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安全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2024-07-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实现安全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推荐11篇)

实现安全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篇1

马营会

摘要“安全发展”指导原则的提出和确立,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理论体系,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基本观点有三:

1、准确定位,提高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

2、创新载体,寻求安全发展的有效途径;

3、建立机制,推动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安全发展和谐建设指导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指出,要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胡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0次集体学习会上强调指出,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这是我们对于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安全发展”指导原则的提出和确立,反映了我们党以人为本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理论体系。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应当具有持久和后续能力,既要以资源、环境能够承载为前提,也要建立在人力资源合理利用、安全状况不断改善的基础上,不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损害劳动者的健康为代价。

坚持安全发展,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揽安全生产工作全局,坚持“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实施“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只有生命安全得到切实保障,才能调动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和生活热情;只有使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大幅度减少事故造成的创伤和震荡,社会才能安定有序;只有顺应客观规律,全面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有效防范事故,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从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以安全为基础,前提和保障。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各个行业和领域、各类生产文秘杂烩网经营单位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必须自觉遵循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把发展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安全生产状况持续改善,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切实保证的基础上,促进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协调发展。“以人为本”,首先要以人的生命为本,科学发展首先要安全发展,和谐社会首先要关爱生命,这要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为抓好安全生产这个世人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安全发展是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安全文化、安全理论的引导,也要有人才技术的支撑,又要有安全体系、管理机制的保障。大量实践证明,没有安全发展,就没有安定的社会秩序,就没有健康的社会环境,就没有稳固的社会发展基础,所谓“国泰民安”也只能成为一句空话。只有搞好安全生产,实现安全发展,国家才能富强安宁,百姓才能平安幸福,社会才能和谐安定,因此,“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在当今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准确定位,提高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

安全文化,指人们为了安全生活和安全生产所创造的文化。社会的进步靠先进文化的引

导,安全是人们最基本的需求,是意识的反映,文化是人们生活、生产和意识的积淀,安全包含于文化之中,安全文化源于生活、生产,安全文化又作用于生活、生产,引导人们安全生活、安全生产。安全文化是一种独具特性文化现象,它以“人”为本,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的渗透提高人的安全价值和规范人的行为。安全文化的落脚点是全面实现人生的价值观,并为人类生命繁衍与健康成长,为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不受或少受损失服务的。同时,安全文化也随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产生,并渗透于人们一切生活及生产活动中。文化的力 1

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实践表明,包括安全生产在内的所有实践都离不开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其一,提高对安全工作的认识,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方针提供保障。强化企业干部职工“安全高于一切”的观念,实现思想的安全化,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把“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自觉行动。其二,改善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管理的合理、有效和科学。安全文化具有规范人的安全行为,组织及协调安全管理机制,实现安全管理现代化的功能,对提高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变被动的安全管理为主动的安全管理,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三,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激发职工主动创造精神。利用各种媒体普及安全生产知识,通过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了从业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专业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有效地杜绝了事故发生。

通过安全文化的学习宣传教育,在企业形成一种人人重视安全、时时讲安全、处处保安全,安全高于一切的安全文化氛围,从而建立起安全、可靠、和谐协调的生产环境,进一步激发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责任心和自我完善的工作态度,努力实现安全这个共同的目标。其四,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把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文化化,使他们的安全素质有一个质的飞跃,为全面系统地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实现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载体,寻求安全发展的有效途径

安全发展要解决人的基本素质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对全员的参与意识提出要求。创新载体,正确处理好安全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重在要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启发自觉,两者为两个相交的圆,目的一样,相互渗透,缺一不可,都是为搞好安全生产服务的,都是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在人们思想观念和具体行动上的综合反映。创新载体,就是通过构建安全文化,唱响主旋律,将全体公民塑造成具有现代安全观的文明人,将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及全体职工塑造成现代安全观的安全生产力。我们在具体实践中着力从三个方面来实现:一是规范人的安全行为。立足创出一个特色——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年”活动,叫响“安全发展”的理念,按照“高标准、全覆盖、创特色”的要求,深入灌输,做到“三入”(入耳、入心、入脑),旨在营造安全发展的强烈氛围。大力宣传“安全发展”的理念,认真学习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大力宣传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大力宣传安全责任制,大力宣传依法治安,严格执法,大力宣传“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安全意识和安全法制观念,动员全党、全社会更加重视和支持安全生产工作。建好“四个阵地”,即安全生产培训中心,安全生产协会,编发《安全生产信息》,管好用好安全生产信息网站,以开展一系列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如六月份安全生产月、夏季安全生产百日赛、“安康杯”安全知识竞赛,浓墨重彩地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同时继续开展乡镇安全生产达标活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达标创优活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基本状况普查等,把监管触角向“双基”(抓基层、打基础)延伸,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意识到安全的涵义,对安全的责任,应具有的道德,从而既能自觉地规范自己的安全行为,也能自觉地帮助他人规范安全行为。二是组织安全文化活动。我们深化两个创新,即领导方法和活动形式创新,在“三个转变”上下功夫,思想由传统思维定势向开放的思维方法转变,方法由传统固有的模式向多元化、灵活性转变,领导方式由人治向法治转变,构建全方位覆盖、全过程贯穿、全员参与的服务格局。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精心筹划、细心组织了颇具匠心的有形、有象、有声的安全文化活动。举办“安全文

化周末大舞台”,以快板书、小品、大合唱、歌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说安全、唱安全,让市民在欢快娱乐之中接受安全知识教育;举办安全文化书画笔会,借助知名书画家的神来之笔,泼墨挥毫,抒发对“安全发展”的盛赞之情,将“关注安全,关爱生命”跃然纸上,让人们在欣赏高雅艺术中增强安全意识;在高邮安全生产信息网上开辟“安全生产知识有奖竞猜活动”,增进网民互动,让安全知识更加贴进实际、贴进生活、贴进科学。三是加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不断强化对安全生产各类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各层次人员的本质安全文化水平。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深入企业一线培训员工,对高危行业和特种作业人员实施“全员培训工程”,把安全技能培训纳入农民工就业技术培训的重要内容,加大培训教育力度,每年培训人数以千人以上递增,扩大受益面。还与总工会、供电公司等部门联手,在职工中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警示教育和电工、焊工技术比武,使广大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安全意识。安全教育还要向青少年延伸,在中小学开设公共安全知识课,从青少年抓起,夯实基础。因此,弘扬、倡导、开发、利用和发展安全文化,使之更加精粹、丰富和繁荣,直接关系到人类发展、社会文明,国家兴衰的大事,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主题。

三、建立机制、推 动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安全发展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尊重人、关心人和爱护人。精神文明创建的目的正是为全面提高全民族、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国民的整体素质,两者殊途同归,目的一致。安全是人类文明的体现,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观,是满足当代人的基本社会需求,当今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安全保证的依赖性也日益增强。将安全生产纳入“平安建设”,使安全文化进乡镇、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家庭,落实到三个文明建设中来,尤其是采用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因此,安全文化追求的正是人的第一需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有必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努力实现:

——具有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各级党和政府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关注安全,关爱生命,进一步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不懈地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细抓实抓好。”我们党是执政党,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我们党和政府的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应尽的职责,是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最好体现。我们从事的是拯救人生命的事业,肩负重任,不辱使命,应以一腔热血,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强化人们的安全意识。安全文化是安全价值观、信念、最高目标、道德理想、传统风尚、行为准则的复合体。在安全管理中,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没有先进的安全文化作基础,没有全民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搞好安全生产,要想构建和谐社会是一句空话。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月”等系列活动,全力营造“以人为本,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社会氛围,普及安全哲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法规,让“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的意识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落实在每个人的行动上,人人都能自主管理,真正达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人人事事保安全,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依法从严管理,是实现“安全发展”理念的重要手段。各级党政一把手和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政府是安全生产监管主体,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两个主体,两个责任制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安全生产工作基本责任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建立有效机制,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出现盲点和空白点。《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实施为我们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提供了法律保障,并在全社会营造了“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浓烈氛围。安全管

理工作落实在于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规章制度是企业内部的行为规范,在特定的范围内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依法从严管理,实现观念上的转变,从人治转变为法治,用法规和制度来约束、规范人们的行为,养成在各项管理制度下规范工作的习惯。

——依法实施安全监管。安全生产是党的事业。全面实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到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坚持事前预防,事中监督,应急救援,事后处理,多管齐下,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观,最大限度地保护人的重要手段。纵观以往许多重特大事故大多源于“三违”(即违规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正是少数企业主无视国法,无视监管,“要钱不要命”,视职工生命和健康为儿戏,无不令人痛心疾首。全面落实“安全发展”的理念,实施有效的安全监管,及时排查事故隐患,把事故消失在萌芽状态,是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重要措施,真正体现安全工作“以人为本”。事故处理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依法履行行政监督监察职能,达到“惩处违法者、教育责任者、警示其它人”的目的,用活生生的案例警示世人,以增强全社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程度,力推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驾护航。

作者:马营会。工作单位:中国黄金集团夹皮沟矿业有限公司安全部安全监察员。

参考文献;«安全常识99»、«百度文库»

中国黄金集团夹皮沟矿业有限公司安全标准化的实践活动。

实现安全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篇2

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和谐社会必然是物质财富相对宽裕的社会, 物质财富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 物质财富缺乏所造成的贫乏, 是造成社会发展不和谐的根本原因。我们构建和谐社会, 必须坚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 努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为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构建和谐社会,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 良好的经济发展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构建和谐社会要从根本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几十年来, 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 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为和谐思想的提出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构建和谐社会既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从经济发展来看, 随着经济总量增加, 由短缺经济转向相对过剩经济, 经济发展从最大限度地增加供给, 转向更大程度地满足需求, 着力于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和谐发展。从社会基础来看, 由于个人财富的增加和私人财产的形成, 并且受到法律制度的有效保护, 以财富为基础的社会诉求更倾向于经济稳定与社会和谐。

2. 社会和谐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和谐社会是个秩序良好的社会, 它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安定团结、协作共进的社会及政治局面, 反之, 失去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经济的发展就会出现一系列不公平、不安定因素, 最终也会影响到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中国经济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也伴随着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被破坏等一系列与经济发展不相协调的问题, 因此, 为继续保持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提出经济包容性增长, 着手解决经济社会不和谐问题, 协调各种社会矛盾, 平衡各方面利益关系, 使社会绝大多数成员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共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跃居世界第二, 外汇储备达到2万多亿美元, 国家实力与国际地位明显改善。但总的来说, 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 经济实力还不雄厚,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因此, 发展经济一刻也不能停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全党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两代中央领导集体先后制定了“三步走”和“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建国初期、改革开放时期我们要发展经济, 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时期我们更要发展经济。和谐社会需要物质基础, 物质匮乏的社会不可能和谐, 纵观当今世界上社会比较和谐的国家, 无不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财富极大丰富的国家。但是发展不仅是经济的发展, 只有当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时才能达到社会与经济的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 内涵十分丰富, 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也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等, 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领域体制和机制完善等。

中国经济在多年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在经济建设中, 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在社会领域, 存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经济发展并没有消除它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有些问题日益突出。如, 农民增收缓慢, 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 区域发展不平衡, 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 贫困人口出现反弹, 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

胡锦涛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提出这一概念, 应该是向外界传递一种信息:中国现有的发展方式、发展模式是需要改变的, 说得严重点, 是不可持续的, 所以各个方面都要包容性增长。其实“包容性增长”不仅仅是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 还要作为一种价值导向, 向社会倡导这样一种理念, 就是应该像温家宝总理所说的, 要让人民过上一种很幸福的、有尊严的的生活, 这就是包容性增长所要达到的目的, 而不是原来过多地强调GDP的增长。构建和谐社会从实践角度看, 应从促进经济发展的和谐入手, 即经济发展的包容性增长, 协调处理好经济内部各方面的关系, 使得彼此相互适应, 相互促进, 保障经济发展进程的持续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 深化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现今, 中国虽然初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 但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不规范, 市场竞争机制、法律机制、监管机制也不健全, 市场经济体制公平、公正的效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现。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首先, 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 严厉打击地方保护主义, 加强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 促进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其次, 必须完善价格机制, 取消工农产品的剪刀差, 缩小城乡差距;促使上下游产业同产品形成合理的交换价格, 缩小上下游产业间的收入差距;对垄断行业征收利润税, 并逐步放开竞争, 缩小行业间收入差距。最后,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维护公平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环境。

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要紧紧抓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 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这同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首先, 要协调产业发展的关系。按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加强农业基础,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 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其次, 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最后, 通过资产重组, 培育和发展一批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 增强关键行业和领域的控制力, 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 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3. 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制度。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也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这就要求:首先,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其次,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最后, 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一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 特别是强化支农惠农政策,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二要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使更多低收入者进入中等收入者行列;三要切实对过高收入进行有效调节;四要加强和规范国家对企业税收征管, 尽可能减少企业偷、漏税现象, 打破垄断经营, 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制度, 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强化税收调节;支持和扶助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 实现税负公平, 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防止两极分化, 使全体社会成员逐步共同富裕。

4. 大力开发新能源, 发展循环经济。

中国传统的工业主要是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率的三高一低型产业、不符合资源形势的要求和循环经济的理念。要根据循环经济的评价原则, 从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建立激励机制, 鼓励企业内部资源循环利用, 采用高效率的设备、工艺、从源头上杜绝资源浪费;督促企业使用污染物综合处理设备, 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同时, 利用技术优势, 不断开发新能源产品, 例如风能核能和太阳能等等, 增加我们能源上的自中国供给, 减少对外的依赖度。

5.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 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 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中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 这是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同时, 扩大就业的压力很大, 因此, 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多渠道扩大就业。积极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 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中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 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 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果政策把握得当, 就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反之, 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出现脱节和徘徊不前。构建和谐社会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提出来的, 也必须再通过经济发展来提升。目前存在的许多问题与不和谐因素是经济发展不充分带来的, 缺乏相应的包容性, 同样也必须通过经济的发展来解决。“建立和谐社会的一切难题来自我们选择了一个多元化的发展道路, 而建立和谐社会的唯一可能性也在于我们能够形成一个多元化的社会”。

包容性增长即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他涉及平等与公平的问题, 包括可衡量的标准和更多的无形因素。而所谓包容性增长, 寻求的应是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包容性增长包括以下要素: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加强中小企业和个人能力建设;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强调投资和贸易自由化, 反对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重视社会稳定等。倡导机会平等是包容性增长的核心。强调机会平等就是要通过消除个人背景不同所造成的机会不平等, 从而缩小结果的不平等。

总之, 经济发展中的包容性增长和中国提倡的科学发展观和协调发展、和谐社会都是一致的, 只有有机统筹这些内函, 并且落到实处, 也就能最终实现“包容性增长”。使广大人民群众以积极的热情, 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之中, 为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作出贡献。

摘要:实现社会和谐, 建设美好社会, 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最近提出的经济发展中的包容性增长又是迈向和谐社会的又一个具体步骤, 结合以往的和谐社会理论, 作一些相应探索,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发展中的包容性增长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实现安全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篇3

单位负责是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的重要保证

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是整个国家治安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事业单位内部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务院于2004年12月1日颁布的《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从不同的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地规定了对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责任。其中第五条规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负责。这一规定从法律制度上明确了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是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法定代表人的职责。在单位的层面上明确了责任人和组织机构,从而将责任最终落实在基层的组织和人员上,将对安全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每个企业的治安保卫工作,要在公安机关的行政监督和业务指导下,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具体领导下,由单位保卫机构或者保卫人员具体组织实施。作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要履行好治安保卫工作的职责,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必须要充分认识单位治安保卫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处理好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与单位行政管理工作的关系,一手抓经营、一手抓安全,认真贯彻“预防为主、单位负责、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方针,切实把治安保卫工作纳入单位全面建设的总体规划,列入单位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抓好落实。金融单位的安全防范工作的开展重在落实责任,安全责任不落实或者落实不到位,会严重影响安全工作的质量。因此,要一级抓一级、一环扣一环,层层落实责任制,要始终坚持常抓不懈和警钟常鸣,任何时候都不能有懈怠和麻痹大意的思想。要树立安全工作无小事,安全工作一票否决的观念。同时要抓好责任追究和奖惩制度的建设,确保单位长治久安。

依法管理、严格制度是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的重要依据

国务院《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和公安部《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是金融系统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的法律依据。银行安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是做好银行保卫工作的重要保证。银行所发生的一切案件,虽然案件情况千差万别,但共同的教训是:或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相反,银行保卫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共同的经验就是依法管理,严格遵章办事。可见,要做好银行安全保卫工作,就必须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制定银行保卫工作制度的原则应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立足银行单位的实际工作,以保障安全为前提,凡是重点护卫,重点保护的目标,易于遭到破坏、侵害的目标,以及可能发生危害事故的部门、场所,都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保卫工作制度。规章制度一经建立,每一位领导,每一名员工都要自觉地严格遵守执行,要做为大家的行为规范和自觉的行为准则,同时也要进行大力的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增强全体人员的防范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银行的安全系数。

金融企业保卫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是做好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前提

金融企业无论规模大小,人员多少,客观上都有内部安全工作的需要,广大职工的人身安全,国家财产的安全,也都需要依法得到保护。由于金融企业的性质不同,有的属于国有金融企业,有的是地方股份制企业及外资企业,这些单位在内部机构设置及其人员编制上有相应自主权,但是,加强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搞好安全防范工作,维护工作秩序,生产秩序,保护职工和国家财产的安全,是企业单位应当履行的法律义务和依法承担的法律责任。因此,在国务院《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第六条明确规定“单位应当根据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需要,设置治安保卫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治安保卫人员”。因此,金融企业应当根据本条规定和安全保卫工作的实际需要根据规模大小,设置相应的保卫机构,并根据金融企业内部安全保卫任务和具体的工作量配备相应的专职保卫人员或兼职保卫人员,做到组织机构健全、人员落实、任务落实。各级领导要充分发挥安全保卫工作职能部门的作用,专兼职保卫人员要严格履行岗位职责,用心、用力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同时将治安保卫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情况,报主管公安机关备案,以便接受公安机关对安全保卫工作的监督。

完善防护设施,严格防范措施是做好银行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基础

银行完善防护设施和严格的防范措施,它构成一道抵御犯罪分子的屏障,祢补了人力防范的缺陷。在犯罪分子作案手段日益现代化的今天,科学防范设施的重要性和优越性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向安全防范的电子化、技术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以适应现代化银行保卫工作的需要。同时重要守卫目标及营业场所要派出保安人员担任警卫工作。保安人员要做到专业化程度高、业务素质好、作风纪律严格和完成任务突出。保安人员担任营业场所警卫工作,使员工和客户都有安全感,对犯罪分子也有强大的震慑作用。然而安全防范设施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在银行的安全防范与违法犯罪行为的较量上,历来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与进步,违法犯罪分子也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违法犯罪活动,那么相应的技术防范设施就必须更先进,才能達到预防的目的。各级领导在加大对安全防范设施的投入上要舍得花钱,树立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节约的观念,在技防、物防和人防上加大投入。形成多层次防范,全方位控制的防范体系,只有坚固牢靠的防范设施和防范措施才能为银行的平安提供保证。

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堵塞漏洞隐患,是做好安全防范的重要环节

浅谈构建和谐社会与安全生产 篇4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和谐”已成为一个最响亮的词语,它包括六个方面含义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觉得这六个方面都和安全生产都是紧密相关的,试想生产过程中安全没有保障何以保稳定、何以促发展,疑与政治之“和谐”空谈乎?只有实现了安全生产,职工的生命和健康才有保证,家庭的平安幸福才有保证,人民的安居乐业才能实现,社会的安定和谐才有保障。在当今处于世界和平、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安”之于中国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重在安全生产。

一、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从安全生产的现实来看,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大量无行业主管部门的企业,这些私营、个体中小企业安全责任意识淡薄,重生产轻安全现象严重,企业作为法律规定的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其担负的安全责任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常常有工人为了赶产量而不顾工厂领导的警示,违反设备操作规程野蛮作业,导致缺胳膊断腿、甚至威胁到生命;二是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不少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欠规范,安全措施未到位,职工的培训教育无很好开展,各项基础工作不扎实,安全设备设施老化和陈旧。三是“三合一”、“多合一”企业不同程度存在,个别商场、市场、娱乐场所、生产车间等消防设施配备不足,运行不正常,防火措施落实不到位。四是不少从业人员素质低、流动性大,安全意识、安全操作技能、自我保护能力低,“三违”现象严重。五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道路与车辆、人流与车流矛盾越来越突出,机动车(摩托车)无牌、无证、无照现象仍有存在,乘驾人安全意识薄弱,交通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各种事故背后是对安全的轻视而付出的血的代价。据统计中国每百万吨煤死亡率比俄罗斯高11倍,比印度高15倍,比美国高182倍。中国每年由于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六千五百亿元人民币,约占GDP总量的6%。安全本没有语言、没有声音,在沉重的代价面前,可见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没有得到遏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要认真研究构建和谐社会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其中,安全生产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事故的发生给社会和谐带来破坏。社会的和谐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本身的和谐、社会运转的和谐。而安全事故的发生,本身就是违背了自然规律和科学规律,使人类的物质生产被迫中断,不能有序进行,人与自然不能和谐。事故导致职工生命的丧失,家庭的破碎,造成人身心的创伤,造成事故受害人家庭、亲朋的伤痛,并给其他社会成员带来阴影,造成人与人、人本身无法和谐。事故导致企业生产经营秩序中断,政府机关正常工作秩序被打乱,使社会不能和谐运转,影响着社会秩序的稳定。

二、强化安全生产,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安定有序,安全促进安定,安定则社会有序。可见安全生产已成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们加快经济发展的目的是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保持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对社会和谐将产生深远影响。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安全意识。安全文化,即安全意识。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普及安全常识,强化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强化公民的自我保护意识。领导干部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真正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时刻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要切实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行业和企业要确立具有自己特色的安全生产管理原则,落实各种事故防范预案。加强职工安全培训,确立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的安全生产理念。安全是企业和社会永恒的主题,永远是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真正做到警钟长鸣,居安思危,言危思进,常抓不懈。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文化,充分发挥县普法机构宣传普及安全生产法律常识的作用,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

(二)规范工作制度,提供安全保障。一是安委会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研究部署阶段性安全生产工作。二是执法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安委办的职能,根据工作阶段和重点,定期组织相关执法部门参加的安全生产工作联席会议,通报、研究、安排、协调相关工作。三是安全生产情况督促通报制度。结合各阶段工作开展情况,定期组织联合检查活动,采取包括联合排查事故隐患、联合督办隐患整改、联合应急救援、联合查处安全事故的工作措施,使安全生产工作在安委会的统一领导下,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相关执法部门、企业管理部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三)强化防范,及时发现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事实证明加强安全预防、可以有效的事先预测到事故隐患,若采取必要措施加以防范、则可以避免事故发生,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最底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其实质就是预防,只有在预防上狠下功夫,安全才有保障,只有确实搞好预防,才能防患于未然,才能确保安全,真正实现“安全第一”。安全预防是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必须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手段,只有与生产的发展相适应才能确保生产的安全。

(四)分清安全责任,加大资金投入。责任心是安全生产的灵魂。企事业“一把手”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职责,制定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方针和制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企业规章制度,治理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保障发展规划和新项目的安全“三同时”。要严格而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问责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设备老化、安全设施缺失是安全的心腹之患,隐患不除,永无宁日。要解决历史欠账,消除不安全隐患,加快安全技术改造,需要解决资金渠道,建立安全投资机制。

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新疆发展 篇5

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新疆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是在改革开放发展到关键时期,我党提出的一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在新疆构建和谐社会尤显重要,因为,新疆不仅地处祖国的边陲,更主要的.是与东部地区之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不断拉大,新疆内部也出现多方面的不和谐问题.因此,新疆只有加构建和谐社会的力度,才能保证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持续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 者:马咏红 作者单位:中共焉耆县委党校,新疆,焉耆,841100刊 名: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YILI PREFECTURE COMMUNIST PARTY INSTITUTE年,卷(期):“”(3)分类号:C91关键词:构建 和谐社会 发展

实现安全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篇6

加快和谐质监发展,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作者:任闻宇 杨明波 胡弘昊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1期

[摘 要]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第三方组织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质监部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提出了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和谐质监在和谐社会构建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和谐质监;电子政务;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F253.3

实现安全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篇7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唯物辩证法认为,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毛泽东指出:“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 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和谐不是对物质永恒发展的否定, 更不是对矛盾这个事物发展动力的否定, 而是对矛盾推动下的物质运动状态的一种描述, 体现了人们对物质运动有序、完美状态的一种追求。具体地, 和谐是指物质的内外部各种联系在运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状态, 一种各种内外部关联因素配合匀称、适当, 相互协调, 共同作用于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

古今中外, 社会的平等、安定、和谐是人们永恒的追求。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最早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概念。16世纪初期莫尔提出了建立“最完美最和谐的社会制度”的乌托邦理想。1803年, 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写了《全世界和谐》一书, 对“和谐社会”作了进一步的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对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倡社会和谐”的主张作了充分肯定, 设想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社会模式。

二、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自古以来, 公平就是人类的理想。在我国, 儒家将“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作为至高无上的追求。在西方, 柏拉图首先提出了公平和正义的问题, 强调“公平即和谐”;罗尔斯认为, “正义即公平”, 每个人都平等地拥有最广泛的基本自由权, 对经济和社会的安排应使之合理地符合每一个人的利益。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既秉承了人类关于社会公平的理想, 又使之内化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并通过社会主义实践, 不断推进了公平的实现。

所谓教育公平是以公平为原则, 配置教育资源, 是实现公民享有宪法赋予的受教育权利的具体体现。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质量公平。从某种意义上说, 教育公平既是一个原则, 又是一个理想, 同时也是一个过程。

实现教育公平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是非此无彼、由此及彼的关系。简而言之, 就是一方面教育若不公平, 则社会无法和谐;另一方面, 公正、普及、完善的国民教育, 是中国通往和谐社会最重要的一座桥梁”。由此看来, 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主要有以下两层关系:

(1) 教育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公平正义、民主法治、民主协商、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2) 教育公平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美国著名教育家贺拉斯·曼曾指出:“教育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工具, 它的作用比任何其他人类文明都要大得多。”有了入学机会的均等、受教育过程的公平和教育结果的公平, 弱势群体才有可能享受到与社会其他阶层同等的待遇, 社会各阶层才有正常流动的可能, 全社会才能稳定团结、安定有序。所以教育公平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目前, 我国教育的发展很不平衡, 教育的公平问题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问题, “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摆在我国教育政策的重要位置上, 旗帜鲜明地坚持教育的公益性, 明确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责, 积极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 健全教育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 坚持规范管理, 从严治教, 努力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三、实现教育公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教育作为一个子系统与社会这个大系统紧密联系, 主要表现在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起着基础性促进作用, 同时, 教育通过保持系统内部的和谐以及与社会各子系统的和谐, 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发展报告 (2005-2006) 》显示, 教育公平问题日益成为矛盾焦点, 增加教育供给、提供广泛而平等的教育机会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在总体统计数字呈现良好态势的同时, 教育公平仍存在五大问题。

(1) 区域教育发展不均衡。除京津沪优势明显外, 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教育也有明显的差异, 甚至原本教育基础较好的中部地区发展形势堪忧, 其教育投入已与西部地区相差无几, 某些方面甚至落后于西部地区。

(2) 城乡教育不公平。城市教育水平越来越高, 农村教育水平则相对越来越低。不少农村学校, 不仅缺乏基本的教学材料, 而且缺乏师资、校舍, 师资流失严重, 稍有能力的教师莫不以脱离农村、奔向城市为目标。

(3) 入学机会与教育质量形成“剪刀差”。虽然义务教育的入学机会均衡度很高, 但教育投入和质量差异较大。“普九”只普及“数量” (入学率都非常高) , 没有普及“质量” (贫困省区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各省大学教育投入差别不大, 但入学机会却很不均衡。

(4) 高等教育机会增多, 社会阶层分化在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使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明显提高;同时, 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分布更加倾向于社会经济背景处于优势的阶层。

我们认为, 实现教育公平, 要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要深刻认识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涉及千家万户, 惠及子孙后代, 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要加快教育发展和改革, 推动我国教育迈上新台阶, 充分发挥教育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使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之首, 是优先发展教育。要按照中央的部署, 切实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积极发展继续教育, 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建立和完善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地位的机制和制度, 努力把我国建成人力资源强国,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 统领教育工作全局。科学发展观揭示的是发展的普遍规律, 对于教育改革和发展还具有重要的方法论的指导意义。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在发展中实现教育与经济、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规模与结构、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 实现最大教育效益,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要避免教育发展的滞后或过度超前。进一步加大教育制度改革与创新力度, 促进教育公平。以制度创新促成教育公平, 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制度创新应该包括招生制度、管理制度、录取制度、收费制度、贷款和还贷制度、评估制度、就业与劳动用人制度, 乃至国家政府层面上的制度创新。只有进行制度创新才能使教育公平成为现实, 构建和谐社会也才能成为现实。确立新的资源配置的理念, 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 确保教育公平的实现。首先, 教育部门要遵循“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基本原则, 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 改变重城市轻农村、重高等教育轻义务教育的思想;强调均衡发展, 取消人为设置的重点学校制度, 积极支持薄弱学校的改造和发展;其次, 政府应积极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 鼓励企业、私人投资教育, 以解决目前教育供求紧张的矛盾;最后, 引入竞争机制, 让教育质量成为争取基础教育资源的唯一标准。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国家对弱势群体的资助体系, 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关注弱势群体, 在制度上、机制上为城乡弱势群体提供更多平等竞争的机会。在投入导向方面, 教育资源应向处于弱势的地区和人群倾斜, 特别是向农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倾斜, 向城乡贫困家庭子女倾斜, 向残疾儿童倾斜, 保证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子女和残疾儿童的基本的受义务教育权利。通过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采取有效的资助措施, 就能够不断提高教育公平的水平, 促成教育公平的实现。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我们应当积极探索和构建和谐教育, 就是要以和谐的理念融合各种教育手段, 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

所谓和谐教育的理念, 就是坚持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 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不同历史阶段应当理解为人的个性全面、自由发展的逐步实现的过程。素质教育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具体实践。坚持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 从而变人力资源大国为人力资源强国, 要求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工作的主题, 摆在教育工作最核心的位置, 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 全面规划、整体推进、抓住关键环节、实现重点突破。

摘要:教育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本文通过对教育公平及和谐社会的论述, 阐述了教育公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并针对当今教育公平问题, 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实现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教育公平,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4:280.

[2]青连斌.和谐社会中国新主题——一年来理论学术界关于“和谐社会”研究综述[N].北京日报, 2005-3-7.

发展成人教育 构建和谐社会 篇8

成人教育在和谐社会中的任务

(一)成人教育与推动经济和谐发展的关系。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广大农村的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经济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经济利益分配形式呈多样化与多元化趋势,人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也更加复杂,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激烈加剧,实现人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要务。因而,以培养适应和谐社会中的高素质人才来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已成为成人教育在推动人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中极为重大的使命。

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跨越,需要成人教育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完善社会经济体制提供人力支撑和充沛的后备人力资源。要求成人教育必须坚持教育创新,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与市场人才需求互动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三者的关系。同时,引入现代教育理念、运用现代教育科学技术、紧贴现代科学知识发展前沿,构建现代教育管理平台和现代科学知识体系,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数以万计的创新型人才、数以百万计的专业人才和数以千万计的实用型人才。

(二)成人教育与推动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方面。司马迁曾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里所讲的“际”,就是关系。自古以来,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也称为天人之学。

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构建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内容,也是社会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点,但当前我国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人与自然常常无法和谐发展。追根寻源,除了有社会、科技、资金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外,对全体国民生态环境教育的欠缺则是主要原因,传统教育只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忽视包括环保教育、人格教育、创业教育在内的综合素质教育,出现了教育盲区,人的知识结构出现了盲点。

因此,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方法是提升全体国民综合素质,即通过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充分利用成人教育灵活性、实用性、速效性的优势与特点,调整知识结构,充实教学内容,运用扫盲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社区教育等各类教育形式,把自然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教育等内容融合于各种科学文化技能知识之内,贯彻于各类教育的全过程,在提高全体国民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切实提高综合素质,造就数以亿计的掌握自然环保与生态科学知识和能力的高素质新型公民,使全体国民自觉自律地成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体。特别是重点对广大干部、职工等公民实施专门性和谐发展教育,改变他们传统的发展观,唤起他们和环境和谐发展的意识,帮助他们树立和谐发展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确保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逐渐达成“天人调谐”的思想共识。显然,这是成人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成人教育与推动人类身心和谐发展的关系。人类身心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同时又是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产物。成人教育在推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与作用。成人教育与基础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形式相比较,其教育形式与对象具有明显的特点和鲜明的特色:教育类型向多样化、多层次、多规格发展,教育对象呈社会化、复杂化、年轻化趋势,学员来自全社会的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学员年龄大小、文化程度、宗教信仰、学习需求、生活经历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且数量巨大。而推动这个庞大群体身心和谐发展,并使之成为社会的模式,正是成人教育在当今和谐社会中的根本任务。

因此,成人教育必须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根据成人教育规律与学员的特点,引导学员“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即:一是要以人为本,促进学员与社会和谐发展。通过对学员进行民族精神教育、道德教育,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确立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摆正自己的位置,学会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使自己不断地融入集体、融入社会、融入自然。二是要提高学习能力,帮助学员掌握成人学习规律,学会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养成“勤学、乐学”的学习品格,通过认真持续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紧跟世界科学知识潮流,营造具有自身优势的知识系统,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三是要提升学员掌握自我生活的能力,指导学员依照自己的生活视野,去体验、去辨析各类文化和社会风气的好与坏、糟粕与精华,正确解决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处理个人价值体现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为自己设计一条和谐、健康、向上的生活之路,在新的生活环境中完成由成教学员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建设者的角色转变。

成人教育在和谐社会中的发展策略

成人教育的实质就是根据经济社会需要为成人学习者提供服务。因此,和谐社会背景下,成人教育应构建一种既符合经济发展需要又能促进成人发展的“以人为本、开放式、服务型”的成人教育模式。

(一)树立以人为本理念

“人本原则”是现代管理最重要的理念,是以做好人的工作、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也是成人教育管理的出发点,要通过提高成人的素质使产品质量水平、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同时,要使接受教育者自身得到发展,从而使他们进入社會或在工作岗位上能够不断增强自身的就业、创业能力,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也就是说,成人教育不仅担负着为经济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任务,而且更担负着提高成人学习者精神品位的职能,在考虑到社会需要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成人学员的需要。

nlc202309040258

因此,成人教育必须树立以成人学员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不应把学员的地位、学员的个性、学员的需求、学员的发展排斥在学校的发展之外。只有学员感到学校竭诚为他们服务,他们进入社会以后才可能真正树立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并转化为具体的行为。这样才能为和谐社会的创建奠定精神基础。

(二)构建开放式的管理体制

1.开放的办学体制。一是体现在办学主体的多样性。政府办学面向全社会,重点在于示范性学校建设;企业办学主要满足本企业新增劳动力需要和在职职工素质的提高;行业举办的学校面向全行业需要同时兼顾不能独立办学的中小企业的需要。成人教育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同企业和社会各部门的合作,通过“教育集团”的管理模式,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

2.开放的运作机制。在入学方式上,由参加者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学习科目和学习方法。破除学年制,变革统一时间入学、统一时间上学、统一时间取得文凭等“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建立具有成人教育特色的管理模式。同时,积极发展非正规的成人教育,以适应社会对成人教育多样化和终身学习需求的趋势,达到成人教育运行机制的和谐。

3.开放的课程体制。一方面,专业设置要优化,即成人教育要与时俱进,当社会分工更加细化时,实际上也是为成人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因此,要善于研究社会分工,敢于摒弃那些陈旧的专业,开发新专业,形成特色专业。另一方面,课程建设要开放,即构建课程内容科学化的成人教育课程体系。既要考虑学科专业发展的完整性、系统性,又要考虑成人学员就业的需要,在完整性的前提下,开设各种岗位所需要的临时课程。此外,教学内容要开放,由于成人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其教学内容要加强实际操作的职业训练。也就是说,根据成人学员的特点,追求好学、实用及可操作性。重点放在教会学员会学、会用各种有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培养方面。

4.开放的教学机制。在教学方式上,要突出学员主体,以学员为中心,落实学用结合。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认真探究“案例式教学”、“现场式教学”等行之有效的实践性教学方式。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行远程教学和开办网上学校,充分利用有效的现代化高科技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受教育者的不同教育需求,发展开放式教育网络,改变成人的学习形态,促使成人教育的高层次学习、主动性学习与合作性学习。在教学评价上转变过去主要依据考试成绩的片面价值观,应以学习者的需求和满意度作为评价的核心价值观。

(三)实行服务型的管理方式

服务对象上,企事业单位职员、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社会各界人士等无所不包;服务理念上,以学员为本;教学目的上,有针对性的服务体系,包括职业培训、继续教育、技能教育等;学习形态上,有完善的培训网络,使受教育者随时随地学有所教,进而满足学习者的多种需求,不断拓展成人教育的服务内容。

(四)构建学习型社会有效载体

所谓学习型社会,就是“一种人人学习、时时学习的社会”。在学习型社会里,每个公民都有自主学习的权利,通过社会提供的条件,自由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充分发挥自身的才智,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更好的财富。由于人类处于社会的主导地位,所以追求社会的和谐发展要以追求人类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最显著的特点是以知识的生产和应用为基础的,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持续地学习、持续地更新知识”已经成为人类全面发展的需要,“终身教育”已由一种教育观念开始变为一种教育生活。在拥有13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里,仅靠正规的学校教育来培养人才是无法适应社会生产与发展需要的,成人教育以其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教育层次的多样性、教育时间的长久性、教育方式的灵活性等特点,在终身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对劳动者知识与技能的不断培养,增强其自身学习能力等方面发挥着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建立学习型社会的主渠道,必将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

成人教育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是成人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新题目。本文的观点仅是一家之言。但是,对成人教育服务和谐社会的研究,是一個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对进一步完善成人教育的管理体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作者单位:淄博职业学院

编校:宋娟娟

实现安全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篇9

首先,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3页)。所谓“完整的人”,是就人的本质属性而言的。因而,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人的劳动形式的不断丰富、人的社会关系的不断完善及人的各种能力的不断提升等不同层面。

其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致力于人的“自由”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发展(同上书,第46卷第104页)。所谓人的“自由个性”是指经过全面提升的个人特有的优秀品质,是人的发展的高级形式。人类早期,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与人相互依赖性极强,人的个性无法突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由于人对物的过分依赖,人失去了独立性,人的自由个性同样难以形成。社会主义社会,先进的社会制度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人的“自由”发展成为人们为之奋斗的目标。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只有不懈努力,把人的自由发展作为奋斗目标,才能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里,真正使人的发展“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能力成为他们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使人的个性得到自觉的、自由的、自主的发展和完善。

第三,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致力于“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同上书,第23卷第649页)。在马克思看来,以往社会的根本缺陷在于,人类的整体发展是以牺牲个人的发展为代价的,并始终存在着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的冲突。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将从根本上使人类整体的发展不再以个体的牺牲为代价。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执政党必须把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奋斗目标,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并把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首先,人的发展是以人的解放为前提的,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又离不开“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和谐的状况,譬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尚不能得到充分满足,还不能完全实现每一个人都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城乡之间以及城市不同职业者之间的贫富差距还较悬殊,一些腐败现象还在滋生,等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高素质、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个人。因此,我们党把“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当作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其次,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一方面,人是社会中的人,人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他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既是人自身的发展过程,同时又是社会对人来说不断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社会是人的社会,它既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同时又是制约人自身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条件。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作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把人类历史看成是不断地“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18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包括个体人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两个方面,但不管是个体人的发展或是人类的发展,都只能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才能实现。换言之,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载体,没有一个和谐的社会,人的发展便会受到制约。

四立四破构建和谐社会发展新格局 篇10

立足观念转变,破解思想定位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要为这个目标去奋斗,以人为本是核心,科学发展是途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保障,三者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统一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和实际工作之中。要贯彻落实好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首要问题是统一思想认识,做到入脑入心。有了思想共识,才有自觉行动。一是树立人本发展理念。丹江口市浪河始终把振兴镇域经济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结合起来,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群众利益关系上,把群众长远利益、集体利益、直接利益放在首位,让群众感受到发展带给他们的实际利益和最大实惠。二是树立现代发展理念。用市场化理念抓产业发展,用现代科技提升改造传统产业,使发展不仅加快了速度,而且提高了质量。

立足奋斗目标,破解科学发展难题。发展是一个追求和谐的过程,和谐是一个促进发展的过程,科学发展本身就是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既要下决心解决以往因观念陈旧导致的发展不足问题,又要切实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重新确立我们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就浪河镇而言,一是要在发展现代农业上有新突破。进一步推进结构调整,发展壮大主导产业,突出抓好茶叶、蔬菜、柑桔、盆景花卉四大产业。二是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上有新突破。重在盘活存量,激活增量,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引进,积极引导资本、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向工业园区和重点产业聚集,逐步形成以磷化工、橡胶等为主的化工业,以铸造和零部件加工为主的机械加工业,以制锅、印刷、猪鬃为主的轻工业三大支柱产业。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力争使工业园区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亮点和重要增长极。

立足具体实际,破解影响和谐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的前提下,找准又好又快发展的着眼点,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统筹好各方面的工作,善于从众多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从众多问题中找准突出问题,从具体问题入手,从点滴事情抓起,立足具体实际,积极创造社会和谐因素。几年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浪河镇的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5亿元,建成了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在集镇先后兴建、改造了中心路、车站路、银梦路等一批基础性工程。引入市场机制加快集镇建设,高标准建设能容纳500户居住的源祥小区和阳光小区,实施了道路硬化、街道绿化、集镇美化、小区亮化四大工程,集镇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功能不断完善。

立足转变机制,破解社会管理问题。当前,乡镇正处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重大转型期,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广大基层干部承受了很大的改革压力、工作压力,改革中的不少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到位,化解矛盾、理顺情绪、调动干部积极性等方面,都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在这种情况下,基层组织、基层干部更需要组织上的关心、支持和爱护,要对他们“高看一眼,厚爱三分”。一方面,要努力解决好基层干部的切身利益,切实保护好、调动好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干工作。另一方面,要从健全基本组织网络、加强基本队伍、建设基本阵地等入手,帮助基层组织解决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工作,使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有积极性,想干事、有条件干成事,能够担负起组织和带领广大群众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

实现安全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篇11

关键词:老年教育重要性;存在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7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6-0203-2

1 发展老年教育的重要性

1.1 老年人需要老年教育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不断提高,人的寿命越来越长。一般说来,人的一生大体分成以下三个阶段:发育求学阶段、工作创业阶段、养老继续发挥作用阶段。其中第三阶段这阶段大约要20-30年,占人生的三分之一。现在的老年人已经不愁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医,那么,温饱问题解决了,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就提到了相对重要的位置。特别是老年人,他们在安度晚年的过程中衣食不愁,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尤为强烈。

1.2 时代呼唤老年教育

全面推进全民族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当代老年人的素质缺陷,主要表现在科学素养较低和思想情绪被“三感”所困扰。三感即:由于朋友越来越少产生的“孤独感”;因为无所事事而产生的“寂寞感”;由于在社会和家庭地位下降产生的“失落感”。老年教育则是提高老年人科学文化素养,为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摆脱困扰他们的不良情绪,成为主导社会公共道德楷模的最佳选择。

2 当前我市乡镇老年教育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2.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当前我市乡镇老年教育主要由镇(街道)老龄委主管,镇成校具体组织教育教学工作。每月组织1-2次的教育培训,每次50-60人,处于应付状态、走向教育的边缘化。大力发展老年教育事业,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大举措。办好乡镇老年教育,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朝阳工程。

2.2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老年教育

老年教育是社会稳定的需要。当前中国已进如人口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一方面反映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人口老龄化也给家庭结构和社会生活带来新的变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加快发展老年教育,使尽可能多的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是摆在当前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老年人群是一个特殊而且庞大的群体,是稳定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力量。搞好老年教育,则是提高老年人的整体素质则是发挥老年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重要作用的有效途径。

2.3 积极创建和谐校园环境

现在我市乡镇老年教育主要有当地成人学校承办,学校领导不注重校园环境建设。思想认识不足,一般借用1-2个普通教室,以上课形式作些思想政治报告、讲些老年保健,个别乡镇老年教育开设专业特色班,其实当老年人跨进老年教育起,将在那里度过人生四分之一乃至三分之一的旅程。他们所期望的去处,首先是一个温馨友爱的人际交往地,其次是学一学自己喜爱的专业,发挥点潜能,将余热奉献社会。因此,校园环境很重要,需要有一个不求奢华但较宽敞优雅的学习生活之地。因此要把校园建设摆上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来,从老年人的心境、心情、心态着手,努力建成一个充满人情化、人性化和人文化的校园。

2.4 学员人数少、课程单一

现在乡镇老年大学学员人数少一般50-60人,(除个别比较大的乡镇以外)。招生范围拘泥于离退休干部或老师,把广大的退休干部、职工和社会老年人拒之老年大学的门外。一方面学校的资源闲置,另一方面老年人求学的愿望得不到实现。有的老年大学课程设置老是保健、书画、思政三大样。不少老年人反映,乡镇老年大学成为思想政治课、历史课和老年保健课。能不能把当地不同文化、社会层次和年龄的老翁老媪都吸引过来,关键在于要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和凝集力。现在的老年人不满足于唱唱歌、跳跳舞、练练拳剑,新时代的老年人也想玩点深沉。他们想学剪纸、戏剧等中国传统文化;想玩玩摄影、电脑、股票等现代玩意;想学文学、诗词、历史等知识来陶冶自我:因此乡镇老年大学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及时地适应老年人的需求,开发课程,努力使老年人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知识老人、快乐老人,健康老人,有作为的老人。

2.5 老年教育要很好地为老年人服务

老年教育有显著的社会性、先进性和服务性。而其显著的特点是服务性。老年教育最根本的宗旨是为老年人服务。老年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实行人性化服务。

——课程设置要依据地方特色和老年人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上要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来确定学科专业。了解老年人的学习兴趣,满足老年人学习需求,开设老年人所喜爱的专业课程,制订符合老年人实际的教学安排,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对于适合老年人长期学习的功课,还可以办提高班、研究班。有条件的还可以文化团体,团结凝聚一些老年人。

——教学方法要符合老年人的特点。老年学员共同的特点是社会阅历丰富,自主意识强烈,理解力强,记忆力差。这就要求我们坚持采用灵活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要用“探讨式”、“启发式”、“互动式”、“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并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

——管理要体现人性化服务。老年教育的管理工作一方面要加强“班委会”的建设,调动老年学员共同参与学校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有一支高素质的老年教育工作队伍,这支队伍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有较深的文化知识功底,对老年学和老年心理学有一定的研究,对老年教育工作有较高的认识,对老年人有深厚的感情,有全心全意为老年人服务的思想。

——满足老年学员“服务社会、展示自我”的需要。乡镇老年大学是推动老年学员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助推器,这也是乡镇老年大学的办学宗旨。眼下的老年人不但有“求知求乐”的欲望,更有“服务社会、展示自我”的强烈愿望。因此,我们乡镇老年大学要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组织老年大学学员参与不同种类的社会活动,为老年人展示自我、体现自身价值搭建舞台。可组织学员送文化到基层,为群众写对联、表演文艺节目,与官兵联欢,为学生做传统报告;老年大学积极参与当地的文化体育活动和一些大型庆典活动,成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许多老年大学参与当地的政治文明建设,参与信访民调,进行普法宣传,为当地的发展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做中小学校的校外辅导员等。

上一篇:近期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下一篇:酒店优质服务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