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2024-06-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精选10篇)

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篇1

【摘要】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是群众文化创新发展的母体,站在民间文化这个巨人肩上的群众文化,其创造性恰恰来自前辈文化传统的禀赋。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给了我们烛照传统文化的慧眼,使我们看到了传统的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是繁荣群众文化的基础,是发展群众文化的起点,是群众文化与时俱进的特征。传承是为了保护,传承是为了创新,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群众文化发展方向的本质特征,在民间文学艺术中排沙拣金,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关键词】民间文化;民族遗产;传承;保护;创新

当前,民间文学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已成为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我市将民间文学遗产的挖掘整理工作当作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部分。其久远的历史可溯源商周时期的肃慎。这里留下了丰富的民间文学遗产,我市的民间文学遗产浩如烟海,俯拾即是,许多艺术珍品尚未被挖掘整理。仅从已经整理出来的作品中,人们便可以窥测出女真及其后裔所形成的民风、习俗、文学艺术为载体的民间文化,蕴藉厚重。数百年来,流传在海伦的民间故事,虽不是历史的直叙,但却始终保持着这一段历史投影。它由生存在蚂蚁河流域的人们世代相传而得以保留下来,成为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认真搜集整理民间文学遗产,不但可以将千百年来在群众中流传的民间文艺作品保存下来,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对于了解民间文化,研究民间文化的历史是不可缺少的。民间文学虽然不能等同于历史的真实,但却可以激发人们回顾历史,从中填补思古幽情的想像 空白,藉以思考与评断发生在这里的历史与人物。这也是 “民间文学” 流传的根脉所在。

民间文学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结晶,及时地搜集,认真地整理可以使优秀的作品得到推广。例如《蚂蚁河的故事》等脍炙人品的篇章,都是从民间产生,在民间流传后经文人墨客整理加工而成的。事实证明,搜集整理民间文学遗产,不但可以指导民间文艺得以健康发展,还可以使作家、艺术家得到创作的借鉴;同时,认真搜集民间当前流传的作品,还可以为我市文化建设的发展做贡献。

民间文学是人类的精神植被,是传统文化中的精粹珍品。人类创造了文化又被文化造就着,女真族因其所处的自然与社会生态环境的不同而积淀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因而它蕴涵着深层次的历史,凝聚着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女真族是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它历经多少人的完善才能传到今天,这是何等的不易。众所周知,民间文学是以口头创作和口头讲述的方式在民间产生和流传的。而那些能说善讲“瞎话”的“故事大王”、“民间故事家”,大多数都是年愈古稀的老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和正在陆续地谢世而去,随着这些老人的相继作古,许多宝贵的风俗资料,民间传说在一夜之间竟成了绝响。仅从我市《民间文学故事集》的编辑工作来看,大量作品的搜集者、整理们还没有来得及见到自己搜集、整理的故事付梓成书就离开了我们。这些民间文学艺术家为民间文学遗产做了大量的抢救工作,他们对这一事业的执著追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 们这一代人学习,他们为此耗尽了自己毕生的心血。而且还有一批肚里有许多老故事的老者尚未被发现。这些老者对自己记忆中的那些 “嗑儿” 和 “瞎话” 误以为是老辈人那听来的 “闲篇儿”。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把他们知道的 “老故事”讲给他们的子孙后代,使其流传下去。因此,许多极为珍贵的民间文学遗产就这样相继失传了。我认为对于民间文学遗产说搜集也罢,说挖掘也罢,均不如说抢救来得准确。事实正在不断地证明着这项工作的迫切性,否则,留给我们的将是无济于事的遗憾。因此,抢救民间流传的文化遗产迫在眉捷。

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篇2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各族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 是中华民族保持对祖先的记忆和历史延续的独特展现。它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脉相承, 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更要基础和宝贵资源。必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带来强劲的生命力、吸引力和活力, 发挥出独特的重要作用。但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 又受到许多方面的影响, 原本很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受到了猛烈的冲击。上千年来, 口传身授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正面临着流失和灭亡的危机, 还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经过大量的研究和调查, 发现因受地理因素和环境改变的影响, 同时又难见经济效益等方面原因, 许多“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出现了“断档”的窘境, 甚至有些项目已灭亡。因此, 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非遗的传承与保护。

二、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种类繁多, 同时涉及到的方面也很广阔, 且保护工作又涉及到政府行很多的行政管理部门, 这种职责不明的多部门管理, 造成交叉重叠的管理, 成本增加、效率低、各管理部门相互推诿等现象、导致各项工作难以进行。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少一种有效的制约和管理, 那就是一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规约。201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明确规定, 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这里明确指出了各部门职责和分工。保护法的颁布实施, 不仅在法律上确立了文化部门作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主管部门的地位, 而且有了法律的授权就能更好地履行和实施管理职责。

所以各级的政府部门及领导干部在充分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同时, 也要加强领导, 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 并增强管理的力度;不仅要做到缜密规划、细心组织、精心实施, 还要有条不紊地进行这项宏大的文化工程。

三、经费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重要保障

一直以来, 因为资金的缺乏, 很多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得到及时的抢救和保护, 并处在濒临消亡的地步。例如:有些早年收集上来的档案和材料已开始变黄发霉, 像录音、录像带有一些也要报废;最重要的是由于资金的缺乏致使有些单位本想要抢救老一辈表演艺术、演唱艺术、传统行当的脸谱艺术等计划都无法实施。同时, 还需要大量的资金建立一些国家文化艺术档案馆和地方文化艺术档案馆等相关的设施等等。然而现在许多经济落后、人口贫困的地区, 地方政府优先考虑的是把大量的资金投地形结合, 建筑布局多样。

参考文献:

1. 陈泽泓.岭南建筑志[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25页;

2. 李积权;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文化观念[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2年02期;

入到物质脱贫致富的建设上, 拿不出更多的资金从事文事业化建设。从而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了,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崩溃了, 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所以要全面实施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显得十分重要, 同时一定资金的投入是重要的保证。那么, 设立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基金就迫在眉睫。

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增强文化安全意识, 是传承保护的重要环节

很久以来, 我们对文化安全意识的认识很薄弱, 就出现了民族文化资源流失的现象。例如:据报载, 日本某城市有家博物馆是专门收藏中国民间文化珍品的, 规模很大, 种类很多, 使许多参观者大为叹惊。又如, 大家都知道的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是为了纪念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形成的民族传统节日, 是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令我们感到耻辱的是却被韩国抢先“申遗”成功了, 并列入该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遣产名录》。按照这种谁先申报谁就拥有的国际惯例, 是合法又合“理”的。这些鲜明的例子从而证明了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的缺乏与不利.同时也提醒了我们要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重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伟大的中华民族人们留下的文明成果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任何一个项目都不能因他国的文化掠夺或是我们工作的疏忽而流失或失传。为此, 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 增强文化安全意识, 加大保护力度势在必行。

五、让传统文化在高校生根开花是非遗传承保护的有效途径

之所以认为高校在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因为现行教育体制中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这方面的普查、挖掘、研究、整理, 以及文化传承、发展、创新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功能。大学是先进文化知识的发源地, 不仅为当今的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养分和动力, 同时还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播教育场所。在校的大中专学生群体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主体, 对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活动, 继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树立青年学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养爱国主义理想, 巩固和提升民族自信心, 实现河北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要建立机制, 以点带面, 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和培训推广基地命名创建活动, 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长效机制。二要丰富内容, 以送促建, 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为进一步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各院校的影响, 树立青年学生了解非遗、保护非遗, 确立自身在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主体意识。三要创新形式, 以学兴教, 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学校教育体系的紧密融合。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深入推进, 各院校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不断深化,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应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我们理应将伟大、丰厚、灿烂辉煌的文化遗产保护起来, 继续传承下去, 并让其闪烁出更璀璨的光芒。

3.[美]伦纳德R.贝奇曼著;梁多林译;整合建筑——建筑学的系统要素[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作者简介:

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篇3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其概念而言,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因此,我国在实施保护工作的同时,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重点部署,逐步评审公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建立由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四级名录体系和传承人的保护、认定体系,并将包括传承教学、文化生态区等在内的保护场所及团体等保护载体进行认定,并制定相关的保护措施,还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作为国家“文化遗产日”,这一系列保护措施,都说明我国正在逐步建立起完善的长效保护机制和制度。

二、曲艺的概念及分类

通常在广大百姓的印象中,相声、评弹、评书、京韵大鼓等表演形式为曲艺,但是一说到何为“曲艺”,大家对曲艺的认识及概念还是相对较为模糊,容易与“戏曲”等表演形式混为一谈。

曲艺作为表演艺术,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且传统最为深厚的门类之一,它融合了文学、音乐和表演为一体的,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它具有说唱相间、角色跳入跳出等特点,即演员以表演者的角色向观众说唱故事,并在说唱过程中一人分饰多角,通过语言、语气、表情、动作等变化表现出故事中不同的人物,同时也区分开故事中的角色与叙事者自身的身份。这就是曲艺区别于其他表演艺术门类呈现出的本质特征。

曲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十大门类中单独且非常重要的门类之一。在特殊时期,曲艺遭受严重的摧残,直至1976年曲艺才得以再度繁荣。从1983年起,由文化部牵头的“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为组织实施领导机构,中国文联有关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和全国各地文化厅(局)、艺术研究院所、民间文艺家协会及各地(州市)、县文化馆、乡镇文化站进行统一部署,涵盖了戏曲、曲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文学5个艺术门类的10个领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编纂工程。在曲艺范畴内,出版了《中国曲艺志》,各地文化部门也按照国务院要求,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普查工作,对于当时现存的曲艺状况及散落的曲种重新进行了挖掘和梳理,在此次普查期间,据统计,我国现有曲种约341种,既有众多汉族的曲种,也有各少数民族的曲种,将这些曲种进行分类,可划分为“说书类”、“唱曲类”和“谐谑类”三大类。

虽然我国的曲艺品种种类繁多,但由于经过历史的变迁,目前依旧存活且仍然活跃于人们视野中的曲种已经寥寥无几,有的曲种生存艰难亟需抢救,有的曲种已经消亡,各曲种的生存状态也不尽相同。通过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政策扶持,曲艺的生存才稍显生机,但这与繁荣的景象还相距甚远,因此,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我们在对曲艺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同时,应根据曲艺曲种自身的特点和实际生存状况进行多样性的保护。

三、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进行多样性保护

(一)培养传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在于“人”,而曲艺的传承正是通过口传心授、拜师学艺的传统方式进行的,因此对传承人的培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从事曲艺表演事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已越来越少,曲艺各曲种正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尴尬局面。在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方面,除了政府对传承人的资金及政策进行扶持之外,还应在曲艺艺术人才上进行培养,如在艺术院校等学校进行曲艺专业人才的培养,这就需要建立相应的学科建制。除了表演艺术的人才培养,还应注重学术理论的人才培养,通过培养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实现曲艺的自身造血功能,以获得更大的发展前景。

(二)积极引导,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曲艺是以口语艺术为特征的表演艺术,具有无形性和即兴性,它所赖以生存的环境是依附于各种不同的外部条件,包括曲艺的受众面即观众,因此,书场和小型的曲艺演出场所是培养发展曲艺的摇篮。而以叙唱类和散说类为主的曲艺品种,如相声、评书、评弹、绍兴莲花落、宁波走书等等,拥有大量的传统中、长篇书目,且艺术生命力较强,但是创演力较低,这类曲种需要依靠以听说书、唱书的演出场所为依托,通过推动创演入手加以扶持。但是,这类曲种的活动场所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已大量消失,这对曲艺的生存带来很大的困难。近年来,许多地方已认识到曲艺生存的危机性,纷纷办起了公益性的茶馆书场,受到当地曲艺爱好者特别是老年听众的欢迎。为此,政府部门应在民众居住点较集中处,开办一些公益性的书场或小型曲艺演出场所,这无疑对这类民间曲艺的传承和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许多以当地民俗活动为生存依托的地方曲种,在民间民俗活动中活跃频繁,如温州鼓词等,这类曲种的保护在关注其本身的艺术形式外,应对其依托的民俗活动等文化空间进行整体性保护,创造良好的传承生态环境,带动培育出更多的传承人,进而形成了良性循环的传承机制。

(三)培养观众,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进行传承保护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动下,群众文化活动中的曲艺成为地方曲种的主力军,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创作、演出了不少地域性很强的地方曲种,有的还在全国性的曲艺活动中获奖,这无疑对曲艺“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几个已经绝响近半个多世纪的曲种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得以再现,如浙江的绍兴平湖调、杭州摊簧等等,这是传承保护方面的可喜现象。当然,它和几十年前的传统曲艺相比,似乎不那么原生态,在群众性的业余曲艺活动中,也以演唱短篇、开篇或选段为主体,但是,在创新的过程中,首先要深谙曲艺的传统精髓,通过对传统特点的把握,创造出观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才能很好的传播曲艺,这也是传承保护曲艺的主要措施之一。

(四)实事求是,对濒危曲种进行原貌保存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中,目前最紧要的是抢救一批处于濒危状态的曲种。因为它自身在当今时代既无生存的免疫力,更没有其表演的生存空间;后继无人或原有的表演艺术形态与时代审美需求不相适应。对于这些普遍存在的曲艺现状,必须采取抢救性的保护措施,组织濒危曲种的老艺人对他们的传统唱腔、作品进行录制并保存。虽然老艺人的嗓音已不甚甜美,但他们丰富的艺术经验和唱法能展示本曲种的独特风格和韵味,靠文字记谱是难以完成的,尤其是对那些诸如弹词、摊簧类技艺性较强的曲种,这一措施显得尤其重要。这是一种“存遗”性的保护方式,目的是将这类曲种的“根”留住,以留给后人去研究和借鉴。

综上所述,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进行曲艺的传承与保护,并非是单一的形式,需要各级政府、学术界、新闻媒体等多方面的协调配合、统筹兼顾,多种学科、科学推进的保护过程,需要各方的相互配合、相互努力,达到良性循环状态,才能使曲艺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篇4

经济与贸易学院

国贸1342 XXX 摘要:非物质文化保护逐渐进入了公众的视野,成为了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是社会发展转型期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内容。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遗迹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专门机构不健全,缺乏专职人员,民众意识保护薄弱,保护经费投入不足,传承后继乏人等问题。为了更好的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宁市必须转变传承保护观念,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大立法保护力度,构建宣传教育体系,增强文化自觉意识,加大经费投入,打造特色品牌,健全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人才队伍,拓展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以此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南宁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备受联合国和很多国家的重视和关注,也逐渐进入了的公众视野,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并成为我国社会发展转型期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内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从战略上研究部署文化改革发展,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南宁作为广西的首府城市,如何挖掘、传承、保护与整合、优化、创新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塑造特色的城市精神文化依托,提升南宁市的文化感召力和影响力,解放文化生产力,用文化振兴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文化兴市、文化强市”战略和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南宁市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自建制以来已有1 6 0 0年的历史,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南宁拥有壮、汉、瑶 等民族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逐步创造了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艺、传统医药、民俗等1 0大类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0 0 5年底,南宁市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2 0 0 6年2月1 5日,南宁市颁发《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并制定下发了《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成功地举行了多期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巡展和巡演,使许多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被发掘并得到有效保护。

自2 0 0 6年至2 0 0 9年,南宁市成立各级普查工作队,并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普查工作历年搜集和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线索共1 2 4 4 6条,包括壮族三声部民歌、广西八音、“ 三月三 ”歌圩、壮族 民间故事“百鸟衣”、宾阳壮锦编织技艺、宾阳师公戏等,其中,民间文学有4 7 7 2 项,民间音乐有5 8 7项,民间舞蹈有2 0 1项,戏曲有1 0 1 项,曲艺有3 6 项,民间杂技有2 项,民间美术有3 1项,民间手工技艺有7 5 7项,生产商贸习俗有 3 8 9项,消费习俗有9 5 9项,人生礼仪有9 1 4项,岁时节令有6 3 0项,民间信仰2 0 5 8有项,民间知识有7 6项,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有2 0 6 项,传统医药有7 0 8 项,其他共1 9项。

二、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 多、价值高,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处于不断探索和不断完善的阶段,也存在很多不足,阻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

(一)保护意识薄弱,缺乏重要性认识

不仅部分县(区)政府及官员,还有很多老百姓,尤其是年轻的一代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仍较 薄弱,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很多人依旧抱着“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 一切都为经济服务 ”的思想,只顾经济效益而忽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只能是表面功夫上的事情,而 “ 招商引资” 才是雪中送炭的当务之急。在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 重 申报轻保护”的倾向,甚至也存在着保护工作的应付现象,没有从守护民族文化精神家园的高度去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时,很多民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传承层面出现断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越来越淡薄,尤 其是年轻人,更是不愿意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方面的东西。因而很些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濒临消亡或失传的趋势。

(二)专职人员缺乏。保护机构尚未完善

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和人员设置不合理,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专职人员和各类专业化人才极为匮乏。目前,全市只有市文化新闻出版局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科,而且只有一个人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这也是唯一的一个专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在编人员。至今,非遗保护工作主要是依赖市群众艺术馆调研部的同志为主,依 靠志愿者、老干部等非一线人员来承担,这些人都担负着许多其他的工作任务,只是兼职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方面工作。专职人员缺乏,保护机构尚未完善致使非遗保护工作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运作,使得保护工作在人员、时间效率、效果等方面都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导致许多资料征集后不能及时有效地开发、保护和利用。

(三)保护经费投入不足,普查和保护进度缓慢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的投入方面,主要是依靠政府在单兵作战,并且市政府和各级县(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费投入也参差不齐。虽然政府有一定 的资金投入,但是投入的力度不够大,一些县(区)只把有 限的经费投在申报工作方面,对于名录保护没有专门保护经费投入,甚至部分县(区)还没有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2 0 1 1 年,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费投入是 3 0 万,昆明是 1 2 0 万,成都则投入了2 0 0 万。已建成了总投资加亿的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并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相对其他几个城市来说,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显得捉襟见肘,严重不足,致使无法配置先进的普查器材,而现有的设备又达不到标准要求,这导致普查和保护工作进展较为缓慢。即使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出现和濒临消亡,也因经费问题而保护工作搁浅,甚至有些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了抢救,但也难以及时、有效地挖掘、传承、保护。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老化后继乏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才能使之薪火相传,反之,没有传承就相对于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判了死刑。从南宁市已经确认和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中发现,传承人老化程度严重,无论是第一批传承人,还是第二批传承人 ; 无论是国家级传承人,还是自治区级传承人,或是市级传承人,很多传承人的年龄大部分都在6 0岁以上,有的老艺人甚至高达 8 l岁,看着很多非物质文化遗 产濒临消亡,老艺人虽然心急如焚,苦苦地在寻觅接班人,但 因没有市场,没有效益,更难以养家糊口,使得很多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望而却步,拒之门外。同时,随着环境的变化、市场的冲击等原因,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 目逐渐惨淡经营,无人问津,一些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老艺人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迫于这一困境,甚至有些传承人也不得不放弃与自己相伴一生的独特 的手艺和技艺,另谋生路。基于此,南宁市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随着老承人的与世长辞而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因此,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备力量的培养刻不容缓。

三、加强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对策建议

加强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已刻不容缓,坚持“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的方针,抢救和保护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推动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加大经费投入。广开渠道筹措资金

一是各县(区)政府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的投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有所增加。

二 是筹措资金,并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资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采录、保护、传承、研究、传播、出版、资助培养传承人和进行基础公益项目设施建设,并积极举办各类活动,包括常规性仪器设备的购买、宣传保护以及开展活动等经费,确保专项经费能够及时、足额到位。

三是在政府宏观指导下,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手段,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等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适当地在税收等方面给以一定程度上的优惠,以便鼓励他们更进一步地来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适度的开发,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适度的保护和传承。

(二)健全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人才队伍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抢救和保护离不开专业人才的使用和培养,尤其是离不开精通专业理论且又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指导。专业人才和专家能在理论层面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深入论析,并且能在应用实践的层面去形成一 套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加强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对现有的从业人员进行的教育培训,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针对目前存在的机构不全、人员短缺等不足,政府部门要支持职能部门增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岗位,增加人员编制,调配专业人才负责专项工作,形成一支素质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队伍。

二是制定传承培养制度和奖励制度,用制度规范传承培养工作,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有人。针对目前大量保护项目传承后继乏人的状况,积极为传承人提供优惠的传承条件和保障,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鼓励民间老艺人带徒授艺,确保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能或技艺传给后辈,培养接班人,切实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来。同时,健全传承奖励制度,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的绩效与奖励结合挂钩,激励更多人才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提高传承人的荣誉感,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内在动力。

三是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专门人才,实现非遗传承保护研究人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聘请相关专家学者或各大院校知名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指导,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规划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指导,使保护传承作更加科学化、合理化、有效化。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机构和学校,把南宁市非物质文化纳入教学内容,把学校教育和非物质文化传承结合起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人才培养,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专业素质。

(三)强化文化法制建设。完善传承保护法规。加大立法保护力度

立法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保证。虽然中央2 0 1 1 年已经出台并正式 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但很多地方,包括南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没正式出台,有关法律法规还有待健全。结合有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情况,南宁市要强化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建设,明确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本原则、任务举措、考评监督等方面内容,以及明确各方保护主体的责任和义务,把保护、传承、创新和发展融为一体,保证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 1 ] 参阅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情况汇报》

传承习老精神保护祖国文化遗产 篇5

保护祖国文化遗产

习仲勋同志在他七十六年的革命生涯,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亦或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优秀品质很多,作为文物工作者,尤其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在传承、保护祖国文化遗产方面所做的重要贡献。

早在照金时期,当时“左倾”领导杜衡指示进攻香山寺,夺取粮食,却不顾刘志丹等人反对,火烧香山寺。部队准备撤出香山寺时,遭到国民党重兵包围。危急之际,习仲勋率领游击队杀到,击退了敌人。后习仲勋回忆时说,当是分粮解救灾民不仅正确,而且必须那样作,火烧千年古刹,从军事角度讲,虽说对巩固根据地起到重要的作用,但从保护祖国的文物古迹来说,却带来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主政领导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期间,他重视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近代中国是古代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的重要时期,如何对待脱胎于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历史课题。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习仲勋,尊重广大群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注重发挥传统文化优秀成果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在冬学运动中,有人认为《三字经》等书是封建社会的启蒙课本,必须予以取缔。但习仲勋认为,“冬 1 学课本,也应征求群众意见,愿意学什么就教什么。对于《千字文》、《百家姓》等书,如果群众要念,可以让群众去读。”他还提出,在组织群众学习文化知识的时候,可与传统的“闹秧歌”等民间活动“取得有机联系”,以调动群众的学习积极性。这些观点表明,习仲勋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较为科学的认识。事实上,《百家姓》等书籍和闹秧歌等文艺形式,虽有不少封建内容,但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凝结着古代中国人在自然、社会、历史、伦理、教育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习仲勋显然注意到了这一点。

在主持西北局工作时,习仲勋十分重视历史文物的保护,认为西北是中华民族发祥地,历代文物古迹甚多,党的组织和人民政权应负起保护文物遗产之责。早在西北野战军南下作战之时,习仲勋和林伯渠、贺龙就联合署名发出《保护各地文物古迹布告》,强调在我军到达新解放区时,应由军队政治机关训令部队切实遵守保护文物古迹的法令,其中特别贵重的应开具清单派人护送西北局宣传部统一保管。该布告还将文物分类,以保障命令的执行。后来,西北地区文物古迹损毁极少,对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承起了重要作用。

他坚持将文化建设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相结合,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个基本问题。习仲勋初步探索了革命根据地的文化建设与三者之间的关系,而在文化建设与统战工作的结合方面尤为突 出。

首先,习仲勋主张以文化建设为手段,推进统一战线工作。抗战期间,习仲勋非常注重少数民族的统战工作,他不仅倡导宗教信仰自由,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还通过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等措施,帮助他们发展生产,提高革命觉悟,引导他们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比如在新正县回汉民族杂居区,通过开展回民教育、培养回族干部等,增进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互信合作,加强了统战工作。1938年11月,他指示新正县拨款修缮了龙嘴子清真寺,这一尊重回族文化传统的措施“赢得了全体回民的拥护”。

1958年夏,喜饶嘉措由北京回青海参加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后,向当时的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反映:青海平叛有过激行为,一些地方的寺院被砸了,经文被毁.佛像、法器也拿去炼了铜,一些无辜的人还遭到杀害,寺院被迫关门,群众人心惶惶。习仲勋听后.神情特别严肃。他告诉喜饶嘉措:“你反映得好。意见提得对。你不为佛教说话,谁为佛教说话。政府相信你是爱国的,寺庙应当保护。平叛是消灭反革命。不是消灭宗教。政策在执行中可能是过火了,后面会纠正的.你可以给藏族群众解释。我再给统战部和青海讲讲。”

1958年,西安城墙曾多次面临灭顶之灾,习仲勋力主保护西安城墙,并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一年之后,中共中央八届十中全会上,习仲勋遭到批判。陕西省委揭发了习“八个问题”,其中一条便是习仲勋下令“不许拆西安城墙”。习仲勋被撤销一切职务。

1980年,在中央书记处期间,习仲勋狠抓落实政策清退“文革“中查抄财物。他和中央落实政策小组经过努力,清退查抄财物工作基本处理完毕。截至1984年底,“文化大革命“中被查抄的原工商业者的(包括其他方面人士)约300万两黄金、700万两白银、15万件金银制品和800万枚银元已基本按上交时的银行牌价作价退还;查抄的文物、字画、珠宝、玉器、工艺品等1100万件,大部分被毁坏或散失,尚存的约350万件,退还了原主;查抄的1200万册图书,退还264万册,其余原主已无法确认。“文化大革命“中被侵占、没收的私房约1000万平方米,房主被迫出售的约100万平方米,采取腾退归还原主,或其他办法,解决了约55%。同时,还将“文化大革命“中侵占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办公用房等,大部分退还给了原主。

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篇6

参考答案

文物,承载着民族的历史,维系着文化的认同。代代先人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往往都曾跨越漫长岁月,躲过无数浩劫。巴西国家博物馆突遇大火,留给世界一声叹息。这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重创,也是对文化遗产保护的一记警钟:文物保护,不能掉以轻心,保护好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民族文化的传承。

【结合背景材料,分析文化遗产保护的不容易,进而提出观点,保护好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民族文化传承。】

如今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然而文化遗产能否得到科学合理的保障,依然要画个问号。就可移动文物来说,展览策划越来越丰富,但文物安全保护意识则有待提高。特别是在一些基层文保单位,由于资金、人员不足,管理意识不到位,藏品库房分类混乱,甚至连库房基本温湿条件都难以保证。而就不可移动文物而言,有些地区存在文物保护完全让步于城市经济建设的现象,比如曾经一些地区用少量水泥抹平“最美野长城”。推广预防性保护的理念,任重道远。

【问题分析,分析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保护文化遗产不应只局限于文物本体,还应致力于挖掘其文化价值,为社区营造、城市建设、文明养成提供营养。在国外,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已延向更广范围,不仅包括对文物古迹保护前、中、后期的系列工作,还包括对文物古迹周边人文、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划和保护。故宫“研究性保护”可谓摆脱了了单纯修复工作的传统观念,让文物“活”起来,【引用名言,为对策的提出找出依据,并以此展开论述,并结合题目材料,展开一轮和论述。】

中公教育

保护文化遗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最好的文化遗产保护,不仅要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更要把文化遗产从死的文物变成活的历史。只有本着对国家、民族、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每个人都应担起文脉传承者的重担,让文化遗产传承不绝,让中华记忆历久弥新。

【结尾呼应观点和对策,并呼吁号召每个人行动起来,为文化遗产保护蓄力。】 主要来源:

人民日报:让文化遗产传承不绝 作者 马苏薇(有修改)

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篇7

首先, 在新浦区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 正式公布的省级项目1个, 市级项目6个, 分属不同的类别。它们与群众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 以其浓厚的乡土气息, 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如具有地方特色传统戏剧“童子戏”、“淮海戏”。民间舞蹈、民间曲艺种类也不少, 有秧歌舞、狮子舞、踩高跷、跑旱船等等。民间美术有:宣纸贴画、剪纸、刺绣、砖雕、桃木雕、葫芦画等。

其次, 在这其中比较典型的有:海州童子戏、花果山云雾茶、戴晓觉中医药制作工艺、宣纸贴画、贝贴制作工艺, 传统技艺剪纸、东海鱼鼓。这些文化项目体现了华东沿海地区浓郁的民间传统特色, 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特定区域的审美观念, 它从一个历史的侧面反映了苏北地区先民古老的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所从事的艺人传承数代, 衍衍不息, 为地方历史、地方文化的传承, 为地方社会、地方文明的进步, 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我区的非物质文化资源种类繁多, 它们既是新浦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 又是一笔珍贵的留与子孙后代的精神遗产, 其文艺结构上的潜在结构, 为当地文艺剧团、民间艺人的剧本创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论素材。但是, 我们也应当清醒的认识到新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任重道远, 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现状

作为子孙, 我们有义务和责任, 将其完好的传给我们的后人, 但作为农耕文明产物的这些“精神财富”在市场高速经济化的今天却显得那么软弱无力。在新浦区众多的民间艺术中几乎无一例外的出现了传承人危机, 没有了传承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更无法谈保护, 再加上其内在的非物质性和不可贮存性的特征, 如果不对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及时的保护, 那么它最终结果只能是慢慢的淡出历史舞台, 淡出人们的记忆。

由此可以看出, 保护现有的代表性传承人、培养后备传承人才是新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和关键, 但是, 现在的年轻人在择学时大多看重的是就业前景和社会前途, 进修的都是热门学科,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和传承工作所知甚少, 马克思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 没有了物质就无从谈艺术, 残酷的现实也恰恰证实了这一点。所以,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的关键就是发掘和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的问题, 这是新时代下新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者们的一大挑战。

二、培养人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重点

从新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策略和方针上来看, 为了解决这些代表性传承人艺人的吃饭问题, 政府拿出了大笔的专项资金用以维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但是现在做面临的传承问题是大部分年轻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是陌生和冷淡的, 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族文化发展和国际文化竞争中的价值和意义还不了解。要想让他们亲身体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必须要“未雨绸缪”, 从儿童时期抓起, 从素质教育中抓起, 从家庭教育中抓起, 动员各学校通过举办展示、论坛、讲座等系列活动, 普及保护知识, 强化传承意识, 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氛围,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观念和实践演绎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在此基础上, 挑选和培养出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的后背力量。新浦区的经济发展比较均衡,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金的规划和配置更加合理, 大部分专项资金由本区财政自行解决, 正是由于物质上的大力投入和高度重视, 才使得本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发掘和应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才能健康的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有形资产, 它的生存、保护、传承和发展是需要有一定的外部生活环境相匹配的, 离开了这一外部环境, 就像离了水的鱼一样失去了其本身所具有的活性和生命力, 即使能够暂时生存, 也很难再有大的发展。艺术来源于生活, 这种离开了生活的遗产传承只能是通过对以往艺术历史的一种简单复制来证明它曾经的存在轨迹, 而无法在历史的车轮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所以, 新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只有在人才培养和物质扶持的协调配合下, 才能最终形成传承和保护的双效机制。

三、保持其传统个性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活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不同于博物馆式的保存, 其是在发展和变革的基础上的保存,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和社会发展变革的要求下, 其不可避免的要做出一些改变和革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产业化开发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将这些传统文化的东西导入了现代社会, 使其获得了生存的空间, 另一方面却又因为经济利益的驱动而形成了一种建设性的破坏, 让这些东西失去了本色。

由此可以看出,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应是在不触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核心本质属性基础之上的, 要保护其传统的个性, 开发是手段, 保护和传承是目的, 不可本末倒置。所以,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发掘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备人才只有在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有效配置的情况下, 才能最终实现新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晋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7年版.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篇8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

华夏民族之所以可以在世界民族之林当中屹立不倒,不仅是因为其具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同时还因为其在历史更迭的长河中所沉淀下来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而在这个历史文化当中,非物质文化则是最具代表性、时代性以及传承性的文化之一。非物质文化通过世代传承而产生的礼仪、风尚以及習惯等在历史长河发展的过程中进行着缓慢的发展,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华夏民族世代传承的根基,不但汇聚着华夏民族祖先的为大智慧,并且还不断继续发扬华夏民族的伟大精神[1]。现阶段,我们正处在一个复杂的历史阶段,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经济大潮在国内引起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处在这样关键的时期,我国各个传统文化“生存环境”正在不断被侵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处境也极为困难。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著名的民俗学家陶立璠曾经提出过:“文化遗产属于一个国家与民族生存的根本,如果失去文化,这个国家与民族自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当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之一,自然就成为一个国家与民族的象征,同时也是提升民族认同感与凝聚力的重要载体。所以,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保护与传承是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基本职责。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一)通过法律途径进行保护

通过法律途径不仅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基本的措施。在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进程中,必须要注重加强中央与地方的协作与指导关系。全国各地政府应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基础之上,根据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状况,进行有效的充实与增加,同时必须要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分工与职责。首先,地方政府必须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不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其次,必须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相较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存在这巨大的差异性,传承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扬至关重要,各地政府必须要构建一个传承人命名与保障体系,在专项资金当中划拨出一部分进行专项管理。最后,要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法律法规,健全相应的奖惩体系。通过立法,不仅能够有效激发人民群众主动、积极的参与到保护工作当中,同时又能够有效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破坏与流失的情况。必须要不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规,明确传承人的责任与义务,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能够在法律的轨道上稳步开展。

(二)增加政府扶持力度

1、增加投资,组织活动

要想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度,使得更多的群众能够正确意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还欠缺一个有效的载体。这就需要各地政府积极组织社会当中的各种资源,通过积极组织各种宣传范围广、辐射能力强的宣传活动,有效提升民间文化的知名度,从而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参与度。

2、协同合作,共同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属于一项全面、系统的工程,这就需要中央、各级政府、地方文化机构、宣传机构以及非物质文化的专家进行协同合作,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力量,最大程度的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整个社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认识。此外,还应当及时、主动发现并利用某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传承规律,通过不断的积累、积极的探索,寻找一条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2]。

(三)科学利用,开发旅游产业

旅游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措施之一。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当中能够得出,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属于十分宝贵的旅游资源,比如我国景德镇瓷器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地方手工艺品都是旅游购物当中十分热门的工艺品。从某种特定的层面来看,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因为旅游产业的带动,使得其功能能够得到良好的延续,生命力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通过科学的利用,旅游业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更为良好的生存条件与空间。

三、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当前每一个中国人的职责。在不断重视文化多样性的当今社会,保护并传承形式丰富的文化基因,不断健全我国的文化基因库,不仅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致敬,同时也能够为我国文化事业的有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汤凌燕,柳建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的法律思考——以福建省为主要分析对象[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201-202

[2]吴平.传承场域重构语境下非遗多元保护主体与合作共治——以贵州黔东南为例[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3(04):419-420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篇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学术界十分关注全球化与文化的多样性的关系问题。许多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为各国、各族人民的交流和对话创造了条件,但文化的多样性同样重要,我们不能容忍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变得单调无味。然而,如何保护世界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如何传承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历来意见分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经济全球化,特别是欧风美雨的冲击,我国一些地方一味追求经济的迅猛发展,忽视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因而使传统文化的保护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一是许多富有特色的民间工艺正在或已经消失。二是大批具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村落遭到破坏。三是民间艺人往往后继无人,一些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人亡艺绝的危险。为此,笔者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保护的必要性、近几年来国内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状况做一些综述,同时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一些建议和设想。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称演化过程和它的涵义与特征

1989年II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五届大会通过了《关于保护民间传统文化的建议》。《建议》要求各国会员充分意识到大量包含丰富的文化特性和各地民族文化渊源的口头遗产正面临消失的危险,应当采取法律手段和一切必要措施,对那些容易受到严重威胁的遗产进行保护。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9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建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的决议,“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被确认。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确认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概念来代替“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设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同时,在等待正式实施的过程中,教科文组织继续以两年一次的进度,评选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即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分别评选出28项和43项,到201l月,教科文组织总共宣布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90项。

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二条首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联系和历史的条件,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也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按照这个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二)表演艺术。(三)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五)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关注和奖励两种无形的文化遗产表现形式:一种是一定时期发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音乐或戏剧表演、宗教仪式或各类节庆仪式。另一种是一个文化空间,定义为一个集中举行流行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也可以定义为一段通常定期举行特定活动的时间。这一时间和自然空间是因空间中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存在而存在的。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评选的主要条件是作品应该具备体现人类创造天才的优秀作品的价值。因此,参选作品必须从以下两方面来证实它的特殊价值:或者是具有特殊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体现。或者是在历史、艺术、人种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及文学方面有特殊价值的民间传统文化表达。

二、近几年来,我国学者和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及研究状况的综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我国得到了较高的重视,从政府到学者都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和热情。我们先来看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和举办的活动。10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这次会议就中国高校和现行教育体制如何在民族民间资源的普查、挖掘、研究、整合,以及文化传承、发展、创新方面发挥教育功能的问题进行了阐发。月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召开了“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文化部开始启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国民协开始启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年4月26日,文化部官员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系列情况举办了新闻发布会。2005年7月,由文化部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在江苏苏州举行,这是第一次由政府主办的学术会议,体现了主管政府部门的重视。我们再来看一下国内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研究状况。向云驹认为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可以上溯至两个起点:一个是1950年日本政府提出的“财产保护法”中从“有形文化财产”的概念延伸出的“无形文化财产”的概念;另一个就是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刘玉清(2003)在列举了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个具体的实例后,认为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包括两个大类:一类是形态文化;另一类是具有鲜明民族和地域特色的行为文化,以民俗的形式出现。刘魁立( 2005)认为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满足认知世界、认知历史、认知特色文化的需求。何星亮( 2005)从应对全球化浪潮的背景下,提出了保护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包括:加大宣传,使社会形成自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对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长远的规划,并分步实施;采用法律的手段,加强立法保护,建立保护的专门机构,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林秋朔( )对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很多的建议:各级政府要给予足够的认识与支持,实行分级保护制度,培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才队伍,开发和保护并重,形成营造全社会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氛围。乔晓光(2003)认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不容乐观,虽然遗产比较丰富,但是消失得比较快,因为整个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不够,缺乏法规措施、缺乏智能资源、缺乏抢救保护资金,并且传承渠道不畅,原生态传承缺乏自觉,民俗流变冲击大,而且政府文化部门缺乏对民族文化资源整体价值的评估,在民俗文化资源上对原生态文化价值认识肤浅,缺乏文化规划。叶春生认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经失去就不可能再生,仿造者无论怎样逼真,也不具备原生态的价值。因此,我们有必要活化民俗遗产,使其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其代代相传,使其转化为生产力。

三、有关“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代表专著

向云驹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全面介绍和研究了有关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联合国保护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由来,代表作评定的国际标准,此种遗产“申遗”的程序,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形态与价值,中国的研究与保护等,在理论上提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诠释。全书分为原理论和形态论两大编共十一章。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一部系统而理论的著述,为我们认识人类文化开启了一扇新的窗口,令人耳目一新。

这本书无论是对于当代中国的遗产保护,还是民间文化的田野调查与整理,都是必要和重要的理论支持。而其本身已具有文化遗产学的骨架与气象了。它涉猎广阔,逻辑清晰;结构严谨,体系完整;其中一些 篇章雄浑、深刻、沉甸甸。应该说,它为我们文化遗产学的建立提供了一种可靠的依靠。它是我国文化界和理论界的一个新成果和新贡献。

四、“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趋势的`展望

(一)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评定标准存在不明朗之处,在对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时,操作性不是很强。

2.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科学评估,保护文化遗产的观念滞后,缺少资金,缺少正面主导能力。

3.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但由于民间文化长期不受重视,致使我们对民间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状况、存在的种类、数量和消失的状况认识不清。

4.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及人才的培养体系,传承的渠道不畅。以前的教育领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重视和价值认知,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脱节。大学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学科极度缺乏,不能培养提供保护文化遗产所需的社会人才。

(二)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趋势的展望

1.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具有“跨学科”“跨文化”“跨领域”的文化特点。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将会更多地出现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打破学科壁垒和狭隘浅薄的门户之见,加强论辩和对话,实现方法、视野的互补和相互激荡,从而实现保护思想的提升和创造。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是非常复杂的工作,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需要学术和科研工作的大力支持,专家的介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具有巨大的作用,但就是在这个方面,人才是比较缺乏的。如何建立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保护的水平和力度,意义非常重大。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是不矛盾的。但是,如何保持传统血脉、保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源不受现代西方文化的冲击且传承、发展下去,同时又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与时俱进过程中出现的被人们认可的新形态、新现象,并使民族文化现代化,将是研究者面临的新问题。

4.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是非物质,是一种民间文化或文化传统。在旅游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物质化的东西,纳入旅游吸引物的行列,并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开发,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落到实处,也是研究者面临的挑战。

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篇10

摘要:通过介绍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历史、特点与现状,分析得出长调民歌在传承方面所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蒙古族长调民歌传唱人数的不断减少、部分地区蒙古族原始文化逐渐消失、环境恶化使蒙古族原始生活环境改变等。并提出了强化文物意识;设立机构、建立保护体系;加速立法、依法保护;确定载体、忠实保存;建立档案、保护现有材料等解决方法。以使蒙古族长调民歌这一濒临失传的文化遗产得以保护,继续传承下去。

关键词:蒙古长调;民间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资源;保护 民间音乐由广大人民群众自己创造、并广泛传播于民间。民间歌曲,民间歌舞,说唱、戏曲、民间器乐等在内的诸类音乐,统称民间音乐。民间音乐与宗教祭祀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雅士音乐共同构成中国传统音乐。民间音乐与专业音乐的主要不同在于笔头创作与口头创作的不同创作方式,如蒙古族长调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口头创作艺术,与专业音乐的笔头创作有着很大不同。

作为劳动人民的心声,民间音乐充分展现了人民精神面貌最积极、最光彩的方面。经过千百年来历代人民集体的积累、加工和筛选,民间音乐的艺术水准和表现力日臻完美。成为人类文化生活的众多成果中最优秀的部分之一,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我国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音乐有左权开花调、河曲民歌、侗族琵琶歌、兴国山歌、川江号子等。其中,蒙古族地区的代表遗产有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族呼麦、蒙古族马头琴音乐等。目前,中国文化界最重要、最急迫的事件之一就是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

草原既是蒙古人赖以生存的土壤,同时也是蒙古草原文化的摇篮。由于草原地区的特殊文化环境,这里的遗产资源更加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而长调民歌恰恰就是代表草原游牧文化的完美艺术体裁。在蒙古人的观念里,长调民歌就是音乐化的草原。可以说,长调民歌是了解草原文化本质的金钥匙,如果脱离了长调民歌,等于脱离了蒙古族草原文化的主体,无法理解和把握草原文化的本质。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概况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一种具有鲜明游牧文化

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

长调是蒙古语“乌日汀哆”的意译。“乌日汀”为“长久”、“永恒”之意,“哆”为“歌”之意。在相关著作和论文中,也将其直译为“长歌”、“长调歌”或“草原牧歌”等。长歌,相对短歌而言,除指曲调悠长外,还有历史久远之意。据考证,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蒙古族歌王哈扎布对于蒙古人来说,长调民歌不仅仅是一种歌曲体裁,更是民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调民歌的内容极为广泛,几乎涵盖了蒙古族地区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生产劳动、爱情婚姻、历史典故、传说故事、道德信条、哲理格言、风俗礼仪等,几乎无所不包。毫不夸张地说,长调民歌是蒙古人草原生活的教科书,在传承草原文

明,协调人际关系,维系社会和谐方面,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1、蒙古族长调的形成历史与特点

蒙古族长调的产生与蒙古族的游牧生活有关。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是长调民歌的特点。根据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音乐形态的现状,长调可界定为由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畜牧业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在野外放牧和传统节庆时演唱的一种民歌。

歌词一般分为上、下各两句,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发挥,演唱的节律各不相同;长调歌词绝大多数内容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长调

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声多词少、气息绵长,旋律极富装饰性(如前倚音、后倚音、滑音、回音等),尤以“诺古拉”(蒙古语音译,波折音或装饰音)演唱方式所形成的华彩唱法最具特色,即发声时,配合口与咽腔的复杂动作,发出类似颤音的抖动效果,一般抖动两三次,“诺古拉”对形成蒙古族长调的独特风格具有重要作用。

蒙古族长调牧歌的艺术境界被诸多音乐学家、歌唱家称之为“天籁与心籁的完美统一”,而美学家则把它称赞为“人和大自然高度自由完美的统一”的艺术创作。

————————————————————————————————

长调乐谱

“歌词一般分为上、下各两句,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发挥”

蒙古族的生存环境历来地广人稀,加之游牧是在这种淳朴的爱的作用之下产生与发展的。因民族的独特生活方式,使他们对爱有着自己的思此,长调民歌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这种爱的本质考,对爱的表达也有着独特的方式,长调民歌即与内涵。这使得长调民歌处处展现着蒙古族人民 的质朴与智慧。

“他的歌声横过草原,天上的云忘了移动,地上的风忘了呼吸„„毡房里火炉旁的老人忽然间想起过去的时光,草地上挤牛奶的少女忽然间忘记置身何处;所有的心、所有的灵魂都跟随着他的歌声在旷野里上下回旋飞翔,久久不肯回来„„”这是台湾著名诗人席慕容在拜访了蒙古族长调歌王哈扎布后写下的对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感受。

2、蒙古族长调民歌的非遗申请

2005年11月25日,由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在巴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此,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巨大艺术魅力和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为国际社会所普遍公认。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中国第一次与外国联合,就同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项目。这次的成功申报,标志着我国加强了同别国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合作。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管理与保护

1.存在的问题

长调是一种靠口头传承的民间艺术,因地域的不同和演唱者的差异,形成了众多的风格。所以,长调常“附着”在传承人的身上。不同的艺术家掌握着不同的歌曲与唱法,可以说长调艺术家的技艺都是独有的。可随着一些著名长调演唱艺人相继离世,一旦师承关系得不到延续,独特的演唱方式、方法不及时传承,必然危及长调的保护与发展。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马背民族”走下马背、走入城市,长调诞生的原生自然环境发生了改变,有草原生活经历的人少了,传唱地道的长调的人也就变少了,长调失去了往日的生命力。

随着大量汉民移居蒙古地区,原来蒙古地区以牧为主的单一经济形态逐步多样化。经济形态及生产方式的相同愈加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游牧于农耕文化以及蒙汉两族文化交流的结果最先最明显地体现在民俗的相互影响以及变异中。由于蒙汉人民的杂居和相互往来,蒙古人的一些

民族习俗直接受到汉文化的影响。一些地区的蒙

古人的习俗几乎全部汉化,甚至丢弃了自己的语言。所以说文化的融合是把双刃剑,它既促进了蒙古族地区的发展,也是一些蒙古族特有文化逐渐消失的原因。蒙古长调民歌的传承也毫无意外的受此影响。

同样,环境的不断恶化也对长调民歌的传承产生了负面影响。草场退化、草原沙化、人类生产活动对草原的开发与破坏等,使游牧民族原有的良好生活环境不复存在。牧民们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长调民歌失去了诞生的自然环境,导致蒙古族长调民歌面临着消亡的威胁。

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艺术形式纷纷传入内蒙古草原,使得千百年来纯净而安逸的草原喧闹起来,年轻的一代对外面的世界产生强烈的好奇和兴趣,开始接受、学习外面的新鲜事物,学唱长调的人却越来越少了。没有了年轻人的继承、发展,长调失去了往日的生命活力。

2、蒙古族长调民歌文化遗产的管理和保护

 强化文物意识:许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蒙

古族长调民歌是需要加以保护的文化遗产,是珍贵的文物。长调还没有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与重视。所以我们要强化长调民歌的文物地位,使人民意识到保护长调的迫切性与重要性。长调民歌的真正拥有者是广大牧民,民间自觉保护的意识提高了,对长调的保护将更加有利。同时,由于文物的重要价值就在于所含文化的原本性,保存和保护文物的意义和目的是在于为了让后人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所以对于蒙古族长调,我们既要像保护有型文物那样保住其历史形态。即保留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原汁原味。妥善保存之后才能再谈利用与发展。否则我们的子孙后代听到、看到的都只是劣质的复制品,不会再是纯正的、富有灵魂的蒙古族长调了。“要让长调艺术这一存在了千百年的民族文化继续传承,就要恰当地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衔接的问题。不能把长调保护到博物馆去,要让它在现代社会中发展,在现实社会中发挥功能,长调才能永不停息地传唱下去。”  设立机构、建立保护体系:我们应尽快建立蒙古族长调保护工作机构,可以设立专门的长调院校,鼓励学习长调,加紧培养理论研究人才,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研究和保护,改变长调口头传承的历史,使长调获得新的生命力。只有建立了完善的保护体系,才能以科学、有效、系统的方法保护好长调民歌这一宝贵遗产。 加速立法、依法保护:在传统文化遗产法律法规的制定方面许多国家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这一方面法国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头,早在1840年就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关于文物保护方面的法案《历史性建筑法案》。我们的邻国日本与韩国也都很早就开始了文物保护的立法及执法。各国成功的经验都在告诉我们,只有制定完善的保护法,使各级政府与人民共同参与到科学的保护行动中,由政府和民间双管齐下,传统文化遗产的保存于保护才会真正落到实处。目前,长调的保护迫在眉睫,唯有立法、施法才是管理、保护蒙古族长调的长久之计、必行之举。 确定载体,重视保存:蒙古族长调属于非物质性的文化遗产,不同于有形的文化遗产可以以武力的、独立的、可触可感的形式长久保存。由于自身具备的具象性,我们随时都可以感受有形文化遗产的存在。而音乐、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人的行为紧密相关,是依附于人类行为的、并非独立存在的事物,所以对他的管理与保护更多地应该考虑到其载体——人的因素。对于那些技艺超群的艺术家,不仅要在经济上给予其必要的补助,同时还应赋予他们以相当高的社会地位,以激励他们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上做出更多贡献。随着塔巴海、特木丁、昭纳斯图、哈扎布等一代长调大师们的先后谢世,许多传统长调歌曲及特殊唱法都面临失传。由政府确定和保护传承者的工作也就显得愈加迫切愈加需要。现在的长调传承人可以分三类:第一类是以哈扎布为代表的老一代长调艺人,他们大部分年事已高,其中有的已经去世。第二类是现在50岁左右,仍生活在牧区的民间艺人,这

部分人是传承人的主体,是原生文化的主导力量。他们在草原出生成长,接触原生态文化形态。第三类包括现在艺术类高校、艺术研究所等院校培育的新一代具有现代保护观念与意识的长调人才。确定了长调的载体,才能更好的制定策略,保护长调。 建立档案、保护现有材料:蒙古族长调

民歌大师哈扎布是唯一掌握所有长调技术的歌手,是草原传统声乐流派的杰出代表。他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了蒙古族长调歌曲的演唱方法,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蒙古族草原声乐学派,被乌兰夫称赞为“人民的歌唱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蒙古族长调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在没有留下一张完整唱片的情况下,于2005年10月27日病逝。而他生前编写整理的有半人多高的380首长调唱片,均在文革期间被销毁。即便是他所擅长的潮尔道(长调的一种)现今也几近灭绝。足以见得保护现有资料的重要性。

 加强国际合作:2006年12月5日到7

日,中国、蒙古国政府官员和专家在呼和浩特市召开蒙古族长调民歌联合保护协调指导委员会会议,宣布为期10年的中国和蒙古国蒙古族长调民歌联合保护行动启动。这标志着蒙古族长调民歌这一艺术的传承迎来了一个春天。“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中国、蒙古国两国共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国都留存着这一文化遗产的不同部分,要想更好的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必须结合两国共有的遗产资源,建立完善的保护系统。只有两国加强合作,建立完善的保护体系,才能使长调民歌得以真实、完整的保存下来。

3.蒙古族长调的可持续发展

在长调歌曲的传承上,首先要保证歌曲的“原貌”,也就是对已被指定为长调传承者、长调持有者的演唱进行忠实的录音、保存,这是非常重要的,否则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较强的可塑性和可变性,在长调的传承过程中很容易走形、变样,反而会有悖

取措施以促进长调民歌的传承,从而防止其走向灭亡。

自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长调民歌这一蒙古民族最具代表性的音乐表现形式,逐渐走出草原,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其生存、发展、传承的环境也得到相应改善。

但我们不能就此满足,需要做的事还有很多,长调民歌的保护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极严峻的问题。

同时,我们还须知道蒙古族长调的保护不是

结论 急于求成的事情,只有踏实认真地做好保护遗产作为一项宝贵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的每一步,长调才可能被完整的、真实的、系统族长调民歌需要被给予足够的重视,必须及时采的传承下去。

——————————————————————————————————————————— 参考文献:

[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编写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12 [2] 包•达尔汗,吴云陶丽.《蒙古长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6 [3] 刘钟龄、额尔敦布和.《游牧文明与生态文明》,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 [4] 潮鲁.《蒙古族长调牧歌研究》.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4 [5] 祝汉宾,丁利冬.《保护蒙古族长调 让灵魂随歌声飞翔》.北方新报,2006年12月12日 于保存文化、弘扬文化的初衷。换言之,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保护与传承、继承与发展等关系只有忠实的保存才会使蒙古族长调继续拥有生命活力、使其保留它原有的无穷魅力。

上一篇:春节联谊会开幕词下一篇:农民工业余学校培训考试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