设等各个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民法院应当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通过审判、执行等司法活动的开展,积极回应和谐社会新需求,切实把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法治理念,落实到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去,落实到队伍建设和各项审判工作中去,切实为辖区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夯实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在素质基础。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不断强化法院队伍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求一个良好的司法环境,更需要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法院队伍,强化法院队伍建设,必须要坚持一个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司法方向做指引和保障,方向不明,理念不清,定位不准,法院队伍建设就会偏离正确行驶轨道;没有先进、合理、科学的理念指引,法院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就会走向误区。加强法院队伍建设,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司法方向,就是要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夯实法院内在素质基础,以积极服务于社会和谐发展为着力点,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审判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为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这是审判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的前提,也是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职权的根本保证。它要求人民法院在强化队伍建设中,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执行党的政策与执行法律统一于司法审判工作的全过程,既要防止搞法律虚无主义,用政策代替法律,又要坚持以党的方针、政策为指导。既要严格执法,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又要坚持党的领导。严格依法办案,就是贯彻落实党的政策的具体表现,但决不能倡行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坚决抵制非党化、非政治化、绝对独立等错误思想。二是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彻于法院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领导班子建设、专业化建设和纪律作风建设中,贯彻于干部选拔任用、遴选、奖惩、教育培训等事关队伍建设的每个环节。特别是要搞好法院领导班子的建设,把政治立场坚定、法律业务熟悉、年富力强、符合法官规定条件的人选任到法院领导岗位。三是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防范监督机制,坚持用制度约束人,用规定管理人。加大审判工作的监督与制约,加强廉政建设,确保司法廉洁,确保司法权始终掌握在既讲政治、又讲法治的人手里。四是即要坚持以专业化建设为方向,又要自觉克服单纯的业务观点,注重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全面提高法官的政治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把法官队伍培养成为一支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能够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审判权的坚强集体。
二、以人为本,转变审判作风,全面落实执法为民的要求。执法为民就是要求人民法院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积极转变审判作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正确处理好辖区经济发展与严肃执法的关系,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执法公正,一心为民。一是树立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政治意识,服务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克服特权思想和官僚主义作风,自觉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人民法院必须牢记人民公仆的身份,摆正“主人”与“公仆”的位置,充分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用之于民。二是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和群众观念,坚持从人民满意的地方做起,从人民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纠正那些对当事人耍态度的“冷、硬、推、拖”的不良习气,以一颗公仆心,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三是加大实施便民、利民、惠民服务措施,开辟便民诉讼“绿色通道”,方便群众诉讼。积极
推行公示制度、诉讼风险告知制度、对当事人进行导诉制度、来访接待制度等便民诉讼措施,为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提供方便,减轻当事人讼累;对抚养、扶养、赡养案件,追索抚恤金、劳动报酬等案件,特困企业、下岗职工为原告的案件、企业破产案件,以及矛盾易激化和涉农等案件采取特案特办,在立案、执行等方面要依法给予倾斜。四是切实落实“司法为民”的指导方
针,文明执法、热情服务。司法为民必须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答不答应”作为最终标准,努力克服特权思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五是进一步加大司法救助工作,逐步完善司法救助措施,对因经济困难而交不起诉讼费的当事人,要依法缓、减、免交诉讼费,依法为人民群众撑腰做主、排忧解难;让那些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但经济有困难而交不起诉讼费的群众打得起官司,让那些有冤情但正义难以伸张的群众打得起、打得赢官司,确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人权和合法利益,积极回应和谐社会新需求。
三、以公正司法为核心,掌好用好审判权,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司法公平和正义。“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公平和正义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是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人民法院神圣职责。人民法院要以审判工作为中心,依法公正有效地协调和处理的各种利益关系,在各项工作中要紧紧围绕公正司法这个核心,紧扣“公正与效率”的法律工作主题,深入贯彻“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掌好用好党和人民赋予的审判权力,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一是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强化广大法官的公正司法意识,坚决消除司法不公的现象,通过公正高效的司法活动,确保公平与正义。要增强抵御外界各种干扰的意识和能力,摆正情与法的关系,克服“拜金主义”。遏制并着力解决法院存在的“申诉难、执行难、纠错案难”,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以及“形象不好、裁判不公、执法不严、执行不力”等不良现象。同时,要树立法律至上的信念,强化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观念,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平等对待各方当事人。做到公营和私营企业一个样,本地和外地当事人一个样,企业和个人一个样,生人和熟人一个样,切实维护社会经济良序发展。二是全面推行审判公开,能够公开的情况全部公开,以公开促公正;加大案件检查与评查力度,以廉洁保公正。一方面,要依法加大对审判权、执行权的监督,通过落实庭审公民旁听、新闻媒体采访、邀请人大政协委员和社会团体旁听案件审理、积极吸收人民陪审员参加庭审、调查研究人民群众来访等,从中查找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和改正。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发回重审、改判、再审改判、检察院抗诉、群众反映强烈及当事人多次申诉、领导批办、督办和久拖未决、久拖未执的“六类案件”进行评查、检查,对在评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对违法违纪的审判人员要坚决处理,决不手软,切实维护司法公正、司法廉洁。三是增强办案质量与效率意识,即要注重办案质量,也要注重办案效率。“迟来的公正不是公正”,案件质量不高或久拖不决、超审限,法律就一直处在不稳定状态,就会在很大程度上给当事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因此,要健全和完善审判质量与效率机制,加强质量与效率的控制,强化监督制约,努力提高办案质量与效率。四是正确处理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关系,既要注重实体公正,又要确保程序公正,防止和克服“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同时,进一步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确保裁判既符合法律规定,又合情合理,努力使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事实和法律的检验。五是在审理和执行案件时,要正确处理好执行法律与执行政策的关系,公正司法与维护稳定、服务大局的关系。既要在正确适用法律基础上贯彻执行好政策,又要防止突破法律界限;既要在审判的全过程中,通过对具体案件公正高效的审理来落实稳定、服务大局的职责,又要以维护稳定、服务大局的成效来体现公正。
四、立足本职,服务大局,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人民法院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服从和服务于执政兴国第一要务,进一步突出审判工作重点,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积极化解矛盾,促进辖区社会和谐发展。审判工作服务大局还要求法院审判工作切实贴近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与时俱进,尽量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最佳结合点,实现审判工作与经济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是强化刑事审判,努力创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刑事审判工作要在坚持严打方针的同时,认真贯彻宽严相济政策,慎用刑罚手段,树立科学刑罚观,减少社会对立面,努力促进社会稳定;要紧紧围绕专项斗争的主要目标,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打出实效;要严格执行刑法、刑事诉讼法、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实事求是地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准确定罪和量刑,从严打击;要牢固树立证据意识、程序意识和铁案意识,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历史和法律的检验;要加强司法宣传,强化审判监督与指导,积极构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等重点刑事审判工作的长效机制。二是强化民商事审判,妥善化解矛盾纠纷,促进人民内部团结。民商事审判要坚持“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工作原则,加大调解力度,做好调处工作,努力实现案结事了、胜败皆服、定纷止争。要防止就案办案和孤立办案,力争把依法办案和扩大办案的社会效果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审判案件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提高裁判的社会认同度。三是强化行政审判,慎重妥善地审理行政诉讼案件,切实维护官民和谐。要坚持监督与支持并重原则,积极推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对在行政审判中发现的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通过司法建议等方式向相关部门通报和提出,力求达到“办案一件,规范一片”的效果。同时,还应当坚持司法最终与行政自主的原则,既要充分发挥行政审判的功能,又要克服“法院万能”的观点。对行政自主事项要有足够的尊重,注重立足于案件,从案件管理中发现问题,提出建议要从规范和制度层面上提出建议,杜绝介入具体行政执法活动。四是强化执行措施,加大执行力度,切实解决执行难。要坚持兼顾申请执行人和被申请执行人权益原则,做到既要加大执行力度,切实解决执行难,又要考虑债务人的实际困难,保障债务人的生存发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法律权威,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五是强化涉诉信访案件审理,公正高效、深入细致地处理好当前易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涉诉信访案件。坚决克服那些因工作不力而导致的社会矛盾激化,避免引发群体性事件,避免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力求将矛盾纠纷消化在基层,为政府依法实施宏观调控、增高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构建和谐社会、平安社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五、突出重点,结合辖区以农业经济发展为主的实际,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司法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必须要及时转变、并突出当前审判工作重点,必须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大政方针来开展工作、搞好服务。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民富,则国家富;农村稳,则天下稳;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民的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崭新的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关键环节。党中央提出,“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要求全社会关心、运行和参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党和人民赋予全社会的历史重任,也是新时期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一项重之重的任务。它要求人民法院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认真履行审判职责,进一步提高审判效率,积极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平桥区是一个以农业经济发展为主体的辖区,羊山新区、五里民营工业园又处在辖区内,城市建设在快速发展,城区规模在不断扩大,区域特点决定了我院涉农民事案件呈现“四多”特征:
1、农村土地占地征地补偿纠纷多;
2、农业土地承包合同纠纷多;
3、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多;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建设“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良性互动的社会。它要求我们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控申部门作为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的前沿和窗口部门,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好自身的职能作用,解决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才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发挥前沿职能,为反腐败工作提供案源
当前,人民群众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要求严厉查处的呼声很高,社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同时,部分农村由于村干部管理能力不强,管理方式简单粗暴,贪污、挪用,分配不公不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促使群众集体访、告急访增多。检察机关是查办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的重要职能部门,举报工作是进行反贪污贿赂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控申举报部门客观上成了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受理犯罪线索和揭露犯罪的前沿阵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控申部门只有通过认真开展举报宣传、举报受理、案件线索分流以及举报线索的初查等工作,才能为查处职务犯罪提供案源,充分发挥源头作用。
二、发挥窗口职能,树立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
控申举报工作是检察机关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这一工作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重要的是要让人民群众看到检察机关严格执法、公正执法、热心为民的决心和形象。只有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控申举报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才能使人民群众相信检察院是老百姓可以信赖的地方,是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的可靠地方。细心解决冲突和矛盾,使到检察机关申诉、控告举报、上访的群众乘兴而来、满意而归,才能暖民心,解民忧,才能取得促进稳定的主动权。同时,通过上街进行法律宣传咨询、“法律下乡进村”、讲法制课、张贴宣传挂图、散发宣传资料以及接待法律咨询等形式,直接与人民群众“面对面”,就能加强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了解,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发挥初查职能,落实首办责任制,进一步树立检察机关的良好社会形象
控申部门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部门之一。控申工作是通过来信来访接待,办理案件来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从而保证公正执法,取信于民,维护稳定。它是检察机关的自侦部门之一,负责来信来访中控告举报内容“性质不明、难以归口”或检察长交办案件的查处工作。在热情接待、真诚对待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初查工作,从受理案件线索到查处办理、“首办到底、负责到底”,就更能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威信,进一步树立检察机关的良好社会形象。初查职能得到加强,既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社会效果。
自首办责任制在全国检察机关推行以来,这种将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首次办理环节的工作制度,对维护社会稳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结合初查职能,在具体办案中贯彻落实首办责任制,可以极大地调动干警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加快办案进度,加快答复和回复速度,更加有利于做好息诉和罢访工作,既可解决群众“告状难”问题,又可树立检察机关的良好社会形象。
四、发挥监督职能,解决人民诉求
解决好人民群众诉求的问题,是党中央和中央领导十分关注并反复告诫各级国家机关和每个共产党员都要高度重视和积极解决的大事。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特别是控告申诉职能,决定了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要承担起为群众解难、为社会减压、为党分忧的重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利益关系和格局的不断调整,我国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群众信访活动目前可说处在一个相对活跃的时期。其中涉法上访问题比较突出,已经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之一。所谓涉法上访,是指那些在已经或应当被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受理,或者是已经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中,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对于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作为与不作为所提出的申诉和控告未能如愿,转而向上级机关投诉,或者寻求法律程序之外的请愿活动。从涉法上访案件来看,反映的问题主要涉及司法的权威性、严肃性、廉洁性、公正性以及司法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社会纠纷与矛盾的解决机制等问题。
此外,进行刑事申诉复查和刑事赔偿受理并具体办理是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部门的重要职能,也是人民检察院“内部监督制约”的有效手段之一。1995年以来,最高人民检察院为了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和完善内部制约机制,规范刑事申诉案件的复查和刑事赔偿程序,根据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制定了《人民检察院复查刑事申诉案件的规定》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赔偿工作规定》。明确了人民检察院复查刑事申诉案件的任务是:“通过复查刑事申诉案件,维护正确的决定、判决和裁定,纠正错误的决定、判决和裁定,保护申诉人的合法权益,保护国家刑事法律的统一实施。”人民检察院刑事赔偿工作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受理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提出的刑事赔偿请求,审查办理刑事赔偿案件,保障受害人按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获得赔偿。”同时都明确了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
江泽民同志曾经这样要求我们:“我们共产党人应抱着高度为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去查处群众的申诉。”因此,受理人民群众的刑事申诉和刑事赔偿,并且去认真复查核实、查微析疑;认真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释疑解惑,促使其心满意足、息诉罢访应该是控申部门干警的应有职责。这既是份内工作职责,也是有效解决“涉法上访”、“涉检上访”的有利武器。
在具体的工作中,要不断提高正确处理人民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检察机关尤其是担负重任的控申举报部门的检察人员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的新途径、新方法,善于引导群众通过法定程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通过合法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对能在检察机关解决的问题,要认真妥善地加以解决,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对不属于职能范围解决的问题,要尽力帮助协调,尽可能为群众排忧解难,减少纷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五、发挥服务职能,妥善处理化解矛盾纠纷
控申部门通过受理群众举报,接待来访,收集、掌握群众对检察机关执法情况的反映、意见、建议以及重大社情民意动态,可以成为领导和上级部门决策的参谋助手。是其服务职能的一种表现。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为了掌握信息作好参谋,各级院控申部门应该建立信息收集、交流、反馈机制,及时掌握涉法上访动态。及时掌握涉法上访群众的情况,是做好息访息诉工作的前提。因此,我们及时掌握涉法上访的动态情况,就可以便于及早采取措施,争取工作主动。
一是建立涉法上访信息收集机制。通过定期不定期地排查矛盾、接待来信来访、其他机关和部门分流转交、上级交办信件等多种渠道,对倾向性、苗头性、预警性信息和已发生的涉法上访信息进行广泛地收集整理,使有关部门提前开展工作,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在处理涉法上访案件时能够迅速反应、占据主动。
二是建立内部信息互通交流机制。(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及时与其他部门联系,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下,相互通报案件办理情况等有关信息,尤其对可能引发当事人上访的信息应及时通报和掌握。
【构建和谐社会财政职能新思考】推荐阅读:
构建和谐校园的演讲稿与构建和谐社会演讲稿12-02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企业伦理建设思考09-28
构建新形势下民政社会救助工作机制思考11-03
构建财政支出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思考11-04
构建安全和谐新社区11-29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几点思考11-23
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区10-29
如何构建新时期和谐的警民关系05-30
新时期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