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论文提纲(精选8篇)
内容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企业进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应收账款作为一种商业信用和促销手段,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增加了销售量,促进了利润增长,被企业广泛采用。但当应收账款运用不当时,则会出现呆账、坏账、死账,使企业蒙受损失;应收账款拖欠是目前很多企业被拖垮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各大企业的应收账款回收更是雪上加霜,本文通过对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和应收账款的管理两个方面,阐述了企业在应收账款形成前后相应的管理方法和措施,从而达到增加企业的收益,减少企业的坏账损失。
关键字:应收账款风险;信用政策;优化管理 目 录
一、应收账款风险产生之成因
(一)企业追求片面之竞争,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二)企业内部控制不严
(三)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不健全
(四)企业的商品质量因素
二、应收账款的管理目标
三、应收账款优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制定合理信用政策
(二)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管理
(三)建立健全坏账准备金制度
一、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对航空公司的重要作用
1.影响公司经营活动
航空公司要进行正常的生产和经营活动, 除了必要的固定资产之外, 也应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撑公司的日常支出及流动资产的购买活动, 例如支付航油、起降、餐食、机务维修、员工工资等。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过多, 必然导致公司的周转资金减少, 此时, 若缺少其他资金来源 (如延期支付债务、银行借款) 的支持, 将不可避免的导致公司经营活动减少。
2.影响公司盈利能力
随着应收账款增加, 坏账准备也会相应增多, 增加公司成本费用, 减少公司利润。除可用应付账款进行融资弥补应收账款的占用外, 公司要正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须依靠向银行借款, 相当于公司应收账款的投资收益为零甚至为负, 却要向银行支付利息费用。同时, 航空业属于生产周期较短的行业, 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 其内部的部分投资可利用公司的留存收益进行投资, 当应收账款较多时, 尽管公司的账面利润很高, 实际能利用的现金却相对较少, 影响公司的投资能力。并且, 因应收账款而引起在催收过程中, 迫使企业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加大了催收成本;另外, 对于国外代理人或办事处的应收账款, 航空公司面临着汇率变动的风险。浮动汇率制在当今的国际贸易中被广泛采用, 若航空公司没有进行远期外汇交易, 一旦汇出国出现货币贬值, 将实质性减少航空公司的销售额, 降低公司盈利能力。
3.影响公司偿债能力
航空公司的应收账款过多, 将会占用公司资金, 降低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 影响公司的偿债能力, 并对公司信誉将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融资能力也会因此将受到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增加公司的融资成本。
二、航空公司应收账款占用情况现状
鉴于资料的可获得性, 本文以某航空公司为例, 截至2011年6月30日, 该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约为31.09亿元, 较2010年年末的24.25亿元增加了6.84亿元。其中, 账龄为0~3个月的应收账款余额为25.76亿元, 占应收账款总额的82.86%, 较2010年年底增长了5.53亿元。账龄为3~6个月的应收账款余额约为1.9亿元, 占应收账款总额的6.13%, 主要由应收专包机款1.08亿元和应收某代理人0.13亿元组成, 其中该代理人欠款在7月底前全部收回。账龄为6~12月和1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25亿元和1.17亿元, 占应收账款总额的比重分别为7.24%、3.77%, 余额与2010年底相比上升明显, 主要是受网站销售、专包机欠款等应收账款账龄整体增长因素的影响。由此, 可以看出, 航空公司的应收账款以0~3个月的短期应收账款为主, 应收账款管理越来越受到公司各部门的重视, 并取得一定成绩, 但应收账款总额仍在不断上升, 应收账款管理仍有待加强。
三、航空公司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航空公司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需要公司全面管理能力的提升, 在注重对客户资信进行调查的基础上, 还需提高产品与服务水平, 增强公司竞争力。因此, 航空公司应综合考虑, 制定相应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明确各单位职责, 制定部门内部标准化流程, 使其能真正落实到公司经营活动中。
1.更新观念, 加强工作协调性及信息化建设
应收账款管理属于全面、综合的管理, 与航空公司的销售管理、财务管理及经营管理等均紧密联系。因此, 航空公司应加大对应收账款管理的宣传力度, 改变过去仅仅将应收账款管理当成财务管理部门工作的观念, 加强公司的协作意识和整体观念。在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时应考虑各部门的协调性, 从而积极有效地推动应收账款管理工作。
航空公司应加强各部门的工作协调性、明晰各岗位职责, 并建立规范的处理流程, 使每一项业务处理都有章可循。财务部门应摆正位置, 执行管理政策时要兼顾原则性及灵活性, 协调应收账款管理控制过程中与销售部门的矛盾, 尤其是当营销部门推出新的产品时, 财务部门不能一味地套用固有的方式。其次, 应建立和落实责任制, 将责任目标落实到具体部门及个人, 并纳入岗位职责范围进行考核, 兑现落实奖励及惩罚, 促使每一个责任部门及责任人自觉执行, 使业务处理流程在公司中贯彻落实。
应收账款信息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是影响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因素, 航空公司应在财务部门、销售部门及代理人间建立健全信息传递的约束机制, “以销售数据追踪销售款”, 加大销售数据自动账务比率, 随着国际航协大力推行电子客票, 该比例将会继续提升, 后期只要追踪应收账款回收情况就可以监控销售资金回笼情况。对应收账款信息进行定期的相互核对及监督, 如发现不符情况, 应立即采取措施, 保证信息资料的准确和完整。
2.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分析管理
公司应收账款的时间越长, 其收回的风险越大, 进行补救也会更难。如今, 航空公司的应收账款大多通过ERP系统的应收模块进行核算, 会计数据大多以原始的、不经处理的方式存放, 在输出时可以按用户的信息需求进行任意组合, 准确报告会计信息, 为会计人员及时关注应收账款的账龄构成提供了有利条件。航空公司应加强对应收账款的账龄进行分析, 并根据账龄分析的结果, 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首先, 将账龄超过3个月的应收账款作为重点催收对象, 制定详细的催收方案;其次, 应经常关注未到期的应收账款金额变化, 尤其应避免在还款期满时出现新的挂账;再次, 公司应根据账龄的分析结果, 将那些经过相应程序确认、收回可能性很小的应收账款进行坏账申报及核销处理。除了对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外, 航空公司还可以采用应收账款比率分析法、总额对比法等其他方法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分析管理, 更好地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监督和分析。
3.加强信用政策制定的管理
航空公司在制定信用政策时, 应注意:权衡成本与收益, 以确定最长信用期限;按照公司发展战略的需要, 可以对具有突出贡献的客户给以适当的超额信用期限;信用政策不应一成不变, 要依据具体的情况及时进行适当的调整, 以保证公司的应收账款的安全。
应收账款发生额大小的决定因素之一是对销售代理信用情况的掌握程度。航空公司可以结合账龄分析, 建立统一的“客户信誉情况一览表”。通过统一方法, 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 将客户分为信用优良A级、信用一级B级、信用较差C级及无信用D级等。评级之后, 销售部门还应随时关注代理的变化情况, 评估各变化因素对代理的资金状况及对公司应收账款收回情况可能产生的影响。当代理的重要情况发生变更时, 应在“客户信誉情况一览表”中进行添加及修订, 动态地关注各销售代理情况, 为公司确定催收对象及付款方式的决策提供参考。
在发生应收账款时, 贯彻谨慎性原则, 向往来单位收取一定数量的押金或保证金, 这样, 能有效冲减企业的呆账、坏账。
4.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回收管理
首先, 财务部门结合对应收账款账龄的分析情况, 加强对应收账款回收情况的监督。通过账龄分析, 公司可以确定多少应收账款已超过信用期及所占比例、多少应收账款可能成为坏账。并据此制定相关的收账政策, 利用多种催款方式 (如电话、书信、上门催讨及诉讼等方式) , 加强欠款的回收。同时, 加强合同管理, 规范经营行为, 选择对自身有利的结算方式, 加装无线POS机, 加速资金回笼, 减少资金在途时间。
其次, 航空公司应建立应收款回收业绩的考核及奖惩制度。将每笔应收账款都落实到每个具体的责任人, 明确其回收的时间、金额及进度, 落实每月催收制, 依据收款计划的完成情况对责任人进行业绩考核, 落实奖惩措施。若因人为原因导致无法收回应收款项, 应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惩罚。
再次, 定期进行对账及召开专题会议。公司财务部门应每半年或每年年末利用函证等方式与各代理核对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 确保公司应收账款金额的完整准确, 并妥善保存相关材料。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应收账款管理, 定期组织召开应收账款的专题会议, 对应收款的回收和信用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分析, 专注应收账款能否收回, 检查信用政策的执行情况, 通过分析应收账款的形成原因、评价其形成的合理性及存在的潜在风险, 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 并落实到具体个人, 通过有效措施来解决遇到的问题。
另外, 建立健全坏账准备制度。只关心风险或促销的观点是片面的, 收账款管理的目标应该是在应收账款信用政策所增加的收益和改政策所增加的成本之间作出权衡, 进而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 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只要公司采用商业信用的形式进行销售, 应收账款出现坏账损失就不可避免。航空公司应遵守会计制度、遵循稳健性原则, 预计坏账损失产生的可能性, 建立健全坏账准备制度。按应收账款期末金额的一定比例提取坏账准备, 如遇债务人破产、死亡、逾期无法偿还欠款等情形导致无法收回应收账款时, 以坏账准备进行补偿, 促进公司长期健康发展。
总之,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我国航空公司面临的市场压力越来越大, 随着航空运输业的迅猛发展, 电子商务在航空运输业的应用、新的销售产品、新的结算方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是提高公司资产管理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对公司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玉扣.浅析应收账款管理内涵及思路[J].经营管理者, 2012, (03) .
关键词 流动资产 应收账款 管理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对外销售产品、材料、商品或供应劳务及其他原因,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是企业在购销活动中发生的债权,企业向客户赊销产品,就会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存在着激烈的商业竞争,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采取各种手段扩大销售,除了依靠产品质量、价格、售后服务、广告等外,赊销也是扩大销售的手段之一。企业以赊销手段销售商品就产生了应收账款。由于竞争引起的应收账款是一种商业信用。这里阐述的是企业商业信用的应收账款。
一.应收账款的功能
应收账款的功能就是它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扩大销售,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在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赊销是促进销售的一种重要手段。在银根紧缩、销售不畅、资金匮乏的情况下,赊销能扩大企业的销售,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2.减少库存,降低存货风险和管理开支。企业持有产成品存货,要追加管理费、仓储费和保险费等支出,还有可能发生被盗、毁损;相反,企业把存货转化为应收账款,就可以节约相关的开支,避免发生各种损失。
二.应收账款管理不善的弊端
1.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使企业效益下降。由于企业的物流与资金流不一致,发出商品,开出销售发票,企业已做收入处理,货款却不能同步收回。而这种没有现金流入的销售业务,企业却要上缴销售税金及年内所得税预缴,这样会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久而久之必将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进而导致企业实际经营情况被掩盖,影响企业生产销售计划,无法实现预期的经营目标。
2.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会计制度要求企业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百分比来提取坏账准备,如果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超过提取的坏账准备,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企业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虚增了账面上的销售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增大了企业的风险。
3.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赊销虽然能使企业产生较多的利润,但是并未真正使企业现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业不得不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来垫付各种税金和费用,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
4.对企业营业周期的影响。营业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营业周期为两者之和。由此看出,不合理的应收账款的存在,使营业周期延长,影响了企业资金循环,使大量的流动资金沉淀在非生产环节上,致使企业现金短缺,影响工资的发放和原材料的购买,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三.应收账款的管理
1.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企业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包括三部分: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1)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客户获得企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表示。一般认为坏账损失率低于营业利润率,企业有利可图。信用标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润,应根据具体的经营情况确定信用标准。如果企业信用标准过高,尽管有利于降低违约风险及收账费用,但将使许多客户因信用品质达不到所设的标准而被企业拒之门外,进而影响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和销售收入的增加。相反,如果企业采取较低的信用标准,虽然有利企业扩大销售,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但同时也会增加机会成本、坏账成本、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因此,信用标准的制定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制定适合本企业的信用标准。
(2)信用条件。信用条件是指企业要求购货方支付货款的条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及现金折扣。信用条件的松紧,会影响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信用条件放宽必然会增加收入,同时也会增加机会成本、折扣成本。在信用条件决策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果加速收款带来的机会收益能够绰绰有余地补偿现金折扣成本,企业就可以采取现金折扣、或进一步改变当前的折扣方针。企业否给客户延长信用期限,应视延长信用期限增加的边际收入是否大于增加的边际成本而定。
(3)收账政策。是指当客户违反信用条件、拖欠或拒付款项时,企业所采取的收账策略和措施。一般而言,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及早收回货款可以减少坏账损失,减少应收账款上的资金占用,但会增加收账费用。企业在制定收账政策时,要在增加收账费用与减少坏账损失、减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之间进行比较、权衡,以前者小于后者为基本目标,拟定可取的收账计划。
2.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应收账款的信用管理是应收账款发生的前提,企业发生应收账款之后,应对所发的应收账款进行追踪和监控,不能等客户到期付款,所以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是提高企业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及变现能力.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利用计算机系统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将应收账款输入微机定期检查,分析应收账款账龄结构。企业发生的应收账款时间长短不同,有的尚未超过信用期,有的则已逾期拖欠,一般来讲逾期拖欠的时间越长,则催收难度越大,成为坏账的可能性越大。因此要进行账龄分析,密切注意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提高收现率。对不同拖欠时间的应收账款及不同信用品质的客户,企业应采取不同的收账方法,制定出经济可行的不同收账政策,收账方案,对尚未过期的应收账款也不能放松管理、监督,以防发生新的拖欠。
(2)对应收账款进行动态跟踪管理。经常与客户进行沟通,确定应收账款的余额、还款日期等,提示客户在合同期内付款。尽早发现客户的经营范围、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的征兆,及时调整客户的信用额度,及时收回货款。
(3)建立坏账准备制度。无论企业采取怎样严格的信用政策,只要存在着商业信用行为,坏账损失的发生总是不可避免的。既然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无法避免,因此,遵循谨慎性原则,对坏账损失的可能性预先进行估计,并建立弥补坏账损失的准备制度。
3.建立严格的赊销制度。有的业务人员为了追求经营业绩,盲目赊销;有的业务人员明知对方单位无支付能力,还把企业的货物赊销给对方,给企业造成损失。为了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企业应当建立严格的赊销制度,以销售数量、回款金额为考核指标,每个业务员必须对经手的业务全过程负责,从签订合同到资金回笼。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激烈的商业竞争使得企业不可避免地运用赊销手段来扩大自己的销售,增强竞争能力,所以应收账款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应收账款也是企业的一项资金投放,是为了扩大销售和盈利而进行的投资,而投资肯定要发生成本,这就要求企业在赊销增加的盈利和这种政策所花费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只有应收账款所增加的盈利超过所增加的成本时,才能采用赊销手段;如果赊销有着良好的盈利前景,就应当放宽信用条件增加赊销量。企业要运用好这种手段并对应收账款进行科学的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肖英.浅议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事业财会,2003年第3期.
应收账款管理办法
1.目的2.3.4.4.1
4.1.1
4.1.2
4.1.2.1
4.1.2.2
4.2
4.2.1
4.2.1
4.2.3
4.3为规范公司的应收账款管理,进一步加大应收账款回收力度,保持生产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平衡,提高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提高应收账款的周转率,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特制定本办法。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参与应收账款管理活动的各相关部门。本办法明确了参与应收账款管理活动的相关部门的职权、责任;规定了本公司应收账款核算、催收、清查、考核等工作的管理 要求和坏账核销的管理程序。定义 应收账款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及代垫的运杂费等。管理组织与职责分工 财务部 财务部负责销售与收款等应收款项的结算与记录,监督管理货款收。负责本公司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与控制。按照总公司核定下达的应收账款合理额度和周转率监控管理。根据坏账损失的处理程序核销处理坏账损失。经营部 负责处理客户管理,签订合同、执行销售政策和信用政策。负责催收货款、对账确认债权、取得货物签收回执、销售退回审批。负责清收二年以上的应收账款。物流部
按照销售发货单据组织发货,确保库负责审核销售发货单据是否齐全,存账物相符。
5.工作内容
5.1应收账款的核算
5.1.1财务部按客户设置应收账款明细账,及时反映每一客户应收账款的发
生,余额的增减变动,监督销售合同的执行情况。
5.1.2财务部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并对应收账款账龄进行分析,提供给公司
领导及经营部,对应收账款数额过大或超过合同付款期等
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反馈。
5.1.3经营部在招投标环节应重点考查建设方的资信能力、项目审批手续、资
来源渠道、履约能力等,应选择诚信、合法、有实力的客户。
5.1.4经营部按客户设置应收账款台账,并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详细记录应
收账款基础资料。包括每个客户的信用度、合同付款期限、每笔业务的 合同号、经办人员、批准人员,发货方式和日期,发票记录,回款记录 和对账、催收记录。
5.1.5应收账款的发生和形成要附有完整的反映销售交易情况和货物所有权
交割情况的有效凭证,包括经过授权审批的合同,经过公司授权审批的 销售政策及客户签收回执。以上材料应作为销售货物、形成应收账款的 原始资料归档保存。
5.1.6发生销售退回,由经营部主管领导审核批准并负责向客户索取当地主管
税务机构出具的退货证明,据此证明开具红字发票。生产部应对客户退 回的货物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证明,应清点货物,依据退货产品评审表 办理退库。财务部在手续完备的情况下调整应收账款及相关业务处理。
5.2应收账款的催收
5.2.1经营部销售业务经办人员对其经办的应收账款全程负责,并对客户的经
营情况、支付能力进行追踪分析,及时了解客户资金持有量与调剂程度,保证应收账款的回收。
5.2.2经营部销售业务人员应对应收账款客户分类管理,合同期限内的应收账
款应及时提醒客户按约付款,不能放松监督以防发生新的拖欠。超过履 约期的应收账款,销售业务人员提交分析说明及清收措施交经营部门领 导审阅,并呈报总经理。对于恶意拖欠、信用品质不良的客户应当从信 用清单中除名,并加紧催收。催收无果而金额较大的应通过诉讼方式解 决。对于超过履约期但以往信用记录一向正常甚至良好的客户,争取在 延续、增进相互业务关系中妥善的解决应收账款拖欠问题,如果逾期的 应收账款金额较大,应在诉讼时效内及时通过诉讼方式解决。
5.2.3经营部销售业务人员工作调动,该销售业务人员经办或接管的应收账款
应作为主要内容逐笔进行交接,后任业务人员必须接任应收账款清欠责 任,发生逾期呆账、坏账的,应根据具体情况同时追究前任、后任销售 人员的责任。
5.2.4对于在制定本办法前已形成的超过诉讼时效并且原销售业务经办人已
调离本公司又没有业务往来的应收账款,由公司制定专门的清欠办法进 行清收。
5.3应收账款的清查
5.3.1经营部销售业务人员应定期与客户对账,对账结果可使用询证函或对账
确认书加以确认。询证函或对账确认书应由双方盖章,并及时交财务部,确保债权明确有效。双方对账有问题的,必要时由财务部提供对账支持,和业务人员共同与客户对账。
5.3.2经营部、财务部应定期(至少每月末)全面清查应收账
款和库存商品,对已经发货实现物权转移的必须及时开具发票,核实确 认应收款项。
5.3.3财务部在清查应收账款时,相对应的应付款项应当一并清查。对既有债
权又有债务的同一债权人,应由经营部共同说明情况,经经营部领导审 批后,由财务部进行账务抵扣处理,以确认应收账款的真实数额。
5.3.4与总公司形成的应收账款,财务部应定期对账,编制对账调节表,并由
双方盖章确认。
5.4应收账款的考核
5.4.1公司每月对应收账款回收设定目标指标,对超额完成应收帐款回收目标
指标的业务员予以专项奖励,对未完成应收帐款回收指标的业务员,公 司将根据实际完成情况,与薪酬水平挂钩。
5.4.2应收帐款回收采取“月度下达指标、季度实现惩罚、汇总奖励”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公司运营计划按月下达应收帐款回收目标指标,按季度进行惩罚,按进行奖励。季度完成情况为当季连续三月完成情况的加权平均数,完成情况为当年连续12个月完成情况的加权平均数。
5.4.3公司对造成坏账损失的销售业务人员,追究责任,扣减当月绩效工资。
5.5应收账款的奖惩标准
5.5.1应收帐款回收额度达到目标指标的100%以上,超额部分按照10‰
对经营部予以奖励。对总公司参与协调回收的工程款,超额部分按照5‰ 对经营部予以奖励。
5.5.2对应收帐款回收低于季度指标的单位,按照应收帐款回收比例发放经营
部副部级以上成员及主管领导月度绩效工资,月度应收帐款回收为零的 单位,仅发放经营部副部级以上成员及主管领导基本工资。
5.5.3应收帐款回收以自然为考核周期,在一个考核周期内完成应收帐款
回收指标,扣罚的绩效工资部分可予以补发;在一个考核周期内未完成 应收帐款回收指标,扣罚的绩效工资部分不予以补发。
5.6应收账款的考核程序:
5.6.1财务部每月6日将上月应收帐款回收指标完成情况及每季度首月6日将
上季度应收帐款回收指标完成情况报公司经济责任制考核小组,经公司 经济责任制考核小组审议后执行。
5.6.2对应收帐款回收奖励,由经营部自主分配,经营部接到行政部下发的奖
励通知单后,制作分配单,经主管领导审批、总经理批示后,上报行政 部备案。严禁不经备案私自分配使用,对违反规定的公司有权收回奖励。
5.6.3对未完成应收帐款回收指标的单位,行政部依据“经济责任制考核小组”
审议后的处理意见,执行薪酬浮动。
5.7应收账款管理费用
5.7.1在管理和追索逾期应收款项过程中发生的劳务费用、诉讼费用,作为当
期费用计入损益,不得挂账。
5.7.2为了减少坏账损失而与债务人签订协议按一定比例折扣收回的,经公司
经理办公会审议,折扣部分作为损失处理。
5.8坏账核销管理程序
5.8.1坏账损失确认原则
5.8.1.1债务人被依法宣告破产、撤销的,应当取得破产宣告、注销工商登记或
吊销执照的证明或者政府部门责令关闭的文件等有关资料,在扣除以债 务人清算财产清偿的部分后,对仍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作为坏账损失;
5.8.1.2债务人死亡或者依法被宣告失踪、死亡,其财产或者遗产不足清偿且没
有继承人的应收款项,应当在取得相关法律文件后,作为坏账损失;
5.8.1.3涉诉的应收款项,已生效的人民法院判决书、裁定书、裁定其诉讼的,或者虽然胜诉但因无法执行被裁定终止执行的,作为坏账损失;
5.8.1.4逾期3年的应收款项,具有企业依法催收磋商记录,并且能够确认3年
内没有任何业务往来的,在扣除应付该债务人的各种款项和有关责任人 员的赔偿后的余额,作为坏账损失;
5.8.2坏账损失应依据税法的有关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并经审批后处理。
5.8.3坏账损失企业内部处理程序
5.8.3.1经营部提出坏账核销申请,阐明坏账损失的原因和事实,提供企业内部
证明材料和外部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件。
5.8.3.2执行总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办法有关内容规定,财务部根据核销申请经核
实后,出具具体意见提交公司经理办公会审定。
5.8.3.3涉及诉讼的坏账损失,由企业委托律师出具法律意见书。
5.8.3.4总公司内部单位相互拖欠的款项,债权人核销债权应当与债务人核销债
务同等金额、同一时间进行,并签定书面协议,互相提供内部处理债权 或债务的财务资料。
5.8.4逾期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形成的坏账损失,实行账销案存,继续
保留追索权,由业务部门或单位内部清欠部门追索。
摘要:目的:通过客观分析应收账款在财务方面对于人力资源公司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人力资源外包业务展开讨论,总结优缺点。结果:应通过管控,有效达到减少垫付成本,增加企业利润。
关键字:人力资源 外包 应收账款
一、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也更加白热化,当下,最宝贵的资源莫过于人才,怎样合理的整合资源,怎样最大程度的避免企业内部资源的浪费,怎样用最少的成本杠杆最大的利润,是每一个企业领导者深思的问题。因此,一站式人力资源服务悄然诞生并逐渐壮大,这一行业的兴起不仅预示着国内市场对于人才的重视,更是市场经济下的必然产物。
人力资源外包公司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会不断影响各行各业,在节省企业资源的前提下随市场的波动快速成长。
二、人力资源行业兴起的背景及作用
1.人力资源外包公司产生背景
讲到人力资源配置,首当其冲就想到能岗匹配原则,先确定工作岗位,再安排人员数量,随后通过双向选择的招聘形式来确定任职的员工,这样企业就可以专注在主营业务上,充分做到心无旁骛。劳动者与生产资源的结合越紧密,发挥出的效率就越大,产生的社会价值就越可观。
什么人做什么事,什么岗位能发挥人才的最大优势,此方法听着貌似直接有效率,但缺点也很明显:后备力量不足。由员工组成的整体所构成的企业,只有时刻保持结构稳定才能持续发展,但是市场的高竞争产生高流动性,再加上各种内因外因,员工的不稳定性在所难免,然而,岗位的空缺对企业来说是致命的,某个节骨眼上掉链子可能会造成整个企业的瘫痪。这时候,人力资源外包公司的应运而生,一站式人力资源服务的支撑,恰恰能弥补企业这方面的不足,省去企业的后顾之忧,无异于一个双赢的机会。
2.人力资源外包公司的作用
(1)帮助企业实现业绩目标
企业的根本在于盈利及社会价值的体现,员工的根本在于薪酬福利及自我价值的体现,两者相辅相成、互惠互利,要实现彼此的利益最大化,就必须制定相应的目标和奖惩机制。
人力资源外包公司可以在业内提供企业一套可以参考的相对严谨的绩效考核方式,听取企业和员工双方的诉求,在中间起到杠杆的作用。术业有专攻,作为人力资源方面的专家,企业也可以省下大量的精力投入至更大的市场中,实现其核心业绩目标。
(2)久经考验的专业技能
企业的良好营运,必然有相应的侧重点,是激进型还是稳定型,奠定了企业的发展速度,更体现了企业文化。不同的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是截然不同的,如何在市场上找到合适的对象就成了一大难题。
人力资源外包公司凭借其丰富的市场经验,针对不同目标群体,无论是多元的全球企业,还是正在茁壮成长的小企业,亦或是中规中矩的国有企业,集中资源整合信息,不再单一的成为某个企业的受众体,其选择面和接触面就变得广而立体,可以更好的把握人力资源整个行业的发展以及市场动向,真正做到简化人力流程,降低成本,成为人力资源行业的一方专家。
三、应收账款在人力资源外包公司中的影响
1.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经济活动而应向购货方、接收劳务的单位或个人收取的款项,形成应收账款的直接原因就是赊销。
对于企业而言,适当范围内的应收账款是必要的也是无法避免的,公司的应收账款在流动资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企业的流动资金越少,抗风险能力就越低。很多企业除了依靠产品的质量、价格、营销手段、售后服务等手段外,赊销也是扩大销售的一种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产品销量,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当期发生的应收账款额全部计入当期收入,账面上利润会有所增加。
但应收账款的增加会造成企业资金成本和管理费用增加,降低企业的变现能力,变相增大经营成果,应收账款也不一定代表企业当期真正的现金流入,虽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经营利润,伴随而来的风险成本也随之扩大。如果应收账款过多,就会增加企业潜在的风险,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不少破产倒闭的企业都是因为外债没有收回而产生连锁效应造成的。
所以有必要采取措施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防止应收账款变成坏账,造成企业的损失。
2.对人力资源外包公司的意义
不同于加工制造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公司不涉及生产实物,其盈利模式就是服务创造价值,提供专业化的咨询服务,节省人力资源成本等。正常来说,如此低成本的运营模式,只会产生大额的营业收入,极少会有应收账款的产生。
但现实恰恰相反,人力资源外包公司最大的投入成本就在于代收代付部分。为了吸引客户,越来越多的`外包公司会选择激进的商业模式:即账期的适当放宽(账期通常设置在两个月左右,当然也会根据每个行业或公司进行考量,这部分费用就称为应收账款)。这时,很多垫付成本产生了:社保公积金的付款、工资、各种福利包括给员工购买的商业保险等等,与管理费相比,垫付数额显得很巨大,充足的现金流量对人力资源外包公司而言非常重要。
3.风险性
资深会计注册师刘志耕表示,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过高,容易造成企业资金困难,同时,也需计提坏账准备,降低企业效益。
在人力资源外包公司行业,垫付成本造成的费用是应收账款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只有建立了良好信任的公司间,才会提供垫付服务。良好的信用等级、经营能力和财务状况都是提供垫付的基础条件,盲目的追求业绩会导致垫付成本的急剧上升,应收账款的追讨却变得遥遥无期,甚至会因为客户本身公司规模的锐减、破产而演变成应收账款回收难,或是坏账的问题。
不少人力资源外包公司一味的追求业绩,只重视服务的销售和宣传,忽略了对应收账款等的内部管理,过度依赖客户,产生很高的坏账风险。
对于垫付成本过高的对象,尤其是老客户,更应制定一套完整的信用标准,对客户的资信度进行调查,做出相对正确的评估的,切忌盲目地为客户垫付大额代收代付项目,造成应收账款有增无减,居高不下,影响到自身企业的发展。一旦发现问题,可能已经对自身企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应收账款对企业而言,是利是弊需要加以权衡,也是对企业管理者的一大考验。合理的应收账款能让企业的信誉得以增值,使客户更加信赖,但不成熟的应收账款就可能是拖垮企业的罪魁祸首。因此,更应加强企业对于应收账款的控制,莫让眼前的利益蒙蔽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四、解决方案
如上文所述,控制应收账款对人力资源外包公司而言非常重要,针对这一问题,解决方案有:
1.宽进严出
人力资源外包公司为了扩大市场范围,往往会广撒网,利用各种渠道来提高知名度和占有率,广告、媒体、互联网+等的销售模式也是层出不穷,用来吸引不同领域的客户。
目前的市场,人力资源外包公司都是处于被挑选的被动位置,客户通过比价和服务筛选,可以选择自己心仪的供应商进行合作,这也是市场上的普遍情况,但殊不知,站在人力资源外包公司的角度上,选择一家好的客户也是非常重要的。
提前收集客户的资料,包括客户的资信状况、资金链、主营业务、经济效益管理以及信誉记录等,这些对于外包公司而言都应经过仔细调查。合作的双方都需要基于一定的信任度才好开展后续的合作,以免成本产生了之后再去想办法解决就为时已晚了。
2.增收滞纳金
人力资源外包公司若有垫付成本产生,一般都会设立一个固定的账期,要求客户应在指定付款日期之前完成,若客户未按相关约定及时付款,为了避免外包公司的损失,可以采取收取滞纳金的方法。
原因有二。第一,可以有效减少客户无期限拖延账期,给客户一定的威慑力。面对一些马虎的小型客户,滞纳金的收取无疑可以起到作用。第二,对于人力资源外包公司而言,滞纳金的收入可以弥补因提前垫付而产生的损失。
3.适当采用法律手段
人力资源外包服务一般会签订代理合同,不仅可以罗列清晰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严格限制双方服务内容,还可以附加各种条款,来保障甲乙双方的利益。无论任何一方违反合约,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采取适当的法律手段捍卫公司权益就显得非常重要。
应收账款的拖欠时间超过一定周期,很有可能需计提坏账准备,使用法律手段虽说是比较强硬的手段,也不利于双方的合作友谊,但针对一些极端的客户,采取法律手段无疑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
五、结论
人力资源外包公司作为越来越成熟的服务性行业,其专业化的服务无疑给客户提供了诸多便利,也受到了越来越的人事青睐。
在财务报表的分析中, 我们通常会用应收账款周转率这个指标,但是,很多人对这个指标并不了解具体的使用方法,今天, 我把我了解的应收账款的含义及如何应用,跟大家作一个分享。
一、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含义:
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计算公式通常表达为: 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营业收入/((期初的应收账款+期末的应收账款)/2)
通常我们以年为单位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单位为次,即一年内应收账款回收了几次。如果用365天除以应收账款周转率, 我们就得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如应收账款周转率为6次,则应收账款的财转天数约为60天或两个月,即公司销售出货物后大约60天可以收回货款。
在通常意义上, 我们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 主要看公司的销售货款平均多长时间回款?是否及时?从数据的变化中可以看出公司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能力是否足够,行业景气度如何? 那么,我们怎么运用应收账款周转率这个指标呢? 它能反映出企业什么样的问题。
二、应收帐款财转率指标的应用
1、应收账款周转率持续下降的情况
通常情况下, 应收账款对一家企业来说, 有即定的管理政策,因此,应收账款周转率在多数时间比较平稳。我在一般的情况下, 会看连续几年的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变化, 以判断企业是否在正常的状态。如: 很明显,铝制品行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集中在14次到17次之间,不过从三年的情况来看, 这个指标是持续向下走的, 表明铝制品行业的回款周期在加长,回款难度在增加, 侧面也反映了行业景气度下降。我们在选择这样的股票时, 就需要慎重。
2、应收账款周转率持续上升的情况
不同的行业, 境况可能完全不相同,下面是风电设备行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
我们看到, 风电行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在三年内持续上升,表明这个行业应收账款的账期越来越短,回款越来越快, 从侧面反映了该行业的景气度越来越好。不过, 细心的读者也许留意到, 上述的铝制品行业与风电设备行业,尽管一个在下降, 另外一个在上升, 但下降的铝制品行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仍然高于风电设备行业,那么会不会认为铝制品行业好于风电行业呢? 答案当然不是。不同行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没有可比性的,因为每个行业的生产周期和建设周期不同, 变现时间长短也不同, 因此,不同行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没有可比性。从上面两个例子,我们可以总结到,应收账款周转率的上升与下降, 往往代表了一个行业或者一个企业的景气度,如果对于一个景气度下降的行业(企业),你在其中的股票中淘到金的概率显然是很低的, 但在一个行业(企业)景气度完全不同的行业, 显然你的概率要高很多。对于一家企业来说, 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变化, 同时往往意味着议价能力或行业地位的变迁。我们知道,数年之前, 煤炭行业景气度很高, 煤炭企业议价能力很强, 很多电厂与煤厂的购销,往往电厂需要先付款再发货, 而眼下随着煤炭行业的景气度下降, 电厂的议价能力发生了反转, 因此,煤炭企业对于下游客户的收款也越来越难,账期越来越长,在财务报表上来看,则体现为应收帐款周转率的直线下降。
三、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应付帐款周转率的比较
不知有多少用户留意到, 在我们爱股说的个股财报分析中, 作为重要财务指标,我们把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应付账款周转率是并列放在一付图中的。这里包含有两个意义。
1、揭示行业景气度变化带来议价能力的变化
这个意义在上面我们已经说明了, 行业景气度不同时, 应收账款周转率会发生变化,但同一时间,应付账款周转率也会发生变化。简单意义上来说, 就是先收客户的款, 再付供应商的钱,还是先付供应商的钱, 再收客户的款。如果是前者,表明公司议价能力很强, 供应商没有什么话语权, 这样的公司我们应该关注,而对于后者,我们则尽量选择回避。因此,对于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应付帐款的转转率位置发生变化的情形,我们就要格外留意了,在买股票时,最好选择以前(上年或上季)应收账款周转率低于应付账款周转率, 而目前,则是应收账款周转率高于应付账款周转率的企业的股票。
2、应收账款周转率远小于应付帐款周转率的企业可能隐含风险
除了应收账款财转率与应付账款周转率上面揭示的议价能力变化外, 对于应收账款周转率远低于应付账款周转率的企业,我们还要留意可能发生这样一种风险。如下图:
如朗科科技这样的公司,由于应收账款周转率远远低于应收账款周转率, 因此,在经营过程中, 资金会不断地先付给供应商,但销售出去的产品,却不能及时收回货款, 资金积压在不能及时收回来的应收账款上。如果这新样的企业,一旦持续高速发展,如营业收入高速增长, 则很容易导致资金链紧崩,甚至断裂,或债台高筑,最终丧失偿债能力而被迫再融资,或卖壳,乃至破产。
因此,对于应收账款周转率远远低于应付账款周转率的上市公司, 一定要在这方面给予留意。
三、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如何处理?
作为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之一的应收账款,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应收账款高低直接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第一季度,909家具有可比数据的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总额约为8874.04亿元,同比增加4357.81亿元,增幅达96.49%。
应收账款是公司财务管理重点关注的项目。合理的应收账款规模和周转速度可以增加企业的销售收入,进而扩大市场占有率,减少存货;另一方面,如果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就会占用资金,影响企业业绩。因此,应收账款对于企业而言是把双刃剑,如何处理是考验上市公司的一门艺术。
统计显示,具有可比数据的909家公司中,2011年的应收账款合计为8874.04亿元,2010年年末应收账款合计为4516.23亿元,同比增长96.49%。909家上市公司去年实现净利润4369.76亿元,同比增长12.22%。总的来看,应收账款总额为净利润总额的2.03倍,如若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发生坏账,上市公司业绩将遭受不小的风险。此外,和2010年底时应收账款相比,683家公司应收账款同比出现增长,占比逾七成。
应收账款总额同比大幅攀升,直接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数据显示,909家具有可比数据的公司2011年年末货币资金合计为13886.49亿元,也就是说,上市公司的现金和销售欠款比例达到1.56:1。如果收入质量下降,将对上市公司业绩产生不小冲击。
一方面,下游企业拖欠上市公司货款在增加,但另一方面,上市公司拖欠上游企业钱款的情形也在增加。年报数据显示,909家公司去年年末应付账款合计11235.46亿元,与2010年年底的8138.24亿元相比增长38.06%。由此可见,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和对外欠款在过去一年均同比增长,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说明资金紧张已成为企业经营过程中较为普遍的现象。
作为反映公司营运能力的财务指标,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表明公司收账速度快,平均收账期短,坏账损失少,资产流动快,偿债能力强。909家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同比变化显示,507家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同比出现下降,占可比公司数量逾五成。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大面积的下滑,进一步验证了下游企业所面临的资金紧张局面。
从行业角度来看,22个证监会行业分类中,21个行业应收账款总额同比增长,这表明外部欠款增加的现象十分普遍。金融保险成为被欠款最严重的行业。统计显示,3家金融保险类公司去年年末应收账款总额为3413.73亿元,与2010年年末的138.83亿元相比,同比增加2358.97%。
应收账款的特殊处理
1、应收账款的质押融资
应收账款质押是指借款人以其自有的或第三人的应收账款债权向本行设定质押担保,以获得贷款满足其资金需要的行为。应收账款在中小企业的企业资产中占据较大比重,在其它可供担保的财产较少的情况下,应收账款质押制度的设立有利于打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物权法》对应收账款质押的规定拓展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同时也为银行的质押业务提供了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有利于银行金融创新的发展。
根据是否可以用新的应收账款置换原质押的应收账款,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模式,动态质押模式允许在保证不高于批准的质押率的前提下,可以用新的应收账款置换原质押的应收账款或回款专户内的资金。
应收账款的质押融资有以下几个特点:无需额外的抵押或担保条件即可获得融资;盘活企业资产,加快企业资金回笼,提高资金周转速度;企业利用远期付款条件,增加销售;应收账款质押率最高可以达到有效质押金额的80%。
2、应收账款的保理
商业银行或其保理公司提供有关应收账款融资与风险控制方面的保理业务,是解决公司应收账款增加和避免坏账损失的重要手段。上市公司应运用应收账款保理业务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应收账款保理业务是指企业把由于赊销而形成的应收账款有条件地转让给银行,银行为企业提供资金,并负责管理,催收应收账款和坏账担保等业务,企业可借此收回账款,加快资金周转。上市公司可以把应收账款让与专门的保理商进行管理,使上市公司从应收账款的管理之中解脱出来,但是上市公司并没有完全脱离销售商,而是利用保理商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信息,建立公司的销售客户体系,完善企业销售渠道,提高企业的销售能力。同时,保理公司具备专业技术人员和业务运行机制,它会详细地对销售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调查,建立一套有效的收款制度,及时收回账款,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上市公司产生坏账的可能性,有效地控制风险,加速资金的周转。
目前,国内开展保理业务的时间尚短,全国只有极少数客户了解并有意识地应用该业务。就银行业而言,也只有100多名业务人员通过了FCI的保理资格认证,且基本上以从事国际贸易结算为主。相信随着我国保理业务的发展,银行业将会在国内开展更多的保理业务,公司应当根据自身经营情况、筹资能力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充分考虑成本和收益的原则,选择大型或老牌的保理商,开展适合本企业需求的保理业务,有效利用市场分工,抓好自己的市场和客户,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与经济效益。
3、应收账款的证券化
应收账款证券化就是将应收账款直接出售给专门从事资产证券化的机构(发行人或服务人),经过证券机构的重新整合与包装后,以应收账款为基础向国内外资本市场发行有价证券,发行证券的价格由应收账款的信用等级、质量和现金等状况确定,从而达到使应收账款的出售方实现融资的目的。因此,应收账款证券化不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应收账款的管理方式,也提供了重要的企业融资方式。
四、上市公司关于应收账款银行保理业务的监管提示
我局在日常监管中,发现辖区部分上市公司为获得银行流动资金支持,将应收账款办理了银行保理业务。根据《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第六条规定,债权人将其应收账款转让给商业银行,由商业银行向其提供应收账款催收、应收账款管理、坏账担保、保理融资服务中至少一项的,即为保理业务。保理业务涉及业务性质判断、信息披露和会计处理合规性等方面问题,下面向各上市公司通报我辖区一则监管实例,提示办理该业务的注意事项。
一、案例介绍
2012年12月24日,T公司与M银行总行营业部签订了《综合授信合同》、《贸易融资主协议》,M银行给予公司最高为2亿元的授信额度,可用于贷款、保理业务等。2012年12月27日,公司与M银行总行营业部签订了保理业务系列协议,包括《保理服务合同》、《保理服务合同——附属合同一》、《M银行保理额度通知书》等合同及3个附件,M银行受让公司应收客户N公司的应收账款,债权金额为2亿元(N公司应于2013年11月30日前付清),保理额度通知书中对保理金额、期限、利率、付息方式等均作出明确约定。
2014年1月1日,公司发布公告称,M银行因该项保理业务到期,于2013年12月27日将公司存放在一般账户的1.7亿元(融资额及利息)划走,并认为上述做法违背了《额度通知书》表述的“本业务为无追索权国内单保理(明保理)业务,采用一般融资模式”的性质。
2014年1月3日,T公司再次针对保理事件发布公告,并表示,公司对保理合同理解存在偏差。因与N公司就项目的进度、付款方面产生商业纠纷,N公司未按节点付款,该事项属于“无追索权保理合同”约定的特定条件之一,因此公司需承受N公司的应收账款,承担该笔应收账款的购买责任。
在短短几天,T公司关于该笔银行保理业务的公告内容出现这么大的偏差,一时引来资本市场、投资者和媒体的诸多关注和质疑。
二、案例分析
本案例的核心问题在于该保理业务性质是否属于无追索权保理,以及围绕该项保理业务的信息披露和财务处理是否合规。
(一)保理业务性质问题
根据《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按照商业银行在债务人破产、无理拖欠或无法偿付应收账款时,是否可以向债权人反转让应收账款、要求债权人回购应收账款或归还融资,分为有追索权保理和无追索权保理。有追索权保理是指在应收账款到期无法从债务人处收回时,商业银行可以向债权人反转让应收账款、要求债权人回购应收账款或归还融资。有追索权保理又称回购型保理。无追索权保理是指应收账款在无商业纠纷等情况下无法得到清偿的,由商业银行承担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无追索权保理又称买断型保理。
从本案例判断,公司与M银行签署的保理合同可界定为无追索权的保理业务。主要依据为:第一,有关保理业务追索权的约定主要体现在《保理服务合同》、《附属合同》及《额度通知书》之中。《保理服务合同》第21条明确约定,如果相关文件内容如有冲突,适用先后顺序为《额度通知书》、《附属合同》、《保理服务合同》,可见《额度通知书》效力优先。第二,《额度通知书》已明确此业务为无追索权国内单保理。
那么,在发生银行追索时,公司为什么在三日内发布了两则相反的公告呢?关键在于无追索权保理是有严格适用条件的,即无商业纠纷下发生的坏账风险。公司第一则公告简单的认为无追索权保理不需要承担任何坏账风险,而忽略了《保理服务合同》第十条“商业纠纷”
(二)规定:“甲方(T公司)转让之应收账款如发生任何商业纠纷,则该笔应收账款,乙方(M银行)无需履行本合同所定之义务”。在与银行交涉后,公司最终披露“因与N公司就项目的进度、付款方面产生商业纠纷”,使得无追索权保理合同的前提条件不成立,公司仍需承受N公司的应收账款坏账风险。
(二)信息披露问题
有投资者质疑公司该项保理业务信息披露及时性存在问题。我们对办理保理业务、银行划款两个时点的信息披露进行了研究。
在办理保理业务时,公司与民生银行签订的《保理业务合同》等合同类似于满足资产流动性需要而进行的融资行为,不属于《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中规定应履行临时信息披露义务的事项,故公司办理该保理业务时无需进行临时信息披露。公司在12月30日进行例行的银行存款余额查询时发现账户资金已被划走,公司即在2014年1月1日进行了信息披露,及时性不存在问题。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等规定看,公司信息披露及时性不存在问题。
但我局在核查过程中关注到公司2012年报告对该事项披露存在遗漏。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10年修订)中第34条规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终止确认的应收款项,列示其终止确认的金额,及与终止确认相关的利得或损失”。T公司的保理业务属于金融资产转移事项,其应该在报告的财务报表项目附注中专门列示其终止确认的金额及相关利得或损失,但公司未对该事项进行专项列示。对此,我局对公司进行了谈话提醒。
(三)会计处理问题
公司在2012年年报视同应收账款卖出,终止应收账款的确认。发生M银行的追偿后,公司在2013年重新确认了应收账款。
无追索权保理业务的风险转移是有条件的,需在无商业纠纷情况下才由银行承担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即T公司对该笔应收账款保留了部分但不是几乎所有金融资产所有权上的风险。根据《企业会计准则(2006)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第九条的规定,企业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若放弃了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判断是否已放弃对所转移金融资产的控制,应当重点关注转入方出售所转移金融资产的实际能力。如果转入方能够单独将转入的金融资产整体出售给与其不存在关联方关系的第三方,且没有额外条件对此项出售加以限制,说明转入方有出售该金融资产的实际能力,同时表明企业(转出方)已放弃对该金融资产的控制,从而应当终止确认所转移的金融资产。根据《保理服务合同》第二条“保理服务内容”第(一)项,T公司应将其对于N公司因销售货物或提供服务或其他种类之基础合同所产生之应收账款全部转让予M银行,并同意M银行可另洽由其他方受让该应收账款。据此,M银行有出售该应收账款的实际能力,亦表明T公司已放弃对该应收账款的控制。故在判断为无追索权保理的前提下,在2012年办理保理业务时,T公司应终止确认应收账款;2013年由于T公司与债务人N公司发生商业纠纷,银行根据相关规定对其进行追偿,T公司应将原先终止确认的应收账款转回,重新确认该项债权。
因此,2012年末对该笔被保理的应收账款终止确认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的规定。
三、监管提示
结合该案例监管中的经验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现提示公司办理保理业务时应注意做好下列工作:
1.做好法律基础工作,配备专业法律力量或必要时借助外部法律力量。公司在与银行办理保理业务时,通常是按照银行提供一系列条款严密的格式文本进行,且银行地位比较强势,条款可协商空间不大。公司在办理保理业务时,应做好基础法律工作,内部进行保理性质判断或者发生纠纷进行信息披露时,应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必要时,聘请外部法律力量,以免发生错判情形。
2.及时、充分履行信息披露责任。一是办理保理业务时,应根据保理业务对公司的影响大小做好临时信息披露工作。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30条规定,“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投资者尚未得知时,上市公司应当立即披露,说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状态和可能产生的影响。前款所称重大事件包括:
(三)公司订立重要合同,可能对公司的资产、负债、权益和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公司应研判保理业务合同对公司而言是否构成重要合同,并按信息披露要求做好临时报告工作。二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年报规则做好定期披露工作,在附注中对保理业务进行准确、完整的披露。相关规则包括但不限于:《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10年修订)中第34条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第二十条。三是保理业务发生新变化时,比如本例中因商业纠纷被划款,或者有追索权保理被追索等情形时,公司应在知悉或者理应知悉重大事件发生时,及时了解情况,履行临时报告义务。3.真实、准确进行会计处理。公司应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的有关要求,准确对保理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五、企业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率与做假账的关联性分析
要分析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与做假账的关联性关系,首先应分析应收账款和存货对利润的影响。应收账款和存货主要影响的是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应收账款是指公司已经交付产品或提供劳务,但尚未收到相应的款项,应收账款的变化可直接导致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化进而影响利润;存货是指公司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者为了出售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或者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存货的变化主要通过主营业务成本的变化影响企业利润,所以这两个指标被企业操纵的可能性较大。
下面详细谈谈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与做假账的关联性关系。
一、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做假账的关联性分析
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应收账款的变现速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100%
其中: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假如应收账款周转率很低,则表明应收账款的实际偿还率也很低,这种情况下,如果利润额很高,则企业可能虚构了销售额,从而操纵利润。下面通过分析一家近期IPO冲关失败的某公司的一些财务数据来实证这个问题。
该公司2009年至2011年总资产分别为6711.88万元、10177.4万元和11939.87万元,而同期的应收账款净额就分别达到了3395.32万元、4995.1万元和6062.41万元,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高达50.58%、49.08%和50.77%;在流动资产中所占比例也达到了56.41%、55.29%和55.31%,成为公司流动资产的主要构成部分。
该公司招股书显示,2009年末至2011年末,该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3774.37万元、5619.34万元和6721.64万元,年均增幅33.35%,在营业收入中所占比例高达80.34%、83.83%和83.16%,也就是说,公司每年有八成以上的销售收入并未实际到账,表明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依赖应收账款,公司面临很大的坏账风险。
该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在行业中属于非常低的水平。招股书显示,在过去三年间其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50次、1.60次和1.46次;而同行某上市公司的同期数据则分别为5.83次、6.19次和5.41次。很低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意味着该上市公司极可能通过做假账虚构应收账款来虚增收入,从而操纵利润。
最后,我们再来验证一下该公司利润的含金量,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1年,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633.61万元、955.18万元和1665.86万元,而同期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428.52万元、2009.74万元、3039.34万元,其经营产生的现金流长期小于净利润,在净利润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4.35%、47.53%和54.81%,净利润中的含金量比较低,利润造假的可能性很大。
二、存货周转率与做假账的关联性分析
存货周转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它是销货成本被平均存货所除而得到的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周转率(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其中:平均存货余额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假如存货周转率很低,则表明企业销售低迷,货物周转缓慢,就会积压大量的存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利润额很高,则企业可能虚构了销货成本,从而操纵了利润。下面通过分析一家近期IPO冲关失败的某公司的一些财务数据来实证这个问题。
该企业存货周转率虽然从2010年的3.66次提升至4.50次,但仍然缓慢,明显低于当年同行业13.87次的水平。不过,该公司2011年经营性现金流有明显改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从2010年的2625.17万元猛增至23968.08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增幅高达813.01%。
另外,与存货周转率畸低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该公司的营业收入一改以往颓势,2011年销售收入较2010年大增了27%。更为惊奇的是,在存货周转率仅相当于行业平均水平三分之一的水平下,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却比同行整整高出了3.59个百分点,而2011年同行的存货周转率则高达18.91次。换言之,它的运营效率大大低于同行公司,却比同行公司更赚钱。因此,该公司披露的数据暴露出可能存在“做假账”的嫌疑。
通过上面的分析,这些虚构收入的上市公司往往表现为应收账款急剧增加,应收账款周转率急剧下降;存货急剧增加,存货周转率急剧下降。此外,要注意的是,上市公司也会担心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急剧下降会引起投资者的怀疑,因此,可能将应收账款往其它应收款,预付账款中转移,手法是上市公司先把资金打出去,再叫客户把资金打回来,打出去时挂在其它应收款或预付账款上,打回来作货款,确认为收入;上市公司故意推迟办理入库手续,将存货挂在预付账款上,然后少结转成本,这样,上市公司虚增的一块利润就挂在预付账款上。所以,对往来账款较大的上市公司,分析时,都要格外小心,不要上当。
六、财务人员如何从应收账款看企业财务状况
企业财务问题,可以从多方面反应出来,本文选择应收账款的分析这一角度,观察其与行业水平、企业同期水平的差异,分析出一个企业的经营状态及财务问题。
从应收账款看销售
企业的资金周转率指标可以从其所处行业的上市公司处取得。例如,某公司账面应收账款为10亿元,同类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为3,则可以推测,该公司的销售收入为30亿元。计算公式如下:
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周转率=10×3=30亿元 进一步,我们还可分析确定销售成本的情况: 一般来说,从一个企业所处行业及该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有经验的财务人员可以确定该企业的毛利率水平。例如,从上市公司年报分析,某企业所处行业上市公司的毛利率水平为40%,上市企业之间毛利率差异不大。根据了解,该企业在行业中处于较前位置,因此可判断,该企业的毛利率水平也应在40%左右。
毛利率估计出来后,就不难计算公司的销售成本: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毛利率)根据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确定:销售成本=30×(1-40%)=18亿元。
也就是说,如果公司的销售收入为30亿元,在行业毛利率为40%的情况下,企业的销售成本应在18亿元左右。
从应收账款看资产(一)流动资产
财务人员可以通过对上市公司的研究,掌握行业的存货周转率指标。有了存货周转率,就不难判断企业的存货水平。根据了解,某公司所在行业的平均存货周转率为2,因而,我们得出,该公司的存货水平为:
平均存货=销售成本/存货周转率=18/2=9亿元。企业的流动资产主要是应收账款和存货,如果企业管理较好的话,货币资金和其他流动资产占比例应该不大。货币资金的占用水平高低,主要看企业的支付方式、议价能力和筹资能力如何。对供应方议价能力强的企业,货币资金可以相对保守;较多采用银票作为支付手段的企业,货币资金(保证金)的水平一般较高;筹资能力强的企业,准备支付的货币资金可以相对较少。
所以,一般来说,企业的流动资产约等于应收账款加存货。所以,可近似采用以下公式表示:
流动资产=应收账款+存货=10+9=19亿元。
假定货币资金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为10%,可对流动资产进一步精确确定: 流动资产=(应收账款+存货)/(1-10%)=19/0.9=21亿元。(二)长期资产
长期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是在企业扩张时才会发生的,所以,这里我们先不讨论。长期资产与流动资产的关系是项目与产能的关系,这在企业初创的可研报告中可以找到答案。也就是说,如果不考虑委托加工的因素,企业的营业额有多大,决定了企业的长期资产有多少。在考虑委托加工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通过自产占比来判断长期资产的金额。例如,某企业,一台机器设备价值100万元,占用厂房40平米,年生产值1 000万元。通上面的数据,可以计算该企业的机器设备投资总额:
机器设备投资总额=年总产值/单位设备年产值×设备单价=300 000万元/1 000万元×100万元=3亿元
这里,总产值按销售额计算。
长期资产与流动资产的关系也可以通过对同类上市公司来分析。如A上市公司年销售额为50亿,其中,自产占20%,固定资产2亿,无形资产0.5亿,则可以计算企业产值与长期资产的关系:
长期资产产出率=企业总产值/平均长期资产=50×20%/(2+0.5)=4 根据行业水平和企业相关数据,可以计算企业的长期资产: 企业的长期资产=30/4=7.5亿元(三)总资产
在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确定之后,我们就不难判断企业的总资产水平了。总资产=流动资产+长期资产=21+7.5=28.5亿元。从应收账款看负债
通过应收账款,我们可以掌握企业的总资产,在此基础上,不难判断企业的负债水平。企业负债与资产的关系可用资产负债率来表示。正常来说,企业的资产负债水平以70%为上限。高于70%,那就意味着企业面临较大的风险,应该予以关注。但是,负债水平过低,说明企业经营比较保守,或者发展机会有限;同时,负债水平过低,还会使得企业失去杠杆效益。所以,我们在确定企业的负债水平时,以60%为标准较为合理。这样,便可以计算企业的负债水平了:
总负债=总资产×资产负债率=28.5×60%=17.1亿元。考虑到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匹配,一般来说,流动比率以不小于1为限,理想值为2。这里,我们定流动比率为1.5,可计算企业的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流动资产/1.5=21/1.5=14亿元。
长期负债=总负债-流动负债=17.1-14=2.9亿元。企业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1-14=7亿元。从应收账款看权益
通过上面的分析,总资产和总负债都已明了,那么,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也可以确定: 所有者权益=总资产-总负债=28.5-17.1=11.4亿元。所有者权益-企业营运资金=11.4-7=4.4亿元。
这说明,企业长期投资中,有4.4亿元是自有资金,长期借款2.9亿元,与长期资产7.5亿元基本吻合。
从应收账款看问题
一般来说企业执行过程中,各项指标很可能与我们测算的结果不一致,如果差异较大时,这就需要关注和分析,核查不一致的原因。
(一)收入问题
收入与应收账款正相关,收入大,应收账款也大,收入小,应收账款也小。如果收入增长小于应收账款增长,也就是说,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这就很有可能隐藏着问题:一是应收账款坏账问题,其根源可能是定价过高,客户亏损,无法还款;或客户诚信不够,逃避债务;还有就是公司放宽收账政策和信用政策,获取竞争优势;二是串通舞弊,导致应收账款增高,收入虚假,这里有的是客户单方面的行为,有的是企业与客户串通粉饰业绩的行为,不能简单认定。
(二)费用问题
费用与应收账款的关系要通过销售收入来分析。所以说,费用与应收账款间接相关。运行良好和稳定的企业,费用的变化一般不太大,并与销售收入保持一定的比例。如费用率出现较大的变动时,很可能企业的经营模式发生了较大的调整,我们必须关注这种调整隐藏的风险。企业的业务模式调整时,我们需要考评其是否具有配套的管理能力和相关方的支持?其内控方面是否存在缺陷?如果没有模式方面的调整,那么,在费用方面,有无利益的转移,如替他方承担费用或转嫁费用?有无费用的跨期操控和列支,如提前或推迟开具发票的现象?(三)存货问题
应收账款与存货正相关。有的企业存货减少,应收账款却增加,两者此消彼胀,这样,就有可能是突击虚增销售,因而,可以怀疑销售质量存在问题。存货水平增加还说明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可能出现问题,如果不能在短期内消化,就必须对企业的风险进行评估。
(四)负债问题
企业在进行融资时,银行对其负债与收入的关系、负债与资产的关系都很敏感。一般来说,负债总额不能超过总资产的65%。流动负债不应超过一年的营业收入,也不能超过流动资产,企业要进行投资,一定要有相应的营运资金,营运资金来源于长期资金(包括自有资金和长期借款)。当公司的财务指标达不到上述要求时,说明企业的财务需要关注。可能是企业过度投资所致,也可能是企业竞争力减弱,资产周转不畅所致。这些都预示着企业的风险。
七、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原因
(一)企业及产品竞争力不足
当前的市场,无论是高科技产品还是—般工业品,几乎都是买方市场。一些企业在规模、技术、成本方面缺乏优势,竞争力差,生产能力大于市场份额,供大于求,产品积压。不得不在销售过程中作出让步,如延长产品试用期和货款回款期等,使应收账款不断增加。
(二)忽视信用管理,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法制基础比较薄弱,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商业信用短缺现象比较普遍。然而,一些企业对于这些现象缺乏警惕,在销售上存有侥幸心理,未对客户资信情况作深入调查,就急于和对方成交,在账面销售额攀升的同时给企业带来了经营风险。
(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国内企业,应收账款超过两年未收回的非常普遍,除上市公司外,这种信息一般不向外公布,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
1.合同管理不健全
合同之所以成为控制经营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在于它依照合同法以文字的形式明确规定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受到法律的保护。然而,我们发现逾期的应收账款往往缺少完善有效的合同,一旦对簿公堂,却拿不出确凿证据,只能“哑巴吃黄莲”。
2.考核制度不合理
目前很多企业实行销售人员工资总额与销售额挂钩的做法,在业绩考核中,企业注重销售额,追求账面利润;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采取赊销手段强销商品,使应收账款大幅上升。在应收账款管理上,企业既未要求销售人员负责追款,又未明确规定监督账款回收的部门,责任不到位。
3.会计控制不严格
《企业财务准则》规定:各种应收账款应当及时清算、催收,定期与对方对账核实,经确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已提坏账准备金的,应当冲减坏账准备金;未提坏账准备金的,应当作为坏账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并非严格执行,有些企业对应收账款不及时清算,形成账外债权达到上百万;有些企业长期不对账;有些企业满足一时的漂亮业绩,不愿将无望收回的应收账款作为坏账损失。
八、企业应收账款对利润质量的影响
应收账款是企业采用商业信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应向客户应收而未收取的款项,是企业的债权。应收账款在未来能否收回存在不确定性,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就是企业的账面利润损失,这是企业理财方面必须面对的一大风险。可以说,应收账款对企业利润质量分析具有实质性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一、应收账款会虚化企业的账面利润,误导不同报表使用者对利润深层次的理解 众所周知,利润的计算式是“利润=收入-费用”,这里的“收入”主要是指形成应收账款的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的产生意味着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没有形成现金流入,它只是企业的收款权利。所以,应收账款在收回之前,企业所谓的实现利润,只是账面利润,是数字概念,而不是现实利润。相当于应收账款数额的利润没有真实的货币作为基础,只不过是“纸上富贵”而已。
如果报表使用者只看利润表上亮丽的利润数据,不对其作深入的剖析,被报表上令人心动的数字所迷惑,就不可能对企业的经营情况作全面和准确的分析。如果投资者仅凭表面账务数据作决策,就极可能陷入盲目的境地,造成决策失误带来损失。
二、应收账款弱化了每股收益评价企业业绩的意义
每股收益是指普通股股东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业净利润或需承担的企业净亏损。每股收益通常被用来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衡量普通股的获利水平及投资风险,是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据以评价企业盈利能力、预测企业成长潜力、进而做出相关经济决策的重要财务指标之一。在企业能盈利的情况下,该指标反映了每股创造的税后利润,通常,报表使用者或信息需求者的理解是每股收益越高,表明企业创造的利润越多。但如果企业的利润大部分是通过应收账款来支撑的,而缺少具有现实支付能力的现金为依托,那么,企业的每股收益指标对企业盈利水平的评价作用就会被削弱,因为每股盈利没有带来足够的现金流入。高额的应收款项减少了企业的现金流入,企业如果现金流入不足,有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如果引发财务危机,就会因财务状况恶化而降低偿债能力,使企业信誉受损。
三、应收账款削弱主营业务利润评价企业业绩的主导作用。我们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时,应从企业的主营业务方面去把握,主营业务利润是企业利润的核心。企业的主导产品或主导业务收入被认为是集中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盈利对象,企业即使为分散经营风险或延伸价值链,扩大对外投资的规模,也一定是建立在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或业务的基础上。一个企业只有从主营业务中获得的利润才是真实可靠的利润。在正常情况下,主营业务利润是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应收账款直接影响的是主营业务利润指标。主营业务利润是公认的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核心指标。主营业务利润大,说明企业主业突出,经营业绩好。但不可否认的是,一定数量的应收账款会使主营业务利润有潜在损失的风险,这种风险来自于市场环境恶化对债务人经营活动的影响。如果客户无力偿还债务而给企业带来坏账,那么,企业账面上再好的业绩也不过是镜中之花。这时,通过主营业务利润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价就缺乏应有的说服力。
四、应收账款一定程度上会掩盖所有者权益的真实性。企业应收账款实际上是企业未能到账的利润,由于会计政策操作的结果,它成了企业的账面利润。从这点上看,应收账款无疑虚夸了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企业按规定以账面利润为基数提取盈余公积等,分配后的剩余数就是企业的未分配利润。应收账款会使所有者权益中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数据显得不那么真实可信,如果单纯地从资产负债表上分析所有者权益,就无法直观其真实的情况。
五、应收账款成为企业财务造假的工具之一
企业财务造假的手法很多,其中应收账款就可以成为操纵利润的工具。例如,企业为了增加某一会计的利润,可以通过虚开发票增加应收账款,这就可通过营业收入的虚增达到利润的虚增,在下一钻制度的漏洞或以销售退回为由再将应收账款冲回;再如,企业根据应收款项的账龄长短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少计提坏账准备可以增加利润,不少企业明知某些高龄应收账款已成坏账,但为了虚增利润却不予冲销,或者为了隐匿利润而多提坏账准备,财务造假严重。最明显的是一些上市企业在报告中大玩所谓“二一二”亏损游戏:即连续两年亏损,然后通过“技术手段”对利润进行操纵,最终来个“扭亏为盈”,接着再连续两年亏损,又来一个“扭亏为盈”,通过调节利润逃脱退市。
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经营活动中必须获得利润,并尽可能地使企业利润最大化。为了扩大市场份额的需要,任何企业每笔交易都无法做到钱货两清,而是大量采用商业信用,赊销就是企业扩大销售的主要竞争手段,因此,分析企业应收账款有利于准确掌握企业年报信息。为了更好地分析企业利润质量,通过利润指标有效分析企业全面的经营情况,评价企业的管理水平,揭示应收账款对企业利润的真实影响,笔者认为应做好如下工作:
1.利润分析时应注重当期赊销比例财务指标分析
企业应在主营业务收入中进行“赊销收入”明细核算,并单独列示于利润表,准确计算和分析当期赊销比率指标,并重点揭示赊销业务产生的原因。“赊销比率=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赊销比率高,说明企业当期营业收入中现金流入少,当期利润缺乏货币支撑,现实中面临很大的坏账风险,存在“失去利润”的可能。如果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赊销比率低,当期利润就显得真实可信。
2.计算应收账款与利润的比重,做好利润分析工作 企业应计算应收账款总额占利润总额的比率,通过这一比率准确分析利润实现的真实情况。企业可将这一比率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以便评价企业的盈利水平和应收账款管理水平。一般情况下,企业如果有足够大的营业收入额,应收账款所占利润的比重越低,说明企业的盈利水平真实,应收账款管理水平高,企业理财能力强。
3.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制定有力措施加快资金回笼
任何企业都必须树立信用风险意识,加强信用风险管理,防范与化解信用风险,高度认识减少与回收应收账款的理财意义。企业应做好欠账企业的信用分析评价工作,为企业控制应收账款提供信息支持,为企业催款做好相关必要的工作。企业必须对业已存在的应收款项作准确的风险评级,并定期将其对利润的可能影响进行合理的评估,防患于未然。首先,企业应当时刻注重应收账款回收比率指标的计算及分析工作,“应收账款回收比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平均应收账款”,若该比率很低,则表明应收账款的回笼速度很慢,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有待加强;其次,做好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从思想上高度认识回笼资金的重要性,企业可以采取积极的现金折扣政策,也可以采取日常催讨的方式,尽快地收回被其他企业拖欠的款项;再次,做好应收账款的监控工作,应收账款的监控应当包括赊销业务的发生、款项的收回、逾期风险预警等各个环节以及债务人信用状况的变化。
4.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结合分析企业利润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利润表把企业一定期间的营业收益与其同一会计期间的营业成本、费用进行配比,以计算出企业一定时期的税后净利润。通过利润表反映的收入、成本和费用等指标,能够知道企业生产经营的收益、成本和耗费情况,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成果。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信息的财务报表。现金流量表能够分析企业投资和理财活动对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
在企业三大报表中,资产负债表能够提供企业一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情况。它所提供的是静态的财务信息,并不能反映财务状况变动的原因,也不能表明这些资产、负债给企业带来或用去多少现金。利润表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提供动态的财务信息,但它只能反映利润的构成,却不能反映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给企业带来或支付了多少现金,而且利润表不能反映投资和筹资的全部事项。现金流量表提供一定时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动态财务信息,表明企业在报告期内由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获得现金及这些现金的使用情况,能够说明资产、负债、净资产的变动原因。
现金流量表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特别是现金流量表能弥补利润表的不足。利润表只是指明了企业利润的构成要素及结果,在存在大量应收账款的情况下,利润只是一个概念而已,它无法说明利润实现的真实情况及程度。将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相结合分析企业利润,不但可以了解企业利润的构成和结果,对利润进行量的分析,而且还可以通过现金流量对利润进行质的分析。
5.利润分析信息按规范披露,务必准确和完整
企业披露利润分析信息,不但要做好当期信息的披露,而且还要做好环比信息的披露。特别是如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主营业务利润率、营业利润增长率、净利润现金含量、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比、净利润、净利润增长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信息的披露,语言要规范,表达要完整,披露的数据必须真实和准确。
一、企业应收账款的功能
1. 扩大产品销售量, 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销售产品时可以采取两种基本方式, 即现销方式与赊销方式。现销方式是企业最期望的一种销售结算方式, 然而,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完全依赖现销方式往往是不现实的。由于赊销方式对于购买方而言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因此, 赊销是一种重要的促销手段, 对于企业销售产品不畅、竞争不力的情况下, 或者在企业销售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时, 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适时地采取各种有效的赊销方式, 就显得尤为必要。
2. 减少存货, 降低存货风险和管理开支。
赊销可以加速产品销售的实现, 加快产成品向销售收入的转化速度, 从而对降低存货中的产品数额有着积极的影响。这有利于缩短产成品的库存时间, 降低产成品存货的管理费用、仓储费用和保险费用等各方面的支出。因此, 当产成品存货较多时, 企业可以采用较为优惠的信用条件进行赊销, 尽快地实现产成品存货向销售收入的转化, 变持有产成品存货为持有应收账款, 以节约各项存货支出。
二、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 追求片面的经营目的, 企业应收账款数额过大。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高收入, 高利润, 不考虑赊销商品所占用的资金的时间价值, 更不考虑应收账款所带来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 而是一味地大量赊销, 加大了应收账款, 使其象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
2. 坏账损失严重。
企业向客户赊销产品, 就会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 使企业的应收账款金额迅速加大, 加上企业间相互拖欠货款的现象日益严重, 使企业的应收账款金额增长更快, 账龄逐渐增长, 坏账损失日益增多, 呆账问题严重, 给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严重影响, 严重制约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
3. 应收账款管理责任不清。
许多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混乱, 没有建立应收账款管理的责任部门, 销售部门负责销售, 财务部门负责记录、核算, 销售与核算脱节, 不能及时与业务部门核对, 导致该公司应收账款居高不下, 账龄老化。另外, 许多企业也没有建立相应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造成责任不明确。
4. 会计核算中欠缺坏账准备金制度。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分析各项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 并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对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企业要按照应收账款的一定比例提取坏账准备金, 用来弥补因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已无法收回的坏账损失, 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但一般企业的经营者为了短期的账面好看, 为了实现任期目标, 不顾坏账风险没有建立企业财务应具备的坏账准备金制度。
三、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
1. 积极采取现销方式。
销售收入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标志, 销售收入越多证明公司或企业的经营情景越好, 但从某种意义上讲, 如果应收账款所占比重较大未必就是好事, 可能造成流动资金周转困难, 或者是销售人员为赢得领导的赏识盲目追求业绩而一味的赊销产品, 因此, 在一定意义上讲应该尽量减少赊销而采取现销方式。那么, 要想作到现销方式,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以销定产。作为企业, 应积极组织市场调查, 及时掌握市场供求情况、产品需求状况等市场动态及了解顾客的需求动向、地区购买习惯等实际情况, 以市场为导向来组织生产经营活动, 以销定产, 避免供大于求、产品积压而被迫采用赊销方式。
(2) 提高产品质量且增加产品品种。产品质量是企业信誉的保证, 是企业生存的基础, 企业应在传统管理的基础上, 狠抓内部管理, 引入先进的质量管理思路、方法, 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从而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如果企业产品质量过硬, 畅销对路, 那么, 也就不会或少产生应收账款。另外, 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 利用资源优势加强新产品的研制, 不断增加产品的花色、品种来吸引消费者, 从而增加该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3) 加强企业宣传力度。企业应该加强广告宣传的力度, 如果想让本企业产品在同类产品市场中占主导地位, 广告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通过广告宣传, 树立企业形象, 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引起人们的购买欲望, 从而不断扩大产品销售渠道。
2. 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
(1) 加强应收账款的档案管理。企业应对应收账款建立严格的档案制度, 记录每笔应收账款发生的时间、金额、还款期限、责任人、债务人等相关信息记录在册, 并派专人负责, 建立一套相关管理办法、监控措施, 保障应收账款按时回收。通过奖罚制度来避免盲目追求收入而大量赊销的现象。
(2) 建立分工明确且协调配合的职责部门。目前, 许多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混乱, 责任不清, 以至应收账款越来越大且坏账损失严重, 账龄长。那么只有建立分工明确, 配合协调的应收账款内部管理机制, 才能有效降低不必要的应收账款的占用, 避免坏账损失的发生, 同时, 也可以有效防止业务处理过程中的舞弊和差错, 减少应收账款风险。另外, 企业的应收账款涉及到销售、仓储、财务等部门, 因此, 企业必须将应收账款相关职责落实到各个部门和人员。
(3) 对应收账款进行追踪分析。应收账款一旦形成, 企业就必须考虑如何按期足额收回的问题。对于赊销业务, 在账款回收之前, 要对应收账款的运行过程进行实时的追踪分析, 及时了解客户现金的持有量与调剂程度能否满足兑现的需要, 其重点放在赊销商品的销售与变现环节上。
3. 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制度。
不管企业采用怎样严格的信用政策, 只要存在商业信用行为, 坏账损失的发生总是不可避免的。因此, 企业要遵循稳健性原则, 对坏账损失的可能性预先进行估计, 积极建立弥补坏账损失的准备制度。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应收账款可以计提坏账准备金。企业要按照期末应收账款的一定比例提取, 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4. 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是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提高应收账款投资效益的重要前提。
(1) 确定合理的信用标准。在实际工作中, 真正能够做到现款现货的经销商很少, 我们要建立信用评定、审核制度, 对不同的经销商给予不同的信用额度和期限 (一般为半年) 。如果把信用标准定得过高, 将使许多客户因信用品质达不到所设的标准而被企业拒之门外, 其结果尽管有利于降低违约风险及收账费用, 但不利于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和销售收入的扩大。
(2) 确定适当的信用期间。通常, 延长信用期限,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销售量, 从而增加毛利。但不适当地延长信用期限, 会给企业带来不良后果:一是使平均收账期延长, 占用在应收账款上资金相应增加, 引起机会成本增加;二是引起坏账损失和收账费用的增加。因此, 企业是否给客户延长信用期限, 应视延长信用期限增加的边际收入是否大于增加的边际成本而定。企业必须慎重研究, 确定出恰当的信用期。
(3) 核定恰当的现金折扣和折扣期限。延长信用期限会增加应收账款占用的时间和金额。许多企业为了加速资金周转, 及时收回货款, 减少坏账损失, 往往在延长信用期限的同时, 采用一定的优惠措施。即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前偿付货款的客户可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率享受折扣。
参考文献
[1]杨金观主编《.中级财务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年版, PP.60-88
[2]王庆成主编《.财务管理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9年版, PP.167-177
[3]金中泉主编《.财务报表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年版, PP.129-130 PP.197-198
[4]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编《.财务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会, 2008年版, PP.235-253
[5]张津京, 邱素琴“.加入WTO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对策”.河北财会, 2008年第6期
[6]宋良荣《.财务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年8月第一版, PP.278-292
【关键词】应收账款;信用政策;信用期限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都面临着“销售难、收款更难”的双重困境。虽然合作方式较多,但应收账款常常没有办法在规定时间内到位,即便是有合同的束缚,依然无法良好履行,造成了很多的恶性情况,直接导致工程进度缓慢,影响到了租户和住户的利益,对后续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本文主要讨论工程企业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一、企业发生应收账款的原因
1.商业竞争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商业竞争是发生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当下的竞争环境并不理想,恶性竞争情况较多,面对大环境上的恶劣情况,一度导致工程企業在应收账款方面出现了恶性循环。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商业竞争并没有取得太大的进步,国家与社会的规范也没有得到确切执行,每年因应收账款不到位所导致的各项问题依然突出,包括农民工欠款、老板跑路、工程滞缓等等,都在影响社会的和谐进步。
2.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距
商品成交的时间和受到货款的时间常常不一致,这也导致了应收账款的问题频发。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应收账款一般是合作双方共同商定的,但在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后,应收账款就没有办法按照规定的时间打到对方的账户上,直接影响了信用问题。再次合作时,将会导致很多的问题出现,进一步恶化工程企业的正常运作。由此可见,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造成的应收账款,应作为日后解决的重点,同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二、工程企业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1.事中管理
工程企业之所以没有办法在规定时间内收到账款,主要是由于合作过程中,并没有加强对账款的管理,仅仅是在工程结束后才采取措施,直接导致应收账款无法收取。事中管理,主要是在应收账款进行的过程中,采取各种管理和规避措施,保证应收账款在每一个阶段都能按时收取到。第一,可采用现金折扣的方式。如10天内付款,可享受5%的价格优惠;20天内付款,可享受3%的价格优惠;最后期限30天,此时付款无优惠。折扣的表示方法为:5/10,3/20, N/30。通过该方法,能够保证账款及时到账,并且加强双方的合作关系,减少不必要的问题出现。第二,对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进行监控。该方法主要是在细节上进行管理。信用经理及其手下的工作人员,会保持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持续监控,并且根据时间来提供应收账款的各项明细报告,根据合作关系、合作时间,每间隔一段时间就向客户寄出对账函,及时收款。
2.事后管理
现阶段的工程企业为了做大做强,在拥有一定的基础之后,就开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做一些比较大的工程,虽然回报丰厚,但是没有办法进行“事中管理”,因此要在事后管理上做文章。本文认为,事后管理并不容易,由于工程已经结束,一旦对方违约,很难保证在工程企业正常运营,并且遭到同行竞争的压迫,甚至是直接导致企业倒闭。事后管理必须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理想的效果,可尝试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第一,对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充分监督,并利用账龄分析表。该方法可以了解到有多少欠款超过了信用期,超过时间长短的款项各占多少,有多少欠款会因拖欠时间太久而可能成为坏账。对不同拖欠时间的欠款,企业应采取不同的收账方法,制定出经济可行的收账政策。第二,制定行之有效的收账政策。这就需要根据合作企业的大小、合作时间长短、合作项目盈利等具体条件来决定。倘若是长期合作,则可以适当的宽限时间;倘若是短期合作,则要保证自身的利益不受到任何的损害;倘若未来还有可能合作,则要给对方留有余地,不要造成太过尴尬的局面。除此之外,催收账款的过程中,很多地方都要花费较多的钱财,这部分钱财都要从盈利当中扣除,包括诉讼费、人力资源费等等,收账花费的金钱越多,盈利就会越低,这就需要对具体的收账方案进行权衡利弊,要考虑到后续的发展和花销,不要为了一时之气,影响工程企业的其他应收账款以及在行业中的发展。
三、总结
本文就工程企业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展开分析。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工程企业在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工作中,还是表现出了一些不足,包括收账方式单一、交流沟通不畅、双方关系紧张等等,这些都会影响日后的合作与发展。工程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还是应该在信用方面努力,加强与银行、保险等机构的合作,国家也应该积极出台一些有效的政策和规范,从大环境上予以较强的保障,解决工程企业的后顾之忧。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工程企业可以更好的管理应收账款,提高企业间的合作关系,促进社会和国家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爱琴.工程企业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管理[J].中国总会计师,2014,05:133-135.
[2]张伟,石立波.浅析企业应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02:32-33.
[3]刘雪.浅析企业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管理[J].企业研究,2013,20:69-70.
【如何加强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论文提纲】推荐阅读:
如何加强医院成本核算论文11-14
如何有效加强班级管理07-19
如何加强企业资金预算管理06-20
如何加强煤矿安全管理09-09
如何加强班长管理工作10-09
如何加强班组建设与管理10-14
如何加强乡镇农机管理12-01
如何加强农村教学点教师队伍建设 论文06-25
如何加强承包商HSE管理10-29
如何加强基层国税队伍建设管理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