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大数据分析系统(精选8篇)
一、重要意义
政府系统各部门、各单位承担着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职责,广大干部能力素质是否过硬,关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我市的落实,关系经济社会民生各项事业发展,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深入开展“能力素质大提升”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努力提高政治素质、知识层次、思想境界、工作水平和创新能力,切实增强运用政策理论、专业知识和科学方法指导工作的本领,对全体干部在思想认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更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更好履行职责使命,推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区、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能力素质大提升”活动的重要意义,提高思想认识,精心安排部署,进行深入的思想发动,激发全体干部参与的积极性,营造活动的浓厚氛围。
二、总体要求
以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聚焦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知识空白、经验盲区和能力弱项,以增强“八种本领”为重点,从改善干部队伍思想观念、精神状态、能力素质入手,在全市政府系统分级分类开展以“能力素质大提升”为主要内容的系列培训和评比创建活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扎实推进上级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落实提供能力支持和素质保证。
三、活动安排
开展“能力素质大提升”活动,政府系统干部全员参与,从2018年4月下旬全面开始,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精心组织学习培训(2018年4月20日至5月下旬)。
1.扎实开展党性教育。以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为契机,结合“解放思想大讨论”,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建设“学习型干部队伍”为载体,通过订阅学习资料、开展理论研讨等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干部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党性锻炼,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知识更新,做到日读千字、月读一书、季写一文、年学一技。
各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坚定不移推进从严治党,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解决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机关党建“灯下黑”、基层党组织功能弱化等问题为突破口,层层传导压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要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抓严抓细抓实支部工作,以支部为单位深入开展学习教育各项活动,打造坚强战斗堡垒。
2.分批开展集中培训。聚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点难点,围绕提高“八种能力”确定培训专题,由市政府办公室统筹安排,各有关部门具体负责,邀请有关专家学者、行业带头人和业务能手,对政府系统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科级及以上干部,各行业需培训的相关人员分批次开展政策理论、简政放权、项目建设、财政资金使用、金融、供给侧改革、创新驱动、生态环保、依法行政、物业管理、民生保障、风险防控等领域的专题培训。
集中培训以处级领导干部和科级干部为重点。部门和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需参加全部培训;
其他班子成员和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结合分管工作至少参加3个专题培训;
科级干部根据工作职责和相关联职责至少参加3个专题培训;
其他工作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参加指定的培训。
3.针对性开展业务培训。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各区、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工作需要和岗位职责,深入开展业务技能培训,使全体干部熟练掌握政策法规、制度规范、公文写作、信息化应用、工作程序等业务技能,引导广大干部进一步振奋精神、转变作风、依法行政、提升效能,推动政府效能和服务水平实现新提升。
业务培训以科级及以下干部为主要对象。领导干部要带头讲理论、讲业务,引导广大干部交流工作经验,传授业务特长,通过领导点评、交流互评,实现以讲促学、以学促用。要坚持全员参与,按照“人人参加练兵,人人受到教育,人人得到提高”的目标要求,精心组织实施。要合理安排集中学习时间,针对性开展应知应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要创新活动载体,市政府办公室、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统计局等综合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要结合部门职责,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公文、财务、项目、统计等方面的技能培训和比武竞赛活动。
(二)深入开展评比创建(2018年5月20日至10月下旬)。围绕新时期干部必须具备的素质能力要求,扎实开展“十比十看十提高”活动。
1.比政治素质,看“四个意识”树立是否牢固,贯彻上级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是否坚决,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提高政治站位,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锻炼,始终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以党性强作风,以党性促发展。
2.比理论学习,看理论学习是否自觉经常,是否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引导党员切实增强学习的紧迫性、主动性、自觉性,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
3.比创新思维,看思想观念更新是否及时,工作思路、方式方法和精神状态是否适应新的形势任务要求,教育引导广大干部不断学习新知识、了解新情况、掌握新技能,在工作中勇于创新、敢闯敢试,提高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
4.比工作作风,看宗旨意识树立是否牢固,“四风”问题、特权思想和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纠正是否彻底,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勤政为民、艰苦奋斗,提高抓落实的紧迫感、责任感和实效性。
5.比专业精神,看业务技能掌握是否过硬,对待工作是否认真尽责、争创一流,传帮带作用发挥是否突出,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立足岗位需要和工作实际,勤学技术、苦练本领,努力成为各领域的行家里手,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水平。
6.比业绩贡献,看岗位职责履行是否到位,工作是否大胆创新、精益求精,破解发展难题和解决群众关注关切问题成效是否明显,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提高干事创业、争先进位的积极性。
7.比办事效率,看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ab岗等制度是否严格执行,“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要求是否落实到位,督促有关部门单位和干部严格执行制度,优化办事流程,遵守办事时限,切实提高工作效能。
8.比规范执法,看执法人员持证上岗等制度是否严格遵守,执法程序、过程、结果是否合法合规,执法行为是否文明规范,教育引导执法人员熟练掌握和运用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
9.比文明服务,看办事公开、便民服务、文明礼貌用语等工作要求是否落实,企业、群众、服务对象是否满意等,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多想“如何办”,不讲“不能办”,文明热情为企业和群众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10.比廉洁守纪,看大局意识和组织观念强不强,廉政准则、党章党规党纪和各项工作纪律遵守是否严格,八小时之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是否健康,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提高拒腐防变和风险防控能力。
各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围绕“十比十看十提高”,丰富活动载体,制定奖惩措施,通过设置党员先锋岗、青年文明号、党员责任区和实行岗位目标承诺制等形式,深入开展评比创建,树立一批作风正、素质高、服务优的先进典型,使全体干部学有榜样、干有方向、赶有目标,形成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
(三)认真做好总结评价(2018年11月)。
各区、各部门、各单位要采取干部自评、社会评议、第三方评价等多种方式,对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和服务对象满意度情况进行综合评议,评议结果作为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同时,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2018年11月30日前书面报市政府办公室。2018年年底前,市政府召开总结大会,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安排部署巩固提升任务。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区、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开展“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组建专门工作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和培训计划,精心谋划部署,确保活动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强化工作协调调度,做好督促检查,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并搞好绩效考评。领导干部要带头积极参加学习培训和社会实践,充分发挥表率和示范作用。
(二)加强统筹协调。各区、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要把开展“行政效能大提速”活动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切实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两促进。要在认真贯彻市委总体要求和具体标准的同时,紧密结合政府工作和部门实际,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工作方案,明确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分类施策、精准发力。
关键词:网络舆情,政府,大数据
网络舆情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IPO) 即网络上的社情民意[1], 其概念强调两点:一是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主要通过互联网首发或传播, 二是表达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公众主要是网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已经深刻的改变了社会的信息传播渠道;如今普及的移动互联网更是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媒体和舆论观念, 成就了一个“人人都是信息采集者、人人都是信息传播者”的新时代。网络媒体具有进入门槛低、信息规模大、发布与传播迅速、参与群体庞大、实时交互强等综合特点。网络舆论不仅是网民直接表达意见的渠道, 更是网民与社会管理者进行互动的绝佳平台, 甚至已经开始推动社会在各个领域的变革和进步。
1 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监测的新机遇
社交媒体和传感网络的发展带来数据爆炸式增长催生了大数据 (Big Data) [2]这一新兴概念。大数据所涉及的资料规模如此巨大, 以至于几乎无法通过目前的主流软件工具, 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目的的信息。大数据的数据规模超出传统数据库软件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等能力的范畴, 涉及到多种数据源、多种数据种类和格式。网络舆情信息正是一种大数据, 达到甚至超过PB (1000TB) 级规模的网络言论事实上代表了网民最真实、最客观的行为特征与心理需求。网络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BBS、聊天室、聚合新闻RSS、QQ、MSN、博客、微博和微信等等。传统的依靠人工的方法进行的网络舆情监测在大数据时代显然难以持续。如何时准确地掌握网络舆情动态, 提高新形势下舆情信息的分析能力, 积极引导社会舆论是各级政府部门面临的严肃课题与严峻挑战。
大数据的基本特征可以从规模、变化频度、种类和价值密度等几个方面进行理解。对于大数据特征的描述集中为5V, 即规模化 (Volume) 、多样化 (Variety) 、快速化 (Velocity) 、潜藏价值 (Value) 以及真实性 (Veracity) 。
规模化 (Volume) :聚合在一起供分析的数据规模非常庞大。谷歌执行董事长艾瑞特·施密特曾说, 现在全球每两天创造的数据规模等同于从人类文明至2003年间产生的数据量的总和。“大”是相对而言的概念, 对于搜索引擎, EB (1000PB) 属于比较大的规模, 但是对于各类数据库或数据分析软件而言, 其规模量级会有比较大的差别。
多样化 (Variety) :数据形态多样, 从生成类型上分为交易数据、交互数据、传感数据;从数据来源上分为社交媒体、传感器数据、系统数据;从数据格式上分为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光谱等;从数据关系上分为结构化、非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从数据所有者分为公司数据、政府数据、社会数据等。
快速化 (Velocity) :一方面是数据的增长速度快, 另一方面是对数据访问、处理、交付等速度的要求快。美国的马丁·希尔伯特说, 数字数据储量每3年就会翻1倍。人类存储信息的速度比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快4倍。
潜藏价值 (Value) :尽管我们拥有大量数据, 但是发挥价值的仅是其中非常小的部分。大数据背后潜藏的价值非常巨大。美国社交网站Facebook有10亿用户, 网站对这些用户信息进行分析后, 广告商可根据结果精准投放广告。对广告商而言, 10亿用户的数据价值上千亿美元。2012年, 运用大数据的世界贸易额已达60亿美元。2016年, 这个数字预计将达200亿美元。
真实性 (Veracity) :一方面, 对于虚拟网络环境下如此大量的数据需要采取措施确保其真实性, 客观性, 这是大数据技术与业务发展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 通过大数据的分析, 真实地还原和预测事物的本来面目或者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大数据发展的关键问题。
2 政府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建设需求与目标
政府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建设的实际需求有:
(1) 如何透过互联网了解民情, 获取最真实的民众诉求?
(2) 如何准确地收集“政府各部门最需要的”舆情信息?
(3) 如何能随时知道“与政府各部门相关舆情信息”的发生, 以及如何全面追踪?
(4) 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和舆情危机?
(5) 如何防止有害舆情信息的泛滥传播和舆情失控?
(6) 如何判断舆情信息的未来走势?
(7) 如何在第一时间为政府各部门领导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为危机化解争取时间?
(8) 如何建立舆情评估机制?
因此政府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建设的目标是:
借助大数据支撑技术, 通过对主流媒体、门户网站、资讯平台、知名论坛、搜索引擎、博客、贴吧等网络载体的监测, 全面掌控互联网上与政府各部门相关的人、地、物、事、组织, 不漏掉有价值的舆情信息。借助大数据支撑技术, 对已经获取到的海量网络信息中与政府各部门相关的舆情信息进行动态分类采集、智能化分析, 及时发现隐藏热点舆情、突发事件和重大公共事件信息。借助大数据支撑技术, 实现第一时间掌握涉及政府各部门相关的网络舆情最新动态。
3 政府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云平台”构建
3.1 舆情系统总体架构
政府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云平台”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政府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云平台”通过虚拟化技术[3], 在物理服务器的基础上搭建若干虚拟机, 部署相应的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 并基于NAS[4]、IP SAN[5]、FC SAN[6]等技术构建虚拟化存储体系, 在云端存储所有的应用数据。通过云平台管理套件实现虚拟服务器、存储资源的定制化、可计数、动态分配和使用, 并在“云平台”的基础上搭建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应用。
3.1.1 基础资源服务 (IAAS)
在电子政务专网、服务器、存储设备等IT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构建政府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云平台”的基础资源服务, 包括:虚拟服务器、虚拟存储等。
虚拟服务器:在物理服务器上安装虚拟机管理程序 (Virtua Machine Monitor) , 虚拟机管理程序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 (CPU主频、内存大小、硬盘容量等) 构建相应的虚拟服务器作为部署应用系统的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
虚拟存储:通过成熟的NAS、IP SAN、FC SAN技术构建集群的云端存储体系, 为各个虚拟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提供存储。
3.1.2 平台即服务 (PAAS)
通过“云平台”管理程序对虚拟机的创建、负载均衡、回收、备份进行统一的管理, 并提供相应的技术组件为“云平台”上的应用提供支撑。政府网络舆情监测系统通过PAAS层向用户提供舆情监测相关的功能服务。PAAS层是为上层服务提供技术支持的组件和数据库服务, 支持组件包括网页爬虫组件、搜索引擎、存储管理、舆情分析组件、全文检索组件、应用中间件、日志服务、系统安全管理等组件。
大数据中心包括用户数据库、舆情采集数据库、舆情分析数据库、监狱信息数据库等等, 基于以上各类数据, 包括所有格式的办公文档、文本、图片、XML、HTML、各类报表、图像和音视频信息等等结构化、非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 由于结构和来源不同, 系统提供了不同的访问方式和相关协议标准。
3.1.3 软件即服务 (SAAS)
软件即服务 (SAAS) 是在基础资源服务 (IAAS) 和平台服务 (PAAS) 的架构基础上, 为政府用户提供提供网络舆情应用服务, 主要通过舆情采集、舆情处理分析、舆情管理三大子系统提供。
3.2 舆情系统部署
政府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可以按省、市县等层级实施部署。通过电子政务专网, 将政府各部门有机连接, 共建舆情大数据与预警中心, 整个网络拓扑架构如图2所示。省级系统和市县级系统分别独立, 上级主管部门可以访问下级采集的数据, 如果达成协议, 同级各部门也可以互相共享采集回来的数据。
4 结语
网络舆情已成为影响社会持续有序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政府各部门有必要高度重视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建设积极应对大数据环境下互联网信息内容的管理、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 通过网络舆情的监管和引导, 依法治理网络空间, 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政法舆情危机应对实务手册[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3.
[2]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2.
[3]虚拟化技术.http://baike.baidu.com/view/13605.htm.
[4]NAS.http://baike.baidu.com/subview/56335/7913805.htm.
[5]IP SAN.http://baike.baidu.com/view/1810605.htm.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有效手段
在简政放权、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当下,万里长征式的办证审批,“我妈是我妈”、“我还活着”之类的奇葩证明,还在某些地方接连上演。除了深化行政改革、加强监管监督外,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从信息技术层面进行突破也是非常必要的。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有效手段。
大数据,这个互联网和新经济领域最火的概念,再次走进了国务院常务会议。8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这意味着我国大数据发展迎来顶层设计。会议认为,开发应用好大数据这一基础性战略资源,有利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引擎和国际竞争新优势。
大数据(Big Data)是指“无法用现有的软件工具提取、存储、搜索、共享、分析和处理的海量的、复杂的数据集合。”业界通常用4个V(即Volume、Variety、Value、Velocity)来概括大数据的基本特征。
一是数据体量巨大(Volume)。据国际知名数据公司IDC 提供的更为复杂的新数据已经出现,而且生成的速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IBM预计,到2020年将增至40万亿GB的水平。
二是数据类型繁多(Variety)。大数据来源种类丰富,更为复杂的新数据已经出现,社交网络数据、网络日志、存档数据和传感器数据、地理位置信息都属于人们在分析中关注的新数据源。
三是价值密度低(Value)。虽然每天产生25亿GB数据,但其中只有接近0.5%的经检测数据才具有分析价值;四是处理速度快(Velocity)。面对如此海量的数据,非结构化数据也越来越多,如何快速地处理这些数据并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这也是大数据区分于传统数据挖掘的最显著特征。
总理对大数据寄予厚望
在李克强眼中,大数据在科学决策、优化服务、行政监管、投资审批、灾害预防、审计调查等领域均能发挥重要作用。
2015年6月17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运用大数据优化政府服务和监管,提高行政效能。会议确定,一是加快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推动政府信息开放共享。二是推进市场主体信息公示,依法及时上网公开行政许可、处罚等信息。三是在环保、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领域引入大数据监管,主动查究违法违规行为。用政务“云”提升政府服务和监管效率、造福广大群众。
2015年年初,李克强在考察北京?贵阳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时就曾指出,“人在干,云在算”。他表示,大数据可以把执法权力关进“数据铁笼”,让失信市场行为无处遁形,权利运行处处留痕,为政府决策提供第一手科学依据。
2015年2月,在谈到加快建设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时,李克强也表示,要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横向联通发展改革、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部门,纵向贯通各级政府,推进网上受理、办理、监管“一条龙”服务,做到全透明、可核查,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2014年底,在接见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代表时,李克强指出要创新审计方法,注重运用信息化、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审计效率。
除了提升各部门工作效率,大数据还有助于官方在“放”的同时做到“管”好。2014年中,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此举意味着官方将不再通过在准入问题上设置高门槛来筛选企业,而是通过让阳光照进市场的方式让失信者无处遁形。而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手段就是建立部门间互联共享信息平台,运用大数据等手段提升监管水平。
大数据时代政府不能落伍
数据是基础性资源,也是重要生产要素。在大数据时代,对于政府来说,一方面应建设政府大数据,实现政务数据资源的公开和共享;另一方面应承担起引领、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使命。
业内人士表示,一些人对建设政府大数据还存在模糊甚至错误认识。这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认为政府部门不存在大数据,具有权威性和高价值的政府数据不符合大数据“规模大、形态多、变化快、价值低”的特点;二是政府部门不需要大数据,产业界和应用行业是大数据的发起者和淘金者,大数据对政府工作没有太大价值。
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将带来全新的商业模式和发展路径。世界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有一份报告指出:“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运用将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如果按照它给出的测算方法,北京市政府部门数据开放的潜在价值可达3000亿—5000亿元;按此推算,全国政府部门数据开放的潜在价值可达10万亿—15万亿元。
国务院此番通过的《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第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自己带头,做好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共享。会议强调,要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加快整合各类政府信息平台,避免重复建设和数据“打架”,增强政府公信力,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会议指出,要优先推动交通、医疗、就业、社保等民生领域政府数据向社会开放,在城市建设、社会救助、质量安全、社区服务等方面开展大数据应用示范,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如何管理大数据,我国各部门还缺乏统一标准,如何利用大数据进行精细分析仍处于探索阶段。公安部大数据应用重点实验室、网络安全与治理2011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周国民说,大数据要解决一种集约式的运行模式,必须挖掘出应有的价值,服务于各行业的需求。“政府大数据必须充分考虑到老百姓的实际需求,而不仅仅是将原来分散管理的业务数据集中起来提供给政府部门内部办公使用。” 周国民说。
对于数据共享的重要性,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在各地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神州数码感触颇多。该公司表示,长期以来,智慧城市领域发力的核心企业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各个部委之间的信息孤岛难以打通,多项服务无法统一。
神州数码控股董事局主席郭为指出,官方消除信息孤岛的举措,对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会产生明显的助力。他表示,在政府数据开放的要求和规则下,大数据领域的企业可以通过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汇集城市的各类基础性数据(政务数据、商业数据等),在进行数据脱敏后,通过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以此为基础,广大年轻人和创业者就可以利用政府开放数据和其他相关开放数据,开发出成千上万为百姓民生服务的丰富多彩的应用,进一步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
在引导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方面,会议强调,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政策支持,着力营造宽松公平环境,建立市场化应用机制,深化大数据在各行业创新应用,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形成与需求紧密结合的大数据产品体系,使开放的大数据成为促进创业创新的新动力。
不动产登记联姻大数据
近日,国土资源部下发通知,提出2017年要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以下称信息平台),并在通知中提到“国土资源云”概念。这意味着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建设已基本完成顶层设计,全面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根据通知要求,2015年下半年各地信息平台上线试运行,2016年基本完成各级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建库,2017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信息平台的总体部署。要充分运用云计算技术,把信息平台搭建在国土资源部统一建设的“国土资源云”上。
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强调,国土资源部负责信息平台顶层设计,统一组织信息平台开发,各地要立足已有基础,升级改造已有信息平台及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扩展功能,“不是推倒重来,不能搞重复建设”。
据了解,信息平台面向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不动产审批和交易主管部门、其他相关部门、社会公众四类服务对象,提供信息共享交换、信息依法查询等服务。通知还提到要加强与公安、民政、财政、税务等部门间不动产登记有关信息的互通共享,提供不动产登记资料的依法查询。
专家表示,平台的建立实现了不动产审批、交易和登记信息在有关部门间依法依规互通共享,提供不动产登记信息依法公开查询服务,有利于方便群众办证,提高办证效率,消除“信息孤岛”,促进不动产登记信息更加完备、准确、可靠,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保证不动产交易安全,保护群众合法权益。
但信息平台建设过程不会一帆风顺,数据整合成为其难点。这么多年来,一方面住房、土地、林地等分散在各个部门登记,内容、标准各不相同;另一方面,各市县的信息化存在差距,部分县市信息化较差,历史的房产、土地等信息仍以纸质为主,缺失和错误较多,仍需进一步完善。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孙宪忠研究员表示,不动产信息最大的亮点是登记从分散到统一的变化,这是一大进步。孙宪忠认为,如今成立的不动产登记局,整合了原先房产、农业、林业、住建等部门的部分职权,“新部门如何重新系统化,如何让几方登记的数据、权利不至于发生碰撞、摩擦,这都是要解决和思考的”。
信息安全不容忽视
大数据治国可以带来明显的技术红利,与此同时,大数据时代的网络安全问题是一大挑战。今年发生的支付宝大规模故障、携程网因“内错误操作”宕机近12小时等案例无一不在昭示着大数据时代的巨大风险。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丁丽萍表示,随着“互联网+”战略的逐步实施,大数据、物联网、云存储、云计算等技术给这些关键领域带来的网络安全方面的挑战巨大。从大数据的角度看,这些领域都存有大量重要的和敏感的信息,这些集中存储的大数据价值很高,因而很难保证绝对安全,已经发生的多次针对一些系统的拖库和撞库事件已经说明问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智库网络空间研究所所长刘权特别指出,政府大数据正成为网络攻击的显著目标。在网络空间中,政府大数据成为更容易被“发现”的大目标,承载着越来越多的关注度。他说,一方面,大数据不仅意味着海量的数据,也意味着更复杂、更敏感的数据,这些数据会吸引更多的潜在攻击者,成为更具吸引力的目标;另一方面,数据的大量聚集,使得黑客一次成功的攻击能够获得更多的数据,无形中降低了黑客的进攻成本,增加了“收益率”。
对于数据安全问题,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将强化信息安全保障,完善产业标准体系,依法依规打击数据滥用、侵犯隐私等行为。让各类主体公平分享大数据带来的技术、制度和创新红利。
专家建议,必须高度重视政府大数据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刘权表示,政府大数据作为一个较新的概念,目前尚未直接以专有名词被我国政府提出来给予政策支持。他建议加大对大数据安全形势的宣传力度,明确政府大数据的重点保障对象,加强对敏感和要害数据的监管,加快面向大数据的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推动基于大数据的安全技术研发,培养大数据安全的专业人才,建立并完善大数据信息安全体系。
周国民建议,要审慎研究数据开放的领域、类别和数量,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开放后共享数据的管理,不能让大数据的发展超出本级政府可以控制的范围。
此外,我国的大数据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当前大数据相关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政府治理领域的应用尤其如此。政府需要做的是制定政策与法律,为数据的整合应用提供良好的环境,激发数据整合应用的活力。
大数据和个人隐私之间的矛盾早已显现,必须从技术和法规层面上保障大数据时代的隐私安全,完善用户个人信息的保障体系。法规层面应从标准和法律两个方面界定数据属性和销售许可,出台相应资质认证和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大数据隐私安全保障体系。
(2016年4月27日)
陈 刚
尊敬的张峰总工程师、邬贺铨院士,各位嘉宾朋友:
今天的大会是大数据产业峰会,我先讲几个与贵州相关的大数据。
700个百万年之前,在贵州爆发了大规模生物群,贵州进入了地球生物快速进化的阶段。这是人类社会至今为止发现的三个大规模页岩型生物群之一。它是1982年贵州大学赵元龙教授在贵州凯里发现的。
700个世纪之前,人类进化开始直立行走,进入智人时代。700年之前,贵州正式建省。明朝建立贵州承宣布政使,华夏文明开始在贵州大地传播。
700个月之前,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发明了集成电路。人类社会步入信息化时代。
700天之前,贵州省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布贵州省全面进军大数据领域,拉开了大数据发展的序幕。
700个小时之前,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完成一年运行,交易额突破7000万元。
700个大数据公司在贵州发展,这是截止今天早上之前的统计数据。
这7个“700”汇聚在一起,既是巧合,也充分体现了大数据的魅力。
贵州大数据发展一路走来,可以说风雨兼程、筚路蓝缕,感慨很多、体会也很多。借今天这个机会,我想就贵州大数据与政府治理和大家分享三个观点:
第一,大数据的发展,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提供了全新契机。
当前,社会整体仍处于体制转轨、经济转型、心态转变的关键期,政府治理面临着新挑战、新情况。大数据思维和手段的运用,将成为政府治理能力加快现代化的最重要、最有力推手。在大数据思维引领下,通过数据化记录、网络化连接、融合化分析、实时化反馈,我们可以建立起一整套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决策、精细管理、精准服务体系,从而全面推进法治、创新、廉洁、智慧和服务型政府建设,逐步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比如,证监会创造性地开展大数据应用,建立多种数据分析模型,设计“爬虫”软件,深度挖掘网络海量数据,实现了对内幕交易、建“老鼠仓”等违法行为的精准打击。
当然,我们在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方面还面临艰巨挑战。比如,还存在对大数据本身概念把握不准确,把信息化建设简单地等同于大数据的现象。比如,有的只是简单追求数据在物理空间上的汇集,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数据彼此封闭,存在“数据孤岛”,等等。但是从总体来看,发展路径上的少许偏差不可避免,以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已然是大势所趋,一个以大数据倒逼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新世界”呼之欲出。第二,以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关键,在于推动以数据为核心的流程再造。这个流程再造,关键就是要盯住“问题在哪里、数据在哪里、办法在哪里”三个问题,构建起一套“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全新机制。
一是以大数据助推权力制约无缝化。对权力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全程记录、融合分析、寻找异常,挖掘分析出各类不作为、乱作为及腐败行为发生的概率和蛛丝马迹,从而形成无缝化的数据“铁笼”。
二是以大数据助推政府决策科学化。利用数据关联分析、数据挖掘、数学建模、虚拟仿真乃至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基于广泛、大量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模块化分析和政策模拟,为决策提供更为系统、准确、科学的参考依据。
三是以大数据助推政务管理精准化。通过数据的留痕、关联分析,对诸如市场监管、违法失信、司法审判等各类数据进行交叉融合,精准掌握企业、个人等各类主体的真实状况,较大提升政府监督管理的精准性和针对性。四是以大数据助推公共服务长尾化。通过泛在网络、菜单定制、数据挖掘等,在降低公共服务成本的同时,为长尾化服务开辟广阔空间,使诸如针对医疗、养老、扶贫等需求的公共服务变得更加精准化、人性化。
五是以大数据助推治理模式多元化。加快推进从传统的政府信息公开向数据开放转变,从事后监管向事前、事中防范转变,从政府“一家独大”向“政府搭台、社会唱戏”转变,使共建共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逐步形成网络状、实时化、多维度的政府、社会协同治理结构和格局。
需要强调的是,大数据在为政府治理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会给个人隐私、企业机密、政府公信乃至国家安全带来挑战。政府必须强化主导和主力作用,既要想方设法推动数据开放和共享,又要竭尽全力确保数据安全。
第三,以数据为核心的流程再造的主要技术路径,在于实现从信息化到融合化的“四步曲”。具体来讲:
第一步是信息化。就是要把传统的办公方式改造为无纸化、网络化的新方式,实现政务流程信息化,并运用互联网实现政务网上运行。
第二步是数据化。就是要提高数据结构化水平并通过数据留痕记录权力运用的过程,找到数据之间的关联。
第三步是自流程化。就是要实现计算机对数据的自动流程化管理。计算机经过对人的身份、行为、思维等数据进行关联分析,以自动化、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处理全过程,从而实现自动循环、自动检索、自动预警,进而约束人的行为。自流程化是大数据应用的核心,也是其有别于信息化的根本区别所在。
第四步是融合化。就是要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按需、契约、有序、安全式的开放,并形成不断开闭合的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
特别要向各位介绍的是,作为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近年来贵阳在应用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效能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比如,监督权力方面,已在市交管局、市住建局等16个部门开展打造“数据铁笼”试点,对权力运行实施全程电子化、处处留痕迹,通过数据化的记录和监督,不断编制规范制约权力的数据笼子,使权力运行透明、可追溯,实现了“人在干、云在算、天在看”。比如,在全球范围内首先提出了痛客的概念,实施痛客计划,以解决痛点为导向,汇聚痛客,连接创客,形成社会资源的立体化整合。该计划实际上是以互联网改变社会规则的切入点,以痛客的形式实现了“提问者”和“改革者”的分离,对破除既得利益群体对改革的束缚、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领之者强。以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任重道远,我们要广泛凝聚政府、社会、企业、百姓的共识,形成发展合力,共创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美好明天!
1大数据的概念与特征
1.1大数据的概念释义
对于大数据,维基百科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大数据是指利用常用软件工具捕获、管理和处理数据所耗时间超过可容忍时间的数据集。由于对大数据的研究处于初步阶段,人们目前尚没有得到一个公认的定义,对于大数据的定义有许多,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根据大数据的特征来进行阐释与归纳。
1.2大数据的基本特征
大数据特征可以总结为4个V,即Volume(规模巨大)、Variety(模态多样)、Velocity(生成飞速)、Value(价值无限但密度也低)。首先大数据以计量单位P,甚至E或Z来计数。据IDC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自2012年以来10年里全球大数据将增加50倍。其次,大数据种类繁多,包含着结构化、半结构化及非结构化数据,而且近年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大幅度增长,占据了整个数据量的绝大部分。再次,人、机、物的高度融合使得数据爆炸式增长,日常生活是大数据飙升的主要来源。例如截止2014年淘宝网会员数量已超过5亿,在线商品数达到10亿件,淘宝网和天猫的交易总额超过1.5万亿。最后,数据复杂相关而又频繁交互,从海量的数据中剥离出有用的信息就好比深海里淘金,稀疏而又珍贵,价值的密度很低也是大数据的一个重要特征。
2大数据的社会价值挖掘
2.1大数据为政府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数据信息支撑
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与要求下,大数据在政府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实现数据治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河北省目前正面临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2016年11月在河北大学管理学院召开的“2016年京津冀信息资源管理高峰论坛”就是一次在大数据背景下,将大数据、信息资源建设运用于政府治理的研究论坛,是大数据与政府管理结合的大讨论、大结合。这可以充分证明大数据对于政府治理和信息建设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对它的研究可以有效提升科学决策水平,能够有效地整合来自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生态等各个领域的信息资源,为国家治理提供重要决策依据。
2.2大数据与新媒体的融合推动社会智能化
大数据与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多元世界高度融合,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促进政府与民众之间良性互动,形成公众参与政府管理的新格局,增强国家治理能力。另外,大数据在云计算的配合下,加快了智能医疗、智能教育、智能交通、智能物流发展的步伐,加速了我国的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生态化建设进程,有效提高了社会服务效能,促进社会的智能化和信息化。
2.3大数据应用广泛性推动信息社会化
大数据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其应用广泛性已经彰显在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各领域,逐步让信息走向社会化。从经济领域来看大数据的应用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较为准确的预测功能。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阿里平台通过海量交易记录预测出经济指数的下滑,提醒广大的中小制造商提前做好准备,预防经济危机。大数据分析也成为了市场营销的重要手段,不再需要抽取部分数据,而是基于海量几近完整的数据做出高度准确的预测,进行精准营销。正如亚马逊的最终期望那样:“最成功的书籍推荐应该只有一本书,就是用户要买的下一本书”。在体育竞技中运动健儿甚至可以运用数据取得成功,利用数据建模定量分析不同队员特点,合理调整,科学组队。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中国女排再次夺得世界冠军,这成功离不开总教练郎平的正确指导,也离不开袁灵犀的数据分析。赛中每个回合他都利用代码将有价值的细节录入系统,实时提供技术分析数据,帮助郎平做到知己知彼,及时调整队员布局。
3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挑战
大数据在造福人类社会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安诸多方面的挑战。从理论研究视阈来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于社会进步尤其是科技发展产生巨大的支撑与推动作用,但从实际应用研究的角度来说其根本挑战在于其安全保密性、不确定性和预测涌现性对社会行为产生的威胁和隐患,这也影响着大数据的发展趋势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大数据的`研究需要一套全新的理论和方法来进行方向性的指导,需要一个完备的新的理论体系来指导该学科的发展和研究。
3.1大数据的安全性存在信息泄露隐患
“棱镜门”事件更加剧了人们对大数据安全的恐慌。即使经过匿名处理,个人隐私仍会有泄露的风险。租赁商Netflix曾为提高电影推荐系统的准确度,公布了约50万用户的信息,这些信息与其它数据源结合时,部分用户竟被识别出来。大数据带来的新的安全问题也终将由大数据来解决,而今天对于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相关研究处于初级阶段,技术手段与法律法规相结合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3.2大数据的预测涌现性引起隐私恐慌
大数据在没有全局控制和预先定义的情况下,通过对来自大量自发个体的语义进行互相融合和连接而形成语义,整个过程随着数据的变化而持续演进,从而形成大数据的涌现语义,也可以称之为预测涌现。大数据这种预测涌现性对人们行为进行预测也构成了所面临的威胁。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即是北美Target数据营销事件,销售商通过分析历史记录,捕捉用户怀孕的事实,并向其推荐婴幼儿优惠券,引起了《大数据功力:比父亲更了解女儿冲进大卖场》的深刻反思。
3.3大数据的不确定性影响社会稳定
原始数据的不准确以及数据采集处理粒度、应用需求与数据集成与展示等因素使得数据在不用维度、不同尺度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这些本身带有不确定性的数据并非可以说明事实,因为可能数据本身就是虚假的。存在需要核实、考证与分析,不确定性的数据一旦进入公众社圈就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危害社会稳定。诸如在点评网站中的虚假评论有目的地诱导民众接受并传播某种思想或服务的例子不胜枚举。
4关于大数据未来发展的展望与对策设计
4.1完善大数据的顶层设计,建立良性大数据生态系统
国家应在宏观层面上做出全面系统的长期规划和短期目标。国家应在大数据人才培养,平台构建以及行业应用方面提供人财物多方面深层次的资源支持,同时给予积极的政策引导,鼓励创新,同社会各界建立起良性的大数据生态系统。2015年8月国务院出台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契合当下,放眼未来,内容全面涉及范围广,而要保证其贯彻落实,更要及时跟进,制定配套制度予以配合,做到及时反馈、及时纠正;同时在新的国际背景下也应注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作战能力,加强国家信息安全,赢得新科技竞争中的战略制高点。
4.2加强政企合作,搭建准确高效的大数据合作平台
大数据企业应积极主动加强与政府之间的战略合作。大数据的数据源以企业为主,政府利用企业数据可以完善补充统计数据,提高统计信息质量,为社会治理谋求最大利益;企业则可以根据更为准确的大数据把握市场信息,占据市场份额,赢得发展机遇,政企合作是当代在大数据背景下一个必然选择。2013年国家统计局与阿里、百度等11家企业一同启动国家统计局大数据合作平台便是政企合作的一个缩影。
4.3深化大数据基础理论研究,提升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
注重大数据基础理论研究,提高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是解决大数据信息安全的关键途径。数据是分析的基础,只有全面而真实的数据才会产生价值,片面的数据分析出的结果往往有较大的偏差;深度发展大数据分析能力,包括:大数据认证技术、威胁发现技术、水印技术、网络匿名保护技术等等,这些技术在部分领域已有所应用,但同时存在反应速度慢、缺乏安全性、用户负担重等某些方面的不足,只有克服相关技术的不足,才能更好的解决大数据信息安全问题。
5结语
大数据既是时代快速发展的产物,也是推动时代飞速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它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迎接这项挑战不只是政府,企业或其他组织的责任,而是时代赋予我们整个社会每位公民的责任。大数据没有那么神秘,真正拥有力量的也不是数据本身,而是拥有数据掌握技术的我们。今后应不断加强大数据理论研究,完善学科发展方向和体系,为大数据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持续切实加强政企合作,搭建大数据合作平台,建立良性大数据生态系统,使大数据真正推动科技繁荣、社会发展、人类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国杰.大数据研究的科学价值[J].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12,8(9):8-15.
[2]BigData.Nature[Z].2008,455(7209):1-136.
[3]BigData.ERCIMNews[Z].2012,(89).
[4]宗威,吴锋.大数据时代下数据质量的挑战[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3,(09).
[5]孟小峰,慈祥.大数据管理:概念、技术与挑战[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50(1):146-169.
[6]李国杰,程学旗.大数据研究:未来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领域[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27(6):647-657.
[7]冯鹏志.对象、主题与特色―关于我国“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学科发展的几点思考[J].学术界,2002,(6).
[8]覃雄派,王会举,杜小勇.大数据分析―RDBMS与MapReduce的竞争与共生[J].软件学报,2012,23(1):32-45.
[9]樊伟红,李晨晖,张兴旺.图书馆需要怎样的大数据?[J].图书馆杂志,2012,(11):63-68,77.
[10]邬贺铨.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J].求是,2013,(2).
[11]王书伟.大数据时代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策略研究[D].大连:吉林大学,2013,(10).
大(狂鸟)消化系统蛋白水解酶种类和活性分析
采用蛋白水解酶复性电泳(G-PAGE)技术对大(狂鸟)(Buteo hemilasius)消化系统5种器官腺胃、胰脏、十二指肠、空肠、大肠蛋白水解酶的种类和性质进行了研究,以期为研究野生鸟类的分类地位、系统演化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1受pH值的影响和制约,大(狂鸟)消化系统蛋白水解酶的活性在碱性、中性与酸性条件下递减;2在酸性条件下,45 ku蛋白水解酶存在于除腺胃外的各受检器官;3pH 7.0时,腺胃、胰脏酶谱相似,均含有68、35、34、20 ku的蛋白水解酶;4pH 8.0时,空肠和十二指肠的蛋白水解酶种类最多、活性最强,分别检出8种和7种蛋白水解酶.总之,pH值对蛋白水解酶的活性有明显的.制约作用,46、41ku蛋白水解酶随着pH值的增高而失去活性,为酸性蛋白水解酶,250、206、45 ku蛋白水解酶随着pH值的增高活性逐渐增强,为碱性蛋白水解酶.十二指肠和空肠的蛋白水解酶种类多、活性强,可能为蛋白质消化的主要场所.
作 者:牛红星 卜艳珍 王艳梅 姬生栋 余燕 卢全伟 徐存拴 NIU Hong-Xing BU Yan-Zhen WANG Yan-Mei JI Sheng-Dong YU Yan LU Quan-Wei XU Cun-Shuan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乡,453007刊 名:动物学杂志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ZOOLOGY年,卷(期):41(3)分类号:Q955关键词:蛋白水解酶 活性电泳(G-PAGE) 消化系统 大(狂鸟)
从政府、研究机构到企业, 英国人已经行动起来“尝鲜”大数据技术。虽然经济不景气, 财政被迫收紧, 但大数据依然是英国政府舍得为之一掷千金的“宠儿”。今年年初, 英国商业、创新和技能部宣布, 将注资6亿英镑 (1英镑约合1.52美元) 发展8类高新技术, 大数据独揽其中的1.89亿英镑。
大数据技术创造价值的能力已经在英国崭露头角。一份行业报告显示, 英国政府通过高效使用公共大数据技术每年可节省约330亿英镑 (约合502亿美元) , 相当于英国每人每年节省约500英镑。
大数据,对于普通人来讲这貌似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然而,它其实在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工作中。在人们网上购物时,平台储存各用户的购买数据,通过统计、计算得出某些规律,这是使用了大数据;在政府某部门工作中,他们通过对某一些产品的数据统计、比对,从而得出某一些结论,这也是使用了大数据。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将大数据定义为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它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
阿里巴巴创办人马云在演讲中就提到,未来的时代将不是IT时代,而是DT的时代。DT就是Data Technology,中文意思是数据科技,显示大数据对于阿里巴巴集团来说举足轻重。这不但在商业领域受到重视,在政府层面同样受到关注。
大数据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5年9月,国务院公开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目前中国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方面已具备一定基础,拥有市场优势和发展潜力,但也存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不足、产业基础薄弱、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创新应用领域不广等问题,亟待解决。
《纲要》认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大数据部署,深化大数据应用,已成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内在需要和必然选择。立足中国国情和现实需要,推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在未来5—10年逐步实现以下目标:打造精准治理、多方协作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建立运行平稳、安全高效的经济运行新机制;构建以人为本、惠及全民的民生服务新体系;开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驱动新格局;培育高端智能、新兴繁荣的产业发展新生态。
2015年10月举行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也提出,要拓展互联网经济空间,要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其中,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要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这是大数据第一次写入党的全会决议,标志着大数据战略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研究员何哲认为,大数据战略要政府表率推动。大数据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首先是需要政府做出表率,在开放数据、开放政府建设方面做出表率。
“要积极构建政府体系的大数据,打通在部门、区域之间隔离的数据孤岛,为建立统一高效的政府服务体系而努力。其次是需要建立大数据发展的标准体系,为整个市场做好标准制定工作,从而指导大数据产业的健康发展。”何哲说。
使决策层实时掌握地区态势
目前,大数据和政府社会治理的领域有几个新方向。云润大数据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晋彤认为,一个是政府在大力推进利用技术手段对网络空间进行深化管理,用大数据手段提升社会治理的能力;另一个是大数据技术开发和应用在蓬勃展开,行业里涌现了很多机构、企业、专家学者,也出现了各种帮助政府社会治理的解决方案。在可见的未来,利用技术和数据进行社会治理,将是大数据行业最能出现创新效益的方向之一。
信息无处不在,那么具体到政府的职能和政府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怎么进行?除了维护社会秩序的工作外,其他基本就是会议、沟通、文案、信息处理工作,也就是说,整个政府工作基本就是数据处理工作。晋彤说:“抓住政府治理的数据本质,自然会以数据治理作为政府工作发展的核心。”
政府在社会治理工作中的数据处理类型大致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信息采集,这包括平安城市监控信息、人口调查、市民办事信息录入、土地测量、舆情监测等;第二,决策支持,这包括数据分析的结果,以会议(集中或远程)、报告、信息平台系统等形式给决策者以决策依据,之后形成决策进入信息流通环节;第三,信息流通,这包括会议、活动、政策法规公开信息发布、政府发言人和公众及媒体的沟通、舆情管理等。
晋彤说,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的进步,对政府实行社会治理产生了深刻影响。大数据的运用使人们的各个数据集合成数据集,让决策层可以看到。在互联网时代,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可以做到“上达天听”,为国家的最高决策层所知悉,也使得决策层实时对整个国家、地区、行业、部门的态势进行掌握、调控和协调管理成为可能。
“这一变化对世界所有国家都具有挑战性。中国政府目前在利用互联网和数据能力进行决策支持和社会治理的决心、开放态度和重视程度走在世界前列。如果中国能在数据治理的科学性、严谨性方面如同航天事业那样下功夫,就有机会打造世界上最先进、最高效、最能服务民众的政府管理模式。”晋彤说。
大数据如何影响社区和公共交通
《小康》记者在了解大数据的社会治理案例中,发现多个部门都有进行。以广东为例,它们包括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惠州市委市政府、佛山市禅城区委区政府、广东省环境检测中心、深圳市坪山新区智慧社会服务中心等。
如今走在广东某些社区的路上,《小康》记者会发现每隔一段距离就看到一个标识牌,里面是负责本片区域的网格员姓名和头像,而且旁边有一个二维码。例如在深圳市坪山新区,基层围绕打造公共基础信息库,解决信息来源问题,建立了网络信息采集员(简称“网格员”)采集为基础,多种信息共同丰富基础资源库的“1+N”信息采集体系,确保信息的鲜活、真实、全面,为大数据应用提供基础数据保障。
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5年本区共采集人口信息855813条,比网络化服务管理实施前的2013年增加31%,且采集率、注销率、准确均在97%以上。新区数字化城管和社会综治案件办理数量从2013年的77616件增加到2015年的112888件。
另外,公共交通系统也在使用大数据。以广东省委省政府督办和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具体部署成立的广东岭南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岭南通”)为例,它的目标是建立全省统一的交通一卡通“类银联”系统,实现“一卡在手,岭南通行”。截止2016年3月,岭南通已基本开通省内21个地市,服务通达香港、澳门地区,累计发卡4920万张。
岭南通大数据云平台是面向公共交通服务的大数据开放式公共服务平台,它根据自身掌握的数据优势,通过研究和分析公共交通一卡通大数据,将其应用于公共交通服务领域、公众出行领域、突发事件处理等,有效提升了公共服务能力和改善公众出行环境。
编辑/陈远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