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探讨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信息资源的获取更加便捷,同时也伴随着网络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频发问题。目前,我国在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立法及相关配套法律制度不完善,存在相对滞后性,民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比较薄弱,互联网知识产权被侵权的现象普遍存在。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现代网络技术发展现状提出了一些改善建议和措施,希望对我国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过8亿,全球范围内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过40亿。网络时代,数据信息的产生及传播都具有虚拟性,加之人工智能、大数据的产生及普及,传统知识产权的内涵在不断扩展和丰富。现阶段,我国针对传统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已经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知识产权保护的要求,相关的网络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也是与日俱增[1]。如何从法律上充分保护网络知识产权,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促进互联网产业健康发展保障良好的网络知识环境是建设法治国家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互联网知识产权概述

(一)互联网知识产权的内涵

互联网知识产权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由网络中的企业及自然人创造出来的与智力相关的成果及权利,其内涵主要包括三方面:其一,互联网虚拟财产权利。主要包括网络游戏相关的虚拟游戏币、虚拟的游戏装备及道具等,也可理解为互联网服务方面的运营商以及互联网游戏的开发者本身拥有的开发软件或提供服务的权利[2]。其二,传统知识产权拥有者在互联网环境中享有的权利,比如电子图书著作权。其三,以网络为载体的相关知识产权。互联网知识产权的拥有者所创造出来的作品或开发出来的软件等等都是以网络为依托和背景的,不同于以传统知识产权为依托的网络知识产权,这些产权一旦离开了互联网,那么知识产权的所有者也就不再拥有相关的权利。

除了上面包含的主要方面外,互联网知识产权还涉及很多的领域和方面,比如在互联网环境下催生出来的相关产品,包括多媒体、数据库、电子邮件、动画作品等等,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知识产权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充。

(二)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意义

1. 维护公平竞争,促进科技创新

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的过程异常的复杂,其中涉及到诸多的问题,比如网络上比较普遍存在的侵权盗版及技术专利等问题,一直以来都比较难解决。国家鼓励科技创新,因为只有创新,社会才会进步,国家才会发展。互联网本身的开放性及容纳性使得盗版或者剽窃各种专利技术的成本降低,尤其是那些获取成本非常高的知识产权在网络上可以轻而易举的取得,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知识产权拥有者创新的积极性,助长了盗版侵权及剽窃行为的不正之风。因此加强网络知识产权保护,利用法律手段保障知识产权拥有者的合法权益,既能保证网络竞争的公平性,也能增强企业及个人进行科技创新的动力,同时也是营造健康的网络知识产权发展环境的根本制度保障[3]。

2. 规范网站运营,促进互联网产业发展

之所以出现网络上的大肆盗版侵权及随意转载等现象,就是因为网站运作的不规范,因此加强网站知识产权操作方面的规范是非常必要的[4]。首先,我国在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立法及法律制度尚不完善,直接导致了网站侵权事件频发,使得互联网处于无序的混乱状态,不利于我国互联网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其次,互联网具有容纳性、便捷性以及个体性。互联网的容纳性和便捷性决定了网络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及看法,因为很多侵权行为可能就是侵权者点击一下鼠标就完成了,很难进行控制。互联网的个体性决定了网络中的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侵权者,因此很难对这些侵权行为进行统一的管理或者控制。因此,加强对互联网知识产权的保护,建立一套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网站的合理合法运营就显得非常必要[5]。

二、我国网络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立法滞后,权利体系不完善。

一方面,虽然我国在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在不断的完善,但是立法滞后的现象仍然存在,互联网发展速度与相关法制建设不匹配,各种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依然频发。另一方面,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方面的权利体系不完善,目前我们知识产权法保护权利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发明、外观设计等类型,一些新型的智力劳动成果还没有明确纳入到保护范畴。作为一种财产权,由于权利体系不完善、权利的分类不细、界定困难,使得知识产权所有人对该权利的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没有得到充分保护。

(二)网络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

首先,我国现阶段虽然也制定了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法律制度,但是还不能完全解决互联网知识产权侵权问题,现阶段还是主要依靠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来协助网络知识产权保护。其次,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落后、法律救济困难。互联网的虚拟性使得侵权行为只能通过网络技术手段进行监控,但市网络监控技术落后,没有发挥预防侵权的作用。互联网知识产权侵权具有复杂性,其虚拟性、跨区域性、隐蔽性等决定了侵权行为发生地域广、取证难、易被删除证据,网络监控技术落后,程序复杂,使得被侵权人维权难、取证难,不能从根本上控制侵权行为的发生,导致网络知识产权法律救济也变得异常艰难。

(三)网络知识产权保护道德意识缺失

民众对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意识比较薄弱,没有形成正确的知识产权保护的价值观,往往为了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采取不合法的手段进行网络侵权行为,严重的损害了互联网知识产权拥有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互联网健康发展的秩序。

三、健全我国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建议

(一)完善立法,健全权利保护体系

针对不断涌现的互联网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我国政府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做出了积极努力,并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保护互联网知识产权,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在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05年《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2006年《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基础上,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也对知识产权相关问题做了最新回应。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都不同程度的起到了相应的作用。目前,国家仍需从立法层面积极开展相关立法工作,努力建立一个完善的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就需要制定专门针对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比如,扩大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的权利范围,将互联网发展衍生出来的数据库、多媒体等都囊括到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的权利体系内。

(二)完善互联网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体系

1. 建立一套专门针对数据库领域范围内的保护制度

数据库或者可以定义为各种数据、材料及作品的集合。有关数据库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大多数是规范对于数据库的投资等方面,其中反不正当竞争法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款法律。但是不正当竞争法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此数据库保护特别权利方面法律制度的建立较好的解决了这个缺陷。但是,数据库特别权利制度也有其不足,比如,数据库的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就需要对数据库的信息保有防止泄露的义务,因此需要建立一套专门针对这方面的法律制度。我们可以参考世界上发达国家在数据库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建设,并结合我国现有的国情,建立一套适合我国互联网数据库发展和保护的法律体系。

2. 健全互联网知识产权评估机制

互联网知识产权评估机制就是对互联网环境下的知识产权性质进行分类,哪些知识产权是可以公开的,哪些知识产权是不能公开的。可以公开的知识产权就可以面向公众全面推广,不可以公开的知识产权就需要运用专业技术进行保护。对互联网知识产权进行评估分类,是互联网知识产权运用到实际中的必要前提,也是推动网络知识产权保护公平进行的动力。

3. 加强互联网监控技术创新,提高执法效率

加强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监控技术创新,一方面加大对信息传至网络的审核力度,从源头上控制侵权行为的发生,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为司法部门、网络监管部门的执法提供技术支持,为高效打击网络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提高执法效率、降低维权的时间和经济成本等方面发挥作用,鼓励知识产权维权行为。

(三)加大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提升公民法律意识

互联网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频繁发生与公民对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薄弱密不可分。因此,要想从源头上控制互联网知识产权发生的可能性,就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知,避免一些信息使用者的无意识的侵权行为发生,并逐渐形成全民抵制互联网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健康互联网环境。比如建立宣传平台,采用公益广告、手机短信、自媒体平台等多种宣传方式,大范围的对民众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扩大宣传范围和影响力对公民进行正确的引导。除政府的努力之外,社会各界及组织都应积极参与到其中,为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结论

互联网知识产权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及高速发展,在传统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内涵得到拓展及延伸,并且也逐渐的与上网的每一个人都形成密切的关系。虽然我国在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更新,使得对互联网知识产权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建设,不断创新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提高公民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意识,增加侵权成本降低维权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从源头上预防并控制侵权行为的发生,努力为我国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保驾护航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胡泊.互联网领域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研究[J].法制博览,2020(24):61-62.

[2]董知非.互联网时代下的知识产权保护初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1):115-117.

[3]张珊.互联网时代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路径[J].出版广角,2019(21):43-45.

[4]雷达,李明杰.“互联网+”时代知识产权保护公证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公证,2018(04):53-58.

[5]谢黎伟.互联网金融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障碍与对策[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7,07(05):20-26.

上一篇:工学类综合性专业课的教学创新设计下一篇:新媒体科普运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