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职能的案例分析

2022-06-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政府职能的案例分析

中西政府职能转变的对比分析

[摘要]西方政府随着社会统治组织方式的变化大致经历了四次职能转变,政府职能不断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并推动社会整体的发展;而我国自建国以来,政府职能变迁大都围绕机构改革展开。我国共进行了七次政府机构改革,结果是不断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政府职能始终没有出现质的转变,究其原因,长期的路径依赖使得政府职能难以走出既定的轨迹。

[关键词]政府职能转变;路径依赖

[

对于政府及其职能的界定,《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的阐释如下:“政府是国家的权威性表现形式,其正式功能包括制定法律,执行和贯彻法律,以及解释和应用法律。这些功能在广义上相当于立法、行政和司法功能。这些功能同特定机构的权限的吻合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统治的组织方式。”[1]可以看出,政府职能是随着社会统治的组织方式变化而不断转变的,也是与所在国政治体制相适应的。

一、国外政府职能转变简述

纵观西方政府职能的起源与变迁,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政府及其职能的起源

古希腊时期,城邦兴起,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也同步形成。这个时期城邦势力交错,并且可用于管理的资源不多,任何人只要认为自己能够担任城邦管理事务,都可以尝试接管城邦,并谋得利益,否则就遵守强者制定的规则。[2]此时正处于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的时期,政府的政治统治职能更为突出,社会管理职能弱化,与后期政府相比,这一时期政府的形态及其职能都处于起步阶段。

第二,政府只是“守夜人”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被以市场交换为目的商品经济所取代,同时,伴随着西方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自由资本主义也迅速发展起来。洛克在《政府论》中将政府职能界定为“只是为了人民的和平、安全和公众福利” 。[3]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亚当·斯密也提出了“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市场自身能够对市场经济秩序以及个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做出有效调节,无需政府对市场经济秩序做出干预,政府只需要为经济活动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因此政府的基本职能只有三项:维护本国社会的安全;保护人民,主持正义;建立并维护私人不愿或无力承担的基本公共设施和公共工程。同时,亚当·斯密“管的最少的政府就是好政府”的观点逐渐成为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社会信条,并由此产生了以政府不干预经济活动为中心思想的“守夜人”之角色。

第三,市场失败,政府管理职能强化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进入大萧条时期,人们对放任自由的政府管理模式产生了质疑,英国学者阿瑟·塞西尔·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中认为在社会福利方面存在“市场失败”,政府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在市场失败理论的基础之上,人们纷纷提出政府应当转变职能,对经济活动进行必要的干预和管理。在凯恩斯主义学派、新制度学派等的影响下,政府干预理论逐渐被肯定,此时的政府强化了经济和社会管理职能,由此前的不干预经济活动转变为承认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必要性并对经济活动加以干预,政府管理职能不断强化。

第四,政府有限干预

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政府干预模式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七十年代之后,西方国家出现经济低速增长与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各国政府纷纷开始对政府全面干预模式进行反思和改革,催生了新自由主义学派的产生,他们要求限制甚至取消政府干预职能,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但实践后发现,新自由主义理论依然存在各种问题,如政府监管职能缺失导致经济结构失衡、经济投机盛行等,促使着学者不断探索政府职能理论,其间出现新凯恩斯主义以及新自由主义与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融合,最终发展至合理政府干预理论。这种改革方向强调发挥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公民的协作关系,以互动的形式实现政府的经济和社会职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兴起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实践中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可以粗略归于两种模式:一种是以新西兰和英国为代表的威斯敏斯特改革,即议会改革,这种模式的核心目标在于精简政府的规模,给政府活动施加一个市场化的原则;另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重塑政府模式,这种模式在短时间内触动了更多的政府部门,极大地改变了官僚行为。[4]与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相比,这无疑是一种先进的事物,为政府职能的定位指明了新的方向。

二、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简述

纵观我国政府职能变迁的历史轨迹,大都围绕政府的机构改革展开。自建国以来,我国共进行了七次政府机构改革,前六次改革都侧重于对政府自身的机构调整,使政府不断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而对政府运转过程中的体制和职能问题几乎没有涉及,因此 1998 年开始的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的政府机构改革被学者们称为“第七次革命”。第七次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是以政府机构重构的方式,建设高效协调、与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政府模式。但现实中,政府管理经济和社会的方式从过去直接管企业改为以行政审批为主,政府职能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变化,职能转变步履艰难。

2008年3月正式启动的大部门制改革在三年后的今天来看,并未彻底实现预设的“大部门”目标。大部门制改革正是通过政府部门的结构变革,通过对部委的合并或分拆,建立较少数量的大部门以促进职能整合,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突出公共服务能力,打造“小政府、大服务”的服务型政府。然而三年来,大部门制改革试点进展缓慢,这正是政府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的反映。

三、路径依赖导致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不力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我国并未像西方政府的职能转变那样,随着社会统治组织方式的变化而转变,更未实现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来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并最终推动社会整体的发展,究其原因,可以用“路径依赖”理论来解释我国政府职能为何数次转变不力。

“路径依赖”首先由生物学家提出,用来描述生物进化路径,经济学家Arthur和Paul David (1985)提出了关于技术演进中路径依赖的系统思想,Douglas Nourse(1990)将这方面关于技术演进过程中自我强化现象的论证推广到制度变迁方面,建立了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他认为:路径依赖是理解长期制度变迁的关键,制度变迁和技术变迁一样存在着自增强或正反馈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某条路径,它就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从而形成对此种制度变迁轨迹的依赖。也可以通俗解释为: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使人不能轻易走出去。

制约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因素主要体现在思想观念的束缚、体制的制约以及组织行为的影响。

首先,思想观念方面,长期君主制度和计划经济产生的官僚主义思想,使我国公民缺乏政治参与意识和自主权。

路径依赖理论认为,思想观念在制度变迁过程中起到关键的制约作用,在某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思想观念会长期存在并深刻地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我国有着漫长的君主制度的历史,官僚机构庞大,官僚主义盛行,这种“大政府、小社会”的模式持续了几千年,在这种模式的长期影响下,我国公民缺乏政治参与意识和自主权。“随着旧政治体制的崩溃而来的权威断层,对多种社会关系都有破坏效应。而中国人在其重建政治制度时通常也会采用精英统治和等级权威的结构”,[5]由此,政府逐渐成为管制型、全能型政府,一切皆由政府说了算,当社会统治组织方式发生变化进而需要政府职能随之转变的时候,失去了外界的参与和体制外的压力,政府不仅是职能转变这场“游戏”的参与者,也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这就很容易导致政府职能转变半途而废。

其次,体制上,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相对滞后的政治制度,使得我国政府职能难以得到实质性转变。

路径依赖理论认为,最初的制度安排在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之下会影响制度的变迁,使制度沿着既定的方向一直发展下去。同时,一项制度会因为一些获利机会而产生其他相应的制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制度网络,这种制度网络使得制度变迁的成本非常高,从而陷入“锁定”状态。当前,我国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都对政府职能的转变产生了影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许多领域都保留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政府在经济领域还存在着过多的干预,而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却远未能及。同时,政府职能的转变必然引起权力的重组,如果没有配套的的政治体制消除各种“官场潜规则”,政府职能转变很难走出路径依赖的“锁定”状态。

最后,组织行为方面,我国政府部门长期以来形成的利益集团极大地阻碍了政府职能转变的进行。

路径依赖理论认为,初始的制度选择会提供强化现存制度的刺激和惯性,这种刺激和惯性所带来的机会和激励,会让初试者维护其自身的生存。“制度也同时按照维持现状的方式根据参与人赋有维持现状的资源和技能赋值。从现存制度获较多的参与人赋有维持现状的资源和能力。” [6]

我国政府中长期存在着“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集团化”的现象,政府职能转变引起的权力重组,会遭到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和干涉。同时,让这些政府部门去推动政府的职能转变,放弃已有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的利益,无异于让他们把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革自己的命。这也是我国历次机构改革都不断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怪圈的一个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中国问题研究,南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村发展信托投资公司,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295.

〔2〕〔美〕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M〕.彭淮栋,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21-27.

〔3〕〔英〕洛克.政府论(篇)〔M〕.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77-80.

〔4〕杜晓溪,赵鲲鹏.国内外政府职能转变研究述评及当代走向〔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

〔5〕〔美〕詹姆斯·R·汤森.中国政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26-31,28.

〔6〕〔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236.

〔责任编辑:许长革〕

作者:陈琦

第2篇:基于市场经济的政府职能分析

摘要:中国与国际接轨得深入和中国发展所面对的问题必然要求中国经济体制的逐步转变,即加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鉴于我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探讨政府与市场关系和分析现阶段我国政府职能不足所在,得出了我国转变政府职能的必要性,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定位、优化政府组织结构、适当扩大地方政府权利等相应的转变政府职能的建议。

关键词:政府职能;市场;资源配置

一、政府与市场关系浅析

1、西方经济学家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探讨

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探讨,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亚当·斯密时期。亚当·斯密曾在《国富论》中指出:市场会在自己的运行机制下趋于稳定,因此政府应该是少管或者是不管市场的运行,政府只需要起到一个“守夜人”的作用;而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之父”的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则认为只靠市场本身并不能避免经济的剧烈波动,他提倡政府积极的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以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凯恩斯的观点曾风行一时,但之后出现的滞涨问题使经济学家认识到了过分政府干预的缺陷,于是便出现了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提倡经济自由,反对政府过多的干预,即所谓的“小政府,大市场”;至如今,关于政府是充当市场运动的“裁判员”还是“运动员”,仍然在经济学界中引发着激烈的讨论。

2、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转变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政府职能和市场关系的探索也一直伴随在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实行计划经济,政府职能完全凌驾于市场经济之上,到改革开放时期,这种现象才开始渐渐得到改变。2002年的十六大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四项基本职能,即“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即“通过改革,实现政府职能向创新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第一次并列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的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更加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并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自履行职能的重点。[1]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到十八届三中全会,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第一次被提出。至此,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政府在经济中的地位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政府在经济中的身影慢慢淡化,市场的作用则慢慢增强。

纵观西方经济学发展史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历程,我们不难认识到:政府管的太多,资源不能有效配置;政府撒手不管,市场不能有效避免经济波动。因此政府和市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维持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现阶段我国政府职能的不足所在

1、政府职能存在越位现象

受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同时过度的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我国政府对我国经济的干预一直存在着越位现象,如:政府可以作为市场主体直接招商引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我们不能否认政府的干预对经济环境相对落后的新中国时期的重要性,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的到来,中国经济不断地与国际接轨,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便会不可避免的造成市场的不透明,资源不能合理的配置,如行政审批的过多过滥不仅降低了经济发展效率,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寻租和腐败的发生。

2、政府行政机构设置不合理

我国存在各级政府部门数量偏多,种类繁杂,规模偏大的问题,经常出现各部门之间职能交叉、重叠的现象。这不仅降低经济运行效率,同时激化了各部门之间的冲突与矛盾。职权的划分不清也为一些部门为谋取自己利益发生越权,同时对出现问题相互推诿创造了条件。这样便使政府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有一种无处着力的感觉,严重降低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3、高度中央集权

受我国传统文化和行政体制的影响,我国地方政府的政策一直受制于中央的意志。中央制定经济政策,地方政府紧紧跟随是我国行政体制的现状。但我国是一个土地面积广阔,多少数民族的国家,各地的经济、文化、地理环境千差万别,不同的经济环境需要不同的政策来支持,这样一直遵循中央的意志便可能使地方政府的政策指引与现实经济状况存在偏差,在一定程度上错误的引导经济发展方向。

三、如何更好发挥政府职能

考虑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处理好政府职能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促进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已经成为继续保持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亟需解决的问题。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鉴于此,笔者认为政府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来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1、正确定位政府职能——降低政府的主导,加强政府的监管

政府与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相互影响,相辅相成,通力合作,经济系统才能运作有序。[2]如果把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看成调节经济的看不见的手,那么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便是调节经济的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可以再一定程度上自发的调节经济,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但并不能避免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等市场失灵的发生。这时,加强政府的监管,如制定反托拉斯法等,便会对市场失灵的规避和治理产生积极作用。政府的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由此弥补了看不见的手的缺陷。但政府过度的干预经济,引导经济的走向,便会使市场的调节机制失效,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而且促进了权力腐败的发生,因此又必须断开政府的权利与经济利益的链接,降低政府对经济的主导,从根本上避免政府职能定位的不正确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2、优化政府组织机构,明确各政府部门职能

政府机构的繁杂和工作人员数量的庞大是我国政府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优化政府的组织机构,进一步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能,理清工作规程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政府各部门之间额矛盾和冲突又可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同时,优化政府组织机构又是减少政府对资源直接配置的前提,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必然要求。

优化政府组织机构、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是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3、适当扩大地方政府权利,减少中央集权

毛泽东曾经指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根本依据。”毛泽东的至理名言同样适用于经济领域:认清一个国家的基本经济情况,乃是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即根本依据;认清一个地方的基本经济情况,也是地方政府正定本地经济政策的根本依据。

现代社会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在于其开放性和多元性,这不仅是高度中央集权的体制面临着挑战,而且,用多元化的权利来适应多元性的特点,解决多元化的社会问题也就成了必然。[3]我国是一个地广物博,多民族的国家,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即各个地方之间存在多元性。适当的扩大地方政府的权利,不仅可以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又可以保证各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大政策的引导下,根据本地基本经济情况,因地适宜,正确且有制定相关经济政策,保证本地经济高效运转、经济高速稳定发展。

四、总结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全能政府职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但政府职能转变仍然艰难,转变政府职能仍然是现代社会全面深化改革核心议题。在提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今天,着眼我国基本国情,准确把握市场规律,继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是建立高效政府与良性市场的关键所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韩长赋.关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几个问题[J].理论前沿,2007(05).

[2]夏伟.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思考[J].经济视角,2014(01).

[3]林子英.“大市场、强政府”与“小政府、大服务”[J].岭南学刊,1996(03).

作者:连新凯

第3篇:我国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问题分析

摘 要: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不但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且是提高党在农村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但我国乡镇政府在其职能转变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其已经与提高党在农村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相违背。所以本文主要针对我国乡镇政府在其职能转变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乡镇政府;政府职能;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一、乡镇政府责权不对等

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的一级政权机构,其治理结构应是完整的,法定职权的行使应是自主的。但实际运作过程中,《地方组织法》规定,乡镇政府就是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及其的执行机关,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没有属于它的常设机关,乡镇政权也没有独立的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这些都说明了乡镇政府的机构设置并不健全。并且在乡级政权存在和运转的有些职能部门只是上级政府某些职能部门的派出机构,所以乡镇政府的机构设置的整体性遭到了破坏。因此乡镇政府的职能发挥受到制约。乡镇政府相应的职能转变进程也变更加缓慢。并且,虽然乡镇政府的一些职能部门受到上级政府的垂直领导,职能权力从乡镇政府中剥离,但责任仍属乡镇政府,权责严重不对。

二、乡镇财政实权缺失

一是财政上的权责利仍然不一致。目前的县乡两级政府的财政分配体制是乡镇政府主掌事权,财权由县级政府主掌,但财权控制事权,事权影响财权,二者相互影响,两者的正常运转都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乡镇政府没有独立的财权,也就缺乏了相应的施政能力,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变进程便受到了制约。二是乡镇财政运转压力大。现阶段我国采用的财政收支方式是收入上缴支出下拨。但乡镇政府财政收支严重不平衡,支出远大于收入,乡镇政府的实际支出和上级政府核定的支出基数存在很大的缺口。三是财税机构设置分离。乡镇实行行政乡镇管理的财政所建制,属于乡镇政府的职能部门,而在乡镇一级的税务建制方面,以经济区来划分,是县税务局的派出机构。所以乡镇政府税制功能不完整,财税管理不统一,未成为一级独立的财政实体。

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单一

现阶段的农村社会公共产品供给太过于依赖乡镇政府。由于现阶段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主体的分散化、需求主体的层次化和主体需求的差异化,加之乡镇政府财力和能力的有限性,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履行总是力不从心,而且由于受到原有经济计划体制的影响,乡镇政府大包大揽的观念也未彻底转变,所以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很是缓慢。此外,乡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资金来源太过于单一,主要依靠上级的政府的财政拨付,不能很好的利用宣传来吸引个体的资助。另外,乡镇政府公共产品资金的使用率并不高,决策机制总是自上而下,总是单向去决定公共产品的选择,乡镇政府太过于自主,民主氛围不浓厚,民众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供给的公共产品并不能如民所愿,造成资源的浪费。

四、行政体制制约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一是我国的行政体制导致各级政府将事权下移,乡镇政府作为行政链条的最低端,必然是各项任务的完成者,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完成任务和实现本级所管辖地区经济发展相矛盾的局面。乡镇政府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但在实际生活中乡镇政府很难找到这个平衡点。二是当前的行政体制要求机构的设置应该上下对应,但要实现机构的上下对应,机构编制必然会膨胀,人员必会过多。所以乡镇政府行政机构的设置过于林立,政府职能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三是目前的体制必然使乡镇政府为了面子做一些看似漂亮实则空虚的无用功。乡镇政府为了在短时间内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城镇建设的进展脚步,赢得一个好名声,乡镇政府往往会大搞一些面子工程,过于重视所谓的政绩,增加了乡镇财政压力,影响乡镇正常发展,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变也不能更好地实现。

五、乡镇政府工作人员观念转变不到位

一是乡镇工作人员长期处于安逸的工作环境,在学习接触新知识、新理论等方面的积极性不高,适应不了新形势发展的要求,视野狭窄,缺乏转变的思想动力和敢想敢干的勇气。二是乡镇工作人员的民主政治意识不强。在新形势下,乡镇政府基层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作风还是很严重,权力观念错误,对乡镇政府的服务职能还是不能明确理解,不能设身处地的站在农民的角度思考问题。

总之,乡镇政府作为国家政权体系的末端,是推动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得以实现的重要力量。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是一场持久战,乡镇政府要有足够的决心和耐心解决职能转变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 孟凡华.新形势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11

作者:吴姗姗

第4篇:2. 关于政府信誉危机的具体案例分析

——从公众突发事件出发看政府如何应对信誉危机 案例: “7·23”动车事件的反思

案情简述 2011年7月23日20时30分05秒,甬温线温州境内,北京南开往福州的D301次动车与杭州开往福州南的D3115次动车发生追尾,具体情况是雷击破坏了D3115列车的信号释放系统,导致铁路无法检测有车停在路轨,后车D301列动车,在没有接到任何报警的情况下,未收到停车信号,与前车追尾正常运行,迎头与前车追尾。这次事故共导致40人死亡、172人受伤。事发后,政府紧急组织抢险救援工作,并表示要尽快查明事故原因,做好善后处理等工作。事故调查组聘请了铁路运输、电力、自动化、通信、信号、安全管理、建筑等专业领域的12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其中全国人大代表2名、全国政协委员1名、“两院院士”2名。邀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了事故调查工作,最终公布的事故原因是技术上的设计缺陷,同时铁道部在招投标、技术审查、上道使用等方面违规操作、把关不严,最终共有54名责任人受到不同程度的严肃追究。

视点聚焦 在本例中,甬温列车事故在受到举国关注的同时,政府行为及其信誉危机也被广大人民群众重新审视。争议主要表现在:(1)准确权威信息缺失导致的猜测和惶恐。由于政府未能及时对事故情况作出详细或满意的回应,各种片面信息及谣言纷至沓来,而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在无法得到官方权威发布信息的情况下都会被质疑甚至谣言的声音所左右。因此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的及时准确与否对政府信誉的建设有着重要作用;(2)对政府行为的质疑与不信任。事故发生后,虽然官方给出了回应,但是各种来源不明、似是而非、彼此矛盾的信息,如“撤销处分”“官方死亡数据不实”“为何急于掩埋被毁车厢”等,仍在网络上四处游走,导致家属情绪激动,网民批评声铺天盖地,直接反映出国民对于政府的不信任,此外,不少民众对于政府的最终调查报告和处理方案也表示不满;(3)政府应对媒体不当引发的负面影响。铁道部在次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时,面对记者的提问除了反复说“一旦如何如何,就如何如何”之外,执意宣称“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这样的举动不仅没有起到回应社会、安抚民众的作用,而且增加了民众的反感和对政府行为的不满。

问题思考 这三点表现归根结底还是反映出政府在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不

足及引发的信誉危机。从单纯的信息发布上看: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里,主要的信息通过简短的新闻或者微博来发布,其中微博还涵盖了大量来自前线记者或目击者、当事人的信息发布,不可否认其间不少破碎片面的消息对舆论带来了负面影响,在这样的情形下,政府依旧未给出满意的答复,因而舆论的反感更加强烈,信誉危机在所难免; 从政府整体行为的角度上看:一是政府调查处理过程公开透明度不够,二是有关部门(本例中是铁道部)应对媒体时举措失当。在整个善后过程中,民众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一方,即使是在新闻发布会现场,发言人给出的答复依旧没有考虑社会大众的感受,仅单方面带有强制意味的灌输信息,在舆论的追问下不知所措,没有起到缓和社会负面情绪、回应社会关切的作用,最终导致民众不理解也不信任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行为。

政府为什么不能及时通过官方平台发布准确信息、正面回应社会舆论?政府为什么不能“公开透明”?政府为什么不能及时听取民众的意见建议?事故的处理仅靠处分官员、经济赔偿能解决根本问题吗?为什么民众对于来自政府渠道的信息不信任?„„通过一系列发问,更加深层次的思考这个问题,政府信誉危机发生的原因与政府公共权力使用不当,政府公共角色不够人性化,公职人员责任心薄弱等导致的公信力降低离不开。因此在信誉建设过程中,政府应该正确使用公共权力,完善监督与制约机制,严肃对待失职人员,真正做到权力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处理问题有依有据,同时有更多人性化的考虑和措施。当然不可否认,社会上也存在着一批道德心低下、以煽动民众负面情绪为目的的不法分子,这也要求政府加强监管。

视角拓展 今年三月初发生的马航失联事件无疑又是对政府信誉的一次调战。2014年3月8日北京时间1点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一架载有239人的波音777 - 200飞机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该飞机航班号为MH370,原定由吉隆坡飞往北京。在这趟充满问号的迷航之中,各方传来的碎片化信息让人们不禁揪心追问:MH370到底去哪了?飞机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而2014年3月24日晚10点,马来西亚总理确认MH370航班飞机在印度洋南部坠毁,机上无一人生还。

此次事件在国内乃至全世界都掀起了舆论巨浪,马来西亚政府的态度和回应无疑成了舆论的中心。

马来西亚政府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的态度和做法直接加剧了舆论的负面情绪。由于事发的突然性,马政府和军方显得有些无措,与此同时和其他国家的协调机制不够顺畅,最终采用掩盖事实的方法来拖延时间制定策略,其代价是显而易见的;在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中,马方也并未做出明确回复,依旧存在拖延时间之嫌,导致家属情绪失控。而在整个搜救进程中也出现了奇怪的现象:不断有声称可靠的新消息新进展发布,但很快又会被证实为不属实。这样的畸形回应极大的破坏了社会的稳定性,以致出现民众谩骂政府、家属打人的恶性事件。马来西亚政府的形象也被损坏,受国际谴责,可以说是由一国企业一国政府的信誉危机上升到整个国家在国际上的信誉危机。 比较和思考 对比马来西亚政府(包括马航)和中国政府(包括铁道部)在7.23甬温事件中的行为,两国政府在应对危机时有相似之处:(1)都是在谣言满天飞并难以控制的情况下被动应对危机,作出解释;(2)信息不畅通直接导致社会反感度上升。新闻发布会作为官方与社会交流信息的平台,备受关注,而两国政府及有关组织(中方包括铁道部,马来西亚方包括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在发布会上并未从人民利益出发以合适的方式公布信息;(3)政府行为不公开不透明导致民众不理解不信任。民众对于两国政府在善后工作中采取的措施持质疑态度,并由此引发网络舆论战,带来社会反面情绪高涨。

对比中国政府前后两次(指甬温事件和马航事件)的危机应对,中国政府在马航事件的表现有一定的可圈可点之处:(1)反应及时有力,时刻关注马方关于失联航班的信息。中国政府一直从外交、主流媒体等多方面向马方试施压,紧跟最新动向,迫使马方加快调查进程,始终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统一战线;(2)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第一时间联合主流媒体通过各大平台,如微信、微博、网页等,滚动播报最新消息,并设立专门版块,供网友交流信息、评论和提问;(3)通过滚动播报、及时更新等方式,使事件进程透明化公开化。虽然不排除由于马航吸引了大多数网友的关注,因而对国内政府的关注下降这一原因,但我们的确可以感受在本次(指马航)危机的处理中,中国政府作为公共管理者、作为公共权利使用者的行为是有进步的。

第5篇:分析电子政务和政府体制与职能的转变

电子政务,顾名思义,它包括了电子和政务两方面内容,一味地强调电子和一味地强调政务都是不足取的。前者只是政府信息化建设的一次“改动”,简而言之就是“以前用墨水,现在用键盘”;后者则仅仅是意识形态上的一次“假革命”,并没有根本意义上的变革。电子政务,应该是一项以政府行政管理为主,信息化产业建设为辅的综合性系统工程,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既要电子,又要政务”。

要电子,不是简简单单地将政府办公的流程计算机化,它是以打破各级政府和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为目的的,因此,这里所说的“电子”,是要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更新、共享与维护。针对“孤岛型”电子政务的产生,在设计之初,电子政务的整体构架就要将信息资源的上述四个环节全部考虑进去,其中数据开发由信息资源开发商完成,管理和集成则依赖于平台集成商,从而终结信息孤岛。

要政务,就是要以政务流为主线,逐个环节地实现政府业务流的信息化,以避免固化或强化现有的政府结构和通过信息化实现政府重构的不良后果。这很象“筛沙子”的感觉,首先筛细沙,就是将最急需的政府业务流筛选出来,然后换筛网再筛粗沙,反复几次后,将粗细有秩的沙料逐一加工,即逐个环节地实现业务流的信息化,而那些最后剩下的“砾石”部门就是最后要调整的政府机构了。这样的好处也显而易见,那就是既可以防止“一刀切”、“一次性否定”的恶果,又可以避免全盘并构的不良影响,从而抵制“克隆型”和“冒进型”电子政务的滋生。

电子政务给政府体制与职能带来的转变

所谓电子政务的体制条件,是指我们在推进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切不可将现有的政府管理、运作的框架简单地搬到网络上,或者按照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将电子手段加入其中。而要按照电子政务的要求,对现行的政府管理职能、组织以及行政流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从而为电子政务的推进创造好的体制条件。特别在加入 WTO后,这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在这方面,关键要解决好职能的科学配置、组织机构的整合以及行政流程的重组等三个问题。

从政府职能的科学配置来看,核心是要按照市场经济和发展电子政务的要求,以及我国加入WTO面临的客观环境,重新定位政府的角色,减少政府不必要的干 预。要实现这一目标,至少有三个问题急需解决:首先,要树立“科学管理、优 质服务”的职能意识。其次,在行政体系内部,要合理界定和划分政府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加强管理与服务的有效性。再次,在重新界定政府职能中,要把政府职能的转变放在关键地位。在某种意义上说,上述三个问题解决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到电子政务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从政府组织机构的整合来看,关键要按照电子政务的要求,深化政府机构改革,通过组织整合,使政府机构的运行更加符合电子政务的需要。

从行政流程的重组来看。电子政务不是单纯地将原来手工完成的任务交给计算机系统自动完成,电子政务的核心是“政务”,“电子”只是系统的基础和使能条件。应该利用电子政务实施的时机对政务流程进行重新的审视、思考和再设计。从而带来政府运作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指标上的提高。这方面可以借鉴的理论有BpR(经营过程重组),BpI(经营过程改进)等管理方面的理论和技术。在电子政务的实践中,要对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形成的传统行政流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使政府管理和服务更加符合电子政务“简便、透明和高效”客观要求。在这方面关键要解决好以下四个问题:首先,要建立统一的政府部门工作规范;其次,对现行的行政审批制度进行深化改革;再次,要制定有关政务公开的具体实施办法,提高政府管理的透明度;最后,要认真清理收费项目,改革收费管理制度。只有在上述四个领域的改革取得显著成效,行政流程的改革才有可能真正深入下去。

电子政务自身的发展制约

电子政务为我国政治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在充分肯定我国电子政务取得重要进展,给政府体制与职能带来改变的同时,其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见。

(1)建立统一的政府信息网问题。美国政府信息网络基本上都是在公共电信网络上建立虚拟专网。联邦政府机构正着手建立统一的联邦政府信息网络。在州政府一级已规划或实施了统一的连接州政府各个机构以及各大学和图书馆的网络。目前我国统一的政府信息网络还未形成,以此为目标的金桥工程进展并不理想。要实现电子政务须首先建立各级政府的信息网络。虽然一些部门如广播电视、铁路、航运、民航、公安等已建立一定规模的网络,但距统一的政府信息网络还有相当距离。

(2)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可靠性问题。美国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非 常完善,星级宾馆和饭店都有专门的上网接口,就连机场的公用电话也有上网接口,只要你手中有台电脑,就可随时上网。这是美国建立电子政务不可缺少的硬件设施。而我国远达不到这一水平。因此,必须先发展我国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尤其是中小城市和县镇一级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并提高其质量和可靠性。

(3)安全与保密问题。网络的安全对于政府和用户都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方面应仿照发达国家的做法,从技术和立法两个方面提高网络的安全与保密性,以使政府和用户对电子政务充满信心,并保证网络的安全运行。

(4)标准化问题。标准化是电子政务网络互联互通、安全可靠及网络互操作性的保证。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应在有关部门的统一指导下规范有序地进行。

(5)电子政务网络的管理与电子政务法规问题。美国政府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政府信息化组织与管理体系。所有联邦政府部门均设有直接面向部门主要领导的信息主管和办事机构。我国政府各个部门也应制定本部门的“信息资源管理战略”,在电子政务网络的管理方面借鉴美国成功的经验,并制定相应的法规。

针对问题,必须有效的解决办法:1)加强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考虑到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特点,同时借鉴美国在电子政务上成功的经验,我国的电子政务应由政府统一组织领导。2)构建统一的网络平台。在我国应逐级建立政府部门网站和网络平台,从国家一级一直到省、地、市、县级。3)实现互联网产业化运作。美国信息产业兴旺发达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以市场为杠杆进行驱动。互联网的产业化是加快我国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电子政务工作效率、减少政府开支的必由之路。同时,产业化也提高了信息技术产品的质量、降低了成本。4)制订相关标准。为了确保电子政务网络的无缝连接及电子政务的互操作性、有序性,应在我国标准化主管部门的领导和组织下积极开展电子政务标准化活动,并尽快制定有关标准。5)建立和完善我国电子政务的法律和法规体系,尽可能地与国际相关法律和惯例接轨。同时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应通过各种方式加强法制教育。 6)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应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和公民的计算机培训,提高计算机的普及率,使公民能通过网络与政府部门互动。

第6篇:请分析案例中体现的我国公共财政的职能

请大家根据所给案例材料,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理论运用要恰当,逻辑阐述要清楚、观点陈述要明确、字数不少于400字。

义务教育真正免费了

自2007年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将全部免收学杂费,同时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将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即免收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8年秋全国城市也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这样一来,多年来我国义务教育由消费者承担部分成本的现象终于解决了,义务教育终于实现了国家买单。

请分析案例中体现的我国公共财政的职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职能主要有: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义务教育实现了国家买单体现了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导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远行两个基本方面。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机会公平的最低要求是每个公平都有接受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机会,这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人人平等的起点,更是现代化社会公平基本人权的体现。教育公平还是解决社会贫富差距的最终手段。

没有教育公平,公民就不可能接受良好的教育,社会就无法创造出强大的中等收入人群,和谐社会也将推动坚实的社会基础和社会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有赖于政府的作为,教育公平理当是公共财政体制教育投入的最终目标。

过去由于我们公共财政对教育投入总量不足,导致了教育产业化和教育腐败,加剧了教育资源的配置的不均衡性。由于我们教育的供给与需求长时间存在严重的缺口。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加强,公共财政为更有效更均衡的配置资源,开始实行义务教育免费。

第7篇:对某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案例的分析

跟踪审计是现代审计的一种新模式,将事后审计变为事前、事中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在全面全过程的跟踪审计中找准工程建设薄弱环节,以规范工程建设行为,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促使工期、质量、功能和投资的最佳化,争取最佳投资效果。近年来,在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中开展跟踪审计,已在实践中彰显出了它的优越性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某政府投资跟踪审计案例分析,谈谈几个在该项目跟踪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和对跟踪审计的一些思考及建议。

一、工程项目背景

某政府投资项目线路全长27.7公里,概算总投资154.6亿元,其中工程费用83.3亿元,含建筑工程费55.5亿元、安装工程费9.7亿元、设备购置费18.1亿元。工程总工期为61个月,经招投标土建工程中标金额为50.6亿元,分为28个标段,材料等其他中标金额为16.4亿元,分为18个标段。招投标时间为2009年。

二、跟踪审计情况

我局跟踪审计小组介入的时间为2011年2月份,当时所有项目合同均已签订,除试验标段于2009年开始施工外,其它标段只完成管线迁移及部分工程的土方桩基工程。故本次跟踪审计的重点为建设项目招投标程序、合同管理以及管线迁移工程造价结算的审计,主要的内容是:1.审查招投标的范围是否完整,招投标文件文字表达是否准确,评标办法是否科学,程序是否合法,同时注重审查是否有违法招投标的情况发生。2.合同文件内容是否完整,语言表达是否清晰,合同条款是否合法,签订程序是否合规,合同价与中标价是否一致。3.对供水、供电等管线迁移合同及预结算进行审核。

三、跟踪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通过对本工程的审计,发现招投标及合同存在以下问题:

(一)招标清单设置不合理造成多项费用重复计列。

该工程招标清单未按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要求编制清单内容,自行增加了多项费用,造成多项费用重复计列,如招标清单中的环保措施费与清单中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重复计列、施工临时围护费的设置与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重复计列、劳务工保护保险费与综合单价中意外伤害保险费重复计列等,重复计取的合同金额达1947.4万元。

合理的清单项目设置是清单计价的前提和基础,编制工程量清单应遵循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严格依据设计图纸和国家相关文件以及建筑工程技术规程和规范进行编制,不要随意增加计价规范中没有的项目,对需增费用项目应注明用途,不得相互重叠,增加投资金额。

(二)评标办法有待改进。 施工单位的投标价中部分项目单价远高于控制价或市场价,如某标段旋喷桩空桩的单价为211.64元/米,远高于45元/米的市场价,但总价仍属最低,按评标办法规定(按投标总价评标原则)仍确认为中标单位。通过经验分析,该项目清单招标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1)施工单位有可能采用了项目间的不平衡报价以期达到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的目的。

(2)建设方清单设置不合理,为施工单位的不平衡报价提供了条件。

(3)评标办法存在漏洞,不能单纯以总价做为评标条件,同时要对分部分项单价的合理性预以评估。

今后招标应对评标办法做出修正,在总价低价中标的基础上,要求其各单项报价参照定额标准做为控制价,不允许突破,否则做废标处理。同时清单设置应尽量符合实际。

(三)合同条款考虑不严谨。

在对该工程合同的审计时,发现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合同条款过于简单,考虑不严密,忽略了风险系数,如合同中材料调差条款约定为:“材差=(延期后各月的市场信息价-原合同工期结束时当月信息价)*1.05*税金”,未考虑施工期信息价与工期结束时当月信息价的差异,容易造成结算纠纷。二是合同涉价条款措辞不当,前后矛盾,给结算和审计带来争议和困难。如基础土方的回填及外运,在合同工程计量与支付条款中规定包含在基础土方的开挖中,不另行计量,但招标清单中又设置了基础土方回填、外运子项,两者相互矛盾。三是一些合同条款与相关规定不相符,如预付款的付款比例、质保期的约定。本工程部分工程预付款的付款为40%-80%,违反了财政部、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原则上预付比例不低于合同金额的10%,不高于合同金额的30%”的规定。” 甲乙方双方应重视合同条款的订立,措辞上要仔细斟酌,反复推敲,合同条款要遵守国家相关文件的规定,能预料和想到的问题都应在合同中加以明确,减少扯皮,语言要周密,双方责任权利明确具体,合同涉价条款的调整要有明确约定,防止出现歧义。

(四)水、电等管线迁移工程乱取费问题。该项目的管线迁改工程采用直接委托形式,均未招标,管线迁移工程计价除按安装定额套项,配套的费用定额取费后,另计取了建设单位管理费、基本预备费、标书编制费、前期工程费等不应由施工单位计取的费用,共计639.16万元。此问题为普遍性问题,由于供水、供电工程项目的施工由相关部门垄断,造成了它工程施工收费随意性较大。随着城市建设的脚步越来越快,水、电等配套工程也越来越多,投资金额越来越大,类似情况如得不得有效遏制,会增加政府投资,加大财政负担。

四、对跟踪审计的思考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摒弃了以往的以事后审计为主的审计模式,强调事先的预防和控制,克服了事后监督的局限性,在规范建设项目管理,提高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方面,从源头上遏制投资领域的腐败行为上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相关配套制度有待完善,审计人员的从业水平难以满足越来越高的要求,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跟踪审计时间介入点模糊,审计效果不明显。工程建设项目一般要经历投资决策、设计、招标投标、施工、竣工结算等阶段,跟踪审计从不同阶段介入,审计效果就有所不同,而跟踪审计的时间介入点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从理论上讲是越早介入审计越好。本工程如果在招投标或签订合同签定前进行审计,效果可能会更好。但在项目审计实践中,一方面由于审计人员在评价前期决策是否科学方面缺乏相关专业能力,难以承担这个审计重任;另一方面,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的跟踪审计重点多是在施工和竣工结算阶段才介入,容易忽略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不合理的决策已实施,招投标的不足大多无法补救,跟踪审计的效果就不够充分、不够明显。

(二)缺乏完善和规范的跟踪审计操作规程。由于没有完善规范的跟踪审计操作规程,对跟踪审计的职责、范围、内容和程序等没有明确规定,致使跟踪审计效果要根据审计人员的个人素质来决定。同一个项目有好几种专业,需要各个专业的审计人员,没有完善规范的跟踪审计操作规程来约束各专业审计人员,就会出现各有各的做法,有的人可能会介入得多一些,有的人可能会介入的少一些,导致降低审计质量,增加审计风险,同时审计的权威也受到影响。

(三)跟踪审计深度难以把握,审计目标偏离。跟踪审计是对项目全过程的审计,需要审计人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频繁地介入,实施审计,提出建议,供相关建设管理单位纠正和改进工作,很容易使审计人员偏离监督咨询建议的审计目标,介入到建设项目管理的职能范围中。比如,关于建设现场签证问题,国家明确规定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职责和具体操作规范,而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往往先要跟审计人员表态后自己才签署。这样很容易造成各方利益的冲突,破坏跟踪审计所建立的权力制衡机制。

跟踪审计是对建设项目贯穿始终的全过程审计,涉及到项目建设的方方面面,所以需要充足的审计力量,以满足跟踪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和专业性。然而,在目前有限的审计力量情况下,面对如此繁重的审计任务,审计风险必然增大。

政府投资审计人员如何通过跟踪审计来确保最大社会效益, 如何扬长避短?下面谈点个人体会建议:

一是跟踪审计要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在对重点项目开展跟踪审计时,要区别项目不同情况,明确审计目标,抓住重要环节、关键时点和重点内容以及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开展审计。跟踪审计要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督,并不意味着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而必须有效把握“审计控制点”。所谓“审计控制点”,一般也是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点,因项目特点性质而有所不同,如前期决策、设计、招标投标、隐蔽工程验收、材料与设备的采购、重大变更等环节,进行不定期地跟踪审计,这些“审计控制点”或是对建设项目的后续建设产生重大影响,或是对工程造价准确性产生重大影响,或是施工单位常选择做弊而后期难以考证的重要环节,而且根据审计经验,也是项目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容易产生问题的环节。抓住了“审计关键点”,就可以变全天候的审计跟踪为“审计关键点”的审计跟踪,从而提高跟踪审计的效率,降低跟踪审计的成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审计机关开展跟踪审计要准确定位。要恪守《审计法》赋予的监督职能,把握好审计机关是监督者的角色定位,要依法独立实施审计监督,做到“到位而不越位、不错位”,不能替代建设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应负的职责,也不能混同于被审计单位的内审部门。要坚持在法定职权内开展跟踪审计工作,不能因审计介入时点提前,而去参与项目管理。所以,在跟踪审计中时刻把握审计定位,明确审计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中应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就可能出现审计不到位或者错位、越位的情况。

三是重视资料库建设,项目结束后认真研究总结。由于跟踪审计时间跨度大,有的项目会延续几年,在审计过程审计组要重视项目资料库的积累建设,及时收集项目基本情况及相关法规等资料,这样即使遇到审计组人员变动,也可以保持审计工作的延续性,并为后续审计工作提供参考。

如何使跟踪审计发挥及时性、建设性、效益性作用,需要我们积极的探索和总结。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了国家审计的方向,适应国家治理的要求,国家审计要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目标,代表全体社会成员对国家相关部门及其成员进行经济监督,保障公共权力正确使用,推动国家治理的改善。审计不仅仅是核实损失,更重要的是减少损失,这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审计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8篇:机关秘书和企业秘书的职能差别分析

摘 要;本文重点论述的机关秘书和企业秘书从性质上说均属于公务秘书。由于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政企不分,政府同时掌管国有企业的局面在过去长期存在,所以政府机关秘书同时也充当着企业秘书的角色。然而,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实行政企分开,企业秘书的独立地位得以凸显。探讨机关秘书和企业秘书的职能不仅有利于秘书学的发展,秘书工作的明晰,也有利于对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关键词;秘书;职能;差别

一般而言,对于秘书职能可分为办公事务辅助、参谋智能辅助和管理协调辅助三个方面。三个方面既有内容上的区别又是相互渗透的,其共同的目的都是为领导工作的有效和有序提供辅助与服务,以促进领导工作效率的提高。准确理解和把握机关秘书和企业秘书的职能及其差异,是深入理解解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已经在各自岗位做好秘书工作的前提。

一、在办公事务辅助职能方面机关秘书和企业秘书的差异分析

(一)机关秘书和企业秘书在办文上的差异

办文在秘书工作中主要指文稿撰拟、运行、整理及保管利用。

机关秘书进行办文最终大多是以国家政策法规的形式出现的,是国家行使统治权利的载体和工具,最终目的是实现政府的管理职能。所以,机关秘书的办文工作体现出强烈的政策性,同时会对整个社会产生强制力(如论是软强制还是硬强制),其影响将涉及整个社会。然而,企业秘书的办文大多是涉及企业内部运作的过程,其影响力只是在企业内部有效,同时办文的内容大多是涉及企业内部的管理,并不必然与政治挂钩,因此体现为更多的现实性和实用性。

(二)机关秘书和企业秘书在办会上的差异

秘书办会指的是协助领导者筹备会议、操办会务、为会议有序进行和取得预期的会议效果提供服务。由于机关和企业在职权和性质上差异,其所办的会议也体现为不同的目的。

机关秘书所办会议大多是作出决议、发布决策指令、行使权力等。多数会议是作为信息的沟通和发布渠道。机关秘书在传统上更多的关注会议对政令传达的准确性以及发布的效果。然而目前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当前机关的管理思路更趋于成熟和民主,在制定决策的过程中更多的引入了公众参与制度。机关秘书的办会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初期的内部会议或是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等传统模式,因此,机关秘书的办会思路也应该与时俱进,改变机关主办方高高在上的固有模式形成平等议事形式,这期间还要求机关秘书在办会过程中平等的兼顾各方与会者。企业秘书的办会大多是为了沟通、集散信息、形成共识、布置或商洽工作、增强组织凝聚力或是推进工作实现管理目标。企业秘书大多筹办和服务经理办公会、董事会、股东会、职工代表会、业务洽谈会等。

(三)机关秘书和企业秘书在办事上的差异

秘书为领导操办事务的范围相当广泛,大体上可分为日常事务、随机性事务和受权理事三类。

机关秘书在办事方面更多的体现出权力的特征。无论是在处理日常事务、随机性事务还是授权性事务,在负责的职权范围内起到了主导和信息的控制者的地位。因此,便会催生出腐败的问题。比如秘书在处理授权性事务的时候,可以利用信息优势,将信息作为资源,从利益相关方收取回报;再如机关秘秘书常常要对领导的来访、电话和事务等进行挡驾和截留,但机关秘书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利用它来堵塞信息通道,不让对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不利的信息进入领导的视线。同时,也可利用这种方式来截取信息,将有价值的信息拦截后告知利益相关方,甚至其在中间起协调和疏通的作用,将单位的利益转化成个人的利益。近年暴露出来的多起机关秘书腐败案件,值得人们警醒。

企业秘书在办事方面跟多的时间花在处理日常性事务上。秘书每天都要操办的事务,如整理领导办公室,保证领导办公不受干扰,处理公务电话,收发、传递领导阅知,根据领导工作需要协助领导安排工作日程并做好准备,整理机关内务,值班事务、内外沟通和来客接待工作等。企业秘书在办事方面更多的体现为分内工作的按时、按量完成。

二、在参谋职能辅助职能方面机关秘书和企业秘书的差异分析

秘书人员自始就被称为领导者身边的参谋助手。在秘书工作历史发展中,秘书对领导工作辅助的方式、内容等虽然一直处于变化发展中,但参谋智能辅助一直是秘书职能范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随着社会的

发展,领导者对其秘书参谋智能辅助的需要越来越强烈。在当代社会,大凡事业有成的机关领导者身边,都有精于办事、善于参谋的秘书人员。机关秘书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领导顾问的角色。秘书因其近身性和领导建立了彼此信任的关系,同时由于秘书工作需要沟通各方面的关系,接触和处理大量的信息,所以其看问题的角度更加全面,加之某方面的专业技能,更能为领导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机关秘书在参谋决策方面更多的体现为帮助领导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以及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三、在管理协调辅助职能方面机关秘书和企业秘书的差异分析

在现代管理实践中,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认知水平的差异、资源状况的不同、利益配置的问题或工作上出现的各种失误等,往往使组织协同配合的有序运转出现种种失调和矛盾。为了化解失调和矛盾,现代领导者特别重视管理协调,除了在各职能管理方面强化协调功能外,还要求秘书工作加强对管理协调的辅助。机关秘书对管理协调的辅助,主要体现在督促检查、信访事务等方面。机关在工作中要辅助领导对不同部门进行协调管理,同时接待和协调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企业秘书的管理协调辅助职能主要体现在对领导活动安排及随机调处矛盾等方面。为了保证领导合理而高效的利用和分配时间,企业秘书承担着对领导时间的管理和规划者,同时为了保证领导能够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最为重要的问题,企业秘书还需对随机发生冲突和矛盾进行调处和化解,保证企业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免费看电影tang)

四、机关秘书与企业秘书职能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进程,以及我国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机关秘书与企业秘书在职能上将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关系,二者在职能上呈现出分化与融合的可能性

时代为机关秘书和企业秘书设置了不同的职能背景,机关和企业又为秘书提出了各异的职能目标。那些原来在机关和企业秘书职能中共有的内容,会在今后产生分化,那些已经粗略分化了的东西今后可能趋向细致分化。机关秘书与企业秘书做的都是秘书性工作,因此,两者又有较厚实的相互融合、容纳的基础。两类秘书通过客观的职业性交流、交往以及主观的互相学习,必将带来对秘书管理职能的新认知,在互相知晓职能差异性的同时也会清楚双方融合的切入点,使差异性成为自我提升和向对方学习的一种动力来源。

第9篇:关于政府采购工作情况的分析

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或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使用财政性资金或预算外资金,以法定的方式,遵循严格的程序,购买货物、支付工程或服务的行为。实施政府采购既是建立公共财政、深化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从源头治理腐败的措施之一。洛江区政府于1999年开始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经过几年来的探

索与实践,政府采购范围不断拓宽、资金规模逐年增加、采购行为逐步规范,大大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了廉政建设。据统计,1999年-2006年上半年,洛江区政政府采购项目预算总价为4293万元,成交总价为3796万元,节约资金479万元,节资率为10%。

一、我区政府采购工作取得实效

1、政府采购制度逐步健全。2003年我区出台《办公设备定点采购制度》,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凡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计算机等办公设备均在定点采购供货范围进行采购,原则上不得采购定点范围外的非中标品牌、机型;2006年起,规定中标供应商中标机型的中标价为采购的上限价,使用单位如能在市场上采购到比协议定点价更低(幅度在1%以上)的价格,服务不低于协议定点品牌同型号设备水平,允许采购单位经区采购办确认后自行采购,视同政府采购。推行政府采购工作,突破传统预算编制方法和资金拨付方式,为细化预算编制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找到了突破口,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政府采购规模不断扩大。我区政府采购先以汽车保险招标为起点,逐步延伸并扩大采购范围,如“控购”商品,办公设备、教学设备、仪器、医疗设备、家俱、汽车定点加油等。采购资金由局限于政府安排的预算资金逐步向预算外资金、自筹资金等多元化拓展;采购规模由2002年的481.6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1288.66万元,增加了近两倍;在采购总额中,货物类占99%、服务类占1%。采购单位涵盖了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国企单位等。

3、政府采购方式趋于规范。坚持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公正、诚实信用原则,采取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等多种政府采购形式,由采购单位向政府采购中心提出所需物品的名称、规格、数量、质量、底价等具体要求,经财政部门审核及区分管领导审批后再由采购中心汇总定期委托中介机构(拍卖行)进行招标,以低于采购单位底价的最低报价为中标供货单位,若所有供货单位的报价均高于采购单位的底价,则由采购单位在不高于自定的底价自行购置。

4、政府采购监管得到加强。成立政府采购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及政府采购中心,加强对全区政府采购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管。实行采购中心负责实施集中采购、采购单位负责验收所购商品的采购主体和验收主体相分离制度,形成两者相互制约的机制。区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对采购中心报送的采购结果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使采购活动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下进行,有效防止和减少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促进了廉政建设。

二、我区政府采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认识有偏差,影响力较弱。社会对实施政府采购制度还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分散采购是小腐败,集中采购是大腐败”,有的认为集中采购等于集中控购等,这些思想上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区政府采购工作的快步发展。

二是采购规模小,优势难形成。政府采购相对于分散采购,其优势就在于规模效益。在目前列入我区政府集中采购范围的货物、工程和服务三大类(共14项66个品目)中,实际执行的采购项目不到80%,如果按采购量衡量,实际执行的仅有50%。其二,现在政府采购预算还未列入部门编制预算,政府采购无计划,特别是财政性投资建设的工程项目绝大多数未纳入集中采购。部分单位以招标代替政府采购,一些采购人始终不把应纳入集中采购的项目进行政府集中采购,个别单位甚至还存在利用预算外资金、自有资金购物行为,致使政府采购难以形成大规模,优势难以体现。

三是机制不健全,监管力度小。个别部门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利用职权实行支出领域的人为垄断,抑制政府采购;对违反政府采购法的行为缺乏相应健全的约束制度,行之有效的监管工作机制尚未形成。

三、加强我区政府采购工作的对策建议

1、强化宣传,营造政府采购氛围。要对政府采购工作的对象和内容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争取社会支持,寻求各方配合,为政府采购制度的稳妥推行营造良好的氛围。要抓好三类重点对象:一是各单位党政领导和财会人员。领导的支持是政府采购制度推行强有力的助推器,各单位财会人员的积极配合实施将会大大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效率。二是供应商。供应商的积极参与、密切合作,将有力推动政府采购的发展。三是监管部门。财政、审计、监察等

上一篇:党校办公室终工作总结下一篇:社区服务实践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