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工程施工中的技术管理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程项目质量形成过程中施工技术和作业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看, 工程建设质量既反映在工程实体的最终质量水准上, 也反映在建设过程中各环节的工作质量上, 两者相辅相成。

1 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

施工技术管理是对各项技术活动、技术工作以及与技术相关的各种生产要素进行计划、实施, 总结和评价的系统管理活动, 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是施工企业技术管理活动在现场的延伸和具体化, 它对建立正常的技术工作秩序, 严格技术工作程序和责任制, 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提高施工效率, 降低工程成本, 增加经济效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计划和有序地对施工技术管理, 可以保证施工过程遵循技术规律, 尊重科学, 有利于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施工条件, 选用先进合理适用的技术工种和施工方法, 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从根本上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有利于用新技术, 新工艺方法对技术管理和作业人员的教育培养, 不断提高技术管理素质和技术能力, 有利于施工方案的优化和施工资源的合理配置, 提高施工效率, 加快速度, 缩短工期, 降低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有利于结合工程实际开展技术改革和技术研究, 不断总结经验, 创造新的施工方法。

2 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

2.1 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必须充分发挥本企业的技术管理整体优势, 所以现场的技术管理组织体系是本企业为实施工程项目管理的技术班子, 包括项目工程师、技术员 (含各专业) 施工员等, 也就是说项目的技术组织在技术部门的领导下, 做好全面的技术管理工作。

在建筑业实行总分包的体制下, 一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 总包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工作, 往往还涉及到各分包单位的协同配合, 还有的要与平行承包单位在技术上的沟通和必要的衔接, 因此, 施工现场的技术组织管理体制从广义上说就该以工程承包合同结构所确定的管理关系建立起以总包为核心的总分包密切合作, 总包指导分包, 分包依托总包联动运行的技术工作机制。

2.2 做好技术管理的事前事后工作

(1) 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 因为施工技术标准是施工技术的依据, 技术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 (GB) 、部 (专业) 标准, 企业结合地方的有关政策及自然条件所颁布的地方标准, 前两个标准具有强制性, 企业和地方的自定标准必须高于前两种标准, 只有这样才能作为管理的依据, 才能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但是在具体的工程项目中, 又必须根据承包合同的规定采用相应的技术标准, 否则将使施工无法有序进行。

技术规程是为了贯彻技术标准, 对施工作业方法、作业程序、技术要领、施工安全等方面做出具体技术规定, 是指导施工作业活动, 设备使用于检修等技术依据。

(2) 建立健全技术原始纪录, 包括建筑材料、构配件、工程用品及施工质量检验、试验、测定记录, 图纸绘审记录和设计交底记录, 以及设计变更, 技术核定记录, 工程质量及安全事故分析及处理记录, 施工日记等, 因为原始记录是提供工程形成过程实际状况的真实凭据。

(3) 技术档案管理, 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1) 施工图的管理, 企业应授权技术负责人指导专人负责图纸的签收、发放、保管、借阅、归档等业务的工作; (2) 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3) 施工方案或大纲; (4) 施工图放样; (5) 技术措施, 只有做好以上各项管理工作, 才能使管理过程中做出全面规划并付诸实施, 才能使资料的管理接近规范化, 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技术档案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探索进步得以实现, 才能使企业的管理活动正常有序, 有章可循。

(4) 技术信息、情报工作,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施工技术革新及新工艺法的开发, 新材料、新设备的维护应用, 使建筑业的施工水平日益提高, 无论从施工企业管理角度还是为实施一个工程项目, 必须十分重视建筑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情报信息, 努力结合实际, 推广使用科学技术先进的成果,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才能适应任何形势下的竞争。

(5) 计量工作, 包括如下内容: (1) 计量技术和计量管理; (2) 测量计量, 以上两个内容在企业的各项管理中是工作的基础, 在任何项目技术管理中, 直接关系到工程量的保证和规格位置的正确性, 如果计量失误, 将导致产品的性能降低, 质量不符合要求甚至造成更大的损失。要力求没有失误或减少失误, 应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 落实计量人员岗位责任制, 明确现场计量工作的标准性, 要求和考核办法挂钩; (2) 正确配置计量器具, 合理使用、保管、并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测以确保器具的准确性, 确保器具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3) 开展经常性计量知识的教育和培训, 提高计量人员的技术素质和水平。

3 建立和实施技术管理的基本制度

每个企业无论从任何管理手段上看, 没有制度是不行的, 这样则会导致工作混乱无序, 无法开展, 所以应有以下管理制度。

(1) 图纸学习审查和管理制度, 图纸审查必须提前完成, 包括学习初审、会审及综合会审四个阶段, 通过以上工作实现以下目的: (1) 全面考虑和部署施工; (2) 熟悉图纸, 以便按图施工; (3) 检查设计存在的问题, 是否符合国家技术规范, 建筑、结构、设备、及装修之间有无矛盾, 是否齐全, 各种材料构件标记是否错误; (4) 审查设计图纸是否和合同相矛盾; (5) 通过审查图纸, 明确工程施工条件下施工的可能性和所需采取的措施, 如果在审查过程中发现图纸有问题或与施工现场矛盾, 必须做详细记录, 做好技术联络、技术核定、设计变更通知的签证工作, 所有资料必须纳入工程技术档案。

(2) 技术交底制度必须健全, 目的是让所有施工人员在正式施工之前 (或某一重要环节) 对施工对象从设计情况、建筑特点、技术要求、操作注意事项有较详细的了解, 做到心中有数, 以便科学施工, 交底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合同主要是施工合同的范围及有关技术方面的要求, 以利图纸审查和索赔; (2) 设计图纸交底使施工人员了解设计意图, 建筑物的功能、特点、主要部位及特殊部位的做法要求等; (3) 施工组织设计交底, 目的让所有施工人员了解施工组织设计的全部内容, 掌握施工部署、施工方法、施工计划及完成任务的技术手段和组织措施; (4) 设计变更交底, 必须向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及时交底, 否则会导致返工和不必要的浪费, 甚至出现更大的隐患和损失; (5) 新技术项目的交底, 目的是将该技术所涉及的材料、工艺、结构甚至具体操作向有关人员详细交底, 力求详细全面, 必要时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督导, 技术交底经常性分阶段进行,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 技术复核制度, 目的是保证技术的准确性, 避免因技术工作的疏忽、差错而造成工程质量或安全事故, 因此技术复核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定位轴线; (2) 标高; (3) 尺寸; (4) 配合比; (5) 门窗洞口尺寸; (6) 横板尺寸; (7) 预留洞; (8) 预埋件的材质、型号、规格; (9) 吊装预制构件的强度, 以上工作必须根据设计文件和技术标准的规定复查时做好记录。

(4) 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制度, 任何工程项目开工之前, 项目管理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必须根据企业制度的管理方针和目标, 充分研究现有的施工条件, 包括合同条件、现场条件、法规条件, 编制出切实可行的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开工前报企业技术部门或施工技术主管部门和监理单位组织审查批准后具体实施, 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企业的综合技术实力, 才能充分调动现场技术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增加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 才能使现场施工有序开展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5) 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管理制度, 在工程施工前或施工中, 由于设计的原因或业主的需要及现场条件的变化等, 都将导致施工图的变更设计, 这不仅关系到施工依据的变化, 而且涉及到工程量增减的变化, 因此必按规定程序处理变更问题, 一般由设计单位签证确认、监理工程师下达变更令, 企业或现场技术部门备案后批示, 有时在施工过程中, 出于某种改善性考虑, 现场施工人员或管理人员对施工图某些技术问题有异议或提出改善性的建议, 如材料构配件的代换、使用外加剂、工艺参数调整等, 必须由技术负责人向设计单位提出“技术联络”, 后, 由设计部门出具技术变更图后才能实施,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准确按图施工, 才能维护设计文件的严肃性, 避免随意性, 才能克服技术工作管理的混乱局面。

(6) 施工日记制度, 施工日记要力求真实而客观地记录工程从开工到竣工为止的施工现场的状况, 动态过程, 包括每天的天气、施工部位、作业内容、作业能力效率和质量例行检查和施工及巡视所发现的问题。各种指令的传达与批示, 施工条件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对策、措施、整改、实情与结果等, 施工日记的规范记录可了解检查和分析施工进展的变化, 存在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结果, 也可辅助证实, 施工质量检验评定以及质保资料形成过程的客观真实性, 最后施工日记也必须作为原始资料进入档案。

施工技术管理责任制, 它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科学管理制度。为了增强各岗位技术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必须明确他们的职责、权限、工作程序、要求评估标准、考核办法、责任承担范围,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他们对技术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 才能促进技术业务和技术管理水平, 且不断提高, 一般地说就是对现场技术管理人员要分工明确、各负已责、相互协调、互相监督, 增强企业技术管理的综合能力, 任何企业乃至每一个项目工程都必须有严格的制度, 力求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 作为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在技术管理上, 要参与图纸会审, 编写组织施工方案, 根据企业的技术措施计划审查各工程的月度保证质量, 要求节约的技术措施、计划并监督实施, 根据具体情况, 做好特殊结构、特殊部位的技术交底, 组织日常正规检查 (包括资料) , 组织样板活动, 做好新技术、新工艺的质量鉴定, 组织分部工程和一般单位工程的质量评定、竣工预验、参加竣工验收, 负责工程质量及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 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一旦出现安全事故, 必须负技术管理责任, 组织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开展QC小组工作必要的活动, 负责技术革新和技术开发的监督实施, 监督技术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归档, 组织技术会议, 领导技术业务学习和技术安全教育。

综上所述, 要控制好质量, 必须从技术管理抓起, 为实现企业的自身发展计划, 为壮大企业的实力和效益, 将科学的管理融进技术管理工作中。

上一篇:浅析图书馆信息资源经营管理下一篇:中水利用在米东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