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词汇情境教学案例(精选8篇)
摘要:英语学习中,词汇因为语篇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其丰富的意义,而语篇必须通过词汇的组合才能表达完整的思想内容。基于语篇意识的词汇教学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本文结合各类有关基于语篇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的文章或期刊,分析了词汇教学与语篇教学的联系,并提供如何在语篇情境下进行词汇教学的指导。关键词:词汇教学 语篇 小学英语
引言:自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多个方面:在教学理念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教学方式上由单一的语言知识的传授逐渐转变为语言知识与技能并重;教学模式由以教师为中心逐渐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转变。这些变化对词汇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朝着有趣、多样、实效的方向发展。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也反映了上述变化,体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1、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语篇是指具有独立或完整情景的、表达完整意义且具有一定语义功能的篇章内容。语篇在形式上可以是短文(包括小故事等),也可以是书信、连环画。语篇既能体现语言功能, 又反映了语言技能的要求。目前, 国内的一些小学英语教材往往采用语篇作为语言输人的主要形式。语篇能够确定语言运用的场景和具体的语境,体现语言的表意功能,同时又反映了语言成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因此可以作为词汇教学的背景。如果割裂语篇与词汇教学之间的联系就会出现问题。例如〔教学片段 〕热身活动之后授课教师出示快餐店的图片。
授课教师采用全班读、小组读、个人读等方式,让学生重复朗读上述词组8次,然后用同样方式教学其它词 汇,如cold milk,hot soup等。
授课教师把食物卡片分给学生,并带领学生练习所学句型。经过一段时间的操练后,授课教师出示一幅以鸟巢为背景的奥运村餐厅的图片。
学生分成小组练习新学的单词和句型。
以上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二课时的教学片段,教材中第一课时是一则连环画小故事。该教学片段是在语篇学习之后进行的词汇专项学习,授课教师注意安排语篇意义与语言形式的教学顺序,体现了学词汇、用词汇的思路,在词汇的呈现与运用环节也创设了情景。但是,结合教材前一课的语篇来分析该教学片段就不难发现,授课教师在实施词汇教学时存在下列问题:
1、词汇教学未能体现在前一课时基础上的自然递进,没有体现与语言输人材料的联系;
2、词汇的语用功能体现不明确,词汇之间缺乏有机联系;
3、词汇教学缺乏层次,教学要求、方法与手段相对单一;
4、缺乏对词汇学习方法与策略的培养与指导;
5、教师是词汇的选择者和句型的供给者,要为学生主动、积极运用词 汇提供服务,但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
2、基于语篇的词汇教学
交际法等现代教学理念把意义当作学习的推动力,提倡从整体到部分的教学思路即从语篇的整体意义人手,进而关注语篇的各个组成部分,如词汇、句型及结构等。因此,语篇成为词汇、句型等专项学习的前提,对具体语言成分和现象的学习都应围绕语篇展开。语篇的学习应首先关注对意义的理解,然后再对语言知识或语言技能进行专项学习或训练。在教学程序上两者有先后关系,不能相互交叉或混淆。在讨论阅读教学过程时建议词汇学习等活动应放在后续活动中进行。
在语篇学习之后安排词汇的专项学习,能有效避免边学习语篇边处理词汇时输人负担过重、信息处理不畅的问题。在本文的教学中,授课教师将词汇教学放在第二课时,学生在前一课时先学习故事内容,在本课时再集中学习故事中出现的主要词汇以及相关的话题词汇。这种基于语篇的词汇教学方式是整体语言教学理念的反映,也符合人们从意义到形式的交际习惯。
当然,将词汇处理提到语篇之前进行也可以,但需遵循以下原则在语篇学习之前处理词汇的目的是激活学生相关知识背景和生活经历,因而只需选择与语篇话题密切相关、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个别主要词汇,为理解语篇的意义作准备。此阶段的词汇教学一般不安排大量的示范或跟读练习。
3、词汇教学与语篇教学的联系
对语言意义和语言形式的学习在教学程序上有先后顺序,这并不 意味着词汇教学应完全抛开语篇而独立进行。词汇教学与语篇学习有内在联系,这是因为在语篇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在语境中理解了词汇的意义,体验了词汇的用法,初步接触了应学词汇,而且语篇本身包括人物、情景和情节等信息,为词汇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素材和语言运用场景,使词汇之间通过语篇发生联系,形成话题词汇。如果把词汇从语篇中孤立出来,割裂了语言情景、语义功能和词汇运用等,就容易使教师只看到词汇本身,导致在教学中过度使用重复、跟读、模仿和背诵等方法。
在上文的教学片段中,授课教师虽然意识到情景对词汇教学的重要性,但却没有从复习语篇人手,这是教师不得不创设新的语言情景的主要原因。但是,有些教师设计和呈现新情景不到位,对语言功能的处理采用“告诉”式的方法,显然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比如,上文教学片段中师生的以下对话就能说明这一问题。
学生既要理解新的场景和教师的话语,还要理解新语言材料的意义,面对教师的提问虽然学生都回答“ok”,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真正理解了句型的意义和功能。在后续的练习中始终是教师提问,学生 配合提供词汇卡片,这也说明了问题的所在。
根据以上对语篇和词汇关系的分析,可以建议对该教学片段作如下调整:
这样,前一课学习的故事内容就成为本课时词汇学习的主要语言情景。教师引导学生在回忆故事的基础上复习、归纳和学习词汇,给学生提供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教师创设的奥运餐厅情景改为课堂教学的最后活动,可用作词汇扩展练习。
4、如何在语篇情境下进行词汇教学
词汇是构成语句的细胞,是构成语篇的基本元素,它就像一块块神通广大的积木,通过灵活而神奇的组合多样而奇妙的变换奇迹般地构成了内容多元、风格各异的语篇;语篇也是词汇教学最直接的沃土,是词汇教学最具活力的源泉,它能够有效地降低词汇教学的单一性,创造易于理解的语境,丰富词汇的内涵&因此,笔者以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小学生语言感知能力与认知水平较低的情况,以及他们缺乏独立的抽象意识与概括能力的思维特征,秉承“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教学理念,在语篇中渗透词汇教学,寻找词汇教学的亮点,引导他们在用的过程中学,在学的过程中尝试用,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词汇的感知能力与驾驭水平,实现词汇与语篇的融会贯通&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这里从词汇导出、任务操练与开放实践三个层面入手,就如何在语篇这片沃土中大刀阔斧地开展词汇教学。4.
1、寻风觅影,从语篇中导出
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与旺盛的好奇心,在学习中,他们喜欢寻风觅影,有一双发现问题寻找知识的慧眼。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我们不妨以贴近生活的语篇情境,以生动有趣的语篇内容,丰富多彩的语篇活动,“先发制人”,导出文本中的新单词,揪出语篇中的关键词,将刻意、乏味的单词呈现变得顺其自然、水到渠成。这样的词汇导出方式,让语篇与词汇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更启发学生以发现的眼光去阅读语篇,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词汇,实现词汇学习与语篇学习的双赢。
备课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1 In class》这单元时,考虑到由于本单元的教学情境以课堂生活为背景,是学生非常熟悉并正在感受的学校生活情境,容易激发他们真实的情感体验,调动他们语言交际的积极性。因此,在新词汇导入教学中,可以尝试以文本为依托,以课堂为平台,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仔细倾听文本的音频,并在听的过程中尝试把自己不懂或者不理解的单词圈出来,做到“只听不跟读,动笔找不懂”在这个环节后,笔者鼓励学生举手说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如有一名学生提出,不认识window这个单词,可以把这个单词写到黑板上,但不急着去讲解,而是把问题反抛给班级其他学生,问: 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难题呢? 这个时候,班级的智多星便及时地冒了出来,举手解答了这个单词的读音及意思,在学生解答的基础上,笔者结合文本语境,让学生操练了“open the window”这个重点句型。通过这种“阅读找不懂,举手共解决”的词汇教学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新授单词的自觉关注,能够很好地启发学生通过相应的语境,尝试猜测单词的意义,对于培养学生词汇的感知与理解能力及对语篇的整体把握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4.2、创设任务,在语篇中操练
任务型教学模式是新课程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教学模式,它有着开放性与灵活性兼备的教学特征,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有着十分显著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实际的词汇教学中,可以尝试以语篇为阵地,依托语篇丰富的活动元素,为学生们创设具有创造性、开放性的词汇学习任务,让他们以语篇为腹地,完成这些任务,如短文填空’看图猜词汇’短文连线等,使得他们在语篇活动中获得更多词汇练习的机会与平台,充分发挥语篇在词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4.3、开放实践,从创编处开始
实践活动是检验学生词汇学习效果的最佳途径,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以为,教师不妨以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内容多元、语言风趣的语篇为词汇教学的试剑石,在实践活动中渗透语篇意识,提高学生对语篇的整体把握能力,让词汇实践活动更具魅力。因此,在词汇活动中,笔者以主题为引线,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词汇与句型,结合生活实际及所学知识,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语篇内容进行创造性编写。
5、总结
词汇是语篇的中流砥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抓住这个契机,以语篇为阵地,以语篇为源泉,在语篇中渗透并发展词汇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以词汇操练为能力目标的语篇活动,并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篇活动中寻找词汇学习的乐趣,体验词汇探究的快乐,收获语言创造的成就感,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词汇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他们自主学习与探究词汇的水平。
参考文献:
1、Farrell.S&Thomas.C 2007.Planning Lessons for a Reading Class .Beijin People’s Education Press
2、Nation,P.2007.Managing Vocabulary Learning.Beijing:People’S Education Press.
3、Richards,J.C.2007.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Today .Beijing.People’S Education Press.
4、北师大出版社.200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四年级下册(供三年级起始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曹伟华.2007.小学生英语词汇记忆策略[I].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5):1卜13.
6、程晓堂.2003.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小学英语[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7、程晓堂,王建平.2007.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意义和方法[I].福建教育(小学版),(7):112-113.
8、黄芳.2007.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四个环节I1].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5):14-15.
9、黄华瑛,鲍宗武.2009.小学英语词汇教学问题的应对策略[I].现代中小学教育,(1):39-42.
10、刘爱花.2007.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反思[I].小学教学设计,(10):34-36.
11、外研社.2003.剑桥小学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2、王蓉.2006.小学高年级英语词汇发散性思维训练[1].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11):14-16.
13、王雪梅.2007.对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几点思考[I].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3):26-28.
情境教学的理论在西方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 其基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主张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以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该理论认为: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 知识是活动、背景和文化产品的一部分, 并在活动中、在其丰富的文化情境中不断被运用和发展。情境教学法能以生动具体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积极主动地在模拟场景中扮演和体验不同角色, 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获取知识或技能,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进一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 (Krashen) 认为, 习得是在可理解的语言输入 (Comprehensible Input) 基础上形成的, 输入之所以能够被理解, 是因为有语境 (Context) 的帮助。由此可见语境对于促进语言习得的重要性。将语言学习融入真实的情境中, 能够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 最终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及情感、意志、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整体发展。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 Hammer (1991) 提出:如果说语法结构是语言的骨骼的话, 词汇则是语言的器官和血肉。如果不会运用词汇, 即使掌握了语法结构也绝不可能表达任何意思。 章振邦 (2013) 曾指出: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它通过语法而赋予语言以意义内容。这些都体现出词汇作为语言基础内容的重要性。而多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英语词汇数量多, 很难记住词义及用法。传统的课堂讲授由于不能提供词汇使用的真实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因而使学习者对词汇的意义建构产生困难。因此在词汇教学中, 教师应强调情境要素的作用, 积极创设情境指导词汇教学。
2 情境教学理论对商务英语词汇教学的适用性
为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全球贸易和国家对外开放的特殊需要, 培养英语应用型专门人才, 教育部在2008年批准设立商务英语为独立的本科专业。该专业要求除系统掌握语言基础知识、跨文化知识、商务知识和人文社科以及交叉学科知识, 还要熟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 (国际商法) 等领域的基本理论。由于商务英语既包含了主要的英语语言知识, 又涵盖了许多商务方面的专业知识, 使得该课程具有其区别于普通英语的特点。王扬眉 (2007) 总结了商务英语课程的三大特点:实用性强、培训式的教材、注重商务素质的培养。这些特点与情境教学理论相联系, 可以看出情境教学非常适用于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商务英语因内容覆盖广泛, 且具有跨学科的特点, 造成了商务英语词汇其独特的特点, 如词汇内容丰富、专业术语及缩略词的大量使用、半专业词及新词的使用等。而这些特点又导致词汇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 词汇教学问题突出, 缺乏有效的词汇学习及教学策略。许多学生虽然已经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 但是由于缺乏商务专业知识和专业词汇量匮乏, 同时受到传统词汇记忆方法的影响, 导致学习效果欠佳。因此在商务英语词汇教学中, 我们既要注重普通语言理论知识的导入, 也要加强商务专业知识的讲解, 同时应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 才能达到良好的词汇教学效果。情境教学理论打破了传统的词汇教学模式, 以语境为背景, 聚焦目标词汇教学,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词汇输入和输出能力, 同时达到使学生在商务工作中熟练运用英语沟通信息、有效进行交际的目的。
3 情境教学理念下的商务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3.1 通过创设情境呈现词汇
传统的词汇教学方式侧重对词汇意义及用法的直接灌输, 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 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效果自然不甚理想。通过不同的方式将目标词汇整合到真实的或者模拟的情境中, 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及体验相关的商务知识的过程中自然习得词汇, 对词汇的掌握程度会显著提高。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 可以采用实物、图片、声音、影像等直观手段, 创造出有利于学习的良好学习氛围。由于商务英语课程的内容系统性强, 层次分明, 这也为情境的创设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例如《国际贸易实务》中关于信用证使用流程这一部分内容涉及大量的专业词汇, 尤其是涉及多个行使不同功能的银行, 学生往往对此感到很难记忆和理解。如果通过直接讲解的方式学生需要多次记忆才能达到掌握的目的。情境教学指导下, 教师可以搜集一些信用证使用的案例, 将学生分组进行体验。每一组由7人组成, 分别代表applicant (申请人) , beneficiary (受益人) , open-ing bank (开证行) , advising bank (通知行) , negotiating bank (议付行) , paying bank (付款行) , confirming bank (保兑行) , 根据老师提供的案例学生表演整个信用证使用的流程。通过自己的表演和观察别人的表演, 学生不仅能够有效地掌握信用证的相关内容, 同时对以上的相关当事人及其职能也有了深刻的理解。除此之外, 学生对像draw a draft (开立汇票) , credit to one’s account (贷记某人账户) , shipping documents (装船单证) 等专业词汇的记忆也更加牢固。情境的创设是情境教学的基础, 教师在教学前应做充分的准备, 创设合理的情境, 以便能够有效地应用。
3.2 通过情境联想扩展词汇
通过情境进行联想也是一种学习词汇的有效方式, 在情境中学生可以充分调动记忆中储存的信息, 并发挥想象力, 加深对新词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解货物包装时, 可以先提供一个简单的案例:某厂家要将1000套茶具从天津港运往温哥华。要求学生通过自己对包装的理解进行联想, 提出有关包装的相关词汇。学生通过brainstorming可能会总结出以下词汇:box, wooden case, fragile, strong package, individual packing, care-ful, excessive packing等相关词汇。然后教师对这些词汇进行梳理, 首先指出这里讨论的是large packing (大包装, 外包装) , 而不是small packing (小包装, 内包装) , 让学生理解这两个概念。其次对box, wooden case进行扩展, 延伸出其他相关包装方式如carton (纸箱) , bag (袋) , crate (板条箱) 等。对学生提出的frag-ile及careful可以延伸出有关装船标志的词汇, 如fragile (易碎品) , handle with care (小心轻放) 等。最后将这批货物的实际包装方法呈现给学生, 并讲解相关的词汇。通过将情境与学生联想相结合的方式, 学生和老师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内提高了词汇的学习效果。
3.3 开展丰富多样的商务教学活动
商务英语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课程中小组活动的重要性。通过开展各种商务教学活动, 学生不仅可以体验商务活动的过程, 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同时有助于学生对词汇的掌握。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诸如商务谈判、商务辩论、商务推介等活动, 让学生模拟其具体的操作过程。例如, 在《外经贸英语函电》课程教学中, 可在学期初将学生分组成立自己的公司, 并给公司起名, 确定业务范围等。在之后相关的业务环节, 如询盘、发盘、还盘、包装、保险、装运等环节, 小组之间首先就某个环节进行谈判, 然后撰写相关信函。当进行价格谈判时, 学生会加深对以下相关词汇的记忆:bargain (讨价还价) , quotation (报价) , quality (质量) , favorable price (优惠价格) , offer (发盘) , counter-offer (还盘) , concession (让步) , cut down the price (降价) , reach a deal (成交) 。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有利于改善学习氛围, 减轻学生对单词的厌烦和焦虑心理,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习得词汇。
4 结束语
商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一定的商务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商务英语学习的难点之一便是大量专业词汇的使用。由于商务英语具有实用性的特点, 因此适合情境教学理论。通过情境创设、情境联想及各种商务教学活动, 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并应用所学词汇。
摘要:商务英语与一般英语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旧词新义和专业词汇的大量使用。因此, 词汇是学习商务英语相关课程的关键。商务英语课堂以语言为工具, 以商务为内容, 学生在学习商务知识的过程中习得语言知识, 此特点便于教师将词汇放在特定的商务情境中, 让学生通过生动具体的情境习得词汇知识。该文基于情境教学理论, 结合商务英语的特点, 主要分析了如何以情境教学理念为指导有效地进行商务英语词汇教学。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商务英语,词汇教学
参考文献
[1]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2]潘钟奕.关于财经院校商务英语教学的探讨[J].中美英语教学, 2005 (10) :38-40.
[3]王乃彦, 钟梅.商务英语语法与常用词语[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9.
[4]王扬眉.情境教学理论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7 (20) :143-145.
[5]王毅敏.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看英语情境教学[J].外语教学, 2003 (2) :85.
【关键词】词汇教学 语境与词汇 情境教学法
一、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词汇是语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词汇是重中之重。词汇的重要性语言学家Wilkins指出,“没有语法很多东西不能传递,没有词汇则什么都不能传递。”词汇的重要性是毫无疑问的,而词汇本身数量大,同时也没有非常系统的规律可循,这样,就给学习者带来了很大的词汇学习困难。
英语的主要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等,而词汇是所有这些基本技能的载体与前提,没有词汇的基础,一切能力都是空谈,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决定了一个英语学习者的英语综合能力,因此,词汇教学是整个语言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英语课程标准》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分为九个等级,高考要求达到八级水平。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词汇理解和表达不同的功能、意图和态度等;同时要求在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运用词汇给事物命名、进行指称、描述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学会使用3500个左右的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累计达到30万词以上。因此,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
二、高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目前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目前我们高中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大部分同学学习背诵词汇的方法是脱离语境,死记硬背。这样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背得快,忘得也快。其次,词汇量总体偏小,语义感知不到位;其三,词汇内化率低,单纯的机械记忆,要么是哑巴英语,只会写不会说和运用;要么是中式思维,词汇的输出完全依靠母语的中介;其四,好多同学背诵单词之后,只会生搬硬套,经常犯张冠李戴的错误,不能对号入座。总的来说,英语词汇的学习太孤立,死板,和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这个功能相违背,学生学习了词汇,也并不会灵活运用。
三、语境与词汇的关系
语境是指上下文,即指词、短语语句或篇章的前后关系,具体用来指位于某个词、片语甚至长至句子或段落的语言。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将语境分为两类: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情景语境”指言语行为发生时的具体情境。John Lyons 在他的《语义学引论》中层这样解释语境的重要性:大多数的语句,不管是书面语还是口语,都或多或少地依赖于其所使用的语境。在语言交际中,语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语境才能了解词在不同上下文中的不同意义。
语境理论最早是由波兰人类学家Molinowski提出的,他认为话语和环境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必不可少。语境理论的研究成果对于外语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词汇教学的主要途径是利用语境,语境可分为教学语境和自然语境,这两种语境适用于词汇教学的不同阶段,但两者关系密切,互补性强。语境有助于确定词义、运用词汇和记忆词汇。利用语境教学可以呈现词汇,巩固词汇。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教师不能单纯枯燥地讲解单词词义,而应将词汇融入句子和语篇中教学,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帮助学生在语境中熟悉词义,掌握词汇的用法,深化对词汇的理解。语言词汇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个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含义。因此,利用语境策略来学习词汇有利于促进英语教学的效果。“词语的意义只有通过语境才能真正学到。要想记住意义就必须在各种使用场合去接触它,就好比要记住一个人的面孔必须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它一样。”
四、情境教学法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以形象为主体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而具体的场景,借以引起学生的某种情感的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根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起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笔者认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词汇的情境教学。
1.利用文章现有的真实的情境进行词汇教学,阅读教学与词汇教学不能割裂开。我们在讲解词汇时,如果先讲词汇,再讲文章,这样就是完全脱离了语境的孤立词汇教学,学生没有语境,对词汇的理解并不透彻,那么词汇的用法也不能完全掌握。我们都知道,词汇与阅读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交融的。所以在学习文章时,我们一定要引导同学们在相应的语境下借助关键词是上下语境理解词汇,理解文章。这样,文章的理解更准确完整,词汇在文章通篇解读下,记忆也更加深刻,用法也得到了加强。
2.刻意为学生们创设语境或者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帮助他们巩固词汇。记忆是需要巩固的,反复是记忆之母。词汇的巩固是掌握词汇的必要环节。教师们可以为学生们设计情境、语境帮助巩固词汇。比如:可以尝试着摘出重要词汇将课文挖空,然后让学生填写;可以把文章中的核心词整理出来,然后用这些核心词汇组织成一个篇章,这样,学生在自己创设的情境下顺其自然地运用并巩固了所学词汇。另外,设计角色扮演,口语会话,话剧表演等也是很好的利用情境巩固词汇的很好方式。
参考文献:
[1]Wilkins,D.A.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London:Edward Arnold.1972,(1).
[2]John Lyons,Linguistic Semantics:An Introduction.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4
传统的词汇教学法受到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结构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能指(signifier)与所指(signified)之间的关系完全是任意的,忽视对词语认知理据的观察与讲解。受此影响大多数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英语词汇。很多学生抱怨英语词汇太多,且无规律可循。还有学生在词汇学习方面存在误区,喜欢背一些偏难生僻的单词。有的虽然背了很多单词,但当口语交流或写作时就词穷,所以词汇学习一直都是学生学习英语难以突破的瓶颈。目前常用的词汇学习法有词缀法、典型例句法、循环记忆法、扩大阅读法等,这些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对单词的记忆都起到了作用。但这些词汇记忆法都没有深入到词汇内部,词汇的记忆是孤立的、二维的、机械的和缺乏意象,由此导致学生学习事倍功半。因此,分析在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突破英语词汇学习的难关,寻求一个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英语单词以扩大词汇量的方法,一直是英语教师研究的课题。
一、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没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开发智力,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原本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之一。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本应该由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理解、思考、猜测、归纳和总结的词汇或规律,都由老师完成了。教师只注意到自己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完全按照课本教单词
在课堂教学中只教课本上出现的单词,没有联系学生生活,适度地扩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词汇.适当扩大一点课外的相关内容、适当的引申,可以不断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精神,让学得好的同学多学一点。
3.词汇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单词、学生记背单词为主。这种单
一、被动的教与学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造成恶性循环。
二、词汇教学方法
1.听说领先,形音结合
词汇教学一定要贯彻听说领先的原则,按照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初中年级,特别是一年级,一定要贯彻听说领先的教学原则。因此,词汇教学也一定要首先是听。即教师在教单词时,先让学生听,让学生去辨音,教师所展示的不是课本里的文字,而是每个词是由几个音素、几个音节构成,重音在什么地方,这样才能从听的意义上掌握词汇。其次,“多数单词的拼写都是符合读音规则的……只要把单词读准了,根据读音规则就可以把单词拼正确”(程世禄等,1996:93)。因此,在词汇教学中,要注意音和形的统一与结合,使学生把一定的音同可能对应的形联系起来,又把一定的形同可能对应的一定的音联系起来,通过反复练习在大脑中建立起来一类一类词的音、形模式联系,如让学生把长元音[i:]和she, see, sea, piece等单词中的元音字母及元音字母组合的形联系起来。这就解决了学生掌握词汇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拼写单词。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奠定基础.(1)在学习字母表时就结合字母音和在其单词中相同读音进行拼读训练。
学习字母i时,可列出like bike mike,让学生拼读。
(2)学生在读完一个单词之后,可将辅音变换进行替换练习,如将like
中的l替换成b,h,m,n,p,r,s,t,以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
(3)采用类推方式。如学生已学过far,在学习farm, lark,hard这些词时,先让学生复习far,然后让学生尝试读farm, lark,hard这些词。
(4)利用构词法进行词汇教学。
英语中的很多词汇是借助构词法变化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构词法知识来辨认和记忆英语单词。
构词法包括合成、派生、转化等方法。其中,派生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大量单词。派生法是通过加前缀、后缀的方式构成其他单词的方法。学生掌握此方法就可以推测出一类词的意思。例如:当学生了解了dis-,un-等前缀表示“不”的意思后,再见到disable, discover, disadvantage等就可以猜到这些词的含义;了解了后缀-less加在名词后可以变成词义相反的形容词,就不难猜到careless,armless等词的含义。另外,转化词也需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例如:color原是名词“颜色”的意思,但可转化成动词,表示“涂色,染色”。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构词法,对学生扩大词汇量将有很大帮助,而且使学生记忆单词更便捷、更牢固。
2.重视语境
注重语境是进行词汇教学取得实效的基本原则。《英语课程标准》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了各级目标要求。要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教师就要创设有意义的课堂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体会词的意义、搭配和用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大量的反复使用新旧词汇,同时要注意在语篇中教单词,学单词,用单词,注意词汇的各种功能。
E.g.find out可通过语境来教学。
T:Tom, what subject do you like best?
Tom: I like English best.T: Very good.Please find out what subject Mike likes best.Tom:: Mike, what subject do you like best?
Mike::I like math best.Tom: He says he likes math best.再如,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和语境下意义各不相同,也有必要让学生掌握。请看下列短语:
at the head of a list(在名单的开头)
a head of state(国家元首)
from head to foot(从头到脚)
a department head(一个部门的主任)
三、词汇教学成果的巩固
学生了解了单词词义和用法,词汇学习只是完成了第一步。学习词汇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会使用这些词汇,只有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够让学生真正会运用所学到的词汇。同时,词汇学习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一段时间不用就会忘记,要和“遗忘”作斗争就得时常复习。所以,练习和复习是巩固词汇教学成果不容忽视的两个环节。
1.设置语境化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词汇
“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活动,它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只有在练习中才能检验学习的效果,才能发现问题。要学好词汇就需要有足够的练习次数和练习时间。练习在时间上应该有适当的分配。一般来说,适当的分散练习比过度的集中练习优越。关于练习的方式,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类型,并尽量地使它多样化。
2.运用记忆规则减少遗忘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则:遗忘进程并不是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后来逐渐缓慢,到一定的时间,几乎不再遗忘”(朱纯,1994:210)。因此,对刚学过的词汇应及时不断重现,不断加深学生对词汇的进一步理解,并在运用中强化记忆,而不应等到已经遗忘后再来追忆或重新学习。对刚学过的材料应该及时多加复习,复习的本身就是重复。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的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逐渐加长。重复的次数越多,忘得越慢。复习词汇时还要注意词汇之间的联系。如果把单词仅看成一个个彼此孤立的语言单位来学习,那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记忆难度大。把单词进行科学分类,不仅可以帮助记忆,还可以引发联想,激发学生兴趣。比如我们可把与“看”相关的词汇归结为look, watch, gaze, glance, glare, stare, glimpse等。定期归纳和总结可使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词汇体系。
3.加大阅读量,提高单词重现率
单词必须经过多次重现,才能记住。阅读是最有效的语言输入途径之一。学生通过阅读能在具体的语篇环境中接触更多的词汇,增大输入量,重新与学过的词汇见面,再一次加深记忆,同时,这也是对词汇的一种运用过程。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用语言做事的能力,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借助语境推测掌握词的真正含义。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
1.没有充分了解学情,所以在会话环节,可以调整任务,选择范文赏析中的词汇和句子,这样也为重复再现做好铺垫,再现也能帮助学生更好了解词汇意义、更深理解词汇用法。
2.教师缺乏足够的激情。作为一个教师,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激情是相当重要的。饱满的激情可以激发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同时也能带动学生和学生一起创造更好的教学效果。
仁和坪中学彭丽
英语学习的基础是词汇,如果词汇欠缺,或掌握量不足,那么在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都会受到影响。甚至在考试中,陷入因缺乏词汇量看不懂题意而无法作答的困境。因此,对刚学习英语的初中生来说,词汇学习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下面就结合我平时的英语词汇教学进行的探究做个小结及反思。
一.词汇教学要在语境中。
以前我在词汇教学中更多是强调在单词表中对词汇的背诵记忆,脱离了语境,这样长久以来,学生就觉得枯燥无味,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后来我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词汇教学要求后才明白词汇的教学不仅仅是词汇识记问题,更重要的是词汇的运用。从那以后,我更注重在平时教材教学中,运用语境来识记词汇。
二.对词汇进行分类,用分类法进行记忆。
以前有学生跟我说单词学得越多越容易混淆。对于这种现象,我发现有必要教给学生归纳总结事物的规律。比如七年级词汇classroom, grandparent, welcome, classmate等,按合成记忆法来学习,就好记多了。health, healthy;you, your, yours;还有数字等,以同根词方法归类比较方便。还有前缀后缀法等科学合理地对词汇分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记忆和巩固、运用词汇,同时也可以帮助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三.反复呈现学习词汇法
在教每单元生词时,我先让学生反复的运用单词表,然后在课上又把单词放在句子中呈现,或设置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如编成小对话,在语境中反复呈现读音和词形,并反复的教读和跟读,我发现学习词汇时,给它设置不同的语境和场景,反复呈现练习词汇及句子,既避免了机械重复,不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还增强了课堂的活力,积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 运用视觉和听觉刺激学习词汇
特别是七年级,贴近学生生活的名词学习比较多,所以可以 运用实物及图片,比如第六单元的食物,课堂上带点实物,再结合句子进行单词教学。既能提高课堂的氛围,又对词汇的记忆有非常大的帮助。对于每个单元单词较为具体的一些单词,可借助实物、多媒体图片、以及身势语等进行直观情景教学,使学生眼看实物、听到声音、口头拼读出来,这样不仅使单词教学具体、生动、形象、而且能激发学生学单词的兴趣。同时运用实物,再在句子中学习,学生可以学会单词的意思和用法,能逐步学会流利自然的语音和语调。
在词汇学习时,结合初中生心理生理发展特点以及认知规律,我适当选择运用些简单的歌曲等形式。比如七年级在学习数字时,我选择了Ten little Indians。选择与所学词汇有关并且学生真正喜欢、乐于记忆的让学生边唱边学,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创设具体的情境
在英语口语交流过程中, 学生都是通过句子表达思想, 而单词是句子的关键要素。 因此, 学生学习英语单词的目的不是单纯地记住它或者拼写它, 而是要学会运用它。 教师需要打破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 运用创新教学理念创设教学情境, 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目前, 大部分英语教师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从头到尾都是自己一个人在讲解, 学生的主要工作就是记录和倾听, 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呆板, 学生对教师所讲内容毫无兴趣可言, 这与新课标理念完全不吻合。 基于这种情况,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树立创新教学意识, 创设教学情境, 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目的。 所谓情境教学, 是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技术或者一个故事情节等形式, 让学生围绕教学内容而展开话题讨论。
首先, 布置以词汇为中心的准备任务。 Daily report内容和体裁形式不限, 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收集相关实时新闻、故事或者学生感兴趣的书评等, 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联想编写一个小故事。 不强求学生将自己准备的内容全部背诵, 可以看着稿子念出来, 但是可以在脑海中记忆和背诵更好, 以积累写作素材。 例如, 某位学生这样描述昨天听的演唱会: If your actions inspire others to dream more, learn more, do more and become more, you are a leader. This album band is such a person. A world of imagination, passion, fantasy, reflection. I must say that rather shocked me...
然后, 该学生在黑板上呈现Daily report中出现的新单词:
album band专辑乐队Get in the Pita Bread Pit is the second full-length studio album by Israeli punk band Useless ID, released in 1999.
inspire v.激励;鼓舞Of course, blind optimism isn' t a good thing, but optimistic leaders can inspire and motivate.
passion n.v激情; 热情He has developed a consuming passion for chess.
shock v.震惊I was so shocked that I went numb.
其次, 教师在学生完成Daily report之后, 需要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 引导学生互相学习。 这个时候, 教师就学生刚刚陈述的Daily report内容进行提问是加深学生对单词词汇记忆的关键点。 比如 “On his statement, 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suggestion? ”, 学生就老师的问题做简短的评价。 比如一学生回答道:The language of your organization, the voices are very good, also very confident, I really like. I look forward to your next performance.
借助Daily report教学模式创设教学情境, 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二、词汇检测方式多样化
词汇检测方式多样化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创设新词汇情境:treasure, valuable, doubt, local, consider, wooden, design, fancy, style, decorated, reception, select, think highly of。在新词汇教学中, 教师播放提前拍好的当地某名胜视频资料, 让学生快速搜索课文词汇, 运用所给词汇描述视频内容。 同时, 教师运用创新手段激发学生的认知动力, 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获取课文中的有用信息。 学生在情境中领会单词的词性、用法之后, 就可以快速记忆词汇信息, 达到词汇检测的效果。 M6U1Project Unit 1“Putting on an paly”, 其中Step 6的homework需要学生课堂中讲述学生看过的一部电影。 毫无疑问, 要求高中阶段的学生用英语口语讲完整的讲述一部电影具有很大的难度。 如果利用合作小组的形式, 这样的教学要求就是可以完成的。 教师可以把班上的同学分成不同的小组, 小组成员就可以自身的优势负责不同的教学任务, 比如有的组员可以负责电影片段的挑选, 有的组员可以负责电影片段的翻译, 有的组员就可以负责课堂的阐述。 同时, 在此版块中包括Question、Analyse和Conclude的教学任务, 要求学生对班上学生分析其他同学讲述电影的语法、词汇等是否存在错误的用法。 教师同样可以通过合作小组的方式, 在学生讲述过程中, 其他小组成员听、记, 然后通过小组代表来阐述问题。 这样将合作小组的教学模式应用到新教材的教学中, 就可以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教材的课外教学任务, 使教学的优势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实践运用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为英语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结语
但是,部分教师创设的情境不恰当,直接影响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可通过听、演、想、讲故事等手段来创设情境,逐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但是,在什么时候、创设怎样的情境,这是大有讲究的。
一、情境盲目,导致学习低效
一次公开课,教学水果词汇时,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充分利用孩子们对水果的了解和熟悉,设计了这样的环节:课件中出现一个精美的礼品盒,让学生猜猜盒子里面是什么水果。于是,在猜的环节中孩子反复操练了各种水果名称和句型。整个课堂上学生积极性很高,回答的声音也很响亮。尤其是猜对的孩子可以品尝一块水果,每位学生都把手举得高高的,嘴里一个劲地嚷,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这个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是: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在“美食奖励”的诱惑下,用心猜测,但是这样的环节设计既漫无目的,浪费时间,又缺乏实在意义。
创设情境应该本着为学生掌握新的词汇而服务,目的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激发孩子学习词汇、运用词汇的能力。而上面的环节设计中,好像更多的是为了体现英语课堂教学的活泼和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而不是为了让孩子操练已经学到的或者将要学到的知识。因此,上述课堂环节设计在实施时存在“浪费时间,活动盲目,声音嘈杂,秩序混乱”等弊端,这当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后来我做了改进:为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设计了一个猜谜语的环节,根据水果的特征,让孩子猜出盒子里水果的名称。神奇的盒子里面,学生们满是期待,通过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引导学生学习词汇,在自然和真实的情境中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来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课堂上孩子们好奇的眼神、自然的语言输出,在巧妙的情境设计中,使语言智能得以激活与发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情境生硬,阻碍语言发展
例如,学习四个季节名称的单词时,教师花了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在词汇的情境创设上,一步一步地引入新的情境,让学生体会词义,却只用了不到10分钟时间,让学生运用新词汇进行语言交流。在这个案例中凸显的问题是:整堂课流畅、连贯,情境一个接着一个看似自然而然地生成,其实完全是老师精心的牵引而已。孩子们根本不需要思考,甚至预习过的孩子都能猜出老师下面的教学设计。细细分析,却能发现这堂课设计中的缺点,孩子们缺少了词汇实践的机会。孩子们在老师创设的丰富的一连串相关的情境中,就词汇而学词汇,没有进行语言的整合,孩子对词汇的掌握也只能停留在词汇学习的表层,没有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应突出“新颖”———有新意,使语言不仅仅停留在机械的操练层面上,还能够更深一层地运用,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情境模糊,有碍正确理解
例如,学习介绍自己时,教师创设了如下的情境。老师首先问:What’s your name?之后引出新句型:My name is…老师先做示范:手按在胸前,然后学生能够通过老师这么一个手势动作理解含义。但是,有孩子认为这是“胸前”的意思,有孩子认为这是表示“按下”的动作。显然学生没有正确理解词义,一年级的孩子只是凭猜测去揣摩老师所做动作的意思。可见创设的情境要以学生的认知能力为背景,不能模糊了教学内容的语境,模糊的语境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误的理解。
那么针对这样的创设情境,教师要落实到“实”处,使学生真正理解词义,实实在在理解语境,为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刚才的案例中,首先要让学生清楚地、正确地理解词义,尤其是低段的英语教学,可以借助自己国家的语言,告诉学生准确意思,再进行深入练习。使学生在第一次接触生词时就有一个准确的词义理解。于是,借助创编儿歌、游戏等形式巩固单词,练习和记忆所学内容。最后可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学校要选电视台小主持人了,欢迎大家来应聘。孩子通过这样一个情境可以积极练习语言,并综合运用语言,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如何介绍、展示自我,让课堂回归于生活,大大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小学英语课堂中情境的创设不是图热闹,也不是可以随意设计的。有效的词汇教学活动需要的情境应是与语言的学习、与孩子生活紧密相连的,这样才能对孩子的语言发展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英语词汇情境教学案例】推荐阅读:
刍议英语词汇教学05-27
浅析大学英语词汇教学09-19
小议高中英语词汇教学10-09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探究11-16
英语词汇教学法新探10-08
乡村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初探10-25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12-06
小学英语词汇课教学反思01-06
英语课堂中的词汇教学01-26
论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法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