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旅游舆情的网络传播与演化分析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网络旅游舆情的界定

雷春,付业勤基于旅游网络舆情研究的构想上认为网络旅游舆情是以网络为载体,以旅游事件为核心,广大网民针对相应旅游事件的情感、意见、态度及观点的表达,并且在传播与互动中作出反应,以及后续影响力的集合。[1]李建英认为在新媒体时代旅游网络舆情的传播媒介,包括新闻网站、新闻跟帖、论坛社区、微博、视频网站、电商网站和网站指数等,另外还包括微信、在线文库、聚合内容和图片分享等网络服务产品。[2]

贵州旅游网络舆情即游客,公众通过媒体对于贵州旅游信息的各种问题的认知和了解从而反映出对于贵州旅游的评价和想法。通过对于贵州旅游内容的微信、微博、网页、报刊、客户端、论坛的相关情感,分布等可以分析其旅游舆情传播与演化特征。

二、贵州旅游舆情的网络传播特点

根据清博大数据2019年2月20日——3月4日的关于“贵州旅游”的信息监测,从舆情走势,媒体分布,发布热区及提及热区可以得出贵州地区旅游舆情的网络传播具有以微博为主要舆论场,以北京和贵州为主要发布地区,以贵州本地和云南,四川等邻近省份为主要提及热区的特点。

根据数据表明贵州网络传播的媒体分布,微博舆情信息占比最大,达到了44.92%,共44928条。占比第二和第三分别是网页信息和微信信息,其中网页占比19.64%,达到了19647条,微信占比19.47%,达到了19477条。

舆情图显示微博舆情信息波动度最大,信息数量也最多,波动主要集中在2月27日到3月4日之间,3月2日到达波峰,达653条。波动度次之的微信,波动主要也集中在2月27日到3月4日之间,3月1日达到波峰,共523条。其余的网页,报刊,客户端,论坛等信息数量较少,波动相对而言不明显。

从发布热区上看,“贵州旅游”这一信息在全国范围内均有信息发布,其中发布最多的北京发布了19223条,其次,贵州作为主要的旅游地区发布了6706条,发布数量第三的广东共发布5774条,而最少的澳门只发布了61条。

从提及热区上看,“贵州旅游”在全国范围内均有提及,其中贵州提及次数最多达到了75460次,其次是云南提及次数达26375次,再次是四川共提及22710次。可以看出,除了贵州本地对于”贵州旅游“集中的进行传播以外,旅游舆情关注度省际差异大,四川云南,广西等邻近省份对于“贵州旅游”的关注度,传播度较高,其他省份则较低。

三、贵州旅游舆情的内容分析

(一)文章类型

关于“贵州旅游”文章有很多类型,其中旅游文化类内容具有绝对优势的趋势,达到了89973条之多。而位于第二,第三的教育和交通方向的内容与之相比有较大悬殊,分别仅有2378条和2095条。文章类型数量位于第四的是政治,共1180条。位于第五的是经济,共1162条。

(二)情感走势

通过对“贵州旅游”情感走势的数据收集,我们可以看出情感走势以正向属性为主,波动度较大,而中性和负面属性数量较少,波动度较小。2月27日到3月4日这一时间段中正面情感的起伏较大,3月1日到到波峰。正面情感的信息从2月27日的103条直接提高到3月1日的1266条。中性属性的主要波动也集中在2月27日到3月4日,情感起伏波动较小。负面情感属性的起伏波动最小,最高值仅为39条。

(三)情感属性

根据数据“贵州旅游”的内容,正面信息占比84.64%,负面信息占比2.82%,中性报道占比12.54%。正面情感属性的信息在信息总体中占绝对的优势,中性和负面信息虽然占比较小,数量较少。

(四)热门主题词

根据词频统计,“贵州旅游”的热门主题词为“贵州省”,在一个月内出现了49946次,占据总体词汇的11.36%。高频词汇有“瀑布”“七孔”“景区”“黄果树”“中国”“自然保护区”“森林”“世界”等词汇,通过这些热门词汇,可以看出“贵州旅游”以热门景区,中国,世界等词汇为主,凸显贵州旅游的信息传播范围广,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闻名。

(五)热门分析词组

关于“贵州旅游”的热门分析词组重要有三个分别是“小七孔”,“黄果树瀑布”和“百里杜鹃”,这三个热门词组是贵州最具特色和吸引力的三个著名的景点。

四、分析与总结

贵州旅游舆情网络传播符合整体网络传播的基本特点,用户体量最庞大的微博、微信客户端依旧是网络舆情的“主战场”。同时,活跃在其平台上的受众又积极参与到网络舆情的再传播中进而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提高了传播时效。大量的受众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多次的信息传递和互动,有利于网络舆情的形成。另外,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具有碎片化传播,传播速度快的特征,不仅让贵州旅游相关的热点信息迅速准确地进入大众视野,也有助于公众即时反映对贵州旅游各种现象的建议和看法,形成良好的网络舆情传播环境。

正如学者刘嘉毅,陈玲,陈玉萍认为区域媒体发布旅游舆情的新闻数量越多,网民在媒体营造的舆情场域中越会提升舆情关注倾向,增加对舆情的搜索行为,故推测区域媒体关注度会显著正向影响旅游舆情网络关注度。[3]在“贵州旅游”的分析中贵州和北京分别是提及热区和发布热区的主要地区,其实就是媒体根据需要进行的“议程设置”所导致的。贵州省因其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地貌环境,不适宜发展农业和重工业,在此情况下旅游业的发展就受到了极大的重视。贵州本地媒体对贵州旅游舆情报道频次越高,则越会加深用户对贵州旅游舆情的重视程度,对用户的影响就会越大,正向的信息进一步传递有利于贵州旅游业树立了良好的旅游形象。

学者李健英曾提出按旅游网络舆情传播主体及过程特征,围绕旅游舆情事件,网民热议、媒体报道和政府回应,归纳出“公众—媒介—政府”三位一体传播机理。[4]随着经济的进步和发展,旅游成为了关乎社会和民生的重要议题,贵州旅游相关信息的发布和提及基于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能够迅速的传播信息并且制造舆论热点,在政府相应的政策支持下促进正面舆情的形成,从而进行贵州的旅游形象推广,促进贵州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

贵州旅游舆情的网络内容具有全面,正面,丰富以及活跃等特点。关于“贵州旅游”的舆情内容虽然主要集中于热门景点信息或者旅游相关的事宜等,但同时覆盖了教育、交通、政治、经济、娱乐、法律、科技、军事、环境等多种领域。这样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舆情内容为受众提供了足够的信息,满足其需要,为宏观角度的贵州旅游形象的建立提供保障。这些信息是基于公众需求的以旅游为主体进行贵州旅游宣传和补充的信息传播,有利于大众产生对贵州旅游产生好奇感和认同感,促进了正向舆情的产生,从而促进贵州旅游形象的构建。

关于贵州旅游网络的网络舆情以正面报道的信息为主,大多都是关于贵州地区旅游线路和攻略、文化资讯和小吃美食的信息,例如微信公众号环球热闻聚集将贵州的贵州千户苗寨,千户苗寨人间的天堂列为80岁前一定要去的中国的100个地方,

为大众提供了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信息,促进了贵州旅游网络舆论的宣传和推广,为形成良好的旅游形象打下了基础。中性信息和负面信息数量较少,中性信息大多是政策活动,景区排名等信息,虽然感情色彩不够正面,但也是进一步的加强了公众对于贵州旅游的认知,促进了网络舆论的形成。负面信息从信息性质方面看是负向,但其内容大多是对于“贵州旅游”景区相关的一些天气预警以及交通管制。例如微信公众号神州大地毕节人于3月1日晚间发布贵州迎来暴雨、冰雹的信息。这种负向的信息虽然会使受众在景区的认知方面产生负面的影响,但负面消息数量较少,对相关网络舆情的影响较小。

黄果树瀑布,丽江小七孔等已经成为贵州最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区,小七孔位于贵州省贵州荔波县,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省安顺市,百里杜鹃位于贵州省西北部,隶属毕节市,这些分布在贵州各个地区的人们景点为贵州旅游形象的建立提供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景区知名度越高对受众的吸引力越大,受众对景区的好感度越强,受众对于景区反馈越好,从而促进积极的舆情发展。因此,受众与景区形成一种良性的信息循环,有利于网络舆情的正面构建。目前,“景区”“中国”“世界”已经成为贵州旅游的热门主题词。贵州的各旅游景点成为游客旅行的热门选择,并且发展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在中国,而是逐渐开始迈向了世界。通过这种将贵州旅游中国化,世界化的信息传递,提升了贵州旅游的形象高度,推动了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贵州省文化软实力的构建。

摘要:媒体的发展为民众获取信息带来便利,也为他们提供了了解旅游等相关信息的平台。贵州作为一个生态大省,具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贵州旅游业发展问题也越发受到了民众和媒体的关注。对于旅游景点来说,网络舆情对其正面形象的建立和宣传有重要的影响,网络舆情的传播和演化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因此,本文运用大数据研究的方法通过清博舆情系统,以2019年2月20日——3月4日为数据采集期,以“贵州旅游”作为关键词进行全网数据采集,对贵州旅游舆情进行了了解和分析。

关键词:旅游舆情,网络传播,贵州旅游

参考文献

[1] 雷春,付业勤.旅游网络舆情事件的时空分布与演化规律分析——以海南旅游热点事件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2014,35(1):114-119.

[2] 李健英.旅游网络舆情研究述评[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5(6):56-62.

[3] 刘嘉毅,陈玲,陈玉萍.旅游舆情网络关注度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9,38(1):88-94.

[4] 李健英.旅游网络舆情研究述评[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5(6):56-62.

上一篇:梅州经济转型成功了吗——基于转型经济绩效评价的视角下一篇: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研究