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式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探讨情景式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儿科实习护士50例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该组护理人员均为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入科实习的人员,比较护生观教学前后理论成绩、实操成绩的变化、对患儿家属健康教育效果、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综合能力评比。结果采用情境教学法后,学生的理论知识考核结果与实操成绩考核结果对干预前效果更佳(P<0.05)。干预后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总肯定例数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护生健康教育过程中健康教育时机、健康教育内容、健康教育形式均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护生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分值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就儿科实习护士而言,为之采取情景式教学方式,可提高护生理论及实际操作成绩,教育效果更为理想,提高护士实习期间综合能力,值得临床参考借鉴。

【关键词】情景式教学法;儿科;护理教学;理论成绩;实操成绩;综合能力;教育

儿科护理学属于专业性极强,工作难度较大,且存在较高护理风险的学科。对实习护理人员的要求较高,需稳固的理论知识与较强的实践能力,并且沟通与职业素养均需体现较高的水平,才可胜任该科护理工作[1-2]。基于目前临床儿科实习护理人员的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护生对患儿的病理特征、诊断及护理措施认知不全,导致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无法更好的胜任[3]。对于理论知识的运用较为生疏,为提高儿科实习护生的临床实习效果,将开展情景教学方式。通过设置生动的教学环境,并模拟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加巩固理论知识,形象生动的展示出实践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了解教学内容,并跟随教学提高自我学习能力,为之后实习生涯带来帮助[4-5]。对此,本研究将基于情景教学模式下儿科护生的教学效果展开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入儿科实习的护士50例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其中男性实习生9名,女性实习生41名;年龄20~25岁,平均年龄为(22.85±0.96)岁。所有实习护士均予以研究方案的知情同意书签署。

1.2方法

遴选经验丰富主管护师,成立带教教师小组,依据学习内容及进度,结合儿科常见护理内容予以适宜情景模拟病例选取,包括有体格测量、婴儿沐浴与抚触、温箱操作、光照疗法、臀红护理、头皮静脉输液、留置针单手送管法、高热惊厥等急危症的急救、儿科约束法以及新生儿与婴幼儿心肺复苏等,并针对病例提出相关问题,比如疾病名称、诊断依据以及护理评估等,引导护生围绕护理问题、护理措施的制定及健康教育内容等进行相关文献查阅,依据于自身对病例的理解及真实护理环境,并在小组合作的方式下集思广益,共同合作,予以情景设定及剧本安排,在带教教师审核后,开展组内情景表演。以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这一病例为例,扮演患儿的护生应有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呼吸困难以及双下肢水肿等表现,扮演患儿家长的角色可有哭泣或恐惧表现,并由1名护生扮演医生实施抢救,由2名护生负责扮演护士,给予患儿口鼻分泌物的清除、静脉通路的开通及氧气吸入等,全力配合医生抢救,同时对患儿家属进行安抚及健康教育。在模拟表演过程中,其他护生为观众,指出优点及失误,提出自己的问题,分享收集的资料,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就剧本编写、相关物品的准备以及操作演示环节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适当给予扩展和补充,引导学生对患者最需要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并对总体的护理方案进行讨论,分析对于护理方案的因素,客观对讨论结果予以评价,以加及家属展开护理干预,体现本次教学的成绩,突出护生的综合能力,并激发护生创造性思维,提高教学质量。该组护生在儿科均进行为期1个月的实习,随后进行相应考核。

1.3观察指标

(1)理论及实操成绩:以主任护师及副主任护师对相应的理论考试题目予以拟定,并在儿科主管护师的监督下,记录理论考核成绩和实操考核成绩。理论考核总分设定为100分,客观题60分,主观题40分,前者为考核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后者则为针对考核题目做出处理的思路表述。实践操作考核方面,分为准备(20分)、操作步骤(50分)及回答问题(30分)三方面,依次考核了护生对于患儿病情及一般情况的了解以及是否据此进行了合理物品准备、对于操作流程的掌握程度、是否进行了正确且具针对性的健康指导且对于操作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等。(2)家属健康教育效果:情境教学结束后,采用我科制定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问卷嘱患儿家长进行填写,包含对护生本次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分为三个指标:肯定、基本肯定、不肯定。(3)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由我科护士长依据自制问卷对护生实施健康教育时的时机、内容、形式进行评分,每项最高分值为100分。(4)综合能力:采用杨芳宇[6]所编制的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量表对护生沟通能力进行评测,理论分值28~112分,分值越高提示,沟通能力越理想;经由余亮[7]等编制的协作能力量表对协作能力进行评测,以百分计,分值越高提示协作能力越佳;对于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则采用彭美慈[8]等编译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进行,最高分为420分,分值越高提示护生评判性思维特质越强。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理论、实操成绩比较

采用情境教学法后,学生的理论知识考核结果与实操成绩考核结果对干预前效果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家属健康教育效果

干预后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总肯定例数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护生健康教育能力

干预后,护生健康教育过程中健康教育时机、健康教育内容、健康教育形式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综合能力

干预后,护生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分值均高于干预前(P<0.05)。见表4。

3讨论

基于儿科护理学理论较为复杂并且概念较为抽象,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护生很难对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融合,导致形成实习中护理工作与实际情况脱节,拉低护生的实习效果[5-6]。情境式教学的创设,有利于儿科护生对疾病特殊性的有效掌握,对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有所了解,使护士实习过程中护理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均得以提升,在往后的实习中,面对各色各样的疾病类型或患者差异,均可将理论与实践充分融合,提高实践意义[9-10]。

针对情境式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在诸多研究中均有涉及,并论证了其有效性和实用性。在杨淑玲[11]的研究中,即提出以虚拟情境及PBL联合教学法对儿科30名观察组实习护士实施带教,并与采用常规方法带教的对照组展开分析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生的理论成绩、社会体验及心理体验分值相较对照组均居于较高水平,且其学习积极性、负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取得患者信任度的能力及沟通能力评测分值相较对照组亦更高,提示,经由虚拟情境与PBL的联合带教,儿科实习护士综合能力可获以更大幅度的提升,应用效果显著。在孙雪莲[12]等的研究中,则将视频案例与情景模拟教学法相结合于急诊实习护生中应用,并与传统教学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采用视频案例与情景模拟教学法可使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护理核心能力获得显著提升,其应用效果远优于传统教学。在王秦豫[13]等的研究中,将临床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于临床实习护生中应用,相较于常规教学法,前者护生针刺发生人数、次数及上报率显著低于后者,针刺认知水平高于后者,在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中认为,护生发生针刺伤与实习时间、是否接受了情景模拟及角色扮演教学、针刺认知得分具显著相关性,因此得出结论,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带教模式的实施可使护生对于针刺伤的相关知识有更为深刻和全面的掌握,进而降低针刺伤发生率,具突出临床价值。

鉴于情境模拟教学法的诸多优势,本文将之用于研究中,探究其对于儿科实习护生实习质量的改善作用。本次研究结果示,经由情境模拟教学法的实施,护生理论、实操考核成绩均有显著提升,同时健康教育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与评判性思维能力均较带教前有大幅改善,患者家属对于健康教育的效果持肯定态度的可达100%。提示,情境模拟教学法在儿科实习护生中应用,确具显著效果。究其原因为,情境式教学的应用是基于护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护理理论知识的延伸以及补充,在开展情境模拟前,为了编写最为合理的操作情境剧本,护生之间分组协作,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就情境模拟的剧本创设进行网上资料查询、组内讨论、咨询教师等诸多方法对相关内容进行核实,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巩固了护生的理论知识,可加强其对于基础知识的自主理解和相关知识的扩展,使之构建更为系统和全面的知识体系[14];另一方面护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亦得到了有效训练,其对于系统知识的分析乃至于应用能力获以加强。在情境模拟表演阶段,经主动演绎及细心揣摩,护生对于相关的疾病知识、表现以及对于家属不良情绪的安抚、配合医生所行急救操作等均有了更为详尽、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使之对于操作技能不仅有所掌握,而且可依据于患者需求更为灵

揣摩,与患者间形成了双向流动关系,对于其沟通能力的提高极为有益,可有效避免机械操作及生硬交流情况的发生[15]。此外,因为乃小组协作,护生之间需要通力合作、分工协调,最终成绩与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不可分割。因而护生之间的团队协作意识得以唤醒,协作能力得以有效锻炼和提升,而这项能力恰是临床中医护合作、护护合作等所必须具备的[16]。另外,评判性思维被美国护理专家认为是护理职业能力中重要部分,情境教学法的实施,要求护生主动进行观察、思考以及研究,对于其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可起到良好的锻炼效果,所展开的情境模拟亦为同一项目的多个实训情境之一,对于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应变能力亦有提升[17]。同时为其他护生呈现出更为生动和直观的实际情境模拟,在对自身潜能进行挖掘的同时,护生之间可通过主动交流与分享,对所存在的错误或遗漏进行纠正,再次加深印象的同时,无形中锻炼了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并在带教教师的整体综合评估中对自我知识体系中的漏洞进行高效弥补,降低实际操作中错误的发生,教师还可围绕某一主题提出其他不同问题,以充分对临床工作环境进行模拟,以强有效的锻炼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18]。

综上所述,就儿科实习护士而言,为之采取情景式教学方式,可提高护生理论及实际操作成绩,教育效果更为理想,提高护士实习期间综合能力,值得临床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罗晓琴.任务教学法在儿科护理见习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23):3296-3298.

[2]黄婉霞,张梅珍,贺艳,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评价[J].护理研究,2016,30(1):70-72.

[3]佘兰,金晓燕,王志稳,等.基于临床情境的翻转课堂在护理本科生《医院信息系统》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0,37(5):86-89.

[4]汤玉霞,周其莲,宇丽,等.情境教学在儿科实习护士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护理杂志,

上一篇:复方曲肽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下一篇:医院药学专业实习管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