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能

2024-09-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能(精选8篇)

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能 篇1

2014国家公务员面试:审计署职能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是根据1982年12月4 日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91条的规定,于1983年9月15日正式成立的。审计署是国务院29个组成部门之一,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主管全国的审计工作。审计长是审计署的行政首长,是国务院组成人员。

下设机构:

15个职能司(厅):办公厅、法制司、财政审计司、金融审计司、行政事业审计司、经贸审计司、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社会保障审计司、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司、外资运用审计司、外事司、人事教育司、直属机关党委、监察局、老干部局。

6个直属事业单位:计算机技术中心、机关服务局、审计科研所、干部培训中心、中国审计出版社、中国审计报社。

25个派出审计局职责:负责审计部分部门、单位及上述部门(单位)在京下属单位预算执行、决算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开展相关专项审计调查,承办审计署交办的其他事项

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能 篇2

一、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职能的概述

(一) 国家治理的概述

国家治理是一个法治国家发挥配置和运行国家权力职能的体现, 在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掌管的前提下, 为国家其他职能的发挥提供保障基础, 维护国家内外安全, 捍卫国家利益的同时, 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被入侵, 使社会主义社会得以和谐、科学的构建。国家治理主要由五大职能组合而成, 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治理职能、国家对政治发展的治理职能、国家对社会发展的治理职能、国家对人文发展的治理职能、国家对环境发展的治理职能, 这五项国家职能是国家治理的基石, 既相互促进又同时制约彼此, 实现了国家治理的有效实施[1]。

(二) 国家审计的概述

国家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的主要职能, 国家审计机关在我国法律文献的保护和规范作用下, 能够独立自主地对国家治理的进程行使审计监督权利[2]。针对国家的发展现状初步建立起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体系;继而建立现代化的审计制度, 实现国家审计职能真实有效地发挥;为响应反腐倡廉的号召, 要稳固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实现国家治理下的清正廉洁;结合国家治理的中心内容, 不断加强专业审计各种积极作用的发挥, 逐步确立国家审计职能在国家治理导向下的重要地位。

二、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的内在联系

(一)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职能的体现

在治理国家的大任务下, 可以将任务的完成视为决策职能、执行职能、监督职能作用的结合, 其中, 国家审计属于国家治理监督控制职能范畴, 为国家决策系统的运行提供服务, 将执行系统对决策的执行视为监督工作, 通过对国家决策的修正和调整, 充分发挥国家治理职能的积极作用。

(二) 国家治理是目的, 国家审计是实现目的的媒介

国家治理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国家公共权力的合理配置和有序运作, 国家审计职能的发挥是对国家公共权力监督和制约的过程[3]。在国家治理的进程中, 兼顾政治与经济的均衡发展、促进环境和发展和谐统一的任务中仍旧存在诸多现实矛盾, 国家审计在矛盾的调节和解决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国家职权的真正含义和价值。国家治理导向下国家审计职能的发挥对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 完善公共结构的内部组织制度, 强化国家和社会对反腐倡廉工作的践行, 不断推进我国民主法治建设, 切实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权益, 为国家的治理和国家的改革发挥积极的助推作用。

(三) 国家审计的定位依赖于国家治理的发展

任何事物之间的推动作用都是相互的, 国家审计职能的发挥为国家的治理提供了制度和法律保障, 国家审计的精确定位依赖于国家的发展, 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并彼此制约。在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里, 国家治理的任务目标和中心工作的表现形式和工作方法也会呈现阶段性特征, 同时, 国家审计也会依照主要职能和内在规律做出相应调整。国家审计的定位依赖于国家治理的发展, 国家审计的发展方向是国家治理主要任务的体现, 服务于国家治理的大局观。

三、国家审计职能的定位

(一) 国家审计的监督职能

监督是国家审计基本职能的体现, 具备国家审计的本质属性。在国家治理导向下, 国家审计在公共权利的配置、公共资源的管理、规章制度的遵循和领导干部的监察等多方面工作中切实发挥了本质作用, 维护了国家治理的安定有序, 使政府工作公开公正, 使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的配置合理高效, 强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进程中的监督机制。

(二) 国家审计的预防职能

国家审计的预防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融会贯通、批判的继承、创新改革和进步发展, 预防职能体现了国家审计现代化职能的拓展。利用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中风险隐患的评估作用和预防作用实现对违规违法行为的处查, 完善国家安全体制, 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预防职能的发挥减少了国家在治理过程中固有缺陷和突发挑战出现的概率。

(三) 国家审计的建设职能

在我国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 将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保障是首要之举。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发展, 在国家审计发挥基础职能的同时, 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对国家治理的建设职能。解决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是国家审计建设职能的首要任务, 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实现国家经济政治建设,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科学文化进步建设, 实现对国家发展和改革的建设作用。

总结: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 国家治理的主要方向和核心理念实现了阶段性的创新和改革, 国家审计职能的定位成为国家治理关注的重点内容。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家经济建设、国家政治建设、国家社会建设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推动我国民主法治建设提供切实保障。着眼于国家治理的核心目标, 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实现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导向下的准确定位。

参考文献

[1]项贤国, 朱玲.国家治理导向下的国家审计职能定位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 2014, 03:143-145.

[2]刘博, 金静.孙国萍.基于国家治理的国家审计职能定位及实现路径[J].兰州商学院学报, 2014, 03:72-78.

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能 篇3

一般来讲,一个国家的财政系统都是为国家机器的运作而诞生。财政系统通过税收为政府收集足够的预算,政府在得到足够的预算后进行转移支付,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社会经济平稳运行等基础职能。而这个基本的逻辑下,我们不难发现,财政的功能是与国家或者政府的角色紧密相连的,基于不同国家形成理论抽象出来的不同模型中国家的起源与角色是不一样的,这也就决定了不同模型下国家财政功能是不同的,更进一步讲,对不同起源类型的国家财政的监督——政府审计的目标、职能也是不一样的。政府审计伴随着国家的形成而出现,并逐渐演变成一种保证国家平稳有效运转的强大机制。本文将通过对洛克,奥尔森以及巴泽尔的国家形成理论的回顾分析不同类型国家形成模型下政府审计的目标、职能的差异,并结合以上理论分析我国当前的政府审计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国家形成理论与政府审计

约翰·洛克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然而,这种美好的自然状态很不稳定。由于人人有惩罚别人的侵权行为的权力,而这种权力的行使既不正常又不可靠,会让他们遭受到各种不利。正是这种情形使人们为了保护他们的私人权利愿意通过缔结契约让渡自己的其他权利给社会,这就产生了国家与政府。然而,为了防止国家越界行权而侵犯原本属于私人的权利,人们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监督体系,这个体系就是政府审计的最初形态。在这种国家形态中,政府审计职能定位于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其重点是经济监督。由于个人转移给政府的权利包括执行权和处罚权,政府审计的职能还应包括一部分司法监督和行政监督。

奥尔森认为从无国家到国家的过渡是暴力资源占优者实施强制的的结果。奥尔森认为国家起源于匪帮,并以中国现代史上冯玉祥的故事来说明国家是由匪帮转化而来。在军阀混战的乱世中国,各地军阀控制区域之外,出现了各路匪帮占山为王,强取豪夺的情形,冯玉祥率领军队镇压各地匪徒,并剿灭了河南省流窜匪帮首领“白狼”,从此,冯玉祥成为该地区事实上的统治者。奥尔森“匪帮”模型下的国家属于专制型的国家,政府审计作为专制国家内部运行的监督机制成为了统治者维护其统治地位的工具。该模式下政府审计的主要内容偏重于经济监督,对统治阶级内部经济利益分配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抑制下属的机会主义行为。

巴泽尔假定在人类社会的原初状态中都是“经济人”,每个人都追求“个人最大化”,因此,每个人会利用自己的技能和实力保护自己,攫取他人财富并把成本强加给他人获取资产更多的价值,而当他们认为从相互合作中能获得资产收益时,他们就会进行相互合作。如果作为保护者的政府凭借其暴力的比较优势对个体进行掠夺,那么不但不能提升个体福利,反而将造成福利损失。为防止这种情形出现,便有了政府审计出现的意义。

1982年12月,我国通过新宪法,决定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并规定设立审计机构。宪法规定,国务院设立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主管全国的审计工作。同时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构,在本级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构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审计,从这个角度看我国的审计体制有奥尔森国家模型下政府审计的特点,有比较强的行政审计意味。但是不同于奥尔森国家模型,我国国家和政府的权利来自于人民,人民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自己的神圣权利,从这个角度讲我国的审计体制又有洛克国家模型的特点。

三、中国政府财政审计浅析

(一)我国财政审计的职能

监督职能:监督职能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即约束性和建设性。即公共财政审计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揭露并做出处罚,约束这些行为,同时提出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建议,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国家审计机关通过监督手段,审查财政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确保财政管理体制的正常运转,在中央与地方划分事权的基础上,维护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利益。监督职能是政府财政审计最基本职能,监察督促财政收支在规定范围内、在正常轨道上进行。

评价职能:评价职能是指审计机关和人员对被审计单位使用财政资金的过程进行审查,并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所查明的事实进行分析和判断,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总结经验,寻求改善管理、提高效率效益的途径。

信息反馈职能:是指通过审计,获得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有关数据,从宏观上对获得的各种数据和发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和综合分析研究,找出带有普遍性、规律性和倾向性的问题,向各级政府反映,为宏观经济决策服务。

(二)我国财政审计的目标

1.确保国家财政运作的公平性。作为维系一个国家社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财政体系的运作应保证足够的公平性,确保财政资金合理的划拨,让社会成员能够获得平等的公共服务。要做到财政政策上的公平,就必须建立健全财政法规,制定完善的分配标准与依据,而财政审计的目标就是确保制定的政策法规依据等能够被有效的执行。

2.确保国家财政运作的有效性。一个国家的财政体系不仅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维系着社会分配的公平,还通过财政预算的统一划拨调节着宏观经济的运行。要实现财政调节宏观经济的智能,就要确保国家财政预算使用有清晰的决策过程,透明的流通渠道以及及时的效果评估反馈。为了保证财政运作的有效性,政府在财政审计就应当对国家财政预算的整个流转过程进行监督。

(三)我国财政审计的作用于意义:

《审计准则指南利马宣言》认为有效的国家审计在财政预算支出管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检查不合规的行为,包括:滥用公共资金及在管理体制上的缺陷;确定预算执行报告及其他财务数据的可靠性;提供项目执行结果的可靠数据,作为将来调整预算分配的基础。

当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刚刚建立不久的阶段,财政审计将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宏观调控政策措施落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财政体制制度创新和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四)我国财政审计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财政体制中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如财政预算编报不完整、省以下财政体制不规范、各级政府事权与财权不匹配的等问题。在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情况下,财政审计应从以下方面进一步促进财政体制改革:

1.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体制,夯实预算执行审计的基础工作,突出各预算部门全部财政收支和财务状况的重点审计。

2.进一步加快审计转型,从财政收支真实合法性审计向绩效审计转变。在财政收支真实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财政绩效审计的力度,完善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力求做到“真实、合法、绩效”三位一体。

政府审计的基本特征 篇4

政府审计监督的强制性表现为执行审计任务的主体是专事国有财产监督的政府职能部门——审计机关,其监督客体是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经营。

审计机构设置的系统性体现在我国政府审计在国务院蛇审计署,对地方各级政府的审计机构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构领导为主;审计署还可以像国务院各部委派驻执行各部委审计职能的审计局,根据审计署和派驻部委的授权进行审计监督,同时还负责领导派驻部门的内部审计工作。

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体现在机构设置、经费使用、工作安排、处理与处罚方面都具有相当的独立性。

审计范围的广泛性表现为政府审计对象多、业务面宽。

2.启示:通过阅读这份材料,我得到了一下启示:

(1)审计工作需要政府审计的参与并且占领导地位,因为政府审计具有审计监督的强制性特点,有一些地方官员抱着“天高皇帝远”的侥幸心理,所以为所欲为,用着老百姓的钱却不为百姓做事,而是把钱揣进自己的腰包,而且一些官员利用自己的权力把国家拨给灾区的救济款用于其它不必要的地方。这个时候需要政府对其进行审计,对其犯下的罪行进行揭露,并且对其进行应有的惩罚。

(2)政府审计应当系统的进行,并且应当及时的传递到下面地方,使得地方与国家同步,地方官员及时的了解国家的政策以及措施。

审计专员的基本职责 篇5

1、协助部门领导编制和完善内部审计工作各项标准、流程和模板;

2、按部门要求参与审计项目,及时向项目负责人汇报进展,包括但不限于提炼审计发现、与被审计单位进行交流沟通、工作底稿交付、档案整理和归档等;

3、根据公司和部门要求,参与各类工作交流与培训,学习审计业务和行业相关知识;

4、根据领导要求完成其他部门工作。

岗位要求:

1、国家统招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审计、财务、会计等相关专业优先;

2、逻辑思维清晰,具有一定的沟通协作和口头、书面表达能力,熟练掌握办公软件的使用;

3、工作认真、仔细、态度严谨、吃苦耐劳,有团队合作精神;

4、能独立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常规问题,提出专业建议或创新性解决方案,能完成一般性或较为复杂的工作任务,能够对重要专项工作成果承担直接责任;

5、持有国际或国内相关专业资格证书优先;

审计师的基本素质 篇6

一、仰望星空,始终坚定理想信念

“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一名优秀的审计人员必须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在审计工作中树立起审计人员“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核心价值观。

一是要有责任感。责任感是人的基本道德规范,人的素质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人只有有了责任感,才能具有驱动自己一生都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真正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一名优秀的审计人员只有以对国家和人民、对历史和法律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态度,才能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审计监督职责,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当好公共财政的“卫士”,切实维护人民利益和国家安全,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

二是要忠诚。忠诚是一种政治品格,是一种坚定信念,是一种人格修养,是一种社会责任。只有培养忠诚的好品德,才能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可委以重任的人、一个富有职业成就的人。忠诚于自己的本职岗位,做好本质工作,这是审计人员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而一名优秀的审计人员更应该是对待审计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精益求精的,无愧对于审计这个职业的选择。

三是要坚持依法审计。依法审计是审计监督的一项基本原则,依法审计原则要求审计机关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实施审计监督。依法审计是维护财经法纪,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所在,是树立和实践科学审计监督理念的基本要求。优秀的审计人员必须在审计工作当中坚持严格依据《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国家审计准则》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审计权限和审计程序实施审计,说实情,报实数,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四是要维护审计的独立性。审计的独立性其对审计工作来讲至关重要被视为审计的灵魂。审计人员一旦丧失了独立性,其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就会受到人们的怀疑,审计的基础也会动摇。《国家审计准则》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等,对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作出明确规定和要求。在审计过程中无私无畏,坚持原则,不受权、情、利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客观公正地查处问题,这是作为一名优秀审计人员必备的素质。

五是要廉洁从审。审计人员的清正廉明,是审计的高压线和生命线。审计人员只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自律意识,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最大程度地发挥审计的监督整治功能,为建立公平正义、民主法制、清正廉洁的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使审计事业赢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信任。审计人员在面对其可能带来的利益和诱惑时,必须要自发抵制诱惑、抛却私利,秉持公义、恪尽职守,坚持洁身自好。廉洁从审,保证审计评价的客观、公正,是对优秀审计人员的基本要求。

六是要懂得奉献。奉献是人类社会的最高情感,也是人类社会最宝贵的情感。众所周知审计工作要求高,工作强度大,受到的诱惑和腐蚀也较多。当审计人员选择了审计这一份职业时,也就是选择了奉献。选择审计注定要甘愿清苦、寂寞、枯燥,没有对审计事业的奉献理念,是无法在一辈子的审计生涯中坚持下来的。正因为如此,对待审计工作重付出、轻索取,勤勉敬业,恪尽职守,对审计事业无怨无悔,无疑是一名优秀审计人员体现的最好诠释。

二、脚踏实地,不断提高审计技能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一名优秀的审计人员必须具备精湛的专业素养,才能高效、圆满的完成审计任务。

一是要掌握审计工作各种专业基础知识。从事审计工作,审计专业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包括审计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审计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等方法,国内外审计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等方面的知识点。只有不断夯实、更新自身的审计专业知识,掌握审计新理念、新方法,提高自身的审计技术与方法,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审计工作对一名优秀审计人员的不断变化和提高的个人素质要求。

二是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作为审计人员如果没有有深厚的会计基础知识作前提,是无法参与和从事审计工作的,会计专业知识是保证审计质量、减少审计风险的必备条件。基本的会计知识包括企业财务会计、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学、会计报表分析等。优秀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超过会计人员的会计专业知识,才能在看懂被审计单位的账务处理的基础上找出问题所在进而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建议和措施。

三是要掌握法律法规知识。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和规定是审计人员发现被审计单位有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问题的定性依据,因此需要审计人员需要掌握常用的法律法规,同时对其他审计工作所涉及领域的法律规定有所了解。优秀审计人员还应注意法律法规的层次性、时效性和地域性,及时更新所掌握的法律法规知识,才能对所审计出来的问题定性客观、准确、适当、合法。

四是要具备计算机操作能力。信息化条件下,计算机操作能力也越来越重要,现代社会被审计单位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如果审计人员不具备相应的计算机操作能力,面对方数字化的电子数据,很有可能无法入手、无帐可查的情况。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复杂性与海量数据的客观存在,只有熟练运用计算机审计手段,才可以地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性和准确性,并在信息系统审计等发展方向有所建树。这也是优秀审计人员必备的素质之一。

五是要有职业敏感性与洞察力。在审计工作中,面对一定的审计资料,只有对问题观察的敏锐性才能从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洞察力则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找准查实问题的关键环节,有效及时的取得审计证据并提出准确的审计判断。优秀审计人员能够通过长时间实践的积累,培养自身职业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在审计工作中迅速找到审计事项的切入点和审计调查的着力点,提高审计效率,节省审计成本,高效的完成审计任务。

七是善于沟通协调与综合分析。审计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审计工作对外需要与不同审计对象打交道,协调被审计单位及时准确的提供审计所需资料,配合审计组营造良好的审计工作环境,对内需要审计组成员协同合作,互相配合,步调一致的推进审计工作。在对待审计查出问题的,在面对被审计单位有异议的时候,又需要与被审计单位,与当事人进行良好的沟通,摆事实讲道理,做到既坚持原则、又应灵活变通。审计查出的问题种类繁多,要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这就要求优秀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从发现的经济问题中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深层次原因,找出管理体制中的薄弱环节,从体制机制上、政策上提出解决和预防问题的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更高层面上发挥审计工作“免疫系统”的作用。

论审计的基本职能 篇7

一、审计基本职能:认证和免疫

(一) 审计的基本职能的界定与范畴

审计的基本职能和本质是审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其作为理论的科学认知和理解直接决定了是否能够建立前后一贯的审计理论体系。审计的目标、具体职能以及审计的作用是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对审计的需要以及审计地位的不断提高而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充实, 具有多变性和延展性, 而审计的职能, 尤其是基本职能和本质却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许多学者都有这样的论述“审计的基本职能是对各类审计的共同的抽象与概括, 属于质的范畴。它主要回答‘审计能干什么?’”看着这样的论述有些迷茫, 因为前半部分的论述肯定了审计基本职能的深刻性和不可见性, 而后半部分又把基本职能同‘审计能干什么’这样的具体职能等同起来。审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系统科学和审计理论研究证明:基本职能联系审计系统与环境, 是外在的, 体现审计结构与本质。通过基本职能, 认识审计本质, 探索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基本动因。基本职能具体化为基本目标, 指导审计实践。所以, 审计系统的结构、本质、基本职能、基本目标具有对应性, 从而建立科学的前后一贯的有中国特色的审计基础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 以审计目标为起点, 建立统一的审计应用理论体系, 更好地指导审计实践。因此笔者认为审计的基本职能更应该像是一双无形的手, 在审计工作的背后指引着审计实践的发展。它应该具有以下特点:审计基本职能是审计本身所固有的内在功能, 不能把审计的外在功能和具体职能等同于基本职能;内在功能与结构相对, 审计的理论结构规定着职能的性质和范围;审计的基本职能应能经受住审计实践发展的挑战;基本职能之间具有排他性, 即职能之间应该相互独立, 不具有包含性。

在国内的研究中, 审计的基本职能与审计的本质相伴而生, 审计基本职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职能论、二职能论、三职能论、四职能论。其本质了在经历着相似的变化, 从最初的查账论、方法论 (过程论) 到经济监督、经济控制、经济评价论。其代表著作有, 一职能论:经济鉴定是审计的基本职能 (刘兵, 1991) , 评价是审计的基本职能 (袁晓勇, 1997;黎明和宋敏, 2006) 。二职能论:认证和监督是审计的基本职能 (彭启发和李汉俊, 2008) 。三职能论:审计职能包括经济监督职能、经济公证职能和经济评价职能 (刘洁, 2005) 。审计本质的代表著作有:控制系统论 (蔡春, 1991;肖英达和张继勋等, 2000;刘洁, 2005) ;以认证为基础的受托责任监督论 (彭启发和李汉俊, 2008) ;经济评价论 (黎明和宋敏, 2006) ;“经济监督论”在审计理论界占有主导地位, 代表人物有杨纪琬、张以宽、阎金锷、娄尔行、林炳发等。经济监督论认为审计本质就是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娄尔行教授早就指出:“既然审计的本质即监督, 那么说明审计本质属性之一的职能, 除监督之外再提评价、鉴定、证明、建议等, 就难以理解了。“经济监督论”理论依据来源于1982年通过的新宪法对审计机关的职能的规定, 此理论的确立曾对我国建立审计制度、推动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理论指导作用并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但随着审计实践的发展, 这一观点越来越受到更多的质疑。学术界对这种观点驳斥的文献已经较多, 并较为成熟, 其驳斥的最主要理论依据为: (1) 审计上的监督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对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的审核检查, 判断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是否符合既定的标准, 将其检查、判断结果传达给利害关系人, 从以上的解释看出, 审计只是一个信息传达的过程, “传达”与“监督”二者相差甚远。 (2) 再从经济上的监督看, 经济监督, 常指财产所有者行使其职权, 多用于上级对下级的监管, 违背审计的客观性与独立性。审计在执业过程中不具有利益导向, 而监督是在维护一个主体 (如出资者、治理层、管理层或其他利益相关者等) 的利益, 是有利益导向的行为。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 经济监督论影响审计独立性。因为经济监督论只强调了经济责任关系中财产所有者的一个方面。财产所有者为了财产的安全, 委托审计师代为行使监督权力, 审计成为保护财产所有者的一种手段。其实, 审计不仅验证管理者的受托责任, 还通过公证、评价、预警、建议, 为管理者服务。审计是独立于出资者和受托者的第三者。 (3) 有的学者认为监督职能的外延太广, 具有监督职能的部门或机构甚多, 已经超出了审计的范围, 也有的认为监督职能范围太窄, 随着审计实践的发展, 监督作为基本职能已不能抽象概括审计的所有功能。监督作为审计的基本职能受到了质疑, 但是在认证、鉴证、评价之间谁应该作为审计的基本职能不同的学者都持有自己的观点。而目前流行的审计基本职能的二职能论:认证和监督;三职能论:经济监督职能、经济公证职能和经济评价职能或四职能论都不能成立, 因为明显违背了上述基本职能的特点即基本职能之间具有排他性, 应该相互独立, 不具有包含性。关于审计基本职能和本质的争论充斥于以上的文献之中, 不管是经济控制论、经济监督论还是经济评价论, 都只是从从审计方法 (规划方法、实施方法、管理方法等) 和审计作用的角度研究审计的本质, 只是审计本质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各种争论只注重各个范畴纵深研究, 忽视诸范畴之间的横向联系。

(二) 审计基本职能的内容

审计基本职能的概念, 应当既能涵盖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 又能涵盖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鉴于审计行为, 不仅包含审核会计账目, 还包括对涉及审计对象的所有的经济活动进行实地考察、调查、分析、检验, 即含审核稽查之意。同时, 审计是独立于财务、会计之外的专职检查、评价、公证、建议、建设、防护、监督系统, 其目的在于证实财政、财务收支的合规、可靠、效益。我们认为审计的基本职能应当概括为:认证和免疫。

(1) 认证职能。汉语词典对认证的解释:指对某种产品达到某种质量标准的合格评定。由国家质量监督机关或质量标准管理组织授权的质量评定机构进行。而纵观美国会计学会 (AAA) 在其颁布的《基本审计概念说明》,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对审计的解释可得, 审计认证是指以经过核实的审计证据为依据, 判定被审计单位的相关活动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 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 以及在正确选用会计处理方法时, 是否遵循了一致性原则。将其简括之就是审计认证是对财务会计信息达到某种质量标准的合格评定, 这种质量标准就是, 是否按照公认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进行处理。由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授权于审计人员进行。前些年, 国外很多著名会计公司的审计部 (Auditing Department) 纷纷更名为审计与认证部 (Auditing&Assurance Departmen) 或鉴证与认证部 (Attestation&Assurance Department) 。有些著名大学审计学 (Auditing) 课程也纷纷出现审计与认证科学 (Auditing&Assurance Science) 或审计与认证服务 (Auditing&Assurance Services) 、审计、监证与认证 (Auditing, Attestation&Assurance) 等新提法。原来的国际审计准则 (International Auditing Standards) 也变成了国际审计与认证准则 (International Auditingand Assurance Standards) 。这些变化反映了审计职能的发展。基于审计活动的发展, 国际审计界对于审计职能的概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审计被称为是狭义的审计, 指审计师对年度财务报告的公允性发表专业意见 (财务报告的编报是否遵循公认会计原则的要求) 。这是长期流行的审计活动。第二个阶段的审计是强调审计的鉴证职能, 即独立的审计师根据充分与适当的证据, 对企业财务报表符合既定标准的程度发表意见。”据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ICPA) 的定义, 鉴证服务是“执业人员受托对由一方对另一方负责的书面认定的可靠性提供书面结论所执行的专业服务。”是指由专业人士对有书面载体信息的某种认定, 对其符合既定标准之程度发表专业意见, 也就是对某种书面认定传递信息的质量 (如真实性、可靠性或公允性) 进行报告或发表意见。第三个阶段是认证, 根据其相关解释认证包括鉴证, AICPA于1994年正式成立认证服务特别委员会 (Special Commiitteeon Assurance Services, SCAS) , 其定义为“:认证服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向决策者提供独立的专业服务, 该服务能够提高信息质量或者改善决策背景”。《认证业务国际准则》指出, “认证业务旨在增进关于某一对象信息的可靠性, 专业审计师通过评价某个对象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符合适当的标准, 从而提高该对象信息满足使用者预定需要的可能性”。“增进关于某一对象信息的可靠性, ”是三种审计共同的宗旨, “评价”是三种审计共同的职能。审计活动是一种再确认, 即通过对被审计者的会计信息进行再确认 (包含审核、鉴定) 、评价 (包含风险评估) , 提出报告, 揭示企业内部控制等方面的优缺点, 从而保证经济信息合规、提高经济活动效益。认证既可以是书面形式的, 也可以是非书面形式的;既可以是财务性质的, 也可以是非财务性质的。认证职能不仅包括社会审计的鉴证职能, 也包括内部审计和国家审计的确认和评价职能;总之, 认证可以概括为三种涵义:审核, 确认, 评价。任何审计首先必须通过认证, 进行再确认, 因而, 认证可以涵盖各种审计即审计一般的基础职能。根据《认证业务国际准则》的解释可以看出, 认证包括了鉴证, 并且认证作为审计的基本职能已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无论是国家审计, 注册会计师审计还是内部审计都是对信息的核查、识别、判断并发表意见的认证过程。所以认证作为审计的基本职能之一, 不仅能抽象概括审计的部分本质, 也是国际趋同的体现。

(2) 免疫职能。“审计免疫系统论”的提出被认为是多学科综合创新的理论成果, 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其代表学术成果有:“免疫系统”理论视野下的国家审计 (宋常, 2009) ;2008年审计研究简报第16、17、18期;以及各地方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研讨会。纵观“免疫系统论”的学术成果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论述了审计具有一个免疫系统的特性和功能;二是审计作为一个免疫系统如何更好地指导审计实践。审计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监督、制衡方面。应当在强化认证的基础上, 深入调查研究, 充分发挥防护、保健、预警职能, 及时发现社会经济运行中的缺陷和风险, 发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潜力, 在建设、促进、咨询等方面, 搞好服务, 维护委托人和受托人的产权。人们常说的审计创造价值论, 其故正在于此。免疫源于医学概念, 是指机体对传染病的抵御实践及其能力的不断增强, 在现代医学中被解释为:机体在对“自己”和“异己 (非己) ”的识别和应答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 正常情况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性功能。机体免疫系统是与运行、控制等系统相对独立而又能发挥作用的系统, 其作用机理一般是从发现病毒、风险预警到产生抗体直至最后产生免疫功能, 及时应对各种风险考验。我们认为, 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机理主要是及时审计发现问题、依法审计处理问题、充分利用审计成果以及依法报告审计工作。医学上的免疫具有防御、自稳、监视等基本功能, 把它用于审计主要是指审计对于国民经济运行具有防护、预警、保健、建设、监督、制衡的作用。免疫通常是对于一个系统而言的, 那么审计是否具机体免疫系统的特点呢, 让我们从以下方面稍作分析:第一, 系统性。机体的免疫职能是有多个器官共同协调运作产生效果, 特别是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在机体内不断地产生、循环和更新以发挥功用。审计也是由三位一体的审计结构, 再加之公司治理共同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作用。审计人员的道德素质、职业判断水平以及审计制度法规的健全是审计发挥作用的关键。第二, 全局性。机体免疫系统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完善结构, 从微观的查杀病毒、清理老损细胞到宏观的保障整个机体健康、稳定既定机理, 均有全局性。审计的全局性表现为从微观层面对经营者具体行为, 以及对特定经济项目实施审计调查;宏观层面可以是对各级政府及其综合管理部门的经济活动的监督。第三, 广泛性。机体免疫系统各组成部分, 错综复杂, 相互配合, 可以对机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发挥广泛的防御和监督作用。审计范围从最初的账项导向的财务审计也就是以账户层面的错弊为导向, 只关注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和相关的会计资料, 发展到风险导向的绩效审计, 其中包括以内控制度的薄弱环节为导向、以被审计单位经营风向为导向、以管理层舞弊为导向和以企业治理系统为导向。第四, 批判性。机体免疫系统具有高度的辨别力, 能精确识别“自己”和“非己”物质, 以维持机体的相对稳定性。审计以应有的职业审慎与批判性的精神依法、客观、严谨地审查每个项目、每个事项、每个单位、每笔资金。通过审计,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揭示风险, 及时作出处理 (宋常, 2009) 。第五, 建设性。机体免疫系统各组成部分, 错综复杂, 相互配合, 机体免疫系统发现“异己”后, 要对“异己”进行处理, 以维持机体健康, 促进机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发挥广泛的免疫作用, 还要产生抗体, 以使机体具有免疫能力。审计从最初的以账户层面的错弊为导向, 也就是只关注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和相关的会计资料, 发展到风险导向的绩效审计, 其中包括以内控制度的薄弱环节为导向、以被审计单位经营风险为导向、以管理层舞弊为导向和以企业治理系统为导向。审计既揭示和查处问题, 又帮助分析成因与解决问题, 即通过客观审查与审计发现问题, 促进被审计部门整改, 从而具有建设性 (宋常, 2009) 。

二、审计基本职能之间的关系

(一) 认证职能与免疫职能密切联系, 相互渗透

认证职能从审计基础工作的角度进行概括, 免疫职能从审计作用的角度进行概括, 两者为审计活动提供科学的指导思想。所以, 审计的基本职能是认证和免疫。没有认证的过程, 就不可能有免疫职能的发挥, 认证为免疫服务, 是免疫的基础和前提, 因而认证是基础职能;从免疫的要求出发决定如何进行认证, 免疫是认证的指导方向和落脚点, 因而免疫是主导职能。两种职能密切联系, 相互渗透。审计工作从事审核、检查, 属于认证, 查明被审计事项的真相, 然后对照一定的标准, 提出被审计者经济活动是否合规、可靠和有效的报告。从检查、到评价、预警、建议, 直到提出报告, 无不体现审计的免疫职能。因而, 认证是基础职能, 免疫是主导职能。基础与主导, 没有谁重谁轻之分。有的论著只强调审计的认证职能, 忽视免疫职能, 实质上丢掉指导思想, 影响审计服务经济建设作用的充分发挥。有的论著只强调审计免疫职能, 在当前, 强调审计免疫职能、本质的新概括很符合审计的发展现状, 但是如果忽视认证职能, 将不利于树立全面的指导思想, 从理论上看, 会影响审计理论建设。应当提高到两种基本职能的高度进行概括和论述。认证和免疫两种基本职能, 缺一不可。

(二) 以认证为基础, 以免疫为主导共同协作指导审计工作

以认证为基础, 以免疫为主导, 两个职能就如两只无形的手, 共同协作指导审计工作。国家审计是随着国家的产生和财政的出现而产生的, 财政审计始终存在并居于国家审计的核心地位。国家审计是对社会产品或收入、收支管理使用的情况进行监督。对财政、财务行为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 是《审计法》规定的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能。通过审计, 发现资金运行过程中的不正常现象, 从中发现利用职权徇私舞弊、化公为私、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利用财政资金谋取私利侵吞国家资财的违法违纪案, 并对那些带有规律性、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从制度、体制、政策层面上查找原因, 提出加强管理, 完善制度、政策, 深化改革的建议, 为各级政府发挥参谋作用 (郝志远, 2005) 。国家审计是通过对资金运行过程中不正当行为的识别、判断, 从而提出建设性意见, 使社会产品的收支更加合理化, 其过程也就是审计从认证基本职能到免疫基本职能发挥作用的过程。

三、结论

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以及审计自身能力的提高, 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正经历着这样的改变:审计人员从单纯的会计人员向复合型审计人才转变;从财务审计向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发展;从事后审计向事前预测发展;从账项基础审计向风险导向型审计发展。如注册会计师提供单纯的报表审计业务并不能解决企业所关心的问题, 企业迫切需要事务所能通过审计, 为其在改革管理体制, 改变经济增长方式, 调整经济结构, 加强经营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 提供信息, 提出建议, 给予帮助。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的转变, 体现了审计职能由最初的重视认证职能, 到现在转变为认证和免疫职能并重, 并趋向于以免疫职能为主导、认证职能为基础的形式发展。审计发展的初始阶段重心在审计的认证职能上, 而审计未来的发展则更加强调发挥审计免疫职能的防护、预警、保健、建设、监督、制衡等功能。以认证为基础, 以免疫为导向是对审计本质的完整概括。认证和免疫作为审计的基本职能既符合上述所讲到的基本职能的四个特点, 又体现了国际趋同和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李孝林等:《会计基本理论比较》, 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年版。

[2]葛家澍、余绪缨:《会计学》,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娄尔行:《审计学概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4]刘兵:《论审计的基本职能和特殊职能》, 《财会通讯 (综合) 》1991年第5期。

[5]袁晓勇:《对审计基本职能的再认识》, 《财会通讯》1997年第10期。

[6]蔡春:《审计结构理论研究》, 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版。

[7]肖英达、张继勋、刘志远:《国际比较审计》, 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年版。

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能 篇8

【关键词】 经济责任审计; 审计基本理论; 审计动因; 审计关系人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中国审计实践与现代审计理论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制度创新,与其他类型审计相比,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一方面彰显了经济责任审计自身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审计基本理论的创新。经济责任审计推动审计基本理论的创新,主要有四大方面:审计动因的创新、审计委托关系的创新、公共受托责任内涵的创新以及审计理论框架的创新。

一、审计动因的创新

对于审计产生与发展之动因而言,代表性的观点有代理论、信息论、受托经济责任论、保险论、冲突论以及信号论等。代理论认为,委托人和代理人都需要审计,从而促使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实现最大化;信息论认为,由于管理当局和投资者之间存在着潜在的信息不对称,因此,需要审计以降低信息不对称;受托经济责任论认为,审计伴随着受托经济责任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审计的目标在于促进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保险论认为审计是一种把信息风险降到社会可接受水平的活动,审计的本质在于分担风险;冲突论认为,利害冲突的存在会导致财务报表存在不实报道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审计提高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信号论认为,在竞争激烈的资本市场上,企业为了融资的需要,就必须依赖审计向市场传递信号,以表明自身的经济状况。

经济责任审计的根本动因在于公共受托责任关系的存在,因此,需要对领导干部履行公共受托责任的情况进行确认和解除。厂长离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之雏形,正是由于公共受托责任关系的存在而产生和发展的。随着经济责任审计的产生和发展,经济责任审计已经成为完善干部管理制度,监控权力运行、防止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民主政治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经济责任审计动因是经济责任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动力与原因,同时,经济责任审计实践工作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经济审计动因理论的不断发展。在当代中国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中,民主政治观已成为经济责任审计发展的一项重要动因,成为时代赋予经济责任审计的一项重要使命。为了监控权力运行、防止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就需要通过经济责任审计来对领导干部权力的运行情况、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监控,以促进国家民主政治进程的发展。

二、审计关系人的创新

审计基本理论认为,审计委托关系包括三方主体,即审计人、被审计人、审计委托人。审计委托人为资源或财产的所有者,被审计人为资源或财产的受托经管者,审计人为确认和解除财产或资源所有者与财产或资源受托经管者之间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独立第三方主体。审计基本理论中的审计委托关系如图1所示。

根据对经济责任审计委托权与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的分析,可以看出,经济责任审计的委托人不仅包括代表全国人民、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公共财产或资源所有者、出资人职责的人民政府、政府部门,还包括党委组织部门和纪检部门。党委组织部门和纪检部门是党管理干部的重要部门,虽不代表全国人民、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公共财产或资源所有者、出资人职责,但根据《宪法》和党的有关规定,党管理干部原则是党执政地位的重要体现和执政的重要手段。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的审计,是加强干部管理,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举措。因此,党委部门有权也有必要对领导干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这一委托权关系的存在,推动了审计委托关系中委托人的创新。

从审计的对象来看,经济责任审计对象为承担公共受托责任的领导干部,即特定的行为人;其他类型审计对象为承担公共受托责任或受托经济责任的管理层,即特定的行为组织。根据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和公共行政的行动理论,担任特定职务的领导干部也间接负有公共受托责任,并同时对集体决策的行为负有个人责任。根据这一逻辑关系,承担公共受托责任的特定行为人,即领导干部,也应通过审计来确认和解除他们的公共受托责任,从而成为审计的对象。担任领导职务的特定行为人成为经济责任审计对象,这一审计对象的存在,推动了审计委托关系中被审计人的创新。经济责任审计推动审计委托关系的创新如图2。

三、公共受托责任内涵的创新

公共受托责任是指受托经营公共财产的机构或人员负有财政管理和项目计划以及汇报公共财产经营管理情况的责任①。根据上述定义,可以理解为公共受托责任包括行为责任和报告责任两方面。行为责任即受托人按照特定要求经营、管理公共财产的责任;报告责任即受托人按照特定要求报告经营公共财产情况的责任。经济责任审计是随公共受托责任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的。审计正是按照公共受托责任或受托经济责任的内涵,来监控责任人的行为情况。根据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经济责任审计实践工作的开展情况,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包括:被审计主要负责人所任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状况,或者所任职单位的事业发展状况,或者所任职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规定、国家政策的执行情况;重大经济、经营决策情况;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资产管理情况;内部制度制定与执行情况以及被审计主要负责人遵守有关廉政规定情况。可见,公共受托责任的内涵已从资源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拓展至组织的发展责任、国家政策制度执行责任以及廉洁自律责任。经济责任审计对领导干部特定行为责任要求的拓展,推动了公共受托责任内涵的创新。经济责任审计推动公共受托责任内涵创新如图3所示。

四、审计理论框架构建的创新

审计理论框架是审计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构和机理。有关审计理论框架的研究,国外与国内有诸多学者进行过探讨,如Mautz & Sharaf(1961),Charles W.Schandl(1978),Anderson R.J.(1977)以及蔡春(1994)等。蔡春(1994)提出审计理论结构由审计本质、审计假设、审计目标、审计信息、审计规范以及审计控制手段与方式六个要素构成,对应形成六大块审计理论,包括审计本质理论、审计假设理论、审计目标理论、审计信息理论、审计规范理论以及审计控制理论。本文认为审计理论框架应包括审计理论结构与审计运行机制两大块②。审计理论结构是审计理论之基本要素及各要素的结构和相互关系,审计运行机制是审计各主体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机理、过程和方式。审计理论结构与审计运行机制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审计工作只有通过审计理论结构与审计运行机制的有效结合,才能促进审计系统的有效运行,以充分发挥审计的功能,实现审计目标。本文将审计运行机制内嵌于审计理论结构之中,从而形成审计的理论框架。

审计委托人与被审计人之间的作用关系可以用审计动因来描述,即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审计的本质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控制,即监控受托人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审计的目标为促进受托人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审计动因与审计本质、审计目标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因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而存在,发展而发展。审计委托人与审计人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审计委托机制来描述。审计委托人之所以可以通过审计人来监控被审计人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是由于审计假设的存在,即审计假设的存在才可以使得审计人对被审计人进行审计。审计人与审计对象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审计执行机制来描述,而审计规范正是使得审计工作有序、有效展开的制度依托。审计人与审计信息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审计信息传递机制来描述,而获取审计信息正是审计信息使用者与审计人之间发生作用的根本目的。审计信息使用者与审计对象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审计成果运用机制来描述,审计信息使用者利用所获取的审计信息来监控审计对象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从而实现审计控制。审计环境是审计本质、审计目标、审计假设、审计规范、审计信息以及审计控制所共同依赖的内外部环境,同时也是审计动因、审计委托机制、审计执行机制、审计信息传递机制、审计成果运用机制所共同依赖的内外部环境。审计理论框架如图4所示。

【主要参考文献】

[1] 蔡春.审计理论结构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

[2] 秦荣生.公共受托责任理论与我国政府审计改革[J].审计研究,2004(6).

[3] 王晓慧.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三维模式机制的构建[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5).

[4] 熊林峰,林君芬.审计发展动因探析[J].财会月刊,2005(10).

上一篇:小石潭记——学案下一篇:六年级《分数除法(第8课时)》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