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教学心得体会

2024-05-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创设情境教学心得体会(精选10篇)

创设情境教学心得体会 篇1

课中所讲的情境,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情景;境地”。情境含有情形、景象以及环境、境况的意思。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教学情境就其广义来说,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从狭义来认识,则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它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咨询,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教学情境可以贯穿于全课,也可以是课的开始、课的中间或课的结束。

在音乐课教学中,良好的情境启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主动学习的驱动力,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一节好的音乐课,就是要把课的主导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

一、巧妙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在研究和探讨“有效教学”模式中,导入新课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它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开端。是学习新课的开始能迅速、主动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一首歌曲的前奏,它可以给演唱者和听众以情感的启示,确定演唱时的速度、音高及基本情绪。而音乐教学的导课,犹如歌曲的前奏,它能使学生做好思想上和情绪上的准备,为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我在上肖邦钢琴音乐这课时,在课前播放《猫和老鼠》弹奏钢琴的片段,曲子刚好和本课要欣赏的曲子相同。很多学生就停止了他们的课间游戏,都来观看让他们感兴趣的片子。学生在课前就进入了本课的情境中,而且在课前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是要根据音乐的情绪、风格和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有了良好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聆听音乐的心理咨询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他们进行想象,锻炼他们的思维。在现代教育手段中,多媒体的运用也能发挥出很好的创设情境的功效。

例如:在欣赏非洲音乐这课,我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精心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随着音乐的展开把学生带入非洲原始部落的意境中,让他们模仿非洲黑人击鼓、嬉笑、舞蹈,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以及情感都完全沉浸在在非洲歌舞的情境之中。视觉、动觉、想象等审美因素,综合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达到了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审美境地。在这节课里,大家玩得很开心,从中也学到了不少知识。

三、利用表演,游戏等活动创设情境。

音乐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通过模拟演示和游戏活动,将学生置于真实的情境氛围中.可以化抽象为直观,将知识融入实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例如:我在上民歌欣赏的一课中,欣赏各民族民歌时,我分成几组,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民族的人来唱不同民族的歌曲。有些学生扮演xx人跳起了新疆舞步,并配上“掀起你的盖头来”的歌曲伴奏;有些扮演蒙族人做起了骑马的动作;有些学生唱起了藏族的民歌《北京的金山上》;更有些学生还跳起了孔雀舞。通过这些学生自主的表演,学生基本掌握了各民族的特征,也熟悉感受了各民族音乐的旋律,使学生的情感和学习都进入了一种最佳的状态。

再如,在我的一节公开课中,我在最后的环节设计了一个对歌赛,我唱前一句,学生接唱后一句,学生分为2组进行比赛。在比赛过程中,学生热情高涨,参与积极性相当高,课堂气氛达到一个高潮。在这样的游戏比赛情境中,学生学得相当轻松,也相当快乐。通过教师对教学环境的创设,师生情感的交流,让学生在疑中学、动中学、趣中学、乐中学、学中乐。

创设情境教学心得体会 篇2

一、何谓“创设情境法”

文章不是无情物。文学作品的根本职能就是表情达意, 感染读者。作者下笔时, 情意愈浓、愈亢奋, 愈能感染读者, 社会效果就愈强。以激情迸发为最大特点的诗歌尤其如此。然而古典诗词, 作者著文时间与我们当代读者遥隔千年百载, 仅靠作品字面传递的信息, 学生很难全部感受到作者著文下笔时的激情和心境。这对于深入领会作品的底蕴无疑是一层天然屏障。这就需要教师教学时, 以诗词的内容、作家平生遭遇、写作的具体背景为依据, 通过合理想象, 运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把作者著文下笔时的激情和心境创造性地再现出来, 以达到拆除这层屏障, 沟通学生和作者的心灵, 帮助学生深入领会作品底蕴, 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这种教法只是自己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一些探索和尝试, 未见诸经传, 姑且名之曰:古诗词教学中的“创设情境法”。

二、“创设情境法”产生的原因

古典诗词, 字词障碍多, 典故使用频繁, 因此, 我过去在教学中总是采用传统教学的讲授法, 逐字逐句详讲细授, 一堂课下来, 讲得口干舌燥, 精疲力竭, 而学生的学习效果却仅仅停留于字句的理解, 而在感情上并没有被打动, 更谈不上从思想到艺术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这样的教学真是“苦了先生, 误了学生”。延续下去, 只能使古诗词教学走向一条死胡同。想到我自己的学习生涯, 至今记忆犹新、得益最大的那些篇目, 没有一篇是老师逐字逐句精讲细授出来的, 而都是老师讲课时感情投入最深, 我们听讲者心灵触动最深的结果。鉴于此, 我才试着采用“创设情境法”, 力图使其能够弥补字句讲授的缺陷。

三、施行要点

1. 创设情境法并不忽视字词教学, 而必须以学生对字词的充分理解为前提。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而词汇又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任何作品的思想内容都是通过词句来表现的。创设情境法必须在学生对课文字词充分理解掌握的基础上方可进行。只是理解、掌握字词的过程, 不必像过去那样, 由教师在课堂上逐一讲解。现行教材对古典文学注释十分详尽而高中学生又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因此, 这部分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解决, 课堂上只用很少的时间, 抽查预习效果, 补充学生预习中的不完善之处。学生在掌握字词的过程中, 对课文的内容就有了初步理解。在此基础上, 再进行创设情境教学就水到渠成。

2. 在疏通字词的基础上, 创设情境。

教师以字词提供的信息为主要内容依据, 融入作者的生平遭遇、政治主张、人生态度、品德情操、写作背景、为文目的, 按照诗词中作者的思路和感情发展的线索, 向学生披露作家的内心世界, 碰撞出学生心灵的火花。

3. 教师必须结合课文内容, 设计一段既能表现作者的思想倾向, 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语。

例如, 我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唐玄宗天宝年间爆发了安史之乱, 连年内战, 民不聊生;再加上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 广大劳动人民就只好终年挣扎在死亡线上。公元759年, 关中一带又遭特大灾荒, 百姓离乡背井、流落他乡, 饿殍塞道, 哭声遍野。诗人杜甫带领全家老小, 随着逃难的人群, 辗转跋涉, 历尽艰辛, 最后才落脚在四川省的成都。在友人的帮助下, 好不容易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搭了一座简陋的茅草屋。年近半百的老诗人满以为这一下总可以过几天平静安稳的日子了。谁料第二年秋天, 就连这座简陋的茅屋也被一场狂风吹破。面对这难以遮风挡雨的破茅屋, 诗人百感交集, 写下了千古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 教师要善于渲染气氛, 为事件的进展或作者抒情营造一个典型环境。

例如, 在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 依据“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的内容, 我作了这样的渲染:“深秋八月, 一场狂风突然袭来, 像发怒的巨人一样, 吼叫着, 呼啸着, 直刮得沙飞石走, 天昏地暗, 把诗人屋顶上层层茅草一下子都掀了起来, 漫天翻卷飞扬着。”

5. 教师要注重揭示诗人的内心世界, 使诗人的形象有立体感。

小说、戏剧、叙事诗都以丰满的人物形象感染读者。其实抒情诗也有人物形象, 这形象正是诗人自己。因此, 创设情境法一定要注重揭示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使诗人的形象富有立体感, 才能最大限度地感染学生。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 结合“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我这样揭示诗人的内心世界:从叛乱以来, 诗人在逃亡流浪中从没睡一夜安稳觉, 现在又整夜泡浸在雨水里, 怎么能熬到天亮呢?狂风吹破了茅屋, 玩童抢走了茅草, 老天又大雨滂沱, 屋漏不止……不到半天的功夫, 连遭不测, 不要说一个被生活折磨得极度孱弱的老人, 就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也不能承受得起这重重打击呀!我们的老诗人可真被逼得走投无路, 呼告无门呀!漫漫长夜, 诗人思绪翻腾, 百感交集, 想了许多许多。按说, 他首先应该想到的是自己凄苦的命运, 半生穷困潦倒, 晚年又逢天灾人祸;他还应该想到的是一家人的日子今后怎么过。然而我们的诗人却恰恰相反, 他没有再去想个人的苦难, 反而在为他人构建着美好的希望——怎样才能盖起一片片高屋大厦, 让普天下贫寒的人们都能住进去, 任凭风吹雨打都安然无恙……想到这里, 诗人不禁激动起来, 兴奋起来, 愁苦的脸上掠过了一抹笑影。因为“爱国忧民, 推己及人”, 这是他平生梦寐以求、孜孜追求的最大愿望啊!

四、实施初效

与以前使用的字句讲解法比较, 初步收到了一些效果, 主要表现在:

1. 当堂背过。

字句讲解法, 尽管教师对字、词、句讲授得详尽备至, 但由于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只限于局部, 缺乏整体感, 很难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只好死记硬背, 当堂背过者很少。用创设情境法后, 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理解, 加之被作者的人品、文品所感染, 激发起了学习兴趣, 因此, 大部分学生都能当堂背过。

2. 字、词掌握得牢固。

字句讲解法, 尽管教师对字词来历、典故出处旁征博引, 讲得确凿详尽, 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 收效不佳, 课后检查, 还有很多地方掌握不了。创设情境进行教学, 学生在字词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 自己动眼、动手、动脑获得知识, 印象深刻, 掌握得牢固。

3. 变只教书为教书育人, 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体会 篇3

关键词:教学 情境 化学课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战场,而学生是教师主导下的课堂活动的主体,这已不容质疑。建构主义认为:把学生置于真实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中感受、体会、学习,这样才能使学习更为有效。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知识结构得到发展,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

一、运用化学实验,创设真实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创设良好的情境,可以抓住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求知欲旺盛,其过程直观、富有启发性。第一次上化学课,学生们对化学实验充满了好奇与想象,在他们眼中,化学老师就象魔术师一样有着神奇的魅力,教师利用好学生的好奇性和求知欲,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和活动的时间,使学生愉悦、轻松地“撩开化学的神秘面纱”。

二、利用化学故事,创设生动情境

许多中学生热衷于听故事,许多化学故事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故事容易吸引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因此,用化学故事创设情境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初三化学燃烧和缓慢氧化”的教学中,学生学习了燃烧的条件后,教师可引入英国战舰“欧罗巴”号失火事件:

[故事]1854年5月31日,英国战舰“欧罗巴”号按照作战命令开始了远涉重洋的远航,它的船舱里结结实实地装满了供战马吃的草料。两个多月后的一天,船舱突然冒出熊熊大火,大火迅速吞没了整艘战舰,片刻之间战舰便葬身海底,全舰官兵、战马无一生还。事后英国军事保安部门调查,没有什么结果,但化学家们根据英国军事保安部门提供的材料,却很快地找到了“纵火犯”。

[问题]谁是纵火犯?[学生交流]可燃物燃烧要达到一定的温度,要与氧气接触,船舱里有大量的空气,草料着火可能的原因是温度达到的着火点,那么,温度是怎样达到着火点的呢,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

学生1:有人放火;

学生2:有人不小心将烟头掉到草料堆中;

学生3:战舰在海洋上航行,太阳照射在船舱里热量来不及散发,温度升高达到草料的着火点;

学生4:船舱里很潮湿,草料慢慢腐烂产生热量,聚集起来使温度升高。

……

通过学生的猜想、分析、讨论和教师的及时评价,可帮助学生理解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利用对学生进行过程与方法教育,同时又增进了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利用一些相关的逸闻趣事导入新课,比如:教学<金刚石与石墨>这一节课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述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的尝试,拉瓦锡有一次曾用放大镜把太阳光聚焦在一块贵重的金刚石上,希望仔细欣赏它璀璨的光芒.没想到,在强烈的光照下,不一会,金刚石居然烟消云散般消失得无影无踪,让他既诧异,更后悔不迭。听了这个有趣的故事,,每一个学生都急着想弄清金刚石到底到哪去了,其后的教学当然就很好组织了。

教师还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化学史创设情境,如:1、拉瓦锡发现空气的组成;2、稀有气体的发现等,通过创设科学发现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养成细致的观察能力和敏锐的捕捉信息能力。

三、运用多种媒体,创设直观情境

教育家荀况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行、声、色的感官刺激,不仅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易激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操的知识趣味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从信息角度看,利用直观教具,尤其是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和吸收,不但能使学声置身于课堂教学材料所描述的情境中,较好的理解教学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去再认识更高层次问题的过程。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习内容跟其形式、运用的教学情境结合时,有意义学习才能发生,所学知识才易于迁移到其他情境中再运用。只有在真实情境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才能理解和掌握,才可能到真实生活或其他学习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创设情境教学心得体会 篇4

表演体会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进入角色”即“假如我是课文中的××”;扮演角色,则是担当课文中的某一角色进行表演。由于学生自己进入、扮演角色,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在书本上,而就是自己或自己班集体中的同学,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

三年级的小同学爱唱、爱跳,喜欢表演,也喜欢看表演。在一堂音乐课上,我就利用孩子们的这一点爱好,开展了教学,让孩子们通过表演体会情境。在欣赏《木偶的步态舞》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活动场面:让学生根据自己了解的故事情节创编动作,同时配上 音乐进行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在随后的歌曲学习《一只短笛轻轻吹》时,我又让同学们分别扮演小羊、牧童、小鸟,通过舞蹈的形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歌曲,并加深了对歌曲的印象。这样,通过各种表演能使学生加深理解歌曲的内涵,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和音乐表现力,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同时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创设情境教学叙事 篇5

法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过:“儿童有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在教学中,我们老师应该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其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该通过怎样的途径给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想像世界、情感世界融汇起来,从而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呢?由于我近几年都是带低年级的语文,一直也在思考和摸索,并做了一些尝试。

《放小鸟》是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文中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讲的是“我”放飞一只小鸟的事。本课只是一篇故事性文章,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如果想深入到文中,让学生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读出自己的感受却是不易的。因此,我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第二自然段中创设情境,设计问题,让他们在老师的问题牵引下抓住重点词句朗读、理解课文,感悟文本。

教学片断: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鸟妈妈找孩子的画面)

师:正在“我”着急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一只小鸟一直在叫。生:我看到一只小鸟在窗外一直在对着鸟笼子叫,听那声音还有点着急呢?

师:观察得非常认真。说得很棒!窗外的小鸟为什么叫得这么急? 生:因为她的孩子被关起来了,她担心死了。师:那我们应该怎样读这句话呢?

(出示句子:我抬头看去,原来窗外也有一只鸟在叫唤,那声音听起来多焦急呀!)

(自由读,比赛读,谁读得好,为什么?)

生:语气要急一点,要把鸟妈妈见了小鸟时急切的心情读出来。生:“多焦急呀”要加重语气,这样才能体现出鸟儿们焦急的情景。师:“焦急”就是…… 生:就是非常非常的急!

师:“着急”和“焦急”,那个更急些? 出示句子:

我很着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我抬头看去,原来窗外也有一只鸟在叫唤,那声音听起来多焦急呀!

(指名学生朗读比较)

师:鸟妈妈是多么焦急呀!如果你是鸟妈妈,找了很多天,现在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孩子,然而却发现自己的孩子被关在笼子里,鸟妈妈会焦急的对小鸟说些什么?

生: 孩子,我终于找到你了。生:孩子,你怎么被关进了笼子里?怎么不小心一点呢? 生:我的孩子真可怜,这么小就没了自由。……

师:小鸟看到自己的妈妈来了,可是自己却不能飞出去,和妈妈一起在蓝天上自由飞翔,此时,小鸟又会对鸟妈妈说什么?

生:妈妈,快救救我!生:妈妈,我终于见到你了!……

师:如果此时你就是那只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你会对“我”说些什么呢?

生:求求你放我回家吧,我想妈妈!

其实,创设情境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运用得好,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通过创设丰富生动的语言情境,抓住重点词“焦急”和重点句“我抬头看去,原来窗外也有一只鸟在叫唤,那声音听起来多焦急呀!”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并突破了教材的局限性设计了说话练习,学生通过想象了小鸟与鸟妈妈会说些什么,这样调动学生自身积累的知识对教材进行了再创造,使得学生充分体会到小鸟和鸟妈妈间的骨肉情深,进而产生对小鸟的怜悯之情还给小鸟自由,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但是,在点拨学生朗读课文时,部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并不高,朗读效果也不尽人意,没有达到以读促悟,感受文本,并培养学生语感的预期目标。我想,也许是我在教学中,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做到位,以至还没有牵引他们文本中来。我们应该怎样让这部分孩子在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呢?

创设情境,自由想象

贾金艳

九台市卢家中心学校

创设情境,实现有效教学 篇6

创设情境,实现有效教学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堂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但是,随着教学的深入,由于缺少语言环境,学生越学越觉得枯燥,大部分中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如何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就像在生活中真实地使用语言一样,实现有效教学?巧用情境教学法不失为一条锦囊妙计。 【关键词】如何创设情境 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是根据教材要求、教材内容和编排,进行精心的教读和讲解,学生拿着课本记、读和机械训练,慢慢的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语言脱离了语言环境就难以恰当的表述意义,难以发挥其表情达意的本质功能。因此,“情景需要语言,语言应当从情景教起”。如何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创设恰当的情境进行有效教学呢?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用英语组织课堂 中学英语课堂应体现出语言教学的特点。语言是人类用于社会交往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其最终目的在于 “交际”。课堂教学活动最终还是要以交际能力来体现。英语课堂应该是一个充分体现交往特征的互动情境。因此,从初一年开始,我就着重在根据学生实际用简单的英语和身势语言(body language)来组织课堂,尽量在英语课上少讲汉语,使学生逐步适应全英语教学。平时学生所听、所说、所读、所写大多是汉语,英语课是学生接触英语唯一的机会。其次课余时间和学生交谈时也尽量使用简单的口语,引导学生开口说英语。 二、创设情境,进行词汇教学 英语中一部分名词可以用实物如水果类或衣服类进行教学,也可借助图片和简笔画,或者是多媒体展示进行教学,并且还可以进行简单的游戏(Guess:what is it? and Touch sth)如:school things、colors、parts of a body、等等。我们还可以借助手势、动作、表情等,或让学生根据英语单词做手势、动作和表情等进行词汇教学。如:情绪类、乐器类单词;方位介词等,这样进行教学使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行为和事物,加深了他们对词语的感知和记忆,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 创设情境,进行句型、对话教学 教师根据对话内容创设真实或类似真实的语境,让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如八年级下 Unit7 topic2 Cooking is fun! ,我在教授Would you mind if …的句型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四个情境,教会他们如何使用这个句型,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回答。如: 多媒体展示的图片是在公车上,一个刚上车的乘客和一个旁边有座位的乘客之间的对话。 ---Would you mind if I sit here ? ---Of course not. Please be seated. 再如在教学询问方向的对话时,学生看着图去找地方,经常会弄错了。我们可以把教室变成一张地图,桌子之间拉开一些路,某些桌子上放上几个地名牌子,老师先教学生怎么走,然后学生指挥他的partner在教室里走,这样他们更容易掌握,也很有趣味。同时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尽可能使用英语。 四、创设情景,进行语法教学 传统语法教学是讲解式教学,其实我们也可以把语法放到具体的情景中去教学。如:祈使句的教学,老师可以指挥学生做或不要做一些动作。然后学生指挥学生或学生指挥老师做动作,老师稍加讲解,学生就轻松的掌握了祈使句。如时态的教学,教师可准备一些动作单词的`纸条,让学生随机抽取,并表演出动作,然后引导学生进行问答练习。 T: What is he doing ? Ss: He is dancing. 或可抽取两张,一前一后表演,此可训练过去进行时和现在进行时。 T:What was he doing just now? Ss: He was dancing. T: What is he doing now? Ss: He is singing. 最后与学生一起归纳时态的用法。 再如: few、a few、some、a lot of = many、too many/little等词汇的归纳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物品的数量(如:杯子里的水、桌上的书)。这样学生印象深刻,容易掌握。 五、运用电教手段,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模拟表演创设的情境,往往受时空限制无法全部做到,在这种情况下可运用录音、录像、投景幻灯等电化教学手段来移植情境,形象生动地再现有关对话的时空,做到声像结合,图文并茂。教师将学生要学的对话融入其中,会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帮助学生在语言与表达形象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更自觉、更有趣地进行英语交际活动。尤其在教学课文时,多煤体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总之,情景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教学途径之一。我们英语教师在课前必须认真备课,创设切合学生实际、切合教材内容、切合语言交际的实际,形象感人,新颖而富于启发的情景。并努力在教学实践中用好这一方法,努力实现有效教学,为国家培养同更多的、合格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英语课堂标准》,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创设情境教学心得体会 篇7

一、讲名人故事, 创设育人情境

在物理学史上, 有无数广为人知的名字———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法拉第、钱学森、邓稼先……他们像蔚蓝天幕中颗颗耀眼的明星:对祖国深深的爱;对科学事业的献身精神;对社会的责任感;对待科学严谨的态度;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对名誉地位淡然处之的心态……一串串闪光的品质背后是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每一个故事, 都是最动人的创设情境的素材, 撼动师生的心灵。

物理课堂上, 我总是通过鲜活的人物故事给学生传达这样的思想:任何一条哪怕最简单的定理都是物理学家坚持努力的结果, 为了得到真理, 他们永不言弃。他们不浮不躁, 不急功近利, 长时间的积累和无尽的奋斗使他们站到了人类科学的高峰。牛顿小时侯学习并不好, 还曾被老师斥为“笨蛋”, 可是他的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 构成了一个统一的体系, 被认为是“人类智慧史上最伟大的成就”。讲解欧姆定律时, 首先向学生介绍德国的物理学家欧姆得到这个结论的不易:他经历了十多年的辛勤劳动, 做了大量实验, 还因为急于求成, 得出错误的公式, 发表错误的论文, 使其他科学家对他很反感。但他通过努力实践, 克服重重困难, 最终得出正确结论, 摆脱了偏见, 得到了世人的认可, 为人类留下宝贵的科学财富。学生们把故事记在了心里, 把热情留在了课堂上, 把品质融入到生活中。

二、走进生活, 创设真实情境

物理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自然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生活”是物理课程改革的理念。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将学生引入与物理问题有关的情境中, 能使物理学习更具有探索性和趣味性, 也更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我们在设计物理课堂教学时, 注意创设物理情境, 在讲授内容之前, 通过演示实验、讲史料、生动地举例和类比、提出富有启发性或联系实际的问题等, 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让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现实生活当中就有物理, 物理就实实在在地存在于平凡的生活之中。

三、提出问题, 创设思维情境

在例题教学中我们通常通过“出题———读题思考——试 解———分析讨论———归纳检验”这一模式进行教学。这种模式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具体的物理过程、物理问题的理解, 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结合有关的知识规律, 独立地、创造性地进行分析、判断、思考, 探索解题方法。然后, 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分析讨论和归纳总结, 对物理题中的物理思想、物理方法进行提炼、升华, 学习和汲取例题中的物理精神。该模式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和锻炼高中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该模式的核心是试解, 学生在试解过程中能够提出有价值的物理问题, 在思考中前进, 物理思维才能得到更好地锻炼和发展。

四、坚持实验, 创设活动情境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 它的理论都是在严谨的实验基础上得出来的。所以, 我们教师在给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一定要在正确的实验操作下进行, 使学生养成严谨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例如, 在做测量的实验时, 不能讲“大约是多少”, 测量是一个精确的事情, 航天设备上的某些零部件在制作时, 要精确到一根头发丝的几十分之一, 所以一定要严谨。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指出:“认识起源于动作, 没有动作就没有思维和学习。”在物理教学中, 应积极创造情境, 让学生在亲手操作、亲自实验的基础上, 掌握物理知识。

要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质量, 就必须保持学生高效率的心理投入。创设科学有效的学习情境, 使得每节课学生都能以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兴奋的心情进行学习, 物理思维的种子才能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

创设情境教学心得体会 篇8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景创设

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的,在众多教学改革的原则中,情境教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以创设情境为主线,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投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

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以超越狭隘的数学教学内容,让学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学习内容,让数学“活”起来。本课题的研究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及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出发,创设出丰富的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课前预设情境,课内生成情境),作为支持和鼓励学生的源泉,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好的教学情境能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好奇、渴求、探究、协作、交流等学习欲望,不断地提出问题、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对数学的真正理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数学情境是进一步深化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体性

现代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主线。数学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活的学习主体,教师不可以用传统的知识讲授替代主体的活动,要给学生以自由、活动的空间,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情境教学不仅仅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还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要优化课堂情境,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渴望,充分感受数学,主动探究数学,主动运用数学。

例如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节课时,学生已学习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我们就从复习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为起点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1;点和圆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学生回答:有三种关系:圆内、圆上、圆外。

问题2:怎样判定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学生回答:可以用点到圆心的距离d与圆的半径r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判定:当d>r时,点在圆外;当d=r时,点在圆上;当d

教师小结: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我们可以用圆心到点的距离d和半径r的数量关系来判定。

问题3:如果把一个点换成一条直线(用米尺表示一直线,与黑板上已画好的圆组合进行演示位置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同一平面内,直线与圆有几种位置关系?

学生在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启发下,通过教具的演示,很快就能得出直线与圆有三种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并得出其判定定理。以同样的形式来组织学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学生的探究成功的体验将会更充分。

在这里,通过复习与新授知识相似的旧知识引入课题,既是情境的创设,又能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有一个共同点的起点,这有利于全体学生的知识建构和探究精神的培养,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求知欲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课堂上,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通过探索,解决问题,获得积极的心理满足,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入境。要做到这一点,可以用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求知欲。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小而具体、具有启发性,同时又有适当的难度,与课本内容保持相对一致,不要运用不恰当的比喻,这样不利于学生正确理解概念和准确使用数学语言能力的形成。

例如,我在进行《多边形的外角和》这一课教学时,我创设了如下的问题情境:小敏在一个五边形广场周围的小路上按逆时针方向跑步,他每跑完一圈,身体转过的角度之和是多少?接着,再引导学生根据上述实际问题的启示思考推广到一般情形。

除创设问题情境外,还可以创设新颖、幽默等各种教学情境,良好的情境可以使教学内容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让学生深切感受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并升华到自己的需要之中去,从而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三、情境教学贯穿实践性

情境教学注重“情感”,又提倡“学以致用”,努力使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同时还通过实际应用来强化学习成功所带来的快乐。我们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特有的功能,在拓展的宽阔的数学教学空间里,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情境。例如,在进行《测量旗杆的高度》这一课时,我把学生带到了操场上,进行了真实的户外实际测量,其教学效果可谓“百问不如一做”,同时对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交际能力等等,都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和训练。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不忘经常创设教学情境,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发展,让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角色,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成绩也稳步提高。至此我似乎感觉在情境教学的领域中找到了如何将素质教育纳入课堂教学,融入学校的各个层面的有效途径,并且可以继续满怀信心地走下去。

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促进者。新课程要求教师既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尊重、赞赏、信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和学生互相展示案例,改变了单向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方式,真正形成了师生是互动的“学习共同体”。

四、初步成效

1.课堂气氛活跃,提高了师生的思维量。由于好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其中所含的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使得学生对数学认识发生改变,进而学生的学习观念、学习态度发生了转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与“创新精神”。而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量。另一方面,由于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具有灵活的教学机智,引导好学生,在提高了学生的思维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思维量。

2.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得到提高,问题的设计逐步科学,教学板块清晰,情境设计能力逐步明显提高。通过研究,我们的教师不再“以本为本”,不再拘于课本上的情境,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教内容创设出合理的、有效的情境,能借助于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计的问题更具有层次性、针对性,使得课堂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3.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明显增强,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数学学习的方式不断地多元化。由于教师的情境创设,使学生明确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是“有意义的”,课后我们教师布置的一系列的实习作业使学生既把数学应用于生活,又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五、主要成果

通过前期的研究,我们课题组开设了20多堂研究课,课题组教学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六、存在的问题及下阶段重点研究的问题

通过前阶段的研究,我们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们下阶段着重要解决的是:

1.教师对情境设计的科学性判断与评析、情境创设的原则掌握不准确方面的问题、课堂教学中生成性问题情境的研究与把握。

2.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个性化设置情境;如何针对学生原知进行情境设计。

七、几点想法

1.学校课题的研究,只要立足于课堂主阵地,研究就一定有生命力。

2.学校课题研究的目标,应立足于师生两个方面——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

创设教学情境 巧妙引入“压强” 篇9

巧妙引入“压强”

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

陈 芬(361012)

关键词: 建构

教学情境

压强

摘要: 教师的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创设教与学的情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之更有利于学生建构新知。„„我们的教学设计还应该注重学生的“感受”,让学生既能用眼睛看,也能用身体去感受。

建构主义者提倡“情境性”教学,认为学习应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学习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作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探索并解决问题,强调将知识应用于真实的情境中而获得理解。因此,教师的教学就要针对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创设教与学的情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之更有利于学生建构新知。

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的第八章 第一节《压强》中的第一个小标题为“感受压力的效果”,这“感受”二字提得很好。虽说物理学是一门与生活、生产密切联系的学科,但学生对一些概念的形成和知识的建构还是存在不少困难的,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体验和经验。因此,只要有可能,我们的教学设计还应该注重学生的“感受”,让学生既能用眼睛看,也能用身体去感受。

在《压强》这一节的教学设计中,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充分给予学生“感受”的机会,我们创设了一些教与学的情境,并尝试着将它们应用到了笔者指导的一位教师参加中国教育学会第五届全国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中,并取得大赛一等奖。下面就将该引入新课的教学情境进行介绍。

创设情境一:

刚上课时,请一位学生上来,戴上眼罩,平摊双手,掌心朝上。教师向其余同学展示了两个相同的金属圆柱体(分别放在已调好的天平两盘,显示质量相等),然后将其中一个柱体

图1 直接竖放在学生的一只手掌上,另一个柱体则用一个小托盘托住后放在学生的另一只手掌上(如图1)。教师问:“你两只手的感觉相同吗?”该生答:“一边重,一边轻。”教师:“请把你认为重的一边举高。” 同学们惊奇地看到:实验者将没有托盘的一边举了起来,也就是将轻的一边举了起来。坐在下面的学生大笑。这时,老师把这个学生的眼罩摘下,那学生低头看看左手又看看右手,满脸困惑地自言自语:“奇怪,怎么会这样?真奇怪!” 在座的同学看到他这样笑得更开心了。这笑中也许包含了对实验者判断能力的不信任;也许怀疑老师做了手脚,使实验者上当了等等,不同的学生对此的反应可能是不同的。不管他们各有什么想法,有一点我们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所有学生都对这个现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种气氛使得这个学生有点不服气,说:“老师,让我再试一次!”这时教师问其余学生:“你们是否都愿意试一试?”学生们情绪高涨,大声应道:“愿意!愿意!” 接着,老师宣布已经为同学们准备了相同的器材,全班同学都来体验,同学互助,闭眼重做刚才见到的使大家满腹狐疑的实验。结果,大家的感觉都是相似的。动手是为了更有效地动脑,接下来就要发挥此教学情境的第二重功能了。教师提出了问题:金属柱重0.9N,连同托盘1.0N,你们感受到的是重力吗?学生明白,他们感受到的不是重力,否则实验者按感觉举高的就应该是带托盘的手了。这时有不少学生转而猜测他们感受到的可能是“压力”了,于是教学就顺利地过渡到了“压力”,还从压力过渡到压强„„

笔者曾将此实验在旧校区的八个班进行了尝试,各班学生的反应无一例外。笔者指导的参赛教师曾四次在不同范围的观摩研讨教学中及参赛教学中使用了这一情境教学。绝大部分听课老师对这个教学情境的创设都大加赞赏,他们普遍认为,这样的情境教学,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又巧妙地在第一时间避免了学生将压强与重力混淆。因为,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在以往的教学中,即便学生已经学了“压强”,也还时常把“压强大”误认为是“压力大”或是“重力大”。

也有教师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在认同这个教学情境的有效性的前提下,有的教师提出:用长方体金属块代替金属圆柱体进行实验,不需要托盘,只要分别将金属块竖放和平放就行了。当然,如果实验室有条件提供足量且合适的长方体金属块的话,这种想法是不错的。也有老师提出:不管用什么形状的物体,最好都应该让两边的物重相等(目的是使压力相等)。理由是,这样才符合“控制变量”的原则,并对后续的探究有利。但笔者更愿意采用两边重力不相等的做法,理由有三:

第一,这是激发探究欲望的诱饵,而不是探究过程,不需要符合控制变量的原则;

第二,现实生活中压力不同,受力面积不同,压强也不同的情况很多,只要学生掌握了科学的探究方法,要形成正确的探究思路是没有困难的;

第三,让两边的物重不相同,当学生误把轻物当重物举高时,对学生认识上产生的冲击将更强烈,学生对此的印象会更深刻,好奇心也会更强!

还有一位教师却提出了一个笔者从未意识到的问题,他认为:当双手小臂平举用手掌托住物体时,涉及的是杠杆问题而不是压强问题。这时手臂(不是手掌)应该能正确感觉出哪边物体更重。这种说法曾一度让我们陷入沉思。于是我们自己再次实验,闭眼仔细体会感觉,还请其它学科的教师也进行了实验,结果都跟学生实验的情况一致。

尽管如此,我们认为这个情境中除了涉及压强问题,确实也涉及到手臂的杠杆问题。为了让我们对杠杆的效果感受更明显,我们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情境。让食指成为一根杠杆,目的是使杠杆的效果和压力的效果都能相对明显地反映出来。我们用两条由宽布带环和细线环串起来的相同的套环挂在两手食指上进行对比实验(如图2)。我们备课组的教师对新的图2 实验都进行了感受,效果依然跟前者的相同。

于是我们猜想,假如物重大些,让手臂与手指感到“吃力”,我们对杠杆的效果感受可能就会更明显些。于是我们大大增加了物重,这时食指根部的韧带产生了明显的痛感,但手指被细线勒痛的感觉也同样变得非常明显。也就是说,这两种效果都被同时明显地感受到了。只是因挂细线的手指受力面积很小,所以,这只手指对压力的效果感受比对杠杆的效果感受要更明显。

我们决定用这种方案在新校区的六个班也试一试。为了减小手指的“杠杆效 应”,因此悬挂物体的重力不能太大,我们选择了200g的钩码。以下便是第二种教学情境实践的情况。

创设情境二:

刚上课时,请一位学生上来,戴上眼罩,伸出左右两手的食指。老师向其余同学展示两条相同的套环带和两个相同的钩码,并按图2所示将其悬挂在学生食指上。教师问:“你两只手指的感觉相同吗?”学生把用细线挂在手上的那一边举了起来,同时回答道:“不一样,这边的好像更重。”在座的学生面面相觑,然后大笑。当教师帮他摘下眼罩时,学生的反应与前面描述的情况非常的相似。正当学生们都无比好奇且跃跃欲试的时候,教师让全班同学都如愿地来体验一遍。大家彼此帮助,彼此取笑,同时也笑自己。

在实验的过程中,他们既用肢体感受到了压力的效果──痛,也用眼看到了压力的效果──勒痕。有一个学生在亲自体验之后说:“老师,我知道了。以后用塑料袋提重物的时候,只要把提扭展开一些感觉就不那么痛了。”老师问:“当我们把提扭展开时,所提的物体是否就变轻了呢?”学生想了想回答:“不是,重力没变。”是的,学生们在经历过这样的情境之后,在笑过之后,他们明白了,他们的手指感受到的不是重力,因为两者的重力几乎是相同的,但两手的感觉却大相庭径。

在六个班都进行了尝试,学生的反应无外乎如此。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以上两种设计,只要物重不太大,且让受力面积区别大一些,都会得到很好的效果。在全国赛中,我们选择了第一种情境。当然,我们也考虑过避开杠杆问题,比如,让两手臂自然下垂,然后勾着食指来进行这样的实验。只是这样操作起来有一些具体的问题,如学生上台演示时可见度的问题,除非让学生站得很高来进行实验。

创设情境激活语文作文教学 篇10

谈到作文教学之难,有人归纳为当今学生作文的“三乏说”,即学生学识贫乏,生活积蓄贫乏,思想感情缺乏。但我认为这种看法未免有些主观。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作文教学:是否没有激活学生潜在的知识储备呢?是否没有打开学生自己生活的宝库呢?是否没有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呢?如果我们为师者真正的激发起学生创作的灵感,还愁学生的创作没有源头活水吗?我想给学生创设作文的情境感染他们,让他们的文学之泉汩汩流出,应该是一种改变学生苦恼作文现状的有效方法。

从教育的角度来讲,语文教学是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的,离开了教学情境,也难以进行语文教学了,尤其是作文教学。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学生才能浮想联翩,思接千载,视野万里,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学生的作文就成了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了。那么,再看学生的作文也许会是另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现在我就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实际所得谈谈粗浅的感受: 一.无欲不动笔:设计情境,激活学生的创作激情

学生其实不是没有激情去写作,可能是我们没有开掘他们激情的泉眼.!

一次考试出了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学生的选材很老套,没有什么新意,甚至模式化到几乎千篇一律,写的都是在暴风雨之夜母亲如何抱着他到医院看病。针对这种情况我意识到学生没有带着情感去写作,相反是一种敷衍了事的态度。于是我决心重新要他们写一次,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种情境:在一个晚自习,我要学生每人准备一只红蜡烛。学生感到很新奇,不知道老师要他们做什么,他们的好奇心空前的膨胀起来,带着这种疑惑我要他们点起红蜡烛.眼睛聚精会神的看着烛光,耳边响起了我为他们准备的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当舒缓的音乐响起的时候,当那感人的歌声深入他们心灵的时候,我知道他们的心灵受到了母爱的震撼:“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你的双眼是否已经失去了光华,你的两鬓是否增添了白发-----妈妈,相信我,女儿自有女儿的报答,我不愿牵着您的衣襟走过春秋冬夏。” 我说:眼前这温馨的烛光,就象妈妈的眼睛在凝视着你.你感受到了吗?”然后我关掉音乐在安静祥和的气氛中用舒缓的语调为他们娓娓道来:母亲如何从一位窈窕少女成长为一位母亲,如何十月怀胎的辛劳,如何含辛茹苦的哺育,如何不厌其烦的教育,如何在受到委屈时强忍泪水……这时的孩子有的已经泪流满面,有的也已泫然欲泣,这时写作的时机已到,学生感情的闸门已经打开,我于是说:“那么现在就用你的笔,用你的真情,用你的爱给妈妈写一篇颂歌吧!”学生的写作欲望喷薄而出,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在笔端凝聚成爱,主题也在爱中升华,这次写出来的文章因为多了真情实感,佳作妙句自然就多起来了。同上次考试的作文相比,提高了很多。

恰当的情景创设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写作的“磁场”,这种“磁场”氛围感染着他们,使他们真情流露,妙笔生花.二.无趣不下笔:搭建舞台,展现学生的写作才华

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如此。当学生以一种极大的热情来投入写作时,那种文章读来才叫人觉得酣畅淋漓。

有一次我安排这样一堂课,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名字的由来和其中的含义。每个同学都到前面讲述,同学们的讲解异彩纷呈,精彩无比。像魏鹏月,就说她的爸爸希望她像大鹏鸟一样能展翅飞翔,同时她又是三月出生的,所以名字中带有三个月字;姜楠讲他的爷爷说楠木是一种珍贵的木材,质量好,希望他以后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李纪华说他出生在十月一日,妈妈

说就叫纪华吧,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永远做一名热爱祖国的人;孙晶石说她不知道当初爸爸妈妈给她起名字的初衷,但她想父母是希望她像水晶石一样纯洁透明;王有力最有意思,他说小时侯他的身体不好,所以爷爷奶奶希望他的身体棒棒的,不生病。现在果然不出所料,他的体重已经达到150斤,是个小胖子,浑身充满了力量。他幽默的讲述引起了学生的哄堂大笑,教室里的气氛异常活跃起来,就连我也受到他们的感染,讲起了自己的名字来历。同学们在互相介绍中深深体会到了家长的期望和嘱托.都深受鼓舞,倍感激动,在这种情况下,让他们写一篇<记一堂有趣的课>就水到渠成,信手拈来了.三.无感不动笔:开辟蹊径,引发情感之源

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真情是文章的生命,矫饰是文章的大敌。每逢作文,为什么有的同学常常无话可说,东拼西凑?因为他们不能不敢或不善打开自己的情感闸门。鲁迅先生说过:“从喷泉里流出的是水,从血管里淌出来的才是血。”写作时无动于衷,文章怎能打动他人?写作经验告诉我们,带着某种感情感受事物,那事物就格外鲜明清晰;回忆往事,往事也如浮雕般凸现,这就是情感的催化剂作用。因此,紧紧抓住并激活震撼心灵的情感,是引发灵感的契机。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种作文形式,即作文超市。也就是给学生提供较多的作文题目让他们选择,每学期两次,文题尽量做到新颖别致,富有时代特征,切合学生的脉搏,能激发他们写作的欲望。就像去超市购物一样,商品是琳琅满目的,就看你如何去选择了。比如<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我们班里的风流人物>、<十四岁花季>、<生活交响曲>、父爱如山>、<啊,朋友>、<相逢是首歌>、<我想对你说>、<那一段青春岁月>、<心中的涟漪>、<感悟人生>、<走,我们去看海>等等,学生看了这些题目后往往兴奋异常,都能迅速找到自己喜欢的题目,并有一种一吐为快的冲动,带着这种情绪写出来的文章真的是异彩纷呈.正是这种作文超市,突破了题材的限制,才能写出色彩缤纷,美不胜收的生活图景;突破了体裁的限制,才能创造出天马行空,奇思迭出的诗意结构;突破情感限制,才能抒发了亲切鲜活,酣畅淋漓的真实体验;突破篇幅的限制,才能接通了哲理深沉,激情荡漾的人文底蕴;突破思维限制,才能变换出别树一帜,匪夷所思的全新角度;突破了手法的限制,才能显示出石破天惊,精妙绝伦的语文奇观。

四、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角色,催熟学生的写作

“进入角色”,是艺术创造的一个术语,也是一种较高的境界。艺术大师斯坦斯拉夫斯基对此就是非常重视和强调的。他曾对莫斯科大剧院的艺术家们语重心长地说过:“当你一脚踏进剧院的大门,就必须把家里的所有烦恼和不快统统抛至脑后。”他认为,只有这样,艺术家们才能沉浸在戏剧中角色的情感世界里。

由此,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们也能得到一种启示: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理解课文语言所蕴含的情感,把握课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写出有血有肉的作文,方法之一就是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去体验,去假想,去把自己的生活、感情和课文所展示的、以及你要展示的生活、感情相比照、相联系……所以说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对语文作文教学是有着极其重要意义的。

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可以催熟学生的写作。学生进入了角色,写起作文来,就会认真谋篇布局,就会把自己的角色感受表达出来,深刻而真挚。1993年高考作文题,要求代某校团委拟写“通知”;1994年高考作文题,要求代李宁拟写向赵鹏寻找圆规;1998高考作文题,要求写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等等,无不要求考生具有角色意识和角色转换的心理素质。高考结果表明,我们的考生往往在这一步上跨越不到位。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如果对写作不能产生需要,那么就很难写好文章;相反,有了写作的需要,有了表达自己心中的思想的欲望,就会产生一种内驱力,就会以满腔的热情去写好文章。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在写作时,让学生进入角色,就会在命题的范围内寻找到自己写作的“需要”,产生“欲梗在喉,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和激情。同时,一旦有了明确的写作目的,“胸中之积蓄”和感情有了倾泄的时候,思路还会堵塞不畅吗?议论还会泛泛而淡吗?记叙描写还会欠生动吗?如此“入境”作文,真情实感,无疑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角色意识培养得好,学生终身受益;角色意识不够,应对能力就差。

二是教师要为学生进入角色创造情境。学生进入角色,教师是引导者,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进入角色的程度。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易于进入角色创造必要的情境,让学生有进入角色的氛围,从而有进入角色的愿望和冲动。

五、填补“空白”,以想象激活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

近年来,各种“形而上”的文艺批评理论逐渐下沉到我们“形而下”的中学语言课堂教学,成为指导我们教学实践的重要的方法论。“接受美学”就是其中颇有影响力的一种方法论,它认为,作品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作品未经阅读前,只是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间匿藏着许许多多的“空白”,有待于读者去发现、填补和阐析。而这些“空白”的填补正是读者阅读活动中不可缺的动力机制之一,它能够驱遣读者的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从而建立起与作品和作者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在我们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对作品“空白”带有个性色彩的填补,更是开启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写作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有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想象就是创造力”。而对文学作品中“空白”的填补,完全有理由成为语文作文教学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创新的重要手段。正如“接受美学”的创始之一,伊塞尔所言:“文学本文也是这样,我们只能想见本文中没有的东西;本文写出的部分给我们知识,但只有没有写出的那一部分给我们想见事物的机会;的确,没有未定的成份,没有本文中的空白,我们就不可能发挥想象。”

在中学语文课文中,这样的“空白”有很多。如:(1)、《故乡》中,宏儿和水生二十年以后的友谊是否如“我”和中年闰土的隔膜?(2)、《孔乙已》中,孔乙已的长衫哪去了?孔乙已最后一次离开咸亨酒店后命运如何?(3)、《竞选州长》中,“我”退出竞选后,伍德福和霍夫曼二位先生如何继续他们的竞选活动?(4)、《我的叔叔于勒》中,小公务员的二姐夫是如何继续着他的发财美梦的?父亲又是如何向不知情的家人解释叔叔的长久不归?(5)、《范进中举》中,范进赶考几天家里生活情况如何?(6)、《祝福》中,祥林嫂“老”去前夜有哪些复杂的心理活动?……

文学作品里留有大量的“空白”,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让学生发现并去填补写作,从而激活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我有这样一个作文教学案例:在学习了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之后,我告诉学生:阿长如何为鲁迅买〈〈山海经〉〉的过程,作者并没有写,但这一段的空白如果用我们的生花妙笔补写出来,将无比精彩。学生的想象力空前的活跃起来,于是奇思妙想汇聚成文,佳作迭出。

单就人称而言,就有你我他三种人称,第一人称妙趣横生,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流畅委婉。学生把阿长的无知和纯朴,阿长的笨拙和寻找《山海经》时的执着,那一波三折的寻“经”过程,那通俗幽默的对话设计如此和谐的统一起来。就连平时疏于写作的同学也能扬扬洒洒的布局谋篇。

实践证明如果能给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学生的文字灵感就会在文学的天空自由的翱翔。

上一篇:基层环保调研报告下一篇:吴城中学创建教育现代化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