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浅谈体育教学新体系的构建

2024-09-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结合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浅谈体育教学新体系的构建(通用11篇)

结合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浅谈体育教学新体系的构建 篇1

一、引言

从古到今,国内外的人们都高度地关注着健康,也越来越注重养生之道。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人们的日常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压力、工作压力还是身体负荷压力都比较大,人们需要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来应对这些压力,所以,强化身体素质益加重要。因为学生的身体没有发育完全和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在所有的人群中,学生特别需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在健康教育观念的指导下进行体育教学新体系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栋梁之才,所以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特别是生理健康。生理健康是学生进行学习和活动的基础,为此,教育部对中小学、高职等院校提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并制定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和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等,要求学校认真落实这些办法。

近年来,大多数的学校对体育教学进行了改革,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体育教学改革中没有摆脱应试教育和体育竞技教学模式的束缚,导致教学内容单板无趣,锻炼身体的效果差,甚至造成学生讨厌上体育课,不能调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健身效果。这种小打小闹的改革并没有起到多大的效果,反而使学生消极应对体育活动,更别提健康体育了。因此,体育教学需要改革。

在2001年和2012年,教育部分别颁布并推行了两个版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推行中,学校对体育与健康课程重视不足,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不足,教学场地器材配置不足,教师观念老化师资力量薄弱等一系列问题制约了课程标准的实施。针对以上的问题,可以构建出健康体育教学新体系,解决问题,增强学生们健康体育的思想意识,实现学生身强力壮的健身效果。

二、现阶段体育教学的现状

教育部颁布推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尽管现在各个学校都开设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但是在推行中出现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无不抑制着课程标准的实施。下面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1.学校对体育与健康课程不够重视 不论是以往的科考制度还是现行的初高中升学制度还是高考制度,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绝大部分的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没有时间去锻炼身体和培养自己各种体育活动的兴趣。此外,为了比拼升学率和知名度,不少学校高度重视语文、数学、外语以及选修课等科目,体育活动项目开展不足,甚至占用体育活动课程时间或者休息日时间进行补习这些科目。学校对体育与健康课的不重视严重打击了学生们体育活动的热情,阻碍了学生强身健体,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2.课程资源比较少、教学内容不合理化

体育课程标准与学校体育教学大纲的目的有所不同,学校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功利性较强,而体育课程标准是为了锻炼学生身心健康为准的,是一个体育教学新体系,根据地域、学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学校、体育老师等多方面协同指引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在以往的体育课教学中,很多体育老师上体育课没有新意,按部就班的上理论课,忽视了课程资源的开发,或者就是体育活动课让学生自由活动,也没有组织竞技比赛之类的体育活动。这样的体育课程内容不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并且也不能提供给学生相关保健知识。与体育课程标准的理念、思路不相符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使很多学生不喜欢体育课,这种现象比较多见。

3.教学场地与器材配置不符合课程标准

开展体育健康教学,实施体育课程标准,这需要相应的教学场地与运动器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相对应的教学场地与器材,健康体育教学也不好开展。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教育,对教育投入了更多的成本,改善了学校教材设备。尽管这样,教室的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完善了很多,但是体育器材和场地并没有多大变化。目前,很多学校比较缺少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或者是器材没有被定期检查测试,存在着安全隐患,达不到国家的安全健康标准。此外,体育器材种类少,可供学生选择的体育活动也就少,满足不了学生的体育需求。

4.体育老师素质不高

尽管现在教师的学历高且比较多,但是,有的学校还是出现了体育老师紧缺或者是非专业体育老师的现象。没有专业体育老师的学校就会出现让学生自由活动或者占用体育活动时间等等问题,甚至在出现紧急体育摔伤事件时,都不能及时地救治学生。这些无不抑制着体育教学的发展。5.不发达区域学校存在不少困难

经济发展存在区域不平衡,同样地,教育领域也存在区域、城乡差异,特别是体育。不管从家长思想观念、体育投入、师资素质、教师待遇等哪个方面,不发达地区的学校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农村学校不落实课程标准,伪造学生体质测试数据的现象较普遍。这对体育教学新体系的构建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

三、体育教学新体系的构建 1.紧抓“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大力宣传健康体育思想,注重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使学生受益于健身运动,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掌握体育健身运动知识和技能。

2.完善健康体育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

体育健康教育是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一个环节,尤其是高等学校的体育课程,可以说是最后一个体育课了。高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主要从健身体育活动和健身理论知识这两大部分入手进行考核的。体育理论主要涉及体育健身理论、运动处方、体育文化欣赏和营养学等方面知识的学习。

学校可以根据课程的重要兴趣程度划分课程,如理论课、实践课、必修课、选修课等,这样调动学生自身健身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兴趣和选择能动性,把上体育课变成自觉行为,营造一个“我喜欢上体育课”的氛围,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此外,学校应该安排人员对这些课程的质量进行考察,并对学生进行调查,受访他们上课的感悟和效果。体育老师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比赛,比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等。繁多的课程方便学生选择,使学生更有热情、更积极地参加体育活动,也可以使学生以一种活跃、积极的心态投身体育锻炼中,进而养成每天锻炼、长久锻炼的好习惯。

在完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还需要建立一个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体系,用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课程建设。其中,从学生的身心健康效果和健身意识来评价学生的学习,从教师的业务素养和课堂教学来评价教师。这个评价体系不仅能够简便客观地评价每位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和健身意识,还能通过评价增强体育老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调动教师上课的激情。此外,还可以搞些活动进行比赛,不同的体育老师带领各自的学生参加比赛,形成互相之间的竞争意识。在这个评价体系中,对评价项目要细化,这样加强了学生参加体育课对学习过程的评价,避免了因不合理的等级评定而学生上课情绪低落甚至讨厌上体育课的事情发生。

3.丰富课程资源

体育教学新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多个部门的协调合作。遵循体育健康课程标准,结合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配合做好教育资源开发工作,实现体育活动更健康化、更丰富多彩。

从人力资源、场地器材资源、课程内容资源、时间资源等这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开发新课程资源。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应将重点放在场地器材资源、课程内容资源以及时间资源上,学校配备安全符合标准的场地器材,体育老师准备有活力有新意的体育活动项目,组织大家都参加体育活动,并且合理分配好体育活动时间,做到不被占用不浪费体育活动时间。

4.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体育老师在整个体育教学新体系中处于比较重要的位置,不论是在课程标准还是实施方案,这些都离不开体育老师的协助。体育老师的专业素养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结合上文中提到的体育教师现状,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一是每所学校配多个体育老师,特别是缺少体育老师的不发达区域,并且这些体育老师最好是专业体校毕业的,有基本的锻炼保健知识。二是加强对现有体育教师的培训,多组织一些体育老师之间的交流会和PK。对体育教师的培养,不仅要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还要培训卫生保健技能。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并且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做到学与玩的完美结合,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既学到了东西也能放松身心,更有有效率地学习。

5.落实检查学生身体状况的方法

除了有的学校不重视健康体育活动,还有很多学校对学生身体检查状况工作不放在心上,马马虎虎应对,敷衍了事。检查学生的身体状况工作一般就做几项简单的体育运动,如跑步、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立定跳远、身高体重和肺活量等。在检查这些过程中,存在学生虚报数据或者未测试而学校谎报数据的问题。学校、体育老师以及学生自己都要重视和认真对待体育测试,并对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不健康的地方则应该加强身体锻炼,如很多学生平时一直坐在教室里看书,不出去走动,对颈椎和视力不好,这时候,体育老师可以提供些建议,教授学生做瑜伽、打太极或者伸展运动来缓解疲劳,从小事情上帮助学生。总之,校方、老师以及学生都要相互配合做好检查身体的工作,及时发现身体小毛病,通过上体育课程或者自己有兴趣的活动来加强身体锻炼。

四、结束语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体育、环境、生理等多学科领域的大融合,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学校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安排学生学习体育理论教育和参加体育实践锻炼,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越来越关注健康,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在健康教育观念的指导下,体育教学新体系旨在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养成长久健康锻炼的好习惯。健康走进体育教学,不仅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还可以增进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以后走人社会打好一切基础。

结合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浅谈体育教学新体系的构建 篇2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评价,健美操

教学评价, 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也能使教师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以改进教学, 还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 促进学生发展, 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能力。结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教学实践, 我校总结出“课堂———课外———考核”三者结合的评价体系, 在体育与健康课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方法的选择

美国学者戈兰特·威金斯认为:任何一个真实性评价都必须事先制订好用以评价学生的“量规”或“检核表”。所谓“量规”, 是一种界定清晰的、用来对学生的表现或作品进行评分或等级评定的评估工具。根据学生年龄、学段的特点, 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成绩评定方法应有所差异, 七、八年级可以采用评语制, 九年级及高中的三个年级可以采用等级评定与评语相结合的办法。所以, 我校在评价方法上, 主要采用分组评“星”法、表格法、考核法。

二、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内容的确定

目标分类模式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的。这种理论认为, 教育目标是教育教学评价的基础, 而教育目标从整体上可以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每个领域在实现最终目标的过程中都有相应的目标系列。其中最为成熟的是认知领域的目标, 该目标理论的提出, 实际上解决了在教育和教学评价中测什么的问题。根据体育与健康课是“以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 以锻炼身体为主要手段的课程”, 体育教学评价更应侧重于体能的提升与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因此, 在评价内容方面主要应包括:健康性评价 (学生学习态度、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体能性评价和运动技能评价。

三、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权重的分配

终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结束时进行的一次性评价, 如期末的考核、考试等, 目的是考查学生是否达到了相应的教学目标。过程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 为使学习效果更好而对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不断进行的评价, 它有助于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 以便及时反馈和有效调整教学过程, 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和不断进步。因此我们能够看出: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因此, 在权重分配上侧重于过程性, 其分值占六成, 而终结性评价占四成。

过程性评价分值细分如下:过程性评价共60分。健康性评价占50%, 技能性评价占50%。

在终结性评价时, 学生 (以小组为单位) 动作舒展、连贯富有美感, 可酌情加5分;动作较舒展、较连贯, 可酌情加3分;动作能够连贯下来, 可酌情加1分。学生 (以小组为单位) 动作创编新颖、队型转换达五个以上 (包括五个) , 可酌情加5分。动作创编较新颖、队型转换达三个以上 (包括三个) , 可酌情加3分。动作创编一般, 有一两个队型转变, 可酌情加1分。

终结性评定以等级 (见附表2) 与教师评语 (见附表3、4) 的形式公布给学生。

四、三种评定的权重分配和具体操作

评价表 (见表1-1) 中, 学生互评共五项, 每项5分, 占过程性评价的30% (30分) 。其中涉及到学习态度的两项 (10分) , 社会适应的三项 (15分) , 运动技能的一项 (5分) 。

学生自评共六项, 每项5分, 占过程性评价的30% (30分) 。其中涉及到学习态度的三项 (15分) ,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三项 (15分) 。

教师评价共五项, 每项6分, 占过程性评价的30% (30分) 。其中涉及到学习态度的一项 (共6分) , 技能性评价的四项 (24分) 。

在评“星”的操作中, 教师在课下收回评价表, 通过计算把各小组成绩登统出来, 在下节课中, 以星数的多少宣布给学生. 每次评星参比上次星数, 对进步较快的组别、个人进行表扬。把三次评星的总数累加起来, 对前三名的组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评“星”标准为:平均分在90分以上的组别奖励三颗“星”, 平均分在80分以上的组别奖励两颗“星”, 平均分在70分以上的组别奖励一颗“星”。

注: 其中学生相互评定部分为各组组长征求组内学生意见后, 综合评定组员, 各组组长间相互评定。

小结

这套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情感、意志、态度的激发, 着力于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 强调以人为本;其次, 主张使更多的人成为评价主体, 特别是使评价对象成为评价主体, 重视评价对象自我反馈、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的作用;再次, 在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强调个性化和差异性评价, 对评价对象的价值判断应关注评价对象的差异性、有利于评价对象个性的发展。在实施此项评价体系的半年里, 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大幅度提升, 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体能状况都较以往有很大变化,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有效的教学评价, 不仅能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还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充分活动, 形成良好教学氛围和师生互动关系, 使学生更好地学习, 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振明, 体育教学评价技巧与案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

结合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浅谈体育教学新体系的构建 篇3

关键词: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12-0133-02

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具有初、中级专业技术和一定文化修养的专门人才。这一教育目标是依靠各个学科的综合教学来完成的。体育与健康课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课,在教学中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各专业特点,为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初、中级专门人才奠定身体基础。

1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年龄在16~18岁之间,这一时期的学生已进入青春发育后期,心理发育即将接近成年人的比较完善同时也是不稳定阶段。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基础比不上普通高中的学生,部分学生的自律性较差,时常表现出缺乏求知欲和思维懒惰等现象。因此,他们在体育与健康课上的表现也是各种各样的。注意发现和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专业特点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是上好体育与健康课的重要因素之一。

2专业特点直接或间接影响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效果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有的专业对体育与健康课的需要不是很明显,因此,体育与健康课在学生的学习分量上所占的比例很小。如英语专业学生,由于他们的专业基本上属于脑力劳动或熟练技术等方面的劳动,这些劳动与体育与健康课表面上没有多大联系,所以,学生只重视专业的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相对来说就不重视了,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效果也就不理想了。因此,体育与健康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研究和分析这些专业的特点,在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上多下功夫,加深学生对本门课程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健康第一的学习动机。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有的专业与体育与健康课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学生对本门课程重视程度就高。如化工专业、医药专业,这些专业除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能外,还要求学生具备从事某些精细工作的能力,如手部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所以,这些专业的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的投入也就比较大,教学的效果也就相对好一些。

3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专业特点开展体育与健康教学

(1)注意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克服体育与健康课单调古板的教学模式,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所采用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与学生的心理特点相适应,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

为了使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多样化,可以相应地增加提高专业身体素质教材的比例,同时增加教材的游戏性和趣味性,培养和发展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兴趣。

(2)结合专业特点,合理选用教材和教法。职业学校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应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出发点,同时,注重对学生专业身体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可以对学生以后从事工作起到积极的保障作用,使学生更快的适应工作环境。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终生受益。

根据专业特点来发展学生的专业身体素质,把专业结合到体育与健康课中,使体育与健康教学和专业技能互相渗透,相互促进。如电子电器等专业对手部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要求比较高,根据这种特点,可以相应地编几套专门练习手部的操来发展其灵活性和稳定性;也可以举行一些比赛,如手指跑步、手掌跑步等等,在比赛中发展专业身体素质。

体育与健康教学与专业特点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素质的掌握,使学生对专业劳动的适应性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4针对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存在的专业性、社会性,谈谈笔者对体育与健康课的一些设想

4.1专业性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专业特点,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法,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使体育与健康教学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使专业技能体育化。

4.2社会性

职业学校的学生经过二至三年的学习后,大部分学生将直接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工作。从此,可能再没有接受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机会了。为使体育与健康在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应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兴趣和爱好,掌握自学体育与健康课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育与健康修养。

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兴趣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普通的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方式来完成的,所以,在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要以普通的体育与健康课为基础,以专业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为主线,在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运动技能的同时,大力发展专业体育技能。

笔者认为,结合不同专业对本学科的要求,采取科学有效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方法,在全面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上,着重发展不同专业的体育与健康教学,使学生的身体能力能够适应不同专业工作的需要,是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The Union Specialized Characteristic Completes

“Sports And Health” the Teaching

Yao Liang

Abstract:The sports and the healthy class take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each kind of college major’s compulsory culture basic course, should set up the health first guiding principle in the teaching, unifies each specialized characteristic, to raise the high quality the worker and at the beginning, the high and middle professional personnel lays the bodily foundation.

结合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浅谈体育教学新体系的构建 篇4

体育教学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参与体育课学习时的一系列表现及取得的成绩进行综合的评判,是促进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评价也不断得到完善,本文对新老评价体系进行了比较,认识、选择并对新评价体系的运用进行了研究.

作 者:范志达 李慧楠 作者单位:范志达(宜兴市东坡中学,江苏,宜兴,214221)

李慧楠(吴江同里中学,江苏,吴江,215217)

结合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浅谈体育教学新体系的构建 篇5

《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与健全的人格的重要使命。新课改下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如何进行?教师如何教才能更好的符合当前课改的要求?这是摆在每位体育教师面前必须思考的问题。

作为一名走在教育前线的年轻体育教师,我认为新课改条件下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在它却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更新的要求:教师要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多学、多思、多尝试、多实践、多创新,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科学的教学氛围,创设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创新的平台,更好的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近年来,本人通过课堂教学的有益尝试,积极探索在新课改下如何使学生有效的学习。

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构建新型的体育教学观,跟上时代的节奏,如何使学生有效学习?根据新课改精神,本着“健康第一”和“学生发展”及“阳光运动”的指导思想,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我在课堂教学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让学生在游戏中有趣学

兴趣是启开智慧大门的金钥匙。它是一切知识的来源,也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集“情景性、趣味性、新颖性、竞争性”为一体,深受广大学生所喜爱。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根据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我把游戏作为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游戏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每节课都给学生以游戏的机会。课前经常让学生做一些集中注意力的游戏:“摸四位”“大小葫芦”“红黄蓝绿”“弹钢琴”等,使学生在一开始上课就能够达到思想和精神的集中,同时注意运用学生平时喜欢做的或自己编创的游戏:“贴烧饼多样”、“木头人”、“大泡泡小泡泡”、“水果比赛”等,既生动又贴近学生的生活,为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课中,让学生做教师规定的创编游戏:“多样接力、滚雪球、跳跃游戏、巧过封锁线、智取红旗”等,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展现,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后经常让学生做一些放松肢体的游戏:形象泼冷水、气球爆炸、充气、小树发芽、意念放松等,使学生达到肢体和心理的充分放松,这样学生在游戏玩乐中既满足了自身的多种需求,又达到了“趣中练”、“趣中学”学有成效的教学效果。

二、让学生在尝试中自主学

尝试学习是学习的基本形式,没有尝试就没有创新和创造,尝试是创新的基础。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我利用尝试教学,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讲、示范,学生练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当小主人,相信学生,让学生大胆尝试,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平台,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如一年级技巧:“前滚翻”教学,我出示课题让学生尝试。学生的兴趣很高,在自己和同伴的借鉴下虽不能做得很圆满,但多数人都能敢于尝试,人人参与,少数学生不能顺利完成动作。看到此景,我总是在旁边加以正确引导和鼓励,给学生做“球滚动”和“火柴盒滚动”的实验,让学生质疑,提出问题,得出结论:圆的物体容易滚动,引出技巧前滚翻的重点和难点:团身紧、滚动圆。接着让学生进一步的尝试配合教师的语言激励:比一比哪个同学的.滚动最圆滑?从而使学生在自已得出的正确的动作概念下更加积极的参与到练习中,较好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结合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浅谈体育教学新体系的构建 篇6

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学习过程,教学中如稍有考虑不周,就易发生损伤类的事故,所以在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教师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以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的。教师要加强责任感,课前做好充分准备,钻研教材,掌握动作要领。对场地器材,运动服装,认真检查,充分估计到容易发生的问题,制定预防措施,场地器材如有损坏必须及时修理。加强组织纪律教育,教育学生要按照教师布置内容,有组织有秩序地活动。培养骨干,使他们预先了解教学内容,动作要领,保护方法。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如不慎跌倒,在倒地前的瞬间降低重心,勿使后脑着地;由高处跳下时先屈膝,前脚掌先触地,减少震动。提高业务水平,抓住教材的难点,给予正确示范,免于发现造成伤害事故的先兆,先行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患于未然。经常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重视安全工作,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减少事故的发生。经常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在竞赛中制止粗野的犯规动作,发扬“宁失一球,不伤战友”的优良作风。在进行体育活动之前,教师必须向学生讲清有关活动的注意点,让学生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讲清各种器材的使用规则,可能出现的不规范操作所引起的危险与不良后果等。教师应针对每项体育活动预先采取防护措施,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必须不离学生,不离场地,对单杠、双杠等项目,教师必须亲自负责直接对学生进行保护。建立伤害事故登记制度。对发生的伤害事故及时登记,认真分析原因,从中吸取教训,目的是为了不再发生类似事故。教师要及时对体育器材、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总务处或主管领导。

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必须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做,对个别操作要领不清的可以向教师发问。学生的有关体育项目必须在与该体育活动相对后的场地内进行,不得在不宜进行该项活动的地方进行该项活动。学生在观摩体育活动时,必须做到文明、有序,不得超越规定范围观看,不得进行不文明的行为。学生打算进行一项没有规定的体育项目时,必须征得有关体育教师的同意方能进行,需要使用体育器材时,必须向主管器材的教师提出借用要求,同意后方可使用,用后立即归还,需要续借的办妥续借手续。对于不按教师要求和学校规定,擅自进行某项体育活动,造成后果的,学生自负责任。活动中出现特殊情况,必须及时向教师报告。

前有的学校和教师为了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在体育课中采取一些消极预防办法,如降低教材难度,对稍有挑战的教材干脆就去掉,更有甚者仅做一些简单的活动或采取“软禁”的手段敷衍了事,这样既影响了体育教学大纲的贯彻,阻碍了体育教学发展,也极大影响了学生身体机能的提高。我认为当前学校和教师都应以一个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正确的去对待安全事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去减少事故的发生。下面谈一下体育课中预防伤害事故的几点措施.

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来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加强师德修养,提高工作责任心。教师的品德、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优劣决定着学校教学工作的好坏。态度决定一切,一个人能力再强,业务水平再高,如果没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没有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的心,就不会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中,就不会把学生的安全放在心上,安全事故就会频频地发生。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教师专业知识缺乏,教学能力薄弱,教学方法不科学等等,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作为体育教师如果不懂得运动技术的讲解与示范,不懂得体育教学的客观规律,不懂得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兴趣等先进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就会发生教学事故。体育教师要不断虚心学习,加强自身素质,提高业务水平,熟练掌握各项体育运动的技能技术,善于积累教学技能的经验,用新课标的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让学生享受安全、有效、有趣的体育课。

多渠道开展安全教育宣传活动。

经过总结教训,我们深知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而加强多渠道的安全教育宣传活动,能起到较好效果。如举行安全教育报告会、安全知识讲座、安全知识竞赛;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黑板报,有计划、有针对性、季节性地进行安全知识和科学锻炼理论知识传播。通过宣传教育,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安全学习、安全锻炼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在运动中避免危险,了解不同环境中可能面临的危险和避免方法,注意运动安全,掌握运动创伤时和紧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方法和简易处理办法。

紧抓体育教学环节来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体育教师应认真备课、写好详案

认真备课是体育教师上好课的前提。《体育与健康》课高一教材取消了一些危险性较大的体育项目,如:铅球、铁饼和标枪等,新增了医务监督、运动处方、技巧、武术和健美操等内容,对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大有裨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备课要把所授内容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写在“本课安全保护措施”栏中,对安全问题要有预见性,确保在教学中能准确无误地完成教学任务。

认真学习和钻研新教材,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不要擅自变更教学内容,增加教学难度,即使是负责运动队训练的教师也要根据比赛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安排好时间和强度。比如校篮球队,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对身体训练要有一个“度”。

在上室外课前要认真检查场地和各种器械,比如:单杠、双杠应确保牢固,跑道、篮球场地确保平整,发现问题及时与学校有关部门联系,消除事故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

宣布课堂常规,从开学第一堂课讲《小学体育与健康上学期《浅谈体育课安全问题》教学反思》这一教学反思,来自!

明要求,对学生严格要求,上课要求穿运动服、运动鞋,严禁穿高跟鞋、皮鞋上课,以免发生关节扭伤等情况。准备活动要充分(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以免在体育活动中产生肌肉拉伤。

上课时,体育教师讲解要明确,示范要规范。高难度的动作必须按照体育教学中的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适当地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如器械体操中的单杠、双杠、山羊等项目不仅要讲解明确,示范标准,而且学生的练习也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要派责任心强的学生做好保护。对未能完成动作的学生给予帮助,使其建立自信心。

体育教师上课组织要严密,特别是学生分组活动前,一定要加强安全意识的教育,做好各种安全保护措施。

体育教师在上课时,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自离开教学活动场地,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感,有一种敬业、爱岗精神。现代课堂要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现代教学模式,但并不等同于“放羊”式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指导,提倡个性的张扬。

体育教师课堂上应调整自己的情绪到最佳状态

教师也是人,人就都有七情六欲,在生活中教师也会遇到各种不顺心的事,情绪肯定不良。所以课前教师一定要先检查自己的情绪,发现情绪不良时,一定要理智地进行克制,及时调整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精神饱满、情绪高昂就可影响、感染学生、使他们精神振作、情绪高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斐斐,课件园。

体育教学中要提倡情感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斐斐,课件园,减少事故的发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影响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斐斐,课件园的一个重要因素,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体育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且更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为情感教育它对学生的认识和行动起着发动和调节作用。如果学生的情感是积极的、增力的,可以提高人的活动能力,学习动作记得快,领会深,就是较难的动作,做起来也感到容易;如果情绪不好时,便出现记忆困难,思维迟钝,连已掌握的动作也做不好,通常能克服的困难、能超越的障碍也克服不了、超越不了,因而有可能导致练习中出现伤害事故。体育教师要懂得学生的心理,知道学生在想什么?

即使发生了意外事故,一定要沉着、冷静做好救护工作,与家长的谈话要有礼貌、有理、有节,要慎思而后言。因为,任何一句不得体的话都有可能引发一场“官司”,给本人、学校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水平来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体育教师要协同学校在新生入学后对学生进行全面身体检查,建立学校卫生保健制度,为学生建立卫生档案卡,对患有心脏疾患(如先天性心脏病)的学生应区别对待。将其病情通知家长,体育教师建立个案,为其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在运动中要求学生进行自我监督,避免在教学中因运动量过大而导致昏迷、猝死等事故的发生。

把相互团结、互相帮助应用到体育教育中。人际交往是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团结、相互关心的重要活动。在人际关系方面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都融合在一起。相互建立起和协同学关系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加入一些人际交往的能力,如:找朋友,让学生找自己的朋友,通过找朋友使他们真正成为好朋友。在学习上相互帮助,取长补短。从而使学生在心理上有所依靠和寄托。构成朋友之间互助的概念。从小培养学生[此文转于]的人际交往能力、适应社会,为以后踏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的培养。学生的思想教育不只是班主任的责任。体育教师也有责任来培养。在体育课中长跑一向是学生最头疼的运动。同时又是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的一项运动。教师要用爱国主义的思想来启发学生,如用25000里长征来贯彻到教学中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小树立为祖国建设的远大理想。在比赛中,建立起集体主义的思想拥有荣誉感,把集体放在个人利益之上。这样才能从小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重视有心理倾向性的学生。人的性格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胆汁质的学生十分开朗,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多血质的学生也比较开朗;粘液质的学生比较内向;抑郁质的学生就不声不响的把自己的想法都藏在心里。所以对抑郁质的学生要特别的关心,引导他们一起游戏和回答问题,对他们多加表扬,使他们树立自信心。

结合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浅谈体育教学新体系的构建 篇7

体育教学改革是当前学校体育界颇为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诸多的体育教学改革领域当中, 体育教学评价遭遇的阻力最大, 甚至出现了“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的局面。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更是如此, 因为大多数教师都从自己的视角来考虑自己的成果, 都认为自己的教学无可挑剔甚至引以为豪, 很少有教师会否定自己的教学, 这势必会陷入“当局者迷”的境地, 而对于旁观者来说, 每个人的视角不同, 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会不一样。但是对于业内人士来说, 需要一个评判的标准来评价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有了这个标准就不会出现大家各抒己见、互不相让的局面了。因此, 构建一套适合于普通高校的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对于高校体育教学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以湖州师范学院的体育教师和选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法、特尔菲法、直接观察法、数理统计法

三、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

1.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探索性因素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求得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结构效度。在对该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前, 应先对该问卷进行项目分析, 将未达到显著水准的题项删除, 结果发现有2个题项未达到显著水平, 因此将2个题项删除。然后对选取的样本进行KMO和Bartlett的球形检验, 结果KMO的值为0.829, 根据Kaiser (1974) 观点, 如果KMO的值大于0.8, 比较适合进行因子分析[2]。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结果 (x2=1527.7, P=0.000) , P<0.05, 因此, 拒绝Bartlett球形检验的零假设, 说明这些变量之间不是独立的, 适合于因子分析。

2.因素数目的确定。因素数目的挑选标准是通过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和碎石图这两个标准来萃取碎石图是用来检验特征值的, 当因素的特征值逐渐接近没有变化时, 说明特殊的因素已经被萃取出来, 反之, 当因素的特征值急速增加时, 代表因素数目基本确定, 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 从第8个因素后坡度线开始平坦, 因此保留前8个公因子。由于所有的因子都在0.3以上, 大多数都在0.9以上, 没有因子因为负载太低而被删除, 所以不需要进行第二轮的因素分析。

3.因子命名及各因子权重分析。经过一系列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后, 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体系的权重, 结果获得了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 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4.公因子内部一致性检验。信度在教育评价领域非常重要, 它主要反映的是教学评价体系是否真实可信, 在许多评价情景中, 信度和一致性可以画等号。[3]因此, 除了对指标体系进行效度检验以外, 还要对其进行信度检验。本研究中的信度检验主要是检验公因子的内部一致性, 仍采用“Cronbach's Alpha克隆巴赫系数”检验, 经Cronbach's Alpha检验, 8个公因子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都超过了0.8, 通常情况下a系数在0.70以上便可接受, 公因子内部一致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四、结论

1.本研究运用科学的方法拟定的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共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效果3个一级指标和8个二级指标, 这8个二级指标主要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环境、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的教学素养、教学评价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2.本研究构建的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可作为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

摘要:构建较为客观、公开、科学的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对于体育教学改革至关重要,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特尔菲法、直接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构建了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共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效果3个一级指标和8个二级指标, 这8个二级指标主要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环境、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的教学素养、教学评价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新构建的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可以作为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覃朝玲, 唐东辉.体育统计学——Excel与Spss数据处理案例[M].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 2010.

[2]雷福民, 权德庆.体育统计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

结合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浅谈体育教学新体系的构建 篇8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对体育教学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它是有效指导体育教学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从多方面来进行以保证体育课程教学的完整性,但是在高职院校现行的体育课程体系中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首先是没有明确的体育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时间的安排也不够合理,学生体育学习的成效不明显;其次是教师忽视了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过于重视体育技能的学习,学生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强;教学模式过于陈旧,不符合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很多高职院校在进行体育课程改革时仍旧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也没有体现。

通过上述的问题我们可以了解到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不符合体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其本质仍旧处于传统体育教学的阶段。新时期的体育教学体现的是以人为本,体育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目标都是围绕学生而进行的。面对这样的现状,高职院校必须构建符合要求的体育课程体系,来体现新时期健康与人文并重的体育教学方式。

构建健康与人文并重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

1.体育课程理念的构建

体育课程理念对体育教学有着指导性的作用,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了解新时期课程理念的改革,并将新的课程理念运用到体育教学中,有效的指导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首先需要将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放在教学的首位,近些年通过学生身体素质的调查可以明显发现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不断下降,这就需要教师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中要以此为重要目标,着重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其次就是终身体育理念,这个理念的提出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自主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这也是实行体育教学更加长远的目标,教师要指导学生对终身体育的理念的了解,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最后则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这个理念的推出是运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而体育教学中也应该将此作为教学理念的重要部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让我们认识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体育课程的设置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课程设置的改革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

2.体育教学内容的构建

我国高职院校一般更加重视的是专业性学科的学习,体育作为公共学科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内容的设置也是被忽视的部分。现阶段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教学简单,体育教学设施也不够完善,因此需要从身体、心理、社会三个方面来进行体育教学内容的创新。

(1)身体素质的教育。身体素质的教育一直是体育教学的重点,因此在进行教学内容创新时更应该注重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进行身体素质的锻炼需要学习三方面的内容:体育锻炼的习惯、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和终身体育的意识。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是逐渐形成的,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而在体育锻炼方法上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能够掌握更多元化的体育锻炼方式,也更加符合学生的兴趣,例如瑜伽、健美操、攀岩等,而学生则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要想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必须加深学生对终身的了解,让学生意识到终身体育的重要性。

(2)心理素质的教育。心理健康的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同样是可以实现的,很多学生面对高负荷的学习压力往往会产生焦躁、紧张等不适的情绪,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的需要,创新教学的内容,设置一些具有较强趣味性和娱乐性的教学内容,放松学生的心情,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3)社会能力的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需要注重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体育教学中则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也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形成正确的观念。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学生评价方式的构建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就是体育技能的学习是否达标,这无法对学生形成系统而全面的认识,评价方式的选择不够合理。新的评价方式的构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测试两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评价,首先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在教学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而在教学结果的测试上则按照结果进行评价,通过教学过程和教学测试按照一定的比重得出学生的成绩,这种方式也更加符合新时期体育教学的需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的评价不应该是教学的重点,而是体育教学的成效。

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不同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面对新时期体育教学的发展形势,健康和人文并重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重要工作,也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关键。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都是需要随着课程改革有所提高的,新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也会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作者单位: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结合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浅谈体育教学新体系的构建 篇9

新浦辅导小学 叶瑞平蒋永法

摘要:

在诸多的农村小学,特别是偏远山区小学,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学设施不完善,尤其是体育教学场地、器材等设施因地理条件的特殊,显得相当简陋,给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不少阻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中,由于教学设施相对落后,要想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就得想方设法挖掘教育资源,根据体育教学的需要,结合地方、学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进行整合,才能基本满足体育教学需要。

关键词:农村小学 体育教学 新课程 资源开发

在诸多的农村小学,特别是偏远山区小学,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学设施不完善,尤其是体育教学场地、器材等设施因地理条件的特殊,显得相当简陋,给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不少阻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中,由于教学设施相对落后,要想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就得想方设法挖掘教育资源,根据体育教学的需要,结合地方、学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进行整合,才能基本满足体育教学需要。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随着人们对新课程观的理解,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体育课程资源,可以发挥体育课程资源应有的优势,体现体育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开发是利用的前提,利用是开发的目的,而开发的过程也包含着一定的利用,在利用的过程中也会促进进一步开发。

如何在农村小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发新的改变这一现状呢?本人结合自身的体育教学实践,就农村小学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谈谈自己的认识。逐渐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让我们的体育课堂丰富多彩,更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一、农村小学体育活动的现状

1、体育课堂练习、活动内容乏味,缺乏趣味。体育场地、器材是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健康的物质保证。当前,农村的学校体育教学条件与城市学校体育教学相比,差距很大,完全达到国家教育部的器材配备目录,满足体育教学条件的学校很少。在现有农村学校教学中,由于人为因素和经费不足,导致体育器材不足,再加上场地不好,器材消耗也较快,而常规体育器材利用率也存有自身的局限性,使体育教学大纲很难落实,出现放羊式的教学是时而有之,很难有丰富多彩、形式设计多样化的体育课,容易使学生产生单调、枯燥、厌学的情绪。

2、学生缺少体育锻炼时间,缺乏体育锻炼项目和习惯。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学生体育锻炼不足。一些学生家长不让参加体育活动、体育锻炼。二是小学生“没有自己喜欢的体育锻炼项目”。三是学生“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学生的体能则有所下降。近年来,青少年慢性疾病发病率显著上升,一些和成年肥胖有关的疾病在青少年时期就埋下了隐患。

3、应试教育造就体育为学习让道。由于学习压力大,学生和家长也不重视体育锻炼学校、家庭重智轻体的现象比较严重。

二、农村小学在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时的困难与优势

1、农村小学在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时所遇到的困难

由于农村小学大多体育器材老化和不足,体育场地不规范、不平整,学生家庭收入相对较低。所以进行新兴体育项目的开发困难很大,有的项目根本无法进行学习。就要求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师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找到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和兴趣爱好的课程资源进行合理开发。

2、农村小学课程资源开发时的优势

虽然农村小学在课程资源开发时困难很大,但也有其自身的优势。首先农村地区各种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开展广泛,其次农村地区自然资源丰富。

三、农村小学体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我校地理位置特点及可以利用的体育资源。我校地处偏远山区,是一个依山傍水、茶果飘香的地方,自然和人文资源都比较丰富。在我校周边有着丰富的地理环境资源、人文资源、乡土文化资源、民间体艺资源等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所利用和作为教学辅助教材。自然资源是最经济最简便的绿色资源,这也我们农村小学的体育教育优势。走出校门到大自然中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创造性地进行体育活动,利用新鲜空气,可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有氧健身操。利用阳光进行日光浴;利用水进行游泳和温泉浴。春季可以开展春游、远足,夏季可以开展游泳;秋季可开展越野跑;冬季可开展晨跑等安全有益的活动。大自然的资源是丰富的,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善于发现,就会找到无穷尽的体育资源。

2、开发和利用的必要性。过去,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是以学科中心主义为指导思想,偏重学科的逻辑性,过分强调运动技能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未能形成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忽视了体育对于培养人的作用。随着人们对新课程观的理解,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教科书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新课程赋予教师极大的自主性,由对课程被动、忠实的执行者将变为主动、积极的创造者,由对教材的挖掘钻研者走向对课程资源开发的设计者。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计划、大纲、教科书),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体验到的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和相互作用的主体。在体育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明确的体育课程改革目标,其中提到了一些全新的改革理念:(1)、调动学生主动学习;(2)、体育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的联系;(3)、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4)、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特别是“探究式”学习的要求,呼唤与之相适应的体育教学资源,这对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和挑战。要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的状况。缺乏课程资源意识,没有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体育课程改革的宏伟目标就很难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从而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改革目标。学生在新课程中,既是课程资源的消费者,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尤其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到体育教学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背景下,学生获取体育知识与信息的途径多元化,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显得越来越频繁和重要了,学生本身成了特殊的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相互之间都成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我们在开发体育课程资源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学生的亲身体验。(2)、善于利用学生的社会生活信息。(3)、学生之间的差异也是一种资源。在周边体育资源的调查、收集中,我总是通过精心筛选,合理地进行开发,决不盲目地进行操作。周边教育资源可以弥补我校教育资源的短缺。我通过对学校周边环境的调查,发现有许多教育资源可以解决我们现在教学中所面临的一些困难。例如,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民间体育项目(跳牛皮筋、呼拉圈)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利用一些小山头培养学生爬山的兴趣;利用社区活动场所来缓解学校场地紧张的难处。

四、农村小学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策略

1.发挥体育器材“一物多用”的功能

“一物多用”是指对体育器材,除发挥其固有功能外,运用发散思维,发挥其多种功能和用途,提高器材的使用效率。任何一种物品,它都具有多重属性与多种功能,但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人们往往只注视其固有的、本质的属性,而忽视了其潜在的属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对经费相对不足,设施难以配齐的农村学校来讲,充分挖掘器材的多种属性,发挥器材的多种功能,是解决器材短缺的重要途径。“一物多用”的应用举例:

“一物多用”已有很多的应用实例,在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仍然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例如: 栏架----可以用来跨栏,也可以用作投射门,还可以用做钻越的障碍等。

接力棒----可以用做接力跑的传接器材、哑铃操的手持器材等。

游泳圈----可以用做游泳救护,还可以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障碍而用于障碍跑练习。

实心球----可以用来投掷,也可以用作负重物、障碍物、标志物。

小皮球----可以用来踢足球,也可以用来投掷,还可以用来打篮球。

呼啦圈----可以用作障碍物,也可以用来替代跳绳,做多种游戏。

橡皮筋----可以用来替代栏杆、跳高的横杆等。

2.自制体育器材

自制体育器材从广义上讲是人们自己制作发明的,能被体育教学、业余训练和体育锻炼所利用的体育器材。体育自制器材凝聚了创作者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而具有无穷的魅力和良好的实用性,是一个“量材录用、因陋就简”的积极办法。而农村小学出于资金短缺,国家规定应该配备的基本设施不能全部到位,甚至相去甚远,这种条件下的自制器材是为了满足体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需要,是“解决温饱”问题。自制器材大多来于生活中,它更贴近学生,能充分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能更充分地体现学校体育的娱乐性,为更好地开展“快乐体育”奠定基础,使其远离“竞技体育”的模式。自制器材因其数量可根据需要而增减,提高了器材的使用率;同时其多样化特点,更丰富了教学内容,它对教学又具有辅助作用,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自制体育器材的原料大都来自于生活,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现成的隐形的体育器材,关键在于你如何去发现和利用,树立开发意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各种废弃物品有很多,有些可以直接拿来当作我们体育教学中的器材。例如:小方凳,可以用来做障碍物,进行障碍跑练习;小课桌,可以用来代替山羊做体操腾越练习;用竹竿制作成体操棒、接力棒等。3.对传统体育器材的改造

即对传统的竞技化的体育设施、器材规格进行改造,使之符合青少年学生生理发育特点,努力将体育场地器材改造成学生的运动乐园,以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需要,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由于受竞技体育思想的影响,许多学校所修建的都是成人化的体育场地器材,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生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在一定程度上未受到学生的喜欢。将这些“标准”场地、设施、器材的规格按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改造,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多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爱好,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体育习惯有非常现实的、长远的意义。改造的方法举例:如诸多学校的传统项目篮球,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中,最多的就是篮球场,这些篮球场好看但不实用,连体育老师自己也从来没有过扣篮经历,学生使出“吃奶”的劲也难得把球投上篮板,这种设施怎能激发起学生对篮球的兴趣。经过改造的篮球架,这种篮球架高度降低了,学生的投篮成功率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自然也就激发了出来。

对传统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改造,应遵循以下原则: 改造后的器材要符合健康标准。首先是安全要求,不能存在任何安全隐患。其次是符合学生生理发育的基本规律,对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改造的程度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改造的目的是使器材的规格适合儿童少年身心发育规律的需要。改造后的器材要能降低学生对器材的畏惧心理,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4.自然资源条件的利用

自然资源条件包括校内外的地形、地貌、建筑物、森林、水源、气候等资源。自然地理课程资源是我们最经济、最简便的体育课程绿色资源,如越野跑、爬山等与气候、自然、地理环境有关的体育课程内容,可以培养、训练学生适应当地的气候、自然、地理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自觉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所以,我们应当在组织好课堂体育教学的同时,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到大自然中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组织学生进行多种体育活动。

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在现实的体育教学中一定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创新,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农村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资源在目前的许多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中仍然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希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不断加大,这些创新的体育器材成为我们的美好记忆。参考文献:

1、《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体育教学

2、《新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新要求》鲍银霞

3、《新课程观下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多元化模式》黄小平

结合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浅谈体育教学新体系的构建 篇10

前言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关注教学质量保障的问题,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核心目标,如何在体育经费、场馆等条件有限情况下维持与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是高校体育面临的—个十分紧迫的课题,体育教学质量保障是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与质量控制的活动,通过教学质量保障的实施要求教育教师员工发挥每个人的最大潜力与自觉性,认真实施并不断改进教学计划,从而达到预定的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目标。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可以分为外部质量保障系统与内部质量保障系统,体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属于后者,主要通过体育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选编、教学计划的纂写、教学环节的组织等活动对教师的教学、学习提出一定的要求与标准,力求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培养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意识。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文将影响体育教育质量的因素框定为研究内容,以中国矿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24所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系统作为重要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走访调查、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根据文献资料与走访调查等收集整理的分析指标,结合专家意见筛选出2o项影响体育教学质量保障的因素指标,设计出“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指标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

将问卷的原始数据归类整理,采用Slmsforwindows10.0处理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因素量化结果与分析

高校教学质量是一极具争议性的概念,反映在质量保障上就是人们对质量保障指标的选择很难达成一致意见,高校体育教学是极其复杂的系统活动。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因素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体育教学的提升是学校办学条件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保障评估不可能只依据单一指标或一组想似的指标,必须尽可能网络构成教学质量保障的各个方面,具有综合性。避免片面性,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注重运用现代数理统计法提供科学、可靠的参数。

回收的问卷信息经过量化处理,进行因子模型、最大方差分析,找出构成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主要因素,结果见表一(略)、表二(略)、表

三、不同因子的高载荷指标。

表1用方差殴始因子!}Ilj曰嘣獭得到正交I,结果从25个指标中获得4类主要因子。

第一类因子中,x1、X6、X12、X17因子载荷较高,反映了保障高质量体育教学须提供的可靠基础,命名为基础保障因子。

第二类因子中,X4、X8、X20、X14因子载荷较高。反映保障体育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极为重要复杂的部分,命名为核心保障因子。

第三类因子中,X5、X15、X25因子载荷较高,反映保障体育教学过程各方面的提高,命名为结果保障因子。

第四类因子中,X3、X19、X23因子载荷较高,反映体育教学质量的经济指标,资源投入与预期人才培养的效率,命名为综合效益因子。

3.2构成教学质量保障指标体系的理论探讨

3.2.1基本保障因子

(1)教师专业能力体育教师是完成学校体育工作任务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者,通过体育教师创造性、紧张性和艺术性的工作,学校体育工作的目的、任务才能实现,近年来高校大力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积极实施“跨世纪人才工程”,吸引优秀Ap]-充实教师队伍,使高校师资队伍有了很大发展,但同时也看到体育师资队伍培养相对与其他学科有些滞后,有关资料表明(1)公体教师年龄结构不尽合理,青年教师比例高达60%以上,远远高于其他专业教师29%的比例,青年教师缺乏教学实践,对体育教学工作复杂性、规律性认识不足,对教师队伍稳定不利,出现年龄结构危机;(2)职称结构有所改善,职称结构是反映教师队伍科研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师资队伍结构的核心内容,20世纪90年代初期高级职称比例为17%,教授不足1%,中期达到28.4%,教授上升到3.24%,200o年教授上升到3.04%,同时看到公体教师教授年龄偏大,多数50岁以上,因此加速公共体育课中青年教师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应采取积极措施,使年青人尽快脱颖而出。(3)学历结构层次低,高学历人数偏低,硕士学位比例接近10%,博士学位比例不足2%,整体上看体育师资学历偏低,不能够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难以促进知识结构的更新。现阶段提高高校体育队伍建设重点是提高职称和学历水平,使中青年教师硕士、博士学位达到40%以上,高级职称应达到15%以上。(2)学校体育教学经费是构成基本保障因子的第二位因子,高等院校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多数体育经费不单列,致使学校体育经费无保障。(1)学校体育经费贫富不均,差异悬殊,不同学校体育发展不均衡。(2)学校体育工作无长期规划,经费使用无明确目标,体育部门在争取学校投入的同时,利用社会办学、体育场馆开发多渠道增加教学投入,保证教学业务所必须开支,努力保证教学经费的基本保障。从调查看,重点大学、综合性大学体育经费相对较足,一些二类院校体育经费紧张,应引起主管部门的重视。

(3)体育教学物质设备状况是构成基本保障因子的第三位因素。高校体育教学物质设备总体上有所改善,特别是体育场馆建设有了较大改善,多数体育教研部配备586计算机,影像设备,专业资料室,为教师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创造了条件,积极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电化教育,总体看,高校扩招较快,公共体育教学物质设备相对落后,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4)教学管理政策与制度是构成基本保障因子的第四位因素,管理能否跟上体育教学改革的步伐,能否做到科学、合理化,使各项改革措施和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发挥出最大效益。是体育教学能否上水平的重要保证,从调查结果看:各学校有关体育教育管理与政策参差不齐,重点大学、综合性大学教学管理政策与制度较全,其他院校几乎空白,难以评估各种管理政策与规章制度对开展学校体育教学质量保障的支持程度。今后应加强教学管理政策与制度的制订与实施,加以规范。

3.2.2核心保障因子

(1)课程建设包括专业教学计划,课程结构,课程评价方法与体系。调查发现90%以上重点大学、综合性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学计划合理,多次进行修订,能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订体育课程结构,有统一的体育课程评价方法,其他院校48%没有课程结构,课程评价方法与体系,上课计划和内容有较强的随意性,目的性不强,教师积极性受挫。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强公共体育课程建设,评估教学计划与学校具体办学条件的匹配性,课程结构及课程健全机制、措施等。

(2)课程教学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由于高校情况不同,所有体育课程不一致,考察近年来公共体育课项目设置,理论与实践的比例等反映体育课内容、信息。另通过问卷调查、听课、检查教案等方法了解教师体育教学运用方法,了解体育课程适应新形势及教学方法的灵活性,评估课程教学,以便评估调整。

(3)教学服务考察学校、教务处、总务处等各部门对体育教学活动的支持及措施。

(4)师生关系考察师生间人际沟通的状况。

3.2.3结果保障因子

(1)认知态度水平通过体育课学习,学生对体育知识视野的掌握与理解,终身健身意识的培养、体育服务与健康认知水平,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方式获得这些信息。

(2)课程通过率分析体育教学学生课程通过率,了解学生技术水平、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贯彻教学计划的情况,可通过分析体育成绩得到信息。

(3)社会满意感社会、学校等部门对体育教学的总体评价,获得的教学认可度,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方式获得反馈意见。

3.2.4综合效益效率因子

通过师生比、人均体育消耗费用、场馆资源综合使用等进行综合效益分析,求出学校体育的综合效益。

以上构成教学质量保障指标体系的四类因子,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构成一个复杂的因素体系。

4、结论月建议

4.1结论

(1)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保障指标评估体系是一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综合学校各部门的力量,分工合作,共同履行体育教学质量保障职责,本研究得到4类因子14因素,全面反映学校体育教学质量保障评估指标体系,是加强体育教学质量保障的着眼点和出发点。

(2)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保障指标体系评估是一系统工程,评价指标建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灵活性、长期性,本研究确立教学质量保障指标体系的4类核心因子指标14个因素,分别为:①基础保障因子;②核心保障因子;③结果保障因子;④综合效益因子。可以高校自我评估和组织评估中采用。

4.2建议

结合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浅谈体育教学新体系的构建 篇11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与健康课 教学评价体系 分析与研究

一、问题表现

(一)体育学习评价的目的不够明确。新“纲要”提出考核的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评价应具有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但是,实际工作中,学校的体育教学却存在着为评价而评价的现象,把评价作为体育教学目的对待,体育教学要考什么,就教什么,违背了新纲要指导思想和教学宗旨,失去了体育教学评价的价值和意义。

(二)体育学习评价内容不全面。现今学校体育教学评价还是受到了传统教学评价模式的影响,目前的评价内容仍然过多的倚重于学科知识,过于强调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评定。学校在制定考核标准时,则采用统一标准要求全体学生,没有考虑学生在体能、技能、兴趣、个性等方面存在的客观差异和进步程度。

(三)体育学习评价的方法缺乏科学性。目前学校实施的体育课程学习评价,还是以体育课程学习以终结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由于不能有效地对教学和学习过程给予及时、准确的反馈,就无法适时的帮助教师和学生改进教学和学习,从而失去了评价的有效反馈功能。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绝对性和终结性,难以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难以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二、结论与建议

(一)评价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非简单的选拔和鉴定。

在对教师开展学生学习评价的行为要求中,“评价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是一条最重要的原则,要真正坚持好这个原则,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评价不但要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哪些不足,而且还要帮助学生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和策略,以便使他们明确日后努力的方向,知道应该怎样克服和改正。第二,评价的发展性要考虑在学习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因素对评价效果的影响。第三,发展性原则还强调,评价的内容和方法都要适合学生所处的发展阶段,脱离学生实际发展状况的评价没有意义。第四,发展性的原则要求教师在评价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群体的发展,还要更加关注个体学生的发展水平,发现学生的潜能和特长,确定各自的发展目标,不去追求全体学生的统一步调。

(二)评价方法要向多元化发展,传统的考评方法不再是教师唯一的考查方式。

评价多元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评价目标的多元化。传统的考评目标大多集中在认知领域,主要考查学生的学科知识、技术、技能水平,而对学生情感和能力的评价很少能在评价中有所体现,这种狭窄的考核范围和评价体系显然已经不符合当今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学习评价的目标应该向多元化的方向努力,评价中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技术技能、情感和能力等几个方面。2.评价方法的多元化。针对学生实际水平,结合体育选项课内容的特点,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身体机能、技术能力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将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到评价体系中。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有机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在制定考核标准时,既要统一要求,又要有不同的考查标准,从而形成一种对所有学生都有激励作用的考核体系。3.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体育学习评价不能完全依赖教师本人,应从教师评价、个体自评、学生互评等多维角度进行,改变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加强自评、互评、他评的有机融合。使评价成为推动学生主动参与、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

上一篇:形容女人会赚钱的词语下一篇:子公司重大事项报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