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网络营销模式构建研究论文

2024-06-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电力网络营销模式构建研究论文(精选11篇)

电力网络营销模式构建研究论文 篇1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网络;营销模式

信息网络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捷,提高了人们生活的质量和效率,其中网络营销就是一个典型的方便人们购物的例子。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本质上大有不同,不管是管理方式、经营策略还是市场控制,网络营销都是对传统营销的一种突破和创新,同时这也给运营商带来了挑战和发展机遇,要求运营商抓住市场的发展,调整自己的网络营销模式。因此,智能电网下电力网络的营销模式研究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1网络营销的基本概念

互联网因为其传播方式快、涉及范围广而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较大的地位,网络营销正是利用了互联网的优点,通过互联网实现营销的一种营销手段。网络营销是信息时代的产物,通过网上销售商家能够更加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能够解决消费者关于电力使用方面的问题。传统的营销模式容易受到时间、空间等因素的约束,而网络营销打破这种约束,达到具有个性化、成本低且主动性高的营销策略。企业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调整、优化营销策略,在满足客户需求的条件下提高营销的质量,进而提高企业的收益。网络营销能够结合客户信息与企业资源统一管理电力资源,电力网络营销允许客户通过网络平台了解用电情况,网络可自动对客户的消费情况进行结算,并且通知用户及时缴纳电费,用户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向企业反映电力情况以及提供维修建议等。

2电力网络营销的优势和劣势

2.1优势

(1)降低电力企业成本。利用互联网传播速度快这一特点,电力企业通过网络直销能够最大效率地提升的供应商数量,这对企业的获益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之所以选择网络营销,是因为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宣传产品进而最大程度降低了广告宣传费用,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支出。网络宣传不仅可以使得直销渠道更加简单宽广,还能够加强电力企业与用户的沟通,用户通过网络宣传对电力企业的产品进行初步了解之后,通过询问网上客服可以深入了解企业产品,强大的信息交流平台和沟通能力能够大幅度减少企业的通讯成本,同时也避免了业务人员的差旅费用,从用户选择产品的心理特征出发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2)提升用户的满意度。网络营销允许电力企业与用户进行无限制沟通与交流,用户在购买产品或是使用产品上遇到问题可以及时向企业反映,从而得到有效的解决。传统的营销模式在沟通上面有一定的阻碍,用户无法向企业反映用电情况,企业无法了解用户使用情况,不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而只能电网下电力网络营销模式实现了客户与企业无阻碍交流,提高了双方沟通的效率,客服与用户一对一沟通模式促进双方的信息交流,进而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牢牢掌握市场的发展趋势,促进企业的发展。(3)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电力企业通过网络营销渠道向用户展示业务的办理流程,用户有充足的时间考虑是否进行业务的办理,同时办理业务后用户通过网上平台直接查询相关的业务使用信息,还可以查询、维修等多种业务同时进行,解决了传统电力营销服务局限的问题。此外,网上沟通渠道方便用户更详细地了解电力企业,客服详细、耐心对用户的疑问进行解答,有效提升企业的形象,赢得市场。

2.2劣势

互联网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其中充满了大量不可靠、虚假的信息。由于网络信息比较杂乱,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完全对互联网进行法制管理,许多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渠道营造虚假的信息欺骗消费者,这对消费者的隐私具有极大的威胁。此外,电力网络营销企业遭受网络病毒的恶性攻击,增加了运营的风险,消费者也因此降低了购物的积极性,这是电力网络营销缺点,也是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3电力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之间的关系

3.1传统营销是网络营销的基础

网络营销尽管利用了互联网发展快等特点在市场上占据着较大的优势,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传统营销仍然是网络营销的基础。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本着以更好满足用户需求的态度、以提高企业利益为目的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尽管网络营销的手段与传统营销大有不同,但是营销的实质并没有发生变化。此外,网络营销结合传统营销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赢得市场,促进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3.2传统营销具有不可替代性

即使现代网络技术十分发达,网络营销占据比较大的优势,但是这也掩盖不了传统营销不可替代的性质。网络营销对应的消费者主要是中青年市场,老年人的市场仍然倾向于传统营销,这是网络营销无法达到的。此外,随着不断增加的聚会活动、说走就走的旅行等活动,很多消费者比较倾向于传统营销方式,消费者在实体店购物的感觉是网络营销所不能满足的。因此,传统营销具有不可替代的性质,仍然具有很大的存在价值。

4结论

两种营销方式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只有相互结合对方的优势,取长补短,才能达到最好的营销模式,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电力网络营销模式构建研究论文 篇2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网络,营销模式

信息网络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捷, 提高了人们生活的质量和效率, 其中网络营销就是一个典型的方便人们购物的例子。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本质上大有不同, 不管是管理方式、经营策略还是市场控制, 网络营销都是对传统营销的一种突破和创新, 同时这也给运营商带来了挑战和发展机遇, 要求运营商抓住市场的发展, 调整自己的网络营销模式。因此, 智能电网下电力网络的营销模式研究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1 网络营销的基本概念

互联网因为其传播方式快、涉及范围广而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较大的地位, 网络营销正是利用了互联网的优点, 通过互联网实现营销的一种营销手段。网络营销是信息时代的产物, 通过网上销售商家能够更加了解消费者的需求, 能够解决消费者关于电力使用方面的问题。传统的营销模式容易受到时间、空间等因素的约束, 而网络营销打破这种约束, 达到具有个性化、成本低且主动性高的营销策略。企业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调整、优化营销策略, 在满足客户需求的条件下提高营销的质量, 进而提高企业的收益。网络营销能够结合客户信息与企业资源统一管理电力资源, 电力网络营销允许客户通过网络平台了解用电情况, 网络可自动对客户的消费情况进行结算, 并且通知用户及时缴纳电费, 用户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向企业反映电力情况以及提供维修建议等。

2 电力网络营销的优势和劣势

2.1 优势

(1) 降低电力企业成本。

利用互联网传播速度快这一特点, 电力企业通过网络直销能够最大效率地提升的供应商数量, 这对企业的获益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之所以选择网络营销, 是因为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宣传产品进而最大程度降低了广告宣传费用, 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支出。网络宣传不仅可以使得直销渠道更加简单宽广, 还能够加强电力企业与用户的沟通, 用户通过网络宣传对电力企业的产品进行初步了解之后, 通过询问网上客服可以深入了解企业产品, 强大的信息交流平台和沟通能力能够大幅度减少企业的通讯成本, 同时也避免了业务人员的差旅费用, 从用户选择产品的心理特征出发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2) 提升用户的满意度。

网络营销允许电力企业与用户进行无限制沟通与交流, 用户在购买产品或是使用产品上遇到问题可以及时向企业反映, 从而得到有效的解决。传统的营销模式在沟通上面有一定的阻碍, 用户无法向企业反映用电情况, 企业无法了解用户使用情况, 不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而只能电网下电力网络营销模式实现了客户与企业无阻碍交流, 提高了双方沟通的效率, 客服与用户一对一沟通模式促进双方的信息交流, 进而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 牢牢掌握市场的发展趋势, 促进企业的发展。

(3)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电力企业通过网络营销渠道向用户展示业务的办理流程, 用户有充足的时间考虑是否进行业务的办理, 同时办理业务后用户通过网上平台直接查询相关的业务使用信息, 还可以查询、维修等多种业务同时进行, 解决了传统电力营销服务局限的问题。此外, 网上沟通渠道方便用户更详细地了解电力企业, 客服详细、耐心对用户的疑问进行解答, 有效提升企业的形象, 赢得市场。

2.2 劣势

互联网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因为其中充满了大量不可靠、虚假的信息。由于网络信息比较杂乱, 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完全对互联网进行法制管理, 许多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渠道营造虚假的信息欺骗消费者, 这对消费者的隐私具有极大的威胁。此外, 电力网络营销企业遭受网络病毒的恶性攻击, 增加了运营的风险, 消费者也因此降低了购物的积极性, 这是电力网络营销缺点, 也是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3 电力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之间的关系

3.1 传统营销是网络营销的基础

网络营销尽管利用了互联网发展快等特点在市场上占据着较大的优势, 但是从根本上来说, 传统营销仍然是网络营销的基础。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本着以更好满足用户需求的态度、以提高企业利益为目的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 尽管网络营销的手段与传统营销大有不同, 但是营销的实质并没有发生变化。此外, 网络营销结合传统营销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 赢得市场, 促进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3.2 传统营销具有不可替代性

即使现代网络技术十分发达, 网络营销占据比较大的优势, 但是这也掩盖不了传统营销不可替代的性质。网络营销对应的消费者主要是中青年市场, 老年人的市场仍然倾向于传统营销, 这是网络营销无法达到的。此外, 随着不断增加的聚会活动、说走就走的旅行等活动, 很多消费者比较倾向于传统营销方式, 消费者在实体店购物的感觉是网络营销所不能满足的。因此, 传统营销具有不可替代的性质, 仍然具有很大的存在价值。

4 结论

两种营销方式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只有相互结合对方的优势, 取长补短, 才能达到最好的营销模式, 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启平, 徐丹凤, 牟雪云, 等.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电力设备监测和维护技术[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2010 (6) .

[2]王延婷, 祝瑞金, 王培红.浅析智能电网对我国电源结构优化的支撑作用[J].华东电力, 2010 (12) .

[3]李维, 吴晓飞, 李颖.智能化楼宇能效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C]//供用电, 2011 (3) .

[4]李天阳, 刘琼.供电营业厅智能运维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C]//2012年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 2013.

电力系统网络安全体系构建研究 篇3

关键词:电力系统;网络安全;体系部署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296-01

网络安全是一项系统化工程,既需要从安全技术上来加以防范,还要从人员安全管理上来提升防范意识。对于电力系统来说,因涉及到电网、电力调度等关键性基础产业的正常运行,更需要从安全体系架构上来进行科学规划,统合部署。

一、电力系统网络安全威胁

在网络的发展进程中,网络安全问题成为网络应用的首要难题。电力系统网络安全体系的构建,要从网络软硬件平台的安全运行上,防范破坏、篡改、泄露等恶意攻击行为,并从保障电力系统网络完整性和安全性、保密性上提供稳定的网络服务。当前,由于电力系统网络安全风险因素较为复杂,其安全威胁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来自病毒感染,导致对系统软件、硬件的直接威胁,如删除、格式化等非法操作,直接影响系统的使用。二是系统漏洞,特别是网络软硬件设备在进行配置时而出现不合理,导致系统安全漏洞,留下安全隐患。三是来自网络外部的恶意攻击行为,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升,对于来自网絡的外部攻击往往给企业系统带来影响,如邮件服务、非法攻击带来的系统瘫痪等。四是来自网络内部的非法请求,在系统网络内部,对于一些冒用他人合法用户的访问,试图从口令、更改信息、篡改、窃取资料等行为。五是系统存储及数据传输威胁,对于网络威胁多在受到攻击后被泄密或修改系统配置,特别是对于机密数据在传输中被拦截、读取,都给电力系统带来重要干扰。六是来自人为的误操作,特别是口令丢失,非法操作,以及安全意识不强而导致系统感染病毒,引发系统故障。

二、电力系统网络安全的需求特性

电力系统网络体系主要连接国电网络、电网企业、各地市供电公司等,在网络体系架构上,根据业务不同主要有电子邮件系统、电力调度系统、域名解析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管理系统,以及其他相关的服务。从网络安全性来看,电力系统安全需要满足四项要求:一是机密性,要从数据信息的使用上进行授权管理,而对于非授权用户、实体则进行控制,防范非法用户获取敏感信息或机密数据;二是完整性,要从数据存储、传输、使用等过程中进行完整性检验,避免数据在未经授权条件下进行修改;三是可用性,从用户提出信息服务请求到实现按需使用,都需要保障授权用户的正常访问,而对于非授权用户则拒绝所有网络服务,尤其是对于来自网络的企图破坏网络安全的攻击行为,要进行监测和严密封锁;四是可控性,对于电力信息传播重中的数据信息要具有控制能力,要保障信息在任何一个传输过程中可靠可控,如利用加密软件来实现数据的加密传输、解密使用。

三、电力系统网络安全体系构建

网络安全体系的构建需要正确分析网络的风险,而良好的安全体系结构需要从各个层面来提升网络的安全性。

(一)物理网络的安全。

物理网络的安全主要表现为网络系统物理设备、机房、通信线路的安全性。如在网络设备机房设置专用空调系统,保障系统服务器良好的散热效果;铺设专业防静电地板,避免静电对机柜的干扰;为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配置冗余UPS电源,通常42U机柜至少配置32A供电系统;对机房安装门禁及自动消防灭火系统;安装防雷击系统;对于各类网络布线进行合理安排,优化设计,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安全需求。

(二)网络平台的安全。

网络平台安全主要包括网络拓扑结构的合理规划,网络路由系统的科学设置,以及网络环境的安全。针对网络环境中的各类风险因素,如远程负荷控制系统、银电联网系统、远程抄表系统等,在数据传输上借助于Internet来实现内外数据交互,由此可能为恶意入侵带来隐患。因此可以从电力网络专线建设及虚拟网技术应用中,来实现电力网络与其他网络的安全互联;另外,在电力系统内部网络建设上,要加强对网络用户安全意识的教育。据统计,70%的网络攻击来源于内网。因此,要从内网安全上,一方面做好系统内网、外网的物理隔离或逻辑隔离,通过部署防火墙来提升电力网络安全级别,另一方面对于电力专用系统采用物理专线或VPN技术,并对网络进行加密和访问控制,避免数据泄露提升运行稳定性。

(三)应用系统的安全。

应用系统安全主要是针对电力网络上的各类应用软件的安全性设计,特别是针对网络病毒的防范,要从每一个节点进行部署杀毒软件,并结合病毒库进行定期升级;建立WSUS服务器,针对电力全网各类软件部署补丁管理系统,及时修补软件漏洞,降低风险威胁;定期开展病毒扫描,特别是对于邮件服务器、数据库、操作系统等进行安全扫描,掌握安全风险动态;定期做好数据备份、保存与访问权限控制,引入加解密技术来保障数据安全。

(四)管理上的安全。

对于网络安全重在管理,特别是在内部员工安全管理上,要做好各项网络使用监控、检测、预警工作,明确责权,健全制度,从安全管理上杜绝和防范安全威胁。如制定详细的网络使用安全制度,细化网络安全责任;做好系统网络日志审计工作,监测各类违规行为并记录;做好用户权限管理,特别是使用期限的控制;做好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开展网络安全故障及安全事件应急处理规划。

参考文献:

[1]李文远.电力通信网运行方式的优化分析[J]. 通讯世界. 2015(24).

电力网络营销模式构建研究论文 篇4

中图分类号:F7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38(2015)51-0240-02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为电力网络营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智能电网下的电力网络营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支持和推广,网络营销的整个过程都与传统营销有着很大的区别,最主要的是既能够节省很多传统营销中间环节的成本,又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如果能够尽量避免电力网络营销中的缺点,那么电力网络营销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单单是与传统营销方式相比节省出来的成本,就足以使人们支持智能电网下的电力网络营销。智能电网的出现给传统电网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压力,迫使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进行不断的改革,从而使改革之后的智能电网越来越满足人们的需求,顺应时代进步的步伐,使智能电网下的电力网络营销模式带动企业的经济发展。本文就来浅谈一下智能电网下电力网络营销模式探析。

构建营销通路新模式 篇5

随着拍卖师一次一次的叫价,竞标牌被一次次举起。当拍卖槌在敲响第29下时,宣告了V26减肥沙淇省级经销权拍卖获得成功。哈慈公司签下2.98亿元的年销售合同,收到回款三千万元。

不到半个月,V26减肥沙淇迅速铺到全国各地零售终端。上市一年后,V26减肥沙淇成为中国减肥市场第一品牌。

历史地看,我国医药保健品企业的销售方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企业派出推销员,到全国各地推销产品;第二个阶段,到重点城市重点区域建立销售办事处,以办事处为据点,向周围地区推销产品。这两种方式需要大量销售员,而且,在销售之前,光建办事处就需要一大笔费用。因此,寻找新的市场营销模式,必然发展到第三个阶段――招商阶段。

招商的优势体现在一个“借”,即借网络、借资金、借关系、借时间。应该看到,经过十余年市场经济的摸爬滚打,我国医药保健品流通领域已成长起一批能适应市场环境,善于市场运作的商业企业。“借”,就是指企业充分利用他们所拥用的优势,整合资源,为我所用。

借网络

哈慈本身已有完善的销售网络,为什么还要招商呢?前哈慈营销副总裁、现蜥蜴团队(普华机构)总裁何坊说:“我们的决策,是充分分析了自己的渠道资源后做出的,

当时,哈慈38家分公司因为要做哈慈五行针,工作负荷较大,不宜再增加工作量,所以我们决定再建一套销售渠道。通过V26这个产品,充分整合经销商掌握的资金、渠道、公共关系等资源,通过建立一种平等的契约关系,组建了一套全国性的强大的销售网络。”

商务通的招商,其目的就是借助经销商的网络,使商务通快速占领市场。和商务通同期的几种掌上电脑,其性能和科技含量并不比商务通差,但由于进入市场的步子比商务通慢,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商务通赚个盆满钵翻。一步赢,步步赢,商务通也由此赢得了后续开发资金。在这之后,商务通的再次招商,只是巩固这一网络而已。

借资金

北京妆王科技公司刚刚成立时,开发出新产品联邦再青椿面部修复系统。此时只有启动资金200万元,这点钱只能打一次“水飘”。但是,他们采取了招商的办法,利用招商获得的资金打广告。凭借广告又招到更多的经销商。一年半内,获得回款8000万元。从200万到8000万,妆王科技以小搏大,靠招商这惊险的一“跳”,完成了自己的原始积累。

还有一个例子。的陕西汉王制药厂,因为经营不善,已欠外债700多万元,全厂只有5、6名销售人员,工人已连续4个月发不出工资,工厂面临倒闭。新厂长走马上任,开发出了抗眩晕的新药――强力定眩片。如果按传统销售方式,恐怕药品尚未到消费者手中,工厂就已破产了。所以,他们选择了招商。1910月份,一次性获得了强力定眩片30万元的招商预付款,首先将工人工资发了出去,使企业得以生存。

四年来,强力定眩片按定单生产,几乎不占压企业一分钱资金,累计销售收入1亿1千万元。更重要的是,汉王药业在与经销商打交道中,虚心向他们学习市场经营之道,培育了自己的网络。现在,该厂已达到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成为当地知名企业。

构建网络环境下的新作文教学模式 篇6

姜克尚

(甘肃省西和县姜席镇初级中学)

摘 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新作文教学模式,促进中学作文教学改革,是目前中学作文教学的新探索方向。以网络环境作为学生课内外阅读的依靠,依靠网络阅读,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已是中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可行之路。

关键词:作文教学;网络阅读;网络环境;教学模式;作文训练

作为传统必修课的中学作文教学,承担着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重任。网络环境下,中学生作文教学增加了网络阅读、超文本作文等作文教学内容。学生的作文训练、老师批阅、学生互相批阅、师生对话等教学方式也明显与网络有了联系。

如何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网络环境下的新作文教学模式,促进中学作文教学改革,是目前中学作文教学的新探索方向。以网络环境作为学生课内外阅读的依靠,已是中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必要环节。

一、依靠网络阅读,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

传统阅读,刚日读史,柔日读经,更多的是一种积累。而网络阅读强调的是快捷,更多的是迅速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就阅读而言,并不会因其方式变化而发生本质的变化。因此,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并不矛盾,中学作文教学网络环境已然形成,网络与传统阅读本质上是相同的,是相辅相成的。

中学生作文教学历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大多数语文教师着眼于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重视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的作文教学模式。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延伸,网络阅读的逐渐普及,网络作文教学的概念也逐渐形成。作文教学改革的出路关键在于语文教师的观念,教师应彻底解放思想,走出传统,摆脱条框的常规,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上下工夫。鼓励学生大胆参与网络阅读,引导学生在写作时有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个性表现。

二、适应网络环境,改革中学作文教学内容

网络环境下,中学生作文课的改革应该淡化理论条框,重视写作实践。

1.网络信息丰富便捷,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网络阅读,提高学生对海量信息的判断能力与选择能力,指导学生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在实践教学中,逐渐淡化传统的理论指导,重视学生的写作实践,允许学生在写作时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合理虚构情节,充分发挥创造性想象,写出自己的作文,使之达到“我写我想”“我写我情”的作文境界。

2.增加新的网络文体教学内容,诸如帖子、博客、QQ说说、日志、微信、电子邮件、网络小说、网络诗歌、网上公告、网络论坛等互联网上出现的文体样式。

三、网络环境下,中学生作文课教学模式的改革

中学生作文课教学模式的改革,语文教师大多看重的是借鉴或模仿别人的模式,发现别人有了新的作文教学模式,而且效果不错,便积极借鉴与模仿。然而,在写作上的突破还是不大,任何模式都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

1.网络环境下,中学生作文教学最本质的改革应该是阅读方式的改革。教师应该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挖掘知识资源,结合电影、电视,指导学生写一些简单的评论、随笔。开辟板报栏目,发表对某些社会现象的看法,通过简短的口头叙述,说说心里话,提高语言描述能力。

2.通过给学生开设个人博客、日志进行写作训练,写符合学生身份的作文,作文主体的身份由学生变成社会人,敢想、敢写,则其作文就会具有主动性。

四、网络环境下,中学生作文教学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1.更新评价机制,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传统的作文评价模式是教师留评语,当学生看到评语后都是不太满意的,因为评语大多比较笼统,千篇 一律,说不到痛处,很难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而不同层次的学生也应分出不同的评价标准,目的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新课标要求:“写作评价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例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表达是否得体恰当。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以鼓励。”

2.目前中学生作文教学效果不佳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作文课一般只是用写来训练,缺乏有效的阅读积累。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中学生的作文让人感到内容空洞,没有真情实感,原因是什么呢?学生缺少对生活的体验,又缺乏广泛的阅读素材,写作时很自然就要胡乱编凑,缺少真情实感。解决这一问题的最直接途径就是让学生多阅读,多感受生活,多了解社会,增加生活感知体验,给学生以充分的写作素材。

3.虽然学生上网读书可以便利、快捷地积累很多的资源和信息。但作为基础的学习、系统的学习,还是要有效地依靠图书,扎扎实实、完完整整去反复阅读、深入思考、仔细比较,做卡片、写笔记,去大量积累知识。只有在网络阅读和传统阅读之间正确取舍,不断地探索,才能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电力网络营销模式构建研究论文 篇7

1 网络营销的概念

网络营销就是利用网络技术, 利用互联网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来实现营销的一种手段。网络营销相比于传统营销, 具有低成本、主动性的特点, 能够在同一时间为多个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并能够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网络营销相对灵活, 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销售重点等对营销策略、营销方式等进行调整, 以达到最好的营销效果。

2 智能电网下网络营销模式研究

2.1 网络营销重要性和优势。

电力营销是以电力客户为中心, 为客户提供优质、可靠的电力资源的服务, 实现智能电网的网络营销的网络营销是科技发展的必然, 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网络营销对产品的特点、产售后服务等具有较高的要求, 电力企业在转变营销模式的过程中, 必然会努力提升产品的质量, 并不断注重售后服务的质量, 经过长期的积累, 高品质以及可靠的售后服务会逐渐成为企业产品的特色, 为企业的营销创造了有利条件, 因此, 实现智能电网的网络营销有助于提升企业的产品品质, 增强企业的荣誉感, 还能够促使企业不断创先争优, 致力于新产品的研发。实现智能电网的网络营销可以在企业以及顾客之间搭建和谐有效的沟通交流平台, 促进双方的互动, 也有助于创造一个透明公平的市场, 使产品的价格更为合理, 更加贴合用户的实际需求, 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

2.2 网络营销模式下的价格制定。

智能电网相比于传统电网, 能够对电能质量信号进行实时的检测和监控, 因此能够自动控制发电的开始和结束, 在此基础上推动智能电网的网络营销模式, 就可以通过网络营销平台收到售电意向, 并且回馈分布式的电源, 再结合上网电量、时段、价格等因素将售电信息发布到网络交易平台, 用户就可以进行选择, 是否接受这个服务, 当整个交易完成之后, 智能电网技术将自动完成分布式电源的竞价上网。

2.3 网络营销模式下的信息系统。

目前, 我国的电力营销中存在很多问题, 电力资源整合度不高, 信息化程度不够, 缺乏统一的信息化标准和信息技术平台等严重制约了我国电力营销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分布式电源的三级控制系统应运而生, 其中, 三级控制包括单元级控制, 区域级控制以及市场级控制, 单元级控制能够保证电源并入智能电网后的稳定与安全运行, 区域级控制可以对整个控制系统起到很好的协调作用, 市场级控制则可以将用户负荷特性、电能零售价以及系统安全性等多种因素整合起来, 做出合理的决策, 以协调各个区域级同市场级、区域级间的管理系统。采用网络营销模式, 电力公司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得用户的用电信息, 实现电源的分布式管理, 并能够综合已有数据和多种影响因素, 对一定范围内未来的电力市场发展进行预测。

3 智能电网下电力网络营销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3.1 电力企业竞争意识薄弱。

长期以来, 电力企业都垄断着市场, 行业内部缺乏竞争, 也不关心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因此, 电力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并未建立, 这非常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 电力市场逐渐开放, 新能源的出现也给电力企业带来了不小的竞争压力。近年来, 电力市场逐渐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 其市场机制以及监管体制逐渐完善,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电力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就必须树立竞争意识, 面向市场, 面向消费者, 改变传统的营销理念, 但是目前, 大多数的电力企业依旧没有意识到电力市场发生的变化, 竞争意识依旧十分薄弱。

3.2 营销人员素质偏低。

在缺乏竞争的电力企业经营模式下, 营销基本不存在, 很少有人会将电力企业当做一个服务型的企业, 在这样的背景下, 电力企业的营销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智能电网的发展有效地带动了传统电网的发展, 新能源、新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电网的垄断地位, 但是竞争机制在电力市场中起到的作用还十分有限, 实现电力市场的自由竞争还有很长一段的路要走, 这就导致电力企业的很多营销人员缺乏紧迫感, 没有提供自我素质的觉悟, 难以定位自己在电力市场中扮演的角色。

4 智能电网下电力网络营销模式设计

4.1 完善网络基础设施, 确保网络营销的有序进行。

智能电网是在人类与自然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建立的, 而不是简单的将先进的电网技术与电力设备进行组合, 因此, 为了使智能电网更加环保经济, 保证电能的安全和稳定供应, 就必须加强各个行业之间的配合, 不断完善智能电网的基础设施建设。智能电网的建立能够使新能源更为公平地参与到电力市场的竞争中来, 也会促使电力企业转变传统的营销经营模式, 因此, 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营销模式才是最为合适的智能电网营销模式, 不断完善智能电网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保证网络营销的正常有序进行。

4.2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提升营销人员整体素质。

传统的营销模式以及网络销售模式都十分注重企业形象的塑造, 由于网络销售过程中, 消费者无法通过网络直观地了解到商品的具体形态、材质等, 这就需要营业人员耐心细致地回答客户的问题, 对商品进行介绍, 因此, 网络营销模式对销售人员的素质要求要高于传统经营模式。为了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推动智能电网下电力网络营销模式的发展, 电力企业必须要加强对营销人员的培训, 提升营销人员的素质。

4.3 系统规划, 制定符合市场的营销策略。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深入, 电力企业对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共识, 但是对网络营销策略的研究与规划却并重视。长期以来, 传统营销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 网络营销要想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与传统营销相结合, 取长补短, 因此, 电力企业在制定营销模式的时候, 需要对电力市场的走向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只有制定合理的整体规划营销方案, 完善监督管理措施, 才能够更好地促进电力网络营销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国内市场也逐渐扩大, 不断建设电力市场, 推动电力市场的发展, 引入竞争机制, 有助于提高电力企业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市场化就是完全以客户的喜好来决定销售业绩, 因此, 电力企业在制定网络营销策略时必须牢牢把握市场发展规律, 必须以让客户满意为最高宗旨, 建立一个更为完善的电力网络营销模式。

结束语

智能电网的出现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电力营销模式的转变, 在这样的背景下, 实现智能电网的网络科技的有效结合, 创造出最佳的智能电网营销模式, 有助于更好地推动电网建设以及电力市场的发展。网络营销模式充分展现了网络方便、快捷的特点, 能够便捷地为多用户提供服务, 能够更好地掌握一定范围内电力市场的发展趋势, 因此, 促进智能电网网络营销模式的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姚裙玉, 刘俊勇, 刘友波.智能营销研究概述——我国智能营销发展战略与机遇[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0 (3) :129-I33.

电力网络营销模式构建研究论文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政课 网络教学模式 构建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105-03

一、网络环境下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信息网络化的时代,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一是互联网的开放性、广泛性、共享性和交互性,能与传统教学中知识结构的系统性,教学内容的严谨性、教学模式的直面性有机统一,更有利于扩大教学内容的覆盖面,拓宽教学模式的创新平台,满足了教师的教学需求,极大地提高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二是互联网为教师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了海量信息。同时,也成为高职生网上自主学习思政课教学内容、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并主动与教师交流互动的重要手段。三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数字化的教学内容运用于思政课教学中,既实现了教学目标,也为学生搭建了选择信息的网络平台。

互联网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首先,多元化和虚拟化并存的网络信息,容易使良莠不齐的信息和价值观充斥着高职生的头脑,导致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多元性,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其次,交互性和共享性并存的网络信息对课堂宣讲、讨论、座谈、个别谈心等面对面灌输、说服、启发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最后,平等性的网络主体使教师和学生均处于“教育者”(发布信息)和“受教育者”(接受信息)的平等性主体地位,对思政课教师原有的居高临下的地位提出了挑战。

二、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教育观出现偏差。教师的教育观势必影响其教学方法。在传统教育观的影响下,一些教师只重视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学的主体性,认为高职生理论基础差,认识能力低,因此,在教学中只重视灌输理论知识,不注重引导和调动学生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的目的性和必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进而产生了厌学情绪。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玩手机、睡觉等,正是高职生普遍存在的对思政课教师“满堂灌”不满的宣泄表现。

(二)教师对高职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是有区别的。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而本科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因此,培养高职生不能像培养本科生一样要求全面高素质,而应结合高职生人文底蕴总体较低、理论基础不扎实等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他们通过网络技术轻松愉快地获取自己关注和感兴趣的热点难点问题,例如。引导他们通过网络学习和理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内容及对他们今后就业的影响,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但是,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对高职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在教学中盲目追求本科院校教学内容的逻辑性、体系性而忽视高职院校生源的多样性(既有三年制的普通高考生和学校单独自主考试录取生,还有二年制的中职生),使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难以提高。

(三)教师网络技术水平低。网络已经成为新时代信息传播的技术载体和人们的生存空间,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新阵地,教师对网络技术的使用和熟悉程度决定了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优势体现在比学生掌握更多的信息资源,易于立威和受到尊重,更有利于有序开展教学。然而,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各种公开或内部的真假信息,学生通过网络即可随时随地查到,而有的教师由于网络意识较淡薄、网络技术水平低、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观念更新不足等,往往处于技术和信息“师不如生”的尴尬境地,降低了教学的灵活性、趣味性和吸引力。

(四)教学模式不合时宜。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基本上是大班授课,虽然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采用PPT技术制作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教学内容仍局限于教材,教学仍停留在“教材、课堂、教师”这一传统模式中,缺乏图文、声像、动画等立体、互动式的网络教学手段,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导致“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睡”的尴尬局面。

(五)学生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在社会转型时期,高职生跟本科生关注的问题截然不同。本科生关注的是怎样为自己定位,成为强者,体现自己的价值;而绝大多数高职生入学时就定位自己做一名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即一毕业就打工。因此,他们对就业去向尤为关注,并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专业课学习和外语及各种职业资格“考证”的学习复习之中,他们一般都不太重视思政课学习,不少学生是为学分而学。笔者在广西几所高职院校学生中做了高职院校学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习情况调查,结果很不理想,对这门课非常感兴趣的学生只有6%,感兴趣的18%,一般兴趣的45%,毫无兴趣的31%。可见,高职生对思政课不感兴趣的占被调查人数近三分之一。

三、高职院校思政课网络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

针对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构建思政课网络教学模式,以有效开展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体说来,可通过网络教学思路的构建、网络教学系统的创建、网络教学设计的创新等路径来加以构建。

(一)网络教学思路的构建。具体如下:

1.以学生为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将教师主导的单一式教学法向多元化互动式转变,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引导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创新网络教学设计。在网络环境下,教师的教学设计应以教学目标为总思路,并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精神,将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设计为主题网站的内容,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实现自我教育,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3.以思政课作为主阵地,准确定位教学网站。一是导向鲜明,定位准确。以思政课作为主阵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是设计合理,链接顺畅。教学网站的页面和内容结构设计要合理,防止页面和文字过于单调呆板;注重图文并茂又要确保链接顺畅。三是量化考核,适时监督。将“教师评学”、“学生评教”和“课程考核”等量化指标设置于教学网站上,供师生在线评教评学和答题,以监控教学和学习情况。

(二)网络教学系统的创建。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建设是高职院校思政课网络教学系统的两个组成部分。软件环境应包括网上教学资源管理、教学系统维护和教学管理等三大模块:

1.教学资源管理模块。包括基本资源(教学大纲、教案、参考资料等)和拓展资源(试题库、案例库、考试系统等)两个模块,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优秀案例列入资源库中。

2.教学系统维护模块。包括用户、性能、配置、安全等管理,主要负责整个网络教学系统的维护工作。这项工作很重要,必须由专业人员维护,确保网络教学的正常有序开展。

3.教学管理模块。主要包括班级及学生管理、在线讨论和交流(QQ)、教学测评等栏目,这是系统的核心模块。

(三)网络教学模式的创新设计。具体如下:

1.课堂教学以“双主体、立体化、互动式、研究性”为创新设计模式。“双主体、立体化、互动式、研究性”是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课近年来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作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应该结合高职生的特点,借鉴这一模式进行课堂教学的创新设计。“双主体”即教师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和网络学习的主体,进而科学精讲和精心策划易于高职生通俗易懂的思政课内容,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立体化”即教师从高职生实际出发,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紧扣教学内容,形成以PPT技术制作的电子教案为基础、传统精讲和现代化的网络课件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同时,还要结合高职生专业实习时间分散,难以统一授课等特点,将教学目标开发成网络开放共享资源,实现师生即时交流和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互动式”即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与课程内容相关或自己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前出题,堂上讨论”、“课中提问,学生互辩”、“学生提问,老师回答”等多种互动形式解决他们的困惑问题;同时,还可通过网络答疑将课内讨论延伸到课外,达到师生和生生互动的效果。“研究性”即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学习和研究思政课的成果写成调查报告、心得体会,或制作PPT、电子小板报,将这些学习成果放到教学网站中,供学生学习和交流,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课外教学以“主题互动、主体互动、载体互动、平台互动”为创新手段。“主题互动”,即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主题与学院党团教育主题进行互动,让学生明白思政课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与现实紧密联系的。比如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一党建主题融入到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中;把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反腐倡廉等社会热点问题融进思政课的课堂和网络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体互动”,即为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拓展教师视野,从事思政课教学的教师主体与从事党团工作的主体,利用课余时间举办专题讲座,从而实现主体角色互动。“载体互动”,即将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的载体与学生社团活动的载体进行互动,如通过党的十八大知识竞赛、节庆文艺表演等载体,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和“中国梦”等思政课教学内容融入学生社团活动中,使学生在身心愉悦中得到理论的升华。“平台互动”,即通过开设网上党课和网上党建论坛,让更多的教师、学生参与讨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问题,实现思政教育的平台与党建工作平台、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平台互动。

3.网络教学运行程序设计。包括:第一,课前注册认证。课前注册认证是网络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只有课前实名注册认证,才能防止各种不良信息进入教学网站,保障师生在线交流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第二,发布教学信息,组织在线讨论。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将教学相关信息发布到“在线课堂”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还应该围绕教学案例和思考题,组织学生进行在线分组讨论。在分组讨论时,学生可以通过教学网站中的演示系统将小组讨论结果和案例分析报告进行比较,以此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拓宽知识面。讨论结束后,由组长将案例分析报告通过网络提交给任课教师。第三,在线评定成绩,及时反馈信息。教师将学生网上讨论、网上作业、社会实践、期末考试及课堂纪律表现等信息,按不同比例分别给予一定的成绩,并录入成绩系统中,当总评成绩在系统中自动生成并经教学主管领导审核后,应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学生,此时,学生可通过网络查阅成绩,如有疑问还可通过网络与教师沟通交流,真正实现网络主体的平等性和交互性。

总之,高职院校思政课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上述教学模式创新,必将丰富教学内容、扩大教学信息、活化教学形式,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同时,也将激发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勤于探索、敢于质疑、不懈追求的热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江玲,张小华,朱晓燕,何辉.高职思政课网络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0(10)

[2]刘建国,等. 论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基金项目】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Z330)

【作者简介】李秀芳(1963- ),女,广西凭祥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电力网络营销模式构建研究论文 篇9

构建与实践

摘 要: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施离不开功能全面、使用方便的网络课程平台。我们构建基于对分易平台的《生物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到《生物化学》的教学中。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对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接受程度高,认为对分易平台能提高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互联网 对分易 翻转课堂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是医学基础必修课,其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并且各高校在教学改革中减少课堂教学的学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已成为普遍采用的一种模式。所以,如何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是目前《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主要研究方向。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相对于传统课堂来讲的,它实际上是对传统课堂教育理念的翻转。其最明显的特点是课堂教学时空和教学形式的“颠倒”,将课堂学习内容和课后学习的内容相互颠倒,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1]。为了有效地提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让学生在互联网开放的平台上自主地参加到学习中来,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本位性。所以,开发建设功能全面、使用方便的网络课程平台成为目前翻转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对分易是由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及其团队推出的互联网教学平台。具有收发作业、批改作业、分享作业,随机分组、论坛讨沦、随堂测验、教学调查、发送通知、考勤等功能,且平台界面不花哨、不炫技,简清明快、实用好用,日益成为真正为教师服务的教学管理工具[2]。我们2017年开始在本科《生物化学》翻转课堂教学中使用对分易平台,现将实践过程中的体会介绍如下。

一、对分易平台课程的创建

对分易可以在手机端及电脑端进行操作,学生使用主要在手机端进行,课程资源的维护及管理需要在电脑端上进行。

1.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 将课件、多媒体动画、教学进度表及微课视频等教学资源上传至对分易平台的“课程资源”模块(图1),供学生在线浏览或下载。

2.基于对分易的翻转课堂教学平台构建

利用对分易平台所具有的各功能模块以及我们在平台上已上传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我们构建了基于对分易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图2)。

(1)课前 教师在对分易平台上及时更新教学资源,并根据教学进度提前发布下一次课教学任务和思考题,学生接受任务,并利用对分易平台上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如有问题,可通过对分易的“微信消息”功能向教师发消息提问,教师及时回答学习的问题并给予指导。教师通过查看学生的问题记录,可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常见问题和学生的知识

背景。

(2)课中 教师在课堂上对教学内容进行讲授,根据已经掌握的学生课前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设计和修改课堂教学活动,以便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教师还可以利用对分易的课堂提问模块对学生进行提问,了解学习情况,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

(3)课后 利用对分易的“在线练习”及“讨论区”模块,发布与本次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及讨论题目,学生在完成作业及回复讨论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一步进行内化、吸收。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深入理解与掌握,更重要的是为下一次课堂学习营造出学习者的主动学习和讨论课堂的氛围,从而充分调动每一位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4)评价 通过“成绩册”模块记录学生各环节教学活动的成绩,得出形成性考核的结果。学生可以通过“教学评价”模块,匿名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提出意见及建议,便于我们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实践应用

在我校2017级各专业同学 《生物化学》教学中,我们应用对分易平台进行了翻转课堂的教学。课前利用平台发布教学任务,学习接受任务并进行自主学习;课中教师讲授并和学习进行课堂讨论;课后通过作业、问题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复习所学内容,使知识得以内化、吸收。教学完成后,通过网络平台发布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平台的满意度。随机抽取170名同学参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5%的同学认为翻转课堂的模式对学习有帮助,81%的同学认为对分易平台能提高学习的兴趣,71%的同学认为对分易平台比其他网络课程平台好用。

三、体会

翻转课堂教学平台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得以顺利实施和有效推进的基础保障。王馨晨等通过对现有翻转课堂教学平台对比分析,认为基于微信的翻转课堂教学平台是对移动社交网络教学应用的有效验证和融合创新,对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3]。

对分易作为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移动教学平台,其功能全面、操作简便,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及学生所接受。多位老师在基础英语、基础医学概论等课程的教学中采用对分易平台,均取得良好的效果[4-5]。网络科技在不断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教学和科技紧密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更高效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伟杰.翻转课堂:“转变与挑战”.教学与管理,2013,(10):75-76

[2]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5-10

[3]王馨晨,党建宁.基于微信的翻转课堂教学平台设计与创新策略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76-184

[4]李彩霞.“对分课堂”模式下基础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探索.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7,2:141-145

电力系统广域信息网络研究论文 篇10

关键词:广域保护系统;信息;结构;OPNET

电力系统已经成为关系国民生计的重要产业,人们的生产生活早已离不开电力的支持,因此电力系统的维护工作是十分重要的[1]。

1传统电力保护系统与广域电力维护系统的比较

目前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还是普遍采用的传统继电保护系统,该系统受到非常明显的地域性限制,也就是说每一个保护装置只能对当地的电力信息进行收集和利用,各个电力保护装置之间难以实现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需要耗费更大的人力物力才能实现,因此这种传统的电力保护系统的作用和功能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电力发展的需求了。当然,传统电力保护系统也有其存在的优势之处,它可以实时采集到电流信息,对电流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这一点可以有效提高电力保护系统的速动行和选择性,但是也仅仅局限于此,由于地域性限制的影响,它只能对其所在区域内的故障进行检测和反映,对于临近地区所出现的故障和问题,这种保护系统没有办法对其进行检测和排除,更无法为其提供实时的保护。广域电力保护系统是针对传统继电保护系统的弊端进行研发出来的新型电力保护系统,广域电力保护系统可以依托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高速宽带网络来实现不同区域间信息的交流和共享,打破了传统的地域限制。广域电力维护系统系统依靠其独特的内部结构和现代通信技术,将所采集到的电力信息进行实时的交换和共享,从而对每个区域的电力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对潜在的问题和危险进行预测和修复,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之中广域电力保护系统还具有一定的困难之处,尤其是在最重要的信息传输方面,信息传输的速度和距离方面对整个系统的运营有较大的限制,传输时间较长,难以满足电力维护的时效性。所以现阶段广域电力维护系统大多用于电力维护的后备工作之中,这些工作对时效性的要求不高,广域电力维护系统可以满足其需求。

2广域信息保护系统的通信网结构的讨论分析

广域电力维护系统的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主要是集中式、分布式以及网络式。

2.1集中式层次结构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在广域电力维护系统的集中式表现结构中,最重要的信息处理场所是中央处理单元,它可以对整个系统中的各种信息进行集中收集,并将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从而进行正确的决策部署[2]。整个广域电力保护系统中有很多的终端设备,这些终端设备可以对区域内的信息进行协调和保护,并上传给中央信息处理单元,执行中央信息处理单元的指令和要求,整个广域电力保护系统由中央信息处理单元和每个终端设备之间的配合来完成工作。由于中央信息处理单元要对整个系统之中的各项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并由算法来做出相应的决策,因此整个系统对中央信息处理单元的要求很高,一旦中央信息处理单元出现故障和问题,整个系统的信息处理和决策都会出现故障造成系统瘫痪。

2.2分布式层次结构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分布式变现结构和集中式变现结构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分布式表现结构没有中央信息处理单元,它每一个环节之间可以实时信息沟通,每一个终端设备之间都可以信息共享,突破了地域的限制,一旦有任何环节和任何区域出现故障和问题,其终端设备就可以在第一时间跳闸,节省了故障的时间,提高了可靠性。

2.3网络式层次结构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网络式结构是由很多终端设备组合而成,没有中央信息处理单元。随着我国高速宽带网络的不断发展以及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投入使用,网络式结构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将复杂的电力系统信息进行简单化处理,对所有信息快速,准确作出反应。在广域电力保护系统的三个层次结构之中,网络式结构相较于其他两种结构有明显的优势。

2.4OPMNET仿真模型的建立

为了对广域电力保护系统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通过OPMNET对其建立仿真模型,使之得到更直观,更清晰的反映。

31OPMNET仿真软件简介

OPMNET是一种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电力系统建模中的软件,该软件可以对任何系统中的结构和条件进行仿真模拟,将系统以模型的方式直观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使人们对系统的人是更加深刻,更加清晰,帮助人们对系统的问题和漏洞进行发展和及时修补。

3.1仿真模型的建立

广域电力保护系统可以通过OPMNET进行建模,建模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广域电力维护系统的要求进行,每一个步骤和环节都要和系统保持一致[3],在中央信息处理单元和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和算法应用是最关键的部分,这部分关系到整个建模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反应,在建模完成后还要反复检验,确保建模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保证整个模型正常运行。

3.2仿真结构分析

通过对电力保护系统进行建模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以太网在电力维护系统中对时效性和反应速度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以太网的控制和调整可以实现系统反应速度和时间的快慢。另外就是通过建模可以证明,在广域电力维护系统中,网络式结构反映所需要的时间明显快于其他两个结构形式,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和故障问题,网络式结构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反应和决策,避免故障扩大化,减少损失。

4结语

电力网络营销模式构建研究论文 篇11

关键词:泛在学习; 知识管理; 社会性软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6-0019-04

一、研究背景

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相关的电子产品日益普及,尤其是“90”后的大学生都能熟练的掌握和运用各种电子产品,日常的生活和学习都与网络密切相关。对于这样的趋势,高校的教师不能固守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和传统的教育理念,应探索网络与教学相结合的新模式,充分了解当前广泛应用的网络教学工具。正是由于这种需求背景的出现,各高校的数字校园逐渐出现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应用,包括:网络教学平台、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库、教学论坛等,逐步为广大教师所熟知和使用[1]。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泛在学习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高等教育的学习方式。技术变革大学生学习方式,从移动学习到泛在学习再到泛在学习的转变。

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具有信息素养高、使用网络频繁、高度依赖网络、利用网络效率高等显著特点,计算机和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已不再是一种技术工具,而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基于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生活方式。他们热衷于记录博客、参与维基,传照片、视频,相互探讨,彼此评论,被称之为“I一代”,在“国际互联网(Interaction)环境下长大的一代”,倾向于以“我”为中心的,总是愿意“互动”(Interaction)而非被动[2]。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计算机和互联网正在成为大学生群体不可少的学习、生活和娱乐工具。 随着Web2.0 时代的到来,以用户为核心的社会性软件层出不穷, 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在信息时代,在信息的海洋里如何不迷失自己,如何加强信息的处理?如何在泛在学习环境下有效地获取、存储信息,实现知识管理与共享、创新?因此,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如何构建大学生知识管理网络化模式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泛在学习与知识管理

1.泛在学习与知识管理的内涵

泛在学习是指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都可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学习信息和学习支持[3]。Yang.H.J Stephen研究认为泛在学习环境是指一个由物理空间、智能空间、信息空间等空间上多维度构成的学习环境。它是一个由学习者、学习内容和学习服务等构建的一个随时随地的学习环境[4]。余胜泉研究认为泛在学习具有情境性、社会性、非正式性、适应性等特征[5]。

知识管理的定义为在组织中建构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组织的资讯与知识,通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的过程,不断地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永不间断的累积个人与组织的知识成为组织智慧的循环。即知识管理的对象是知识以及知识的获取、存储、共享、应用和创新的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的产生速度和更新速度令人应接不暇。发端于企业领域的知识管理迎合了时代的需求,成为充分提升个人和组织的内在竞争力,快速地提升个人和组织绩效的重要手段。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成员间的知识交流;建立适合知识传递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6]。在教育领域,知识管理理念也日益受到重视,通过个人运用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学习者将不断学习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库体系,把知识当作学习的资产来管理。

从所依据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层面看,泛在学习这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模式深刻地渗透了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在保留传统教学方式特点的同时,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重视协作学习与分组教学,注重师生交流互动,利用各种电子教学工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强调在教学中应用网络课件、网上论坛、电子档案袋、同伴互评和在线测验等,被认为是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这些都体现出了信息时代高校教学变革的新发展与新潮流。

2.泛在学习环境下知识管理图

在信息化越来越普及的时代,伴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群体获取知识的渠道变得异常丰富,可获取的内容也呈几何级数量渐增。但同时也出现很多新的问题,比如:海量的信息、不适合的信息和无关联的信息往往耗费掉学习者大量的精力,以及信息的分布过于分散,缺乏恰当的组织工具等,加重了大学生群体对知识的习得、保存、创新的困难。因此,在当前的环境下大学生是否能充分利用可行的工具有效地进行个体的知识管理变得越发重要。

国内关于知识管理模式相关文献研究主要有:王硕研究认为泛在学习环境中知识的共享模式主要是在组织机构层次、机构与个人层次、学习者层次等三个层次上进行的,并从技术与教育的角度提出了如何实现泛在学习环境下知识共享的最优化[7]。李映兵研究设计了基于知识网格的知识管理模式[8]。郭亚军从学校教学出发,构建了面向教学创新的高校知识管理模式[9]。不同的研究都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知识管理,而本研究中认为大学生知识管理是指借助可利用的信息技术手段与其所处的网络化环境,进行有效地知识的习得、保存、交流共享、利用和创新的不断循环过程。管理知识,即学习知识、保存知识、共享知识、创造知识。如图1所示。

三、泛在学习环境下基于社会性软件大学生知识管理网络化模式构建

1. 理论基础

网络环境下,新知识源源不断地产生,大学生群体面临着新的信息化学习环境的挑战,学会网络化的知识管理尤为重要。连通主义是一个描述在网络时代学习是怎样发生的理论,是探索混沌理论、网络理论、复杂性理论和自组织理论的原理整合。连通主义认为,学习有以下特征:混沌的、持续的(强调按需学习和按需获得知识)、共同创造的(每个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复杂性(多方面、综合的)、专门化、持续性等。学习是一个建立网络的过程。结点是我们能用来形成一个网络的外部实体。结点可能是人、组织、图书馆、网站、书、杂志、数据库或任何其他信息源[10]。

连通主义的原则:①学习和知识需要多种看法来呈现整体,并允许选择最佳方法。学习是一个连通专门化结点或信息来源的网络形成过程。②知识驻留于网络。(分布式认知)知识可以驻留于非人类的器具,并且技术能够促进学习。③探寻知识的能力比目前知道什么更重要。知识的习得和管理是恒定的、持续的过程。④在领域、想法和概念之间看到连通、识别模式和生成意义的能力,是当今个体的核心技能。保持知识的时代性是所有连通主义学习活动的目的。决策过程就是学习[10]。

2.网络时代知识管理的工具——社会性软件

庄秀丽认为社会性软件概念的界定包括以下三点:(1)个人软件,个人参与互联网的工具;(2)构建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包括弱链接(Week-Ties)和强链接(Strong-Ties),不同的链接在不同的时候体现不同的社会价值;(3)个人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社会性软件是近年逐渐兴起的网络软件和工具,日益广泛的被广大大学生群体接受和应用,这给他们对知识的管理提供了很好的信息化环境及前所未有的便利工具条件,使得利用网络化环境对知识管理有了现实的物质基础,成为可能。社会性软件能够促进个体建立社会关系网,促进个体知识与群体知识的协同发展,以及促进集体协作行为和关系的形成。社会性软件提供大学生学习的可行工具及交流平台,使得大学生在知识的采集和知识的获取变得更加便利,是知识习得和知识间转化的有效工具。大学生可以利用社会性软件实现对个人知识的管理、思想的表达、意义的构建,同时也可以利用社会性软件实现对群体间知识的交互、群体间知识的共享和探究。在整个知识的管理过程中,学生不但是知识的接受者,同时也是知识的创新者和建构者。社会性软件的特性决定了它对知识的共享和知识的交互的重视,大学生群体本身对信息网络技术的良好掌握也使得其利用社会性软件工具来构建个人的知识网络成为可能。

3.基于社会性软件构建大学生知识管理模型

以数字时代的学习理论——连通主义理论、 社会性软件理论为基本理论,并根据社会性软件的功能结合其知识管理中的作用,构建适合大学生进行网络化知识管理模型,让学习者在日常网络使用过程中,有意识地获取知识、内化知识、协作交流、共享资源。在数字时代,大学生群体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化信息服务机构帮助个人有效管理飞速增长的知识,从海量的信息中提取重要的信息整合到个人知识库的框架内,为零散的、随机的信息转换为系统可以利用的和可扩展的个人知识提供了一种策略[11]。大学生知识管理可以理解为在个人需要的基础上,利用具有搜索、存储和交流的社会性软件工具,对于获取知识、组织知识、交流共享知识和创新知识活动进行管理,从而不断的整合和补充个人知识库资源,逐步建立与完善个人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传递到价值的过程,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web 2.0网络环境以及与其对应的具有“零成本”、“零技术”等特点的典型社会性软件如:博客、RSS、维基等,这些丰富的社会性软件为学生的个人知识管理提供便捷、高效的环境和成熟的技术条件,同时也为大学生群体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化信息服务机构,帮助自身有效管理飞速增长的信息和零散随机的信息转换成可系统利用的和可扩展的知识提供了诸多切实可行的工具。这些切实可行的社会性软件应用过程可以理解为在个人需要的基础上有目的和有意识地进行学习知识、保存知识、共享知识、创造知识的知识管理的过程[12]。本研究构建了泛在学习环境下大学生知识管理网络化模式图,如图2所示。

泛在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知识管理网络化模式中主要包括学习知识、保存知识、共享知识、创造知识等四个环节。其中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的借助web2.0工具进行学习,如微信公众平台、网络学习平台、MOOC、搜索引擎等。学习者通过泛在学习平台,学习者通过个性化学习平台将学习管理等知识存储起来,再通过电子存档、云存储等将知识保存起来,无缝实现泛在学习环境下的知识管理。虽然知识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是泛在学习环境下的知识管理模式主要经过学习知识、保存知识、共享知识、创造知识等四个过程,而且都是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完成整个知识管理的过程。学习者在共享知识的过程中主要借助微博、博客、论坛等web2.0工具来实现知识的共享,而且学习者可以按照自身所需,随时获取各种学习资源,从而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借助各种web2.0工具来完成共享知识。在知识创造阶段,学习者主要借助在线协作、思维导图等可视化工具和软件来实现知识的创造。

四、泛在学习环境下基于社会性软件大学生知识管理组织与实施策略

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基于社会性软件的大学生知识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要使学生在泛在学习环境下达到有效的知识管理,必须做到知识管理的有效组织与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素养能力

大学生对自己知识管理过程中,应该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能力,提高知识管理的能力和素养,熟悉知识管理的步骤和过程,明确自己知识管理的目标。

2. 做知识管理的规划者

大学生在自己平时的学习中,需要对自己的知识管理有个很好地规划与协调,达到自己预期的知识管理的目标,自己不断地在知识管理的过程进行修正和及时反馈。

3.恰当的知识管理软件与系统

知识管理的实施需要借助一定的知识管理软件和系统,本研究主要是基于社会性软件来促进学生的知识管理。社会性软件可以方便的实现知识的分类、整理、搜集、存储、查找、交流和共享等功能。基于社会性软件的大学生知识管理网络化模式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这些社会性软件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反思性知识上传到自己的社会性软件,也可以与其他人共享和分享、讨论观点和交流心得,以及共享过程中的经验和知识,从而达到知识的积累、交流和共享。

4.知识管理的评价

即修正和更新知识库,并对知识管理的过程进行反馈。知识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需要对其不断地修正和更新,以确保共享的知识是有价值的,可靠的,有价值的,也能使自己的知识不断地更新。知识管理的评价和修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有效地做好知识管理的评价,对知识管理是非常有作用和有价值的。

五、结语

研究认为,知识管理既是个性化行为,也是社会性活动。泛在学习下大学生知识管理网络化模式是大学生群体培养自身知识应用与创新能力的一种尝试,有助于形成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求的关键素质。泛在学习下大学生知识管理网络化是一个循环持续的过程,大学生群体在熟练的掌握各种高效便捷的知识管理工具后更应该做的是要持续不断的利用这些工具对个人的知识库进行维护管理,比如:对已有的知识资源进行选择、删除老旧资源、修改和更新为最新的知识资源,同时不断地获取最新的最有用的学习资源和知识类别。除了对知识库资源的维护管理外,积极地与其他师生进行交流,实现知识的共享、知识的创新,逐步完善个人知识库。在泛在学习的环境下不断地对知识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并在此过程中很好地完善个人的知识结构,增强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应注意的是虽然大学生信息素养总体较高,能够快速的掌握各类社会性软件,但也存在利用社会性软件进行学习时自控和自律能力较弱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威廉.霍顿(Willian Horton)数字化学习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31.

[2]赵国栋.大学数字化校园与数字化学习纪实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04.

[3]Chen Yuh shyan,Kao Tai Chien,Shen Jang Ping,et al. A mobile scaffolding-aid-based bird-watching learning system[C]. Proceedings of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Wireless and Mobile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Vaxjo: Vaxjo University,2002: 15 -22.

[4]Stephen J.H.Yang.Context Aware Ubiquitous Learning Environments for Peer-to-Peer Collaborative Learning[J].Educational Teachnology and Scoiety,1999,(1):188-201.

[5]余胜泉,陈敏. 泛在学习资源建设的特征与趋势——以学习元资源模型为例[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06):14-22.

[6]杨开峰.知识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8.

[7]王硕,徐恺英,崔颖.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知识共享模式探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13,(09):19-22.

[8]郭亚军. 面向教学创新的高校知识管理模式研究[J]. 现代情报,2011,(04):11-14+19.

[9]李映兵. 基于知识网格的知识管理模式设计[J]. 现代情报,2007,(02):61-62+66.

[10]祝智庭,顾小清.网络时代的知识和学习——走向连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1]王陆.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01.

[12]王雪峰,王月婷. 基于混搭社会性软件的网络学习者个人知识管理模型[J].中小学电教,2011,(3):8-12.

上一篇:高一政治教学反思日志下一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