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预决算管理

2024-05-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加强预决算管理(推荐9篇)

加强预决算管理 篇1

着力重点项目绩效评价

摘要:决算是对单位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有效分析,是财政资金的最终使用情况和支出效益情况的直接反映,因此加强决算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实践,阐述了文化事业单位决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加强决算管理,实施绩效评价的措施。

关键词:文化事业单位;决算管理;绩效评价

近年来,中央财政对文化事业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预算资金持续增长,决算作为单位年度财务状况、事业成果、财政资金的最终使用情况和支出效益情况的直接反映,对文化事业单位的作用日益突显。2013年12月10日,财政部发布了《部门决算管理制度》(财库〔2013〕209号),通过制度对决算管理内容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文化事业单位应以新制度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本单位决算管理,重点推进支出绩效评价,从而提高决算信息质量,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决算工作实际,分析文化事业单位决算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探讨与研究相应的完善对策,以期充分发挥决算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一、决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文化事业单位的决算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决算数据信息不够准确,财务基础工作不够扎实,不能准确反映财务管理的真实情况。二是决算与预算差异较大,预算编制的规划性不足,预算执行约束力不够。三是决算的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内部控制未得到有效实施,决算监管未得到充分应用。四是决算成果利用不够充分,对决算数据分析不够深入,决算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五是决算管理与绩效评价衔接不够,对绩效评价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绩效评价工作质量不高、流于形式。

二、决算管理的改进建议

(一)做好日常财务基础工作

决算是日常财务工作成果的全面总结和最终反映,日常财务工作的积累是做好决算的基础。扎实做好日常基础工作,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规范化、制度化,决算编报质量自然得到提高。

一是加强财务核算。决算的基础资料,来自日常的各种会计凭证、账簿,这些资料的真实、完整与否,直接影响决算的质量。文化事业单位应提高对国家财经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的深入理解,严格按照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文化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及《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结合财政部每年汇编的《部门决算报表编制手册》,准确进行各项账务处理,凡属本年的各项收入均要及时据实入账,凡属本年的各项支出要按规定的支出渠道如实列报,重点关注收入完整、支出合规及存量消化情况等,确保各项财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客观反映财务总体情况。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要求,建立健全公务支出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会议、差旅、培训等支出。“三公”经费支出要严格控制在年初批复预算的规模内,做到只减不增,杜绝把 “三公”经费超支的部分并入其他项目列报的情况发生。

二是及时对账清理结算。为了保证决算数据的准确,早安排、早准备,按照事业单位相关财务、会计制度以及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预算批复、审计部门的审计意见,做好各项收支数据的核对工作。及时核对预算收支数据和各项缴拨款项,及时与业务部门核对收支账目,并及时清理、催收和列支往来款项。

三是认真清查盘点财产物资。年度终了前要对现金盘库、银行存款的实有资金、国库集中支付使用指标对账;固定资产、材料盘查等等。发生盘盈、盘亏的,要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进行处理,调整账务,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二)严控预算,抓好预算编制和执行工作

预算与决算管理是单位财务部门的两项重点工作,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决算编制是预算管理链条的三个环节,缺一不可、相互促进、相互反映、不可偏颇。

一是要切实提高预算编制质量。预算是决算的基础和依据。财政部要求从2016年起,在编制部门预算的同时编制2016-2018年支出规划。文化事业单位要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中期财政规划和单位事业发展需求,统筹谋划,统筹部署,突出重点,科学编制本单位三年滚动规划,合理确定单位预算支出限额。用三年规划来约束本年度的预算编制,切实把预算编制工作与单位的业务工作计划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业务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实现花钱与办事相匹配。提前做好预算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加强项目前期的政策研究与可行性论证,做实本单位内部项目库,充实项目储备,逐步将本单位所有项目都纳入项目库管理,建立健全预算项目全周期滚动管理机制。完善基本支出标准体系,调整定员定额标准,加快推进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建设,从而提高预算编制质量,优化资源配置。

二是要提高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和约束力。决算编制是在预算管理总体要求的基础上,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反映单位预算执行情况。严格按照财政部及上级主管部门批复的预算执行,加强项目管理,明确职责分工,采取项目到人,责任到人,监督到人等有效措施,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开展预算执行进度分析,有针对性地解决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做好资金管理工作,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

(三)完善内控,提高决算监管效率和效果

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和做好文化事业单位决算管理工作是相互推动的。规范的内部控制能够将文化事业单位各项经济业务管控的关口前移,使得各项经济业务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从而提高文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和预防舞弊腐败,为单位文化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认真查找业务风险,制定风险防控措施,修改相关工作程序,完善业务流程,将预算、收支、政采、资产、基建、合同等文化事业单位重点管控业务和事项纳入统一的管控体系,并充分分析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实现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的有效衔接。加强单位内部制度建设,通过制度的修订和完善,使得日常财务管理工作更具可操作性,使得内部控制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二是突出重点做好决算监督管理。重点关注审核收入规模和结构、结转结余情况、项目支出执行情况,特别是因公出国(境)管理是否规范、经费使用是否符合规定,配置公务用车是否超编制超标准、运行维护费是否符合规定;公务接待活动中是否超标准、铺张浪费问题,以提高决算审核的针对性,促进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努力实现单位内部控制目标。

(四)加强分析,做好决算数据分析利用工作

作为财务人员,能否充分利用决算数据中丰富的财务会计信息,也是检验其业务水平的一个试金石。要对决算数据认真进行加工整理和深入分析,开展专题研究,从而完善预算编制,改进和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决算中的各项数据及说明,要真实反映并经得起推敲。通过重点分析编写预决算差异、结转结余资金变动和支出结构合理性,资产负债情况,“三公”经费中因公出国(境)团组数及人数,公务用车购置数及保有量,公务接待的批次、人数、经费情况等重要信息,发现预算编制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和改进意见,对年度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按规定及时整改。

二是通过对决算收入支出评价,可以看出个别评价指标有待完善,例如:部门人均支出情况评价指标,在部门人均支出情况评价中的人数自动取数单位在编人员,不包括通过劳务派遣等形式的编外长期聘用人员,但支出数为总人员支出数,因此实际人均水平低于部门人均支出情况评价表中人均水平。应结合本单位的事业发展规划、业务特点探索建立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决算评价指标体系,总结经验,真正实现财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五)重视绩效,做好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工作

绩效管理是近年来国家财政改革的创新点,也是提高本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一个突破点。文化事业单位要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理念,将绩效要求贯穿到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和财务工作的方方面面,把绩效管理作为财务重点工作来做实、做好、做出成效,将决算编制与绩效评价密切衔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从而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一是提高绩效评价工作质量。绩效评价工作应当科学、规范、真实、客观,通过把年末的决算编报和绩效评价工作有机结合,使两项工作相互借鉴,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在决算编报准备阶段的同时,认真开展绩效自评,着手准备绩效评价相关资料,包括:

1、业务管理方面:业务管理制度的健全性、业务管理制度执行的有效性、项目质量的可控性;

2、财务管理方面: 财务管理制度的健全性、财务监控的有效性;

3、项目完成方面:项目完成及时性、项目质量达标情况、项目成本控制情况、成本合理性分析;

4、项目效益方面:项目效益情况,细分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持续影响、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以及结合其他与文化事业紧密相关的效益影响等,最好是能够量化的反映项目效果实现情况。文化事业单位项目效益,要用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去衡量是否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坚持公益性、服务性的同时,是否有效促进了文化事业产业的协调发展,是否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二是改进绩效评价方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充分借助会计师事务所的专业力量,扩大其参与决算审核和绩效评价的范围,提高评价工作的质量以及提高评价结果的认可度。2016年4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发布了《会计师事务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业务指引》,从实务操作层面就注册会计师行业如何高质量地开展绩效评价业务进行了细致指导。文化事业单位应积极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咨询服务的功能,针对决算审核和绩效评价发现的问题及薄弱环节,提出富有建设性的解决办法和改进意见,实现决算管理和绩效评价工作的价值最大化。

三是强化评价结果的运用,将问效、问绩和问责贯穿管理的始终。一方面将绩效评价结果与决算管理密切结合,从支出的责任和效率的角度,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决算编制内容,加强和改进决算数据的分析,注重分析资金的产出和结果。另一方面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密切结合,对评价等级为有效或基本有效的项目要继续予以资金支持,总结成果不断完善;对评价等级为一般或无效的项目要及时整改,调减资金规模或调整支出结构。使得绩效评价不再流于形式,保证财政资金合理、高效地使用,确保单位的文化创作、传播取得良好效果,在坚持公益性、服务性的同时,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有效促进文化事业产业的协调发展。

加强预决算管理 篇2

一、领导重视,林业行业决算工作纳入全省林业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机制

省林业厅高度重视行业决算工作,将各市财务管理工作纳入全省林业目标责任制考核机制。省厅计财处根据各市报表的质量、报表的及时性等相关因素给予赋分。这种考核机制,使各市局主管领导、财务部门高度重视决算工作,报表质量大大提高。我省目标责任制考核机制是: 省厅年初对各市重点工作进行分解落实,年末进行赋分考核,按综合分数进行排名。重点工作包括: 造林、资源、防火、病虫害防治、计财等各项工作。其中计财工作在总分值中占30% ,为30分。计财工作又被分解为5小项,包括资金筹集、财务管理、行业报表、人员配置等要素,其中行业报表占30分。省厅对各项工作综合考评后,除将各市名次对全省通报外,还对先进市县在资金投入方面予以倾斜。这种考核机制,使上至省厅,下至市县各级主管部门,从领导到具体决算工作人员,都对决算报表工作高度重视。会计人员高度认真负责,体现在报表上就是基层报表达到账表相符,决算报表真实、完整、全面,上报及时,行业决算工作完成质量高。

二、评优争先,调动林业行业会计决算工作人员积极性

为充分调动各市、县 ( 区) 林业主管部门财会人员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全省林业行业会计决算报表的质量,加强报表数据的分析利用,我省制订了《全省林业行业会计决算报表评比表彰办法》,报表评比内容包括报表质量情况、报表编制说明和财务分析情况。报表质量情况包括: 按规定时间上报报表,报表内容完整,报表口径符合填报要求,表内数据真实、准确,表间数据衔接正确,无逻辑性错误,金额、数量、单位符合要求,上下年度数据衔接无误,报表封面要素齐全,报表纸张大小、电子文本符合要求等内容。报表编制说明和财务分析情况要求: 内容齐全,要有基本情况,有对比分析,有问题与相关政策建议等。每类决算报表满分为100分,其中: 报表质量情况70分,报表编制说明和财务分析情况30分。

省厅计财处负责组织评审小组进行考核赋分,评选出的先进单位在全省林业系统通报表彰。

三、强化队伍建设,提高行业财务人员素质

( 一) 加强管理,保持行业队伍的稳定性

林业行业决算涉及面广,报表指标全面复杂,保持行业队伍的稳定是保证报表高质量的关键。近年来,我省林业行业财务队伍基本保持稳定,有个别市县的岗位有变动,但都能补充责任心强、工作认真、业务能力强的财务人员。我省行业决算工作配备专职人员,负责行业决算工作已8年,能够熟练掌握行业决算软件操作、报表指标的填报,能够指导、培训基层会计人员,同时三套报表一人负责,便于报表之间的审核。我省各市、县沿用省厅1人负责行业决算工作的模式,各市、县配备会计1名负责行业决算工作。行业财务队伍基本保持稳定,对完成行业决算工作是基本保证。

( 二) 加强培训,提高行业财务人员素质

1. 财务软件应用培训。自2009年使用新的行业决算软件系统,省厅就对负责行业决算人员进行了相关内部的培训,包括新参数的接收、数据录入、汇总、审核、上报等内容。2012年国家林业局将四套报表升级为一套操作平台后,我们又及时进行了培训,目前各市县区、国有林场、国有苗圃会计人员都能达到软件操作熟练,全面掌握新参数的接收、数据录入、汇总、审核、上报等软件模块。

2. 针对财务指标内容的填报要求进行培训,包括表内指标的填报要求,表间的勾稽关系等。每套报表逐张讲解,每张表的重点内容、填报要求重点讲解; 讲解表间勾稽关系、套表勾稽关系等等。

我省每年定期召开决算布置会、汇总会,以会带训的方式使行业财务人员业务能力大大提高,同时报表质量也大大提高。

四、充分准备,为做好决算汇总工作打好基础

一是省厅每年将当年的资金分市、县 ( 区) ,按中央财政、省财政专项,中央基建、省基建投资及其他资金做成明细表,将对账单下发给各市县。同时要求各市、县 ( 区) 编制本市、县 ( 区) 财政投资明细表。二是分市县做好育林基金、植被恢复费实际上缴情况表。三是核对国有场圃数量、自然保护区数量、公益林面积等指标。前期工作做好做细,使基层财务人员做编制审核行业决算报表有依据。汇总报表后,数据质量大大提高。

五、加强审核和横向配合,确保决算报表质量

( 一) 加强报表的审核

组织各基层单位认真对照决算填报说明,如实填报各套决算,并层层把关,加强计算机审核和人工审核,确保审核通过后再上报数据,提高决算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省林业厅报表审核分三步: ( 1) 初审。各市在3月1日前将电子版数据上报省厅,省厅在集中汇审前接收所有单位数据,进行计算机审核和汇总。 ( 2) 集中汇审。3月初召开林业行业决算汇审会议,审核重点是填报单位是否全面,报表内容是否完整,报表口径是否符合填报要求,表内数据真实、准确,表间数据衔接正确,无逻辑性错误,金额、数量、单位符合要求,上下年度数据衔接无误。审核决算说明和财务分析内容是否完整、全面,重点突出,重大事项是否说明。主要方式是进行人工审核。人工审核首先由省厅集中讲解资金分项填报要求,重点财务指标填报注意事项,然后两个市结成小组互审,最后再一次集中审查,集中审查时逐张报表检查。 ( 3) 复审。省厅利用大约三周时间对报表多次反复审核,审核重点是数据的真实性及合理性。经过反复审核,确保审核通过后再上报数据,提高决算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

( 二) 加强厅业务部门配合,核实相关数据真实性

与省厅生态公益林中心核实各市县区公益林面积及金额,与厅基金站核实育林基金征缴数,与厅资源处核实征占林地面积,与国管局核实国有林场个数,与种苗站核实苗圃数量,与野保处核实自然保护区数量等等。

六、充分利用决算报表数据,提高决算数据的应用性

决算报表能全面反映全省林业投资情况、全省国有场圃资产情况、经营情况。要充分利用决算数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 一) 决算报表 是全省育 林 基金批复 的 唯 一依据

我省根据国有林场决算报表对国有林育林基金征缴情况进行批复,根据各县区林业资金报表对非国有林育林基金征缴情况进行批复。省厅根据决算批复数据确定每年上缴任务,基金站进行育林基金检查、征缴。

( 二) 国有林场决算报表为全省国有林场政策性决策提供依据

我省行业决算报表由省厅计财处具体负责,每年决算数据审核上报无误后,将决算数据电子版转给厅国管局。为国有林场扶贫资金项目、林业棚户区改造项目、国有林场道路维修、水电设施改造等项目提供依据。

( 三) 决算数据为核实国有林场林业成品油用油量提供主要依据

我省明确规定,所有享受林业成品油补助资金的国有场圃必须是上报行业决算的场圃。核实林业成品油用油量时除核实基层上报表,到个别场圃抽查外,主要依靠国有场圃决算数据进行核实。

七、充分利用行业决算软件这一平台,为日常工作增效

加强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核 篇3

[关键词]基建决算审核 审核风险 看法

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是正确核定新增固定资产价值,反映竣工项目建设成果的文件,是办理固定资产交付使用手续的依据。为此竣工财务决算审核是基本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程序。对每一个项目都进行详细审核,以期达到竣工决算所要求的真实性、正确性、完整性是我们的审核目标,同时也是降低审核单位及相关人员审核风险所在。

一、审核项目必须现场勘察

审核人员在审核竣工项目财务决算编制资料前,要取得审核资料中立项资料、工程图纸(如设计图、竣工图)等到工程项目的现场进行勘察,详细了解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关注工程变更设计,在现场对工程建设工程有一个感官的认识,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

通过现场勘察,我们可以了解是否存在多个项目同时建设,可以观察到被审项目是否真实存在、真正完工。这样可以让审核人员分析出可能影响建设成本的因素,以便在审核过程中多加关注各个项目的建设成本是否清晰单列,共同的成本是否已经合理分摊。如某项目根据立项资料为建设一栋办公楼,在现场勘察时,发现多了一栋商品房,经了解,多了一栋商品房是建设单位职工集资房。在审核中,特别留意其费用是否合理分摊,最后发现职工集资房征地费用投入均为建设单位代垫,职工集资房征地费、水电费用没有合理分摊,部分支出计入被审核项目的成本费用。所以为了有效降低审核风险,了解竣工决算项目的真实性,我们十分有必要到现场勘察交付使用资产的状况,为审核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为评价是否已对竣工财务决算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

二、审核过程紧扣项目概算不放松

有的主管部门在为完成建设投资指标,在未对建设项目确定或细分时就要求下属建设单位上报盲目编制的项目概算,这种概算是流于形式,根本无法用于建设项目起控制和评价作用。

对于一个完整的项目概算,审核中应将实际建设项目与概算的内容进行比较,审核实际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建设立项的内容,是否存在将不是该工程项目的建设内容挤占建设成本。虽然结算项目在竣工财务决算之前已经由造价师审核,审核中也应关注其与概算的比较,是否存在不是被审项目的建设内容。通过概算执行情况进行比较,对存在其他非概算内的建设内容以及存在项目总体超概一定比例(参照委托单位的标准)和出现单项超概情况而总概算未超的建设项目,应提请建设单位出具概算调整批复文件,否则应考虑在审核报告中不予确认或保留披露非概、超概部分的建设成本。通过概算执行情况进行比较,审核人员能判断建设项目决算金额总体的正确性,有效降低审核的总体风险。

三、招投标及合同管理审核不要疏忽

建设项目进行合规的招投标及合同管理,关系到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和决算金额的正确性,避免因合同签订条款不完整产生各种不必要的纠纷。因此,不能放松对招投标及合同管理资料的完整性进行审核。

招投标过程审核中应审核招标是否符合国家以及主管单位制订的各项规定。同时关注是否存在依法必須进行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规避招标。如某国有建设单位将办公楼装修工程分拆为二部分,一层和顶层通过邀请招标方式进行招标,而中间楼层部分直接与其它单位签订合同,避开该单位主管部门规定超标准的概算金额要进行公开招标方式,保修期一年后装修质量出现了问题。合同管理审核方面,审核工程施工过程有否存在违反《合同》规定,进行层层分包、转包问题。同时关注合同管理中较容易忽略且容易引起纠纷的问题如:工程变更的管理、工程暂停及复工的管理、工程延期与延误的处理、费用索赔的处理、合同争议的调解、违约处理等。

四、工程费用的审核不能大意

按基建财务管理规定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内容和标准控制待摊投资支出,并分摊计入交付使用资产价值的各项费用支出。审核各项费用支出的合法性,有无混淆经营成本和建设成本的情况,如将属于经营活动费范畴的招待费、会议费、办公费、出国考察等费用列入待摊投资,或者将利息收入直接冲减建设单位管理费,同时关注应收回的设备材料以及拆除临时建筑和原有建筑的残值是否作价收回冲减待摊投资。待摊投资核算内容纷杂,所以审核不能大意,发现与项目建设无关的,应予以核减。

五、项目资金往来的审核不能轻视

工程建设需要购进大批材料物资,同许多单位发生经济业务关系,所以不能轻视对这些科目的审核。审核时应关注应收款的发生和转销是否存在隐含挪用建设资金和涉及处理的损失,转销是否经批准后直接计入成本费用;对应收款的余额要审核其可收回性;应付款的余额除了应付未付的工程款外,判断是否存在建设单位预留了支出或隐藏了收入的可能。通过对项目资金往来审核,对异常或不合规的往来应考虑是否在审核报告中进行披露。

预决算管理制度 篇4

为了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通过实行项目成本预算制,有效控制项目成本,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1、项目部负责整个工程的前期施工预算、过程预算及竣工预算工作。项目部上报预算的时间为每月初5号之前上报当月预算。

2、根据成本计划、相应的消耗定额,控制各项成本费用,防止浪费和损失,促使各项目部执行成本计划、节约费用、降低成本消耗。

3、正确及时地进行成本核算,反映各项目部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

4、针对各项目工程成本的形成进行监督并纠正发生的偏差,使工程成本限制在计划范围内,以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

预决算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篇5

1、认真学习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地方管理部门和企业制定的与预决算相关的文件和规定,依据湖北省建设厅和丹江口市地方政府、汉江集团现行有关定额和取费标准执行,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2、参与施工方案的制定工作,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控制工程造价。

3、充分利用市场竞争体制,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在确保工程质量、工期的前提下,合理降低工程造价。

4、负责编制和审核工程预算,在施工方案合理可行的前提下,切实控制工程造价。定期不定期的到达施工现场,了解施工项目的费用使用情况。

5、严格执行铝业公司规定的工程决算办理程序,不得违规操作。

6、负责预决算资料定期归档,建立新建和维修项目造价台帐,按照计划和月计划进行严格控制,定期和不定期的将台帐所反映的资金使用情况向部门主任汇报。

7、负责预决算资料的保密工作,预决算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复印,对外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得外借。

8、完成部门主任交办的其他工作。

加强预决算管理 篇6

专业论文

从政府预决算偏离度角度探寻政府预算管理

从政府预决算偏离度角度探寻政府预算管理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也迅速增加。但由于目前我国对财政的超收收入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财政超收往往会转变为财政超支,从而引发政府预决算支出偏离度增大。笔者从预决算偏离度分析入手,提出政府预算在编制、审查、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预决算偏离度;预算管理;留有余地;有效监督

一、预决算偏离度的相关现状

近年来,随着财政超收与超支状况的不断恶化,“预决算偏离度”作为其衡量指标受到了普遍关注,这是一种“在经立法机关审查批准的政府预算收支同作为其实际执行结果的政府预算收支之间出现了差异”的指标表现形式。

数据来源:历年政府报告及《中国财政年鉴》。

近年来预决算偏离度总体在不断上升,并且财政收入预决算偏离度超过十个百分点在2011年达到15.37%,相较来说财政支出预决算偏离度相对稳定并且数值小。从预算的编制环节看,历来都是本着“留有余地”的原则确定的。财政收入预算编制,主要是依据年初国家确定的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等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预期增长目标,结合上年财政收入执行情况,考虑税收政策调整等增减收因素,并在充分听取征管部门意见后分税种测算确定的。从1998年起到2012年间,财政收入的增速一直高于GDP的增速,并在2007年和2011年创造了两个距离高峰,比规定的超出百分点多。说明在预算编制环节,政府预留了很大自由“超收”的空间。在预算的执行环节。政府预算的执行一般分为两个部分:政府预算收入的执行和政府预算支出的执行。现在编入预算管理的只是财政资金的一部分,称为预算内资金,实际上,未编入预算管理的预算外资金量在一个地方的财政总收入中占相当大的比重,有的甚至比预算内的资金量更大。而这一部分资金并没有纳入预算编制的范围,无需审查监督批准,绕开了审查与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监管的法律视野。在预算的审查环节。现行的预算法对于“超收”与“超支”的规定颇为模糊,没有条文可遵,因而“超收”收入的决策和“超支”基本上在行政系统内遵循其内在动机完成,而未纳入人民代表大会的行政审批。在预算的监督环节。由于预算机制的不健全,我国对预算的监督受到忽略。首先,预算编制的笼统性,缺少详细的指标和数字规范。其次,我国当前的财政监督审计体制的不合理性。然后,财政监督审计本身工作性质的专业性与我国缺乏行业专业人员之间的矛盾。最后,财政的有效监督要求预算体系编制、执行等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并且要具备一定的时效性。正是在上述的体制机制性因素的交互作用下,不仅每年动辄几千亿元的“超收”滚滚而来。而且因“超收”而衍生的“超支”也在大幅上升,从而导致预决算收支之间的偏离度越来越大,因而政府预算的监督制约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形同虚设。

二、预决算偏离度指标的相关因素分析

预决算偏离度计算中使用的了四个数据即财政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决算收入、决算支出。其中预算收入与决算收入之间的差距即是我们所谓的财政超收,预算支出与决算支出之间的差距即是所谓的财政超支的依据。(1)分析导致超收的影响因素。主观方面因素:编制预算的官僚机构存在超收的内在动机――追求自由裁量预算的最大化。由官僚团体的内在特征以及官僚获得预算的三个前提官僚机构是公共产品的独家垄断者、官僚所掌握的公共产品的真实成本是不公开的、制度上或技术上允许官僚提出一个不容讨价还价的预算建议使得官僚的预算最大化追求有实现的客观土壤。客观方面因素:预算体制的非健全性、编制的非规范性以及一些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2)分析导致超支的影响因素。普遍认为,超收是超支的决定因素。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审查等环节存在的体制机制性因素的交互作用下,超收是必然会发生的,而在当前预算管理格局不作调整的现实情况下,超收又会被不打任何折扣地转化为当年的超支,因而在超收与超支之间,是一列高度相关的“直通车”。但是地方政府的需求刚性和追求资金自由裁量权最大化的内在动机形成了对超收的“倒逼机制”。因此控制超收规模,消除超支的土壤,同时切断超收与超支之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间的直接转化成为了解决预决算偏离度不断扩大的有效途径。

三、针对预决算偏离度的预算管理控制

首先,在政府预算的编制环节,消除各级政府“留有余地”的思想。改进政府的评价和奖励机制,消除由于地方政府为了追求业绩、薪金及津贴而产生的财政超收动力。加强预算法制建设,消除由于追求自由支配权而产生的财政超收动力。强化预算约束的法律效力,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将各个部门的各类收支统一纳入预算系统,特别是“制度外收入”和“预算外资金”,以保持预算收入的完整性和预算支出的明晰可查性。其次,在政府预算的审查环节要严把“三关”。一是会前初审关。二是会中审查关。三是会后监督关,建立全面健全独立的预算审查程序,使得预算的漏洞能得到即使和有效的改正。然后,政府预算的监督环节,完善监督体制,强化预算执行监督。一要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及时分析收支状况。二要督促有关部门落实人大通过的预算决议。三要听取和审议上半年预算执行报告。四要对部门预算重点支出项目执行情况随机进行抽查,指出被抽查单位及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最终,合理使用超收资金,切断超收与超支之间的直通车。2008年起,我国规定中央财政除一些必要的支出外,超收的收入都列入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这一规定有助于缓解超收转化为超支的动力源泉,发挥基金的稳定调节作用。

参 考 文 献

[1]魏金燕.财政预算支出偏离及纠正问题研究[J].金融经济.2009

[2]《翘首2011:预算安排侧重民生》.《中国财政》.2011

[3]汪洋,唐加锴.公共选择理论视野下的腐败治理问题[J].中国市场.2011

[4]高培勇.关注预决算偏离度,工业经济――切断超收和超支之间的直通车探寻解决预决算偏离度过大[J].涉外税务.2008(1)

[5]王振旭.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思考[J].企业导报.2010(8):139

[6]王银梅.官僚预算最大化理论与财政超收问题探析[J].财政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研究.2012

[7]王金秀,何志浩.财政超收现象探析[J].统计与决策.2009(8)

加强预决算管理 篇7

部门决算是对行政事业等单位的会计核算作年终总结, 是以部门的会计核算数据为基础, 并以部门决算报表的形式, 辅以部门决算分析说明等资料共同形成的书面财务报告。部门决算是国家预算体系运行结果的年终反馈, 是财政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和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制定政策、管理与监督预算执行过程、编制下年度政府预算及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信息依据。。

部门决算与部门预算的对比一方面反映了部门预算编制是否合理;另一方面反映了部门预算的执行情况。因此, 对部门预算与部门决算的衔接进行分析很有意义。目前, 部门决算和部门预算可比性较差, 在报表的形式上, 决算与预算不统一, 决算不能准确地反映部门预算执行情况, 起不到检验预算编制水平和执行情况的作用, 不能有效地成为编制以后年度预算的依据。

一、部门决算与部门预算衔接现状

(一) 部门决算随着科学化精细化改革的推进不断改进, 报表内容涵盖量越来越大、越来越精细化, 但与部门预算的对比衔接一直未得到有效关注。近年来, 部门决算报表的编制内容和编制格式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目前, 部门决算报表目前有主表8张、附表9张、补表5张 (不含子报表) 。这么庞大的报表体系中, 却没有—张正表涉及到部门预算数字。尽管现在部门决算分析表中有部分涉及预算数据, 但其内容远远不够。

(二) 部门决算编报前的数据核实过程, 预算数据未纳入核实。目前, 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 省级以上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均已实行零余额管理。各单位年终决算之前, 应首先与上级主管部门核对国库拨款数, 主要有:财政拨款收、支、余核实, 国库集中支付核实, 国库授权支付核实, 国库结余资金核实。其次, 从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入手, 核实财务管理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 会计科目的使用是否准确;核实工资支出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人员、机构和编制数核实;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与上缴财政专户数核实;当年决算的年初数与上年财政批复决算的年末数一致性核实。在以上信息和数据的核对当中, 均忽略了部门决算数据与部门预算数据的核对, 没有将部门决算的收入、支出项目与当年的预算数一一核对。

(三) 重视决算报表数据, 而财务报告分析说明及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不到位。完整的部门决算应该包括部门决算报表、决算说明书及财务分析报告三部分。决算说明书是对部门决算报表的详细说明和补充解释, 包括单位总体概况、收入完成情况、支出执行情况、专项经费使用情况, 针对收支结构及所占比例进行说明, 对其他收入、其他支出所涵盖的内容要详细解释。财务分析报告是根据部门决算报表和部门预算报表的数字, 分析全年预算的完成情况, 对于超预算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进行细致分析, 查找原因;对于没有完成预算的项目支出, 要认真追究根源, 是立项有误、预算不准, 还是计划变更、执行不够。目前的部门决算编制, 只是基于报表数据的形式, 将所有报表数据填齐、审核通过、同意上报, 也就完成了部门决算的任务, 而决算说明书却重视不够, 财务分析报告的撰写也没有按照要求展开。

二、部门决算与部门预算衔接不到位原因

(一) 现有的会计帐套管理, 大多没有和预算控制体系建立起即时对照关系, 造成部门决算与部门预算脱节。目前单位会计账目的具体核算中, 多数的财务软件没有通过会计科目进行预算控制的功能, 导致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二者间不能建立起即时的关联对照关系, 目级科目的超支和结余很难从日常的账务处理过程中直接反映出来。这种情况下, 预算执行情况就需要预算控制人员或财务人员及时根据会计帐表结合全年预算数分析掌握, 对领导做出反馈。而做到这些, 要求相关人员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同时具有一定的业务能力。在目前情况下, 有些单位做到这些有一定难度。预算要按科目编报、核算不能按科目控制、决算又要按科目上报, 使得预算、核算、决算不能很好地衔接。

(二) 预算单位对预算执行缺乏刚性预算理念, 预算执行过程中因种种原因偏离预算书。目前在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中存在着预算执行缓慢、部门单位间不均衡和重大项目执行进度不理想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有些单位有时会因为事业发展而背离预算文本, 项目启动晚, 预算执行与工作不协调, 相关负责同志对预算执行重视不够;有些预算单位为了执行方便, 擅自变更预算并且没报上级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批准, 不重视预算的变更及申报程序;有些单位把部门预算作为申请财政资金的一种手段, 尽可能多的争取财政资金, 待预算批复回来, 就归己所用、随意支配。

(三) 预算编制部门将下达预算时, 与预算执行部门衔接沟通不够, 使批复预算与单位内部预算分配不完全衔接, 造成预算执行过程出现偏差

目前, 我们上报的部门决算和部门预算都是按照财政部规定的目级科目进行编报, 单位内部预算分配是根据事业发展和工作需要, 将财政批复的预算, 切块分解到各职能部门, 各职能部门根据各自的工作计划, 执行预算。在进行单位内部预算分配时, 有些单位未完全按照批复的预算完全分割或在分割过程与预算执行部门的衔接沟通不够, 造成预算执行困难, 使预算执行出现偏差。

三、加强部门预算与部门决算衔接对比的对策

(一) 为更准确地加强财政拨款支出明细数据的反映, 提高决算数据的分析利用, 建议改革部门预算和部门决算报表体系。建议主管部门改革部门预算和部门决算报表体系, 在报表中适当增设有关部门决算和预算可比性的表页, 增加一组3张财政拨款支出明细表, 包括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明细表、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和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决算明细表。

(二) 控制部门预算执行。部门预算执行是保证部门预算和部门决算衔接的中间环节, 控制好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建议对财政资金分配运行全过程进行优化整合, 建立以支出周期为核心的预算执行控制程序。即从资金分配一用款申请一资金审核一资金拨付的全过程, 建立跨部门、跨岗位的业务操作流程和岗位风险控制制度, 以此达到以预算控制执行、以决算反映执行的目标。在可能的条件下, 应将部门预算编制软件和国库集中支付软件进行对接, 实现数据的集中利用和资源共享, 发挥协同效应。

(三) 建立预算执行考评体系, 确定重点目级项目进行对比分析。在预算执行中, 考虑到事业的发展变化和突发事件的收支, 可以通过测算确定一个合适的预算执行差异率, 若在差异率范围内波动, 确定为预算执行良好;若波动超出差异率范围, 则可通过减少次年预算等相关的惩戒措施, 以此建立考评体系。对重点项目, 如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等通过横向和纵向的预算执行率进行考核。随着当前“三公”经费控制列入财政监管范围, 因此将“三公”经费支出数据结合国家政策及预算数据加以对比分析更应是一个考核的重点。

(四) 将年终决算分析报告与次年预算编制结合起来, 使单位内部预算分配更趋合理。财务决算编报后, 应将决算数据与决算分析报告与当年的预算安排进行比对, 对全年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定, 通过收入支出数据与对应的预算数据逐一详细对比分析, 寻找预、决算差异原因。分析是由于预算安排不合适, 或预算执行单位未严格执行预算导致超预算开支, 或由于单位当年突发性事件引起的支出等。根据不同的原因, 在次年的预算编报中进行相应调整, 使单位内部预算安排更趋合理。

参考文献

[1]、文化部计划财务司经费管理处.关于加强部门预决算报表对比性的研究[J].预算管理与会计, 2006, (10) .

[2]、林志宏.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报表编制改进措施[J].财会通讯, 2007, (1) .

加强预决算管理 篇8

关键词:建筑 工程 预决算 控制 管理

1 概述

实践证明,评价一个建筑工程项目完成好坏的标准不仅仅在于工程完成的进度快慢和质量优劣,而还要看该项目是否给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利润,如果不能够满足一定的经济效益,恐怕企业也难以存活下去。因此,作为建筑项目施工单位,一方面要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地搞好项目工程的施工设计和建设,保证项目建设能够如期、高效地完成;同时,项目管理人员还要做好项目的预决算,适当控制项目成本花费,以保证该项目给企业产生一定的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和工程的预决算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工程预算必须要參照工程的施工规范和工艺流程,而工程施工的环节设置和进度安排则要以工程预决算作为基准和依据,工程决算时要考虑的是施工过程中的工艺流程及工程质量,而判断整个项目的最终标准一方面是看工程竣工验收是否合格,施工质量是否达到项目要求;另一方面还在于工程决算中所获得的经济收益大小,项目的实际收益额是否和企业的预决算目标相一致。

2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企业预决算中的管理现状

首先,建筑工程预决算缺乏一套系统严格的预决算管理模式。在我国目前的多数工程建设中,由于缺乏对整个工程建筑项目的规范管理和监督,在项目规划设计单位、项目施工建设单位和项目质量监理单位三者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进一步的协调,导致项目建设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预决算目标。

其次,建筑工程预决算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预决算办法。很多项目施工单位在进行工程的预决算管理时,由于预算方法不科学,致使预算定额错误或不合理,对于后期的预决算管理无法有效控制。

再次,建筑工程预决算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素养有待提高。由于历史和传统上的原因,在我国的建筑业当中对于预算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导致预决算人员整体思想素质偏低,业务水平参差不齐,表现为部分预决算人员的企业责任心不够,计算不严谨。

最后,建筑工程预决算部门繁多,人员冗杂,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由于管理混乱,国内很多建筑施工单位出现预决算机构重叠和人员闲置的情况,再加上预决算政策发布不规范,致使预决算管理混乱,办事效率低。

3 我国建筑工程预决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首先,由于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建筑工程预决算的控制和操作出现盲点。前面讲过,由于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中没有协调好项目设计单位、建设施工单位和项目监理单位三者之间的关系,导致预决算缺乏统一的管理目标,致使工程预决算管理失控而造成预决算费用偏高。

其次,由于受到多种施工环节的影响,往往导致建筑工程预决算计算失误。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施工项目,建设周期长,施工环节多,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从项目的规划、立项、预算、投资、设计,再到工程的施工、监理、竣工和决算,如果稍有不慎,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问题,影响到工程的预决算精度和准度。

再次,由于工程管理人员和项目监理人员的思想疏忽或玩忽职守,致使建筑工程预决算出现严重问题,给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在现在这个充满诱惑的物质社会,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牵扯,有些工程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或者质量监理人员受到拉拢引诱,对工程质量监理不利,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工程的预决算结果,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或难以挽回的后果。因此,一方要加大对工程管理和监理的力度,减少不法分子的可乘之机,保证工程质量;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工程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提高预决算人员的思想素质。

4 建筑工程预决算的控制和管理办法

作为建筑工程项目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工程预决算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工程造价控制的结果优劣和企业建设事业的成败。建筑工程预决算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管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呈现出控制周期长、系统性较强、人为因素多和管理操控难等特点。工程预决算失控主要发生在四个阶段:

首先,建筑施工项目的决策制定阶段。在这一阶段往往由于项目管理人员的好大喜功,搞面子工程而使得项目成本盲目增加,项目实际花费和预决算出现不一致的问题。

其次,建筑施工项目的设计规划阶段。在这一阶段往往由于项目设计人员的责任心不够,或者业务素质较差而导致工程技术和经济层面出现问题,工程预算不能起到应有的控制工程造价成本的作用。

再次,建筑施工项目的施工建设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技术人员对图纸审核不仔细,而工程设计部门又没有严格把关,导致工程造价失准,与预算相悖。

最后,建筑施工项目的竣工验收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项目验收人员不按照项目验收标准和规范执行验收,造成工程审计不合理,造价超出预算。

根据以上分析,对于它的控制和管理办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加强:

第一,做好充足的预决算准备,搜集预决算需要的数据资料,施工合同和设计图纸,按照所有资料和施工的做法要求进行工程量的计算,编制预算定额并套用单价。

第二,健全和完善预决算管理制度和预决算机制,从制度上对预决算进行保障。

第三,制定严格的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强化工程预决算的管理流程和要求,加强预决算的管理和监察措施,防范问题产生。

第四,对预决算的控制管理进行周密的统筹安排,包括项目预算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预算方法和手段都要进行科学的指导和动员,调动员工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减少预算失误。

第五,采用先进的预算措施和管理理念,更新旧的观念和预算方法,对施工过程和预算环节进行严格管理,加强防范,减少预决算风险。

第六,采用“快速跟进法”,找出预算关键路径上可以并行的活动,采取优化的策略进行有效合并,节省成本花费,提高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的建筑业正在蓬勃发展和日益壮大,无论是工程的预算还是决算在工程施工建设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工程造价的预决算控制管理直接关系着建筑施工项目能否满足企业造价要求和企业经济利润的实现。为保证企业最大的经济效益,我们在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同时,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成本预算的管理和控制,完善预决算的方法和体系,以便更好地为工程项目建设提供指导和服务。对预决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找出原因,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对于不同阶段产生的不同问题,采取有效合理的对应措施进行纠正和调整,以确保工程项目按时完成。

参考文献:

[1]张健.浅谈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J].科技咨询导报,2007(17).

[2]周进勉.浅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监督审核措施[J].中国房地产业,2011(03).

加强预决算管理 篇9

标题:厦门市翔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翔安区财政性投融资建设项目工程预决算审核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备注/文号:厦翔政[2005]100号发文日期:2005年07月12日 主题词:财政 工程预决算 管理 通知 信息分类:规范性文件

内容概述:关于印发《翔安区财政性投融资建设项目工程预决算审核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厦门市翔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翔安区财政性投融资建设项目

工程预决算审核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镇(场),区直各办、局:

《翔安区财政性投融资建设项目工程预决算审核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区政府第28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厦门市翔安区人民政府 二OO五年七月十二日

翔安区财政性投融资建设项目工程预决算审核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我区财政性投融资建设项目的预、决算审核和建设资金结算管理,规范工程预、决算行为,合理控制支出,充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强化财政监督管理职能,根据《厦门市财政性投融资建设项目工程预决算审核管理办法》(厦府[1997]综132号)和《厦门市财政性投融资建设项目预决算审核管理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厦财基[2002]4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承担我区财政性投融资建设项目的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以及与工程建设相关的管理部门、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财政性资金主要包括:财政预算内资金、财政预算外资金、土地出让金、政府性融资资金和各镇政府自筹资金等。财政性投融资建设工程,是指上述财政性资金用于基本建设、维护建设,房屋、建筑物的新建、扩建、改建及各项修缮工程和农林水 等部门的农田、水利改造维修工程等。

第四条翔安区工程预决算审核所具体组织实施财政性投融资建设项目工程预、决算的审核工作,统一出具工程预决算审核结论书,并对建设项目资金使用进行跟踪检查和监督。

审核所必须坚持依法办事、求真务实、廉洁高效的原则。主要工作是:

(一)参与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初步设计方案的评审工作;

(二)审核工程预算(包括控制价)及工程招标文件;

(三)参与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和建设合同的会签;参与施工图纸会审,工程主体结构验收,工程竣工预验收及竣工验收;

(四)监督检查工程建设资金的使用,查验已完工程月报表,签署拨付工程进度款的意见;

(五)审核工程竣工决算;

(六)属列入市计委立项项目,区财政给配套资金的,由市审核中心审核或由市审核中心委托区审核所审核。

(七)配合区有关建设综合管理部门对项目工程建设实施全过程跟踪管理和监督; 第五条财政性投融资建设项目资金计划(立项)须由区政府确定或发展和改革局批准立项,或由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联合确定。经批准的项目及资金计划是控制有关建设指标的依据。建设单位必须依据项目资金计划编制工程预算并且报送区审核所审核。

工程预算审核结论书是确定项目投资额,调整项目投资计划,签订工程合同,办理工程拨款、贷款和竣工工程决算,实施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和监督的依据。

工程决算审核结论书是办理工程投资尾款清算、项目投资财务决算的依据。第六条除属于送市工程预决算审核中心审核的除外,凡政府投融资建设项目投资总额在10万元及以上的工程预、决算和工程招标的控制价,均应报送翔安区工程预决算审核所审核后,方可作为办理工程拨款、竣工决算和选择中标企业的依据。

第二章

工程预算审核

第七条建设单位施工图预算编制完成后,应送区审核所审核。若建设项目已批准立项并核准初步设计概算,送审的施工图预算应不超过概算,若发现超过概算的项目一律退件,重新修正设计方案。建设单位编制工程预算超过项目资金计划或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不可预见因素而需变更设计所增加的投资,必须由原立项批准机关重新确认项目资金计划,否则审核所不予受理。第八条建设单位送审的工程预算资料应包括:

(一)有权机关批准的建设项目立项批文或建设资金使用计划批文;

(二)建设项目工程施工图、预算书(含软盘)、工程量计算书、钢筋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工程招标文件等;

(三)其他与预算审核有关的文件、资料。

第九条审核工程预算的主要依据是:工程施工图、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国家和地方统一制定的建设工程预算定额、估价表、费用定额(标准)、材料市场信息(综合)价格以及其他有关的计价取费规定。

第十条审核工程预算的主要内容是:

(一)建设项目及其概算是否经区政府或主管部门批准,是否列入投资计划;

(二)建设项目工程预算是否控制在批准的资金计划或批准的概算之内,是否经济合理;

(三)工程量的计算、定额的套用与换算、费用和费率的计取是否准确、合理;

(四)材料、设备订购取价等是否合理;

(五)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设计变更、隐蔽工程、工程增加内容是否合理,审查审批手续是否完备,并对追加的工程预算进行审核。

第十一条工程预算审核的基本步骤和要求:

(一)审核受理:建设单位按本办法第八条规定向审核所提供完整齐全的项目工程预算报审资料。

(二)制定方案:根据受理审核项目的技术特点和具体情况,指定专人或组织小组负责制定具体的审核工作方案。

(三)组织初审并确定初步审查重点。

(四)实地调查:按确定审核重点,深入现场调查、核实。

(五)审核结论:根据初审结果和实地调查情况并经与建设单位和招标代理单位核对后做出审核结论,下达工程预算审核结论书。同时,对工程预算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提出意见和建议。属实行招投标工程的建设项目应同时抄送区工程交易中心。

第十二条审核所对建设单位送审的完整齐全的资料,自签收次日起,10个工作日之内初审完毕(特大型建设项目,审核工作日可适当延长)。

第十三条进行工程招投标的建设项目必须以审核所审核后的控制价作为评标和定 标的依据,相关的工程招标文件资料需在送工程交易中心发布前三个工作日送审核所审核。建设单位在开标完后五个工作日内,将中标单位的投标文件(复印件)送审核所备查。

第三章

工程款支付

第十四条审核所对在建工程行使拨款签证和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检查:

(一)拨款签证:在审核的项目工程预算投资限额(或施工合同价)之内,审核所根据施工建设情况,按工程进度签署核拨意见,合理控制项目建设资金的流向、流量。

(二)跟踪检查:

1、对隐蔽工程进行了解、摸底,检查施工方式,用材等与原预算(或招投标文件要求)是否相符;

2、跟踪工程资金的使用情况,通过对该项目资金帐户开户银行调查了解,掌握该资金运作的真实性、规范性、有效性,防止资金的串位挪用;

3、跟踪工程进展情况,审核工程月报表;

4、对跟踪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向区财政局及有关部门、单位反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五条建设项目所需材料、设备等,由施工单位采购的,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工程合同,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建设项目工程(含装修工程,下同)投资在100万元以内的(含“三材”及特殊贵重材料的价差),预付备料款的比例应控制在工程预算总价的30%以内。

(二)建设项目工程投资在100万元及以上的(含“三材”及特殊贵重材料的价差),预付备料款的比例应控制在当年的工作量的10%以内。

(三)未签订工程承包合同的,不得预付备料款。

第十六条凡政府投融资建设项目,中标人在收到中标通知书28天内(未进行招投标的项目,承包商在接到预算审核结论书28天内),并在签订合同协议之前,必须向招标人(业主)提交一份开工预付款银行保函,其金额不少于中标价(或预算价)的10%。同时根据业主招标要求提交一份履约保函。未能及时提供者,财政部门不予拨款。

第十七条施工单位应根据实际完成的工程量编制已完工程月进度报表,填报“翔安区财政性建设项目资金支付申请表”,经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审查签证后,送审核所审核。

第十八条工程竣工决算之前,财政部门拨付的工程款应控制在预算总价的90%之 内,建设单位支付给施工单位的工程款,必须控制在合同总价的85%以内。

第四章

工程决算审核

第十九条建设单位应根据工程进度和施工建设实际情况,按照“按月支付、分次办理、中间结算、竣工后结清”的办法,与施工单位办理工程结算。

第二十条工程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必须及时办理竣工决算,并做到竣工文件资料完整、齐全、有效、手续完备。

工程竣工决算文件资料主要包括:工程竣工图、决算书、工程建设有关合同、开工报告、隐蔽工程签证、设计变更情况报告及其批准文件、竣工验收证明、工程竣工监理报告、竣工验收报告等。

第二十一条建设单位在工程竣工验收后,投资在100万元以内工程28天内、100万元及以上工程56天内,将审查签证后完整齐全的竣工决算文件资料送审核所审核。审核所在接到建设单位送审的竣工决算资料后,在30个工作日之内初审完毕,经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核对无误后,出具“翔安区财政性投融资建设工程决算审核结论书”,送相关部门和单位。

财政局接到“翔安区财政性投融资建设工程决算审核结论书”后,给予办理建设项目工程资金尾款清算及财务决算。属于财政按比例补助的工程项目,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在核拨补助款时应按审核后核减的比例来相应核减补助。建设单位按审核后的工程决算数预留5%作为工程保修维护费用。

第二十二条建设项目工程的前期费用(即设计费、监理费及勘探费)的每项费用2万元及以上者,均需报送区工程预决算审核所进行决算审核。建设项目工程的前期费用的每项费用低于2万元以下者,直接报区财政局批准。

前期费用送审时须同时提供的资料为:

1、设计费:设计单位资质、图纸、资金计划批文、中标书、经审核所审核的合同和决算书。

2、监理费:中标书、经审核所审核的合同和决算书。

3、勘探费:勘探成果、经审核所审核的合同和决算书。第五章

处 理

第二十三条对拒报或无故拖延报送审核资料的,审核所有权责令其纠正并限期报送;情节严重的,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停止该项目资金的拨付。

第二十四条对违规使用预算外资金,资料手续提供不全或自行安排支出的,违反区 招投标管理规定的, 审核所不予办理审核手续。

第二十五条工程预算一经审核,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改变建设内容、提高建设标准、扩大投资规模。个别项目确实需要更改的,增加投资超过经审核的工程预算价5% 的,应经主管部门审核后、及时报原审批部门予以审批同意后,同时报审核所审核,否则由此增加的投资,财政部门不予拨款。

第二十六条在建工程项目因地质变化引起的隐蔽工程增加工程造价5千元及以上者,应在设计、勘探、监理等单位现场核查后通知审核所到现场复核,并将相关隐蔽资料同时送审核所审核;工程项目因使用要求需要进行设计变更而增加工程造价5千元及以上者,应先送审核所审核,同时报区财政局同意后方可实施。

第二十七条工程预算(标底)的编制单位必须提供准确的工程量清单,经区工程预决算审核所审核后,其误差不得超过5%。若发现严重漏项或误差,则暂停其政府投融资建设项目编标资格半年;连续三次发生重大误差取消其政府投融资建设项自编标资格,情节严重者由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理。

第二十八条签订合同及决算报审时,必须严格执行招标文件及开标前答疑会等由业主组织召开的会议所确定的条款。除非国家政策出现重大调整,否则一律不得更改。

第二十九条对转移、挪用项目建设资金或者弄虚作假、虚报冒领,骗取工程款的,除责令限期追回投资外,还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并依照党纪政纪的有关规定予以处分;触犯法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区财政局应当建立健全对审核所的监督管理制度,加强遵纪守法、廉政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区财政局及审核所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循私舞弊、收受贿赂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上一篇:歌曲小红帽教学反思下一篇:古建筑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